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河右岸 的【人搞錯客人姓名,唉!】
回 覆 | 返 回 |
Allcome 於 2003/04/01 02:43 | |
轉貼河右岸 的【人搞錯客人姓名,唉!】 | |
河右岸 於 2003/03/30 19:39 主人搞錯客人姓名,唉! 今年號稱「世界第一」的維也納愛樂來台灣演出,對古典音樂迷確實是個好消息。遺憾的是,主辦單位搞了件丟臉的事。 聯合報說它叫「維也納愛樂交響樂團」。民生報則說「維也納愛樂」,某地方新聞記者更寶了,寫著:「維也納愛樂室內交響樂團」。 按「維也納愛樂」德文原名是 Wiener Philharmoniker,譯成英文可以叫 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根本沒有「交響」甚至「室內」的字眼。不知道這些宣傳機器的記者為什麼要自作聰明地人家改名字? 區分「愛樂」與「交響」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這分別是兩個樂團的名字。也就是說,有個樂團叫「維也納愛樂」,也有一個樂團叫「維也納交響樂團」(Wiener Symphoniker 或者 Vienna Symphony Orchestra)。最簡單的區別是:前者創團於一八四一年,不設常任指揮;後者一九○○年成立,目前是一位俄國人費多謝夫(Vladimir Fedosejev)擔任常任指揮。 不只是維也納,歐洲很多城市都同時有「XX 愛樂管弦樂團」跟「XX 交響樂團」,比如倫敦、慕尼黑就是。交響就是交響,愛樂就是愛樂,不是只要是大樂團,就非把這兩個搞在一起不可。一般非樂迷搞不清楚便罷,如果維也納愛樂的團員知道他們來台灣被這樣無知的主辦單位花大把力氣講成另一個不相干的單位,心裡不知做何感想? 至於「室內樂團」,天啊,把兩個編制完全不一樣的樂團搞在一起,只能佩服這個記者沒有概念卻又有大膽的想像力。 聽說連海報都把人家的名字印錯了。唉,該怎麼說這些人呢?
yamyam90 於 2003/03/31 00:23 該怎麼說這些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