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阿富汗戰爭引起的波浪﹕戰爭本身及可供台灣學習的教訓賓拉登及許多其他恐怖組織的領導人物至今生死不明,故無法評估美國是否有效的
達成該戰爭最重要的目標之一。不過,美國確實證明「阿富汗會是另一個越南」之
類的預測並不正確,迅速的打敗 Taliban 政權、使 al Qaeda 恐怖組織失去訓練
營地、武器製造儲存廠、及當地政府的保護。
阿富汗戰爭的軍事沿革大致可歸為下列幾點﹕
(A) 無人機 (UAV) 在戰爭中的顯著地位
才於 2001 年二月進行第一次地獄火射擊測試的掠食者 (Predator) 在阿富汗
進行了史無前例的無人機轟炸行動。無人偵察機也與 JSTAR 、衛星互補的提供
重要的戰場情報。
(B)特種部隊受重視
除了有效執行各類地面任務,美軍特種部隊還提供精確的目標位置以利
空襲。掌管特種部隊任務及低程度戰事的副國防助理秘書 Robert Andrews
就表示SOF 「dramatically increas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ir campaign,
and on the ground, they turned the Northern Alliance into a conquering army.」
特種部隊的成效也引起美軍重新檢視軍力規劃。美國海軍陸戰隊
指揮官James Jones 將軍向紐約時報指出﹕「The battlefield of the future will be defined,
if we do it right, by smaller units doing what larger units used to do in the 20th century」
(C)指管通情的提昇
Link-16 及其他相關提昇也使整個指管通情系統的訊息傳遞變的更有效。
簡言之,美國將近二十年來的軍事革命理論進一步實用化。
此場戰爭也不乏需要檢討之處﹕
(A) 美軍需要更精確的能力和更強的蒐集情報模式
美軍將領 Gregory Martin 指出美國仍沒有「ISR net」,並表示更多的偵測器
(sensors)未必是解決之道,互動及協調工具才重要。ISR 即情報
(intelligence)、監視(surveillance )、偵察(reconnaissance ),也就是在任
何時候都有效的掌握訊息並阻止敵人達成相同的目標。
Martin 認為不論武器還是後勤皆需精確的執行能力。他說「Precision delivery is a significant
and important wave of the future, It applies in many areas...[Just look at] the fact that
we may have killed some people with pallets dropped through somebodys house」
他還以預測風向為例,說明美國仍有許多需要進一步研究的項目。
(B) NATO 必須進一步整合各國的指管通情以達成一致性
換言之就是 NATO 聯合執行任務能力還有不少缺陷。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今年
四月十八日在加拿大軍人進行演習時,美國空軍F-16 誤以為地面演習射擊
為敵軍攻擊,空投一枚五百磅的雷射導引炸彈,導致四名加拿大軍人
死亡。
(C) 美軍過度依賴巴基斯坦及阿富汗反抗組織的協助
裝備不強的阿富汗組織跟美國的戰略目標並不相同,因此他們在作戰模式及人
員傷亡方面的態度也跟美軍有差。對他們而言,Taliban 跟Al Qaida 逃掉也沒
什麼關係。此外這些組織也可能在戰爭中給予美軍錯誤的情報,讓美
軍攻擊一些只對這些組織有益的目標。
巴基斯坦在邊境部署的四千名士兵也同樣有裝備及作戰意願的問題。
那麼台灣應從這場戰爭中得到什麼教訓﹖
(A) 分散機動模式仍相當有效
儘管美軍為世界最強,美國空軍還是沒法解決洞穴、強化、及地下的目標。
雖然無人機、偵察機、衛星滿天飛,他們的精確打擊能力仍無法完全
消滅Taliban 的地面軍力。
解放軍是巨大的威脅,但他們再強也比不上美軍。台灣在欺敵、要塞化等
被動手段方面投入資源絕對值得。再配合大量的野戰防空、機動化的陸軍
及飛彈,必會讓共軍感到相當頭痛。
(B) 無人機時代悄悄降臨
早已有不少人反複指出,台灣在無人機領域遠遠落在解放軍之後。台灣空軍對無人機停滯
不前的態度一定得改。再不做,就會像我們現在對太空科技沒提早投入一樣後悔。
大部份人認為下代戰機 ADF 已成空。或許有人戰機確實如此,但無人戰機未必沒有希望。
在偵察機方面, RF-16 及 RF-5 雖能執行任務,若以大量無人機配合不但能提高效率,
也能降低人員傷亡的可能性。
(C) 「人」為贏得戰爭的關鍵
這個已被說到爛的教條人人皆知,阿富汗戰爭中特種部隊的耀眼表現再度證明此點。
一些反美人士對於美軍嗤之以鼻,認為美軍不過是用錢及高科技砸死弱者而已。
這些人往往忽略美軍的高科技仍需高素質、經過嚴格訓練的人員才能發揮效果。
台灣拼命購買武器並不能保證勝利,唯有不斷提昇軍人水準及作出正確決策,
台灣才能抵抗中共的侵略。
––––––––
資料來源﹕
Michael E. OHanlon 及 Anthony H. Cordesman 的著作
和其他各類新聞媒體的報導。
這篇爛文不是正式的學術文章,故省略詳細的來源
凡是本篇跟某些英文文獻看似相同處,請一律視為我轉述
––––––––
接下來還沒決定要寫什麼,可能先談美國–巴基斯坦的互動,
或美印巴的三角關係。再說吧﹏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