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晶圓,守住台灣】--反8吋晶圓開放赴中大遊行邀請聲明
回 覆 返 回


F88  於 2003/01/27 09:09
【守住晶圓,守住台灣】--反8吋晶圓開放赴中大遊行邀請聲明


反8吋晶圓開放登陸--大遊行邀請聲明

--讓我們的下一代留在台灣工作 --大遊行邀請聲明報名回函(MS WORD)

  在世界整體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下,台灣經濟過去兩年中也發生了近30年來少見的經濟衰退,然而,部分政治人物、資本家和大眾傳播媒體,卻以所謂的自由開放為名,主張加速開放國人赴中國投資,並且塑造藉此可以解決台灣經濟問題的不切實說法,混淆國人視聽,而挾著維繫產業競爭力,落實積極開放政策之名,連數十年來政府以人民稅金大力扶植的晶圓(代工)製造業,都成為這一波大力要求政府開放的急先鋒。特別是8吋晶圓廠開放至中國投資的問題,更是目前各方矚目的焦點。

  目前電子產業在台灣整體經濟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而晶圓製造(代工)業,無論就其產值或是在整體電子產業結構中地位而言,更是關鍵之所在,而8吋晶圓廠則是目前生產的主力。一旦開放8吋晶圓廠赴中國投資,以台積電、聯電兩大晶圓代工龍頭為首帶頭西進中國,不僅意味著台灣從傳統產業到新興電子業全面外移的現象更趨明顯,包括封裝測試到IC設計等其下游協力產業的大批出走,也是可以預期的。因此在所謂有效管理機制未能建構運作,而相關產業在台灣尚未能建立更具競爭力與利基的生產結構之前,若是輕率開放,則電子產業恐怕會有為數可觀的從業人員,繼部分傳統產業之後,成為留在台灣的失業危險群。如此,不單根留台灣更形困難,還可能產生新的失業問題。

  因此,為了產業根留台灣,避免新的失業危機,就讓我們一起要求政府:延緩開放8吋晶圓赴中國設廠吧!

遊行時間:2003年3月9日(星期六)下午1時集合,下午2時出發

集合地點:台北市中正紀念堂

遊行路線:
中正紀念堂→羅斯福路→和平西路→福州街→羅斯福路→中山南路→監察院(遊說行政院,遞交說帖)
主辦單位: 台灣教授協會、台灣工程師協會

協辦單位:
台灣教師聯盟、台灣筆會、台灣全民反迷信協會,建國會、台灣北社、台灣中社、台灣南社、台灣獨立建國聯盟台北市工作站、建國黨、三重社區大學,台灣國家山岳協會,台北水噹噹姊妹聯盟, 台灣勞工陣線、全國失業勞工聯線、台灣獨立安全基督徒促進會、建國黨台北市黨部、台灣之聲Taiwanese Voice、台灣青年會、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台灣同學會在台校友會、國立交通大學台灣研究 社、新竹婦女行動聯盟、台灣公投學生工作隊.......邀請中

聯絡單位: 台灣教授協會 電話:02-2362-8797 傳真:02-2362-8798

地址:台北市新生南路3段4號14F-6  E-mail:[email protected]



NO:152_1
滾石  於 2003/01/27 09:35
Re:【守住晶圓,守住台灣】--反8吋晶圓開放赴中大遊行邀請聲明

「選擇的自由」不適用於涉及國家安全與利益的高科技投資行為.

八吋晶圓是否開放登陸,
絕對不能只從商機思考,
必須從產業的戰略價值深入評估.

何況它的崛起源於政府的政策規劃,
而不是民間企業的自發性投資行為。


============================================================


-----正確選擇 自由選擇

/自由談

  支持八吋晶圓開放登陸的部分人士,高舉自由經濟的大旗,認為企業要到哪裡投資,自有其利益與風險的評估,政府不應以政治考量干預。

  自由經濟是當今的顯學,「選擇的自由」(free to choice)更被奉為圭臬,但是它適用於台灣對中國的投資,尤其是涉及國家安全與利益的高科技投資行為嗎?當然不適用。事實上,回顧台灣發展高科技,培植半導體產業,成立科學園區的歷史,可以發現它的崛起源於政府的政策規劃,而不是民間企業的自發性投資行為。

  特別是今日被譽為晶圓雙雄、稱霸世界的台積電、聯電,更脫胎於政府全力推動的研究計畫。以台積電為例,它就是緣起於一項政府提供資金,委託工研院執行的大型研究計畫。政府不但將該研究計畫的一百三十位技術人員轉為台積電員工,更將計畫中的設備、廠房和土地租給台積電,奠下了台積電發展的基礎。

  現在的中國政府也正以政策導引的手段,積極發展高科技產業,因此,八吋晶圓是否開放登陸,絕對不能只從商機思考,必須從產業的戰略價值深入評估。而在此際,企業本身強調選擇自由固然無可厚非,但是決策官員堅持台灣優先,秉持良知,做出正確的選擇,對於台灣整體利益,更為重要。 (自由時報)


NO:152_2
滾石  於 2003/01/27 10:22
Re:【守住晶圓,守住台灣】--反8吋晶圓開放赴中大遊行邀請聲明


台積電保證不會裁員,好像沒有員工會失業,
但是他要派六百多名員工到中國新廠,這不是高科技人才的流失嗎?

============================================================

-----阿扁莫非想搶當台灣特首?

/顏敏雄


 政府已「原則同意」八吋晶圓廠登陸申請案。從「台灣優先」的觀點來看,阿扁莫非想搶當台灣特首?台北市長選舉期間,他替李應元站台時大批馬英九「香港腳走香港路」;結果馬英九大勝,他乾脆迎頭趕上,用「中國腳走中國路」?

 最近以來,府院盡全力在「拚經濟,拚改革」,還撥出兩百億元要救失業,口喊「投資台灣優先」,「三通不是台灣經濟的萬靈丹」。可是,看到要貿然開放經政府扶植長大的產業,政府還占有五分之一股權,現在還是台灣科技產業的寶貴資源,是國內指標性的旗艦企業,一旦外移,當然會帶動相關產業全部外移,就像肉粽頭一提,不是一顆而 已,其結果是幾千億元的商機丟了,台灣產值急速下降,當然工人也要失業。

 台積電保證不會裁員,好像沒有員工會失業,但是他要派六百多名員工到中國新廠,這不是高科技人才的流失嗎?如果那些人才不想到中國,不就要失業了嗎?

 阿扁是不是想到2004年總統大選,沒有出奇招不能以制勝,才玩弄兩手策略,一方面說一些台灣人聽了高興的談話,實際上卻做出向中國傾斜的動作。他說三通不是萬靈丹,但是現在不是有直航了嗎?直航代表的不就是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了嗎?這與阿扁所說:台灣與中國,一邊一國互相矛盾。

 正當大家都認為內閣已沒有能力提升政府戰鬥力時,也紛紛猜測閣揆與經濟部門須換人重新出發時,阿扁公開否定內閣要改組。然後就有經濟部通過台積電八吋晶圓廠外移中國,這不是早有預設立場嗎?不然其審核速度之快,超乎一般人的想像!雖因反彈激烈,才說未定案, 到時候如果再虛晃一招,來個「假規範,真放行」,不是挽回不及了嗎?

 早年傳統產業曾經帶動台灣經濟起飛,因為台灣工資提高等因素,不得不外移中國,如今正為中國創造先前的台灣奇蹟。十數年來,帶動台灣另一波經濟成長的電子資訊產業,多項產品也曾創下世界第一的輝煌紀錄。晶圓代工是其中翹楚,如今雖因美國與世界景氣不佳,沒有原先的風光,但是美國的景氣會長期低迷嗎?如果復甦,訂單又來,到時候不就無需外移了嗎?何必冒這個險呢?

 現在政府有關人員在台積電的保證下就放行,到時候任何情況都可能發生,真的裁減人員,影響國內勞工權益時,政府對失業勞工又能做何交代,能像外國給予長期的失業救濟金嗎?政府還沒有這個能耐吧?既然不行,何必為討好少數商人,使得台灣半導體業集體死亡。

 扁政府要「拚經濟」,經濟首長是醫生,如能對症下藥,有可能藥到病除,但是如果是「經濟蒙古大夫」,用錯政策,走錯方向,不但無法挽救經濟,反而斷送台灣命脈。

 現在台灣經濟已得了貧血症,理應補血,以固本培元,想不到「大夫」開的是讓資金、技術、產業外移的「放血藥方」,這不是沒有對症下藥嗎?病人服了不一命嗚呼才怪!這種「大夫」沒「吊銷執照」,立即下台謝罪,表示阿扁故意用林信義,林義夫之流要搞垮經濟,也就是搞垮台灣。難道阿扁真的在爭台灣特首嗎?(顏敏雄╱台灣教師聯盟盟員)(2003.01.26)


http://home.kimo.com.tw/snews1965/polit/polit_00/polit_02/polit00618.htm
 


NO:152_3
張自力  於 2003/01/27 11:16
Re:【守住晶圓,守住台灣】--反8吋晶圓開放赴中大遊行邀請聲明

3月九號是星期六?我電腦顯示是星期天...
不過我比較喜歡星期天,星期六的話我還要請假去。

NO:152_4
滾石  於 2003/01/27 11:27
Re:【守住晶圓,守住台灣】--反8吋晶圓開放赴中大遊行邀請聲明

************************************************************


阿扁,守住晶圓,才能守住台灣啊!

看看各工業區日漸悽涼的街頭景象,
眼淚都快流出來.


************************************************************


又一場經濟土石流在台灣滾動了?
大量資金西進,肥了中國經濟,卻瘦了台灣國力,
例如,去年中國的資訊產業產值首度超過台灣,
但其中六成以上是台商在中國投資創造的,
經濟西進造成兩岸此消彼長的情勢,正如螺旋型般迅速惡化。

八吋晶圓開放赴中國投資上,政府不是無能就是失職,
根本形同為經濟土石流推波助瀾!


***********************************************************

--------經濟土石流又滾動!

◎胡文輝

 每回西進投資風吹,台灣的經濟就像遭逢一場土石流,久久不能復原。世界晶圓代工龍頭、台灣晶圓之寶台積電的八吋晶圓廠,政府原則同意放行西進中國,有如一顆大石頭又在滾動了,令人擔心又是一場土石流災禍的開端!

  當前台灣經濟不振、失業率高攀,主因就是資金、產業、技術西進中國,近年來一波波西進風、中國熱,吹掉了台灣經濟成長的活力,烤乾了台灣勞工的就業機會,吸盡台灣經濟發展的血脈。

  依據央行最近統計,台資西進有資料可查估的接近七百億美元,而查不到的黑數更多,不少學者估計總共約為一千五百億到兩千億美元,因此,台灣資金外流中國的數字,與台灣外匯存底相當,未來更將超過,這在世界經濟史上都是「空前」的,一些人還說開放不夠,根本就是睜眼瞎說,欺騙人民。

  大量資金西進,肥了中國經濟,卻瘦了台灣國力,例如,去年中國的資訊產業產值首度超過台灣,但其中六成以上是台商在中國投資創造的,經濟西進造成兩岸此消彼長的情勢,正如螺旋型般迅速惡化。

  經濟消長在軍事上的效應,也逐漸顯現,中國現代化武器的外購與研發,在經濟力支持下,近年快速進展,不但威脅台灣國防安全,也影響東亞區域穩定。

  就台灣最切身的遭遇,中國部署在福建、對準台灣人民的四百多枚飛彈,相當部分正是來自台商投資中國的「貢獻」。這形同給人家錢製造飛彈來威脅自己,難道台灣人是這樣的自我作踐?

  防止經濟土石流,要從防止石頭滾動開始,這是政府的責任,但在八吋晶圓開放赴中國投資上,政府不是無能就是失職,根本形同為經濟土石流推波助瀾! (作者胡文輝,資深新聞工作者) (鏗鏘集,自由時報)


NO:152_5
張自力  於 2003/01/27 11:30
Re:【守住晶圓,守住台灣】--反8吋晶圓開放赴中大遊行邀請聲明

建議是否能加一個訴求:
請民進黨開除張清芳、邱創進、謝明源三人黨籍。
雖說民進黨在立法院人數比起泛藍已有劣勢,但是留這三個綠皮紅骨的統狗只會對台灣與民進黨早成損害沒有助益。

NO:152_6
滾石  於 2003/01/27 22:35
Re:【守住晶圓,守住台灣】--反8吋晶圓開放赴中大遊行邀請聲明


共產中國的半導體發展戰略,是挾台灣以令世界。

中國的目標,顯然不在幾座八吋舊廠,
而在隨之而去的人才帶進中國的製程技術、量產技術、管理技術,即know-how;
以及上、中、下游產業群聚效應,以實現「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重心轉移中國」的大戰略。

共產中國厲害就在權力集中,為所欲為。
二十世紀可以「沒有褲子也要核子」
廿一世紀難道不可寧肯農村凋蔽、工人挨餓、兒童失學
也要把台灣高科技產業「統一」過來成為「中國的一部分」?
就看台灣會不會自願「上鉤」了。

「台灣晶圓專工製造設備由美國進口,
而美國有《瓦聖那協定》限制高階晶圓製造設備出口中國。
假如台灣把美國進口的設備轉移中國,
美國廠商會不會向美國政府施壓直接輸出設備給中國?」

百分之百可能!!

開放戰略
忘記了台灣主體,
忘記了全球化,
忘記了中國只是全球的一部分,
使台灣
喪失與全球先進產業國家分工合作的機會,只能是中國主體的台灣自殺戰略。


============================================================

----- 全球化?還是中國化?


/阮銘

 八吋晶圓轉移中國看似不過在巨大水壩挖一小小缺口,問題在缺口一經突破,其後續效應可能是蓄水一瀉到底而不可控制,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全球競爭優勢未及發揮已隨「張忠謀定律」西進中國了。

 晶圓登陸之爭,並非一座、兩座「低階晶圓舊廠」應否搬移中國「佔領市場」之爭,而是關係全球半導體產業未來命運的發展戰略之爭。不久前台積電董事長首創「張忠謀定律」,斷定「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重心將轉移到中國」,道出了晶圓廠登陸的要害。

 張忠謀董事長的母公司─美國德州儀器,於一九六○年開始量產半導體(IC)晶片,使人類跨進「數位時代」的門檻。四十年後,IC晶片已涵蓋資訊、通訊、運輸、軍事、太空以及消費性電子等人類生活的全領域,屬軍民雙重用途高精科技產業。

 一九八七年,即德州儀器量產IC晶片廿七年後,張董事長創辦了全球第一家晶圓代工廠商─台積電。今天小小的台灣,能在小小的晶片世界居於舉足輕重的地位,張董事長的努力居功厥偉。

 然而,對張董事長的重心轉移論和政府急於放行八吋晶圓廠到中國,實無法苟同。當初報章發表「張忠謀定律」之際,我寫過一篇《挑戰「張忠謀定律」─兼論「戒急用忍」爭議之要害》。現在八吋晶圓鬧「登陸」,似乎在為「轉移定律」挖開第一個「突破口」。此舉對台灣與世界影響深遠,宜從全球戰略高度從長計議。

*****全球半導體產業重心在哪裡?

 半導體產業有自身的發展規律。在前期佔絕對優勢的是結合產品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及品牌行銷的整合元件製造廠商〈lntegrated Device Manufecturer,簡稱IDM),如美國的IBM、日本的東芝,寡佔全球市場。後來由於產品應用領域不斷擴張,產品功能種類愈來愈多,技術複雜,資本密集而產品生命周期縮短,致使設計、製造、封裝、測試日趨分化。晶圓代工廠商(Foundry,曹興誠主張稱晶圓專工更準確)於是應運而生。

 十五年的發展,晶圓製造的確已成為專工而非代工,可以左右市場而非仰人鼻息,不但無晶圓廠的IC設計業者(Fabless,或稱IC Design House)依賴「代工」,連擁有晶圓廠的IDM廠商也不敵市場競爭而仰求於「代工」。這要歸功於台灣企業家們在國內半導體產業創造了上、中、下游完整的垂直與水平分工合作體系以及世界最先進的一整套晶圓製程技術、量產技術、管理行銷技術,使台灣半導體產業躍居全球三強之一。

 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絕對優勢在晶圓專工,全球市場佔有率高達四分之三,對全球半導體產業具有強大磁吸效應。美國、日本的IDM大廠,競相縮減自身的晶圓製造,與台灣晶圓專工業者建立分工合作的策略聯盟,極有利於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全球佈局。

 今天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重心,仍在美國。無論從整體產業規模、技術水準、人才優勢,美國穩居龍頭地位。但台灣在晶圓專工領域的迅速發展,正在逐步使美國在整個半導體產業領域的絕對優勢變為相對優勢。如果再有十五年,台灣繼續保持晶圓專工在全球的競爭力絕對優勢,把群聚效應擴大到設計、封裝、測試、品牌行銷整個半導體產業體系,那末到二○一七年張忠謀創建台積電三十周年之際,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重心轉移到台灣是可能的。

*****共產中國的半導體發展戰略

 世界上有幾個「趨勢專家」,如大前研一、鄒至莊,斷定中國十年、二十年趕上美國,是廿一世紀全球發展的火車頭,聽來宛右毛澤東半世紀前的陳年夢話。在台灣卻頗有市場,有人急急忙忙要把自己的車廂掛上共產中國的火車頭。晶圓專工要掛上去,恐怕也出自此種盲目自卑心態。

 共產中國的發展,主要靠國外投資,結合國內廉價人力資源,製造出口產品行銷國外市場,叫做「兩頭在外」。像鞋子、玩具、皮包、服裝、家電,今天充斥美國市場的「made in China」,正是十年前的「made in Taiwan」,區別只在價格更低。至於中國國內,多數窮人買不起便宜國貨,少數富人喜買昂貴洋貨,所以中國內需市場有限。現在朱鎔基在人大《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新戰略──「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半導體產業是重中之重。上月朱鎔基走訪印度資訊產業中心,誇稱:「資訊產業硬體中國第一,軟體印度第一,中印合作就是世界第一,我今天就可以簽約。」

 朱鎔基的「硬體中國第一」在哪裡?在台灣。所以共產中國的半導體發展戰略,是挾台灣以令世界。中國二○○○年資訊產業出口總額三七○億美元,台資佔七二%,中國本土廠商技術落後、管理效率差,尚不具競爭力。台灣偷跑過去的中心和宏力,被視為台灣晶圓專工轉移中國的「帶頭羊」。李遠哲院長說「台灣不去,別的國家也會去」恐非事實。在晶圓專工領域,目前沒有別的國家堪與台灣競爭,中國看中的就是台灣,特別是全球第一、第二的台積電和聯電。中國的目標,顯然不在幾座八吋舊廠,而在隨之而去的人才帶進中國的製程技術、量產技術、管理技術,即know-how;以及上、中、下游產業群聚效應,以實現「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重心轉移中國」的大戰略。

 共產中國厲害就在權力集中,為所欲為。二十世紀可以「寧肯沒有褲子穿」、餓死幾千萬人,把大學生趕下鄉,也要發展出原子彈、氫彈、彈道飛彈,看起來何等弔詭!廿一世紀難道不可寧肯農村凋蔽、工人挨餓、兒童失學也要把台灣高科技產業「統一」過來成為「中國的一部分」?就看台灣會不會自願「上鉤」了。

*****台灣產業發展的兩種戰略

 晶圓登陸爭議之要害,不在尺寸大小、放行時機,而在台灣產業發展戰略的根本分歧。

 兩種戰略:一種是全球化,即台灣主體的全球開放戰略。一種是中國化,即中國主體的台灣自殺戰略。

 全球化自然包括中國,但中國只是全球的一部分。全球開放戰略,不是只向中國開放,只要「西進」,不要南進、東進、北進。朱鎔基要中國硬體與印度分工合作,台灣何不南進印度策略聯盟?

 我問一位半導體業者:「台灣晶圓專工製造設備由美國進口,而美國有《瓦聖那協定》限制高階晶圓製造設備出口中國。假如台灣把美國進口的設備轉移中國,美國廠商會不會向美國政府施壓直接輸出設備給中國?」

 這位業者回答讓我震驚:「百分之百可能!」

 開放戰略忘記了台灣主體,忘記了全球化,忘記了中國只是全球的一部分,使台灣喪失與全球先進產業國家分工合作的機會,只能是中國主體的台灣自殺戰略。

 中國的優勢在人工成本低廉,於勞力密集型產業有利,對晶圓製造意義不大。至於接近市場,只要開放直航,桃園到上海不過一小時,比上海到北京還近,廠設在哪裡無大差別。

 從台灣主體的開放戰略來檢討,今天的問題不是台灣產業向中國轉移少了。還記得新華社記者陳斌華在陸委會記者會上對林中斌批評「中國經濟上掏空台灣」的反駁嗎?他說:「看來台灣似乎主動要被掏空!」有人要驅逐他,我倒很欣賞他一語擊中主張半導體重心轉移中國者的要害。

 今天的問題,是對全球、包括對中國的資金、技術、人才開放來台缺乏有效規劃。創造有利投資環境吸引全球高精技術產業、人才來台,而非急於把台灣高精技術產業轉移中國,才是台灣經濟永續發展之道。

 晶圓專工是台灣戰略產業,對台灣與全球經濟影響深遠,當年九二一地震全球關注台灣晶圓生產之影響。政府決策不宜輕易放水往低處流,而應高築壩,廣蓄水,把全球高科技的源頭治水引進台灣高科技產業大水庫,把水位提高,才能在全球競爭中不斷發電、灌溉、收穫,無虞天不下雨時遭旱災襲擊。而八吋晶圓轉移中國看似不過在巨大水壩挖一小小缺口,問題在缺口一經突破,其後續效應可能是蓄水一瀉到底而不可控制,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全球競爭優勢未及發揮已隨「張忠謀定律」西進中國了。

 事關國家命運的產業發展戰略存在根本分歧,展開廣泛的自由論戰就是理性。從台聯、台教會訴諸民眾關注國家大事到公視、中時公開辯論晶圓登陸利弊得失,都很理性。作為自由民主國家的政府理應兼聽不同主張從容決策。少數媒體「明星」張口閉口「專業」,自己對「專業」一竅不通,還自居諸葛亮把民眾當阿斗,妄圖拿「非理性」、「泛政治」壓制一切不同意見,這才是十足的非理性政治壓力。政府切不可屈服於壓力倉卒決策。(2002.03.14)

http://snews.8k.com






NO:152_7
真實  於 2003/01/28 03:00
Re:【守住晶圓,守住台灣】--反8吋晶圓開放赴中大遊行邀請聲明

晶圓登陸爭議之要害,不在尺寸大小、放行時機,
而在台灣產業發展戰略的根本分歧。
兩種戰略:
一種是全球化,即台灣主體的全球開放戰略。
一種是中國化,即中國主體的台灣自殺戰略。

----------------------------------------

Exactly!



NO:152_8
滾石  於 2003/01/28 10:38
Re:【守住晶圓,守住台灣】--反8吋晶圓開放赴中大遊行邀請聲明


在這當頭,
人人只想著「企業利益」,
有哪一個較有良心、愛國心的業者感念
國家近二十年發展半導體產業所投入的
研發成本、投資獎勵和賦稅減免,
而出聲喊話:
「台灣與中國當前仍有國家利益的根本衝突,
我們要留住人才、避免技術經驗外移,
因為對台灣有利,就是對企業有利」。

「對國家有利,就對通用有利」,
看到台灣企業近來罔顧國家利益、
爭相與敵人共舞,
再重讀威爾遜半世紀前的名言,
真使人有百般感觸。

============================================================

--------台積電登陸 與敵人共舞

/邱莉莉

 政府同意台積電晶圓廠登陸案,消息一出,市場馬上預測聯電與茂德將是第二波申請的業者,而日月光與矽品等封測廠商更是急著「卡位」,認為如果政府不儘早開放他們赴中國投資,產業版圖可能會被國外業者捷足先登。

 看到這些業者的心態與動作,相信許多國人既遺憾又心寒,這些接受政府扶植而成、享受稅收減免與台灣優質人力資源的科技大廠,在這當頭,人人只想著「企業利益」,有哪一個較有良心、愛國心的業者感念國家近二十年發展半導體產業所投入的研發成本、投資獎勵和賦稅減免,而出聲喊話:「台灣與中國當前仍有國家利益的根本衝突,我們要留住人才、避免技術經驗外移,因為對台灣有利,就是對企業有利」。

 根據經濟部投審會統計,去年核准赴大陸金額達38.5億美元,較前年成長38.6%,而去年我對大陸投資金額佔全體海外投資比重也首次突破五成,提高至53.3%,雙雙創下歷年新高,而來自證期會的資料也指出,目前台灣的上市櫃公司累計赴中國投資的家數已達567家,累計匯出金額為2248億元,這還不包括公司以大股東個人名義到中國投資的部分。

 這些赴大陸投資的企業或個人,不顧產業西移對台灣失業率的衝擊、也不精算核心技術外流對國家整體競爭力的影響,總是振振有詞的以「先機」、「商機」作為合理化藉口,至於台灣的「生機」,他們是無暇顧及也不願多慮,因為這種「投資報酬」無法成就個人、發展企業。

 通用汽車前總裁查爾斯•威爾遜在被艾森豪總統提名出任國防部長時,曾經在參議院任命聽證會上,發表過一段膾炙人口的演說「多年來我一直認為:對我們國家有利的就對通用有利」,威爾遜認為要把國家實力和愛國觀念與通用汽車的前景連成一體,通用才能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汽車公司,這是他經營企業的恆持信念,也是通用成功的不二法門。

 「對國家有利,就對通用有利」,看到台灣企業近來罔顧國家利益、爭相與敵人共舞,再重讀威爾遜半世紀前的名言,真使人有百般感觸。

 台灣的企業長久以來,從未習慣將國家利益放入損益報表中,以致幾乎不曾發展出「國家利益至上」的企業文化,通用汽車奉「對國家有利,就是對通用有利」為經營圭臬,打出享譽全球、枝繁葉茂的廣通市場,誰說只有「唯利」、「投機」才能生存、才有商機? (邱莉莉╱台南市議會議員)(2003.01.26)

 


NO:152_9
滾石  於 2003/01/28 11:00
Re:【守住晶圓,守住台灣】--反8吋晶圓開放赴中大遊行邀請聲明


當前半導體產業西下中國之爭,
不是開放與「封閉圍堵」之爭,
是全球化與中國化兩種不同的開放戰略之爭。

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戰略的正確選擇,
首先應鞏固和進一步發展同技術最先進的美國合作,
建立戰略夥伴關係,以台美為重心引領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

「張忠謀定律」稱「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重心將轉移中國」有可能嗎?

因為即使台灣晶圓專工統統西下成為「中國的一部分」,
中國也成不了「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重心」。
而台灣
一旦因西下擁抱中國,
削弱同東太平洋的美國合作,
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將源頭枯竭,掏空自己,直至斷流,
豈非名曰「開放」,實則自殺戰略?

============================================================

--- 為誰「全球佈局」?台灣?中國?

──三評「張忠謀定律」

/阮銘


 陳水扁總統在世界台灣人大會年會致詞指出:「封閉圍堵未必是最好的策略,消極禁止未必是最好的方法。」完全正確.我認為還應更加重語氣:封閉圍堵是最壞的策略,消極禁止是最壞的方法;而且根本封不住,堵不止,禁不絕!

 當前半導體產業西下中國之爭,不是開放與「封閉圍堵」之爭,是全球化與中國化兩種不同的開放戰略之爭。我在半年前初評「張忠謀定律」(2001年9月12日《台灣日報》),已指出張忠謀的「半導體產業發展重心轉移中國」是「中國主體的開放」,即中國化戰略。曹興誠的「全球化佈局,當地化經營」,是台灣主體的全球化戰略。區別在於為誰「全球佈局」?為台灣?還是為中國?

 曹興誠主張進一步提高台灣晶圓專工產業的競爭力,需要「全球化佈局,當地化經營」。曹興誠說:「聯電會將台灣的發展重心移至12吋廠,使台灣未來在12吋廠時代領先全球;同時不排除在北美、中國設立或購併8吋廠,走向當地化經營。」

 觀察聯電的全球市場分布,其低階晶圓訂單大部分來自中國。聯電採取舊廠閒置機台轉移中國或併購中國經營不善的晶圓製造廠,應有利於「當地化經營」,構成以台灣為主體的「全球化佈局」之一部分,與把中國當做未來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中心和台灣產業發展的唯一生命線毫無共同之處。

 台積電的全球市場分布,訂單多來自世界各國,佔有中國市場有限,卻如此急於製造「西進」輿論,的確啟人疑竇。《聯合報》社論稱:

 半導體業龍頭張忠謀在數月前曾說,「西進的迫切性已經到了按月計而非年計的地步」。所以,政府如果決定拖延開放時程到年底,甚至更晚,則此一政策的開放時效絕對是緩不濟急。果真如此,專業評估還是敗給了政治顧慮。(《聯合報》,3月18日版2)

 按照《聯合報》的邏輯,依著張忠謀,就叫「專業評估」;不依他,就叫「政治顧慮」、「閉鎖政策」。我看這才是獨裁政治、腦袋閉鎖的餘毒!

 張忠謀有「專業評估」嗎?我聽他提出「半導體產業發展重心將轉移中國」時,套用了「摩爾定律」。高登•摩爾1965年48月發表一篇論文,他根據1959至1965年的數據,發現每18個月左右半導體晶片技術提升一倍,即每一晶片所含電晶體數增加一倍,而製造成本不變(反過來說,18個月前的晶片就得降價一半)。所以產品生命週期短,更新速度快,創新要求高,競爭激烈,是半導體產業的特殊性格。

 靠創意、靠人才,重視研發,不斷創新,是半導體產業的生命。英特爾公司的三位創始人,諾宜斯、摩爾和葛洛夫之所以朝積體電路(IC)方向發展,同發現摩爾定律有很大關係。台灣晶圓雙雄,把晶圓製造從整合元件製造(IDM)中獨立出來,成為晶圓專工(Foundry,或稱代工),不斷創新,迅速發展,是摩爾定律的成功例證。

 晶圓專工專注於晶圓生產的製程技術、量產技術、管理技術的不斷提升,使晶圓的尺寸增大、線寬縮小、良率提高,供應全球客戶的通路迅速、流暢、及時、準確,不但達到了台灣高科技產業的戰略制高點,而且為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作出了獨特貢獻。小小的台灣,佔有全球77%的晶圓代工市場,豈非台灣經濟奇蹟中之奇蹟?儘管我不認同「張忠謀定律」,我絕對肯定張忠謀在台灣和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史上的傑出貢獻。

 雖然常有人主張摩爾定律需要修正,但迄今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並沒有背離它。人們預測當晶片線寬縮小到以奈米計量,電晶體只有原子大小,產生量子力學效應時,才是摩爾定律的極限。所以就可預見的未來,半導體產業發展要維繫摩爾定律,仍必須繼續提升晶圓製程技術,特別是其中的關鍵技術,如縮小線寬的微影製程技術等。

 提升這類高精技術一靠自己研發創新,二靠同技術先進國家結盟,即「取法乎上」。而半導體產業未來發展的關鍵技術,美國仍遙遙領先全球。如美國英特爾公司利用雷根總統時代「星球大戰」計畫發展出來的雷射技術,可以誘發出極短紫外線光波(13奈米),能曝印40個原子寬度的電晶體,從而進一步提高晶片的電晶體密度,使半導體製程跨進新世代。

 台灣半導體晶圓專工產業的全球領先地位,是在引進美國先進技術設備的基礎上取得的。今後要繼續保持全球競爭優勢,仍必須取法美國。朱鎔基說「半導體產業中國硬體第一,印度軟體第一,中印合作世界第一」是吹牛。「張忠謀定律」「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重心將轉移中國」亦無可能。即使台灣晶圓專工統統西下成為「中國的一部分」,中國也成不了「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重心」。而台灣一旦因西下擁抱中國,削弱同東太平洋的美國合作,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將源頭枯竭,掏空自己,直至斷流,豈非名曰「開放」,實則自殺戰略?

 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戰略的正確選擇,首先應鞏固和進一步發展同技術最先進的美國合作,建立戰略夥伴關係,以台美為重心引領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

 第二,利用加入WTO時機大開國門,廣引全球人才、技術、資金進台灣,美國、歐洲、印度、中國……統統都為台灣所用,這才叫「強本」;主要靠自己,還要靠全球來「深耕台灣」。

 第三,「強本」、「深耕台灣」的同時,積極展開全球佈局。要有進有出,不能只進不出或只出不進。中國佈局是全球佈局的一部分,要控照中國實際市場需要謹慎佈局,不可像葡萄牙蛋塔盲目冒進。

 與其說「張忠謀定律」是對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專業評估」下的新發現,不如說它只是當下流行的「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經濟發展龍頭」、「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世紀」等中國神話潮流中的一片浪花更準確。《聯合報》社論援引張忠謀的片言隻語「西進的迫切性已經到了按月計而非年計的地步」來論證台灣戰略產業轉移中國急不可待,純屬誤導民眾。

 台灣當前面臨日益膨脹的輿論炒作風潮。一群言論大師、媒體精英、立委政客、各路以「大」自居的吹牛家,霸佔多種論壇,日夜鼓吹「中國第一」、「美國沒落」、「賓拉登必勝」、「台灣邊緣化」,製造中國是台灣唯一救星的神話。不管什麼高科技戰略產業、基礎工程國營產業,統統必須一窩蜂西下中國才有救,在他們心目中,「全球化」即「唯中國化」。他們怕獨立思想,怕自由討論,把民意叫「民粹」。

 誰有不同意見,便像《聯合報》社論一樣,拿「政治正確」、「族群意識」來封殺。他們擅長作秀造勢、混浠視聽、指鹿為馬,倚仗其「群集效應」,使囂張的少數壓倒散漫的多數,迫使「少數」政府接受他們的「主流」意志。

 人們只要冷靜觀察與思考,便不難從他們製造的中國神話中發現被掩蓋的真實。以最新一期《今周刊》封面故事「我在中國打天下」中精選出最成功的一位台商為例:

 被譽為「不是猛龍不過江」的「德州儀器大中國」總經理郭江龍說:

 「目前已經在大陸的一百萬台商及家人,未來不可能再回台灣,而會逐漸往中西部走。在中國,西部的小孩擠到東部發展,東部的小孩則拚命出國,目前中國留學生在歐美有近三十萬人,一旦這些中國留學生回到大陸,加上許多本地人從中階經理逐步爬到更高的位子時,台幹的機會就沒有了。屆時,就必須再往西部走,去開創更艱苦的新事業。」(《今周刊》2002.3.18-3.24)

 這不是一幅絕妙的諷刺畫嗎?

 台灣的精英,不斷西下,西下,水往低處流。這是張忠謀發明的「重心轉移」定律。

 中國的子弟,不斷東上,東上,人往高處走。這是郭江龍發現的「中國發展」定律。

 等中國子弟從全球高峰覓得新的源頭回來,台灣產業精英的優勢已經不再,只好繼續一路西下,往更低處流,直到進入沙漠斷流。新疆塔里木盆地塔什拉瑪干大沙漠,那片乾涸的昔日海底,便是台灣「過江猛龍」最後的歸宿。

 六年前中國《戰略與管理》雜誌發表「新民族主義的外向型國際戰略」,指明這一戰略的「第一個踏腳板是台灣」,「如果不把台灣拿過來,中國就可能永遠難以外向,永遠困守在中原大陸」。

 六年過去了。多少文攻武嚇,多少外交封殺,多少政治分化,「中國新民族主義」也未能如願踏上這「第一個踏腳板」繼續對外霸權擴張;反而看到了台灣的政黨輪替和政權和平轉移,看到了民主在台灣的進一步鞏固和國際社會對民主台灣的進一步支持。

 「中國新民族主義」死心了嗎?當然沒有,日前朱鎔基主持中國人大閉幕記者會,台灣記者問他《政府工作報告》中怎麼不提「不放棄對台用武」,是否中國對台政策變了?朱鎔基答稱,不放棄對台用武政策不變,只是沒有必要「天天講,月月講」。

 為什麼?既然靠「天天講、月月講」踏不上這「第一塊踏腳板」,不如少講多做,除軍事部署增加瞄準這塊踏腳板的飛彈之外,把對台攻勢的重點從文攻武嚇、外交封殺轉向經貿、文化統戰,尋找突破口分化台灣內部的經濟、文化、政治力量,以求一逞。而「半導體產業發展重心轉移中國」,正是台商送上門去供共產中國「經濟統合」台灣的一塊「踏腳板」。

 從近兩年多來的兩岸歷史考察,共產中國以軍事威脅、政治統戰分裂台灣內部,都未能破壞民主在台灣的進一步鞏固。

 凡是附和共產中國以戰爭恫嚇民眾,或者認同共產中國以「一國兩制」吞併台灣的政黨、政客,均遭台灣民眾唾棄即是實證。連戰逼退李登輝後強調國民黨「中國化」,聲稱他的「中國國民黨代表全中國人民」,劃清同李登輝、陳水扁、民進黨「三條界限」,一度獲得共產中國喝彩,卻導致在立法院選舉中國民黨大敗和李登輝影響力大增。

 共產中國從統戰連戰和新黨的失敗中總結教訓,正逐步把對台統戰的重點從在野政黨、政客轉向爭取產業界和分化執政黨。

 共產中國這一手,比文攻武嚇、外交封殺厲害得多。共產中國經過了六年才明白,產業界和執政黨才是台灣的實力派。爭取到了產業界,可以通過產業界向政府施加壓力。分化了民進黨,可以讓民進黨的一部分同產業界聯合運作,對政府的壓力更大。

 對中國來說,8吋晶圓是一個戰略突破口。一旦得逞,台灣全球戰略產業的人才、技術、設備、管理,將滾滾西下;再怎樣「有效管理」,也不過政府稅金拿多拿少而已。

 戰術管理怎能管得住台灣高科技產業發展重心轉移中國的大戰略?而對共產中國來說,掏空了台灣產業的核心,砍斷了台灣經濟的主幹,讓台商繳回點稅金又何足道哉?

 西下戰略之後果,誠如郭江龍所言:「台商不會像以前到台灣發展的日本人,做得不好就收拾包袱回日本;台商是回不了台灣的,因為台灣太小,另一方面也是台商具有開創精神。」

 但那「開創精神」,已不是為台灣產業的「全球佈局」去「開創」,而是為中國產業的「全球佈局」去「開創」了。這就是從「產業重心」轉移到「國家認同」轉移。

 台灣未來的希望,在具有真正戰略眼光的企業家,不去隨著西下狂潮浮沉。只要有這樣的台灣企業家,以為台灣「全球佈局」同為中國「全球佈局」競爭,西下狂潮必有化為泡沫之日。(2002.03.24)

http://snews.8k.com





NO:152_10
草地人  於 2003/01/28 11:16
Re:【守住晶圓,守住台灣】--反8吋晶圓開放赴中大遊行邀請聲明

台灣幾十年來的黑金小醬缸西下轉移中國黑金大醬缸。除了混濁還是混濁,談發展我看運去好頂多能達到西班牙或義大利的境界就算飛黃騰達了,而西班牙或義大利在歐洲又是什麼等級?談發展人的根性就決定五成的機會。

NO:152_11
滾石  於 2003/01/28 12:34
Re:【守住晶圓,守住台灣】--反8吋晶圓開放赴中大遊行邀請聲明


台灣的大企業家
都是靠台灣政府的保護長大的,
當他們翅膀長硬了就想飛到中國發展,
台商到中國是否真正能賺錢不得而知,但對台灣卻是一種傷害。

沒有能力防範老虎吃人就不應該養虎,
台商賺他的錢台灣人沒有意見,但他們不應該幫助中國消滅台灣。


泛藍陣營
為了擊垮執政黨,
有理由鼓吹台商西進中國,
民進黨竟然也隨著泛藍陣營的音樂搖擺,
讓台灣人覺得
連台積電都要轉移中國,
怎麼可能不產生不安的心理,
只要心裡不安,就會增強儲蓄的動作,降低消費意願,
對台灣的消費市場更是雪上加霜。

多數台灣人支持民進黨執政並非民進黨優於其他政黨,
而是民進黨以台灣為主體,認定台灣及所屬島嶼已成為一個國家,
而親、國兩黨以中國為主體,他們認定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若民進黨對敵人的政策不能與親、國兩黨區隔,
那台灣人是否要繼續支持民進黨,需要多考慮一下。

============================================================

-----民進黨也背叛台灣人?

[ 2003/1/28, 陳茂雄 ]

執政黨將開放台積電的八吋晶圓赴中國設廠的消息傳出後,令不少具有台灣情的人感到震驚,泛藍陣營對中國示好是很正常的事,因為他們一直認定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他們以中國為主體,所以對中國示好不足為奇,民進黨一向以台灣為主體,竟然也漸漸走「投匪」的路線,這才是嚴重的問題。

二○○四年民進黨是否可以繼續執政,端看台灣經濟的穩定性,只要經濟好轉,民進黨就可以繼續執政,至少經濟不能惡化,否則難逃下野的命運。泛藍陣營也因為意圖使民進黨下野,所以用整垮經濟的方法好讓民進黨失去執政的空間。出口萎縮是全球性的問題,不是民進黨的責任,再說生產性的經濟萎縮並不是短期內可以補救的,今日執政黨該面對的不是生產性的經濟,而是消費性的經濟。


絕大多數台灣人目前還具有相當強的消費能力,只是大家的消費意願低,使很多商人沒有生意做,造成經濟蕭條,失業率節節攀升。台灣人一向就有儲蓄的習性,尤其是當政局不穩定的時候,儲蓄的心態會更堅定,相對的消費意願就大為降低。為了使台灣人的消費意願降低,泛藍陣營一直製造政局動亂的假象,例如街頭運動、意識形態對立等,泛藍陣營也鼓吹大膽西進,使台灣人覺得台灣的經濟沒有指望,增強多數人儲蓄的風潮,降低消費性的經濟活動。

泛藍陣營為了擊垮執政黨,有理由鼓吹台商西進中國,民進黨竟然也隨著泛藍陣營的音樂搖擺,讓台灣人覺得連台積電都要轉移中國,怎麼可能不產生不安的心理,只要心裡不安,就會增強儲蓄的動作,降低消費意願,對台灣的消費市場更是雪上加霜。

台灣的大企業家都是靠台灣政府的保護長大的,當他們翅膀長硬了就想飛到中國發展,台商到中國是否真正能賺錢不得而知,但對台灣卻是一種傷害。台灣的出口所以會萎縮,市場被中國搶走就是重要因素之一,台商帶給中國資金、產業技術、管理方法,增進中國產業競爭力,擊垮留在台灣的產業。


中國還是一個人治的國家,不只黑道吃定商人,白道更為可怕,那種環境只有見縫插針的台商能夠適應。所以只要台商不西進,中國產業競爭力的成長就會減緩,因為其他國家的商人很難適應中國的環境。一般人常說「商人無祖國」,為了利益,部分台商可以不管台灣的死活,難道民進黨也一樣無祖國?台商及泛藍陣營常會指責執政黨說,經濟都已那麼差,還談什麼政治,這真是一種詭辯的說詞,難道不談政治經濟就會變好?

在一次會議中討論領月退休俸的軍公教人員若定居中國,將停發月退休俸,俟其返台之後再繼續發放,有人對這一件事發出不平之鳴,他說定居外國都沒有那麼嚴重,為什麼定居「大陸」就要停發月退休俸?筆者立刻婉轉告訴他,「大陸」是否屬外國乃依各人對國家定位的差異而有不同看法,但對岸政權是「敵人」是不爭的事實。台商可以為了賺錢而不顧台灣的經濟,但不能幫助敵人消滅台灣。

中國要消滅台灣並非只以武力進攻台灣,而是全面性地進擊,國際外交、經濟等都是,尤其是以經濟來消滅台灣是一條最為簡捷之路。數年前慈濟功德會送了數億元到中國救災,此舉受到不少台灣人的責難,本來救災不應該分國籍,有能力幫助他人就是幸福,但對中國又另當別論,對中國災區救災就會使中國節省不少救災經費,中國政府正好利用節省下來的經費多設置一些飛彈瞄準台灣。

沒有能力防範老虎吃人就不應該養虎,台商賺他的錢台灣人沒有意見,但他們不應該幫助中國消滅台灣。泛藍陣營常說不要一直對中國存有敵意,事實上這一句話應該說給對岸政權聽。台灣無意侵犯他人,但求生存而已。

多數台灣人支持民進黨執政並非民進黨優於其他政黨,也不是因為民進黨屬台灣老住民(台籍)政黨,而是民進黨以台灣為主體,認定台灣及所屬島嶼已成為一個國家,而親、國兩黨以中國為主體,他們認定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認定台灣及所屬島嶼是一個國家,就要維護國家主權的自主,所以抗拒敵人侵犯就是當務之急;認定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當然就會主張台灣多與對岸政權交流,無論以什麼形式「統一」都是他們的目標。

台灣人所以支持民進黨就是期待民進黨帶領台灣人抗拒對岸政權任何形式的侵略,今日的民進黨卻準備幫對岸政權以經濟來消滅台灣,難道民進黨真的背叛了台灣人?

若是民進黨真的幫對岸以武力消滅台灣,那支持民進黨已與支持親、國兩黨沒有差異,甚至於還不如。別忘了就是因為民進黨執政才使台獨的勢力萎縮,今日若是宋楚瑜執政,相信台獨勢力將如日中天。

以前逼退萬年國會以及推動全民直選總統的群眾運動都有明顯的成效,但今日的台灣正名運動卻是效果不彰,原因是民進黨執政使群眾運動失去著力點,以前是帶著抗爭的心情參加群眾運動,今日的群眾運動卻像迎神賽會,怎麼可能會有好的成果?若民進黨對敵人的政策不能與親、國兩黨區隔,那台灣人是否要繼續支持民進黨,需要多考慮一下。


(作者為中山大學教授、現任考試委員、台灣教授協會會員)

□ 鯨魚網站 http://www.hi-on.org.tw/



NO:152_12
灌頂  於 2003/01/28 16:16
Re:【守住晶圓,守住台灣】--反8吋晶圓開放赴中大遊行邀請聲明

應該嚴逞偷跑的, 不是因為已經有人偷跑所以乾脆通通放行.

上下游接著不得不出走的群聚效應是相當令人憂心的.


NO:152_13
土虫  於 2003/01/28 19:10
Re:【守住晶圓,守住台灣】--反8吋晶圓開放赴中大遊行邀請聲明

台灣智庫 八吋晶圓登陸 動搖國本 研究報告 ***歡迎轉貼***
當人們還在懷疑台灣半導體產業『群聚出走』的未來可能性時,廠商的步伐已從進行式,變成完成式。 台灣半導體產業群聚效應的西移 代表國內投資的減少與失業率的提高
誠如陳師孟秘書長所言,面對這麼重大的決定,應該讓正反雙方提出不同思考,並以透過辯論達成共識,才不會在匆促中做了後悔的決定。
=======================================================
謹將羅正方先生的文章轉貼於後, Simon兄及fuckchina兄請參考.
也請所有台灣派的弟兄們e-mail給朋友, 請大家一起來重視這個問題.

這篇是(台灣智庫)原版, 昨日中國時報15版刊的是濃縮版, 中時電子版故意消音.
-------------------------------------------

台灣是全球資訊電子產品的生產重鎮,而半導體IC是電子產品的關鍵零組件,產業關連效果大,附加價值高,屬於資本密集與技術密集產業。半導體產業已成為台灣的生產主力,亦可說是台灣在國際間最具競爭力的策略性工業。台灣具備全世界獨有的完整垂直分工體系,以科學園區為核心之產業供應鏈,搭配產業群聚效應所產生的整體效率,已成為全世界半導體生產的典範。 台灣晶圓代工業的年產值由1996年的45.67億美元,成長到2000年的152億美元,若將上下游的晶片設計、封裝、測試一起合併計算,2000年國內整體半導體產業的總產值高達7,144億台幣(晶圓代工約佔其中60%),佔全國製造業產值的10.8%,整體電子資訊產業的32.5%,可見半導體產業對於我國總體經濟的重要性,而未來台灣經濟成長維繫的命脈,也在於此。當開放西進在即,整體半導體產業向西連鎖傾斜,到底對在台的產能、營收、與後續投資會產生多大影響,至今沒有任何數字,讓台灣的小老百姓們心中有個譜。2001年,國際市場不景氣,整體半導體產業下降約35%,仍有5243億台幣的總產值,以最保守估計,即使在最不景氣的狀況下,若出走兩成,也會造成上千億台幣的產值衝擊。以此粗估,難道國家相關部門不應在宣布開放前,徹底將衝擊程度予以量化、重新估算嗎?

台灣、中國在半導體產業上是競爭關係,而非分工互補關係
為具體評估開放0.25微米製程以上之八吋晶圓廠西進,對我國整體經濟產生多大衝擊,我們可經由工研院經資中心的最新資料(2002/2/20)來一窺全貌。該資料假設以每年2座八吋晶圓廠(0.25微米製程以上)進度外移,分別就『不開放、2002今年開放、2003明年開放』的三種狀況進行推估。在交叉分析下,我們獲得以下幾點重要結論:

(1) 在台灣IC產業產值方面,若今(2002)年開放,預估2005年將比不開放情形之產值減少2,179億台幣,若2003年開放,預估2005年將比不開放情形之產值減少1,183億台幣。這說明了晶圓西進,會啟動產業群聚的連帶西移,而且產能的流失相當驚人。同時,產值流失的大小,與開放時程的快慢呈高度正相關。
(2) 而台灣因開放政策後所減少的產值,正是中國半導體產業產值所增加的產值的主要原因。在預估2005年中國八吋晶圓廠的運行數,也將因台灣開放八吋廠赴中國而增加4到6座,其所帶動的產業群聚效應及周邊影響不可小覷。
(3) 重要的是,因台灣2002年開放八吋晶圓廠西進,中國擁有10座可運轉八吋晶圓廠的時程,將由原先的2004年縮短到2003年,對於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整體產能、經濟規模、利用率的提升有重大影響。
(4) 在半導體產業就業人數方面,若2002年開放,預估2005年將比不開放情形減少約18,000個就業機會。

這些具體的量化評估,足證兩岸IC產業是競爭關係、替代關係,而非互補分工關係!

如果您認為推估數字難以說服,那就讓我們從歷史經驗中找教訓。台灣的資訊硬體業者已在這幾年中陸續移往中國,原因是利用對方廉價的勞動市場降低成本,這是小學生常識問題。但是您可能不知道,根據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統計,台灣資訊硬體產品在海外生產佔總產值的比例,由1995年的25%,到2000年的51.73 % 的過半比例,這相當於248.67億美元的產值中,在中國生產的比重已高過70%。也就是說,不僅傳統勞力密集產業將生產基地西進中國,連高科技的生產中心也大幅西移中國。這其中反映的國內勞動市場快速萎縮的警訊,社會失衡的速度更大於目前我國調整的步伐。 更嚴重的是敵我消長的趨勢,由於台商資訊產業在1997年以後,對中國大陸的的積極佈局投資,造成中國的資訊硬體產值,在1999達到184億美元的全球第四,與全球第三的台灣210億美元,已相差不多!在2000年,中國資訊硬體產業更有38.4%的高成長率,其產值已達255億美元,更超越台灣的232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三。如今整體半導體工業倘若啟動西進效應,必然加大台灣與中國在產值上的差距,而且是台灣越來越追不上中國的腳步。如此觀之,台灣在經濟上的各項指標、全球排名,也必然會拉大與中國的差距。這樣的趨勢,除了所謂台商『全球佈局』的重要考量外,難道不應也從台灣整體全球佈局的角度思索嗎?

八吋晶圓廠仍是全球晶圓代工業的主力部隊
目前贊成開放晶圓廠論者,均持有一基本假設:那就是只要政府目前限定十二吋廠和高階半導體製程不得前進大陸,便不會對國內半導體業競爭力產生傷害。因此,開放閒置的『低階』八吋廠設備到大陸投資設廠﹐兩岸將可以形成「高階訂單留在台灣」﹐「中低階產品大陸生產」這樣的分工體系。 這種似是而非的說法,常常誤導大家認為八吋晶圓代工是落伍科技,十二吋廠也很快有榮景。台灣政府目前相關部會,所提出之衝擊評估報告,多建立在一個假設前提之下:未來台灣IC產業將會持續投資9-11座12吋廠。但此一假設前提若無國家政策誘導,就必然存在嗎? 事實上,台灣現有12吋晶圓廠目前仍在試產階段,目前12吋晶圓廠生產晶片成本是八吋晶圓廠的八倍,同時12吋晶圓廠良率也不高 預計還要四年時間,12吋晶圓廠才能達到生產規模。根據SEMI(2001/07),工研院經資中心ITIS(2001/10) 資料研究,因為全球經濟嚴重衰退,12吋廠的建置計劃紛紛取消,或延後至2002年甚至2003年。而假定十二吋晶圓廠與八吋晶圓廠間具有替代性,也是騙外行人。

根據Dataquest (2000/01) ,工研院經資中心ITIS(2000/11) 資料研究,全球8吋晶圓廠的產能佔全球各尺寸晶圓廠產能的46.6 %,為所有之冠。台灣8吋晶圓廠的總產能,佔台灣整體晶圓代工總產能的 57 %,足見8吋晶圓廠為現今(及可見未來)的晶圓代工主力部隊。相對的,中國8吋晶圓廠的總產能,僅佔台灣整體晶圓代工總產能的 7 %,93 % 集中在6吋(含)以下晶圓廠,因製程技術不完全存熟,產能利用率仍低。 台灣開放8吋晶圓廠西進,是以提供我方主力給競爭對手,幫助對方產業升級。因台灣開放8吋晶圓廠西進,中國半導體產業將縮短一年,於2004年達到擁有10座8吋晶圓廠,這是幫助競爭對手拉進時程、縮小差距的作法。選擇12吋晶圓廠尚未成熟的現在,將主力部隊8吋晶圓廠移出,實在宜再三思。

『6吋以下晶圓廠,因技術落後所以不用設限』的說法必須三思:6吋以下的晶圓代工技術的確不是先進科技,但是我國6吋以下晶圓廠的總產能,佔整體晶圓代工總產能的 25.9 % (1/4+),而且目前產能利用率全滿。現在移出6吋(含)以下晶圓廠,對整體產值仍有相當影響。

中國要的不只是台灣的晶圓廠設備
目前主張開放論者積極鼓吹:『倘若台商不登陸佈局﹐外國大廠早就在佈局﹐就算從防範「資敵」的立場來考慮﹐台商不去﹐大陸照樣可以取得類似的技術。』這項似是而非的推論,有必要從實證研究中予以深入考據。據已發表的研究結果顯示, 自一九九○年年以來至一九九七年,全球前三十名的國際半導體公司大都已進入中國大陸設廠,但是目前全球晶圓代工主力之八吋晶圓廠的核心製程技術,中國大陸由這些公司所得到的移轉相當有限。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中、日合資的大陸華虹NEC的失敗案例,僅管華虹已取得0.2微米的製程設備,為何仍然無法與台灣競爭?關鍵就在華虹在技術能力、管理能力、與產品良率等核心製程技術仍無法成熟到與台灣相抗衡! 事實上,中國北京幾年來在國家策略性產業的佈局,從不掩飾其奪取晶圓代工製程核心技術的企圖心,中國由中央到地方,幾年來提供政策工具誘因,正是有目的、有步驟、有策略的逐步誘引台灣半導體聚落的西進,而中國要的不只是台灣的晶圓廠設備,中國絕不會只定位自己為低階消費性電器晶圓的生產基地,中國北京項莊舞劍,志在沛公,其陽謀不外是自台商習得製程技術的戰略高點,並利用整體台灣半導體的群聚西進,迅速建立完整的垂直與水平分工體系,進而在2005年前完成產業升級,稱霸全球市場的國家目標。

開放晶圓西進,必然催化『群聚效應』西進
台灣晶圓代工能夠獨步全球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台灣擁有半導體相關產業的『群聚效應』。從上游的IC設計到下游的封裝測試﹐台灣半導體界歷經二十年才培養出全球難得的密集垂直分工體系﹐這是台灣半導體在全球市場能夠維持競爭優勢的關鍵所在。 大陸半導體市場的急速成長﹐早就吸引國際外商前往中國大陸積極佈局,如摩托羅拉、NEC、英特爾、三星、飛利浦在大陸都有合資廠﹐但是迄今賺錢的實在不多。獲利無法提升的主因,就在於沒有如同台灣的群聚效應﹐而無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然而,台灣業界一直有著一個迷思:『台商的垂直分工體系﹐正是進軍大陸的最好武器,只要能夠在大陸成功複製分工群落﹐台灣可以在大陸再創造出數倍於竹科的矽島奇蹟。』但這正是我們所最擔心的問題:開放八吋晶圓廠西進投資,必然催化整體20年建立的群聚產業鍊跟進西移。

真的有這麼嚴重嗎?真的。在聯電傳出蘇州設廠的傳言後﹐與聯電互動密切的矽品,已於去年底獲得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核准,透過增資第三地子公司控股方式,間接對大陸投資二千萬美元矽品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矽品表示其中國大陸佈局﹐主要是跟隨上游晶圓廠腳步。然而,觀察近期經濟部投審會的案子,類似的案例相當之多。 台灣的晶片設計業去年締造三十四億美元營收的亮麗紀錄,在全球排名僅次於美國,高居第二位。台灣晶片設計業的成功,在於專注於開發特定用途產品,或將所開發的技術授權其他半導體業者使用,以創造營收。由此可見,晶片設計業必然為台灣發展綠色矽島、知識經濟的重要骨幹。台灣目前約有二百家無晶圓廠晶片公司,這些高科技的公司集中台灣現有受過高度訓練的工程師,且與晶圓代工業者互為唇齒與共的緊密關係。當晶圓代工業者逐步西進,有多少晶片設計業者會尾隨跟進還不得而知,但肯定的是,台灣將面臨成熟的尖端高科技人才之可能外流,這對台灣在研發能力上的兢爭優勢,有潛在危機。

一線封測廠年平均營業額也有新台幣上百億元,資本額規模雖不如晶圓廠龐大,但隨著技術提升﹐封測設備的資本支出也很可觀,由於產業鍊的上下屬性,封測廠也會跟著客戶走,一同隨代工廠至大陸投資。日前,國內封裝廠的主力部隊日月光表示,政府鬆綁登陸禁令後,日月光將在上海浦東張江工業園區,緊鄰中芯八吋晶圓廠設廠,而日月光也計劃投資中芯五千萬美元,以建立雙方策略聯盟合作關係。日月光也計劃在杭州下沙工業區,建立大規模的封裝測試園區,日月光轉投資的杭州日月華科技預計可在六月完成廠房興建﹐屆時日月光旗下封裝、測試、基板等事業單位都會一起前往投資。僅管政府仍未正式開放封裝測試業登陸設廠,但包括日月光、矽品、超豐、菱生等國內業者,自去年起便積極在大陸尋找合適的落腳地與合作夥伴。

當人們還在懷疑『群聚出走』的未來可能性時,廠商的步伐已從進行式,變成完成式。
群聚效應的西移 代表國內投資的減少與失業率的提高
台灣高科技產業赴中投資的數量與金額,在2000年後分別以 +72%與 +108% 大幅成長,其中電子業比重約45.1%,已為台商赴中投資五大業別之首(遠超過基本金屬製造、化學品製造、塑膠品製造、精密機械製造)。投資地區由華南已移向華中地區,2001年台商總投資額51.81%即佈屬在江蘇。 以蘇州新區為例,1998年以前,80%為投資金額三千萬美金以下的中小企業,然而2000年以後進駐的高科技廠商,不但數量成長驚人,金額大多在1500萬美金至3000萬美金。原有在新區的大型廠商,也由原有的初始3000萬美金,經過多次增資擴廠而已接近或超過一億美金。截至2000年,台資在蘇州新區總投資超過8億美金,佔整個蘇州市的五分之一。僅2000年上半,台資新增2.6億美金,就佔區內新增外資的70%,台資佔所有外資投入的高比例,也顯示台灣資金的急速湧入中國新興科技園區。

實證研究顯示,台商正積極扮演推動建設中國科技產業基盤的重要推手,並逐步打造完整的上下游供應配套廠商系統,根據蘇州新區數十家台商的訪談結果,絕大多數表示,在台母公司均採減產或遇缺不補的縮編方式,緊縮在台灣的投資. 。光就電腦與周邊相關產業,與精密製造兩類產業,以竹科與南科的數據分析之,在兩類廠商西進佈局後,母公司之營業額快速萎縮,短期國內投資都已停滯或減緩。而今,台灣高科技產業中,真正還有顯著資金投入的,就屬半導體產業,因建新廠需要密集資金,所以目前還有維持2700多億的資金投入。然而,隨著晶圓廠開放西進,所引發的群聚效應西進,勢必加速帶動資金在台投入的萎縮,以及台資急速西進的洪潮。

『有效管理』的目標到底在哪
既然論及『積極開放』的面向,我們就不得不好好思考,到底『有效管理』的目標在哪?目標不清,則相關的管理機制、配套措施、執行策略必然形同緣木求魚。我們認為所謂的有效管理目標,應建立在以下三個基礎上:產業優勢確保原則、資金順差確保原則、以及防止劣幣驅逐良幣原則上。 產業優勢確保原則,指的是為了防範產業空洞化,台灣的產業升級與廠商的全球佈局應該同等重要。同時,如何保持台灣產業群聚效應的優勢,又能顧全業者全球佈局,在西進節流閥上的平衡調控,決定了台灣與中國間的產業競爭差距。當然,核心製程技術、設備、智慧財產權的控管也是必然的。這場世紀晶圓競賽,台灣不能失的,也是中國覬覦的,就是『核心製程技術』與『產業群聚效應』的掌握。

資金順差確保原則,指的是防止赴中投資所引發資金排擠效應。事實上,廠商舉債有限,台灣錢、外國錢都一樣,我們總希望留在台灣本地的比例,是高於流入中國大陸的比例。保持順差,將資金持續導入台灣IC產業的升級發展,也是台灣避免衝擊的關鍵課題。 防止劣幣驅逐良幣原則,對於非法偷跑業者予以有效制裁。政府不可能做到嗎?人民要這個政府幹嘛,不就是鼓勵合法、懲戒非法,如今人人振振有詞,『反正管也管不到逃跑的,乾脆大家一起去』,這種高度官民共識,令人悲哀。 『晶圓西進』不只是廠商的問題,因為半導體產業是資金與技術密集,牽連的是台灣整體產業發展的明天,我們期待有更多人來關心,誠如陳師孟秘書長所言,面對這麼重大的決定,應該讓正反雙方提出不同思考,並以透過辯論達成共識,才不會在匆促中做了後悔的決定。


NO:152_14
心聲  於 2003/01/28 22:48
Re:【守住晶圓,守住台灣】--反8吋晶圓開放赴中大遊行邀請聲明

>台灣人所以支持民進黨就是期待民進黨帶領台灣人抗拒對岸政權任何形式的侵略,
今日的民進黨卻準備幫對岸政權以經濟來消滅台灣,難道民進黨真的背叛了台灣人?
若是民進黨真的幫對岸以武力消滅台灣,那支持民進黨已與支持親、國兩黨沒有差異,
甚至於還不如。

【別忘了,就是因為民進黨執政才使台獨的勢力萎縮,
今日若是宋楚瑜執政,相信台獨勢力將如日中天。】

-----------------------------------------------

這段說得最清楚,這是我們對民進黨失望的地方。

問題還是在阿扁.

請各位台灣派的朋友評估一下, 阿扁現在是不是還在迷戀「統合論」?

當然這點阿扁自己最明白他到底想要的是什麼?

但是我們了解他並沒有聲明放棄「統合論」.

如果2004年還是迷戀「統合論」的阿扁當總統,我們能要嗎? 又到時我們能不要嗎?

可怕的不只連宋,是自家兄弟很有可能要出賣我們.



NO:152_15
henryhsu  於 2003/01/28 23:50
Re:【守住晶圓,守住台灣】--反8吋晶圓開放赴中大遊行邀請聲明

扁蟲的說法只是騙騙不懂ic產業的人
台積電的一個大客戶就是作顯示晶片的nvidia
前一陣子nvidia的晶片才鬧出大問題,nvidia的晶片
都交給台積電用12吋0.13製程製作,結果因為台積電
技術不成熟,良率太低,nvidia沒法出貨給客戶,差點造成
鉅額虧損,只好鋌而走險,把一堆有暇茨的晶片硬推給客戶
結果台灣一家大型影像卡oem的產品被美國廠商大量退貨
差點倒掉,另外一家顯示晶片巨頭ati因為這個教訓,最新的晶片都還只敢用
上一代0.15製程製作---

給大家參考,雖然是講umc的,但是很明顯可以看出技術根本還不成熟--
-----------------------------------------------------------
UMC 0.13-micron problems delay Trident production
Compiled from outside sources; Jane Wang, DigiTimes.com [Thursday 23 January 2003]


Trident Microsystems said poor yield rates on 0.13-micron processes at 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oration (UMC) have caused a delay on volume production of their new XP4 graphics chips, reported Silicon Strategies, quoting a release from the Silicon-Valley based chip maker.

Taiwan’s Economic Daily News, however, quoted Trident as saying that it would continue its long-term partnership with UMC and would not transfer orders elsewhere.

The report added that UMC would comment on its 0.13-micron production with Trident at its investors conference on January 29.

Investment analysts note that 0.13-micron technology accounts for a small share of production at UMC and would not have a big impact on the Taiwanese foundry’s financial results, said the report. UMC had predicted at its previous investors conference that 0.13-micron and smaller processes would rise to account for 10% of production in 2003, while the main profit drivers would still center on 0.18-micron and larger processes.

Although UMC is behind rival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TSMC) in 0.13-micron production for certain products, it has been able to upgrade its 0.13-micron FPGA production for Xilinx to the 12-inch level, added the report.

大家請自行去看nvidia最新的晶片GeForceFX
就是交給台積電用最新的12吋.13製程製造,
結果第一批nvidia改變以前的策略掛上自己的牌子出售
主要原因就是怕台積電的良率太差,沒辦法交貨
重蹈覆轍,砸了自己的招牌
------------------------------------------------

---http://forum.1bits.com/showthread.php?s=426f064e7c699175ab5fe5bcf673d91e&threadid;=172960


NO:152_16
台龍  於 2003/01/29 00:04
Re:【守住晶圓,守住台灣】--反8吋晶圓開放赴中大遊行邀請聲明

我們都以現在,一月2003年來做辯論的交集。但我要只出,台積電的八寸晶圓西移中國,要在2004年或2005年才量產。換句話說,一切的準備是為了2004年以後的市場在做準備。用現在十二寸晶圓還未成熟來反證兩年後八寸晶圓在中國生產的弊端,並不邏輯。我想我們都同意再一年,十二寸晶圓應該會比較成熟吧?

如果沒法未雨籌繆,那就無法成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


NO:152_17
henryhsu  於 2003/01/29 00:20
Re:【守住晶圓,守住台灣】--反8吋晶圓開放赴中大遊行邀請聲明

---台積電的八寸晶圓西移中國,要在2004年或2005年才量產。

聽你在鬼扯,八吋晶圓廠是老設備,又是台積電的老人操作,哪需要這樣久的時間??
台積電有什麼理由不把這座廠遷到中國而不遷到南科??


NO:152_18
滾石  於 2003/01/29 00:36
Re:【守住晶圓,守住台灣】--反8吋晶圓開放赴中大遊行邀請聲明

主張大膽西進是趨近賣台的行為!

請特別注意,
民進黨立委張清芳、邱創進、謝明源等三位
是民進黨人士第一次公開正面跟江八點唱合的.

看看他們說辭,幾乎是過去兩年多來中國批評台灣政府、
台灣的中國派唱衰阿扁政府那一套罵辭的翻版。

他們的立場和露骨地公開唱合的動機都相當值得予以質疑.

他們的舉動是不是也意味著:

「台灣經濟統合中國,最後勝利已經不遠了,所以不必再小心隱藏了」?
(請參考以下天下的評論)

我們應密切注意民進黨與阿扁的走向,是不是連他們也要我們認了?

============================================================

----------該死的民進黨三立委向中國表態

/馬非白

 江八點屆滿八週年,中國官方向台灣喊話是理所當然,台灣的中國派隔岸唱合是奴才的必然,但是,民進黨籍立委也急急忙忙在24日舉行記者會呼應中國對台施壓,可就莫名其妙到了極點、令人氣憤到了極點。

 民進黨內有屈指難數的公職人員汲汲於跟中國搞通商,媒體上迭有披露,其中有多位都是呼之欲出的知名人物,甚至有黨內地位甚高的元老為了商務疲於兩岸奔走,偷偷摸摸已經夠惹人議論了,現在居然有民進黨立委公開站出來呼應江八點,不但倒果為因要求全面開放,還搬出「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原則將政府一軍進行正面施壓。

 在江八點屆滿八週年中國舉行紀念研討會的同一天,在中國官方發言人板著臉強硬回絕陸委會主委蔡英文呼籲中國修正江八點的同一天,站出來呼應中國對台統戰喊話的民進黨立委,就是:張清芳、邱創進、謝明源等三位。

 他們之所以莫名其妙,最主要有兩點。第一,他們是民進黨人士第一次公開正面跟江八點唱合的,請特別注意,他們是「唱合」,而不是「回應」;第二,他們在記者會公開唱合的言詞、論點,以及對扁政府所作的批評,幾乎讓人誤以為是出自中國派的嘴。

 這三位立場和公開唱合的動機都相當值得予以質疑的民進黨立委,他們唱合江八點的說辭有以下幾個重點:

 一、「戒急用忍」不但不能鎮住台商徹底西進,反而加速台灣對大陸經貿的失衡,可說是徹底失敗。
 二、政府的大陸政策一直搖擺不定,讓台商相當失望,應落實「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原則,才是全球化潮流下,台灣維持競爭力的唯一良方。

 三、用來抵銷台商西進壓力的「南向政策」,是註定要失敗的。

 四、大陸市場已經成為國際貿易最重要的決戰地,台商積極投資大陸已經是勢不可擋,許多台商已經開始在大陸置產、落地生根,甚至開始入大陸戶籍。

 看看這些說辭,幾乎是過去兩年多來中國批評台灣政府、台灣的中國派唱衰阿扁政府那一套罵辭的翻版。在同一天,正在搞舊政權復辟的連戰也舉行記者會,他都知道要求中國調整僵硬的對台政策,不要將一個中國無限上綱。不管台灣的中國派是不是在等一月三十日江八點公佈屆滿八週年之日才要有所動作,至少到今天為止,他們都尚未有動作;但是,民進黨籍立委竟搶先以公然之姿向中國表態,豈不突兀、豈不令人愕然!

 這三位民進黨立委的記者會顯然是以張清芳為首,因此,他的發言特別多、特別露骨、特別倒果為因。

 張清芳以『李登輝前總統提出「戒急用忍」政策以來,不僅未能鎮住台商的大舉西進,反而在我方改革開放腳步跟不上全球化潮流之下,加速台灣對大陸經貿的失衡』為由,因而斷定『戒急用忍政策徹底失敗』。

 戒急用忍政策失敗是事實,但不是「徹底失敗」。該政策提出後,由於配套措施跟不上及行政官僚心態問題,造成了政策歸政策、不忍歸不忍,我懷疑其中是否涉及行政懈怠或有中國派官僚故意懈怠、放水,因此,過去13年中,台灣產業對中國的依賴度呈現直線陡升,李登輝當時或有無奈與無力也不一定,但最起碼因為有個政策在那裡,行政官僚容有懈怠放水之疑,仍不敢太明目張膽,才不致使台灣全面性傾頹向中國,從這樣的角度評價「戒急用忍」,不應判定為「徹底失敗」。

 中國派批判「戒急用忍」「徹底失敗」,是以對中國全面性開放為主要思考及訴求,張清芳等人在記者會的談話,自始至終,同樣讓人感覺幾乎也是以此為主調,他們鸚鵡學舌地直接套用中國派的罵辭,批判政府的中國政策始終圍繞在「戒急用忍」政策上打轉,他們更明白地對台積電8吋晶圓廠西下案(「西下」是阮銘教授所創的用詞,他認為錢進中國不是讓台灣提昇的「進」,而是加速使台灣退化沉淪的「下」)表示了西下中國的高度肯定。

 張清芳等人更詭詐地利用「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的大傘,為「掏空台灣、債留台灣」脫罪,「掏空台灣、債留台灣」是類似張清芳等人所主張『大舉西進』的結果,不但與「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無關,也不能拿「積極開放、有效管理」來解決「掏空台灣、債留台灣」的果,「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更不是、也不應該是他們所標榜、推銷的『大舉西進』,張清芳等人使用正反詭辯術企圖誤導扭曲「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政策的精神與實質內涵,簡直達到非常大膽的程度。

 他們學中國派學得可真像,連論述邏輯都學得一模一樣,什麼是『政府的大陸政策一直搖擺不定』『前後矛盾』?身為民進黨籍立委難道不了解,就因為中國的對台政策堅持不變、台灣內部又有中國代言人對台灣政府施壓,台灣政府為了維護台灣主權立場與維持台、中關係穩定發展,才必須不斷嘗試調整平衡點,中國派對他們祖國中國不敢吭氣,只知替中國執行促統政策而污衊為『搖擺不定』、『前後矛盾』、『鎖國心態』,難道民進黨內也出現了中國派嗎?

 他們學中國派學到連「南向政策」都全面予以抹煞,學中國派學到比中國派更像中國派,竟然連中國派都不敢輕易把話講死的那一句也說出來了:『南向政策其實注定失敗』。這是從那位叫做邱創進的立委口中說出來的。

 「南向政策」無論在政策面或執行面都有必須檢討之處,但是,誰能那麼肯定『南向政策其實注定失敗』?最近引起議論的《中華聯邦》一書作者大前研一,即使沒搞清楚包括新加坡在內的東南亞國家最新動向,即使一味地獨鍾於中國而大力鼓吹西下中國,卻猶不敢對東南亞市場遽下斷語,那位叫做邱創進的立委憑什麼敢如此「鐵口直斷」?邱創進和這陣子強力替《中華聯邦》進行鼓吹的中國派,都應該好好去了解新加坡和東協的最新動向和政策,認真研究一下這些國家尤其是新加坡面對中國磁吸效應的做法,不要被中國媒體蒙騙和誤導了。

 張清芳等人跟著中國派起鬨誇大說:『許多台商已經開始在大陸置產、落地生根,甚至開始入大陸戶籍。』希望藉此動搖民心,他們更造謠栽贓「掏空台灣、債留台灣」是因『政府逼著台商要「選邊站」』,簡直莫名其妙、惡毒到了極點。

 他們不但宣稱『大陸市場已經成為國際貿易最重要的決戰地,台商積極投資大陸已經是勢不可擋』,還一方面說只有西下中國才是『台灣維持競爭力的唯一良方』,另一方面則露出馬腳地坦承『大陸各地台商起碼供給超過1億大陸人口的工作與生活』,前後矛盾,台商西下中國根本就是去創造中國人的就業率,成就中國的競爭力,擴大台灣的失業率、降低台灣的競爭力。

 當政府千方百計要救台灣的失業率之際,執政黨的立委卻大力鼓吹西下中國創造『供給超過1億大陸人口的工作與生活』,更大言不慚地包裝成『台灣政府何不因勢利導,讓台商在大陸市場結合各國資源靈活發展,讓我國企業在大陸市場成為舉足輕重的領導品牌?』的華麗外衣。

 中國市場誠然是值得台商去開拓的,在台灣無法生存的夕陽產業誠然是需要一個可供他們生存、發展的空間與市場,但是,絕對不是中國派及張清芳等人所說的那一套一廂情願、一面倒、以中國為祖國的做法,奉勸張清芳等人,不要跟著中國起舞,既然是台灣的立法委員就要作得像個台灣的立法委員,盡職的話,就認真的告訴我們,什麼才是你們口中所說的『一套符合現狀且戰略目標一致的指導原則』,不要再鼓吹『大舉西進』啦!

 最後,送張清芳等人一句美國羅格斯大學講座教授李正福所說的警語:「主張大膽西進是趨近賣台的行為」。

(2003.01.26 13:35)

=============================================================


NO:66_2

天下  於 2003/01/14 01:17
Re:中國──布什心中的邪惡軸心”(2)


>常識告訴我們,當秘密活動轉為公開活動時,這種大膽舉動往往意味著,這些秘密活動者認為最後勝利已經不遠了,所以不必再小心隱藏。就好像當中共大軍要打過長江時,上海的地下黨躍躍欲試進行公開活動一樣。

台灣的統派媒體,統派政客與統民,也是一樣,一心有如中共將至.
他們的舉動是不是也意味著「最後勝利已經不遠了,所以不必再小心隱藏了」?




NO:152_19
滾石  於 2003/01/29 09:26
Re:【守住晶圓,守住台灣】--反8吋晶圓開放赴中大遊行邀請聲明


一個國家的領導者,
無法在言行上堅持其國家理念、信仰,
讓人民感受其全身散發著「為鄉土、為國家」
而粉身碎骨在所不惜的氣質與骨氣,那麼被看扁自是理所當然。

開放晶圓廠赴中,
扁政府的緩兵之計,何止是台聯黨受騙,絕大多數的台灣百姓都被騙了。

開放晶圓廠,
重點是在高科技人才技術的外流,
以及週邊相關產業的群起追隨。
這種種勢必造成台灣的經濟雪上加霜、失業率的更加升高。

這幾天民進黨上下口徑一致,為八吋晶圓的登陸強辯.
有這種黨及總統領導台灣, 中國完成「以經促統」可期矣!

我們不得不懷疑民進黨還值得老百姓支持嗎?
是否有一天這些深愛台灣的老百姓被賣了,還傻傻的替民進黨數著鈔票呢?

台灣人民豈可對此掉以輕心?

============================================================

---------豈僅送肉飼虎 簡直出賣台灣

◎水東流 2003,1,29

 經濟部跨部會審查會,「原則同意」台積電八吋晶圓廠赴中國投資,前總統李登輝痛批這是送肉飼虎。其實,李前總統的批評太客氣了,如指政府此舉是賣台行徑,也不為過!

 在去年,八吋晶圓登陸的問題攪得沸沸揚揚之際,不但國內有識之士皆力阻成案,即連美日等國亦十分關切。後來此案靜寂下來,原以為扁政府已認知到此種高科技登陸的危險性,而停止推動。豈知,竟是緩兵之計!何止是台聯黨受騙,絕大多數的台灣百姓都被騙了。

 目前對岸的中國部署飛彈瞄準台灣,不放棄武力攻台,且處處時時打壓台灣在國際上的生存空間,恨不得一夕之間將台灣收歸中國所有。而現在執政的民進黨政府,竟要把對台灣這麼重要的高科技,移到中國上海去,吾等實不敢想像扁政府到底在想什麼?難道大前研一的預言,真的會在二○○五年成真嗎?

 此等高科技即使是有充分的配套,也應考慮再三。更何況現今配套全無就要開放「前(錢)進中國」?儘管辯稱,只是把一個在國內產能閒置已久的舊廠移往上海生產,且不裁減國內員工,但這些根本不是重點。重點是在高科技人才技術的外流,以及週邊相關產業的群起追隨。這種種勢必造成台灣的經濟雪上加霜、失業率的更加升高。請問總統先生,以及民進黨的各位大爺們,要如何讓老百姓家家鍋裡有隻雞?

 再說配套措施,行政院早先將「高科技保護法草案」送交立法院後,就不聞不問,放任立法委員擋下不予審查,而擋下的立委中竟然有執政黨的人!這是不是民進黨在玩兩手策略?

 十餘年前,脫離國民黨而另行創黨的新黨,其言行均傾向中國,一副反台急先鋒的模樣,被民進黨人士質疑是在出賣台灣,而當時新黨的反擊是:真正會出賣台灣的將會是民進黨,因為大家都在民進黨口口聲聲愛台灣中,相信了民進黨一切作為都是為了台灣好,而失去對民進黨的戒心。如今是否真應驗了該黨之語?

 然而,這幾天民進黨上下口徑一致,為八吋晶圓的登陸強辯、譏諷台聯黨的強烈抗議,並有意與台聯黨及李前總統劃清界線。我們不得不懷疑民進黨還值得老百姓支持嗎?是否有一天這些深愛台灣的老百姓被賣了,還傻傻的替民進黨數著鈔票呢?

 偏安、推託,全無「台灣之子」之骨氣的心態。一個國家的領導者,無法在言行上堅持其國家理念、信仰,讓人民感受其全身散發著「為鄉土、為國家」而粉身碎骨在所不惜的氣質與骨氣,那麼阿扁被看扁自是理所當然。阿扁的確已被看扁,否則不會喊出「不要看扁阿扁」。放著「台灣正名、台灣建國」永續經營之總根頭的希望工程不做,整天為兩岸三通直航、晶圓登陸的西進拚經濟而作嫁。將國家組織視為公司組織在經營的扁政府團隊,只會在公司的利字當頭下,將國家的魂魄作踐殆盡罷了。 (自由時報 自由廣場)



NO:152_20
Brave  於 2003/01/29 12:42
Re:【守住晶圓,守住台灣】--反8吋晶圓開放赴中大遊行邀請聲明

>一個國家的領導者,
無法在言行上堅持其國家理念、信仰,
讓人民感受其全身散發著「為鄉土、為國家」
而粉身碎骨在所不惜的氣質與骨氣,那麼被看扁自是理所當然。

Well-said.


NO:152_21
土翀  於 2003/01/29 15:14
Re:【守住晶圓,守住台灣】--反8吋晶圓開放赴中大遊行邀請聲明

這幾天民進黨上下口徑一致,為八吋晶圓的登陸強辯.
有這種黨及總統領導台灣, 中國完成「以經促統」可期矣!
我們不得不懷疑民進黨還值得老百姓支持嗎?
是否有一天這些深愛台灣的老百姓被賣了,還傻傻的替民進黨數著鈔票呢?

台灣人民豈可對此掉以輕心?

恐怕阿扁跟民進黨已經腐化 權力讓人腐化 萬萬沒想到民進黨腐化如此之快
2004年總統該選李登輝擁有700萬張選票 出任2004年台灣總統
民知所欲 常在我心 一個整天思考造福台灣人民 李登輝總統
積極開放 有效失業自殺一個整天思考造福中國人民 無路用人 阿扁

2004年 你選700萬張選票李登輝 還是480萬張選票無路用人 阿扁



NO:152_22
心聲  於 2003/01/29 20:20
Re:【守住晶圓,守住台灣】--反8吋晶圓開放赴中大遊行邀請聲明

領導的一言一行具指標性.

阿扁的舉動清楚意味著他是有「統合論」走向.


NO:152_23
內幕  於 2003/01/29 21:36
Re:【守住晶圓,守住台灣】--反8吋晶圓開放赴中大遊行邀請聲明

在阿扁的心目中,他唯一需要負責的選民只有張忠謀,曹興誠,王永慶,張榮發這些財閥而已

NO:152_24
心聲  於 2003/01/29 22:06
Re:【守住晶圓,守住台灣】--反8吋晶圓開放赴中大遊行邀請聲明

問題是這些財閥無一不支持「統合論」.
阿扁不敢不要他們所要的,是阿扁自己的問題,
我們所最擔心的是台灣人不敢不要阿扁所要的.
這不是跟阿扁一樣真了然?


NO:152_25
XX  於 2003/01/30 03:35
Re:【守住晶圓,守住台灣】--反8吋晶圓開放赴中大遊行邀請聲明

是愚或是瘋?

這些財閥的XX被阿共捏住,
阿扁的XX被這些財閥捏住,
而台灣人的XX不得不被阿扁捏住?

推論:阿共捏住這些財閥的XX,就捏住台灣人的XX.


NO:152_26
楊華  於 2003/01/30 04:08
Re:【守住晶圓,守住台灣】--反8吋晶圓開放赴中大遊行邀請聲明


有人説是夜郎自大,我看臺灣郎比業郎還自大!

產業轉移本來是自然的事情,美日歐無不如此。你們不願意可以往別處轉移。好像沒有臺灣大陸就不能發展電子產業似的。

大陸的超級計算機(不算聯想公司拿美國的芯片搞的)臺灣也沒有嘛。臺灣的所謂咨詢產業大體上是代工廠,技術水平不低,但是也不是你們一家嗎。

眼看著韓國要攆上了,自己也不著急?我可以打賭,少則10年,多則20年,大陸的技術差不多能夠趕上你們啦,那時候只能怪自己演眼光不大啦。

明擺的,多賺些,可以多投入到研究和教育中去,這樣自己才能保持領先,故步自封,能有希望嗎?



NO:152_27
滾石  於 2003/01/30 05:06
Re:【守住晶圓,守住台灣】--反8吋晶圓開放赴中大遊行邀請聲明


「放虎出柙」=「移柙中國」.

半導體產業是北京政權處心積慮想培植的產業,
志在取代台灣,壯大財力,促使中國軍隊早日科技化以達攻台統一之目的。

只要具正常思維的人均了解搬到敵國的資產(工廠、技術、人員)
就是敵國隨時可用以要脅的人質、物質,
北京之所以會笑臉迎接不加害台商,甚至給予優惠與方便,
是因為這些台商有利於中國之經建,能服務中國之政策目的。

但一有對中國不利之舉動,
以中國專政的特質,
勢必馬上
將這些人質、物質置於死地,到時,誰敢吭聲?


============================================================

-----放虎出柙咬死對手,還是同流合污反噬飼主?

/黃天麟

 經過正反雙方的論辯,我國晶圓代工龍頭據以登陸投資設廠的正當性已日趨薄弱。登陸是為了中國廉價勞工嗎?不!晶圓製程中勞工在總成本所占比率微不足道,不構成其為西進之理由。那麼,是不是為了中國龐大的市場?應該也不是,由於中國已加入WTO,有遵守國民待遇的義務,亦即各國生產的晶片均可賣到中國市場,不會受到不同的待遇,是以全球市場(包括中國)之確保與開拓,基本上端賴技術與品質之提升,設廠中國之必要性顯已減低,甚至已無必要。為了接近市場嗎?這也似是而非,如果這一理由可以成立,往後台、日的產品都休想賣到美歐市場,美歐的晶片也同樣休想占有東亞的市場,因為距離太遠不接近市場。可見這些屬莫須有之理由,一攻即破。

 但當黔驢技窮之際,西進論者最近又想出一絕妙的說法,他們說:讓台積電登陸等於「放虎出柙,這樣才能咬死對手」,亦即開放晶圓登陸是用以對付中芯、宏力,並將其摘除。乍聽之下似有道理、似一高明的謀略,但稍具頭腦的人應會反問:「有可能嗎?」

 大家都知道,半導體產業是北京政權處心積慮想培植的產業,志在取代台灣,壯大財力,促使中國軍隊早日科技化以達攻台統一之目的。北京會傻到讓台灣來的廠商咬死他的寶貝嗎?只要具正常思維的人均了解搬到敵國的資產(工廠、技術、人員)就是敵國隨時可用以要脅的人質、物質,北京之所以會笑臉迎接不加害台商,甚至給予優惠與方便,是因為這些台商有利於中國之經建,能服務中國之政策目的。但一有對中國不利之舉動,以中國專政的特質,勢必馬上將這些人質、物質置於死地,到時,誰敢吭聲?

 是故,「放虎出柙」只是「移柙中國」之同義語,是將人質送給中國,不管這些台商是老虎或是小白兔,都只有乖乖服務中國以求保命也賺些小利。當然休想這些「移柙中國」的老虎會咬死對手,反之,可以想像得到的結局將是與對手同流合污分享市場,並為爭功,還得招兵買馬帶領台灣的關連廠商至中國,在中國形成更為完整的科技產業聚落。事實是無須爭辯的,台積電初步獲准登陸消息一出,國內IC設計廠商就已發聲,說:「前進大陸,勢在必行」,再以「必然」、「必行」的宿命語氣迫使政府放行,看來台灣產業之進一步空洞化已迫在眼前。

 我們認為,當局若真的有意去對付偷跑中國的對手,其方法絕不是讓廠商進入對手的堡壘反成人質,最可行最保險的方法應是由外面圍攻,因為攻者必須保有自由之身,才能大膽迎戰大敵,亦即應將八億九千八百萬美金(約三百一十億台幣)用於在台的研發,提升技術水準與產品的品質,降低單價爭取訂單,這也是商場致勝的鐵則,一面亦可保持台灣之就業機會及技術人才之培育,達到雙贏之局。

2003.01.26

http://home.kimo.com.tw/snews1965/specil_coul/HuangTein/HuangTein_01/HuangTein0013.htm


NO:152_28
媒抗版主  於 2003/01/30 21:29
Re:【守住晶圓,守住台灣】--反8吋晶圓開放赴中大遊行邀請聲明

此活動為2002年舊訊息

NO:152_29
柳樵  於 2003/01/30 23:10
Re:【守住晶圓,守住台灣】--反8吋晶圓開放赴中大遊行邀請聲明

無言~~~~~~~~~~

NO:152_30
Sammy  於 2003/02/08 12:18
Re:【守住晶圓,守住台灣】--反8吋晶圓開放赴中大遊行邀請聲明

>一個國家的領導者,
無法在言行上堅持其國家理念、信仰,
讓人民感受其全身散發著「為鄉土、為國家」
而粉身碎骨在所不惜的氣質與骨氣,那麼被看扁自是理所當然。

對啊,說的真好,很多民眾都是這樣的感覺,
身為台灣派的執政黨卻沒有一點台灣派的理想和作為,
所以越來越少人幫他或民進黨辯護了。


NO:152_31
Luke-Skywalker  於 2003/02/10 19:38
Re:【守住晶圓,守住台灣】--反8吋晶圓開放赴中大遊行邀請聲明

http://news.yam.com/cna/politics/news/200302/200302100133.html
黃主文:台聯盼暫停開放八吋晶圓廠赴大陸

(中央社記者黃文宗台北十日電)台灣團結聯盟主席黃主文今天指出,亟盼行政院能即時停止開放赴大陸投資八吋晶圓廠的作業,目前台聯還不知行政院的後續作業進度為何,但如果行政院繼續推動,台聯不排除在立法院新會期開議後,全面杯葛行政院。

黃主文今天在新春團拜與全體黨務及公職人員合唱成名曲「你是我的兄弟」,在「咱是最知己,好比親兄弟,咱是最知己,不分你和我,因為你是我的兄弟」的輕鬆、相互打氣勉勵的歌聲中,他同時嚴肅表示,全力拼經濟是要拼台灣的經濟,而不是將錢送給大陸去拼大陸的經濟。

他指出,經濟部未經協商,就初審通過擬開放赴大陸投資八吋晶圓廠,「台聯完全反對」,初步瞭解,行政院已有相當程度打住了,但還不清楚後續的政策到底在哪。

黃主文說,如果行政院沒有打住,台聯不排除在立法院新會期開議後全面杯葛行政院,經濟部「將錢送到大陸」,讓台灣的失業率提高,像這樣的經濟部官員,台聯不僅將要杯葛,甚至不排除請這些官員下台。台聯在新春自我期許,未來一定會加強立法院的運作機制,讓台聯的政策立場能透過黨籍立委充分表現出來,台聯並祝福台灣一帆風順、台聯黨運昌隆。


NO:152_32
台聯賣台  於 2003/02/11 13:38
Re:【守住晶圓,守住台灣】--反8吋晶圓開放赴中大遊行邀請聲明

一些不懂這個產業的人的街談巷議,如果能夠拿來當作政府的政策,那台灣就完蛋了。

看看美國人的政府是怎樣在幫他們的產業開疆拓土的,飛機、飛彈賣不出去,講兩句好話,叫智庫扯幾句鳥話,說你台灣再不買武器,2004年台海均勢就會破壞,軟硬兼施壓迫你台灣人去買,替美國人製造就業機會,才不管你台灣人買了以後是不是一堆破銅爛鐵。
你台灣人做牛做馬做產品,讓美國人享受高品質、低物價的生活,賺到一點點血汗錢存了幾年,全部一下美國人就拿回去了。

我們台灣人則是不管企業面對的是甚麼樣國際競爭局勢,如果錢那麼好賺,在台灣躺著就能賺,誰要辛辛苦苦跑去大陸?台灣企業去大陸不只是發展的問題,更是生存的問題,
你們這些不懂半導體產業的傢伙扯甚麼?台灣人不去,美國人、日本人、韓國人知道成本會更低,全部都會跑去,你以前台灣人會的技術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扯甚麼,台灣人會的黎美國、日本還是差一等,台灣人現在強的只是成本控制而已,你現在不讓他去大陸利用他們的資源,叫他們在這裡等死啊!


NO:152_34
國親賣台集團  於 2003/02/13 11:18
Re:【守住晶圓,守住台灣】--反8吋晶圓開放赴中大遊行邀請聲明

不懂就不要說

請問什麼叫做 八吋晶圓廠 什麼叫 高科技出口管制 聖瓦納條例
連這都不懂 還鬼扯中國成本低
台積電 要成本低 不如到非洲 非洲成本是中國20分之一
贊成台積電到非洲設立八吋晶圓廠 成本比中國更低廉



返 回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 本欄無作用
語法選項: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文章主題:
文章內容:
特殊符號輸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