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中時社論:「評大溪會議後的自由貿易協定戰略」
回 覆 返 回


酥餅  於 2002/09/04 04:54
評中時社論:「評大溪會議後的自由貿易協定戰略」

中時的這篇社論,前半部寫的中規中矩。主要的大意是

1.自由貿易協定是現在最熱門的國際貿易活動
2.與各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有助於構築台灣國際經貿安全網
3.我國與各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成功的機會很大,因為台灣在東亞的戰略地位,使美國考慮優先與台灣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保障台灣安全。

但是這篇社論寫到「雖然台灣的自由貿易協定戰略,有其外交與政治的作用、、、、」之後,中時企圖牽強附會,鼓勵三通的尾巴,還是露出來了。

這篇社論認為三通之所以與簽署貿易協定有關的論證(reasoning)如下

1.在台灣的銷售經驗可以直接套用在大陸沿海地區
2.台灣的人才在大陸市場非常好用
3.外國與台灣簽署自由貿易看到的是中國比台灣更大的商機
4.美僑商會鼓吹美國與台灣簽署貿易協定,更鼓吹三通

結論暗示,只有三通,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以構築台灣經貿安全網的戰略才可能成功。

問題是:

1. 第一點論證和三通無關。兩岸沒有三通並不會影響外國公司套用其在台灣的銷售經驗。與三通完全沒有關係的論證當然無法用來說明為什麼三通與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有關

2. 第二點論證和簽署貿易協定無關。台灣與他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主要是要減少兩國之間的貿易障礙,我看不出為什麼與台灣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會有利於外國企業延攬台灣人才到大陸工作。同樣的,與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無關的論證當然無法用來說明為什麼三通與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有關。

3. 如國外國看中的是中國的龐大商機,那他們應該直接去和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我看不出為什麼與台灣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會有助於外國企業獲取中國市場。

4. 第四點論證更是邏輯混淆。主張三通也主張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人並不代表他認為三通與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有因果關係。例如有人主張愛動物也主張美國攻打伊拉克並不代表愛動物跟攻打伊拉克之間有因果關係。事實上,根據這篇社論前半部的說法,美國之所以優先考慮與台灣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主要是著眼於台灣在東亞的戰略地位與保障台灣安全,完全與兩岸三通無關。

社論代表一個報紙對特定議題的立場,雖然不見得要客觀公正,但是起碼要論證嚴謹,言之有物。這篇社論,完全無法說服我三通與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以構築台灣經貿安全網這個戰略的成敗有關。

-------------------------------
2002.09.04  中國時報
評大溪會議後的自由貿易協定戰略
中時社論


自從大溪會議之後,儘速與主要貿易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甚至整合成自由貿易區,已經成為我國經濟安全戰略的重要一環,我們認為這對台灣的生存發展至關重要。

自由貿易協定確實符合世界經貿的最新趨勢,也有助於構築我國國際經貿安全網,但在肯定此戰略之餘,台灣要尋求對外洽簽自由貿易協定,有些前提條件是不能忽視的。


世界各國雖然目前都參加了世貿組織,但有鑒於集體交涉的複雜,各國發展的條件各自不同,世貿組織也並不禁止國與國之間,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希望藉逐漸增多的類似協定,使世貿回合談判順利跨越瓶頸,自從九○年代後半,越來越多的亞太與中南美國家,開始熱中於洽簽自由貿易協定,加上在此之前,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與歐洲共同體,自由貿易協定已蔚為目前最熱門的國際貿易活動。

我國自去年底加入世貿組織後,經貿外交的目標立即轉到自由貿易協定的洽簽,這不單是為了台灣經貿的發展,同時還有安全的考慮,除了新加坡與紐西蘭,目前正積極與台灣接洽,台灣更希望的是,透過與美國、日本、甚至東協簽訂協定,構築起國際經貿的安全網。

台灣的考慮不是純粹經貿的,面對著中國大陸越來越強大的經貿吸引力,台灣期待經由與美國、日本的自由貿易協定,把過度西傾的經貿體質,給平衡矯正過來,而這個經貿安全網能不能夠形成,關鍵也是在政治上,尤其各國能否不理會中共的壓力,將台灣視為對等的經貿實體。

以目前趨勢來看,成功的機會很大,尤其是美國的態度。

美國參眾兩院在上個月才剛剛通過貿易授權法案,給予行政當局快速談判貿易協定的權力,首要目標在往南,把北美自由貿易區擴大成全美洲自由貿易區,其次,是亞洲的新加坡、紐西蘭與澳洲。

台灣原本優先次序應是排在後面,但美國所考慮的不僅是經貿,除了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墨西哥與加拿大之外,美國也與以色列、約旦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後兩國與美國的重大國際安全利益密切相關,以台灣在東亞的戰略地位,有許多人鼓吹應該優先考慮與台灣洽簽,以加強對台灣的安全保障。

美國如果能夠以官方形式簽訂,會對其他國家產生示範作用,像日本目前只肯以經團連的名義簽訂,未來應該也有轉換成官方的可能,屆時台灣與世界各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將成為經貿外交上的有力籌碼。

(尾巴從這裡開始露出來)


雖然台灣的自由貿易協定戰略,有其外交與政治的作用,但是此戰略的本質還是經貿,尤其是台灣對大陸的門戶作用,更是各國考慮與台灣洽簽的重要前提條件。

在過去十年的兩岸經貿來往中,跨國公司不斷驚奇的發現:台灣的銷售經營經驗,往往翻版成為大陸沿海地區的「試驗市場」,台灣訓練出來的人才,比起外國空降,或是本地僱用的,效率高得太多了。可以說兩岸在這十年經貿來往中,沒有經過政策主導,很自然的就形成垂直分工或是水平分工的體系,台灣產品在大陸市場佔有率已是第二名,對於垂涎大陸市場的外國公司與外國政府,一再失敗挫折的大陸經驗告訴他們,最有效合理的方式,就是透過台灣,進入大陸。

換句話說,如果外國要與台灣洽簽自由貿易協定,目光絕不是僅僅限定在台灣的市場與投資機會,外國看到的是後面更大的中國商機,可是條件是,台灣必須要作相應的政策調整。

台灣的美僑商會是典型的例子,他們是鼓吹台灣與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最力的團體之一,但是多年來,他們更鼓吹台灣開放三通,因為只有更開放的經貿政策,才能發揮台灣的跳板作用。相對的,台灣自由貿易協定的戰略,如果只圖擺脫大陸的經貿吸引,一味朝反方向使力,這是注定不能成功的,在特使四出,兜售台灣作為自由貿易夥伴的魅力之際,我們必須了解的關鍵。

無可諱言,目前經貿景氣的低迷,確多少與政府三通政策不明朗有關,不時又看到像反對開放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的政治動作,政府並沒有明確予以澄清,這樣的政策模糊化,不僅會嚇走台灣的投資者,更會讓想利用台灣為跳板的國際經貿力量卻步。

在大溪會議的結論中,我們隱約感覺,政府有意結合自由貿易協定與三通,使兩者成為整體政策不可分的部分,我們期待看到未來有更具體的政策宣示。


NO:1121_1
CW  於 2002/09/04 11:16
Re:評中時社論:「評大溪會議後的自由貿易協定戰略」

<評大溪會議後的自由貿易協定戰略>

問題是我們要和他國簽暑自由貿易協定 中國還是打壓恐嚇
中時怎麼不幹撬一下中國的行為


NO:1121_2
台灣人  於 2002/09/04 12:38
Re:評中時社論:「評大溪會議後的自由貿易協定戰略」

寫個社論幹嘛這麼泛政治化
FTA 不過就是區域經濟合作
區域經濟合作是現代國家整合經貿實力的基本功而已
越多國家跟台灣有 FTA 協定對台灣越好

NO:1121_3
酥餅  於 2002/09/04 22:41
Re:評中時社論:「評大溪會議後的自由貿易協定戰略」

台灣人兄:

我想對台灣來說,簽署FTA的的確並不止於經貿上的考量。事實上,提高台灣與其他國家經貿上的依存度,某個程度上,的確有助於保障台灣安全。這應該不是泛政治化,比較像是一舉多得。

另外,是不是越多國家跟台灣簽署FTA越好?也有值得討論的地方。FTA的好處是減少簽署國之間的貿易障礙,但是壞處是有可能會減少對本土弱勢產業的保護。我想是好是壞很難一概而論,端看FTA的實際內容而定。

不過,我個人是認為將與各國簽署FTA作為對外工作的重點是正確的戰略(STRATEGY),剩下的就看戰術(TACTIC)層面如何設計,與操作(OPERATION)層面如何執行了。


NO:1121_4
liberty times  於 2002/09/05 00:57
三通對台灣的經濟衝擊將禍延全民 7/10/2002

三通有利於國內的旅遊業嗎?國人必須了解中國尚非自由國家,大陸觀光客能來多少操之於北京。小三通實施一年半以來,金馬民眾經由小三通管道到中國的已有數千人,但中國因觀光到金馬的人則是零。這證明了觀光客來不來、來多少均決定於北京的政策,大三通後觀光客或許會來,因它能符合北京併吞台灣之政策目標,不過大三通對我國觀光業之主要衝擊可能來自雙方客源之不對稱,直航後大陸觀光客即使可達五十萬人次,但國人因直航而增加至中國消費者據估計將會在一五○萬至二○○萬人次之間,顯然直航雖然對幾家旅遊業者帶來生意,整體而言還是得不償失,尤其是本土型旅遊業者會因國人國內旅遊之相對減少而遭受致命的打擊。

  三通對國內房地產業是利多嗎?政府也正在研議開放中資來台購買房地產,三通後或許會有一些大陸人士來台置產而成為新聞記者追逐的寵兒,但國人更需要了解中國的外匯是管制的,獲准來台的中資具政策目的者必多,因之來台購屋之大陸人士畢竟有限。反之,國人之往返上海若因直航而能早出晚歸,西湖置產之台商必將如過江之鯽,屆時台灣房地產必因價格均等化之市場運作而節節下跌,使國人之財產價格普遍縮水,形成全國性的負財富效應,對銀行房貸必然是一場災難;至於股市也會在相同原理下失去應有的動力。

  房地產價格的攤平化與向下調整、股市之不振等負財富現象,毫無疑問地會帶來國內消費之減少,導致百業蕭條,迫使更多的企業往大陸移轉,生產下降、工人失業,進一步加速消費之萎縮,屆時所謂「根留台灣」只成了口號,大陸的台商挾其大陸廉價勞工,打擊留在台灣的企業,使其紛紛倒閉。最近五年香港之經濟問題就是這樣演化的,自民國七十九年政府開放國內企業到中國投資後的台灣,十三年來同樣一直承受著低經濟成長、低貨幣供給增加率、高銀行逾放、高失業率的邊陲化陣痛。此種陣痛隨著台灣企業的大陸化而加快其頻率與強度。香港之殷鑑在先,三通必會加速台灣邊陲化的嚴重性與速度,對台灣之廣大民眾而言,當然是負面的。

  顯然地,過去三通之不通,雖給躍馬中原的台商一些繞道的不便與成本,但對台灣卻扮演了隔磁的作用,經濟上形成一道安全保護膜,是則,當我國正面對中國加緊施展經濟統戰,升高對台灣軍事威脅之際,有關三通之決策,政府首應注意經濟自主及經濟安全之關鍵問題,而應以全體人民之利益為最高原則。


NO:1121_5
SSL  於 2002/09/05 01:35
Who is beneficiary of Three Direct Link? Taiwan or China?

US is interested in signing Free Trade Agreemnt with Taiwan but not China, why?

China enters WTO as a developing country. Taiwan enters as a developed country.

China can keep their tariff at a higher level and come down slower. Taiwan has to lower tarrif almost immediately.

If Taiwan signs FTA with US and open direct link with China, Taiwan will serve as a back door for China. China will enjoy no trade barrier through Taiwan to the US but dont have to negotiate with US and open its own market. China will become a member of the FTA who does not have to pay its share of price.


NO:1121_6
酥餅  於 2002/09/05 04:25
Re:評中時社論:「評大溪會議後的自由貿易協定戰略」

SSL兄:

你立論的前提應該是「三通被當成國內事務處理」。否則,中國想藉台灣當作貨品輸美的管道,台灣大可科課中國高額的進口稅。Let China pay its share of price.

由此看來,把三通當成國內事務處理對中國是大好,對台灣可是大不妙阿。


NO:1121_7
Chiron  於 2002/09/05 22:54
Re:評中時社論:「評大溪會議後的自由貿易協定戰略」

我們實在不了解中時那些小記者怎敢把這種垃圾文章當社論?

什麼「跳不跳板」?

現今在中國的外資企業又有幾家需要「跳板」?

在強調縮短通路流程的今天,有多少外資會多此一舉?請數數看!

當個記者乖乖報導就好了!扭曲事實也就算了,別整天發什麼「分析」「評論」,好比智障演講。


NO:1121_8
台灣人  於 2002/09/05 23:56
Re:評中時社論:「評大溪會議後的自由貿易協定戰略」

是的, 我想越多越好的確是從某一個角度來講
譬如與其他國家經貿關係的連動越大
台灣不穩定便會對其他國家影響越大, 在這種互賴制約下, 當然不希望台灣不穩定
以中台來講, 台灣的經濟戰略一定要營造成互賴的環境,
而非遂中國的意, 演變成台灣依賴中國

其次, 國內產業的競爭力的確也是一個 trade-off
台灣真的很需要轉型, 否則在未來 100 年, 台灣的經濟成長依然要靠外國的成長才能擴張
歐美靠技術制定市場標準
現在中國靠市場制定標準
台灣要靠什麼??


NO:1121_9
酥餅  於 2002/09/06 00:41
Re:評中時社論:「評大溪會議後的自由貿易協定戰略」

>>歐美靠技術制定市場標準
>>現在中國靠市場制定標準
>>台灣要靠什麼??

其實台灣也很有機會藉由在個別零組件(如主機板晶片,LCD顯示板)的技術領先產生制訂市場標準的效用。

現今產業分工有越來越細的趨勢。這個趨勢使很多科技的研發與科技成果的所有權由傳統的科技大廠(如IBM,HP)轉移到他們的供應商。例如,擁有最先進硬碟技術的不是IBM或HP這些科技大廠,反而是專們生產硬碟賣給科技大廠的供應商。另一個明顯的例子是,專們生產CPU的INTEL擁有最多最先進的CPU技術。雖然台灣的廠商沒有辦法在更高層次的規格戰中(如HDTV的規格,WIRELESS通訊協定)主導規格的制訂。但是在零件層次的規格戰中,台灣廠商事實上還是有機會。

例如,台灣威勝公司由於其主機板晶片組搭配傳統DRAM的優異表現就成功了阻礙INTEL想將DDR當作PC唯一標準的野心,也為公司創造了可觀的利潤。

台灣廠商過去的競爭點(COMPATITIVE ADVANTAGE)是建立在有效能的生產製造(MANUFACTURING)上,往後,如果多往關鍵零組件科技研發的路上走,以台灣工程師的聰明才智,我想台灣還是非常有潛力的。


NO:1121_10
巴茲光年  於 2002/09/10 13:03
Re:評中時社論:「評大溪會議後的自由貿易協定戰略」

大溪會議的有關訊息,事關未來的台、中關係,台灣的外交和生存空間,我個人覺得灰熊值得繼續關注。最近媒體上的報導、評論和讀者投書也很多。我來這欄推一下,希望可以看到朋友們更多的討論,謝謝大家。

NO:1121_11
恆愛台  於 2002/09/10 15:49
Re:評中時社論:「評大溪會議後的自由貿易協定戰略」

八O年代日本NO.1的迷思,被歐盟及北美兩大貿易區聯手徹底瓦解!...........

我們親眼目睹日本貿易大國盛極而衰!現在僅存亞洲及南美.非洲維持舊觀!
這是值得台灣自省的前車之鑑,雖說大好時機已過!

>>[1990初股市巔峰,資金最盛時期,未能即使導引資金朝大貿易商轉進,卻在郝內閣全力撲殺景氣過熱下,搞個沒人知道做了什麼咚咚的六兆六年國建,誘殺不動產搶建的建蔽率,放任
銀行.証券商.建設公司.....漫無節制的抽乾資金!.......王建煊部長的傑作!]

以當時銀行100億.建商20億.証券商2億,保守估計抽掉了民間四.五千億,最後都因供給過剩
喪失利基,為害至今!當然環保法通過,沒有緩衝期,給廠商限期改善,趕跑一大批傳統產業,
去大陸尋找第二春,也是一大殺傷力!..........感謝趙少康環保署署長,法令通過,他大人
下個月就南下,四處開罰單,少則五十萬,而且[嗆聲]下個月不改善開150萬,這突如其來的
打擊讓資金外移中國種下惡因!

在連續錯誤[不知有沒有惡意?]的政策下,至今陰影未除!台灣人仍扛受此莫名其妙的政策
遺害,無法出頭天!..............

從歐美兩大貿易區的整合成功範例,亞洲自然想學習改善,提高與世界最大的兩消費貿易區,
爭取賺錢水位,但同質性低下的手工生產,似乎在各懷鬼胎下,遲遲無法展開!
更在中國政治掛帥,日本強勢經濟領軍下,互有打算!............

台灣倒不如加入[美加貿易圈]還來得安全有保障!只怕惡鄰居叫囂,否則沒道理,
放在肉战上,任人喊價交換利益!到最後吃盡苦頭,還無什曉路用!.............

我覺得經濟上,中國的位階應低於美日後面!.........至少武器和農產品上,我們還可輕易
擺平美國的抱怨!對中國黑洞,愈扯愈陷泥沼,不能自拔!何苦!.............

台灣不依靠自由民主家族生存!難道靠土匪就活得下去!.............袂憨阿啦!!!


NO:1121_12
恆愛台  於 2002/09/10 22:04
Re:評中時社論:「評大溪會議後的自由貿易協定戰略」

接上頁~~~

台灣的經濟史上,不該忘記一個大中國思想將官統治下的內閣,可以搞出這種禍害!

>>房屋稅調漲30%
>>地價稅調漲30%
>>汽車牌照稅調漲30%
>>汽車燃料稅調漲30%
>>朝令錯夕改又何妨?
>>18標指派榮工處做,結果18億可完工,議價卻是37.5億!
>>宣佈竹聯.四海.青.洪四幫為合法社團
>>讓十餘家銀行.二.三十家建設公司上櫃上市,多了三百餘家証券商.....
>>環保局在法令宣佈後,大量掃蕩傳統工業去中國!
>>每周一次,三軍將領在行政院內開軍事會議!
>>六年六兆破記錄的國家建設![卻什麼曉都沒有!和他當家軍方一樣,多了兩台潛水艇,
未見新武器!一年100~150億美元卻花光啦!.......只有聽不完的弊案!當然自動消音啦!]
>>午夜十二點勒令娛樂場所停業!
>>接連破獲大規模槍械走私![幫派合法啦!傢伙就多啦!]
>>加權指數從12600點附近,七個半月重挫至2400點附近![約80%跌幅]
.
.
.
.
我不懂抗議健保和教師課稅是什麼意思?但看上面這麼輝煌的數字記錄!
是不是該去拆某人他家屋頂ㄋ???..............

我在這欄提這些事,是提醒大家!我們和政府都還在補這個[萎大政策]的大洞!
至於,最大的戰略!老百姓你我覺得只有一條→→{{{大家告訴大家!媒體是如何操弄欺騙無知百姓}}}


返 回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 本欄無作用
語法選項: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文章主題:
文章內容:
特殊符號輸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