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評聯合報記者蕭衡倩<IQ、PQ與阿Q>一文
回 覆 返 回


路邊社  於 2002/08/09 10:25
簡評聯合報記者蕭衡倩<IQ、PQ與阿Q>一文

埋王人兄在<一字千億的民主代價>這欄裡留言(NO:817_50)指出:「『聯合筆記』本來就不是讀者投書,而是專供聯合報系高級幹部秀秀『筆記』」的小方塊。筆記,懂吧?字跡零亂、理路不清的草稿啦。」讓我對「聯合筆記」這個專欄開始產生興趣,套一套蕭衡倩記者的說法,我也想知道聯合報記者的RQ(reporter quotient),也就是「記者商數」。以下,就是個人對蕭衡倩「IQ、PQ與阿Q」一文的小小看法。

首先,很高興蕭記者認同「陳水扁總統的一邊一國論,對中華民國現狀的描述基本上沒有錯,維持現狀也是大多數台灣人民的希望。」對於懷著統一大夢的人來說,能讓他們看清楚、進而認同台灣此岸的「國家現狀」,我就想為阿扁總統「歌德」一下。只是,蕭記者後續的「理解」就讓我大惑不解了。「為何總統要做可能促使現狀改變的事?」有嗎?我只記得總統「陳述了事實」啊?說老實話會「促使現狀改變」?那請問,是促使了哪些現狀改變呢?「中共打壓」嗎?中共從來沒放棄武力犯台,他要是對台灣友善,那才是「現狀改變」咧!美國「不支持台獨」嗎?美國從來就不曾「正式」支持過台獨,只是要求兩岸問題要兩岸人民共同和平解決。阿扁總統的老實話,有讓美國改變這樣的立場嗎?也沒有!「股市大跌」嗎?股市本來就是隨資金的進出而波動,難不成「只漲不跌」、「永遠維持一萬點」才叫做「維持現狀」?

接下來蕭記者花了極大篇幅去分析(揣測?)總統在這次主權宣示(這是我最喜歡的說法)的言論後,政府對其影響的後續動作,並在「府院黨事後慌張的會商因應,決策體系回應的步調不一。不論多少降溫動作,乃至於陳總統的再說明,都解不開外界對總統發言目的與時機選擇的困惑」這樣的「定調」中,把所謂的PQ(總統商數)打了極低的分數。蕭還拿總統喜歡師法柯林頓一事,藉「在資深白宮幕僚眼裡,柯林頓卻是近幾任總統中最無法自我控制的一位」的說法把總統又消遣了一頓,認為總統此次言論乃臨時起意、「擦槍走火」(因為不善於「控制自己」)。

在此,我們必須嚴正的指出,在總統對中華民國現狀的描述「沒有錯」的普遍認知下,居然會「引起風波」,需要「府院黨會商因應」、乃至於「派人赴美說明」,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媒體自己!媒體在總統發表言論後是如何地「預言災難」,動搖人心,當預期的效應達到後,再以「報導輿論」的面目「忠實反應民情」,這一切一切的新聞操作手法,版上討論已多,茲不贅述。媒體擾亂一池春水的斧鑿斑斑,卻要說老實話的總統買單負責,論其RQ,豈是低能可比?簡直惡劣!

從蕭記者「認可總統對國家現狀描述」的前提,依然可以掰出總統PQ不夠的結論,可以看出,統派在統獨論述中已失去理論基礎(注1),不得不轉而針對執政當局(這次的箭靶是總統)作人身攻擊,以延續攻擊火力。在以後的媒體監督中,這應該是我們觀察的重點。畢竟,在權位的競技場上,我們目前是佔有優勢的,一旦受媒體蠱惑而動搖了這個優勢,統派當權、媒體同聲,即使台灣不再威權,我們的努力成果也將會倒退好幾年。

ps:嚴肅了半天,輕鬆一下作個小考據。蕭文中提到的「相信無法相信的,才是真正的信任」這句話,經我用google搜尋的結果,居然是韓劇「情定大飯店」裡的台詞!看來不太看韓劇的我,跟新世代是有點兒代溝了。

注1:這不是我的創見,是竹中半兵衛兄在外獨會「意見交流」版中<這一戰,統客大敗>的觀點。文見網址http://www.gati.org.tw/chat/index.php3?read+1028714015


http://udnnews.com/NEWS/OPINION/PUBLIC-FORUM/941348.shtml
聯合筆記》IQ、PQ與阿Q 蕭衡倩

每個人都有IQ和EQ,但兩者不一定成正比。對台灣人民來說,最近 IQ、EQ 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PQ (presidential quotient),也就是「總統商數」,它包括了元首的智慧、判斷力、情感認知及負責的領導能力等。

陳水扁總統的一邊一國論,對中華民國現狀的描述基本上沒有錯,維持現狀也是大多數台灣人民的希望。但既只是維持現狀,既然兩岸政策沒有改變,為何總統要做可能促使現狀改變的事?陳總統不可能不知道他的一席話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陳總統的演出究竟是擦槍走火,還是縝密規畫的結果?如果是前者,身為國家領導人本應審慎,尤其是在兩岸關係方面。如果是後者,包括美國、中共的反應及股市大跌,都應該事前即沙盤推演。但我們看到的是,府院黨事後慌張的會商因應,決策體系回應的步調不一。不論多少降溫動作,乃至於陳總統的再說明,都解不開外界對總統發言目的與時機選擇的困惑——那正是衡量「總統商數」的重要指標。

陳總統喜歡師法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從出寫真集到與青年座談,都其來有自。但在資深白宮幕僚眼裡,柯林頓卻是近幾任總統中最無法自我控制的一位。想成為稱職的總統,想把世界放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先要能控制自己。

所謂「相信無法相信的,才是真正的信任」。我們很想相信,善於運用媒體的陳總統說出一邊一國論時,是經過審慎考量和推演的。他應該事先料想到,媒體在當天以及接下來的幾天會如何處理他的談話,華府、北京會有那些可能的反應。人民也願意相信陳總統的「總統商數」,認為他不是以即興的態度治理國家,更不會以隨意的態度處理兩岸問題。結果,扁政府卻對外界及媒體的反應感到驚訝,甚至說沒想到會引發風波,還得臨時派人赴美說明。如此看來,「總統商數」顯然是出了問題。

台灣人民縱有再高的IQ和EQ,似乎都無濟於事,因為誰也無法體會到陳總統在這次事件中想要展現的PQ,大家也只好阿Q一點了。

【2002/08/09 聯合報】


NO:862_1
Tom  於 2002/08/09 16:05
Re:簡評聯合報記者蕭衡倩<IQ、PQ與阿Q>一文

這位蕭姓記者的文章要是用在1999年李登輝的兩國論時, 照她的標準可能還要更狠些, 才能表達.
儘管李前總統到目前還是被他們極盡羞辱; 李先生在臺灣人心目中地位的崇高, 不是他們每天對我們洗腦可以見效地.

這次阿扁的表現, 民間評價都說是: 中規中矩. 只要繼續下去, 下屆連任是十拿九穩. 文章說些美國, 中共和股市反應都是經不起考驗的東西.

聯合報的立場可能在對岸比較有市場吧


返 回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 本欄無作用
語法選項: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文章主題:
文章內容:
特殊符號輸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