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台灣人 於 2003/04/10 22:31 | |
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修淑芬/台北報導 兩岸大學生未來該如何較勁?根據CHEERS雜誌的調查發現,台灣企業一致認為台灣大學生整體表現比大陸佳,但憂心台灣學生若再不主動學習,好好培養英文實力,不超過三到五年,優勢將被大陸趕上。 調查中,有三成八企業認為台灣的大學生素質比較好;一成五偏愛大陸人才;二成三認為兩岸學生素質不相上下;若細分行業,則五成的服務業及高科技製造業認為台灣的素質比較好。 有企業觀察,台灣大學生靈活度比較高,學習能力反應都快,做事彈性度較高;反觀大陸學生,雖然容易管理,但是「腦筋有時轉不太過來」。不過,企業認為大陸內地的大學生素質,還是比不上北京或上海名校的學生。總體觀察,大陸好的人才或數量,企業仍認為還是比台灣多。 比較兩岸的就業機會,台灣大學生若想去大陸工作,機會有多少?調查指出,已在大陸設點的台灣企業中,有五成企業「不招募任何人才」;另五成企業中,只有傳統製造業、高科技製造業將只招一百人以下。至於金融業因受限台灣法令,則完全沒有名額。 在薪資結構的比較,CHEERS雜誌分析「台灣學生將還有幾年可占優勢」。在台灣,近五成企業給予新鮮人起薪二萬五千元到三萬元;相較對岸,五成七則給予大陸大學生五千元至一萬元不等的薪資。 這類比較兩岸的新聞很多,讓人感覺好像我們兩岸是同一國家,一付大陸人將取代台灣人 |
acoco 於 2003/04/10 22:58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大陸人不能來台灣工作 大陸人可以透過網路做台灣的工作 |
台灣學生 於 2003/04/11 01:47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其實這個問題可以換一個國家的名字來問, ” 調查中,有三成八企業認為台灣的大學生素質比較好;一成五偏愛伊拉克人才;二成三認為兩國學生素質不相上下;若細分行業,則五成的服務業及高科技製造業認為台灣的素質比較好。….不過,企業認為伊拉克的大學生素質,還是比不伊拉克名校的學生。總體觀察,伊拉克好的人才或數量,企業仍認為還是比台灣多。….比較兩岸的就業機會,台灣大學生若想去伊拉克工作,機會有多少?調查指出,已在伊拉克設點的台灣企業中,有五成企業「不招募任何人才」;另五成企業中,只有傳統製造業、高科技製造業將只招一百人以下。至於金融業因受限台灣法令,則完全沒有名額。” 看到問題了吧?這個報導攏統的包函了許多事, 第一,拿大陸最好的學生跟我們一般的平均素質比然後自己嚇自己.如果要比國力那是不是要比平均素質才對. 第二,工作機會.將來是否會開放到任何大陸人來台工作?又,工資上扣掉種種的考量是否值得?假設真的開放了,如果大陸人那麼優秀,他們來台工作一段時間後,為什麼要接受比台灣人低的薪資,那麼他們的優勢是否依人存在? 最後是,什麼原因讓台灣人需要到大陸找工作?如果台灣人在大陸做的事情,大陸人都可以做,或雖然不是那麼好,但他們要求的薪資比台灣人低得多.那台灣人在大陸是否有競爭力?大家這幾年來大概也都看到了. 所以真正應該探討的是到底台灣的競爭力在哪裡?到底我們要在什麼地方跟人家交流或競爭.如果我們的企業不繼續投資自己的土地,讓大陸永遠趕不上台灣的科技,讓我們一流的人才在自己的土地上有許多的工作機會.到最後非得到其他的地方才有工作.那我們是該開始擔心,大陸是有許多優秀的人才,而且他們要的薪水比我們低. |
CW 於 2003/04/11 02:54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只要台灣堅持民主自由的制度和多元開放的價質觀 台灣人的平均素質一定比專制政權.無資訊自由下培養出來的人好. 統媒老是把台灣人和中國人扯在一起. 這是不求長進的思維. 要比也要和美日歐比. 然後再來檢討. 上次商週也把台灣大學生和中國大學生一起比較. 好像商週驚人的發現 錄取率60%的平均素質 是比不上錄取率30%的平均素質
|
demo 於 2003/04/11 03:03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這些所謂驚人的發現 我們不用因此就畏懼中國 可是要畏懼中國大學生的國際競爭力 這一點我想沒什麼好反對的 真要論素質 請問什麼是素質 今天台灣的大學生有素質可言ㄇ? 答案是沒有 你說考上國立大學的那一票 至少有學問? 很抱歉 中國的大學生別的不行 論用功程度 覺對超過台灣 所以虛無飄渺的素質論 有什麼用? 現在大學生除了會擠補習班拼研究所以外 還會什麼? 你說唸英文? 台灣人學英文是五花八門時髦得很 中國大學生是死k 你說那些專制社會長大的人會有什麼見解? 也許沒有 可是如果你是企業老闆 你管他有什麼見解素質? 翻翻報紙 幾家外商公司徵人 不用經驗不用資歷 唯一的條件是 英文要好 商週等媒體報導這類新聞是有何居心 反正只要是中國的 |
台灣學生 於 2003/04/11 04:40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不用經驗不用資歷,唯一的條件是英文要好?那這種主管的見解不去也罷.只要英文好?美國街上隨便拉一個流浪漢,恐怕就輕易打敗大部分台灣的大學生.在討論問題的時候平均要跟平均比,特例要跟特例比.問題重點不是在否定別人,重點在看到自己的優勢,從那裡出發.但現在我們的媒體是,看到別人一點的好,然後鼓勵大家趕快把自己的好錦上添花的加到別人那裡. 對啦,我們趕快趕上這股潮流,將所有的貢獻過去,一起建立大中華共榮圈.但到時候你回頭一看,高科技都在那邊了,工作機會都在那邊了,你想怎樣?留在台灣喝西北風?人家什麼厲害都是人家的,急急忙忙的把自己最好的帶過去,你以為有一天人家好了會感謝你,會真的想要分你一杯羹啊?那現在的台籍幹部就不會薪水直直落了,香港回歸了,交流也最頻繁了,到底她現在如何? 不是的,我們不想看壞他們,也不想忌妒人家有什麼成就,我們知道他們人多,只要幾個百分比的人優秀就比我們多了.我們該做的是,趁現在我們還趕在人家前面的時候,看看我們自己的優勢是什麼?未來想過怎樣的日子?集中資源往同一個目標發展. 瑞士平均素質可能不比美國好,最厲害的幾個沒有美國強,整體國力更不能跟美國比.但人家好好的發展一兩個目標,國民所得就是比美國高.用美國跟瑞士當例子你不會說我有什麼意識形態了吧? 瑞士有沒有投資美國?當然有.但他們不會擔心現在不投資美國,有一天美國變成世界超強經濟體會後悔,所以趕快讓絕大多數對外投資往美國去.也不會讓唯一的幾個科技大廠,一方面說經濟不景氣所以放慢本國的投資,一方面卻到跟他們有競爭關係的國家把最新的技術跟資金都投在那裡. 真正要捫心自問,你有什麼資源?你能力在哪裡?你希望你的家鄉,你的未來,你的子孫過怎樣的生活?什麼全球化?什麼國際競爭力?什麼世界第一?這些都是好聽話.該問的是,發展什麼什麼之後你的生活素質真的會提高嗎?可以就趕快做會,就算把嘉義叫做伊拉克巴格達我想大部分的人也無所謂. 不會,管他什麼美國瑞士都不行,對吧? |
CW 於 2003/04/11 09:14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demo 先對照你自己講的話 你這句話表示用功是一切. 其他是虛的. 可是你下面的話馬上又反駁這一點. >>現在大學生除了會擠補習班拼研究所以外 大學生擠補習班拼研究所. 不就是一種用功的表現. 怎麼一只要是台灣學生的用功. >>可是如果你是企業老闆 如果是勞力密集的工作. 當然不用「見解素質」. 如果是高科技. 知識密集的產業 >>幾家外商公司徵人 台灣學生也說了: 美國街上隨便拉一個流浪漢英文都很好. 按你的標準 >>商週等媒體報導這類新聞是有何居心 有警訊當然好. 但是比較論述至少要在基本公平的基礎上才有意義. 這是常識. |
誠可 於 2003/04/11 10:22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台灣兩千多萬人口怎麼跟十幾億人口的中國相抗衡. 不用説運動,人才,素質,人員上中國自有其優勢. 台灣的學生素質今不如昔,大學,研究所太好考, 也難怪今日報載大學畢業生等同高中生起薪的怪現象. 令人憂心的是一旦台灣門戶開放,中國人會蜂擁而至 搶食台灣高薪市場.那時候的台灣青年要往哪裡去啊! 月薪伍千塊業主都不要?? 不是危言聳聽,卻也是事實.專家也説台灣的優勢逐漸流向 中國. 結論是:1.支持阿扁連任. 2.三通問題沒有其急迫性. 3.取消課徵遺產稅.試想全國首富蔡萬霖,王永慶,連戰.. 的課的到嗎?大家都在掏空台灣資產. 4.嚴格控管台灣優勢產業. 5............... |
熊貓 於 2003/04/11 11:13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這新聞也早不是新聞了吧。台灣大學密度全球第一,和中國大陸的競爭一比自然差多了。上次也有看到一篇報導,拿台灣和大陸的應屆畢業生比,廠商老闆最想要應聘的是中國大陸的學生,雖然她們很現實,但就投資而言,她們的薪水較低廉。但是這文章也有提到台灣學生創造力比對岸都還好。企業的觀察在這方面我想還是有待考量的。 但是英語能力的話,我想依我了解,對岸早就有要求英語要通過某測驗才能畢業這是不可否認。但我想依我們比她們環境優越的情況下,趕快修正,趕上就不是問題。但另一方面,要憂心的是要是以後台灣廠商都能到對岸設廠的話,台灣應屆畢業生工作機會可能少很多,畢竟對岸的人生活水準普遍低於所以我們薪水要求比我們低。 大家共勉之吧,也希望各廠商在想到大陸設廠時不要忘本,回來為我們台灣貢獻。 |
皇國御陵威 於 2003/04/11 13:32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前天統媒中國時報也報這個新聞,他的說法很有趣:兩成企業認為中國大學生優於台灣大學生. 統媒在阿扁一當選,馬上指出阿扁拿到四成支持的意思就是有六成不支持他,這時候怎麼不會說:有八成企業認為中國大學生並沒有台灣大學生好? 我一點也不覺得有兩成的人認為中國大學生較佳,算的上什麼警訊.台灣的大學是大學,中國的大學難道不是大學? 今天要同樣拿大學來比,至少要是實力相當才有意義.結果只有兩成企業認為中國大學生較佳,然後統媒就解釋為台灣要被中國追上.這差太遠了吧? 實際上應該是,中國大學生並不怎麼樣,只不過有兩成(實際上是一成多吧)的人認為他們比較好而已.這個比例其實是反映了中國的大學教育並不好. |
PbunOng 於 2003/04/11 13:55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看來又是一篇譁眾取寵的無聊文章。 企業界是抱怨大學生素質變差,誠如上面留言指出,老闆們還沒適應高學歷時代的來臨,這是老闆們的心態問題,也不是新聞,沒什麼好討論的。 但Cheers的幾個觀點就很可議。 (1) 為什麼大陸學生的「國際觀與英文能力較好」?英文能力較容易比較。中國是精英教育,大學生英文能力較好也是必然。但是,Cheers作調查時有沒有先定義什麼是「國際觀較好」?中國是資訊管制的國家,也不是允許學者與學生公開討論的國家,能培養出「國際觀較好」的人才,實在是令人驚訝。我這種90年代的留學生見識過中國學生的狹隘偏見,要我相信過了十年有完全相反的改變,實在有點困難。 (2) 此外,調查中企業界是認為中國大學畢業生較上進,在兩至三年內,「個人」能力上的劣勢可以扭轉。但Cheers不知用哪一國的邏輯推論出,中國的大學五年後會教出比台灣學校畢業還好的學生?作為一位大學教師,覺得這種推論實在是莫名其妙。不信的人請上上中國大學名校的網頁看看那種近乎台灣學校20年前的師資,能傳授什麼最新知識?我不敢說我個人學問多好,至少選修課我是用review papers與2000年以後出版的專書授課。不少老師也是這麼做。 |
我思故我在 於 2003/04/11 15:25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中國人有「數量」崇拜症候群,只要人數多的國家:力量比較大、腦筋比較聰明、學生比較用功、好的東西都比較好,沒任何壞的一面..... 依照他們的觀念 中國人的觀念裡,天才、用功程度、素質、各式能力......等等,都是可以累加的,跟算術一樣 這也不只是中國人的現狀,更是歷史,《邯鄲學步》的典故就是這種觀念的產物。 中國人是兩千年來都沒改變的恐龍民族 |
demo 於 2003/04/11 15:49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to cw 好吧 我承認我上一篇留言講得破綻百出不知所云 不過很多外商公司徵人只要求一項英文 那是報紙徵人啟示寫的 業界的人也這樣講 至於爲什麼 這個可能要去問她們 |
誠可 於 2003/04/11 16:33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NO!NO!demo講的也不對! 依個人生意上多方接觸結果,英文絕對不是唯一的選項. 以信賴性言,在外商眼中台灣人還是較中國人具有優勢. 許多外商寧可花大把鈔票請台灣人去中國工作.外商那麼 傻啊!為何捨近求遠?? 不過我倒是擔心腳踏實地的台灣人日子一久會被中國的廉價 勞工取代.原則上在異地薪水再高,徨徨終日毫無安全感. 誰知道明天會怎樣? |
大東亞決戰機 於 2003/04/11 17:18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同樣是天才,十億人國家的天才,就是比兩千萬的天才還要天才!也比兩億人的更天才 >同樣是偉人,十億人國家的偉人,就是比兩千萬的天才還要偉大!也比兩億人的更偉大 >比用功,十億人國家學生的用功程度,也會比兩千萬的還要激烈!也比兩億人的更激烈 記得看過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比喩: |
PbunOng 於 2003/04/11 17:31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舉實例說明我認知中的中國學生1996年時之「國際視野」。 同研究室有位北大畢業的高材生,老愛批評日本人,老美一般對日本人也沒什麼好感,有時客氣回應一下,幾次下來,這位大陸妹變的得意忘形,有次當著老闆的面,譏諷日語中,主詞+受詞+動詞,的一般語法,是不合邏輯的語言。 好死不死,老闆是猶太裔,他「老北」與「阿公」都是說德文的,他本人德文也不錯。老闆聽了很不爽,說他們家講德文時也是常常主詞+受詞+動詞。大陸妹才收斂些。 喜不喜歡日本人是個人自由,但搞到會認為日語是「次等語言」,只有北大會教出這種「具有國際觀」的高材生。 |
Eric 於 2003/04/11 21:45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中國的大學生素質及觀念如何? 千萬別問投資的老闆 ! 問問時常支援中國生產線的台灣工程師就好. 我同意中國一定有少部分優秀的大學生,當然台灣也有. |
CW 於 2003/04/11 22:55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但工資目前也快速的趕上台灣中. 不知老闆們心中做何感想,下一步是否要開始評估非洲投資的可能>> 對於說西進要提早去卡位的台商. 統媒. 我想他們去非洲應是「勢不可擋」. 還有 火星也要提早去卡位.布局. 以免將來火星市場起來. 台灣就錯失良機了. |
老怪 於 2003/04/11 23:17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德語基本上也是 S+V+O. 但 O 也可以放在第一位. 至於 動詞, 是固定放在 第二位 的. |
陳 少優 於 2003/04/11 23:23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在大陸的許多地方, 誘惑比較沒有那麼多吧! 放學回家, 除了讀書, 能做的好像不多, 而在台灣, 有的要去唱卡拉OK, 有的要去看政治新聞, 有的要去喝咖啡, 有的要去打工, 有的甚至要去聽演唱會. 活動真不是普通的多. 即使在上海, 能夠去高消費的地方, 大多是台商. 在我們認為很便宜的地方. 上海的大學生却不太負擔的起. 如果不讀書, 要做什麼呢? 大陸的學生水準很高嗎? 大陸學生常常可以從書中旁徵博引, 只是常常是歪理, 讓人啼笑皆非, 有時笑掉大牙. 單是看中國可以說不這種書的水平就可以知道了. 大陸人的英語真的很好嗎? 也不見得. 我在日本讀大學的時侯, 看到大陸學生的英語發音蠻糟的, 往往是鄉音無改的講, 連講日文也一樣, 非常刺耳難聽. 只是他們比較不怕講錯罷了. |
反支那媒體 於 2003/04/12 00:04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商周做的台灣大學生素質調查,我看了。 有一個重點要特別注意,商周調查的母體是「在大學任教的正教授」級的教授。 我自己在在大學教書,不過我才三十多歲,只是講師而已。 在台灣的大學裡,當到正教授的,多半有十年以上教學經歷,年紀起碼四十以上。五十、六十居多數。 這批人來看學生,很可能看不出學生的多樣性。台灣的學生在基本專業學科上的努力,是有可能比不上這批正教授三十年前的程度。但是,這批「正教授」,卻可能不曉得目前的大學生,懂的東西其實比三十年前的這批人更廣更多。 這批正教授,很可能有一大部份是不懂電腦及網路的。或說只是略懂電腦卻不會活用網路。今天的大學生,有很大部份的學業是建構上網路上。他們利用網路查詢資料(Internet是最世界最豐富的圖書館),也不可否認有很多大學生上網只進聊天室、上色情網站。 今天的台灣的大學生,也在學習民主參與,加入社團活動,有多元的思考。對一般常識的了解,遠多於這些三十年前讀大學的「正教授」。 拿電機系的學生來講,三十年前電機系學生要學的可能是真空管,但今天的電機系學生該學的,既多且雜。每個學有專精的正教授,可能會認為就他的領域而言現今的學生不如當年,但這些正教授並不知道目前的大學生在學識、常識的廣度上遠超過當年的大學生。 中國的大學生很用功沒錯,但中國僵化的環境下,並沒有自由思考的空間,也沒有民主參與的概念。 企業界愛用中國大學生?只因為他們身價便宜罷了。這跟傳統勞力產業愛用外勞是一般邏輯。 |
哈拉班 於 2003/04/12 00:41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反支那媒體 大大, 您果然看出重點,要調查大學生素質怎麼用問卷的方式去問這群教授呢? 您可不可以在回憶一下,商周做的台灣大學生素質調查, 是問台灣的教授. 那麼 商周做的中國大學生素質調查,可是問中國的教授嗎? 如果這樣做,那結果怎麼能比較呢? 這樣的調查變成中國教授對中國大學生的滿意度, 和台灣教授對台灣學生的滿意度比較. 要比較素質,應該有些客觀的標準.不應該憑教授的印象給分吧 |
PbunOng 於 2003/04/12 12:53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我個人不懂德文,但覺得我以前的老闆沒必要胡鄒。所以翻了一下語言學的閒書,The Worlds Major Languages, edited by Bernard Comrie.找到了一個例句, Ich weiβ, daβ Heinrich die Frau liebt. (I know that Henry the woman loves.) 書上說在某些子句中,finite動詞一律至於句尾。例如本句的子句,英文中Henry loves the woman. 的語法成了Henry the woman loves. |
gg 於 2003/04/12 13:00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工資便宜罷了 素質那麼高 應該推翻貪污腐敗的政府 支那是文盲最多的國家之一 支那人留學美國增加是不 爭的事實 素質那麼高 應該是美國人去留學吧 台灣數學競賽拿了20多的滿分剛出爐的 要罵台灣 就說支那好 要說台灣好 就說大家都是支那人 |
反支那媒體 於 2003/04/12 14:45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這樣的調查變成中國教授對中國大學生的滿意度, 和台灣教授對台灣學生的滿意度比較. >這就和素質一點關係都沒有,祇能顯示偏袒學生的程度而已. 講的沒錯。其實國內雜誌的一些民調都有這類的問題。調查母體完全不同,卻還拿來排名與比較。 例如天下遠見集團行之有年的縣市長滿意度調查,調查的母體是各縣市市民。一樣是台北縣,是可以拿蘇貞昌2003的滿意度來跟尤清1995來比,但要拿蘇貞昌2003來跟胡志強2003來比,還做各縣市長施政績效排行榜,真是懶叫比雞腿。 還有,我們各級學校一般而言以六十分為及格,這是當初的一個規定,甚至,研究所是規定70分為及格,這都是當初的規定。但民意調查啥時有「滿意度超過百分六十才是及格」這回事?遠見雜誌,還會區分哪些縣市長及格,哪些縣市長不及格。 對了,遠見雜誌年年都在做大學評鑑,有趣的是這幾年來許多大學去遠見做形象廣告,這其中的關鍵就⋯⋯⋯⋯各位自己去想了。 |
acoco 於 2003/04/12 16:52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升學率可以代表國力 社會資源越豐沛的國家,人民受高等教育的機會越高 中國的升學率5% 台灣的升學率100% 代表著台灣的平均國力是中國的20倍 就是因為台灣的平均國力高於中國 這也是當台資大量西進,台灣可以存活的主要原因 台灣大學生要培養不可取代的能力 有不可取代的能力,找不到工作,就自己創業 人云亦云,容易迷失自己 |
窗 於 2003/04/12 17:45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德語基本上也是 S+V+O. 但 O 也可以放在第一位. 至於 動詞, 是固定放在 第二位 的. 基本句型是如此沒錯 常用句型則通常是 S+助動詞+O+V 或是子句中如普隆公的 S+O+V+(助動詞) |
PbunOng 於 2003/04/12 18:16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感謝熟悉德文的朋友指正。這20年來,英文太流行,以致40歲以下的理工科專業人士大都已不會德文。因為德文重要文獻都已翻成英文﹝準備資格考時K過幾篇1920年代德文文獻的英譯本﹞,且德語系國家的學者也多用英文發表。很高興在這邊可以學這麼多。 |
鍾雲 於 2003/04/12 21:52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這是告訴我們台灣的學生要加油了^^|| |
Excalibur 於 2003/04/12 22:25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台灣的大學生大多只有用一隻小指在應付課業... 即使是在台灣大學也一樣, 認真的學生本來就不多... 不過這也是長久以來的社會風氣... (高中以前很用功, 大學開始玩...) 不過學生愛玩歸愛玩, 每個人都多少有學會些[特殊技能] |
反支那媒體 於 2003/04/12 23:40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不過學生愛玩歸愛玩, 每個人都多少有學會些[特殊技能] >(eg:組裝電腦, 設計網頁, 修理腳踏車/機車, 熟練電腦繪圖....) 這就是我要說的 |
窗 於 2003/04/13 00:28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偶個人看法 知識累積的能力應該一部份交到建立大型資料庫的工作上 (雖然台灣的大型資料庫或是網上提供的資訊透明化程度比起先進國家也還是鴉鴉烏) 年輕人應該透過有組織的學習團體中生活 學習到廣泛的基礎知識以及其彼此之間的連結 在有需要的時候作出基本大方向判斷 並透過平時的人際網絡尋求適當協助群策群力再加上大型資料庫搜尋能力應該就可以了 東方人最差的就是打組織戰 唯一例外的是日本 |
PbunOng 於 2003/04/13 01:21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 東方人最差的就是打組織戰,唯一例外的是日本 個人倒覺得日本擅長的組織戰,有些矯枉過正。有時扼殺了創造力。別忘了任職日本業界去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田中耕一,在島津製造所並不是很得意,充其量是如同工研院中的「實驗室主任」職位。 |
窗 於 2003/04/13 01:47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個人倒覺得日本擅長的組織戰,有些矯枉過正。有時扼殺了創造力。 推薦一本書 異腦流出 岸 宣仁著 2002前衛出版 |
PbunOng 於 2003/04/13 02:31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1) 謝謝「窗」仁兄推薦的書。 (2)講到田中耕一的例子,或許可以說明企業主的眼光也不一定準確。Cheers的調查,充其量也只是給一些隨波逐流的年輕人,求職前準備一些「如何討好企業主招數」的參考。 (3)站在一位「學運世代」出身大學教師的觀點,給當今大學生的建議是,以今天一般大學的師資設備,繳這種學費,實在是物超所值。不多學一些,太浪費了。若去美國的二流州立學校,一年花上超過一萬五美金的學費,也不會有比台灣的學校還好的師資,上課幾百人擠大教室,課後遇到近乎清一色印度籍與中國籍助教敷衍習題課。那才是花冤枉錢。 (4) 當然,聽信統媒而把子弟送去中國的學校念大學的糊塗家長們,更要想想當年本身多不屑那些抱著陳年講義,只會講授「熱學三原理」打混一生的老教授。把各位的金枝玉葉推進自己過去的惡夢,太不值得了吧。 |
深藍 於 2003/04/13 09:26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PbunOng 我不同意你的說法. 以一個美國加州州立大學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Fullerton) 畢業的我來說, 在美國這幾年體會到州立大學的設立宗旨和教學目標是服務廣大州民, 維持本州一定的人力素質, 因此學系和課程著重在應用學科. 和同樣是州立的加州大學 (University California, Berkley, UCLA等) 著重在學術研究上的目標不同. 我所就讀的州立大學很多課程都開在週末和晚上, 以方便在職人士進修. 很多靠著自己上大學的年輕人部是成績不夠不能上好的學校, 只是因為家庭沒有錢支持或是想獨立克自己的能力完成學業, 所以一面打工一面上學, 學校教授曾半開玩笑的說 “狄斯奈樂園是本校最大的獎學金提供者”, 因為很多學生都在離學校只有15分鐘車程的狄斯奈樂園打工, 在社區超市和 COSTCO 賣場, 我經常碰到一起上課的同學在那裡工作. 州立學校入學條件寬鬆(和一流私立大學相比), 但有一定的課程標準, 沒有及格就不能畢業, 州教育部門對各校的課程有一定的要求. 例如1996年學校要求報告的參考資料要至少有一個是從 Internet 來, 所有的報告都要交電子檔, 報告引述的網站還要超連結供教授查證. 就我上的商業管理學系來說, 本系的教授來源除了學校聘用的正式教授外, 外界的公司主管也應學校聘請來學校授課 (例如商業法規課程請 Orange County 律師協會邀請律師來校授課, 上課方式和法學院一樣學生上台講解案例), 我們系上的教授很多都是商場老兵 (商界資歷至少有15年以上), 很多都是退休後或半退休來學校教書. 對我們這些學生傾囊相授, 這些個人認為是台灣大學商學科系所欠缺的. 州立大學也會像一般公司詢問畢業學生的表現並對課程作出調整. 例如鑒於企業界對商業文書寫作能力的要求, 學校於1998年特別增加高階商業文書課程, 雖說州立學校在學術上不能和私立一流大學相比, 但學生的能力不輸一流大學學生, 畢業後對工作的態度我個人認為比起一流大學的學生未見過社會的大學畢業生則好多了. 至少不會有眼高手低的情況發生. |
野蠻人 於 2003/04/13 12:56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嗯,小弟正是Excalibur 兄所說的,那種愛玩不愛唸書的那種大學生 小弟算是不學無術了. 但是我同意上面幾位仁兄的話,如果只是從幾篇報導就否定台灣大學生的能力的話 那真是太膚淺了 |
野蠻人 於 2003/04/13 13:00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想想當年東京大學,京都大學畢業的一票被日立,東芝等當寶的才俊,如今有哪位比田中耕一這東北大學的中等生更為傑出。 這邊稍微解釋一下,東大雖然是超強,但是東大真正比較強的科系不是理工學院而是文法商等社會組學院............ |
方山子 於 2003/04/13 13:08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請問各位: 何處可找到中國大學高考的錄取率、人數、大學生人數等相關資料? |
蘭陽醒師團 於 2003/04/13 13:29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嫌棄自己的東西是台灣人的特色。 這一點我承認。 所以有記者說:被中國趕上,我一點都不意外。 極權國家的學生跟民主國家的學生怎樣比? 你覺得台灣人力不行,可以,而人才也是自由市場機能決定, 極權國家的中國有一個特色,不能信任。 |
Allcome_tw 於 2003/04/13 13:39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重點是中國學生 會傳染 SARA 台灣學生的不會。 光是這點就已明顯勝出了。
|
PbunOng 於 2003/04/13 16:37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 這邊稍微解釋一下,東大雖然是超強,但是東大真正比較強的科系不是理工學院而是文法商等社會組學院............ 我想相對上而言,東京大學的工學院,還是招收了理工科最好的高中畢業生。就像清華與交通,在某些工程領域,研究表現比台大優秀,台大電機還是收到最好的學生。 認知中,東京大學的工學院,學術表現還是很傑出的。至於個別單一領域,我想誰最好,永遠沒定論。 |
PbunOng 於 2003/04/13 17:04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深藍, 我是中西部的學校出身,或許對州立學校的印象與你的有很大的差異。 但我同意你的觀點,美國的學校辦學者較有規劃的能力,也知道如何利用本身的資源,創造特色,讓就學者覺得入寶山不空手而還。這是台灣的高等教育工作者要學習的。 但話說回來,若有人說,我某位博士班時的同學,現在到了間二流的州立大學任教,他個人(強調是個人),能提供比我在台灣上課時,更多的學習資源,我很難相信。畢竟是學問不能騙人。 |
我思故我在 於 2003/04/13 17:13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中國2001年高中「升學率」高達65.5%,不過中國雖是統一考試,但是按分地區分配名額、分別錄取,所以沒有固定錄取率數字,要看各省市地區,各有高低。同樣分數,有些地方會錄取,有些則否 而且他們的「高校」,包含大學、專科、技專等,所以上述「升學率」是指這些全部加總 下列這份報告有比較完整的統計數字,是上海教科院的報告 這個則是中國的教育部網站,BIG5碼,可以提供有興趣的台灣人士貼心的服務,不過統計數字不是很多就是了 |
PbunOng 於 2003/04/13 22:10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深藍, 我多解釋一下我輔導學生的態度。 我認為對於基本知識的傳授與啟發,台灣今天的師資,絕對可以達成基本的要求。例如,若我教授熱力學,我會引入較具啟發意義的例證,如活用「亂度」的概念,了解蛋白質結構摺疊的過程,也告訴學生這種知識在新藥發現過程中的重要性。換句話說,對於大三之前的學生,個人認為我來教,和我另一位同學在Central Michigan University授業,基本上是差不多的。 但是,要進一步對學生professional career 有幫助,一定要鼓勵學生出國進修。如同你的經驗,在美國進修不一定要到名校,而是選擇自己最需要的資源,善加利用。除非想從事學術研究,不需擠破頭進Cal Tech 或 UC Berkeley,事實上Cal State Long Beach 就有我認為很不錯的生物技術在實務上的 Program。 當然啦,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在經濟自主的原則下,年輕時多見識,有益無害。 |
打油詩 於 2003/04/13 22:14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商周本來就是大陸的狗腿雜誌 |
CW 於 2003/04/14 01:28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根據 我思故我在 的提供. http://www.china-school.net/xw/news215.htm 以上述文章提供的數字 中國大學生 (本科生) 錄取率 (入學率) 為:
|
鍾雲 於 2003/04/14 03:06 | |
Re:大學生能力 彼岸快趕上 | |
我同意反支那媒體大大說滴: >台灣的大學生在專業知識的深度可能不及三十年前大學生 >但台灣大學生在知識廣度上是遠遠超過三十年前大學生的。 我本身是大學生..我們這一代要吸收知識很容易~ 但是要學的深~~得靠自己的努力~可是就我看到的~ 我們這代的人都有滿懶的^^||也滿愛玩的~ 說創造力..那也未必~ 許多朋友考上大學後~就大玩特玩~搖頭~每天找妹阿~玩線上遊戲.. 一個整天做這些事的人~哪裡來的創造力~ 所以...很擔心阿... |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