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打李(登輝)到打李(應元) 聯合報不遺餘力
回 覆 | 返 回 |
若 於 2002/09/09 09:34 | |
從打李(登輝)到打李(應元) 聯合報不遺餘力 | |
聯合報一向反李登輝,即使卸任,還是窮追猛打. 令人訝異的是,聯合報對居劣勢的李應元也不放過. 昨天先由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在民意論壇以頭條刊登,針對李應元送砂包一事冷嘲熱諷. 接著,今天再由楊湘鈞記者上陣在聯合筆記,猛批一番. 這條新聞,並未上聯合報全國版,但卻能勞駕記者與教授充當打手,令人驚訝. 颱風可檢討之事很多,聯合報卻針對送砂包一事加以大作文章,其心可議. 媒體說要監督執政者,但沒看到對馬英九有批評,卻對在野的李應元開砲, 而且是針對像送砂包這種義舉吹毛求痴無限上綱. 未上全國版的這條新聞,其論壇反應,僅有聯合報獨家接連兩天顯著批判, 可見得聯合報如何打李應元,即使他聲勢不如馬英九,照打不誤. 香港腳新聞時,聯合報也是如此,現在是送砂包新聞,下次呢? 只要李應元好的事或批馬,聯合報就配合馬應九冷處理, 但若有縫可鑽,聯合報就熱處理. |
路邊社 於 2002/09/09 09:52 | |
Re:從打李(登輝)到打李(應元) 聯合報不遺餘力 | |
先轉貼楊湘鈞的文章 http://udn.com/NEWS/OPINION/PUBLIC-FORUM/983363.shtml 就算是一個過門不入的颱風,也總能掀起台灣千奇百怪的社會亂象。在慶幸颱風未造成慘重災害之餘,一個更深刻的問題正等待國人靜下心來省思:難道理由正當,就能在既有的社會規範中「橫衝直撞」? 顯例之一,是台北市長參選人李應元贈送價值上百元的「科技砂包」一事。面對外界綁樁、賄選的質疑,李陣營反駁只是供民眾防颱,「萬事莫如救災急」。就算不論法務部長陳定南言猶不過一年的「卅元賄選標準」,或其作為能否通得過憲法第二十三條「緊急危難」的檢驗,李陣營恐怕難以解釋:為何非得透過其服務處才能發放至最有需要的人的手中?難道政府警消救災單位或是民間救難機構,都無以承擔發放任務?更遑論幕後還有什麼不為人知的「政治捐獻」了。 顯例之二,是媒體從業人員假報導之名的作秀心態。君不見在淡水漲潮之時,只見某電視台女記者抓著堤岸邊的路燈頂著大浪說:淡水堤岸非常危險,民眾千萬不要冒險前來,要看驚濤拍岸,看本台的報導就可以了。真是奇怪,前一分鐘媒體不是才告訴民眾,在颱風季節深入管制區要受罰、涉險被救要付費的嗎?怎麼下一分鐘,就由記者親自示範危險動作,言語間更充滿著「只有我可以」的自喜? 如果連應為人民表率的政治人物及媒體從業人員,只要抓到了防颱、新聞自由等冠冕堂皇的理由,就能夠視社會規範如無物,也難怪民眾會一遇事即想尋求體制外解決了。抬棺抗議、毆打嫌犯,不過只是民眾有樣學樣而已。 法律從來不是冷酷無情的,在限制人民之外,別忘了還有憲法第二十三條明示了人民得以阻卻違法的「防止防礙他人自由、避免緊急危難、維持社會秩序、增進公共利益」等四種態樣,足以讓民眾有情的因應社會萬狀。不過如今看來,恐怕還應加上「防災無罪、救災萬歲」,才比較符合社會現況呀! 【2002/09/09 聯合報】 |
台灣魂 於 2002/09/09 10:40 | |
Re:從打李(登輝)到打李(應元) 聯合報不遺餘力 | |
若兄: 打李(應元)不打馬不正表示他們極度認為並恐懼李(應元)會當選嗎!!就像是兩年前選總統時一樣的情況,而結果也將如他們所願,情況則是又有某群人家裡有人葛屁了,特別是某報,哭了不知好幾天哩.... |
文貝 於 2002/09/09 14:37 | |
Re:從打李(登輝)到打李(應元) 聯合報不遺餘力 | |
我只希望李應元的幕僚,不要小顱了砂包這件事 有可能怕選不上,就用這個做文章 加上統媒體把這件事加油添醋,污名化 搞到變成期約賄選,連選都不能選 統派的下流招術可多的很 |
若 於 2002/09/09 15:32 | |
Re:從打李(登輝)到打李(應元) 聯合報不遺餘力 | |
中廣也加入戰局,特別製作專題批判李應元送砂包. 統媒要小心操作過度,以免弄巧成拙. 中廣應該也有不當取得的黨產, |
鳥羽 於 2002/09/09 17:20 | |
Re:從打李(登輝)到打李(應元) 聯合報不遺餘力 | |
如果真要用同樣的標準 媒體是否應該質疑馬英九建議捷運公司董事長『臥軌』比較方便的說辭 是否涉及教唆他人自殺 這好像也違反刑法吧 |
abt 於 2002/09/09 17:47 | |
Re:從打李(登輝)到打李(應元) 聯合報不遺餘力 | |
小馬哥及統媒就愛有事沒事就哭夭[民進黨打馬],用[弱者姿熊]爭取同情票.現在看起來,實情更像小馬哥,國,親,新市議員及統媒輪流上陣,圍打李應元! 打罵的越凶,同情李應元的票就越多. 或許該歡迎泛藍打罵李應元! |
Akasaka 於 2002/09/12 17:14 | |
Re:從打李(登輝)到打李(應元) 聯合報不遺餘力 | |
統支將統媒視為他們的膏腴之地,凡是有別於報社立場的,不予刊登;有爭議的論點,不予登錄。以免影響閱讀聽眾的想法轉而支持他方 只不過這種做法,是不是違反平常高喊的「知的權利」?還是碰到馬英九,除了「永遠反對黨」的腳色要調整調整之外;「知的權利」也要暫時犧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