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仇恨的民族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楚劍 於 2003/05/20 19:31 | |
製造仇恨的民族 | |
中國人一向是喜歡製造仇恨的民族, 國民黨打不過日本人, 戰後馬上以德報怨, 送回所有在華日軍民. 等日軍回曰,台民無武器時, 仇恨, 中國在WHO, 這不是製造新仇恨, |
司佳 於 2003/05/20 19:44 | |
Re:製造仇恨的民族 | |
若真能產生仇恨,台灣就能站起來了! 怕的是台灣人對於任何事情都沒有仇恨之心,永遠容忍退讓順服,台灣就永遠站不起來了! |
楚劍 於 2003/05/20 20:06 | |
Re:製造仇恨的民族 | |
瘟疫的恐怖更甚於戰爭. 來無形,去無影. 台灣人,抗殺戰役,陣亡了,算不算死人? 台灣人,為獨立而戰,陣亡了. |
過客 於 2003/05/20 20:07 | |
Re:製造仇恨的民族 | |
個人以為, 抱持任一種強烈的民族意識,都會傾向具有「仇恨」的心態與舉止. 而「仇恨」與「仇視」正是滋養民族意識的養份, 然後,這種由「仇恨」所滋養出的民族意識, 最容易使人盲目,失去理性,放棄維護自我尊嚴與權益, 進而民族意識,最容易成為廉價的利用工具, 讓其它人被這種民族意識,導致盲從,失去理性, 成為被既得利益者利用. 有人說: 正如所謂的「中華民族」不但如鴉片一般,也是一種緊箍咒, 不過,我要遺憾地指出, |
灌頂 於 2003/05/20 22:04 | |
Re:製造仇恨的民族 | |
過客兄: 孫中山創造的「中華民族」其實是個神話, 雖然其徒子徒孫濫用他的民族主義作孽, 但宣揚革命當時強化敵我意識, 號召對內驅逐韃虜, 對外抵抗帝國主義以免中國被外來勢力瓜分, 成效卓然, 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避免落入『民族主義』的框框, 可否約定一個名詞例如 『台灣國族意識』 『台灣意識 』『台灣主義』 廣為號召, 對內凝聚台灣意識, 對外抵抗中國帝國主義, 庶幾可免台灣被內神通外鬼鯨吞蠶食. 台灣的民主被反民主的分贓團隊(老住民 新住民 都有)用來打擊並扼殺台灣的民主政府. 萬一統媒統客操控有成, 選舉無法反映優質民主政治的時候, 台灣人民還剩下什麼? 再回鍋當奴民? 能不及早籌謀對策嗎? |
楚劍 於 2003/05/20 22:34 | |
Re:製造仇恨的民族 | |
>>民族主義的性質就像鴉片,但它比鴉片還要廉價.<< 我記得列寧,毛澤東都說過, 宗教教人愛人,那為什麼基,回,猶三教, 槍不會殺人,人殺人. 同理, |
過客 於 2003/05/21 00:40 | |
Re:製造仇恨的民族 | |
灌頂兄, 其實只要培養斯土認同,愛國心即可,無需冠以任何國族或民族的稱號,因為,對內不需要任何國族或民族意識;當外國或打壓侵略時,自然會產生憤懣;若不會也不願者,就算鼓吹所謂國族或民族意識,那些人也不會有所認同. 個人以為,暴力,謊言,反民主,這些都是可鄙之事,反對與不認同者,不僅跨越族裔界限,更跨越國界. 民進黨一開始並不強調民族主義,也不追求民族主義,它秉持的是自由民主,所以,民進黨才能不斷地成長,並獲得愈來愈多人的支持,但是,當類似民族意識觀念被陳水扁於選舉重要時刻激化後[關鍵時刻策略性運用而已,平常不強調],反倒見到民進黨的支持者,陷入民族意識觀念,無法自拔,而慢慢失去民主意識的立場與理性的態度,激情,狂熱,導致形成內外攻伐,不僅漸失包容而形成的力量,並狹隘了理性包容度,頗有處處樹敵之虞. 容我坦白地說,對付國民黨,親民黨,最好的方式就是秉持民主,理性的意識,立場,與態度,去看待,並指出他們的反民主,暴力,與謊言,以此增進大眾的民主理性素養,也同時讓他們看清國民黨,親民黨等人可鄙的行徑. 相反地,以激情,狂熱的民族意識去批判,反而窄化了言論的被認同度,甚至導致大眾的民主,理性素養跟著低落,愈容易被國民黨,親民黨式的民族意識所愚弄,加入為反對而反對的陣營---這一套,他們的功力爐火純青地使用了幾十年,就怕民眾民主素養高,理性,有智慧,不但不會被利用,反而會抵制它. 讓我們想想看,民主是否促進理性與對不同觀念的包容?相反地,民族意識是否總是導致激情,狂熱,而偏執,而陝隘,而不易包容,只要有一點觀念不相同的人,就會攻伐他?兩者中,誰會比較能夠獲得被認同? 再讓我們回顧一下此論壇的現象,上述後者的情況是否變多了?有多少人因只是不滿陳水扁與民進黨,而成為被眾起攻伐的對象? ---陳水扁與民進黨能夠永遠代表正義,正確,自由,民主,或者獨立路線嗎?或者,陳水扁與民進黨也只是和認同他的人一樣,只是自由民主理念的追求者,也是變數? 大眾應堅持信仰的,不應投射在陳水扁或民進黨,而是應直接秉持於自由民主的觀念及價值.陳水扁與民進黨,不是支持與價值的中心,相反地,人及黨都是應受是否秉持自由民主價值的監督,是否促進發展,是否達到某些明確的短期目標,才考量是否支持的. 有句話說:「依法不依人」,正是這個道理. |
過客 於 2003/05/21 01:07 | |
Re:製造仇恨的民族 | |
作個比喻, 民族意識導致中國的日愈淪喪,中國人民日漸偏激,容易被控制,被利用的工具; 唯有民主意識在中國抬頭,中國人民才會看清中國共產黨的各種不堪,中國共產黨才會失去專制腐敗貪權執政的合理性,中國人民及中國的美好前程才有希望實現.
林義雄先生與李登輝先生兩人,都曾指出台灣最需要的是提昇民主素養.李登輝先生更提到,他最關心的是,台灣人民能不能提升民主素養、法治精神及其他現代民主社會應有的基本素養?因為這是建構一個現代化國家的基礎工程;他所提到的「主體性意識」,個人以為,並不是以建構民族主義式的「台灣民族」,而是以台灣為主體概念的「國家認同」---民主理性國家的國家認同感. 個人以為,促進台灣民眾的民主理性素養,將促進國家認同感自然產生而凝聚---猶如美國一般,不管是哪個族裔的美國人民都很有愛國心,那是經由民主理性環境與素養,而形成的. |
過客 於 2003/05/21 01:11 | |
Re:製造仇恨的民族 | |
相關報導: 李登輝:中國沒有進步也沒有走出去的觀念 http://news.yam.com/cna/politics/news/200305/200305170120.html 林義雄:提升國民民主素養比換總統更重要 |
過客 於 2003/05/21 01:32 | |
Re:製造仇恨的民族 | |
附註一點: 國族式情感是自然而然存在的,無需(也不應)被刻意建構,並強調,自然地流露展現,或者,在國家危難時刻,才允許被提出,如一九六一年,當時在古巴危機時刻,美國總統甘迺迪說了一句名言:「不要問國家為你作什麼,應問你為國家作什麼」.---這是在此種背景下才適合說的,若是在承平時期說出這種話,對國內激發這種意識,絕對遭受負面評價的批判. 請大家注意一件事: 簡言之, -------------- |
過客 於 2003/05/21 01:39 | |
Re:製造仇恨的民族 | |
資料補充: 甘迺迪名言:「不要問國家為你作什麼,應問你為國家作什麼」之背景的評論參考介紹: 請慎用「名言」/吳錦發 |
過客 於 2003/05/21 01:54 | |
Re:製造仇恨的民族 | |
所謂「中華民族」,其實是被建構出的國族,據我所知,在中國清末時期,由華裔的孫中山所創. 此一「中華民族」,被導向為民族主義式的發展,現今,大家都瞭解它所造成的嚴重弊端及後果[弊大於利]. 在此介紹一篇談及「中華民族」之文章,供作參考: 先說中華民族一詞的來由背景,再論其荒繆與崩毀 |
wu12345 於 2003/05/22 22:24 | |
Re:製造仇恨的民族 | |
支持過客 台灣需要是冷靜有民主意識的群眾 激情對藍綠兩方來說都太多了 |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