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Monkey 於 2002/12/30 15:52 | |
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目前台灣的外購戰機的環境比其十幾年前而言是好了太多,但同時也造成了國防自主因為未持續投入研發能量而衰退,實在是相當可惜. 然而,如果現在重新投入再開發一個全新的機種,一來風險過高,再則可能緩不濟急.因此,在參考中國發展戰鬥機的過程 後,個人認為似乎可以考慮在F-CK-1的基礎上,將其放大發展中型或大型的戰鬥/轟炸機. 比方說,中國在米格-21的基礎上發展出殲-7系列,以及FC-1等一系列的各式機種,這一方面可以省去許多新技術的研發風險,再一方面可以建立零組件的共通性,降低成本.算是一種軍事科技後進國家一種比較務實的國防自主發展道路. 此外,以F-CK-1雙發動機具有升級發展成中/重型戰鬥/轟炸機的基本構型,若是能夠將其尺寸放大,並提高發動機的推力,並在原本已經初具匿蹤特性的構型上精益求精,參考美國F-22,F-35的設計,或許能夠發展出下一代的台灣自製先進戰機戰機,成為將來台灣對外採購更高檔戰機的籌碼! 因此,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放大版了?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2/30 16:24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像是F-18C/D至E/F的放大版模式,氣動力構型盡量不做變動,但航電、發動機等次系統全換新? |
flak 於 2002/12/30 17:04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個人認為似乎可以考慮在F-CK-1的基礎上,將其放大發展中型或大型的戰鬥/轟炸機. 那個在TFE-1042的基礎上,放大到中型或大型的引擎在哪裡? 無自製之引擎,即無自製之戰機。老蔣雖然令我討厭,但這句話的確是一語中的。 |
台灣大兵 於 2002/12/31 00:37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無自製之引擎,即無自製之戰機。老蔣雖然令我討厭,但這句話的確是一語中的。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2/31 00:41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看看這兒的討論,就知行不行 http://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1&type;=show_post&post;=730 |
ewings VonBraun 於 2002/12/31 01:03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 以F-CK-1的引擎基礎改良可行嗎? > 就跟用小綿羊的引擎改裝出一台可以參加Super Bike的引擎一樣可行 也更光靠化妝技巧把康康打扮得跟金城武那樣帥一樣可行 |
台灣大兵 於 2002/12/31 01:14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實用性跟耐久性可以嗎?如果引擎推力很大但使用壽命很短, 或是後勤維修很麻煩,不然用一下子就要大修那這顆引擎恐怕不可用。 |
Monkey 於 2002/12/31 08:37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Skywalker-Luke兄: 是啊,航電系統是一定要更新的,否則空有加強後的推力與維持原來的氣動力外型,畢竟還是未能真正提升性能. 像是日本的F-2戰機,外表看起來好像是F-16的放大版(尺寸接近F-18A),但航電系統等都完全換新,本質上仍是一架全新的戰機! |
Monkey 於 2002/12/31 08:42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無自製之引擎,即無自製之戰機。老蔣雖然令我討厭,但這句話的確是一語中的。 就我所知,目前漢翔有能力自製60%以上的F-CK-1引擎零組件,藉由發展先戰機進一步提高自製率應該不成問題. 此外,漢翔目前承包了波音公司的許多民用航空機的業務,也有利於引進軍民共用的引擎科技,強化台灣的引擎開發與自製能力. |
Monkey 於 2002/12/31 08:44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就跟用小綿羊的引擎改裝出一台可以參加Super Bike的引擎一樣可行 >>也更光靠化妝技巧把康康打扮得跟金城武那樣帥一樣可行 這可不是改裝,而是開發新戰機! 要談改裝的話,目前漢翔在進行對地聯合打擊載台,那才能算是改裝. |
Monkey 於 2002/12/31 08:46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實用性跟耐久性可以嗎?如果引擎推力很大但使用壽命很短, >>或是後勤維修很麻煩,不然用一下子就要大修那這顆引擎恐怕不可用。 F-CK-1的引擎在開發之初,就已經預留了未來成長的空間,而它的使用壽線也優於SU-27戰機,我認為這應該不是問題才是. |
黃金左腳 於 2002/12/31 09:41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像是日本的F-2戰機,外表看起來好像是F-16的放大版(尺寸接近F-18A),但航電系統等都完全換新,本質上仍是一架全新的戰機 而且是一架單價破億且百病纏身的全新戰機.......臺灣若想搞F-CK-1的放大版的話,最佳的前車之鑑在此 |
flak 於 2002/12/31 10:07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就我所知,目前漢翔有能力自製60%以上的F-CK-1引擎零組件,藉由發展先戰機進一步提高自 >製率應該不成問題. 當然是問題,現有引擎的零組件就算自製,關鍵技術仍然仰賴當年美國提供。我們沒有掌握關鍵技術,也沒有提昇關鍵技術的能力。 |
KGB 於 2002/12/31 11:12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引擎引擎. 沒有引擎只是模型. |
Monkey 於 2002/12/31 12:16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而且是一架單價破億且百病纏身的全新戰機.......臺灣若想搞F-CK-1的放大版的話,最 >>佳的前車之鑑在此 F-2的單價高,是和日本其他的軍品相同,都是因為產量少所導致的,日本受限於其非戰憲法條款的約束,無法如美國一般大量生產,並出口到他國,因此,日本的武器被人形容為幾乎是手工打造的高級精品! 至於說它是否百病纏身我就不得而知了,只知道一些新戰機在研發後測試之初,本來就會有一段不穩定期,比方歐洲的颱風戰機最近才在西班牙試飛進行測試時墜毀. |
Monkey 於 2002/12/31 12:17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當然是問題,現有引擎的零組件就算自製,關鍵技術仍然仰賴當年美國提供。我們沒有掌 >>握關鍵技術,也沒有提昇關鍵技術的能力。 咦?美國不是已經對台灣釋出相關的技術了嗎? |
ryan2181 於 2002/12/31 12:18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百病纏身~~~天價的大近視相位陣列雷達...... |
flak 於 2002/12/31 12:22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咦?美國不是已經對台灣釋出相關的技術了嗎? 釋出技術,跟你會不會改是兩回事。 最近完成跟某單位的技術移轉案有感。他們想學就教嘛,反正也不會有改出來的一天。 |
cobrachen 於 2002/12/31 12:28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就我所知,目前漢翔有能力自製60%以上的F-CK-1引擎零組件 60%就想跑步啦。只要5%的關鍵系統我們自己無法搞,甚至發動機的控制系統體寫不出來,想都不用想。發動機還只是其中一環。整體的設計的問題更大。這可不是汽車改個外型一樣的簡單。 |
Monkey 於 2002/12/31 12:46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釋出技術,跟你會不會改是兩回事。 這的確是個問題,但既然有釋出技術,便有學習的機會,中國至今發展的許多新戰機,也是在MG-21的基礎上研究了又研究,不斷的改了又改才造就出來的,不是嗎? |
小滬尾 於 2002/12/31 12:49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這的確是個問題,但既然有釋出技術,便有學習的機會,中國至今發展的許多新戰機,也 是在MG-21的基礎上研究了又研究,不斷的改了又改才造就出來的,不是嗎? 猴兄﹐您可發現﹐改來改去﹐還只是超級MIG-21 |
Monkey 於 2002/12/31 12:51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60%就想跑步啦。只要5%的關鍵系統我們自己無法搞,甚至發動機的控制系統體寫不出 >>來,想都不用想。發動機還只是其中一環。整體的設計的問題更大。這可不是汽車改個外 >>型一樣的簡單。 咦?發動機的程式,不也是已經由美方釋出了嗎? 我認為台灣現在不可能,也不需要野心那麼大,一下子就可完全的開發出新的發動機,即使是中國發展新戰機,也仍需仰賴俄羅斯的技術並提供新式發動機,但至少他們的研發能量仍在,在MG-21既有的基礎上也發展出了相當的成績來,退萬步言,最少許多零組件能夠自製,便可不必擔心維修時缺件缺料的問題發生. |
Monkey 於 2002/12/31 13:01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小滬尾兄: 有啊,我的確有發現中國玩來玩去都不脫MG-21的味道,以前我是笑中國研發單位沒創意,造出來的戰機樣子都差不多,脫離不了一定的舊框框,後來對戰機的研發艱辛過程有粗略的了解,才知道那是情非得已的. 不過,我認為台灣有自己的優勢在:一方面,在台灣地理條件上,台灣將來可能充當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戰機代工或維修中心,讓台灣有取得了新技術上的便利性(不管是合法或非法);二方面,目前歐美兩大航空集團競爭的很厲害,而漢翔在這樣的競爭中,仍能夠受到波音的肯定(前幾年波音公司打算將其全球500家供應商縮減到300家以降低成本,漢翔是被保留下來的公司之一),美國更幫助台灣取得BASA認證,未來台灣與波音集團等國際大公司的合作機會可望增加,這對提升基礎言的研發技術會很有幫助. |
Virge 於 2002/12/31 13:12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說到 IDF 的引擎.....大家都有點無奈!! 不如來點 狂人版.... 在 IDF 的尾部找個地方綑綁四個天劍一的火箭段,稱為 長征加力器, 真的幻想完畢了!!!!! |
小滬尾 於 2002/12/31 13:14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不過,我認為台灣有自己的優勢在:一方面,在台灣地理條件上,台灣將來可能充當美 國在亞太地區的戰機代工或維修中心,讓台灣有取得了新技術上的便利性(不管是合 法或非法); 是有些可能﹐但老實說﹐只靠戰機代工或維修中心﹐還是無法保證有相當的改良能 小弟認為﹐除非這世界有個比中國更大的超強出來威脅美國﹐使得美國需要拉攏中 |
小滬尾 於 2002/12/31 13:15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哈囉﹗Virge兄﹐好久不見 你好像潛得比我久 沒事﹐問個好 |
Virge 於 2002/12/31 13:20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哈囉﹗Virge兄﹐好久不見 你好像潛得比我久 沒事﹐問個好 >>>小滬尾大大 |
台灣大兵 於 2002/12/31 14:14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美國確實將IDF的引擎技術對台灣全盤傳授,因為我舅舅 是到美國授訓的第一批技術人員,全程參與引擎研發, IDF引擎有相當大的改良空間,初期的成品推力不足的窘態 在大家努力下也獲得改善,現役的引擎確實有相當大的推力提升空間 只不過沒有成品實驗,不知成效如何。不過他這兩年已轉行,漢翔累積 的研發能量損失不少,可惜啊。 |
Monkey 於 2002/12/31 21:44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小弟認為﹐除非這世界有個比中國更大的超強出來威脅美國﹐使得美國需要拉攏中 >>國合作﹐而使80~90年的惡劣環境再現﹐美國才會再施捨些技術讓我們自製﹐否則﹐ >>還是難﹗ 這一點我不明白,如果美國真的需要拉攏中國合作,那台灣肯定要被犧牲掉,又怎麼會有機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科技呢? |
小滬尾 於 2002/12/31 23:37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這一點我不明白,如果美國真的需要拉攏中國合作,那台灣肯定要被犧牲掉,又怎麼會 有機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科技呢?
再用另一個觀點來解釋 如果說﹐有個超級強國崛起﹐嚴重威脅美國﹐美國必需大力仰賴中國﹐很不幸的﹐ 其實要分析美國的行為模式﹐通常用生意人的思考方式來思考最適當 |
sohonor 於 2003/01/01 05:02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自製戰機發展史番外篇: 一開始連TFE-1042都不知道在那裡的時候.... 還好這些都沒有成真....... 不過這正充分說明無自製之引擎,即無自製之戰機之理 |
雪風Yukikaze 於 2003/01/01 06:24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AIDC發展XC-2時拿和UH-1H相同動力的Lycoming T53-L-701A來當引擎,結果是做出全尺寸模型飛了幾下就擺放供人瞻仰,無自製之引擎,什麼機也變不出來 |
M66 於 2003/01/01 06:26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如果裝3具引擎,不是全世界獨有! 不知道外形會變成怎樣! 另外不是可以提升引擎能力(後期型IDF所使用的引擎),為何不把現有IDF改新引擎? |
sohonor 於 2003/01/01 06:34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60%就想跑步啦。只要5%的關鍵系統我們自己無法搞,甚至發動機的控制系統體寫不出來,想都不用想。發動機還只是其中一環。整體的設計的問題更大。這可不是汽車改個外型一樣的簡單。 A:提到這個就有個感慨,其實台灣許多日系國產車,或多或少都經過本地研改 要有真正的國產車,就要能自製引擎,當然戰機亦同.... |
小滬尾 於 2003/01/01 07:10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另外不是可以提升引擎能力(後期型IDF所使用的引擎),為何不把現有IDF改新引擎? 理論上是可以﹐但經費是問題(約3億USD) 此外﹐當美國提供IDF的設計給台灣時﹐其能達到的最佳性能早已註定了﹐那就是頂 目前IDF之於F-16A/B的優勢在於一些航電﹐可靠的雙發﹐數位FBW﹐及較低的RCS﹐ 加大引擎能力頂多讓IDF的掛載近於F-16A/B﹐而IDF要掛載各式對地武器又是一個難 |
TIGER 於 2003/01/03 19:57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有戰機有引擎又怎樣.....空軍不要..還是模型一架!! 與其拿錢去造一架連自己人都不要的戰機,我令可拿來資遣那些腦袋透逗,急功近利,目光短淺的國軍將領!! |
Monkey 於 2003/01/03 22:45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再用另一個觀點來解釋 >>那時候美國需要拉攏中國合作﹐以作交易的眼光來看﹐那時候美國需要中國能提供 >>的﹐及美國可以要價的﹐那個交易的價值是表面斷絕與台灣的官方往來﹐817公報及 >>提供中國一些軍事技術等﹐但交易的價值還沒大到需要把台灣全部賣給中國﹐所以 >>當時台灣還能取得美國的技術 >>如果說﹐有個超級強國崛起﹐嚴重威脅美國﹐美國必需大力仰賴中國﹐很不幸的﹐ >>這時台灣被完全出賣的機會非常大
但半個世紀後,今日的中共政權已經對於現代國際法的規則相當熟稔,不太可能再上當,加上台灣人民的聲音已經能夠在國際上發出來,想再這樣玩已經不可能了! 因此,現在反而比較要擔心美國和中國關係改善反而會對台灣的利益有所影響! |
Monkey 於 2003/01/03 22:54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提到這個就有個感慨,其實台灣許多日系國產車,或多或少都經過本地研改 >>以符合本地消費者口味,論外型論內裝可是比日本同款車來的高級氣派 >>但是一提到引擎就沒法度......還是要靠原廠技術 >>小日本還是牢牢的把關鍵技術握在手....你能耐他何!! >>要有真正的國產車,就要能自製引擎,當然戰機亦同.... 其實台灣已經有能力自己研發汽車引擎了,我曾經在這邊提過:工研院和英國LOTUS公司合作開發1200cc的共用引擎已經成功了,目前則繼續朝加大排氣量的方向邁進,開發1400cc與1600cc的直四引擎. 以相同的例子來看,要開發戰機引擎也不外乎是:由政府出面聯合業者(漢翔)與外國業者合作引進新技術,強化台灣的研發能力逐漸累積起產業規模來,屆時也就有必較多的籌碼爭取更多的新技術. 當然,這其中又涉及到軍事改革,必須先改變軍方過於保守的心態,試想:假使當時軍方不反對的話,那麼漢翔與美國合作以F-CK-1的基礎研發新一代的教練機,台灣將能在世界軍品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那麼,要和人合作與談判的籌碼也就會比較多了.
|
小滬尾 於 2003/01/04 00:09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因此,現在反而比較要擔心美國和中國關係改善反而會對台灣的利益有所影響! 就是如此﹐所以還是得有生意人的算盤做估算﹐而非如一些媒體﹐只會無釐頭地害 >使當時軍方不反對的話,那麼漢翔與美國合作以F-CK-1的基礎研發新一代的教練機
|
Monkey 於 2003/01/04 00:28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原來如此,謝謝說明! ^^ |
Monkey 於 2003/01/04 00:46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http://www.epochtimes.com/b5/2/3/4/n174278.htm 台灣航太業將進軍國際市場 -------------------------------------------------------------------------------- (http://www.epochtimes.com) 近年來美國波音飛機公司和歐洲空中巴士競爭激烈,為了協助波音降低製造成本,爭取台灣航太與精密機械工業合作生產,將可助美方一臂之力,而簽署BASA是重要的一步。我方因此評估,美國政府變卦的可能性不高。 民航局表示,由於台灣至今尚未與國際上主要飛機製造國家簽訂雙邊航空安全協定,使台灣的航空零組件製造商只能接受歐美廠商委託,進行代工業務,無法直接接受飛機公司的訂單;加上歐美飛機零組件製造商對我業者認證條件十分嚴苛,不僅認證費用動輒數萬美元,且兩年沒有訂單,認證就會自動失效,嚴重影響我航太工業升級。 民航局指出,目前台灣飛機零組件製造商約100多家,年營業額300餘億元,其中九成是軍機及維修業務,商用機製造業一年大概只有30億元左右。
3/4/2002 7:21:34 AM |
sohonor 於 2003/01/04 21:31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其實台灣已經有能力自己研發汽車引擎了,我曾經在這邊提過:工研院和英國LOTUS公司合作開發1200cc的共用引擎已經成功了,目前則繼續朝加大排氣量的方向邁進,開發1400cc與1600cc的直四引擎. A:老實說對關心國內車界的人而言這已經是多年前的舊聞 國產汽車引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Monkey 於 2003/01/04 23:59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有看到量產計畫嗎?目前並沒有.... 有的,裕隆和中華三菱都已經把這引擎裝在他們的許多廂型車上,還賣到中國去了! 我記得在1999年11月底時,就已經賣了約1,2千輛車到中國了! |
RYAN2181 於 2003/01/05 00:03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1400cc直四引擎目前的確沒有量產計劃 |
Skywalker-Luke 於 2003/01/05 00:30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注意,本欄是談飛機,不是談車輛,OK!要談民間車輛發展,請至留言欄! |
Monkey 於 2003/01/05 00:37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1400cc直四引擎應該沒那麼快啦,畢竟連原來的1200cc直四引擎都還沒有到真正的量產規模. 同樣的,在軍規TEF-1042發動機上,目前也是如此,因此我比較傾向於在TEF-1042的基礎上研改增強,反正它本來就有預留成長的空間! 一個國家的工業研發能力和國防工業的研發能力都是一體的,有時看看民間車輛引發的研發情況,大概也能推知在軍用飛機引擎的研發能力究竟如何? |
黃金左腳S 於 2003/01/05 01:33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一個國家的工業研發能力和國防工業的研發能力都是一體的,有時看看民間車輛引發的研發情況,大概也能推知 在軍用飛機引擎的研發能力究竟如何? 不能..............日本的民間汽車工業可是夠強夠勁了吧??其獲美授權生產F-15J/DJ至今也有15至20年歷史了吧??怎麼老美一拿戰機引擎要脅便馬上乖乖就範,讓原本大好的獨立自製中型雙引擎支援打擊戰機最後淪為被老美強姦而生的新零戰??(http://61.219.142.242/cgi-bin/topic.cgi?forum=19&topic;=11&show;=) 截至目前,日本所能獨自研發的軍用戰機引擎不過是五千磅級教練機用引擎,和他的汽車引擎工業成正比嗎?? |
ewings VonBraun 於 2003/01/05 14:25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 這可不是改裝,而是開發新戰機! > TFE-1042的核心就那麼大,你再怎麼樣搞也跳不出他的極限 康康的兒子再怎麼樣也不過相貌平平 想要以這個核心開發新的大型戰機不如直接去和博格人要超曲速線圈還比較簡單 |
Monkey 於 2003/01/06 10:04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截至目前,日本所能獨自研發的軍用戰機引擎不過是五千磅級教練機用引擎,和他的汽車 >>引擎工業成正比嗎?? 日本的經濟與軍事能力不對等,是政治因素造成的! 別的不談,光是以前不超過1%的軍費限制,就大大的限制了日本的軍力成長與軍事工業研發! F-2戰機的情形也是如此,在美國政治的壓力下,日本任何的軍事研發都脫離不了美國的控制-----這一點台灣也是如此,F-CK-1在一開始就被限制了作戰半徑不得超過F-5E,載油量與載彈量都遭受到嚴格的限制,摯空時間也不長,只能充當輕型防禦戰機,但也因此,台,日所研發的戰機也都有相當的成長空間! |
sohonor 於 2003/01/07 00:31 | |
不是談車, 只是打個比方 | |
CV-3是可以改,直接換顆DOHC VTEC的心 或改渦輪增壓 小綿羊馬上變小鋼炮......但性能還是界定在一個範圍,而且還是要花不少銀兩 如果是Evo或 Impreza GT 那可就是另外一回事 台灣的問題就出在已經買了大批進口的Evo與GT 我只能說,向前看,過去的就讓他過去.... |
帖斯特 於 2003/01/07 00:43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不是萬事都看引擎就好了,你把evo或者Impreza的引擎拿來裝在裕隆 上頭能跑嗎?我看翻車比較快啦. 戰機也是一樣的 |
sohonor 於 2003/01/07 00:55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沒錯! 機械體的改裝有大有小,通則還是一個配套的系統工程 小車車如此,戰機就更不用說..... |
Skywalker-Luke 於 2003/01/07 11:12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戰機若這樣改,是整架大改且重新設計 |
日本比較牛 於 2003/01/08 00:18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日本是有能力研發,卻不能自行研製。 臺灣是沒能力研發。IDF沒有美國的援助20甚至30年也做不出來。 日本若能擺脫美國的枷鎖,卻可以在20-25年内完全單獨研製出F-2等級的戰鬥機(前提,資金足夠)。 内燃機和燃氣机是兩種概念,請不要混為一談。内燃機做的好,對於燃氣机的研製沒有什麼的益處。日本在燃氣机(僅指工業燃機)上目前的研製能力遠比不上德國。 日本的航空工業潛力很大。精密加工和新材料新工藝開發運用上都算是亞洲首屈一指的。這點不服不行。如果現在日本能擺脫美國的控制,未來15年必將成為世界航空工業強國之一。並能穩坐亞洲第一的交椅。可惜可惜.... |
小毛 於 2003/01/08 00:22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如果漢翔能承包燃氣渦輪發電廠,是否表示在空用引擎上影不錯的實力呢? 如果飛機沒機會作,國內是否應該在租稅優惠上協助漢翔推廣燃氣渦輪發電的業務,使其能夠維持引擎的研製業務? |
cobrachen 於 2003/01/08 06:28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日本若能擺脫美國的枷鎖,卻可以在20-25年内完全單獨研製出F-2等級的戰鬥機(前提, >資金足夠)。 給日本足夠的資金,沒有美國的協助也是一樣,了不起就是飛機飛上去了,雷達不要說距離超短,可能連作用都有問題。沒有美國的技術協助,這一架飛機可能就是沒有雷達的對地攻擊機了,還想要裝主動陣列! |
Monkey 於 2003/01/08 10:16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其實把F-CK-1比喻成小綿羊是不倫不類的,依我個人的看法認為:如果要拿摩托車來比喻各國的自製戰鬥機的話,F-CK-1比像125cc或是150cc的等級,而AT-3才是50cc的小綿羊! 台灣的航太工業與摩托車工業一樣,都是在外國技術支援下才有能力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工業體系-----一開始也是從進口零組件組裝開始(如:F-5E),然後再研發構型搭配外國的引擎(如:AT-3),最後才逐步落實引擎的自製與開發能力,組成較上一級的產品(如F-CK-1),只不過,由於摩托車不像航太產品一般,是高科技與涉及國家利益的產品,因此,台灣在這方面所進展的較快,而且,還能在近幾年向上升級至250cc級的引擎自行研發與自製,更銷售到歐洲與日本,而在航太產品的部分,台灣只能進行國際大廠的分包商,進行重點研發與製造,是故,如果從摩托車工業的發展過程來看,台灣的航太產業由類似125/150級提升到250級也應當是一個合理的發展過程! 此外,從上面所提到50CC的引擎再怎麼樣也沒辦法參加super bike的話,倒是讓我想到台灣這些年來在桃園龍潭大完GP-50/GP-125/GP-150的摩托車比賽,其中GP-50就真的是把50cc的小綿羊改裝成賽車,除了將引擎改裝增大馬力外,另外則是全面減重,以碳纖材料改裝車體,更換輕量化的合金輪圈....等等,結果在馬力/重量比上竟然也取得了相當大的成果,短距離跑起來也是嚇嚇叫,就算是1000cc級的大車,在都市地區也未必能在短距離內跑贏它們! 因此,如果換個角度來想:假使台灣在戰機的發動機技術的突破上有相當大的限制,那麼,是否該在機體的減重上下工夫?特別是航太複合材料對於減輕重量有相當大的效果,新一代戰機的研發上這也佔了相當大的重要性,台灣似乎可以投注大部分的資源在這方面上,如此一來,一方面有商業上的市場潛力;另一方面,台灣或許可藉此增加戰機的推重比,在減輕重量的前提下放大機身的構型,增加載油量與載彈量,並提升戰機的速度! 有道是: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大幅突破發動機推力在現實上如果有困難,或許可以朝研發輕量複合材料上著手. |
吱吱鼠 於 2003/01/08 10:54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有道是: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大幅突破發動機推力在現實上如果有困難,或許可以朝研發輕量複合材料上著手. 是嗎??? |
caf 於 2003/01/08 11:07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Interesting point by Mr.Monkey (re: No:1167_56). Advances in metallurgical & alloy/ composites do have significant economic (immediate) potential -- some major customers obviously should include AIDC, the ROCAF, etc... Question now is, does the ROC Govt also see & willing to invest & promote composite/ alloys design for possible aviation needs (e.g. increase thrust to weight ratio of current ChingKuos F-CK-1A/Bs ?). Another question also: is this the department (R&D;) for CSIST ? or AIDC ? or other related industries ? That is, who should spearhead work on such projects ? Good insight & constructive comments by Mr. Monkey (for ROCs aerospace industries). Of course, if ROC eventually can work directly on actual aviation engines (or build under license) -- thatll be good too (when funds are available) ! |
吱吱鼠 於 2003/01/08 11:15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所以說... 還是慢慢等“授權生產”吧... 除了F-35B、還有超強的EF-35... 嘿嘿嘿... |
黃金左腳 於 2003/01/08 11:23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說實在的,拿汽車或機車引擎來比擬先進戰機引擎實在是有些不倫不類,他們無論在性能要求,技術複雜度,擁有相關科技國家數與技術轉移限制,以及整合於載體上的考量和難度都相去以不可道里計,噴射戰機發展至今已有七十多年歷史,如今也只有美俄英法四國有足夠資格聲稱其能研發符合時代水準的先進戰機引擎,其它如中共印度在歷經二三十年苦苦努力之後,距離此一境界仍有相當一段差距有待努力;在這一超過一甲子的光陰中,上述國家以比對臺灣優厚得多的方式向國外客戶們技轉或授權生產先進戰機與相關引擎科技的例子難道還會少嗎??怎麼這麼多年搞下來,包含自主國防模範生,汽車工業先進國兼美帝的寵兒在內的日本/南韓/瑞典/德國/以色列等世上絕大多數國家還是只能讓上述四大航空先進國牽著鼻子走?? |
caf 於 2003/01/08 11:25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Folks, also another side to improving the fighting abilities of IDF F-ChingKuo-1A/B (or C/D if planned) -- helmet mounted /control [missle] designs. This area doesnt touch the engine part of the ChingKuo, but could (reportedly) enable the ROCAFs F-CK-1s to get even with mainland Su-27s (J-11s) or J-10s. Although this is being reportedly worked on for some time, not sure how far is the progress -- or when it can be made available to squadron service for F-CK-1 fighter pilots ? Of course this may be military classified information, but as we think of possibl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ChingKuos, please bear in mind this seemingly very important area too : just as important (on a different level) as increasing the thrust of the TFE-1042 (which i think already has a 10K lbs thrust potential) or enlarging the current ChingKuo. Regards. |
小滬尾 於 2003/01/08 12:23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因此,如果換個角度來想:假使台灣在戰機的發動機技術的突破上有相當大的限制,那 麼,是否該在機體的減重上下工夫?特別是航太複合材料對於減輕重量有相當大的效 果,新一代戰機的研發上這也佔了相當大的重要性,台灣似乎可以投注大部分的資源 在這方面上,如此一來,一方面有商業上的市場潛力;另一方面,台灣或許可藉此增加 戰機的推重比,在減輕重量的前提下放大機身的構型,增加載油量與載彈量,並提升戰 機的速度! 猴兄﹐這種構想在當初發展IDF就用上了﹐當時老美賞一個推力不足的TFE-1042﹐我 IDF若要以F-18E放大的模式﹐還是要看那位決定IDF命運的神 >台灣的航太工業與摩托車工業一樣,都是在外國技術支援下才有能力建立起屬於自 就如許多朋友所言﹐發動機就是關鍵 |
Monkey 於 2003/01/08 13:07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謝謝各位的說明! 個人的淺見認為:一個國家的經濟力(這其中包含了工業能力),政治力與軍事力是三角型的三個邊,只有這三個邊都能夠平行發展,國家才能真正強大! 比較上來說,日本有強大的經濟力為基礎,但是他的政治力不強,相對的,他的軍事力也就受到限制,不過由於有強大的經濟力為後盾,只要政治上的因素改變,能產生一群如明治時代優秀的政治家,那麼,其軍事力的強大是指日可待的! 反之,台灣在政治力與經濟力上都遠遠不及日本甚多,在經濟力上的工業能力更是相去甚遠,因此,軍事力上的發展限制也就遠較日本為甚! |
中和 於 2003/01/08 16:41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以台灣這樣一個中量級的國家,研發飛机整机、引擎都是不可能的事,想都不用想。就像一個一米五的小個子要和一米九零的大個子比賽跳高,不會有取胜的机會。 台灣的經濟長處是大規模、高產量、低成本的產品,而航太工業恰恰相反,是小批量、低產量、高成本,這是台灣的短處,美國的長處,以已之短攻人之長,非智者所為。而且台灣与中國不一樣,中國必須自制戰机,因為美國不賣。 制造飛机的引擎并非一般人想的這樣容易,可以這樣說,飛机引擎是人類所制造的技術含量最高的机械設備,是材料、工藝、電子、設計、气動、熱力等學科的最高境界。中國早就可以制造洲際火箭,但到如今仍不能制造出高性能的渦扇引擎。台灣自制中程飛彈仍需努力,要制造困難度大的多的先進引擎,很可能是把台灣每年所有的軍費預算都投進去都不一定做的出來。 |
日本比較牛 於 2003/01/08 16:42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 給日本足夠的資金,沒有美國的協助也是一樣,了不起就是飛機飛上去了,雷達不要 > 說距離超短,可能連作用都有問題。沒有美國的技術協助,這一架飛機可能就是沒有 > 雷達的對地攻擊機了,還想要裝主動陣列! 您對微電子半導體工業不了解。這個話題沒必要繼續。 |
Tomcute 於 2003/01/08 22:22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有道是: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大幅突破發動機推力在現實上如果有困難,或許可以朝研發輕量複合材料上著手. 是嗎??? 請問可以減多少??? 如果垃圾發動機可以用複合材料解決的話... 那GE、PW大概早就倒店了... 原來研發大推力引擎的國家都是笨蛋... >>>其實縱使台灣今天有能力設計製造大推力的發動機在於材料方面的研究還是得下功夫,那怕是今天只是減個幾公斤而己,不管是戰機的那一個部位,況且今天台灣做不出發動機來,如果在發動機上輸老共、材料上也輸老共那麼還要玩什麼??? 台灣除了發動機工業能力先天不足外﹐更致命的是根本沒有市場支持後續發展 |
cobrachen 於 2003/01/08 22:46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您對微電子半導體工業不了解。這個話題沒必要繼續。 >失敗是成功之母,別忘了。日本雷達產業和中共一樣,缺乏足夠的經驗,但是日本擁有 >雷達的完全的先進組件製造和研製技術。假以時日,日本必將在雷達信號分析處理技術 >上的突破。這只是時間問題,而不是能力問題。 哈,講出這樣的話表示對雷達沒概念。你有沒有先去了解F-2的雷達出了什麼問題?等你了解雷達不光是訊號分析處理和硬體之後再說。 微電子半導體就想搞雷達,硬體做出來了,軟體的內涵先搞清楚吧。沒搞清楚前你也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
Monkey 於 2003/01/09 10:25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台灣的經濟長處是大規模、高產量、低成本的產品, 這已經是十幾年前的情形啦! 事實上,台灣的工業已經逐漸轉型為小量多樣化的生產方式,因為大量生產,以量制價已是由中國所接收了,加上中國有龐大的國企,能夠由國家源源不斷供應資金,進行違反市場經濟原則的流血輸出,不要說台灣啦,即使是以前製造業最強大的日本這十年來也因為中國的的緣故而被打的滿頭包,整個亞洲環繞中國的週邊國家因此都面臨了不景氣! 目前能夠途破困境的方式,反而是少量多樣化再加上以市場導向的靈活經營策略,然後大家拼速度,才有可能生存下去!再不然就是在技術上提高到對手無法跟上的層次(以航太工業為例,如美國的F-22,F-35,TMD,NMD等技術就是不是任何國家能夠輕易追上的),以維持絕對的優勢! >>而航太工業恰恰相反,是小批量、低產量、高成本, 航太產品如果生產規模不夠大的話,還是一樣會面臨萎縮! 以最近歐洲的Air Bus客機和美國波音客機的競爭為例,雙方都是在搶佔市場規模,光是最近台灣的華航購機案就讓雙方激烈廝殺,互相降價,讓華航省了不少錢! 同樣的,在軍機市場方面也是,飛機如果沒能達到一定生產規模,單價就降不下來,研發生產的單位就無法存活下去!但國防工業與民航工業不一樣的地方是:即使是虧本,也一樣要做下去,建立自主國防工業體系! 這也是為什麼日本的軍火明明可以向美國採購比較便宜,但日本還是要堅持自製,即使有時一年才採購了一,二輛戰車,日本政府也一樣繼續向其國內業者下訂單!而F-2戰機單價高昂,且問題也不少,但日本政府還是繼續支持著它! |
Monkey 於 2003/01/09 10:56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其實縱使台灣今天有能力設計製造大推力的發動機在於材料方面的研究還是得下功夫,那 >>怕是今天只是減個幾公斤而己,不管是戰機的那一個部位,況且今天台灣做不出發動機 >>來,如果在發動機上輸老共、材料上也輸老共那麼還要玩什麼??? 我記得在看台海翔鷹,IDF發展的故事那本書時,曾經提到:即使飛機上一個螺絲凸起的部位,也會影響到飛機的性能! 同樣的,在重量方面也是如此! 打個比方說:就好像現在的奧運百米短跑,現在幾乎各國選手都在拼0.1甚至於0.01秒的極限超越,為了突破這樣一點點的超越,往往得投注相當的心血與訓練資源才能達成! 同樣的,在戰機的減重上也是如此,在現今科技的局限下,往往能夠減輕個1kg都算是相當了不起的一件事,如果飛機各個部件能夠藉由材料科技的不斷發展而一點一滴的減重,累積起來的成果還是相當可觀!而這樣一丁點的減重,在空戰時的飛行靈活度與油耗上都會產生相當大的正面效果,因此,我認為這是一個值得台灣努力與投入的方向,畢竟,誰也不能打包票說現今的材料科技已經到了極限,沒有再發展的空間!更何況,台灣在輕量航太材料的研發與生產如果能夠得到相當的成果,也一樣可以供民航機使用,甚至於成為戰略物資,作為將來台灣換取美國繼續支援發動機等其他台灣所須技術的交換籌碼! 總的來說,像台灣這種小國是玩不起如美國這種國力雄厚的大國那種包辦一切戰機科技研發的事業,那麼,就得找一個適合自己的領域來投注資源進行研發,產生相對優勢,最起碼,台灣在航太產業方面有一項能夠發揮的專長!而這,也有助於作為美國盟友的台灣,分擔部分美國發展航太科技的成本,這是互利的! >>所以說台灣的車用引擎竟然第一個出口國是中國大陸,如果有朝一日台灣的引擎工業真的 中國應該不是台灣共用引擎的第一個市場吧?裕隆和中華三菱二家公司的企圖心頗大,他們的目標是整個亞洲的華人市場,然後再晉級到全球的華人市場,最後大概是整個國際市場,因此,當時是以中國,菲律賓,印尼等國的華人市場為目標,去年印尼與菲律賓的三菱車廠還特別派人到台灣來參觀休旅車以及廂型車的研發與製造過程,據報載是說:三菱打算將台灣定位為亞洲的休旅車與廂型車研發中心.這是這幾年最為人所熟悉的:產業策略聯盟以及全球佈局! 在航太產業方面,漢翔也可說是波音的策略聯盟夥伴,除了承製波音的飛機零組件之外,另外則是和波音一起到捷克投資設廠,開發Ae-270(好像是這個型號吧?)的小型商務客機,聽說在去年剛開發出來後就已經有五十架的訂單,也還算是不錯的產品! 是故,如果從目前全球佈局以及產業策略聯盟的潮流來看,或許台灣在航太產業上應該走向重點研發,作為國際大公司的不可或缺夥伴,然後一級一級的提升,逐漸建立起產業規模與研發能量,在民航機上如此,在軍機上也是如此,而輕量的航太材料,我認為是個值得努力的領域! |
1234 於 2003/01/13 19:07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學習f-18系列升級放大方式. 或不管用什麼方法在台灣開個美國人不要的f-14生產線.哈哈~有夢真美. 老實說是看上f-14短場起降及堅固機身.如果台灣能發展台灣版的鳳凰飛彈.那........真是太美了. 被封ip的kiddens 筆 |
ㄚ易 於 2003/01/13 23:34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老實說是看上f-14短場起降及堅固機身............. 如果沒有蒸氣彈射大熊貓早就掉海了.................短場起降?? |
AMG-CL600 於 2003/01/16 23:35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在台灣開個美國人不要的f-14生產線.哈哈~有夢真美. 如果是超級貓不是更好頂尖的航電.射控.導引搜尋...等等電子裝備在加上重新設計的超級戰機機身以及全項目的武器使用....這個夢不是更美哈哈....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1/17 12:54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學習f-18系列升級放大方式. >或不管用什麼方法在台灣開個美國人不要的f-14生產線.哈哈~有夢真美. >老實說是看上f-14短場起降及堅固機身.如果台灣能發展台灣版的鳳凰飛彈.那........真是太美了. 與此議題無關! >如果是超級貓不是更好頂尖的航電.射控.導引搜尋...等等電子裝備在加上重新設計的超級戰機機身以及全項目的武器使用....這個夢不是更美哈哈.... 還是與此議題無關! |
貓貓 於 2003/01/17 19:41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F-14一起飛就會給雷達發現!! 還有,F-14是1960年的設計,用起來不化算呢.... |
福爾摩沙 於 2003/01/18 00:01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IDF研制過程(參考圖片) http://www.afwing.com/intro/idf-1.htm http://www.afwing.com/intro/idf-2.htm |
56 於 2003/01/22 05:02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F-14一起飛就會給雷達發現!! 還有,F-14是1960年的設計,用起來不划算呢.... >>如果沒有蒸氣彈射大熊貓早就掉海了.................短場起降?? 1.台灣15年內能買匿蹤戰機嗎 ?可能性很小.在f-18.f-15.f-14中三選一.我選f-14. 時光飛逝還有誰記得冷戰時歐洲西方最前哨站水頂(wassrkuppe radarstation)雷達站.位在德中部高原區 又有誰在忽美國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鸚鵡螺號(nautilus)何時退休.職到它退休那一天.我還搞不清楚他上背洲際飛彈發設孔. 被封筆名的kiddens 筆 |
旁觀者2 於 2003/01/22 05:27 | |
Re:台灣是否該考慮發展F-CK-1的放大版? | |
>>這三種戰機只有f-14有短場起降潛力. F18F如果有知 可能會氣的中風 >>台灣若能搞出美國航母蒸氣彈射氣能力的60%. 還有 連俄國都搞不出來的的東西 台灣可能也有問題 至於IDF的放大版 引擎在哪裡 如果用TEF1042來改 風險太大 總之 沒有那麼大的市場和技術實力 IDF未來能在部訓機上佔一席之地就不錯了 |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