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decode  於 2003/02/20 11:19
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背99乘法就懂數學了嗎? 教育不該是這樣的.
以下的文章發人深省.....

-----------------------------------
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當我把九歲的兒子帶到美國,送他進那所離公寓不遠的美國小學的時候,我就
像是把自己最心愛的東西交給了一個我並不信任的人去保管,終日憂心忡忡。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學校啊!學生可以在課堂上放聲大笑,每天至少讓學生玩二
個小時,下午不到三點就放學回家,最讓我大開眼界的是沒有教科書。那個金
髮碧眼的美國女教師看見了我兒子帶去的中國小學四年級課本後,溫文爾雅地
說:「我可以告訴你,六年級以前,他的數學不用學了!」面對她充滿善意的
笑臉,我就像挨了一悶棍。一時間,真懷疑把兒子帶到美國來是不是幹了一生
最蠢的一件事。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看著兒子每天背著空空的書包興高采烈的去上學,我的心
就止不住一片哀傷。在中國,他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書包就滿滿的、沉沉的,
從一年級到四年級換了三個書包,一個比一個大,讓人感到「知識」的重量在
增加。而在美國,他沒了負擔,這能叫上學嗎?一個學期過去了,把兒子叫到
面前,問他美國學校給他最深的印象是什麼,他笑著給我一句美國英語:「自
由!」這兩個字像磚頭一樣拍在我的腦門上。


此時,真是一片深情懷念中國教育。似乎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為什麼中國孩子老
是能在國際上拿奧林匹克學習競賽的金牌。不過,事已至此,也只能聽天由
命。


不知不覺一年過去了,兒子的英語長進不少,放學之後也不直接回家了,而是
常去圖書館,不時就背回一大書包的書來。問他一次借這麼多書幹什麼,他一
邊看著借來的書一邊打著電腦,頭也不抬地說:「作業。」


這叫作業嗎?一看孩子打在電腦螢幕上的標題,我真有些哭笑不得--《中國
的昨天和今天》,這樣大的題目,即使是博士,敢去做嗎?於是我嚴聲厲色地
問是誰的主意,兒子坦然相告:老師說美國是移民國家,讓每個同學寫一篇介
紹自己祖先生活的國度的文章。要求概括這個國家的歷史、地理、文化,分析
它與美國的不同,說明自己的看法。我聽了,連嘆息的力氣也沒有了,我真不
知道讓一個十歲的孩子去做這樣一個連成年人也未必能做的工程,會是一種什
麼結果?只覺得一個十歲的孩子如果被教育得不知天高地厚,以後恐怕是連吃
飯的本事也沒有了。


過了幾天,兒子就完成了這篇作業。沒想到,列印出來的是一本二十多頁的小
冊子。從九曲黃河到象形文字,從絲路到五星紅旗……熱熱鬧鬧。我沒贊成,也
沒批評,因為我自己有點發楞,一是因為我看見兒子把這篇文章分出了章與
節,二是在文章最後列出了參考書目。我想,這是我讀研究生之後才運用的寫
作方式,那時,我三十歲。


不久,兒子的另一篇作文又出來了。這次是《我怎麼看人類文化》。如果說上
次的作業還有範圍可循,這次真可謂不著邊際了。兒子真誠地問我:「餃子是
文化嗎?」為了不耽誤後代,我只好和兒子一起查閱\\\權威的工具書。費了一番
氣力,我們完成了從抽象到具體又從具體到抽象的反反覆覆的折騰,兒子又是
幾個晚上坐在電腦前煞有介事地作文章。我看他那專心致志的樣子,不禁心中
苦笑,一個小學生,怎麼去理解「文化」這個內涵無限豐富而外延又無法確定
的概念呢?但願對「吃」興趣無窮的兒子別在餃子、包子上大作文章。在美國
教育中已經變得無拘無束的兒子無疑是把文章作出來了,這次列印出來的是十
頁,又是自己的封面,文章後面又列著一本本的參考書。他洋洋得意地對我
說:「你說什麼是文化?其實超簡單--就是人創造出來讓人享受的一切。」
那自信的樣子,似乎發現了別人沒能發現的真理。後來,孩子把老師看過的作
業帶回來,上面有老師的批語:「我安排本次作業的初衷是讓孩子們開闊眼
界,活躍思維,而讀他們作業的結果,往往是我進入了我希望孩子們進入的境
界。」問兒子這批語是什麼意思。兒子說,老師沒為我們感到驕傲,但是她為
我們感到震驚。「是不是?」兒子問我。我無言以對,我覺得這孩子怎麼一下
子懂了這麼多事?再一想,也難怪,連文化的題目都敢作的孩子,還有什麼不
敢斷言的事嗎?


兒子六年級快結束時,老師留給他們的作業是一串關於「二次世界大戰」的問
題。「你認為誰對這場戰爭負有責任?」「你認為納粹德國失敗的原因是什
麼?」「如果你是杜魯門總統的高級顧問,你將對美國投原子彈持什麼態
度?」「你是否認為當時只有投放原子彈一個辦法去結束戰爭?」「你認為今
天避免戰爭的最好辦法是什麼?」--如果是兩年前,見到這種問題,我肯定
會抱怨:這哪是作業,分明是競選參議員的前期訓練!而此時,我已經能平心
靜氣地循思其中的道理了。


學校和老師正式在這一個個設問之中,向孩子們傳輸一種人道主義的價值觀,
引導孩子們去關注人類的命運,讓孩子們學習思考重大問題的方法。這些問題
在課堂上都沒有標準答案,它的答案,有些可能需要孩子們用一生去尋索。看
著十二歲的兒子為完成這些作業興致勃勃地看書查資料的樣子,我不禁想起當
年我學二次戰史的樣子,按照年代事件死記應背,書中的結論明知迂腐也當成
《聖經》去記,不然,怎麼通過考試去奔光明前程呢?此時我在想,我們在追
求知識的過程中,重複前人的結論往往大大多於自己的思考。而沒有自己的思
考,就難有新的創造。


兒子小學畢業的時候,已經能夠熟練地在圖書館利用電腦和微縮膠片系統查找
他所需要的各種文字和圖像資料了。有一天,我們倆為獅子和豹\\\子覓食習性爭
論起來。第二天,他就從圖書館借來了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拍攝的介紹這種動物
的錄影帶,拉著我一邊看,一邊討論。孩子面對他不懂的東西,已經知道到哪
裡去尋找答案了。


兒子的變化促使我重新去看美國的小學教育。我發現,美國的小學雖然沒有在
課堂上對孩子們進行大量的知識灌輸,但是他們想方設法把孩子的目光引向校
外那個無邊無際的知識海洋,他們要讓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時間和空間都是
他們學習的課堂;他們沒有讓孩子去死記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們
煞費苦心地告訴孩子怎樣去思考問題,教給孩子們面對陌生領域尋找答案的方
法;他們從不用考試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盡全力去肯定孩子們一切努
力,去讚揚孩子們自己思考的一切結論,去保護和激勵孩子們所有的創作慾望
和嘗試。


有一次,我問兒子的老師:「你們怎麼不讓孩子背記一些重要的東西呢?」老
師笑著說:「對人的創造能力來說,有兩個東西比死記硬背更重要:一個是他
要知道到哪裡去尋找所需要的比它能夠記憶的多得多的知識;再一個是他綜合
使用這些知識進行新的創造的能力。死記硬背,就不會讓一個人知識豐富,也
不會讓一個人變得聰明,這就是我的觀點。」


我不禁想起我的一個好朋友和我的一次談話。他學的是天文學,從走進美國大
學研究所的第一天起,到拿下博士學位的整整五年,他一直以優異的成績享受
系裡提供的優厚獎學金。他曾對我說:「我覺得很奇怪,要是憑課堂上的學習
成績拿獎學金,美國人常常不是中國人的對手,可是一到實踐領域,搞點研究
性題目,中國學生往往沒有美國學生那麼機靈,那麼富有創造性。」我想,他
的感受可能正是兩種不同的基礎教育體系所造成的人之間的差異。中國人太習
慣於在一個劃定的框子裡去旅展拳腳了,一旦失去了常規的參照,對不少中國
人來說感到的可能往往並不是自由,而是慌恐和茫然。


我常常想到中國的小學教育,想到那些課堂上雙手背後坐得筆直的孩子們,想
到那些沉重的課程、繁多的作業、嚴格的考試……它讓人感到一種神聖與威嚴的
同時,也讓人感到巨大的壓抑和束縛,但是多少代人都順從著它的意志,把它
視為一種改變命運的出路。這是一種文化的延續,它或許\\\有著自身的輝煌,但
是面對需要每個人發揮創造力的資訊社會,面對明天的世界,我們又該怎樣審


NO:287_1
soujiya  於 2003/02/20 11:32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decode先生:
 敝人乃本版的清潔工,您好,歡迎您的參與討論。
 依據版規第六條,轉貼文章時,
 希望您能註明〔原文出處〕及〔原文作者〕,並請注意版權問題。
 必要時,我們可能必須予以刪除,以免原作者權益受損。
 另外,請您發表對此篇文章的意見。

 貼文辛苦了,諸多失禮,還請見諒。

 此篇文章可以另外參照2002年本論壇的討論:
 http://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3&type;=show_post&post;=1675


NO:287_2
yl  於 2003/02/20 11:49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I suggest the webmaster keep this post for all to read. If it is deemed inappropriate in this forum, I plead to post in the culture forum. This article expresses very well my own experience with the public education in the US and that in Taiwan (not dissimilar to that in China as implied in the post). This post only covers the academic training. I think the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such as sports, musics, debate....) available for the students are also very important in shaping the habit of cooperation.

NO:287_3
Jim  於 2003/02/20 12:01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This article expresses very well my own experience with the public education in the US


yl, could you write down your own experience?


NO:287_4
yl  於 2003/02/20 12:34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Jim:
I wrote some in the thread of 台灣派的矛盾. I like the public education in the US because it encourages the creativity of the student as I observed in my daughters education here, while the one I had back in Taiwan long time ago did discourage it. We were asked to conform through a strict system of carrot and stick. Even now I can not escape from the habit of trying to find some literature to back up any thought come out of my mind (remember Zi Yue....?). I believe I dare not to adventure too far off base because I was educated (or trained) too well back in Taiwan when I was young. I did not meddle too much in my daughters education here in our not so good local school. I just let them prosper by themselves. (Bring them to the libraries, driving around for those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cademically I would help only when asked. The details were very much like that described in the leading post. In fact, the school here does offer enough honor and advanced placement courses for students to choose. My young daughter finished her calculus in a summer course of her ninth grade. She passed her AP calculus (and others) with scores of five during her junior year. I think the public school here does a good job of offering chance to let student develop by themselves instead of the bad practice we sometimes had back in Taiwan (Yan Miao Zhu Zhang!).
Sometimes I read the erroneous statements about the public education in the US. The average academic achievement may not be that high. But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the education available is in fact very astonishing for able and self-inspired students. But this is beside the most important point, that is, the sense of humanity that everyone has his or her strong point it instill in every student is truly amazing.

NO:287_5
Jim  於 2003/02/20 13:21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Thanks! I will check 台灣派的矛盾 to find your article.

I suggest that you could write more and give us a more clear picture about American education. Although, I has been in the US for a couple of years, I still dont know too much about American education beyond college.

You contribution will be very helpful for me to compare American and Taiwan educatio system. IT will let more Taiwanese understand what the problems are in Taiwan education system. Thanks!


NO:287_6
a reader  於 2003/02/20 13:31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To board master,

please dont delete this fourm because i already recommend its link to some of my friends, most of them never been to here before.
Additionally, they usually pay less attention to the political or media issues.
Last but not least, most of them are new to interent, and also new to be a mom.
I sincerely hope you can keep this column at least for two weeks.


NO:287_7
soujiya併欄  於 2003/02/20 14:16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各位網友:
尚未決定刪欄,請別緊張。
只是希望貼文的欄主能夠出面處理兩個問題:
1。文章來源及作者姓名,如果是來自電子郵件轉寄,也請告知。
2。這篇文章並未貼完,也希望其能補全。

NO:287_8
117  於 2003/02/20 14:53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我在google查到此篇文章的出處...
http://www.ren-ai.com/wen3.htm

摘自《教育:我们有话要说》,杨东平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4月版


NO:287_9
decode  於 2003/02/20 15:12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Dear 版主

sorry...這篇文章是朋友轉寄得, 我也不知道作者是誰耶.
另外, 轉貼時漏了最後一句話, 以下是最後一段的全文:

我常常想到中國的小學教育,想到那些課堂上雙手背後坐得筆直的孩子們,想
到那些沉重的課程、繁多的作業、嚴格的考試……它讓人感到一種神聖與威嚴的
同時,也讓人感到巨大的壓抑和束縛,但是多少代人都順從著它的意志,把它
視為一種改變命運的出路。這是一種文化的延續,它或許\\\有著自身的輝煌,但
是面對需要每個人發揮創造力的資訊社會,面對明天的世界,我們又該怎樣審
視這種孕育了我們自身的文明呢?


NO:287_10
ㄚ頭  於 2003/02/20 17:01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我不清處現在台灣的小學教育改成什麼樣,我自己倒是還滿意自己所受的小學和國中的教育
像我這樣生長在北縣郊區的低所得家庭,每天玩得很開心,仍能考上北一女跟台大,
我想我們的教育制度是相對較公平而且紮實。
美國人自己並不滿意自己的基處教育。
我記得克林頓卸任前還說過他很遺憾沒完成美國教育改革。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selected from the first chapter of a report in American National Science Fundation
See the full report at http://www.nsf.gov/sbe/srs/seind02/c1/c1h.htm
-------------------------------------------------------------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Highlights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Achievement
Although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achievement, as measured by the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 (NAEP), have improved since the 1970s, few students are attaining levels deemed Proficient or Advanced by a national panel of experts. For example, only 17 percent of 12th-grade students scored at the proficient level on the NAEP mathematics assessment in 2000.
At each grade level, white and Asian/Pacific Islander students are far more likely than their black, Hispanic, and American Indian/Alaskan Native counterparts to score at or above the Basic, Proficient, and Advanced levels set by the National Assessment Governing Board (NAGB). For example, although 33 percent of Asian/Pacific Islander and 20 percent of white 12th graders scored at the Proficient level in 2000, only 4 percent of Hispanic, 3 percent of black, and 10 percent of American Indian/Alaskan Native 12th graders scored at that level. Furthermore, there was no evidence in the 2000 assessment of any narrowing of the racial/ethnic group score gaps since 1990.
There is a wide gap between the NAEP mathematics scores of high-and low-income students, as measured by eligibility for the National School Lunch Program. For example, low-income 12th-grade students (those who were eligible for the Free/Reduced Price Lunch Program) had scale scores similar to high-income 8th-grade students (those who were not eligible for this program). Furthermore, at each grade level, low-income students were twice as likely or more to score below the Basic level of achievement than were high-income students.
Internationally, U.S. student relative performance becomes increasingly weaker at higher grade levels. On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 (TIMSS), 9-year-olds tended to score above the international average, 13-year-olds near the average, and 17-year-olds below it. Even the most advanced students performed poorly compared with students in other countries taking advanced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courses. On advanced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assessments, U.S. students who had taken advanced coursework in these subjects performed poorly compared with their counterparts in other countries.
----------------------------------------------------------


NO:287_11
ㄚ頭  於 2003/02/20 17:14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聽過一個中國朋友說
她先生覺得美國如果沒有外國高科技移民 不知到他們怎麼維持運作
整個電腦研發中心放眼望去都是中國人 (華人) 和 印度人
另一個則說他們公司的研發單位裡全都是外國移民 美國人只有文書工作可做

NO:287_12
ㄚ頭  於 2003/02/20 17:37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The following paragraphs are from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ame report, which may support my friends comments. You can find more facts to support my friends view in that report.

=========
Although these developments appear to pose little short-term challenge for the United States, they may be important in the long term:

The United States may face increase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for highly educated personnel. Furthermore, its relative attractiveness may erode as living standards ris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as other industrialized nations intensify their international recruitment efforts.

U.S. preeminence in S&T; may erode as competing centers of excellence are established elsewhere. Foreign graduates may find returning home more attractive than stay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after their training, and industry may locate increasingly sophisticated functions overseas.
Both developments have technology transfer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
=============


NO:287_13
a reader  於 2003/02/20 18:36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What is the priority of education?
I ponder this question for a long time.
Now, heres my personal answer regarding this question.
I think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for making good citizen, not just for making good workers. And the major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is that good citizen can idetify what is right or wrong, whereas not every good worker can know what is right or wrong. For example, a criminal can do his job well, but has trouble to realize what he does is wrong.
A good citizen not only asks for his rights, but also takes his responsibility seriously.

NO:287_14
soujiya併欄  於 2003/02/20 18:42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117先生,謝謝您。

本文原名為〔我所看到的美國小學教育〕,作者是高鋼,
摘自《教育:我們有話要說》,楊東平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4月版。
http://www.ren-ai.com/wen3.htm


NO:287_15
ㄚ頭  於 2003/02/20 18:47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I am both a good citizen and a good worker and I thank the education that I received in Taiwan. I am glade that now I dont need to have rich parents to support my living expense.

NO:287_16
台龍  於 2003/02/20 18:58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我覺得美國的高科技有大量外國移民,並不是美國的基楚教育差。美國並不是沒有聰明才智之士,只是那些聰明人都去做其他行業去了。今日所看到的外國移民充滿的高科技業,是因為有那種智慧的美國人不願意做(錢不夠多)。

想想開欄的人的所聞和親身經歷,在這種教育下,怎麼可能沒教出優秀人才。當然不管教育再好,還是沒法把白癡教成天才。美國因為機會太多,優秀人才都去做容易賺錢或出名的職業(譬如律師,醫生,政治家,企業家,娛樂界或高級管理人員等),高科技是因為美國人不做,才輪到外國移民。

所有人種的優秀人才比例應該是一樣的,差別只有在有沒有受教育和如何教育那些人才。東方的政治導向,不是讓人才沒機會受教育,就是把天才教成白癡。華人之中有優秀基因的人給與機會發展成優秀人才的比例是比美國低很多。這樣低比例的優秀人才,按理華人國家自己用都不夠,怎麼會有剩下而大量移至美國?今天在美國有那麼多的華人高科技人才,是因為華人的國家不能製造機會給這些人才,才導至華人優秀人才的楚才晉用。

華人不用太高興高比例的美國高科技從業人員,那只是更證明美國的強和華人國家的「不強」!


NO:287_17
yl  於 2003/02/20 19:31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像我這樣生長在北縣郊區的低所得家庭,每天玩得很開心,仍能考上北一女跟台大,
我想我們的教育制度是相對較公平而且紮實。


ㄚ頭 :
Good for you. But I am not so sure that the education in Taiwan is comparatively fairer and more solid. You see you were lucky enough to get into the magnate school. It sounds like the students of Bronx Science or Stevasent high saying they have had a plebe education, though. I am afraid that the better a school one went in Taiwan the timider one dare to set ones imagination. It was (or has been) so conditioned. I have had similar talk with several of my college classmates, who were all in the very top among high school graduates back then (among the top 100 to get into NTU), we all lamented our timidity in letting ourselves loose. As to the content of the education, I would like to remind you that we did not have much in those standard textbooks to begin with. I can not help to be amazed by the contents of my daughters textbooks and the books assigned in the classrooms. I believe their education in humanity is much better than what I had both in breadth and depth!

I remember back in the 1980 there were a lot of articles on the shortcomings of US public education (Why Jonny cannot read, count,.......) But I did not sense much differences between my two daughters education in the same school which spanned 10 years----that they are practically the same. You see, the public shools in the US are mostly controlled locally by the respective boards. The Federal or state governments can use certain carrots (or the withdrawal of carrot) to entice schools to adopt certain changes, but they are only a small fraction of the curricula and unfortunatedly mostly focused on test-taking! (I read some school in the urban area adopted the abominable drill practice like that in Taiwan to raise the average of the test score!) On reflection I tend to look at those Chicken-Little reports as ploys of fund grabbing. But of course the resources spent on the public education here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Taiwan and thus can not and should not be compared directly to each other.
As I said before that I appreciate most of the US public education is the instilling of solid sense of citizenship into the students----pride in cooperation, coordination and unfettered creativity.


NO:287_18
ㄚ頭  於 2003/02/20 19:33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我覺得美國的高科技有大量外國移民,並不是美國的基楚教育差。美國並不是沒有聰明才智之>>士,只是那些聰明人都去做其他行業去了。

我覺得他們是做不動不是不做 美國國科會這篇報導很清處指出這點 Even the most advanced students performed poorly compared with students in other countries taking advanced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courses.

一般美國律師跟本不需要用到優秀人才,一個十五歲的小男孩 只靠看電視
就獲得法律網路顧問諮詢的第一名 打敗一堆專業律師 相關的討論可在美國暢銷書
『 Next: The Future Just Happened 』 by Michael Lewis 找到。
至於醫生,那就更不敢領教 我一個朋友在美國有健保還專程回台灣開刀
前一陣子 才看到美國電視在報導美國人到其它落後英語系國家
用綠卡高薪大量挖走別人的醫生護士 害得當地醫療人員嚴重短缺 非常鴨霸


NO:287_19
台龍  於 2003/02/20 19:55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ㄚ頭小姐,

>>我覺得他們是做不動不是不做

妳叫一個IQ不高的人做一個需要高IQ的事,當然做不了。妳在台灣也許是top 1%的優秀份子,拿妳來跟老美的不到top 30%的人比,妳當然有優勢啦!

高科技當然需要高IQ的人來做,問提是美國公司又不願負top 1%的薪水,所以只好請外國人了。當然外國高科技人員還是賺不錯的薪水,但是決沒有在top 15%內。換句話說,華人的高科技是一種比較上的廉價勞力。如果高科技都付美金十五萬以上的年薪,華人搶得到工作才怪。


NO:287_20
ㄚ頭  於 2003/02/20 20:17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To yl:
Sorry, my above post (#287-18) is for (#287-16).
I dont like the education that I received in 北一女 and 台大.
Especially the education in 北一女, it was hightly unproductive and made me stupid.
I do think that rigorous trainings in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at early age make my life much easier. As for humanity, I learn that from embracing the earth.
Most Americans that I know are quite spiritial empty. The divorce rate is 50%, which is hard to imagine. I think the way they treat feamale colleague is something I like most.

NO:287_21
yl  於 2003/02/20 20:26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correction:
The sentence in my previous post: It sounds like the students of Bronx Science or Stevasent high saying they have had a plebe education, though.  Should read:
It sounds like the students of Bronx Science or Stuyveseant High saying they have had a plebe education, though. 

NO:287_22
ㄚ頭  於 2003/02/20 20:28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To 台龍, I respect your prediction. Since we cannot do an experiment to test your word. Lets wait for 10 years to see what will happen in America.

NO:287_23
yl  於 2003/02/20 20:40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I think the gist of the lead of this thread is:
我不禁想起我的一個好朋友和我的一次談話。他學的是天文學,從走進美國大
學研究所的第一天起,到拿下博士學位的整整五年,他一直以優異的成績享受
系裡提供的優厚獎學金。他曾對我說:「我覺得很奇怪,要是憑課堂上的學習
成績拿獎學金,美國人常常不是中國人的對手,可是一到實踐領域,搞點研究
性題目,中國學生往往沒有美國學生那麼機靈,那麼富有創造性。」我想,他
的感受可能正是兩種不同的基礎教育體系所造成的人之間的差異。中國人太習
慣於在一個劃定的框子裡去旅展拳腳了,一旦失去了常規的參照,對不少中國
人來說感到的可能往往並不是自由,而是慌恐和茫然。

The same is true for my generation of Taiwanese. And I hope we can get out of the box, which was conditioned in us from very tender age.

to ㄚ頭
I do not think it is necessary to wait 10 years to see. As I mentioned before all those dire Chicken Little predictions back in the 1970s and 1980s never materialized even without much change in the public education here. Remember the famous books about the rising sun back in the early 1990? Not even a peep can be heard now!


NO:287_24
ㄚ頭  於 2003/02/20 21:38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yl: From my own view, the disadvantages that Taiwanese have when competing with Americans after school are language barrier, social connection and culture differences. I find most Taiwanses are creative and full of imagination.
Why we need to wait for 10 years to see because with the current large high-teck labor supply from Chinese and Indians, there is no way to check 台龍s prediction 「如果高科技都付美金十五萬以上的年薪,華人搶得到工作才怪」。

NO:287_25
ㄚ頭  於 2003/02/20 22:31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yl:

Starting from fifth grade, we had one hour class meeting per week to discuss our own class affairs. We elected our own class leaders and orgainized our own class budget. All I tried to say is that the elemetary education that I received in Taiwan was good especially the math part.

If there are big problems with the education in Taiwan, those in the senier high school and in the undergraduate level are the places need to be fixed.

Haven you seen so many Taiwanese businessmen so successful ?


NO:287_26
OBS  於 2003/02/21 10:56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此文作者沒說明那個地區小學的教育,讓人感覺很不實在的美國小學教育,也許中國人喜歡作文罷。小女看了文章,回憶十多年前的小學,都有很大的出入阿。

NO:287_27
reader x  於 2003/02/21 12:47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to OBS,

[兒子小學畢業的時候,已經能夠熟練地在圖書館利用電腦和微縮膠片系統查找
他所需要的各種文字和圖像資料了。有一天,我們倆為獅子和豹\\\子覓食習性爭
論起來。第二天,他就從圖書館借來了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拍攝的介紹這種動物
的錄影帶,拉著我一邊看,一邊討論。孩子面對他不懂的東西,已經知道到哪
裡去尋找答案了。]


您沒看到重點嗎

擅用資訊找答案

圖書館有電腦可供上網查詢資料
圖書館會提供網站資料
不過大部份的小孩都很會用 google

美國教育的重點,就是訓練獨立思考,自己找答案
作業很個人特色,沒有標準答案,老師一視同仁貼在牆上,互相觀摩
小學成勣單,是自己和自己比較,看每學季每科有沒有進步,沒有排名次


NO:287_28
emode  於 2003/02/21 12:52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Interesting topic indeed. I grew up in Taiwan and received my education all the
way till college there. Having spent a good deal of some 20 years in US, I must
say I still favor the US education. Why? Asian education promotes a uniform standard for the top 20-30% of students while leaves very little room for the top 5% to grow. American education, on the other hand, has a lower standard for the top 20-30%. Yet, the system gives the top students all kinds of favorable environment to excel. As a result, the top American students are really good. Good in the sense that they not only know the answer of questions but also know why the answer and how to get the answer on their own.

In responding to the fairness of the education opportunities, you guys in Taiwan probably dont realize that Ivy league schools charge different tuitions for different students. A poor but excellent student still has a good chance to go to Ivy leagues because the school would lower the tuition and give students all kinds of on-campus job to help support yourself.

Just my $.2 comments.


NO:287_29
台龍  於 2003/02/21 13:09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ㄚ頭小姐,

我不知道我說的任何一項美國的教育須要等十年才能看到成果。我在美國已經超過二十年了,我的小孩都是讀公立學校,美國的教育我覺得相當好。

教育的成果要用什麼來評判是見仁見智。用數理成績,或許台灣或中國的訓練比較


NO:287_30
reader x  於 2003/02/21 13:14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六年級的社會科學,是介紹中國,埃及,希臘等古文明
我們的小朋友是作過埃及和希臘研究
老師會給很多題目學生可選自己有興趣的去研究
我的老大喜歡建築
作了金字塔和希臘神廟的研究,寫報告外還作模型

NO:287_31
reader x  於 2003/02/21 13:16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REA poor but excellent student still has a good chance to go to Ivy leagues because the school would lower the tuition and give students all kinds of on-campus job to help support yourself.


This is affirmative action.


NO:287_32
reader x  於 2003/02/21 13:29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教育平權
讓社經教育條件較低家庭長大的孩子
以相對條件進名校幫助低階家庭上升

NO:287_33
reader x  於 2003/02/21 13:54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教育平權目的是追求社會公平促進階級流動
美國人向來慷凱
但 1990s 的不景氣,大量的中產白領失業
體認高等教育的重要
男性白人發現教育資源的分配他們受到反向歧視
同等或較差的申請條件
少數族裔或女性可得到升學許可,助學金
男性白人卻排除在外
換言之有保障名額

聯邦與大公司的用人證策也是如此
目的要匡正,過往社會資源支配,享用權集中在男性白人的現象

反觀臺灣
連語言平權都做不到
唉~~~~~~~~


NO:287_34
reader x  於 2003/02/21 14:36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我有現讀七年級的小孩
可分享一些 [個人的觀察經驗]
美國是地方自治
以加州來說,是教育與地方政治分開
各學區獨立,學區理事會是民選,受百姓監督
理事會聘用學區總監,管理學區的行政,人事,教學方針等
各校再推舉家長與老師,組織一委員會,與學區理事會定期開會
非委員的家長,有意見要發言,可前往旁聽發言
所以家長教育,有相當的參與和監督權

上面有人談到美國的數學教育
的確,好的數學老師不好找 --(待遇問題)
我兩個小孩七年級的代數老師 (Algebra) 一個換過四個,一個換過五個老師
連校長都來教

換老師的原因是家長參與決策 [這樣說很保守]
可見家長的影響力


NO:287_35
reader x  於 2003/02/21 15:56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學區獨立,所以教學內容,教材的選用自定
只要能躂成,超越州教育部所訂的各年級應有的學習內容
選 or 改教材,也會昭告家長去參與
所以是一綱多本, [教育部一綱,各學區各自一本教材]
沒有家長會去煩惱考試考什麼 [加州也是有學測]
課本 [硬皮],是學區購買借學生使用
學生要簽名,保管好,期末要交回,毀損遺失要賠償

雖有課本,老師教學還是以自制教材為主,不是照本宣科
每天功課不多,但鼓勵課外閱讀
老師覺得年紀小,註意力集中時間短
主題教學,與作功課的時間要適當
如幼稚園,每日作功課十五分鐘
逐年增加,到五年級大慨是五十分鐘

有一回功課出多了,美國媽媽去抗議
因為大部份的小孩都有課外活動
參加球隊是最基本
其他男女童軍,體操,畫畫,音樂等

所以讓孩子快樂學習,均衡發展是學校與家長的共識
比較臺美或中美的教育

因制度不同,衍生不同的教育精神與成果
下次再說好玩的


NO:287_36
ㄚ頭  於 2003/02/22 06:55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不知各位有無看過美國電視討論 affirmative action 用在 Michigan University 入學標準。
持反對立場的黑人代表主要的觀點是
政府不想辦法提高黑人或貧民 國民教育的質量
只是降低他們的入學標準是假公平

大家如果細讀美國國科會這篇研究報導
美國民主制度實施這麼久
低收入戶的高三學生的程度 卻只有高收入戶的國二學生的程度
你們覺的這樣有比台灣的教育公平嗎 ?


NO:287_37
Jim  於 2003/02/22 07:43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ㄚ頭   低收入戶的高三學生的程度 卻只有高收入戶的國二學生的程度
你們覺的這樣有比台灣的教育公平嗎 ?

妳大概只看到台灣的教育的正面 也以自己的例子來證明台灣的教育的成功
我要指出的是妳有沒有想過像你一樣的比例有多少

鄉下學校的學生有多少機會
我五字頭的 彰化鄉下孩子 同學都是 農家子弟我國小同學念完國中繼續念高中只有我一個 念高職的只有三個
當我念國中時 一個年級有20班(同學大都是農家子弟)全鎮能升高中高職的不會超過5班 念高中只有三班(而這三班中一半沒有上大學)

台灣的教育只關心少數成績好的 犧牲了其他的學生

我去年暑假在國中代課(因為鄉下學校老師流動率高 每個學期換老師 暑假找不到人只好找我) 情況沒有比二十年前好 國三的 英文字母寫不出來 因為上課早以不上 被學校放棄了
全校能上高中的或公立高職的不會超過15%

我也在專科學校進專部(週末上課)教過書 令我最困擾的是老師永遠覺得學生爛很瞧不起學生 因為能教書的都是一路念書很成功的 根本沒有辦法體會那些被放棄的學生的學習經驗
你沒接觸過你永遠沒有辦法想像這情況

妳可能是百分之一的 被放棄的怎麼辦 台灣不能只要5%的學生吧


NO:287_38
yl  於 2003/02/22 08:07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政府不想辦法提高黑人或貧民 國民教育的質量
This only shows that you do not really understand the problem involved. The state I reside was ordered by the court to fulfill what was promised in the state constitution to elevate the schools in the urban area. The state did pump a lot of money into those urban school systems, it even took over the running of two urban school systems. All the efforts (in the past 6 to 7 years) are to no avail. The school corruption is still the same. The student performance is still th same too. What is wrong? Some suggest it is due to the urban rot (drug, crime, single parent family.....all sorts of social illness). Yes, the per student funding for those urban schools is still below the average of the state. But you should know that each school district shoulder a substantial part of the funding. The urban area simply can not afford that kind of support due to the limit ratable tax base (mainly property tax). The biggest city in my state is of the same county with several towns. Yet the schools of those towns are ranked very high in the state. Why? their property taxes are very high. Our neighbor township is in that county. The tax a friend paid for his property in that township is twice what I paid for my house! However, their school is ranked among the top five of the state. So, the failure in those urban school is not simply that the government did not do anything! But of course, even in that city, there are still some very good schools, too.
People sometimes would blame the government not doing enough. But I am more inclined to think that the government can only do that much. Mostly the individual student and parent(s) should shoulder some responsibility. The spending on each student in that city is about $9,000 a year. How much do you think is sufficient?
You can bring the cattle to the water, but you can not force the cattle to drink.

NO:287_39
reader x  於 2003/02/22 09:05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to : ㄚ頭

re美國民主制度實施這麼久
低收入戶的高三學生的程度 卻只有高收入戶的國二學生的程度

請問數據引用何處?



NO:287_40
reader x  於 2003/02/22 09:09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事實上美國為落實教育平權,居民所得低的學校聯邦會特別補助

免費午餐,免費暑期班 (幫助成勣趕不上的)

課後班老師免費輔導功課,免費的課後體育活動中學安親班 [there are youth centers to help disadventage communities]

清寒助學金資源豐富,尤其是家中貧窮,首位念大學

加州大學保證錄取各高中成勣排名前 4% ,以免城區差異,明星高中排擠效應

學校有學生顧問輔導選課與升學

進不了四年制大學,還有價廉免試通收的社區學院

有開大一二的必修科目 [加州大學 [UC] 和州大 [Cal State] 承認也保留一定名額給社區學院轉學生]
也有如二專的專業科目,或證照課程,換言之,只怕你不讀書,不怕沒機會

高中是學分制,不打算升學的可選技能科,也有建教合作 Regional Occupational Program

美國教育大門,是無所不在

錯過年輕升學黃金時期,社區學院,州大系統 (Cal States) 還是開大門

迎年長有心向學,也有夜間,周末,網路課程,配合在職進修


NO:287_41
OBS  於 2003/02/22 09:13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美國教育的重點,就是訓練獨立思考,自己找答案
作業很個人特色,沒有標準答案,老師一視同仁貼在牆上,互相觀摩
小學成勣單,是自己和自己比較,看每學季每科有沒有進步,沒有排名次
-------------
reader x
若你所言的事情是真實與原文章有些出入。紐約市的師資是欠9000人,都用代課老師在彌補,所以教育資源也許不錯,但是仍有許多地方,尚待改進。69年次已當老師,師資會好嗎﹖答案是不佳。因她們是不得已_ 沒競爭力才選教職,也在等待轉業,有何奇怪嗎﹖因為她們是老二同學,所以實際狀況很清楚。若以老大的高中數學與電腦老師,均是碩士且是IBM退下來,他們永於面對學子而鼓勵,會說明不適任而改教學,讓學子有另類的思想﹖這才是真正教育,不是嗎﹖

NO:287_42
ㄚ頭  於 2003/02/22 09:16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Jim : 台灣過去是開發中國家採菁英教育 本來升高中的比率就低
美國是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
我手邊沒數據 印像中美國文盲的比例不低 你的學生至少還識國字吧?

yl: 那位美國黑人自己可不這麼認為,搞不好還說你是種族歧視。我想窮人都住在一起,
學區不好,老師也較差是原因之一 。
我一個歐州裔住美國鄉下的朋友 決定不讓小孩上學 浪費時間
自己在家教 他說他的同事很多都跟他一樣

傳言 布西的文憑資格令人懷疑 但李前總統的孫女只考上 (復興?)
台灣教育在過去能做到那樣 跟美國比是很公平的
現在台灣教改好像批評聲不少 希望是越改越好 而不是越改越差
不要問題沒解決 反而把台灣的人力資源評比降低


NO:287_43
ㄚ頭  於 2003/02/22 09:19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To reader x : Please see my post 287_10 .

NO:287_44
yl  於 2003/02/22 12:20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ㄚ頭
台灣教育在過去能做到那樣 跟美國比是很公平的

If you really think so, I would recommend one book on R. Feynman. (Are you joking, Mr. Feynman) There is a translation published in Taiwan. You can see that in the 1930s the elitist education (Bronx Science in this case) available for poor family was already very 公平的 according to your yardstick. By the way that particular school probably has produced most Nobel laureates than anyone else in the whole world.
My point of the previous post was that the low performance of the students in urban area or very poor area should not be attributed solely to the inaction of government. As Reader X in NO:287_40 explained that various governments tried many remedial actions to ensure the opportunity for disadvantaged groups.
As to the home education you mentioned, I personally do not agree with that approach because it deprives the necessary interactions the kids need with their peers. And it takes a critical mass for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home school simply can not afford that many varieties of activities. Yes, I read some spectacular reports about some successful cases. I remember a few years back there was a fad on charter school. Now we know most of them failed!


NO:287_45
OBS  於 2003/02/22 14:10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我想窮人都住在一起,學區不好,老師也較差是原因之一 。
我一個歐州裔住美國鄉下的朋友 決定不讓小孩上學 浪費時間
自己在家教 他說他的同事很多都跟他一樣
傳言 布西的文憑資格令人懷疑 但李前總統的孫女只考上 (復興?)
-----------------
ㄚ頭,紐約州政府被控A紐約市的教育經費,一年兩億美元。因紐約市民較集中而人口多,所以教育經費少是一定的。紐約市民已登記投票人口約千萬人,而那46州平均是500萬人口,由此可見,強者恆強的道理。有競爭力在大都市,工資也高。例如NYU癌症部門,護士加班三次可有2400的工資,由此可以證明。總統之孫女在CORNELL讀大三。名校都有允許直系之後優先讀書的權利,此為IVD的傳統罷。

NO:287_46
Jim  於 2003/02/22 15:12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其實台灣的教改方向都沒錯
教才內容都比以前好很多也活潑很多
但是問題是老師想法沒變 教法不變
家長的價值觀沒變 家長不習慣
很多問題變的很困難
這須要時間去改變


台灣的教育是犧牲絕大多數的人
我舉的例是去年的我在台灣所看到的
在台灣除了注重學業成績外 其他都不重要
成績好的會叫成績不好的白癡 沒有人要理他

我的重點是不能因為學生成績不好就全盤否定這個學生的各種可能

台灣的教育真的很公平嘛 ?
從以前到現在 上台大的有很高比率是從台北大安區信義區出來的小孩
鄉下小孩還是很難與都市的小孩比
去年我看到的鄉下學校 學生能升公立高中職的還是很少
家長經濟差的 反而要付出較多的錢而享有較差的資源
這公平嗎?



NO:287_47
Jim  於 2003/02/22 15:32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印度的教育培養出來的真的很優秀
在美國各個領域都可以看到印度人 而且都很頂尖

難道這樣子就可證明印度教育的成功
如果是這樣 為何印度還是這樣
美國教育如果是失敗
為何美國是現在這樣子?


NO:287_48
ㄚ頭  於 2003/02/22 20:07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Jim:
>>在台灣除了注重學業成績外 其他都不重要
成績好的會叫成績不好的白癡 沒有人要理他<<

在美國有些學校是全班同學老師會集體欺負 長的乾扁瘦小的小朋友。
那是一些校園槍擊事件背後的主因 受欺負的要報負

>>難道這樣子就可證明印度教育的成功
如果是這樣 為何印度還是這樣<<

我問過一個印度教授這個問題 他認為英國殖民時代留下好的教育制度
但社會上階級貧富教育懸殊 種族文化差易大 就冒然實施民主制度
所以改革阻力重重 又是英語系國家 好的人才很容易到較進步的美加定居。
如此更減緩社會改革的動力與速度

>>美國教育如果是失敗
為何美國是現在這樣子? <<

如果你指的是美國的國力 而不是社會公平正義
那是有其歷史背景 自二次大戰後
讓美國一直吸收其他國家的優秀人才去留學定居
這也是為我列出的美國國科會的研究報告的研究動機之一
因為越來越少留學生畢業後選擇留下
如果美國自己不改善教育 可能連很多產業研發部門會移到海外去

台灣城鄉教育的不公 我在北縣鄉下 考進北一女 班上一半以上是北市大安區信義區
有人家裡有請教授家教 有人有司機接送
我們北縣鄉下每天要花三個小時塞車上學
但北一女的教學方試是把聰明的教笨
我到現在都還狠生氣 去唸北一 是我成長教育過程?? 最大的摧殘

========================================================
我想獨立思考能力跟社會民主資訊開放程度有關
中國留學生給人的感覺就是很放不開 沒什麼想像力創造力
我的一個中國朋友說 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想辦法認識台灣人合開公司
因為台灣人比較靈活 有辦法掌握市場動向 跟人打成一片
我們這代成長過程 台灣社會較開放富欲
不像過去是悲情 壓抑 委屈求全
四 五 年級 跟 我們 五 六 年級的 想法差異很大

我不是說台灣教育很完美 但我們的教育是相對較好的
我們應該避免拿一個有爭議的美國教育,盲目地做為教改的佐証
=========================================================


NO:287_49
XD XD  於 2003/02/22 21:34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那建中可能比較好吧,建中教我啥是全人教育,副科的授課也不隨便,對報告的要求比我念的國立大學要求還高,一份報告要看五六本大部頭書、一堆的報導,一個人完成一份厚厚的報告;反觀大學就真的是由你玩四年,幸好高中時建中已幫我建立起一套獨立思考、自行學習的基礎。

NO:287_50
台龍  於 2003/02/22 22:52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ㄚ頭小姐,

>>在美國有些學校是全班同學老師會集體欺負 長的乾扁瘦小的小朋友。那是一些校園槍擊事件背後的主因 受欺負的要報負

這有點以偏蓋全哦。在美國當然有些學生群是比較受重視的,譬如運動選手或酷仔。只會讀書的人在高中時是被忽視的一群(並沒被欺負那麼嚴重)。當然以美國如此廣大,是有特例存在的。但一般來講,近十幾年來,校園中的風氣和治安是比70年代好,這可從校園暴力減少,禁藥的使用少,抽煙率降低和未婚懷孕率降低可見。除此外,美國小孩上大學比例增加也是一個證明。

當然美國的教育仍有一些缺失,但是我不認為學業訓練不足是其中之一。美國對數理的訓練沒有東方國家的紮實是一個事實。但東方國家教育的不求甚解,只重填鴉也是一個事實。

以軍事來做比喻,東方練出多數強兵(或小頭目),美國著重領導者(或將軍)的培養。誰比較好,可自個兒領會。


NO:287_51
ㄚ頭  於 2003/02/23 00:09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台龍:
>>近十幾年來,校園中的風氣和治安是比70年代好<<
那美國70年代一定很可怕
======
In recent years, weapon carrying by students in schools has become a growing source of violence and threat of violence. A study by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1995) found that nearly one-fourth of students nationwide had carried a weapon to school during the month preceding the survey.
======
Source from
http://www.colorado.edu/cspv/publications/factsheets/schoolviolence/FS-SV02.html

NO:287_52
ㄚ頭  於 2003/02/23 00:23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直到 1996年 校園暴力讓有超過百分之二十的美國學生不敢在學校上廁所
========
Research shows that students feel increasingly unsafe during school, or traveling to and from school. A 1996 Childrens Institute International Poll of American Adolescents revealed that 47 percent of all teens believed their schools were becoming more violent, 10 percent feared being shot or hurt by classmates carrying weapons to schools, and more than 20 percent were afraid to go to restrooms because these unsupervised areas were frequent sites of student victimization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al Statistics, 1998).
==========

NO:287_53
ㄚ頭  於 2003/02/23 00:59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1996年 到 2000年 美國平均每一千個中小學老師 有七十四
在學校受到學生偷強甚至強暴攻擊
老師待遇差又危險 教學品質差 我想是合理懷疑
=========
Over the 5-year period from 1996 through 2000, teachers were victims of approximately 1,603,000 nonfatal crimes at school, including 1,004,000 thefts and 599,000 violent crimes (rape or sexual assault, robbery, and aggravated and simple assault) (Indicator 9). On average, this translates into 74 crimes per 1,000 teachers per year
==========
Source from
http://nces.ed.gov/pubs2003/schoolcrime/exsum3.asp

NO:287_54
ㄚ頭  於 2003/02/23 01:54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中小學時先把馬步蹲好
以後要學什麼憑個人興趣資質

中小學時若只學些花拳繡腿
等長大以後要再要練蹲馬步 讓自己更進一步 很難


NO:287_55
no one  於 2003/02/23 02:19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首先,我必須說明我個人對美國的高等教育的品質持正面肯定的態度,事實上,文中所描述的教法個人認為較接近高中大學以上教育.
但教育的問題非常複雜,開欄者的寫法實在有非常的媒體化廣告化的痕蹟. (報
歉,這是對抗媒體版給我的直覺)

讓我對文中的幾個教育論點做一下整理(加上個人的疑問)
1.沒有課本, OR, 課本很少.
2.給予小學生連大人都無法解答的問題,藉著大部分自己找答案的方式來達成學習.
3.成天玩耍(如文中所述)的孩子,能樂意的自動自發的完成這些事情.
4.平時受訓練很少的孩子,能很快的了解圖書館, 微縮影片,網路的各種資訊...
說真的,這麼理想的孩子與教育,真不像是真實,但卻發生在作者的家裡,
我會傾向將其視為個案,例如:作者本就是高科技人才,家中求知氣氛良好,小孩能從求知中得到快樂(通常只發生在前幾名的孩子,因為領先的成就感)...等,但除非小孩子到了美國後就自動變得認真負責,否則,這樣的教育有可能變成:
老師出了《中國的昨天和今天》,孩子回家輕鬆自如,玩耍依舊,報告寫了二,三句,老師無可奈何.., 你認為聰明的美國人如何克服這種狀況?

今日第三世界的教育體系,事實上均參考西方國家,只是系統新舊及各國因應國情有所修正,
本文對一個地區小學教育的描述我個人認為是太過理想化了.(缺乏對教學成果的評鑑)
真的能如此快樂又傑出?
我倒比較相信美國大學名校的重度壓力式的要求.
相對的,我對過去台灣中小教育的數理化持正面的態度(以出國留學者的成就而言)
而文中所言, 我困惑的只有一點: 如何讓小孩子主動認真的努力學習.
台灣為何要密集訓練,考試, 不就是因為小孩子不主動去,而只好硬逼嗎?


NO:287_56
yl  於 2003/02/23 03:08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NO:287_55

no one  於 2003/02/23 02:19
本文對一個地區小學教育的描述我個人認為是太過理想化了.(缺乏對教學成果的評鑑)
真的能如此快樂又傑出?
我倒比較相信美國大學名校的重度壓力式的要求.
相對的,我對過去台灣中小教育的數理化持正面的態度(以出國留學者的成就而言)
而文中所言, 我困惑的只有一點: 如何讓小孩子主動認真的努力學習.
台灣為何要密集訓練,考試, 不就是因為小孩子不主動去,而只好硬逼嗎?

Yes, it is idealized to some extent. Yet it expressed the spirit of the education in the US (at least my own experience with my kids). I remember the very first book report was in her second grade! I would like to point out that the author of the article did not say those researches happened in a short period. The two cases occurred in three years. As to the course load, yes, it was light in the primary school. But in the class room there are extra work for those high achieving students. <樂意的自動自發的完成這些事情,? I would only say that one would be amazed that how much much initiative the kids would show when they were interested! Of course one should not expect too high about the quality, after all they were just learning the way to do things.
: 如何讓小孩子主動認真的努力學習
This is a million dollars question! No one can give a good answer. A friend of mine has two daughters separated by two years in age. Those two girls are all very smart. But the older one seems to be determined to be the class clown, and her grade is terrible (though she is popular and athleticaaly highly able). The young one studies very hard, and is at thetop of her class. The teachers in the school are all very surprised that those two are sisters. My friend is very troubled by this discrepancy! I can only say that one can bring the cattle to the water, but one can not make it to drink. As a parent or teacher one can only provide the environment for the kids. Whether the kids want to learn or not, it mostly on their own. Many friends forced their kids to learn and practice violin. A few kids are indeed very good at it, but a lot more hate it (and sadly music too) all their life ! So the question comes back to the beginning: what is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NO:287_57
reader x  於 2003/02/23 03:20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RE[美國民主制度實施這麼久
低收入戶的高三學生的程度 卻只有高收入戶的國二學生的程度]


假如只斷章取議引了局部的研究,就下結論那我真要為臺灣的精英教育嘆息
即令優秀的北一女同校學生的數學成勣也有差異
是否拿數學成勣不好的北一女同學,來推論北一女的數學教育有問題?

您為何忽視研究報告的數學成勣與族群,性別,不同州等的交叉報告

那也是很直得討論,隱藏在數學成勣背後的社會背景因素,不是單純的教學問題
反觀臺灣的教育願意誠實的反省??

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公,軍公教子女有教育補助,受高等教育的機會高于低收入子女
而多數的低收入子女,無能力接受高等教育,只能到工廠為國家賺外彙,他們的薪水還要
繳稅,繼續供養所得所得社經地位比他們高的軍公教子女上大學

教的不好,學的不夠好,都不是問題
問題是願不願面對差異反省與檢討尋求改進

謝謝ㄚ頭介紹這篇文章
更令我對美國教育有信心

Proficiency by Sex
Although similar proportions of boys and girls scored at the Basic level
or above on the 2000 NAEP mathematics assessment, boys were more likely
to score at the Proficient or Advanced levels than girls at the 4th, 8th,
and 12th grades. For example, 20 percent of 12th-grade males scored at the
Proficient level compared with 14 percent of girls, and the percentage of
each group scoring at the Advanced level was 3 and 1 percent, respectively.

上同樣的課[程不同族群數學成勣的差異
NAEP data show that racial/ethnic differences in mathematics persist even
among students who have completed similar courses at the time of assessment.
The gap in average scores was 21 points between white and black 17-year-olds
whose highest math course taken as of the 1996 assessment was algebra II;
this gap is similar to the difference in scores observed between all 17-year-
olds whose highest math course was algebra II and those whose highest course
was geometry (.)


Proficiency by Race/Ethnicity
At each grade level, a larger percentage of white and Asian/Pacific Islander
students scored at the Basic, Proficient, and Advanced levels in 2000 than
their black, Hispanic, and American Indian/Alaskan Native counterparts.
For example, while 34 percent of Asian/Pacific Islander and 20 percent of
white 12th graders scored at or above the Proficient level in 2000, only
4 percent of Hispanic, 3 percent of black, and 10 percent of American Indian/
Alaskan Native 12th graders scored at that level. Furthermore, there was
no evidence in the 2000 assessment of any narrowing of the racial/ethnic
group score gaps since 1990. These differences, combined with higher dropout
rates for Hispanic, black, and American Indian/Alaskan Native youth, point
to considerable disparities in achievement across racial/ethnic groups
Proficiency by Type of Location

Proficiency by State
Wide variability exists across states in the proportion of public 8th-grade
students performing above the Proficient level, and growth seen at the national
level between 1996 and 2000 was not uniform across states. At grade 8, between
8 and 40 percent of students in the 39 states participating in State NAEP
were at or above the Proficient level in 2000. As shown in , thirty percent
or more of public 8th-grade students scored at or above the Proficient level
in Connecticut, Indiana, Kansas, Maine, Massachusetts, Minnesota, Montana,
Nebraska, North Carolina, North Dakota, Ohio, Oregon, and Vermont, and 20
percent or less scored at that level in Alabama, Arkansas, California, Georgia,
Hawaii, Louisiana, Mississippi, New Mexico, Oklahoma, South Carolina, Tennessee,
and West Virginia. Between 1990 and 2000, the percentage of 8th graders
performing at or above the Proficient level increased for 30 out of 31 jurisdictions
participating in both years. Some states made more progress than others,
however. For example, the percentage of public 8th-grade students scoring
at the Proficient level tripled in North Carolina over this 10- year period
(from 9 to 30 percent), while the percentage scoring at that level or higher
in North Dakota remained stable (at about 30 percent).



NO:287_58
reader x  於 2003/02/23 03:40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RE[像我這樣生長在北縣郊區的低所得家庭,每天玩得很開心,仍能考上北一女跟台大,
我想我們的教育制度是相對較公平而且紮實。]

請問你的例子是臺灣教育制度的常態嗎

我在臺灣當牙醫,和正在念醫學院的姪子姪女
這一路念來都是很辛苦
甚至折損了建康


NO:287_59
Jim  於 2003/02/23 03:54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RE[像我這樣生長在北縣郊區的低所得家庭,每天玩得很開心,仍能考上北一女跟台大,
>>>我想我們的教育制度是相對較公平而且紮實。]
請問你的例子是臺灣教育制度的常態嗎
我在臺灣當牙醫,和正在念醫學院的姪子姪女
這一路念來都是很辛苦
甚至折損了建康


This is the point I tried to make!!



NO:287_60
過客  於 2003/02/23 05:20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沒想到美國的小學生,已能如同台灣的大學生或研究生一般地研究學問了.
而且是在這種活潑、無心理負擔地促成學生主動吸取知識與學習的模式.

曾有位留美的前任主管曾經如此說:「美國,是小孩的天堂!」
終於有些能夠瞭解了.
也難怪會有這麼多人送孩子去美國讀書.


NO:287_61
reader x  於 2003/02/23 05:37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To: OBS

我上面強調美國是地方自治
各學區獨立,更不用提是不同州

RE[紐約市民較集中而人口多,所以教育經費少是一定的]

教育經費是按人頭,按每出席日,或學校註冊人數給經費
不知貴州是按每出席日,或學校註冊人數
一般教育經費是州自籌 90%,聯邦 10%

窮的社區反而教育經費多
我們中產社區要自求多福

美國公立教育
在美國國內也是被批得很厲害
也是一天到晚在教考
可是新移民比較母國的教育對美國的教育還是蠻肯定的
我有些朋友回臺發展
孩子還是繼續留在美國受教育

我對美國公立教育的贊許,不是在教育績效
而是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的公平性,對學生的尊重與啟發
一個兼具社會正義的教育系統
是促進社會祥和的力量
這是習于精英教育系統
只看表象的成勣,很難領會的

我上面也提到教育制度和家長參與權
當大環境不理想時
家長可在體制內尋求改革
家長的意見很受尊敬

像我們小學的美書音樂課程是
家長會募款支持
家長覺得寫作能力不夠
自己跳下去組 young writer workshop


NO:287_62
OBS  於 2003/02/23 05:37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高科技當然需要高IQ的人來做,問提是美國公司又不願負top 1%的薪水,所以只好請外國人了。當然外國高科技人員還是賺不錯的薪水,但是決沒有在top 15%內。換句話說,華人的高科技是一種比較上的廉價勞力。如果高科技都付美金十五萬以上的年薪,華人搶得到工作才怪。
--------------
台龍說的真對,若以國防工業,目前股價約50多,若是CS剛畢業能拿 5.6萬年薪已不錯。問題是要美公民又要調查,聘書又是一年一聘,不是嗎﹖台灣TOP1%能擠進top 15%內,那是很困難,即使是碩士學位也要看競爭力,否則領7.5萬是美公民,外國人都難。
若以王永慶的公司,一個化工博士4.8萬,因為他欺侮年紀已50歲,想找工作就認了。
美科技人才以年輕為導向,若被晚一期畢業追過,也表示能力有問題,該是美企業經營走向罷。

NO:287_63
OBS  於 2003/02/23 06:11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reader x
你是牙醫都有一定的見解,不是嗎﹖若是小女讀州大是拿6500補助,算是很幸運。學費一年3400,房租3000,校方是有提供打工,一小時5.25,一週十小時彌補生活費,算是勉強不必貸款。也非每個學子可以得此補助,因為密集三個的補助較多才是實情。所以有些人會考慮讀社區大學,那麼住家裡省下房租,並不代表她們沒有競爭力,而是她們在工作獲得再讀碩士,才是美國高等教育的終點,你不是也是如此看法呢﹖
美國的大三學子若沒有實習機會,大概要入社會就困難找工作也是實情。通常大四上都會接聘書,若公司認為妳是她們要的人才。美社會都競爭力為主導,不是嗎﹖
台灣如何教改,只要那些人渣別介入教育體系,公平競爭才是教改的重頭戲。

NO:287_64
ㄚ頭  於 2003/02/23 06:17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國中時我同學告訴我她每天只睡三個小時 但仍考不好
但我國中時看了上百本的少女漫畫 每天都睡滿八個小時 還是第一名
如果唸不來硬要勉強 當然很不好
唸書唸到身體弄壞 更是蜚夷所思
所以該改革的是家長觀念 人會這麼不愛惜自己 ?

要讓資訊流通 也讓社會各行業的薪水更公平合理
讓每個人能適才適所 不要一窩蜂拼命去搶 搶到手了也不見得過得比較快樂
能做自己最重要 !!

To reader x :
>>您為何忽視研究報告的數學成勣與族群,性別,不同州等的交叉報告<<

我並沒故意忽視,只是我們想強調的東西不同
我一開始舉出那篇文章 說明美國教育問題
但妳不看 又一直說美國教育很公平 因為對低收入戶有各種補助津貼等等
我只好強調資料中我認為美國教育最不公平的

『低收入戶的高三學生的程度 卻只有高收入戶的國二學生的程度』 (平均程度喔)

如果妳覺得這可用 『優秀的北一女同校學生的數學成勣也有差異』來解釋
那我們看事情差異太大

在台灣 阿扁總統 游院長 不都是貧苦出身而唸到大學 ?
我這代 台灣公立學費很便宜,公立學校只怕考不上,至少我沒聽過考上唸不起的
聽說現在越來越走上高學費政策,不是件好事。

>>謝謝ㄚ頭介紹這篇文章
更令我對美國教育有信心<<

不客氣 這下妳可以放心做美國人了。


NO:287_65
reader x  於 2003/02/23 06:55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說點好玩的

話說我們學區要故勵研究,創新與創造力,要辦發明展
老二當時讀幼稚園,拿回一推表格
老師要家長放心,會在學校練習腦力激蕩
我覺得很難,反正是 optional 非必要的功課,要兒子自己看着辦
兒子貪吃,就設計一個冰其淋園桶餅干
吃冰其淋時不會滴下來手不會黏滴滴
用紙畫一畫樣子,但沒入選

他同學的發明倒是上了地方報頭版
又去接受 Tonight Show 訪問
那到底是什麼了不得的發明???

~~~~~~腳踏掀馬桶椅墊
評審覺得他的發明很幽默,解決廁所裡的,男女紛爭
[這個爭異,相信很多人都能領會]

小男孩說他的靈感源于他姐姐
他姐姐常罵他,尿尿時不掀馬桶椅墊
所以把腳踏掀拉及筒蓋的設計,應用到馬桶椅墊
上廁所時,腳一踏馬桶椅墊自動掀起,
完事後,腳一離,馬桶椅墊自動恢復原位

老師在學校,就是要他們觀差,日常生活有何不便
動動腦看有無改善的地方
參觀完學生各式新奇可愛的點子
連幾天,我們都陷于發明的狂熱


NO:287_66
Jim  於 2003/02/23 08:05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低收入戶的高三學生的程度 卻只有高收入戶的國二學生的程度』

這個放在台灣也是這樣


NO:287_67
reader x  於 2003/02/23 08:18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OBS

re我在臺灣當牙醫,和正在念醫學院的姪子姪女

Sorry, 我表達不好讓您看錯
牙醫 is my 姪子

在臺灣追求高等菁英教育
在重學業成勣,考試成勣的制度
重復練習解題技巧,作考古題
是要犧牲很多個人的興趣很辛苦
其實一般中產美國人,對高等教育的門第,沒亞裔那麼重
很多父母也不負擔孩子的大學學費,要自行貸款,筆業後再還
高中就有打工的習慣,自己付學費更認真,當掉自己負責
念社區學院兩年再轉學進州大也是不錯的選擇
我是覺得對有心向學的人,在美國不論能力都有機會
社會兢爭除學歷外,還有很多人格特質才是成功的要素



NO:287_68
reader x  於 2003/02/23 09:30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美國社會住民社會背景多樣
有非法移民有難民在生活底線爭扎

遇過一位越裔的老太太
當年以難民來美在醫院請掃賺時薪 US$3.00
孩子們很上進,都上大學,現都有正職購屋成家
越裔是很勤奮的

反觀墨裔,大都樂天,早婚又生多小孩對尋求高等教育的意願不高
我朋友的同事 48 歲,就當外曾祖母,連三代單親家庭,靠政府救濟
朋友對此,只有嘆息的份

不同族裔,對教育有不同的態度即令同等的教育制度與機會
也是會有不同的成果,這是隱藏在高低收人背後的社會因素之一


臺灣只有阿扁總統 游院長可當教育成功的樣板嗎??

我想和 ㄚ頭 小姐是不太容易有交集
ㄚ頭 小姐重教育勣效
我個人談的是受高等教育機會的公平正義

有機會讀書不讀,跟沒有機會讀,是很大的差別
美國除政府助學金外,很多私人基金提供請寒助學金
低收入很容易申請

反觀臺灣,考上私立的非軍公教請寒家庭,社會資源少,要讀就很吃力

美國學費貴,但 2/3 的高中畢業生上大學


The role of education technology in U.S. schools has been changing rapidly. Handheld calculators are commonly used in both U.S. homes and classrooms. About one-fourth of 4th-grade teachers and three-fourths of 8th-grade teachers report that they use calculators for solving complex problems. By 2000, nearly all schools reported that at least one computer was linked to the Internet and half of the classrooms had access to the Internet.

Finally, expectations of college attendance have increased dramatically over the past 20 years, even among low-performing students. More than two-thirds of high school graduates attend college, and a rising proportion have taken a college preparatory curriculum in high school.


To: Jim
感謝分享在臺灣的教學經驗
也許我的表達能力很差
But, I believe that you know what I meant.


NO:287_69
小明  於 2003/02/23 16:21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希望有更多這樣的討論。

NO:287_70
ㄚ頭  於 2003/02/23 18:29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reader x :

>> About one-fourth of 4th-grade teachers and three-fourths of 8th-grade teachers report that they use calculators for solving complex problems. <<

從這訊息 我看到的是教學內容的不公平 在台灣不管你住鄉下或都市
學校老師有能力 也會去教他該教的東西
但在美國 你在學校能學到的 跟你住在那兒 上什麼學校
有狠大的關悉


NO:287_71
ㄚ頭  於 2003/02/23 18:37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college ≠ university 大學

NO:287_72
ㄚ頭  於 2003/02/23 19:15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Correction:
跟據原文 #287_10
應翻譯成
『低收入戶的高三學生的數學程度 卻只有非低收入戶的國二學生的數學程度』
較正確

NO:287_73
ㄚ頭  於 2003/02/23 19:35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我一個朋友,因為離婚搬家換了學校
小孩從七年級留級變六年級 因為新學校老師教得東西比較多
一個全 A 的學生要留級

NO:287_74
過客  於 2003/02/23 20:34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
在台灣不管你住鄉下或都市
學校老師有能力 也會去教他該教的東西
但在美國 你在學校能學到的 跟你住在那兒 上什麼學校
有狠大的關悉
<<

在台灣上什麼學校,甚至是什麼班級,以及什麼老師,似乎也有關係。


NO:287_75
過客  於 2003/02/23 20:39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這世界上,好像沒有一個國家的教育,是完全挑不出毛病的,
尤其是台灣的填壓式教育方式,
更惶論其它落後的國家,
甚至相當多數人民連溫飽都有問題,送不起小孩上學的國家。

NO:287_76
ㄚ頭  於 2003/02/23 22:10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在台灣上什麼學校,甚至是什麼班級,以及什麼老師,似乎也有關係。<<

國中能力分班是不好的
但在美國是從小學起 用家長的【所得】來分校 (窮人大部份住在一起)
兼任老師年薪有的不到一萬美金 在美國算是貧民
再加上校園暴力 各校自定教才進度
窮人?婺?聰明的下一代想借教育翻身 成為中高收入戶

困難度遠比台灣 高太多


NO:287_77
過客  於 2003/02/23 23:26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
國中能力分班是不好的
但在美國是從小學起 用家長的【所得】來分校 (窮人大部份住在一起)
<<

依家長的【所得】分校?
不管距離遠近嗎?

窮人大部份住在一起,
所以讀的是同一所學校,
照此說來,台灣不也是一樣?

小學有分校,但總可以選擇,不是嗎?台灣也一樣。
小學讀不起好學校,難道美國沒有學費較便宜的大學?因此〔窮人?婺?聰明的下一代想借教育翻身成為中高,收入戶困難度遠比台灣高太多〕?

那麼台灣也一樣。


NO:287_78
過客  於 2003/02/23 23:30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在自由民主體制的國家,人民不會被限定只能讀哪家學校,而有選擇的權利∼當然,那得依靠學費的能力考量。

我只聽說在中國,沒有城市的戶籍,大人無法工作,小孩無法上學。


NO:287_79
ㄚ頭  於 2003/02/24 00:13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過客 :
你可能沒到過美國鄉下 那是真的 『鄉下』
<<小學讀不起好學校>> 很多不是學費問題
鄉下交通不發達 人口稀少 跟本沒的選
那也是我一些住鄉下的教授朋友 只好選擇自己在家教
他們不是要訓練資優生 而是看了學校課程內容後
怕小孩在學校什麼都學不到 平白浪廢掉時間
以後有錢給他上好大學 也跟不上別人 畢不了業

如果你到過美國貧民區 你會有更深刻的體驗 跨到有錢人的區就讀?

數學技巧的訓練 小時沒學好 長大就成了發展障礙
很多學科都沒辦法學


NO:287_80
過客  於 2003/02/24 00:33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嗯,妳提到的問題,恐怕也是美國一直存在而難解的難題,
不過,這些剛好都是一些負面的一面,正面的應該更多吧?!

如同很久之前曾讀過的一篇文章:

某甲對紐約的印象是:「漂亮的城市。」
某乙對紐約的印象是:「髒亂無比的城市。」

結果,原來是:
帶某甲遊覽紐約的朋友,帶他前往一些漂亮的街道;
帶某乙遊覽紐約的朋友,帶他前往一些髒亂無比的街道。

-------
二個國家的教育何者為優,端視二國全民的教育水準,即可得出相較結果。

這個世界沒有“絕對”,而是“相對”的。


NO:287_81
ㄚ頭  於 2003/02/24 01:22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過客:
每個社會都需要避免發展成 強勢團體壟斷資源 欺負弱勢團體
我們教育改革必須要注意這點

你如果想罵中國 這是一篇好文章
http://www.aegis.com/news/afp/2001/AF010399.html
只是不知道台灣媒體有沒有報
大意是 中國政府如何不人道地壓榨 窮困無知的鄉下村民
榨乾沒利用價值後 讓全村落老少 坐以待弊

真是把強勢團體 欺負弱勢團體 發揮到極至


NO:287_82
yl  於 2003/02/24 01:24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ㄚ頭  於 2003/02/23 18:37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college ≠ university 大學
?????

I do not understand what is meant by this in-equality! Set and subset?
There are some colleges which are much more difficult to get in than most universities in the US. Like Swarthmore, Amherst,........

那也是我一些住鄉下的教授朋友 只好選擇自己在家教
他們不是要訓練資優生 而是看了學校課程內容後
怕小孩在學校什麼都學不到 平白浪廢掉時間
The fault (if there is any) then should be squarely placed on the parents (you professor friends). They choose to live in that kind of place for their own reasons. Have you ever heard of fish and bear palm?
There are many rural areas that are indeed very lacking in education resources. However, I do not think that you can really overcome the problem. Suppose a village has only 5 kids within several hundred square miles, there is no way the government can afford those kids the same level of education resources as that available in the city! The simple reason for this is the need of a critical mass for something to be feasible. You can bus them to other district for education---but the cost is very substantial simply for the transportation, which will also be counted as education expenditure! I can not understand either the assertion that in Taiwan it is fairer! Have you ever visited those mini-schools in the mountain areas or in the seaside fishing villages? This disparity in availability of resources is inherent in the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around city. Fortunate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and television, the problem can be ameliorated quite a lot. But I do not think it can ever over the problem of teacher for the class in those mini-school. In the final analysis, each society has to decide how to use its resources efficiently in its own calculation.


NO:287_83
yl  於 2003/02/24 02:19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如果你到過美國貧民區 你會有更深刻的體驗 跨到有錢人的區就讀?
There was an example of the society trying to solve this problem on a relatively large scale without much success. Back in the 1970s the city of Boston tried with busing. It ended up with infuriating both the white and black communities. It turned out that the poor whites and poor blacks were the main groups that were the most vehement opponents of that policy. It is not the society tried nothing to make it fairer. There is another heartbreaking example of trying to make the system (high education in this case) fairer yet ended up ruinning an outstanding institution. Yes, I am talking about the City College of New York. It used to be the top notch school in the whole nation. Now it is nothing but a sad relic of it prior brilliance.

Recently there is a movie, Seeking Forrester, (by Sean Connally), one can learn something about the education in general.


NO:287_84
OBS  於 2003/02/24 02:44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college ≠ university 大學
讀社區大學為四年制COLLRGE,可以說是較沒競爭力的人會在保護網下完成學業為何他們會如此選擇,因為讀社區大學可說免學費。
對沒有家長幫助的人來言是較易完成學業,並非COLLEGE較爛。
COLLEGE算是輔導你,即使被擋課程都繳費上課與補考,university就沒有那麼幸運。借問你要如何選擇呢,美國的低收入,目前是每小時5.5元罷。
收入低在高中都打工過,會計算讀州大時的費用,他無法賺學費就讀COLLEGE。
另外2年制的COLLEGE更是高中已不愛讀書的地方,所以一般人會輕視COLLEGE。
例如我們皇后大學QC,雖為四年制COLLEGE,但是他的物理教授被公認。

因為俄籍教授在教,拿那些學分是否university 大學可承認,都要問清楚。
BC的解剝學也被公認_ 是指護理系,醫學預科可不承認。
兩個不同科系所讀同本書,護理會跳的教。
護理系的化學與統計學都較簡單,但是CS讀的就深了。
因CS是工科電機的一系,課程有1/2相同,女生算是少數民族。
當然有幾個台灣女留學生也跟進,在讀CS,也許她們的父母在網上看到。
正如68年次小女已再寫CS研究所論文,算是新的科技領域。
台灣科學園才要成立這方面的研究部門,已來美找人才返台。
ㄚ頭,所言我是能夠體會,因為69年次的小女也讀NYU碩士。
她是月薪7400,學費是NYU醫院負擔,在美弱勢族群若以小女的歷史就易明白。
沒人告訴你真相,在美讀大學是很糟,有學士位領\兩萬多的銀行薪水。
初中的碩士老師才三萬,你願意自己的子女輸人嗎。


NO:287_85
reader x  於 2003/02/24 04:59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在臺灣如果非前段班
家裡又負擔不起補習的小孩
他們的前景如何

小時候,我對老師很崇敬
至到有一天
老師對班上某位同學說

某某某還沒教補習費

那時聽了
心裡的感覺很奇怪
從此再也難恢復對
老師的崇敬

我一直以為有些東西是超越金錢的
雖然長大後
體認老師只是職業的一種

我常對兒子說
如果只是為了謀生
沒有熱忱和對工作的使命感

不要當老師和醫生

前些時候在臺灣
聽到臺北親友報怨
她的小孩才小二
負責請埽的教室
老師嫌不干淨,很生氣
到小孩上課的教室,把小孩 [拖] 去請埽的教室
命令小孩用抹布把地上擦干淨
老師態度凶惡,小孩嚇到了
親友很氣,到學校找校長
也是不了了之

我無意以特例,來指控所有老師
但在臺灣,遇到不適任老師
家長很無奈
小孩更無辜


NO:287_86
 於 2003/02/24 05:15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但在美國是從小學起 用家長的【所得】來分校 (窮人大部份住在一起)」有關這點要說明一下,在美國各地區的學校經費是來自於該地區所徵收之地產稅property tax,所以在富人居住地區自然預算豐厚,反之亦然,就這點說明一下,當然美國教育系統也是有其問題,如以上說明的經費來源,某些school board的官僚孔顧力作風等等,但是對於丫頭的發言,感覺似乎仍是一如以往的善意熱情有餘卻有點不知重點所在,嗯~其實我感覺我國教育最大的原罪是在於要讀太多沒有用的東西,如中國三十五省還是哪個朝代哪個皇帝那類的東西,為我國無辜學子默哀中~~

NO:287_87
reader x  於 2003/02/24 05:17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這星期,剛好收到學區給家長的意見調查表

第一題

老師對我的小孩很關心很尊重

Teachers show a genuine concern and respect for my child.
非常滿意滿意不知道適用
a. very satisfied非常滿意
b.satisfied滿意
c.dissatisfied不滿意
e.dont know/not applicable不知道/不適用

共四十題
從老師教學態度,課程,記分與家長遘通,行政管理等
可填寫其他給個人意見


NO:287_88
恆愛台  於 2003/02/24 05:20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又學校公佈欄看板...................

寫著三則新聞∼

【國內新聞】
1.【連宋即將結盟,國親將推出一組勝選組合,競選2004總統!】
2.【扁政府為救經濟,實施失業救濟!在野批評為作秀!】
【國外新聞】
【全球反戰聲浪高升!有上百萬人同時發聲反美!】

請問?

這種學校的老師?...............您指望他不是中國人自稱?


NO:287_89
ㄚ頭  於 2003/02/24 05:59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齡 :
>> ~其實我感覺我國教育最大的原罪是在於要讀太多沒有用的東西,如中國三十五省還是哪個朝代哪個皇帝那類的東西,為我國無辜學子默哀中~~ <<

我完全同意妳的說法,只是這個問題前幾天在 台灣郎 那欄
台灣的教育還有救嗎? 討論過 並沒多少人有興趣 擺在這兒討論 似乎不切題

這欄的開欄文章是要用一個中國人看美國教育 來支持 教改中的 建構數學
>>99乘法就懂數學了嗎? 教育不該是這樣的.<<

因此我才要努力說明美國教育制度一些問題 平衡報導


NO:287_90
Jim  於 2003/02/24 06:09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台灣教改最大的阻礙有幾個 其中一個是老師

最必須要被改革的是老師
台灣的老師的心態教法 還停留在三十年前 沒有改變 (新老師也一樣)
他們更根本不想變
上課無趣教法老舊 縱使教材不錯 也沒有用
現在的小孩還在罰寫考卷 許多不合理的事令人很難想像
問學生喜不喜歡老師的教法可能沒有幾個喜歡

老師自己覺得自己是社會的菁英 優越感十足
他們認定自己最行最懂教育因為許多是師範體系出身的
在我看來他們是目光如豆 心胸狹窄 與社會嚴重脫節 (我在國中代課過(因為鄉下學校老師流動率高 每個學期換老師 暑假找不到人只好找我) 我也在專科學校教過書)
從職場到學校你就會發覺這批人的問題在那裡



NO:287_91
ㄚ頭  於 2003/02/24 07:27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OBS :
>>ㄚ頭,所言我是能夠體會<<
很高興有你這個知音,也謝謝你幫忙回答一些問題。

Jim :
台灣教改我知道得太少,我蠻擔心 多元入學 會增加 鄉下或都會區窮人
受教育的公平性,不知你對這點看法如何 ?


NO:287_92
Jim  於 2003/02/24 08:36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其實現在升學管道很多 升學壓力不是擔心沒有學校唸而是考不上好學校
這牽涉到台灣人的價值觀 文憑主義作遂 不看人的能力只看文憑有(一些公司如此 能力在強文憑不夠高昇遷可能也很難) 相信學歷代表一切

多元入學 的名額其實不多
因為台灣人不相信它的公平性 (台灣人總認為有人會走後門)
所以名額大幅減少

其實考試也不公平
城鄉差距其實滿嚴重的
其實這有很多原因
留在鄉下的父母親很多是當初學業不好無法升學而留下來的 經濟上也相對弱勢 所以能提供給小孩的資源不多
(我的同學成績好的 積忽沒有人留在故鄉 現在台灣的鄉下很多已經只剩下老人與小孩)
市區的小孩 從小就學英文 出國遊學
而鄉下的到國中才接觸 差距越來越大

像彰化縣的學校 國中畢業生可能只有20%能上公立高職高中
經濟弱勢反而要付出較高的學費


很難想像 鄉下小孩要如何與都市小孩競爭


NO:287_93
ㄚ頭  於 2003/02/24 09:38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Jim :
>>像彰化縣的學校 國中畢業生可能只有20%能上公立高職高中<<

請問你知不知道全台灣公立高職高中的平均錄取率 ?
沒有對照 很難對城鄉教育的公平性問題 做出客觀判斷


NO:287_94
decode  於 2003/02/25 11:15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焦點好像被模糊掉了....
原文是在比較兩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影響.

結果被模糊成美國有粉多貧窮區的小孩無法受良好的教育,
難不成美國改成填鴨式教學法之後, 這些小孩就能受好的教育了嗎?


NO:287_95
ㄚ頭  於 2003/02/25 11:54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decode:

大部份的人都同意台灣中小學的數理化訓練比美國好
統計數字也顯示美國學生的數理化成積不如很多國家
美國也有些學校開使學 台灣 新加坡 採『鴨式教學法』

我不覺的美國的教育好,那麼多人精神空虛,離婚率高,透支財物
如果沒有大量外國訓練出來的人才移民
不知道會變什麼樣

我在 #287_54 已說明我的立場
獨力思考能力 發覺個人興趣 培養專才 練習作研究
這些要在高中和大學 心智較成熟時 再去探索 比較不會華而不實


NO:287_96
Jim  於 2003/02/25 12:07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請問你知不知道全台灣公立高職高中的平均錄取率 ?
沒有對照 很難對城鄉教育的公平性問題 做出客觀判斷

I have no idea about 全台灣公立高職高中的平均錄取率
但我知 考取台大名額 彰化與台北市之比可能是1:30以上(彰化縣人口數是台北市的二分之一)

>>>我不覺的美國的教育好,那麼多人精神空虛,離婚率高,透支財物
這牽涉到社會價值觀
離婚率高不代表教育失敗
不離婚不代表 婚姻狀況好
台灣最近離婚率已經快答 25% 每四對就有一對離婚


NO:287_97
yl  於 2003/02/25 12:31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ㄚ頭  
>>我在 #287_54 已說明我的立場
獨力思考能力 發覺個人興趣 培養專才 練習作研究
這些要在高中和大學 心智較成熟時 再去探索 比較不會華而不實

This is what I can not agree with you. I will try to explain why.
We all know that if one gets into certain habits,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change. The way we drill those math & science into the young minds is the thing that worry me most. Do you not think it is like a stait jacket the adults put on those precious young minds? I will give my own experience as an example. When I was little, I learned everything very quickly---I did extraordinarily well in the primary school. When I got into the (provincial) middle school and started learning algebra, I had a lot of troubles to understand the reason. In the seventh grade I was good at arithmatic, but failed the algebra. Why? Because I could not switch my habit on solving those algebra problems in the prohibited arithmetic way. (And even now I still resent my math teacher of that year for not explaining well the reason why study algebra. He adhered to the old way of asking students remember those formula! A lot of my classmates did have problems with math then.) My problem with mathematics lasted for three years. I only overcame it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11th grade after quite a lot of efforts. I became rather good at the high school math (algebra, geometry, trigonometry, analytical geometry). But most of the efforts were expended in preparing for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 in 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roup. In comparing with my young daughters experience, I would say that I wasted and suffered quite a lot during my teenage years. That is why I tried very hard not to interfere too much with her own progress. Whenever she asked me questions in math or science, I would try to help her avoid the travails I experienced. And I hope that I did not put the strait jacket on her lively mind.
I believe that Y. T. Lee has written articles concerning the danger of that jacket, too. I will repeat that what we went through that time is hasten the pace of mental development of the young, which I believe is counter productive in the long run.


NO:287_98
ㄚ頭  於 2003/02/25 12:54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yl:

We have very different experiences.
The math courses in elementary school and in high school were too easy for me.
My teacher in elementary school gave me a more advanced math book so I could have some challenge questions to play with.

If you dont understand math and try to memorize all the possible questions,
then math has no fun. I was very happy everytime when I found a new tricky
math question in high school. Most questions were just simply too trivial.


NO:287_99
OBS  於 2003/02/25 13:56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美國小12,34,56年級有三個副校長。
初中各年級,高中為各科,均有副校長管學生成績與操性。
國小老師是有盡到教小朋友的守法精神,學子算是快樂的天堂,是否比台灣學子

快樂呢。快樂童年是有,痛苦的一生是在大學開始。
ㄚ頭的數學教育很重要,此點是很正確。
愛的鼓勵更是重要,所以她們會當義工也是種快樂。
童年能夠培養正確心態才是重要,單親家庭本非如意,也如小女曾經不諒解。
喪偶13年又未再婚,小女也隨著成長而明白,經濟不佳也是能夠生存。
就要看每個家庭如何教下一代,否則小女也無法帶一些比她們大的留學生。
ㄚ頭,說過窮的生活,其實小女也嘗過高中在圖書館打工與殘障院的義工。
美式教育是自由發揮,讓學子開創,也許很好。
因為我不是很懂英文,也影響小女的寫作能力,所以只能用所走過的路為參考。
各州與各地區都有不同教育趨向,大家看教育也會出入很大。


NO:287_100
小敬  於 2003/02/25 15:21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探討開欄文章的真實性,或者是否為美國小學教育的常態,我想並非重點。尤其原作者為中國人,拿中國的教育與美國的教育方式比較,角度已經不同,若我們透過這篇文章,探討台灣的教育方式,就更加複雜了,畢竟那是作者個人的觀點,我們不必要批評或維護作者的立場。

我覺得倒不如轉個思考方向,把開欄文章所敘述的教育方式,當作教改的目標,是不是恰當?要如何做?這樣或許會有比較大的價值!我沒出國留學過,也沒有在國外居住過,但是我很羨慕開欄文章所敘述的教育環境,我也認為這是教改應走的方向。

以我個人的學習經驗,我的確認為學校沒有教育學生的思考能力,而且學習的方式,也是偏重於『推動』,而非『誘導』。每一個不同教育階段,感覺上都是一個落差,不論是當年的九年一貫,或是今日的十二年一貫,都沒有『一貫』的感覺。

開欄文章中提到一個很重要的能力,解決事情的能力!我的學習經驗,是一種填鴨式教育,吃下去就對了;現在教改開始讓學生接觸工具,不過卻只教限定工具;我理想中的環境,是教學生選擇自己合適的工具!


NO:287_101
reader x  於 2003/02/25 16:07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美國小孩的獨立思考訓練,是始于尊重,培養自信

從入學第一天,老師告訴小朋友,每一個人都不一樣 (different)

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和特殊的 (unique and special)

老師鼓勵孩子發問,不會嘲笑或不悅,總是找機會稱贊

作業考試的計分是,對幾題加幾分 [+}

臺灣計分是,錯幾題扣幾分 {-}

閱讀寫作訓練是先區分,什麼是事實的陳述,什麼是個人的意見

分析,歸納,討論因果,不拘泥于字裡行間

鼓勵大量課外閱讀,[每個老師的教室都設有藏書書架]

公立圖書館,小孩也可辦借書卡,一張借書卡可借到五十本

數學教育不重重覆運的練習,算術不快,不代表數理,思考程度差

在學十進位同時,也教八進位

強調進位的原理,用積木補助教學

乘法是倍數,除法是分配

學分數除法時

我問孩子,為何用乘法,乘數的分子分母要相反

孩子不假思索說

因為除法是乘法的相反,所以乘數的分子分母要相反

我的老二個性害羞保守,三歲送去托兒所,哭了半年才適應

他的反應沒老大快總是當[copy cat]

但在老師的鼓勵,不斷的贊美

他的功課從小自動自發,獨立不勞父母費心

每個孩子的發展速度不一

讓孩子以合適自己的步調學習

時候到了,學習效果很好

一個十歲才會騎腳踏車的孩子

卻在十二歲入選藍球校隊

個性保守,打球也保守,怕失手,總是傳球給隊友

好不容易鼓起勇氣上藍,沒進

教練說,[good try]

本學區冠亞軍賽,實力相當,拉鋸戰

近終場,只領先兩分,輪到對方進攻

兒子阻擋成功,搶下球,奮力上藍,投進

我方家長同學,激動的歡呼兒子的名字

那一刻,對孩子自信的激勵,是無庸置疑

其實孩子在球場,可以學到更多--耐力,信心,堅持,記律與團隊精神

臺灣的孩子應付繁重的課業,沒時間打球,很可惜

在美國校對要維持一定成勣

球員很多是資優生



NO:287_102
OBS  於 2003/02/25 18:27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護理就是<<填鴨式教育>>,有何不好,懂得看重自己發揮愛才重要。
社會大學才是人生的第一步,活到老學到老,不是更好的創造力嗎。

<<教學生選擇自己合適的工具>>算是理想目標,千萬別當成滿足慾。
帶領下一代以心態為第一優先,否則難,讀CORNELL CS的老三已下來學數字。
思想成熟才有機會選擇對的時刻才入場,學子年幼還是以愛為基礎,讓他們自由

發揮也許較好。終究老師是對一群候鳥,想追蹤是否容易呢﹖
但是確實很多二春女性已退出市場,全心照顧候鳥為老伴。
讓下一代建立觀念是很重要,誰有能力就來領導照顧下一代教育。

28% 是交易所得稅,22%當醫療保險_一切費用開支,30%回饋台灣下一代,20% 才是小女利潤,拍照優先學習否則不准她學數字。
人生並非唯一選項的道路可走,唯有不斷的創造,才有機會成功的。
高等教育並非是賺錢工具,幸福建立在最低滿足點為根本。


NO:287_103
yl  於 2003/02/25 21:17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ㄚ頭  
>>If you dont understand math and try to memorize all the possible questions,
then math has no fun. I was very happy everytime when I found a new tricky
math question in high school. Most questions were just simply too trivial.

Haha.
This is a good example of a maiden trying to teach the old granny how to shear the umbilical cord (Cha A Gina Kah Ah Bo ah Deng Jhai). I am wonderring whether it ismy ability to convey in English or your ability to comprehend in English, (you seem to miss the point often). Just to let you know that I do not hate math, nor am I not good at math. In the old day I got into my first choice discipline (department and university) thanks to top grade in math and sciences. What I want to say is that one should be very careful in not overdo te molding of the young mind.


NO:287_104
小明  於 2003/02/25 21:21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reader x  
請你有空去中時新聞對談在ttt兼愛非攻欄
和 老嫗 教授 談談教育 一定會迸出智慧的火花,

兩隻老虎(美國教育版)

I am special, I am special,
if you look, you will see,
someone is special, someone is special,
thats me, thats me.

老嫗的解釋:
一個老爺爺帶著兩個孫子在公園玩,
一個溜滑梯,一個盪鞦韆,
就快要撞在一起了,
爺爺急著:一個沒有眼睛,一個沒有耳朵,真奇怪,真糟糕,真心急,
(兒孫自有兒孫福,小明注)


NO:287_105
ㄚ頭  於 2003/02/25 21:58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yl:

I didnt misunderstand your post. The reason that I pointed out that kind of studying method was to explain why so many students spending their precious time in vain.
If you …. The “you” refers to the general somebody. The fault was mine. My advisor told me several times that don’t speak Chinglish. (That was his joke about my English.)

To me the level of difficulty in math was fine in the old days. My friends told me that the new version of math lowers the level of difficulty significantly. That was why I had to speak out. Don’t lower the level of the math that students can learn at school.
Not everybody has well-educated parents at home. We shouldn’t limit the possibility of our top students just because some teachers and other students don’t know how to study math.


NO:287_106
小敬  於 2003/02/25 22:12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同意OBS姐的部份說法,不過有些部份想請OBS姐多指教!

我同意活到老學到老,但是許多行為模式卻是很早期就定型了,就如同你認為護理是『填鴨式教育』,或者你的老師也認為是『填鴨式教育』,所以讓你填鴨學習,而我不認為!我舉個例子:水腫的四個原因?你若能很迅速地回答,高微血管壓、低血漿蛋白、淋巴管阻塞、微血管通透性增加,那你填鴨很成功,而且記憶力很好,我記憶力一向不好,但我十多年過去了,只要給我一分鐘,我就能回答出來,因為我只記得『細胞間液為正壓』,然後推理出來。

教學生選擇合適自己的工具,並不僅是理想目標,更不是為了滿足,而是讓聰明的學生,可以不被教育者的眼光所限制,甚至發展出新的工具;不聰明的學生,可以調整自己學習的方向,而不是放棄。這些與愛、自由都是並行不悖,也不會影響基礎的學習!若是以功利的說法,甚至可以讓學生擁有對他自己最有效率的讀書方法!

建構式數學好不好?好!那為什麼出問題?因為這個工具給錯學生了!善於記憶的學生,花個幾天就背好乘法表了,不必給他這個工具,或是給他過渡性使用;不善記憶的學生,給他這個工具,旁邊再放個乘法表,給他一段時間,自己去調整學習,然後選擇。有可能他永遠不會乘法表,速度永遠比較慢,但還是會找出答案!我的老師給我的是『填鴨式解剖生理』,我記不起來,我只好自己用『建構式解剖生理』來學習。

我非常認同OBS姐『高等教育並非賺錢工具』,這點應該從通識教育下手!過於強調大學教育是一種專業教育,很可能讓學生的眼光過於狹隘!

若有冒犯OBS姐的地方請多包涵,若有錯誤之處,請OBS姐指正!


NO:287_107
台龍  於 2003/02/25 22:54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reader x兄的 NO:287_101正點出美國基礎教育的精神。台灣的訓練是很紮實的,只可惜將「紮實」變成教育的目的,所以就變成填鴨啦!

在想一想聯考所謂的公平性,台灣的學生都想進大學是有下列原因:

一:士大夫觀念
二:想當白領階級
三:大學可以玩四年
四:社會上崇拜文憑

當大家想擠進大學的窄門,公平才有其必要性。如果我們把大學變得易進難出,公務員名額降低且不能混日子再加上薪資不高,想進大學的人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少。公平也就沒那麼重要了!

社會上是需要一部分大學生,但是比率不用這麼高。台灣目前的就業市場,正點明這種人為的想讀大學的弊端。台灣需要多一點動手的技術人才,而不是搞文書工作的行政人員。

目前台灣的教育改革,正是朝向開放大學,人人有書讀的方向。市場自然會調節人力的供需。如果有人硬要花四年來學開垃圾車,那是自我的決擇,不要怪政府不給工作。


NO:287_108
ㄚ頭  於 2003/02/26 00:27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yl:
I owe you an apology. When I wrote my posts, I addressed to you but in fact most of the time, I only tried to write down the messages that I wanted readers to know. You tried to explain to me that the US government does spend efforts to help the poor kids. However, I don’t care about what the US government does. All I care is which direction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Taiwan should go. What kind of problems we should avoid. Therefore, I didn’t give you a proper response which made you kept repeating it. I will try to avoid this kind of ill manner in the future.

NO:287_109
小明  於 2003/02/26 00:44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建構是數學,是老師抗拒所以不好,老師不好好學建構是數學,然後以把學生教壞,來證明自己的抗拒有理。

今天游院長講的「比馬龍效應」自我應驗的預言(比馬龍效應)

自我應驗的預言作用(self-fulfilling prophecy effect)又稱比馬
龍效應(Pygmalion),指家長及教師對孩子的期待,會影響孩子的發展,
孩子的某些行為表現,真的會應驗了我們大人原先的期待。

九九乘法是連加,不是死背硬記。
雖然建構是數學比傳統教法效果慢,但是武俠裡,內力深厚,遠大於花拳繡腿的招式,更別說一些旁門左道灑石灰下毒,暗器等等賤招了。

蘇格拉底「知識回憶論」http://vm.nthu.edu.tw/science/shows/socrates/
,知識絕對不是填鴨硬記的。
數學要建構,但是台灣目前的建構式數學,還不是建構,而只是「解構」。抗拒教改不肯學習的老師,只讓學生拆開玩具,也許連自己也不會組合玩具,更別說教學生組合玩具數學了。

解構,就是演繹法,一步一步的讓學生瞭解來龍去脈,但是要考試就是有「時間」的限制,這時候就要用歸納法來「建構」數學,找出解題快速正確的技巧。
有解構有建構,才是真正的建構式數學。

更何況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地質應該整合,STS,science technology,and society
要合科式教學。整合式的知識,
人生七大智慧加一,全人格發展。

http://forums1.chinatimes.com.tw/dailytalk/Forum.asp?ArticleID=109812&History;=0&Page1;=5#9976

老嫗二次重貼#9888,
Maslow,認知動機(cognitive motivation) – 自我實現(self realization)

沒有深入討論很可惜。

尤其老嫗智慧幽默洋溢,女兒一定活潑精靈Smart應該有許多寶貴經驗可以分享。

哈佛大學Howard Gardner Frames of Minds多重智慧,人生七大智慧─邏輯數理logical-mathematical、言辭語言lingustic、空間機械spatial、音樂musical、肢體運動覺bodily kinesthetic、人際社會性interpersonal、自我認識intrapersonal

Gardner said, The naturalist intelligence refers to the ability to recognize and classify plants, minerals, and animals, including rocks and grass and all variety of flora and fauna. The ability to recognize cultural artifacts like cars or sneakers may also depend on the naturalist intelligence. …(S)ome people from an early age are extremely good at recognizing and classifying artifacts. For example, we all know kids who, at 3 or 4, are better at recognizing dinosaurs than most adults.

Gardner identified Charles Darwin as a prime example of this type of intelligence.
第八智慧博物學者。

並請問教育心理學?


NO:287_110
ㄚ頭  於 2003/02/26 05:14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小明:
我看了你介紹的蘇格拉底「知識回憶論」 沒什麼特別感覺
我讀過一些成長心理學的書 但沒碰過教育心理學
個人對台大數學那批搞數學教育的 並無特殊敬仰
道聽了一些數學教授朋友對數學教改的負面評價
因此對台灣的建購數學一直無好感
既然自己從沒看過實際教材
只能在這打高空 說說自己的個人經驗 大家做個參考
如果你有什麼更具體的看法 可否請你分享你的見解

NO:287_111
小明  於 2003/02/26 10:38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Y頭,
馬英九來建構式數學才有救。

數學有一個缺點就是好像長大了非本行都用不到,國英卻是活到老學到老,
終身學習是數學教授們要檢討和用前瞻眼光的。
諾貝爾沒有數學獎,因為數學本身像哲學,學數學要和物理學和其他生活科技相關才行。
這樣才能終身學習。


NO:287_112
小明  於 2003/02/26 10:40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知識回憶論,佛種智。

合科式教學。旁徵博引,啟發學生興趣、探索慾望、獨立判斷思考、自己假設、自己求證、自己觀察、自己解釋......


NO:287_113
小明  於 2003/02/26 10:45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1)一桶水到入一桶石頭────答案不是兩桶「東西」(石頭加水),因為一加一等於二,有假設,要單位一樣才可相加,相同東西才可相加。

(2)書格拉底以知識回憶論來證明給朋友看,一個保證沒有學過「根號二」的人,只因為生活實際上的問題,「如何把一個正方形面積變成兩倍?」,這時候「新正方形邊長是多少?」,

事實上大人家長們、學校老師們有一半以上,甚至更高都不會「證明」「解釋」「探索」「自我說服」。如何教人?

反省謙虛是老師的基本修養......


NO:287_114
小明  於 2003/02/26 10:53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自私的基因>>
講到基因是自私的(並不表示可以直接得證個體或群體,大我小我都是自私的)。
gene是生物的,meme密米文化的,

觀念的傳播就是meme的複製,老師和媒體,家庭教育家長、學校教育社會教育,

私擬「真密」gene-meme是起心動念的基本單位,既受遺傳又受環境的,先天和後天的影響。真密有複製(相較於長壽,)的內在動力。物競天擇就是如此。

大概這樣,<背叛者>一欄在本版好想找得到。


NO:287_115
小明  於 2003/02/26 10:55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沒有獨立思考的人,容易受統媒中資媒體的摧殘,讓自己的小孩習得中國黨國愚民思想,英雄狗雄奴隸,大好前途一定要在探索興趣好奇中自我學習,旁人同儕師長父母都只能指引方向而已。

現在的統媒說中國的馬英九多得不得了,是因為有中資統媒就有馬英九,馬英九九千歲,中國萬萬歲,是統媒中資統戰超限戰的產物。


NO:287_116
大胃被剋漢  於 2003/02/26 11:22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個人愚見:

西方(歐美)教育-有缺陷,但大致上尚稱健全

台灣教育-文憑崇拜+分數至上+重學輕術+瘋狂填鴨+地域差距...=科舉不死,借屍還魂,畸形病態

還有那些吵統獨的朋友,板上99%都是吵統獨的,大家純粹討論東西方教育,
拜訪你們放過這裡吧,不要再吵什麼萬惡統媒萬惡中國的了...


NO:287_117
reader x  於 2003/02/26 15:13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小明 君

我打字不是普通的慢
常找不到字,只能用 copy & paste
性懶,遇有需多言,往往打退堂鼓
對談 is beyond my typing ability
故習于自說自話

今事忙,明日再與您討論


NO:287_118
小明  於 2003/02/26 22:07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如果媒體不是社會教育的重要一環,我就不要講統媒。

NO:287_119
OBS  於 2003/02/26 22:45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 數學有一個缺點就是好像長大了非本行都用不到,國英卻是活到老學到老,
終身學習是數學教授們要檢討和用前瞻眼光的。>>
數學系轉到CS領域很多,統計學學得深在股海世界還是看得他們的傑出,多頭市
場容易成功而空頭市場就要敗北是比比皆是。教育是培養人的心態,並不代表賺大錢。若CS研究所教授絕對會叮嚀,若非想終生研究最好轉行,CS領域的淘汰率很高否則沒有今日科技的一再突破。
更多無競爭力的人渣就是寫些造謠專欄的打手,所以台灣教育再如何改革,就讓既得利益害怕_不是很現實嗎。

NO:287_120
ㄚ頭  於 2003/02/27 22:05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對台灣的小學教育 我想補充一點
我從五 六年級每個星期的班會課學到很多
主席開場報告 班長及各股股長報告 討論事項 建議 選下次班會主席及紀錄 老師講評

我們討論切身問題 比如男生女生交差坐 還是男生一邊 女生一邊
要不要用班費多買幾顆躲避球 打掃工作如何分配
班際合唱比賽穿什麼服裝 罵髒話如何處罰 記得在建議時間??
有一個男生說 xxx我建議妳不要太三八 大家為此討論 這算不算人身攻擊

對目前中小學教學的扭屈
我比較支持台龍 在287_107 和 大胃被剋漢 的說法
那些問題不改 卻把中小學數學綱要改成更簡單 是本末倒置


NO:287_121
soujiya併欄  於 2003/03/01 12:13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NO:338_1

無語  於 2003/02/28 19:35
Re:美國教育<轉載>

美國教育真的都是這樣教導下一代嗎?或者這篇文章作者的經歷只是個特例,若給孩子
充分的自由是否會造成兩種極端?不過我本身倒是很羨慕這樣的學校生活。


NO:287_122
Y頭  於 2003/03/15 06:17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Jim:
>>像彰化縣的學校 國中畢業生可能只有20%能上公立高職高中
經濟弱勢反而要付出較高的學費<<

If your claim is close to the reality, then the percentage of the students who go to 公立高職高中 in 彰化縣 belows the average a lot.
You can check the following web page to find the statistics in Taiwan.
http://www.edu.tw/statistics/user1/seriesdata.xls

From my own calculation, in the year 1997, the percentage of students who go to 公立高職高中 is about 34.6 % in Taiwan.


NO:287_123
Jonahtan  於 2003/03/15 06:58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Lots of western education (US, UK, AUS, CAN, NZ) really emphasise on creativity when they are young. As they get older, they will concentrate on the speciality that they are interested in. The main aim behind their education method, I think, is to utilise the whole society. Still, you can clear see many differences inbetween those countries. You may not realise it, but you can definitely feel it.

Taiwan comparetively is a small nation, we have limited resouces. We should consider to have a system that not only maximise whole society potential, also gradually shape our citizen into a highly special area. For example, Australia is successfully train their citizen in certain areas, i.e. communication, sports. UK in genetic, political front. Since US has 0.3 billion people, and large surplus of capital and resources, their education system would not be the ideal for other nation to adopt. I hope those people in the department of eduction (Tiawan) will consider my point and really develop a revolutionise system to benifit whole citizen.


NO:287_124
Jonathan  於 2003/03/15 07:03
Re:美國的小學教育之一

....她先生覺得美國如果沒有外國高科技移民 不知到他們怎麼維持運作
整個電腦研發中心放眼望去都是中國人 (華人) 和 印度人
另一個則說他們公司的研發單位裡全都是外國移民 美國人只有文書工作可做...

高科技移民??? -- 技術員
研發員呢?
這就是我們值得警惕的地方!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10&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