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漁會改革 陳水扁重炮反擊李登輝 ?
回 覆 返 回


霹靂遊峽  於 2002/09/25 04:10
農漁會改革 陳水扁重炮反擊李登輝 ?

第一個感覺---「有這麼嚴重嗎?」
不是很清楚整個來龍去脈,請各位加以評論,感激不盡。

===================================
農漁會改革 陳水扁重炮反擊李登輝

郭淑媛/台北報導
2002-9-24 15:00

--------------------------------------------------------------------------------

農漁會信用部存廢問題引發扁李隔空喊話,針對李登輝昨天召開記者會表示不照顧農民恐怕會失去政權,陳水扁總統今天上午嚴詞表示,他支持改革,「有人」警告不能再推下去,再推下去會失去政權,但是如果不持續推動改革,更會失去政權;他並強調,如果為怕失去政權而不敢改革,那是懦夫的表現,如果為確保政權而不敢改革,那是自私自利、是苟延殘喘。
陳水扁今天是在上午出席世界台商總會第八屆年會時,在致詞最後脫稿作如上表示。

陳水扁表示,改革是痛苦的,要付出代價,最近一連串改革一定會有阻力,一定會有雜音,要不要改革?要不要繼續推下去?如果一個人有病,醫生說如果不手術絕對沒救,手術只是稍微動一下子而已,要不要手術?手術還有救可以恢復健康。推動改革也是一樣,面臨兩難要怎樣取捨?「有人」講、「有人」警告不能再推下去,再推下去會失去政權,但是如果不持續推動改革更會失去政權;推動改革會失去政權、不推動改革也會失去政權,怎麼辦?「我要告訴大家,阿扁選擇改革」。

陳水扁在致詞剛開始還脫稿肯定因農漁會整頓問題而可能在立法院遭受杯葛的行政院長游錫,他說,今天立法院新會期游院長施政報告接受國會各黨各派監督和指教,這是民主精神也是民主國家常規,昨天游錫堃母親身體不好臨時送到台大醫院加護病房,昨晚他與游錫堃通電話,相信游的心情很複雜,但只能把母親交給醫院,暫時把母親病情放在一邊,公而忘私的精神讓人敬佩感動,因此他請大家給游院長加油。


NO:1322_1
酥餅  於 2002/09/25 06:52
Re:農漁會改革 陳水扁重炮反擊李登輝 ?

其實我不太懂李前總統關於農漁會的看法。看來看去,唯一有說服力的說法是,以農漁民的信用狀況,不太可能能由商業銀行貸到款。但是要解決這個問題並不必然要繼續設立農漁會信用部。頂多由政府撥款鼓勵商業銀行辦理農漁民特別貸款問題就可以解決了。依我的看法,農漁會信用部還是由運作有效率的商業銀行接管對台灣整體比較有利。

我的看法有盲點嗎?請各位先進指教。

Jack


NO:1322_2
霹靂遊峽  於 2002/09/25 07:43
Re:農漁會改革 陳水扁重炮反擊李登輝 ?

我想說的是,這篇中時的報導似乎有意製造李扁之間的嫌隙。不管兩人對此的看法差異如何,從報導內文實在看不出「重炮反擊」的意思,可是這標題實在下得太聳動。

NO:1322_3
皇國御稜威  於 2002/09/25 08:58
Re:農漁會改革 陳水扁重炮反擊李登輝 ?

這很明白是統霉想要趁機挑撥李扁關係。李登輝只有說「不照顧農民會失去政權」,這句話並沒有錯。他又沒說反對改革。而陳水扁說「寧失政權也要改革」,這叫做反擊李登輝嗎?別笑死人了。這些統霉到底有沒有大腦?假如陳水扁是說「我才不照顧農民」或是說「就算不照顧農民,也要改革」,那才稍微有跟李登輝唱反調的意思。這從頭到尾就是統霉自己紮的稻草人。反過來說,聯合晚報雖然在小標題上也有反擊李登輝的字樣,但起碼不敢放在大標題。

李登輝認為改革農漁會是必要的,但是不能以商業銀行承接的方式,否則農漁民根本別想貸款。也因此,民進黨正在和台聯討論可行的方案。這跟國民黨「反對」農漁會改革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否則民進黨怎麼不跟國民黨討論可接受的方案?

同樣兩句話,假如這樣解釋:對於可能因此失去政權的提醒,陳水扁表示就算如此還是要改革。這樣子是不是就完全不同了?

統霉的陰謀,除了挑撥李扁關係外,還可以趁機把李登輝塑造為反改革的急先鋒,以弱化其光環,坐實連戰把黑金全推到李頭上的指控。另一方面,也可以讓真正與此有利益關係的國民黨與親民黨能躲在後面反對農漁會,不用在第一線面對可能的批判。


NO:1322_4
KSC  於 2002/09/25 09:02
Re:農漁會改革 陳水扁重炮反擊李登輝 ?

兩個非常有個性的成年人,堅持自己的理念,意見偶有不同,在所難免.找出可行的共識才是要務.就目下民進黨及台聯的信用合作社解決辦法,己愈看愈相似了.兩人合作兩黨合作,農漁會改革才有希望成功!

統派是永遠不會放棄挑撥李扁關係的;不炒作才奇怪!這一點大家都看得透,不必掛意.

更要緊的是:愛台灣的人士不要讓自己不自覺地,異曲同功地,也加入炒作李扁關係!少提那些莫名其妙的[扁不如李]或[李不如扁]的論調.兩個不同年代,背景也不盡相同的政治人物有什麼好比?


NO:1322_5
蘭陽醒獅團  於 2002/09/25 10:26
Re:農漁會改革 陳水扁重炮反擊李登輝 ?

這一件事陳李雙方的確有歧見。

不過我很樂意看到此事的發展趨勢,
因為國親兩黨是邊緣人物,以後阿,
祇能強奪外省的11%的選票了。


NO:1322_6
白賊七  於 2002/09/25 10:58
Re:農漁會改革 陳水扁重炮反擊李登輝 ?

台灣之父與子 [ 2002/9/25, 費邊社 ]

冷靜咀嚼扁李對農漁會逾放改革的想法,其實大同小異,結果也是殊途同歸,只是所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面向也不同,阿扁沒有說要消滅農漁會,阿輝一樣沒有說不能碰逾放問題,講開來或求同存異,不就得了?

兒歌「兩隻老虎」中的老虎跑得快,不過「真奇怪」,因為牠們身上總是會少了點什麼。台灣政壇也有「兩隻老虎」,一位是有台灣之父美譽的李登輝前總統,一位是自稱台灣之子的現任總統陳水扁,一老一壯,在政壇「走跳」虎虎生風,然而跑得快有時看起來還真的是「真奇怪」,兩個人最近在農漁會問題上的爭執,就是個例子。


農漁會逾放比居高不下的弊端,就像過街老鼠,沒有人不喊打,即便是老和阿扁唱反調的泛藍國親兩黨,這回一樣跟著敲鑼打鼓喊著要解決。問題是,兩個人三張嘴,對於這隻「老鼠」該怎麼打?用手打抑是用腳踢?是慢慢凌遲?抑是一刀兩斷?大家吵得不可開交;最後,連李登輝和陳水扁兩位情同父子的前後任總統,竟也為此隔空槓開來,大家說奇怪不奇怪?


可能和媒體傳播以及加油添醋的隔空傳話也有點關係吧!撇開「失去政權」的警告和反擊等情緒用詞,冷靜咀嚼扁李對農漁會逾放改革的想法,其實大同小異,結果也是殊途同歸,只是所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面向也不同,阿扁沒有說要消滅農漁會,阿輝一樣沒有說不能碰逾放問題,講開來或求同存異,不就得了?或者,說不定還能藉此找出更好的一條路呢。


還有,也許大家應該調整一下心態,尋常夫妻、家人間都齟齬難免,台灣之父和台灣之子偶爾意見相左,李登輝也絕對出於一片善意,求好心切,是不是應平常心視之,把它當做是政治生態的「常態」之一。何況,總統也是人嘛!偶爾「鬥嘴鼓」,也不算太嚴重吧!


NO:1322_7
OGS  於 2002/09/25 13:05
Re:農漁會改革 陳水扁重炮反擊李登輝 ?

借問大家是否明白,合作社----等,免交營利所得稅的答案。因為是人民社團,賺錢是那些人渣的特支費用,掏空資源是我們的權利,也是大家酷愛黑心KMT的原因。
愛發言就由不必交稅又不必受監督來思考,那些人渣真正再搞什麼﹖﹖﹖

NO:1322_8
KSC  於 2002/09/25 13:21
Re:農漁會改革 陳水扁重炮反擊李登輝 ?

東森記者葉素萍/台北報導

前總統李登輝與陳水扁總統在農漁會信用部改革問題上出現針鋒相對情況,引發外界對李扁關係生變疑慮。李登輝女兒、台綜院副院長李安妮25日指出,政權不是李前總統所關心的,他關心的是制度面,因為改革不能造成社會動亂及太大的社會成本的付出。各方對李扁關係的關注,李安妮不解地反問「有那麼嚴重嗎?」,李扁兩人都是成熟的人,不會因為這件事影響兩人的感情。
李安妮上午出席台聯立委程振隆新書發表會,在面對媒體詢問李扁關係時,她先是表示,農漁會改革不是她的專業,她上周才返國,對這件事的前因後果也不了解。不過,李扁都是成熟的人,兩人一向就事論事,對於農漁會的改革,兩人態度都很嚴肅,外界若認為部份意見不同,會影響兩人的感情,這就太多慮了。

李安妮指出,農漁會要改革是大家的共識,但是要怎麼改革比較正確、妥適是可以討論的,改革不能造成社會的動亂及太大的社會成本的付出。李安妮說,政權不是重點,重點在於社會制度的改革不能造成社會動亂。


NO:1322_9
TR   於 2002/09/25 13:36
Re:農漁會改革 陳水扁重炮反擊李登輝 ?

相關新聞評論轉貼

正義的標尺  

在金融戒嚴管制時代,農漁會因特許設信用部,經營金融業,成為地方派系、黑金眼中的「肥肉」,一些農漁會形同其私設的「金庫」,長期以來,更成了國民黨操作選舉的重要陣地。

前總統李登輝及台聯,與農漁會並無直接利害關係,反對消滅農漁會,主要著眼於農漁會與農漁民的長遠深厚關係,特定媒體橫加「收編選舉樁腳」的罪名,根本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改革的魄力

農漁會信用部的逾放款嚴重現況如何,大家都清楚,一百家農漁會有九十八家淨值是負數,基層金融每三天虧一億元,全年共損失一百二十四億元,這樣的體質和狀況,不是一句「危如累卵」可形容。不但國人看不下去,連國外研究單位多次預測台灣可能發生本土性金融風暴,都是以隨時可能引爆的基層金融為著眼點。基層金融不改革,將拖垮台灣的金融改革。

農漁會這個政經糾纏的毒瘤根,不大刀闊斧砍除,毒害將遺禍未來。

陳水扁有氣魄說「如果怕失去政權而不去改革,就是懦夫的表現;如果為了確保政權而改革,就是自私自利、苟延殘喘。如果改革和不改革都可能失去政權,我仍然會選擇改革。」

做應該做的事,這就是魄力。國家領導人就是要有這種魄力。

政黨輪替以來,民進黨政府遷就既有格局和政治現實,沒看到太大的改革舉措,也沒交出亮麗的執政成績單,讓許多投票支持改革進步的人失望。

阿扁的堅持改革論,讓人在不快樂的現在又看到希望!


NO:1322_10
 於 2002/09/25 15:06
Re:農漁會改革 陳水扁重炮反擊李登輝 ?

狗咬狗罢了

NO:1322_11
為何  於 2002/09/25 15:33
Re:農漁會改革 陳水扁重炮反擊李登輝 ?

各位為何要隨著煽腥的媒體起舞
媒體想要製造兩人之間鬥嘴的氛圍
這是很容易看出來
大家在這起哄報不平有何用

前面酥餅網友想要反媒體而行去討論
究竟是阿扁的財經專家對了
還是自認是農經專家的李老看出阿扁的施政問題

阿扁說過很多令人振奮的漂亮話
像是不惜動搖國本之類了
這次我也覺得阿扁說的話比較棒
但是我也擔心是不是太過相信游揆說的那是錢坑毒瘤



NO:1322_12
 於 2002/09/25 23:26
Re:農漁會改革 陳水扁重炮反擊李登輝 ?

目標在塑造兩大本土政黨的兩黨政治(參照台聯黨慶時扁的談話)

NO:1322_13
酥餅  於 2002/09/25 23:49
Re:農漁會改革 陳水扁重炮反擊李登輝 ?

我想統派媒體絕對不會放棄任何機會操作李扁衝突的,這對這個版的讀者應該不是新聞。我比較有興趣的還是行政院的農漁會政策,跟理前總統的政策的異同在哪裡?何者較為可行?

NO:1322_14
反統派媒體  於 2002/09/26 00:01
Re:農漁會改革 陳水扁重炮反擊李登輝 ?

台灣早就有一家銀行名字叫「農民銀行」,它的營業項目中除一般存放款業務外,明白寫出是要提供農民各種貸款。但,莫名其妙的是,這家銀行創立至今,董事長、總經理、董事等高階職位,竟然是「退役國軍將領」擔任,農民銀行竟然成了「榮民銀行」。各位若有在部隊服役的,有些軍中單位薪餉竟然是發放在「農民銀行」,我所知海軍總部,北部一些高司單位的軍人薪水就是轉帳到「農民銀行」之下,上回還看過有些跟劉冠軍國安有關的機密帳款,是存在「農民銀行」中,劉冠軍從裡頭盜領出公款(那些公款本來是單位主官關防才能領的,因平時是留冠軍在領,所以行員也不疑有他,就讓劉冠軍領出去了)。拉法葉案中調出的一些帳目,也有一些是掛在「農民銀行」中。

NO:1322_15
酥餅  於 2002/10/23 03:05
高雄農會的故事

中晚在社論中引述一個所謂高雄農會的故事。請問各為先進,這個故事的來源是什麼?是真的嗎?

如果銀行拍賣可以賣到250萬,那這個農民為什麼不自己把地賣了還錢?

我承認農民貸款和一般商業貸款有一些不同,如果要農民與一般商人競爭貸款,農民有可能處於劣勢。但是,這只要政府委託商業銀行開辦農業貸款,或是成立農民銀行就可以解決了。

總之,中晚這篇社論我讀得是疑點重重,有看沒有懂。


2002.10.22  中時晚報
農民的最後反抗
中晚社評


行政院從財政部的角度去看農會問題,將永遠也化解不了十一月中旬要展開的十萬人大遊行。即使李登輝願意出面也沒有用。

財政部接收農會信用部的問題,已經衝擊到農村經濟,甚至演變成民怨的根源。政府唯有從農民的立場去了解,才能明白其中的辛酸與悲哀。


高雄農會的故事最具有說明性:一個農民拿農地向農會借一百萬,農會被某財團銀行接收後,銀行估算他拿去抵押的土地只值三十萬,就要他還七十萬。由於經濟不景氣,農產品銷不出去,他還不了錢,只好乾脆把農地送給了銀行。銀行拿著這一筆帳,向政府說,它有七十萬虧損,政府就從金融重建基金裡,支付了這七十萬。銀行再拿農地去拍賣,賣了二百五十萬。結果是:農民沒有了地,政府損失七十萬,但銀行多賺了三百二十萬。

農民、農會在農村,看到這樣的故事,對政府是什麼感想?難道他們不會認為政府是在剝削農民,圖利財團和銀行?

更讓農會和農民不平的是,以前農會知道農業生產的特性。它需要時間,如稻子至少要四個月,果樹的成長需要長達兩、三年,農會負責輔導農民轉作,當然對農民還貸款有信心。但現在的銀行那管這一套,農民拿農地去貸款,不一定貸得到錢,即使貸到了錢,今天還不了利息,明天就變呆帳,明天還不出,就準備拿去拍賣。銀行效率良好,農民死得更快!

加入WTO之後已經非常辛苦的農民,再被銀行一逼,還不起來反抗,能活嗎?這是農民最後的反抗。再不組織起來,農民還有什麼路走?


NO:1322_16
六溪番  於 2002/10/24 00:01
Re:農漁會改革 陳水扁重炮反擊李登輝 ?

>>
一個農民拿農地向農會借一百萬,農會被某財團銀行接收後,銀行估算他拿去抵押的土地只值三十萬,就要他還七十萬。由於經濟不景氣,農產品銷不出去,他還不了錢,只好乾脆把農地送給了銀行。銀行拿著這一筆帳,向政府說,它有七十萬虧損,政府就從金融重建基金裡,支付了這七十萬。銀行再拿農地去拍賣,賣了二百五十萬。結果是:農民沒有了地,政府損失七十萬,但銀行多賺了三百二十萬。
>>
照理來說,農地是抵押品,銀行應該是拍賣抵押品後,才能就其短缺之數,向債務人追討;而不是自己估價後,就可以直接對其短缺之數向債務人追償。


不知各位網友,是否有人對銀行的作業流程及相關民法規定較為清楚,可以為大家做更為詳盡的說明


返 回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 本欄無作用
語法選項: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文章主題:
文章內容:
特殊符號輸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