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波斯灣戰爭媒體觀察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Luke-Skywalker  於 2003/03/31 17:16
第二次波斯灣戰爭媒體觀察

從3月21日第二次波斯灣開戰至今,我們可以發現有線或無線電視台,均會邀請國內大學戰略研究所的教授、民間軍事雜誌編輯及報社軍事記者上電視新聞談話性節目。

這段期間觀察下來,發現SETN有請過全球防衛雜誌(DIIC)的編輯施孝瑋及黃偉傑上節目,而TVBS-N則是邀請DIIC的主編鄭少儒。至於尖端科技軍武雜誌(DTM)每月都有他的文章的高雄柏更是不用說,TVBS-N、ECCV-N、CTN(中天)、SETN幾乎都可見到他的影子。而DTM的編輯,似乎未見到有上電視新聞節目的記錄。

昨晚還發現到聯合報記者高凌雲上SETN的節目,至於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的教授名字已不太記得。


NO:5_1
Luke-Skywalker  於 2003/03/31 17:28
Re:第二次波斯灣戰爭媒體觀察

至於平面新聞媒體或電視形態的新聞媒體在武器裝備的識別與資料來源上,或多或少都有些出入,以下舉一個平面媒體的例子。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30501+132003032800661,00.html
2003.03.28 中時晚報
法製飛彈摧毀美坦克
楊明暐/綜合報導

伊拉克部隊廿五日利用反坦克飛彈擊毀兩輛美軍王牌武器「艾布蘭」坦克(Abrams M1-A1)。《華盛頓郵報》廿七日披露,伊軍使用的是法國製造的「寶冠」(Coronet)反坦克飛彈。

報導稱,美軍第七騎兵旅的五百多輛戰車隨美軍第三步兵師向北挺進時,遭到伊拉克非正規部隊不斷騷擾襲擊。該旅兩輛艾布蘭坦克廿五日被伊軍發射的火箭擊中而毀壞。另外還有一輛布萊德雷步兵戰鬥車被毀。

五角大廈一名高級官員宣稱,伊軍用的是法國製造的寶冠反坦克飛彈。由於艾布蘭坦克是美軍最具威力的武器之一,伊軍能予以摧毀,令美方相當重視。五角大廈官員指出,這是美軍首次在戰鬥中損失艾布蘭主力坦克。

這已不是法國製武器第一次在和法國不相干的戰爭中顯神威。在一九八二年的英、阿福克蘭戰役中,英國軍艦雪菲爾號就被阿根廷所發射的一枚法製「飛魚飛彈」擊沈。

美軍的前線指揮官越來越擔憂伊拉克部隊在戰鬥中使用外國武器,美國政府日前指控俄羅斯三家公司提供伊拉克軍方夜視鏡、反坦克飛彈以及全球定位系統干擾設施。

★該則新聞中所提到的法製寶冠(Coronet)反裝甲飛彈,經軍事茶館網友討論及查證的結果,其實是俄羅斯製造的9K135反裝甲飛彈。

9K135 (北約代號: AT-14 Kornet E/MR)
彈徑: 152mm
彈長: 1200mm
彈重(+發射管): 29Kg
發射架重: 25Kg
瞄準器重: 11Kg
導引方式: 雷射, 視線半自動導引 (laser beam riding, semi-automatic command to line of sight)
彈頭: 縱列雙高爆穿甲彈頭
穿甲性能(+外掛反應裝甲): 1100mm - 1200mm 均質裝甲
射程:
Kornet E(BMP3運兵裝甲車發射型): 4000m - 5000m
Kornet MR(輕量攜帶型): 2000m - 3000m

http://www.army-technology.com/projects/kornet/index.html
http://www.fas.org/man/dod-101/sys/land/row/at-14.htm


NO:5_2
Luke-Skywalker  於 2003/03/31 17:59
Re:第二次波斯灣戰爭媒體觀察

全球防衛雜誌(DIIC)網址:http://www.diic.com.tw/

尖端科技軍武雜誌(DTM)網址:http://www.dtmonline.com/


NO:5_3
路人T  於 2003/03/31 21:31
Re:第二次波斯灣戰爭媒體觀察

>>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的教授名字已不太記得
是這個嗎?最近常常上電視,不過他也有出席群策會的研討會的樣子

翁明賢
教授課程
國家安全政策理論、歐洲安全專題研究、北約專題研究、國際安全戰略


NO:5_4
Luke-Skywalker  於 2003/03/31 21:44
Re:第二次波斯灣戰爭媒體觀察

↑對!就是他!感謝您!

NO:5_5
蘭陽醒師團  於 2003/03/31 22:11
Re:第二次波斯灣戰爭媒體觀察

不要給我林郁芳..

真受不了他。


NO:5_6
Luke-Skywalker  於 2003/04/01 23:47
Re:第二次波斯灣戰爭媒體觀察

尖端科技軍武雜誌(DTM)的特約撰述宋兆文,也是有線新聞台的邀約對象

NO:5_7
Luke-Skywalker  於 2003/04/02 00:37
Re:第二次波斯灣戰爭媒體觀察

一則案例,可做為台灣新聞媒體工作者之借鏡

http://news.yam.com/cna/culture/news/200304/200304010028.html
接受伊電視台訪問失言戰地記者阿奈特遭解僱

(中央社記者曾志遠紐約三十一日專電)美國國家廣播電視網 (NBC)今天解僱駐巴格達特派員阿奈特。NBC認為阿奈特接受伊拉克國營電視台訪問是錯誤之舉,也不該在受訪時指稱,美英聯軍初期作戰計畫因受到伊拉克抵抗而失敗。阿奈特本人也對此「錯誤的判斷」道歉。

NBC女發言人古拉斯特表示,阿奈特接受伊拉克國營電視台訪問是錯誤的,尤其是在戰爭時期;阿奈特受訪時提出他個人對戰事的觀察及評論也是錯的。

阿奈特在NBC「今天」節目對他的談話表示歉意,但強調他所說的,「是我們所知道的戰爭情況」;「我願為此明顯的判斷錯誤,向美國民眾道歉」。

阿奈特同時也為國家地理雜誌特約撰稿,國家地理雜誌發表聲明指出,他的談話與雜誌無關。

NBC稍早仍對阿奈特在伊拉克國營電視台的談話辯護,但今天在與NBC總裁夏比洛溝通過後,NBC決定開除阿奈特。

紐約時報表示,伊拉克電視台在週日下午至少重覆播出兩次阿奈特受訪的新聞,美國有線電視網和福斯電視網週日晚間也播出片段訪問內容。阿奈特是資深戰地記者,一九九一年第一次波斯灣戰爭時為美國有線電視網工作,因成為唯一獲伊拉克官方准許留在巴格達的西方記者而聲名大噪。


NO:5_8
Luke-Skywalker  於 2003/04/03 22:32
Re:第二次波斯灣戰爭媒體觀察

哇!天吶!剛發現到ETTV在22:00的新聞播報,在F/A-18的作戰記錄中,怎會有擊落MiG-18的記錄?MiG系列戰機中沒有這款戰機呀!

NO:5_9
AIYA  於 2003/04/04 02:21
Re:第二次波斯灣戰爭媒體觀察

美軍總司令希望中國記者也向江澤民提出同樣問題

發言人:頌揚, on Fri Apr 04/03 02:01:22 (IP code: 96.10)

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弗蘭克斯近日接受記者採訪,並用較長篇幅回答了一位中國上海電視台記者的提問,還特意希望這位記者回去能對(以江澤民為實際最高首腦的)中國政府提出同樣的問題,包括如何減少虐殺本國平民。中國上海電視台記者問:


戰爭開始以來,造成的平民死傷人數已經達到200多人,對此請問司令官先生,你對如何減少平民傷亡這一問題是如何考慮的?
美軍總司令弗蘭克斯答:

先生,在回答問題之前,我想請問您的消息來源。因為,伊拉克情報部長講的是200多人受傷而薩達姆控制的電視台的報道是三人死亡,200多人受傷,而您則說是200多人死傷,比他們的報道更勝一籌。不是說死傷200人不可能,而是說死傷200人和傷200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您的消息來自以上媒體,請採用他們的數字。

再說點與此相關的題外話。自從中國電視台開始對美播放以來,我常看貴國的新聞節目。相信我,我雇用了很好的中文翻譯。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貴國電視台對其他國家電視節目進行編譯的功夫。科索沃期間,一次CNN的電視報道,畫面上是阿族人逃亡,解說是:塞族士兵對阿族人村莊燒殺搶掠,致使大批阿族人逃亡。同樣一個畫面,上面有CNN的台標,而我的翻譯告訴我,當時的解說是:美軍攻擊科索沃,造成大批難民逃亡。難民中確實有不少由於空襲而離開村莊的,但是具體到這一報道,經過你們的編輯,有了新的含義。我猜想,看了這樣的報道,您的同胞都不會懷疑它的真實性,因為用的是美國新聞機構CNN的畫面。希望您在報道我的講話時直接翻譯,相信貴國人民有能力做出自己的判斷。

至於如何減少平民傷亡這一問題,感謝現代最新的通信技術使你我和世界人民能夠觀察和監督這場戰爭的進行。如果您多看幾家電視台的實況報道,您就應該已經得到了答案。答案就在屏幕上,我們就是那樣減少平民傷亡的。利用高精確度的武器,打擊既定的目標。把戰爭中曾經是不可避免的平民傷亡降到最低限度。並且,隻要通過其他手段能夠達到同樣的目的,我們便不會開火。

如何減少戰爭中平民傷亡,並非我和幾位作戰參謀在制定作戰方案時才開始想到的問題,也不是國防部在戰前對此次戰爭的戰略部署。這是整整一代人對二次大戰中造成的無辜生命的損失的長期思考。我們不會忘記二次大戰中的對柏林,東京轟炸的凄慘景象,更不會忘記給廣島和長崎人民帶來的災難,盡管那是一場正義的戰爭。今天,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經過民主國家中的一代人的努力,這一目標終於得以實現。我們的激光制導的導彈誤差可達到一米以內。衛星定位的導彈也近乎於達到類似的水平。我們的軍費開支之高,歷來是一些國家譴責的對象,可是,一顆精確導彈的造價等於幾千顆普通炸彈。其研制費用更是高得驚人。而研制這樣的武器正是為了在不得已而為之的戰爭中,盡量減少平民傷亡。這些年來,美國納稅人的這些投資,開始在打擊恐怖主義,消滅邪惡政府,維護世界和平的事業中得到回報。在面臨對和平與戰爭的選擇時,我們美國人民不會選擇戰爭,但是當戰爭無法避免時,我們選擇了這樣的戰爭手段。

先生,您提了一個很好的問題,我希望通過您的真實報道,使貴國人民了解我們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及所做的努力。同時也希望您對貴國政府提出同樣的問題,而且包括如何減少和平時期的平民傷亡。


NO:5_10
Luke-Skywalker  於 2003/04/07 10:51
Re:第二次波斯灣戰爭媒體觀察

昨天的聯合報頭版是張巴格達街頭被擊毀的裝甲車殘骸
引用美聯社的新聞圖說:「這是輛布萊德雷戰鬥車....」
但我看其對開式尾門及承載機構路輪等特徵
這是輛俄製的BMP-2
不是美製M-3布萊德雷戰鬥車

NO:5_11
Luke-Skywalker  於 2003/04/07 15:29
Re:第二次波斯灣戰爭媒體觀察

http://www.ettoday.com/2003/04/07/10940-1436039.htm
美伊/美軍進駐巴格達機場 大廳發現35枚法製飛彈 Video
2003/04/07 07:51

 記者郁嬿如/編譯

美軍已經進駐巴格達國際機場,除了在機場外頭挖掘壕溝,預防伊拉克軍隊的襲擊之外,美軍也在機場中發現了35顆法國製造的羅蘭炸彈。也看到了機場內的貴賓室,以及海珊可能睡過的臥室。

6日早晨,空蕩蕩的巴格達國際機場明亮而寂靜,冷清的候機室沒有忙碌的蹤影,有的只是在外頭的軍車與阿兵哥。

不過,透過美聯社記者的鏡頭,來到了機場的貴賓區,過去這裡,是伊拉克高官才能踏進的區域,不過現在,連海珊專屬的機場臥室都能一睹為快。年輕時期的海珊沙龍照,孤獨而無助的掛在牆上,當年的海珊同樣蓄著小鬍子,雙眼炯炯有神。而這裡,就是海珊睡過的床鋪,用過的物品,只是VIP室早已人去樓空。

不過,聯軍倒是在機場大廳發現了35顆法國製造的羅蘭飛彈,聯軍相信,這是今年伊拉克才剛剛向法國購買的飛彈。至於機場外頭,美軍也正大興土木挖掘壕溝,預防未來幾天伊拉克士兵的可能突擊。

另外,美軍6日在巴格達北部,又發現一處伊拉克軍隊的彈藥庫,庫存量十分驚人。


★羅蘭飛彈是屬車載式防空飛彈,也不是炸彈,這名記者顯然是搞不清楚......


NO:5_12
楊威利  於 2003/04/08 09:23
Re:第二次波斯灣戰爭媒體觀察

事實上去上電視五等不反對
但是這樣到底能否增加各位的軍武知識還是只是照CNN解讀
實在是令人費解
而且現在上節目的都幾乎一樣阿
不是嗎

NO:5_13
Luke-Skywalker  於 2003/04/08 10:17
Re:第二次波斯灣戰爭媒體觀察

↑問題在於有線新聞台的如何播報、如何做資料查證,但他們有向你們請教過嗎?

NO:5_14
皇國御陵威  於 2003/04/08 14:14
Re:第二次波斯灣戰爭媒體觀察

中國記者拿他們那套幼稚的思考方式,以及建基於中文這種不精確的語言轉譯出來的問題,去記者會不懷好意想要坑害老美一介武夫,結果果然是自取其辱.這不是什麼專制國家出來的人搞不清楚狀況的問題,而是文化與思考能力淺薄的問題.如果是台灣的記者,可想而知也會自以為聰明地問出一樣自取其辱的問題.

看過這篇訪談應該慎重考慮廢除中文,以英文作為官方語言的可行性.一方面可以擺脫中國整天同文同種之類的白痴叫囂(不只是不用聽,而是聽了也根本聽不懂,那些中國式的思想和語彙根本無法翻譯成英文,因為英文沒有這種概念),一方面對於全民的思考能力有大幫助.

語言不只是溝通的工具,他背後是一整套的思考,文化,觀念的集合.這不只是在複雜的自然語言如此,簡單的說,在電腦語言中,一套以物件導向語言A寫出來的程式,怎麼可能被用一套純結構語言B翻譯? 當然是不可能,因為B裡面沒有那樣的概念.

破除台灣被中國污染的文明,唯一釜底抽薪之道,就是破棄中文,改採用一套夠文明的語言.


NO:5_15
Luke-Skywalker  於 2003/04/09 19:50
Re:第二次波斯灣戰爭媒體觀察

http://news.yam.com/cna/entertain/news/200304/200304090358.html
台灣記協:媒體應尊重戰地記者採訪安全考量

(中央社記者林憬屏台北九日電)美伊戰爭開打,有不少赴前線採訪的記者傷亡,台灣新聞記者協會認為,在戰事無法控制的情形下,交戰雙方最低限度應給予記者人道救援的協助,不應分別敵對立場;另外,媒體主管也應給予戰地記者充分的權利,尊重記者在採訪工作與人身安全的考量。

台灣記協表示,戰地記者為採訪戰事衝突訊息,常因戰火誤傷,交戰雙方應盡力保護交戰區域內新聞工作者的安全,給予必要的保護與救援;媒體單位也應衡量風險,優先重視新聞工作人員的安全,如須派遣採訪戰地新聞,應提供保障與支援。

台灣記協還說,交戰一方如果有驅逐、剝奪記者採訪權利,刻意攻擊新聞媒體單位所在地,破壞、阻撓傳播設備,都是違反新聞自由的舉動。

另外,台灣記協顧問余佳璋認為,戰爭越接近城市戰,記者的採訪工作危險度會增高,傷亡人數也可能增加,在無法擔保不傷及記者的情況下,交戰雙方最低限度應該給予記者人道救援,不應分是否是敵對立場。余佳璋還表示,國內也有媒體派遣記者前往戰地周邊採訪,媒體單位應給予記者更多的幫助,而不只是要求收視率而已,而戰地記者必須自己衡量人身安全和新聞工作的輕重,媒體主管也應給予記者充分的判斷權利,尊重他們的安全考量。


NO:5_16
九等生  於 2003/04/10 18:38
Re:第二次波斯灣戰爭媒體觀察

有兩則報導值得觀察目前中國的窘境,也可以從中了解中國怕的是什麼。

中國「謹慎平衡報導」伊戰

BBC駐中國記者表示,中國官方電視對美軍進佔巴格達之後,海珊塑像被拖倒的畫面一晃而過,使觀眾感覺不出民眾的歡呼和表達的憤怒。BBC的記者談到,如果海珊的塑像可以被拖倒,那麼,毛澤東的塑像也可以被拖倒。BBC的記者也談到,從現在起,中國當局可能會嚴格控制有關伊拉克的報導。

中國連吃了兩個敗仗

作者龍延在「二、中共的筆桿子敗給了美軍的槍桿子」談到如下:

對中共來說﹐現在真是禍不單行。在美英聯軍對伊拉克的戰爭中﹐中共的筆桿子輸給了美軍的槍桿子。

中共反對美軍攻打伊拉克﹐對美國口株筆伐﹐中國媒體還充當伊拉克暴君獨裁者薩達姆的啦啦隊﹐用假的和扭曲的消息誤導全國人民﹐惡意煽動反美情緒﹐力挺薩達姆。中共宣傳部不僅和美國打宣傳戰﹐更是不惜造謠﹐和伊拉克新聞部長遙遙呼應﹐更可笑的是還有中共軍事專家給薩達姆軍隊進行軍事和戰術指點。只是美軍沒有像中共希望的那樣在伊拉克的“人民戰爭”中血流成河﹐反而節節勝利﹐最後搗毀了薩達姆獨裁政權。薩達姆如此不堪一擊讓北京大獨裁者非常失望。

作者龍延在「三、加速獨裁政權的滅亡」更提到:

現在伊拉克暴君薩達姆的垮臺又一次要改變世界的局勢。看着伊拉克人民在巴格達街頭歡呼的樣子﹐就知道被奴役的人民嚮往自由民主﹐不要獨裁暴政。中共看在眼裡﹐怕在心中。

中國媒體對於海珊塑像被拖倒的畫面進行低調處理,不讓中國觀眾感覺到伊拉克民眾的歡呼情形,以及對獨裁者海珊所表達的憤怒情緒。北京當局的心中到底在怕什麼?從未來中國媒體對於報導伊拉克情勢所嚴格控制的項目,就可以知道中國怕的是什麼。


NO:5_17
Luke-Skywalker  於 2003/04/12 11:13
Re:第二次波斯灣戰爭媒體觀察

http://yam.udn.com/yamnews/daily/1272312.shtml
美伊大戰》新聞鏡頭竟是電影畫面


記者江聰明/台北報導
2003/04/12

http://fe40.udn.com/yamnews/MEDIA/1272312-524695.jpg
「黑鷹」直昇機墜毀是新聞台重播率最多的畫面。
本報資料照片

英美聯軍攻伊開打迄今,已近尾聲,檢視這場戰爭除了戰場上英美聯軍大兵受矚目外,兩部電影也因這場戰役多出不少票房,「黑鷹計畫」裡一架黑鷹直昇機被擊落的畫面,已成為多家新聞台重複播出率最高的電影片段,另一部由梅格萊恩主演的電影「火線勇氣」坦克被擊毀的畫面,則緊跟在後。

電視台播報美伊戰爭新聞,為了凸顯新聞的戲劇張力,居然把電影片段穿插在新聞畫面裡,企圖以假亂真,電視台贏得收視率,卻讓觀眾看得「霧煞煞」,不知道哪個畫面才是真正從戰地現場拍攝來的。

美伊戰事每每傳出聯軍直昇機被擊落的消息時,很有意思的是,幾乎各新聞台都會重複播出電影「黑鷹計畫」裡,美國大兵搭乘黑鷹直昇機前進索馬利亞搶救人質反遭伏擊的片段,剛開始播出時,有觀眾還以為戰地記者真神,能即時在現場拍到英美聯軍直昇機被擊落的畫面。但因畫面都是一致,且一再重播,終於被眼尖的觀眾識穿,原來是電視台做了手腳。

一位新聞台主管剛開始很反對用這種「以假亂真」的手法蒙混,但看到友台不斷使用,且其他競爭對手台也跟進時,使得謹守新聞分際的他,明知此舉不足取,但深怕沒有戲劇張力的新聞會落人後,他也只好跟進。

這位新聞台主管很無奈的說,美伊戰爭打得火熱,國內新聞仗也打得十分辛苦,比起當年「波斯灣戰爭」盡用美國CNN畫面「獨家」新聞,這次資訊來源顯然更多元、也更多面,難怪會有電視台拿電影片段蒙混其間。

★註:
該則新聞中提到【「黑鷹」直昇機墜毀是新聞台重播率最多的畫面。】,在有線新聞台的TVBS-N、中天、三立最喜歡採用。


NO:5_18
Luke-Skywalker  於 2003/04/14 20:30
Re:第二次波斯灣戰爭媒體觀察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04/200304140147.html
巴格達居民要求「制裁阿里巴巴」

(中央社特派員郭傳信巴格達十四日報導)美軍攻佔巴格達後,伊拉克獨裁者海珊不知去向,幾天來巴格達陷入無政府狀態,「阿里巴巴」(天方夜譚裡的劫匪)到處橫行,市面一團混亂,巴格達居民群情激憤,要求美軍緝拿不法之徒,協助維持治安。

以記者下榻的巴格達辛德巴德旅館為例,今天清晨三時,大批暴民湧進停車場,準備搶奪汽車,旅館警衛以AK47機關槍進行掃射,搶匪未能得逞落荒而逃。

據旅店老闆說,海珊獨裁統治不得人心,垮台後伊拉克人民興高采烈,初期開始進入代表海珊政府的公務機構大肆劫掠,情有可原,如今大批劫匪連民宅、商家、旅館、醫院等慈善機構都不放過,整個巴格達陷入失控狀態,造成更大的民怨。商家為尋求自立救助,紛紛商請海珊政府垮台前的警察人員協助維持治安,可能在近日內就會開始運作。

★中央社的郭傳信顯然沒聽過童話故事吧!要不就是誤認天方夜譚故事內容中的角色,怎麼連天方夜譚裡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的身份沒搞清楚,這個錯也太不應該了..........


NO:5_19
wintermin  於 2003/04/15 21:02
Re:第二次波斯灣戰爭媒體觀察

伊拉克倒ㄌ被中國寄予厚望ㄉ哈珊與共和國衛隊不堪一擊那些中資煤體見笑轉生氣居然責備美國沒有保護伊拉克文物說來說去都是這些嘴泡部隊ㄉ話中國人ㄉ特性一覽無遺

NO:5_20
Luke-Skywalker  於 2003/04/18 11:04
Re:第二次波斯灣戰爭媒體觀察

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7/1281002.shtml
東森 中天 三立 威脅TVBS-N地位

記者吳光中/報導
美伊大戰使國際秩序重新定位,各新聞台也重新洗牌,東森、中天、三立表現亮麗,老字號TVBS-N新聞寶座受到挑戰,無線台方面,李四端急起直追,讓沈春華感到芒刺在背。

3月20日美軍進擊,電視新聞戰也隨之展開,有線台戰況慘烈,中天、三立異軍突起,將老大哥TVBS-N與東森打到後段班,東森新聞部經理隋安德表示:「從第2掉到第4,心情好像在洗三溫暖,連續好幾天都吃不下飯。」

重大國際事件,吸引許多原本不看新聞的觀眾,在千篇一律的戰爭新聞中,誰能提供特殊觀點,就會成為這批新進觀眾青睞的對象,顯然中天主打「半島觀點」,與三立剪接大量激烈槍戰的新聞畫面,甚至還用到電影「黑鷹計畫」直昇機墜毀的畫面,是大多數觀眾買單的原因。

美伊戰事進入第2周,初嚐戰敗苦果的TVBS-N與東森也開始反攻,大幅提高戰鬥畫面與電腦動畫,東森也結合因反戰而能持續在巴格達採訪的法國TV-5獨家畫面,用TV-5來反制半島,有了法國人助陣,東森新聞開始緩步爬升。

在各台為了美伊忙得不可開交之際,這時SARS疫情也燒到最高點,再加上張國榮跳樓,讓擁有香港TVB資源的TVBS-N出現轉機,TVBS-N將重心轉移到國內疫情與張國榮身上,但這股熱潮祇維持了3天,AC尼爾森的數字證明,觀眾還是比較關心戰情。

美伊開戰前,有線台排名TVBS-N第1,東森居次,接著是中立與三立,但開戰後,4月到昨天為止,各台平均收視率排名為東森、中天、TVBS-N、三立,民視與年代殿後。

無線台方面,中視連續2年收視率冠軍,去年更創下領先294天的紀錄,不過今年華視新聞急起直追,李四端至昨日為止,已領先75天,打破沈春華連莊之路,為此華視發100萬元團體獎,同時,幾乎每天都發出獨家獎金與特殊貢獻獎金,看來發錢對提振士氣而言頗具功效。
【2003/04/18 民生報】


NO:5_21
給說謊的AIYA  於 2003/04/18 13:08
Re:第二次波斯灣戰爭媒體觀察

AIYA在本欄第5_9留了一段話,提到美軍中央指揮部指揮官Tommy Franks回答上海電視台一位記者的談話,還對內文做了詳細的翻譯。我觀戰多日,沒錯過中央指揮部的任何一場新聞說明會,就是想不起來Franks曾經用AIYA提到的內容反駁中國記者。後來,找出全文,事件當日是三月廿二日上午九時在卡達中央指揮部的記者會,我才發現AIYA提到的中國記者所問的問題是有的,但Franks的回答內容並非AIYA大書特書的。

我必須很痛心、遺憾地指出,AIYA說謊!誤導在此欄加入討論的所有網友。再怎麼討厭中國人,也無須用這種造假的方式吧!

該問題的問答全文如下:

Q This is Li Jingxian (ph) from Shanghai TV, China. General Franks, it was reported that more than 200 Iraqi civilians have been killed or injured ever since the war began. Do you have any comment on that? And what kind of measurements has the coalition taken or is going to take in order to minimize the civilian casualties during the military action? Thank you very much.

GEN. FRANKS: All right. With respect to a question of, you know, how do you feel about that, I think that the nature of war -- which is why my own president said its a last resort, its final option -- is that noncombatants are injured and killed in a war. Thats why the members of this coalition go literally to extraordinary lengths in order to be able to be precise in our targeting. Weve done that and will continue to do that, because there is no assurance that this operation, Operation Iraqi Freedom, ends in a matter of hours, or that it ends in a matter of days. I think what we do is we remain guided by principles. And the principles involve the accomplishment of our mission on the shortest timeline possible, protecting innocent lives, both our own and the lives of innocent civilians.

Sir, thats the best I can give you.

各位的知識水平都很高,不用我翻譯,應該都可以看懂上述問答內容。以下再附上AIYA扭曲事實,欺負各位沒看中央指揮部記者會的貼文:

AIYA  於 2003/04/04 02:21
Re:第二次波斯灣戰爭媒體觀察

美軍總司令希望中國記者也向江澤民提出同樣問題
發言人:頌揚, on Fri Apr 04/03 02:01:22 (IP code: 96.10)

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弗蘭克斯近日接受記者採訪,並用較長篇幅回答了一位中國上海電視台記者的提問,還特意希望這位記者回去能對(以江澤民為實際最高首腦的)中國政府提出同樣的問題,包括如何減少虐殺本國平民。中國上海電視台記者問:


戰爭開始以來,造成的平民死傷人數已經達到200多人,對此請問司令官先生,你對如何減少平民傷亡這一問題是如何考慮的?
美軍總司令弗蘭克斯答:

先生,在回答問題之前,我想請問您的消息來源。因為,伊拉克情報部長講的是200多人受傷而薩達姆控制的電視台的報道是三人死亡,200多人受傷,而您則說是200多人死傷,比他們的報道更勝一籌。不是說死傷200人不可能,而是說死傷200人和傷200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您的消息來自以上媒體,請採用他們的數字。

再說點與此相關的題外話。自從中國電視台開始對美播放以來,我常看貴國的新聞節目。相信我,我雇用了很好的中文翻譯。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貴國電視台對其他國家電視節目進行編譯的功夫。科索沃期間,一次CNN的電視報道,畫面上是阿族人逃亡,解說是:塞族士兵對阿族人村莊燒殺搶掠,致使大批阿族人逃亡。同樣一個畫面,上面有CNN的台標,而我的翻譯告訴我,當時的解說是:美軍攻擊科索沃,造成大批難民逃亡。難民中確實有不少由於空襲而離開村莊的,但是具體到這一報道,經過你們的編輯,有了新的含義。我猜想,看了這樣的報道,您的同胞都不會懷疑它的真實性,因為用的是美國新聞機構CNN的畫面。希望您在報道我的講話時直接翻譯,相信貴國人民有能力做出自己的判斷。

至於如何減少平民傷亡這一問題,感謝現代最新的通信技術使你我和世界人民能夠觀察和監督這場戰爭的進行。如果您多看幾家電視台的實況報道,您就應該已經得到了答案。答案就在屏幕上,我們就是那樣減少平民傷亡的。利用高精確度的武器,打擊既定的目標。把戰爭中曾經是不可避免的平民傷亡降到最低限度。並且,隻要通過其他手段能夠達到同樣的目的,我們便不會開火。

如何減少戰爭中平民傷亡,並非我和幾位作戰參謀在制定作戰方案時才開始想到的問題,也不是國防部在戰前對此次戰爭的戰略部署。這是整整一代人對二次大戰中造成的無辜生命的損失的長期思考。我們不會忘記二次大戰中的對柏林,東京轟炸的凄慘景象,更不會忘記給廣島和長崎人民帶來的災難,盡管那是一場正義的戰爭。今天,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經過民主國家中的一代人的努力,這一目標終於得以實現。我們的激光制導的導彈誤差可達到一米以內。衛星定位的導彈也近乎於達到類似的水平。我們的軍費開支之高,歷來是一些國家譴責的對象,可是,一顆精確導彈的造價等於幾千顆普通炸彈。其研制費用更是高得驚人。而研制這樣的武器正是為了在不得已而為之的戰爭中,盡量減少平民傷亡。這些年來,美國納稅人的這些投資,開始在打擊恐怖主義,消滅邪惡政府,維護世界和平的事業中得到回報。在面臨對和平與戰爭的選擇時,我們美國人民不會選擇戰爭,但是當戰爭無法避免時,我們選擇了這樣的戰爭手段。

先生,您提了一個很好的問題,我希望通過您的真實報道,使貴國人民了解我們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及所做的努力。同時也希望您對貴國政府提出同樣的問題,而且包括如何減少和平時期的平民傷亡。


NO:5_22
小滬尾  於 2003/04/19 06:48
Re:第二次波斯灣戰爭媒體觀察

空降M1??
http://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8&type;=show_post&post;=275

NO:5_23
Luke-Skywalker  於 2003/04/24 23:24
Re:第二次波斯灣戰爭媒體觀察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04/200304240260.html
伊拉克前政府軍棄守飛彈大砲任憑撿拾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二十四日專電)美軍攻佔伊拉克首府巴格達兩週之後,至今在巴格達市郊各處仍可見到前政府軍棄守的飛彈、火箭、大砲與各式槍械彈藥,任憑往來行人檢視或撿拾,也對巴格達日後治安造成潛在的不安因素。

佔領巴格達的美軍最近已開始對幾處殘留大批彈藥的前政府軍陣地進行爆破銷毀,但由於人口五百萬人的巴格達地區廣泛,伊拉克前政府軍多將防禦陣地部署在民宅、田間或樹林深處,不易發現,觀察家相信已流入民間的武器彈藥必然不在少數。

據巴格達消息人士今天表示,未經美軍認可而自行成立的巴格達自治當局已要求市民交出取自前政府軍的武器,包括手槍、AK四七衝鋒槍、重型機關槍與火箭彈等輕型武器。但據說有許多人表示反對,認為當前局勢依然不安,劫掠及搶劫頻傳,每個家庭仍有必要保有武器自衛。儘管伊拉克前海珊政權的警察,在美軍及居民要求出面維持戰後治安的呼籲下,最近已出現在巴格達街頭,但也僅限於守護醫院及若干政府機構大樓的門禁,或在市區中心維持交通秩序及取締仍在劫掠政府庫房器具的「阿里巴巴大盜」之外,據說到了夜晚,警察也銷聲匿跡,不敢外出。

★「阿里巴巴」又來了.......中央社駐土耳其記者郭傳信有了新綽號→「阿里巴巴」


NO:5_24
Luke-Skywalker  於 2003/04/26 12:22
Re:第二次波斯灣戰爭媒體觀察

關於中央社駐土耳其記者郭傳信此則新聞的原文,詳:

http://story.news.yahoo.com/news?tmpl=story&u;=/usatoday/20030409/ts_usatoday/5050987

http://story.news.yahoo.com/news?tmpl=story&u;=/usatoday/20030415/ts_usatoday/5069493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11&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