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武軍力現況與未來發展計劃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阿加 於 2002/07/22 14:04 | |
中國核武軍力現況與未來發展計劃 | |
有誤部份, 尚請先進不吝指正. --------------------------------------------------------- 作者指出,北京在二十一世紀初,成為世界五大經濟體之一。而在核武軍力上,亦不遑多讓。從一九六四到九六年,中國共進行了四十五次核試,次數與英國一樣。 在建軍方面,中國採取發展核彈與傳統武力同時提昇的策略。為大幅節省經費,中國更重視前者。此因在提昇傳統武器時,中國必須有昂貴的高科技為基礎,但目前自身並未擁有之,只能靠進口。換言之,發展核彈是經濟成本的考量。 作者根據美國、日本、印度及其他國家的軍事分析家評估資料,把中國核武也分成三大組成部份:戰略、戰術行動與戰術核武等。而中國在八O年代末至九O年代初期,開始提昇第一代核武及其載具,並發展第二代核武。目標則在提昇精準度與可靠度。此外,中國也從生產採用液態燃料的彈道飛彈,改變成使用固態燃料的各式核彈,其中包括洲際彈道飛彈。 作者指出,中國係乃同時進行舊核武提昇與製造新核武的發展策略。不過,科研上則將重點放在提昇技術的可靠性,以及飛彈的引導精準度、機動性、存活性、戰備性、靈活管理、簡易操作及降低生產費用等。例如:中國發展出威力較弱的核武,從百萬頓級核彈降為數十萬噸及數萬頓黃色炸藥威力的核彈,以因應不同戰情需要。此外,洲際彈道飛彈頭威力也從過去一至四百萬頓級,降為二百五十至六百五十千頓級。而戰術行動與戰術核武彈頭威力則從分別降為二十五、九十至一百千頓級。 中國核武發展也有一個趨勢,即將優先項目放在發展戰區(介於戰略及戰術等級)與戰術型核彈武力,而非戰略型核彈。此係與亞洲戰域及戰區的規模有關。在來自區域敵人威脅的考量下,戰術行動與戰術型核彈則可確保北京解決戰略軍事任務。至於戰略核武方面,中國也在建立三種投射戰略核武的能力:陸基型彈道飛彈(機動型與固定發射井兩種)、核子動力潛艇之潛射型及長程轟炸機之空射型戰略核武等。發展戰略核武則可確保北京追求全球範圍之國家利益。 就中國現有核武評估的公開資料而言,呈現訊息分歧情形。比較可靠的資料指出,中國在一九九九至二OOO年時,擁有六百至七百個具,其中包括:二百至三百具戰略型、四百枚戰區或戰略型火箭。不過,該數目也有分類不精確之憾。從射程來看,達二千至二千五百公里的核彈即可打中印度及日本,因此可解決戰略任務。但精確來看,中國該型核武仍不應屬於戰略型核武。 隨後,作者開始引用美國資料,介紹中國現有核武軍力情形,其中包括各種第一代核武載具及其參數。 一、戰略飛彈方面: 東風四號:射程達四千七百五十公里,機動型,可攜帶彈頭威力為二百萬頓級核彈,有四處基地,躲在山區,中國配有十至二十五枚核彈頭。 東方五號洲際彈道飛彈:射程達一萬三千公里,單彈頭,可攜帶威力三至四百萬頓級核彈頭。為發射井型,有六至十個東風五型基地。有二十至五十具。此外,在東風四號基礎上,中國製造出長征火箭。 東風十一號:固態燃料、機動型、可攜帶威力九十千噸彈頭,射程為二百八十至二百九十公里。也已可配備傳統、化學彈頭或次彈頭。有二百具。有二十枚核彈頭配屬之。 東風七號:屬於第一代載具,射程為一百五十公里。曾出口可攜帶傳統型彈藥的該型載具至巴基斯坦及伊朗, 東風十八:固態燃料型、射程為一千公里,可攜帶核彈。自一九九零年代初服役,可能正在改良其引導系統,以提高精準度。 東風二十五:新型固態載具,以取代東風二十一A。有機動型與發射井型。一九九六年資料顯示,有取代東風二十五的計畫。不過,也有資料顯示,因推進器問題,使得取代計畫可能推遲。 中國也有多角化發展核武計畫。例如:正尋求建造空射型與海射型巡弋飛彈。此外,美國媒體還報導,中國向俄羅斯購買北約稱為AS15及AS17,射程達六百公里巡弋飛彈的設計藍圖與技術文件。還有傳聞稱,中國與俄羅斯正在談判,授權中國生產俄羅斯某種射程達四百公里的巡弋飛彈,然後中國再提昇其射程,並可配備核彈頭。 除改良第一代載具的精準度與發展第二代火箭外,中國也在一九九九年六月十三日宣佈中子彈發展成功,可配備在東風十五號,射程達二百九十公里。一九九五至九六年,中國即曾以東風十五號嚇唬台灣。此外,中國也有自製,但已屬老舊的H-6及Q-5轟炸機,正在除役中。預計,可能由蘇愷二十七取代。而中國在一九六O至七O年代所生產的其他核子轟炸機、潛艇核彈頭魚雷等,都已經到了服役年限。 三、第二代載具: 東風三十一及在基礎上發展出的巨浪二號都在二千年至二千O一年進行試射。而新型巡弋飛彈也可配備在核彈或傳統彈頭。 中國同時積極發展太空火箭及培訓太空人(十二人一組)。也在戈壁沙漠建造太空發射基地。在一九九九年則曾試射神州一號無人太空船。二千年一月則有神州二號,不過並未成功。今年則可能有神州三號的發射行動。 四、中國的新型洲際彈道飛彈與潛射型飛彈計畫: 研發東風四十一:固態三節式載具。機動型及可能有發射井型。可能攜帶單彈頭或多彈頭。射程為一萬二千公里。東風四十一將可能是中國第一具真正的洲際彈道飛彈。其可攜帶單彈頭核彈威力將為二百五十至六百五十千噸級。多彈頭則可能攜帶三枚,各擁有九十千噸級威力的彈頭。 東風四十一的試射至二千零二年仍未進行。而原先係規畫在二千年進行。東風四十一將取代東風五號,但現必須看試射情形而定。其試射將不會早於二OO五年前。預計在二O一O年至二O一二年前,東風四十一攜帶核彈總數將為十枚。若加上東風三十一,則中國在這段期間將有三十枚核彈。而東風五號若改良計畫成功,則中國總計將擁有四十至五十枚核彈(不包括巨浪二號在內),可攻擊美國全境及歐洲。換言之,從中國本土能對美國全境的核打擊在四十至五十枚左右。 巨浪二號:將配備在094型潛艇。乃東風三十一的潛射型,射程為八千公里,可攜帶威力達二百五十至六百五十千噸級。外國媒體報導,該型載具在二OO一年曾試射,但不會在二OO七年前服役。換言之,將與新型的094 核子動力潛艇一起服役。 根據美國資料顯示,此乃中國「海上長城」軍力發展計畫的一部份。在未來二十五至五十年內,中國將分三階段落實該戰略計畫。 在一九九五至九七年之間,西方媒體曾報導中國會建造七艘核子動力,可發射彈道飛彈的新型潛艇。但至今則只有一艘第一代092型潛艇。而因經費問題,中國也刪減成四艘潛艦計畫。而第二代潛艦將可配備十六枚巨浪二號。 美國估計,為配備新型094潛艦,中國需要七十至八十具巨浪二號,其中六十四具裝在潛艦上,六到十六具作為備用。 總之,中國正在實施長程核武發展計畫,以符合二十一世紀國際局勢所需。 |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