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籲媒體記者以公正客觀立場報導新聞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威兒乾 於 2003/05/09 12:12 | |
呼籲媒體記者以公正客觀立場報導新聞 | |
個人一向深信,大眾媒體是民主社會自我淨化的主要機制,輿論是人民監督政府最佳武器,輿論又泰半取決於大眾媒體,關於此點台灣社會更是可突顯出媒體對政府監督的重要性,畢竟台灣民主尚未成熟到地方派系代有才人出,國會、地方議會所選出的委員議員,若能不維護己利即是萬民之幸。此時,媒體所背負淨化國家社會風氣的使命會是更加重大。 台灣是個移民社會,有先來後到之分,當然也會因時間差異造成對這塊土地有不同程度的認知,以及對先前所移民來之故土,留有難以割捨的濃厚情感,這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當年蔣故總統開放兩岸探親政策之初,許多感人鏡頭至今仍深印腦海之中,家中長輩因部份老兵當時被強迫於手臂刺青,「反共抗俄」「殺朱拔毛」使得如今有家歸不得之舉無不痛斥國民黨。歷史的發展是令人無耐,總是會有些悲歌存在。 台灣經過一連串改革,漸漸步入民主社會之軌,李登輝先生無疑是個功臣,當然於擔任民主推手當中的一些手法,或許有可議之處,如族群和諧的撕裂,政治鬥爭的權謀赤裸裸顯示於普羅大眾之中,使得風行草偃社會風氣上行下效,原本寧靜的國度產生波瀾,這是專制制度轉型成民主自由過程當中必會發生之現象,總是會有些長期享有權利的人士及勢力起反作用力。整體而言,李先生的功仍遠大於過。 去年3月18日台灣新的領導人在充滿激情與省籍發酵的情況之下產生,陳水扁總統這一任原本就會受到格外嚴苛的監督,但是,似乎某些媒體高層們對於此事猶抱不平之憾,或許是因為血緣之故,或許因為政治上統獨立場不同之故,對於陳總統的種種作為,隱其善、揚其惡、制其肘藉以亂其政,欲待年底大選之後,再調整媒體立場。其中之用心,不外是擔心陳總統上台後大刀闊斧如當年台北市府施政成績斐然,待施政有成後令本土化揚升,激勵台灣意識抬頭,使得今年年底台灣派立委席次過半,中國派立委席次大幅萎縮,遂行台灣獨立之舉。這些媒體高層如存有這般的想法未免多慮了,更何況陳總統早已宣佈任內不更改國號不宣佈獨立,陳總統出身鄉下貧戶在成長過程當中,只知用心打拼出人頭地,做好份內之事,其權謀之心遠遠較李登輝先生所受的政治薰陶不同而有不足,既已宣佈不更動國號,理當為不變之事實。 台北市長馬英九先生,頗受媒體青睞這早已成為眾所皆知之事實,媒體對於他的刻意栽培令人不敢恭維,事實上證明,媒體對馬市府團隊平時的監督是不夠的,才會使此次納莉風災造成如此大的災害,或許少數媒體高層對馬市長的栽培有其政治目的,但愛之深往往要責之切,不斷磨練才可使人反省成長,長期的為其編織新衣作嫁,令其處在溫室之中,只怕無法鍛鍊其堅強意志,徒自毀了一塊良質美材。並且為了維護一人之形象與政治前途而不顧千萬人民之生家性命,實無道理可言也,有違媒體作為公器之本意,殊不知一些基層記者對於媒體高層的偏頗立場,經過此事後已是深有感觸正慢慢發酵於基層之中。 媒體是具良知的公益事業,是防衛人民的最佳武器,也是國家社會自淨自律的解毒劑,如果為了某些目的,改變了當年創始的初衷,成為催眠人民的蒙汗藥,損失的不只是媒體的公正與格調,更是犧牲國家整體的進步發展和無數人民的財產及生命安全,有了公平客觀的媒體,才會有公平正義的社會,媒體一旦自律,國家回復常態將不久可期,諸多亂象也將平息,希望此次納莉颱風所造成的傷害,不僅能喚醒政治人物的良知,同時也能喚醒在媒體高層心中沉睡已久的公平與正義。 今天的SARS在台北市失控, 統派媒體記者們, 你們是否該負上一些監督不周的責任? |
Jim 於 2003/05/09 12:16 | |
Re:呼籲媒體記者以公正客觀立場報導新聞 | |
威兒乾 別傻了 沒有用的 |
威兒乾 於 2003/05/09 12:22 | |
Re:呼籲媒體記者以公正客觀立場報導新聞 | |
今天再重新POST出來, 目的是要對照自己一年前的樂觀的認為在納莉颱風過後得到了慘痛教訓, 這些統派媒體記者就會開始盡一些第四權得責任並較嚴格的監督馬英九, 事後證明這一年來這些花癡女記捧蛋男記舔馬舔得更厲害, 我以前真是無知! 網路上一些溫文儒雅的人, 會越來越猛的開幹, 越來越激烈語氣開幹, 不是沒原因的! |
威兒乾 於 2003/05/09 12:26 | |
Re:呼籲媒體記者以公正客觀立場報導新聞 | |
Jim : 這篇是一年多前所寫的文! 今天貼出來, 只是要讓大夥兒明白, 對他們客氣是沒用的? 要狗改掉吃屎?怎麼可能! 貼出來是要讓一些心軟的獨派網友, 看清楚, 別再鄉愿! 只有正面砲火的作戰才能讓這群鯊魚記者禿鷹媒體害怕, 然後自我修正! 只有來硬的才有效, 用軟語相勸, 只會被他們騎在頭上耍著玩! 不見棺材不掉淚, 中國人賤得很! |
Jim 於 2003/05/09 12:43 | |
Re:呼籲媒體記者以公正客觀立場報導新聞 | |
問題是如何讓中性選民或一班般台灣人看清媒體 進而讓不中立的媒體倒調 可是 |
Akasaka 於 2003/05/09 12:54 | |
Re:呼籲媒體記者以公正客觀立場報導新聞 | |
理性文明社會本就不是一蹴可幾,請不要失望 艱苦成長才能鍛鍊偶們的心性,否則曾經耀武揚威的國民黨怎麼被土八路打敗的?偶還覺得偶的水準強他們太多了。 |
威兒乾 於 2003/05/09 13:11 | |
Re:呼籲媒體記者以公正客觀立場報導新聞 | |
Jim: >>>>>就像你之前提過你的父親 姐姐
自從涂醒哲舔耳案事件發生過後, 我老爸與老姐對我的先見之明嘴巴裡不說, 心裡其實都有點佩服我的觀察力啦! 但是一般台灣人的家庭大多還受日本教育的影響, 老爸很少會當面對兒子ㄅ!(ㄅ是台語稱讚意!)
只不過, 陳靜秋一事, 台灣人太厚道人死為大, 不願談往生者的一些事, 所以如果有人在死後送給她的桂冠, 旁邊有人拿下來, 這就是一種不厚道的表現! 問題是.......政客懂得此點, 所以將骯髒事藏在這頂桂冠裡面!讓想要讓事件還原的大眾心存懷疑下不敢去碰! 在眾人都因感傷認為她是英雄的當口, 我去指迫北市府送給她的忠烈祠根本是(國王的新衣)我當然會討罵! 但是, 昨天清早, 我買了壹週刊.......放在桌子上什麼都不說..... 一切都變了! 況且, 我將中國時報的(隔離醫師日記)與(林秉鴻的正版日記)拿給家姐看, 家姐也是終於瞭解他們這群外省族群高層把持下的統派媒體的手法.... 不就是這麼一回事, 只要是真理, 只要是判斷正確, 是經得起驗證質疑的 家人與朋友間對你的公信力不就是這麼得來? |
嗡嗡 於 2003/05/09 13:12 | |
Re:呼籲媒體記者以公正客觀立場報導新聞 | |
大家別太快喪志,我老婆前幾天才在學校裡和其他老師談到現在call in節目一面倒,整天媒體不重事實,偏頗成性的現象,竟然有其他平日藍藍到不行的老師們也對此亂象實不可長表示意見,事實終究會被看穿,失職卸責的一方再經媒體如何粉刷,終有露出真面目的一天,大家多發揮自己的力量,周遭的人總是會認同事實的一方,否則這些噬血統媒天天積非成是,大家又事不關己,早晚臺灣會垮掉。 |
Jim 於 2003/05/09 13:26 | |
Re:呼籲媒體記者以公正客觀立場報導新聞 | |
>>>家人與朋友間對你的公信力不就是這麼得來? Good Job!!! 大家一起努力 |
OBS 於 2003/05/09 14:16 | |
Re:呼籲媒體記者以公正客觀立場報導新聞 | |
【一屍兩命】為訴求,對女性的震撼力較大。 【SARS中國疫情】在刻意隱瞞,如今小女要面對【誰怕被染上】,不是嗎。【SARS中國疫情】造成【伏期】,若是有【中國疫區友人】是否該隔離,以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呢。 只要有【中國疫區關係人】,他們如何社交而感染,又有誰敢保證。 所以,我們只有遠離,以免被感染。 【威兒乾 】就煩你,好好思考來作文吧。 我是以實際例子來說明,小女就自然隔離【中國人】,這是一個好方法。 |
科科 於 2003/05/09 22:46 | |
Re:呼籲媒體記者以公正客觀立場報導新聞 | |
上次納利颱風之後次日,聯合報以第一落十幾版鉅細靡遺的報導了水災帶給台北市的巨創,其中聯合報前的忠孝東路水淹行人胸部的照片,令人心驚,記者也詳述了他們報社幾千萬印刷機差點泡湯的經驗。奇怪的是我翻來翻去,在這十幾版的報導裡就是找不到半句譴責馬英九的話。護馬到以身相許的地步,也算天下奇聞之一了。 |
Eric 於 2003/05/12 12:31 | |
Re:呼籲媒體記者以公正客觀立場報導新聞 | |
台灣媒體真該學學紐約時報 !
剽竊編造新聞 紐約時報致歉
這起事件起源是外埠報紙發現布萊爾的若干作品與他們的作品有諸多雷同,芝加哥論壇報和安東尼快訊(Express-News)等,紛紛向紐約時報探詢,時報開始調查,於是發現真相。 時報由五位記者、兩位研究員、以及兩三位編輯調查此事,還成立了專責委員會先行調閱了他從去年十月以來的七十三篇文章,發現其中卅六篇有問題。除了今天的報導外,時報還公布了電子郵件地址,鼓勵讀者專門針對此事投書指正。時報除向讀者致歉,向不確新聞的受害人道歉,向遭到剽竊者致歉,也為「有良知的專業新聞從業人員蒙羞」而致歉。 在美國,信用破產是極嚴重的事,九○年代,華盛頓郵報一位女記者曾經以一位孩童為主角,披露古柯鹼的危害,因此獲得最負盛名的普利茲獎。後來發現係編造的新聞,郵報除了開除這位女記者外,也把她過去的報導找出來,詳加核實,好在除了這篇得獎作品外,其他都屬實。至於這位女記者,聽說數年前在中西部的一間百貨公司擔任售貨員。美國沒有一個媒體敢雇用她,因為她任何作品,只要有人開玩笑「這篇是真的還是假的」,報社就消受不起。 美國《紐約時報》今天刊出長篇調查報導,揭發自己報社記者多年來不實報導的行徑,該報承認,布萊爾事件是紐約時報成立一百五十二年以來的低潮。 這位記者叫傑森.布萊爾,現年廿七歲,他發的許多新聞都號稱是實地採訪,內中引述當事人的談話,並描寫一些感人場面,其實這些談話和情境很多都是他自己的捏造杜撰,另外他還剽竊抄襲其他記者的文章。 紐約時報說,布萊爾去年十月被調到國內新聞組之後共寫了七十三篇報導,其中有問題的報導至少卅六篇,包括華府狙擊殺人事件和伊拉克戰爭陣亡戰士家屬的訪問。他造假的工夫非常高明,往往把別人報導的事實和他自己想像的情節混合在一起,使人很難看出破綻。 華府狙擊殺人事件是去年十月轟動一時的大新聞,布萊爾是奉派採訪的記者之一,他寫出了一篇有關兩名兇手之一的穆哈米德接受偵訊的獨家報導,聲稱穆哈米德在偵訊中向地方調查人員透露他「為何如此憤怒的源由」,但聯邦調查人員為了急於結案而迫使偵訊中止。但調查人員指出,偵訊內容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今年三月廿七日,紐約時報登出一篇布萊爾訪問伊拉克戰爭期間被俘後獲救之美軍女兵潔西卡.林琪家屬的文章,內中描寫他到西維吉尼亞州實地訪問林琪的家屬,林琪父親接受他訪問時因傷心而哽咽,林琪家門前是一大片煙草田。事實證明他是一派胡言,林琪家門前根本沒有煙草田,而林琪家沒有一個人記得接受過他的訪問。顯然布列爾是閉門造車。 布萊爾的許多訪問都只是透過電話,但他透過報社連線系統所獲得的資訊能把場景寫得活靈活現,自稱是實地採訪,例如他在三月廿四日發的一篇報導中,描寫他去馬里蘭州訪問嘉德納夫婦,當時嘉德納夫婦正在客廳看電視,想知道他們的兒子在伊拉克戰場作戰的情況,每當電視報導有美軍傷亡時,嘉德納夫婦的神情就變得十分緊張,報導中還提到客廳的佈置。後來紐約時報懷疑,布列爾是根據攝影記者傳回來的照片,才能描寫得如此詳細。 布萊爾造假的工夫還不只如此,他還會利用手機和電腦隨時向上司報告他的工作進度和行蹤,讓上司以為他真的在某地採訪,其實他可能根本還在家裡。從去年十月下旬到今年四月下旬,布萊爾傳回的稿子號稱是發自廿個城市,遍及六個州,但是紐約時報管理階層說,在這段期間,布萊爾雖然有報出差費,卻從未交出任何住宿、租車或搭飛機的收據。 其實布萊爾報導不實新聞早有蛛絲馬跡,一九九八年他在紐約時報實習十周,寫出了十九篇報導,卻很少走出報社。後來他正式加入紐約時報,被派到都會新聞組。紐約時報說,由於布萊爾在這段時間經常出錯,且行為非常不專業,都會新聞組的主任藍德曼在二○○二年四月寫了一封電郵給報社管理階層,建議立刻別再讓布萊爾為紐約時報寫稿。 布萊爾接到警告後,工作情形有所改善,同時他設法改調到體育新聞組,藍德曼勉強同意,但他寫了一封備忘錄,把布萊爾的問題告知體育組主任。善於鑽營的布萊爾很快又設法改調到國內新聞組,但該組聲稱,他們不知道布萊爾先前的工作表現有問題。 布萊爾到了國內新聞組之後,行徑越來越大膽,去年十月底,已經有官員和報社同仁質疑他的報導可能不正確,紐約時報也開始調查。時報說,調查的目的除更正記錄外,也要找出為何這種造假情勢能存在於紐約時報的原因。 |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