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統派媒體」要這樣看!
回 覆 返 回


李俊達  於 2002/09/16 09:26
看「統派媒體」要這樣看!


九月十二日《聯合報》社會版出現一則標題為「大老闆沒飯吃 路旁賣自製藤器」記者周宗禎的報導,內容是說:二十年前,曾經是兩家藤製藝品公司的大老闆、每月淨賺千萬元的台南縣關廟人士黃添福,因家人沒錢吃飯,只好載著自製的藤具到路旁叫賣,黃先生一生的起落,見證了關廟製藤業的興衰。

《聯合報》的報導重點,不用說,當然是「今不如昔」,聯合報網站上的標題更是誇張:「廿年前曾月賺千萬 大老闆如今沒飯吃」,也難怪看聯合報跑新聞的電子媒體立即跟進,鏡頭下的黃老先生拖著老邁殘肢討生活,讓人不禁又聯想到那句在野黨的口頭禪:「政府無能!」

然而,在同情之餘,更值得我們警惕的是,《聯合報》在報導中提到,民國六、七十年間,關廟竹藤家具出口到歐美日本,賺取大量外匯,黃添福先生設計的產品受日本商社欣賞,訂單接到手軟,公司開了兩家,員工一千兩百人,每月出口一百多個貨櫃,平均賺一千多萬元。黃先生為了找尋高品質藤材,到印尼洽談進口,往來上千次,好不風光…。

記者周宗禎說:「可惜,七十年初,台灣部分業者集體到印尼投資設廠,產品與故鄉同業競爭,甚至回銷台灣,不過一兩年,印尼人學得製藤關鍵技術與管理行銷,即全面禁止藤材出口台灣,讓關廟製藤業在一年內迅速崩潰,工廠一家跟著一家倒閉,黃添福的兩家公司也無法倖免。」

我們試著將這則報導中的「印尼」改為「中國」,「七十」年改為「九十年」,「製藤業」改為「傳統產業」。黃添福老先生如今的遭遇,不正是日後台商的具體寫照!?黃老先生「二十年前月賺千萬,如今沒飯吃」的悲劇,正好提醒我們,在台灣產業尚未升級前,技術外流到中國之後,下場之可怕。如此一來,「產業西進大膽不得」、「八吋晶圓暫緩放行」,不是其理甚明嗎?

看統派報紙其實要這樣看,所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大老闆沒飯吃 路旁賣自製藤器

廿年前曾月賺千萬 印尼禁止出口藤材後 老本吃完了 只好「上街頭」
記者周宗禎/關廟報導

廿年前曾是兩家藤製藝品家具公司大老闆、月賺千萬元的黃添福,自從印尼禁止藤材出口台灣後,隨著台南縣關廟鄉製藤業一蹶不振,十多年來吃老本過活,昨天因家人已沒錢吃飯,只好載著自製的藤家具及飾品到路旁叫賣,認識他的鄉親發現後都很關心,黃添福人生的起落,見證了關廟製藤業的興衰。
關廟鄉竹藤業曾與苗栗縣苑裡草蓆、三義木雕齊名,人稱台灣三大手工藝之鄉,光復初年關廟鄉民以竹製工藝聞名,後來藤業加入,更加興盛,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大小竹藤工廠,民國六、七十年間,大量竹藤家具出口到歐美日本,賺取大量外匯,有些工廠的訂單多到趕工一整年都做不完。
黃添福說,當時他設計的產品深受日本大商社欣賞,拿到東京知名百貨公司展售,聲名大噪,訂單接到手軟,公司也開了兩家。當時他有員工一千兩百人,每個月出口一百多個貨櫃,一個貨櫃的藤器可賣新台幣四十萬元,也就是共可賣新台幣四千多萬元,他平均每月賺一千多萬元。
二、三十年前,他為了找尋高品質藤材,每隔幾天就到印尼洽談進口,往來印尼上千次,風光好些年,當時關廟鄉片景氣,在地人擁有的賓士黑頭車,數量居全縣之冠。
可惜,七十年初,台灣部分業者集體到印尼投資設廠,產品與故鄉同業競爭,甚至回銷台灣,不過一兩年,印尼人學得製藤關鍵技術與管理行銷,即全面禁止藤材出口台灣,讓關廟製藤業在一年內迅速崩潰,工廠一家跟著一家倒閉,黃添福的兩家公司也無法倖免。
黃添福說,工廠關閉前,他已賠了不少錢,又要資遣一千兩百名員工,花掉大筆財產,後來只靠老本過活。因為家人已經沒錢吃飯了,逼不得已,昨天首次將這些年自個兒在家編製殺時間的藤椅、籃、枕、瓶、篩、盤、簍等拿出來賣。
曾是叱吒一方響叮噹的人物,如今得靠擺攤維生,不少鄉親看了都感慨不已。
【 2002-09-12/聯合報/8版/社會 】


NO:1249_1
李俊達  於 2002/09/16 14:59
Re:看「統派媒體」要這樣看!

TMD  於 2002/09/16 11:02
台灣媒體不敢揭發的真相!!!


看來聯合報應該不屬於台灣媒體吧


NO:1249_2
簡單  於 2002/09/17 09:38
Re:看「統派媒體」要這樣看!

給俊達兄拍拍手
長期觀察
俊達兄有敏銳的洞察力
反應能力更是好
在台灣眾記者邏輯推理能力有夠差的情況下
可能要請您多費心
把這些劣質記者ㄉ一ㄚ出來了

NO:1249_3
李俊達  於 2002/09/17 15:27
Re:看「統派媒體」要這樣看!

像這種迎合媒體的執政黨立委
也應該是我們批判的對象

林進興嗯...有王拓的味道


惡質的示範
林進興
2002.09.17  中時晚報

最近發生台北縣議員因無陽明山通行證而與執勤警方發生口角與拉扯事件,身為中央民意代表,對這位縣議員的行為感到相當痛心與不齒。
筆者也曾有假日管制期間要前往陽明山訪友因無通行證遭擋駕的經驗,儘管車上擺滿眾多官方通行證,但少那一張無法通行就是無法通行。員警依法處理是正確的,身為民意代表與立法委員若不守法,不照規定、耍特權,我們哪能要求一般民眾守法,這是身為民意代表應該有的認知。
國外先進國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人民守法、愛整潔與有禮,尤其他們對執法人員的尊敬,更是促進社會祥和與人民守法的原動力,人民如此,代議士與民意代表、議員等更是此間的表率。所謂上行下效,在上者或人民代表能守法與尊重他人,人民自然是遵循守法,這是國家進步原動力。
反觀在落後國家,特權橫行必定造成貪瀆腐敗,台灣號稱先進國家,但在台灣的民意代表行為偏差、帶頭抗爭與向公權力挑戰的事件屢見不鮮,以此次台北縣議員在假日上陽明山事件而言,這位議員無疑是帶頭挑釁公權力的最壞示範,相關單位若是一味低調處理甚或護航,或將此一單純個人行為偏差事件扯上政治陰謀,這是很難服人的,民進黨亦應對此事有個公正不偏袒的處理與宣示。
讓我們回歸真理與公道,真正做出一個不向特權低頭、讓公權力抬頭的表率,也希望那些行為偏差的民意代表,能夠反躬自省,不要再帶頭成為挑釁公權力的罪人。(作者為立委)

2002.09.17  中時晚報
她,目擊林淑芬被強行拖出車
洪茗馨、吳俊陵/台北報導
北縣議員林淑芬疑遭北市警方摔打事件出現羅生門變化,又有一名目擊證人陳小姐上午出面陳述當天目擊經過。陳小姐證實她在九月十四日下午路經現場,她從駕駛座右側車窗目睹員警以小跑步方式攔下車輛,先趴在車窗上欲將林淑芬從窗口拉出,後又強行打開車門,將林淑芬拖出來,一直拖往芝山岩派出所。陳小姐並出示當天二時零四分在中影文化城便利商店購物的發票,證明林淑芬是在兩點以前即被拖往派出所。
目擊證人陳小姐、縣議員林淑芬上午在北市議員蔡秋凰陪同下召開記者會,陳小姐強調,她是陳述事實,不是指控。
陳小姐說,九月十四日下午,她與友人準備上陽明山遊玩,在仰德大道被攔下要左轉,當時她們的車停在至誠路與仰德大道路口,依交通號誌指示紅燈暫停,那時她坐在駕駛座右側,透過車窗看到一名員警手勢非常激動,連續揮了三次,才注意到有另部車要左轉。
陳小姐說,由於那輛車要左轉,車速很慢,但仍在行進間,她看到警察小跑步衝向車子要捉住坐在駕駛旁邊的乘客,幾乎有一點趴在車窗上跟車跑了五、六步,車子停下來,員警即打開車門拉出那名乘客。
陳小姐表示,「員警幾乎是要將那名乘客從車窗拖出來,」她還以為是在捉什麼通緝犯或槍擊犯,「那名員警將車門打開拖出一名小小女生,」她以為是名高中生,「這名女生的身體就被斜斜的一直拖拖拖,拖到派出所。」
據蔡秋凰指出,陳小姐目前在教育界任職,是因看到媒體未將這部分報導出來,決定挺身而出。由此可證明,林淑芬確實是在二時以前遭到員警強行拖入派出所,當時林淑芬是光著腳的。
林淑芬本人上午親自在記者會上向社會大眾公開道歉,表示她對被警方以暴力脅迫傷害對員警辱罵,作出社會不良示範,向社會各界道歉。
針對市議員蔡秋凰上午召開記者會,指控芝山派出所員警執勤過當,士林警分局上午以全案已經進入司法程序調查為由,不願意再做進一步回應,副分局長詹永華表示,警方已將全案函送地檢署偵辦,經過這幾天說明,警方完全是依法行事,並無執勤過當問題。


NO:1249_4
李俊達  於 2002/09/27 16:08
Re:看「統派媒體」要這樣看!

《中時晚報》還真能掰,

標題用「窘困」

內文一開頭就先來上兩句「受到經濟不景氣及高失業率影響」

而實情則是:
「近幾年來,受到經濟不景氣影響,及產業外移,很多會員長年在大陸或東南亞,無法參加例會而退出,部分是另起爐灶,退出原有分會。」

事實上,不僅是獅子會,連扶輪社也是,
「受到經濟不景氣,和西進大陸雙重影響,使得商業繁榮的聯誼活動開始減少…」

中晚編輯加上陳世宗、程金蘭
共同創作這篇「避重就輕、轉移焦點」的報導

窘困 中縣獅子會會員少千人
陳世宗/中縣報導、程金蘭/台北報導
2002.09.27  中時晚報

受到經濟不景氣及高失業率影響,中、高年齡層求職者不斷遽增外,連歷史悠久的獅子會會員人數快速遞減中,獅子會台中縣六十八個分會,去年會員有三千八百多人,今年僅剩兩千九百餘人,除產業外移外,一年四萬多元的會費成為會員的沉重壓力。也是會員人數銳減的原因。

經濟不景氣連獅子會亦慘遭波及,國際獅子會三○○C2區聯誼會主席劉月霞說,獅子會雖然與扶輪社、青商會、同濟會等,名列國際四大社團之一;近幾年來,受到經濟不景氣影響,及產業外移,很多會員長年在大陸或東南亞,無法參加例會而退出,部分是另起爐灶,退出原有分會。

每位獅子會的會員,一年的年費須高達四萬元左右,很多會員認為事業及生意大不如前,已無多餘的金錢及時間來參加,只好忍痛退出;台中縣極具知名度的分會,高峰期會員人數達一百餘人,目前僅剩五成,甚至還有只剩二十餘人充場面的情形,令人不勝唏噓!

台北各大飯店過去經常舉辦的獅子會和扶輪社例會、交誼活動已經明顯減少許多,受到經濟不景氣,和西進大陸雙重影響,使得商業繁榮的聯誼活動開始減少,許多過去一個人參加獅子會和扶輪社多個社團的會員考量各種因素後,都紛紛退出,據指出有些社團人數明顯減少三分之一以上。


NO:1249_5
李俊達  於 2002/09/27 16:21
Re:看「統派媒體」要這樣看!


夏韻芬的這篇報導
可以拿來比較一下

失血 四大企業家俱樂部 常見會員繳不出錢

夏韻芬/台北報導
2002.09.27  中時晚報

「聚會少了、活動不辦了,連會費都收不到了」,這是長期被認為「有錢人俱樂部」─獅子會、扶輪社、青商會的現況。

根據調查,連同濟會在內,共有四大團體,涵蓋國內中小企業、集團家族以及區域性的組織,總共約三、四萬人,由於企業經營不善以及外移企業日益增多,目前會員至少流失了以上,即使是未退會的會員也不乏欠繳會費者。


一向是企業界燙金招牌的扶輪社、獅子會以及青商會最近聚會少了,許多地方商會更是發生會員繳不出會費、會員落跑的現象,根據調查,最近二年以來,三大商業團體的成員的確大幅流失,除了企業外移之外,許多中小企業經營困難,不願意一年繳上二十萬元的會費也是一大原因,三大商會都承認,會員流失大約有二至四成的水準,再這樣下去,連選理監事都有問題。

以三大商會來說,獅子會以老年人口居多,一年年費大約五萬左右,還有其他的捐款以及聚會費用,扶輪社是目前企業家族最多的組織,每月月費約八千元,加上餐費、聚會以及服務費用,一年的花費約在15-20萬元之間,至於青商會因為限定不能超過四十歲,在年齡壓力以及事業壓力之下,流失更劇烈。

根據調查,目前獅子會的成員流失最多,全台分會大約一千多個,不過以北市博愛分會來說,現在只剩下三十個人,外移以及失去認同是主要原因。

青商會的會員流失也是十分嚴重,根據一位青年創業家指出,過去參加青商會主要是人脈結合,不過網路時代來臨、競爭快速,使得人脈累積趕不上商業競爭速度,尤其許多青年創業公司這兩年經營陷困,連會費都繳不出來,是主要原因。

扶輪社雖然會員流失較少,不過壓力也有增強現象,長期以來,扶輪社以企業家族為組織成員,不過也難掩會員流失的壓力,根據一位會員指出,目前所有生產事業已經移往大陸,光在大陸就有三個廠,一年中至少有六個月以上的時間在大陸,因此根本沒有時間參加聚會,而類似這樣的情形,早在三年前就開始,部分成員都以「出國忙」為理由,現在大家還常在飛機上見面,這一年多以來,大家都去大陸,除非在大陸成立分會,不然也難免面臨會員流失的壓力。


NO:1249_6
李俊達  於 2002/09/29 12:23
Re:看「統派媒體」要這樣看!

只要把最後兩句話去掉
聯合報大概就不會登出這篇報導

像不像我們小時後寫作文
反正最後只要寫出

反攻大陸一定成功

就對了


寧可去大陸找死的台籍女幹部
記者張聖岱

「什麼是台幹(台籍幹部)?就是被人家『抬起來幹』;什麼是台商?就是『抬回來療傷』」,到大陸工作的台籍幹部溫蒂,直接了當地說出一年來工作的心得。

三十歲的溫蒂,一年前眼看台灣經濟不景氣、工作不好找,加上媒體大篇幅報導大陸商機無限,讓她覺得大陸工作市場很大,應該趁年輕去見見世面。於是透過人力網站,找到一個在廣東東莞小鎮的台商工廠,擔任台籍小主管。

「由於大陸社會治安的問題頻傳,父母並不同意我到大陸工作,我告訴他們,台灣現在工作不好找,而且,過去台商工廠比在台灣多付一倍薪水,才能把人找去大陸工作的年代已經過去,現在他們給的幾乎是跟台灣一樣的薪水,大家還不都搶著去,因此『寧可去大陸找死,也不願在台灣等死』。父母終於勉強同意我去大陸工作」,溫蒂說。

「剛去那邊,真是欲哭無淚。兩岸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落差實在很大」,坐在台北新光三越的一家咖啡廳,溫蒂品嚐著熟悉的咖啡接著說:「不但生活機能遠不如台灣便利,什麼都只能達到生活基本所需而已,就連買個東西,離我們工廠最近的熱鬧市區,走路要走上一個小時。從機場到我們工廠,搭公車也要兩個多小時。就算是辦公室設備,也比不上台灣現代化,唯一比得上的是網路。」

她笑著說,網路上流傳一個笑話:現在有一種時光機器,可以帶你回到台灣數十年前的情況,那就是飛機。如果你要回到十年前,就搭機到上海、北京;如果你要回到二十年前,就搭機到我們那個小鎮;如果你要回到三十年前,就搭機到西安等內陸城市。

到大陸工作的頭兩個月,溫蒂形容「含著眼淚來適應」。尤其是工廠的基層員工來自四川、湖南居多,為了適應他們的口味,每餐飯菜都辣得要命。加上為了安全,大家集體住在工廠,「簡直像極了待在鳥籠內,真的是度日如年。只是想到回台灣可能又要面臨失業,只好忍下來」。

文化差異及大陸員工工作習慣,也是溫蒂在東莞那段日子難忘的經歷,「大陸員工的做事態度仍然相當被動,遇到事情不會主動想辦法解決,也不懂得變通,經常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

不過,溫蒂認為,大陸人的發展潛力很強,接受訓練後,台籍幹部交代他們做什麼,他們都能達到目標。「把大陸員工從什麼不會訓練到能上手,是一年來工作最大的成就感」。

談到在大陸工作的休閒生活,溫蒂說,許多台商在大陸的公司或工廠,都是周休一日。平常工作時間也是從早上八點半到晚上八點半,下班休閒就是看盜版光碟片,「許多都還是美國的院線片呢!」,或者寫寫電子郵件,與親友聯絡。禮拜天就是走上一個小時,到城裡逛逛超市、吃個麥當勞,再花一個小時走回工廠。

雖然一年來的工作充滿挫折,目前回台渡假的溫蒂認為,至少「印證了大陸真的工作機會很多,也見到世面了」。未來她會繼續留在大陸發展。

【2002/09/29 聯合報】


NO:1249_7
過客  於 2002/09/29 13:37
Re:看「統派媒體」要這樣看!

幾乎全部都是在敘述中國大陸的落後與辛酸,
文末一轉,還真是硬ㄠ啊......

媒體豈是「送信人」而已?


返 回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 本欄無作用
語法選項: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文章主題:
文章內容:
特殊符號輸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