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台軍事合作 華府漸顯焦躁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EMI  於 2002/08/12 22:36
美台軍事合作 華府漸顯焦躁

我軍購預算遲未定案 各黨派均傾向不急於擴張軍備 導致華府一再不滿

一位美方兩岸軍事專家 感嘆美國軍方對台灣近年來政治變化(瞭解太少)

問題不是在軍事專業 而是政治

本人感同身受!!!

如果沒有把握現在時機,以後購買軍武將會受限,因美方認為台灣如果受中共攻擊時

應可承受180天,美國才有應對時間準備,不管是以目前利益或其他原因美國是不會

輕易為台灣出兵,靠人打仗要失敗,越戰就是最佳證明.

如能將裁減立委人數薪資幾百億費用來補貼軍購應是不錯的方式!


NO:677_1
五流的小滬尾  於 2002/08/12 22:40
Re:美台軍事合作 華府漸顯焦躁

↑咦﹖﹗我不是封了你﹐怎麼能上來﹖﹗
可能其他網管好心吧﹗給你機會吧
好好用功﹐思考﹐加油吧


NO:677_2
VOR  於 2002/08/12 22:42
Re:美台軍事合作 華府漸顯焦躁

這篇嗎﹖

–––––––––

美台軍事合作,華府漸顯焦躁
【郭崇倫新聞分析】

 陸委會主委蔡英文日前赴美解釋「一邊一國」的發言,卻碰到擔任
美國國防部政策顧問的白邦瑞,公開指責台灣在國防現代化的腳步太
慢,而幾天前,過境紐約的行政院長游錫也被前國防部長柯恩批評國
防預算無法落實,這還僅是表面可見的現象,私下的美方埋怨更多。

 究竟我們與美國的軍事合作出了什麼問題,美方竟不斷以各種管道
,表達其不滿?

 首先是軍售,雖然在去年布希政府同意了空前金額的軍售,但是因
為台灣經濟與預算的問題,武器軍購遲遲無法建案,這不僅是美國軍
火商著急、國會與智庫的藍隊憂心,最急的是國防部評估兩岸軍力平
衡的官員。

 前海軍計劃署署長龔家政曾經感慨,對台灣建軍官員而言,目前是
最好的時期─以前都是零零星星的,台灣軍購而來的軍備,是一件一
件在做拼圖,但突然之間,美國給了一整套,但是也是最壞的時期-
由於經濟惡化,國家預算大幅削減,國防預算由兩百億,減到一百二
十億,正常維持運作都已經吃力,新武器裝備的採購更談不上。

 預算緊縮的結果,連潛艦的前期規劃費,區區的幾百萬元,都先行
繳回國庫,弄得美國海軍國際採購署非常不滿,美方認為開過招商會
後,要找人評估各種提案,都需要錢,而台灣連這筆錢都不願出,但
台灣這邊,則對美國軍方趾高氣揚的態度很不滿,有人私下說,真要
幫我們,連這點都不能體諒嗎?

 但是真正問題不出在台灣國防部,而是在其他軍售決策環節,美方
越來越了解,台灣的職業軍人雖然有專業,但是最後的決定大部分受
到上下兩層的影響:總統府決策,以及立法院生態。

 總統府與國安會的決策,是決定大的方向,美方與其溝通一直沒有
斷過,雖然國防部裡一直有人對購買反潛機有意見,對長程預警雷達
更是反對,但只要府裡面談定了,就不會有問題,反而立法院中的預
算審查是大問題。

 現在的立法院,與當時通過特別預算購買F十六的立法院大不相同
,軍售不再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域,要通過,立委埋怨「不能連拜託
都不來拜託」,甚至有立委要求拿東西來換,所謂國艦國造,提高自
製率的說法,都是這種交換想法下的產物,還有立委明知道,潛艦自
己不能做,為了選票,不惜堅持到底。

 美方隔好長一段時間才認知到這個政治現實,休會期間多團立委赴
美,獲美國政府官員出面接談,都是為了爭取立委支持,在下一會期
,讓軍售預算過關。

 其次,美國認為台灣軍方,對大陸戰力估計不足,台灣軟、硬體戰
力達不到美方所設定的二零零五年與二零一零年的時間表。美國近年
也不斷派評估小組來台,評估聯兵旅,評估三軍的通聯,評估指管通
勤,並且問很多問題:台灣買M-1戰車作什麼?買阿帕契長弓直昇機
作什麼?陸軍為什麼要維持這麼龐大的兵力?台灣怎樣應付解放軍的
奇襲?

 美軍實際評估的看法是,到了二零零五年,台灣無法撐過解放軍致
命的一擊,台灣如果只撐幾天就投降的話,美軍即使馳援協防,也沒
有辦法來得及,台灣的戰力必須要有撐過半年以上的準備。

 我們國防部當然對這樣的結果不以為然,也一直在抗拒,有些武器
裝備,像拉法葉巡防艦、幻象兩千,就以法國人抗議為理由,不讓美
國看,但是以台灣目前的處境,其實抗拒是無力的,也是無效的,因
為歸結到最後,其實是美國對我們攤牌,你是要執行自己策劃的作戰
計劃?還是要打美國人所替你策劃的作戰計劃?

 其三,是讓美國所駭異的,竟然發現國防專業以外的各黨派,雖然
有不同的意識形態,竟都得到「台灣軍備不用急」的相同結論。

 在台灣意識強烈的這邊,認為美國既有對台的安全承諾,無須台灣
再花這麼多錢,從九六年的經驗可知,反正美國一定會馳援,而在贊
成與中國交往的這邊,認為兩岸問題出在扁政府不斷走台獨路線,向
中共挑釁,兩岸之間的和解,才是軍事衝突的釜底抽薪之道。

 與此同時,美國政策正處於微妙的變化,在一方面,華盛頓在政治
上還沒有準備好,絕對不願意在台灣沒有展現防衛自己決心的時候,
貿然讓自己子弟為台灣犧牲,所以現行政策是,在台灣先作了應該做
的提昇戰力之後,到真正赴台海馳援之前,創造出一個灰色政治地帶
,可供迴旋,而在另一方面,美國雖然對台灣地位的最終解決,至今
沒有明確表態,但誠如美籍學者唐耐心指出,鑒於兩岸經貿關係發展
越來越密切,美國模糊的統獨立場可能被迫要有所澄清。

 這些立場的差異,無疑會產生「彼此誤解」(misperception)的問題
,原本應該在彼此安全對話的蒙特瑞會議中,攤開來談個清楚,但現
在的蒙特瑞會議,雖然參與的單位多,但日漸層級官僚化,外界知名
度很高,但實質性很低,軍人懂問題的不敢講話,文人對於技術性高
的問題聽不懂,往往流於形式,完全沒辦法起溝通功用,國防部副部
長康寧祥八月的美國之行,應該負有這個使命。

 彼此之間的誤解,也並非完全是台灣方面的錯,一位美方兩岸軍事
專家,就曾感嘆美國軍方對台灣近年來的政治變化「了解太少」,老
實說雙方的軍事合作困難,問題不是出在軍事專業,而是政治。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1&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