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對羅馬宣言之評價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aga 於 2002/06/23 17:27 | |
俄羅斯對羅馬宣言之評價 | |
五月二十八日,俄與北約共同發表羅馬宣言,並成立新互動架構「二十」。此外,在俄與北約領袖高峰會上,除發表羅馬宣言,也通過兩項文件:二ΟΟ二年工作計畫及二十互動架構內相關問題的處理程序。 俄與北約總算建立企盼已久的"二十"互動架構: 羅馬宣言不僅象徵俄與北約關係進入新階段,也意味莫斯科放棄先前拒絕前蘇聯共和國整合入北約的重要立場。 北約高級官員法,上述文件的內容直到高峰會召開前,才完全定案。在過去五年,俄與北約的關係並不簡單,而且歷經若干危機考驗。一九九七年雙方在巴黎簽署俄與北約基本法,但兩年後因南斯拉夫問題,而凍結雙方關係的發展。而今,所有不愉快都已過去。 俄軍方目前對北約的情緒顯得很友善,而且不再把北約視為外來威脅。不過,其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克宮在去年曾對國防部進行人事改組,並調動所有反對北約的將官。此外,那些主張應保留戰略核子飛彈部隊的官員,也都一一被剷除。換言之,克宮向將官們挑明,膽敢挑戰外交路線的任何人都不會有好下場。 普丁在高峰會上的演講甚至不提北約東擴的敏感問題。普丁甚至宣稱,俄與北約建立新合作機制一事,獲得數百萬俄羅斯人的正面接納。 俄與北約未來將在新理事會合作架構下,對若干問題進行合作,其中將包括反恐、危機處理、不擴散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武器控管及強化信任措施、非戰略飛彈防禦、海上搜救、軍方合作及處理民間緊急情勢等。未來,該理事會也將進一步界定合作的方向。 羅馬宣言代表俄羅斯與北約建立一種根本性的全新關係: 在高峰會上,與會各國領袖也都對新世界及如何確保歐洲穩定及繁榮的主要參與者,表示自己的看法。各國領袖也指出,建立俄與北約理事會是歐亞大陸所有民眾的重要一步;代表歐亞大陸出現一道穩定地帶。 北約秘書長羅伯森在拉攏俄羅斯進入歐洲軍事政治夥伴聯盟一事上,功勞不輸給英國首相布萊爾及德國總理施若德。此外,羅伯森也真誠地表達出對普丁的好感。 不過,根據克宮高級官員的說法,俄羅斯仍然反對北約東擴,認其組成成員越多,則決策將更複雜。 新理事會的決策將較原先的俄與北約常設會議更快,而且主要將鎖定安全問題。然而,聯合決策僅在彼此能達成共識時,才會成立。若北約無法與俄羅斯達成共識時,則北約仍可將爭議問題從議程中抽離。在此情況下,俄羅斯也無行使否決權。 除羅馬宣言外,也簽署兩項文件:至二ΟΟ二年底的工作計畫及成立俄與北約新理事會的運作機制等文件。 最重要的是,俄參謀總長克瓦什寧曾在北約總部布魯塞爾指出,他對二十架構持正面評價,也不再認為西方會威脅俄羅斯。該報認為,從俄將軍聽到這些話,簡直是破天荒的革命,也代表普丁完全掌握軍方。為此,應該為普丁設立一個紀念碑。 另俄各界名人也表達對下述問題的看法: 包曼大學校長伊格爾.費德洛夫: 不過,俄羅斯仍然反對北約東擴,而彼此在反恐則有交集。此外,俄羅斯現在可以影響北約。 俄羅斯城市聯盟秘書、消息報俱樂部成員巴里斯.庫伯里茨基: 俄羅斯商業協會副主席馬爾賈力特.布爾札諾瓦: |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