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雷霆二千」再出發!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小蟲  於 2002/08/07 11:40
讓「雷霆二千」再出發!

現階段雷霆二千只能發射無導引的火箭,我覺得甚為可惜!
我認為雷霆二千,可透過中科院研發人員的巧思,發展出光纖
導引飛彈,再配合研造其配套措施:如良好的觀通系統等。不
然,將雄二、劍二,甚至未來的雄三,依抽換整個發射箱之概
念,加以發展,原可發射多管火箭的軟體整合飛彈射控系統,
再加上精兵相位陣列雷達或機動相位陣列雷達車(加強其偵搜
範圍及海面、低空、低雷達截面積目標、電子反反制的能力)
和「前視紅外線與雷射測距儀」完成這套武器系統觀通能力!
依如此做法,我相信海軍的海蜂大隊及陸軍必可增其戰術
之應用,及增加存活率!(1.海軍方面:雷霆二千會跑,不用拘
於一地,被共軍打。2.陸軍方面:有裝有劍二的雷霆二千,可保
護發射多管火箭的同伴,防共軍的攻擊直昇機、對地攻擊機突襲
。於海軍方面同理。3.因雷霆二千只要更換不同的發射箱,即可
執行不同的任務,故海、陸軍採相同的系統,能簡化後勤維修,
節省經費;另一點:這樣於平時或戰時,皆能達擾敵的作用,而
使共軍不能透過衛星影像圖有效判讀我海、陸軍之舉動,而可妥
善調度、利用,好處多多!)
以上皆為我個人的想法,請同好們指教!

NO:651_1
小蟲  於 2002/08/07 11:43
Re:讓「雷霆二千」再出發!

PS:劍二與雄二的重量、尺寸對雷霆二千原來
的發射架而言,不會過重或太長。
我於此補充一下。

NO:651_2
冷眼旁觀  於 2002/08/07 15:07
Re:讓「雷霆二千」再出發!

麻煩移到幻想空間去討論.....

NO:651_3
BILLY  於 2002/08/07 23:29
Re:讓「雷霆二千」再出發!

好我支持

NO:651_4
EMI  於 2002/08/10 22:33
Re:讓「雷霆二千」再出發!

A100型300毫米多管火箭武器
是一種大口徑遠程多管火箭武器,具有射程遠、精度高、威力大、反應迅速、支援保障簡便等特點。該武器主要用於打擊敵戰役、戰術縱深內的各種集群目標和面目標,如集群坦克、裝甲車輛、停機坪上的飛機、上岸的兩棲登陸裝備、近岸艦艇、技術兵器、指揮系統、雷達站、通信樞紐以及集群兵力等。
A100火箭彈採用了雙用途子母彈技術、火箭簡易飛行控制技術、高性能推進劑技術。新技術的採用使火箭彈在射程、命中精度、殺傷威力等方面都達到了世界先進水準。火箭彈的戰鬥部質量235千克,其最大射程85千米,最小射程40千米。火箭彈採用一次拋撒的破甲、殺傷雙用途子母戰鬥部,子彈數不少於500個,子彈的動破甲厚度不小於50毫米,有效殺傷半徑不小於7米,子彈散佈半徑為l00±40米。
A100採用了簡易控制系統使射擊精度大為提高,在成本提高不多的情況下使武器系統的精度大為提高,較好地解決了成本與性能的矛盾,突破了射擊精度低這一制約遠程火箭彈發展的瓶頸,大大增強了遠程多管火箭武器的作戰效率。
A100發射管體為薄壁圓筒,帶2根對稱分佈的螺旋槽,管體上裝有自動電分離機構、閉鎖器和擋彈器。由5根發射管組成集裝式發射管組,每輛發射車裝兩組。火箭彈在技術陣地或庫房裝入發射管組,帶彈發射管組整體吊上發射車,這種集裝式發射管組可使再裝填時間大大縮短,作戰靈活,維護方便。
A100武器系統一般由1輛指揮車和4∼6輛發射車、4∼6輛運彈車組成最基本的作戰單元(發射連)。運彈車可供發射車再齊射1次,因此每輛發射車可連續發射20發火箭彈,1個作戰單元可連續發射火箭彈80∼120發,共投射4∼6萬顆子彈。

想請教各位與雷霆二千相較有何差異???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1&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