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回 覆 返 回


台灣人民  於 2003/02/09 15:58
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郝龍斌還要每個縣市蓋一座焚化爐, 現有台灣焚化爐就已經足夠處理所有
的垃圾, 現在禁用塑膠袋後, 台灣的焚化爐就會沒有垃圾可燒,
這還不打緊, 環保署還要在全台灣再蓋18 座焚化爐, 一方面禁用塑膠袋
另一方面又加蓋焚化爐, 坦白說, 這根本是在惡搞

NO:205_1
楚劍  於 2003/02/09 16:14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就跟單小琳一穩,老是用飼老鼠咬布袋的人.

NO:205_2
Luke-Skywalker  於 2003/02/09 16:21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環保署有本事就推行「裝垃圾不用塑膠袋」.......

NO:205_3
Akasaka  於 2003/02/09 17:01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從十八標到環保署,正黃旗搞的就是用國庫養自家人的把戲,還能指責政敵是「黑金溫床」,厲害吧

NO:205_4
Allcome  於 2003/02/15 04:21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基本上限用塑膠袋是對的。

NO:205_5
Luke-Skywalker  於 2003/02/16 00:22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http://news.yam.com/cna/news/news/200302/200302150053.html
限用塑膠明起正式稽查取締 業者全面應戰

(中央社記者劉得倉台北十五日電)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今年初開始在六大行業限制使用購物用塑膠袋和塑膠類免洗餐具,明天起將正式稽查開單,其中近五萬家有店面的餐飲業者受到最大衝擊,業者也全面備妥方案因應取締和稽查。

環保署長郝龍斌曾經以「今天不做,明天就後悔」、「台灣的環保不能走回頭路」等強烈措詞,強調推動限制使用塑膠袋和塑膠類免洗餐具的必要性和決心,經過一個半月勸導期,將在明天正式啟動稽查取締工作。

但考量到稽查人力不足等因素,將給予業者一次改善機會,也就是二月十六日起,稽查發現仍違規者,將開給警告單,在二週至一個月內再前往複查,再違規者,即開單處分新台幣六萬元的罰鍰。

多數小吃店和早餐店已經遵照限制使用塑膠袋和塑膠類免洗餐具的規定,不免費提供塑膠袋和使用塑膠免洗餐具,紛紛以可清洗餐具或紙餐具替代。

也有業者表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也就是既然不能免費提供塑膠袋,但要向顧客再收錢,在現今景氣欠佳的情況下,只會增加做生意的困難,自然就要採取「特殊的方式」,同時也考量稽查人員採證問題,已經有可以逃避罰單又讓顧客方便的作法。

塑膠業者則對政府的政策依舊感到無奈與失望,尤其是塑膠類免洗餐具業者,在生產機器無法轉型、同時沒有緩衝的情況,只有盡力爭取其他形式商品來適應此一政策。而塑膠產業失業勞工自救會和塑膠製品公會等,仍在串連醞釀再舉行一次大遊行,希望在這一場「綠色革命」中不致全軍覆沒。


NO:205_6
Luke-Skywalker  於 2003/02/16 10:34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http://news.yam.com/cna/news/news/200302/200302140409.html
限用塑膠袋 紙容器趁機哄抬價錢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十四日電)限用塑膠袋及塑膠免洗餐具政策,十六日開罰起跑。不過,台東縣餐飲業者卻指出,紙容器業者藉機哄抬價錢,由原來的二元漲到四元。台東縣政府消費者保護官張英美表示,如果調查是聯合哄抬價錢將會嚴懲。

台東市中華路上,多家小吃店業者反映,裝盛熱麵食的圓柱型紙容器,原本買一個兩元五角,最近因新政策實施在即,竟然漲到四元,小店用量不大,無法殺價,但又不能不使用,他們買的實在心痛。

部份業者只好在店內張貼告示,基於政策規定未自備容器消費者,自十六日起將多收五元的容器費,消費者也頗有怨言。

台東縣環保局三課課長陳炳伸指出,對於趁機漲價的供應商,環保局目前無法可罰,只能轉由環保署向公平會告發處置;陳炳伸說,配合環保政策,「中華紙製包裝聯合協會」已公告會員不得有不合理漲價行為,不過,台東地區並沒有聯合協會的會員。

消保官張英美表示,如果調查涉及多家業者聯合哄抬價錢,將會嚴懲這些業者。


NO:205_7
Luke-Skywalker  於 2003/02/16 11:26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http://yam.udn.com/yamnews/daily/1195847.html
限塑執法 一場寧靜革命

本報記者朱淑娟
2003/02/16

限用塑膠袋政策今天開始執法,這一場環保署長郝龍斌「寧靜的生活革命」能否成功,就要看政策起步能不能站穩。

然而,「生活革命」需要民眾支持、更需要業者的參與。環保署也應在政策上路後,有必要平靜地誠心檢討改進政策缺失,才能在合情合理的要求下推動「寧靜革命」。

限用政策要站得住腳,首先要做到垃圾減量,如果努力過後,發現垃圾只是從塑膠變成紙,無論如何不能算是成功的政策。但經過一個半月的考驗,證實外帶餐盒這一項,並沒有達到垃圾減量的效果,這點是首先該仔細再檢討的。

第二、許多小吃店賣的是油膩或湯湯水水的東西,只裝這類食物的塑膠袋,難保不會變得油膩或湯湯水水。你會因為這個塑膠袋付出一元而仔細沖洗、涼乾、然後收進皮包下次再拿出來用嗎

?若最後丟掉的塑膠袋從薄的變成厚的,垃圾量豈非不減反增。

這點也並非完全無法克服,只要民眾能多點心思,就能對塑膠袋減量有相當大的幫助。畢竟並不是所有的餐盒都是湯湯水水或油油膩膩,只要願意做,塑膠袋被重複使用的機會就相當高。

另外,「六萬到卅萬」的罰則是一大敗筆,綜觀整部廢清法,這個罰則已屬情節重大等級,和嚴重汙染環境的不法業者同罪。連執法人員看到這個罰則都皺眉頭,畢竟要對賣早餐的小店開六萬元罰單,只為了違規使用塑膠袋,任誰都會開得手軟。

平心而論,對商店而言,限用政策並不嚴苛,商店又為什麼要甘冒被重罰的危險而不配合?而且,反過來想,不免費提供塑膠袋給消費者,商店反而可節省支出,豈不一舉兩得?

看來這場「寧靜的生活革命」要成功,政府與民眾都要泠靜思考下一步。


NO:205_8
中間選民  於 2003/02/16 19:31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基本上限用塑膠袋是錯的。

對垃圾減量沒有幫助:
1.以前包裝袋是老百姓的垃圾袋,現在禁用了,老百姓自費買垃圾袋,肥了財團沒什麼減量!
2.以更不環保的紙袋代替塑膠袋,更不環保危害地球,垃圾也沒什麼減量!
3.包裝袋只佔垃圾量之0.1%都不到,郝的錯誤政策只是愚民政策柿子挑軟的吃!
4.全世界文明國家大多數還沒有此種擾民不便民政策,台灣卻做的出來,天才白痴!
5.賣早點便當湯湯水水需使用各種不同大小包裝袋,此高官不食人間煙火不知民間疾苦不會懂!
6.錯誤政策扁政府居然背書,選票將慢慢流失如煮青蛙,印證不會治國的無能,許多過去投綠軍的賭濫票將大量跑走!
7.政策的不公平無配套,口水說拼經濟做的卻是無關痛癢卻大拼失業!


NO:205_9
蘭陽醒獅團  於 2003/02/16 19:42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我們的焚化爐利用率愈來愈低.
將要不符合最低使用焚化成本。

以後會進口垃圾.台灣會作為處理垃圾的最終國家。


NO:205_10
賣湯圓的  於 2003/02/16 19:55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扁政府連這種錯誤政策都無法分辮,悲哀我們所有小吃店聯盟基本數千選票,
管他統或獨,如這種爛政策繼續惡搞下去,我們將全力再串聯抵制不再投扁!

NO:205_11
Luke-Skywalker  於 2003/02/17 11:09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環保署還要在全台灣再蓋18 座焚化爐, 一方面禁用塑膠袋
>另一方面又加蓋焚化爐

肥了那些專做焚化廠工程設計與施工的工程顧問業者與工程公司........
18座足夠讓他們賺個五至十年........


NO:205_12
Luke-Skywalker  於 2003/02/17 11:45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2/1196761.shtml
限塑 只見紙袋「連環袋」

程仁宏/消基會秘書長(台北市)

限用購物用塑膠袋及塑膠類免洗餐具政策,十六日起正式開始強制執法。各大百貨公司「很配合」的將塑膠袋改用紙袋,然而為了能承受重量,常常二三個紙袋「連環袋」,於是原來輕、薄、少的「塑膠垃圾」,變成重、厚、多的「紙垃圾」。

許多小吃店與早餐店業者抱著能拖多久就拖多久的觀望心理,即使屆時要開罰,亦只用「付費塑膠袋」即符合政策規定,故意少算二、三元,再口頭告知消費者要買「塑膠袋」,但是總價還是維持原來總價,如此即可規避環保單位開單處罰!

購物用塑膠袋及塑膠類免洗餐具限制使用政策,是要鼓勵消費者自備購物袋、餐具及容器,而達到垃圾減量的目標,而不是「限用薄塑膠,放任厚塑膠,獨厚紙製品」!

【2003/02/17 聯合報】


NO:205_13
Luke-Skywalker  於 2003/02/17 11:54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1196636.shtml
觀察站》環保署 從上到下都罰不了手

記者薛荷玉/特稿

環保署嚷得轟轟烈烈的限制使用塑膠袋、免洗餐具政策,本該在昨天開罰,但全台昨天只對大型的百貨公司、量販店開出不痛不癢的八張警告單,關鍵原因就在上從環保署高官、下至第一線稽查人員,面對小本經營的餐飲業者時,全都有「罰不下手」的遲疑。

在第一線稽查的台北市環保局人員昨天坦承,對小商家真的罰不下去,「你想想看,我們車子被拖吊罰個一千八都心痛得不得了,對那些每天賺個一千、二千的小店,怎麼忍心罰他六萬?」

隱藏在「不忍」心態之後,是對小商家罰款六萬到底合不合理的掙扎。送消費者一個塑膠袋是否真的這麼「罪大惡極」?是否稱得上廢棄物清理法中的「嚴重汙染環境」?

這些疑慮環保署高官心知肚明,並在日前藉由先查大廠商、後查小吃店,並且再「送」一次警告機會的方式來「彌補」,但限用政策根本上的不公平、不合理處,並不因拖延執法而變得較為公平、合理。且小吃店與大廠商同樣適用六萬元的罰款額度,更不符比例原則。

「大執法」首日,不見往昔署長帶著明星等大批人馬宣傳的陣仗,只見第一線心虛的稽查人員。稽查人員專挑百貨公司、量販店,作勢量量袋子厚度,開開警告單,卻刻意躲開了不景氣時代裡,掙扎求生、憤中帶淚的小商家。問題是,環保單位還能「躲」多久?

【2003/02/17 民生報】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1196850.shtml
觀察站》限塑 商家觀望氣氛濃

本報記者朱淑娟

塑膠袋限用政策昨天開始執法,被視為執法最大挑戰的小吃店,昨天多數都準備符合規定的餐具,足見環保署的重罰已收初步成效。不過,「稽查人力不足」幾乎已人盡皆知,如果不能持續稽查,難保過一陣子後,店家發現「風聲」較鬆時又立刻現出原形。

對小吃店和消費者而言,目前較難適應的是餐盒外那只塑膠提袋,店家反映對每個客人都要問一次「你要袋子嗎?要加一元」,一再說明很辛苦,有時還被罵。不過多數店家表示,既然政策都這樣定了,也沒辦法,這些都是過渡時期難免的痛苦,過一陣子大家習慣就好了。

真正對店家衝擊最大的,是紙餐盒漲價造成成本大漲。一個紙餐盒比塑膠餐盒貴一倍以上,在成本考量、稽查人員又不足的情況下,店家極可能「鋌而走險」,只要「眼睛放亮一點」,不被逮到就沒事。路邊攤躲警察,不就是這樣做的嗎?

如果這種「鋌而走險」的氣氛在商店間形成,大家就會有樣學樣,到時候情況就很難收拾了。如果最後滿街都是違規的店家,但也沒有人受罰的話,政策的威信可能因此蕩然無存。

因此,環保署在要求店家配合之外,更重要的是幫店家想辦法解決紙餐具漲價的問題。如果紙餐盒和塑膠餐盒價格相當、甚至更低的話,店家搶著用都來不及,有誰會冒著被罰風險違規用塑膠餐盒?

另外,當店家符合所有規定後,並不表示也同時達到垃圾減量的效果。最可議的是,有些店家不再提供塑膠袋後,改提供紙袋,不承重又容易滲水的紙袋,可能比塑膠袋更增垃圾量。

宣導民眾自備餐具雖然難度高,但並非全然不可為,例如可從較簡單的飲料做起,只要現金折扣夠誘人,消費者也不會太不方便的情形下,就可能吸引消費者。

環保署長郝龍斌稱限用政策是一場「寧靜的生活革命」,這個政策除了垃圾減量的目的外,更最重要的是要形成一種環保的全民共識。當所有人都符合規定後,持續宣導是不能少的。

【2003/02/17 聯合報】


NO:205_14
中間選民  於 2003/02/19 07:44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限用塑膠袋政策將付出龐大社會成本
今 日 社 論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環保署第二階段塑膠袋限用政策才上路,生態永續協會等環保團體昨天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抨擊行政院環保署執行塑膠袋限用政策不當,只是把塑膠袋用量完全轉移到紙類,鼓勵砍伐森林,是一項「假環保」政策,顯示環保署長不懂環保,政策執行上也不符當初民間保育人士所期待。 環保團體更要求監察院調查環保署是否有圖利廠商的嫌疑,以及環保署應該即刻改善這個錯誤的政策。

  環保署堅決推動限用塑膠袋政策,署長郝龍斌甚至以個人去留來為政策背書,此種具有擔當的政務官風範,值得肯定。然而,政策本身的良窳,是否能夠發揮效益,達到為民興利的目的,必須客觀評估,不能靠著道德訴求來壓倒一切的質疑。尤其在環保方面,現代社會普遍具有較高的環保意識,人們都希望生活在一個乾淨安全舒適的環境,更希望經濟的進步不要破壞了大自然生態,造成地球的浩劫。不過,理念的落實,必須要有成熟客觀環境的配合,陳義過高、不食人間煙火式的政策,雖然能夠得到一時的掌聲喝采,必然無法徹底推動,落得無疾而終的命運。坦白說,環保署努力推動的限用塑膠袋政策,恐怕就是在象牙塔裡想出來的政策,在放了一場絢爛的環保煙火秀之後,將開始面對現實的嚴苛考驗。

  限用塑膠袋政策,符合綠色環保的概念,而且,國人濫用塑膠袋的情況驚人,像是有些麵包店,為了標榜產品的精緻高檔,購買十個麵包,就分裝十個小塑膠袋,最後再裝入一個大塑膠袋,過度包裝濫用塑膠袋情況令人咋舌。郝署長就曾表示,台灣塑膠袋垃圾量是歐美國家的二到三倍,因此他決心推動限用政策。然而,環保署限用塑膠袋政策實施以來,無論就政策規劃的初衷,抑或實際執行環節,在在暴露出這是一個思慮欠周詳的政策,即使能夠付諸實行,所付出的社會成本恐怕也不符合經濟效益。

  檢討此一政策主要有三個缺失。一是將塑膠袋污名化,以減少生態污染之名,卻只針對塑膠袋,未包含其他同樣會造成嚴重污染、破壞生態的包裝產品,以致塑膠袋的使用雖然減少,但代之而起的卻是紙袋用量的增加。事實上,塑膠袋如果做好回收,污染情況並不嚴重。台大高分子研究所所長謝國煌指出,衡量一種材料是否「環保」,要看是否能充分回收再利用;例如我國出口之汽車保險桿,都是用PE(聚乙烯)、PP(聚丙烯)製造,原因是這兩種材料回收非常容易,因為出口汽車保險桿必須百分之百使用回收塑膠,否則無法出口美國市場;而PP、PE正是塑膠袋的主要材料,顯而易見塑膠是符合環保要求的材料。塑膠之所以被稱為「萬年垃圾」,是塑膠在垃圾中分解緩慢,但在全國區域焚化爐全部建成後,不僅焚化產能「供過於求」,而且用在塑膠袋、保麗龍的主要材料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PS),這些材料不但可以燒,而且可以助燃,更有利於焚化作業,且不會產生戴奧辛。相反的,現代被普遍當成替代品的紙袋,在紙漿生產過程不論研磨法或化學製漿法,都要加入大量化學物質,即使使用再生紙製漿,也必然是耗能、耗水,甚至處理失當會造成嚴重水污染。而且,紙製品的增加必須付出砍伐森林等代價。 由此可見,環保署限用政策只針對塑膠袋而不及於紙袋,顯然有誤導民眾錯誤環保觀念之嫌。

  其次,限用塑膠袋政策在執行上不僅細節過於繁複,一般民眾根本無法清楚了解政策規定,連商家也搞不清何者為禁,何者可以使用。譬如,塑膠袋不可以送,卻可以買;而多少公分厚以上的塑膠袋可以用,以下的卻不能用;而且,塑膠袋直接接觸食品可以,但用來包裝卻不可以。而塑膠袋如果限用,為何台北市垃圾回收的塑膠袋卻可以使用?政府還公然販售垃圾袋?而且,政策初期只針對百貨公司、大賣場等五大行業,卻排除用量最多的攤販及菜市場。更荒謬的是,不設座位的攤販不受限制,一般小吃店卻必須遭到嚴格取締,以致有些小店家乾脆把桌椅收起來,以鑽法律的漏洞。向政府繳稅的合法店面必須限用塑膠袋,而攤販卻逍遙法外,如果這種現象可以存在,未來還有哪些店家願意繳稅呢?

  尤其,限用塑膠袋政策似乎沒有審慎考量經濟代價。據主計處調查,塑膠業從業人口達十四點七萬人,而台灣區塑膠製品公會理事長周老吉則指出,全台塑膠袋業者約有二千家以上,就業人口達五萬人,而塑膠袋年產量三十五萬公噸、產值達二百億元。兩方數據不同,但限用塑膠袋政策所衝擊的人口,必有數萬人之多。而環保署提供的八千多個就業名額,根本不足因應失業人口之需。況且,塑膠袋從業者不少是中高齡人口,一旦失業,轉業非常不容易,恐怕會成為結構性失業人口。事實上,到目前為止,也僅有五名勞工成功接受政府轉業輔導。而政府去年底為了降低失業率而推出擴大就業方案的努力,將被塑膠業的失業人口所抵銷。更何況,不少業者既無法在台灣生存,只好集體外移中國,對台灣經濟又是一大傷害。

  台灣的經濟發展程度尚未進入先進國家之列,但環保政策卻走在前端。限用塑膠袋政策,包括歐、美、日本等國家都未實施,環保署卻捨循序漸進的觀念啟迪,直接進入法律規範的階段,這種無視客觀條件成熟與否的大躍進作法,可以創造出郝署長口中的「台灣環保奇蹟」,或是造成無法收拾的爛攤子,付出龐大的社會代價,民眾將拭目以待。


NO:205_15
soujiya併欄  於 2003/02/19 12:31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 續欄說明 ■■■■
鑒於〔一國兩制黨新黨的算盤---郝龍斌的作法〕一欄回應熱烈↓,
http://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10&type;=show_post&post;=15

並由於話題相近,接下來關於〔禁用塑膠袋〕的討論,懇請集中此欄。
若有不便之處,尚祈多多包涵,繼續踴躍發言。


NO:205_16
soujiya併欄  於 2003/02/20 18:35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中間選民  於 2003/02/20 18:24
連真假環保都搞不清楚,扁2004休想拿到中間選票!

2004藍綠勝敗,關鍵在中間選票,別笑說中間選民騎牆派思想搖擺單純無知,但智著若愚本欄將探討中間選民內心所想,他的票是如何決定投誰的?影響中間選票有那些因素?今天先提出第一點,以後廣查民情後將會繼續提出其他因素,上回台北市長選舉已經展示力量,如扁仍執迷不悟,莫怪良藥苦口。
中間選民  於 2003/02/16 19:31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基本上限用塑膠袋是錯的,對垃圾減量沒有幫助】:

1.以前包裝袋是老百姓的垃圾袋,現在禁用了,老百姓自費買垃圾袋,肥了財團沒什麼減量!
2.以更不環保的紙袋代替塑膠袋,更不環保危害地球造成土石流,垃圾也沒什麼減量!
3.包裝袋只佔垃圾量之0.1%都不到,郝的錯誤政策只是愚民政策柿子挑軟的吃!
4.全世界文明國家大多數還沒有此種擾民不便民政策,台灣卻做的出來,天才白痴!
5.賣早點便當湯湯水水需使用各種不同大小包裝袋,老百姓不會重複使用,更不屑花一元去買厚的包裝袋,寧可自費買便宜薄的來裝,此高官不食人間煙火不知民間疾苦不會懂!
6.錯誤政策扁政府居然背書,選票將慢慢流失如煮青蛙,印證不會治國的無能,許多過去投綠軍的票賭濫票將大量跑走,管他統或獨,此點決不妥協!
7.政策的不公平無配套,口水說拼經濟做的卻是無關痛癢卻大拼失業!

-----------------------------------------------------------------------------
陳總統呼籲全民配合環保署限用垃圾袋政策
中央社台北二十日電

陳水扁總統今天接 見「九十一年推動環境保護有功優等團體及環保義工人 員」時指出,他注意到環保署推行限用垃圾袋政策的主 要目的建立民眾惜物惜福的環保好習慣,相信大家有這 樣認知、主動積極配合,一定可以將台灣經營成為真正 的美麗之島。


--------------------------------------------------------------------------------
NO:290_1

中間選民  於 2003/02/20 18:29
Re:連真假環保都搞不清楚,扁2004休想拿到中間選票!

限用塑膠袋政策將付出龐大社會成本
自由時報2-19-2003社論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環保署第二階段塑膠袋限用政策才上路,生態永續協會等環保團體昨天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抨擊行政院環保署執行塑膠袋限用政策不當,只是把塑膠袋用量完全轉移到紙類,鼓勵砍伐森林,是一項「假環保」政策,顯示環保署長不懂環保,政策執行上也不符當初民間保育人士所期待。 環保團體更要求監察院調查環保署是否有圖利廠商的嫌疑,以及環保署應該即刻改善這個錯誤的政策。

  環保署堅決推動限用塑膠袋政策,署長郝龍斌甚至以個人去留來為政策背書,此種具有擔當的政務官風範,值得肯定。然而,政策本身的良窳,是否能夠發揮效益,達到為民興利的目的,必須客觀評估,不能靠著道德訴求來壓倒一切的質疑。尤其在環保方面,現代社會普遍具有較高的環保意識,人們都希望生活在一個乾淨安全舒適的環境,更希望經濟的進步不要破壞了大自然生態,造成地球的浩劫。不過,理念的落實,必須要有成熟客觀環境的配合,陳義過高、不食人間煙火式的政策,雖然能夠得到一時的掌聲喝采,必然無法徹底推動,落得無疾而終的命運。坦白說,環保署努力推動的限用塑膠袋政策,恐怕就是在象牙塔裡想出來的政策,在放了一場絢爛的環保煙火秀之後,將開始面對現實的嚴苛考驗。

  限用塑膠袋政策,符合綠色環保的概念,而且,國人濫用塑膠袋的情況驚人,像是有些麵包店,為了標榜產品的精緻高檔,購買十個麵包,就分裝十個小塑膠袋,最後再裝入一個大塑膠袋,過度包裝濫用塑膠袋情況令人咋舌。郝署長就曾表示,台灣塑膠袋垃圾量是歐美國家的二到三倍,因此他決心推動限用政策。然而,環保署限用塑膠袋政策實施以來,無論就政策規劃的初衷,抑或實際執行環節,在在暴露出這是一個思慮欠周詳的政策,即使能夠付諸實行,所付出的社會成本恐怕也不符合經濟效益。

  檢討此一政策主要有三個缺失。一是將塑膠袋污名化,以減少生態污染之名,卻只針對塑膠袋,未包含其他同樣會造成嚴重污染、破壞生態的包裝產品,以致塑膠袋的使用雖然減少,但代之而起的卻是紙袋用量的增加。事實上,塑膠袋如果做好回收,污染情況並不嚴重。台大高分子研究所所長謝國煌指出,衡量一種材料是否「環保」,要看是否能充分回收再利用;例如我國出口之汽車保險桿,都是用PE(聚乙烯)、PP(聚丙烯)製造,原因是這兩種材料回收非常容易,因為出口汽車保險桿必須百分之百使用回收塑膠,否則無法出口美國市場;而PP、PE正是塑膠袋的主要材料,顯而易見塑膠是符合環保要求的材料。塑膠之所以被稱為「萬年垃圾」,是塑膠在垃圾中分解緩慢,但在全國區域焚化爐全部建成後,不僅焚化產能「供過於求」,而且用在塑膠袋、保麗龍的主要材料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PS),這些材料不但可以燒,而且可以助燃,更有利於焚化作業,且不會產生戴奧辛。相反的,現代被普遍當成替代品的紙袋,在紙漿生產過程不論研磨法或化學製漿法,都要加入大量化學物質,即使使用再生紙製漿,也必然是耗能、耗水,甚至處理失當會造成嚴重水污染。而且,紙製品的增加必須付出砍伐森林等代價。 由此可見,環保署限用政策只針對塑膠袋而不及於紙袋,顯然有誤導民眾錯誤環保觀念之嫌。

  其次,限用塑膠袋政策在執行上不僅細節過於繁複,一般民眾根本無法清楚了解政策規定,連商家也搞不清何者為禁,何者可以使用。譬如,塑膠袋不可以送,卻可以買;而多少公分厚以上的塑膠袋可以用,以下的卻不能用;而且,塑膠袋直接接觸食品可以,但用來包裝卻不可以。而塑膠袋如果限用,為何台北市垃圾回收的塑膠袋卻可以使用?政府還公然販售垃圾袋?而且,政策初期只針對百貨公司、大賣場等五大行業,卻排除用量最多的攤販及菜市場。更荒謬的是,不設座位的攤販不受限制,一般小吃店卻必須遭到嚴格取締,以致有些小店家乾脆把桌椅收起來,以鑽法律的漏洞。向政府繳稅的合法店面必須限用塑膠袋,而攤販卻逍遙法外,如果這種現象可以存在,未來還有哪些店家願意繳稅呢?

  尤其,限用塑膠袋政策似乎沒有審慎考量經濟代價。據主計處調查,塑膠業從業人口達十四點七萬人,而台灣區塑膠製品公會理事長周老吉則指出,全台塑膠袋業者約有二千家以上,就業人口達五萬人,而塑膠袋年產量三十五萬公噸、產值達二百億元。兩方數據不同,但限用塑膠袋政策所衝擊的人口,必有數萬人之多。而環保署提供的八千多個就業名額,根本不足因應失業人口之需。況且,塑膠袋從業者不少是中高齡人口,一旦失業,轉業非常不容易,恐怕會成為結構性失業人口。事實上,到目前為止,也僅有五名勞工成功接受政府轉業輔導。而政府去年底為了降低失業率而推出擴大就業方案的努力,將被塑膠業的失業人口所抵銷。更何況,不少業者既無法在台灣生存,只好集體外移中國,對台灣經濟又是一大傷害。

  台灣的經濟發展程度尚未進入先進國家之列,但環保政策卻走在前端。限用塑膠袋政策,包括歐、美、日本等國家都未實施,環保署卻捨循序漸進的觀念啟迪,直接進入法律規範的階段,這種無視客觀條件成熟與否的大躍進作法,可以創造出郝署長口中的「台灣環保奇蹟」,或是造成無法收拾的爛攤子,付出龐大的社會代價,民眾將拭目以待。


NO:205_17
soujiya併欄  於 2003/02/20 18:36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NO:290_2

中間選民  於 2003/02/20 18:34
Re:連真假環保都搞不清楚,扁2004休想拿到中間選票!

中間選民的第一因素是必須撤換郝署長,錯誤假環保必須採煞車!
第二因素是:上回金改政策應該恢復,不該煞車扁卻採煞車
(此因素馬市長選票已經印證)


NO:205_18
Luke-Skywalker  於 2003/02/21 09:26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http://yam.udn.com/yamnews/daily/1203167.html
垃圾費將全面隨袋徵收

記者朱淑娟/台北報導
2003/02/21

台北市推動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有成,環保署決參考北市經驗,在國內全面推動垃圾費隨袋徵收。據透露,環保署計畫在今年底之前,至少在北、中、南挑選一到三個縣市推動,再以這些縣市為中心,推廣到全台各縣市。

環保署強調,各個縣市條件和資源不同,台北市的經驗無法全部拷貝到其他縣市。環保署將先規畫一個通案,由地方政府依各自資源和能力修正。有意願率先推動縣市,環保署將給予特別補助款。

據透露,根據環保署內部評估,被列入優先爭取試辦推動垃圾費隨袋徵收的縣市包括基隆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等。環保署近日將邀集這些縣市研商推動事宜。

環保署官員指出,台北市的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在節省垃圾費的經濟誘因下,證實對垃圾減量、資源回收都有效益,家戶的垃圾費也降低了。數據顯示,台北市實施隨袋徵收後,家戶垃圾費從一百廿元降到九十四元,每人每日垃圾量從一點一公斤降到零點七公斤。

環保署表示,垃圾費隨水費徵收經過十多年,早已不符合時代需求;而且垃圾量和用水沒有直接關係,早就飽受批評;尤其隨袋徵收可以鼓勵民眾資源回收,以達垃圾減量目的。隨袋徵收以垃圾量收費,有多少垃圾收多少費用,最符合使用者付費的公平原則。

官員透露,立法院去年十月通過環保署所提廢清法修正案,原來的垃圾費收費辦法修正為隨水、隨袋徵收兩項,由地方政府任選其一,環保署這項提案,就是為推動垃圾費隨袋徵收預作準備。

環保署表示,垃圾費隨袋徵收雖好,但必須其他條件配合才能推動成功,不是每個縣市都有足夠條件推動。例如,縣市一定要是封閉的區域,否則如縣與縣相隔太近,會發生一個縣市推動隨袋徵收,有些民眾為了節省垃圾費,將垃圾往隔壁縣市倒的情形。

另外,垃圾費隨袋徵收還要搭配資源回收一起做,如果清潔隊的人力、資源回收機具不夠多的話,也無法推動成功。現階段如果不是省轄市,清潔隊員是歸鄉鎮公所管理,因此,只有清潔隊由縣市政府管理的縣市才比較合適實施。


NO:205_19
司加  於 2003/02/21 18:30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新黨郝龍斌是阿扁的最愛,有什麼辦法呢?!

NO:205_20
Luke-Skywalker  於 2003/02/24 12:42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http://news.yam.com/cna/politics/news/200302/200302240075.html
限用塑膠引爭議 立委批郝龍斌白賊要他下台

(中央社記者許雅靜台北二十四日電)環保署限用塑膠袋政策引發業者不滿,台聯籍立委廖本煙等人今天召開記者會,批評環保署長郝龍斌是「白賊署長」,所謂新台幣二十五億元對業者的紓困貸款,連經濟部都不知道。民進黨籍王幸男更強調,業者繳交的五十多億元回收清除基金沒有半毛錢用在塑膠回收,郝龍斌應該下台。

塑膠業者也當場拿起寫著「暫停」的板子,呼籲限用塑膠袋政策喊停,他們並向郝龍斌下戰帖,呼籲郝龍斌與他們公開辯論。

廖本煙(台北縣)上午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批評郝龍斌是「白賊署長」,他說,郝龍斌指限用塑膠袋政策會有配套措施,但到目前為止,一樣配套也沒有;廖本煙也當場播放與經濟部官員電話對談的錄音帶,他強調,郝龍斌向業者表示,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會對業者提供二十五億元的紓困貸款,但經電話與經濟部官員查證後,連經濟部官員都不知道。

王幸男(台南市)同樣也以親身經歷,強調郝龍斌是「白賊署長」,他說,塑膠業者日前到總統府陳情時,要求與郝龍斌公開辯論,郝龍斌表示願意,經他各方奔走安排後,公視也同意全程轉播,不料郝龍斌卻臨時說沒空,要派副署長。

王幸男強調,錯誤政策比貪污更可怕,要減少塑膠使用量,必須加強回收塑膠,但業者總計已繳交五十多億元的回收清除基金,卻沒有半毛錢用在回收塑膠袋,別的國家能,為什麼台灣不能,郝龍斌對不起台灣,應該下台。黃宗源(不分區)與錢林慧君(台南市)則批評現在使用的厚塑膠袋,反而造成更大的污染,且一個厚塑膠袋成本只有六到八角,吃虧的是消費者,錢林慧君說,坊間還有傳言,厚塑膠袋是政府在製造的,「這是會影響到陳水扁總統連任」。


NO:205_22
OBS  於 2003/02/24 17:43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各位網友是否冷靜想過,使用付費的結果是什麼﹖一天要少用幾百萬樹膠袋,並非不可能。若你,是總統的立場又會如何呢,也許署長想引起公憤。
是否如他之願呢,目前還很難說。
沒有守法關念是國民黨最高原則,若大家仔細想想就不會上當。

NO:205_23
Luke-Skywalker  於 2003/03/03 14:09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http://news.yam.com/cna/news/news/200302/200302240120.html
環署補貼塑膠業紓困貸款即將公布作業要點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二十四日電)立委廖本煙今天指經濟部對塑膠業紓困貸款不知情,且塑膠廢棄物回收基金流向不明。環保署廢管處長陳雄文表示,環保署補貼塑膠業業者紓困貸款的利息,本來就不是經濟部的業務,並且近日將公布作業要點,至於塑膠廢棄物回收基金帳目交代清楚,經得起司法單位來查帳。

陳雄文說,限制使用塑膠袋及免洗餐具造成部分塑膠業者經營困難,環保署爭取到行政院第二預備金辦理塑膠業紓困貸款利息補貼,塑膠業者可透過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的政策性貸款窗口,查詢承辦銀行名單,向銀行表明是辦理塑膠業紓困貸款即可。

陳雄文表示,政策性貸款的利息是百分之五,環保署補貼百分之四,塑膠業者僅負擔百分之一,由於環保以行政院第二預備金補貼業者的利息總金額是一億元,回推貸款本金,相當於業者共可貸到二十五億元。

環保署已和承貸銀行完成協商,並將於近日公布塑膠業紓困貸款的作業要點,附合條件、在去年四月以後辦理貸款的塑膠業者,均可申貸。此外,針對台灣團結聯盟立委廖本煙(台北縣)對塑膠廢棄容器回收基金五十億元流向的疑議,陳雄文表示,其中用於補貼回收塑膠免洗餐具的基金只有五億元,並非五十億元,用途都有列明帳冊,環保署已一再澄清外界的誤解,如果還是有人有疑問,歡迎來查帳。

http://news.yam.com/cna/news/news/200302/200302240322.html
郝龍斌拒絕公開與失業勞工辯論限用塑膠政策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二十四日電)塑膠產業失業勞 工自救會向環保署長郝龍斌下戰帖,要求與赦龍斌辯論 限制使用塑膠袋及免洗餐具政策,被郝龍斌拒絕,他說,半年後若無成效,會辭職負責。眼見環保署態度強硬,自救會決定取消二月二十八日的遊行,等到三月中下旬再與違反政策而吃罰單的餐飲業者一起上街抗議。

郝龍斌說,政策是否有成效,不能靠辯論判定,他參加公開辯論,只會使配合政策的餐館商店心生疑慮,質疑環保署推行政策的決心,所以他給自己六個月的時間,屆時如果政策不成功,他會下台。塑膠產業失業勞工自救會醞釀二月二十八日第三度 到街頭遊行,不過在郝龍斌拒絕公開辯論後,自救會總幹事張文瑋表示,遊行將暫時取消,三月一日環保署正式對違反限用塑膠袋免洗餐具的餐館賣場開罰單,屆時自救會將串連業者一起抗議。

http://news.yam.com/cna/news/news/200302/200302240336.html
環署:將抽檢市售紙餐具以免劣質品濫芋充數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二十四日電)限制使用塑膠袋 及塑膠保利龍免洗餐具政策上路,紙餐具價格應聲上漲 ,大陸製的紙餐具流入市面,環保署將從進口來源和餐 飲業者兩種管道,抽驗市售紙餐具,以免有礙衛生的劣 質紙餐具造成消費者權益受損。

據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長陳雄文了解,業者進口紙 板或紙漿板製成紙餐具,進口的來源國以美、加佔大宗 ,東南亞和大陸地區只有少量,業者在加工過程時淋上 塑膠PE膜,即可製成耐熱攝氏一百二十到二百度的成品 ,在販售給餐飲業者前,不需經過衛生署檢驗。

紙餐具價格上漲,消費者擔心劣質紙餐具濫芋充數,萬一化學物質或細菌污染到食物,將有礙人體衛生;對此,環保署已和衛生署協商,將訂出紙餐具的衛生標準,環保署並計畫二週內招標委託執行紙餐具的品質檢驗。

陳雄文表示,環保署將從進口來源和使用者兩方面 著手,檢驗項目大致包括紙餐具的大腸桿菌數、紙餐的 材質穩定性等。 目前紙餐具的回收率是百分之二十,陳雄文說,在 管制紙餐具的品質後,下一步是提高紙餐具的回收率,七月一日起連鎖速食店大約六百家必須提供紙餐具的回收管道。


NO:205_24
Luke-Skywalker  於 2003/03/07 18:11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早該檢討啦!而不是拖到缺水時才來檢討.......

http://news.yam.com/cna/news/news/200303/200303070159.html
缺水若嚴重 環保署不排除檢討限塑政策

(中央社記者劉得倉台北七日電)環保署自去年十月在公部門推動限制使用塑膠類免洗餐具政策,今年一月更擴大至六大行業,由於今年春雨不明顯,是否會影響民生供水,目前很難說,環保署長郝龍斌表示,目前看來是不會影響民生用水,若旱象嚴重,不排除檢討限制使用塑膠類免洗餐具政策,但目前沒有任何改變。

原本預計在去年七月與限制使用購物用塑膠袋政策同步實施的限制使用免洗餐具政策,由於台灣地區缺水情況嚴重,因此延至去年十月才開始在公部門的福利社、餐廳實施;今年一月起第二階段限制使用塑膠袋和免洗餐具政策,則是同步在六大行業實施。

由於各主要水庫水位持續下降,雖然目前不影響民生用水,但若未來降雨情況不理想,很有可能影響民生供水,對於已經上路的限制塑膠政策是否會有衝擊?郝龍斌表示,依目前政府的供水計畫來看,暫時不會影響到民生用水,因此不會改變限塑政策的推動實施,但若未來缺水情況實在嚴重,已經影響到民生用水時,屆時也不排除檢討政策,以因應缺水的特殊情況。


NO:205_25
看不慣  於 2003/03/08 12:59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意見標題 :面子問題 (轉貼環保論壇)

臺灣日報於本星期一
針對環保署限塑禁塑政策的座談會中
就有清華大學高分子教授指出
現在的假環保政策偏離了科學與實際的方向
而淪為郝署長個人的面子之爭
真是一針見血的說法
台灣人民由政客假環保道德大旗
玩弄於股長之間而不知真相
還自認為環保支持人士
可悲ㄚ
人民無辜
環保署官僚可惡


意見標題 :Re:面子問題
面子理子還有小商家的肚子以現在的大環境來說哪個重要啊6萬至30萬的罰款環保署去搶好了啦

意見標題 :Re:面子問題
錯誤的政策比貪污或掏空搶銀行還可怕!

意見標題 :Re:面子問題
【基本上限用塑膠袋是錯的,對垃圾減量沒有幫助】:(轉貼)

1.以前包裝袋是老百姓的垃圾袋,現在禁用了,老百姓自費買垃圾袋,肥了財團沒什麼減量!
2.以更不環保的紙袋代替塑膠袋,更不環保危害地球造成土石流,垃圾也沒什麼減量!
3.包裝袋只佔垃圾量之0.1%都不到,郝的錯誤政策只是愚民政策柿子挑軟的吃!
4.全世界文明國家大多數還沒有此種擾民不便民政策,台灣卻做的出來,天才白痴!
5.賣早點便當湯湯水水需使用各種不同大小包裝袋,老百姓不會重複使用,更不屑花一元去買厚的包裝袋,寧可自費買便宜薄的來裝,此高官不食人間煙火不知民間疾苦不會懂!
6.錯誤政策扁政府居然背書,選票將慢慢流失如煮青蛙,印證不會治國的無能,許多過去投綠軍的票賭濫票將大量跑走,管他統或獨,此點決不妥協!
7.政策的不公平無配套,口水說拼經濟做的卻是無關痛癢卻大拼失業!

意見標題 :Re:面子問題
假如真的事面子問題這個署長就真的該大打屁股了
不過看起來真的很像是面子問題

意見標題 :Re:面子問題
好好大幹一場製造民怨,趕走中間選票,拉扁下臺為藍軍建第一戰功!


NO:205_26
Luke-Skywalker  於 2003/03/13 17:47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http://news.yam.com/cna/politics/news/200303/200303130098.html
限用塑膠政策遭立委質疑 郝龍斌強力捍衛

(中央社記者劉得倉台北十三日電)執行半年多的限制使用塑膠袋和免洗餐具政策,造成民眾諸多不便,也讓部份塑膠產業勞工失業,這個爭議性議題也讓立法委員頻頻提出質疑,行政院環境保護署長郝龍斌則是強力捍衛政策,並提出辯護。

立法院衛生環境及社會福利委員會今天進行環保署工作報告及立法計畫,其中引起諸多爭議的限制使用塑膠政策,讓許多立委頻頻發言質詢,包括不公平政策、處分過重、造成隱藏性失業、材質不公平等。

郝龍斌則是強力捍衛此一政策,以積極輔導塑膠產業失業勞工。至於處分太重的問題,他則表示,如果立法院願意修正廢棄物清理法的罰則,降低罰鍰金額,環保署願意配合。

郝龍斌也表示,限制使用塑膠政策已經造成塑膠垃圾減量成效顯著,同時也逐漸改變國人用過即丟的習慣,同時限用塑膠政策,也已經引起國外的興趣,澳洲政府也準備嚐試執行此一政策。對於塑膠產業勞工失業問題,日前失業勞工侵入官署破壞一事,郝龍斌非常不以為然,因此對於未來是否與失業勞工溝通,他表示除非他們保證不再有侵入官署等不理性行為,否則不會再有溝通管道。


http://news.yam.com/cna/politics/news/200303/200303130106.html
塑膠產業失業勞工明天在環保署溝通協調

(中央社記者劉得倉台北十三日電)今天在立法院衛生環境及社會委員會中,塑膠產業失業勞工自救會成員前往旁聽,並在休息時,以舉牌和陳情方式企圖向環保署長郝龍斌表達意見,雙方最後並未會面,但在立委協調下,自救會方面願意表達善意與理性,明天中午在環保署再度進行溝通協調。

今天在立法院備受矚目的委員會就是衛環社福委員會,許多媒體紛紛派員採訪,塑膠失業勞工代表也前往旁聽,上午休息時,失業勞工透過立委協調,希望郝龍斌接見他們並遞交陳情書。

先前有委員指環保署已經關閉與塑膠業界與勞工的溝通管道,郝龍斌指出,除非塑膠失業勞工保證不再有類似侵入官署的不理性行為,否則不會再與他們溝通。

塑膠產業失業勞工自救會會長張文緯表示,今天前來立法院旁聽,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見到郝龍斌,因為先前的三次陳情與遊行,都未能與郝龍斌當面溝通,結果都未如願,因此才會有二月二十八日的不理性丟雞蛋的行為,他願意公開道歉,盼能見到郝龍斌。

由於採訪媒體眾多,在立法院第六會議室外團團包圍,根本無法讓郝龍斌接受陳情,同時郝龍斌也認為道歉的模式沒有誠意,包括舉牌抗議和遞交陳情書等,根本是一種造勢行為,沒有誠意與歉意,因此拒絕配合。在多位立委協調下,自救會代表公開道歉並保證不再有不理性行為,願意在明天中午在環保署進行溝通會商,最後才結束混亂的場面。


http://news.yam.com/cna/politics/news/200303/200303130136.html
談限塑政策郝龍斌抗議立委政治意識抹黑

(中央社記者劉得倉台北十三日電)今天在立法院衛環社福委員會中,台聯黨籍立法委員廖本煙質詢指出,限用塑膠政策造成紙餐具供不應求,大陸紙餐具充斥,他並質疑環保署長郝龍斌「愛用中國貨」,郝龍斌當場動肝火以強烈語氣抗議這是政治意識指控抹黑。

今天的立法院以衛環社福委員會最引人矚目,限制使用塑膠的政策更是所有委員質詢的焦點議題,其中衍生的諸多問題,更讓許多委員的關切。

廖本煙在質詢時指出,限制塑膠政策造成紙餐具供不應求,同時有不少對岸來的紙餐具,品質令人懷疑,他將一堆紙餐具拿到郝龍斌面前質問,「這種紙餐具能用嗎?」並指郝龍斌「愛用中國貨」。

此一舉動引起郝龍斌強烈不滿,大聲駁斥此一帶有政治意識的指控與抹黑,並一再抗議這種政治意識的言語。

雙方針鋒相對,一時僵持不下,質詢台下的委員和官員們面對這種僵持局面也不知所措,最後郝龍斌表示,他願意以理性態度針對政策進行辯護,但拒絕帶有政治意識攻擊意味的抹黑和不實指控。廖本煙質詢時間結束,也結束雙方對峙的場面。


http://news.yam.com/cna/politics/news/200303/200303130231.html
台聯黨團將郝龍斌列為不受歡迎人物

(中央社記者王鴻國台北十三日電)環保署長郝龍斌今天在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就限塑政策與台聯籍立委廖本煙爆發言語衝突,黨團內部討論後,台聯立院黨團下午召開記者會,宣佈將把郝龍斌列為不受歡迎人物。

台灣團結聯盟立法院黨團辦公室主任羅志明指出,在環保署限用塑膠袋及餐具政策實施後,業者及失業員工持續陳情,但今天在衛生環境及社會福利委員會質詢時,立委廖本煙拿出紙杯詢及限塑政策是有利大陸紙製品傾銷台灣時,郝龍斌就心虛且開罵,態度惡劣,黨團對郝龍斌言行表示譴責。

黨團副總召集人黃宗源說,郝龍斌不應藐視立委的質詢權,可是又一再迴避政策辯論,更不能依廢棄物清理法當作限塑政策的處罰法源,因此,限塑政策已是錯誤的政策,經黨團會議討論後,決定將郝龍斌列為不受歡迎人物。立委廖本煙(台北縣)也說,此一不當政策已造成大量業者關閉及失業人口,台聯黨團一再要求修正政策,郝龍斌不應一昧爭辯且態度惡劣。


NO:205_27
中間選民  於 2003/03/13 20:47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錯誤的政策比貪污可怕,扁對假環保背書印證不會治國,
如假環保仍一意孤行,2004中間選票將絕對不可能投扁!

NO:205_28
Luke-Skywalker  於 2003/03/14 10:51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http://yam.udn.com/yamnews/daily/1231953.html
新聞分析》自廢武功 有意義嗎?

本報記者朱淑娟
2003/03/14

立法院和環保署昨天前呼後應,達成限塑罰款將大幅降低的共識。但降低罰款除了讓限塑政策又添加一項左修右改的記錄外,真的為小吃店爭取了莫大權益嗎?

試想,店家會因為罰款從六萬元降到六千元,就決定開始不配合,心想即使被開罰單也無所謂嗎?不論罰款是六萬、六千或六百,都是一張罰單,除非罰款金額低於配合政策應支出的成本,否則對業者來說,罰款降低是沒有意義的。

而且,環保署有沒有仔細想想,政策推行至今,只有民意代表和塑膠業者抗議過罰款太重,真正攸關權益的店家除了抱怨一下不方便,不見有人來抗議;而有些原不在限用範圍內的店家也歡喜配合,因為不給塑膠袋還真省了不少錢。這是不是很弔詭?

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對店家來說,最根本需要解決的問題不是罰款的輕與重,因為只要不違規,一毛錢都不會被罰到。小吃店真正在意的,是改用紙餐具後成本提高了不少,如真正了解店家心聲,要為店家爭權益的話,應是從解決紙餐具漲價問題著手。

話說回來,政策開跑後,環保署還曾表示:「業者的配合度相當高,可見重罰已收成效」。如今答應調降罰款,是不是推翻了自己過去的立論邏輯?


NO:205_29
中間選民  於 2003/03/14 17:37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今天看聯合報民意論壇故意刊一小段支持假環保的投書,統媒對郝的
愚民錯誤政策是爽在心理口難開,暗地裡默不作聲或假借無知者支持
,扁游仍不知民怨與真假不分,真環保不做,只能說他可憐與可悲!
美國日本沒有這種擾民錯誤假環保,然馬路風景區乾淨無野狗垃圾,
台灣搞假環保肥了財團垃圾不減反增缺水更嚴重,馬路風景區野狗
成群垃圾成堆都做不好,捨本求末只為意識型態治國,還執迷不悟?

NO:205_30
Luke-Skywalker  於 2003/03/17 16:32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http://news.yam.com/cna/news/news/200303/200303170162.html
塑膠產業勞工失業自救會控告環保署

(中央社記者黃自強台北十七日電)針對環境保護署依廢棄物清理法第二十一條規定,以「購物用塑膠袋及塑膠類(含保麗龍)免洗餐具」有嚴重污染環境之虞為由,分別於去年四月及七月間分兩階段公告限制使用,塑膠產業勞工失業自救會成員雖提訴願被駁回,但仍於今天向高等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尋求救濟。

同時,為避免此案訴訟進行中,塑膠業者權利損害不斷擴大,甚至因而使公司無法營運而面臨倒閉,業者決定依行政訴訟法規定,聲請高等行政法院為暫時權利保護(處分停止執行或假處分等)裁定。

塑膠產業勞工失業自救會表示,環保署依廢棄物清理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分兩階段公告限制使用,公告內容包括限制使用對象、實施方式及實施日期,環保署這項環保政策及行為,對於環境維護固有重大意義,但不僅造成使用者不便,更侵害了被限制使用的塑膠製造業者或販賣業者於憲法中保障的工作權及財產權。

塑膠產業勞工失業自救會指出,依憲法第二十三條規定以及大法官歷年來有關解釋,凡是限制人民自由權利或對於人民權利義務有重大影響的行政行為,除須具有公益上的理由外,還必須有法律或法律「具體明確授權」的法規命令的規範依據,且須合乎「比例原則」。

因此,環保署據以限制使用的廢棄物清理法第二十一條文,不僅它的構成要件「有嚴重污染環境之虞者」不明確,已有牴觸法治國家「法律明確性原則」嫌疑,甚且於法律效果上「概括授權」環保署以公告「禁用或限制製造、輸入、販賣、使用」,它的合憲性自有疑義。塑膠產業勞工失業自救會說,塑膠產業勞工失業自救會成員對於環保署去年七月間的公告,雖曾向行政院提起訴願被駁回,但依法治國家「有權利必有救濟」法理,塑膠業者決定依法繼續向高等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NO:205_31
Luke-Skywalker  於 2003/03/17 16:42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咱們等著看環保署長郝龍斌怎麼收這「爛攤子」!

NO:205_32
Luke-Skywalker  於 2003/03/18 21:06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http://news.yam.com/cna/city/news/200303/200303180162.html
台北市開出首張違規使用塑膠類製品罰單

(中央社記者黃瑞弘台北十八日電)限用塑膠袋政策上路,台北市政府環保局今天開出首張罰單,罰款新台幣六萬元,違規的是位於捷運民權西路站附近的壽司店。稽查人員二月底時曾對店家開出警告單,上午前往複查時發現店家仍在使用塑膠餐盒,當場開出罰單。

環保局表示,稽查人員於二月二十六日發現該家有座位的壽司店違規使用塑膠餐盒,開出警告單要求改善,並告知十五天後將前往複查,期間稽查人員並數度前往壽司吧稽查。

稽查人員今天上午佯裝顧客前往該家壽司店複查,結果又發現業者提供塑膠餐盒,當場開出一張六萬元的罰單。這也是台北市自限用塑膠袋政策實施以來,首張開出的罰單。


NO:205_33
Luke-Skywalker  於 2003/03/18 23:20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http://news.yam.com/cna/news/news/200303/200303180337.html
首張限塑罰單開出 環保署籲業者勿心存僥倖

(中央社記者劉得倉台北十八日電)台北市政府環保局今天開出第一張因違反限制使用塑膠政策的罰單,處分一家業者新台幣六萬元罰鍰,環保署指出,這家業者二月二十六日被開警告單,已給過機會改善,希望所有限制使用塑膠政策的對象,不要心存僥倖,環保署的施政一定會持續下去。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表示,從二月十六日起陸續對六大行業進行稽查,同時給予違規業者一次改善機會,這家業者二十六日仍使用塑膠類免洗餐具,因此當場開立警告單,並要求在十五日內改善,但在今天的稽查行程中,業者仍使用塑膠餐具,因此依廢棄物清理法規定,處以新台幣六萬元罰鍰。環保署指出,由於多數業者都已配合政府的這項政策,少數業者心存僥倖的心態,非常要不得,這項政策一定會延續,同時貫徹執行,至於罰鍰金額,由於目前未修正廢清法相關規定,因此仍以新台幣六萬元處分。


NO:205_34
kiddens  於 2003/03/19 00:24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台灣為什麼有全世界最嚴格空氣污染防治法.因為機車密度全世界最高.單位面積廢氣排放量最高.
台灣沒有美國地大物博.容下不能分解垃圾.日本.德國與台灣在這壹點是一樣的.
台灣人民養成隨身帶環保袋習慣是正確的.

興建焚化爐是越少越好.夠用就好.禁用塑膠袋正是簡少興建焚化爐其中一個方法.
有誰願意家裡前門後院有座焚化爐.每天數十車次垃圾車甚至上百車次經過呢?
禁用塑膠袋最重要在於落實環保觀念於生活中.也是綠色台灣永續發展最好方法之一.這方面若能成功.少用紙袋做環保觀念也會也會深植人心.消極於禁用塑膠袋.積極於不用紙袋.

台灣焚化爐是德國產品.如果德國人沒有考慮焚化爐內燃燒時溫度那簡直污辱德國人智慧了.
我們的擔心簡直是庸人自擾.

環保署禁用塑膠袋是台灣永續發展好的開始.而應該輔導一般塑膠袋咽者轉業為PE(聚乙烯)、PP(聚丙烯)製造商.
台灣不能分解之塑膠袋應先做總量管制.逐年減少.最終於完全不生產.



NO:205_35
台龍  於 2003/03/19 03:03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這是不是問題,我不是環保專家,不敢亂講。

不過我從開欄的論點來看,他認為目前的焚化爐已經夠用啦,我是有點疑問。我認為舊有的焚化爐是不是有效率也應該是考慮因素。焚化爐這種東西不是單純的數量問題,同時也有品質問題。開欄者似乎考慮不夠周詳也有點過早下結論。

我感覺到,我們網友們今天在此討論一個問題,好像只有對和不對的兩極看法。就拿這個郝龍斌案,要嗎就是因人廢言,要嗎就是一面之辭。好像沒看到一個人能夠從正反兩方來分析利弊。縱然有人嘗試想要公平,也都是做個樣子,沒有下功夫去從另一邊來看整個事件。這跟我們所忿恨的「統媒」做法,有什麼太大差別?


NO:205_36
看不慣  於 2003/03/20 10:07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2002.12.25  中國時報
真環保與假環保********************◎周卓煇(作者為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系教授)
前幾年到美國,在超市買菜購物的時候,收費人員會問:「Paper or plastic?」剛被問到的時候,還跟人家「Pardon me! 」了兩次,才弄清楚,她問你是要用紙製購物袋?還是塑膠購物袋?有的地方,索性先用塑膠袋裝物,除非你先告訴她「Paper bag, Please.」

在美國的電視節目裡,看到他們的廣告說明:「塑膠是環保的!」這種說法,對來自台灣的我們來說,是另類的,似乎是「相反的」?!以他們如此肯定的說法,似乎是有依據?如果,他們是對的,那麼,我們就是錯的;如果,他們相對是對的;那麼,我們相對就是錯的;如果,他們是兩權相害取其輕,那麼,我們乃取其重;又如果,兩邊都對,那麼,環保又變成劃地自限,沒有地球觀了!


身為高分子(含人造塑膠、橡膠、纖維等等)科班出身,且在大學教授高分子材料的人,豈可不查究一番?結果如何呢?

一、紙製品在製造時,消耗的能源,比塑膠多;如果,製造塑膠材料需要一個單位的能量,則製造紙材料,需要一點二個單位的能量;其中,木材為零點四單位、水泥零點九、玻璃四、銅四、鋁八、鎂九;能源的耗用,就是環境的負擔;耗用能源多的,不會比較環保。

二、紙製品的使用,對根源生態的影響,直接且大。塑膠來自單體,單體來自原油,原油來自地底。但是,紙來自樹,樹來自林;森林是大地的儲水庫、淨水槽、鮮氧製造機,更是萬物的家;紙類的耗用,恐將是生態浩劫的一元凶,必須正視。

三、塑膠袋使用的PE(聚乙烯),和紙餐盒上的蠟膜類似,和蠟燭成份一樣,遇火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高分子材料中最為安全的用品;如果,不願再回收利用,而且,不打算在垃圾焚化爐裡燃燒,祇想要掩埋、又希望會分解,那就應該使用可分解式塑膠袋。

不用塑膠袋。是真環保;但若可以使用紙袋,就成了假環保。不用塑膠袋,是真環保;但若可以使用免洗筷,就成了假環保。不用塑膠袋,是真環保;但若可以使用PVC(聚氯乙烯)包裹的電線,做成的水管,而未加回收。逕予掩埋或焚燒,就成了更可怕的假環保。

以PE塑膠袋而言,不易分解,是它的不環保;它卻對焚化爐燃燒,所期盼的熱度,有所幫助,而且燃燒乾淨;有更多的高分子材料,是燒不乾淨的,並且有毒;如果禁了像PE塑膠袋之類的高分子材料,而放任其他不可進焚化爐的材料進去燃燒,那就成了十足的假環保。

這一次,政府的政策,似乎又是一知半解的出籠。如果,我國這麼做叫環保,美國的作法,似乎就是不環保?如果,垃圾再不徹底分類、妥善回收利用,一味的掩埋、焚燒,毒水、毒物、毒氣,包括過多的二氧化碳,將是台灣的惡夢,子孫生態的禍害。積極的作為,應是垃圾減量,再減量;最積極的作為,應是首重美麗生態之下,凡物追求永續利用。

這一次,「禁用塑膠袋」政策,以高分子材料而言,似乎是挑錯了對象、錯失了重點;以總量環保而言,未得姑情、且失嫂意。負責任的政治人物,應先且喊停,勿要天真的將假環保喊成真環保,將不環保說得很環保,使得我們不知道仍未脫離更惡化的污染環境,還洋洋自得。
----------------------------------------------------------------------------------------------------------------------------------------------------------------
2002.12.19  中國時報
碗裝泡麵獨漏 不符公平原則-----------------樊越/北縣新店(商)
對於限用塑膠袋及免洗餐具政策即將實施,經營小吃的筆者本著關懷環保的心態一向大力支持,但日昨詳讀環保署印發的「政策說帖問答集」之後,心中卻不免大有疑問。

首先,每日消耗量數十萬計的碗裝泡麵和便利商店販售的塑膠盒裝便當竟不在管制之列(理由是以「塑膠」封膜包裝且陳列於貨架上供選購),這實在頗有為相關廠商開方便大門之嫌。此外,誰相信這些 龐雜的政策細節真如問答集中指稱不會造成民眾習慣上的大不便?試問誰願意將一碗碗既油膩且富湯水的小吃、餐點置於購物袋而不覺噁心?再者,製程中耗水量、空污量皆鉅的紙製品日後使用量必定大增,對環保問題有多少助益有待商榷。

環保署如此強硬地推行此一政策,其美意值得嘉許,但稍嫌「大小眼」、「挑軟柿子吃」的作法卻罔顧民眾真正使用的習慣及施政公平的比例原則,實在有些難以服眾。


NO:205_37
看不慣  於 2003/04/16 10:29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限塑後 塑膠垃圾未減【2003/04/16 民生報】記者薛荷玉/報導

環保署推動限用塑膠袋及免洗餐具政策後,塑膠垃圾不見減少,但紙類垃圾卻明顯增加。環保署主管會報昨天報告此項最新的垃圾採樣分析結果時,面對「難看」的數據,官員們多灰頭土臉、神色尷尬。

環保署昨天舉行每周例行主管會報,在多位官員發言聲討這份報告內容有問題後,環保署長郝龍斌裁示,這項垃圾採樣分析使用的是十幾年前訂的方法,且未能與政策走向結合,「是不成功的報告」。官員並表示,這項採樣只進行到今年1月23日,但限用政策是2月15日才開罰,因此,不能據此說明限用政策的成敗,環保署將在今年6月底前,再製作一分專門的檢討報告。

環保署委託弘光科技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蘇弘毅,針對台灣北、中、南部及離島地區,共55個鄉鎮市的垃圾掩埋場及焚化廠所收到的垃圾,進行物理、化學性質的組成分析;由於採樣時間涵括去年的第2、3、4季及今年的第1季,正好橫跨限用政策實施前後,因此被外界認為是檢驗限用政策成敗的「關鍵報告」。

結果發現,塑膠類垃圾占所有垃圾的比率在去年第4季時為17.68%,但今年一月擴大實施限用免洗餐具後,塑膠類垃圾比率反增為18.92%,但大致來說,塑膠類垃圾的變化並不明顯。

較令研究單位擔心的是,紙類垃圾比率不斷上升的趨勢。採樣分析結果顯示,去年第2季的紙類比率還只有29.35%,但第3季竟突增到39.82%,去年第4季稍有下降至35.91%,但今年第1季又再度上升至38.55%。

在紙類垃圾占所有垃圾比率逐年上升後,紙類垃圾的數量已成為塑膠垃圾的二倍,令環保團體質疑,到底是塑膠的濫用問題嚴重?還是紙類的濫用問題更嚴重?環保署限用塑膠免洗餐具後,已將外帶餐具幾乎全轉向使用紙質免洗餐具,是否助長紙類濫用的趨勢?

環保署在這項研究簽約後,又要求研究單位增加採樣宜蘭縣的三星、頭城等五個較早實施限用政策的鄉鎮市,想了解這些鄉鎮市的塑膠垃圾是否比別的地區少。但結果也令環保署失望了,三星、頭城的塑膠垃圾是比北、中、南部的鄉鎮市少,但仍比離島的鄉鎮市多。
【2003/04/16 民生報】


NO:205_38
Luke-Skywalker  於 2003/04/16 19:41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http://news.yam.com/cna/politics/news/200304/200304160146.html
監察院:環保署限塑罰則過於嚴苛宜修法改進

(中央社記者黃文宗台北十六日電)監察院最新完成「購物用塑膠袋及塑膠類免洗餐具限用政策」調查報告指出,違反限塑規定罰則對使用者而言,確實過於嚴苛,環保署為減少爭議和民怨,以開立警告單因應,有欠周妥,未來宜修法改進。

監察院財政及經濟委員會通過的調查報告指出,民國九十年十月總統令修正公布廢棄物清理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物品或其包裝、容器有嚴重污染環境之虞者,中央主管機關得予以公告禁用或限制製造、輸入、販賣、使用。」,第五十一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新台幣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限期改善,屆期仍未完成改善者,按日連續處罰…」。

調查監委趙榮耀指出,環保署依法令授權在九十一年七月以環署廢字第○九一○○四九八六九號公告:「購物用塑膠袋及塑膠類(含保麗龍)免洗餐具第二批限制使用對象、實施方式及實施日期」,並自九十一年一月一日起實施,經一個月半宣導期,環保署即自九十二年二月十六日展開首波稽查行動,總計稽查八百三十一家,發現八處違規,環保署開立警告單,依規定在十五日至一個月內,再次複查,若再違反規定則依法告發處分,處六萬元罰鍰。

趙榮耀表示,修訂前的廢棄物清理法第二十一條及第五十一條規定是針對製造、輸入、販賣業者,修訂後擴大管制對象,將「使用者」納入規範,卻未同時考慮罰鍰對象已變更,罰鍰額度宜應有別,致造成一般小型店家如違規能否支付高達六萬元罰鍰存疑。

調查監委李伸一也表示,以麵店為例,每碗麵五十元計,店家須賣出一千兩百碗麵,才能支付罰鍰,所科罰鍰比重,遠遠超過嚴重的交通違規,確實過於嚴苛,且環保署為免社會苛責,在執法過程,在無法律授權情形下,另增「開立警告單」緩衝期,也有爭議,為避免衍生民怨,宜修法改進。調查報告同時建議說,限塑政策實施後,使得紙製免洗餐具市場需求量增加,造成紙製免洗餐具價格上揚,為供應市場大量需求,部分紙製免洗餐具製造業,自境外大量進口紙板、紙漿,但到底是否合乎安全衛生標準?環保署宜協調衛生署查核市售紙製免洗餐具進口紙板有無合乎安全衛生標準,以確保國人健康。


NO:205_39
Luke-Skywalker  於 2003/04/22 15:33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http://news.yam.com/cna/news/news/200304/200304220076.html
世界地球日 消基會建議限塑專款做環保

(中央社記者劉得倉台北二十二日電)今天是世界地球日,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提出多項建議,希望政府與民眾身體力行,為我們居住的地球表達善意,包括販售塑膠袋所得應專款專用於環保或公益用途,推動綠色運輸工具,台北市家具回收再生成效佳、其他縣市應參酌辦理。

消基會今天舉辦「從世界地球日看|限塑政策、推動綠色運輸工具和再生家具」記者會,消基會秘書長程仁宏指出,雖然環保署推動限制使用塑膠袋和免洗餐具政策以來,一直都有相當高的支持度,但也欠缺配套措施,以致整體垃圾組合出現變化,紙袋和紙餐具量持續增加、塑膠垃圾下滑卻不明顯。

程仁宏指出,雖然環保署這項措施獲得消費者高度支持,付費購買塑膠袋的政策,固然有以價制量的懲罰性質,但消基會質疑有嘉惠業者的不合理現象,尤其是販售所得歸商家所有,也似乎有鼓勵業者出售塑膠袋之虞,也無異和限用塑膠袋政策精神相違背。

因此消基會主張,如果為了降低民眾使用塑膠袋的意願而必須同意業者出售塑膠袋,則販售所得應用於環保工作或相關公益用途,而非成為業者的利潤。

另外,根據監察院的調查顯示,限制使用塑膠袋和免洗餐具已經是國際趨勢,且購買塑膠袋的價格都比國內還要高,因此消基會也建議:提高購買塑膠袋價格,專款專用作為環保教育基金;袋子製作應更大一些,讓消費者盛裝更多物品,以利重複使用;改善紙製品氾濫問題、加強餐具的衛生安全。

對於消基會的看法,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廢棄物管理處處長陳雄文指出,同意販售塑膠袋的主要考量,其中之一就是以價制量,希望消費者自己攜帶購物袋或者乾脆不用,業者在銷售前都徵詢消費者的購買意願,並非強迫性,因此並未有圖利之嫌。

他說,將販售塑膠袋所得用於環保或相關公益活動,這個層面牽涉到國外行之有年的清潔費或環境稅的問題,和限用政策是兩套不同的作法,且向民眾或者商家徵收任何費用或稅款,都要有法源依據,但目前沒有法令依據。

在價格方面,他表示,以一般零售店所販售的零點零六公厘的塑膠袋,經過估算成本大約是新台幣零點八元,加上運輸和管銷成本,以一元出售算是合理,同時商家也必須徵詢願意購買意願,並沒有圖利或者強迫的情況發生。

消基會今天建議建構都會區自行車專用道路,讓民眾擁有安全的騎乘空間,提高綠色運輸工具的使用率,同時也在未來與郊外休閒用自行車道相連接,提供民眾更完整的自行車路網,達到健身、運輸雙重目標。而台北市進行再生家具回收活動,受到市民大眾喜愛,消基會認為,在現今不景氣中,再生家具已經成為消費者的新選擇,再生家具以往都是由清潔隊員載運至焚化爐或掩埋場處理,如今經過簡單的維修處理,也獲得許多民眾青睞,增加其使用年限,更有環境保護、惜福愛物的意義,因此建議其他縣市政府應參酌辦理。


NO:205_40
Luke-Skywalker  於 2003/04/30 15:36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http://news.yam.com/cna/politics/news/200304/200304300089.html
林進興等籲放寬限用塑膠餐具 以防染SARS

(中央社記者劉正慶台北三十日電) 無黨籍立委林進興等人今天指出,以人體體液為主要傳染途徑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 (SARS),有可能因政府對疑似感染病患及居家隔離者管制鬆散,讓他們有機會到外面餐飲店用餐,為避免疫情因此擴散,希望政府放寬限用塑膠餐具政策,直到台灣SARS疫情被世界衛生組織除名為止。

林進興 (高雄市)等人表示,目前部份北部地區已傳出使用傳統餐盤供顧客使用的餐飲店出現顧客排斥到店消費的現象,有些店家因顧客害怕吃到SARS病患留下未清洗乾淨的餐盤,而出現「SARS症候群」的反消費狀況,平常客滿的餐廳,現在竟然只坐到二、三成的顧客在用餐,簡直要逼這些餐飲店關門。

林進興與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蔡同榮 (嘉義市)、李鎮楠 (桃園縣)、江昭儀 (彰化縣)等人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限用塑膠用品實施至今,成效其實已難以彰顯,而在台北地區受到SARS疫情影響之際,為免SARS藉由外食族群的防疫漏洞,出現由北到南逐一擴散的危機,行政院環保署應考慮到業者在「衛生第一」的前提下,能放寬限用塑膠杯、碗、盤等塑膠餐具的使用。林進興等人表示,此一提議已獲朝野政黨部份立委肯定,希望環保署能順應民意潮流,放寬經營餐飲業者能使用塑膠製的餐具以應急,而不要讓一般民眾連外食都感到有可能吃到SARS病患口水,無辜的成為SARS感染者。


NO:205_41
中間選民  於 2003/05/02 08:14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除了塑膠餐具應該解禁,添加分解劑之超薄塑膠包裝袋也應該儘速解禁,
要知重複使用之超厚塑膠袋或包裝袋最容易帶病毒進門,你要勤洗手卻
老帶著病毒回家是搞什麼防疫呢?扁府不要為不到1%的垃圾量執迷不悟!

NO:205_42
中間選民  於 2003/05/04 00:03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2003.05.03 中國時報 塑膠袋變厚 垃圾沒變少
許又方/花蓮(大學教授)

政府推行限用塑膠袋的政策已有數月的時間,經過筆者多方的觀察,這個政策在塑膠袋的減量上並不見得有多大的成效,反而造成一些問題。環保署實在有必要重新考慮此政策的內容,並試時調整施政的方向。

就筆者觀察所見,一般大賣場重複使用塑膠袋的情況較為樂觀,但其它行業則不盡理想,尤其是餐飲業者。國人飲食習慣與西方人迥異,喜好油膩且多湯的熱食,以塑膠袋裝裹外帶可以防止油湯外漏,此為餐飲業者及消費者相當依賴塑膠袋的主因。餐廳禁用塑膠袋以後,業者變通之道改以販賣環保袋因應,每個一至二元不等。

筆者發現,大部分上門的顧客都會購買,因為一塊錢實在不算什麼,且用過後的塑膠袋經常沾滿食物的油汁,一般消費者根本不會再重複使用。這些名為「環保袋」的塑膠袋比起以往使用的都還厚實,丟棄後造成的環保問題更嚴重。筆者認為,環保署應順應民情,讓餐飲業恢復使用以往較單薄的塑膠袋,反而節省成本,也不會弄到現今塑膠袋變厚卻不見得減少使用的窘況。


NO:205_43
芋薯屬  於 2003/05/04 15:41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即刻暫緩中國紙製品進口------------------
為了避免擴大SARS疫情,請環保署依循歐美對中國產品處理原則,即刻暫緩自中國進口紙製品,以免病毒隨全台餐飲需求趁隙而入!


否則因這樣造成的防疫漏洞可是會擴大成為無法彌補的缺口!


而媒體既然這麼重視台灣疫情發展,更應該一起站出來呼籲郝署長,趕快因這緊急狀況所造成的情事變更,修正之前的限用保力龍餐具政策,改為僅由台灣自產及歐美日等非疫區之產品方可進口,紙製品與保力龍餐具依供需能力彈性調度。


至此∼一方面可洗刷郝署長打壓台灣企業獨厚中國之嫌疑,另一方面也可為之前急就章飽受抨擊的不當環保政策找到下台階!


既保住了個人面子,也保住了國家裡子,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




NO:205_44
中間選民  於 2003/05/06 12:15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重複使用購物袋與包裝垃圾袋,也容易傳染SARS病毒,應恢復超薄塑膠包裝袋,用過即丟,
此方合乎消費習慣刺激景氣與衛生,此與打針要用塑膠針筒用過即丟一樣,健康重於一切!
扁府還執迷不悟,真乃急驚風遇到慢郎中是也!
================================================================================
跨黨派立委:因應SARS 應暫停限用免洗餐具 【中央社台北六日電】

多位朝野跨黨派立委今 早在立法院舉辦記者會強調,SARS疫情嚴重,但環保署禁用塑膠類免洗餐具,卻可能導致因為餐具重複使用,平添擴大感染的危險;民主進步黨籍立委王幸男等人更強調,為免餐具變成防疫死角,環保署應放棄本位考量,宣佈暫停目前限用塑膠類免洗餐具的政策。 民進黨籍立委許榮淑強調,政府過去就是為了防止肝炎等疾病蔓延,所以提倡使用免洗餐具,現在面臨SARS危機,當然要把防疫工作放在第一位考量,因此的確應立即暫停目前嚴格的限用政策。 包括民進黨籍立委王幸男︵台南縣︶、蔡同榮︵嘉 義市︶、許榮淑︵不分區︶、林進興︵高雄市︶、親民 黨籍立委鄭三元︵台北縣︶、台聯籍立委廖本煙︵台北縣︶今早召開記者會,作了以上表示。 王幸男指出,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病毒可在室溫下,於一般物體表面存活二十四小時,普通清潔劑更無法殺死病毒,因此重複使用的餐具無疑將成為防疫漏洞,導致遭污染的物品可能經餐具傳播,卻又因為民眾的不留意變成防疫死角。 他並指出,全國三萬六千多家餐飲業者,目前統計 約一萬七千多家使用可重複清洗餐具,但讓人質疑有多 少家具有滅菌衛生設備? 鄭三元也表示,目前必須以防SARS作為最優先考量 ,協助衛生署阻卻任何讓病毒擴大感染的途徑,以維護 國人健康,因此希望環保署能放棄本位思考。


NO:205_45
Luke-Skywalker  於 2003/05/06 12:57
Re:一方面禁用塑膠袋,一方面加蓋焚化爐, 這是不是在惡搞

>即刻暫緩中國紙製品進口

問題是環保署還不見任何動作.......


返 回

本論壇已關閉,以下僅提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之用。

■ 為一般的欄位  為必填的欄位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署名: [♂♀]:
☆☆: 本欄無作用
其它選項: HTML僅開放字體變化
文章主題:
文章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