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的虛偽與危險
回 覆 | 返 回 |
Monkey 於 2002/10/11 14:11 | |
"超然"的虛偽與危險 | |
在這一次涂醒哲案當中,許多然認為受創最重的輸家是立委李慶安,因為她的查證不實使得在最後面對證據後啞口無言,灰頭土臉,完全喪失了公信力,而她的政治生命可能就此結束! 惟吾人並不作如是觀,畢竟,當初會投票支持李慶安的選民本身有其無法改變的主觀觀點,除非這些支持者的主觀觀點改變,否則即令李慶安最後被迫辭職,她也必然會利用無辜被害者的悲情角色爭取同情而在日後東山再起----或許正因為如此,李慶安這幾天來儘管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口口聲聲說要認錯,惟細觀其言語之內容並沒有真正承認自己犯錯的負責誠意,反而極力的在營造自己誤信讒言,遂遭人害的弱者形象,這或許是政客狡獪的求生本能,但是在其選民大多數仍難以擺脫Think is belief.的人性弱點下,目前要說李慶安是涂案的最大輸家未免言之過早! 或許有人會以較高層次的觀點認為:台灣社會大眾是本案的最大輸家,因為一連數日來台灣民眾飽受不實傳播媒體報導的疲勞轟炸,精神上與心靈上都有不良的影響.然而,由於任何事情都有其正反二面性,本事件也是如此----本事件對台灣社會大眾雖然有上述的不良影響,但反面而言也等於讓長期習於被媒體以及某些販賣形象的政客牽著鼻子走的奴性因此覺醒過來,而在今後逐漸產生對各種政治事件的懷疑,而懷疑,正是獨立思考的起點!就此而言,台灣社會大眾也未必是這場事件的輸家! 那麼,何者才是本事件的最大輸家呢?依吾人之見解,當屬是長期以來以公正與超然行世的大眾傳播媒體以及號稱是台灣社會清流與良心的澄社! 台灣社會由於受到漢文化儒教思想的影響,不喜歡任何過激的言論與行為,對於立場而言,往往也賦予負面的聯想,使得台灣社會特別是學界與文化界人士總是特別喜歡強調自己無立場或是立場超然,以示不偏坦任何一方的公正態度. 然而,若從哲學的角度來看,人在社會中基於生存的需要,必須與同類爭奪有限的資源,對他人之害,相對而言是於己之利,因此損人利己可說是在自然狀態下的必然行為,換言之,人是不可能沒有立場,不可能超然,除非他們不需要生活在人的社會當中,對於生活的社會沒有任何的利害關係,但是相對而言,也就不會真正去關心並了解真正的問題之所在!因此,要說自己立場超然或是無立場的人,本身就是一種隱藏自己的真正立場另有所圖詐欺的虛偽,再不然便是不了解狀況的鄉愿! 若從宗教的角度來看,真正能夠超然乎塵世立場紛爭之上的只有神,凡人基於自身生存所需,絕不可能真正超然!因此,聲稱自己超然者,在宗教的觀點來說本身就是一種對神的地位之僭越與狂妄!人世之中,或許到目前為止真正能最接近神的事務,只有基於人類理性的作用,以求得一個能夠讓各成員個得其所,共遂其生的法律制度,這也是為什麼在西方法治國家當中,擔任審判的法官會被認為是上帝的代理人而戒慎恐懼,但即令如此,法官之上也還有一個較為超然的法律,法官本身只能依法審判,而不能夠說法官就法律,因為法官立場超然! 言歸正傳,台灣的媒體以及號稱社會清流與良心的澄社,他們本身又何德何能說自己立場超然,觀點公正呢?就媒體而言,他們本身的第一現實要務就是如何在台灣今天激烈競爭的傳播業環境下生存與獲利,光是這一點,他們的立場就不可能超然或公正,更不用談他們有許多還是與特定政黨有相當的淵源了! 同樣的,澄社或許乍看之下似乎沒有營利的色彩,但是構成澄社社員的學者,其在日常生活中,又有幾個能夠不食人間煙火,擺脫人的七情六慾,沒有任何的俗世利益糾葛呢?就此而言,澄社若說自己立場超然公正,顯然也是自欺欺人!那麼,他們在不久之前評選台灣的立法委員,甚至於還進行排名的正當性也就相當可疑,試問:全台灣2300多萬人,憑什麼他們幾個人就有權去決定立法委員誰優誰劣?究竟其是受選民之所託?亦或是他們是專業的民調公司呢?前者顯然不可能,更不可能是後者,那麼,澄社評選立委優劣排名的結果,也不過是他們幾個社員的主觀意見罷了,而這樣的主觀意見,有誰能打包票不會受到自己切身利害的左右? 是故,源自漢文化儒教人治思想當中聖賢超乎眾生愚民的超然思想,或許在這一次的涂案當中,已然充分曝露了其虛偽性與危險性,今後任何人任何機構如果要再以超然為名指導眾生,吾人認為可以休矣! |
針猴 於 2002/10/11 14:48 | |
Re:"超然"的虛偽與危險 | |
在這邊開也算! |
Monkey 於 2002/10/11 15:02 | |
Re:"超然"的虛偽與危險 | |
針兄: 我是應阿姜之邀來這邊交作業的啊! ^^ |
針 於 2002/10/11 15:05 | |
Re:"超然"的虛偽與危險 | |
阿姜真是[緊迫盯人的益友。 |
立言 於 2002/10/13 03:28 | |
Re:"超然"的虛偽與危險 | |
版主所言甚為讚同,不過再給澄社一次機會好了,畢竟評鑑時涂案尚未發生 |
某人 於 2002/10/13 10:59 | |
Re:"超然"的虛偽與危險 | |
個人認為此次澄社的立委評鑑以國會記者之問卷做為資料來源本不恰當 雖然他們已在報告上盡到充份揭露的責任,而無損於結果的呈現,但是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此種資料來源對於研究結果的必然影響,因此名 聲受損也是理所當然,澄社所該做的其實是再多努力些以重拾大家對於 其公正性的肯定。 事實上在這回的評鑑出爐時,便有不少人質疑其研究方法是否洽當,只 |
Monkey 於 2002/11/07 10:35 | |
Re:"超然"的虛偽與危險 | |
>>不過再給澄社一次機會好了,畢竟評鑑時涂案尚未發生 我認為李慶安之所以膽敢玩舔耳案,有相當的原因是仗著有澄社背書,所以就勇往直前了! 澄社的瞿海源後來還曾經公然在民視的時事評論節目批評中國時報的行為,但他似乎忘了他本身刻意為李慶安加持灌頂的作為於先,然後又為李慶安藉民視的節目進行辯護於後,也高明不到哪裡去! 總之,澄社想維護自身的聲譽的話,最好把這種自認高人一等的超然公正的作風改掉,否則很快就會在這個逐漸多元的社會中被淘汰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