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又再擾亂民心了--關於公務員改資格考一事
回 覆 返 回


天涯一粒米  於 2002/10/12 23:52
聯合報又再擾亂民心了--關於公務員改資格考一事

昨天(10/11)聯合報首頁頭條--高普考若走回頭路 鑽營風恐再起
內容是說高普考將改回頭路採用資格考,關說、紅包、鑽營風將再起
因為我是考生攸關我的權益所以注意到了這則新聞
但是對聯合報的信度又很低,聯合報除了頭條也沒有其他相關報導
因此我覺得可疑,去圖書館翻翻其他家的報紙
想說這應該是很重大的事想看看其他家的報導
結果發現沒有一家報紙有報,連中央日報都沒看到
我心想,這八成又是聯合報一慣的伎倆了
把一件根本還沒形成政策討論的想法給放大化、污名化了
先下個標題把扁政府打個10大板,內容再好好的誤導一下
就達到了擾亂民心,增加民眾對扁政府的反感
果然,晚上去考選部的網站留言版看一堆臭罵扁政府的留言
完全照著聯合報寫的方式去罵,紅包、關說、倒退等等
今天我本想應該會有其他的媒體加入戰局,
可是意外的沒有,只有在中時的角落發現一則考選部的說明
考選部說只是想改良一下現行的任用考制度
因為現行制度用人機關從考試到錄取都沒有參與意見的機會
希望改良的方向能夠納入用人機關的意見增加用人機關彈性用人的選擇
從考選部的說明看來完全不像聯合報昨日報的那樣完全的回到過去的老路資格考
昨日聯合報的標題與內容又成功的打擊了扁政府改革的形象
最可惡的是,聯合報今天完全沒看到考選部的說明
讓大家以為昨天聯合報報的就是要改回頭路了
還放頭條勒,意圖實在太明顯了,真是個垃圾級的報紙
把一項本來應該公開理性討論的政策
直接打成了舊時代腐化的產物
把改革的理想污名成走回特權的老路
報紙應該完整忠實的呈現政策的原貌,讓人民來討論
而非把政策扭曲誤導成為攻擊政府的方向
讓人民無法知道原來政策的原貌以致於無法討論
這樣子永遠無法有好的改革政策出現
考試任用制度要如何變革應該廣納人民的意見
如今聯合報這樣先入為主的誤導民眾
讓改革的可能消失在媒體的操弄之下
--------------------------------------------------------------------------
【2002/10/11 聯合報】
高普考擬改為資格考 未來不保障工作分派

考選部計畫對高普考制度做重大改革,未來考上高普考,不再保障工作分派。
考選部長劉初枝前天在立法院法制委員會業務報告時指出,將推動國家考試、用人的自由化及彈性化,亦即將高普考由現行的「任用考」改為「資格考」,用人機關有權對考取高普考的考生面談後再決定是否錄用。如此一來,考取高普考並不保證一定有工作,對每年近十萬名高普考生及國家考試制度,都有深遠影響。

考選部常次饒奇明說,劉部長一直想要推動這項改革,考選規畫司也曾初步規畫。不過,劉部長與上屆考試委員溝通這項構想時,試委多半反對,因此無法推動;如今新試委上任,劉部長會再與新任試委溝通,目前只是提出初步的方向。影響所及,公務員任用法等考試法規、各項高普考增額錄取人數、考生錄取資格的保留年限都必須修正。

饒奇明說,上屆考試委員主要反對的理由是,一旦以面談方式決定是否錄取,就可能有人情壓力及關說,失去高普考的公平性。這確實是個需要克服的問題。

劉初枝日前在立院報告時表示,過去高普考採「任用考」,行政機關有幾個缺額就錄取幾個缺,頂多加上百分之五的備取名額。而用人機關無法自行決定要錄取哪一個考生,都是按照分發順序決定。未來應讓用人機關擁有更大的空間,可考慮在高普考時增額錄取,上榜的考生應與用人機關面談,讓用人機關決定錄用哪一人。

考選部政務次長張國龍則說,根據考選部初步評估,高普考如果由任用考改為資格考,未來各科錄取人數都要詳細規畫,且考生保留錄取資格的年限,也可能縮短,以因應時代潮流;至於究竟要保留幾年才恰當,還要聽取各方意見。
--------------------------------------------------------------
【2002/10/11 聯合報】
高普考若走回頭路 鑽營風恐再起
本報記者何明國
考選部計畫將高普考由「任用考」改為「資格考」,理由是可以讓用人機關擁有更大空
間,自由選擇人才。

不過,二十多年前高普考就是「資格考」,但因問題太多,才改為「任用考」。現在又
要把「任用考」改為「資格考」,能否稱得上改革,見仁見智,說是「走回頭路」,則
一定成立。

當年採資格考時,考試及格者僅具當公務員的資格,必須再到各機關應選求職,結果官
場上「八行書」滿天飛,會鑽營、有人情關說者優先被錄用,不懂鑽營、沒關係者靠邊
站,弄得怨聲載道,只好檢討改善為「任用考」,考上者按照順序公平分發,不必擔心
找不到工作。

如果「任用考」又改回「資格考」,錄取人數勢必大幅增加,遠遠超過職缺數,相對地
錄取水準勢必下降。換言之,「資格考」放寬錄取標準,素質難免稀釋,而超額錄取的
後段考生只要會鑽營就能擠下前段考生,這項考試能否真的為國舉才,就令人懷疑。

再者,機關選人、用人彈性化後,如何防杜人情關說、賣官鬻爵,又將成為公家機關另
一個考驗,公平性如何維持,引人關切

通過高普考進入公務機關者,起步都是初階公務員,公務機關對於初階公務員是否有必
要因提高用人彈性而增生更多困擾,甚至降低公務員素質?公務機關的骨幹其實是在中
階以上官員,改革的重點應該是初階公務員進入中階官員的篩選、淘汰制度,使之更彈
性化才對,讓各機關有更大空間選任、升任科長以上的公務員,考選部不應本末倒置。
------------------------------------------------------------------------
2002.10.12  中國時報
公務人員任用考改資格考?
何博文/台北報導

考選部次長張國龍昨天指出,公務人員考試由「任用考」改為「資格考」只是初步研究的構想並未成熟,更不要說是即將定案。他強調,考選部對國家考試的基本要求是公開、公正、公平之外,也不希望因為傳言造成考生內心的惶恐。

張國龍鄭重指出,研議中的構想應該稱為「改良型的任用考」較為恰當,外界實在不需妄下定論,造成參加高普考生的壓力。他強調,「改良型的任用考」是希望增加用人機關彈性用人的選擇,否則用人機關從考試到錄取都沒有參與意見的機會,這種現象應有改進空間。

考試委員許慶復則強調,據他瞭解,多數考試委員認同現行任用考的方式,但未來經過討論或許可有改良的空間。姚嘉文指出,考試院的政策在形成過程中,必須廣納社會各界意見並凝聚共識,因此,目前「改良型的任用考」確實未到即將報考試院院會的成熟階段


NO:1556_1
sugar  於 2002/10/13 08:29
Re:聯合報又再擾亂民心了--關於公務員改資格考一事

﹝劉部長一直想要推動這項改革,考選規畫司也曾初步規畫。
不過,劉部長與上屆考試委員溝通這項構想時,試委多半反對,因此無法推動;如今新試委上任,劉部長會再與新任試委溝通,目前只是提出初步的方向。﹞

其實這才是主要內容
劉部長一直想推動....改變任用制度...上屆考試委多半反對.....再與新任試委溝通,目前只是提出初步的方向....

既是過去就一直想推動,而非忽然要推動,當然沒什麼新聞價值
沒什麼新聞價值的東西放在頭版且用粗體大字標題
我想其真正價值就在於那個標題---「高普考擬改為資格考 未來不保障工作分派」
「未來考上高普考,不再保障工作分派。」,全國考生看了夠幹吧?

不過也不要太責怪那些會去考選部臭罵的人
因為劉部長想推動這個政策是事實,他們當然會快去表示一下反對意見
我個人雖然沒去考選部罵,不過我也是反對劉部長的計畫

我和天涯兄一樣是考生,今年準備要考試,
我老媽看了標題就開始罵
我則是仔細看過後跟我老媽說;沒啦,報紙又在亂寫

我想問一下,各位覺得若真改成資格考,好嗎?
我第一個反應確實是,那沒有關係可走後門的人,不都慘了
因為現在一些雇員多數也都是靠關係進去

如果只強調用人機關的彈性選擇,
對於如何防杜人情關說卻只有一句「確實是個需要克服的問題」卻沒有告訴我如何克服
那是不負責任的作法


NO:1556_2
AKIYAMA  於 2002/10/13 10:35
Re:聯合報又再擾亂民心了--關於公務員改資格考一事

關於這點我也說說自己的看法,請大家指教。

我想聯合報會寫這條新聞應該是考試院(或考選部)的某官員提供的資料,
但從事後中時引述張國龍次長、姚嘉文院長與許慶復委員的談話顯示出:
這案根本連考選部都還沒擬好,遑論送交考試院會討論,
何況行政院人事行政局也沒被諮詢!
聯合報此舉應該就是網友所說的『看到黑影就開槍』吧。
(奇怪的是,中國時報沒採訪到考選部劉初枝部長以及人事行政局的談話)

這則新聞讓我還聯想到上星期有許多鄉鎮市大喊『沒錢發薪水』,
但卻沒有任何媒體仔細探究箇中原因,
這些鄉鎮市是因為本身亂花錢,或是約聘僱人員請太多呢?
不管哪一種都值得詳細查察原因。


NO:1556_3
楚人  於 2002/10/13 13:49
Re:聯合報又再擾亂民心了--關於公務員改資格考一事

考選分開是近年來台灣很多政策的方向

教師考取資格, 用人學校選材
學生考試, 學校依需要錄取, 考招分離.

優點是要人的單位可以有決定權, 缺點當然八股滿天飛.
可是當作業逐漸透明化後, 這些八股就沒有效用了.
若說現行制度沒有八股滿天飛, 也是騙人的, 除了分發那一次沒有八股以外,
以後的升遷調動, 還不是一樣.

我相當贊成考招或考用分離, 這是賦予行政體系靈活與負責的政策.


返 回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 本欄無作用
語法選項: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文章主題:
文章內容:
特殊符號輸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