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M109A6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BWS 於 2002/07/27 02:52 | |
有關M109A6 | |
M109A6於1985年研發,美軍於1999年採購950輛,一改早期砲車設計;運用液壓系統及半自動被選彈藥裝填系統;使原有三員裝填手縮減制一員,另自接獲射擊任務起,可於機動狀態下60秒內完成射擊,主要乃透過數位通訊系統、計算射擊資料、火砲行軍鎖自動解除及標定射擊,無須額外支援(如前進觀測官等),同時具有打帶跑(Shoot and scoot)的功能 (一) 動力系統: M109A6動力系統與A5相同,為445匹馬力之8V71T/LHR型引擎,其中包含燃油、進器、排氣、預熱等系統。如啟動系統部份,除運用低壓保護模組以保障啟動馬達及防止電瓶過度放電,並於砲塔室內加裝超越啟動開關,以提供成員於緊急狀況下,跳脫低壓保護模組之控制而發動車輛;傳動系統部份採4前進2倒檔變速機構,在扭力變換器經過改良後,駕駛手較以往更加順暢(變速箱型號為DDA-XTG-411-4A發電系統則強化至650A-24V (二) 自動射控系統(AFCS) M109A6裝配有精準、快速傳遞,衛星導航定位之指管系統及火砲射控與彈 藥裝填等系統,故於戰場上,地面指管中心可自衛星定位系統獲知並且掌握火砲部隊之方位。自動射擊控制系統包含顯示控制單元、彈道計算機及武器控制器、電源狀態模組、模組化方位定位系統及通信處理器單元等設施;模組劃定位系統(MAPS,Modular azimuth position system)精準度為方位:0.6哩、高度:0.5哩、定位圓形公差:0.15(距離四公里時),高度公算誤差:0.1%(距離10公里時);其平均故障時間為兩千小時 (三) 自動裝填系統(Automatic loading system) 與A5相同;火砲裝填角度為-3度至+45度,射擊角度為-3度至+75度;持續射速為三發/15秒;最大射速為:6發/分。 (四) 人員空調及防護系統:微天候空調系統(MCS)主要設備包含封閉迴轉式蒸氣循環系統、微粒過濾器面罩及人員用空氣冷卻背心,並可以車裝24伏特電源操作 (五) 後勤維修裝備:A6及A5底盤及砲塔設施之後其後勤維修與良測系統裝備大致相同,不同者有美軍野戰戰鬥車輛全整合維修系統,包括建入式測試裝備及插入通電式裝備以偵測、預測狀態堅共系統及主要次系統,乘員可透過此整合市面板採取檢測措施。M109A6維修運用之可擴充簡易測試裝備(STE-X)及預期偵測介面單元(PDIU)主要功能有電纜線測試功能及配置1533匯流排介面 (六) 戰場部署及存活性 過去砲兵部隊的野戰部署方式,其指揮所位於砲陣地後方,各自走砲以密集方式部署,評估作戰第一天存活率為81%,五天後僅25%存活;然而有GPS之M109A6部隊各車可透過安全通訊網及定位系統,採分散獨立作戰,第一天存活率達96%,5天後有75%;美軍及BMY公司對109A6於戰場時實戰及模擬計算結果較先前世代車系鎖分析之性能結果為 1. 新戰術部署之存活率提高200% 2. 受重擊之存活率提高50% 3. 反應時間提昇100% 4. 射程提昇30% 5. 操作可利用率40% 6. 乘員作戰效率25% 但是本車仍有落後之處 |
小邱 於 2002/07/27 14:57 | |
Re:有關M109A6 | |
39倍徑的M284....一般彈拋射距離最多到24km 增程彈最多到30km.... 看起來跟其他載有55倍徑的其他對手來相比 M109A6是不佔優勢的 但在十字軍已進入棺材之際 而悍馬之車載曲射系統未出來之前 M109A6還是得擔任大部分的火力支援工作 |
SK2 於 2002/07/27 16:34 | |
Re:有關M109A6 | |
>55倍徑 52倍徑!!! |
小邱 於 2002/07/27 18:51 | |
Re:有關M109A6 | |
ㄚ...是52倍徑...大概跟戰車砲給弄混了@[email protected] |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