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瑞都案 《聯合報》項莊武劍醜化李登輝
回 覆 | 返 回 |
李俊達 於 2002/09/18 09:47 | |
新瑞都案 《聯合報》項莊武劍醜化李登輝 | |
「新瑞都案」由於大股東、前高雄縣議員蘇惠珍主動出面爆料,連日來已完全掩蓋,上週末由民進黨立委陳景峻偕同投資受害人出面揭發的「華象科技未上市股票弊案」。此一涉及層面包括主管機關(證期會)、簽證會計師(安侯會計師事務所)、承銷證券商(建弘證券),以及台灣兩大財經專業報紙,《經濟日報》(聯合報系)、《工商時報》(中國時報系)涉嫌長期配合「華象科技」負責人李逸士刊載不實消息,導致投資人遭詐騙高達四十億元、超過兩千名受害人的大型詐欺案。竟然在聯合、中時兩報分別發表社論,痛批媒體本身以外的各單位之後,「船過水無痕」。台灣統派媒體之「厚顏無恥」,讀者大眾之「甘心被騙」,於此又見一例。 「華象科技」一案,過去《經濟日報》對「李博士」之美化,從「被中國(大陸)稱為LCD之父」、「接受中共產、官、學三方的邀請,將在九月中旬赴大陸做六天的學術交流」到「深厚的專業背景及資歷,被視為是國內液晶工業史的翻版」,可說是「好話說盡」。反觀「新瑞都」案,由於蘇惠珍箭頭直指劉泰英,《聯合報》打從一開始就「項莊武劍,志在沛公」目標鎖定另一位「李博士」(李登輝前總統)。 果不其然,《聯合報》九月十七日,三版焦點話題「新瑞都案」,大大的標題<李明哲:是李登輝決定投資新瑞都九億>,記者周德惠、陸倩瑤專訪「劉泰英的白手套」李明哲。第一段重點提示即出現,「李明哲並爆料指出,國民黨投資新瑞都案九億多元,是余陳月瑛去找時任國民黨主席李登輝,由李主席決定投資新瑞都案,並非劉泰英下的指示。」但是仔細看完這一千多字的轉訪內容,在文末倒數第二個問題「問:國民黨黨營事業為什麼投資新瑞都九億多元?」,李明哲的回答是:「這件事情與劉泰英無關。我聽蘇惠珍說,當時是余陳月瑛(時任新瑞都董事長)找上國民黨主席李登輝,國民黨才決定投資新瑞都九億多元。」 原來醒目標題所謂「李登輝決定投資新瑞都」,竟是李明哲「聽」蘇惠珍說,而《聯合報》的編輯卻移花接木,變成<李明哲:是李登輝決定投資新瑞都九億>,如此粗糙手法也能上得了檯面?聯合報編輯實在「太不用功」,也太瞧不起讀者的「識字」能力! 更離譜的是,《聯合報》為了表示「平衡報導」,還請高雄地方記者查證「關係人」余陳月瑛,詢問「外傳她曾去找過李登輝,要求國民黨投管會加入新瑞都投資案」,余陳月瑛則是「發誓」說,「她在國策顧問任內有幾次機會與李登輝餐敘,但絕沒有談到投資新瑞都案」,明顯駁斥,李明哲所轉述蘇惠珍之說。 姑且不論蘇惠珍上遍各媒體扯出一大堆人,唯獨沒有提到過李登輝,光從《聯合報》如此自相矛盾、愚弄讀者的報導方式來看,如果不是為了「醜化李登輝」不擇手段,還真找不到「合理的解釋」。 余陳月瑛:未和李登輝談新瑞都案 李明哲:是李登輝決定投資新瑞都九億 記者周德惠、陸倩瑤/專訪 記者問:你與劉泰英的關係如何? 問:蘇惠珍又如何與你及劉泰英搭上線? 問:為何蘇惠珍說你是劉泰英的「白手套」?你真有從蘇惠珍手上拿到達十億元的佣金? 問:為什麼你這麼信任蘇惠珍,把你的個人帳戶給蘇惠珍用? 問:台肥為何買新瑞都股票六億多元?蘇惠珍原先就認識前台肥董事長謝生富嗎? 問:國民黨黨營事業為什麼投資新瑞都九億多元? 問:蘇惠珍站出來揭發新瑞都案後,是否有與你聯絡過? 【 2002-09-17/聯合報/3版/焦點 】 |
李俊達 於 2002/09/18 09:51 | |
Re:新瑞都案 《聯合報》項莊武劍醜化李登輝 | |
中國時報也「不落人後」 羅如蘭立即上場 「政界友人」、「相關人士」紛紛出馬
據指出,劉泰英對李明哲扯到李前總統,深感不滿。還有很多與李明哲有生意往來的政治人物,擔心此案再發展下去,司法介入選擇性辦案,力勸李明哲不要再對外回應。相關人士也認為,蘇惠珍面臨同樣壓力,「大概也講不下去了。」 相關人士表示,蘇惠珍確實曾進出劉泰英的大安招待所八樓,但很多事她只是耳聞,並未參與,「不可能有一張紙或一張資料」。因此,當蘇惠珍揚言要抖出什麼政商內幕時,李明哲並不打算理會,蘇惠珍透過中間人來開出的價碼,更被認為「獅子大開口」,當然談不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