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的新航艦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flak 於 2002/07/08 11:14 | |
法國的新航艦 | |
法藍西海軍的光榮,也是美國之外僅存的核動力航艦戴高樂號,在最近參與了美國的反恐行動「不朽自由」,AFM特地以大篇文章報導。 在「不朽自由」的行動開始時,戴高樂號原本在進行一項目標澳洲的測試兼訓練任務。接獲命令後立刻轉進印度洋。當時艦上的Rafale M只有兩架,其它的正在本土進行升級作業,也是接到命令後,火速完成升級,在加油機的協助下,進行七小時的不落地飛行後,直接降落於戴高樂航艦上,成為法國海軍航空隊的創舉。 由此可看出,雖然航艦之前測試時發生過螺旋槳葉斷落一片...等意外狀況,但整艘艦的戰備能力仍然相當可觀。事實上,該航艦一直沒有更換損壞的螺旋槳,因為其影響只是極速由27節降回26節,唯一需要27節的是重武裝打擊酬載的Rafale M,而Rafale M要具備這種能力是2005年以後的事,所以法國佬還在慢里斯條地打造新螺旋槳,只要不比達騷慢就可以了。 一開始,戴高樂號提供聯軍的是E-2,一抵達印度洋,美軍艦隊指揮官就登艦協調支援事宜,隔天E-2預警機就提供支援任務。不過當地的美軍艦隊是美國的大西洋方面軍,而法國海軍平常聯合演習的是太平洋方面軍(好怪!法國海軍主要出沒應該是地中海,地中海應該是第六集團軍的領海,再怎麼攀關係也不會扯到太平洋方面軍),結果法國海軍發現美國兩個方面軍的作戰程序有小小的不同,花了一段時間適應。 另一方面,戴高樂號也成為當地聯軍的觀光勝地,各式各樣的「遊客」乘著SH-60、CH-47、山貓....等直昇機登艦參觀。戴高樂號與以往法國航艦最大的不同是彈射系統完全用美規,所以理論上可以讓美軍戰機著艦。歷史性的一刻是由一架美國海軍的E-2C創下的。這可能是五十年來(或三十年來?)美國軍機第一次降落在別人的航艦上。 由於Rafale M目前只具空戰能力,所以在阿富汗戰場上英雄無用武之地。閒來無事就只好跟聯軍戰機捉對廝殺。美國海軍只願意跟Rafale玩纏鬥,所以Rafale只好狂電F-14跟F-18。據說打F-14已經沒什麼好打的,打F-18還比較好玩。Rafale M與F-18都是喜歡在泥巴打滾的能量空戰,不過法國人覺得Rafale的低速控制性要好得多,更重要的是carefree。另外,法國人也跟義大利的AV-8B II打BVR,或是由超級軍旗進行反艦VS反反艦作戰。 所以除了E-2之外,法國人真正貢獻的還是老掉牙的超級軍旗。超級軍旗可以執行偵照與對地轟炸。有趣的是,法國人自己作了一種250磅炸彈,可以用Paveway的套件,但由於炸藥與破片的進步,炸下去的效果跟500磅差不多。 |
toga 於 2002/07/08 11:31 | |
Re:法國的新航艦 | |
美國海軍只願意跟Rafale玩纏鬥,所以Rafale只好狂電F-14跟F-18。 以己之短, 攻人之長, 誠乃大丈夫也..........不過以RAFALE號稱只有幻象兩千五1/10的正面RCS以及不易脫鎖的PESA, 真的要玩BVR只怕也無所懼........ 1. 模擬纏鬥中可有RAFALE v.s F-18E/F的經典?? 2. 和AV-8B間的模擬BVR戰可有細節透露??說不定這能做為本網數度討論得轟轟烈烈, 熱鬧滾滾的台灣AV-8B v.s 中國殲十, Su-27SMK, Su-30MKK的最佳註腳....... |
flak 於 2002/07/08 11:32 | |
Re:法國的新航艦 | |
>1. 模擬纏鬥中可有RAFALE v.s F-18E/F的經典?? 沒聽說超級蟲有去 >2. 和AV-8B間的模擬BVR戰可有細節透露?? 沒有細節,只知道有發生過 |
曾公 於 2002/07/08 21:23 | |
Re:法國的新航艦 | |
夢想終於實現了 一直希望有一天法國的航艦會根老美的對幹,雖然只是友誼賽 問一個蠢問題,如果光討論武器的話,美國的航母戰鬥群跟戴高樂槓上會如何 |
ㄚ易 於 2002/07/09 00:51 | |
Re:法國的新航艦 | |
問一個蠢問題,如果光討論武器的話,美國的航母戰鬥群跟戴高樂槓上會如何.......... 如果是只比艦載機
超級蟲可能........... 屍橫遍野 |
toga 於 2002/07/09 02:05 | |
Re:法國的新航艦 | |
問一個蠢問題,如果光討論武器的話,美國的航母戰鬥群跟戴高樂槓上會如何.......... 雙拳難敵多手, 戴高樂艦與其艦上部分配備雖然超英趕美, 但是全數完成尚需假以時日, 再者, 戴高樂艦畢竟是四萬噸級的中型空母, 雖然在大量使用新科技與核子動力推進下, 整體戰力號稱是其前任克里蒙梭級的六倍, 但仍無法和老美十萬多噸級的超級空母相提並論; 至於航艦戰鬥群的其他水面與水下艦艇組合與整體戰力上, 雙方目前的差距就更是遙遠了, 老法海軍的兩艘相當人家一艘的小神盾地平線防空艦得到2006年以後才有著落, 且總採購數只有四艘, 整體戰力相當於兩艘老美柏克神盾, 依照老法航艦戰鬥群的標準配備, 戴高樂艦身旁大概會有兩艘地平線防空艦護駕, 而老美超級航艦旁卻起碼可有兩艘提康神盾巡洋艦與兩艘柏克神盾驅逐艦護駕, 光是區域防空火力就差了五六倍以上, 至於陸攻/反艦火力方面, 老美空射, 艦射, 潛射, 射程從幾百到上千公里級的反艦/陸攻巡航飛彈樣樣齊全, 老法類似的武備卻得等到2005至2015年間才能陸續補齊, 且數量上可能相差了十多倍不止.....雙方的攻擊火力差距如此之大, 就算RAFALE能在空戰中擊敗超級蟲, 除非法國特遣艦隊有楊威利式的神奇戰術兵法領導並交上無比的好運, 否則單對單的和老美航艦特遣艦隊玩艦隊戰, 終究難逃失敗覆滅的命運............ |
toga 於 2002/07/09 06:41 | |
乾坤大挪文......... | |
在今年二、三月之間,以老美為首的西方聯軍對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所採取的一連串軍事行動之中,老法海軍最引以為豪的新銳航空母艦:目前配備十八架各式機種,四萬餘噸級的查理斯.戴高樂號中型核動力空母也正好躬逢其盛,於距離巴基斯坦八十多公里的阿曼灣海域上展開部署,成為西方反恐行動整體戰力中的一環。 然而除了支援響應老美的反恐行動外,查理斯.戴高樂號還另有要事在身,那就是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對其艦上新近服役的七架新銳戰機:RAFALE M F-1進行實戰操作與多國海軍聯合作戰訓練。 目前配備於戴高樂號艦上的七架RAFALE M均屬F-1純空優構型,標準武裝配備為四枚MICA ER雷達導引中程AAM與兩枚魔法二型全向位短程AAM;由於老法國防預算吃緊造成RAFALE的服役時程延後,而法國海軍航空隊先前的防空主力機種,F-8P十字軍式戰機又於1998年全數退役完畢,因此造成在1999至2001年整整三年之間,法國海軍航艦上無長程區域防空能力可言的窘境,是故今年RAFALE M的正式服役對法國海軍而言,不啻是久旱逢甘霖,足以喜極而泣的喜訊;由於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沒有值得一提的空軍戰力,因此目前僅具備空戰能力的F1構型機在整個任務期間英雄無用武之地,並未正式介入這場行動,而僅是繼續進行自身的例行換裝訓練工作而已,不過艦上人員表示,目前配備於艦上的七架RAFALE M F-1已經具備完善空戰能力,如有必要的話,隨時可加入艦隊防空任務。 自1998年正式交機以來至今,已有八架RAFALE M F-1進入法國海軍航空隊服役,然而由於法國海軍將初號機暫借給達騷集團供研發F2構型之用,因此目前在戴高樂號上服役操作的實際數量為七架;其中二號機與三號機是在去年年底登艦,四、五、六號機則於今年二月登艦服役,而七號與八號機則是在今年三月十日,歷經四次空中加油,不著陸飛行約5500km之後,直接從法國南部飛至在阿曼灣海域服勤的戴高樂號上正式登艦服勤。預定在今年夏天之前,九號機與十號機也將登艦服勤,屆時第一個RAFALE艦載型戰機中隊(12F中隊)的換裝訓練工作也將告一段落,正式進入服勤操作階段。 目前正在如火如荼進行研發的F.2構型可望在2004年年底開始交機,因此預定於2007年正式進入服勤操作階段的第二個RAFALE艦載型戰機中隊(11F中隊)將使用此構型機種;和只能擔任空優作戰的F1構型相較,F.2構型增添了能使用SCALP-EG等對地攻擊武器的對地打擊戰力;至於具備完整區域空優、對地攻擊、反艦作戰、電子偵查和核子打擊能力的完整版F.3構型則將在明年進入研究發展階段,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將於2007年起開始交機;若一切均按照計畫的話,到2012年年底前,法國海軍所訂購的60架RAFALE艦載機型將全數交貨完畢,並於2014年之前全數達到服勤操作階段,在法國海軍航艦上服勤直到至少2027年以後;在最大搭載狀況下,戴高樂號核動力空母將可攜帶操作32架RAFALE,其餘未登艦戰機則將安放在Landivisiau後勤基地中。 法國海軍航空隊過去從未有操作過雙座戰機的經驗,然而受到1999年期間,西方聯軍南斯拉夫作戰經驗的影響:在低空、惡劣天候、高強度戰場執行對地打擊作戰任務時,無論是任務執行效率與安全性,雙座機型均比單座機型擁有顯著優勢。因此在去年,法國國防部長遂決定將海軍原先所訂購的60架單座RAFALE M更改為25架單座RAFALE M與35架雙座RAFALE N;雙座型RAFALE N的原型機於2005年出廠進行飛試工作,至於正式量產型RAFALE N的交機工作預定則將於2007年展開,從發展時程上來看,大概所有的F3構型機種均屬於雙座型RAFALE N。由於艦載機獨特的著艦衝擊與彈射起飛等問題,RAFALE N的設計工作無法直接照抄空軍型的RAFALE C(單座空軍型,空重約10000kg)--> RAFALE B(雙座空軍型,空重約10350kg),為了承受著艦衝擊與彈射起飛衝力,相較於單座型的RAFALE M(其空重已經比RAFALE C重上500至600kg),雙座型的RAFALE N的部份機體結構必須進行增加額外重量的強化處理,為了使RAFALE N的空重維持在合理範圍內以利艦上操作與維持飛行性能,RAFALE N將取消30mm固定機炮設計(連同彈藥重量,此舉將可以減省200至250公斤左右的機身重量。),此外其內載燃料箱也將比單座型略小些,使其作戰航程比單座型短上5%左右。目前法國海軍航空隊對於RAFALE N戰機上的後座飛官要如何“使用”仍有兩派不同的意見:單純的武器系統操作官(WSO),或是成為第二飛行員,能在緊急狀況下取代前座飛行員,直接操控整架戰機。 根據THALES集團駐戴高樂艦疾風戰機航電系統維修技師長受訪時表示:“自艦載型RAFALE戰機在戴高樂艦上服役數月以來,其遇上最嚴重的問題是任務電腦(除了引擎動力與飛控系統外,總理戰機上一切功能與事務。)的平均故障間隔時間未達設計標準。”當被追問到底任務電腦出了什麼問題時,該技師長大人吞吞吐吐的表示:“....在一次飛試任務中,初號機的任務電腦徹底死當了”(當時的初號機駕駛:“動啊...動啊...快點動啊!!再不動的話大家都會沒命的!!快動啊....快點動啊呀哇啊啊∼∼∼!!!);不過隨後技師長大人連忙強調:“目前所有任務電腦上的BUG均已被找出並經確認,問題即將隨之迎刃而解,我們目前正朝零缺點的目標勇往邁進......而我也向諸位保證,初號機隨後也絕對沒有發生所謂的暴走事件......”
2002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12年: 2014~2027年(至少): |
toga 於 2002/07/09 07:48 | |
Re:法國的新航艦 | |
今日法國海軍主戰艦艇一纜 核子動力空母: Charles de Gaulle核動力中型空母*1
|
flak 於 2002/07/09 11:44 | |
Re:法國的新航艦 | |
>問一個蠢問題,如果光討論武器的話,美國的航母戰鬥群跟戴高樂槓上會如何 法國的預警機比較少,只有三架,24小時監控能力比較差。 美國艦隊比較大,飛機也比較多,尤其有強大的EA-6B是法國沒有的,要幹贏蠻難的。 不過如果比單艦的話,戴高樂的自衛武裝比較先進,拿反艦飛彈單挑PK的話,法國隊可能擋下比較多12碼罰球。 如果時空對法國有利,法國倒有可能用後衛突襲,超音速ASMP核子彈頭衝壓飛彈150碼長射空爆,就算不把球門炸爛也把守門員嚇出一身冷汗。 |
toga 於 2002/07/09 17:54 | |
Re:法國的新航艦 | |
超音速ASMP核子彈頭衝壓飛彈150碼長射空爆,就算不把球門炸爛也把守門員嚇出一身冷汗。 a: 較精確的說法應該是ASMP-A 250~500碼猛虎式射門........... |
toga 於 2002/07/10 02:13 | |
Re:法國的新航艦 | |
疾風家族最新資料UPDATE: 戰機型號:疾風M型/疾風N型 所屬類別:海軍單座/海軍雙座 機體空重:10,610kg/≧10610kg 全備起飛:24,500kg/24,500kg 標準空戰:13.850kg/≧13850kg 內載燃油:5,300(L)/≧5,300L 外掛彈量:>8000kg/>8000kg 固定武裝:30mm炮*1/未裝機炮
[不過在去年一次實地測試時, 當時只配備有TV系統, 尚不完整的OSF據稱曾在MICA IR飛彈的最大有效射程外(50~60km)便偵測鎖定一架幻象兩千......] |
flak 於 2002/07/10 10:08 | |
Re:法國的新航艦 | |
>尚不完整的OSF據稱曾在MICA IR飛彈的最大有效射程 OSF目前只有TV跟雷射,所以它不具「搜索」的能力,但是雷達搜索到的目標可以交由它追蹤,並呈現影像在平視顯示幕上。 |
toga 於 2002/07/10 13:46 | |
呼應flak前輩說法的乾坤大挪文............. | |
Suddenly, as we exit a turn, the RBE2 acquires a contact at medium altitude, Philippe Rebourg initiate immediately an air intercept, accelerating. The target is automatically followed by the weapon system and the pilots validates the proposed option by pressing a button on the throttle. For evident reasons no radar or OSF performance will be disclosed here. We are outside MICA range and we must still close in but the OSF having locked the targe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interception shows an image of a Transall despite a fine layer of clouds separating us from the target. The OSF TV way works in fact in the near visible infrared and her large field of view allows tracking of high boresight objectives. The pilot can choose between two firing domains : maximum range or no escape zone. Max range is materialized by a doted line and no escape by a steady line surrounding the target. In WVR combat a minimum shooting distance is materialized on the tactical display. As soon as we are in range the weapon system signals shoot on the HUD, by cycling between the contacts the pilot can immediately engage the other targets, the second missile is automatically locked on the n+1 target. MICA can be fired every 2 seconds, the one from the airframe points are ejected up to 4G while wings pylons can release MICA up to 9G. The propulsed phase is very short (a few seconds) and the shooting is nearly undetectable, no smoke is produced by the rocket motor. For long range intercept, the missile follows an inertial trajectory toward coordinates continuously refreshed by the datalink then uses the seeker before hitting target. The time of flight of the missile is indicated on the HUD and the datalink duration appears as a decreasing camembert plot. |
野狼呼叫21 於 2002/07/10 15:39 | |
Re:法國的新航艦 | |
>>如果時空對法國有利,法國倒有可能用後衛突襲,超音速ASMP核子彈頭衝壓飛彈150碼長射空爆,就算不把球門炸爛也把守門員嚇出一身冷汗。 這不就是拉瑞龐德的歐戰風暴裡的劇情嗎.... |
黃金左腳 於 2002/09/07 03:22 | |
Re:法國的新航艦 | |
好像捍衛戰艦系列軍武小說的情節: 印巴衝突, 美蘇航艦特遣隊聯手介入, 伸張公理正義; 不過這次和老美聯手的不是老俄, 而是老法的驕傲: 戴高樂級核動力空母 今年六七月間, 印巴局勢空前緊張, 衝突隨時一觸繼發; 為了使兩國緊張關係降溫, 阻止可能的擦槍走火以免壞了老法軍售印巴兩國的大業, 戴高樂艦隨即進駐印度洋, 在兩國之間化出海上緩衝區, 阻絕兩國可能的海上進攻行動與意圖; 對艦上12F中隊的RAFALE M, F-1構型艦載防空戰機與4F中隊的E-2C空中預警機而言, 這也可算是這批新貴們第一次真正執行海上維和任務行動. 在這為期十天的緩衝區維和監控任務中, RAFALE M攜帶著MICA EM中程空對空飛彈與魔術二型短程空對空飛彈, 在印度洋上空與來自老美小鷹級傳統動力超級空母, 約翰甘迺迪號上的F-14與F/A-18C/D合作無間, 共同執行多次例行日常兩小時戰鬥巡邏任務, E-2C空中預警機則持續監控印度洋海面與空中動態, 成功阻止了印巴雙方機艦可能的海路攻擊行動. |
黃金左腳 於 2002/09/13 22:48 | |
Re:法國的新航艦 | |
老法日前決定,自2005年起正式展開第二艘航艦的建造計畫,希望能趕在2015年,戴高樂核動力中型空母返廠大修前服役接替,目前老法仍希望能和老英攜手研發,共創美好未來艦,因此老法也不斷敦促老英快點對其CVF未來空母的選擇是傳統艦載戰機起降型(與老法需求相同,雙方有合作共同研發的空間。)還是STOVL型(道不同不相為謀......)及早表態,讓法方好做因應。 |
黃金左腳 於 2002/09/13 23:45 | |
Re:法國的新航艦 | |
法國海軍2003~2008年造艦計畫: 核子彈道飛彈潛艇: 核子攻擊潛艇: 航空母艦: 兩棲武力投射/指揮艦:訂購兩艘,分別於2005與2006年下水成軍 防空巡防艦: 通用巡防艦:訂購八艘FMM通用巡防艦,首號艦預定於2008年成軍。 |
黃金左腳 於 2002/09/16 20:12 | |
Re:法國的新航艦 | |
根據外電最新消息,對於法國海軍第二艘新型空母是否與老英合作以及是否採用核子動力系統,法國將於明年六月以後決定。 |
黃金左腳 於 2002/09/27 20:41 | |
Re:法國的新航艦 | |
眼高於頂, 樣樣自己來的老法也有向老美低頭的時候................ Source: US Naval Air Systems Command ; issued Sept. 26, 2002) PATUXENT RIVER, Md. -- The French Navy had a choice to make. |
黃金左腳 於 2002/10/23 19:00 | |
Re:法國的新航艦 | |
法國海軍未來軍備發展計畫出爐
|
黃金左腳 於 2002/10/27 02:20 | |
Re:法國的新航艦 | |
來自Combat Aircraft月刊的消息: 1. 戴高樂艦目前的滿載排水量為41927-ton(42,600-tonne),拜劃時代的SATRAP自動穩定系統協助之賜,其可在六級海象下進行25公噸級飛機的起降操作作業,表現比起老美九萬噸級的尼米茲級超級空母毫不遜色;艦上的兩具蒸汽彈射裝置最快可每三十秒送一架戰機上天際。 2. 由於所屬航艦可起降操作25噸級戰機,因此艦載型疾風戰機將能充分發揮其超過九噸級(13個掛點,其中五個有油路線,最大外掛籌載9,144公斤)的外掛能力,必要狀況下可攜帶三具2000L大型油箱,兩枚SCALP-EG巡航飛彈,四枚MICA AAM自航艦上起飛。 3. 目前服役的十餘架單功能防空型F1構型疾風M艦載戰機已經有完整功能的Spectra整合式電戰系統與LINK 16資料鏈配備,飛行員們對其線傳飛控系統驚人的靈敏度更是讚譽有加,認為其是疾風戰機在執行纏鬥,低空飛行以及航艦起降任務時的一大利器。 4. 第一架F2構型(第十五架疾風艦載型)疾風將於2005年出廠,其為一架N型雙座戰機,在取消內載機砲之後(如此可省去299公斤的重量),雙座疾風N型的空重將僅比單座M型多出約150公斤。疾風F2構型將全面取代現役52架的超級軍旗艦載攻擊機,其將具有發射AASM低成本精靈導引彈械以及SCALP-EG陸攻巡航飛彈的能力;在軟體與電子系統升級方面,其將強化各感測器與資料鏈所收集之情資的資訊整合能力,並正式配備OSF被動偵搜系統,本系統為紅外線影像/光電攝影機/雷射測距儀三合一被動式偵搜裝置,具有高解析度辨識、多目標angular追蹤以及雷射測距功能,在最近一次試驗中,一架使用光電攝影機空對空模式的疾風戰機已經能在6100公尺高度,對約90公里處的一空中加油機進行持續監控追尋;OSF系統將於2004年發展完成,並裝置於一架疾風雙座N型上進行實地空對空與空對地任務測試。 5. F3構型將於2007年實用化,除空戰與對地打擊任務外,其亦能執行核子打擊或戰術偵察任務。 |
黃金左腳 於 2002/10/27 02:44 | |
Re:法國的新航艦 | |
雖然即將被疾風取代,但老法海軍仍不遺餘力地對現役52架超級軍旗機進行多階段的性能提升計畫,自1990年開始,超級軍旗機所接受的升級改裝如下: 1. SEM Standard 1:中央電腦與座艙航電升級。 這一連串的升級改良,於近年來幾次西方聯盟空襲行動中見到其成效,在這幾次行動中,改良型超級軍旗扔出268枚五百磅級炸彈,其中73%命中,表現據稱冠絕所有西方盟國的打擊戰機。 |
黃金左腳 於 2002/11/09 20:08 | |
Re:法國的新航艦 | |
戴高樂航艦試射ASTER-15點防禦SAM成功 (Source: MBDA; issued Nov. 8, 2002) The first firing of an Aster 15 Naval anti-missile missile by a combat vessel was successfully carried out on 30th October 2002. The missile was fired from the French aircraft carrier, Charles de Gaulle, off the L’île du Levant, near Toulon, France. |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