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很好
回 覆 | 返 回 |
王秀云 於 2002/06/14 21:43 | |
台灣很好 | |
從總統府國事論談找來與媒體對抗以前貼過文章1 代客轉貼 台灣很好 最近在 University of Durham (in the U.K.) 客座旁聽 上個月閒來無事就到圖書館durham university library 翻閱一些sociology 的書 看到一本厚重的社會學 類似教科書 的大學用書,書皮挺好看的又很新是2001版的 ,第四刷,隨手翻到一張世界地圖, 它把世界分成三種,即所謂的第一世界國家,第二世 界和第三世界國家, 而台灣竟被歸類在第三世界國家, 這真是件不可思議的事 !! 第一世界國家很顯然地就是指歐,美,日,澳洲,紐西蘭和南非等,擁有多個政黨生活水準較高的地方. 第二世界國家則是指共黨國家 ,包括前東歐,蘇聯和中國大陸. 第三世界國家即為不歸於此兩類的國家. 這實在讓我氣憤 ,在英國人的眼中也許台灣只是一個地處遠東的小島, 他們不了解台灣, 沒有到過台灣, 竟就如此草率的評斷台灣, 當下我就抄下了作者, 書名和出版社, 台灣政府有效控制通膨, 而且為了能仰賴出口貿易的優勢, 使得台幣在國際市場上相對弱勢, 但是在民間購買力上卻是比世界諸國強得許多, 我不知道為何台灣是屬第三世界國家? 五天後, 我收到了一封倫敦政經學院 (LSE) 院長寫的一封信, 他說他去了一趟台灣.感謝我在信中提到的幾個觀點 , 他會在下一版書中作更改, 並親筆簽名.這時我才恍然大悟, 原來他就是到台灣去演講(第三條道路)的倫敦政經學院院長 安東尼 紀登斯 (Anthony Giddens) 經過這件事之後, 我有了些感想和反省: 我之前有沒有為台灣做過什麼? 即使是為台灣說一句話? 也許之前或現在 一直住在台灣的人, 批評台灣哪裡不好, 政府哪裡無能, 社會哪裡變態... 有些人或許對美國 或是 歐洲有些嚮往 或許覺得國外比較先進,人民生活水準高, 所以有很多輿論會毫不懈怠的討罰政府, 或是嘲諷台灣政治, 甚至自貶台灣的地位: 認為我們有很多事是不可能的. 網路上更常看到許多人 用尖酸的言論披露政府和民間的腐敗, 好似因此突顯自我的卓越見解 !! 除了痛斥弊端...有沒有想過: 妳/你為台灣做過什麼好事和努力 ? 經過這些激烈的怒罵, 我們習以為常的認為: 台灣本來就是這樣... 也因此讓這種思想加劇地惡性循環著, 然後從上到下 (政治官員到小老百姓), 久而久之就喪失了對國家的認同 或是說對台灣的自信 ! 如果你們覺得立法院打架很丟臉, 甚至丟到國外去了, 之前和駐愛丁堡辦事處處長會談時,他說 , 英國的議會制度也是經過百年的演進才有今日的紳士問政 . 之前政治是貴族的專利, 而他們的問政模式是用劍互砍的, 聽到誰的言論不爽就直接拔刀互殺, 好讓那個人閉嘴!! 因此之後議會規定不得帶劍入場, 但是仍有人因立場不同或言論刻薄遭刺, 因為他們改夾藏匕首進如議院, 匕首適合短距離行刺又不意被發現, 這才叫做"野蠻政治" , 所以現在他們黨派座位 分左右兩邊, 而中間的距離正是用劍或匕首都刺不到的距離 ,我們是不是對台灣期望太高以致失望太大, 所以到現在開始死心了呢 ?! 還是我們對自己信心不夠... 又自怨自艾, 自我打壓 ? 亦或是....我們民族性深沉的自卑在作祟 ? 是否要給台灣多點時間和愛 ? 來英國生活一陣子後 ,海外學生的一致反應都是 --- 還是台灣好 !! (特別是台灣泡麵是"世界之光" 是台灣人的驕傲!! ) 英國人挾著往日帝國的餘威驕傲的活著, 有著島民的狹見, 卻固執且自傲著, 英國在地理環境 , 生活條件上都沒有比台灣好 ,可是他們一直覺得他們很好, Durham/England 2002 (Graduated in 2000, University of Hull) |
kenjin奪回 於 2002/06/14 21:51 | |
Re:台灣很好 | |
英國的台灣留學生心情手紮信件--台灣很好! -------------------------------------------------------------------------------- TR 於 2002/06/01 06:50 英國的台灣留學生心情手紮信件--台灣很好! 轉貼外獨 〔同上文--略〕 王秀云 Durham/England 2002 (Graduated in 2000, University of Hull) -------------------------------------------------------------------------------- 很高興遠在他鄉,也有這麼一位為台灣默默的貢獻的國人,
常自問 : 不要只問國家能為你做什麼,也要問自己能為國家做什麼!? 他們的新聞通常只有三或四則新聞, 沒有血腥暴力的畫面, 即使台灣媒體有著世界頂級的硬體科技化設備,頂著新聞自由的第四權,
台灣還要往上飛,不會像英國停滯不前的,大家一起加油!
英國停滯不前?經濟方面的確如此
呼應一下原作者。 看看台灣,每家媒體都說台灣不好,政治紛亂、經濟不振、人心浮動, 今天島內的居民沒有一個共同意識、缺乏向心力, 島內要先有共識、然後對大家洗腦說台灣好,講真的,會比較好。 加油吧,台灣的人民們,不要一天到晚相信媒體說的, 不認同台灣這塊土地上面的人,請你離開 請不要一直灌輸戰爭很可怕,套用一句選戰常用的話: 可是我懷疑,有多少人知道為誰而戰、為何而戰 好像有點偏離主題, 總之,台灣真的是最好的
無論狂妄自大或是妄自菲薄都是不可饒恕甚至會造成重大遺憾的錯誤
我同意路人乙兄的觀察, Giddens任行政職以後,對學術方面就沒什麼時間兼顧了,
本人超愛看BBCWorld。 我家附近有時也會火災,車禍,可是沒有人報導, 我曾經寫信給bbc的氣象中心,像他們抗議,因為他們在 我用英國式有點傲慢的語氣抗議,結果有位Helen小姐寫了 我不滿意,但他們的回覆反應是不錯的。
如果在英國的台灣留學生只覺得感受到英國人的自尊與驕傲
台灣就是有很多[王秀云]這種人! " 第二次出國去馬爾地夫,當時沒有直航,所以先到新加坡,再轉機,再搭船到[藍色珊瑚礁] "JAPANESE?" 9年前聽到這讚美是何等的震撼?當時血液不自覺地燃燒...... 對照 CHINESE 又是何等難堪ㄋㄝ?......
以下是我剛收到的一封轉寄信, 日本 37,950 請大家比比看,韓國的年國民所得充其量只不過台灣的 70% 左右, 知不知道韓國三星 N-105 可上網手機在美國多少錢?有空去 CNet 查查看, 再看看另一個韓國貨手機 Sendo,在國外,連聽都沒聽過,這個廠根本 再來看看韓國車,像現代和大宇,在台北街頭愈來愈多。有空去看 記不記得十年前韓國和我們斷交的時候,韓國政府在一夜之間毫無 知不知道在網路上:反華人網站 ( www.antichinese.com)、仇恨日本 台灣的消費者啊,尊嚴是靠自己掙來的。當你出手買下這些韓國 當 Made in Taiwan 在國外受到大家的肯定時,我們卻不屑國產品,
陰謀兄,
講到tea time,還真有點懷念
tea time 對我們來說是有點不是很適應, 因為即便在英國, 出國才知道, 如果我們自己把公民與道德的東西拿來實踐,
路人乙,加油
開欄的轉貼雲淡風清,卻又發人省思,實在該給身旁每個朋友看看,一起來轉寄吧。
好版~台灣確實很好!我以當台灣人為榮!台灣加油!
不要問台灣為你做了什麼;要問你為台灣做了什麼。 其實知道還有許多留學生或出國工作的台灣人,仍然默默的為著自己的國家在努力.... |
恆愛台 於 2002/06/14 22:44 | |
Re:台灣很好 | |
台灣真的很好............... FORMOSA 24小時有吃喝玩樂,有人一輩子沒看高山.大海.溪流,台灣通通有,有的國家,菜市場只賣幾十種食物,我們這裡有幾千種,有58種海洋魚類,被我們成功飼養,有世人羨慕的千億美元外匯,有多項名列前茅的科技產業,蓮霧養得和APPLE一樣大,連稻米都有竽味香,有聞名世界的慈濟傳播愛心,有世界知名的銀行團在台灣投資了435億美元,看好台灣的未來,足足是雪梨奧運的三倍,難怪外國人讚譽台灣人為[YOU ARE HIGH QUALITY PEOPLES!!]原來天堂就是我的故鄉,她的名字叫台灣!!! 這些媒體都沒看到,每天都是殺人.火燒.自殺.車禍.搖頭..... 負面報導24小時,跳樓一次變成24次,再加近百台媒體,就變成跳樓比賽了..... 在先進國家,這些社會案件,都是常態,絕對很少上頭條,可說是微不足道的,這還不打緊,晚間政論性節目,竟然高達十幾台,議題全是政治,教育.交通.文化...不重要嗎? 再看政客對人不對事,到處叫罵,指著別人罵的鏡頭,你不覺得民眾都學會了嗎?有錯都是別人的錯,看看你生活的台北,就知道我的意思了,沒有體諒.沒有好的建言,沒有尊重,所謂善意的批評,是發現問題,同時把解決的辦法找出來. 看媒體加政客把台灣搞成什麼死樣子!!!你不覺得沉痛嗎? |
G7 於 2002/06/16 07:26 | |
Re:台灣很好 | |
王秀云,我贊同你。 抱怨人人都會,但如果要你為國家或社會做點事也許每個人都會想一想再加上一個問號'好嗎'。 一,新聞報導及報紙給了我們太多負面的報導,如果台灣能像歐洲國家把新聞台分成幾個區域,例如瑞士有分成日內瓦或蘇黎士...再加上新聞的篩選及不要有血腥的畫面出現在電視上,如果台灣記者能提昇自己的水準及國際觀或許台灣人民也就不會對現今社會不安。 二,國會亂象, 三,愛台灣就是台灣人自己要養成公德心,用行動來為愛護他,當你再批評台灣的時候,請靜下心來想想自己做到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