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系記者這樣的文章你看得下去嗎
回 覆 | 返 回 |
only dreamer 於 2002/10/16 17:05 | |
聯合報系記者這樣的文章你看得下去嗎 | |
聯合報系新聞的原文請見下方 抱歉 前文因排版關係 恐有誤解 請版主刪除前文 ************************************************************* 以下是筆者的評論 only dreamer 於 2002/10/16 16:54 辜振甫站在時代的位置 有他的突出與風采 但也有他的問題 絕不像這位百般奉承的記者 所描述的那麼偉大 這位記者一副憂心忡忡 到底是在疼惜辜振甫卸任 還是自私地在哀悼與自己有相同意識型態與主張的官員凋落 擔憂獨派人士扭轉海基會的統一立場 甚至是在藉機點醒/恫嚇新上任者呢 若為前者 可 辜振甫自有其功過 若為後者 顯然就是公器私用 自私自利 甚至是卑鄙可恥 包藏禍心 用這麼多過度誇張/過度感傷的詞語 似乎只會讓人感到這位記者的濫情與阿諛 完全看不出來 身為一個記者評析新聞的冷靜與睿智 文章後段藉辜/張對比 又是一副憂心忡忡 擔憂海基會變色變調 這是什麼記者 海基會只可以奉行國民黨大中國/統一的立場嗎 不 絕對是要奉行台灣人民的利益與意志 絕對不是這位記者哀悼的辜老與國民黨思想 當然張俊宏也不例外 什麼叫做《海基會不應扈從於民進黨人的傳統思維...》? 扈從?辜振甫叫做開創/標竿/時代..張俊宏還未上任 就給海基會職員一個冠冕堂皇的扈從大帽子 實在是卑劣 這位記者哀悼(哭夭)的半天 終於圖窮匕見 黃國樑說到 《...更核心的是海基會價值的重塑及重新評估,「善意的、中國的、服務的」是丟入火中成燼,還是留其精髓賦予新意?》 拐灣抹角說了半天 終於現形 就是擔心統派/大中國思想與意識型態的凋零與衰敗 文章最後 還是不忘統派的恫嚇季兩 恐嚇張俊宏 以及張俊宏代表的民進黨政府/勢力/意識型態--《如果海基會也堂皇地進入兩國論或一邊一國的鮮明領地,恐怕將是宣告海基會,及兩岸兩會談判形態的死亡,張俊宏將成為終結者,而非辜振甫的後繼者及新境界的開拓者。》 張俊宏為何一定要奉行辜振甫與國民黨的政策 政策/主張若不能被更迭 那還需要政黨輪替執政幹麻 何須民主政治 張俊宏又為何一定要成為辜振甫的繼承者?這位記者何不直接點醒張俊宏 告訴他繼承大中國統一思想 方是民族救星/民族英雄 如此扭扭捏捏 編織歷史包袱框束/壓榨張俊宏 不是心虛是什麼 《辜汪的觀眾及歷史的評審,不隨辜汪謝幕,他們已進場,在台下注視著.....。》 哇 更厲害的來了 這位記者擔憂他的哀悼悲傷 無法感動張俊宏 更擔憂統派勢力江河日下 最後竟然搬出台灣人民(或許還要加上12億的中國人民) 來威脅張俊宏說 兩岸人民正在瞪大眼睛盯著你 要你千萬不要背叛辜振甫與國民黨時代的海基會政策 否則會遭到12.2億位人民的唾棄.. 唉...一個記者當到這樣 乾脆去從政 直接去影響政府施政 何必公器私用 私心自用 忸怩做態自此呢 玷污的記者的良知 也污辱的新聞傳媒 ***************************************************************************觀察站》辜老謝幕 小張唱哪齣戲?
它必然是一個典範的隱沒與退潮,那種以歷史、人文、歌賦與戲曲堆疊而起的風格,只能是曠古絕倫的。現任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交出的不只是一個位子,而是難以再現的身影與姿態,無法躍越的牆仞與標竿。 那固然跟辜振甫的貴冑血液、獨特際遇所渾成的世家風範有關,更與那個時代的結構與氛圍激盪起的形貌相互牽動,才使得最沈悶枯躁的政治對話,仍可迴盪出斑爛的彩翼。「辜汪會晤」因此變成某種懷舊的、儒士的、機鋒的談判典型。 由於它的稀有,曾經使得兩岸都在社會心理底層期待辜汪不會老去,能有更多的「辜汪會晤」去解決最富涵僵局與矛盾的政治問題。但辜汪畢竟是凡人,再怎麼浸淫於藝術的談判風格,仍難逃歲月的摧折,和兩岸深沈的歧異與敵視的拖磨。 辜振甫的踽踽步履終將杳去,在國民黨交出政權之際就已預示了這個屬於國共恩仇式的辜汪時代的終局。張俊宏雖在人生履歷中曾著上過國民黨的藍色調,但仍然以台灣草根本土為其主色系。 張俊宏入主海基會,必須以歷史的必然視之,但海基會不應扈從於民進黨人的傳統思維,談判隊伍的重新汰換與培養,是當務之急。但更核心的是海基會價值的重塑及重新評估,「善意的、中國的、服務的」是丟入火中成燼,還是留其精髓賦予新意? 辜振甫力陳九二共識的具體存在,他的辭卸也意味這層保護薄膜的剝離,如果海基會也堂皇地進入兩國論或一邊一國的鮮明領地,恐怕將是宣告海基會,及兩岸兩會談判形態的死亡,張俊宏將成為終結者,而非辜振甫的後繼者及新境界的開拓者。辜汪的觀眾及歷史的評審,不隨辜汪謝幕,他們已進場,在台下注視著.....。 【2002/10/16 聯合晚報】 |
路邊社 於 2002/10/16 18:02 | |
Re:聯合報系記者這樣的文章你看得下去嗎 | |
only dreamer兄: 你的文字頗精彩,不過若兄台不慣用標點符號,可否將文句的分隔改用全形的空格?本版很奇怪的一點是,半形空格再多,顯示出來的也僅會是一個「半格」。但全形空格則否。句子分隔清楚,對讀者的眼力是有益的。還望察納。^_^ |
only dreamer 於 2002/10/16 18:03 | |
Re:聯合報系記者這樣的文章你看得下去嗎 | |
好的 是我疏忽 下次改進 謝謝提醒啦 |
only dreamer 於 2002/10/17 00:49 | |
Re:聯合報系記者這樣的文章你看得下去嗎 | |
修正版,我在文中加入標點符號,以便讓大家閱讀時能更容易一點 ************************************************************************** 我必須承認,這位記者寫這篇文章確實有文采。只是文采的背後,盡是「阿諛式的濫情」與 怎麼說呢? by only dreamer 綜觀全文一副憂心忡忡,時而憂國憂民,時而歌頌讚嘆:黃記者讚捧辜振甫,又是《典》;又是《曠古絕倫》;又是《無法躍越的牆仞與標竿》;又是《難以再現的身影與姿態》;又是《跟辜振甫的貴冑血液、獨特際遇所渾成的世家風範有關》;又是《使得兩岸都在社會心理底層期待辜汪不會老...》; 說句不中聽的話,宛如是「寫祭文」 這位記者的「哀憐悲嘆」,或者說是「醒世警語」,到底是在惋惜辜振甫的卸任?還是自私地,在哀悼與自己有相同意識型態與主張的官員的凋落?或者是擔憂獨派人士扭轉海基會的統一立場?甚至是在藉機點醒、恫嚇新上任者呢? 若為前者,「可」!辜振甫自有其功過。若為後者,顯然就是「公器私用」、「自私自」,甚至是「卑鄙可恥」、「包藏禍心」:用這麼多過度誇張、過度感傷的詞語,似乎只會讓人感到這位記者的「濫情與阿諛」,完全看不出來,身為一個記者評析新聞應有的「冷靜與睿智」。 文章後段藉辜/張對比,迫不及待想告訴讀者他是多們憂心忡忡---「憂慮海基會變色/變調」。這是什麼記者,海基會只可以奉行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大中國的統一立場嗎?「不」!而是絕對要奉行台灣人民的利益與意志。當然,張俊宏也不例外。 什麼叫做《保護膜的剝離》?是在寫瓊瑤小說?還是科幻小說呢?簡直是濫情、誇張到無以附加!什麼又叫做《海基會不應扈從於民進黨人的傳統思維...》?「扈從」?辜振甫叫做開創/標竿/時代…張俊宏還未真除,就給海基會職員一個冠冕堂皇的「扈從」大帽子,實在是卑劣! 這位記者哀悼半天,終於「圖窮匕見」,黃記者說到,《...更核心的是海基會價值的重塑及重新評估,「善意的、中國的、服務的」是丟入火中成燼,還是留其精髓賦予新意?》。拐灣抹角說了半天,終於現形,就是擔心統一、大中國思想與意識型態的凋零與衰敗!這位恍如淪落至亡國的記者還用了《善意的與服務的》,來包裝他的意圖,可謂「用心良」。 文章最後,還是不忘使出中國共產黨慣用的恫嚇伎倆,既是恐嚇張俊宏,也是在敬告張俊宏代表的民進黨政府:《如果海基會也堂皇地進入兩國論或一邊一國的鮮明領地,恐怕將是宣告海基會,及兩岸兩會談判形態的死亡,張俊宏將成為終結者,而非辜振甫的後繼者及新境界的開拓者。》 台灣是民主國家,張俊宏為何一定要奉行辜振甫與國民黨的政策,政策與主張若不能被更迭,那還要政黨輪替執政幹麻!何須民主政治!張俊宏又為何一定要成為辜振甫的繼承者?這位記者何不直接點醒張俊宏,告訴他繼承大中國統一思想,方是民族救星、民族英雄。如此扭扭捏捏,羅織歷史包袱「框束」、「壓榨」壓榨張俊宏,不是「虛偽」、「心虛」是什麼? 《辜汪的觀眾及歷史的評審,不隨辜汪謝幕,他們已進場,在台下注視著.....。》 哇!更厲害的來了。這位記者擔憂他的柔情與哀傷,無法感動張俊宏,似也憂慮大中國統一勢力江河日下,最後竟然搬出台灣人民(或許還要加上12億的中國人民),來威脅張俊宏說,兩岸人民正在瞪大眼睛盯著你,要你千萬不能背叛辜振甫與國民黨時代的海基會政策,否則會遭到兩岸12.2億人民的唾棄…帽子跟壓力不可謂不大啊! 唉...…一個記者當到這樣,乾脆去從政,直接去影響政府施政。他要如何異想天開、矯情阿諛,是他的自由;何必當一個記者,幹到「公器私用」、「私心自用」、「忸怩作態」…至此呢!既玷污的記者的職業道德,也污辱的新聞傳媒社會功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