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核的有種就不要用電
回 覆 返 回


中將  於 2001/03/21 19:51
反核的有種就不要用電

中將  於 2000/10/04 08:46
發表內容:

反核的有種就不要用電
一邊反核一邊確是享受電的方便
有種就不要靠電來過日子
敬告個反核等環保人士
想環保就請自己做起
不要靠電來過日子
不要靠石化產品過日子
不要靠汽車來過日子
不要靠電來過日
........等
請過石器時代的生活
來環保


--------------------------------------------------------------------------------


阿甘  於 2000/10/04 22:03
發表內容:


唉, 一碗無味的中將湯.
沒核就一定沒電嗎?

先把林信義的替代方案批倒了再來唱秋嘛!

反過來說, 如果你從"發展產業需要用電"的觀點出發,
就請你在擁核的同時, 也支持戒急用忍,
反對連根拔起式的產業外移.

王永慶問的妙 : 產業都外移到大陸了, 哪裡用的到那麼多電?

擁核的, 你們真心關懷台灣的經濟發展嗎?


--------------------------------------------------------------------------------


fuckchina  於 2000/10/10 08:26
發表內容:

這個白癡大概真以為只有核能才能發電!


--------------------------------------------------------------------------------


肥客  於 2000/10/10 13:06
發表內容:

對嘛對嘛
火力發電(包括燃煤 石油等)也是可行的啊
雖然會製造一大堆二氧化碳污染空氣
搞得大家呼吸困難 健康亮紅燈
但是在反核神主牌之前 這些都不算啥了
反正台灣人多死不完......


--------------------------------------------------------------------------------


阿甘  於 2000/10/10 14:05
發表內容:


大顆呆
先進國家不也是減少核能依賴, 多方嘗試其他發電可行性嗎?

你談到火力發電, 就扯到空氣污染,
絲毫不管現代小型電廠的環保監控水平.

從前有些反核人士一談到核電, 就說核污染無法防治,
你這點跟他們很類似.

問題是現在的事實是 :
現代的科技, 對於傳統發電所生的污染, 控制力較強.
對於核電引發的核廢料及安全顧慮, 控制力尚未能讓人滿意.

所以先進國家才會試著減少對核能的依賴.

希望你也能放下"反民進黨"的神主牌. 就事論事.


--------------------------------------------------------------------------------


肥客  於 2000/10/11 12:50
發表內容:

承蒙指點!
可是我也沒說我擁核還是反什麼啊
為什麼有些人遇到相異的意見時
動不動就把對方任意的定位呢???
反民進黨???太有想像力了吧這~~~


--------------------------------------------------------------------------------


kenjin  於 2000/10/12 16:38
發表內容:

聽說低溫核融合電廠在英美已經開始運轉了
不知是真是假。


--------------------------------------------------------------------------------


elemagi  於 2000/10/25 14:46
發表內容:

低溫核融合電廠尚在實驗階段, 發一度電需要輸入更多的電力並未有實用價值.


--------------------------------------------------------------------------------


kenjin  於 2000/10/28 13:24
發表內容:

轉貼一份文章
來源:明日報 2000,10,04
停建核四是台灣產業轉型的契機

是否續建核四一事,已使台灣社會陷入嚴重的分歧危機中。對反核陣營言,核電廠一旦
發生事故時的嚴重傷害與後遺症、台電昔往在核電廠營運管理上的不良紀錄,都是難以
揮去的夢魘;而縱然不建核四,到民國98年時台灣全島所有發電系統的總發電能量,仍
比用電量最大需求多出3434MW,遠超出核四廠的2700MW發電能量。但對擁核陣營言,台
灣的電廠分布不平均,若不蓋核四廠到民`國98年時,中、南部的電力各多出2544MW及
2026MW,北部電力則會不足1136MW,故有興建核四的必要。也由於擁核陣營稱若不蓋核
四將影響經濟發展,使得產業界、投資人及許多民眾,憂懼政府停建核四將導致台灣經
濟發展受創。但是前述的電力需求評估,卻是以現有的產業運作型態為計算標準,忽略
台灣現有產業中,有許多是能量運用不經濟的舊型態產業,而停建核四正是促使台灣產
業轉型的關鍵。
就世界產業發展史來看,一國經濟國力的興衰,與其主要產業在世界相關產業中的位
置、所使用的技術等有關。在此情形下,先發展某一產業者雖能取得優勢,但若不能適
時地更新技術,就可能被後進國家以較新的技術趕上甚至超越之。例如最早邁入工業革
命的英國,在進入19世紀後,其紡織業及鋼鐵業就因使用設備及技術的老舊,反被美國
與德國超越。到了19世紀末期,美國在新技術的幫助下,其工業生產能力已是英國的3
倍,而德國則是英國的1.7倍。換言之,因為未及時更新技術,使重要產業在能量運用
與產品質量上落後於美、德兩國,導致英國逐漸淪為二等國家。
就台灣而言,過去我國的產業,或是以勞力密集產業或是以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的
產業為主。但近年來隨著國民環保意識的升高,這些產業事實上所需的成本急速地增
加,加上東南亞、中國等的加入競爭,台灣的既有優勢已逐漸喪失,若不能及時改變產
業生產型態,台灣將猶如19世紀的英國一樣,在世界競爭的洪流中沒頂。這也是陳總統
提出綠色矽島政策的原因。然政府雖鼓勵產業升級,無奈既有的產業在評估仍有利可圖
之下,根本無改變現有技術與生產模式的動機,也不願放棄高污染、高耗水、高耗電的
產業。若無強有力的外在刺激,要改變現有產業的型態實有困難。在此情形下,停建核
四正逼得政府與產業界須正視產業轉型的急切與必要性。故停建核四對台灣經濟而言,
不但不是危機,反而是脫胎換骨的契機。

張秀珍<民進黨籍僑選立委>
電話 / 02-23586906
立法院中興會館2123室


--------------------------------------------------------------------------------


kenjin  於 2000/10/28 13:26
發表內容:

elemagi兄:
 關於低溫核融合電廠,看來我的情報並不十分正確。
 謝謝。


--------------------------------------------------------------------------------


文貝  於 2000/11/27 20:22
發表內容:

報告中將:
老子建議您去玩玩紅色警戒二,要蓋多少核電廠就有多少,還可以幫您紙上談兵打勝仗.保証您中將很快就升上將!


--------------------------------------------------------------------------------


Gavin  於 2000/12/07 09:00
發表內容:

轉貼一篇文章
骯髒的火力發電?潔淨的核能發電?


 張鏡湖/文化大學董事長(台北市)


反核人士認為他們為民請命肩負環保的使命。有關核能與環保問題,可以從核能的風險、核廢料的處理、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大氣汙染加以探討。

核能的風險包括採礦、原料運輸和原子爐的運轉三個階段。臺灣沒有採礦的問題。一公斤的鈾所生產的能量等於三千公噸的煤。一座一百萬千瓦的煤電廠,每天需要一百六十多節的火車運煤。需要一百萬次油輪運油所產生的發電量,鈾礦原料一次船運即可解決。一旦臺海局勢緊張,煤和石油的供應即會發生問題,但儲存的鈾礦可供兩年之需。

原子爐設計的安全性可以英國法默爾標準(Farmer criterion)衡量,原子爐外洩物質中以固體的碘131最危險,法默爾標準即以其外洩濃度衡量原子爐的安全性。西方國家和日本的原子爐都足以防止放射性物質外逸。前蘇聯車諾堡的石墨調節沸水反應爐沒有密封結構,不符合法默爾標準。

根據一九九0年英國的紀錄,行人在路上遭受車禍等意外而死亡的機率是一百萬分之三十。符合法默爾標準的原子爐導致附近居民死亡的機率略高於行人意外死亡的機率。合乎標準的原子爐至今已累積八千個「反應堆年」(一座原子爐運作一年為一堆年)的經驗,並無任何死亡,僅有一九七九年的三哩島事件,三位員工受到略高於允許的輻射劑量。核電廠附近每年居民接受放射性元素只有一至二毫雷姆,一座一百萬千瓦燃煤廠輻射劑量約五毫雷姆是核電廠的三倍。

一九八九年「風險分析」雜誌中的一篇論文報導自一九六九至一九八六年十八年期間各種能源平均每年災害死亡人數,煤和水力發電每年都超過二百人,石油一百餘人,天然氣八十人。在此期間核能僅有不合標準的車諾堡原子爐事件死亡三十一人。

核廢料含有化學性和放射性的毒物。煤的廢棄物所含化學性毒物總量高於核棄料。含α原子核多的「高劑量」核廢料必須埋在一千米的深層。「低劑量」的核廢料可埋在數十米的淺層。許多國家都有境內掩埋場所,例如法國巴黎附近的奧比淺層掩埋場。一九九八年十一月,瑞典政府在東海岸奧斯卡沙曼正式成立一國際掩埋中心,將高劑量的核廢料經處理後埋在五百米深度的岩石內。臺灣地小人稠,選址不易。中國大陸願代為掩埋在西部高山或沙漠地帶,曾與臺電協商達成初步協議,但為我高層所否決。

美國洛斯阿拉摩斯實驗室和日內瓦歐洲核子研究中心都在從事核廢料「突變」的研究。例如含有劇毒的「鎝九十九」其半衰期為二十萬年,但加入中子後即變為半衰期僅十六秒的「鎝一百」,此兩中心都認為突變反應器的設計成功在望。

工業革命後二氧化碳含量持續增長為地球增溫的主因,嚴重影響生態環境,因此一九九八年聯合國京都會議要求世界各國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

不同燃料產生千卡熱量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分別為煤零點零九八克、石油零點零七九克、天然氣零點零五六克、核能為零。一九九九年,每消耗一公噸油當量能源,碳的排放量:中國超過一公克居世界第一,波蘭和印度次之,三者都是產煤和用煤的主要國家。臺灣零點七五公克,又次之,超過美、德、日本等國。核能佔能源百分之七十五的法國僅有零點四二公克。臺灣二氧化碳的排放總量在世界各國中排名第二十位。

煤是最骯髒的汙染源,除二氧化碳外,還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重金屬、微粒、灰塵及五十種放射性物質。石油也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但濃度遠低於煤。核能廠的唯一汙染是釋放熱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會引起肺病。電廠燃煤更汙染嚴重。硫酸和硝酸是酸雨導因。世界主要酸雨區,包括北歐美國東部和中國大陸西南川黔地區,都是大量燃煤區域。

從採礦到運輸,核能的風險都遠低於礦物燃料。符合法默爾標準的原子爐,只要按照規定運作,發生事故的機率微乎其微,遠低於許多人民日常活動所能遭遇的事故。「核一」不合法默爾標準應立即拆除,反之「核一」合乎標準,即不應提早除役。核能廠主要的成本在建造,而不在運作及燃料。我們可以請國際輻射保護委員會的專家來評估。核廢料的處理是一個棘手的問題。但掩埋技術的進步和中子衝擊器的研發,都會使更多的人民願意接受核能。科技在進步我們的思維也應該改變。就二氧化碳的排放,大氣汙染和酸雨而言,環保人士應該反對的是火力發電而不是潔淨的核能。

【2000/10/27/聯合報 】


--------------------------------------------------------------------------------


fuckchina  於 2000/12/09 15:39
發表內容:

到底是誰規定不喜歡核能發電就一定要喜歡火力發電?
任何政策與問題包括電力及能源甚至每個人生活上各種抉擇選擇那一個
不是多元因素且動態考量的?

其中電力及能源政策特別是對於能源高度缺乏國家,多元化及積極尋求
開發非傳統發電方式或提高現有方式的管理使用效率,這種積極性能源
政策早就是世界趨勢。在這種作為之下我不要再增加核能發電也同時不
再增加火力發電但卻也可以達到增加電力供應或不會造成供電不足的目
的難道不行嗎?主張要蓋核四為何不敢針對經濟部提出的替代方案就事
論事呢?主張要蓋核四非得就只能簡化單一化問題僵化思考嗎〈反核四
=反發電=沒有電=愛火力發電=神主牌=愛污染〝新增加〞〉?直接針對
問題真有那麼難嗎?

針對污染就得好好談核廢料處理,有人可以處理核廢料就一定表示你也
沒問題嗎?隨便弄個別說八字根本還沒撇連攤開都還沒有的傳聞就能帶
過嗎?就好像以前台電和舊政權算發電成本〈及收益〉時永遠只算平均
成本〈及收益〉,硬是不提邊際成本〈及收益〉,因為後者對核電不利
,而奇怪的是只談單一因素是怎麼得出結論的呢?


返 回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 本欄無作用
語法選項: 文章內容使用HTML
文章主題:
文章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