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媒的最新戰術 把黨產問題賴給李登輝
回 覆 返 回


鳥羽  於 2002/09/11 12:39
統媒的最新戰術 把黨產問題賴給李登輝

坦白講 我對於李登輝劉泰英等人在黨產問題的相關事件表現素無好感 可是國民黨竊國而富與李登輝是否掏空黨產是兩回事 對於全體台灣人來說 我們真正在意的是國民黨把台灣人民的財產變成黨產 我們才不在乎國民黨內部分贓不均的問題 今天中國時報與聯合報不約而同把黨產問題的矛頭指向李登輝劉泰英 中國時報吳典蓉報導『李主席任內 黨產少了八百億』 那關我屁是 我只在意蔣總裁與蔣主席任內 黨產增加了多少億 聯合報記者蕭旭岑、王雪美報導『國民黨將公布前主席舊帳』 那同樣也不關我屁事 我只等著行政院公佈國民黨的舊帳 聯合報更無恥了 居然在社論裡面表示『國民黨黨產應予清查處理,以符民主憲政的精神,這是本報社論一貫的立場。』 這句話簡直荒謬 請問報人王惕俉的子子孫孫們 當他在蔣政權下擔任國民黨中常委的時候 聯合報何曾主張過這個立場? 不要以為大家都是失憶症患者喔

李主席任內 黨產少了八百億
吳典蓉/台北報導

國民黨中央已於去年三月完成國民黨黨產潛在投資損失報告,根據這份報告,在李登輝擔任國民黨黨主席任內,國民黨一共少了八百億黨產。此外,國民黨也已詳細檢視李登輝黨主席任內的「主席專戶」。

隨著泛綠陣營對國民黨黨產日漸激烈的攻擊動作,不少國民黨立委及人士要求黨中央公佈相關資料,將矛頭對準李登輝及當時的黨管會主委劉泰英。

據黨內人士轉述,連戰就任黨主席之後,發現黨產大不如前,要求黨內進行調查,針對幾個過去被質疑有「賤賣」黨產之嫌的幾項大案子,包括中廣土地案等,國民黨一共進行了三十多項專案調查。

依照國民黨估計,李登輝擔任黨主席任內,國民黨黨產少了八百億,其中,金融風暴前後一年內,劉泰英就花了九十億支助「友好企業」。

而依據國民黨所列的潛在投資損失提列分析表,由劉泰英主導的投資案,大都是虧損,例如國民黨投資高雄企銀六億八千萬,到九十年底已全部賠光,國民黨以七億投資的帛琉飯店,也虧損近五億。

更令國民黨氣結的是,劉泰英投資的不少企業領導人,在政黨輪替前後都是「紅頂商人」,例如近來和民進黨政府關係相當密切的燁聯鋼鐵,國民黨曾投資九千萬,已損失三千萬;和政府關係良好、外資指定合作的東元企業,國民黨也投資東元資訊一億元,不過這一億元全無回收;另外,某位國民黨中常委兒子負責的媒體,國民黨共投資了三十二億,目前已損失七億。

在考試院長同意權投下關鍵一票支援執政黨的立委楊文欣,他父親楊天生長億集團旗下的長生國際,也曾得到國民黨一億三千萬的投資;至於高雄余家班大老余陳月瑛擔任股東的新瑞都開發,國民黨投資一億,不過,一億已全部損失。

對於過去黨管會處理黨產狀況,國民黨中央已有完整的資料,但是黨產投資買賣牽涉到連戰、李登輝的共同友人,國民黨極不願傷害到這些友人,因此對於是否出手打李登輝、劉泰英也頗為忌憚。

自清門戶 矛頭指向李登輝
黎珍珍、尹乃菁/台北報導

為免在黨產爭議上一路挨打,國民黨決定轉守為攻,主動「清理門戶」。在昨天的臨時黨團大會中,立委主張成立專案小組,主動調查曾經喧騰一時的中廣購地、中華開發股權轉移等疑案,將真相公諸於世,必要時不排除追究當時決策者的民、刑事責任,徹底「揮別舊時代」。黨團雖強調就事論事,不針對個人,但和李登輝時代「一刀兩斷」之意不言可喻。

行政院院會今天將討論「政黨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草案」,國民黨立院黨團昨天在黨中央舉行臨時黨團大會,由行政管理委員會主委張哲琛、投資管理委員會主委張昌邦等人向立委說明黨產現況,出席立委對處分黨產的主張相對「激進」。張哲琛會後表示,如果立委要他們去報告,他就會去報告。

立委洪秀柱過去即曾對中廣購地等案提出質疑,要求黨中央清查,黨主席連戰當時強調,「國民黨一本帳清清楚楚」。國民黨發言人蔡正元昨天則表示,國民黨黨產有爭議的部分,都發生在連戰出任黨主席之前,問題都出在國民黨過去的「當權派」,蔣經國主席時代,國家和國民黨都不富裕,是在李登輝主政時才開始富裕起來。

蔡正元指出,李登輝當選首任民選總統、也就是黨主席最後一任任內,黨產大幅縮水。雖然從投資交易的事後文件看不出蹊蹺,但的確是匪夷所思。他不認為李登輝在黨產交易時上下其手,但包括中廣賣地案等許多曾被媒體質疑的買賣,的確有「啟人疑竇」之處。

黨團大會中,立委吳敦義更直言,過去連中常委都不了解黨產運用的狀況,「除了一、二人之外」,無人可知,無人可管。而這一、二個人,把國民黨產吸乾抹淨後遠走高飛,還向替他們揹十字架的黨工丟石頭。國民黨有必要趁此機會把這些疑案弄清楚,中廣何以如此賤賣?帛琉為何有家「翡翠飯店」?他指出,黨的資產被這「一鬼、二鬼」逐漸掏空,是可追究、公議之事,國民黨何必放任挨打?

吳敦義的發言獲得不少立委呼應。陳學聖也舉中華開發股權移轉為例,強調國民黨應積極「自清」,揮別舊時代。這些主張最後成為黨團的共識,黨團書記長李全教說,國民黨空有黨產,但大家今天才知道黨產已所剩無幾,值錢的東西都沒有了。副書記長李嘉進表示,黨團應成立專案小組清查到底是「哪些鬼」把黨產處理掉的,必要時應追究相關責任,「國民黨沒有責任或義務背負前人種下的惡果」。


不僅要追「錢」的問題,更要追「人」的責任!

聯合報社論

行政院完成「政黨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以及「政黨法」草案,將送立法院並要求列為本會期優先審議法案。眾所周知,這是針對國民黨黨產而來。

國民黨黨產應予清查處理,以符民主憲政的精神,這是本報社論一貫的立場。因此,對於相關法案的審議,我們樂觀其成。同時,我們也必須指出,在民主法治國家,清查處理不同於清算鬥爭,所以在處理的過程中必須注意幾項原則,庶幾確保公理正義得以實現。

這些原則包括:一、不可將黨產處理當成政治鬥爭的武器;二、必須同時釐清並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

首先,既然要以制定特別法的方式來處理黨產問題,即須堅守法治精神,不可讓黨產案變成政治鬥爭。就此而言,行政院應該注意立法的過程和法案提出的時機。因為,制定任何法律,包括制定規範黨產或政黨的法律,皆應集思廣益,徵詢各方意見,以求法案能夠公平合理,切實可行;換言之,應予法案充份討論的空間。如今,行政院對黨產法案的內容高度保密,又選在年底選舉前突然表示要送立法院列為優先審議法案;可以想見,在當前的政治氣氛下,難免造成政治衝突。而這種衝突,儼然讓執政黨居於政治操作的優勢地位,則行政院的動機難免引人疑慮。比較妥適的辦法,可選在北高市長和市議會選舉之後、明年上半年以前,作成立法預定的時程,並早日公布法案內容,以供各方討論。這才是避免處理黨產的立法行動變質為政治鬥爭的應有作法。

目前因行政院保密之故,各界對黨產法案的內容尚不明瞭。不過,就實質正義而言,理當尊重合法合理取得的權益,以免牴觸憲法所保障的基本權利;否則,即不必立法加以區別處理,索性一律強制沒收即可。舉例而言,既定名為「政黨不當取得財產」,即不限於「非法取得」,尚包括「以不適當的方式取得」,然則其範圍就非常廣泛,甚至難以界定了。在此情況下,若無足夠的申訴評議機制,以及精細的法律區分,則勢必無法趨近於公平正義。總之,這是法律事件,不是政治運動,不能粗糙地憑一些口號或政治概念即動用強制力量。

最重要的是,處理黨產亦不可忘記了人的責任。「黨產」本身只是工具,主持運用這些工具為惡者的責任,才是處理黨產過程中不容輕縱的核心部份。因此,必須將國民黨有黨產以來,曾經掌握過黨產處分大權的歷任黨主席、財委會負責人等全部造列清冊,並在清查黨產運用及處理過程中,一併查究有否不法或不當,例如用於賄選、收買政敵或反對黨,甚至侵吞入己等等;舉凡有刑事責任嫌疑者,只要在追訴時效內,一律移送法辦;至於非涉及刑事責任者,則公布其「不當行為」之內容,供國人公斷。另外,對於公職人員或私營企業負責人,凡涉及與黨產主事者進行黑金勾結,不論是利用職權故意低價贈送黨產,或違法予以使用權利,或圖謀不法利益者,亦應一律移送法辦,或公布其不當行為之內容。也就是說,處理黨產不只要追「錢」的問題,更要追「人」的責任;因為,既然「錢」已涉不法或不當,則豈能縱容「人」的罪咎。唯有如此,清查處理黨產才有意義,公理正義才得以伸張。畢竟,就實現公理正義言,若只追究不法的財產,卻不能將弄權者繩之以法,不啻捨本逐末。

國民黨自中華民國立國以來,一路走來功過自在人心。如今,在政黨輪替之後,對歷史遺留的黨產問題總算有了徹底解決的機會,對國家民主憲政的發展自屬好事一樁。不過,處理黨產的過程,倘若非但未伸張公理正義,反而在政治鬥爭下遮掩了許多黑暗的事實,甚至藉由處理黨產來進行政治鬥爭,則這種黨產處理就毫無意義可言。朝野各方應以這樣的視野和高度,來看待黨產問題才是。

【2002/09/11 聯合報】


國民黨將公布前主席舊帳

記者蕭旭岑、王雪美/台北報導

國民黨黨產將被催討,黨內卻先爆出要清理前手舊帳。國民黨主席連戰接任黨主席後,曾指示全面清查黨產和黨營事業投資,發現在李登輝擔任黨主席、劉泰英擔任投資管理委員會主委期間,共有八件投資案有重大爭議,總計虧損九十八億多元。黨內強烈質疑黨產有遭掏空之嫌,已計畫日內公布詳細資料。

國民黨的資料顯示,發生在亞洲金融風暴前後、喧騰一時的重大跳票案或企業掏空案,包括東隆五金掏空案、國產實業跳票案、安鋒集團跳票案、國揚建設跳票案、台鳳公司股票案、尖美建設案、宏福建設案、台肥炒股案,國民黨都曾投入不等金額,做明知必然虧損的「投資」。

據了解,連戰在前年三月接任黨主席後,曾指示投資管理委員會主委張昌邦、行政管理委員會主委張哲琛兩人,全面清查李登輝擔任黨主席期間的黨產流向和黨營事業投資情形。

相關單位完成報告後,發現上述八大案件的投資背景和虧損情形最具爭議性,但為了顧及黨內氣氛,且不願和李登輝決裂,黨中央始終沒有公布清查報告,但黨產遭掏空的質疑,長久以來在黨內流傳。

最近隨著行政院加速「政黨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草案」和「政黨法草案」的立法動作,國民黨面臨黨產被追討的強大壓力,部分立委強烈要求連戰應將黨產資料透明化,並公布過去國民黨不當投資的資料,讓外界了解,國民黨黨產問題糾葛有其歷史因素,前後任黨主席的責任也應釐清,否則國民黨立委未來很難在立法院為黨產辯護。連戰最後同意把當初的清查報告解凍。據了解,國民黨立委日內將會運用相關資料。

依國民黨在政黨輪替後的清查報告,在國產實業跳票案部分,國民黨取得國產實業百分之十五股權,投入金額三十五億多元,但因國產實業持續虧損,到九十一年度時,合計已實現及未實現的虧損金額已逾二十九億元。

在安鋒集團案部分,由於八十七年景氣惡化,朱安雄夫婦經營的峰安公司因財務危機,資金周轉失靈向國民黨求援,國民黨淨投入二十九億多元,不過國民黨光華投資不但無法解決該公司財務困難,最後還虧損二十五億多元。在國揚建設案部分,因侯西峰發生個人財務危機及挪用公司資金,國民黨總投資二十五億多元,最後總虧損十六億元。

【2002/09/11 聯合報】


NO:1194_1
鳥羽  於 2002/09/11 12:41
Re:統媒的最新戰術 把黨產問題賴給李登輝

版主
小弟與路邊社君不約而同開了議題類似的欄 麻煩把小弟的併進去吧 謝謝

返 回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 本欄無作用
語法選項: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文章主題:
文章內容:
特殊符號輸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