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Skywalker-Luke 於 2002/09/05 21:13 | |
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麻煩各位在本欄貼新聞之前,請先瀏覽一次,若有網友已貼相同的新聞,請勿重覆張貼而佔去本欄版面,敬請合作!★ ★本欄只接受新聞剪報,恕不接受任何討論及網友反應事項,謝謝各位合作!★ |
Skywalker-Luke 於 2002/09/05 21:18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09/20020905080019.html 傳美已在波灣部署十萬大軍準備攻擊伊拉克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華盛頓四日專電)「地緣戰略」全球情報新聞社指出,美國繼續在波斯灣地區及其周圍集結軍力。分析家估計,已有多達十萬名美軍部署在能夠攻擊伊拉克的地點。 報導中說,美國國防部一直在加強其運輸艦隊,並且準備運輸機隊對付伊拉克部隊。五角大廈八月二十七日表示,它已與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簽署一項二千三百二十萬美元的合約,由後者提供配備防禦紅外線地對空飛彈系統的C十七運輸機。 五角大廈也已與加州一家公司簽署維修美國海軍後備機隊的一項二千零五十萬美元合約,以支援各項空中攻擊計畫。 分析家表示,部署在波斯灣與周圍地區的美軍總數現在約有十萬人,這足以讓美國在布希總統作成決定後的幾週內對伊拉克展開攻擊。 位於華府的國防資訊中心在一份報告中說,美國一直在與當地國家的合作下悄悄部署軍隊,不讓民眾看到空運活動。 由退役海軍將領貝克與羅賓遜聯合執筆的此一報告指出,目前有八千名美軍在阿富汗境內,在阿拉伯海的海軍艦隻上還有幾千名美軍,另有二萬多名美軍部署在波斯灣的阿拉伯國家。 此外,他們指出,一千多名軍事策劃人員以及後勤和支援專家一直派駐在波斯灣地區,經由視訊會議、衛星影像和資料鏈與佛羅里達州的美國中央指揮部保持即時連繫,並已擬訂船運多達二十萬噸重型武器和其他裝備到波灣地區的計畫。國防資訊中心表示,美國也可能使用埃及與約旦的基地對伊拉克發動攻擊。一支美國陸戰隊遠征部隊目前正在與約旦軍隊進行聯合演習,該中心不排除此一演習是為美軍進駐攻擊發起點之前掩人耳目的可能性。 |
Skywalker-Luke 於 2002/09/05 21:20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09/20020905072011.html 報導稱美國將再租用商船運送軍事物資到中東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華盛頓四日專電) 在布希政府考慮是否對伊拉克展開一項先發制人攻擊之際,美國國防官員業已證實,五角大廈計劃在本月稍後租用商船運送另一批坦克和其他軍事裝備到波斯灣地區。 這家表達美國政府政策的電台指出,要求匿名的軍方人士對此事輕描淡寫,形容它是一項例行作業。 此外,軍事海運指揮部一位發言人告訴美國之音電台,利用商船運送數量相當少的裝備和物資,成本要低於使用軍方本身的運輸艦。 這將是最近幾週五角大廈第三次租用商船運送軍事裝備與物資。國防人士表示,前兩次以商船運送裝備到約旦是一項軍事演習。 報導中說,約旦與科威特都毗鄰伊拉克,同時被認為是一旦美國採取軍事行動推翻沙丹.胡笙,並遏阻伊拉克發展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努力時發起攻擊的主要國家。 美國最近在伊拉克周圍地區增加空中活動之後,即傳出美國軍方準備在本月稍後再租用商船運送軍事裝備與物資到波斯灣地區的報導。 在八月期間,美國領導的聯盟曾對伊拉克南部禁飛區的防空陣地進行八次空中攻擊,次數與六、七月的空中攻擊總數相當。軍事官員表示,這些攻擊只是回應具有敵意的伊拉克活動,他們否認這暗示聯盟飛機正在加強空中活動,為美國可能對沙丹.胡笙政權展開更廣泛的軍事行動預作準備。美國之音電台指出,美國高級官員一直在與國會議員會晤,並與外國領袖諮商可能對伊拉克採取的行動。但是他們表示,布希總統至今尚未對是否攻擊伊拉克作成任何決定。 |
Skywalker-Luke 於 2002/09/05 22:50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09/200209052120458.html 美英戰機攻擊伊拉克南部軍事防空指揮系統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五日專電) 據美國中央軍事指揮部傳真至中央社的聲明說,波斯灣地區起飛的英美聯軍戰機今天中午巡邏伊拉克南部「禁航區」上空時,遭遇伊拉克地面軍事機場的防空指揮系統威脅,基於自衛原則,發射精密導引武器還擊。 聲明中未說明聯軍戰機是否安全返航,僅表示攻擊結果仍在評估當中。 自上月稍早五角大廈下令全力摧毀伊拉克地面防空武器指揮系統後,駐防波斯灣聯軍戰機開始對來自伊拉克地面的攻擊性威脅立即予以不留情的還擊。尤其最近兩週以來,對來自伊拉克南部地面飛彈、防空砲火及雷達電波的威脅,已進行至少五次的還擊行動。自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以來,包括伊拉克北緯三十三度以南以及伊拉克北緯三十六度以北地區,均為英美聯軍劃為「禁航區」,由駐守土耳其東南部基地及波斯灣地區的聯軍戰機負責巡航,禁止伊拉克軍隊越區攻擊北部庫德族及南部什葉派的反沙丹.胡笙勢力。 |
Skywalker-Luke 於 2002/09/06 13:04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09/2002090602402.html 英軍方稱部隊兼消防任務將影響對伊拉克備戰 (中央社記者韓乃國倫敦五日專電) 英國政府為因應消防人員要求加薪百分之四十而計畫發動的大罷工,已責成軍方從各營區抽調受過消防訓練的部隊人員預作準備,但是軍方將領警告,要他們支援兩萬名部隊擔任消防任務,將會嚴重影響英國對伊拉克的作戰準備。 這些將領指出,一旦美國要求英國支援對伊拉克的軍事行動,英國國防部可能需要派遣一萬兩千至一萬四千名部隊。但是,軍方若因為消防人員威脅罷工而必須接手救火任務,將可能使英國原本承諾派往中東戰場的人數減少三分之二。 英國國防部昨天曾通令三軍,為因應消防人員可能於秋季發動的罷工,而從各營區抽調有救火經驗的人員,負責消防任務。相關的軍事將領於回報中,要求和國防部長胡恩舉行緊急會議,討論此一問題。英國首相布萊爾昨天表示,不能接受消防隊工會所提加薪百分之四十的要求。他認為,工會要求調薪的幅度不切實際,如果政府同意此一要求,將會對全國的經濟造成傷害。他建議,先由獨立機構對消防人員的薪資待遇作一通盤檢討,但是工會已斷然拒絕他的建議,並聲稱將於九月十二日以投票方式決定發動全國性罷工。 |
Skywalker-Luke 於 2002/09/06 14:30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209/20020906113502.html 一百架英美戰機攻擊伊拉克防空設施 (法新社倫敦電) 每日電訊報今天報導,大約一百架英國和美國的戰機昨天參與一項攻擊伊拉克一個主要防空設施的行動,這項行動是四年來英美聯軍對伊拉克採取的最大規模軍事行動。 每日電訊報說,昨天的突襲看來像是在美國領導的對伊戰爭開戰之前,美國將出動特種部隊的先聲。 該報說,突襲行動的目的顯然是要除去伊拉克的空防,以便載運特種部隊的直升機能經由約旦或沙烏地阿拉伯進入伊拉克,他們的任務是在未來幾個月內戰爭開打以前,找到並摧毀伊拉克的飛毛腿飛彈。 該報說,十二架戰機在突襲中投下精準的導向飛彈,但數十架支援飛機也參與行動,這是英美飛機首次在禁航區內執行巡邏任務時攻擊伊拉克西部的一個目標。 美國軍方發表的聲明說,為了因應「伊拉克最近的敵意行為」,美國與英國戰機轟炸「巴格達以西三百八十公里略偏南的一處軍用機場的空防指揮與控制設施」。 http://news.yam.com/photo_news/afp/images/200209/M20020906113502.jpg |
Skywalker-Luke 於 2002/09/06 19:12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09/200209061650218.html 傳五角大廈考慮在部署完成前開始攻擊伊拉克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華盛頓六日專電) 華盛頓時報今天報導,如果布希總統授權攻擊推翻伊拉克獨裁者沙丹胡笙,美國將需要六十到九十天完成部署攻擊伊拉克所需的部隊、坦克、軍艦和戰機。但是五角大廈正在考慮以目前已在該地區的部隊展開一項攻擊,然後再調派更多軍隊前往增援。 五角大廈表示,美國已在友好的波斯灣國家部署數目不明的作戰裝備,其中包括M1A1主力作戰坦克。 陸軍部長懷特昨天說,若干作戰裝備已在七月間由卡達運往科威特毗鄰伊拉克的地點。華盛頓時報指出,美國可能從那裡對伊拉克展開地面攻擊。 懷特告訴一批記者:「我們已在波灣預先部署許多裝備,確保它們隨時可用,並在適當的地點支持總統希望採取的任何行動,但是我們並未針對任何特殊假設情況特別採取行動。」 報導中說,美國空軍在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卡達和土耳其各有一個主要基地,但是沙烏地阿拉伯最近己表明不允許美國自其境內攻擊伊拉克,華府必須找尋其他國家部署攻擊武力。 基於此一理由和其他考量,部分軍事專家主張利用目前已在波灣地區的美軍進行三天的快速空中攻擊,再分階段輪調其他部隊增援。 利用既有部隊的三天閃電攻擊旨在孤立沙丹胡笙,並且摧毀他的指揮管制設施和他或許擁有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一位要求匿名的「沙漠風暴」戰場老將說:「如果坐著等待部署完成,你將是在存心摧毀他的武器的一場戰爭中要他使用它們對付你。」戰爭策劃人員目前考慮的一個大問題是,不會再有任何損失的沙丹胡笙是否會因此而以化學武器攻擊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以色列以資報復。 |
Skywalker-Luke 於 2002/09/07 00:55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yam.chinatimes.com/ctrealtm/world/news/200209/200209062038300441R.html 美聯邦航空總署頒布「九一一」飛行限制 王嘉源/綜合華盛頓五日外電報導 2002-9-06 20:38 為避免美國主要城市在即將到來的「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一週年紀念日再遭襲擊,美國聯邦航空總署今天公布在9月11日搭乘商業航班和私人小飛機飛行的新規定,去年遭恐怖襲擊的三個地方將實行飛行限制。 聯邦航空總署官員說,他們要求所有在規定時間內搭乘商業航班飛離或降落在規定機場的乘客,於起飛後和降落前卅分鐘坐在座位上,不要起身。這些機場有六個,包括紐約甘迺迪機場和拉瓜迪亞機場、新澤西州的紐渥克機場以及雷根國內機場、巴爾的摩-華盛頓國際機場和華盛頓郊外的杜勒斯機場。 在紐約,禁飛規定將從9月11日美東時間上午7時開始執行,直至13日下午8時結束。華盛頓的禁飛時間是11日上午8時30分至11時,屆時舉行紀念活動的五角大廈上空也將禁止飛機飛行。而在靠近白宮、五角大樓的雷根國內機場,這項規定已被確定為永久性安全措施。 除了商業航班外,聯邦航空總署也對小飛機在11日的飛行作出限制。至於去年9月11日一架被劫持航班在賓州薩默塞特郡尚克斯維爾的墜毀地點,則將在11日短時間禁止飛機接近。 上述規定不僅適用於美國的航空公司,對國外航空公司的班機同樣有效。由於擔心安全問題及旅客減少等原因,許多國內和國際航空公司減少了9月11日的航班次數。 9月11日,紐約、華盛頓和賓州薩默塞特郡三個遭襲地點預定舉行「九一一」一週年紀念活動,布希總統屆時將出席。 |
Skywalker-Luke 於 2002/09/07 11:44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09/20020907102042.html 星國防部長說蓋達組織正等待最佳時機出擊 (中央社記者吳顯申新加坡七日專電) 新加坡國防部長陳慶炎認為,國際恐怖組織蓋達組織沒有放棄他們的全盤襲擊計畫,他們目前只是在爭取時間,等待最佳時機出擊。因此,「新加坡人應該隨時提高警覺」。 陳慶炎昨天在新加坡武裝部隊指揮與參謀課程結業典禮上,針對美國去年九一一事件後的動盪局勢發表演說。他說,在九一一後,新加坡和許多國家對安全課題的先後次序可能已經改變,但是傳統的挑戰並沒有被新的非常規威脅所取代。 |
Skywalker-Luke 於 2002/09/07 12:06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209/20020907050502.html 美國防部証實十二架軍機參與轟炸伊拉克任務 (法新社華盛頓電) 五角大廈表示,十二架美國和英國的戰機昨天對伊拉克西部「一個重要的指揮與管制中心」發動轟炸,這次空襲超過平常的規模,但是並沒有特別之處。 聯合參謀本部副作戰處長羅沙准將談到昨天的空襲任務說:「這次任務的規模是否超過大部份的行動?它的規模可能比過去兩週的行動大一些,但是在過去十年或十一年我們也曾經發動數次這樣的空襲。」 倫敦每日電訊報報導,大約一百架飛機參與這次任務,其中十二架美、英戰機投擲了精準炸彈,該報說,此次任務是四年來對伊拉克所發動規模最大的一次空襲行動。 該報指出,這次轟炸的目的似乎是在開戰之前,先消滅防空設施,使特種部隊直昇機比較容易經由約旦或沙烏地阿拉伯飛進伊拉克境內,以摧毀「飛毛腿」飛彈。 |
老頭 於 2002/09/07 15:54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伊拉克首次飛彈攻擊英美聯軍艦艇 中央社 2002-9-07 14:25 -------------------------------------------------------------------------------- 上述聲明說,遭到聯軍戰機還擊的伊拉克地面反船艦飛彈陣地,位於巴格達東南方約兩百四十五英里的巴斯拉地區。聲明中未說明聯軍艦艇是否受到損壞,僅表示還擊戰果目前仍在評估當中。 在此之前,波斯灣地區英美聯軍戰機在日前 (五日) 巡邏伊拉克南部「禁航區」上空時,也曾遭遇伊拉克地面一座軍事機場的防空指揮系統威脅,基於自衛原則,發射了精密導引武器還擊。 美國中央指揮部聲明說,聯軍戰機遭到威脅位置在巴格達西方偏南約兩百四十公里的地區上空。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聯軍戰機在這次任務中出動約一百架次的戰機,「規模相當龐大」,但美國五角大廈否認報導所稱的「龐大」,僅稱規模正常。 自上月稍早五角大廈下令全力摧毀伊拉克地面防空武器指揮系統後,駐防波斯灣聯軍戰機開始對來自伊拉克地面的攻擊性威脅立即予以毫不留情的還擊。尤其最近兩週以來,對來自伊拉克南部地面飛彈、防空砲火及雷達電波的威脅,已進行至少七次的還擊行動。 自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以來,包括伊拉克北緯三十三度以南以及伊拉克北緯三十六度以北地區,均為英美聯軍劃為「禁航區」,由駐守土耳其東南部基地及波斯灣地區的聯軍戰機負責巡航,禁止伊拉克軍隊越區攻擊北部庫德族及南部什葉派的反沙丹.胡笙勢力。 |
Skywalker-Luke 於 2002/09/08 20:39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09/200209081500130.html 布希說衛星照片顯示伊拉克在製造毀滅性武器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華盛頓八日專電) 美國總統布希昨天與英國首相布萊爾會晤討論可能對對伊拉克採取的軍事行動。布希指出,衛星照片顯示伊拉克正在製造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這位總統表示:「在沙丹胡笙這樣的獨裁者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時,那不僅威脅他的鄰國,不僅威脅該地區,它也可能威脅美國或英國。」 下週四在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說時,布希也可望敦促世界領袖強制沙丹胡笙遵守聯合國武器檢查的規定。 布希昨天在大衛營與英國首相布萊爾展開三小時會談討論伊拉克威脅之前指出,國際原子能總署發表的衛星照片顯示伊拉克的武器場地有用途不明的建築物,他不知道還需要更多什麼樣的證據來說服國際社會採取行動對付伊拉克。 他強調:「我們必須為未來的世世代代處理這個問題。」 堅定支持布希總統要求以更強硬手段對付沙丹胡笙的布萊爾說:「無所事事不是我們能夠負責任的採取的政策。我們今天討論的目的就是擬訂處理此事的策略,因為我們必須處理此事。」 布希總統六日曾打電話給俄羅斯、中共和法國領袖,討論因應伊拉克威脅的方法。他告訴他們,他尚未決定是否動用美軍攻擊伊拉克。 美國之音電台昨天報導,法國總統席哈克表示,布希不應當在未獲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批准前攻擊伊拉克。俄羅斯總統蒲亭說,應當還有更多的外交方法解決有關伊拉克武器生產的疑慮。 布萊爾昨天指出,美國和英國都希望儘可能獲得廣泛的支持對付伊拉克。他說:「這是整個國際社會的一個問題,但是聯合國必須是處理這個問題而非避免處理它的場所。」 布希總統在九日會晤加拿大總理克瑞強時,將繼續爭取國際支持對伊拉克採取行動。包括副總統錢尼在內的布希政府高級官員都已表示,他們不認為另一回合的伊拉克武器檢查能夠達到任何目的,因為沙丹胡笙一再阻礙他在一九九一年波斯灣戰爭被擊敗後展開的聯合國武器檢查,並且自一九九八年起禁止檢查人員重返伊拉克執行任務。 |
Skywalker-Luke 於 2002/09/08 22:49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politics/news/200209/200209082000227.html 美反恐戰爭獲70國支持其中21國參與軍事行動 (中央社記者郭萍英台北八日電)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發生後,美國發動反恐怖戰爭,迄今已獲七十個國家支持,其中有二十一個國家派兵參與美軍的軍事行動。 九一一事件發生後的第二天、九月十二日,美國立即組成反恐怖戰爭聯盟,目前已有七十個國家支持此一全球性的反恐怖主義戰爭,且有二十一個國家參與美軍中央指揮部動員逾一萬六千名軍隊的反恐軍事行動。 美軍中央指揮部表示,單是在阿富汗,盟國就有將近八千名軍隊進行代號「持久自由」的反恐戰爭。 美軍中央指揮部指出,除了前述國家之外,另有許多國家支持反恐戰爭,支持的方式也各有不同,有的是以外交方式,有的是提供經濟援助或是財政支援,也有些國家低調而不願公開援助的方式。美軍中央指揮部表示,反恐怖主義戰爭是一項需要時間的戰爭,支持反恐的國家各有其不同的處境,參與的方式也不一樣,但盟國需要各國的支持,包括人道的援助。 |
Skywalker-Luke 於 2002/09/09 16:40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09/2002090908209.html 布希政府繼續呼籲國際社會以行動對付伊拉克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華盛頓八日專電) 布希政府今天繼續呼籲採取行動對付伊拉克。美國副總統錢尼指出,伊拉克總統沙丹.胡笙一直在發展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國務卿鮑爾表示,國際社會必須因應伊拉克構成的威脅。國防部長倫斯斐則說,一旦了解沙丹.胡笙威脅的嚴重性,國際社會將會支持美國的要求採取行動對付他。 副總統錢尼今天在國家廣播公司「會晤新聞界」電視節目中說:「國際社會試圖處理此事至今已有十或十一年,但是普遍沒有效果。制裁措施正在瓦解,各國與沙丹.胡笙貿易的意願持續增加。他也擁有大約百分之十的世界石油蘊藏,並取得足夠的非法石油收入,因此他有許多錢投資發展這些 (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計畫。」 錢尼並且證實紐約時報的一則報導所說,伊拉克一直試圖購買用來濃縮鈾製造核子武器的特殊鋁管。他說,美國已遏阻此一交易,但未說明是在何地攔截交運的特殊鋁管,或是誰運送它們給伊拉克。 國務卿鮑爾在福斯電視星期日新聞節目中說:「沙丹.胡笙不只是激怒美國。沙丹.胡笙和伊拉克政權不採取行動 (接受武器檢查) 、這許多年來違反這些 (聯合國) 決議案,是在公然對抗國際社會、違反國際社會的意願、違反多邊聯合國的意願。」 他指出,解除伊拉克武裝的最佳方式就是除掉沙丹.胡笙。華府將會繼續與世界領袖諮商,因為布希總統尚未決定動用美國軍隊對付沙丹.胡笙。 鮑爾又說,布希政府支持聯合國武器檢查人員重返伊拉克執行任務,但是他們也許不能達成解除沙丹.胡笙武裝的目標。 他表示:「你應當對武器檢查能做到什麼起步持懷疑的態度,尤其是在面對將會竭盡所能隱瞞檢查人員的一個政權的情況下。」國防部長倫斯斐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面對國家」電視節目中說:「我們今天在全球打擊恐怖主義戰爭的聯盟包括全球半數以上的國家--超過九十個國家,這是我一生所能想像的最大規模聯盟。此一聯盟在去年九月十一日還不存在,那是必須建立的,它是在一段長時間內由一個一個國家建立的。」 |
Skywalker-Luke 於 2002/09/09 16:41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09/200209091320118.html 報導稱美國官員擔心低層蓋達成員發動攻擊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華盛頓九日專電) 華盛頓郵報今天報導,對蓋達恐怖分子組織展開作戰將近一年之後,美國情報官員相信,由阿富汗境內的恐怖分子訓練營結業的數以千計蓋達組織追隨者將試圖自行發動基本但是致命的攻擊。 這些官員說,協助籌劃以炸彈攻擊美國駐東非兩個大使館以及在索馬利亞攻擊美軍的兩名主要的第二級蓋達頭目正在伊朗藏匿。領導階層出現真空狀態,也許促使從旁協調九一一攻擊的另外兩名中層蓋達成員在阿拉伯新聞網al-Jazeera預定本週播出的一部紀錄片中公開露面。 他們指出,蓋達組織高層被打散似乎造成蓋達成員間的混亂,但是並未促使他們停止活動。一位官員說,由各地的細胞組織,「我們聽到類似『你確定這是他們所希望的?』訊息。」 正在設法評估美國及其海外目標遭到威脅程度的情報官員表示,蓋達的階級組織大致已被打散,但是美國軍方成功的將蓋達組織逐出阿富汗造成了蓋達成員四處逃散,並且決心集結力量展開各種規模回教聖戰的意外後果。 郵報指出,最近幾天德國逮捕涉嫌策劃以炸彈攻擊歐洲美軍總部的一名蓋達成員和他的美籍女友,以及刺殺阿富汗總統卡賽的陰謀,都增強了前述擔心蓋達成員再度展開攻擊的畏懼。 在蓋達分子攻擊五角大廈和世界貿易中心一週年將屆之際,中央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反恐怖主義中心都發現可疑的恐怖分子之間的通訊增加。但是這些通訊或線民提供的情報都未促使美國政府官員像過去四次一樣向民眾發出警訊。 一位高級情報官員說:「十一日會比十日或十二日更可能發生一項攻擊?未必如此。」 美國執法與情報官員表示,雖然另一次大規模的恐怖攻擊可能在醞釀當中,他們更擔心的是低層蓋達成員展開卡車炸彈攻擊、刺殺活動和自殺攻擊,尤其是針對美國在海外的目標。 一位高級反恐官員說:「前往阿富汗訓練營受訓並且結業的許多人的情況鮮為人知。那些人是我們在美國內部面臨的威脅,也是美國境外最大的威脅。」 聯邦調查局已對美國境內曾進入阿富汗訓練營或與蓋達組織有其他連繫的數百人展開調查。蓋達訓練營的畢業人數難以確定,但是若干專家估計約有一萬五千人,死忠的蓋達成員只占一小部分。 這位反恐官員指出,由於許多蓋達戰士喪生、被押或藏匿,還能夠採取行動的蓋達分子急於讓全世界知道他們依然存在。他說:「在非洲或遠東的中層蓋達分子也許會說:『我們必須採取某種行動顯示我們仍在運作。』」郵報又說,蓋達成員也在改變他們的通信方法。由於情報單位已能監聽許多蓋達的電話與電腦對話,若干較高層的蓋達成員已改用信差連絡的方式。這是一種較慢但是更為安全無虞的通信選擇。 |
Skywalker-Luke 於 2002/09/09 17:45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yam.chinatimes.com/ctnews/world/news/200209/N91909111501403.html 攻伊前奏曲?美數萬噸軍火運抵中東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02-9-09 15:01 英國媒體報導,美國已為出兵伊拉克展開大型軍事部署,並將於十月中旬由加州潘道頓軍營派遣兩萬名海軍陸戰隊員前往中東。這項消息若屬實,這將是今夏美國準備攻打伊拉克以來規模最大的地面部隊調遣行動。同時,美軍已將波斯灣戰爭以來數量最大的一批導彈與軍火運到中東,並在中亞地區部署萬餘名部隊。 據英國《衛報》報導,這兩萬名海軍陸戰隊將在七十二架A-10空軍戰機的支援下抵達波斯灣地區。同時,美軍近日調動數萬噸的導彈和軍火到中東,兵員和裝備動員規模之大,是美軍自一九九一年波斯灣戰爭發動「沙漠風暴」行動以來所僅見。 據估計,已有兩千五百名美軍抵達約旦,儘管這批部隊是以演習名義前去,消息人士指出,其真正目的是為在約旦的沙漠裡提供反導彈保護,以便在美國對伊拉克發動攻擊前,對以色列提出警告,以防伊拉克對以色列發起報復性攻擊行動。 儘管美國總統布希與英國首相布萊爾七日在大衛營的會談中表示,他們尚未決定如何對付伊拉克總統哈珊構成的威脅,過去數周的種種跡象顯示,美國已開始部署自波斯灣戰爭以來規模最大的增兵行動。 報導指出,美國數千名特種部隊已在高加索和中亞國家部署,美軍第八十二空降師的近萬名士兵也在阿富汗準備就緒。在中亞地區,美國可使用喬治亞、烏茲別克和土庫曼等三加盟共和國的基地。在巴爾幹半島,美軍也能使用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的前蘇聯空軍基地。 路透上周報導,美國海軍已在八月底派遣一艘民用大型貨輪運送戰車前往波斯灣,但是消息人士透露,這艘貨輪載送的是飛彈、軍火與追蹤用交通工具,目的是為空戰大量提供軍需品。 過去一直有報導指出,美英特種部隊已在土耳其殷塞林克建立一座作戰基地,在最近數周內進入伊拉克北部展開聯絡任務。消息人士透露,英軍聯絡小組已抵達波斯灣地區,英國並可能同意派遣兩個武裝旅,支援美國預計將派往當地的三個師。 |
Skywalker-Luke 於 2002/09/10 11:52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09/20020910094024.html 布希繼續與世界各國領袖諮商伊拉克問題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華盛頓九日專電) 美國總統布希今天上午打電話給幾位世界領袖,繼續與他們諮商伊拉克沙丹.胡笙政權構成的威脅,並且敦促他們「仔細聆聽」他十二日將在聯合國大會發表的演說。布希也曾在底特律與加拿大總理克瑞強會晤,討論到伊拉克問題。 白宮新聞秘書佛萊謝指出,布希今天上午曾與土耳其總統塞翟、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和歐洲聯盟輪值主席丹麥總理拉斯穆森通電話。 佛萊謝說,今天稍後布希也將打電話給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秘書長羅伯森、埃及總統穆巴拉克和沙烏地阿拉伯王儲阿布杜拉。 他指出,布希十二日將在聯合國大會發表的演說中,說明他認為應當對伊拉克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布希總統隨後搭乘空軍一號專機前往底特律,並在當地與加拿大總理克瑞強宣布一項聯合邊界計畫,以強化兩國間的安全,同時便利雙方的合法商務與私人旅行。 白宮稍後表示,布希與克瑞強在私下會晤時,也曾討論伊拉克問題。佛萊謝告訴記者,布希總統並未明確要求加拿大領袖支持採取軍事行動對付伊拉克,克瑞強也未發表任何評論。 克瑞強說,世界各地恐怖分子的目標是製造畏懼,但是自由是「頑強的」。他堅信自由的捍衛者將會獲勝。然而,克瑞強曾明白表示,他懷疑採取軍事行動對付伊拉克的必要。 當被問到布希總統是否支持法國總統席哈克所提、沙丹.胡笙政權若不在規定的期限內遵守聯合國有關武器檢查的決議案即允許使用軍力對付伊拉克的建議時,佛萊謝說:「由於總統諮商以及提醒全世界注意伊拉克悍然違反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決議案的結果,明確的一點似乎是使用某種武力執行過去聯合國決議案的一個傾向正在成形。」佛萊謝又說,布希總統將在九一一恐怖攻擊一週年當晚向全國發表的演說也很重要,因為總統將在此一演說中設法捕捉全國對此一恐怖攻擊的反思。 |
Skywalker-Luke 於 2002/09/10 17:53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yam.chinatimes.com/ctnews/world/news/200209/N91910201501003.html 賓拉登現聲 讚揚911烈士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02-9-10 15:01 九一一恐怖攻擊將屆滿周年之際,卡達「半島」電視台九日播出新的錄影帶片段,當中可聽到一個被指為奧薩瑪賓拉登的聲音,承認九一一事件為其傑作,還有一名劫機者宣稱接受賓拉登的訓練。 播出的錄影帶收錄了據信是賓拉登的談話,他讚揚參與九一一攻擊的十九名劫機者改寫了歷史。賓拉登沒有在播出的片段中出現,也無法證實錄影帶中的聲音是否確實屬於賓拉登,不過,其聲音和賓拉登在以前錄影帶裡面出現的聲音極為相似。 錄影帶中賓拉登的旁白用阿拉伯文點名包括艾塔(劫機者之一)在內等四名成員,擔任四個劫機小組的領導人,艾塔負責「帶領攻擊第一座大樓(世貿中心雙子星大樓)的小組」,指他們的行動將征服華盛頓及紐約,改變歷史。此時畫面中出現十九名劫機者的大頭照,背景可聽到回教徒詠唱的男聲。 片段的另一部分是由劫機者歐瑪瑞發表「訣別」聲明,他感謝賓拉登提供訓練,使他們得以執行此次神聖的任務,他說必定會打倒美國等敵人,並警告美國停止支持以色列。 另外,畫面中見到劫機者用手指著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地圖,以及研究飛機駕駛手冊,但沒有照到劫機者的臉孔。 半島電視台說,這捲錄影帶的拍攝地點是在阿富汗坎達哈市,時間在這些好戰份子啟程前往美國執行九一一恐怖攻擊任務前「幾個月」。完整的錄影帶內容將在十二日播出。 |
老頭 於 2002/09/10 20:36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美國海軍航空母艦華盛頓號戰鬥群駛往波斯灣 【中央社台北十日電】 攻伊 馬不停蹄 在與加拿大總理克理蒙會唔後,美國總統布希準備搭空軍一號離開底特律,布希政府近來忙碌不已,為取得攻伊的國內外支持,由布希領軍,透過上媒體,打電話,會面等方式,爭取攻伊的支持,不過,反對聲浪並未稍歇.(美聯社)
美國海軍網站最新公佈的消息指出,母港在維琴尼亞洲諾福克的航空母艦「華盛頓號」由航空母艦戰鬥群伴隨,準備支援「南方瞭望」的軍事行動。
美國海軍表示,「華盛頓號」航空母艦的這項行動是例行性既定的軍事部署。 不過,美國海軍網站稍早在九月二日公布的消息卻表示,「華盛頓」號航空母艦及其戰鬥群準備支援代號為「持久自由」的軍事行動。 去年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後,美國即在阿富汗展開代號「持久自由」的反恐戰爭。此外,一九九二年美軍及盟邦對伊拉克的波斯灣戰爭後,聯合國宣佈伊拉克南部為禁航區,美軍就在該地區進行代號「南方瞭望」的軍事行動,這兩項軍事行動均由美軍中央指揮部擔當重任。 這次「華盛頓號」航空母艦及其戰鬥群駛往波斯灣附近,不論是支援在阿富汗的「持久自由」軍事行動,或是支援在伊拉克南部的「南方瞭望」軍事行動,都將增加美軍在當地的軍力。 |
Skywalker-Luke 於 2002/09/11 18:26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yam.chinatimes.com/ctrealtm/world/news/200209/20020911140936041VR.html 布希對伊動武 國會料將壓倒性支持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02-9-11 14:09 美國國會議員十日預測,國會將以壓倒性票數投票支持布希總統以武力推翻伊拉克總統沙丹哈珊。同時,伊拉克十日呼籲阿拉伯國家說,美國若對伊拉克總統哈珊發動攻擊,阿拉伯國家應群起攻擊美國目標。 參院少數黨領袖羅德表示,當一切按照計劃進行時,他認為這項提案最後一定會獲得國會兩院壓倒性的支持。布希政府希望在十月五日國會休會、議員返回家鄉準備十一月國會改選之前,就伊拉克動武案進行表決。 國家安全顧問萊斯與中央情報局局長泰納特十日會晤參眾兩院國會議員,促請他們同意 對伊拉克採取行動,不過兩位官員並未在會中提出顯示哈珊正致力取得或發展核子與其他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新訊息。 不過國會議員對這項決議案的細節仍有歧見。民主黨籍的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委員佩洛西表示,這項決議案若讓布希能採取廣泛的選擇,議員們可獲得一致決定,它若是一份戰爭宣言,是否通過將取決於政府提供的相關資料。 伊拉克副總統拉瑪丹在約旦首都安曼表示,伊拉克呼籲阿拉伯國家起來戰鬥,打擊侵略者在全球各地的物質與人員利益。他指出,侵略伊拉克的任何行動皆等於攻擊阿拉伯國家與人道價值,因為這種攻擊旨在建立美國霸權與新的殖民主義。 |
Skywalker-Luke 於 2002/09/11 22:45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09/200209111910341.html 一年後的世貿現場紀實 (中央社記者曾志遠紐約特稿) 解說義工、救難犬、消防局的捐款攤、販賣國旗等紀念品的小販,掛滿罹難者衣物的紀念圍牆、寫滿追思文字的簽名布條、警察、圍觀民眾......,是九一一事件一週年世貿現場週遭的現場實景。百廢待舉中,人群重新回到紐約這個著名的觀光景點,只是巍峨的雙塔不再,心頭是另一感受。 為籌備稍晚的週年紀念儀式,世貿周圍再度拉起了封鎖線。儘管無法隔著鐵絲網近距離憑弔,人潮依然隔街圍繞著整個世貿廢墟流動,或駐足其旁的聖保羅大教堂的紀念牆前,藉由牆上掛著的衣物、用品,感受這場災難帶給世人的震撼,或花美金五元購買紐約市消防局出售的紀念光碟和海報,向罹難的消防人員致敬。 在九一一驚爆事件中失去女兒的羅珊娜,胸前戴著印有女兒相片的胸章,已能夠克制失去親人的悲痛向記者侃侃而談。 她說,九一一改變了全世界,她因失去了一位親人而受到各界的尊敬和關懷,但真正應該感謝和尊敬的是冒險救人的紐約市消防局人員。 所以她毫不猶豫的買了副紐約市消防局的海報,並緊緊握住消防員的手,感謝他們的義行。 沿著世貿遺址的東側往南,隔著綠色布網穩約看得到工作人的整修情況。顯然是禁不住遊人的好奇,綠網不時出現被撕破的漏洞。 轉往南側的自由街,是日前開放供民眾的觀景走廊,透過鐵絲網望去,一個深達七層樓的大窟窿。這裡曾屹立著包括雙塔在內的六棟世貿建築群,如今只留下十六英畝的空地,當年一層層的地下停車場裸露在外,工程車在偌大的空地上,看起來像是火柴盒小汽車般的渺小。 從世貿落成至今就在此擺攤的胡立歐說,九一一後他失業了五個月,之後他重回世貿附近擺攤,賣的仍是和世貿相關的一切,不同的是這些物品已由過去觀光為主的旅遊紀念品,換成了目前以帽子、相片、國旗等為主的愛國物品。但他唯獨不賣在烈火中焚燒的雙塔照片,他說那是不道德的。 義工羅伯特不厭其煩的回答遊客和世貿有關的種種問題。雙塔倒塌前,他是一名專為觀光客解答的導遊,事變後,似乎更添人們對雙塔的好奇。 空氣中傳遞著哀傷的橫笛樂聲,那是幾位自願前來現場追悼受難者的音樂家所吹奏的;幾位穿者美國救難隊制服的人,帶著兩條救難犬,在現場臨時舖在地上的布條上簽名,向世貿兩千八百多位罹難者致意。 古納指著名叫「洛基」的羅威納犬說,九一一浩劫後的前七天,牠每天幾乎只有五小時的睡眠時間,其餘都在世貿廢墟裡,希望藉由牠靈敏的嗅覺,能在最短時間內找到生還者。可惜,牠沒有找到。 一街之隔的德意志銀行,高達五、六十層樓矗立在世貿南面,因遭到波及仍以黑色布網罩住等待整修,一面九一一後就掛在布網上的國旗,至今仍向現場工作人員和民眾,表達美國永不倒下的精神。熙攘的人群在九一一事件發生一年後,重新回到世貿週圍。在匆匆經過當地的上班族、店家川流不息的客人、維持秩序的警察及圍觀群眾的背後,隱藏的是無限的哀思和紐約市重振商機的包袱。 |
Skywalker-Luke 於 2002/09/11 22:57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09/200209111430172.html 受到「九一一」嚴重衝擊的航空與旅遊事業 (中央社記者褚盧生洛杉磯特稿) 扮演繁榮美國經濟、銜接空中交通的一百餘座大都會機場,在「九一一事件」週年前夕,顯得戒備森嚴而又泠清。一年來民眾受不了通關繁瑣的安全檢查與搭機的不便,紛紛改變旅行方式,令航空與旅遊成為恐怖攻擊後受害最深的事業之一,而民眾渡假、旅遊的方式也因此產生丕變的情況。 美國總統布希與司法部長艾希克羅今日相繼發表公開談話,一方面要求執法機構加強機場、交通要衝的安全防範措施,一方面呼籲民眾以平常心看待九一一屆滿週年,不要受到恐怖攻擊餘悸的影響,儘量保持正常作息。 然而,數字能說話。一百餘座大都會機場今年前半年的客運量報告日昨出爐,搭機旅客人次,較去年同期減少百分之二十三,是近五年來最大的跌幅。 民眾害怕搭機,最大的直接衝擊是航空、旅遊事業,根據洛杉磯加州大學安德森商學院的調查,以觀光旅遊業為主要經濟產業的紐約、舊金山、洛杉磯以及鄰近的賭城拉斯維加斯都受到無以言喻的影響。 美國全國旅遊協會更直率指出,一年前的恐怖行動,迄今陰霾揮之不去,受害最深的航空公司、連鎖旅館以及觀光遊樂業普遍面臨破產、裁員、緊縮開支、甚至關閉的命運。 以航空公司為例,業者一年來的虧損達到十四億五千餘萬美元,其中排名全球規模第一的美利堅航空,今年首季的赤字高達四億九千萬美元,而排名緊追其後的聯合航空日前也宣布該公司未來可能難以擺脫破產的命運。 在豪華級連鎖餐旅事業中,包括馬里奧、凱悅、希爾頓等著名旅店紛紛以降價、供應價廉物美的飲食為號召,希望度過嚴重蕭條的一年,等待明年的到來。不過,全國旅遊協會的研究認為最快二零零四年才可能恢復景氣。 至於觀光遊樂區,不論賭城拉斯維加斯、奧蘭多迪士尼樂園、聖地牙哥海洋公園,舉凡昔日遊人如織的地方,如今普遍盛況不再。洛杉磯環球影城既使推出了價值五十美元終年隨時入園遊覽的年票,也無法招徠僅及昔日半數的遊客。 航空、旅遊事業的欲振乏力,與再一次受到恐怖攻擊的可能性息息相關。一年來,美國政府對恐怖份子製造事端的可能性從未排除,甚至處處小心提防,各種預警消息經常佔據重要報章的醒目地位,直接、間接衝擊消費者的心理。 就以最近一週的重要新聞標題為例: 洛杉磯時報披露賓拉登的恐怖組織可能選擇攻擊好萊塢做為下一個恐怖行動目標。 舊金山紀事報稱,跡象顯示凱達組織可能破壞金門大橋。 今日美國報說,醫院與公共衛生部門嚴密追蹤生化攻擊的可能性。 芝加哥論壇報報導,「基地」組織雖受重創,但是仍然計畫侵襲散處美國各地的核能發電廠。長期籠罩於不安的陰影下,昔日搭機遨遊,動輒進住豪華旅酒店的美式旅遊,如今正出現根本的變化,民眾現在嚮往的是如何與家人相聚,共渡美好時光。換句話說,是更珍惜當下,寧可營造溫馨親情,尋求家庭生活的寧靜、平安與充實。 |
Skywalker-Luke 於 2002/09/11 23:20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yam.chinatimes.com/ctrealtm/world/news/200209/200209112223290456R.html 傳美軍中央指揮部總部13日開始遷往卡達 王嘉源/綜合華盛頓11日外電報導 2002-9-11 22:23 美國「福斯新聞網」今天引述美軍高層人士的話報導,美軍中央指揮部13日將把設在佛羅里達州坦帕市的總部開始遷往波斯灣小國卡達,此刻可能引人揣測美軍正在為可能出兵伊拉克作準備。 五角大廈或美軍中指部均不願對此報導置評。中指部總司令法蘭克斯將軍曾在去年11月表示,他考慮把總部遷往更靠近阿富汗戰區之處,並提及與沙烏地阿拉伯毗鄰的波斯灣小國卡達可能為新作戰總部所在地。 中指部督導美軍在中東、中亞、西南亞及東北非的活動。美國在波斯灣地區擁有多座基地,主要位於巴林、科威特及沙烏地阿拉伯。 美國於三年前開始擴充位於卡達沙漠地帶的烏迪德空軍基地,但在沙烏地阿拉伯拒絕讓美軍使用蘇爾坦空軍基地對阿富汗作戰後,烏迪德基地的擴建工程便在去年11月加緊趕工。 一名美國官員上個月向路透說,烏迪德基地的擴建工程已完成近80%,今年底可望全部完工。該基地位於卡達首都杜哈以西45公里處。 一旦擴建完成,烏迪德基地將轉變為一座設施最頂尖的空軍基地,擁有4500公尺長的跑道,在中東地區數一數二,可容納多達120架噴射戰機。該基地目前駐紮約3000名美軍以及50架戰機,擴建完成後美軍將擴增至1萬人。 外交官指出,烏迪德基地配備指揮設施與衛星連線設備後,每天可管控戰機實施空襲的規模達數千架次,對美國而言將成為蘇爾坦基地之外的一個替代選擇,一旦美國出兵伊拉克也可扮演重要角色。沙國已表明不會讓美軍從其境內對伊拉克發動攻擊,卡達亦曾對美國攻伊計畫表示保留。沙國境內駐紮約5000名美軍,大部分為空軍人員及戰機,部署於蘇爾坦空軍基地,負責執行對伊南禁航區巡邏任務。 |
Skywalker-Luke 於 2002/09/13 11:13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politics/news/200209/200209121830282.html 美國海軍兩個航空母艦戰鬥群駛抵波斯灣附近 (中央社記者郭萍英台北十二日電)波斯灣戰雲密佈,美國海軍核子動力航空母艦華盛頓號及林肯號兩個航空母艦戰鬥群陸續駛抵波斯灣附近海域,分別支援「南方瞭望」及「持久自由」的軍事行動,大大增加美軍在波灣地區的軍力。 由於阿曼灣緊扼荷姆茲海峽的出口,而荷姆茲海峽又是波斯灣的必經通路,華盛頓號航空母艦及戰鬥群部署阿曼灣海域,對美軍在波斯灣地區的活動提供強而有力的後盾。 此外,林肯號航空母艦及戰鬥群也駛抵波斯灣附近海域,支援在阿富汗進行的「持久自由」軍事行動。美國海軍網站的消息指出,林肯號航空母艦及戰鬥群將加入華盛頓號航空母艦及戰鬥群的序列。 華盛頓號及林肯號兩艘航空母艦都是美國海軍尼米茲級核子動力航空母艦,分別裝載約八十五架戰機,艦上各載有約五千六百名官兵,其中海軍約三千二百人,空軍約二千四百人,並配備海麻雀飛彈等先進武器。 根據美國海軍的資料顯示,一個航空母艦戰鬥群除了一艘航空母艦外,另有數艘導彈巡洋艦和導彈驅逐艦以及補給艦和潛水艇等。一九九二年波斯灣戰爭結束後不久,聯合國通過伊拉克南部為禁航區的決議,一九九五年開始美軍及盟國進行代號為「南方瞭望」的軍事行動,這項軍事行動至今仍在進行,華盛頓號航空母艦及戰鬥群最近加入「南方瞭望」的軍事行動。 |
Skywalker-Luke 於 2002/09/13 11:28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09/200209121740239.html 除了幾場虛驚美國大致安然渡過九一一週年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華盛頓十二日專電) 除了發生幾場虛驚之外,九一一恐怖攻擊一週年在美國情治單位加強戒備的情況下大致安然渡過。然而,警方和聯邦調查局幹員在巴爾的摩逮捕涉嫌隸屬一個恐怖分子細胞組織的六名男子。一艘釋出輻射的貨輪在新澤西州遭到攔阻。 --在俄亥俄州哥倫布市,一名男子告訴一位職員說他是到那裡安置一枚炸彈,在警犬嗅到爆炸物的氣味,俄亥俄州最高法院所在的一棟四十一層辦公大樓立即疏散一空,但是警方最後並未找到任何炸藥。 --在乘客報告機上的四名中東男子進行可疑的活動後,一架由田納西州孟斐斯飛往拉斯維加斯的的西北航空公司班機轉飛到阿肯色州的一個機場降落。官員表示,其中三人將以妨害飛行的罪名遭到起訴。 --華府執法官員四處搜尋一輛失竊的出租卡車。國會山莊警察局也在搜捕警方本週稍早追逐的一名阿拉伯裔男子。警方表示,他們也在留意自殺炸彈攻擊者。 海岸防衛隊一位發言人指出,一艘賴比瑞亞註冊的貨櫃輪被禁止停靠新澤西州紐瓦克港碼頭,海岸防衛隊正在調查它載運的貨物。他說:「在登上該輪後,由於關切它載運的貨物,海岸防衛隊隊長決定該輪應當在外海停泊,直到查明輪上貨物安全無虞為止。」 根據有線電視新聞網的報導,在偵測到輻射活動的痕跡後,七百零八噸的「巴勒默參議員號」被迫駛離紐瓦克港。 在馬里蘭州巴爾的摩,警方和聯邦調查局幹員正在調查六名男子,其中五人是因違反移民法罪名遭到拘押。一位執法官員表示,他們涉嫌屬於一個恐怖分子細胞組織。他們與另外兩名男子十日上午在巴爾的摩一棟公寓被捕,另外兩人已於稍後獲釋。 聯邦調查局一位發言人說,幹員們正在繼續調查前述被捕男子與恐怖分子的關係。其中三人分別來自索馬利亞、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移民歸化局一位發言人說,另外兩人分別是阿富汗裔和巴基斯坦裔加拿大公民。 一位發言人指出,這五名外國男子目前都被拘押在移民歸化局拘留中心等待遣返程序完成。 在押的第六名男子是在美國合法居留的摩洛哥人,他是因為揚言縱火而被警方持搜索狀逮捕。但是警方在他的公寓中發現屋內還有許多其他人而起疑。 巴爾的摩市警察局發言人說,警方查獲身分證件、若干照片、和一些阿拉伯文書寫的筆記本和其他文件。「他們也查獲兩部電腦,我們顯然正在繼續調查。我們正在搜查那些人用電腦上網查詢的網址,同時翻譯查獲的阿拉伯文資料。」美國廣播公司報導,警方在巴爾的摩查獲的物品包括幾十本護照、偽造的身分證、紐約市時代廣場和華府聯合車站的照片、含有阿拉伯文內容的筆記本、以及有關回教聖戰的小冊子。查獲的兩部電腦內則有與一千七百所飛行學校連線的網址beapilot.com。 |
Skywalker-Luke 於 2002/09/13 21:16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09/200209132100354.html 中央社國際時事分析:美另一反恐前線─東南亞 (中央社記者鄒明智巴黎十三日專電) 九一一驚爆案發生後,東南亞因回教人口眾多,成為美國反恐行動的重點之一。部份東南亞國家藉這個機會,重新拉攏與美國的關係。美國基於「特定且可信的恐怖攻擊威脅」的考量,決定自九月九日起關閉駐印尼大使館及領事館。 「回教共同體」的創始人之一的巴希爾 (AbuBakar Baashir) ,早年在爪哇中部成立可蘭經學校,蘇哈托時期被捕入獄,隨後流亡馬來西亞多年。原來這個地區的回教激進份子在經常赴利比亞的訓練營接受訓練,在一九八○年代則逐漸轉往巴基斯坦就讀可蘭經學校或前往阿富汗參與反俄戰鬥。 依法國世界報的報導,「回教共同體」從阿拉伯世界獲得源源不斷的資金供應,並與包括蓋達組織在內的許多回教基本教義組織建網聯繫。這個互助體系的運作,使得菲律賓南部近四百萬回教徒間暴動不斷。一九九八年蘇哈托政權垮臺後,原來被禁止參與政治活動的宗教團體重新獲得參政權,「回教共同體」的勢力進一步擴大。 九一一事件之後不到三個月,警方破獲「回教共同體」在新加坡的一項攻擊陰謀,並在新加坡及馬來西亞查出多個回教共同體的分部。絕大多數屬於溫和派的東南亞回教徒,雖然與阿拉伯世界之間的「兄弟情誼」有逐漸加深的趨勢,但對於這些與恐怖活動有關的事件依然感到震驚。 美國在越戰失敗後一度忽略東南亞,但九一一之後東南亞重新成為美國的區域戰略考量重心。東南亞位居太平洋與印度洋的海運及航空交通樞紐,臨近潛在衝突多的東北亞地區,就現階段而言戰略地位不容忽視。馬來西亞、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也因利益的考量,決定支持美國的全球反恐行動。 今年年初,美國以協助對抗菲南阿布沙伊夫 (AbuSayyaf) 反抗軍的名義,經與菲律賓政府協調後重新在該國正式部署軍隊。菲南地區的反抗軍過去與蓋達組織有過聯繫,但一九九○年代末期以來以從事虜人勒索的勾當為主。美國已經通過提供菲律賓一億五千萬美元的軍事補助,而且接受菲律賓總統雅羅育的要求,將過去走共產路線,最近幾年逐漸失去方向甚至部份變成流氓的「新人民軍」,也列入美國的恐怖組織黑名單。 美國在東南亞的反恐行動以及「回教共同體」的攻擊陰謀被偵破,對馬來西亞執政當局而言,可謂意外飛來的福氣。執政已經二十一年的馬哈地總理,突然不再是美國的拒絕往來戶,而馬來西亞國會反對勢力中的基本教義派,則因為這些事件而公信力大失,警方更是趁著打擊恐怖份子的機會,同時大舉逮捕數十名反對派人士。 在印尼方面,美國自一九九九年印尼軍隊在東帝汶鬧事之後,就取消對其提供的補助。但是在目前的國際聯合反恐行動中,雅加達可望重新獲得美國的財務援助。今年八月份美國已經提供五千萬美元給印尼作為打擊恐怖主義之用。在華盛頓的思維中,印尼部隊雖然在人權問題方面聲名狼藉,但仍是印尼政權穩定的支柱,也是防止印尼這個幅員遼闊而複雜的國家變成國際恐怖主義活動溫床的關鍵力量。 九一一之後的國際反恐行動,無疑截斷中東及南亞地區各恐怖組織及回教基本教義網路之間的聯繫,但當初這些聯繫究竟是什麼性質,緊密程度如何,至今仍是一個謎。「回教共同體」是否是蓋達組織的一部分,也沒有人能證明。原先美國曾經懷疑馬來亞是國際恐怖活動運作的跳板,現在聯邦調查局長已經承認這是沒有根據的。無論如何,東南亞回教徒的民意傾向排斥美國高傲的外交姿態,在巴勒斯坦問題上也不能苟同美國的做法。如果東南亞地區的執政當局過度壓制民間宗教力量,可能反而讓激進派回教領袖有機會坐大,使這個地區進一步走向基本教義化。萬一美國真的對伊拉克發動軍事攻擊,東南亞民意的反彈可能促使基本教義派轉趨鞏固。 |
Skywalker-Luke 於 2002/09/14 19:29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09/200209141650156.html 日媒體報導美軍航空母艦漸次進入備戰狀態 (中央社記者黃菁菁東京十四日專電) 日本產經新聞發自新加坡的報導指出,美軍攻擊伊拉克在即,美國的航空母艦已展開重新部署。真正的攻擊行動可能要等到波斯灣的二艘航空母艦完成備戰準備,即十二月以後才會發動。 報導指出,美軍消息人士表示,之前在阿拉伯海執行監視阿富汗任務的美國華盛頓號航空母艦已航向波斯灣,北阿拉伯海的警戒工作則由從日本佐世保軍港出航,八月二十七日停靠香港後,行動隱密的林肯號航空母艦來執行。另外,現正在美國本土近海演習的杜魯門號航空母艦,也預定於十一月出發前往波斯灣。該報導預測,美軍的正式攻擊行動可能要等到在波斯灣海域的兩艘航空母艦完成備戰準備,於十二月以後才會發動。 |
老頭 於 2002/09/15 23:10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波斯灣英美聯軍戰機攻擊伊拉克防空指揮設施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十五日專電) 據美國中央指揮部傳真至中央社聲明說,波斯灣地區起飛的英美聯軍戰機今天在巡邏伊拉克南部「禁航區」上空時,遭遇伊拉克地面防空指揮系統威脅,基於自衛原則,發射了精密導引武器還擊。 |
Skywalker-Luke 於 2002/09/15 23:14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補充上文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09/200209152240213.html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十五日專電) 據美國中央指揮部傳真至中央社聲明說,波斯灣地區起飛的英美聯軍戰機今天在巡邏伊拉克南部「禁航區」上空時,遭遇伊拉克地面防空指揮系統威脅,基於自衛原則,發射了精密導引武器還擊。 聲明說,聯軍戰機還擊戰果仍在評估當中。 據軍事分析家說,今年以來,聯軍戰機對伊拉克地面防空飛彈及砲火的威脅,進行了至少一百四十次的還擊,相信對伊拉克地面防空力量已造成相當破壞。 軍事分析家說,一九九一年波斯灣戰爭結束後,伊拉克重建了部分被摧毀的防空系統,除主要依賴蘇聯時代的地對空飛彈外,也藉由中共協助安裝了光纖網路防空指揮系統,以協調防空指揮中心與防空飛彈發射架之間的聯繫。自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以來,包括伊拉克北緯三十三度以南以及伊拉克北緯三十六度以北地區,均為英美聯軍劃為「禁航區」,由駐守土耳其東南部基地及波斯灣地區的聯軍戰機負責巡航,禁止伊拉克軍隊越區攻擊北部庫德族及南部什葉派的反沙丹.胡笙勢力。 |
Skywalker-Luke 於 2002/09/15 23:21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09/200209152140206.html 美媒體指被捕五嫌犯赴阿受訓返美伺機而動 (中央社記者曾志遠紐約十五日專電) 紐約時報今天引述聯邦執法當局表示,五名在紐約上州被捕的葉門裔恐怖組織嫌犯,去年夏天曾在阿富汗接受「蓋達」組織嚴格的武器訓練後,潛返美國等待進一步恐怖攻擊指令。 報導同時指出,九一一事件後被美方鎖定為涉案主嫌之一的「蓋達」恐怖組織要員畢納謝,日前在巴基斯坦落網。 美國官員表示,原籍葉門的畢納謝,是九一一劫機恐怖分子之一艾塔的室友;調查人員曾認定他是「第二十名劫機犯」,若不是自德國赴美身份出了問題,可能也參與九一一攻擊事件。 美國司法部副部長湯普森十四日在記者會上表示,這五名嫌犯住在水牛城南郊一處大型葉門社區,去年六月曾在阿富汗坎達哈的「蓋達」營地,接受武器訓練,並聽取全球頭號恐怖份子歐薩瑪.賓拉登的訓話。 這是自去年九一一以來,第一宗在美國境內逮捕小型恐怖組織的案件。一般認為,這項做法顯示美國司法當局已在本土積極掃蕩「蓋達」恐怖成員。 湯普森說,「蓋達」在美國境內的組織被清剿,對美國打擊恐怖主義別具意義,任何美國公民想支援美國的敵人,勢將面對法律制裁。 紐約時報報導說,五名嫌犯被控在阿富汗的「蓋達」訓練營接受恐佈份子的訓練,並且和月前被捕的美籍塔利班戰士林德出自同一營地。據指出,賓拉登曾到過此營地訓話。 林德已同意在恐怖組織的調查上與美方合作。不過他的律師拒絕評論,五名葉門裔美國人被捕是否出自林德提供的情報。 其中一名律師哈里斯表示,他只能說美方一直在對林德進行嚴密盤問,林德也完全、充份地合作。 這五名嫌犯是在水牛城的葉門社區內一場衝突中被捕,他們彼此隔著幾條街分散而居。聯邦官員並沒有證據顯示這五人與去年九一一攻擊有直接關連,因此控訴集中於嫌犯涉嫌向其它恐怖組織提供物資援助。其中二十九歲的艾爾旺已坦承,他與其它六名來自同一社區的人去年曾赴阿富汗一處訓練營,接受小型武器、高射砲的訓練,以及發動「聖戰」、禱告等課程。 |
Skywalker-Luke 於 2002/09/16 23:12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09/200209161550138.html 美報稱布希強硬對付伊拉克立場獲得更多支持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華盛頓十六日專電)「華盛頓郵報」今天報導,布希政府官員昨天力促聯合國自本週開始為伊拉克研擬嚴格的規定,並且堅持聯合國決議案明白指出沙丹胡笙不解除武裝的後果。此外,週末期間布希政府似乎已有一些進展,至少是在國內方面。 鮑爾在國家廣播公司「會晤新聞界」電視節目中說:「我們這次談的是要求伊拉克人如何採取行動的一項決議案,如果他們不採取行動,聯合國就必須採取行動。」布希政府希望安理會本週開始辯論,並且在「幾週而非幾個月內」作成結論。 郵報表示,布希政府似乎至少已在國內有所進展。民主黨重要人士說,他們會在未來幾週支持授權對沙丹胡笙採取軍事行動的一項表決,民意調查也顯示民眾逐漸支持布希的伊拉克政策。 曾經警告勿對伊拉克輕率採取行動的老布希總統國家安全顧問史考克羅在國家廣播公司節目中說,總統「現在正在追求高明一點的外交」。 在聯合國,約旦呼籲它的鄰邦伊拉克執行安理會決議案,其中包括允許武器檢查人員重返執行任務。 沙烏地阿拉伯在週末表示,它會遵守安理會有關伊拉克的任何決議案。當被問到支持這種決議案的美國飛機是否可使用沙烏地基地時,沙烏地外長費瑟親王告訴有線電視新聞網說:「如果有一項安理會決定•••(根據聯合國憲章的規定)每個人都有遵守的義務。」 但是沙烏地人稍後指出,他們反對美國片面攻擊伊拉克或罷黜沙丹胡笙政權目標的立場並未改變。 資深沙烏地外交政策顧問朱貝爾(Adel Jubeir)昨天在一項訪問中說,改變的是「(布希)總統走聯合國路線的決定,那是全世界每個國家一直敦促他做的。」 沙烏地人贊成聯合國通過兩項決議案的計畫,並且表示,如果沙丹胡笙允許聯合國檢查人員進入該國,他們不會反對摧毀禁止檢查人員進入的任何地點。但是他們也強調,如果安理會隨後發現巴格達「實質違反」聯合國決議案,他們直接參與任何更廣泛、多邊的軍事行動將決定於該行動的性質。 懷疑華府快速時間表的國家,尤其是中東地區國家,也對罷黜沙丹胡笙之後誰將統治伊拉克表示關切。 但是布希政府官員像過去一樣暗示,美國並不計劃單獨負起攻擊伊拉克之後的責任。鮑爾說,如果沙丹胡笙政權「以某種方式離開政壇」,如何取而代之「將是國際社會的一個大問題」。 萊斯表示,布希政府「花了許多時間開始考慮後沙丹胡笙時代伊拉克可能發生的情況」,但是不確定不能成為無所事事的一個理由。她說:「我們總是低估那些情況下的人們。我們似乎總是認為不能放手讓伊拉克人民決定自己的前途,除非他們頭上有個像沙丹胡笙一樣的血腥獨裁者。」 「新聞週刊」與「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週末發表的民意調查都發現,三分之二以上接受調查的美國人都贊成對伊拉克採取軍事行動,顯示布希總統向聯合國發表演說後已有更多人支持他的立場。 郵報指出,雖然布希並未要求一項支持攻擊伊拉克的國會決議案,他已表示國會必須開始辯論伊拉克問題,而不必等待聯合國採取行動。 參議院民主黨領袖達希爾(南達科他州)說,他相信兩黨能在十一月五日國會期中選舉之前就一項決議案達成共識。 達希爾在「本週」電視節目中說:「我們會更願意採取我們在九一一恐怖攻擊後使用的模式,大家一起坐下來草擬使用武力的一項決議案,然後一致表決通過。無論他們希望怎麼做,我們都已準備妥當。」紐約州民主黨籍參議員希拉蕊•柯林頓也說,她可能支持軍事行動。她說:「如果那是對的事,我會支持總統。我對賓夕法尼亞大道另一端(白宮)作成這些困難決定的情形知道一點。」 |
Skywalker-Luke 於 2002/09/16 23:36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09/2002091604406.html 六成七美國民眾支持布希攻打伊拉克 (中央社記者曾志遠紐約十五日專電)美國攻打伊拉克似迫在眉睫,民調行情也有水漲船高之勢。新聞週刊最新一期民意調查顯示,百分之六十七的美國民眾支持對伊拉克的軍事行動,不過也有四成九的人認為,布希的攻伊計畫欠週延。絕大數的美國人相信,攻打伊拉克會破壞美國與阿拉伯國家的關係,更會導致恐怖主義的反擊。 時代雜誌日前也曾就相關議題進行民調,當時贊成布希攻打伊拉克的民眾僅五成一,反對者高達四成;而布希的支持率,也降到自去年九一一事件以來最低的百分之六十五。 新聞週刊這份誤差率為正負百分之三的民調發現,四分之三的美國人贊成組織一支國際部隊,推翻伊拉克總統沙丹.胡笙,或是派遣突擊部隊及特種部隊生擒他,再不然就是與當地叛軍合作。 為確保能夠控制伊拉克,百分之五十五的人認為,美國應派遣龐大的地面部隊,反對這樣做的則有百分之三十七。這個問題在八月底提出時,贊成、反對者各佔一半。 布希攻打伊拉克前該否徵求國會、聯合國及歐洲聯盟的同意,贊成與反對者的比例約為二比一。百分之七十的人相信,美國攻擊伊拉克勢必掀起阿拉伯世界的敵意,也認為伊拉克會以牙還牙,動用生化武器對以色列及美國進行報復。 |
Skywalker-Luke 於 2002/09/17 23:25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09/200209172000341.html 英美戰機連串反擊已削弱伊拉克地面防空能力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十七日專電)據美國參謀聯席會議副主席佩斯表示,英美聯軍戰機近幾個月來對伊拉克「禁航區」的一連串攻擊,已削弱了伊拉克地面防空能力,迫使伊拉克軍隊將飛彈等軍事裝備移近平民區,以躲避聯軍戰機的摧毀。 佩斯指出,由於地面防空指揮雷達或飛彈,體積小、機動性強,容易移動躲藏,因此聯軍戰機攻擊伊拉克地面防空系統的目標,已從以往的小型雷達、飛彈等目標,轉移至固定難以移動的防空指揮所建築物或機場設施,使防空武器與指揮所之間失去聯繫。 佩斯是在五角大廈記者會上答覆問題時作了上述表示。有關問答全文今天由五角大廈以電子郵件傳至中央社。 同時出席記者會的美國國防部長倫斯斐也表示,巡邏伊拉克南北兩地「禁航區」的英美聯軍戰機,已改變以往只有在遭遇地面防空武器威脅時才還擊的戰術,如今是有策略的摧毀伊拉克地面所有防空指揮系統及設施。 據統轄伊拉克南部「禁航區」事務的美國中央指揮部表示,聯軍戰機巡邏伊拉克南部北緯三十四度以南「禁航區」,經常遭遇伊拉克地面防空武器威脅,基於自衛原則,常以精密導引武器還擊。今年以來,聯軍戰機對來自伊拉克地面的威脅,至少進行了一百四十次的還擊行動。 據土耳其國防新聞記者拉蕾表示,如果說這一百四十次還擊都擊中目標,則伊拉克的地面防空武力確實遭到相當大的重創,在這種情況下,伊拉克防止美國空中攻擊的能力也變得相當薄弱。 據軍事分析家說,一九九一年波斯灣戰爭結束後,伊拉克重建了部分被摧毀的防空系統,除依賴蘇聯時代的地對空飛彈外,也重建了藉由中共協助安裝的光纖網路防空指揮系統,協調防空指揮中心與防空飛彈發射架或其他機動防空武器之間的聯繫。自一九九八年以來,包括伊拉克北緯三十四度以南以及伊拉克北緯三十六度以北地區,均被英美聯軍劃為「禁航區」,由駐守土耳其東南部基地及波斯灣地區的聯軍戰機負責巡航,禁止伊拉克軍隊越區攻擊北部庫德族及南部什葉派的反沙丹.胡笙勢力。 |
Skywalker-Luke 於 2002/09/18 15:37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09/20020918125097.html 美國官員指B2進駐印度洋與攻擊伊拉克無關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華盛頓十七日專電)五角大廈今天表示,英國已經同意美國在英屬島嶼狄耶戈加西亞派駐B2隱形轟炸機的要求。但是國防官員指出,將來在此一印度洋基地部署B2轟炸機與目前策劃可能對伊拉克發動的戰爭無關。 這位官員表示,最初的談判重點是為B2轟炸機在狄耶戈加西亞建立臨時機棚,但是稍後決定建造永久性的結構安放此一精密的飛機。 他又說,英國在兩、三個月前同意美國在該印度洋島嶼為B2轟炸機建造機棚,此一工程進行也已有一段時間。但是他不願作進一步的說明。 目前還不知道美國打算在狄耶戈加西亞部署幾架B2轟炸機。然而,美國空軍只有二十一架這種造價昂貴的飛機,顯示頂多只會有幾架派駐該印度洋基地。 美國之音電台指出,這將是B2轟炸機首次部署在美國境外。美國曾在阿富汗戰事中使用此一轟炸機,但它們都是由美國往返。派駐狄耶戈加西亞將可節省該機飛抵阿富汗或伊拉克目標上空一半的距離。儘管如此,這位要求匿名的高級官員強調,此舉是一項長期計畫,與目前策劃可能對伊拉克採取的軍事行動毫不相干。 |
Skywalker-Luke 於 2002/09/18 15:39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09/20020918123084.html 布希總統再度呼籲聯合國對伊拉克採取行動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華盛頓十七日專電)儘管伊拉克昨天已表示它將無條件允許聯合國武器檢查人員重返執行任務。美國總統布希今天指出,現在是聯合國對伊拉克採取強硬行動的時候。他說,伊拉克領袖沙丹.胡笙過去曾欺騙全世界,現在不容許他再這麼做。 這位總統再度呼籲聯合國採取強硬的行動,務使伊拉克遵守所有既有的聯合國決議案。他說:「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必須以一種責成這個政權負責的方式採取行動,絕不能受到愚弄,必須對維持和平具有重大作用。」 今天稍早時,布希在納希維爾的一項政治集會中指出,「野蠻政權」構成的一大威脅是它們可能有一天會提供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給恐怖分子,而伊拉克的沙丹.胡笙政權是頭號野蠻政權。 布希強調:「美國仍然堅信我們絕不能、也不會允許全世界最惡劣的領袖勒索美國以及我們的友邦和盟邦,或是以全世界最厲害的武器威脅我們。」 白宮新聞秘書佛萊謝表示,沙丹.胡笙是無法信賴的,目前也不是對巴格達減緩壓力的時候。 佛萊謝在由華府飛往納希維爾途中告訴隨同布希總統旅行的白宮記者,國務卿鮑爾將會繼續對聯合國安理會理事國施壓,以期通過一項列舉伊拉克必須採取的措施以免聯合國採取行動的強硬決議案。 這位白宮發言人指出,聯合國與美國國會現在通過強硬的決議案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聯合國武器檢查人員在一九九八年美國與英國聯合對伊拉克進行一連串空中攻擊後撤離,隨後迄未獲准重返執行任務。巴格達在昨天送交聯合國的一封信中,提議無條件恢復接受武器檢查。 |
Skywalker-Luke 於 2002/09/20 23:27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09/200209201710202.html 美報稱軍事策劃人員主張在二月攻擊伊拉克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華盛頓二十日專電)「華盛頓時報」今天指出,根據高級國防官員的說法,美國軍事策劃人員正在集中研究以二月作為對伊拉克展開攻擊的最適當時間,他們也將大為依賴反叛的伊拉克部隊推翻沙丹胡笙政權。 俄亥俄州民主黨籍眾議員庫辛尼克說:「美國對伊拉克片面採取軍事行動是沒有正當理由和非法的。」他預測,還有幾十位民主黨籍國會議員會在未來幾天加入他們的陣營,反對布希政府的攻擊計畫。 時報表示,美國軍事策劃人員將尋求設計在幾週內集結武力,而非一九九一年波斯灣戰爭費時幾個月調兵遣將的作法。美軍將更廣為分散部署,以免製造可能更容易成為沙丹胡笙的機動「飛毛腿」飛彈攻擊目標的大型基地營區。但是五角大廈尚未對攻擊的時間範圍或軍事行動作成最後決定。 軍方也在研究在軍事行動展開的頭幾天儘可能由空中攻擊許多目標的方式。指揮官將依賴「戰斧」巡弋飛彈和B-2轟炸機,派遣十到十六架此一隱形飛機分別投擲十多枚二千磅衛星導引炸彈攻擊不同的目標。 一旦摧毀伊拉克的六十多個地對空飛彈陣地,B-52和B-1轟炸機將加入作戰,也投擲精確導引炸彈攻擊重要的指揮中心和已知的沙丹胡笙總部。這些轟炸機將分別由美國、印度洋的狄耶戈賈西亞島和英國的一個空軍基地起飛。 高級國防官員說,一項作戰計畫正由美國中央指揮部和參謀首長聯席會議參謀本部研擬之中,並且參酌國防部長倫斯斐的意見。動員的美軍人數將在七萬五千至二十五萬之間。 在此同時,美國情報官員指出,一個伊拉克共和衛隊師的兩旅部隊正在調動。美國衛星偵測到此一坦克旅和裝甲旅部隊離開巴格達北部的塔吉基地,似乎是在移往比較不容易遭到美國攻擊的地點。美國情報單位業已認定塔吉是與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有關的至少三個伊拉克軍事活動新地點之一。 |
Skywalker-Luke 於 2002/09/22 23:45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09/200209222040201.html 美對伊拉克軍事行動集中且強度極高不同以往 (中央社記者郭無患華盛頓二十二日專電)如果美國對伊拉克展開軍事攻擊,這項軍事行動將以摧毀伊拉克總統沙丹.胡笙權力核心為瞄準目標,打擊面窄化,但攻擊強度極為劇烈,將和一九九一年波斯灣戰爭完全不一樣。 雖然作戰計畫尚未確定,且未定型,但軍方官員和顧問所透露的內容顯示,以攻擊伊拉克總統胡笙為主要目標的戰爭計畫已經逐漸形成,其中包括美國作戰飛機、飛彈將要攻擊的目標,美軍地面部隊的作戰屬性、規模,以及美軍軍事行動的可能最終結果。 作戰計畫所考量的也包括美國在波斯灣地區所面對的整體局勢,特別是沙丹.胡笙一向難以預測的行為模式;例如,胡笙是否會使用生物、化學武器;以色列對伊拉克飛毛腿飛彈攻擊的反應;有多少伊拉克部隊會陣前倒戈;以及美軍是否會在巴格達或其他伊拉克城市陷入作戰泥淖等,這些問題都還沒有答案。 不過,根據熟悉擬定這項作戰計畫概念人士者透露,未來如果美軍攻擊伊拉克,將和一九九一年波灣戰爭不同,伊拉克的基礎設施和伊拉克部隊一般成員將不是美軍攻擊的目標;美軍在考量如何執行一場極高強度,且完全集中的攻擊,目標是胡笙以及支持胡笙維持權力的人以及機構。另外,一九九一年波灣戰爭,由美軍所主導的聯合國部隊先展開五週的空中攻擊,接著進行地面戰爭,未來對伊拉克的作戰,兩者可能幾乎同時展開。 |
Skywalker-Luke 於 2002/09/24 00:01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09/200209231740264.html 傳美國防情報官員質疑對伊拉克的心戰計畫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華盛頓二十三日專電)今日美國報今天報導,部分美國國防與情報官員對於五角大廈說服伊拉克指揮官在萬一美國發動攻擊時不使用他們最致命武器的一份機密報告,表示質疑。 布希政府官員聲稱,此一計畫是減少對伊拉克作戰危險的一個方式。但是高層國防和情報官員表示,沙丹.胡笙的指揮官將會在槍口下接獲他們的命令,抗命無異於自殺。 心戰是尋求說服伊拉克人,在美國展開攻擊時放下武器的一項更廣泛計畫的一環。此一戰術曾在一九九一年波斯灣戰爭時收到效果,美軍當時發現大批伊拉克俘虜身上帶著美國戰機投擲的傳單就是明證。目前,布希總統考慮中的五角大廈攻擊伊拉克計畫,則是以整個心戰計畫為主體。 要求匿名的一位高級國防官員表示,心戰會有一些說服伊拉克傳統部隊投降的效果。即使如此,伊拉克化學或生物武器以及飛彈部隊指揮官,可能是基於盲目信仰或畏懼而係最效忠沙丹.胡笙的軍官。 然而,倫斯斐聲稱,面對可能受到戰犯待遇的美國警告,伊拉克軍官也許會拒絕接受使用化學或生物武器的命令。 國務卿鮑爾則告訴國會議員,美國已開始呼籲伊拉克軍官背叛沙丹.胡笙。 今日美國報指出,這些公開聲明是五角大廈對實際操作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伊拉克軍官進行心戰的更詳盡計畫的明顯可見部分。但是國防與情報官員說,此一心戰計畫的問題,在於說服關鍵的伊拉克指揮官。 美國情報單位還不確定伊拉克是否擁有化學或生物武器,或是它們藏匿何處,以及誰在控制這些武器。倫斯斐指出,控制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是伊拉克職業軍官,他們未必都效忠沙丹.胡笙。部分美國情報官員則表示,這種武器幾乎必定是由最效忠沙丹.胡笙的核心軍官掌控。 |
Skywalker-Luke 於 2002/09/25 23:45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09/200209252120441.html 美軍今天再度空襲伊拉克防空設施 (中央社記者郭萍英台北二十五日電)美軍中央指揮部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盟軍下午再度發動空中攻擊行動,使用精準導彈攻擊巴格達東南方一百六十五英哩的阿爾阿瑪拉(ALAMARAH)及一百七十英里的塔利爾(TALLIL)附近的防空設施,反擊伊拉克對盟軍執行南部禁航區任務的挑釁行為。 美軍表示,盟軍執行聯合國對伊拉克南部禁航區決議所進行的「南方瞭望」軍事行動時遭到伊拉克的挑釁而採行自衛措施,這次攻擊行動的結果仍在評估中。 美軍新聞稿指出,盟軍上次反擊伊拉克的挑釁是在今年九月十五日。美軍表示,今年以來,伊拉克的地對空飛彈和防空火炮瞄準盟軍戰機超過一百四十次,而盟軍的空襲行動均未對準老百姓或一般建築,也極力避免傷及平民及其財務。 |
Skywalker-Luke 於 2002/09/26 13:37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09/2002092605506.html 布希強調攻擊沙丹胡笙是為防止他與蓋達聯手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華盛頓二十五日專電)美國總統布希今天強調,全世界必須採取行動對付伊拉克領袖沙丹.胡笙,以防止他與蓋達恐怖分子聯手。他指出,他要求攻擊伊拉克的行動是範圍更廣的打擊全球恐怖主義戰爭的一部分。 力促聯合國通過一項決議案以迫使伊拉克解除武裝的布希總統說,沙丹.胡笙正在貯存化學與生物武器。但是伊拉克表示這並非事實,也已允許聯合國恢復武器檢查以資證明。 儘管如此,布希繼續遊說世界領袖支持美國要求聯合國對伊拉克採取強硬立場。他強調,這不是一個政治問題,保護美國不受恐怖分子攻擊是他的職責。 布希總統說:「你可以設法把它政治化。我認為保護美國人民是我主要的義務。那是我這個總統最重要的工作,也將是未來總統最重要的工作,因為戰爭的本質已經改變,我們容易遭到攻擊。」 布希也正在要求國會通過一項決議案,以授權使用美國武力對付伊拉克。不少民主黨籍國會議員表示,白宮上週送交國會的草案要求的授權太廣,欲藉此賦予總統無限制權力動用武力推翻沙丹.胡笙政權以確保該地區的和平。布希總統一再指出,如果聯合國不採取行動解除伊拉克的武裝,美國即準備單獨採取行動對付伊拉克。 |
Skywalker-Luke 於 2002/09/28 19:55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09/200209281330102.html 英美聯軍戰機再攻擊伊拉克南部飛彈指揮設施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二十八日專電)據美軍中央指揮部發表聲明表示,自波斯灣地區起飛的英美聯軍戰機,在台北時間今天上午四時三十分左右,巡邏伊拉克南部禁航區時,使用精密導引武器反擊伊拉克地面兩處防空飛彈及雷達指揮設施。 聲明說,反擊戰果仍在評估當中。 這是連續第四天,英美聯軍戰機對來自伊拉克南部防空設施的威脅進行反擊,但不同的是,以往僅反擊單一目標,如今已連續多天同時對不同的多處目標進行攻擊,顯然聯軍戰機已升高對伊拉克地面防空武力的壓制攻勢,以利日後美國軍事推翻伊拉克總統海珊的行動。 美國國防部長倫斯斐本月稍早已表示,巡邏伊拉克南北兩地「禁航區」的英美聯軍戰機,已改變以往只有在遭遇地面防空武器威脅時才還擊的戰術,如今是有策略的主動摧毀伊拉克地面所有防空指揮系統及設施,以癱瘓伊拉克防空武力。 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副主席佩斯也表示,今年以來英美聯軍戰機對伊拉克「禁航區」已進行一百四十次以上的反擊,大幅削弱了伊拉克地面防空能力,迫使伊拉克軍隊將飛彈及雷達等軍事裝備移近平民區,以躲避聯軍戰機的攻擊。 一九九一年波斯灣戰爭結束後,包括伊拉克北緯三十四度以南以及伊拉克北緯三十六度以北地區,均為英美聯軍劃為「禁航區」,由駐守土耳其東南部基地及波斯灣地區的聯軍戰機負責巡航,禁止伊拉克軍隊越區攻擊北部庫德族及南部什葉派的反海珊勢力。 |
Skywalker-Luke 於 2002/09/30 11:30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09/200209291610117.html 媒體報導美國可能在十二月初攻擊伊拉克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二十九日專電)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新聞報」今天引述戰略專家的話說,美國已決定軍事攻擊伊拉克,而且發起攻擊的D日「極可能」是在回教齋戒月結束,也就是十二月四日左右,並可能在年底前結束全部攻擊行動。 這項發自巴黎報導說,法國政府知名戰略顧問謝利安德(Gerard Chaliand)是在接受專訪時作了上述表示,並指出美國仍希望在聯合國安理會的支持下對伊拉克發動軍事制裁,但如果未能獲得安理會支持,美國也決定以自己的力量對伊拉克發動攻擊。 昨天稍早,聯合國外交人士透露了美國要求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有關伊拉克決議草案內容,限期伊拉克七天內同意接受聯合國武器檢查人員不受限制的檢查,如果伊拉克不同意,將使用「所有必要手段」加以制裁;「所有必要手段」是指包括軍事行動的外交辭令。 根據決議草案,伊拉克有三十天的時間公布自己的核子、生化武器及彈道飛彈計劃。但據巴格達方面報導,伊拉克已拒絕接受這項由美國主導的聯合國決議草案,此外,俄羅斯也反對這項決議草案。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09/200209292000198.html (中央社記者郭萍英台北二十九日電)美軍最近一個星期來連續四天攻擊伊拉克境內的軍事設施及據點,攻擊的密度為近年來所僅見,攻擊的目標不僅限於以往的飛彈基地,也涵蓋防空及通訊設施,美軍的軍事作為明顯在為攻打伊拉克預做準備。 美軍對伊拉克一連串的軍事攻擊行動所發表的聲明指出,主要是因為伊拉克軍事設施對盟軍戰機進行鎖定的挑釁行為,美軍因而予以反擊。 自一九九一年波斯灣戰爭告一段落後,聯合國通過對伊拉克制裁的決議,其中將伊拉克南部劃為禁航區,美軍及盟國執行代號為「南方瞭望」的軍事行動,美、英兩國不時派遣戰機巡航伊國南部禁航區,監督巴格達政府遵守禁航決議。 隨著伊拉克總統沙丹胡笙一再排拒聯合國武器檢查人員入境檢查是否儲藏核生化武器,美國布希總統對伊拉克的態度日見強硬,並多次表示不惜一戰的決心,以迫使沙丹胡笙總統下台,沙丹胡笙總統也不甘示弱,伊拉克軍事設施多次鎖定美國與英國巡航的戰機,雙方劍拔弩張,使波斯灣瀰漫一股戰爭的陰影。 美軍發布的新聞稿表示,盟軍最近在伊拉克南部執行巡航任務時,伊拉克防空設施以及地對空飛彈鎖定盟軍戰機,這種挑釁行為危及盟軍的安全,盟軍戰機因而對這些防空設施及飛彈基地等軍事據點逕行予以攻擊,並將之摧毀。 不過,對照美軍公布的軍情明顯發現,美英戰機對伊拉克的攻擊行動最近明顯比以往要多很多,最近一個星期竟有連續四天的攻擊戰報,甚至一天之內發動兩次攻擊行動,攻擊的目標除了實際威脅戰機安全的地對空、反艦等飛彈基地外,對於伊拉克的防空設施例如防空高射火炮,甚至通訊設備等都一一予以摧毀,美軍攻擊行動次數的頻繁與攻擊目標的廣泛透露出不尋常的訊息,美軍似乎在為攻擊伊拉克預做準備,事先掃蕩、清除潛在及可能的威脅。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及英國準備在最近向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提出解決伊拉克問題決議草案,其中備受各方矚目的是限期伊拉克在七天內接受決議,且限伊拉克在三十天內公布所有大規模毀滅武器,如果草案獲得安理會通過,無疑是對伊拉克下最後通牒,若伊拉克仍無善意回應,美軍對伊拉克動武將指日可待。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0/01 10:40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0/2002100105104.html 白宮說空中攻擊是反制伊拉克攻擊美英戰機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華盛頓三十日專電)白宮今天強調,美國與英國聯合對伊拉克進行空中攻擊,是因為過去兩週期間伊拉克曾在禁航區攻擊聯軍飛機多達六十七次。白宮發言人佛萊謝說,他們攻擊聯軍飛機的軍事行動是「公然蔑視國際法和國際規則」。 白宮新聞秘書佛萊謝表示,自九月十六日伊拉克致函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表示接受聯合國武器檢查起,伊拉克即在禁航區對聯軍飛機進行六十七次攻擊。 他說:「這再度提醒人們:伊拉克的說詞不斷改變,但是他們的行動未變。」伊拉克昨天指控美國戰機在一週內第二度攻擊巴斯拉機場的雷達系統和航站大廈。美軍中央司令部則說,此一攻擊是針對懷有敵意的行動而以軍方機動雷達為目標的反擊。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0/02 14:31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0/200210021350137.html 英美聯軍戰機攻擊伊拉克南部軍事機動雷達站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二日專電)美軍中央指揮部發表聲明表示,自波斯灣地區起飛的英美聯軍戰機,在當地時間凌晨(台北時間今天上午五時)左右,巡邏伊拉克南部禁航區時,使用精密導引武器反擊伊拉克地面一座軍事機動雷達站。 今年以來,英美聯軍戰機對伊拉克南部地面軍事目標已進行至少一百四十次以上的反擊,最近的一次是在上週六,攻擊了伊拉克南部港口巴斯拉機場的一座軍事雷達站。 據中央指揮部說,聯軍戰機已大幅削弱了伊拉克地面防空能力,迫使伊拉克軍隊將飛彈及雷達等軍事裝備移近平民區,以躲避聯軍戰機的攻擊。 一九九一年波斯灣戰爭結束後,包括伊拉克北緯三十四度以南以及伊拉克北緯三十六度以北地區,均為英美聯軍劃為「禁航區」,由駐守土耳其東南部基地及波斯灣地區的聯軍戰機負責巡航,禁止伊拉克軍隊越區攻擊北部庫德族及南部什葉派的反海珊勢力。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0/02 19:52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210/20021002153503.html 白宮表示歡迎伊拉克人刺殺或放逐海珊 (法新社華盛頓一日電) 白宮今天表示可以接受伊拉克領導人海珊遭其人民刺殺或放逐,因為給他「一顆子彈」或是一張「單程票」,所付代價遠低於美國勞師動眾出兵打倒他。 華盛頓誓言要解除伊拉克的軍備,並推翻海珊。記者今天追問白宮發言人佛萊謝,華府是否呼籲伊拉克人殺掉海珊,他說:「(伊拉克)政權的改變會受到歡迎,不論形式如何。」 這番討論出自意外,當時有記者問起對美國出兵伊拉克所要花費代價的各種估計,佛萊謝在答覆時反駁說,伊拉克人自己有更便宜的方法。 身為美國總統布希首席發言人的佛萊謝表示:「(給海珊)一張單程票的花費與之相比少多了。伊拉克人民自己發射一顆子彈(解決他)的花費與之相比也少多了。」 他又說:「有許多方法可以去除這個禍害,總統希望世界和伊拉克人民能善加利用。」 佛萊謝雖有多次機會澄清他的說法,但他硬是不改口,不願斷然否認他是在呼籲伊拉克人刺殺海珊,而且表示布希支持能促成伊拉克「政權改變」的任何戰術。 不過,他也告訴記者,白宮不會撤銷或是修改一九七六年的一項總統命令,這項命令禁止美國或其官方人員為了政治理由刺殺外國領袖。 在佛萊謝發表前述說法後,行政部門的一位高級官員很快找上記者,堅稱華盛頓只是要呼籲伊拉克人揭竿而起,推翻海珊。 這位要求匿名的官員強調,將接受美國訓練和裝備的伊拉克反抗軍並未準備要進行刺殺行動。 他也強調,一九七六年的那項行政命令「仍然有效,然而只對美國和美國的官方人員有約束力」。 他又說,如果美國軍隊採取行動,剷除海珊的核子、化學和生物武器,而在過程中殺了他,則不能算是刺殺。他說:「我不是在推測任何行動或決定,不過在戰時,指揮官是正當的攻擊目標。」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0/02 20:01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0/200210021700190.html 土耳其軍方揣測美國可能十二月攻擊伊拉克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二日專電)土耳其立場嚴謹的親回教派「時代日報」今天引述土耳其總參謀長歐茲庫克的話說,外人難以揣測出法美攻打伊拉克的確切日期,但美國很可能在十二月間對伊拉克展開軍事行動。 這項標題為:「歐茲庫克稱美國可能在年底之前發動攻擊」的報導說,歐茲庫克是在昨晚參加國會晚宴,遭遇國會議員及媒體記者不斷追問伊拉克戰爭問題時,作了上述表示。 據報導,歐茲庫克在作出上述表示後,又強調所以揣測十二月美國可能發動攻擊,也是根據媒體報導所作的粗略研判,並無實際內幕情報。報導說,歐茲庫克同時要求媒體記者不要發布上述揣測。 總參謀部新聞室官員今天也拒絕對這項報導置評。土耳其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中唯一的回教國家,與美國關係密切,一九九一年波斯灣戰爭及去年九一一事件之後的阿富汗戰爭,土耳其都對美國提供基地及後勤支援,境內東南部印吉利克空軍基地也是美軍在中東地區的主要基地之一,平日駐守約四十架英美聯軍戰機。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0/03 10:49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0/20021003100030.html 中央社國際時事分析:美出兵伊拉克進入倒數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特稿)美國總統布希軍事推翻伊拉克總統海珊的決心,二日獲得國會眾議院兩黨領袖一致背書之後,參議院也料將在今天稍後的審議中做出同樣決議,至此,美國軍事攻擊伊拉克的行動已開始進入倒數計時。 布希在演說中也將海珊形容為罪大惡極之徒,認為海珊曾以毒氣殘酷毒殺伊北庫德人,派人殺害叛逆的自己家人,以及軍事入侵科威特之舉,又千方百計研發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等,無一善行可言,已到罪無可逭地步,理當惡貫滿盈。 布希是在獲得眾議院兩黨領袖及若干參議員一致支持使用軍事力量對付伊拉克之後,作了上述表示。眾議院說,布希此舉旨在履行憲法賦予總統的責任,即保護美國國家及人民的安全,並依法執行聯合國決議案。 在此同時,雖然聯合國武器檢查官員與伊拉克高級官員,在維也納也達成恢復伊拉克武器核查協議,但美國國務卿鮑威爾隨即表示,除非安理會通過英美兩國就伊拉克武檢問題提出的一項強硬的新決議案,否則美國不會認可剛達成的武器核查協議。 在與聯合國達成的協議中,伊拉克同意「無條件且無限制」的,讓一九九八年離開巴格達的武檢人員在十五天之內,即約十月中旬左右返回伊拉克,包括檢查國防部及共和衛隊設施,但海珊的八個總統府例外,除非武檢人員提前照會,並有國際外交人員在場,否則不能進入突檢。 但英美兩國提出更嚴苛的決議草案,希望廢除所有的限制與規定,包括武檢人員得進入所有可疑地方,包括海珊的八個總統府、清真寺及任何政府建築物,並且得自由與伊拉克技術人員或政府官員在任何地點進行秘密或公開的晤談。 此外,草案也限令伊拉克在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新決議案後,必須在七天之內全盤接受,並在三十天內提出「可接受且明確」的清單,包括所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所有相關資料,但如果伊拉克有任何作假或拒絕合作,聯合國會員國得使用包括武力的「所有必要措施」加以制裁。 目前正在安卡拉進行外交反擊任務的伊拉克副總理阿濟茲,抨擊英美兩國的強硬決議草案,認為根本是在羞辱海珊,迫使海珊無法接受,進而為美國找到對付伊拉克的藉口。阿濟茲在記者會上說,伊拉克已同意與武檢人員合作,無需再有新的聯合國決議案。 阿濟茲拒絕新的決議案,等於點燃了綁在伊拉克身上的炸藥導火線。因為對美國而言,伊拉克的任何反駁都是狡辯,旨在拖延時日而已,根本不必理會阿濟茲在安卡拉的任何談話,當前最重要的是遊說聯合國安理會的另外三個常任理事國:法國、俄羅斯及中共,支持強硬決議草案。 迄至目前,英美兩國仍在與三國進行緊密磋商,而三國也都對美英的強硬決議草案持保留態度,但跡象顯示,各造最後可能折衷採行法國提出的「兩階段式」的決議方案,即先要求伊拉克讓武檢人員開始工作,然後,如果伊拉克拒不執行,就通過第二階段決議,授權軍事干預。 實際上,法國一直在推動的「兩階段式」方案,與英美兩國提出的強硬方案差距不大,只是兩個階段之間的執行時間不同而已。法國方案中並未指出在伊拉克如果作假或違抗之後安理會進行第二階段的期限,但英美兩國方案已明確限令伊拉克如果有違抗舉動,聯合國國家可立即逕行制裁。 在支持強硬決議案方面,中共雖然一再表示反對軍事攻打伊拉克,但由於中共「國家主席」江澤民即將訪問美國,並將在布希的德州莊園農場舉行高峰會,因此中共沒有必要在此刻阻礙美國,可能在聯合國安理會表決時,會以棄權方式表態。 至於表示歡迎聯合國與伊拉克達成武器核查協議的俄羅斯,雖然主張經由外交途徑而非軍事手段推翻海珊,主要擔心戰爭會引起地區動盪,可能影響俄羅斯在伊拉克的切身經濟利益,但一如當初反對阿富汗戰爭一樣,在衡量政治利益後,俄羅斯仍然支持美國推翻前塔利班政權。自去年九一一事件之後,美國即決意剷除海珊,如今阿富汗戰爭已近尾聲,剷除時機已到,在可預見的短期內,布希相繼獲得國會參眾兩院授權對伊拉克動武之後,可望再獲得安理會通過新的決議案,授權對仍然一味拖延時日的伊拉克進行強硬制裁,如從此刻算起,美國對海珊的軍事行動,已是開始倒數計時的時候。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0/03 22:09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0/200210032000374.html 英美聯軍戰機攻擊伊拉克南部軍事防空指揮部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三日專電)美軍中央指揮部發表聲明表示,自波斯灣地區起飛的英美聯軍戰機,今天在當地時間中午(約台北時間下午四時三十分)左右,巡邏伊拉克南部禁航區時,使用精密導引武器反擊伊拉克地面一處軍事防空指揮部。 今年以來,英美聯軍戰機對伊拉克南部地面軍事目標,包括地對空飛彈陣地與機動雷達站等,已進行至少一百四十次以上的反擊,最近一次是在本週二(一日),攻擊了伊拉克南部阿庫特地區一座地面機動雷達站。 據中央指揮部說,聯軍戰機已大幅削弱了伊拉克地面防空能力,迫使伊拉克軍隊將飛彈及雷達等軍事裝備移近平民區,以躲避聯軍戰機的攻擊。 一九九一年波斯灣戰爭結束後,包括伊拉克北緯三十四度以南以及伊拉克北緯三十六度以北地區,均為英美聯軍劃為「禁航區」,由駐守土耳其東南部基地及波斯灣地區的聯軍戰機負責巡航,禁止伊拉克軍隊越區攻擊北部庫德族及南部什葉派的反海珊勢力。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0/04 22:30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0/200210041620209.html 英美聯軍戰機在伊拉克南部空投警告傳單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四日專電)美國中央指揮部今天在聲明中表示,英美聯軍戰機昨天反擊伊拉克南部防空指揮部的同時,也投下了十二萬份傳單,警告伊拉克地面防空部隊不得對聯軍戰機有任何攻擊或挑釁舉動,否則必遭到反擊。 據聲明表示,自波斯灣地區起飛的英美聯軍戰機,昨天中午巡邏伊拉克南部禁航區時,使用精密導引武器反擊伊拉克地面一處軍事防空指揮部,同時投下兩枚宣傳彈,在接近目標時自動引爆,散發出十二萬份阿拉伯文傳單。 據伊拉克官方新聞社稍後報導,西方聯軍戰機這次攻擊造成伊拉克地面五人喪生,十餘人受傷。 傳單全文如下:「伊拉克老兄,小心了:如果你繼續對聯軍戰機做出挑釁舉動,閣下在其他防空據點的同僚毀滅性教訓,將是一個榜樣。不准對聯軍戰機進行雷達追瞄或開火射擊,否則下一個將是你。」 傳單上同時有一幅顯然手繒的卡通圖畫,顯示空中一架戰機同時發射兩枚飛彈,攻擊地面一座飛彈陣地及一座防空雷達站。 今年以來,英美聯軍戰機對伊拉克南部地面軍事目標,包括地對空飛彈陣地與機動雷達站等,已進行至少一百四十次以上的反擊。據中央指揮部聲明表示,聯軍戰機已大幅削弱伊拉克地面防空能力,迫使伊拉克軍隊將飛彈及雷達等軍事裝備移近平民區,以躲避聯軍戰機攻擊。一九九一年波斯灣戰爭結束後,包括伊拉克北緯三十四度以南以及伊拉克北緯三十六度以北地區,均為英美聯軍劃為「禁航區」,由駐守土耳其東南部基地及波斯灣地區的聯軍戰機負責巡航,禁止伊拉克軍隊越區攻擊北部庫德族及南部什葉派的反海珊勢力。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0/05 11:11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210/20021005085002.html 美國籍的塔利班戰士林德被判處二十徒刑 (法新社維吉尼亞州亞力山卓四日電) 美國法庭判處﹁美國籍的塔利班戰士﹂林德二十年徒刑,罪名是他擔任阿富汗強硬路線回教民兵組織塔利班的戰士,塔利班政權已在去年九一一攻擊之後被推翻。 現年二十一歲、已改信回教的林德,汗流滿面向法庭表達悔意,堅稱﹁我去那裡並不是要反抗美國。﹂ 法官艾里斯接受認罪減刑協議,結果林德被判處二十年徒刑,並同意協助美國調查賓拉登的蓋達恐怖組織網,該組織主導九一一對紐約與華盛頓的攻擊。 去年十一月,美軍在阿富汗戰役中逮捕許多邋邋遢遢的塔利班戰士,林德即為其中之一,他被判二十年徒刑,緩刑六年。 林德承認幫助塔利班的罪名,也承認攜帶攻擊步槍和手榴彈與塔利班極端政權並肩作戰,該政權已於去年十月被阿富汗反對勢力逐出喀布爾。 林德身穿綠色囚衣,哭紅雙眼,花二十分鐘時間念完一份充滿感性的聲明,講述他多麼為他的行為感到後悔,並說明他何以遠走阿富汗﹁成為塔利班的戰士,對抗北方聯盟﹂。 他說:﹁我可以體諒,當我在阿富汗被發現時,何以如此多美國人感到憤怒。我也知道,直到現在還是有很多人感到非常生氣,不過,我希望隨著時間過去,加上諒解,那些感覺會慢慢改變。﹂ 林德也講述他如何在葉門學習阿拉伯文,然後前往巴基斯坦一所可蘭經學校就讀,直到去年五月。 他說:﹁我之所以前往阿富汗,是因為我相信,幫助我的回教同胞打聖戰對抗北方聯盟,是我應盡的宗教職責。﹂ 林德又說:﹁依我的瞭解,聖戰從來不是意味反美或恐怖主義。我絕對譴責恐怖主義,不容置疑。﹂ http://news.yam.com/photo_news/afp/images/200210/M20021005085002.jpg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0/05 19:43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0/200210051910217.html 傳美國向土耳其正式提出使用東南基地要求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五日專電)據土耳其民營NTV新聞電視台今天報導,美國已就軍事攻擊伊拉克一事,正式向土耳其政府提出使用東南基地的要求,正在休會的土耳其國會也料將在下週緊急集會,就此一問題進行討論及表決。 報導又說,土耳其東南各省的車輛駕駛人都收到軍方通告,聲稱在必要時,包括宣布進入戰爭緊急狀態時,將征收所有車輛移作軍事用途。 今天同時,據官方安納多利亞新聞社報導,土耳其軍方總參謀長歐茲庫克率陸、空軍總司令等高級將領,昨天巡視了包括東南部最大的迪亞巴克及印吉利克等主要軍事基地,並有若干將領越界進入伊拉克北部地區,巡視已派駐當地的特種部隊,訓勉提高警覺及保持戰備。 今年八月中旬,土耳其軍方證實為防範伊北難民大量湧入土耳其境內,已在伊北境內派駐約五千名部隊並設立緩衝區,一方面防範伊拉克軍隊藉機反撲,一方面計劃將難民安置在緩衝區內。 今年五月以來,在美國可能攻打伊拉克的傳聞甚囂塵上之際,土耳其軍方即開始以防堵伊拉克難民、建立緩衝區、防止伊北庫德族獨立建國及防備伊拉克軍隊反撲等理由,陸續派遣配備坦克及重武器的特種部隊越界進入伊北,同時在邊境部署軍隊以作接應。 在此同時,自九月中旬以來,土耳其紅新月會(相當紅十字會)為因應美國可能軍事攻打伊拉克的行動,已在毗鄰伊拉克的土耳其各省建立臨時難民區,同時在邊界貯存了三萬人份的糧食、毛毯及帳篷,並準備了十三輛大型貨櫃車,必要時,可以在五個小時內,將所有急救物資越界運入伊拉克境內。土耳其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中唯一的回教國家,與美國關係密切,一九九一年波斯灣戰爭及去年九一一事件之後的阿富汗戰爭,土耳其都對美國提供基地及後勤支援,境內東南部印吉利克空軍基地也是美軍在中東地區的主要基地之一,平日駐守約四十架英美聯軍戰機。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0/06 20:58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210/20021006165003.html 情報專家研判海珊將在美軍發動攻擊前被推翻 (法新社華盛頓六日電) 華盛頓郵報今天報導,美國的情報專家相信,在美軍發動地面攻擊之前,伊拉克總統海珊會被自己核心圈內的成員推翻。 一些前任和現任的美國官員及情報專家告訴該報說,面對美軍的攻勢,以及被迫在成為海珊的繼任者或是被囚或陣亡之間作一選擇,伊拉克的高級軍官以及高層官員可能會企圖除掉海珊。 一名前中央情報局高級官員說:「有人會下手採取行動。」 美國高級官員,包括國防部長倫斯斐在內,最近曾經公開討論伊拉克人會自行除掉海珊的可能,包括暗殺或是迫使他流亡海外。 白宮發言人佛萊謝上週也曾發表類似的談話。 美國總統布希今年初指示中央情報局展開以推翻海珊為目的的秘密行動,包括授權使用致命武器。 郵報說,中情局也奉命對伊拉克境內和境外的反對團體加強支援和接觸,並且擴大行動,蒐集伊拉克政府、軍方以及情報單位內部反海珊勢力的情報。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0/07 23:41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210/20021007102006.html 賓拉登公布錄音帶揚言襲擊美國經濟利益目標 (法新社杜哈六日電) 卡達的半島電視台今晚報導,蓋達恐怖組織首領歐薩瑪.賓拉登已發出新的威脅,揚言襲擊美國的經濟利益目標。 賓拉登是經由公開播放的兩分鐘錄音帶發布此項新威脅。半島電視台說,錄音帶的聲音就是賓拉登的聲音。 他在錄音帶中說:﹁伊斯蘭青年正準備展開某種攻擊,讓恐懼深入你們的內心,並以你們的經濟的重要部門為目標,直到你們放棄︵對阿拉伯和回教社會的︶不公和敵意。﹂ 這項﹁給美國人民的訊息﹂是在美國對阿富汗的蓋達組織發動軍事攻擊的一週年前夕播放。賓拉登的生死至今仍是個謎。 設在卡達的半島電視台在螢幕上播出一張賓拉登穿著草綠色軍裝的照片,但並未說明錄音帶是在何時製作的。 在錄音帶中,賓拉登呼籲美國人﹁體會紐約和華盛頓被征服所傳遞的訊息﹂。他指的是去年九一一這兩個城市遭到的被劫飛機炸彈攻擊。 他說:﹁無論如何,在白宮的犯罪集團,那些猶太人的代理人,正打算攻擊回教世界並毀滅它,你們如果不阻止他們,就表示你們沒有學到教訓。﹂ 賓拉登說:﹁我告訴你們,真主做我的見證,如果美國不停止或減輕緊張的程度,我們將以牙還牙,願真主保佑。﹂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0/07 23:44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210/20021007102008.html 布希要求對伊拉克動武案本週可望在參院過關 (法新社華盛頓六日電) 美國國會議員說,一項授權布希總統出兵攻打伊拉克的議案可望在本週以相當大的票數差異獲得通過,這個議案可能會使布希在迫使巴格達同意解除軍備方面取得更大的力量。 議員們將在八日於國會辯論這個議題,而布希則訂明天在電視發表演說,討論採取軍事行動的問題。白宮發言人佛萊謝說,這將是一場﹁重要而且具有新聞價值的演說﹂。 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民主黨的達希爾在國家廣播公司電視網表示,他預料布希尋求參議院認可的議案﹁會在本週稍後或更晚﹂以多數票獲得通過。 他說:﹁我們首先會使用所有可行的外交手段,如果沒有其他可行的選項,在必要時,我們應該片面先發制人使用武力。﹂ 他說,﹂這是我們歷來通過的第一項先發制人、片面使用武力的授權案,因此我們必須確定一切順利﹂,他指出,七十五票對二十五票的比數可以列入合理預期的範圍內。 民主黨參議員貝依在福斯電視台說:﹁我認為我們應該盡力使聯合國接受我們的觀點,即是應該向海珊發出強硬的最後通牒:不解除武裝就會面臨惡果。﹂ 同時,布希今天繼續對海珊發出猛烈抨擊,他在回到雙親位於緬因州肯尼邦克堡的老家度週末時,指稱海珊是一個﹁冷血殺手﹂。 民主黨參議員李柏曼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電視網表示,如果海珊被推翻或是被解除軍備,﹁不僅對伊拉克和該區域是一項勝利,對於我們的反恐怖戰爭也是重大勝利﹂。 然而,民主黨自由派的一些人士|例如麻薩諸塞州參議員愛德華.甘迺迪|拒絕支持這個議案,聲稱布希發動戰爭的理由過於牽強。
(法新社巴格達六日電) 伊拉克總統海珊揚言永遠不會放棄伊拉克,誓稱捍衛其獨立,同時美國國會已準備授權布希總統對伊拉克發動攻擊。 海珊今天透過國營電視發表談話,他說,他絕對不可能﹁放棄捍衛伊拉克獨立的使命,任由外國勢力宰割﹂。 海珊與國防部長阿瑪德會談時說:﹁我們樂於承擔︵捍衛伊拉克的︶使命,絕對不可能放棄它,任由外國勢力來管理我們。﹂ 稍早,伊拉克駐聯合國大使阿都里說,伊拉克將考慮接受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武器檢查的一項新決議,允許武檢人員進入與﹁總統﹂有關的敏感地點。 阿都里接受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電視訪問說:﹁我們不會拒絕安理會的任何決議。﹂ 同時,美國主要國會議員說,授權布希以武力解除伊拉克武裝或推翻海珊的一項決議案,本週很可能在國會大力支持下獲得通過,如此一來布希將擁有更大的權限與聯合國進行談判。 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達希爾接受國家廣播公司電視訪問說,參院可能以百分之七十五比二十五的強大支持,通過此項決議。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0/08 23:52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0/2002100806206.html 倫斯斐表示反恐戰已有良好進展但尚未結束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華盛頓七日專電)美國國防部長倫斯斐今天表示,在阿富汗展開掃蕩蓋達恐怖分子及塔利班政權的作戰行動整整一年之後,美國軍隊在打擊恐怖主義戰爭上已有良好的進展。但他坦承,反恐戰距離結束尚遠。 他說:「今天阿富汗已不再是恐怖分子的一個安全避風港,那是毫無疑問的。但是自由國家仍然面臨威脅。」 倫斯斐表示,世界各地的恐怖分子仍然構成威脅,而部分恐怖分子正在尋求化學、生物與核子武器。他說:「數以千計的恐怖分子仍在幾十個國家消遙法外,他們正在尋求能夠讓他們殺害不只數千,而是數以萬計無辜者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這位國防部長又說,儘管有此威脅,美國依然堅定決心打擊恐怖主義,並且預防可能比九一一恐怖攻擊更嚴重的一場災難。「我們在全球反恐戰中的目標就是在更嚴重的一項攻擊發生之前預防另一次九一一事件。」倫斯斐在有關美軍展開「持久自由」軍事行動一週年的談話中並未直接提到伊拉克可能成為反恐戰的另一個目標,但是他在答覆記者詢問時說,布希總統尚未決定對巴格達採取軍事行動。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0/08 23:56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0/200210081250140.html 布希發表重要談話主張完全解除海珊政權武裝 (中央社記者郭無患華盛頓七日專電)美國總統布希今天晚間強調,如果伊拉克海珊政權獲得一個壘球大小的濃縮鈾,它將在一年內發展核子武器,用來四處勒索,主宰中東,威脅美國,並資助恐怖組織。因此必須依據聯合國決議解除海珊武裝,否則美國將領導盟國解除海珊武裝。布希說,美國拒絕生活在恐懼中。 布希強調國會通過決議案授權他解除伊拉克海珊政權武裝的重要性。全世界和聯合國都將知道,美國全國上下一致,決心將文明世界對海珊政權提出的要求變得有意義。 在十一年前波灣戰爭中失敗的海珊,完全沒有信守伊拉克必須銷毀生化大規模殺傷武器的承諾,依舊威脅世界和平,布希形容海珊是謀殺集權者,他一直在擁有並發展大規模殺傷武器,支持國際恐怖主義,侵佔鄰國,以化學毒氣殺害自己的同胞,並試圖主宰中東地區。 根據布希在演說中所揭露的,海珊政權承認擁有三萬公升以上的炭疽熱病毒和其他生物戰劑,而武器檢查人員相信伊拉克實際擁有的生物戰劑數量可能是這個數量的兩到四倍之多。海珊曾以毒氣對付伊朗和伊拉克境內四十多個村落居民,殺害的人達兩萬多人,是九一一恐怖攻擊中喪生人數的六倍。 布希說,我們不能等待海珊政權更強大,擁有更可怕武器的時候再來對抗他。布希指出,伊拉克已經有大批傳統或無人空中載具,可以用來投擲大規模殺傷武器,對付美國,並支持國際恐怖主義;它的飛彈射程可達沙烏地阿拉伯、以色列以及土耳其。 布希特別警告,如果伊拉克海珊政權能製造、購買或是竊取一個壘球大小的濃縮鈾,它將在不到一年內擁有核子武器,用來勒索全世界,主宰中東、威脅美國、並支持國際恐怖主義。 特別是在歷經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的痛苦後,布希指出,這些恨美國的人願意劫持飛機衝撞大樓,他們也會毫不遲疑地使用生物、化學武器來攻擊美國,甚至核子武器。現在還冒著煙的槍口,將來可能會是一朵蕈狀雲;這也是為什麼在這麼多年之後,美國為何急於一時,非要在現在解決伊拉克問題不可的原因。 布希今晚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發表這項演說,時間點上剛好是美國國會參眾議院投票表決是否授權布希必要時對伊拉克動用武力決議案前夕;而美國尋求聯合國安理會類似的決議案,艱困的過程仍在進行中。 他在演說中強調,美國要求聯合國能夠成為維持和平的有效力量,美國也促請各國認真看待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在波灣戰爭後對伊拉克的決議案,其內容非常明確,伊拉克必須摧毀大規模殺傷武器、停止支持國際恐怖主義,釋放包括生死未卜的美國飛行員等波灣戰爭戰俘,遵守以石油換取食物專案等;也唯有如此,伊拉克才有可能免於與美國領導的盟國對抗。 不過,布希認為,到目前為止,似乎沒有理由期待伊拉克會有如此改變。他說,軍事行動可能會發生,如果會有戰爭的話,美國會謹慎小心,防止伊拉克在絕境中進行殘酷的反擊,最重要的是,美國拒絕生活在恐懼中。 許多美國民眾想提出的疑問,布希今晚都在談話中闡明。例如:為何海珊政權對美國的威脅如此明顯,布希明確指出,全球有許多危險,但伊拉克的威脅尤其突出,「因為它集我們這個時代極危險之大成於一地,從它過去和現在的行為、技術能力以及此政權殘酷無情的本質,伊拉克的威脅確實突出」。 布希並明白表示,伊拉克維持現狀是不能接受的,美國將領導盟國要伊拉克政權為此負責。布希指出,拒絕承認、欺瞞、和拖延伎倆已經結束,海珊必須解除武裝;否則,為了和平,美國將領導盟國將海珊解除武裝。 布希在結束演說前,重申美國對伊拉克人民提供更好生活的承諾,美國是伊拉克人民的朋友,美國的要求只對奴役伊拉克人民、威脅美國安全的伊拉克政權而來,當這些要求達成目標,第一個受惠且為最大受惠的將是伊拉克男女民眾和孩子們。布希強調國會通過決議案的重要意義,因為這項決議案將對海珊和全世界發出重要訊息,雖然「通過這項決議案並不意味著將有立即或不可避免的軍事行動」,但這項決議案將告訴聯合國和每個國家,美國全國上下一致,決心要將文明世界提出的要求變得有意義。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0/09 22:53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210/20021009200506.html 蓋達細胞恐怖攻擊科威特境內美海軍陸戰隊員 (法新社科威特市九日電) 新聞報導指出,在一項恐怖攻擊行動中殺害一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並導致另一人受傷的兩名科威特人,隸屬在科威特活動的一個蓋達組織細胞。 國家報的頭版標題寫道:﹁賓拉登之聲已喚起沉睡中的細胞。﹂ 該報說,科威特軍隊和美軍展開聯合軍事演習是﹁不可避免﹂的,這是﹁科威特一個蓋達組織細胞發動恐怖攻擊的結果﹂。 國家報報導,兩名科威特人|科威特內政部已確認其中一人為二十一歲的坎達利,另一人為二十六歲的哈傑利|在聽到蓋達組織領袖賓拉登下令完成這項﹁自殺攻擊﹂後,決定採取行動。 這兩名暴徒在昨天的攻擊行動中,持AK-47步槍殺害了一名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並導致另一人受傷。隨後舉槍自殺。 另一家報紙則報導,兩名暴徒的行動是一場﹁殉道式﹂的攻擊,安全消息人士指出,他們與蓋達組織有關。 報導引述科威特第一副總理兼外長薩巴赫的話證實,科威特當局﹁將全力追捕這項攻擊行動的幕後主使者﹂。 於此同時,阿卡巴斯報報導,兩名暴徒隸屬﹁與蓋達組織極為密切的一個激進回教團體﹂。 報導說,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後從阿富汗返國者,均已被科威特當局傳訊。 科威特內政部昨天證實,兩名暴徒是科威特公民,該部稱此一事件為﹁恐怖暴行﹂。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0/09 22:55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0/200210092210457.html 英美聯軍戰機攻擊伊拉克北部防空飛彈系統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九日專電)據美軍歐洲指揮部表示,平靜一個多月的伊拉克北部禁航區,今天發生伊拉克地面防空飛彈部隊挑釁英美聯軍戰機的舉動,遭到聯軍戰機投擲精密導引炸彈反擊。 聲明未提及是否擊中目標,僅表示聯軍戰機全部安全返航。 這是巡邏伊北地區的聯軍戰機,自八月二十七日以來,首次反擊來自伊拉克地面的挑釁及威脅。在此期間,自波斯灣地區起飛的聯軍戰機,對來自伊拉克南部地區部隊的威脅舉動,已進行了至少二十次的反擊行動。一九九一年波斯灣戰爭結束後,包括伊拉克北緯三十四度以南以及伊拉克北緯三十六度以北地區,均為英美聯軍劃為「禁航區」,由駐守土耳其東南部基地及波斯灣地區的聯軍戰機負責巡航,禁止伊拉克軍隊越區攻擊北部庫德族及南部什葉派的反沙丹.胡笙勢力。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0/10 21:48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210/20021010203506.html 美國國會將表決對伊拉克戰爭授權法案 (法新社華盛頓十日電) 在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緩慢的朝著達成一項伊拉克問題的決議案目標前進和英格蘭教會主教對「預防戰爭」感到不悅之際,美國國會即將表決授權布希總統攻擊巴格達。 在此同時,伊拉克軍備計畫負責人邀請布希政府「立即」檢查兩處華盛頓懷疑巴格達已恢復被禁止的武器計畫的地點。 同時也是伊拉克軍事工業部長的何威希說:「美國政府可以派任何它想要派的人參觀安納斯爾和幼發拉底兩個地點,它曾懷疑這兩個地點生產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何威希今天在一項記者會中說:「假如美國政府希望見到這兩處地點,我們請他們立刻就來檢查。」 美國國會昨天辯論幾項建議,這些建議將授權布希總統假如聯合國未能消除伊拉克據稱的生化武器和武器計畫以及結束核子武器計畫,可以單方面發動戰爭。 據美國眾議院議長哈斯特的一名發言人說,眾議院預定在格林威治時間今天晚間十八時至二十時 (台北時間明天淩晨二時至四時)表決。在四百三十五位眾議員中預期將有三百位以上支持這項措施。 在參議院,據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達希爾辦公室的一名人員說,在一百名參議員中至少有六十名支持這項措施,一項限制這項辯論為三十小時的投票預定在今天格林威治時間二時十五分 (台北時間今天晚間十時十五分)舉行。 由民主黨控制的參議院的正式表決可能因為一名反對此案的議員,西維吉尼亞州的勃德參議員威脅採取議事干擾而延後。(911010)
(法新社華盛頓十日電) 美國聯邦調查局警告,蓋達組織的領導階層可能已批准對美國或其海外利益發動另一波恐怖攻擊。 聯邦調查局昨晚引述了本週稍早卡達半島電視台所播放的蓋達組織首腦歐薩瑪.賓拉登和其高級助理薩瓦里的錄音聲明。 聯邦調查局在一篇送交國家和地方執法機構的報告中說:﹁這些聲明顯示,一項攻擊行動可能已經獲准,時間將由行動小組決定。﹂ 聯邦調查局說,由於沒有關於時間或地點的明確情報,這項可能的攻擊行動將不會導致國土安全威脅等級的改變,而仍將維持於﹁黃色﹂。 但是,聯邦調查局呼籲地方當局採取﹁特別謹慎措施,追查、瓦解、嚇阻和防禦對我們國家的重要基礎建設和國內外設施可能的攻擊﹂。 本月六日,卡達半島電視台播放了賓拉登的兩分鐘錄音聲明,他說:﹁回教青年正準備採取讓你們心生恐懼的行動,並將以你們經濟的重要環節為目標,直到你們放棄不義行為和敵對為止。﹂ 美國官員稍後證實,錄音帶中的賓拉登聲音顯然是真的,但無法說明是在何時錄下的。 在賓拉登於錄音帶中提出威脅後,埃及裔的蓋達組織戰略家薩瓦里亦發表錄音聲明。他警告,蓋達組織正準備對美國和其盟邦發動新一波攻擊,尤其是法國和德國。 一名美國官員昨天表示,薩瓦里的錄音也很可能是真的。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0/11 10:55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0/20021011081014.html 美國眾院通過決議案授權總統對伊拉克動武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華盛頓十日專電)美國眾議院今天以二百九十六票贊成、一百三十三票反對的壓倒性表決通過授權總統對伊拉克使用武力的決議案。在此之前,參議院已在民主黨領袖達希爾表示支持布希總統推翻伊拉克總統海珊的努力後停止有關的辯論,並可望在明天就授權總統對伊拉克動武的決議案進行表決。 參院即將表決的決議案要求布希總統在無需聯合國批准的情況下對伊拉克發動軍事攻擊之前,須先竭盡所有的其他外交努力促使伊拉克解除武裝,並且要求總統在採取行動後每六十天向國會提出一次報告。南達科他州民主黨籍參議員達希爾指出:「因為此一決議案已經改善、因為我相信海珊代表一項真實的威脅、也因為我相信在此關鍵時刻美國以一個聲音發言是重要的,我將會投票給予總統所需的授權。」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0/11 23:39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0/200210111550181.html 美國國會通過授權布希總統對伊拉克用武 (中央社記者陳正杰華盛頓十一日專電)繼眾院之後,美國參院今天凌晨以七十七比二十三票通過一項決議案,授權布希總統視需要藉武力攻打伊拉克以保障美國國家安全,並執行聯合國有關伊拉克的決議案。 美國政府認為,國會通過這項決議案之後,布希將可自行決定下令美軍以片面行動攻打伊拉克,以罷黜伊國總統海珊,並消除伊拉克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是在一九六四年的東京灣決議案和一九九一年對伊拉克用武的決議案之後,美國國會首次給予總統類似的授權。詹森總統根據東京灣決議案逐步擴大美國在越南的軍事行動。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0/11 23:41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0/200210111700205.html 美國國會授權對伊拉克用武決議案主要內容 (中央社記者陳正杰華盛頓十一日專電)美國國會眾院和參院先後通過的授權對伊拉克用武決議案,最主要的授權內容只有三句話,但它也表達對多邊外交途徑的支持,並要求總統就用武的相關問題與國會密切諮商。 眾院在十日下午和參院在十一日凌晨通過的,是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聯合決議案,兩個版本內容相同,決議案名稱依內文第一條定為「對伊拉克使用軍事力量授權」。 其中最主要的內容是第三條第一款:總統經授權可決定在必須和適當時動用美國軍隊,以(第一項)保衛美國國家安全,對抗伊拉克構成的持續威脅,並(第二項)執行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針對伊拉克的所有相關決議案。 第三條第二款要求總統在下令對伊拉克用武之前,或最遲在下令之後四十八小時之內,應向國會兩院領袖說明,外交或其他和平手段無法達成保衛美國國家安全和使聯合國對伊拉克相關決議案獲得履行的目標。 第二款也要求總統向國會袖說明,對伊拉克的軍事行動符合美國和其他國家打擊恐怖主義的努力。 為了鼓勵總統繼續尋求以多邊途徑解決問題,聯合決議案第二條表明國會支持總統透過聯合國安理會使安理會有關伊拉克的決議案得以執行。 聯合決議案的第四款要求總統至少每兩個月,就有關這項決議案的事宜向國會提出報告。 聯合決議案以二十幾段文字,即大約三分之二的篇幅,說明伊拉克的罪狀和聯合國與美國自一九九一年波灣戰爭結束以來處理此事的經過。 美國行政和立法部門對於總統是否需要國會這項授權有不同意見,但布希為傳達美國全國立場一致的訊息,主動爭取國會的授權。 一般認為,在國會通過這項決議案之後,布希可以隨時下令對伊拉克展開軍事行動,銷毀伊國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使伊拉克總統海珊下台。不過,在國會通過的聯合決議案中,海珊並未被點名。這是一九六四年的東京灣決議案和一九九一年對伊拉克用武的決議案之後,美國國會首次給予總統類似的授權。詹森總統當年根據東京灣決議案,逐步擴大美國在越南的軍事行動。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0/13 00:31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0/200210121750168.html 中央社國際時事分析:美攻伊拉克恐將遭反彈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特稿)紐約時報報導,白宮計劃攻佔伊拉克後建立一個由美國主導的軍政府,並對伊拉克領導階層進行戰犯審判,儘管白宮立即否認,但這項報導已引起中東外交人士反彈,咸認美國有意掌控中東石油的野心獲得證實。 紐約時報十一日引述美國國務卿鮑爾的話報導說,美國正思考推翻伊拉克總統海珊後,可能在伊拉克成立軍事佔領政府的可行性。鮑爾說,仿照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德國及日本成立佔領政府的模式,也在巴格達成立佔領政府,是美國為因應武力推翻海珊之後伊拉克情勢演變的計畫之一。 報導說,這項計畫可避免伊拉克在後海珊時期的混亂與內鬥,因為阿富汗在塔利班政權垮台後一直苦於這些問題,而依據計畫,將由美國軍事指揮官掌控伊拉克,時間大約一年或更久,在這段期間,美國和盟國將搜尋和摧毀伊拉克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儘管計劃披露後,鮑爾及白宮發言人佛萊謝均發表補救談話,強調紐約時報的報導僅是提及白宮一個特定的計劃模式而已,美國即使有必要對伊拉克進行軍事佔領,美軍也只會在必要的期間內佔領,而且不會佔領很久。 但蕭克特說,美國去年十月對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發動軍事攻擊之前也說過「一模一樣」的話,甚至到今天還在重覆同樣的話,但跡象清楚顯示,美國不可能在可預見的將來撤出阿富汗,也不會撤出中亞地區,因為美國的戰略目的就是要掌控南亞及中亞地區,如今企圖攻佔伊拉克的目的也是如此。 伊朗外交官謝德夫也引述伊朗前總統拉夫桑雅尼稍早在祈禱日的一項談話說,美國在攻佔阿富汗後又計劃攻佔伊拉克,只是一個開端而已,不過是美國「統治者」計劃獨霸世界的許多野心之一,伊拉克、巴勒斯坦之後,下一個目標是誰,可能是伊朗,現在誰也無法預測,但整體趨勢明顯的是世界將陷入危險。 稍早,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新聞學學者丹納已表示,布希總統的政府擴大了反恐戰線,在攻克阿富汗之後,下一波行動目標是更換伊拉克海珊政權,希望將伊拉克轉化為「阿拉伯世界第一個民主國」,但穩定中東油源及防範地區強權誕生才是美國攻打伊拉克的真正目的。 據丹納的說法,美國攻伊目的在實現一個更大的「擴大民主陣營」戰略,即伊拉克民主化後,可以取代專制的沙烏地阿拉伯,可以刺激北鄰的伊朗放棄宗教極端主義,也可以孤立敘利亞與黎巴嫩,解除以色列兩面受敵的壓力,巴勒斯坦加薩走廊與約旦河西岸的暴力活動也將因失去支持而減弱,阿拉法特註定垮台,以阿之間的問題也就容易解決。但所謂「兵兇戰危」,美國一旦對海珊發動「致命性」的攻擊,會招致何種的報復反擊、伊拉克人民會面臨何種的悲慘未來、鄰近國家會遭致何種嚴重的經濟損失、阿拉伯世界與全球回教徒對美國有意掌控世局計劃會有何種的反感,恐怖活動是否就此增加,以及最重要的,此刻正值全球遭逢經濟不景氣之際,在考量各種因素下,美國有意攻佔伊拉克的計劃勢將招致強烈反彈。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0/13 23:55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0/20021013134081.html 澳洲聲稱峇里島爆炸案是恐怖攻擊與蓋達有關 (中央社記者陳文和雪梨十三日專電)澳洲政府今天聲稱,澳洲政府深信與蓋達恐怖組織有關聯的恐怖團體,應當為發生在印尼峇里島的爆炸案所造成澳洲人的傷亡負責。 唐納證實,在這起爆炸案中至少有四十名澳洲人受傷。 他指出,沙利俱樂部這起沒有預警爆炸案的發生,是與鄰近的美國領事館有關連。他懷疑這是一起恐怖攻擊。 澳洲雪梨晨驅報除做了以上報導之外,並根據美聯社的報導說,當天晚上入夜不久,設在萬鴉老的菲律賓領事館即曾發生未有傷亡的爆炸案。 唐納在接受澳洲九號電視台訪問、被問到這起爆炸是否與蓋達恐怖組織有關時表示,很有可能,但是他不敢確定。 他表示,澳洲政府一直密切注視在印尼一個稱作伊斯蘭集團 (Jemaah Islamiyah)的恐怖組織,相信這個組織與蓋達有密切的關聯。 他說,伊斯蘭集團的恐怖份子成員已知曾經在阿富汗接受訓練。唐納還指出,這個組織並不是澳洲政府唯一注意的恐怖組織,但確是澳洲政府主要注視的組織。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0/200210132300259.html (中央社記者曾志遠紐約特稿)最近一週全球恐怖攻擊事件及披露的有關「蓋達」錄影帶,令美國官員擔心這個恐怖組織已經開始發動新一波的恐怖活動,而且很可能是規模更大的攻擊;印尼峇里島恐怖爆炸造成近兩百人死亡,更令美國情報及決策部門相信,「蓋達」已展開連串攻擊行動。 科威特內政部長已表示,上週在科威特發動攻擊,殺害一名美軍陸戰隊員的小集團行動,疑是「蓋達」策劃,而且他們計畫發動其它恐怖攻擊。不過部份官員仍不確信這宗美軍被襲案是否直接由「蓋達」下令。 從時間上來看,恐怖組織發動大規模攻擊的推測不是不可能。 二○○○年十月美驅逐艦柯爾號、二○○一年九月世貿雙塔及五角大廈遭攻擊,相去約莫一年。美方推斷「蓋達」通常以一年的時間策劃大規模攻擊計畫,因此擔心最近的形勢發展。 一位資深政府官員警告,科威特美軍陸戰隊員遭襲和葉門外海油輪爆炸,可能是更多恐怖事件將發生的前兆,這是一個令人擔心的發展。 最新一波的恐怖攻擊應可溯及今年六月巴基斯坦的美國領事館卡車爆炸案,當時造成十七名巴基斯坦人死亡,此後陸續發生的至少五起攻擊事件,雖然不在美國本土,但據信也都和「蓋達」組織有關。 一捲賓拉登親信札瓦希里的錄音帶,日前也威脅將繼續攻擊「美國及其盟邦」,並且譴責美國準備攻打伊拉克的行動。另一捲也是透過卡達衛星頻道播出的賓拉登的錄音帶,重申「蓋達」對美國的威脅。 美國官員相信,這兩捲錄音帶是「蓋達」在替以美國為目標的新一輪攻擊找理由,也可能是它發動大規模恐怖攻擊的「通行證」。 一位資深美國官員今天在紐約時報指出,最近的恐怖攻擊行動可能是反應布希總統的伊拉克政策。阿拉巴馬州共和黨參議員薛爾比,也不諱言地擔心還有更多類似事情發生。 就算恐怖團體還沒發動另一宗大規模的攻擊,科威特美軍及葉門外海油輪事件,也可視為「蓋達」以小集團方式執行恐怖活動的徵兆。 峇里島傳出恐怖爆炸事件之前的上個月二十三日,印尼雅加達發生一起手榴彈在汽車內爆炸的案件,地點就在美國駐印尼大使館官員使用的建築附近,美國方面認為這是一起未遂的恐怖攻擊,並且要求印尼當局儘速偵查這起汽車爆炸案;言猶在耳,峇里島十二日就發生死傷慘重的爆炸案。白宮目前對這幾宗案件仍是謹慎其事,布希政府經過討論後,也沒有將警戒程度由黃色提昇為橘色,不過聯邦調查局及國土安全部已向全美一萬四千個州及地方警力要求提高警戒。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0/14 17:26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0/20021014121084.html 東南亞可能已成為恐怖組織新據點 (中央社記者褚盧生洛杉磯十三日專電)洛杉磯國際電視頻道今天報導,由於峇里島驚爆事件的發生時機,正是美國政府發出恐怖攻擊警告的三天之後,因此有充分理由相信東南亞地區已成為恐怖組織的新據點。 美國駐印尼大使館在峇里島驚爆事件後,已展開緊急疏散,第一批是撤出大使館內非必需人員和眷屬。 報導同時指出,在爆炸案發生後,以往熱鬧的峇里島街頭如今已不見平日摩肩接踵的觀光客,旅館與餐廳的生意一落千丈。 來自澳洲的一名旅客史本塞.威勒說,原本帶著歡欣的心情到這裡渡假,未料遇到恐怖攻擊,因此現在已毫無興緻遊覽,只要任何時間有機位,願意立即搭機離去。今天,峇里島的機場湧入大批急著搭機離去的外國遊客,平日被視為渡假天堂的峇里島已經成為恐怖煉獄。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0/14 18:05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yam.udn.com/yamnews/daily/1030534.html 時代雜誌:凱達重新集結孟加拉 編譯溫乘烈/綜合報導 2002/10/14 根據最新一期的時代雜誌揭露,凱達組織成員已經在孟加拉找到重新集結的避風港,很可能使該國成為另一處反恐戰場。 根據與凱達關係密切的孟加拉回教團體消息人士透露,札瓦希里約在今年3 月間輾轉抵達孟加拉,並和當地回教組織秘密接觸。當局目前無法確定札瓦希里是否離開,但是孟加拉軍事情報局告訴時代雜誌,札瓦希里可能已在今年夏天從該國東部邊境進入緬甸。 札瓦希里的一捲錄影帶,上周透過卡達衛星電視台播出,內容除威脅將繼續攻擊美國及其盟邦外,也譴責美國準備攻打伊拉克的行動。這捲錄影談話及另一捲有關賓拉丹的錄影帶,已被美國官員視為凱達組織即將發動大規模恐怖攻擊的前兆。 時代雜誌同時報導說,雖然凱達組織已沒有能力再發動一次類似911事件的攻擊行動,但是由於組織架構已被驅散、打亂,化整為零的攻擊將使追捕行動難上加難。 【編譯賴昭穎/美聯社杜拜十三日電】 一名自稱是凱達組織高級幹部的男子近日接受阿拉伯文周刊訪問,透露凱達組織領袖賓拉丹還活著,而且很快會透過錄影帶公開亮相、發表聲明。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0/15 00:04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0/200210142230441.html 專家列出可能發動峇里島攻擊的四個團體 (中央社記者陳正杰華盛頓十四日專電)印尼峇里島爆炸案經過近兩天之後,仍無團體出面宣稱為此事負責,而夏威夷東西中心的一位專家分析,雖然「蓋達」組織嫌疑重大,但印尼軍方等國內團體發動攻擊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他說,梅嘉娃蒂政府原本已在設法因應經濟和國內安全問題,並設法重建與國際夥伴的關係,而由於雅加達政府處於政治弱勢,這次攻擊可能讓希望印尼陷入紛亂狀態的團體有機可乘。 貝克分析,可能發起峇里島這次恐怖攻擊的團體有四個: 一、潛伏在印尼的蓋達組織成員。 二、跟蓋達組織有關的印尼回教激進團體。如果這些激進團體是發動攻擊的元兇,將為印尼政府帶來十分微妙的內政問題。 鄰國提供的情報顯示,印尼回教激進團體Jemaah Islamiyah的領袖Abu Bakar Bashir跟蓋達的恐怖計畫有關,但印尼官員堅稱沒有證據可以證明這個關係。 印尼副總統曾邀Abu Bakar Bashir共餐,後者最近並曾揚言,如果印尼政府對他不利,他將要求跟隨者發起「聖戰」。 三、印尼民族主義份子。回教激進團體因為阿富汗和伊拉克等問題,對美國和支持美國立場的澳大利亞感到憤怒,但民族主義份子因為失去東帝汶,對美、澳等國更加痛恨。 國際社會要求印尼懲處在東帝汶獨立前屠殺當地民眾的軍方官員,而且有些軍官已被逼退。貝克認為,如果印尼有人要對澳大利亞目標下手,軍人比回教激進份子的嫌疑更大,而且軍人較容易取得炸藥。 四、發動攻擊的,也可能是單純希望使梅嘉娃蒂政府難堪的組織,目的在強化本身在下次選舉中勝選的希望。貝克說,梅嘉娃蒂可以利用這次攻擊事件,採取強勢的回應,反而可以掃除她的弱勢形象。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0/15 20:06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yam.chinatimes.com/ctnews/world/news/200210/N91A15101457423.html 布希:如有必要 反恐兩邊作戰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02-10-15 14:57 印尼峇里島炸彈攻擊事件的偵辦工作仍在持續,印尼當局直指這起爆炸案和賓拉登的「基地」組織有關。布希表示,最近出現在峇里島、科威特及葉門的恐怖攻擊事件似乎出自同一模式,因此他認定峇里島爆炸案是「基地」組織幹的。 布希十四日在白宮一場臨時安排的記者會上發表講話,他說,峇里島爆炸案與駐科威特美軍陸戰隊隊員遇襲、葉門外海法國油輪被炸,都是「基地」組織的傑作。他敦促印尼當局要堅決反擊恐怖主義,全力搜捕「基地」恐怖分子。 不過布希也明確表示,最新一輪的恐怖攻擊事件不會轉移他對伊拉克問題的視線。他說,若有必要,反恐怖戰爭將在兩條戰線上展開。 美國國務院分析指出,峇里島爆炸案的嫌犯勢必獲得來自國外的援助,且嫌犯應不是峇里島當地人,而是來自印尼其他地區乃至其他國家的人。 美國國防部長倫斯斐已下令美國軍方指揮官準備新的戰爭計劃,以便美國能更加迅速地回應包括來自伊拉克的威脅。倫斯斐接受該報訪問時,毫不掩飾他希望美軍能更快速解決伊拉克問題的事實。 據《紐約時報》十四日報導,倫斯斐下令地區指揮官重新編寫戰鬥計劃,要求他們多考慮武器精確度、改善情報和更快速調動軍隊這幾方面,這些指示對可能攻打伊拉克的計劃將有影響。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0/16 12:04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0/20021016074014.html 美對伊拉克先發制人政策不適用世界其他地區 (中央社記者郭無患華盛頓十五日專電)美國布希政府所宣稱美國對伊拉克享有先發制人的攻擊權利,一直遭到質疑,白宮新聞秘書佛萊謝今天在例行簡報中被問到,如果中共引用美國這個政策對台灣先發制人攻擊,就國際法是否仍屬於正當?佛萊謝則回答,由於地區情勢不同,不同的政策在不同的區域、不同的時代運作。 佛萊謝表示,這之間的區別在於伊拉克獨特的歷史背景以及伊拉克的不理性;由於區域情勢不同,不同的政策在世界不同的區域、不同的時代運作;也好比相較於不講理的人,圍堵政策對講理的人比較行得通,這也是為什麼美國曾經以圍堵政策面對蘇聯。 從伊拉克的軍事歷史背景來看,他們用以侵略、攻擊鄰國的軍備、飛彈,伊拉克不理性統治者所具備的軍事武力侵略歷史背景,想要獲取核子武器以支配這個地區,佛萊謝表示,真正的問題所在是,如果什麼都不做,聽任這樣的統治者得到武器去勒索自由世界、它的鄰國,甚至讓美國受傷害,美國可以採取這樣的政策嗎?佛萊謝強調,布希總統對伊拉克的態度是,伊拉克海珊政權必須解除武裝,美國會尋求聯合國來解決這個問題,美國會與法國、中共、俄羅斯和英國,以及其他安全理事會成員合作尋求解決,這個案子現在還在外交折衝的階段,但如果聯合國什麼都不做,美國會聯合盟國來處理這個問題。 |
老頭 於 2002/10/16 19:58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美2航母戰鬥群 進入攻伊位置
儘管美國總統布希說,戰爭既非迫在眉睫亦非無以避免,美國國防部仍積極調遣並部署美軍,以備必要時迅速攻擊伊拉克。 各配置約一萬名水兵與陸戰隊員的美國「林肯號」與「華盛頓號」航空母艦戰鬥群已進入可對伊拉克發動攻擊的位置,另外兩支航艦戰鬥群可望在年底前加入。美國海軍也已加強其他戰艦的操訓課程。 林肯號航艦戰鬥群於上月間抵達波斯灣,之前在波斯灣巡弋的華盛頓號航艦戰鬥群則轉往地中海。林肯號航艦配置F/A十八超級大黃蜂噴射戰機,其航程與配備的火力均優於較老式的F/A十八大黃蜂戰機。 此外,以維吉尼亞州諾福克港為基地的杜魯門號航艦預定十二月初展開為期半年的部署作業,以接替華盛頓號航艦的防務,而以聖地牙哥為基地的星座號航艦則預定年底左右展開部署。 美軍積極備戰的最明顯跡象之一是中央指揮部司令法蘭克斯預定下月將作戰參謀本部移到卡達的一處新建指揮所。另外,陸軍第五軍與陸戰隊第一遠征軍的作戰參謀人員也即將前往科威特。法蘭克斯將是一旦美國對伊拉克開戰後,運籌帷幄的美軍最高階指揮官。 美國海軍第五艦隊已將本部移至波斯灣,空軍已有部分戰機與一處指揮所進駐沙烏地阿拉伯。此外,其他美軍戰機與部隊也分別進駐科威特、巴林、阿曼、土其耳、中亞等地。這些國家屆時是否可能允許美軍借用軍事基地對伊作戰仍是未知數。 美軍地面部隊最近陸續進駐波斯灣地區,大多準備參加例行演訓,一旦布希決定對伊拉克開戰,他們將就近開赴前線作戰。 法蘭克斯最近接受訪問時指出,中指部作戰參謀本部移至卡達,旨在驗收參謀本部移到烏岱德空軍基地的能力,兼具自一處新建機動本部建築內指揮一場模擬作戰的用意。他還說,他無法確定中指部作戰參謀與他本人是否會在演習於十二月結束後返回佛羅里達州的中指部常設本部。 五角大廈若展開動武前的大規模軍力集結,必須動員更多部隊,甚至可能必須動員後備部隊。據悉,美國陸軍可能將愛國者飛彈運到波斯灣周邊地區國家,以備不時之需。 【2002/10/16 聯合報】http://udn.com/NEWS/INTERNATIONAL/FOCUS/1033161.shtml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0/16 22:49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0/200210161710240.html 美報指中共企業欲對伊拉克銷售飛彈相關產品 (中央社記者陳正杰華盛頓十六日專電)華盛頓時報今天報導說,一家中共國營企業在與伊拉克討論出售一種製造飛彈燃料的化學材料。報導說,這項在八月發現的祕密洽談,顯示伊拉克在繼續製造飛彈,而中共企業仍是飛彈相關產品的主要供應者。 報導說,美國情報機構有關此事的報告,在八月中送交布希政府的高層決策官員。中共在八月間曾頒布加強管制飛彈及相關產品和技術的法規。 報導引述一位美國官員的話說,中共對中東地區的武器擴散活動並未稍減。 中共企業近年也在為伊拉克鋪設光纖通訊網路。這個網路系統因為能提升伊拉克空防,去年以來曾遭美國軍機轟炸。 華盛頓時報這篇報導也說,中央情報局半年一次向國會提出的武器擴散報告已逾期未交,因為布希政府希望等到中共國家主席江澤民十月下旬訪美行程結束之後才提出這份報告。中情局前一份在今年一月提出的報告中,指中共是世界主要武器擴散國家之一。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0/17 10:53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210/20021017100503.html 布希:如遭伊拉克攻擊以色列將會報復 (法新社華盛頓十六日電) 美國總統布希說,如果伊拉克攻擊以色列,以國總理夏隆勢必會進行報復;他並警告大本營設在黎巴嫩的真主黨好戰分子不要攻擊以色列。夏隆目前正在華盛頓訪問。 在被詢及他是否曾要求夏隆在巴格達試圖將以色列扯進美國與伊拉克間的任何軍事衝突時要自我節制時,布希總統堅稱他尚未決定是否要使用武力迫使伊拉克領袖沙丹.海珊解除武裝。 但布希與夏隆一同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露面時表示,﹁如果伊拉克明天攻擊以色列,我想夏隆總理會有所回應。他總會想保衛自己﹂。 一九九一年波斯灣戰爭時期,伊拉克曾對以色列發射三十九枚飛毛腿飛彈,企圖擴大衝突並藉以邀集回教徒支持巴格達的行動。當時的美國總統老布希籲請以色列不要回應,以色列勉強同意。 夏隆面帶愉悅地說:﹁我們與美國總統的關係不曾像與您這麼密切,與美國政府的關係也不曾像與現任政府這般事事合作。﹂ 曾表示必要時將片面採取軍事行動促使巴格達解除武裝的布希總統並警告海珊說:﹁國際社會不會容忍因為此事而在未受挑釁下攻擊以色列或其他任何國家的做法。﹂ 布希總統也表示,如果真主黨攻擊以色列,美國可能採取行動攻擊真主黨和支持它的國家,這些國家包括伊朗和敘利亞。 他說:﹁我們希望不至於發動攻擊。這是恐怖分子行為。﹂又說:﹁我們將對抗存在於任何地方的恐怖分子。﹂他曾警告說,支持或庇護恐怖分子的國家將與恐怖分子同樣下場。 布希並表示,他將派遣資深外交官返回中東,助使巴勒斯坦當局達成﹁具體、真正、客觀而且適度的改革﹁,﹁因此該地區的前景是和平的﹂。 同時,國務院說,美國的中東使者勃恩斯將在兩週之間走訪十二個國家,會談反恐怖主義、以巴衝突和伊拉克問題等。 布希也表示,夏隆已承諾要給付它積欠巴勒斯坦人的四億兩千萬美元增值稅,不過要由美國方面負責監督,確使那些錢不會被用以資助恐怖主義。 美國官員擔憂以巴衝突可能使為爭取中東地區支持對伊拉克採取行動所做的努力複雜化。 美國也希望以色列能放寬對約旦河西岸和加薩走廊的道路管制。這項措施已使巴勒斯坦人的經濟備受摧殘。 根據以色列報紙報導,華盛頓同意在攻擊伊拉克及轟炸伊國西部被疑為飛毛腿飛彈儲藏處之前七十二小時向特拉維夫提出預警。伊拉克的飛毛腿飛彈可用以攻擊以色列。 根據報導,美國也承諾讓特拉維夫使用衛星警報系統,這一系統可在伊拉克發射飛彈時向以色列提出預警。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0/18 09:46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tw.news.yahoo.com/2002/10/17/international/ctnews/3596014.html 亞洲新危機 北韓承認發展核武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華府的官員表示,美國助理國務卿凱利本月初訪問平壤時,北韓官員向他承認北韓確實在秘密發展核子武器,已有數年之久。這一驚人的發展顯示,平壤在一九九四年與美國柯林頓政府所簽署的凍結核武計劃協議已成了廢紙,且這件事有可能在亞洲形成新的危機。 本月初凱利率團訪問平壤三天,但這項中斷了近兩年的雙方高層會談最後不歡而散,北韓指責凱利態度傲慢專橫。華府高層官員十六日卻透露,凱利在會談中曾以美方蒐集到平壤發展核武的證據質問北韓官員。起初北韓方面仍試圖否認這些證據,但令人吃驚的是,他們最後竟承認確實在祕密發展核武,並擁有至少可用來製造兩枚核武器的鐪元素。北韓官員也表明,他們今後也沒有義務再遵守九四年的凍結核武協議。 美國官員指出,北韓的核武計劃包括使用濃縮鈾,該計劃已進行數年之久。由於北韓承認發展核武,等於宣告雙方在九四年簽署的協議作廢,美國也無法繼續與北韓談判。 按北韓與美方簽署的協議,平壤承諾停止其核武計劃,以換取美國協助建造兩座輕水核子反應爐。美國官員表示,北韓若願意在研製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及支持恐怖主義等問題上改善其態度,美國準備對其提供政治和經濟援助,但北韓顯然嚴重違反了九四年的協議。 面對這一狀況,布希政府將在與國會及盟國磋商之後,再決定如何反應。不過美方官員表示,華府仍希望平壤放棄發展核武。華府一名官員說:「我們將繼續對話。」 美國布希總統毫不掩飾自己對北韓領導人金正日沒有好感,他把北韓劃歸他所謂「邪惡軸心國」裡。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0/18 15:21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yam.udn.com/yamnews/daily/1036651.html CIA警告:美將再遭攻擊 編譯徐崇哲/綜合外電報導 2002/10/18 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泰內特17日在參眾兩院聯合情報委員會中發出警告,在科威特及印尼接連遭炸彈攻擊後,凱達組織將準備再度攻擊美國人,地點可能在海外,也可能在美國。 泰內特表示,稍後他將與國土安全局局長芮吉會面。泰內特說,芮吉已經在「情報消息最明確的特定地區以及最可能遭到攻擊的部門」做好防範措施。泰內特未指名這些地區。 【編譯周若樸/綜合聯合國十七日外電報導】 由於各國反對布希政府對伊拉克用兵的要求,為尋求聯合國認同對強制伊拉克解除武裝決議案,美國官員和外交人員17 日表示,美方決定提出折衷方案,在新決議案中刪掉強烈威脅對巴格達出兵的內容,但匿名白宮官員表示,伊拉克總統海珊如果未與聯合國武器檢查員合作,將面臨嚴重後果。 美國官員聲稱這是打破僵局的最後手段,原先持反對意見安理會成員國法國與俄羅斯,顯然準備同意此一決議案。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0/19 00:49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0/200210182020362.html 中情局長預測恐怖組織將對美國目標發動攻擊 (中央社記者陳正杰華盛頓十八日專電)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泰內特表示,最近一連串的恐怖攻擊活動和截收到的通訊情報,可能顯示「蓋達」恐怖組織處於「執行階段」,並準備攻擊美國本土和在海外攻擊美國目標。 他並說,最近從峇里島到科威特等地接連發生恐怖攻擊事件,跟去年夏天在「九一一」攻擊前的情況相類似。在「九一一」之前,他曾警告美國可能遭到蓋達組織攻擊。 泰內特說,美國政府已在情報最為可信的範圍和針對美國最擔心的行業採取因應措施。 他說,他不知道可能遭到攻擊的具體目標或時間,但據華盛頓郵報今天引述其他情報官員和分析家的話說,他們最擔心的是載運中東出口石油的輪船和美國境內的「經濟」目標。郵報並說,聯邦調查局上週曾對全美執法機構發出加強提防恐怖攻擊的通知,但布希政府因威脅過於空泛而決定不把全國警戒等級從目前的黃色升高為橙色。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0/21 16:23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0/2002102104302.html 時代雜誌:蓋達組織在阿巴邊境重建 (中央社記者張聲肇紐約二十日專電)預定二十一日上市的時代雜誌引述美國情報人士報導,美國掌握了「明確的證據」,顯示蓋達恐怖組織已經在阿富汗東邊的巴基斯坦境內重新整建。 法冀在倫敦告訴時代雜誌,「九一一之前,賓拉登有時候會談到先來一陣大攻擊,接著還有更大更大的攻擊。他會說,『第一波攻擊就這麼大』|比出自己的指尖,『下一波則這麼大』|顯出整根指頭。」 中央情報局局長泰內特上周警告美國人,美國目前所面臨的恐怖攻擊威脅,不論嚴重性或急迫性,絕不下於九一一之前。這番警告是否根據這項情報而來,時代雜誌沒有說明。 至於蓋達成員在阿富汗、巴基斯坦邊境整編的情形,時代雜誌記者跟隨阿富汗東南部第八十二空降師威里斯上尉巡邏一遍後,引述這名美國軍官說,設在巴基斯坦境內一個小鎮四周的蓋達營地,專門訓練爆破和使用地雷的技術。 威里斯說:「他們擁有的基本設施和在阿富汗的時候沒有兩樣,只是把東西移到東邊來而已。他們繼續在這一地區吸收可塑性高的年輕男人。」 報導引述美國軍事情報分析說,蓋達組織刻意把營區建得很小,才不會引巴基斯坦政府前往取締。 這些位於巴基斯坦境內的小營地,實際上和阿富汗境內的小村落很容易互相來往,蓋達份子經常用卡車把武器彈藥載到阿富汗邊境的小村落,藏在安全的地點,隨後從四人到十二人不等的恐怖份子小組會混在觀光人群裡,潛回阿富汗。 根據美軍的描述,這些恐怖份子進入阿富汗後,有人會慫恿他們對美軍進行騷擾。鼓動者會出錢出力,還提供美軍行動和補給的情報幫忙他們。美軍不能進入巴基斯坦抓人,只好等他們進入阿富汗後,再設法追緝。 時代另外指出,峇里島大爆炸慘案顯示,印尼已經成為蓋達組織和同路人的避風港,這麼大型的屠殺案既已發生,更表示要防止印尼群島變成蓋達的藏匿所,可能為時已晚。 曾任駐印尼大使的國防次長沃佛維茨告訴時代雜誌,美國已經多次提醒印尼當局問題的嚴重性,這次事件應該可以對印尼產生當頭棒喝的作用。九月初以來,美國情治單位已經數度告知梅嘉娃蒂,美國有證據可以證明,蓋達已經在印尼擁有不小的地盤。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0/21 16:24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0/2002102107304.html 國務卿鮑爾:美國已有解除伊拉克武裝授權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華盛頓二十日專電)美國國務卿鮑爾今天表示,美國將在本週向聯合國提出一項立場強硬的伊拉克決議案。但他強調,華府已有在必要時解除伊拉克海珊政權武裝的授權。 但是他在接受「福斯星期日新聞」訪問時坦承,美國的提案要在聯合國安理會獲得相當的支持,「還有一段漫長的道路」。 鮑爾在美國廣播公司「本週」電視節目中指出,如果海珊拒絕允許聯合國武器檢查人員執行任務,「美國相信它和想法相同的國家...會獲得(它們)選擇採取行動時需要的所有授權」。 這位國務卿表示,美國提出的決議案將會列舉海珊過去違反武器檢查命令的事例,並且要求伊拉克接受新的檢查,同時提出海珊若不遵從將會付出代價的警告。 鮑爾說,聯合國安理會十五個理事國都有表達其意見的權利,但是他相信美國會促使安理會接受美國提案指控伊拉克違反武器檢查規定的罪狀、訂定強硬的檢查機制。他強調,「我們所關心的是除掉那些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我們認為伊拉克人民在一個不同的領袖、一個不同的政權下處境會更好,但是這裡的主要罪行是大規模毀滅性武器,那就是此一(美國)決議案要解決的事。」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0/21 20:59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0/200210211410145.html 美曾數度警告英外交部峇里島可能遭受攻擊 (中央社記者韓乃國倫敦二十日專電)英國外相史卓正面對強大的壓力,要求他說明在數度接獲美國中情局警告印尼峇里島可能遭後恐怖攻擊後,為何未將此一重要訊息傳遞給出國旅遊的英國民眾。 然而,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美國政府至少曾三次將峇里島可能遭受恐怖攻擊的情報,透過外交管道提供給英國外交部。八月間,美國中情局就已在簡報中警告,該島是恐怖份子攻擊的目標;九月九日美國駐印尼大使館再度對印尼境內的美國人做出明確警告。 美國政府並於昨天確認,在大爆炸事件發生的兩天前,美國情報官員曾在一項簡報中告知英國政府,回教徒激進份子可能正在計畫對峇里島上的夜總會發動恐怖攻擊。在爆炸中罹難的英國遊客親屬以及保守黨黨魁鄧肯史密斯,對於英國外交部未將這些重要訊息傳達給出國旅遊的民眾,作出嚴厲批評。他們呼籲國會下院於明天要求史卓公佈美國提供的情報訊息,並說明為何外交部在接獲這些警告之後,沒有採取任何行動。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0/23 12:53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0/2002102305409.html 美英戰機反擊伊拉克防空炮火 (中央社記者郭萍英台北二十三日電)美軍歐洲指揮部及美國空軍指揮部發布的新聞稿指出,美國及英國戰機二十二日在伊拉克北部執行勤務時遭遇防空火炮攻擊,聯軍戰機立即發射精準飛彈反擊,並安全返航,這是今年十月以來,英美戰機在伊北第二次遭到攻擊而予以還擊。 美軍歐洲指揮部及美國空軍指揮部的網站先後發布的新聞表示,英美戰機在伊拉克北部執行「北方瞭望任務」時遭到伊拉克防空火炮的攻擊,聯軍戰機隨即對伊拉克北部禁航區的莫蘇爾附近軍事設施發射精準飛彈。自波斯灣戰爭結束後,聯合國通過對伊拉克北部及南部禁航區的決議,禁止伊拉克飛機進入,英美戰機執行聯合國決議至今已逾十一年,不過,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以來,伊拉克不時以雷達鎖定聯軍戰機,甚至發射防空火炮及地對空飛彈,聯軍戰機均予以反擊。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0/24 14:01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0/200210241310159.html 日自衛隊將把反恐作戰的後勤支援對象國擴大 (中央社記者張芳明東京二十四日專電)日本政府內定方針,將把目前在阿拉伯海域提供美國和英國艦隊後勤支援的海上自衛隊艦隊的補給活動,在十一月中旬的派遣期限屆滿後繼續延長半年,同時也將把補給活動的支援對象擴大至美英以外國家的軍艦,這項方針將在十一月經由安保會議和內閣會議正式決定。 日本為支援美國在九一一恐怖事件後對阿富汗展開的軍事行動,國會於去年十月通過「反恐怖對策特別措施法案」,海上自衛隊於十一月中旬正式派遣一支由三艘護衛艦和兩艘補給艦組成的艦隊前往印度洋對美軍提供以海上加油為主的補給活動,為一九五四年成軍的自衛隊在戰時情況下出兵海外創下先例。日本自去年十一月派遣艦隊前往印度洋後展開後方支援後,以定期接防方式維持一支由三艘護衛隊和兩艘補給艦組成的支援艦隊,對美國和英國的軍艦進行海上加油,這項支援行動一次以半年為期限,但可延長。這次的支援期限於十一月十九日屆滿後將延長至明年五月,根據這次內定的方針,海上自衛隊的補給活動將擴大至德法等國的軍艦。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0/24 14:08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210/20021024133502.html 五角大廈放慢美軍準備進駐波斯灣的腳步 (法新社華盛頓二十三日電) 美國國防官員說,五角大廈順應新形勢改變態度,放慢美軍進駐部署在波斯灣的步伐,同時,聯合國安理會繼續辯論武器檢查人員重返伊拉克執行武檢任務的條件。 國防官員說,儘管美軍單位並未接獲正式命令要他們暫停部署的準備,不過他們目前正在調整作業時間表,因為究竟是否要採取軍事行動的決定,目前看來似乎比原先預期更遙遠。 美軍目前似乎不急於立即行動,只是奉命好好進行軍事訓練,以維持他們的戰力優勢。 美國採取軍事行動的時間之所以產生複雜變化,主要因為對於聯合國武器檢查人員究竟應該在何種條件下重返伊拉克執行武檢任務,在聯合國安理會引發激烈的辯論。 安理會十五國二十三日針對美國提出的協議版本舉行非正式磋商會議,一旦通過美國的新版本,將實施嚴格的新武器檢查機制,如此一來將必須在大約兩個半月之後才能夠開始實施。 要是美國決定對伊拉克採取片面軍事行動,則將急劇加快軍方的部署準備,然而,要是安理會就聯合國的檢查機制達成協議,則可能延後數個月才採取軍事行動。 同時,美國官員說,儘管形勢有所變化,但駐波斯灣的美軍部隊仍然維持穩定。目前約有五萬八千名美軍駐在波斯灣地區,其中包括駐在阿富汗的一萬名美軍。 美軍進駐波斯灣的行動雖然暫時有所保留,不過,五角大廈仍然繼續運送軍事裝備到波斯灣地區。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0/24 19:10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0/200210241800310.html 反恐怖戰爭新型態─電視實況對網路 (中央社記者張弘光莫斯科二十四日專電)俄羅斯莫斯科的人質事件震驚全世界,在案發現場一片平靜,車臣份子透過網路發號司令,俄羅斯反恐怖指揮中心運用電視要求歹徒不要傷害人質,並凝聚民眾同仇敵愾的心理。 莫斯科時間二十四日上午十一時二十一分,該網站發佈訊息他們要釋放八名人質,三名小孩與五名婦女,他們並準備釋放十名外國人,並要求有關國家人員到案發現場領人。 俄羅斯反恐怖指揮中心,從案發開始即運用電視台實況轉播與歹徒展開互動,為防止意外,所有電視台配合反恐怖指揮中心號令,包括俄羅斯政府派出車臣籍國會議員進入現場與歹徒談判,並強烈警告歹徒如果傷害人質,反恐怖小組將採取嚴厲報復行動以遏止歹徒輕舉妄動。 另外俄國政府指揮中心,透過電視清查人員名單,透過人質家屬與被挾持外國人的大使館人員希望恐怖份子釋放人質,所有勸說統一口徑。到上午十一時,電視台新聞報導莫斯科全市警察總動員清查恐怖份子外圍人員情形及重要場合紅場、克里姆林宮關閉警戒消息。 中午開始,俄羅斯電視台開始播放1999年九月莫斯科兩次民房大樓遭恐怖份子爆炸紀錄片、2000年八月莫斯科普希金廣場爆炸案,連十月十九日麥當勞爆炸事件都是一些恐怖份子所為。俄羅斯政府透過電視報導讓民眾瞭解恐怖份子對社會的危害。但是電視與網路畢竟是機器與電腦偶爾也會發生不來電情況,由於恐怖份子希望有關大使館人員到現場領人,但是俄國警方不讓有關國家人員進入現場,電視一播放出來,網路就傳來開罵字眼。 |
老頭 於 2002/10/26 02:01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美國在伊拉克南部使用無人駕駛武裝飛機 (中央社華盛頓二十五日法新電)美國軍事官員說,美國武裝掠奪者型無人駕駛飛機首度對伊拉克南部的伊拉克防空陣地發射飛彈,為此項欲擒故縱戰爭開啟新的局面。PF5F3505.CAP *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0/28 13:45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0/20021028102027.html 歐洲六國在法舉行反恐演習 (中央社記者鄒明智巴黎二十七日專電)法國軍方今天向新聞界證實,六個歐洲國家派一千五百名特種部隊參加本週末在法國南部土倫附近一軍事基地舉行的反恐演習,演習項目主要包括遭受恐怖攻擊時如何疏散一般民眾,以及對生物化學及輻射性武器的防護。 這項歐洲首次舉行的反恐演習定名為「歐洲反恐演習」有法國、奧地利、西班牙、希臘、義大利、及瑞典特種防護部隊參加,模擬若遭到恐怖組織以雷射性及生化武器攻擊時,如何防護及疏散一般民眾,並緊急救護受害的民眾。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亦派遣六十名觀察員在現場參觀演習進行情形。演習場面逼真,主要在測試地方政府急救疏散的能力及軍方緊急危機指揮協調的機能。 |
老頭 於 2002/10/28 20:37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澳兩艘護衛艦開往海灣監控伊拉克海上運輸 新華社堪培拉10月28日電據此間媒體報道,在美國對伊拉克動武態度日趨強硬的形勢下,兩艘澳大利亞軍艦28日開往海灣地區,加入對伊拉克實行海上封鎖的多國部隊。 這兩艘護衛艦──“安紮克”號和“達爾文”號將取代“墨爾本”號和“阿倫塔”號護衛艦,對伊拉克海上運輸實行監控。澳大利亞軍方說,如果美國以伊拉克未能銷毀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對其發動攻擊,這兩艘澳大利亞軍艦可能也不會“坐視不理”。 由於聯合國安理會成員國近來在美國提出的針對伊拉克的決議草案問題上一直存在分歧,美國總統布什周末表示已經厭倦無休止的辯論,有可能決定單方面提前行動。布什說:“如果聯合國不採取行動,如果薩達姆不解除武裝,那麼我們將領導盟軍解除他的武裝。” 澳大利亞總理霍華德在周末重申,澳大利亞希望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問題,但如果外交行動失敗,澳大利亞將會參加美國領導的對伊行動。 |
內幕 於 2002/10/28 21:00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菲律賓:回教激進團體計劃在澳洲北部建回教國 http://tw.news.yahoo.com/2002/10/28/international/bcc/3615464.html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0/30 00:12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0/200210291950385.html FBI報告指出九一一事件共三零四七人罹難 (中央社記者郭無患華盛頓二十九日專電)根據聯邦調查局所公布的報告,去年九一一攻擊事件總共造成三千零四十七人死亡,其中紐約世界貿易大樓喪生兩千八百二十三人,國防部五角大廈死亡一百八十四人,賓州墜機造成四十人罹難。同時去年全美犯罪率上升百分之二點一,是一九九一年以來的高點。 華盛頓時報報導指出,這項報告的數據來自全美一萬七千個城市、郡或州政府執法機構,所代表的人口比例為美國的百分之九十二。光是在大華府地區,去年報告有案的暴力犯罪就達兩萬五千二百四十一起,與財物有關的犯罪案件更高達十七萬零四百九十九件。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01 00:18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0/200210312220462.html 美國防部希望以PAC3防範伊拉克飛彈攻擊 (中央社記者郭無患華盛頓三十一日專電)如果美國一旦對伊拉克展開軍事行動,最令國防部擔心的就是伊拉克使用飛雲飛彈或其他短程彈道飛彈攻擊美軍,這可能是美軍的弱點;五角大廈決策主管不管今年初一連串的測試失敗,仍希望加速愛國者先進三型飛彈反飛彈系統PAC3的生產速度。 華盛頓郵報今天報導指出,愛國者反飛彈系統首次在一九九一年的波灣戰爭中使用,以對抗伊拉克以飛雲飛彈攻擊駐在沙烏地阿拉伯境內的美軍,以及以色列平民目標;從一九九○年代中期發展至今的最新反飛彈系統則是愛國者先進三型飛彈PAC3,更準確的新系統在雷達和通訊鏈方式有不少改進。 可是新系統在今年二月和五月的實際飛行測試中表現不佳,攔截器幾次未能點燃,即使點燃,也經常無法擊中目標;計畫官員今年夏天還曾預言,由於測試失敗,生產能量從目前每個月六枚提升到十二枚的計畫,可能會推遲至少一年。 但即使如此,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國防部長倫斯斐曾經期待,不必等待另一回合確認飛彈性能的測試過程,直接加速生產;目前美國陸軍庫存有三十八枚愛國者先進三型飛彈,如果明年美國對伊拉克展開軍事行動,這些飛彈很快就會耗盡。 不過,即使排除困難,現在就提高愛國者先進三型飛彈生產能量,以一枚飛彈製程一年半的時間計算,明年美國如果對伊拉克開戰,屆時會多出多少飛彈可供美軍使用,其實沒什麼差別。 波灣戰爭期間,美軍未能有效摧毀伊拉克機動飛雲飛彈,被認為是此役最大敗筆;根據美國和英國情報分析人士評估,伊拉克目前應該還有十二到二十五枚機動發射的飛雲飛彈,而且不確定這些飛彈能不能發射;但國防部最關切的是,海珊會不會以飛彈配置生物、化學戰劑彈頭來攻擊美軍。近年來,美軍陸軍一直在波斯灣地區維持兩個愛國者飛彈連,防護駐在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的美軍和設施,但並未配備愛國者先進三型飛彈,如果布希總統決定揮軍進入伊拉克,一定會有更多愛國者飛彈部隊,不管是否配備愛國者先進三型飛彈,第一波就會進駐波灣地區。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05 00:32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1/200211041920321.html 峇里爆炸案調查工作獲突破性進展 (中央社記者余歌滄雅加達四日專電)印尼警方今天宣佈,峇里爆炸案聯合調查小組展開的追緝兇手工作,已獲得突破性進展;上週由警方公佈其畫相的三名兇嫌的姓名及地址,已被警方所探知,並確定他們目前仍躲藏在印尼。 阿利托囊說:「這三名兇嫌仍在印尼地區,我們正派出緝捕小組到目標地區追捕;聯合調查小組已知道他們的行蹤,並掌握他們曾到過哪些地方以及與哪一些人見過面的資料。」 這是警方上週公佈三名兇嫌畫相後,首次透露有關這些兇嫌的下落。由於警方日前在東印尼弗羅列斯島上逮捕一名被懷疑是兇嫌的男子,但後來被帶到峇里偵訊時,才發現他原是神經失常者,警方成為某些媒體嘲諷的對象,有的報章甚至發表社論,批判警方的辦案效率。 阿利托囊不願進一步透露這些兇嫌藏身在哪一個地區,是否在峇里本島或其他地區,他說:「為了方便日後進行的緝兇工作,警方不願透露更多的訊息;今後主要的是要先把他們逮捕,然後才追究他們與哪些集團掛鉤,警方已全面控制這項緝兇工作。」 據「印尼媒介報」引述阿利托囊的話說,警方所獲得的資料顯示,這三名兇嫌是由六至十人組成的陰謀集團的一部分,他們屬於在爆炸現場放置炸彈的兇手,而且都擁有裝製和引爆炸彈的專長。 另一方面,國警總長戴峇迪阿爾指出,十月上旬在雅加達心中心德鹿勿洞街美國使館招待所前面發生的手榴彈爆炸案,是否與峇里炸彈案有任何關係,警方仍未找到證據加以證明。 戴峇迪阿爾也宣佈,警方日前在西爪哇省展玉地區,逮捕該手榴彈爆炸案另一名嫌阿里利德宛後,涉案的二名主兇已告落網。雅加達警方至今仍把這起爆炸事件的目標說成是,美使館招待所隔鄰的建築物主人,原因是債務糾紛所引起,但美使館排除這種說法。此外,回教激進派組織捍衛者陣線楠榜省分部主席朱弗利,昨晚在雅加達東部被捕;他被控主謀二個月前在該省發生的一座基督教堂爆炸案,該案正由法院審訊,其中一名被告供出主謀是朱弗利,他即將被押回楠榜受審。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05 14:26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1/2002110507508.html 美國準備提出修正伊拉克決議案打破UN僵局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華盛頓四日專電)布希政府官員今天表示,美國準備在本週向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提出一項修正的伊拉克決議案,以打破有關聯合國派遣武器檢查人員重返伊拉克執行任務決議案的僵局。聯合國安理會討論此一決議案已有六週時間,但是迄未能達成協議。 身為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的墨西哥一直支持法國的立場,抗拒美國為促使聯合國通過決議案威脅在伊拉克拒絕解除武裝時使用武力所施的壓力。 國務院發言人包潤石在例行新聞簡報中並未說明美國新提案的細節,但他堅稱布希政府一直敦促聯合國通過的決議案核心原則並未改變。 包潤石說:「我們堅持必須明白表示伊拉克未遵守其義務、必須要有一項強硬檢查機制、以及伊拉克若再違反(聯合國決議案)即必須面對嚴重後果的核心立場。我們希望在新的決議案中達成這些要求,我們也認為(聯合國)決議案愈強硬,伊拉克遵守與合作的希望可能會更大。」 布希總統九月十二日向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說時,美國政府即開始要求聯合國通過一項新的伊拉克決議案。布希同時提出警告說,如果聯合國未能採取行動,美國即準備自行採取行動對付伊拉克。 包潤石指出,布希政府準備提出一項修正的新決議案,業已儘量遷就其他安理會理事國的顧慮,現在是安理會採取行動的時候。布希政府官員並未提到安理會採取行動的最後期限,但是國務卿鮑爾曾說,他預期安理會在本週結束有關談判,然後就美國支持的折中決議案進行表決,或是就美國與法國提出的不同決議案採取行動。 |
小老闆 於 2002/11/05 15:31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tw.news.yahoo.com/2002/11/05/finance/reuters/3631139.html [中東情勢]美國發動導彈突襲,六名疑似蓋達組織成員也門身亡 [路透也門薩那/華盛頓電]美國政府官員周一稱,美國在也門利用無人駕駛飛機發射導彈,擊斃了六名被懷疑為奧薩瑪賓拉登(OsamabinLaden)手下蓋達組織(alQaeda)的成員,其中包括兩年前襲擊美軍戰艦的主要嫌犯。 該名官員對路透記者表示,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無人飛機完成了周日的任務。據也門方面的消息,被攻擊的車內六人中包括蓋達組織在阿拉伯國家的兩名首領之一。 死者中包括又稱阿布阿里(AbuAli)的蓋達組織重要成員哈里斯(al-Harthi)。他被懷疑曾參與2000年以自殺式轟炸襲擊美軍戰艦科爾號,導致17名美軍士兵死亡的行動。 之前,CIA也曾在阿富汗使用遙控「獵鷹」無人飛機,向疑似蓋達組織和塔利班戰鬥機發射導彈。 美國國防部和CIA都拒絕就此事發表評論。 也門內政部官員告訴當地薩巴通訊社(Saba)說,這六人乘坐的汽車在馬里卜東部地區被炸,車內還發現了武器、炸藥痕跡和通訊裝備。 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德(DonaldRumsfeld)稍早曾拒絕說明美軍或CIA是否與此事有關聯,但是他稱讚了也門在反蓋達組織上的合作。(完) --翻譯姚旭 |
SK2 於 2002/11/06 00:14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三巴男子涉助拉登於東區進行引渡聆訊 [05/11 星期二 14:47] 三名印巴籍男子,被指準備將一批毒品及軍火運送到美國出售,然後購買四枚導彈,供應給同拉登有關的恐怖組織,三人於九月二十日在本港被捕,案件在東區裁判法院進行引渡聆訊.法官將案押後至下月十五日,等候美國的引渡文件.控方指,港府是應美國要求,拘捕三人,他們年齡四十四至四十七歲.他們若果被引渡到美國,會被控串謀販運毒品,及提供軍火給恐怖組織等三項罪名。 http://pshweb01.881903.com/apps/news/news/20021105/2002110514473764101.htm |
SK2 於 2002/11/06 13:43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印巴漢「毒品換導彈」助蓋達 【明報專訊】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接到線報,指3名巴基 斯坦籍及美籍男子,在港以大批毒品交換4枚刺針式地對 空導彈,作為以拉丹為首的蓋達組織的武器。FBI接報後 派線人喬裝毒販,與3人在港島香格里拉酒店接洽,最後 在香港警方協助下擒獲3人。FBI昨透過律政司申請將3人 自願引渡返美受審,但3被告考慮到返美後將面對串謀販 運毒品、串謀入口毒品及支援外國恐怖組織3項罪名,案 情嚴重,仍未決定是否返美審訊。案件押後再訊。明報記 者﹕陳美莉陳志偉 控方指現時無證據顯示案件與「九一一」事件有關,亦未 保安局﹕難禁恐怖分子過境 3名巴籍及美籍男子企圖以「毒品換導彈」供應蓋達組織 惟保安局強調,無?[象顯示香港已成為恐怖分子基地,又 3名被告分別為巴基斯坦籍男子SyedMustajabSHAH(54歲) FBI昨透過律政司向法庭申請引渡3人自願返美審訊。控方 5噸大麻換4刺針地對空彈 辯方律師指出,原被控毒品罪名的被告願意接受自願引渡 懲教署發言人說,一般引渡的被告均收押於荔枝角收押所 控方指FBI接獲線報,稱3被告早前在美國與FBI線人接洽 FBI相信他們企圖將該批刺針式導彈交予蓋達組織。3名被 http://news.sina.com.hk/newsCenter/focusReport/5993/5537438-1.html
【本報訊】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與香港警方聯手在港 辯方昨於庭上表示,由於控罪嚴重,三被告需時考慮是否 負責處理該引渡令的副首席政府律師華偉思在庭上表示, 料供應阿蓋德組織 今年九月二十日,美國聯邦調查局派遣?e底密探假扮毒品 三名被告表現冷靜 華偉思於庭外表示,今次行動由美國聯邦調查局與香港警 案中首被告名為Syed Mustajab Shah (五十四歲),另 三被告的代表律師指出,三人原本同意自願遣返美國受審 根據香港剛通過的《反恐條例》,凡為恐怖分子提供資金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08 00:06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1/200211071650214.html 日決定目前不派神盾級軍艦前往支援美軍 (中央社記者張芳明東京七日專電)日本政府今天決定方針,目前不考慮派遣神盾級軍艦前往印度洋對在阿富汗進行反恐怖軍事行動的美軍提供後方支援;但是,若伊拉克情勢緊張而美國有正式要求,日本將重新檢討是否派遣這種最新銳軍艦的問題。 內閣官房長官福田康夫今天在記者會上針對派遣神盾級軍艦前往印度洋加入日本對美支援艦隊一事表示,若未來有必要性將加以檢討,但是這次未考慮配合艦隊支援美軍時間的延長而派遣這種軍艦前往印度洋。 美國由於九一一事件而於去年秋天對阿富汗展開反恐怖作戰行動後,日本國會通過特別法令派遣以三艘護衛艦和兩艘補給船規模組成的艦隊前往印度洋對美軍提供海上加油等支援行動,開啟自衛隊在戰後前往軍事作戰地區提供支援的先例。美國曾非正式要求日本能派遣擁有高性能雷達的神盾級軍艦和P3C反潛警戒機前往印度洋,日本防衛廳態度積極,但由於聯合政權內部以公明黨為主顧慮這種高性能軍艦和美軍的合作可能會抵觸日本表明放棄的「集權自衛權」而加以反對,因此去年秋天將派遣問題加以擱置,這次同樣未能過關。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08 00:08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1/200211071900339.html 伊拉克週邊國家均反對美國攻打伊拉克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七日專電)包括土耳其、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等伊拉克週邊國家,均先後表示反對美國與以色列鼓吹伊拉克戰爭,並建議衝突各造應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決議案的架構下,和平解決伊拉克危機。 敘利亞官方新聞社今天也引述官方聲明說,伊朗外長克拉齊與敘利亞外長夏拉昨天在一項電話會談中,兩人均重申反對美國與以色列極力尋求攻打伊拉克的舉動,並呼籲在聯合國的架構下和平解決伊拉克危機。 稍早,沙國外長費瑟親王接受美國CNN有線電視新聞網專訪時也重申說,沙國反對伊拉克戰爭,因為美國試圖軍事強行改變伊拉克政權的作法,勢將造成地區情勢不安,引發進一步的衝突。 二十二個阿拉伯國家組成的阿拉伯聯盟昨天也發表聲明,譴責美國主導伊拉克戰爭將造成中東地區情勢不穩,將加深阿拉伯人對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衝突的不滿,進一步刺激恐怖主義高漲。儘管美國在過去一個月裡,以伊拉克發展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並威脅世界和平為由,不斷試圖說服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通過制裁伊拉克新決議案,但阿拉伯聯盟秘書長穆沙表示,自一九九一年波斯灣戰爭結束以來,伊拉克對地區安全已不具威脅,也從未威脅過鄰近國家。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08 00:11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1/200211072230455.html 美國發布新的全球恐怖主義警戒通報 (中央社記者陳正杰華盛頓七日專電)鑒於一名恐怖份子下週將在美國處死,美國國務院已對全球各地的美國人民發布新的警戒通報,提醒他們保持警覺,以因應持續的恐怖活動威脅。 原籍巴基斯坦的卡西於一九九三年在維吉尼亞州北部中央情報局總部前射殺兩名中情局雇員後,在一九九七年遭到定罪。 國務院的通報說,美國政府持續收到可信的資訊,顯示極端團體和個人在計畫對美國利益進一步展開攻擊,包括自殺攻擊在內。 國務院說,由於美國國內的安全維護和警覺已經提高,恐怖份子可能改以海外的美國利益為攻擊目標。這項新的通報取代十月十日發布的通報,效期到明年五月七日。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08 14:53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1/20021108082022.html 布希強調解除海珊武裝無所行動絕不能接受 (中央社記者郭無患華盛頓七日專電)美國總統布希今天表示,如果聯合國明天通過對伊拉克海珊政權解除武裝決議案,下一步就是派遣武檢人員進入伊拉克從事嚴格確實的解除武裝任務;布希強調,出兵伊拉克不是他的優先選項,希望此事能和平解除,但伊拉克維持現狀,無所行動絕對不能接受。 布希說,美國提交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對伊拉克新決議草案內容,提到實質違反決議、武器檢查、以及如果海珊持續公然違抗,拒絕解除武裝的嚴重後果。 布希今天稍早已經與法國總統席哈克和俄羅斯總統蒲亭通過電話,布希對聯合國明天投票決定決議案感到樂觀。 他表示,這個決議案就是要一次並永遠解除海珊武裝,當這項決議案獲得通過後,表示聯合國也確認海珊的威脅,美國將與聯合國一起合作將海珊解除武裝,派遣武器檢查人員前往伊拉克從事任務,海珊必須讓全世界知道他在解除武裝,這將是決議案通過後的下一步行動。 布希指出,他對伊拉克所堅持的就是海珊必須解除武裝,這是海珊自己曾經承諾過的事,但他並沒有做到。布希認為自己渴望和平,美國無意去征服誰,美國信仰和平,但海珊對和平是一大威脅。 反對出兵伊拉克的人士認為,對伊拉克開戰會導致美國蒙受更多恐怖攻擊,布希指出,任何行動都會有風險,但不能沒有行動,不行動比行動更危險;他會衡量前因後果,希望能和平解決此事,對伊拉克作戰不是他的第一選擇。 布希表示,他不會對海珊解除武裝一事訂下時間表,但海珊搞了十一年,聯合國總共對伊拉克有十六個決議案,但他什麼都沒做;海珊欺瞞、違抗國際社會決議的行為本質即是如此,但這次將不一樣,布希說,維持現況無法接受,奉和平之名,早晚大家可以等著看。至於美國對伊拉克以及北韓,兩個同樣試圖擁有核子武器的國家,處理態度為何不同?布希表示,他重視北韓問題,但對北韓必須使用不同策略,美國已經與北韓的鄰近國家日本、南韓、中國大陸以及俄羅斯合作,勸服北韓發展核武不符合全球利益;中共國家主席江澤民在訪問德州時也明確表示,尋找朝鮮半島非核化的重要立場。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11 20:26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1/200211111450141.html 英美聯軍戰機攻擊伊拉克南部兩飛彈陣地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十一日專電)據美軍中央指揮部聲明表示,自波斯灣地區起飛的英美聯軍戰機,在當地時間昨晚十時十五分(台北時間今天凌晨四時十五分),巡邏伊拉克南部禁航區時,以精密導引武器攻擊了地面兩座地對空飛彈陣地。 聲明說,攻擊戰果仍在評估當中。 這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八日通過解除伊拉克武器決議案以來,英美聯軍第一次對伊拉克地面防空系統進行反擊。美軍中央指揮部說,伊拉克繼續攻擊執行聯合國決議的聯軍戰機,已明顯違反決議案要求。 聯合國安理會十五個會員國,包括最初持反對立場的法國與俄羅斯,以及阿拉伯國家唯一代表敘利亞,均支持一項新決議案,授權聯合國武器檢查人員「立即、無條件且不受阻擾」的進入伊拉克境內任何地點,包括總統府,檢查伊拉克是否擁有或暗中研發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依據決議案,伊拉克有七天的時間,也就是在本週五(十五日)之前,必須就遵從與否作出最後決定。如果伊拉克決定接受,聯合國武器檢查小組首批技術人員代表將立即前往巴格達準備檢查事宜,包括設立通訊、交通、辦公室及實驗室等。 美國總統布希在聯合國通過決議案後表示,這是伊拉克政府的最後機會,如果伊拉克不執行新的聯合國決議案,將面臨「最嚴重的後果」,美國等其他國家將採取行動解除他的武裝 。 今年以來,英美聯軍戰機對伊拉克地面軍事目標,包括地對空飛彈陣地與機動雷達站等,已進行至少一百四十次以上的反擊行動,尤其最近在美國可能對伊拉克發動大規模攻勢之際,聯軍戰機頻頻出擊伊拉克的地面防空設施。一九九一年波斯灣戰爭結束後,包括伊拉克北緯三十四度以南以及伊拉克北緯三十六度以北地區,均為英美聯軍劃為「禁航區」,由駐守土耳其東南部基地及波斯灣地區的聯軍戰機負責巡航,禁止伊拉克軍隊越區攻擊北部庫德族及南部什葉派的反沙丹.胡笙勢力。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11 23:34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211/20021111192003.html 海珊召開國會緊急會議討論因應安理會決議案 (法新社巴格達十一日電) 在各種跡象顯示伊拉克總統海珊可能接受聯合國安理會的嚴苛條件以裁減武器,並避免華盛頓可能發動一場不可避免的戰爭之際,海珊今天召開了國會緊急會議。 這些人士說,辯論會將於十一日晚上,也就是在回教齋戒月期間結束一天禁食後的晚上七時,召開緊急會議,討論聯合國安理會新通過的第一四四一號裁武決議案。 一位接近伊拉克國會的人士對法新社說:﹁國會將表達對領導階層的支持,並授權海珊總統採取有利於伊拉克人民的決定。﹂ 事實上擁有二百五十席的伊拉克國會,將由海珊領導的革命指揮委員會在會中作成決定。 會中,伊拉克國會可能嚴詞譴責聯合國決議案,據一位﹁權威人士﹂對伊拉克官方新聞社說:會中將強調官方的立場,認為聯合國決議案是﹁卑鄙與不公平的﹂。 不過同一人士說,伊拉克的領導階層已﹁靜靜的研究﹂了第一四四一號決議案,至於巴格達是否接受聯合國的決議案,尚未作成最後決定。 巴格達國營媒體今天只報導,在海珊的指示下,國會將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安理會新的決議案。 伊拉克媒體的評論並未明示伊拉克可能對安理會的決議作出何種反應,但是強調巴格達將充分配合安理會,依據相關決議案,履行裁軍的義務。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12 16:28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211/20021112052003.html 伊拉克國會一委員會建議反對聯合國新決議案 (法新社巴格達十一日電) 伊拉克國會的一個委員會今天建議該國,反對聯合國安理會的第一四四一號決議案,該案載明了嚴格的武檢新規定。 阿拉伯暨國際關係委員會主席庫拜西在國會非常會議中,﹁建議︵伊拉克︶領導階層,反對聯合國安理會不公平的第一四四一號決議案﹂。 庫拜西說,該委員會並建議,授權政治領導階層採取一切其所認為妥當的行動來保護伊拉克人民,並授權海珊總統採取一切他所認為適當的作法。 庫拜西說:﹁國會全力支持海珊總統所作出和未來將作出的一切決定。﹂ 國會議長哈瑪迪在國會開議時所發表的電視現場轉播談話中,指控上述聯合國決議案內含對伊拉克的﹁不實說法﹂。 伊拉克迄未對美國擬訂的這項決議案作出正式回應,但暗示,該國可能會在十一月十五日的最後期限之前,同意該案,以避免美國的進攻。 |
內幕 於 2002/11/12 20:14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美國新聞周刊總編輯說反恐戰爭須爭取人心 http://www.bignews.org/20021108.txt (中央社記者吳顯申新加坡八日專電)美國《新聞周刊》國際版總編 輯法?媦w 紮卡利亞博士認爲,反恐戰爭除了從軍事與政治層面下手外, 還須通過文化與意識形態去爭取人心,才能徹底地剷除恐怖行動。 法?媦w 紮卡利亞昨天在新加坡政策研究所主辦的講座上,以《奧薩瑪與九一一 事件:一個中東的問題?》爲題發表演說,並提出上述看法。 《聯合早報》引述他的話說,中東問題主要並非由以色列造成的,阿 他解釋說,貧窮、落後、社會不平等,爲回教極端主義與恐怖主義提 他表示,上一世紀六十與七十年代,石油開始成爲世界最珍貴的原産 他說,當這些國家的人民起來抗爭時,統治者也變得越來越專制高壓 紮卡利亞指出,剷除恐怖行動除了軍事與政治層面外,還有第三個環 他認爲,阿拉伯國家石油蘊藏量豐富,基本上不需要外援來協助它們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13 00:22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1/200211122201617.html 中央社國際時事分析:德美關係與伊拉克問題 (中央社記者劉行柏林特稿)由於德國政府堅持反對美國出兵攻打伊拉克,使得德美雙方關係冰封了好幾個月之久,直到最近德國外交部長費雪及國防部長史楚克先後訪美,加上德國總理施若德於上週五,自德國大選過後第一次親自打電話給美國總統布希,針對伊拉克、阿富汗等問題交換意見,雙方關係才重露曙光。 施若德對聯合國安理會通過關於伊拉克武器檢查問題的決議表示歡迎,並且指出這是聯合國為了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的負責表現。施若德強調,德國政府對於美國總統布希選擇在聯合國安理會的框架下,並且透過多元方式來解決伊拉克問題表示歡迎。 目前正在挪威訪問的施若德在奧斯陸重申,德國將不會參加任何攻打伊拉克的軍事行動。但是,伊拉克必須執行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有關武器檢查問題的新決議,儘快准許聯合國武器檢查人員進入伊拉克,展開武器核查工作並且為檢查工作提供一切的便利。施若德認為,現在主動權還掌握在伊拉克人的手?堙A德國希望伊拉克問題能夠和平解決。 費雪表示,伊拉克必須認清忽視聯合國安理會決議所帶來的嚴重後果,他呼籲伊拉克透過與聯合國武器檢查人員進行全面且無條件的合作,來確保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史徒克指出,如果伊拉克總統海珊不重視安理會的決議,美國鐵定會出兵攻打伊拉克,但是他認為針對可能爆發的戰爭結束後,美國對伊拉克及中東地區的未來還沒有周全的考慮,也沒有任何具體計劃方案。 施若德表示,針對安理會的新決議,德國政府願意提供聯合國武器檢查小組人力及物力等方面的支助;此外,德國雖然不會參與軍事攻打伊拉克的行動,但是仍然會繼續在國際反恐戰爭中,履行應該承擔的義務和責任,例如德國將會按照計劃,從明年開始執行領導駐阿富汗國際維安部隊的任務。根據安理會的決議,伊拉克必須在本週五前明確表態接受該決議案,並且在十二月八日前向安理會提交針對伊拉克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報告。史徒克指出,如果美國一旦出兵攻打伊拉克,德國目前駐紮在科威特的士兵及偵察裝甲車並不會馬上從該地區撤走,而是會繼續留在當地;但是如果戰爭蔓延到科威特境內,到時候就必須由德國聯邦國會決定德國駐軍的去留。 |
內幕 於 2002/11/13 09:43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FBI掌握境內恐怖活動網絡能力遭懷疑 -------------------------------------------------------------------------------- 【大紀元11月12日訊】(中央社記者郭無患華盛頓十二日專電)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已經一致通過要求伊拉克解除武裝決議案,由美國主導的對伊拉克軍事行動可能性也相對增高,但美國政府高層官員對聯邦調查局到現在仍無法確知美國本土恐怖份子活動與網絡,愈來愈感到擔心。 聯邦調查局評估美國國內面對的恐怖攻擊威脅可能集中在少數伊拉克情報特工和激進份子,這些都還在調查中。 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民主黨的葛拉漢(BobGraham)指出,聯邦調查局仍不知道恐怖份子在哪裡,以及他們有些什麼樣的支援網絡。他甚至認為,看不出聯邦調查局對此有急迫性,FBI也沒有妥善計畫或是足夠資訊得以推展計畫;如果在未來六十天不能將恐怖份子的能力消除,美國就要付出很大代價。 不過,聯邦調查局相關人員指出,九一一恐怖攻擊後,聯邦調查局的任務轉型,聯調局在從事以前所沒有做過的工作,全美五十六個處理恐怖行動專案小組不斷在確認或監視在美國境內協助海珊的伊拉克激進支持者,他們大部分是在一九九一年波灣戰爭後定居在美國的前伊拉克共和衛隊成員。 此外,聯調局也恢復與反海珊的叛軍或伊拉克難民接觸,這些曾經在美國與伊拉克前次衝突中擔任情報收集工作。聯調局人員說,聯調局現在做的事,就是評估如果美國發動對伊拉克戰爭,美國所面對的恐怖攻擊威脅。 過去的歷史證明,報復攻擊是很有可能的,波灣戰爭期間,恐怖攻擊數目是平常的三倍,情報人員認為,這次反擊的強度更大。 相關的分析指出,如果美國對伊拉克採取軍事行動的話,海珊可能會不顧一切協助回教極端恐怖份子,支援他們大規模殺傷武器來攻擊美國,當作報復美國的最後機會。海珊的情報系統組織發動恐怖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海珊權力不穩,就有可能召募極端份子來改變情勢。(http://www.dajiyuan.com) 11/12/2002 9:02:27 PM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13 10:32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1/2002111301505.html 布希總統仍在等待海珊表明是否自動解除武裝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華盛頓十二日專電)伊拉克國會已一致表決拒絕接受聯合國要求巴格達解除武裝的強硬新決議案,美國總統布希今天對此不予理會,並且表示他仍在等待伊拉克總統海珊表明是要和平解除武裝或是面對攻擊。 這位總統在巡視華府警察局總部時說:「如果海珊不遵守(聯合國)決議案的詳細規定,我們會領導一個聯盟解除他的武裝。」 此外,白宮形容伊拉克國會一致表決拒絕接受聯合國的決議案「純屬作戲」。白宮發言人麥考馬克指出,伊拉克領袖海珊必須在十五日以前表明願意合作並且遵守聯合國的要求,那是聯合國下令伊拉克解除武裝決議案的「第一項重要考驗」。 麥考馬克表示,海珊必須在和平解除武裝與被迫解除武裝之間作一抉擇。他說,這是美國與國際社會一致的看法。 紐約時報引述美國官員的談話說,伊拉克正試圖採購大量神經瓦斯解毒劑,也許顯示伊拉克希望在決定使用神經毒劑時保護伊拉克軍隊。麥考馬克拒絕說明布希政府是否正在施壓,以促使土耳其重新考慮出售神經瓦斯解毒劑給伊拉克一事。但是這位白宮發言人強調,沒有任何人需要證據來證明海珊已擁有化學與生物武器,並且願意使用它們。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華盛頓十二日專電)今日美國報與有線電視新聞網聯合進行的最新蓋洛普民意調查顯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上週以十五票對零票一致表決通過立場強硬的新決議案下令伊拉克解除武裝,也許已協助提升民眾對美國採取軍事行動對付海珊政權的支持。 這項調查同時發現,百分之七十六美國民眾認為,海珊不會同意允許聯合國武器檢查人員重返伊拉克執行任務,只有百分之二十一認為海珊會再度接受武器檢查。九月的類似調查顯示,百分之七十七美國人相信海珊不會再接受聯合國武器檢查。 此外,百分之六十一美國人表示,即使聯合國武器檢查人員重返伊拉克,他們也無法有效執行任務。此一人數也低於九月的百分之六十八。只有百分之三十四認為聯合國武器檢查會有效果。 如果海珊不遵守聯合國通過的新決議案,百分之四十美國民眾表示,美國應當在聯合國授權下才對伊拉克採取軍事行動。百分之三十一認為,無論聯合國是否同意,美國都應當攻擊伊拉克,百分之二十四表示,美國根本不應該對伊拉克發動戰爭。蓋洛普民意調查機構指出,這是在共和黨上週重新掌控國會參、眾兩院以及聯合國通過伊拉克新決議案後,以電話訪問全美一千零十四名成年人的調查結果,抽樣錯誤的機率是上下各三個百分點。 |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