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foxtom  於 2002/08/14 21:46
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我與“經國號”戰機》,作者是前“國防部長”、“行政院長”郝柏村我與“經國號”戰機(上)

郝柏村 我研發飛機,起步於抗戰時期,空軍成立了航空研究院,來台後改爲航空發展中心,仍隸屬空軍總部,以空軍機械學校的畢業生爲主要科技幹部,僅能對飛機構型稍具研發能力,而現在需求的高性能防禦戰機,包括飛機引擎、空對空飛彈及電子裝備(以空用雷達及射控系統爲主),不是航發中心所能負擔的。所以,航發中心如不與中山科學院合併,安翔計劃根本無法實現。

而航發中心隸屬空軍數十年,認爲並到中科院是降格,持有反對的觀念,這是歷史情感問題,未可厚非。 在溝通觀念後,1983年元月5日,我到台中航發中心,宣達了改隸中科院的命令,才把研發高性能戰機的力量統合起來。

突破政治層面的困難 研發高性能戰機,英文名稱Indigenous Defense Fighter(簡稱IDF),意指本地生産的防禦戰機,真是歷經艱辛,我僅就政策層次加以說明,至於技術層次更無論矣,但非我所親歷。 要發展高性能戰機,首先必須獲得美國的技術支援,這是政府層次的問題。美國政府對外國的技術轉移,管制是很嚴的,任何一家飛機製造公司,未得政府許可,是不能技術轉移的。 美國既限於《八一七公報》,一時無法售我如F-16或F-20的戰機,我們要求技術支援有正當的理由。

1984年,我第一次以“參謀總長”的身分訪問華府,與國防部長溫柏格會談時,首要的議題就是IDF的技術支援,突破了政治層面的困難,但細節問題仍多。 首先,是找哪家飛機製造公司。 我們在10年軍售計劃中,高性能戰機總是列在第一項,包括F-16或F-20。F-16是美國通用動力公司所造,F-20是美國諾斯羅普公司所研發。後者是F5E的生産公司,和我們有長期的關係,他們經美國政府同意,投資研發F-20戰機,原爲F5E的下一代戰機,準備售予各“友邦”。

當然,這兩家公司都要爭取我。通用公司的F-16已行銷全球,而F-20研發初成,尚無一個買主。 站在同業競爭的立場,如果 F-20有買主,相對的就是減少F-16的買主,因此,諾斯羅普公司雖在口頭上也願意對我技術支援,但我不放心,因爲沒有人會笨到替買主設計新飛機,而扼殺自己産品的市場。反之,通用公司如果幫助我們設計新飛機,縱然研發成功,失去我們這一買主,但扼殺了F-20的市場,對通用公司還是有利。 選擇通用公司做老師 我看准商場競爭的無情,一開始就期望通用公司和人們合作,這比較可靠的。以我們的科技能力,欲研發IDF,必須找一個可靠的老師。

1984年5月,我訪問華府後,即飛往德州的通用公司F-16製造廠參觀,並與通用的製造部門總裁羅吉斯懇談,表示願與通用合作,請該公司技術支援研發IDF。羅吉斯非常誠懇地回答,只要美國政府同意,通用願和我們合作,這是很重要的初步進展。 所謂技術支援,其涵義是很模糊的,溫柏格雖然同意技術支援的原則,就美國政府而言,涉及明確的政策指導,尚未詳盡討論。就通用公司而言,對技術支援有興趣、有熱忱,還僅限於飛機製造部總裁羅吉斯個人的意願。 對美國政府而言,所謂技術支援,可能包括:合作投資研發、合作生産、技術出口許可、組零銷售等差距極大的方式。 對通用公司而言,他們的利益在哪里,是首要的考慮。所謂技術支援,是否爲合作投資、合作生産?或僅限在美國政府許可下指導技術? IDF如成功,因可扼殺F-20的市場,但也不能侵奪F-16市場。羅吉斯總裁個人的興趣,是否爲通用公司所同意?這也是問題。所幸由於陸軍所採購的M-48H,爲通用公司地面部門在底特律所製造,通用與我們的軍火生意很大。爲此我特別訪問了在聖路易的總公司,和總裁及其他高級人員,就技術支援交換意見,獲得他們同意,使得通用認爲,IDF的研發,就是他們自己的事。

兩次訪美解決技術支援問題 經過我在1984年和19085年的兩次訪美,關於IDF技術支援的構想,已爲美國政府和通用公司所接受:
一、研發經費完全由我方負責,成敗風險亦由我方承擔。
二、美國政府同意通用公司派遣人員,以個人身分台,概依F-16研發模式與經驗參與工作,涉及技術出口許可者,分階段由美國政府核准。
三、美國政府和通用公司同意,儘量採用F-16零元件。 四、軟體設計第一階段由通用公司負責,然後再就我維護能力轉移多我方,第二階段再由我依自己武器系統自行發展。 因此,所謂技術支援,即我們聘請通用公司有經驗的工程師,包括現職及退休者,做中科院及航發中心的老師而已。

但是,美國政府和通用公司的高層,激發了他們的責任感,投以極大的關注,視同自己的研發計劃。我們除了和美國政府及通用公司高層建立起良好關係,我還特別勉勵中科院及航發中心的同仁,把通用公司的工程師視爲老師。

我在台中清泉崗營區,特別興建了符合美國社區的生活環境,包括超級市場、游泳池、使百余來台工程師和他們的家屬,愉快地生活在臺灣。只要老師誠心誠意教導,我們自可學到拿錢都買不到的技術。 IDF對通用公司立即的利益,是爲他們退休的技術人才,找到第二春的高薪工作,而IDF的設計,儘量採用F-16的零元件,儘量向它靠近。

諾斯羅普公司發展F-20的研發經費爲六億美元,但F-20的引擎、武器系統及電子系統,均採購美國現成的元件,不需研發經費,不冒研發風險。IDF則四大部分均須從頭研發,而我們初步僅列10億美金的預算。(原載臺灣《傳記文學》2001年第2期,這是郝柏村先生撰回憶錄《將與相》中的一章,編輯時有刪節,小標題都是重擬的) 《臺灣周刊》2002年第6期


我與“經國號戰機”(下)

郝柏村 爲飛機往訪以色列 空軍原來的鷹揚計劃,會考慮F-16-J-79,即以F-16的機身,裝用F-104的J-79引擎,亦即降低F-16的性能。我們並未接受,也另行計劃仿照以色列的幼獅型飛機,以J-79引擎自行研發幼獅型飛機,爲此曾向美國採購J-79引擎150具,並已獲得其政府同意。

但是,經我檢討,美國既同意蓋瑞公司與我合作,共同研發TFE-1042新一代的引擎,則我們又買三十年前J-79引擎,縱然仿照幼獅型成功,也是一種落伍的飛機。我決心取消J-79的引擎採購案,而全力推展TFE-1042,此即雲漢計劃。 引擎是否前進,都以推重比爲衡量的標準。J-79在30年前算是先進的,其推重比爲1:4.5,亦即引擎重一磅,可産生4點5磅的推力。但現在F-16所用引擎,其推重比爲1:7,亦即引擎輕而推力大,可增加飛機速度及酬載。我們研發TFE-1042的推重比就是1:7,與F-16所用引擎性能相近。

自美國與中共發表《八一七公報》後,我尚未訪美前,美國政府尤其是國務院人員,與以色列是否有共同的策略,殊難斷言,不過,以色列的確用各種手段,遊說我們採購幼獅飛機和M-48戰車,這也是以色列在我擔任副參謀總長兼執行官時,請我往訪的主因。 堅拒美國的“如意算盤” 就美國而言,對我軍售,尤其如提升性能,必遭中共強力反對,因此也從側面鼓勵我們,採購幼獅飛機和M-48戰車。

國務院的如意算盤是一石三鳥:
一、爲其盟邦以色列找到汰換武器的下游,解決以色列的財政困難。
二、適度提升我國(臺灣)戰力。
三、可以擺脫中共的糾纏。這種想法,甚至在國內也有從者。
蓋鑒於軍售前途未蔔,空等不如現得。但是,此議爲我所堅拒,我的理由是:
一、在軍售關係上,不能使美國脫身,必須建立長期穩定的實質關係。
二、根據以往經驗,採購以色列武器如天使導彈,初期看似公道,但日後的後勤支援,成爲無底的吸血鬼。
三、既稱第二代武器,我們不能以一代半而自滿。
蔣公在抗戰時期,曾在航空研究院題字:“我們發動機何時可以完全自製?”用以勉勵督責該院。直到與美國蓋瑞公司全作研發“雲漢計劃”TFE-1042引擎,我們才算真正開始研發引擎。
美國政府限制我IDF的性能,亦即僅限於輕型防禦戰機。所謂防禦戰力,以空中攔截的性能爲主,而對地面的攻擊性能則予限制。
所以,TFE-1042的地面推力,限定8350磅,但依規定可提升15%,不需美國政府批准。我決定“雲漢引擎”應即提升15%推力,以原構型及重量推力提到9600磅,IDF兩具引擎推力可達19000磅。
首具於1988年10月交貨,我於該月31日,在慈湖蔣公陵寢呈獻我們自製的飛機引擎,達成多年前蔣公的願望。“台獨”人士說我在作秀,未免所見者小,不知來龍去脈也。

IDF命名爲“經國號” 我對“雲漢引擎”的推力仍不滿意,9600磅的推力只供第一階段使用。根據技術人員報告,該引擎在原構型不變、重量不變的情況下,仍可從材料及其他技術上改進,推力每具可達12000磅,如此兩具共24000磅推力,可與F-16匹比。我當時決定投資研究,估計再投一至2億美元。可惜我離開政府後,這件事被後繼者擱置了。 “

雲漢計劃”成功,使鷹揚能飛得起來,安翔計劃可謂完成了一半,但IDF僅能成爲最優良的攔截機,甚至攔截性能優於F-16,但對地攻擊力則不足。

“天箭計劃”是IDF的武器系統,包括箭一與箭二。箭一概與美國響尾蛇全向位射擊的功能相當,箭二概與美國中程空對空的麻雀導彈相當,這兩種空對空的武器,美國都不肯售予,我們必須自行研發。××公里射程的箭一,××公里射程的箭二,都能配合安翔計劃的進度而獲得成功。天雷計劃是IDF的空用雷達、飛行操控電子系統和射擊控制電子系統。由於須發射中程空對空導彈,空用雷達的搜索距離必須超過導彈的射程,而飛操系統與射控系統是新一代戰機的必備性能,這個計劃透過奇異公司的合作來完成。

1989年5月28日,IDF第一次試飛成功,從構思起算已歷時8年,但這僅證明全盤構想是正確可行的。身爲決策者的我,初步放下心頭的沈重負擔,然而在技術層次上,尚須經千百次計的各種課目試飛,甚至有一次試飛失事,一架原型機墜海,試飛員伍克振上校壯烈殉職。但是,此事沒有挫折我們完成計劃的決心與意志,航發中心同仁的努力與克服困難,豈是千辛萬苦一詞所能形容。在第一架原型機出廠時,爲了紀念經國先生,正式將IDF命名爲經國號,以告慰他在天之靈。

命名典禮思及經國先生 我們冒風險,曆艱難,研發“經國號戰機”,非僅爲一個目標,更重要的是奠定我國(臺灣)航空工業的基礎。爲此,不僅航發中心與“中科院”合併,並將航發生產線移于清泉崗機場。我的構想,是將台中水湳與清泉崗,建爲我航空工業的中心。 我一再勉勵“中科院”和航發中心同仁,這是學習“國防科技”千載難逢的機遇,所有10億美金以上的研發經費,都是大家的學費,不要辜負了它空前的昂貴。

如以6000工作人員平均計,第人等於繳了20萬美元;至於高層及關鍵技術的人員,每人學費都在百萬美元以上。只要“經國號戰機”成功,航空工業基礎奠定,這些學費是值得的。 “經國號戰機”發展過程中,我只做了政策性的突破工作,至於技術性的辛苦過程,可以寫出厚厚的一套書,這是工程人員的事了。

1988年12月10日,“經國號戰機”原型機的出廠及命名典禮,在清泉崗舉行。我在報告研發經過時,思及經國先生對台澎金馬的咯血奉獻,不禁哽咽落淚!(原載臺灣《傳記文學》2001年第2期,這是郝柏村先生自撰回憶錄《將與相》中的一章,編輯時有刪節,小標題都是重擬的) 《臺灣周刊》2002年第7期


NO:730_1
Skywalker-Luke  於 2002/08/14 21:55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文章中這段:
根據技術人員報告,該引擎在原構型不變、重量不變的情況下,仍可從材料及其他技術上改進,推力每具可達12000磅,如此兩具共24000磅推力,可與F-16匹比。

應是指TFE-1042-70的推力提昇構型TFE-1088


NO:730_2
ewings  於 2002/08/14 21:58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舊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聞


改材料!?當然很簡單,最好改成剛彈合金或是蓋特合金
再加上米特羅夫斯基粒子,渦輪進口溫度保證能破萬
海平面推力直逼三萬磅......................(哈哈哈!!材料學終於能趕上流體力學了)

換材料很簡單,只是有沒有那種材料可換
願不願意去投資生產的能量

十多年來已經討論過N遍的東西
就別再貼了∼∼∼∼∼∼∼∼∼∼


NO:730_3
caf  於 2002/08/20 00:31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If the original plan to invest $200m USD (in money values of the 1980s & early 1990s) worked -- and it can produce a total 24K lbs thrust for the ChingKuo IDF, it may sound like a worthwhile attempt.

Alas, a lot of other factors such as political, economical factors --in addition to technological/engineering factors -- always come in to cause some decision to take place. Sometimes we dont really understand the logic of the reasoning in arriving the final decision. Perhaps some examples included the RCAF (Royal Canadian Air Force)s development of the CF-105 Avro Arrow & the Israeli Lavi demonstrated some complexities of some govts -- both less technical problem than political/economical.

Perhaps we need to learn from history & not to let it repeated again & again with regrets. Perhaps one day, well really see current IDFs be refitted with higher thrust /modified indigenous (very possibly involving import of foreign expertise) engines ! In light of the forming of the J-10 forces across the strait, I think eventual upgrading of IDFs & other alternatives to improve the ROCAFs first line fighter force is inevitable.


NO:730_4
Skywalker-Luke  於 2002/09/11 14:07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foxtom
您對此訊息的個人意見?

NO:730_5
Zenobia  於 2002/11/02 06:02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雖然早就猜到了,不過前兩天第一次有機會證實,現在 TFE1042 的推
力在一萬五千磅左右;臺灣用的如果美國務院當初的推力限制還在,也有
一萬兩千磅了,不必再投資(也可以說是投資在後續壽期維護研究的錢,
取代了再投資達成同樣效果)。

NO:730_6
caf  於 2002/11/02 07:19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Mr.Zenobia,

Glad to hear that. In referring to No:730_5 (above), please provide the source reference/ evidence for the 15,000 lb thrust for the TFE-1042 (F-125). Which newspaper/ magazine/ journal/ article/ internet information did you get it from ? Can you scan the section for us to see ? If its already public /
non-classified information --is it possible to clue us in ?

Regards & Thank you so much !


NO:730_7
黃金左腳  於 2002/11/02 09:19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雖然早就猜到了,不過前兩天第一次有機會證實,現在 TFE1042 的推
力在一萬五千磅左右;臺灣用的如果美國務院當初的推力限制還在,也有
一萬兩千磅了,不必再投資(也可以說是投資在後續壽期維護研究的錢,
取代了再投資達成同樣效果)。

TFE-1042的重量約為603kg左右,一萬五千磅(約6700KG)的最大後燃推力??你是說TFE-1042如今已然成為推重比11:1以上,技術境界與老美F-119或老俄AL-41F等量齊觀的怪物級軍用引擎??就算是技術大躍進或性能提升三級跳,這個提升幅度也太誇張了吧??


NO:730_8
SANJYSAN  於 2002/11/02 11:21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to Zenobia兄:

是否能分享一下資料來源?

另一個問題是,如果推力真加到這麼高,那麼油耗方面又如何?
如果變成後燃時間只剩30秒,那不就很傷感情了嗎?

一般像這種狀況,都會考慮設計適形油箱的方法來增加燃油攜帶量的....


NO:730_9
Zenobia  於 2002/11/02 12:52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其實很久以前就有報導,漢翔說 TFE1042 推力早破萬磅了,不過似乎沒
人重視或相信;我聽在 Allied Signal 做過的人的消息,倒一直認為蠻
合理的。這次的資料來源是在 Garrett/Allied Signal/Honeywell 幹了
十幾年,現在被 PW 挖角的 Engine Operability 高手。其實以前也聊過
,只是這次是他研究用的 TFE1042 資料已解密,他給的演講比較詳細,
才會扯到這個不是很有關係的數據。

由於是口頭上講,我相信他有四捨五入:也沒講到重量的成長,所以推重
比不會有左腳兄算的那麼高。就算真的接近 F119 也沒什麼稀奇,人家也
是美國第三大發動機廠, IHPTET 的參與成員,而且是那個進氣量級引擎
的頂級高手。

至於油耗嘛,沒時間問;不過增加推力方法有三種:提高溫度、提高質流
率以及提高零件效率;提高溫度增加的油耗最多,提高質流率其次,提高
零件效率則完全不會增加油耗。 TFE1042 提高的推力量無疑是三管齊下
的結果,尤其 Engine Operability 的大研究項之一,就是質流率變化下
保持操作效率和能力;有這等要讓 PW 重金禮聘的高手坐鎮,增加的推力
來自後兩者應該不少,油耗的增加不會有一般只考慮提昇溫度來增加推力
那麼誇張的。


NO:730_10
caf  於 2002/11/02 13:30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While Im sitting in Toronto Canada typing this, I just want to thank
all the contributors to the above discussion.

Mr. Golden Left Foots (No:730_7) attempt to confirm the validity of a combined thrust of 30,000 lbs (2X 15,000 lbs) F-125

Mr. Sanjysans (No:730_8) suggestion of using conformal tanks to increase fuel capacity; and

Mr. Zenobias (No:730_9) explanation & reply -- all are very interesting.

However, my only concern is also that -- if the information/ data needs to be kept classified or more secretive for national security reasons, then Ill not try to reveal such information. To my understanding, that is the forums policy as well -- i.e. discussion here should not affect or short change the ROCs national security or secrets.

Ladies & Gentlemen of the Forum, please comment.


NO:730_11
foxtom  於 2002/11/02 14:21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有12000磅就不錯了,15000磅(約6700KG)有點誇張......
不知漢翔有沒有替IDF加裝空中加油系統的計畫?????

NO:730_12
foxtom  於 2002/11/02 15:00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請問IDF的推力值是秘密嗎?為何軍方不公佈一組經由公正單位量測出來的真正數值,因為idf的推力值(標準推力/最大推力)有太多版本.漢翔版本是TFE1042發動機最大後燃推力9,250磅(41.1KN),重量1,360磅(617Kg),但標準推力就莫載樣?

NO:730_13
黃金左腳  於 2002/11/02 18:09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於是口頭上講,我相信他有四捨五入:也沒講到重量的成長,所以推重比不會有左腳兄算的那麼高。就算真的接近 F119 也沒什麼稀奇,人家也是美國第三大發動機廠, IHPTET 的參與成員,而且是那個進氣量級引擎的頂級高手。

a:若TFE-1042沿用的還是原有的離心式發動機的話,那真是只能以神奇方足以形容之了﹔除非是像M88-2升級成M88-3那種前後共通度只有四成左右的大改,否則TFE-1042若真的只以小幅度的修改便能獲得上述性能表現的話,那真的是太神奇了,傑克。


至於油耗嘛,沒時間問;不過增加推力方法有三種:提高溫度、提高質流率以及提高零件效率;提高溫度增加的油耗最多,提高質流率其次,提高零件效率則完全不會增加油耗。 TFE1042 提高的推力量無疑是三管齊下的結果,尤其 Engine Operability 的大研究項之一,就是質流率變化下保持操作效率和能力;有這等要讓 PW 重金禮聘的高手坐鎮,增加的推力來自後兩者應該不少,油耗的增加不會有一般只考慮提昇溫度來增加推力那麼誇張的。

A:這麼一口氣改下來,只怕改良的幅度範圍之大,已經足以成為一款全新引擎了..........(TFE-2100??)


NO:730_14
Zenobia  於 2002/11/02 21:09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呵呵,正好相反,那級離心壓縮級正是 TFE1042 能在極小修改幅度下殺
上一萬五千磅的原因。詳細的原因解釋起來就難了,我也是花了好幾學期
上課,加上聽高手解釋才能參透,有機會再慢慢聊。

兩點值得注意的是,這裡講的是新造的 TFE1042 ,而且是只講 TFE1042
的性能;因此改良能否輕易對舊 TFE1042 實施,和 IDF 進氣道能否提供
足夠進氣量,都還是問題。我個人是認為一萬兩千磅左右應該絕對沒問題
,又是美國務院當初給的限制,所以保守的算我們用的是一萬兩千磅左右
應該不會出錯。至於無後燃推力嘛,我忘記美國務院當初有無限制和限制
多少了,所以臺灣的 TFE1042 推力要再看看;美國的拿 X-45 用的 F124
資料就好了。

關於 caf 兄擔心的機密問題,其實不必多慮;連 F119 那個寶貝現在的
數據也開始更新了, TFE1042 稍微更新一下不會怎樣的啦。用一個數字
要去反推發動機完整的飛行性能包絡是幾乎不可能的,要有極專業的人和
專業的軟體才辦得到。再延伸到 IDF 的飛行性能,還考慮前面講的兩個
不確定因子的話,簡直是登天了。像 Janes 裡 TFE1042 的性能數據沒
更新,多半跟沒新顧客有關,倒不是跟保密有什麼關係。


NO:730_15
acetw  於 2002/11/02 22:19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真是讓人大喜的消息啊!推一下!

對了,新的TFE-1042(應該叫TFE-1042-14或15吧!我猜)會裝在什麼飛機上?老美的無人機?


NO:730_16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02 22:45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之前F-CK-1A/B採用的發動機型號是TFE-1042-70(F125-GA-100),若這樣新的型號會改變,也不會是TFE-1042-14或15喔!

NO:730_17
caf  於 2002/11/02 23:23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Thanks for the feedback from Mr. Zenobia (No:730_14)

In regards to Mr. Acetws (No:730_15) query, could the the ROC
try fitting them on the Strike IDFs (i.e. FCK-1 C/D) being developed
right now on Taiwan ? It will be appropriate to fit a new (upgraded) engine
onto a new mission re-configured IDF platform.

My question is, would the ROC be able to use them (USA version mentioned by Mr. Acetw)?

Any comments, gentlemen ?


NO:730_18
小毛  於 2002/11/03 01:44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以下是今年五月時小毛從Flight International期刊上擷取下來的發動機資料:

Max thrust dry Max thrust reheat Power max Weight Length Fan diameter
(lb) (lb) (shp) (kg) (m) (m)
F124 6,300 ---- ----- 535 1.7 0.59
F125 6,100 9,500 ----- 617 3.56 0.59
F404-402 11900 17800 ----- 1036 4.04 0.89

Presure ratio Notes
F124 19.5 Turbofan/L-159
F125 19 Turbofan/IDF
F404-402 27 Turbofan/F/A-18 C/D

無後燃器推力約6300磅,可能從捷克L159得來.這份資料稍嫌保守吧!


NO:730_19
caf  於 2002/11/03 06:18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My question for the export of the F124 turbofan --e.g. Czech L-159 LIFT

Does the ROC (co-developed with USA co.) receive any payment whenever theres an export order (e.g. for the F-124) ? -- anyone know or understand what arrangement is there ? Does the ROC get any form of compens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work put in ? --such as royalties, commission, & so on ...

Thanks & regards to everyone !


NO:730_20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2/11/03 07:40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看了以上的資訊與比較了我得知的信息,是有其事!

雄三空射型─規劃以IDF為載台,基本的飛行速度、射程不變,同時可更裝任務彈頭和尋標檢器。而為了收小體積和重量,除了省略了衝壓引擎必要達到的超音速的加力段外,飛行藥劑也採用自我新研發的特殊高質燃料。

IDF-XL(暫叫)─其載台主要是與雄三相互配合的,是將原有的IDF機身中段加長60CM(比雙座機CK-1B略大),並作成三角冀、強化結構、加大內裝油箱,同時更新航電系統、引擎總推力提昇到達25000LB以上等。使其可在總重7500KG狀況下,裝備二枚空射雄三在超音速下發射,另同時可以配備二枚新型劍一和500發機炮,在出任務時仍有足夠的自我防禦能力,而航程可在300KM以上往返。

真棒真的是一步一步的在實現,實在太美了─聞的出來啦。


NO:730_21
小毛  於 2002/11/03 09:49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Does the ROC (co-developed with USA co.) receive any payment whenever theres an export order (e.g. for the F-124) ? -- anyone know or understand what arrangement is there ? Does the ROC get any form of compens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work put in ? --such as royalties, commission, & so on ...

根據以往在網路上搜尋F-124與L-159的記憶,在提到F-124的時候大部分都會提到AIDC,或許是由AIDC生產F-124大部分的葉片等組件,再由蓋瑞特組裝出貨給捷克吧!(小毛猜測)不過詳細實情還是請教其他網友比較清楚.


小毛有一個構想,增加空氣流量可以大幅增加推力,是否可以在後燃器段另外開啟沖壓進氣口(仿造沖壓飛彈原理),以額外增進後燃氣段的空氣流量,如此即可以確保不修改大部分的發動機設計,只變更後燃器段,必要時可以讓後燃器也有兩段推力.第一段是正常後燃器推力,第二段是使用沖壓進器口提高進氣率(免用渦輪葉片壓縮)?


NO:730_22
VOR  於 2002/11/03 14:40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caf 兄﹕
ITEC 為蓋瑞及AIDC 合組,ITEC 賣引擎時自然是雙方都獲利。

NO:730_23
acetw  於 2002/11/03 14:57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02 22:45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之前F-CK-1A/B採用的發動機型號是TFE-1042-70(F125-GA-100),若這樣新的型號會改變,也不會是TFE-1042-14或15喔!

哦,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好久以前看的,有點忘了),TFE-1042-70的前身是TFE-1042-7,第三度性能提昇的12000磅型是叫TFE-1042-12(還是TFE-1088-12?真的記不清楚),所以按照這個邏輯…


NO:730_24
福爾摩沙  於 2002/11/03 15:16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IDF-XL(暫叫)─其載台主要是與雄三相互配合的,是將原有的IDF機身中段加長60CM(比雙座機CK-1B略大),並作成三角冀、強化結構!

當初IDF設計有三種原型,1.現在正服役中2.類似EF2000 3.類似F16-XL

這是我當時在IDF生產設計部門看到模型,因生產線業務關係知悉


NO:730_25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03 17:08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哦,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好久以前看的,有點忘了),TFE-1042-70的前身是TFE-1042-7,>第三度性能提昇的12000磅型是叫TFE-1042-12(還是TFE-1088-12?真的記不清楚),所以>按照這個邏輯…

第三度性能提昇的12,000lb推力發動機,就是後來胎死腹中的TFE-1088計劃


NO:730_26
黃金左腳  於 2002/11/03 17:20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TFE-1088還有第二階段的提昇改良,推力預估為一萬四千餘磅......但是當時的提昇方法是將TFE1042從頭改到尾,根本已經是一款全新發動機,和Zenobia兄所言,似乎只要小幅更動便能使其推力暴增40~50%,連離心式渦輪都不用換的改良法顯然大不相同,也徹底顛覆在下以往對配備離心式渦輪的引擎“難以大幅提昇引擎推力與推重比”的固有印象看法。

期待Zenobia大師的原力(追求力之本源,如何讓離心式發動機醜小鴨變天鵝??)學開班授課中...........


NO:730_27
acetw  於 2002/11/03 21:07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第三度性能提昇的12,000lb推力發動機,就是後來胎死腹中的TFE-1088計劃

對,但是它有兩個名字,就好像Su35在俄軍內部又稱Su27M一樣。資料來源記得是”台海翔鷹”那本介紹IDF的書(想買的時候已經絕版了T_T)


NO:730_28
奇怪  於 2002/11/03 21:51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至於油耗嘛,沒時間問;不過增加推力方法有三種:提高溫度、提高質流率以及提高零件效

增加壓縮段、改善燃燒效率。提高零件效率,無助於增加推力。



NO:730_29
Wechen  於 2002/11/03 22:10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台海翔鷹這本書好像是五、六年前的書...

裡面把IDF製造的始末寫的蠻清楚的


NO:730_30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03 22:35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acetw

查閱「雲漢的故事」中關於TFE-1042第三度性能提昇的部份,在1985年鷹揚計劃要求將最大推力自8350lb提昇至9500lb,即TFE-1088-11構型。前者編號為TFE-1024-X70,後者編號TFE-1042-70,前者即夭折的TFE-1088-12(最大推力12000lb)。


NO:730_31
Eagle  於 2002/11/04 02:43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前者編號為TFE-1024-X70,後者編號TFE-1042-70
推力12000lb 的不是叫TFE-1042-70A 嗎?

NO:730_32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04 10:06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TFE-1088-12的演進:

TFE-1042-X70→TFE-1042-70A→TFE-1088-12


NO:730_33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2/11/04 13:40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似乎只要小幅更動便能使其推力暴增40~50%,連離心式渦輪都不用換的改良法顯然大不相同,也徹底顛覆在下以往對配備離心式渦輪的引擎“難以大幅提昇引擎推力與推重比”的固有印象看法。

  在這我也來提出個人以純技面方的一個看法,我想我所言的應該是必要的一個程序工作,雖然對噴射引擎我不懂,而在這方面的技術應用或許是必要的(或說是相關的),這是個人的以自己的學能、經歷看到的一面;它,也就是軟體程式的控制或說微指令的控制(MICRO CONTORL)、靭體(FARMWARE)的控制等的提昇吧!因為先前也有關報導說:可以把TFE-1024引擎的控制程式改進或改寫就可增加百分比二位數上的推力;而我又認為也可能可以更省油料,而不用對應體上有任何的改變或只要同時加個一點滴部位的硬體修正等就可完成的。

  以下我舉一個我實際遇到的工作經歷的作法,以印証(供參考)它的可能性─

  在N年前,我接到一個案子是一個「恣態自動修正儀」它是一種NC(數值控制)裝置的安規用品,包括要通過有─系統需求功能測試、高低溫下環境測試、整機EMC(EMI+EMA)測試、 振動測試、雷擊測試、 絕緣測試、高壓絕緣測試等,因為搶生意的關係,要完成它的時間已很急迫性,它是一個很重要的單位(名義是個公司)提出的需求,說真的它們要的非常的嚴格但是談錢的條非常的闊,然又有一定的數量,公司的交待非作成不可,不然你就給我走路(這實際上是相反的),很要命的時間只有三個月多,很遜同行裡很多人在看笑話了(他們不敢作、不然的話時間至少要六個月、錢又要加倍!)。

  上談到的,硬體的規劃設計萬事俱備後,最重要的就是系統需求功能了,這要說完全要落到該裝置的「韌體」上,當時在程式的規劃上早就被我想到了可以更上一層樓,但是時程的緊迫和對方的要求條件下,一切程式的設計機能只要符合就夠了也不再假它想,於是也就為了把握時間,只要配合硬體架構可以了就行了,幾經三個月來的辛苦工作與無數次的測試驗收,終也不負使命的如期完成,也通過了安規的檢測交差了,自然錢子不打延誤的也進來了,同時該單位還表示感激不盡。當然那些知道本案子的人,就是在等著看笑話,結果我是叫他們一一的眼鏡都破了,無臉以對這一個大客戶。

  接下來的一段日子後,該單位又找上門來了,表示該裝置一切的性能無話可說,但他們規劃的記憶控制數值組數會有不夠使用的狀況。便要求由原來的1500組的記憶增加到3000組,整整要增加了一倍的記憶量,他們與我公司的看法是─就重新LAYOUT主控基板來完成吧;就是加大了固態的記憶容量和程式小修一下。但是時程又是緊迫只有一個月的時間,然我告訴它們一個更好的消息─1.時間只要二十天以內就可以了、2.不需要作任何的硬體變動、3.記憶組數可以增加到5050組、4.恣態修正的速度可以由原來的增快一倍(可說求之不得)(註:2.、3.點,當時是商機是不談為何的)。就這樣叫它們傻眼了,幾經搓商─1.必須由本公司親至前往更換「韌體」(這是一個本職的機密保護方法,是被認可的)、2.每機台更新費用NT$280,000、3.三十天內完成第一台驗証,再後十五天內將全180部的機台一一到府更新完成工作。

  太美好了,這下任務工作只有程式的修改和小試一下,一個月的時間對我來說足足有餘可是輕鬆得多了。在二十天後第一台的驗証沒有問題後,接下來就是我優閒遊全台的重要單位的日子了(也到海上工作平台,有直昇機專送哦!)。然,這個結果是一般人認為甚稱一絶的作法,當然對方是很想了解的─你怎麼辨到的?

  對「韌體」的保護,就是沒有正確的程序拆下EEPROM與SRAM,內建的程式「韌體」必定要叫它完全清除自癈了,作法就保密不談。但在不改變硬體記憶容量下而如何的使「記憶組數可以增加到5050組」!簡單啦,在有限的程式記憶空間足夠下,同時要處理的速度也足夠話加入了一段對SENSOR探訪取得的數據後,兼作壓縮法的記憶儲蓄與反原的工作就好了。那「恣態修正的速度」呢?當初「步進馬達」選用的扭力足足比規定的大了好幾倍(是你們可能不知何的負荷),而我求算的結果電力之電流也是足足有餘,我寫的程式就叫控制的脈充波時序加快就得了嘛。

註: 韌體 ─ 機器(裝置、週邊設備)內的硬體控制程式,用來達到提升功能與操控上的效能之程式;同屬軟體程式,但為一特定裝置固定在用的而稱之。


NO:730_34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2/11/04 22:40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小毛有一個構想,增加空氣流量可以大幅增加推力,是否可以在後燃器段另外開啟沖壓進氣口(仿造沖壓飛彈原理),以額外增進後燃氣段的空氣流量,如此即可以確保不修改大部分的發動機設計,只變更後燃器段,必要時可以讓後燃器也有兩段推力.第一段是正常後燃器推力,第二段是使用沖壓進器口提高進氣率(免用渦輪葉片壓縮)?

小毛兄的想法,我認為很可行,只不過我們都不是參與的工作者,其實IDF一開始它除了二具TFE-1042引擎外,還擁有第三個動力來源,在緊急時非常的有用,這個知道就好•••


NO:730_35
帖斯特  於 2002/11/04 23:32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依照一般常理,IDF的firmware應該是用ADA寫的,而且source code不release,
並且可能沒有反組譯的程式可用,這種情況下要怎麼改程式呢?就算給你source
code,對於引擎背景知識不夠的話也可能不知道該怎麼修改它,引擎的數位控制
是線性的嗎?除非能找回原來的軟體團隊,不然我覺得不能太期望借由改程式
就提昇推力的做法.


NO:730_36
Zenobia  於 2002/11/04 23:52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左腳兄,

選用軸流、混合或離心取決於發動機操作的質流率範圍,跟什麼高不高推
重比無關;直昇機發動機都用離心, power-to-weight 還是一直在增加

至於所謂的極小幅度是跟您講的大改比,我記得您說的一萬四千磅的構想
是把那級離心的換軸流,還加上一卡車的修改,可惜現在找不到那個構想
的出處。目前一萬五千磅的改良在結構上的變化不會那麼大,可能有修正
過的壓縮或渦輪設計、壓縮比或質流率的改變、葉片強度的提高、或效率
的提升,但是大部份局限於翻修時可進行的改良,或像雲漢的故事裡所提
到 TFE1042-70A 、從 9250 lbf 提昇至 12250 lbf 但尺寸及外接點不變
的改良。

其他的細節,如我前面所說,不是那麼容易向非專業人說明清楚的,最近
要準備考試和朋友來訪,等以後有空再看看能不能花時間說明。您要是急
我在椰林有回蛇老大的「簡答」,不過不保證能解答您的問題。


奇怪兄,

我不知道您是誤會了我的講法,還是您真的是完全的外行道聽途說?看看
Ewing 被封 IP 結束後罰他寫,還是 ttso 要來講一下發動機設計基礎。
我短期間不會再打長篇大論了。


NO:730_37
TTSO  於 2002/11/05 00:19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啊?要我講解發動機設計基礎?
ㄟㄟㄟㄟㄟ... 不要... 到時候講錯又滿頭子包了...:ppp

發動機我只會應用層次的,設計層次的別找我啦...
更何況.. 我的發動機書還鎖在不知道哪一個箱子裡哩...:pp


NO:730_38
黃金左腳  於 2002/11/05 00:44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我在椰林有回蛇老大的「簡答」,不過不保證能解答您的問題。

不知椰林最新的網址為何??在下已經失聯好一陣子了..............


NO:730_39
Zenobia  於 2002/11/05 00:53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椰林 140.112.2.100

NO:730_40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2/11/05 01:52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就算給你source code,對於引擎背景知識不夠的話也可能不知道該怎麼修改它,引擎的數位控制是線性的嗎?除非能找回原來的軟體團隊,不然我覺得不能太期望借由改程式就提昇推力的做法.

1.如有心的繼續研發,保持體團隊是很重要的,是否有這樣不得而知,但是核心人物可能不會掉,不然發現有重大缺現時,會有信心危機的。就如前幾年的漢光演習時,雄二出現了脫靶現象時,馬上的就被中科院分析改進並再次模擬當時現況而後試射成功,而吳康明首席試飛官也曾說明過,當有發現缺現時,或更好的現在同樣的還是在改─指軟體面的。

2.而對於專精的某一個裝置或整體的,不管是硬體的或是軟體的,正統上應該還有它的架構圖示以及動作流程、控制流程等與說明,這是圖解的和文字特定符號的說明,於我認為在程式的撰寫上,只要有充分的認知、甚或斬新的學習後,按照方塊式的一個一個的結合起來也可以重新建立一個新的更好的控制程式,就是新手來寫有沒有source code、disasmble和MICE的幫助也不成問題,可能的只是時間的問題,以及特定的資訊技術是否被掌握才是重要的。

3.要改進由原來的造物者是最快的(一般,不是絶對的),但是也必須已可預知推論的結果。如果有更好的方式不被發現、自己一直停在一定的胡同裡,後來的還是可以青出於藍的,對這種現像我是有過一就位馬上的取代了一件研發案多年不成的老案子的結果,它在過去我從未接觸過,是在斬新的學習後,軟、硬體一起來,只發六個星期時間就交差了。

  以上我的說明不在自我的澎涱,意在舉例與觀察是可突破,當然更希望IDF的TFE-1042引擎動力的提昇不用花費很多金錢,就可得到。


NO:730_42
caf  於 2002/11/06 11:50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Wow !
What amazingly interesting exchanges !

I also like to thank everyone for their time & input; & in particular :
(1) Mr. VOR (No:730_22) for the feedback -- nice to know that AIDC does get compensation & receive financial returns everytime a F-124 is sold.
(2) Mr. Sherlock Holmes (No:730_24) for the exciting input -- hopefully this mention of the IDF (XL) delta version wont possibly be a problem with military secrets.
(3) Mr. No. 1 Military Enthusiasts remark (No:730_40)-- yes, so that the ROCAFs FCK-1 engine upgrades (e.g. over 12,000 lbs from each F-125) can be achieved without a lot of additional financial output. If theres really a need for more money to be spent -- hope itll be capped at the original figure
-- $200m USD (and no more).

All the BEST & good health to everyone !


NO:730_43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2/11/06 13:52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caf 兄─

對於資訊的透露,已是一種在保密的原原則下振奮人心的作法,我們的重要機構和論壇上的弟兄們應該很了解的,很多資訊的來源本是有意(善意)的在告知,是可以觀察的出與看得到的。謝謝你的膖埸,我確信「有志者事竟成」。


NO:730_44
AQ  於 2002/11/07 15:12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看了以上的資訊與比較了我得知的信息,是有其事!
雄三空射型─規劃以IDF為載台,基本的飛行速度、射程不變,同時可更裝任務彈頭和尋標檢器。而為了收小體積和重量,除了省略了衝壓引擎必要達到的超音速的加力段外,飛行藥劑也採用自我新研發的特殊高質燃料。

IDF-XL(暫叫)─其載台主要是與雄三相互配合的,是將原有的IDF機身中段加長60CM(比雙座機CK-1B略大),並作成三角冀、強化結構、加大內裝油箱,同時更新航電系統、引擎總推力提昇到達25000LB以上等。使其可在總重7500KG狀況下,裝備二枚空射雄三在超音速下發射,另同時可以配備二枚新型劍一和500發機炮,在出任務時仍有足夠的自我防禦能力,而航程可在300KM以上往返>>請問閣下是在開玩笑!?這麼大幅度的改良計劃怎麼沒聽別人說過??


NO:730_45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2/11/07 15:43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你也要把這一句話看進去:「真棒真的是一步一步的在實現,實在太美了─聞的出來啦」,這不是開玩笑,信不信由你,就當我說的「聞的出來啦」或小毛兄的說法─幻想一下。你再看看這一報導─「漢翔表示明年將成立第三代戰機專案小組」 http://news.yam.com/cna/politics/news/200211/200211061330136.html
(註:如上,可以看的找到了再秀給你,這在這兒已被質過了,你可能較少接觸吧,請多多來這兒飲茶聊天。)

NO:730_46
sohonor  於 2002/11/07 16:38
忍了很久......

其實掰夠了就好,再掰下去就是老納級雲豹二代重出江湖....

不必太用腦去動IDF引擎推力提昇

更不要妄想去改機身結構,除非是想自製全新次代機

IDF可以改的是航電!


NO:730_47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2/11/07 18:06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在本欄我參與探討的是我的常識,舉例與印證看法的可能性,如理論有誤失、不對的,你可以像「帖斯特」提出看法,”忍了很久”我很罪過麼!真對不起、真不趕當。

”再掰”(有點難聽)那是不敢的啦,至於「老納級」他會幻想我個人是認為好事一件,就像「小毛」兄也是有很多的幻想與創意(我最喜這樣的工作伙伴),只不過老納他沒有提出什麼理論基礎罷了,而老納人品當我是不敢領敎的,更不敢與其苟同。

嘿嘿,我的工作,經歷的、領導的工作團隊研發的案子,還沒有不成的,大都是由本人排除不可能的任務。目前我雖退出了工作剛位,但還是人家公司的顧問(技師長)─人家就是不願(能)失去我,新人來問的,往往不行的、不信的、不可能的與不能相信的,我就親自規劃甚或實作作給人家看。

當然,我說過的噴射引擎的控制我不懂,但是有機會我也可以斬新的學習、認識,我一定可以全力以付完成的,這就是我的學習與工作精神。


NO:730_48
thisnoname  於 2002/11/07 19:20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其實發動機推力小雖說是一個缺點﹐但該發動機油耗大是一個更大的缺點。
比如IDF的推重比是1.01﹐這是在機內燃油50%得到的數據。可是大家有沒有
想過﹐IDF的50%的燃油是個什麼概念﹖它和其它飛機的50%燃油是不可比的。
IDF如果只帶50%的燃油進入空戰的話﹐根本無法保證能打完一場空戰﹐更不用說
返回機場了。(一般來說打一場空戰所耗油料相當于該機以巡航速度飛500KM的油料)

據在下的看法﹐IDF是一個完全失敗的產品﹐IDF能辦到的﹐天弓2完全可以辦到。

IDF如果要改進﹐首要是增加載油量﹐把那些個華而不實的半埋掛架去掉。換上結構油箱。
而發動機的改進主要是降低油耗﹐其次才是增大推力。

想想吧﹐假如有一天需要IDF大編隊作戰(30架)﹐以每分鐘起飛2架計算﹐等到編隊
完成時﹐首批起飛的飛機已經消耗了相當于機內燃油總量30%的燃油了。

購買F-18﹐個人覺得從純軍事的角度來說非常不錯﹐尤其是抗潮濕鹽霧能力。
台灣的下一帶飛機﹐個人覺得大約會在2005年下單﹐機型可能是F-16BLOCK-60﹐F-15E的
台灣專用型﹐或者是FA-18EF﹐F-18比較合用﹐F-15/16後勤上比較方便。2008年可以
接到首批供獲了。總訂貨100-130架﹐可取代IDF

再下一帶飛機2015年下單﹐2018年起交貨JSF150架﹐可取代F-16MLU﹐當然首要條件
是台灣還沒有破產(潛艇﹐神盾﹐豹2﹐PAC3都是很貴的﹐加上經濟滑坡)


NO:730_49
TTSO  於 2002/11/07 19:27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真五代前
F-16A/B Block20 性能提昇計劃乃王道也...
F/A-18E/F 來台灣乃蠢蛋也...

相關討論請見令一篇討論串..:)


NO:730_50
thisnoname  於 2002/11/07 19:36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F-16A/B Block20 性能提昇計劃乃王道也...

請問一批改裝幾架﹖每批多少時間﹖當有幾十架飛機在改裝線上的時候﹐
必然會影響正常的空防需要的。如果一次改裝太少﹐等到全部改完﹐又已經落後了。

直接買BLOCK60吧


NO:730_51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07 19:39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F-16 Block20 之性能提昇討論,詳:
http://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1&type;=show_post&post;=386

NO:730_52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2/11/08 00:29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想想吧﹐假如有一天需要IDF大編隊作戰(30架)﹐以每分鐘起飛2架計算﹐等到編隊
完成時﹐首批起飛的飛機已經消耗了相當于機內燃油總量30%的燃油了。

以上的這一段話,我有一點納悶─
  我有一次假日受邀請到清泉崗基地一遊,這是我的外甥女夫婿IDF飛官的親人招待特有的,在正要有機會座上他駕駛的IDF爽一下時,他忽受命要緊急起飛,害我在招待室苦等了兩個多鐘頭,而這是我親眼看到飛機緊急出航後再回來的過程,請問那是怎麼飛的?好像可用的時間跟上說的這一時間差距很大哦!那還寄望打什麼仗,還有老共的J7、J8&J9;不都是廢物了,我們只要用弓二跟它指一指就夠了。
  還有一次到清泉崗基地看空展,回想一下有十多架的IDF在地面分列式後起飛,並表演了多種的空中編隊飛行後,同時還有一一的高空府衝衝場後然又急速呈垂直串升的大G力表演,算一算前後也歷時約有二個多小時的時間才看到飛機回來,難不成有空中加油。


NO:730_53
Zenobia  於 2002/11/08 01:26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其實掰夠了就好,再掰下去就是老納級雲豹二代重出江湖....
>不必太用腦去動IDF引擎推力提昇
>更不要妄想去改機身結構,除非是想自製全新次代機
>IDF可以改的是航電!


呵呵,有人為中華民國海軍規劃全九千噸以上的艦隊,也沒放在幻想空
間裡還自己開欄,別人講 IDF 的大改就是掰?都是紙上談兵罷了,不必
在那裡一副老大的嘴臉。

發動機本來就有壽期內的後續維持兼成長的研究,一萬五千磅就是這些
研究的成果,不是什麼幻想也不是掰,是參與 TFE1042 中美工作人員從
量產開始辛苦耕耘的結果。就算 IDF 只改航電,也有可能增重或需要更
高功率,這些都要發動機的成長來負擔;如果對發動機推力不用花腦筋,
那這些人都是浪費國家公帑的米蟲。


NO:730_54
sohonor  於 2002/11/08 15:22
回應


>>有人為中華民國海軍規劃全九千噸以上的艦隊

A:
看別人的文章要看清楚,我沒說過此話,尤其那個(全)字
這段話我要請你吞回去!還有我不是什麼老大,在茶館真正的老大是滬版....
當老大還輪不到我.......

其實我有意見的是此段:

>>IDF-XL(暫叫)─其載台主要是與雄三相互配合的,是將原有的IDF機身中段加長60CM(比雙座機CK-1B略大),並作成三角冀、強化結構、加大內裝油箱,同時更新航電系統、引擎總推力提昇到達25000LB以上等。使其可在總重7500KG狀況下,裝備二枚空射雄三在超音速下發射,另同時可以配備二枚新型劍一和500發機炮,在出任務時仍有足夠的自我防禦能力,而航程可在300KM以上往返<<


這個已經不叫改良,根本已經是重新設計新機,現階段有否可能如此搞法
答案應該很清楚..........

還有以前那個老納是中國統派,意識型態上個人厭惡統派
軍事版上不談政治,但他如果發明某幻想級武器
本人會偷偷K 特別用力........

TFE-1042未來能否提升到一萬五千磅,我不知道
但現在比較可信的數據就是9460磅到萬磅間
如果你真認為如此,並且此具
一萬五千磅引擎可以裝上IDF,那也不壞,我也想看IDF吃強效 Viagra 後的表現
但這些似乎需要時間與更多證據來證明

最後容我引述TTSO名言:
不要想太多去改IDF了,換換航電、有機會稍微提昇發動機性能
這樣就好了,畢竟IDF的任務已經達到了...

我想這是一般的看法......




NO:730_55
大野狼  於 2002/11/08 23:36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thisnoname:「假如有一天需要IDF大編隊作戰(30架)﹐以每分鐘起飛2架計算﹐等到編隊
完成時﹐首批起飛的飛機已經消耗了相當于機內燃油總量30%的燃油了....」

其實你說的有二處盲點,可見你不懂飛行作業:
一、多批多架次起飛,每批正常起飛相距間格約十秒,每批二架次,最多可四架次同時起
飛,緊急起飛每批間距縮短,起落架收起後(12度起飛)立刻脫離跑道中心軸線,次
一批立即起飛,至外海五浬盤旋待命集結,30架次不過花費三至五分鐘便可集結完成。
二、現代戰爭要一次動用單一機場30架戰機機會太小了,作戰空域管制、我機安全間隔、武
器安全射距、作戰高度劃分、戰術戰法運用等等都是問題,只要單一次超過十架戰機進
入單一空域進行戰術科目,管制上就會非常複雜,更何況加上敵機呢?


NO:730_56
Zenobia  於 2002/11/09 00:10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看別人的文章要看清楚,我沒說過此話,尤其那個(全)字
>這段話我要請你吞回去!還有我不是什麼老大,在茶館真正的老大是滬版....
>當老大還輪不到我.......

我就是故意這樣寫的,你可以認為別人講的是幻想而用「掰」,我當然也
可以覺得你的構想會讓中華民國海軍變成「全」九千噸。你不喜歡,那好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自己先把掰吞回去再說。


>這個已經不叫改良,根本已經是重新設計新機,現階段有否可能如此搞法
>答案應該很清楚..........

可不可行和提出構想是兩碼子事。小毛兄提的後燃器改法也是不可行,你
也沒叫他別再掰,我也沒叫他別再掰,板上其他人也沒叫他別再掰。不可
行就不可行,叫人家閉嘴還說自己沒充老大?


>TFE-1042未來能否提升到一萬五千磅,我不知道
>但現在比較可信的數據就是9460磅到萬磅間
>如果你真認為如此,並且此具
>一萬五千磅引擎可以裝上IDF,那也不壞,我也想看IDF吃強效 Viagra 後的表現
>但這些似乎需要時間與更多證據來證明

信不信是你的自由,我說過很難對沒技術背景的人解釋,我只是提供消息
。但是你自己講不用在發動機上花腦筋,就是對那些在 TFE1042 上苦幹
實幹的人的不尊重,也根本搞不清楚 IDF 任何形式的改良,都會轉嫁到
發動機的成長需求。


>最後容我引述TTSO名言:
>不要想太多去改IDF了,換換航電、有機會稍微提昇發動機性能
>這樣就好了,畢竟IDF的任務已經達到了...

好吧,你愛用名言錦句法。喂, TTSO ,你就來說說你的構想到底要增加
多少推力、多少航電重量、和多少航電需要功率,然後換算看看這些全部
轉嫁成推力是多少。


NO:730_57
sohonor  於 2002/11/09 00:53
Re :Zenobia

好啦!剛好我看到可以立刻回應
是這樣!政壇口水已經夠多,我也無意於你繼續互噴

這段!就此打住......

OK!


NO:730_58
caf  於 2002/11/09 14:14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Hello Everybody again.

1) Depending on the ROCAFs requirement, I (not being an aviation expert) feel fine if the F-125 makes slightly over 10,000 lbs (total over 20K lbs). But if
engineers can enhance it to produce 12,000 lbs or 15,000 lbs (within reasonable costs -- affordability is important), thats GREAT !!! I think everybody will be happy except the PLAAF.

2)Looking at the model of the CY-1 (roughly translated as Super Wing/Canards) from the Zuhai air exhibits, it reminds me of its resemblance to the Swiss private project of the mid/ late 1970s -- i.e. the Pirana --which only was in model form as well. The ROC was once rumoured to have shown some interests in it as well.

If AIDC ever considers a delta wing project, perhaps a forward canard can also be considered ?

All the BEST to ROCAF !
More Power to AIDC !! &
Regards to all You FOLKS !!!


NO:730_59
TTSO  於 2002/11/09 20:48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真是的,被流彈波及...

我很久以前就聽過TFE1024 maxAB可以到10,500lbs,只是要付出一點代價
可以改到12,000lbs我一點都不驚訝,我比較好奇的是改到15,000lbs後質流量會變多少..:)
當然,TSFC變多少我也很感興趣...:)
不過我想版上對這些東西有概念的應該沒幾位..

還有,引用我的話不要亂解讀呀
不要想太多去改IDF了,換換航電、有機會稍微提昇發動機性能
這樣就好了,畢竟IDF的任務已經達到了...
這兩段話的意思是「不更動機體結構設計」

質流量不超過IDF進氣道限制、TSFC不增加、不用改機體結構,這樣就算TFE1024要改到20,000lbs我都不反對

被流彈波及..@__@


NO:730_60
大野狼  於 2002/11/10 11:54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空軍及漢翔公司沒有提昇TFE1024發動機推力計畫!

NO:730_61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10 12:00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這是漢翔F-CK-1C/D的計劃,也就是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F-CK-1後續性能提升及衍生計畫,其計劃概述如下

一、聯合反制載台/F-CK-1衍生機:
1.航電系統提升
2.任務電腦軟體修改
3.結構加強,增設機身前段及中段油箱
4.增設機背航電艙
5.外掛中科院研發的多種空對面飛彈
6.選用向量推力噴嘴★

二、前置(部隊轉換訓練)教練機
1.航電系統視客戶需求選擇配備
2.可選用TFE-1042-70(備後燃器)或F124-GA-200發動機

★不一定會用在「聯合反制載台/F-CK-1衍生機計劃」概念驗證機上

似乎沒見著有提昇TFE-1042-70發動機推力的計畫案


NO:730_62
thisnoname  於 2002/11/10 20:32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to:大野狼

多謝兄臺關於小弟貼子的指正﹕
1。關於兄所指第一點﹐即3-5分鐘即可完成30架飛機的集結。
小弟曾看過一個德國空軍訓練的電視片﹐四機起飛﹐每批2架﹐後兩架等前兩架
完全起飛後才開始在跑道上滑行﹐印象之中所需間隔時間遠大於10妙。

小弟發帖之目的其實並不是要討論大編隊空戰﹐而是想指出一駕飛機的好壞﹐應該
全系統總體評價﹐而不是只看到某些單項指標的優劣。IDF載油量太低﹐航程太短﹐
將影響其它性能的正常發揮(MIG-17的最大航程也要比IDF大40%左右)


2。關於兄臺所指第二點﹐也就是現代空戰出動戰機不超過10架的觀點﹐小弟不敢苟同。
小弟認為現代空戰戰機一次出動數量少于10架的根本原因﹐並不是因為指揮上的困難﹐
而是因為航空技術的進步(載彈量增大﹐多目標能力和精確攻擊能力的實現)﹐使原來
必須大機群才能完成的任務﹐現在幾架飛機就可能完成了。(越戰中美軍攻擊清化大橋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韓戰和越戰中幾十架﹐上百架空戰的例子有很多。

單從技術角度來說一駕E-2能指揮多少架飛機﹐一駕E-3又是多少﹖

另外﹐一次出動飛機的多少還應該服從戰術需要﹐而不是指揮是否方便的需要。
台灣將來可能遇到的將是首戰即決戰的進攻﹐大機群作戰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

mfg


NO:730_63
大野狼  於 2002/11/10 23:01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TO MR.thisnoname :
1.每批戰機起飛時間間格10秒,首批戰機以7度仰角點A.B.起飛,高度已達2000呎,早已完全脫離跑道,次一批再起飛已達安全距離間格,而且為防止前一批起飛失敗,時間間格與距離間格是有必要進行目視確認後再行起飛,目前世界各國塔台航管及近場台引導,皆以此為最安全方式。

2.航程、油量與滯空時間其實相當抽象,沒有絕對性,不同任務、不同外掛載、不同武器搭配、不同任務(CAP、對地、對海、戰術科目演練、巡行高度變化)等等,皆會影響用油量及滯空時間,飛行中有關作戰半徑、最大航程、滯空時間皆為參考值,飛行前任務提示最主要除天氣狀況外,各種任務搭配均非常要緊,比如說F-16長機與僚機間油量經常需少報1500磅,因為空中編隊非常耗油,僚機的油料消耗非常快,當然會縮短航程。
另外(MIG-17的最大航程也要比IDF大40%左右)請進行查證後再貼出,我的資料與你不太一樣。

3.波灣戰爭期間由於對地任務居所有戰機出勤88%以上,以美國、英國、沙烏地阿拉伯三國為首的空中管制預警機,同時間有十架次在空中進行管制,地面雷達站超過20處進行監控,由於參戰國家戰機太多,往往第一批次沒有完成投彈,次一批次緊接著攻擊,第一批次戰機沒有投彈成功者,只好掛著彈藥往安全地區投棄。
但是零星的對空任務一旦發生,預警雷達系統立刻將該地區對地攻擊戰機要求立刻脫離,讓出空域進行對空武力消滅(請參考國防部編譯局「波灣戰爭空戰實錄」),而進行空戰的戰機以美方為主,每次不超過四架,作戰空域高度自5000呎--40000呎,範圍達40浬見方,時間最多不超過3分鐘。

4.現代空戰戰機一次出動數量少於10架的根本原因,而是因為投射能量增大,多目標選擇能力改善和精確攻擊選擇性提高,使原來作戰空域管制、戰機安全間隔、武器安全射距、作戰高度劃分、戰術戰法運用等等都是必須做大幅度更動,原有戰術思維理念應該修正,一場戰爭打完後,係下一場戰爭新式戰術的開端,過去的歷史與戰術並不可全部驗證於未來。單一次可超過十架戰機進入『單一空域』進行戰術運動,已經趨近於飽和,不需要龐大機群去完成,未來的飛行員是很孤單的。

5.美系與俄系在空中戰術管制自二次大戰以來,有非常大不同點:
美系著重於任務提示時,Leader對所有飛行員的管制,對在空時間狀況的反應有極大的授權,能否採取攻擊及自衛性反擊,完全授權Leader決定,這是由於空中狀況只有飛行員自己最清楚,戰管這時候僅處於狀況提醒及飛行引導的角色。
俄系完全由地面戰管進行管制,飛行員僅被授權進行飛行時戰術操作,是否進行攻擊與反擊必須由地面管制官決定,飛行員只回報狀況,未獲授權不得攻擊。
二者之間各有所長,與民族性有關。

6.飽和性空中攻擊對於第一時間有決定性的影響,但是進行突擊前部隊集結與後續武力投入,是有必要研究的,否則,沒有後援的尖兵,所造成的決定性破壞,影響是有限的,戰果如何突破、如何維持,更有待研究。
台灣海峽空域在十年前可容納敵我雙方單一時間250架戰機同時進入,現在經過研究保守估計不到一半,原因於前述說明過,「大機群作戰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可行性已經降低很多。
請卓參!



NO:730_64
thisnoname  於 2002/11/11 01:34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大野狼兄﹐

關於航程﹐我一直有個疑問﹐我們這裡私下探討一下﹐希望兄不要以為
小弟要打口水戰。

對比了其它一些戰機的數據﹐小弟發現其它飛機的滯空時間﹐巡航速度﹐最大航程
這3個數據都比較合理﹐即(滯空時間X巡航速度=最大航程)
唯獨IDF這3個數據是合不攏的﹐
滯空時間如果不是45分鐘﹐而是一個小時的話就比較合理。
如果45分鐘是正確的話﹐那麼IDF的最大航程大約在800KM左右﹐而不是現在的1100KM

另外IDF的作戰半徑僅130KM﹐和(800-500)/2=150比較接近。
而(1100-500)/2=300大大超過130KM﹐根據以上判斷﹐小弟認為IDF的實際航程只有800KM
而不是宣稱的1100。

關於現代空戰無大編隊﹐我想我們之間的分歧在于﹕
我認為是同樣需求下技術進步的結果﹐而兄認為這是指揮困難的限制。
很好﹐我們還是各自保留意見吧﹐我想﹐良好的討論氣氛應該就是這樣的。

mfg


NO:730_65
ewings VonBraun  於 2002/11/11 13:06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你的算法更本有問題

滯空時間是包含五分鐘的空戰纏鬥在內
你把包含急遽耗油的五分鐘加上巡航時間以載油量得出的耗油率當然是錯誤的

前面算出來的答案是垃圾,後面一大票東西一樣也會是垃圾


NO:730_66
衝動的雷恩大兵  於 2002/11/11 13:45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當初IDF設計有三種原型,1.現在正服役中2.類似EF2000 3.類似F16-XL
三種構型圖我全有MODEL PHOTO

NO:730_67
衝動的雷恩大兵  於 2002/11/11 13:53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IDF-XL(暫叫)─其載台主要是與雄三相互配合的,是將原有的IDF機身中段加長60CM(比雙座機CK-1B略大),並作成三角冀、強化結構、加大內裝油箱,同時更新航電系統、引擎總推力提昇到達25000LB以上等

氣動力要重新跑
飛操程式要重寫
不少東西要重新設計......

第三代戰機???

我所知的AIDC官方版本聯合防衛載台不是長得這樣的



NO:730_68
大野狼  於 2002/11/11 20:10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TO Mr.thisnoname :

大多數的人都喜歡討論航程、滯空時間,當然對於飛行而言是非常重要沒錯,
但是對於長期在飛行線上工作的我們,關心的是任務與油量,
某次因任務需要全程幾乎以A.B.巡行,偶爾因為做戰術科目降低速度外,
自起飛到落地不到30分鐘,到了關車時油量剩不到100磅,

又某次執行CAP,高度25000呎,以經濟速度飛了快2小時才落地,
關車後第一件事情---上廁所。

關於航程,我以為前述已經說明的很清楚,看來你仍執著於數據上,
任何戰機對外公開的數據均會多所保留,不管是誇大或是保守,參考就好,
畢竟紙上談兵,是為了預防真槍實彈。

這個論壇不錯,可以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可惜個人比較著重於實務上,
對於飛行線上的觀點與操作實務,與版上許多人資料有些不同,
而且有些東西去辯解也沒有意義,畢竟就只是個版面吧!

如果你有興趣談論飛行,那另外開個專欄討論吧!

大野狼上


NO:730_69
imshi  於 2002/11/11 20:16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關於IDF,個人覺得有需要澄清...
1.此engine在美國的軍用的標準版本本來就有12000LB的水準...
2.推力升級並不需要更改設計或硬體,而是更新軟(軔?)體就好了(約30分鐘吧).所以2億美金也是太貴了...
3.TFE1088是將高壓壓縮機中原是幅流式的一級改成軸流式,應有較好的performance但現在仍沒有數據出現吧???
4.若將推力升級,IDF的油量是否夠用仍是一個很的問號...現在的版本約有40-50min的作戰時間...
5.TFE1042在台灣的最初版本只有8000lb左右,後來修改至9400lb左右,且已符合軍方的需求

所以我的結論是
1.IDF CK-1A/B 在此種的推力下已經夠用,再加大推力的話可能上去30分鐘就得下來...
2.如果要作CK-2的話,就直接用TFE 1088就好了.
所以了,升級固然是好事...但是不實用...除非IDF 作大修改....


NO:730_70
ewings VonBraun  於 2002/11/11 20:25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
增加壓縮段、改善燃燒效率。提高零件效率,無助於增加推力。
>
錯誤...............包括JET在內,任何一款發動機的零件效率提高都能增加輸出功率

以學理來分析,由壓縮及渦輪段為例
零件效率高,就可以減低熵增加的程度
便能使T-S圖中壓縮及膨脹區斜率更趨於一
換句話來說就是離卡諾機向前靠近一小步
在同樣的Qin及dm/dt下Wout不增加才有鬼

而由表面的現象來看,一樣拿壓縮機為例
壓縮機的葉片效率是由壓縮和溫升的比值決定
如果效率越低,代表就會有多餘的功消耗在無意義的摩擦等損耗中
效率越高,代表在同樣的壓縮率下,可以減少所需的功
或者換句話說相同的功可以壓縮更多的空氣,也就是質流率可以提升

多少工程師拋頭顱撒熱血也不過為了效率兩字


NO:730_80
imshi  於 2002/11/11 23:22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TO ewings VonBraun兄:
既然如此...那是小弟有眼不識泰山...失敬...那我上次遇到的岡山發修廠校級軍官便是唬爛伯了...真是太道聽塗說了呀...

NO:730_81
大野狼  於 2002/11/11 23:22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TFE1088?對不起,沒聽過,也不存在!
目前就是TFE1042,未來還是一樣,
至於FCK-1C/D,還是對不起,沒有這個編號!

如果版友真的在漢翔工作,應該知道真正編號為何吧!


NO:730_82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11 23:27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關於F-CK-1C/D,我是從這兒得知的:
http://www.dtmonline.com/cgi-bin/topic.cgi?forum=4&topic;=1&show;=0

NO:730_83
ewings VonBraun  於 2002/11/11 23:33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他是不是唬爛伯我不知道
但是說有TFE-1088就是唬爛!!!

我並不是在岡山廠工作
但是我因為實習的緣故在裡面待過一些時間

就算真有任何原型發動機,也不會在岡山,會在一所

目前也確實沒有C\D型的稱呼
至於block 8真的實現後,要叫什麼再說


NO:730_84
大野狼  於 2002/11/11 23:41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Skywalker-Luke兄:
 TFE-1088真的沒有這個計畫,也沒有必要執行,
因為改良IDF的重點你不是已經貼出來了,何必再說呢?

另外C/D型的稱呼根本是胡謅,真的不是這個編號,
請各版友不要誤導版主了!


NO:730_85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11 23:47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大野狼兄
瞭解!瞭解!這欄到後面還真夠亂的!

NO:730_86
imshi  於 2002/11/11 23:51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TO 大家:

那有誰知道漢翔的TFE1042改良計劃呢???在空軍的時候我知道有將COMPRESSOR 的其中一級幅流(唯一的)改成軸流...那個計劃後來執行了嗎???現階段如何呢???請各位先進不吝指教 ...


NO:730_87
黃金左腳  於 2002/11/12 00:00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我很久以前就聽過TFE1024 maxAB可以到10,500lbs,只是要付出一點代價可以改到12,000lbs我一點都不驚訝

從大陸某軍網聽來的小道消息:想要將TFE-1042引擎的最大推力從目前的9500至10000磅提升至12000磅級, 約須更換其中11%的組件..........


NO:730_89
cobrachen  於 2002/11/12 03:03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從14年前我就開始說要把TFE-1042推力往上大幅提昇,離心壓縮機一定要換。不過我不是熱流組的,當熱流組的出來告訴我怎麼就現有設計改的時候,我也是乖乖的聽。要改軸流,發動機一定要加長,哪是那麼簡單。

岡山的人當年到我們的航太展很多人一樣是根本不知道我們講的理論是什麼,更不用提對發動機要性能提昇有什麼地方是可以下去搞又不用大改的。

還有,改良計劃早期我知道的就是兩點:增加渦輪前端的溫度,也就是燃燒溫度,另外一個是增加後燃器的推力。可行嗎?現在有沒有執行就知道可行性的多寡。


NO:730_93
奇怪  於 2002/11/12 14:54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以學理來分析,由壓縮及渦輪段為例
>零件效率高,就可以減低熵增加的程度
那是物理學上的,物理學中增加熵的方法很多,但減少熵增加的方法卻是
降低能量的使用,而不是因為零件的效率。

>便能使T-S圖中壓縮及膨脹區斜率更趨於一
>換句話來說就是離卡諾機向前靠近一小步
>在同樣的Qin及dm/dt下Wout不增加才有鬼
零件效率要指的是何種零件的效率喔,簡單一句零件效率就增加推力喔?

>而由表面的現象來看,一樣拿壓縮機為例
>壓縮機的葉片效率是由壓縮和溫升的比值決定
>如果效率越低,代表就會有多餘的功消耗在無意義的摩擦等損耗中
那和材料有關,你不能用葉片效率帶過,這個也不用置疑,問題是你設定的溫度的高點和低點 對推力有絕大的影響?那是溫度升高,在燃燒時更完全溫度更高那麼以現實中的TFE-1042為例,你會用增加零件效率來提升推力還是增加壓縮段和壓縮比來增加推力來的有效呢?

>效率越高,代表在同樣的壓縮率下,可以減少所需的功
>或者換句話說相同的功可以壓縮更多的空氣,也就是質流率可以提升
>多少工程師拋頭顱撒熱血也不過為了效率兩字
材料會影響效率,但零件不是效率的絕對因素、零件可以改變發動機的狀況
但零件不會是影響總體的因素,所以我說無助於。


NO:730_94
ewings VonBraun  於 2002/11/12 15:23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
那是物理學上的,物理學中增加熵的方法很多,但減少熵增加的方法卻是
降低能量的使用,而不是因為零件的效率。
>
這不是純物理上的,這是熱力學上的
而且減低能量的使用減少熵的產生,但是也減少功的作用
請先弄懂熱力學第二定律

效率高,做功產生熵的比例就會降低

>
零件效率要指的是何種零件的效率喔,簡單一句零件效率就增加推力喔?
>
零件效率高達在相同mass flow rate得到相同CR所需的功自然比較少,那多餘出來的功你說到哪去了?

>
那和材料有關,你不能用葉片效率帶過,這個也不用置疑,問題是你設定的溫度的高點和低點 對推力有絕大的影響?那是溫度升高,在燃燒時更完全溫度更高那麼以現實中的TFE-1042為例,你會用增加零件效率來提升推力還是增加壓縮段和壓縮比來增加推力來的有效呢?
>
材料???干他屁事,我的例子是壓縮機
葉片上紊流覆蓋的區域越大,氣體對葉片產生的黏滯阻力就越大,驅動所需的功也越大
管他影響葉片效率的函數有幾個,最終表現出來的就是效率

再教你一次,單級壓縮機的效率制訂是取1他所能提供的壓縮比及他對氣體所造成的溫升的比值

根本不知道你在講什麼,不要亂七八遭的扯到別的地方
爭加零件效率就算比不上增加ToT或是CR,也看不出你這段話哪裡能解釋零件效率不是屬於輸出功的一個函數

>
材料會影響效率,但零件不是效率的絕對因素、零件可以改變發動機的狀況
但零件不會是影響總體的因素,所以我說無助於。
>
關鍵是流體力學
零件效率屬於推力的一個函數,你說相不相關?


NO:730_95
奇怪  於 2002/11/12 16:11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材料???干他屁事,我的例子是壓縮機
>葉片上紊流覆蓋的區域越大,氣體對葉片產生的黏滯阻力就越大,驅動所需的功也越大
>管他影響葉片效率的函數有幾個,最終表現出來的就是效率
你先回答我這個問題
你會用增加零件效率來提升推力還是增加壓縮段和壓縮比來增加推力來的有效呢?


NO:730_96
ewings VonBraun  於 2002/11/12 16:19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答案是增加葉片效率
葉片效率一升,壓縮比自然跟著升,質流率也跟著增加
F-100-PW-129比F-100-PW-100多出數千磅的推力,壓縮機的級數也沒見到有增加
想要隨便增加單級的壓縮比?也還要看渦輪能不能產生足夠的力量來drive他

而且就算它不是比較有效的選擇又如何?依舊不能改變他是影響推力的一個重要函數的事實


NO:730_97
奇怪  於 2002/11/12 17:36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答案是增加葉片效率
葉片是渦扇發動機主要的動力關鍵結構(Power critical component) ,葉片的效率自然不是所謂的零件效率,但葉片效率也不是(Power critical factor),所以不要自己想出什麼零件效率,沒那回事。我問你的問題你還是答非所問。


NO:730_98
TTSO  於 2002/11/12 20:24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葉片效率也不是(Power critical factor)

hmmm... 你確定你沒寫錯?????

拿試算表下去算一級壓縮效率差1%推力就差一大堆
你確定那不是power cirtical factor???


NO:730_99
ewings VonBraun  於 2002/11/12 22:13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
葉片的效率自然不是所謂的零件效率
>
那談談談什麼叫你「心目中的零件吧」

關鍵子系統的零件不叫零件?你的定義跟教科書的定義也未免太不相同了吧
記得寫信去叫GE、PW那些人用你的定義,這樣熱流組的學生會比較快樂

不過我還是比較相信寫教科書的那個外國佬


NO:730_100
ewings VonBraun  於 2002/11/12 22:17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
拿試算表下去算一級壓縮效率差1%推力就差一大堆
>
老師對你們太好了
我交作業的時候可是拗到百分之0.01
不過交的是發動機設計作業.............

NO:730_101
cobrachen  於 2002/11/12 22:53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葉片是渦扇發動機主要的動力關鍵結構(Power critical component)

這句話就錯了。渦噴,渦扇,渦輪軸,渦輪螺旋槳通通都有壓縮段的葉片,通通都要仰仗這些葉片的效率來決定燃燒段與渦輪前端的溫度。


NO:730_102
Zenobia  於 2002/11/12 23:37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老師對你們太好了
>我交作業的時候可是拗到百分之0.01
>不過交的是發動機設計作業.............


0.01% 有點不切實際了;不過都是用 spreadsheet 算, 0.01% 和 1% 沒
有計算難度上的差異吧?只是 Excel 裡面把 X+0.0001 改成 X+0.01 而
已...:p

奇怪先生應該是看不懂我們講的零件效率指的是 component efficiency
;從他一直在講燃燒效率、葉片效率而不是講燃燒室效率和壓縮機效率來
看,應該是屬於見樹不見林、對整個發動機的了解還屬於片面和基本熱力
學的層級。

對了, TTSO ,要不要來翻譯星際大戰小說啊?


NO:730_103
奇怪  於 2002/11/12 23:40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鍵子系統的零件不叫零件?你的定義跟教科書的定義也未免太不相同了吧
>記得寫信去叫GE、PW那些人用你的定義,這樣熱流組的學生會比較快樂
>不過我還是比較相信寫教科書的那個外國佬\

你說零件效率,不是我說的,就算葉片是零件也不代表所有的零件都有[效率]

這和相不相信原文教科書沒有關係,而是你描述不確實,一直到質疑你[零件效率]
並問你(增加零件效率來提升推力還是增加壓縮段和壓縮比來增加推力來的有效呢?)
你的回答是葉片。

How does a centrifugal compressor work? The details are quite complex because the blade geometries and the resulting flows are three dimensional, unsteady, and can have important viscous and compressibility effects.
它原來就是這個目的,增加黏度及壓縮效果。能你改變葉片的方式在哪裡?又能增加多少質流量?

離心式葉片
Each blade on the compressor produces a pressure variation much like the airfoil of a spinning propeller. But unlike a propeller blade, the blades of a centrifugal compressor are close to one another, which seriously alters the flow between the blades. Centrifugal compressors also do work on the flow by turning, and therefore accelerating, the flow radially. Compressor designers must rely on wind tunnel testing and sophisticated computational models (http://hpcc.lerc.nasa.gov/) to determine the performance of a centrifugal compressor. The performance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sure ratio across the compressor (CPR), the rotational speed of the shaft necessary to produce the pressure increase, and an efficiency factor that indicates how much additional work is required relative to an ideal compressor.


>材料???干他屁事,我的例子是壓縮機
>葉片上紊流覆蓋的區域越大,氣體對葉片產生的黏滯阻力就越大,驅動所需的功也越大
>管他影響葉片效率的函數有幾個,最終表現出來的就是效率
我提出的問題是﹝你設定的溫度的高點和低點 對推力有絕大的影響?﹞你的回答是它和材料沒關係。
Jet engine材料是影響熱度的一個因素。specified heart ratio越高影響壓縮比。

to cobrachen:
>葉片是渦扇發動機主要的動力關鍵結構(Power critical component)
這句話是對的,我並沒有指明渦噴或者其他的不用葉片或不是主要動力結構。



NO:730_104
cobrachen  於 2002/11/12 23:42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哪一本小說?惡棍中隊不錯耶,不過我是看了前兩本就沒力跟下去了。

NO:730_105
ewings VonBraun  於 2002/11/12 23:50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
0.01% 有點不切實際了;不過都是用 spreadsheet 算, 0.01% 和 1% 沒
有計算難度上的差異吧?只是 Excel 裡面把 X+0.0001 改成 X+0.01 而
已...:p
>
那是粗略設計一段壓縮機然後去達到要求的效率..................拗了三天 >_<
>
葉片效率
>
那是小弟先提的............帶小孩子念科普的後遺症 :P

奇怪先生最奇怪的地方還是到底他所謂的「零件」是指哪些東西?


NO:730_106
小毛  於 2002/11/12 23:52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小毛不是航空本科系,不過大概也知道以葉片來講
熱段:材料影響發動機整體效率
冷段:壓縮比影響發動機整體效率
再討論時可以分段來說嗎? :P
謝謝!

NO:730_107
奇怪  於 2002/11/12 23:56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奇怪先生應該是看不懂我們講的零件效率指的是 component efficiency
>;從他一直在講燃燒效率、葉片效率而不是講燃燒室效率和壓縮機效率來
>看,應該是屬於見樹不見林、對整個發動機的了解還屬於片面和基本熱力
>學的層級。
component efficiency affect the cycle affect but you must specifeid which
component ,not all of component produce the efficiency strictly.

NO:730_108
TTSO  於 2002/11/13 00:02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老師對你們太好了
>我交作業的時候可是拗到百分之0.01
>不過交的是發動機設計作業.............

我又不是攻發動機的,我只要知道大概要怎麼算那些玩具就好了...:PP
丟些數據進去看看會變成啥樣,有概念就好了

不然選發動機選到推力超大、TSFC也超大的就很蠢了...:)


NO:730_109
ewings VonBraun  於 2002/11/13 00:05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
它原來就是這個目的,增加黏度及壓縮效果。能你改變葉片的方式在哪裡?又能增加多少質流量?
>
你在講什麼阿?拜託看文章先看懂他再講什麼?不要看不懂亂拗

那裡形容的是離心式發動機作用的細節因為葉片幾何形狀產生三維流、非定場流及氣體壓縮性和黏滯性而複雜難以描述

你到底看到哪去了?英文有問題,自己去找你們英文老師算帳

>
我提出的問題是﹝你設定的溫度的高點和低點 對推力有絕大的影響?﹞你的回答是它和材料沒關係。
Jet engine材料是影響熱度的一個因素。specified heart ratio越高影響壓縮比。
>
呵呵.............specified heart ratio的中文翻譯叫做「比熱常數」

挖靠,還能扯到材料上去,到底你有沒有讀過熱力學阿?


NO:730_110
ewings VonBraun  於 2002/11/13 00:08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
不然選發動機選到推力超大、TSFC也超大的就很蠢了...:)
>
只要能讓客戶有意願買則行,在天堂的老師如是說

NO:730_111
ewings VonBraun  於 2002/11/13 00:11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
比熱常數
>
熊熊寫錯,是等熵指數

NO:730_112
ewings VonBraun  於 2002/11/13 00:37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
小毛不是航空本科系,不過大概也知道以葉片來講
熱段:材料影響發動機整體效率
>
這是材料學跟不上流體力學
不過比較無所謂,老師當時說過:「渦輪段在流體設計上是怎麼設計怎麼對」
所以這裡要遷就落後的科技.................... :P

NO:730_113
TTSO  於 2002/11/13 00:41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只要能讓客戶有意願買則行,在天堂的老師如是說

希望他在上面玩反重力引擎玩的高興...


NO:730_114
ewings VonBraun  於 2002/11/13 00:47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玩得應該是靈子力水晶吧

系上那年的運勢有夠不好
天堂老師莫名其妙的去世
連來兼課的邱博士也猝死
不知道是隔壁眷村工程的吊車沖五樓辦公室,還是對面資電館天線的煞氣


NO:730_115
Zenobia  於 2002/11/13 02:18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蛇老大,

聽說目前簽到了 Thrawn 的五本,我猜賣得好的話,下一套應該就是簽
X-Wing 系列。不過我也不知道啦,徐人強老大只是找我當翻譯;不過我
們有點溝通不良,我說盡力而為他大概把我當成鞠躬盡瘁那種盡力而為,
所以莫名其妙的就告訴我,我有一個半月的時間翻完第一本。當然我也沒
簽什麼約啦,所以也沒有責任義務去收攤子,只是看看有沒有辦法召集一
個小團隊,免得徐老大太麻煩。所以啦, TTSO 啊,有沒有興趣啊?


奇怪先生,

你就講中文吧,這裡沒有 spell checker ,打錯字也不知道。零件效率
的零件當然不是指像供油幫浦或螺絲那種零件,所以我很早就說你誤解了
嘛;發動機設計裡講零件效率就是指會影響輸出功的零件的效率,當然有
的影響大(像壓縮效率)有的影響小(像轉軸的機械效率),但是沒影響
性能的早就不算在內了。至於你其他的概念還是有錯誤的,你就跟 Ewing
和 ttso 多切磋切磋吧。


Ewing ,

那個比 cycle analysis 麻煩一點,不過算到小數點後四位的效率是完全
沒意義的,你用算的頂多算算 boundary layer loss ,其他 loss 都是
經驗公式代進去,那些經驗公式準到小數後兩位就要偷笑了。


NO:730_116
旁觀者2  於 2002/11/21 12:47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若發動機能達到一萬五千磅
那無後燃氣的應該可到九千磅
如果IDF能不做複雜改進而能裝的了無後燃氣型
那我到認為下一代戰機服役後
就可將IDF改裝新無後燃型引擎成戰鬥教練機
油耗問題應該可解決 性能也起碼比那某國X鷹來的好
而且搞不好還可超音速巡航:>

NO:730_117
caf  於 2002/11/22 08:03
Re:花2億美金,能讓IDF總推力達24000磅,因該很值得....

Re: remark by Bystander2 [NO:730-116]

Most western sources have the TFE1042 (F125) turbofans at a rate of
somewhat over 9,250 lbs, with afterburning (or reheat) & 6,300+ lbs
without any extra afterburning power.

So the question first, is, how to achieve an additonal 3,000 lbs military thrust without afterburning; or to attain an extra, say 5,000 lbs in reheat engine.

I tend to think at this point a modest & attainable additional thrust probably would be at a range of [a bit above 10,000 lbs* to 11,000 lbs] -- as some source in Tw had suggested some time ago.

Any rate increase of the magnitude that Mr. Bystander2 suggested probably need more work than the RoCAF is ready to invest in at the moment -- as indicated by
Mr. Big Wild Wolf[NO: 730_60] -- although I hope this will change in the near future !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1&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