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 有人問我關於記者啟蒙之六──徐瑞希勞工意識篇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小老百姓 於 2003/05/20 16:34 | |
引文: 有人問我關於記者啟蒙之六──徐瑞希勞工意識篇 | |
──────────────────────────────── 標題:有人問我關於記者啟蒙之六──徐瑞希勞工意識篇 作者:turtle ([email protected]) 本文責任編輯:陳豐偉 ──────────────────────────────── 有人問我關於記者啟蒙,記者算不算是勞工?記者應不應該加入工會? 一九八八年中國時報爆發鄭村棋、吳永毅等人籌組工會風波時,還在 不過,當時勞工意識只是我對記者這項志業的週邊想像而已。我腦海 到了一九九一年三月聯合報爆發徐瑞希事件時,在軍中待退的我,已 幾個月後,我如願成為某家報社的市政組記者,歷練台北市捷運局、 然而,勤奮敬業、戰戰兢兢幾年下來,雖然我對記者工作已逐漸駕輕 我看到不少資深前輩、大報記者是標準的「社外一條龍,社內一條 從勞基法明文涵括新聞媒體的法令規範來看,記者是勞工殆無疑義, 即使如此,徐瑞希事件仍已清楚顯示,就算記者的「權利」、「義務」 我雖然在這些反思基礎上一步步確立自己的勞工意識,但是,我碰到 當時適逢這家報社蓬勃起飛、全面發展,財力雄厚的報老板不但以大 我必須承認,在那種大氣氛下,我沒有足夠的勇氣站出來籌組工會, 一九九四年七月爆發的自立晚報股權轉移風波(又稱「自立事件」), 儘管華盛頓郵報那兩個老外記者以及「水門案」仍然非常遙遠,中時 台灣社會過去缺乏由基層新聞工作者組成的自主性新聞專業組織,也 鄭村棋、吳永毅曾經積極參與記協籌備,並且大力鼓吹工會路線,也 在這個過程中,鄭村棋、吳永毅等人為爭取勞動者不受剝削而長期奮 我還記得,在某次爭取工作權的行動中,當我與記協朋友踏進中央日 一九九七年底,當我以記協刊物「目擊者」總編輯身份專訪徐瑞希時, 徐瑞希這樣描述當時的心情:「我也曾經當過很多年的蟲,儘可能不 在報社要她「認錯」時,她明白自己已經退無可退,但她仍堅持是非 於是徐瑞希選擇與聯合報打官司。一、二審都贏,聯合報要求和解時, 事隔多年後,徐瑞希說,如果可以重來,她一定控告到底,輸了就認 她這樣回憶記者生涯的兩度挫敗:「我最早對記者工作產生懷疑,是 「我一心只想跑好新聞,那種感覺就像是自己的初戀……為了它還去 按下快門的那一霎那,我看見了徐瑞希眼中難以形容的淡淡遺憾與哀 我想,只有身歷其境,才能真正了解一個小記者獨立對抗龐大資方的 幾年後,我有機會受邀參訪日本「讀賣新聞」,看到日本新聞工作者 後來,我來到當初鄭村棋、吳永毅曾經待過的這家報社。等到轉換工 儘管大環境持續不景氣,儘管不少人質疑工會作為令人失望、工會功 對我來說,這是做為新聞工作者的基本自覺。自覺受顧者應保有基本 有人問我關於記者啟蒙,徐瑞希眼中的遺憾與哀愁讓我真正了解,記 |
TVBS剋星 於 2003/05/20 21:31 | |
Re:引文: 有人問我關於記者啟蒙之六──徐瑞希勞工意識篇 | |
有人問我關於turtle的自大-- 我想送他很典型的二個字. 記者 你就是台灣很典型的記者..... 一九九七年底,當你以記協刊物「目擊者」總編輯身份專訪時. 當你以一個小記者獨立對抗龐大資方的感到無力感時 記者的工作尊嚴不會從天而降.是必須透過你的鏡子來了解.... |
望天 於 2003/05/22 00:49 | |
權力的滋味,如此甘甜;沈浸其間,怎記得蒼生? | |
自大記者,自大的總編輯,當您高唱著記者權益,暢快談論著徐瑞希事件時,坐享目擊者總編輯的滋味是何其甘甜美味啊!蒼生又如何? 從記協、目擊者,一路走來,從小記者到自由大報記者,甚至成了更大報的記者之際,捫心自問?記者先賢先輩,做了什麼?記者處境、自由度提升了嗎?當記協可以像花瓶到總統府暢言新聞自由時,新聞自由真得能在權力傲慢者之前,勇敢的不低頭嗎? 當記協一路走來,高唱新聞自律,媒體人也要自律,成立檢舉專線時,有多少記協幹部、監委可以抬頭挺胸地拒絕高官、高位的虛榮堅守崗位,不為利之所驅使?有多少人可以不受微薄金錢所誘,以坐不改名的胸懷,不會隱姓埋名躲在政治人物的背後幫他們出書,叫賣炒作、幫襯地吹捧這些政治人物的虛矯聲名。 徐瑞希是可敬的,不論她與聯合報是否和解;她的堅持值得後輩敬仰;當我們不斷地以別人的聲名炒作、累積個人的功蹟時,也請您學習從自身開始實踐吧! 閣下,如果您看到了,也請您想想: |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