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那時報拆穿支那時報大記者傅建中的謊言
回 覆 返 回


henryhus  於 2002/09/13 09:32
支那時報拆穿支那時報大記者傅建中的謊言

今天的支那時報實在很爆笑:
這個真正不悅的人,正是支那時報的大記者傅建中

=================================================================
美方未派部長級官員參加「中(台)美工商界聯合會議」,美方明言是因為九一一的周年之故,竟也有人解讀成一邊一國論讓美方「不悅」造成,真不知從何說起。真正不悅的,恐怕是說美方「不悅」的人吧!
==============================================================================
===============================================
2002.09.13  中國時報
美方不悅?誰不悅?
中時小社論


台灣第一夫人吳淑珍女士前往華府訪問,國防部副部長康寧祥不但突破禁忌訪美,還赴五角大廈與伍夫維茲等高級官員晤談,這些在以前都是不可想像之事。也因此綠營中人說,陳水扁總統「一邊一國論」使得美方「極為不悅」的結果假如是這樣,台灣人民可能會希望美國永遠「極為不悅」吧?

看來,是美國柯林頓時代的「紅軍」官學界「極為不悅」,因為他們深怕得罪北京。可是,「紅軍」不悅,能說成是「美國」不悅嗎?或說成是美國官方「不悅」嗎?美方未派部長級官員參加「中(台)美工商界聯合會議」,美方明言是因為九一一的周年之故,竟也有人解讀成一邊一國論讓美方「不悅」造成,真不知從何說起。真正不悅的,恐怕是說美方「不悅」的人吧!


至今沒聽說布希、錢尼、萊斯、鮑爾、倫斯斐等美國重量級官員表示「不悅」;更沒聽說藍軍方面有多少人不悅;而實情可能剛好相反,藍軍和布希當局也許「大悅」或者「暗喜」哩!

阿扁「一邊一國論」之前,美國官方一再表示,台灣經濟向大陸傾斜帶動的政治傾斜效應令他們憂慮;也對台灣國防軍費日減表達不滿;再證諸布希總統親往南韓,強硬阻止「陽光政策」,這些說明布希當局是擔心台灣向中國屈服的,所以綠營認為,阿扁拋出一邊一國論,或許有向美國表態的用意。美國當局可能心頭暗喜,而口頭上重申「一個中國政策」,只是安撫一下中共而已。

美國與台灣都是多元社會,也因此會有多元的看法,就如同美國紅軍、藍軍對中國態度不同,台灣也因意識形態、統獨差異,而影響對事件的判斷。藍軍說「美方不悅」,綠營認為「美方暗喜」,你看呢?


NO:1222_1
henryhus  於 2002/09/13 09:35
Re:支那時報拆穿支那時報大記者傅建中的謊言

傅大記者昨天的高論:

911這樣重要的紀念活動,哪個美國的內閣官員敢缺席??
不怕被新聞界剝了皮--

==============================================================================
這兩天「中美工商聯誼會」(美方的對口組織叫「美台商業協會」)在台北舉行年會,往年美國向例會派一位部長級的高官專程與會,原本要去的美國能源部長臨時說由於九一一的活動分身不得,取消了台北之行。美國一位閣員的國外行程,通常很早就規劃了,到頭來竟以九一一的藉口取消,這是很難令人信服的,怕不也是華府對台北不悅的表示
==============================================================================

1. 中國時報   兩岸大陸   910912

九一一後 美、中、台三邊關係的消長

傅建中 法國總統席拉克日前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時突然提到一個他自稱完全是假設性的問題:「如果中國說台灣是對她的威脅、要先對台灣採取行動,美國、歐洲和其他國家會如何反應」?

 席拉克提出這樣的問題,是因為他不贊成布希要對伊拉克先下手為強(take preemptiveac tion),以防患於未然。席氏在訪問中主動提到中共打台灣的問題有兩點值得注意:一、台灣看似和布希有意出兵伊拉克毫無關聯,而實際上卻是世界主要國家如法國用以質疑美國要打伊拉克正當性的擋箭牌。二、即使中共比美國更有正當理由,以先發制人的藉口攻打台灣,美國和歐洲都不會坐視不管、毫無反應。

 席拉克的問題,讓我們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即使在全球致力於反恐鬥爭中,法國都沒能忘懷台灣的安全問題。憂的是如果美國決定進兵伊拉克,將造成一個先例,使中共更振振有詞的不放棄對台用武,聲稱他使用武力在消除台獨勢力的威脅,維護領土與主權的完整。

 「九一一事件」後,美國需要全球所有國家的援手,以便結成國際聯合陣線,發動反恐戰爭。台灣和大陸均已表示全力支持美國的反恐鬥爭提供一切必要的援助。雖然兩岸都支持美國的反恐,但檢視一年來兩岸與美國之間關係的消長,卻令人有點滴在心頭的感慨。

 紐約市九一一週年紀念的活動,台北駐紐約辦事處長夏立言是否受邀參加的問題,一直有不同的說法和新聞報導,現經夏立言多方努力,並和彭博市長辦公室溝通,終於獲得邀請,席次也安排在駐紐約外交及領事人員的區域,但是不能代表台灣點燈,因那是保留給元首和政府首長的榮譽,夏也只好接受委曲求全了。去年九一一事件發生時,因為台灣有九人喪生,夏立言參加追思儀式全無問題,一年後則情況大變,夏先是被市府告知沒有受邀,幾經折衝後,獲得邀請,但待遇和其他受邀人士不盡相同。這其中的曲折情節,很難排除中共幕後施壓的可能,而中共的壓力極可能是衝著阿扁的「一邊一國」而來。

 這兩天「中美工商聯誼會」(美方的對口組織叫「美台商業協會」)在台北舉行年會,往年美國向例會派一位部長級的高官專程與會,原本要去的美國能源部長臨時說由於九一一的活動分身不得,取消了台北之行。美國一位閣員的國外行程,通常很早就規劃了,到頭來竟以九一一的藉口取消,這是很難令人信服的,怕不也是華府對台北不悅的表示?

 相對的,「九一一事件」之前,美國和中共為了海南島上空的撞機事件,雙方關係降至冰點。事件結束後,布希總統接受電視訪問時,揚言美國要「竭盡所能」的幫助台灣防衛安全,批准一大批對台軍售,包括台灣爭取多年始終要不到的傳統柴油引擎潛艦八艘在內。此外,美國高級官員警告北京,由於撞機事件,美中關係不會「照舊」的( business as usual )。曾幾何時,九一一事件後,美國為了反恐,在聯合國內、在國際間都需要中共配合,至少不要掣肘,而中共為了自己的目的和利益,大力向美國表態,誓言要跟美國合作打擊恐怖主義,還藉由新疆獨立份子與基地組織掛鉤,提供情報給美國。美方的回報是,最近副國務卿阿米塔奇訪問北京時送了個禮,宣布「東土耳其斯坦獨立運動」為恐怖組織,中共投桃報李,在阿氏訪問期間,公佈了「導彈技術出口管制條例」,讓美國喜出望外,因為美中之間始終懸而未決的一大問題即中共武器的擴散,中共正式公佈前述條例,顯示了他朝管制導彈擴散的方向走,也是美國多年來一再要求中共承諾的。

 布希競選期間和上台之初是把中共當作「戰略競爭者」的,九一一後,不再使用這樣的詞彙形容中共,而強調與中共的三C關係,即「合作」(Cooperative)、「建設性」(Const ructive)及「坦率」(Candid)的關係。中共不喜「坦率」的字眼,將之略去,只提二C。

 在雙方的高層互訪上,布希為了參加「亞太經濟合作會議」,去年十月和今年二月先後訪問了上海、北京,五月中共國家副主席胡錦濤應錢倪副總統之邀,來華府作客;下月江澤民將去德州的布希農莊上盤桓,舉行高峰會談。除此之外,因撞機事件停頓的美中兩軍交流活動,也可望恢復。這一連串的發展,可以說九一一之後,美中關係有了顯著的改善,雖然根本性的問題,如台灣、大陸的人權、軍事擴張等繼續存在。

 過去一年來,台灣和美國實質關係的改善是漸進累積的(incremental),這可從布希政府放寬對台灣高級官員過境的限制,提升禮遇,准許台灣國防部長訪美,與美國防部副部長進行戰略對話,提升雙方官方私下接觸的層級和軍售的質量等作法中見之。六月上旬國務卿鮑爾在紐約的亞洲協會發表政策演說,公開讚揚台灣是「成功的故事」,不是「問題」,可說是台北與華府關係的顛峰期,自此以後,則有走下坡的趨勢,而出現此一情勢,台北要負很大的責任,陳水扁總統的某些言論付出了代價,軍售採購決策的曖昧,預算的不足等,讓美方對台灣國防防禦的決心起疑。台北如不及時反省,作些必要的調整,很可能再度變成「問題」。一旦成為問題,再去矯正,就要大大費勁了。


NO:1222_2
henryhus  於 2002/09/13 09:38
Re:支那時報拆穿支那時報大記者傅建中的謊言

傅建中好像已經活在他個人建構出來的幻想世界裡--

NO:1222_3
土伯  於 2002/09/13 10:48
Re:支那時報拆穿支那時報大記者傅建中的謊言

這篇小社論值得鼓掌, 不是因為它的立場, 而是因為它論理分明地戳破傅建中最愛玩的「文字偷渡」、「概念偷渡」的把戲! 傅建中的報導看似有內容, 但仔細分析後便會發現其實他所作出的每一個推論都只建立在另一個推論之上, 溯其源頭則是一連串的「暗示」及由此偷渡出來的「假設」, 只是在傅建中的行文中, 把這些薄弱的關係罩上一層煙霧, 偽裝成在疑問的彼端真有些什麼東西!

小社論的作者是卜大中 ?


NO:1222_4
不建中  於 2002/09/13 12:31
Re:支那時報拆穿支那時報大記者傅建中的謊言

小社論的作者 看似 卜大中, 值得鼓掌.

返 回

■ 為一般的欄位  為必填的欄位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署名: [♂♀]:
☆☆: 本欄無作用
其它選項: HTML僅開放字體變化
文章主題:
文章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