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度參與點召有感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路邊社 於 2002/09/13 23:20 | |
首度參與點召有感 | |
昨天(9/12),我第一次接受國家的後備動員點閱召集(代號、地點姑隱之)。該後備旅旅長於致詞時,大略解釋了國家的政策方向: 1.人員精實政策:除了之前完成的精實案外,目前有第二度的人員精實政策,也就是常備兵以募兵為主,徵兵為輔。盼藉由人員之精簡,可以節省國防經費。 2.常備兵額縮減,後備動員兵力的角色相形吃重,故國防部除了「教育召集」(退伍後30歲以前,每兩年教召一次為原則)從原先的五天延長為10∼14天外,也恢復了停辦多年的「點閱召集」(一天),並施以簡單之軍事訓練(專長複訓)。 聽起來合情合理,不過在具體作為上,恐怕不符期待。先簡單說明本次點召的「課程」安排: 8:00~10:00 報到 八個小時裡,報到及休息的時間沒別的事,就是全員在集合廳裡看錄影帶,而所謂的專長複訓,也只是分組閒磕牙,上課的教具(槍、砲)只是擺個樣子,要不就是教官(士官)操作給點召人員看。發餉算是比較有生氣的時候(雖然菲薄),但是全程總評之,只有「無聊」兩字。無聊到什麼地步?無聊到解召時大夥而無視傾盆大雨,幾乎全員冒雨奪門而出,不肯片刻久留。 這種點召能儲備怎樣的後備兵力,不需我說,大家心知肚明。然而這種「上下交相混」的情況,還是可以找出部分原因: 1.部隊的梯次倫理凌駕於階級倫理。當點召兵踏進營門,穿軍服的士官兵對我們的稱呼是「學長」,不是階級。在稱呼上自己已先矮一截,如何集訓這群「後備兵力」? 個人以為,與其花精神在點召上,不如把訓練的重心放在教召上。讓點召回歸「點閱」的本質(即後備兵力之動員能力),而教召有相對足夠的時間,施以軍事專長複訓,比較合情合理。只是即便如此,上述兩個原因仍是後備兵力訓練的盲點,亦即心態不變,想訓練後備兵力,仍是空談。 |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