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瓜石,在日據時代有「東亞第一金都」之稱。因獨特的地質與採礦事蹟,被選為台灣十一處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
這是取材於中國時報李文儀的報導,文建會希望「民眾藉由認識世界遺產 ,走出台灣,更能讓台灣的珍貴遺產,走向世界。」跟是不是聯合國的會員國有什麼關係?
是誰說要申請登錄聯合國「世界遺產」了?楊渡你嘛行行好,別看到黑影就開槍!
自己被自己嚇死!
世界遺產潛力點巡禮 從金瓜石出發
李文儀/台北報導中國時報 藝文出版 910822
為了呼應歐洲「認識古蹟日」活動,同時介紹台灣十一個世界遺產的潛力點,文建會主委陳郁秀昨天宣布,將於九月二十一日在金瓜石舉辦「重返黃金城-與世界同步」主題展。希望民眾藉由認識世界遺產 ,走出台灣,更能讓台灣的珍貴遺產,走向世界。
此外,由於捷克日前突遭水患侵襲,為了表示我國的關心,陳郁秀也承諾,將以文建會的名義,捐款給世界遺產之一、同時也是音樂城的捷克小鎮-克倫洛夫(Krumlov),藉此表達我們的友情與心意。
法國從一九八四年起,就開始推動「認識古蹟日」活動,在每年第三個週六、日舉行,開放全國的名勝古蹟、美術館等地免費供民眾參觀。
兼具自然遺產與人文歷史的金瓜石,在日據時代有「東亞第一金都」之稱。因獨特的地質與採礦事蹟,被選為台灣十一處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文建會主委陳郁秀表示,今年選定金瓜石的「太子賓館」作為活動地點,除了呼應歐洲外,也希望喚起大家對產業文化資產的重視。當天除了會在金瓜石舉行「重返黃金城-與世界同步」主題展外,十一處遺產潛力點所在的各縣市,也會舉辦導覽活動,而全國的古蹟點也會同時對外開放,希望民眾共襄盛舉。
此外,從九月二十日開始,到十月二日間,包括淡水紅毛城、花蓮太魯閣峽谷等台灣十一處世界遺產潛力點,還會在台北華山特區舉辦一系列的介紹活動,現場也將公開展示文建會所架設的世界遺產網站。
狂熱與無知
楊渡
中時晚報2002.09.04
台灣有一股聯合國狂熱。成不了聯合國正式會員,舉凡與聯合國有關的組織,不管是醫療、文化、教育,都想參與一下。然而,由於政府對聯合國組織及其運作陌生,以至於往往鬧出笑話,甚至會導致相反的效果。申請登錄聯合國「世界遺產」( the world heritage )就是一例。
登錄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世界遺產之所以受到全世界重視,原因在於一經登錄後,即為世界知名,同時UNESCO也會派人協助當地政府作專業訓練,不僅對古蹟保護有重大意義,更可成為觀光產業推動的基礎。然而要申請登錄有一定的程序:1、以國家為單位,簽署UNESCO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2、簽署的國家提出其境內登錄世界遺產名錄的入選名單,提交UNESCO;3、由該組織委託非政府組織進行審核,包括行政資格、技術文件是否齊全等,再委由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負責文化遺產),或保護世界自然資源聯盟(負責自然遺產)進行考核;4、派遣國際顧問或專業技術人員,根據公約內容,對提名登錄的項目進行評估考核,並撰寫技術文件;5、將技術文件提交UNESCO世界遺產中心,再次檢查文件是否齊備,再提交世界遺產委員會;6、最後在一年一度的世界遺產會議(通常是每年十二月召開)上,由世界遺產委員會決定是否登錄。
台灣的關鍵問題是:它必須是聯合國的會員國,才能申請登錄,並提交到世界遺產中心。不符合聯合國規定,卻把申請失敗歸諸中共打壓,只能說是狂熱下的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