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論
回 覆 | 返 回 |
Monkey | 於 2001/03/24 00:51 |
發表內容: | |
Monkey 於 2001/03/16 10:50 發表內容:
然而,由於在客觀的政治現實上因憲法制度的不完備,造成了已經失去執政權的國民黨以及由其身所歧出的親民黨,新黨所代表的舊勢力依舊借此而把持著國會,並配合過去由彼等卵翼下之新聞媒體,製造輿論 處身在這充滿敵意的政壇,以及立場偏頗而影響力強大的媒體挾擊下,新上任的陳水扁總統總算是走過了過去風風雨雨的一年!面對著受制於客觀環境制約,而無法擺脫舊勢力糾纏以一新台灣社會的無奈現實,許多在去年318將票投給了他的支持者可以說是倍覺挫折與苦悶! 然而,正如俗諺所云:「與其詛咒週遭的黑暗,不如點亮一絲的光明」,台灣過去半世紀以來,被國民黨外來政權粗暴地壓制了人民的聲音,以致於在犧牲生無數為了追求民主政治理想的先賢前仆後繼的不斷努力下,台灣才能有了今日粗俱規模的民主自由政治,面對舊勢力的最後負隅頑抗,猶作困獸之鬥的此際,台灣人民絕對不能再讓歷史的發展腳步倒退,而輕易讓反動的腐敗舊勢力死灰復燃,重新得勢,再次殘民誤國! 本乎此,本人乃不惴簡陋,仿照義大利十五世紀的政治思想家----馬基威利的所寫就的經典名著----君王論(ARTE DELLO STATO),從台灣現實的權力運作理路,過去十餘年台灣民主化的發展歷史,以及在網路上及日常生活中與網友,同儕們就當下台灣政治的實然(IS)探討新任台灣總統所面臨的種種問題與挑戰及其可能的應對之策,以供其參考! 古代歐洲向有所謂的「君王明鑑」(MIRRO-FOR-PRINCES)類的作品,從基督教教義探討國君的治國之道,馬基威利的「君王論」表面上看來似乎也是屬於此一類型的作品,但其實他卻打破了過去的西方倫理色彩濃厚的窠臼,從現實主義的觀點自成一格,雖然爭議頗大,卻被認為西方政治學科學化的先驅! 本人不敢抱持如此大的胸懷,以及如此的崇高抱負,惟願貢獻一己之心得,提供與大家討論,俾收拋磚引玉之效,希望對目前身處極端不利困境的陳水扁總統能有所助益,故將本文名之曰「總統論」! 希望之前因「台灣論」風波而變得異常敏感的台灣統派網友勿有太聯想,本文與日本一點關係也沒有,在此先予敘明! ************************************************************ 第一章 民意 俗話說:「民意如流水」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對於已經進入政治民主化的台灣社會而言,「民意」無疑是成就政治事業,實現政治抱負的最主要基礎了!沒有民意的支持,任你有再大的抱負,如何美善的政治理想,選民就是不會把票投給你,而你也就只有孤芳自賞了!因此,掌握民意,是政治人物前途的最根本工夫! 然而,台灣歷來遭到外來統治者的統治,加上不同時間,不同地點所來的各地移民,其思想與價值觀各異,長久以來,一直很難形成逼個"主流民意",台灣先民社會,一如其他原始社會般,人民汲汲於衣食溫飽,加上外來統治者基於其自身利益,刻意杜絕了台灣人民對政治之參與,因此,過去的所謂「民意」一直隱而不顯,統治者的更迭,只要不影響到自己的衣食溫飽,任誰也不會太在意,彼的台灣社會可說是一個既缺乏國家意識,更遑論民族意識的「臣民社會」! 直到日本在十九世紀末,將台灣納入其殖民統治之下,許多近代歐洲的文明思想才輾轉地藉由日本人消化後傳到了台灣社會,也因此使得台灣人民逐漸將眼光轉到了全世界,將注意力由日常生活的衣食,轉到了更高層次的政治權力之追求上. 然而,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與其後當時中國政局的驟變,國民黨政權流亡至台灣,在日本的殖民統治架構上,更進一步予以強化,形成台灣有史以來最強大與最控制力嚴密的外來政權!彼時,其藉由政治的彈壓與對宣傳機器的掌握,將台灣民意壓制於其黨意的支配之下,「民意」,不過是其一方面強制,另一方面壟斷性的宣傳所硬造出來的假相罷了! 直到隨著二十世紀中葉以後國內外政局的數次改變,國民黨的統治力隨著蔣介石父子的死亡而逐漸消退,在1988年,李登輝依憲法以副元首身份繼位為總統,嗣後,在一番激烈的國民黨內部鬥爭中,透過彼時身為國民黨秘書長的宋楚瑜之助,而逐漸掌握黨,政,軍的權力,並將郝柏村,林洋港,蔣緯國....等等的前朝舊臣逐一排除! 彼時的宋楚瑜之所以與李登輝站在同一條陣線上,無寧是逐漸感受到了台灣民意的興起已勢不可擋,代表台灣本土民意的民進黨不斷地引導政治議題,透過街頭運動與議會鬥爭,不斷衝擊違反憲政原理的腐敗國民黨政權!在彼時,人數呈弱勢且欠缺台灣本土民意支持的國民黨,唯有進一步擴大並深化自蔣經國在行政院長任內的政治本土化,國民黨才不致於因與台灣大多數民意的直接利害衝突,而引發民眾的武裝革命而遭到全盤崩潰的命運! <待續>
阿搞 快貼續文.
請提醒一下我們這個愛讓步的總統.
猴兄好文!
Jeff兄 沒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