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老的民主裹屍布上的「統一浮水印」
回 覆 | 返 回 |
埋亡人 於 2002/06/14 18:29 | |
余老的民主裹屍布上的「統一浮水印」 | |
這是未曾發表的舊文,因見版上空虛,從箱底翻出來撐撐場面 其實這一篇已經寫好許久,因沒有時間查證部份細節暫且按下;待有了時間,卻覺得興頭已過,也就給丟到角落去了。 偏偏「樹欲靜而風不止」,咱們想歇手,人家卻還意猶未盡,先是中時又在上個月底搞了個花團錦簇、鑼鼓喧天的追思音樂會,這兩天又有個「陳高」先生到本版來踢館,很為余老在本版所受的待遇叫屈。也許我所搜集到的這二個事例,有助於讓「陳高」理解,版友們何以連個死人都不肯放過。 昨兒個在公司,不小心看到攤在茶水間桌上的中時舊報,頭版二條斗大標題,『 美輿論推崇余紀忠民主貢獻 』。上邦大國親頒的褒揚狀,確實讓喪家歡欣鼓舞、雀躍三分,可咱們卻老大不服氣。 余老千秋定位,動員家臣養士在自己報系阿諛謳頌,平民百姓就當奇文共賞,聊添些茶餘話資。現在連外國媒體也端出來背書見証,這我可真是受不了。又想到中時『外電解譯黑盒子』的美譽名聞已久,現成恐怕就是一個活生生(或是死翹翹)的例子。當下心一橫,拿起報紙,走入廁所,掀起馬桶坐墊,蹲踞前緣,強忍著胸口窒悶、腸胃翻騰,一字一句硬吞入肚。還好,雖然數度作嘔,但因平日不吃午餐,腹已空空,只湧上了些酸水痰。 這則署名記者「劉屏」的弔電,發於四月十一日,刊於四月十二日,一稿兩吃,一式兩幅,《中時》、《工商》兩戶的正堂大廳都有展掛。 內文破題一段就很刺鼻兼逗趣: 『美國西岸最有影響力的報紙《洛杉磯時報》今天報導中國時報創辦人余紀忠過世的消息﹐讚揚余紀忠生前不畏權勢﹐突破禁忌﹐是民主發展與新聞自由的鬥士。』 先講逗趣的。《洛杉磯時報》算是莊重可敬的報紙,但是什麼「西海岸最有影響力的報紙」,就有點好玩了。比較接近事實的說法應該是「加州地區最有影響力的地方性報紙」,不管東岸、西岸,最有影響力的報紙就是紐約時報,再來就是華盛頓郵報,勉強一點的還有芝加哥論檀報,L.A. Times就只是一家在地報,格調再高,格局就是如此。 那麼,為什麼一個地區性報紙要煞有介事地報導一個撮爾「小國」裡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報紙的老板壽終正寢的消息呢?且讓我也煞有介事地到latimes.com網站給他用力地查探看看。 很噴飯哦!這個光耀時報門楣的「報導」,居然是在《家居版》訃聞欄上,總長592個字的小欄塊,署名 MYRNA OLIVER, 是該報家居版的專職訃聞撰稿人。 什麼是訃聞撰稿人?原來英、美報紙有個很人性化的傳統。不管報社再大、名氣再響,總會開個所謂社交版,專門刊載地方人士日常家居活動訊息。舉凡婚喪喜慶、送往迎來等等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可以由您自己撥個電話,或寄個短簡到報社,托其刊登,以告週知。比如說欣逢小兒彌月之喜,特於X時X日於鄙宅前院草坪舉行野餐會,與親朋知己歡喜慶祝等等。報社會有專人處理這些消息,或改寫,或多搜集些資料增潤,也可能派人出席做事後報導(如果對方是社會名流)。 而一般來講,其中的訃聞類都會被特別謹慎的對待,有點規模的報社都會有專職的訃聞撰稿人,幫助滿腔悲痛、泣難成聲的喪家潤飾文稿。但是,嚴謹的報社對逝者的生平論斷還是會把關,由不得喪家自己瞎吹捧。 講這麼白,看官都知道這個中時頭版所轉載的『輿論』是啥貨色了吧。 還沒完呢。這「美國西岸最有影響力的報紙」真的有『讚揚余紀忠...,是民主發展與新聞自由的鬥士』嗎?當然沒有。 訃聞標題稍顯聳動,『China Times Founder Offended Nationalist Party of Taiwan』,內文記述了《美洲中國時報》因為大幅報導中國選手在1984年洛城奧運的優異表現,以及對雷根總統及共和黨的政府的批評,遭到黨內中常委批鬥,而於同年遭到國民黨停刊。第二件事蹟,則是對於民進黨違法組黨,中國時報不顧禁忌,加以完整報導。最後則是以「陳水扁總統如是說」的手法,括引他在總統勝選之後拜會余老時所說的這個贊辭,"a 上舉兩項豐功偉蹟當中,關於美洲中時部份我懶得講,關於民進黨組黨部份,我倒有些記憶和看法。 其一,中時並不是唯一報導這個事件的報紙。當時較俱獨立報格的自立晚報、台灣時報都有大幅報導。 其二,報導並不等於公正報導。整個報導還是隱含對黨外人士可能「高估自己,錯估政府」,終將咎由自取,玩火自焚的嘲諷和預言。它當天那篇言辭愷切、語重心長的社論我至今記憶猶新,大意是敦勸黨外人士切勿輕啟事端、一意孤行,徒陷黨外於不復、政府於不義。我那時還傻傻地想,組黨干禁何等嚴重,豈容兒戲?盟誓已立,檄文既出,他們還能自己夾著尾巴找台階下嗎?各位想想,這樣刀切豆腐兩面光的報導,會得罪當道嗎?有什麼勇氣值得尊敬?能拿來寫墓誌銘嗎? 其實,如果要引用外電,我倒找到了幾個正正式式的報導,只是不知道合不合余老在天之靈的脾胃: 『余紀忠,一貫積極鼓吹與中國統一的台灣中國時報報系的創辦人,因癌症病逝,享年九十二歲』。 (這『一貫積極鼓吹與中國統一』形容的是人,不是報系,版友千萬別罪誅九族) 當然,這款污蔑余老的報導,出於美帝傳聲筒,我先代表中時集團上下左右、遠近親疏提出嚴正的抗議和譴責。 別急,還有一則報導來自於統媒心目中的人間天堂,新加坡,而且出於該國第一大報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海峽時報。以該國元老院第一長老李光耀先生和余老交情之深,以及該國報紙言論控管之一貫水準,這個報導應該是極中肯的吧。 它幾近蓋棺論定的標題是: (此篇已歸入該報庫存頁,會員才可調閱。不過,可以用 "Yu Chi-Chung" 到 Yahoo 或 Google 搜尋,當可確認此一連結) 當然,我們也不願遺漏掉難得的一篇自曝其追求統一志業的弔電譯稿: 這篇譯稿,最重要的內容是,老布希向余老遺霜表示,『深知余先生大力支持兩岸統一以及一個中國的理念,您想必知道,我在這方面與余先生 志同道合。』但是時報的編輯給的標題卻很中性,不知道是老布希表錯了情,還是這番鬼話連他們也不信。 一代報人,自詡一生堅守知識份子風骨,不畏權勢、不折強權,念茲在茲地維護新聞自由、爭取民主權利,卻又同樣堅定地主張,已經享有充份自由、民主的二千萬人應該冒著失去這一切的危險,心甘情願地接受一個極權專制政體的宰治。 |
巴茲光年 於 2002/06/14 21:49 | |
Re:余老的民主裹屍布上的「統一浮水印」 | |
埋亡人兄, 崇拜!偶像! 請受小弟一拜m◎m∼二拜m◎m∼三拜m◎m∼ |
yl 於 2002/06/14 22:13 | |
Re:余老的民主裹屍布上的「統一浮水印」 | |
good job! |
埋亡人 於 2002/06/15 01:15 | |
Re:余老的民主裹屍布上的「統一浮水印」 | |
光年老弟,我這都是被你那篇「余老先生,請快快安息吧!」的缺德文章帶出來的。 可嘆我一生敦厚敬謹,恭讓自持,如今就毀在這樣一個國之大老。 |
yl 於 2002/06/15 06:16 | |
Re:余老的民主裹屍布上的「統一浮水印」 | |
可嘆我一生敦厚敬謹,恭讓自持,如今就毀在這樣一個國之大老。 Don't blame anything on yourself. You dimply did not clarification works by pointing out the fibs or lies the China Time system put on itself. Did you say anything untrue? anything calumnious? No, not at all. I hope that we do not mistake 敦厚敬謹 as Hsiang-Yuan, which Confucius criticized as the plunderer of virture. |
yl 於 2002/06/16 02:42 | |
Re:余老的民主裹屍布上的「統一浮水印」 | |
Clumsy me, all thumbs! Upon reading my own post I realized that I made some terrible typos. It should read: 可嘆我一生敦厚敬謹,恭讓自持,如今就毀在這樣一個國之大老。 |
Hans 於 2002/06/16 13:26 | |
Re:余老的民主裹屍布上的「統一浮水印」 | |
哈哈哈 搞笑嗎? |
巴茲光年 於 2002/06/16 15:03 | |
Re:余老的民主裹屍布上的「統一浮水印」 | |
埋亡人兄, 小弟謹受教,哈哈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