聯合報難得報了這個正面新聞
回 覆 | 返 回 |
林沖 於 2002/11/01 09:18 | |
聯合報難得報了這個正面新聞 | |
聯合報難得報了這個正面新聞, 沈記者加油. 陳同學加油 另類大學生》陳昭興 250元過一星期 【記者沈旭凱/淡水報導】 「我一星期的吃喝玩樂只花二百五十元。」這是淡江大學數學系二年級學生陳昭興精打細算的口頭禪,他不愛跟同學徹夜狂歡,也不追求時髦,省吃儉用,生活平淡,甘之如飴。 理個小平頭的陳昭興,是個游泳健將,同學都稱他「坦克」。有人說,大學生活很自由,易流於糜爛,但他的生活方式,簡直與刻苦修行沒兩樣。 當下課鈴聲響起,淡江大學校園裡的學生七嘴八舌地討論晚上要去哪裡狂歡,同學叫住從旁經過的陳昭興,問他要不要一起去?但他揮揮手道別,急著到市場採購用品。 在市場裡,陳昭興盤算著商品價錢,一根紅蘿蔔十元、一顆洋蔥二十元、一顆馬鈴薯十五元、一顆高麗菜二十五元、一盒咖哩塊七十元、四片蛋餅皮十二元、四粒雞蛋八元,外加一條特價的家庭號土司麵包三十元,他採買一星期所需的食材,總共花了一百九十元,然後回到淡水鎮北新路的租屋處烹飪晚餐。 吃完這餐,陳昭興把剩餘咖哩配料冰起來,下餐熱過再吃,連續三天的午餐、晚餐就靠這鍋咖哩,待吃完後,再將剩餘蔬菜拿出來煮。至於土司和蛋餅足夠應付一個禮拜的早餐,不過他偶爾也會煮義大利麵、稀飯變換口味,當然預算還是控制在每星期二百五十元內。至於交通開支,他每天徒步上學,回新竹老家,他選擇騎機車,算算來回所需汽油錢,比別人省下一半的車資。 陳昭興認為,蔬菜、雞蛋要到縣聯社或傳統市場採購才划算,家樂福賣的土司超便宜,至於麵條要到英專路的早市採購,一次買十斤,還能殺價五十元。 他說,他不喜歡喧囂,因此不愛到KTV或看電影,但仍會參加社團活動,迎新時也會下廚款待學弟妹,平時喜歡到學校游泳、下棋、上網,睡覺前習慣坐禪養生,生活很充實,他並不是遭遇困難,而是已習慣平淡的生活。 陳昭興透露,他父親陳文福經營機車行養家,曾在維修機車時,不慎割傷了手掌,父親卻要求醫師縫合傷口時不要打麻醉藥,因為恢復知覺需要一段時間,恐怕無法及時修復機車交付給車主。這段往事令他印象深刻。近來經濟不景氣,他父親賺錢更不易,因此自己徹底醒悟,杜絕浪費,這是他想要的生活,至於別人怎麼想,對他來說並不重要。 |
反統派媒體 於 2002/11/01 09:45 | |
Re:聯合報難得報了這個正面新聞 | |
大家都省錢,不消費,這個淡大學生一星期只花250,很快就會擴及本來要賺他錢的人,搞得人人每星期只花250;等到全台灣人人每星期都只花250,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大概會是-90%。 |
大蕃薯 於 2002/11/01 10:09 | |
Re:聯合報難得報了這個正面新聞 | |
但是,我所憂心的是--時下這樣的年輕人究竟有多少? 我所接觸的年輕人 ,常常在互相比較 誰的手機比較炫,誰腳上穿的又是XXX第幾代鞋, 誰又去聽了來台灣撈錢之後屁股拍拍閃人的媒體所塑造出來的明星演唱會 ,簽名會........ 台灣真正的樸實,善良,勤奮,敬天 ..... 等種種精神已經被統媒多年來的文化洗腦給泯滅掉了. |
崇文 於 2002/11/01 10:16 | |
Re:聯合報難得報了這個正面新聞 | |
表面看似正面,其實是暗中下砒霜,如果大家減少消費,經濟會更消條,真正要做是根絕企業錢流中國,債留台灣. |
路邊社 於 2002/11/01 10:22 | |
Re:聯合報難得報了這個正面新聞 | |
我不懂經濟,不過我聽過「如果大家減少消費,經濟會更消條」這樣的理論,日本目前就是這種情況。鼓勵儉樸生活當然好,但若包含著弱化消費力、打擊國內經濟的心思,就難免棉裡藏針之嫌了。 |
皇國御稜威 於 2002/11/01 10:46 | |
Re:聯合報難得報了這個正面新聞 | |
我覺得這是在鼓勵不正常的生活,而且對照統霉一連串鼓勵少消費的報導,可能真的有政治意圖在裡面。 就算不考慮政治意圖,看看這位學生,相較於一些生活腐化,追著一群港狗演唱會到處跑,或是擺闊的年輕人,能在物質洪流中表現自制,當然有值得讚佩之處。但我覺得他做的太過,如果真的照那樣吃,一定會營養不均衡。難道媒體是在鼓勵這種生活嗎?至少沒有對此提出警告。 相較之下,如果一個學生自己去兼家教,去打工,賺了錢讓自己吃的好穿的好,自食其力,難道就比較不值得鼓勵嗎? 所以我覺得統霉有政治陰謀。 |
苦瓜 於 2002/11/01 10:54 | |
Re:聯合報難得報了這個正面新聞 | |
看似正面新聞,其實真正用意是: 宣染﹝日子難過﹞的氛圍! 小心被黃鼠狼給騙了! |
大蕃薯 於 2002/11/01 11:04 | |
Re:聯合報難得報了這個正面新聞 | |
並不是鼓勵大家不要消費. 而是應量入為出 台灣現在情形是三代捏積,一代開空. 你看看學生信用卡的浮濫,導致學生奢靡,於是把兼差當正業,讀書當副業, 甚至援交,當牛郎. 大家現在開口閉口經濟.政治,而我們對人文素養,對自然的敬重, 對藝術的培養,到底又有誰去關心. 我不在乎台灣是否又會過苦日子. 想起以前人們的互信.互賴.互助.比較一下現在. 我不願看到一些企業家把台灣當作它們的生財工具,破壞.污染. 錢賺的眉開眼笑,又擁有雙重國籍.(時機不對,馬上走人) 然後,跟你說台灣沒有什麼風景,文化.剛到帛流去渡假,那裡又是多美,以後可以在 那邊蓋別墅,渡假.終老. 說著,把一箱垃圾,搖下車窗,丟到它嶄新的BENZ車外. |
大蕃薯 於 2002/11/01 11:12 | |
Re:聯合報難得報了這個正面新聞 | |
對不起,各位大大. 貼兩篇文章並不是要討論統媒居心, 只是對自己曾經歷的有感而發. |
林沖 於 2002/11/01 13:17 | |
Re:聯合報難得報了這個正面新聞 | |
倒不見得要如此看之~ 簡單生活本來就是一件好事~, 相較於為了物質賣掉自己靈魂的, 吸毒, 援交(我認為就是流鶯), 做學生的,過簡單生活, 是一件好事. 只有過簡單生活, 才會真心向學. |
武曲化權 於 2002/11/01 13:39 | |
Re:聯合報難得報了這個正面新聞 | |
生活簡單是一件好事 但是太簡單也不好 有怎樣的所得 就應該有相當程度之消費 要不然一位年收入千萬的人 |
中間人 於 2002/11/01 14:05 | |
Re:聯合報難得報了這個正面新聞 | |
>> 要不然一位年收入千萬的人 >> 穿著路邊攤299的襯衫 >> 也蠻奇怪的 我到不覺得有啥奇怪的.. 花蓮鹽寮的區紀復曾經也是年薪數百萬的高收入份子, 現在過著非常清簡的生活... 簡樸生活沒啥不好的啊... 不奇怪啦... |
崇文 於 2002/11/01 14:46 | |
Re:聯合報難得報了這個正面新聞 | |
簡單的生活是好事,但太簡單了也不好,應該關心一下社會,不要僅止於獨善其身. |
tvbulls. 於 2002/11/01 15:34 | |
Re:聯合報難得報了這個正面新聞 | |
與其政府努力擴大內需 還不如此類的新聞少一點 |
蘭陽醒獅團 於 2002/11/01 15:56 | |
Re:聯合報難得報了這個正面新聞 | |
我認同這一篇文章的取向。 節儉沒有任何問題。 誰要做?沒有足夠資源的人要做。 王老頭還是要跟銀行借錢的。 把個體經濟延伸到總體經濟並不是 大家一起節儉,然後投資, 去賺錢,錢滾錢,去國外賺國外錢。 節儉是對的。 |
hagkuo 於 2002/11/01 17:18 | |
Re:聯合報難得報了這個正面新聞 | |
這篇文章內容沒什麼問題 節儉本來就是應該做的事 不管經濟景不景氣 可是,我想大記者最想表達的恐怕是 文中最後的一段話 >>近來經濟不景氣,他父親賺錢更不易 所以我同意苦瓜所說的 |
林沖 於 2002/11/01 21:37 | |
Re:聯合報難得報了這個正面新聞 | |
武曲化權兄: 一個學生過,簡單生活是好的. 他並不是年收入千萬的人,況且為家裡省點錢,沒什麼不對. |
花影 於 2002/11/01 23:10 | |
Re:聯合報難得報了這個正面新聞 | |
我認同這學生生活ㄋ 現在許多人只是學生而已 是比誰會花錢 ㄏ 偶也認為這記者寫這篇應該沒甚麼問題 現在經濟是不景氣ㄚ 至於鼓勵消費可以創造經濟成長是聽讀經濟講過 但是會節儉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到這樣ㄉ 然鼓勵消費創造經濟成長那樣又如何??可以請懂經濟ㄉ網友說明一下? 總之偶要給這學生拍拍手 ㄏ |
崇文 於 2002/11/02 01:22 | |
Re:聯合報難得報了這個正面新聞 | |
蘭陽醒獅團 於 2002/11/01 15:56 Re:聯合報難得報了這個正面新聞 去賺錢,錢滾錢,去國外賺國外錢。 節儉是對的。 節儉是對的?你自己不用,如果是借給對你有善意的第三者使用,那對整體社會是有利,可是當所有媒體都鼓吹到敵視我們的中國投資,那你的節儉就像存錢給敵人買武器來殺你了. 所以我說不要只僅於獨善其身,要進一步關心社會,關心台灣的未來,會對自己的後代子孫有福報的. |
毛毛 於 2002/11/02 13:20 | |
Re:聯合報難得報了這個正面新聞 | |
這才不是什麼正面的新聞,只是統媒高唱貧窮時代的計倆罷了。 |
哈拉 於 2002/11/04 23:08 | |
Re:聯合報難得報了這個正面新聞 | |
大家想太多了,一則溫馨的新聞,卻被說成好像很有新機,事實上,這位學生節儉的原因有一個很動人的故事,他的父親手受傷,為了想準時把機車修好給人家,堅持縫合時不打麻醉劑,. 社會還不構亂媽,這樣的事發生在現在的社會,而是有值得肯定的一面,大家應該給記者及這位同學拍拍手 |
阿窗 於 2002/11/04 23:34 | |
Re:聯合報難得報了這個正面新聞 | |
偶也來打一下屁 自己開伙不靠外食 意味著要花費較多的採購烹飪與洗滌等時間成本 這當然是帳面看不到的所謂無償勞動 這一類的無償勞動本身透過自我剝削而捨棄了透過交易活動所提供的效率性 學生如果花過多的時間在這一類無償勞動上 使原本應該用在增加知識能力(夾槓派稱之為增加人力資本)的時間減少 那麼那將是一種錯誤而低效率的資源配置方式 就整體社會而言是一種資源浪費與福利損失 而特別是如果刻意去強調透過節約而非社會互助去解決生活困境 那麼其背後隱藏的意識型態以及由該意識型態出發的政策選項 更是偶們應該留意的 |
神之手 於 2002/11/05 08:16 | |
Re:聯合報難得報了這個正面新聞 | |
前一天幾乎所有電視媒體都報了,聯合報沒登就有點算漏新聞吧!(雖然讓他們看到心裡不爽的也是照漏不誤) |
NAKATA 於 2002/11/05 09:15 | |
Re:聯合報難得報了這個正面新聞 | |
我覺得一星期250元的花費令我咋舌,因為陳同學難道沒有生活用品的使用嗎?? 像牙膏.面紙等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