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13 11:07
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麻煩各位在本欄貼新聞之前,請先瀏覽一次,若有網友已貼相同的新聞,請勿重覆張貼而佔去本欄版面。此外於貼上新聞剪報時,麻煩請一併附上新聞剪報網址。若無法查出新聞原址,煩請於新聞正文之前加註:『無法提供新聞來源;僅供參考,請各位網友注意!!』,敬請合作!謝謝★

★本欄只接受新聞剪報,恕不接受任何討論及網友反應事項,謝謝各位合作!★


NO:1079_1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14 10:15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1/2002111403203.html
美國強調現在是伊拉克總統海珊解除武裝時候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華盛頓十三日專電)白宮發言人麥克雷蘭今天表示,伊拉克是別無選擇才接受聯合國要其解除武裝的決議案,現在是伊拉克總統海珊解除武裝的時候。

針對伊拉克通知聯合國表示接受安全理事會通過的解除武裝決議案一事,麥克雷蘭仍然表示懷疑說,伊拉克過去也曾作出類似的保證,但是隨後又違反承諾。

這位白宮發言人指出:「聯合國此一決議案對伊拉克與伊拉克政權都有拘束力,海珊別無選擇只有接受此一決議案。」麥克雷蘭又說:「我們過去一直聽到海珊與伊拉克政權這種保證。現在我們需要看到海珊的行動。此一責任仍在海珊身上,這是他的選擇。」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1/2002111404004.html
布希說所謂賓拉登錄音帶顯示美國仍面臨威脅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華盛頓十三日專電)美國總統布希今天指出,美國官員仍在分析卡達電視網播出聲稱是蓋達組織首領歐薩瑪•賓拉登錄製的一捲錄音帶的聲音。布希說,此一錄音帶「通告全世界」美國及其盟邦面臨的威脅,但他表示美國領導的反恐戰已有重大進展。

布希在內閣會議後告訴白宮記者,情報官員正在分析該錄音帶的聲音,以確定講話的是否賓拉登本人。他說,雖然目前還不清楚講話的是什麼人,那捲錄音帶本身提醒世人恐怖分子的威脅繼續存在。

布希總統說:「那捲錄音帶的內容,傳達的是嚴重的訊息,它應當提醒所有美國人,提醒我們的友邦和盟邦,有個活躍的敵人繼續憎恨並且願意以謀殺做為達到他們目標的一種方式。」

布希表示,此一錄音帶顯示美國領導的打擊國際恐怖主義戰爭必須繼續進行。他說:「無論是什麼人傳出此一錄音帶都已再度通告全世界,我們正在進行戰爭,我們也必須非常重視這些訊息。」

他又說:「不論要費時多久,我們都會找到他們,並將他們繩之以法。我們的反恐戰已有緩慢但肯定是重大的進展,我們正在拆散恐怖分子組織網。」

如果這捲錄音帶確實來自賓拉登,這將是他已安然度過美國在攻擊蓋達組織與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期間密集轟炸行動的第一個明證。

白宮官員指出,如果賓拉登尚在人世,他是在逃亡,他的蓋達恐怖分子組織網已被打散。在去年九月十一日紐約世界貿易中心雙塔與華府五角大廈遭到恐怖攻擊後,布希總統即咬定賓拉登是「主謀」,並且誓言不拘死活捉拿他。但是在反恐戰展開之後,布希一直淡化賓拉登的重要性,強調反恐戰不是以任何個人做為主要目標。


NO:1079_2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14 13:35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211/20021114112005.html
美國眾院通過成立國土安全署

(法新社華盛頓十四日電) 美國眾議院今天以二九九票對一二一票,通過成立一個數百億美元預算的內閣級國土安全署的議案。

眾院通過的這項新法案,將使美國政府組織,自一九四七年以來做最大幅度的重組。也是希望以此問題做為競選主軸的布希政府一大勝利。

美國參議院可能於明天清晨表決這項法案,成立一個三百八十億美元預算的超級部會,將把二十二個聯邦機構的全部或部分合併為一個部門,以期加強國家防衛力量,對抗恐怖攻擊。

有鑑於在去年九月十一日恐怖分子攻擊美國紐約與華盛頓多處地區之前,有關單位收到的各種情報未能做最妥善的整合,造成九一一慘劇,以及為了防止今後再發生類似的恐怖攻擊,白宮在最初反對後,廣納眾議同意接受這項建議案。

由於共和與民主兩黨,對總統應對這個新機構享有多大的人事權,爭論不休,使得新議案延宕數月之久。

在白宮與參議院三位溫和派的參議員|共和黨的查飛、路易斯安那州民主黨參議員布洛與內布拉斯加州參議員納爾遜三人達成折衷方案後,本週這項僵局獲得突破。

http://news.yam.com/photo_news/afp/images/200211/M20021114112005.jpg


NO:1079_3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15 16:02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1/200211151500170.html
伊拉克若違反聯國決議美將尋求加軍事支援

(中央社記者章君宇多倫多十四日專電)美國國務卿鮑爾今天在渥太華表示,如果美國對伊拉克發動戰爭,美國將尋求加拿大軍事支援。

鮑爾今天在渥太華與加拿大外交部長葛蘭姆會晤,並討論了一系列雙邊問題,包括伊拉克及加拿大人赴美在邊境遭嚴密盤查等。

鮑爾表示,他此次來訪,並沒有對加拿大提出明確的軍事支援要求,不過他強調,一旦美國對伊拉克開戰,美國肯定需要盟國的軍事支援。

鮑爾表示,美國目前也正在審慎考慮一旦開戰後的應變計畫。鮑爾希望美伊一旦開戰,美國盟國都願意提供軍事支援。

在美加邊界安全事宜上,鮑爾及葛蘭姆均同意兩國共同目標為維持邊境交通的暢通,但嚴防恐怖分子。

美國對邊境安全的新規定曾要求對阿拉伯裔的加拿大人特別注意。加拿大對此一以種族為區分的政策極端不滿,且向美國提出抗議。鮑爾表示,美國已傾聽加拿大的意見,但堅持新的邊境安全規定對兩國都有益。

鮑爾表示,美加關係長期以來都有小小的不快,但他強調,兩國若都能以長期永固的關係為著眼點,這點小小的不快並不足慮。

葛蘭姆表示,加拿大和美國長期以來都能合作無間。今後加拿大在處理與美國關係時,也會本著這種合作的精神。

鮑爾昨天也否認他交給葛蘭姆一份恐怖分子可能攻擊加拿大目標的名單。他表示,他是今天看到報紙報導後才知道這回事。加拿大某些報紙今天報導,恐怖分子可能攻擊加拿大的目標有多倫多地標CN塔、渥太華的國會山莊、溫哥華的渡船站等。


NO:1079_4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16 19:19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1/2002111608004.html
英美聯軍戰機攻擊伊拉克南部通訊中心雷達站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十六日專電)據美軍中央指揮部聲明表示,自波斯灣地區起飛的英美聯軍戰機,在當地時間昨晚十時二十五分(台北時間今天凌晨三時二十五分),巡邏伊拉克南部禁航區時,以精密導引武器攻擊巴格達附近一座防空雷達站。

聲明說,聯軍戰機是在遭遇伊拉克地面發射飛彈及砲火射擊後,基於自衛原則,對位於巴格達東南方一百三十六公里的安納加夫的一座防空通訊中心雷達站加以反擊。

聲明說,攻擊戰果仍在評估當中。  

這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八日通過解除伊拉克武器決議案以來,英美聯軍第二次對伊拉克地面防空系統進行反擊。上次是在本月十日,聯軍戰機曾攻擊位於巴格達東南方二百八十公里的泰利勒地區兩座飛彈陣地。

美軍中央指揮部稍早在另一項聲明說,伊拉克繼續攻擊執行聯合國決議的聯軍戰機,顯示伊拉克政府無意遵守聯合國決議。 

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的最新決議案,授權聯合國武器檢查人員「立即、無條件且不受阻擾」地進入伊拉克境內任何地點,包括總統府,檢查伊拉克是否擁有或暗中研發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伊拉克總統海珊已表示接受。

據決議案,如果伊拉克決定接受,聯合國武器檢查小組首批技術人員代表將立即前往巴格達準備檢查事宜,包括設立通訊、交通、辦公室及實驗室等。

美國總統布希在聯合國通過決議案後表示,這是伊拉克政府的最後機會,如果伊拉克不執行新的聯合國決議案,將面臨「最嚴重的後果」,美國等其他國家將採取行動解除他的武裝。

今年以來,英美聯軍戰機對伊拉克地面軍事目標,包括地對空飛彈陣地與機動雷達站等,已進行至少一百四十次以上的反擊行動,尤其最近在美國可能對伊拉克發動大規模攻勢之際,聯軍戰機頻頻出擊伊拉克的地面防空設施。一九九一年波斯灣戰爭結束後,包括伊拉克北緯三十四度以南及北緯三十六度以北地區,均為英美聯軍劃為「禁航區」,由駐守土耳其東南部基地及波斯灣地區的聯軍戰機負責巡航,禁止伊拉克軍隊越區攻擊北部庫德族及南部什葉派的反海珊勢力。


NO:1079_5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17 23:26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1/20021117122058.html
英報紙:蓋達組織再度恐嚇將發動恐怖攻擊

(中央社倫敦十七日法新電)英國星期泰晤士報十七日報導,歐薩瑪.賓拉登領導的「蓋達」恐怖組織,最近又發布一份新文件,內容透露該組織未來的攻擊策略,並發出一連串令人不寒而憟的新恐嚇。

星期泰晤士報是引述卡達半島電視台駐倫敦記者佛達的話,作以上報導。佛達表示,他是在最近接獲這一份未具名的文件,並且相信是蓋達組織一位高級幹部寄給他的。

文件中說:「我們復仇的機會已經來臨。你們殺人,現在已輪到你們被殺,被炸彈炸死。」這份文件並且為蓋達組織攻擊無辜民眾進行辯護。它說,美國人民依自由意志選舉政治領袖,並且自願繳稅,而稅收最後都用來對回教徒發動「毫無理性的戰爭」。

文件並說:「所以我們可以下一個結論:美國人民根本就是美國賴以對我們發動攻擊的資金供應來源。我們有權利以牙還牙,對攻擊我們的敵人發動攻擊。」

佛達並且指出,這一份書面聲明並不僅僅是在警告西方國家領袖,某些阿拉伯國家的執政者也列入黑名單。佛達今年五月曾經訪問過兩名參與策畫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的回教激進份子。


NO:1079_6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18 22:22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1/200211182100418.html
英美聯軍戰機連續兩天反擊伊北防空系統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十八日專電)據美軍歐洲指揮部聲明表示,自土耳其東南基地起飛的英美聯軍戰機今天在伊拉克北部禁航區例行巡邏時,連續第二天遭遇伊拉克地面防空砲火攻擊,聯軍戰機基於自衛原則,投擲精密導引武器反擊後安全返航。

在傳送至中央社的電子郵件聲明中,美軍歐洲指揮部表示,聯軍戰機反擊的伊拉克地面防空系統,與昨天位置相同,均位於伊北摩蘇勒地區附近。聲明中未說明聯軍戰機是否擊中目標。

跡象顯示,自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八日通過解除伊拉克武器決議案以來,英美聯軍戰機已加強在「伊北禁航區」的巡邏,與伊拉克地面防空部隊的衝突也因而增加。

同一時期以來,自波斯灣地區起飛的英美聯軍戰機,至今已對「伊南禁航區」進行了三次反擊。

美軍指揮部稍早在另一項聲明說,伊拉克繼續攻擊執行聯合國決議的聯軍戰機,顯示伊拉克政府無意遵守聯合國決議。 

聯合國安理會八日通過的最新決議案,授權聯合國武器檢查人員「立即、無條件且不受阻擾」的進入伊拉克境內任何地點,包括總統府,檢查伊拉克是否擁有或暗中研發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伊拉克總統海珊已表示接受。

聯合國武器檢查小組代表人員已在今日抵達巴格達準備檢查事宜,包括設立通訊、交通、辦公室及實驗室等。

美國總統布希在聯合國通過決議案後表示,這是伊拉克政府的最後機會,如果伊拉克不執行新的聯合國決議案,將面臨「最嚴重的後果」,美國等其他國家將採取行動解除伊拉克的武裝 。

今年以來,英美聯軍戰機對伊拉克地面軍事目標,包括地對空飛彈陣地與機動雷達站等,已進行至少一百四十次以上的反擊行動,尤其最近在美國可能對伊拉克發動大規模攻勢之際,聯軍戰機頻頻出擊伊拉克的地面防空設施。一九九一年波斯灣戰爭結束後,包括伊拉克北緯三十四度以南以及伊拉克北緯三十六度以北地區,為英美聯軍劃為南北兩個「禁航區」,由駐守土耳其東南部基地及波斯灣地區的聯軍戰機負責巡航,禁止伊拉克軍隊越區攻擊北部庫德族及南部什葉派的反海珊勢力。


NO:1079_7
後知後覺  於 2002/11/18 22:31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http://yam.chinatimes.com/ctnews/national/news/200211/N91B18201500542.html
反恐報告:恐怖分子來台 採購科技產品


蕭白雪/台北報導
2002-11-18 15:00

--------------------------------------------------------------------------------

台灣擁有的高科技產品已成為恐怖組織購買新式設備的重要據點,根據法務部向國安系統提出的一份「執行反恐怖行動作為專案報告」中指出,包括伊拉克、伊朗甚至北韓等國家都曾來台採購高科技產品。
另外,美方透過國安局託查四名曾在台灣活動的恐怖組織成員中,有一名黎巴嫩真主黨成員,曾在台娶妻生子,現雖已離異,但仍經常來台;至於一名賓拉登恐怖組織成員,雖曾在七十七年間來台,但現在已不在台灣;另有兩人則一直待在台灣,情治系統仍繼續監控中。

據了解,美國國務院曾透過國安局,請我方對國內三十二家廠商,涉嫌輸出高科技工具機至伊拉克等中東地區進行清查;結果發現有十八家廠商有匯入款交易資料;其中並發現伊拉克兵工廠的總工程師,假藉德國公司名義來台進行採購;伊朗方面也曾派遣五人來台接受CN C搪銑床的訓練。


NO:1079_8
內幕  於 2002/11/19 08:48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傳賓拉登躲在也門 英軍展開大搜捕

--------------------------------------------------------------------------------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1月19日訊】最新情報顯示「基地」組織領袖奧薩瑪•賓拉登去年從阿富汗逃到也門,接受族人保護。英國特種部隊目前正在也門搜尋他。
據中國時報11月19日報道﹐這次世界最大型的獵捕行動,過去數週焦點正從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邊界轉移至也門東南部的哈得拉灣﹐即賓拉登父親的出生地。
哈得拉灣族人對賓拉登家族異常忠誠,並與首都沙那的政府長期處於戰爭狀態。外傳哈得拉灣的部族對西方人亦極具敵意。有些人涉入二○○○年十月亞丁港美國軍艦柯爾號的爆炸案。

一名美國官員15日說,他們已在該地區逮捕一名高階「基地」組織官員,暗示他們已更接近賓拉登。二週前也有六名在也門的基地組織成員遭到無人駕駛的「掠食者」飛機攻擊時喪生。

賓拉登仍在人世的最強證據上週由半島電視台播出,錄音帶中一名自稱賓拉登的男子讚譽恐怖份子轟炸法國船隻之舉,以及其他阿拉伯和亞洲地區的近期攻擊事件,語言專家說這只錄音帶很可能是真的。

參與這次搜尋行動的美國情報員現在相信賓拉登在美國去年十二月持續轟炸托拉波拉洞窟時,甚至人已不在現場。

有人認為,他可能在十一月順鴉片商的運輸路線逃離阿富汗,穿越伊朗東部,然後經過巴基斯坦西部沙漠抵達外國人多半無法前去的瓜達爾港。然後﹐他可能搭乘傳統的三角帆船橫渡阿拉伯海到阿曼,再到也門,接受哈得拉灣族人的保護。

賓拉登在也門出沒的新證據由以色列情報機構「莫薩德」發現,探員在三月底突襲哈瑪斯回教好戰組織的建築和阿拉法特在約旦河西岸拉瑪拉的住宅時,發現數千份文件。

也門已經被認為是「基地」組織重新集結最活躍的國家之一。

正如賓拉登以之為基地時的阿富汗,也門大底也是國法不彰的國家,因此極適合賓拉登的人。十月間在也門外海發生的法國油輪遇襲案已獲證實為基地組織所發動。

一名美國軍事官員說,英國特種部隊因對此區已相當熟悉,所以在搜尋行動中擔任領導角色。

一名英國駐大使館館員昨天說,繼倫敦呼籲英國人躲避恐怖主義威脅,迅速離開也門後,英國已關閉大使館的領事區和商業區,重開之日尚不清楚。(http://www.dajiyuan.com)


NO:1079_9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21 11:16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1/2002112108009.html
美駐五十國大使徵詢各國支持對伊作戰事宜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華盛頓二十日專電)美國總統布希今天指出,若不遵守聯合國訂定的最後期限放棄其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現在可能是海珊領導伊拉克的「最後階段」。在此同時,布希政府官員表示,美國派駐五十個國家的大使正在徵詢當地領袖支持伊拉克戰爭的程度。

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布拉格高峰會議之前,布希總統再度警告伊拉克領袖海珊停止為大規模毀滅性武器進行欺騙與否認,否則將面臨最嚴重的後果。他強調,一個曾使用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對付自己人民的獨裁者,不能獲准生產或是擁有那些武器。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黎克今天表示,如果巴格達了解戰爭威脅的嚴重程度,伊拉克就更可能與聯合國武器檢查人員合作。

美國官員指出,派駐五十個國家的美國大使正在與當地領袖討論,如果巴格達不遵守聯合國解除其武裝決議案,他們參與軍事行動對付伊拉克的意願。

英國國防大臣胡恩說,他的政府已接獲美國所提派遣軍隊參與對付伊拉克軍事行動的要求,此一提議將在下週送請國會下院討論。

前天率領聯合國武器檢查先遣隊抵達伊拉克的首席武器檢查人員布里克斯,在與伊拉克高級官員討論恢復執行搜查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任務兩天之後,今天離開巴格達。

布里克斯表示,他與國際原子能總署署長在巴格達進行的討論「具有建設性」,伊拉克官員也已保證與聯合國檢查人員充分合作。聯合國武器檢查先遣隊的部分成員目前留在伊拉克為整個武器檢查小組下週抵達巴格達預作準備。他們定於二十七日恢復執行中止四年的搜查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任務,並將在明年元月二十七日以前向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報告伊拉克遵守解除武裝決議案的情形。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1/20021121082010.html
華府專家分析指中共從不同角度看美對伊政策

(中央社記者陳正杰華盛頓二十日專電)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資深研究員容安瀾表示,中共正從各種不同的角度看待美國對伊拉克的政策,其中在最近以來益加重要的因素是中共需要、並且決心與美國維持建設性和良好的關係。

容安瀾在史汀生中心新發布的一篇分析文章中說,中共在對美關係的重要議題上不希望「站錯邊」的跡象十分明顯,其中包括防止武器擴散和兩岸議題。

他說,中共普遍認為陳水扁總統八月三日對世台會的講話是在鼓吹漸進式台獨,但北京對此事的反應相當溫和。

容安瀾認為,中共不在此刻跟台北鬥,有好幾個好的理由,而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要跟美國保持穩定的關係。

他分析,北京從四個角度看待美國處理伊拉克問題的方式。首先,中共傳統上反對介入其他國家的內部事務,尤其是軍事干預。這不僅是出於原則,也是因為不希望美國干預中共內政。

第二,中共反對美國以片面行動把他們對世界秩序的觀點加諸於其他國家,而這反映出北京不希望美國阻礙中共成為區域和世界強國。北京藉反對美國「霸權」也可強化本身的外交和他們代表第三世界利益的主張。

第三,中共強調對伊拉克採取行動之前,必須取得聯合國的同意,這不僅突顯中共做為世界要角的地位,也能使北京獲得相當的政治籌碼。

容安瀾說,中共的第四個觀點近來益加重要,那就是北京需要並且決心與美國維持建設性的關係。他說,中國大陸產品要能自由出口到美國市場,良好的國際安全氣候要能維持,維持跟華府關係的順暢是極為重要的因素。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在十一月八日表決要求伊拉克限時接受武器檢查的決議案時,中共並未棄權,而是跟另外十四個安理會成員一樣投票贊成。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1/20021121084013.html
美參院通過法案庇護伊拉克武器科學家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華盛頓二十日專電)美國參議院今天通過為多達五百名伊拉克武器科學家提供安全庇護所的立法,提案的德拉瓦州民主黨籍參議員拜登敦促眾議院在休會前也通過此一法案,以換取伊拉克科學家提供巴格達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計畫「重要而可靠的情報」。

參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拜登指出:「參議院今天已朝向協助解除伊拉克武裝採取重要的一步。我們有義務為伊拉克人民及其鄰邦竭盡所能廢除其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計畫,我們有義務為我們本國人民竭盡所能以和平方法達成此一目標,我們也有義務為我們的三軍盡量了解海珊的核子、化學或生物武器。」

拜登草擬的「二○○二年伊拉克科學家移民法案」,旨在鼓勵科學家、工程師、技術人員和其他人脫離伊拉克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計畫,並且向致力廢除那些計畫的政府和國際組織提供情報,因而獲得兩黨參議員的支持通過。

這位參議員指出,布希總統與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最近都主張提供武器科學家離開伊拉克的機會。他說,有了此一法案,揭露海珊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計畫機密而至少短期內無法在伊拉克安身的武器科學家及其家人,將可在美國獲得安全庇護。拜登因而敦促眾院在休會之前,以及聯合國武器檢查人員準備重返伊拉克執行任務之際也通過此一法案,以協助確保武檢人員和美國取得伊拉克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計畫的重要資訊,否則此一法案必須等到明年初新國會開議時再度提出審議。


NO:1079_10
內幕  於 2002/11/21 20:21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耶路撒冷巴士炸彈爆炸案至少十死四十人傷

--------------------------------------------------------------------------------

【大紀元11月21日訊】(法新社耶路撒冷二十一日電) 以色列電視台報導,西耶路撒冷今天上午發生巴士炸彈爆炸案,至少十人喪生,四十人受傷。
以色列警方表示,這起爆炸案是一名巴勒斯坦激進份子的自殺炸彈攻擊所造成。爆炸發生時,這部巴士正經過西耶路撒冷的基耶梅納強區。

耶路撒冷警方指揮官李威說:﹁這起爆炸案旨在殺害無辜百姓。我們正在偵訊巴士駕駛,以設法判斷爆炸是如何發生的。﹂

以色列公共電台報導,爆炸案發生於今天上午七點十五分左右,為自殺炸彈攻擊所致。

報導說,這起爆炸案造成數十人受傷,至少有二十人已緊急送醫。據說,部分傷者情況嚴重。

救援人員表示,這是一起強烈爆炸案。死傷者中大部分為兒童。

一名目擊者接受電台訪問時說,巴士爆炸起火,許多人受傷。

救護車和警車已趕往現場。(http://www.dajiyuan.com)

11/21/2002 3:35:00 PM


NO:1079_11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22 10:41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1/20021122092023.html
美官員證實蓋達組織重要首腦納席瑞被捕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華盛頓二十一日專電)美國官員今天證實,咸信是蓋達恐怖分子組織波斯灣地區行動首腦的一名首領,本月稍早已在一個未經透露的國家遭到逮捕,目前正由美國當局秘密訊問當中。

官員指出,蓋達首腦納席瑞被捕,對此一恐怖分子組織的作業是個嚴重的打擊,也是全球打擊恐怖主義戰爭一項非常重大的進展。

要求匿名的官員告訴美國之音電台說,納席瑞是涉及一九九八年炸彈攻擊美國駐東非兩個大使館,以及兩年前在葉門對美國驅逐艦「柯爾號」進行炸彈攻擊的嫌犯。

這些官員形容納席瑞「殘酷無情」,是包括爆炸物在內的恐怖分子武器專家,也一直參與其他蓋達分子的訓練工作。

美國之音電台指出,納席瑞是今年三月蓋達首腦歐薩瑪.賓拉登的高級助理朱貝達,在巴基斯坦被捕以來遭到俘虜的最高層蓋達成員。美國官員最近曾透露有另一名蓋達高層人員被捕,但是直到今天才說出他的身分。


NO:1079_12
內幕  於 2002/11/25 08:21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巴基斯坦情報單位追查疑似賓拉登錄音帶來源

--------------------------------------------------------------------------------

【大紀元11月24日訊】(法新社伊斯蘭馬巴德二十四日電)巴基斯坦情報官員說,在美國聯邦調查局幹員協助下,巴國情報機構正在設法查明一支據信是歐薩瑪.賓拉登本人談話的錄音帶是如何送到巴基斯坦首都。
一個身份不明的男子十一月十二日在伊斯蘭馬巴德把錄音帶交給半島電視台的記者,隨即消失無蹤。

半島電視台當晚即播放了這捲錄音帶。

一名情報官員說:﹁我們正在追查可疑線索,在三個大城悄悄展開的行動中逮捕了大約十四名嫌犯。﹂

錄音帶中的聲音警告說,將對美國及其盟國發動更進一步的攻擊,並指出這些盟國包括澳洲、英國、法國、義大利、加拿大和德國。美國官員研判,說話者﹁幾乎確定﹂就是賓拉登。

上述巴基斯坦官員說,過去一週被捕的十四名可疑者大部份是阿拉伯人和阿富汗人。他說,但是其中﹁沒有重要人物﹂。

雖然錄音帶出現在伊斯蘭馬巴德重新引發了賓拉登可能藏匿在巴基斯坦的推測,但是巴基斯坦官員表示可能性很低。

一位情報官員說,據他推測,賓拉登如果還活著,可能藏在阿富汗、中亞或葉門。 (http://www.dajiyuan.com)



NO:1079_13
老頭  於 2002/11/25 22:49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美五角大樓擬對伊發動閃電戰12月16日開始空襲

  中新網11月25日電 據《世界新聞》雜志報道,美國五角大樓的高級官員們已經暗中決定利用六個星期的時間對伊拉克實施一場閃電戰,現在美國軍事官員已經開始在公開場合向外交官員透露對伊實施閃電戰的具體計劃。如果美國軍方真的得到授權實施這場閃電戰,那麼所有的跡象都把戰爭開始的日期指向了12月16日,這意味著這次的閃電戰將跨過今年的聖誕節,然後一直延續到明年1月底。分析人士指出,這段時間伊拉克氣候較為涼爽,天空晴朗,而且夜晚時間較長,這些都是實施一場高技術空襲戰需要的理想作戰條件。

  分析人士表示,一旦戰爭爆發,美軍的戰機和作戰部隊可以利用夜幕作掩護,從而將可能出現的傷亡風險減少到最低。此外,這次的閃電戰將有數百架戰機參加,這其中將包括英國的戰機,以及巡航導彈和隱形轟炸機等。

  據信,美軍計劃首先對伊拉克進行一個月的轟炸,然後從伊拉克南面的鄰國科威特和北面的鄰國土耳其同時發動大規模地面進攻。上個星期,英國和愛爾蘭兩個國家駐華盛頓的外交官員參加了有關上述作戰計劃最新進展的吹風會。英國議會25日將針對這一作戰計劃進行一次特殊的辯論會。

  同時,美軍的特種作戰部隊目前正在秘密培訓5000多名伊拉克薩達姆的反對派,這些人將作為這次對伊作戰計劃的先遣部隊。五角大樓資深官員已經証實,上述部隊已經做好了在未來兩個月之內加入美國和英國作戰部隊的準備。

  根據聯合國安理會的最新決議,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必須在12月8日之前向安理會提交伊拉克研制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清單,預計美方將在伊提交清單之後立即指責伊方故意撒謊,而且一旦目前位於巴格達的聯合國核查人員認為薩達姆正在試圖欺騙他們,那麼美方極有可能很快對伊動武。

  據稱,上述5000多名反對派由來自伊拉克北部的庫爾德族叛軍、來自伊拉克南部的阿拉伯人以及來自薩達姆貼身保安部隊共和國衛隊的軍事叛變者組成,他們從今年8月起就開始在科威特接受秘密訓練。上星期科威特為這一反對派部隊的創建提供了資金。(春風)
http://www4.chinesenewsnet.com/cgi-bin/newsfetch.cgi?unidoc=big5&src;=MainNews/NorthAmerica/cna-246924.html



NO:1079_14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26 10:47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1/2002112607205.html
布希總統簽署法律著手設立國土安全部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華盛頓二十五日專電)美國總統布希今天將國會通過的設立國土安全部立法簽署成為法律,以防止恐怖分子再度攻擊美國,並且啟動設立國防部半個多世紀以來規模最大的美國政府改組工作。

這位總統在白宮的一項簽署儀式中說:「恐怖主義的繼續威脅、我們本土遭到大規模謀殺的威脅,將會面對劃一、有效的因應措施。」

布希已遴選白宮國土安全署署長芮吉出掌國土安全部,統轄移民歸化局、海岸防衛隊、秘密勤務局等現有二十二個聯邦單位的十七萬名員工,該部每年預算約為四百億美元。布希指出,設立這個新的內閣部會將是一項「巨大的工作」。「此一努力將需要時間、專注和堅定的決心,在此一過程當中將需要各項調整。」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1/2002112608029.html
美國土安全部預計約需兩年時間才能充分運作

(中央社記者郭無患華盛頓二十五日專電)美國總統布希今天簽署國土安全法案,接下來的工作就是整合美國政府內部相關資源儘速成立國土安全部,這將是一九四七年美國成立國防部以來最大的政府改造工程。初步估計,所有人員、軟、硬體設施到位大約要兩年時間才能完成。

不過,為了儘速展開運作,明年三月前,至少有運輸安全署、特勤局、海關、移民局等單位將先行納入。在白宮附近的一處聯邦大廈內將設置多單位移轉的協調任務機構,持續運作幾個月。

整合目前各部會及相關單位、機構的資源,統一事權是國土安全部成立初期的重要任務,依照白宮在過去所先後揭露的資料,例如農業部動物疾病中心、國防部的國家通訊系統以及聯邦調查局的國家基礎建設防衛中心等單位都要移撥納入國土安全部。

依照布希和白宮幕僚的構想,國土安全部將收納現有二十二個美國聯邦政府組織,員工人數達十七萬人,年度預算超過四百億美元,將成為美國聯邦政府超級大部,也是美國自從一九四七年整合成立國防部以來,最大的政府改造工程。

白宮新聞秘書佛萊謝說,國土安全部成立之後,將一邊運作,一邊依計畫擴大組織,至少要一年、甚至兩年之後才能完全運作。

雖然國土安全法案在國會期中選舉後才獲得國會通過,但布希政府從今年夏天起就擬定相關機構轉移至國土安全部計畫,電腦作業系統已經建置,適合長期作為國土安全部運作的地點也在尋找中,相關單位人員轉移需要一年時間,然後還需要兩年整合所有運作系統。

未來轉移進入國土安全部的主要機構包括海岸防衛隊、海關、邊防警察、聯邦緊急事故處理局、秘勤局、運輸安全署、以及移民局等。

根據計畫,國土安全部將分為四個部門:邊境與交通運輸安全、公共設施防護、緊急事故準備及反應、生化恐怖反制對策。

目前有數以百計的美國政府機構肩負著部分美國本土安全責任,但並無一單位總其成。例如負責搜尋、援救,執行相關海洋協議的海岸防衛隊,由主要任務在道路、鐵路、橋樑和空運的交通部管轄;美國海關防止走私、屬於美國商務部,而商務部的主要任務也不在本土安全。

國土安全部的四項重要任務分別是:管制邊境、防止恐怖份子和爆炸物進入美國;與州和地方主管單位合作,對緊急事故快速反應;集合美國最好的科學家,發展偵測生物、化學、和核子武器的技術;並發展保護美國人民的最佳藥劑和療程。國土安全部是美國自從一九四○年代以來政府機關最大規模的重整。過去杜魯門總統在任內的政府重整,將軍事武力統合於國防部之下,設立國家安全會議統籌軍事、情報與外交。布希政府指出,這項重整到現在還幫助美國對外打擊恐怖主義,如今美國需要再一次類似的重整,以保障本土人民的安全。


NO:1079_15
內幕  於 2002/11/26 19:39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美軍吉布提調兵遣將

--------------------------------------------------------------------------------

【大紀元11月26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貝利達25日報導) 美國之音得到的消息說,美國部隊和裝備經吉布提運往科威特,以便可能在針對伊拉克的新的戰爭中使用。這一行動似乎跟吉布提所宣布的有關美國使用其領土的政策不相符。
*為“沙漠之春”作準備*

到目前為止,美國國防官員堅稱駐紮在吉布提的美國軍事人員都和反恐戰爭的作戰及訓練有關。這和吉布提政府公開宣布的立場不相符合,因為他們曾經說,美國沒有得到使用吉布提領土進攻伊拉克的許可。可是一名美國陸軍發言人對美國之音的詢問做出回應時透露,很多駐紮在吉布提的美軍,大約有450名士兵及50名文職國防雇員,一直在當地一個可以調動士兵及軍備前往科威特的集結基地工作。這位發言人說,所謂在吉布提的接收、集結、前進及整合等行動都是為了支援“沙漠之春”行動。

*吉布提成為美軍中轉站*

“沙漠之春”是1991年波斯灣戰爭結束後所建立的一個一直在進行的軍事行動,目的是為了確保五角大樓所說的“保衛科威特”的行動。這位陸軍發言人說,這些活動以前在科威特執行。可是他說,過去六個月來,由於吉布提為陸軍作戰服務支援人員提供了科威特所不具備的很好的訓練機會。他說,把吉布提作為前進集結基地可以使軍隊有機會實習通過海、空路線調動部隊及裝備前往作戰地區。

這位發言人證實軍方把美國部隊首先空運至吉布提,然後再調往科威特。他說,一些軍事用品的處理方法也是首先使用運輸機把一些裝備和軍需品運往吉布提,然後使用船支轉運至最後的目的地科威特。

這位陸軍發言人說,大約有相當於兩個旅用的裝備及部隊已經經過了吉布提,其中半數運往科威特,另外一半運回美國。根據陸軍方面的估計,這大約有六千到一萬名士兵。

*五角大樓官員避實就虛*

五角大樓的其他官員被問到這位發言人所透露的事情時,他們首先的回答是他們並不知道吉布提和科威特之間的聯繫。後來他們便淡化這項行動的重要性。過去,五角大樓官員很不願意透露有關駐紮在吉布提的數百名士兵的任務的具體細節。外界所知道的細節只是部份陸軍部隊是直接參與反恐行動的特種兵。

(http://www.dajiyuan.com)

----------------------------------------------------------
沙國辯稱公主在捐款給恐怖分子案中是無辜的

【大紀元11月26日訊】(法新社利雅德二十五日電) 新聞報導說,沙烏地阿拉伯公主將王室慈善基金資助給涉嫌參加九一一恐怖攻擊的兩名男子後,沙國辯稱公主是無辜的。
不願透露姓名的一位沙國官員說:﹁沙國已調查駐美大使蘇爾坦親王的妻子海法公主轉移基金所引發的疑點。﹂

官員說:﹁調查的結果已交給美國有關當局,它們確定公主的慈善捐款是沒有疑慮的。﹂

沙國官員已證實海法公主曾簽寫支票給兩名劫機者的親友。

今天出版的新聞周刊報導,有數萬美元透過海法公主的銀行帳戶送交給沙國學生。

聯邦調查局消息人士說,在沙烏地阿拉伯劫機犯阿米德哈與阿拉薩米抵達洛杉磯前不久,這筆資金轉入加州聖地牙哥的學生貝尤米的銀行帳戶。

對資金移轉進行調查的聯邦調查局說,稍後阿米德哈與阿拉薩米劫持二○○一年九月十一日墜毀在華府郊區五角大廈的美國航空公司七十七號班機。

在九一一當天墜毀的四架客機上,十九名劫機者中有十五名是沙國籍。

沙國內政部長納衣夫親王稱新聞周刊的報導是說謊的。他在利雅德告訴記者:﹁這些簡直是沒有任何根據的謊言。美國人認為一名沙國人對另一人的任何援助都是指控的目標,這是錯誤的。﹂

沙國外交顧問朱貝爾也否認公主了解她捐給在美國的沙國婦女的資金曾被轉交給回教急進分子。

美國國會議員正要求白宮進行調查。(http://www.dajiyuan.com)



NO:1079_16
內幕  於 2002/11/26 19:43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赴伊武檢人員 時時擔心被下毒

--------------------------------------------------------------------------------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1月26日訊】〔自由時報26日編譯報導〕在全世界的密切關注下,新一批十八人的聯合國武器檢查小組成員二十五日抵達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陸續展開攸關波斯灣地區戰爭與和平的武檢任務。不過,這些武檢專家在查緝伊拉克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之餘,似乎還有其他顧慮:人身安全。
  據英國「泰晤士報」二十五日報導,四年前,武檢小組成員個人安全受威脅的程度,一度令一名美國高層武檢官員隨身帶著牙刷執勤,唯恐牙刷被下毒。報導說,有時,風聲鶴唳的程度甚至讓一些武檢人員只吃難以下嚥的美軍野戰口糧,這種口糧在一九九一年的波灣戰爭甚至被戲稱是「敵人也不吃的餐食」。其他有些武檢人員會外出至市集採買蔬果,但買回來後絕不會讓它們一刻離開視線。

  武檢小組前負責人巴特勒曾在與伊拉克副總理阿濟茲舉行重要會談之前肚子疼,外界一度認為這是伊國特工的傑作,意在削弱巴特勒。

  曾是武檢小組成員的崔文說,「伊拉克若想取小組成員的命,隨時都可以。」之前的武檢小組實施的基本安全措施,都被伊拉克破解。武檢小組好長一段時間後才發現伊拉克的狡詐。武檢小組曾遭滲透,所謂的「突」檢其實大多數對伊拉克人而言並不突然。

  武檢小組進入伊拉克前都會在伊國境外先行集合,並取下所有個人身分證明文件,集中在聯合國保險箱保管,連行李牌也一律拆下,以免伊國特工利用這些資訊反制武檢人員。此外,武檢人員半夜還會在下榻的旅館房間固定接到恐嚇電話或字條。

  旅館清潔人員打掃房間隨時都有聯合國人員在旁監視,武檢人員都有房間遭竊聽並定期被搜索的心理準備。有時後,武檢人員的駕駛會坦承被要求回報武檢小組的行程。

  美籍核武專家凱伊一九九五年曾在「華盛頓季刊」坦言,伊拉克數年來逃避國際原子能組織的監督發展核武,早就練就一身反制武檢人員的功夫。

  英籍前武檢人員崔文則表示,聯合國武檢人員關切自己的牙刷一點也不為過,「你可以想像一下,伊拉克人用你的牙刷刷洗馬桶,再將之放回原位。隔天早上,你再用同一支牙刷刷牙…」。(http://www.dajiyuan.com)
----------------------------------------------------------
民調顯示大多數美國人仍然支持攻伊

--------------------------------------------------------------------------------

【大紀元11月26日訊】(中央社記者鍾行憲華盛頓二十六日專電)今日美國報與有線電視新聞網聯合進行的最新蓋洛普民意調查顯示,如果聯合國檢查人員發現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而伊拉克總統海珊拒絕予以摧毀,百分之八十七美國人表示支持攻擊伊拉克,但是他們希望在採取軍事行動之前聯合國能先盡力設法和平解除伊拉克的武裝。
上週末隨機抽樣以電話訪問全美一千多名成年人進行的此一調查發現,如果伊拉克一再攔阻檢查人員進入可疑的武器地點執行任務,百分之八十七美國民眾認為美國應當攻擊伊拉克。

如果檢查人員被攔阻進入一個可疑的地點,百分之六十四美國人表示攻擊伊拉克就有正當的理由。如果發現生產設施但是沒有任何武器,也有百分之五十二美國人認為應當攻擊伊拉克。

這項調查同時顯示,如果伊拉克拒絕遵守聯合國決議案有關武器檢查的規定,三分之二美國民眾表示美國還是應當先獲得聯合國授權才對伊拉克發動攻擊。

如果發現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而海珊同意摧毀它們,百分之六十三美國人贊成放過海珊。如果聯合國檢查人員未發現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或可以生產它們的設施,百分之五十二美國民眾反對派遣美軍攻擊伊拉克。

然而,在聯合國人員積極準備展開武器檢查工作之際,大多數美國人似乎認為伊拉克戰爭已無可避免。

根據這項調查,百分之五十八美國人相信布希總統已經決定攻擊伊拉克,目前只是透過聯合國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持。百分之五十八贊成美國派遣地面部隊推翻海珊,與十月中旬的調查結果大致相同。

此一調查也發現,美國民眾對布希總統的支持率仍然居高不下。目前有百分之六十五美國人認可他的施政表現,只略低於兩週前的百分之六十八。(http://www.dajiyuan.com)
----------------------------------------------------------
擺平薩達姆後 美擬三階段治伊

--------------------------------------------------------------------------------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1月26日訊】世界日報11月25日引述「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周刊報導,對於一旦和伊拉克開戰後如何處理戰後伊拉克的問題,美國政府內部已經逐漸形成共識。
 
據說,美國官員打算在打敗伊拉克政權之初,由軍方統治一個時期。美新周刊說,美國政府已成立一個跨部會小組,稱為「執行指導小組」,這個小組提出一個分三階段統治伊拉克的計畫,美國政府目前正在推敲這項計畫。
 
美新周刊引述美國官員的話說,過去幾星期來,這項計畫的細節已交由所謂「副首長委員會」辯論,委員會的委員均是國防部、參謀首長聯席會議、國務院、中央情報局、國家安全會議以及副總統辦公室的第二號人物。據說,執行指導小組作成若干決定,包括不在戰後的伊拉克成立臨時政府或在海外組成流亡政府。
 
美新周刊報導,根據第一階段的計畫,戰後的伊拉克將由軍方統治。這不啻是說,由一名美軍將領統治伊拉克。
 
第二階段是由某種國際性文人政府接管伊拉克,美軍插手的地方減少,伊拉克人則在政府內承擔更多職責。
 
第三階段是在伊拉克舉行某種制憲會議後,把權力移交給一個多族裔的代議政府。
據12月2日版的「時代」雜誌(Time)報導,美國已和伊拉克反對勢力頻頻接觸,以鼓勵這些團體在美國對巴格達採取任何軍事行動之前,在伊拉克展開破壞活動。
 
美國一名資深情報官表示,華盛頓正與伊拉克境內,「能進行二次大戰式反抗、破壞指揮與通訊設施的人」接觸。這名美國官員稱此舉有兩大好處,一是為聯合國武檢作業萬一失敗,美國將對伊拉克出兵鋪路;二是破壞行動可在不費兵卒炮彈的情況下,達到顛覆胡森的目的。
 
國務院一名官員說,長期來說,這些破壞行動可能有助「美國無須出兵,就達到動搖胡森政權的長期目標」。
 
「時代」指出,正當美、英戰機加強巡邏禁飛區、聯合國武檢專家在伊拉克為即將展開的武檢做準備之際,美國正與伊拉克庫德族加強接觸。美國官員說,過去數周,中央情報局(CIA)分別在蘇雷曼尼亞(Suleimaniyah)與「薩拉哈丁」(Salahaddin)成立了所謂的「聯絡站」。
 
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最佳盟友以色列,也已在伊拉克西部沙漠上空執行偵察及訓練任務,以查出伊拉克可能暗中部署的飛毛腿飛彈。

此外,美國還尋求與伊拉克接壤的伊朗合作,只是暫不確定德黑蘭政府的意向如何。

(http://www.dajiyuan.com)


NO:1079_18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26 20:30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1/200211261502172.html
民調顯示大多數美國人仍然支持攻擊伊拉克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華盛頓二十六日專電)今日美國報與有線電視新聞網聯合進行的最新蓋洛普民意調查顯示,如果聯合國檢查人員發現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而伊拉克總統海珊拒絕予以摧毀,百分之八十七美國人表示支持攻擊伊拉克,但是他們希望在採取軍事行動之前聯合國能先盡力設法和平解除伊拉克的武裝。

上週末隨機抽樣以電話訪問全美一千多名成年人進行的此一調查發現,如果伊拉克一再攔阻檢查人員進入可疑的武器地點執行任務,百分之八十七美國民眾認為美國應當攻擊伊拉克。

如果檢查人員被攔阻進入一個可疑的地點,百分之六十四美國人表示攻擊伊拉克就有正當的理由。如果發現生產設施但是沒有任何武器,也有百分之五十二美國人認為應當攻擊伊拉克。

這項調查同時顯示,如果伊拉克拒絕遵守聯合國決議案有關武器檢查的規定,三分之二美國民眾表示美國還是應當先獲得聯合國授權才對伊拉克發動攻擊。

如果發現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而海珊同意摧毀它們,百分之六十三美國人贊成放過海珊。如果聯合國檢查人員未發現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或可以生產它們的設施,百分之五十二美國民眾反對派遣美軍攻擊伊拉克。

然而,在聯合國人員積極準備展開武器檢查工作之際,大多數美國人似乎認為伊拉克戰爭已無可避免。

根據這項調查,百分之五十八美國人相信布希總統已經決定攻擊伊拉克,目前只是透過聯合國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持。百分之五十八贊成美國派遣地面部隊推翻海珊,與十月中旬的調查結果大致相同。此一調查也發現,美國民眾對布希總統的支持率仍然居高不下。目前有百分之六十五美國人認可他的施政表現,只略低於兩週前的百分之六十八。


NO:1079_19
內幕  於 2002/11/26 20:31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抱歉,網址附上

美國形容沙烏地阿拉伯是反恐好夥伴
http://tw.news.yahoo.com/2002/11/26/international/cna/3669843.html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華盛頓二十五日專電︶儘管已有國會議員要求布希政府積極調查有關沙烏地阿拉伯曾捐款給九一一恐怖攻擊劫機者的報導,美國今天形容沙烏地阿拉伯是打擊恐怖主義戰爭的好夥伴。此外,沙國已否認駐美大使夫人的捐款可能流入兩名九一一劫機者手中的說法。

白宮發言人佛萊謝表示:﹁︵布希︶總統確實認為沙烏地阿拉伯人一直是反恐之戰的好夥伴。﹂至於沙烏地駐美大使夫人的捐款可能流入九一一劫機者手中一事,佛萊謝說,﹁那是執法單位正在調查的事﹂。

美國國會有關九一一恐怖攻擊情報疏失的調查,正在追查沙烏地阿拉伯政府款項輾轉流入恐怖攻擊劫機者手中的蛛絲馬跡。去年對紐約世界貿易中心和華府五角大廈進行恐怖攻擊的十九名劫機者中有十五名是沙烏地阿拉伯人。

聯邦調查局也在調查沙烏地駐美大使夫人每月兩千美元的慈善捐款是否有一部分經由兩名留美學生流入去年九月十一日劫機進行攻擊的恐怖分子手中。

沙烏地阿拉伯否認它曾資助九一一恐怖攻擊劫機者,若干沙烏地報紙甚至聲稱,美國鷹派提出此一說法是在試圖迫使沙國支持對伊拉克作戰。

康乃狄克州民主黨籍參議員李柏曼昨天批評布希政府未更徹底調查沙國可能捐款給九一一恐怖攻擊劫機者一事。

阿拉巴馬州共和黨籍參議員薛爾比表示,聯邦﹁調查局應當不屈不撓的追查這些線索到底﹂。

亞利桑那州共和黨籍參議員馬侃質疑白宮對沙烏地阿拉伯的政策,紐約州民主黨籍參議員舒默則要求司法部監察長對恐怖攻擊劫機者的財源進行獨立調查。911125

--------------------------------------
因反恐削減新聞自由〕的新法案,普丁否決
http://tw.news.yahoo.com/2002/11/26/international/bcc/3669493.html
上個月車臣反抗軍在莫斯科挾持人質造成一百多人死亡後,俄羅斯國會隨即通過〔因應反恐、限制媒體〕的法案。

不過,根據俄國〔伊塔塔斯社〕報導,莫斯科總統〔普丁〕已經否決這項法案;普丁維護新聞自由的決心,受到俄羅斯媒體好評

-----------------------------------------------
澳洲立法驅逐所有恐怖份子
http://tw.news.yahoo.com/2002/11/25/international/bcc/3668156.html
澳洲正在立法,全國清查恐怖份子。一旦發現與恐怖組織有關連,將撤銷其居留身份,甚至撤銷已經取得的澳洲國籍。(請聽張至璋報導)澳洲總理霍華德宣佈這項計劃後,普遍得到支持。按照現行法律,取得澳洲公民權和永久居留身份的人,不會被驅逐出境。可是新的立法,要改變這種狀況。霍華德說,反恐怖戰爭不是短期的事。澳洲在巴里島爆炸案後,大肆逮捕回教聖戰組織人員,發現不少移民與賓拉登的凱達組織有關連。印尼逮捕的聖戰組織首腦巴斯拉,這幾年曾進出澳洲11次“傳教”,信徒越來越多。不過澳洲立法驅逐恐怖份子的法理根據,是聯合國已將聖戰組織列名為國際恐怖組織。另外,澳洲決定把恐怖組織,和防範恐怖活動,列入學校教育。



NO:1079_20
內幕  於 2002/11/26 20:46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美國預測恐怖襲擊地點大馬提出嚴重抗議
中央社
2002-11-24 19:21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1/200211241940191.html
--------------------------------------------------------------------------------

(中央社記者陳毓平吉隆坡二十四日專電)美國公開警告,指包括馬來西亞在內的東南亞,將會再受到類似峇里島爆炸案的恐怖襲擊。此舉惹起大馬政府各部門的反感,外交部更準備對美國提出強烈抗議。


馬國副總理阿布杜拉向報界表示,美國政府經常對其人民發表勸導性文告,預測世界甚麼地方將會發生恐怖襲擊活動,其中也包括預測大馬的沙巴州將會遭遇峇里式的恐襲擊。

他指出,美國此舉對被預測的國家是非常不公平的,因為將不僅影響到該國旅遊業,就連外資與商家都深受影響而不到該國投資。

他說,馬國已經表明立場,不支持美國向伊拉克開戰,所以馬國不在美國籌組反伊拉克聯盟的五十個國家的名單內。

大馬全國總警長諾連邁發佈新聞說,美國指大馬的沙巴州可能出現恐怖襲擊活動,只是因為它靠近菲律賓南部與菲南有阿布沙伊夫組織,但是卻沒有確鑿証據來証明這項警告的準確性;因此,這只能說是美國的「提醒」而已。

他說,如果美國有這方面的情報時,一定會提供給大馬當局,以便採取必要行動。大馬有信心,在軍警聯手防範下,沙巴州的局勢全受到保障。

大馬文化藝術及旅遊部長阿都卡迪表示,美國與澳洲同樣呼籲他們的國民不要到大馬觀光,那是不合理且毫無根據的;因為大馬同樣是反極端主義和反恐怖活動的國家。國防部長那吉強調,大馬的保安水平情況,要比其他一些發展中國家好;而先進國家,包括美國在內,他們面對恐怖襲擊的風險還比大馬高。


NO:1079_21
內幕  於 2002/11/26 20:49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峇里島爆炸案主嫌疑涉雅加達數起爆炸事件

2002-11-23 18:50
http://news.yam.com/afp/focus/news/200211/20021123185009.html
--------------------------------------------------------------------------------

(法新社雅加達二十三日電) 警方今天說,他們將把峇里島大爆炸案主嫌沙慕卓,從西爪哇一個城鎮移送至雅加達,就雅加達的數起炸彈攻擊事件進行偵訊。
警方昨天表示,沙慕卓已坦承主使十月十二日的峇里島攻擊事件,他說,這是報復對回教徒不公所發動聖戰的部分行動。

沙慕卓二十一日在一部巴士上被捕,當時他正試圖逃往蘇門答臘。

西爪哇萬丹省的一名高級警官告訴法新社,﹁只要我們完成偵訊,也許在今天稍後,我們將把他移送至雅加達,因為他亦涉及當地數起炸彈攻擊事件。﹂

這名警官表示,警方正在設法確定沙慕卓在萬丹省最後停留的幾個地點,以及在他逃亡過程中是否有其他人參與。

調查人員,包括澳洲聯邦警官,突襲了萬丹省西里貢鎮的一棟房屋。咸信沙慕卓租用此屋。

警方在屋內是否有任何發現,目前仍不明。

昨天,印尼國家警察首長巴契提爾審問了三十二歲的沙慕卓。據稱,沙慕卓為﹁回教祈禱團﹂主要成員。

巴契提爾表示,沙慕卓在阿富汗住了兩年半,在馬來西亞住了六年。他在這兩地接受使用武器的訓練。

印尼國會議員今天讚許警方逮捕沙慕卓和另一名嫌犯、四十歲的機工安羅茲的行動。

十七名國會議員在峇里島警察總部與安羅茲會面十分鐘,他們讚許警方成功的逮捕峇里島大爆炸案的兩名嫌犯。

一名發言人告訴記者:﹁逮捕安羅茲和沙慕卓的行動,證明印尼反恐的決心,這是國際社會一直以來所質疑的。﹂


NO:1079_23
內幕  於 2002/11/26 21:14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日延長對美軍後方支援兩軍艦啟程前往印度洋
http://tw.news.yahoo.com/2002/11/25/international/cna/3668321.html
(中央社記者黃菁菁東京二十五日專電)日本依據恐怖對策特別措施法決定,再延長對美軍的後方支援活動至明年五月。海上自衛隊的一艘護衛艦和一艘補給艦於今天清晨出發前往印度洋,準備和正在印度洋上進行支援活動的護衛艦輪替交接。

日本決定再度延長對美軍的後方支援活動半年,做出此項決定後,今天首次派遣船艦前往印度洋執行任務。今天一早,一艘四千五百五十噸的護衛艦和一艘八千一百五十噸的補給艦,從神奈川縣橫須賀市的海上自衛隊橫須賀基地出航,共載有三百五十名自衛隊員配合執行支援任務。兩艘船艦預定於十二月中旬抵達印度洋,主要任務是要提供美軍燃料補給的支援。

日本海上自衛隊先後派遣前往支援美軍的船艦已達十九艘,日本仍決定繼續進行對美軍的後方支援。有反對人士認為,若是美軍攻打伊拉克,日本也就形同間接支援美軍攻打伊拉克。911125


NO:1079_24
內幕  於 2002/11/26 21:16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克什米爾印度教神廟遭攻擊,12死50傷
http://tw.news.yahoo.com/2002/11/25/international/bcc/3668053.html
一些回教武裝恐怖分子在週日晚間,衝進印屬克什米爾〔查摩地區〕著名的〔拉格胡納希〕神廟,向正在進行祈禱的印度教徒投擲了多枚手榴彈並開槍掃射。當地警方隨即出動了特種部隊,經過近三個小時的交火,才結束了這場恐怖攻擊。雙方至少有十二人在衝突中喪生、五十人受傷,其中有多人傷勢嚴重。

警方表示,除了少數恐怖份子逃走外,其餘都被擊斃,警方也已加強巡邏,要把這些殘餘恐怖份子找出來。此外,印度總理〔瓦巴依〕在得知衝突發生時,召開了內閣緊急會議,討論查摩地區的局勢,並下令國民警衛隊的特種部隊待命前往查摩地區增援。

〔拉格胡納希〕神廟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年的歷史。今年三月,這座神廟也遭到恐怖分子襲擊,當時有八人喪生。


NO:1079_25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27 17:28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1/200211271400155.html
英軍方加緊備戰俾隨時對伊展開軍事行動

(中央社記者韓乃國倫敦二十七日專電)英國軍方正在積極備戰,以便於伊拉克拒絕與聯合國武器檢查人員合作時,進行必要的軍事攻擊。

英國國會下院已於日前以四百五十二票對八十五票,擊敗自由民主黨所提要求軍方在未獲國會同意下不得出兵伊拉克的修正案。根據此一新發展,英國政府可以不用再於下院中討論就可以直接對伊拉克發動攻擊。

英國首相布萊爾曾表示,對伊拉克的戰爭,可能於數週內就會來臨。他說,如果伊拉克總統海珊敢聲稱沒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就是違抗聯合國的決議。海珊必須在十二月八日以前,列出伊拉克所擁有各種武器的細節。

英國國防大臣胡恩在國會下院報告時透露,英國軍方所使用的挑戰者二號坦克,將裝置過濾沙塵的裝置,以適合沙漠地區作戰。另外,英國的野戰醫院與救護車將提升裝備等級,一律配備能夠應付生化戰攻擊的裝備。胡恩並說,英國政府還將召集後備人員至前線工作,包括醫生、工程師以及信號手等。


NO:1079_26
內幕  於 2002/11/27 18:46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烏克蘭伊拉克雷達案扯出中國
http://www.epochtimes.com/b5/2/11/27/n249865.htm
【大紀元11月27日訊】據報導,調查烏克蘭是否向伊拉克出售雷達一事的英美調查人員現在把目光的焦點轉移到中國。有些報導說,烏克蘭賣給中國的四個雷達可能轉賣給了伊拉克。中國星期二(26日)否認了這種說法。
*調查人員懷疑中國*

美國之音26日報導,美國駐烏克蘭大使帕斯誇爾星期二說,中國“特別值得關注”。因為烏克蘭官員告訴調查人員說,一項在銷售合約裡禁止轉賣給第三方的 “最終消費者”標準條款 ,“在中國的要求下”被更改。烏克蘭被迫交出了它聲稱是合約中一項條款的複印本,但是字面上看不出有什麼更改。美聯社的報導,這就更令人懷疑中國向伊拉克轉移“索甲”雷達系統的動機。

*中國是否有牽連?*

帕斯誇爾說,美英調查組的報告已經交給聯合國安理會制裁伊拉克委員會,不過不清楚聯合國什麼時候會開始審議中國在雷達買賣中可能扮演的角色。中國星期二斷然否認了與交易有任何牽連,並表示沒有雷達系統的任何資料。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孔泉沒有說中國是否從烏克蘭購買雷達系統,他只說不存在中國把雷達系統轉給伊拉克的問題。

孔泉說:“在伊拉克問題上,中國政府一直是非常嚴格地履行聯合國安理會關於制裁伊拉克的決議。因此根本不存在什麼中國向伊拉克轉售雷達的問題。至於中國和烏克蘭的各個領域的關係,包括軍事領域的友好合作,符合國際慣例。同時我們雙方都是嚴格按照自己承擔的國際義務進行的。”

*四部雷達銷往中國*

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名常任理事國之一。有權否決安理會的行動。星期一,美國和英國的調查人員說,有可信的證據,顯示烏克蘭可能將雷達系統通過第三者轉給了伊拉克。在華盛頓和倫敦的外交壓力下,烏克蘭允許美國和英國的調查人員找到了據信烏克蘭生產的76部雷達中的72部。

烏克蘭政府說,其他四部銷售給了中國。但是,烏克蘭拒絕讓調查人員檢察有關的銷售文件。調查人員還懷疑烏克蘭是否公布了所有出廠的雷達系統。對烏克蘭售賣精密軍事武器給伊拉克的指控使得烏克蘭與美國和歐洲的關係變的惡劣。華盛頓凍結了對烏克蘭5千4百萬美元的援助。同時表示,如果指控被證實的話,還將凍結更多的援助。

目前,美國和其他國家部隊正準備和伊拉克作戰,因為他們擔心巴格達違反聯合國決議,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在打擊伊拉克時,空中力量極為重要。所以伊拉克雷達系統的改進和加強將會威脅美國的飛行員和其他戰鬥部隊。

(http://www.dajiyuan.com)


NO:1079_27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27 19:52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http://news.yam.com/cna/china/news/200211/20021127122093.html
三名蓋達組織疑犯明年初在港進行引渡聆訊

(中央社記者林麗明香港二十七日電)三名涉及恐怖活動而在香港被捕的蓋達組織疑犯,早前拒絕自願遣返美國受審,但行政長官董建華昨天授權同意在港進行引渡聆訊,案件將在明年初審理。

三名被告昨天被押解到東區裁判法院提訊,控方律師在庭上表示,已正式獲行政長官同意在港進行聆訊,案件將於明年一月六日進行五天的引渡聆訊。

法官表示,將於引渡聆訊時保留傳召海外證人的權利;而審訊主要涉及兩部份,包括決定是否有足夠證據將三名被告引渡返美受審,以及涉及政治層面問題。

辯方律師在庭外透露,審訊除了爭議是否有足夠證據引渡三名被告赴美受審外,還會要求確保三人在赴美受審後不會面對死刑,因有關引渡條例已有訂明。

三名被告為Syed Mustajab SHAH、Muhammed AbidAFRIDI,兩人為巴基斯坦籍,以及美國公民Ilyas ALI,他們年齡從五十四至五十七歲。三人於今年九月二十日在香格里拉酒店一房間內被捕,當時他們正與喬裝毒品專家的美國聯邦調查局臥底探員洽談毒品交易,他們提議以市值近六億港元的海洛英及大麻,要求換取四枚刺針式導彈。聯邦密探相信軍火是提供給賓拉登為首的蓋德恐怖組織所用。


NO:1079_28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28 21:16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1/2002112807208.html
布希總統指派季辛吉負責九一一恐怖攻擊調查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華盛頓二十七日專電)美國總統布希今天簽署設立一個十人獨立委員會調查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的立法,並且宣布由前任國務卿季辛吉主持預定在一年半內完成的此一調查工作。

布希表示,該委員會責任重大。「此一調查應當仔細研究所有的證據、根據所有的事實追查到底。我們必須查明每一項細節,並且記取九一一的每一項教訓。」

這位總統說:「此一委員會將協助我和未來的總統了解美國敵人的作法,以及我們面臨的威脅本質。」

他同時指出,季辛吉將為該委員會的工作帶來廣泛的經驗、清晰的思考和審慎的判斷。他說:「我相信在季辛吉博士的領導下,該委員會的工作將會徹底,提出的建議將會有所助益。」

曾經擔任尼克森與福特總統的國務卿、並且為結束越戰的努力贏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季辛吉表示,該委員會將完全以超黨派的立場工作,也會根據所有的事實追查到底,即使那些事實可能會使某些美國的盟邦感到尷尬。

季辛吉又說:「我們不受任何限制,我們也不會接受任何限制。」

布希總統原先以安全顧慮為由反對設立一個獨立委員會調查九一一恐怖攻擊。他當時表示,參、眾兩院情報委員會更適於處理敏感的資訊。

但是在紐約世界貿易中心與華府五角大廈遇害者的家屬極力要求進行一項獨立調查,白宮終於改變立場,並且與國會研擬設立一個調查委員會的折中立法,給予它十八個月的時間完成調查工作。國會是將設立九一一調查委員會事宜納入情報單位授權法案之中,布希總統今天在白宮將它簽署成為法律時,若干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罹難者的家屬應邀在場觀禮。


NO:1079_29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29 19:39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1/20021129124092.html
專家對卡達電台發表之賓拉登錄音存疑

(中央社記者鄒明智巴黎二十八日專電)法國國營第二電視台今天指出,兩星期前由卡達的「札吉拉」泛阿拉伯電視台播放的錄音帶並非奧薩瑪.賓拉登本人的談話。

法國第二電視台委託瑞士洛桑情報真偽辨識實驗室分析「札吉拉」電視台十一月十二日播放的錄音帶。該實驗室經過比較分析賓拉登過去錄製的二十多捲錄影帶後,得到最後這項否定的結論。其誤差率為百分之五。

卡達電視台所發表的錄音帶內容曾提到過去數個月來全球的恐怖暴力活動,包括法國軍隊在喀拉刺遭遇埋伏爆炸、印尼峇里島恐怖爆炸、以及莫斯科戲院擄人質事件。美國情報單位則認為可能是賓拉登談話錄製。洛桑實驗室的報告顯然與美國方面的辦識不相符,同時在英美聯軍轟炸阿富汗之後,再度引起世界懷疑賓拉登是否仍在人間。


NO:1079_30
Skywalker-Luke  於 2002/12/01 17:48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2/20021201100018.html
美政府警告美國人在東非可能遭到恐怖攻擊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華盛頓三十日專電)美國國務院今天發出警告說,它已接獲尚未得到證實的情報指出,美國公民可能在非洲東部成為恐怖分子行動的目標。類似最近在肯亞針對以色列人的恐怖攻擊,或許也會在毗鄰索馬利亞和衣索比亞的吉布地發生。

國務院同時再度警告美國公民不要前往葉門,因為它相信歐薩瑪•賓拉登的蓋達恐怖分子組織成員正藏匿在葉門的偏遠地區。

國務院今天在一項公開宣布中指出:「國務院相信吉布地是恐怖分子威脅也許已經增加的若干東非國家之一。由於此一威脅情報事關重大,國務院認為與美國公民分享此一情報是審慎的作法,這樣他們能夠對是否前往或是留在東部非洲作成消息靈通的決定。」

美國政府昨天也發出美國人可能在肯亞面臨更大危險的警告,但是並未建議他們暫勿前往觀光旅行。肯亞境內一家以色列人擁有的旅館二十八日遭到自殺炸彈攻擊,造成十六人喪生。在此一恐怖攻擊之前幾分鐘,搭載以色列觀光客的一架飛機在起飛後不久也曾遭到飛彈射擊。


NO:1079_31
Skywalker-Luke  於 2002/12/01 17:50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2/200212011540119.html
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成本可能高達二千億美元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華盛頓一日專電)華盛頓郵報今天報導,美國國會幕僚人員與華府智庫非正式估計,攻擊並且在戰後占領伊拉克的成本將在一千億至二千億美元之間。如果戰事拖延時日而海珊總統炸毀伊拉克的油田,大多數經濟專家相信此一戰爭的間接成本可能更高。

郵報指出,一九九一年波斯灣戰爭曾導致油價短暫攀升以及消費者信心下跌,促使美國陷入經濟衰退而剝奪了老布希總統當選連任的機會。

經濟學家一致認為,第二次伊拉克戰爭最不確定的成本是對更廣泛美國經濟的衝擊,只是這種成本難以量化。

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諾德豪斯估計,九一年波灣戰爭的間接成本約為五千億美元,是官方軍事支出金額的幾倍。第二次伊拉克戰爭的宏觀經濟衝擊,他估計可能在零與一兆美元之間,端視實際發生的情況而定。

儘管經濟與政治利害關係重大,這次若對伊拉克作戰將沒有老布希政府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後積極遊說盟邦分擔戰爭經費的行動,現任布希政府也一直拒絕公開討論發動新戰爭可能付出的代價。

郵報表示,老布希政府爭取盟邦分擔經費的結果,使美國納稅人為波灣戰爭支付了大約七十億美元|只是整個戰爭成本的一小部分。

眾議院預算委員會資深民主黨籍委員史普瑞特(南卡羅來納州)說:「如果我們能夠策劃一場戰爭,我們也應當能夠策劃支付戰爭費用的方式。上次我們得以把成本分攤給其他國家,這次我們勢必要自行承擔大部分的成本。應當有人追問此事對預算的衝擊。」

一位要求匿名的白宮官員表示,現在談論對伊拉克作戰的成本尚言之過早,因為布希總統還未決定使用武力。他又說,非正式的戰爭成本估計必須與任由海珊發展和擴散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可能無法計算的」政治、外交和經濟成本作一比較。

國會預算局與眾院預算委員會民主黨幕僚人員根據不同方法估計的結論是,動用二十五萬美國軍隊對伊拉克進行一場短暫、決定性的戰爭可能耗費四百四十億到六百億美元,遠低於一九九一年波灣戰爭的將近八百億美元(以現值計算)。但是拖延時日的戰爭成本可能高達一千億美元。

大部分專家相信,在大多數可能的情況下,一場新戰爭的直接軍事成本可能低於一九九一年,但是戰後占領伊拉克的成本將會更高。

布魯金斯研究所軍事經濟專家歐漢隆根據波士尼亞與科索伏的維持和平任務推算,美國可能會在初期每年分擔伊拉克多國維和武力的經費一百五十億至二百億美元,美國納稅人最後得付出五百億至一千億美元。

郵報指出,攻擊伊拉克加上維和武力的總成本在一千億至二千億美元之間,這與白宮經濟顧問林西今年九月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時估計的上限相符。但是白宮稍後表示那並非任何官方研究的估計。

如果此一戰爭成本在一千億至二千億美元,就歷史來說仍是花費不多的。由於美國經濟的成長,戰爭的成本愈來愈低,至少對美國消費者是如此。美國經濟規模高達十兆美元,第二次波灣戰爭的成本將占每年國內生產毛額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遠低於越戰的百分之十二、韓戰的百分之十五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百分之一百三十。

以大約一年二兆美元的聯邦預算來衡量,此一戰爭的成本將占國內生產毛額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

眾議員史普瑞特說:「你必須自問這筆錢將從那裡來?雖然此一戰爭的成本顯然不超出我們的能力範圍,它們超出預算的能力範圍。要記住的是,這是在我們失去對預算控制的時候。」一九九一年美國納稅人支付了波灣戰爭軍事成本的大約百分之十二,其餘費用是由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德國和日本等國家分攤,但是預料這些國家這次都不會踴躍捐輸。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2/200212011600122.html
紐約時報報導指稱美在波灣建立攻伊指揮中心

(中央社記者張聲肇紐約一日專電)紐約時報今天在頭版報導,美國軍方正在卡達歐哈市一個防衛森嚴的軍事基地裡面建立新的指揮中心,供作攻打伊拉克的主要總部。

美國預定十二月在這個軍事基地舉行一個大型軍事演習,名稱定為「內視」 (Internal Look),可是時報說,這不是平凡的演習。

它引述美國官員說,這將是同一類型的演習首次在本土之外舉行,演習的指揮與管制程序,和將來攻打伊拉克戰爭所採用的程序,完全一樣。

報導說,中央指揮部指揮官法藍克斯將軍(Gen.Tommy R. Franks)預計一週內將抵達卡達(Qatar),參加這項演習。美國中央指揮部正派遣約七百五十名官兵前往卡達,報導說。

時報引述西方國家官員說,美國還沒正式詢問卡達,是否准它從該國指揮攻伊戰爭,目前美國的官方說詞是,它只是在加緊軍備,同時在等看看伊拉克會不會好好的交代它的武器部署位置、是不是和聯合國武檢人員充分合作。

時報說,卡達和其他波灣地區國家一樣,很擔心美國攻打伊拉克的話,阿拉伯世界將作何反應,也希望戰爭可以避免。

卡達依賴美國保護甚於其他波灣地區國家,因為它人口只有七十五萬,多年來一直生活在沙烏地阿拉伯的陰影下,一九九零年八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更嚇壞了卡達人民,他們認為如果伊拉克入侵沙烏地,沙烏地人無法自保,也會邀請美國人保護,他們自己更需要超級強國的保護,時報說。

報導引述美國軍官說,演習十二月中結束後,法藍克斯將軍和幕僚即返國,除非和伊拉克關係變得更緊張。伊拉克十二月八日得交出大型殺傷武器的發展計畫報告,美國和友邦一邊審閱,同時美國將進行是項演習,已成定局。

就算法藍克斯等人離開指揮中心,這個前進指揮所仍將存在,以備不時之需。誠如一名軍官所言,有必要的話,「我們只需跳進飛機,就可回到那兒。」該軍事基地名稱是「賽力亞」(As Sayliyah),卡達另有一個空軍基地,叫做巫德伊德(Al Udeid),是卡達於一九九六年特別建來吸引美國進駐的基地。美國另在巴林、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等國也有不同軍種的指揮所。


NO:1079_32
Skywalker-Luke  於 2002/12/01 22:53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2/200212012240239.html
英美聯軍戰機攻擊伊拉克南部防空通訊設施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一日專電)據美軍中央指揮部聲明表示,自波斯灣地區起飛的英美聯軍戰機,當地時間今天上午十一時三十分(台北時間下午四時三十分)巡邏伊拉克南部禁航區時,投下精密導引武器攻擊地面防空通訊設施。

聲明中未說明多少防空設施遭到攻擊,僅表示,聯軍戰機是在遭遇伊拉克地面砲火攻擊後,基於自衛原則,對位於巴格達東南方兩百七十二公里的塔利勒地區至東南方三百八十四公里的波斯灣港埠巴斯拉之間的防空設施進行反擊。

聲明說,反擊戰果仍在評估當中。

據聲明表示,這是巡邏伊拉克南部禁航區的聯軍戰機,自上月二十三日以來首次遭遇伊拉克地面砲火攻擊。

美國稍早警告說,伊拉克繼續對在禁航區執行聯合國決議的聯軍戰機進行敵對挑釁,顯示伊拉克政府無意遵守聯合國決議。但伊拉克不承認英美兩國片面劃定的禁航區。一九九一年波斯灣戰爭結束後,包括伊拉克北緯三十四度以南以及伊拉克北緯三十六度以北地區,為英美聯軍劃為南北兩個「禁航區」,由駐守土耳其東南部基地及波斯灣地區的聯軍戰機負責巡航,禁止伊拉克軍隊越區攻擊北部庫德族及南部什葉派的反沙丹.胡笙勢力。


NO:1079_33
Skywalker-Luke  於 2002/12/02 23:14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2/200212022300559.html
美軍歐洲指揮部稱伊拉克攻擊英美聯軍戰機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二日專電)據美軍歐洲指揮部聲明,自土耳其東南基地起飛的英美聯軍戰機,今天在伊拉克北部禁航區例行巡邏時,遭遇伊拉克地面砲火攻擊,聯軍戰機基於自衛原則,投下精密導引武器反擊地面一座防空系統。

在傳送至中央社的聲明中,美軍歐洲指揮部表示,聯軍戰機反擊的防空系統位於伊北摩蘇勒東方約十六公里。

聲明未說明聯軍戰機是否擊中目標,僅表示所有戰機安全返航。

昨天稍早,自波斯灣地區起飛的英美聯軍戰機巡邏伊拉克南部禁航區時,也遭到伊拉克地面防空砲火攻擊,聯軍戰機隨即對巴格達東南方兩百七十二公里的塔利勒地區至東南方三百八十四公里的波斯灣港埠巴斯拉之間的防空通訊設施,投下精密導引武器反擊。

稍後,伊拉克官方新聞社指控西方戰機攻擊了巴斯拉附近一座石油公司,造成四名平民喪生,多人受傷。

但美軍指揮部否認曾攻擊伊拉克石油公司。 

美國稍早警告說,伊拉克繼續對在禁航區執行聯合國決議的聯軍戰機進行敵對挑釁,顯示伊拉克政府無意遵守聯合國決議。但伊拉克不承認英美兩國片面劃定的禁航區。一九九一年波斯灣戰爭結束後,包括伊拉克北緯三十四度以南以及伊拉克北緯三十六度以北地區,為英美聯軍劃為南北兩個「禁航區」,由駐守土耳其東南部基地及波斯灣地區的聯軍戰機負責巡航,禁止伊拉克軍隊越區攻擊北部庫德族及南部什葉派的反海珊勢力。


NO:1079_34
Skywalker-Luke  於 2002/12/03 20:10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2/20021203080012.html
布希強調必要時會採取行動解除伊拉克武裝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華盛頓二日專電)美國總統布希今天指出,聯合國武器檢查人員也許已重返伊拉克執行任務,但是這並不代表海珊總統準備完全解除武裝。他再次強調,使用武力對付伊拉克只是最後的手段,但是他會在必要時採取行動解除海珊的武裝。

在聯合國決議案規定伊拉克在十二月八日以前交代其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下落的期限逐漸接近之際,布希表示懷疑海珊會遵守聯合國解除其武裝的要求。

布希指出,伊拉克繼續射擊在禁航區巡邏的英美戰機,也已在向聯合國發出的訊息中表示挑釁。

這位總統說:「截至目前,跡象並非令人鼓舞。一個射擊美國與英國飛行員的政權不會走上遵守規定的道路。一個發出信函充滿抗議與虛假的政權不會走上遵守規定的道路。」

布希表示,聯合國規定伊拉克在十二月八日以前徹底交代其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與相關的飛彈計畫,海珊可作出選擇。海珊的交代「必須是可信而完整的,否則這位伊拉克獨裁者會再度向全世界證明他已選擇不改變他的作為」。

布希總統是在五角大廈簽署國防支出法案時發表前述談話。他強調:「戰爭是對抗威脅的最後選擇,然而拒絕承認以及不理會危險的短暫和平只會是更廣泛戰爭和更大恐怖的前兆。」他警告巴格達說:「檢查人員不是在伊拉克與海珊玩捉迷藏的遊戲。...檢查人員的責任只是證實(伊拉克)自動、完全解除武裝的結果。提供此一證據是海珊的責任。」


NO:1079_35
內幕  於 2002/12/04 08:08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伊拉克船隻向科威特海岸防衛巡邏艇開火
(http://www.dajiyuan.com)
--------------------------------------------------------------------------------

【大紀元12月3日訊】(法新社科威特市三日電) 科威特內政部在一項聲明中表示,一艘伊拉克船隻在科威特北部的瓦巴島附近,向兩艘科威特海岸防衛隊的巡邏艇開火。
這項聲明中指出,﹁一艘伊拉克的船隻,在科威特的瓦巴島附近向科威特海岸防衛隊的船隻開火﹂。

它又說,這起事件是於科威特船隻在北部地區巡邏時發生的。

聲明中說,在開火事件中,沒有傳出死亡,但這兩艘科威特巡邏艇卻因此相撞,有一名海岸防衛隊人員受輕傷。

科威特海岸防衛隊常在科威特的領海中遭遇伊拉克的船隻,而科威特經常都會命令伊拉克的停船並登船檢查。

伊拉克一再指控科威特在波斯灣海域對伊拉克船隻從事的﹁海盜行為﹂。伊拉克於一七九九0年侵略科威特,並佔領科威特長達七個月。

而科威特經常會宣布攔截到伊拉克載運違反及禁運貨物的船隻。聯合國自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後即對伊拉克實施禁運。

(http://www.dajiyuan.com)


NO:1079_36
內幕  於 2002/12/04 08:09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情報顯示:恐怖份子曾打算攻雪梨奧運
http://tw.news.yahoo.com/2002/12/03/international/bcc/3683406.html
東南亞情報人士指出,和凱達有關的恐怖份子,一度想攻擊公元兩千年的雪梨奧運,但後來又打消計劃。

新加坡海峽時報引述消息人士的話說,印尼〔回教祈禱團〕曾經挑選、訓練了一批人準備在雪梨奧運時,發動攻擊。但這項計劃遭到組織內的澳洲領導人否決,因此胎死腹中。

〔回教祈禱團〕九六年在澳洲的雪梨、伯斯及墨爾本成立分支。


NO:1079_37
老頭  於 2002/12/05 01:51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土國允許美國在對伊戰爭時使用領空和基地
PF5F3305.CAP *
12/04/02 23:46:52
土國允許美國在對伊戰爭時使用領空和基地
(中央社安卡拉四日法新電)土耳其將允許美國飛機在
對伊拉克戰爭時飛越其領空和使用在土耳其的基地,但
由於土國國內對伊拉克政策的意見分歧,所以對提供進
一步的協助問題仍持審慎態度。

NO:1079_38
Skywalker-Luke  於 2002/12/05 11:04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2/200212050013.html
布希指控蓋達組織涉及肯亞兩次恐怖攻擊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華盛頓四日專電)美國總統布希今天表示,他相信蓋達恐怖分子組織涉及上週肯亞境內以色列目標遭到兩次攻擊的事件。

布希表示:「我相信蓋達涉及非洲肯亞的炸彈攻擊。我相信蓋達憎恨自由。我相信蓋達會在他們能夠行動的任何地方進行攻擊以擾亂社會,這正是我們在追捕(蓋達分子)的原因。」

這位總統強調,他會繼續此一追捕行動直到蓋達恐怖分子組織瓦解,並將其所有成員繩之於法為止。他又說,國際反恐聯盟已有「緩慢但是確實的」進展。

布希說:「自由世界認清我們全都面臨的威脅,因此我們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團結一致切斷(恐怖分子的)財源、分享情報、並將(惡)人繩之於法。我們生活在一個危險的世界裡,因為還有恐怖分子逍遙法外。」

布希明天在白宮與肯亞總統會晤時預料將會討論肯亞兩次恐怖攻擊的調查情形。

美國官員一直認為有理由相信蓋達在肯亞恐怖攻擊中扮演了某種角色。三名自殺炸彈攻擊者上週四駕車衝進孟巴薩附近以色列人擁有的一家旅館,造成十六人喪生。在此事幾分鐘之前,自孟巴薩機場起飛的一架以色列客機幾乎被兩枚飛彈擊中。

一名未具名的美國官員二日指出,攻擊前述以色列客機使用的俄製飛彈發射器,似乎與今年六月試圖在沙烏地阿拉伯擊落一架美國戰鬥機使用的發射器屬於同一批。

肯亞警方表示,他們再逮捕三名男子,其中兩名肯亞人是由於飛彈射擊以色列客機事件而遭到偵訊。截至目前,肯亞警方已因兩次恐怖攻擊拘押十三人。肯亞官員說,第三名在押的男子告訴他們,他曾在上個月把一輛汽車賣給兩名阿拉伯裔男子。咸信那輛車被用來安裝炸藥攻擊孟巴薩的旅館。


NO:1079_39
Skywalker-Luke  於 2002/12/05 11:04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2/200212050014.html
美拒絕接受伊拉克沒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說法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華盛頓四日專電)美國今天斷然拒絕接受伊拉克聲稱它並沒有任何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說法。在此同時,布希總統指出,目前預言聯合國的伊拉克武器檢查工作會成功或失敗尚屬過早,但是伊拉克總統海珊必須解除武裝。

聯合國官員表示,在伊拉克的武器檢查工作似乎進行順利,伊拉克方面似乎也相當合作。但是布希總統提醒世人勿過早斷言,他說:「在欺騙十一年之後,我們作此(武器檢查)才五天的時間。」

布希強調:「此一過程才剛開始,全世界很快會確定海珊是否會做到我們的要求,也就是為了和平完全解除武裝。」

他指出,美國人與全世界都不會再容許海珊試圖與國際解除其武裝的要求「玩遊戲」。他說:「這不再是﹃我會說一套做另一套﹄的一種遊戲。我們期望他解除武裝,現在就看他怎麼做,時間會證明他是否願意這麼做。」

此外,白宮發言人佛萊謝表示,美國相信伊拉克繼續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聯合國早先進行的檢查都已證明伊拉克過去否認它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說法是不實的。

佛萊謝又說,伊拉克依照聯合國決議案規定在八日以前提出報告交代其武器計畫的實際情況後,聯合國的武器檢查工作將會增加,因為伊拉克提出報告只是「一項過程的開端」。伊拉克今天稍早時曾說,它提出的報告不會承認它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NO:1079_40
內幕  於 2002/12/05 19:11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布什總統授權中央情報局格殺美籍基地成員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2月5日訊】美國官員表示,根據布什總統對反恐戰爭作出的規定,中央情報局有權在海外合法攻擊或格殺為基地組織效力的美國公民。
 
世界日報12月4日引述美聯社報道﹐官員還指出,必須在別無他法時,這項授權才能派上用場,也就是說,發動軍事類型攻擊之前須經執法人員努力,但無效果。
布什總統在九一一攻擊發生後簽署的一份秘密文件,給予這項授權。該文件下令中央情報局秘密攻擊全球各地的恐怖分子,即使美籍公民也不能例外。
 
要求匿名的官員們說,當基地分子是美國公民時逮捕及訊問是較好的作法。至於是否攻擊美國人的決定,將由最高階級決定,可能是總統親自裁奪。
 
中央情報局已在此規定下,格殺了一名美國人,雖然美國官員堅稱此人並非原先攻擊目標。中央情報局的 Predator 無人飛機11月3日對葉門境內一車子的凱達分子發射飛彈,目標是基地在葉門的幹部哈瑞希(Qaed Salim Sinanal-Harethi)。葉門當局曾設法拘留他,但沒有成功。
 
後來中央情報局發現,車內還有一名葉門裔美國人德威希(Kamal Derwish)也被炸死。布什政府表示,在此情況下殺了美國人並不違法。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賴斯在案發後表示,這是總統授予官員們的權力。
 
美國回教協會水牛城分會副主席奧本納堅稱,聯邦政府並沒有證據顯示德威希有罪,不該殺害無辜。(http://www.dajiyuan.com)


NO:1079_41
Skywalker-Luke  於 2002/12/06 08:46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2/200212060008.html
布希總統:攻伊戰爭是否爆發取決於海珊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華盛頓五日專電)美國總統布希今天指出,未來是否會爆發一場攻打伊拉克的戰爭,取決於伊拉克領袖海珊,「以及他是否選擇解除武裝」。

布希總統是在白宮向記者介紹肯亞總統與衣索比亞總理而答覆提問時,作以上表示。

在此同時,白宮強調,儘管巴格達一再否認,布希總統指控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是有確鑿證據的。官員說,除非握有足夠的證據,總統不會作此指控。

布希一再宣稱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並且決心使用它們。但是巴格達堅稱,它沒有貯存任何生物、化學或核子武器,也會在預定八日以前向聯合國提出的報告中強調這一點。

白宮發言人佛萊謝駁斥伊拉克否認的說法指出,布希總統和國防部長倫斯斐不會直率宣稱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除非他們握有支持此一說法的確鑿根據。

佛萊謝表示,伊拉克正在試圖誤導全世界。他說,巴格達已欺騙和撒謊成性,美國也握有證明伊拉克確有發展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計畫的證據。這位白宮新聞秘書說,美國已將此一證據交給在伊拉克執行任務的聯合國武器檢查人員。但是他拒絕詳細說明。


NO:1079_42
Skywalker-Luke  於 2002/12/10 20:55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2/200212100045.html
荷蘭發現蓋達組織招募「聖戰」志願軍

(中央社記者鄒明智巴黎九日專電)依荷蘭內政部今天發布的消息指出,蓋達恐怖組織網在荷蘭活動積極,在清真寺、咖啡館甚至監獄內到處招募青年志願軍,為對美國等西方國家展開「聖戰」作準備。

荷蘭內政部今天向國會提出上述專案調查報告,指恐怖組織在荷蘭活動增加,已到令人憂慮的地步。報告指出,向回教徒社群招募青年志願軍的行動顯示,伊斯蘭教激進派正在荷蘭社會祕密建立基地。

荷蘭內政部長瑞姆克斯公開向回教清真寺主持人、教長、長老及回教家長提出要求,說明恐怖組織這項招募「聖戰」志願軍的事實真相。

上個月在鹿特丹接受審判,分別屬於法國籍及阿爾及利亞籍的兩名恐怖份子,就是被告計劃爆炸美國駐巴黎大使館。審判期間,蓋達組織揚言要對荷蘭展開報復行動,曾使治安單位草木皆兵,加強偵防工作。

該項由情治人員提出的報告指出,荷蘭並非唯一被恐怖組織盯上的西方國家,恐怖組織招募人員相當成功,其對象有合法及非法移民,其中以摩洛哥裔的青年最多,有數十名恐怖主義「生力軍」正接受「聖戰」訓練,象徵伊斯蘭恐怖主義對西方國家的威脅,越來越嚴重。這項報告又說,回教徒發動「聖戰」是指對抗伊斯蘭教的敵人,目前被列為「聖戰」對象的有美國、以色列、英國、及法國,荷蘭可能將被列為主要對象。


NO:1079_43
Skywalker-Luke  於 2002/12/11 19:57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212/20021211112003.html
被西班牙扣押的貨輪中發現疑似北韓飛彈

(法新社華盛頓十日電) 美國今天說,西班牙海軍在阿拉伯海攔截一艘貨輪,並在船上沒收一批飛毛腿飛彈,一般認為,這批飛彈是北韓所有。美國官員說,美國調查人員現在已登船檢查這批船貨。

國務院發言人布萊克女士說:﹁在多國小組的搜尋行動中,我們發現這批飛毛腿飛彈,一般認為它們來自北韓。﹂

﹁在未來的行動中,我們將與其他國家政府合作。我們尚未最後確定這批貨計畫送往的地點。﹂

不願透露姓名的國務院高級官員說,這批貨的目的地﹁很可能是葉門﹂,雖然有推測指稱,它們要被送往伊拉克,但是並沒有證據支持此一說法。

伊拉克在一九九一年波斯灣戰爭中曾使用飛毛腿飛彈攻擊以色列與沙烏地阿拉伯。

西班牙政府消息人士說,這艘船載運了十二枚飛毛腿飛彈,它們被藏在一批水泥下。

西班牙國防部長楚里約十一日將召開記者會發表詳細情況。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引述美國國防部官員的話說,這艘船並沒有懸掛國家旗幟,但它是由北韓出發。

據報導,名為SO SAN的這艘船離開北韓後就受到美國情報單位的監控。有線電視新聞網引述一位西班牙官員的話說,九日西班牙海軍必須開槍才使這艘貨輪停下。

美國總統布希一直認為,北韓與伊朗、伊拉克都是﹁邪惡軸心國家﹂,它們在世界各地傳布毀滅性武器。

華府長期以來一直指控北韓是世界上飛彈技術的主要出口國,最新的這起事件必然進一步損害雙方關係。

http://news.yam.com/photo_news/afp/images/200212/M20021211112003.jpg


NO:1079_44
Skywalker-Luke  於 2002/12/12 11:55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212/20021212033503.html
美國已同意放行讓被查扣貨輪運交飛彈給葉門

(法新社沙那十一日電) 葉門政府發言人今天說,在葉門當局強烈抗議西班牙軍艦攔截一艘載運葉門訂購的北韓製飛毛腿飛彈要前往葉門的貨輪的行動後,美國已同意放行,讓這艘貨輪運交這批飛彈給葉門。

這位葉門政府發言人說,美方是在葉門總統沙雷和美國副總統錢尼進行電話會談後,做此決定。

這是美方的重大讓步。美方曾派出調查人員調查此事,並指控其所認為的﹁流氓國家﹂北韓的此一非法武器擴散行為。

稍早,白宮發言人麥克雷蘭雖為西班牙軍艦本月九日攔截上述貨輪的行動辯護,聲稱這是國際反恐行動的一部分,但他承認,葉門是﹁全球反恐戰爭中的友邦和夥伴﹂。

在最近幾個月,葉門當局曾給予美方在葉門境內極大的行動自由,以打擊藏身於葉門部落地區的蓋達恐怖組織成員,包括在今年十月允許以遙控飛彈攻擊六名被追緝的嫌犯。

http://news.yam.com/photo_news/afp/images/200212/M20021212033503.jpg


NO:1079_45
內幕  於 2002/12/12 18:52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美國會議員說蓋達組織可能接受外國政府幫助
(http://www.dajiyuan.com)

【大紀元12月12日訊】(法新社華盛頓十一日電) 調查九一一事件之前美國情報作業疏失的美國國會聯合情報委員會報告說,主導對美國發動九一一攻擊的蓋達恐怖組織,可能接受外國政府的幫助。
領導國會聯合情報委員會進行調查的參議員葛蘭姆說,九一一恐怖攻擊悲劇中,﹁最重要、也是最不為人知的一環﹂,就是外國政府對恐怖組織的支持。

記者詢問何以十九個不大會講英語的外國人,竟然可以計劃執行如此周密的劫機攻擊行動,在紐約與華盛頓造成約三千人喪生的慘劇,葛蘭姆回答將之歸咎於外國提供協助。

葛蘭姆說:﹁這可能與某些外國政府或某一個外國政府提供協助有關﹂,他警告說,這種情況可能再度發生。

共和黨參議員薛爾比坦承,情報作業上存在許多疏失漏洞,有待亡羊補牢,盡速改善。

國會聯合情報委員會今天公布調查報告中解除機密的部分,薛爾比說:﹁我們做的尚不完整。我們必須繼續追查他們的財源,直到水落石出。﹂

這兩位國會議員都不願指明任何一個特定政府,不過,薛爾比抨擊沙烏地阿拉伯提供金錢給一些慈善機構,最終卻流入恐怖份子的口袋裡。

他說:﹁他們不能支持那些贊助恐怖份子的慈善機構,然後又自稱是我們的友邦。﹂(http://www.dajiyuan.com)


NO:1079_46
Skywalker-Luke  於 2002/12/12 23:39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2/200212120270.html
傳蓋達恐怖組織以南非為藏匿處所

(中央社記者張哲雄約翰尼斯堡十二日專電)據報導蓋達恐怖組織(al-Qaeda)以南非為藏匿處所,南非情報部門對此一報導不予證實,也不否認。

南非公民報今天指出,美國媒體本週稍早報導,有日增的證據顯示,蓋達已在南非存在,特別是在上月間肯亞遭恐怖攻擊之後更加明顯。

美國及南非的執法官員日益擔心,回教極端份子,包括蓋達組織,正在使用南非作為安全的匿藏地點。

報導指出,包括蓋達在內的各回教集團,經由南非洗錢、走私黃金、鑽石及現金。

南非情報部發言人丹尼爾斯(Lorna Daniels)說,情報部知道有此報導,但他拒絕證實,也不予否認。

尼爾斯僅說,南非的安全單位已全面警戒,以應付任何恐怖威脅,並與國際情報機構合作,繼續根絕恐怖主義。

南非最大反對黨民主聯盟懷疑南非搜集情報的能力;發言人史瓦特(Paul Swart)說,在南非有數以百萬計的非法外國人,極端份子很容易進入南非。新國家黨則指出,極端集團利用南非為基地,對南非是一個壞的消息,將影響投資人前來南非投資的意願。


NO:1079_47
Skywalker-Luke  於 2002/12/13 18:49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2/200212130156.html
北韓抨擊美國攔截運導彈商船乃海盜行為

(中央社記者姜遠珍漢城十三日專電)北韓外務省發言人今天抨擊道,「我(北韓)貿易貨輪『西山號』依據合法貿易契約,與葉門進行導彈零組件及建築材料的供貨活動,美國在光天化日之下侵犯此一船隻,乃屬嚴重侵害國家主權之無法容忍的海盜恐怖行為。」

平壤當局強調,「我們雖然明知我們的貿易貨輪一直受美國軍事情報當局的監視與追蹤,但,我們卻仍循著原定計畫與航路前進而未曾停止,我們的貨輪是在符合國際法與國際慣例的所有航行條件下,循著公認的航路運航著。」

北韓外交部發言人抨擊道,「雖然這點美國比誰都心知肚明,但,卻仍按其計畫進行了軍事挑釁,充分凸顯了美國布希政府打壓朝鮮(北韓)的政策已達到了極點,美國的此一行為,可謂典型的國家恐怖行為。」

北韓強調,「美國必須就此寡廉鮮恥的海盜行為公開道歉,並對我船員及貨輪所造成的精神與物質上的損傷,給予相應的補償。」

北韓外交部發言人指責道,「與我們有正常邦交的西班牙,竟盲目的聽從美國黨徒的唆使,甘願淪為其海盜屬下,簡直是有失其體統的事,不禁令人深感遺憾與失望。」西班牙海軍當局將這艘北韓貨輪及二十一名水手移交給美國海軍當局後,葉門總統薩利致電美國副總統錢尼,抗議美國海軍在公海上攔截並扣押葉門向北韓訂購的飛毛腿導彈後,被美國海軍扣押十五枚飛毛腿導彈已運往葉門,而被扣押的北韓貨輪及二十一名水手也獲放行。


NO:1079_48
Skywalker-Luke  於 2002/12/13 19:12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212/20021213135003.html
布希對伊拉克和北韓採取不同政策提出辯護

(法新社華盛頓十三日電) 美國總統布希昨天否認他對所謂﹁邪惡軸心﹂國家北韓和伊拉克的軍事問題採取雙重標準,採用截然不同的政策。

美國正推動外交努力謀求孤立北韓,同時警告伊拉克如不解除武裝,將對伊拉克動武,布希總統採取雙重標準的問題已一再被提及。

北韓稍早發出簡短警告,準備重啟核子反應爐,使得美國對北韓與伊拉克的政策再度受到注目。

布希總統在美國廣播公司準備今天播出的一項訪問談話中說:﹁我希望美國人民開始思考我們以不同的方式處理每一個問題。﹂

布希總統在平壤宣布準備重啟核子反應爐之前,在前天預錄的訪問談話中說:﹁換句話說,不是每一個問題都有軍事反應的潛在必要。維持和平的方式可透過外交壓力和透過我們目前在朝鮮半島推動的聯盟等方式。﹂

批評布希總統的人以美國對伊拉克和北韓的顯然矛盾政策為議題,指責布希政府對伊拉克採取強硬政策只是一種藉口,目的在完成推翻海珊政權的未完成志業。

不過,甚至在保守外交界裡的最急進人士,他們也有一種體認:那就是對北韓發動戰爭是無法想像的。

雖然五角大廈的作戰計劃人員宣稱有信心,美國可以很快打敗伊拉克,而且傷亡程度可以忍受,不過對受過傷害和復仇心重的北韓採取軍事行動的可怕景象,讓這些作戰計劃人員不得不再三考慮。

北韓領袖金正日可以調動一百萬常備軍人和一萬門大砲和飛彈投入戰場,這可能使得漢城在短時間內死傷慘重和遭到大肆破壞。

漢城地區的人口有一千多萬人,而且距離非軍事區只有四十五公里左右。同時,三萬七千名駐韓美軍是南韓防範北韓侵略的保証,對北韓動武將使得駐韓美軍也陷在火線上。

因此,軍事選擇,甚至只限於攻擊北韓核電廠的有限目標,也都受到質疑,因為北韓可能視任何這種攻擊行動為宣戰。

http://news.yam.com/photo_news/afp/images/200212/M20021213135003.jpg


NO:1079_49
Skywalker-Luke  於 2002/12/13 19:29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2/200212130196.html
美中情局長泰內特表示蓋達組織仍是嚴重威脅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華盛頓十三日專電)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泰內特表示,儘管在反恐戰中蓋達組織已遭到幾次重大打擊,布希政府認定的九一一恐怖攻擊主要嫌犯歐薩瑪•賓拉登領導的蓋達組織,仍是一個嚴重的威脅。

「華盛頓郵報」今天刊出路透社的報導說,泰內特十一日在華府智庫尼克森中心發表演說指出:「情報資訊告訴我們,蓋達領導階層最近因受創頻頻而頗亂了陣腳,乃採取更多防備措施。但是我們必須明白,此一威脅目前並未稍減。」

自去年十月美國在阿富汗展開反恐戰以來,已有幾名蓋達高層人員被俘或遭格斃,但是咸信賓拉登仍在人世。

泰內特指出,蓋達組織在最近峇里島、科威特與肯亞城市蒙巴薩遭到恐怖攻擊的同時發表錄影帶,旨在加強蓋達新召募人員的士氣。他說:「我們必須向蓋達可能召募的人員顯示,蓋達在各方面都已一蹶不振。如果我們不能將他們徹底消滅,我們必須讓他們不斷逃竄。」

由於參、眾兩院聯合情報委員會十一日發表的九一一調查報告,批評泰內特和中央情報局在恐怖攻擊之前有情報疏失,泰內特在演說中為中情局打擊蓋達組織的表現辯護說,中情局在九一一恐怖攻擊之前,一直在重創蓋達的基層組織。參院情報委員會首席共和黨籍委員薛爾比,甚至指控泰內特主持中情局期間,犯下比中情局歷任局長更重大的過錯。


NO:1079_50
Skywalker-Luke  於 2002/12/15 00:11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2/200212140155.html
報導稱美國已拒絕接受伊拉克交代武器的聲明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華盛頓十四日專電)華盛頓時報今天報導,布希政府昨天已拒絕接受伊拉克對其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所作的交代說,華府認為巴格達提出的一萬二千頁聲明並不完整。

這家保守派報紙指出,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包潤石表示:「我們知道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並且計畫製造更多(這些武器),未列入該文件中的資料也許和文件中列述的同樣重要。」

正在自行分析伊拉克交代聲明的白宮,拒絕在聯合國首席武器檢查人員布里克斯十九日向安全理事會提出簡報之前評論伊拉克此一聲明。

但是參議院情報委員會首席共和黨籍委員薛爾比稱伊拉克提出的聲明是「一份假報告」。這位阿拉巴馬州參議員說:「我不知道你如何能夠相信它的任何內容。」

即將接任參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的印第安那州共和黨籍參議員魯加,形容伊拉克武器檢查是對反對干預伊拉克的國家的一種「姑息手段」。

魯加在華府告訴記者說,不被告知伊拉克的生物與化學武器貯藏在何處,「對於這些人(武檢人員)完成工作的能力不會有很大的信心」。

伊拉克堅稱它沒有任何生物、化學或核子武器,也沒有製造那些武器的任何計畫。

國際原子能總署署長艾巴拉迪也批評伊拉克的交代說,伊拉克所提聲明中有關核子武器的二千一百頁內容大部分是「我們過去已有的資料」,他希望目前正由阿拉伯文翻譯的大約三百頁聲明中會有新資料。

但是艾巴拉迪指出,在伊拉克的檢查人員可能需要一年的時間來確定伊拉克是否已沒有核子武器。他呼籲世人耐心等待檢查人員完成工作,「因為如果成功,這是確保伊拉克解除武裝的最佳方法」。華盛頓時報表示,這似乎與美國希望迅速確定伊拉克是否遵守聯合國要求它解除武裝的立場不符。


NO:1079_51
Skywalker-Luke  於 2002/12/15 22:40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2/200212150109.html
英國警方逮捕六名恐怖集團成員

(中央社記者韓乃國倫敦十四日專電)倫敦蘇格蘭警場的一位發言人今天宣佈,警方於三天前逮捕了六名恐怖集團份子,其中一人是英國人,其餘五人是土耳其人。

這六人年齡在二十六歲至三十八歲之間,其中有兩人是女性,他們屬於一個叫做DHKP-C的恐怖組織;這個組織是左派的「土耳其人民解放黨」的一個分支。警方在倫敦與伽郡的數個地點將他們逮捕。

根據英國警方的資料顯示,DHKP-C組成於於一九七八年,成員信奉馬克斯主義,強烈反對美國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其經費主要來自搶劫銀行以及在西歐國家進行勒索。

自從一九八○年代起,此一組織經常以現任及已退休的土耳其軍事與安全部門官員為攻擊目標。在波斯灣戰爭後,該組織曾暗殺兩名美國軍方合約承包商,並殺傷一名美國空軍軍官。一九九二年該組織曾以火箭攻擊伊斯坦堡的美國領事館。這六名恐怖集團成員將於十六日在倫敦一處地方法院出庭應訊。


NO:1079_52
內幕  於 2002/12/16 08:24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恐怖首腦名單出爐 布什批准CIA格殺勿論

http://www.dajiyuan.com)
【大紀元12月15日訊】(法新社華盛頓十五日電)據紐約時報報導,白宮已經擬定一份恐怖份子首腦的名單,中央情報局(CIA)有權格殺榜上人物。
軍方及情報機構的高級官員說,這份先前沒有曝光的中央情報局名單,包含了蓋達組織的重要首腦,如歐薩瑪.賓拉登和他的主要副手薩瓦里,以及與蓋達組織掛勾的恐怖組織組織其他重要人物。

一名官員告訴紐約時報說,名單上大約二十多名恐怖首腦,代表了全球恐怖份子之中的﹁罪大惡極者﹂。

據紐約時報說,布什總統已經下達書面文件給中央情報局,授權該局每次執行任務時無須另外尋求批准即可追捕和狙殺恐怖份子。

時報指出,中央情報局已經擴大活動範圍,正在傳統戰場以外的地區,例如葉門等地獵殺和追緝蓋達份子,擬定這份秘密名單正是此項任務的一部份。

該報又說,將某人列入名單所根據的明確標準是什麼,目前仍不清楚,只知道名單定期更新。
(http://www.dajiyuan.com)


NO:1079_53
Skywalker-Luke  於 2002/12/18 19:14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212/20021218170504.html
美國即將宣布伊拉克違反聯合國決議案

(法新社華盛頓十八日電) 紐約時報今天說,美國即將宣布伊拉克違反聯合國要求它公布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決議案,不過美國不可能立刻對伊拉克動武。

紐約時報引述美國高級官員的話說,美國對伊拉克於本月稍早交給聯合國的一萬二千頁報告的評斷,將在明天宣布,同時,聯合國武器檢查人員布里克斯對伊拉克報告的評估也將交給聯合國安全理事會。

華盛頓郵報今天說,美國政府的公開評斷將在後天發表,而華爾街日報則說,最快在明天宣布。華爾街日報說,布希政府﹁可能宣布伊拉克﹃實質違反﹄聯合國的最新決議案﹂。

紐約時報引述未指名布希政府的高級官員的話說,今天上午將舉行一項全國安全會議,布希總統在會中﹁將考慮是否宣布伊拉克﹃實質違反﹄其義務﹂。

這三家報紙引述美國官員的話都表示,美國的宣布不會被視為對伊拉克宣戰,不過會施加更多壓力,促使聯合國對伊拉克採取更強硬態度。

華盛頓郵報說,美國官員和聯合國武檢人員認為,即將發表的宣布是﹁他們為解除伊拉克武裝所作的努力進入新階段的開端﹂。

華盛頓郵報說,美國官員和聯合國武器檢查人員就如何進行武器檢查,仍未達成協議,尤其是美國所在意、在伊拉克境外訪問伊拉克科學家之事。

紐約時報說,美國國務院主管非擴散事務官員沃爾夫昨天上午會見布里克斯,沃爾夫向布里克斯描述美國情報機構在伊拉克報告中所發現的不實情況|這是美國首次給予聯合國的這類評斷。

紐約時報昨天下午也說,美國國家安全高級顧問在白宮舉行會議,討論手上的問題,不過他們拒絕透露他們決定交給布希總統那些選擇方案。

不過這些官員說,他們預料,美國將在本週稍後宣布的伊拉克違反聯合國一四四一號決議案,不會是布希總統所形容的動武直接原因。


NO:1079_54
內幕  於 2002/12/19 19:25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FBI逮捕為哈馬斯籌資男子

(http://www.dajiyuan.com)
【大紀元12月19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比爾18日報導) 美國聯邦機構逮捕了四名涉嫌為伊斯蘭激進組織哈馬斯籌集資金的男子。
美國執法機構官員說,這幾個人是由德克薩斯州達拉斯的聯邦反恐機構逮捕的。據有關官員說,這幾個人在一個電腦公司工作,他們的罪名是為哈馬斯籌集資金。哈馬斯的總部設在加沙地帶,這個組織發動了多起針對以色列軍民的自殺性爆炸襲擊。

執法部門的人士說,對這幾個人的指控包括違反出口規定、製作虛假單證、密謀不軌以及從事洗錢勾當等。

據說,這家電腦公司的職員都是一個叫做“聖地救濟和發展基金會”的穆斯林慈善機構的頭目。美國政府認定這個機構為恐怖組織之後將它關閉。

據報導,有關當局目前在查找第五個人,這個人是哈馬斯的頭目,現在不在美國。

(http://www.dajiyuan.com)


NO:1079_55
SK2  於 2002/12/20 22:52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駐阿部隊軍營爆炸5死傷[17:31]

2002/12/20


駐阿富汗國際安全部隊發言人證實,昨日在駐阿國際安全部隊軍營門前發生的爆炸,造成兩人死亡,3人受傷。

發言人說,兩名死者均為男性,其中一人是施襲者,另一人是法國駐阿非政府機構的當地僱員。受傷的3人均是法國駐阿非政府機構的工作人員。

爆炸發生後,駐阿富汗國際安全部隊增強了對喀布爾的警戒,各軍營均加強了對進出人士的安全檢查,並增加了空中值勤的軍用飛機。

當地時間19日下午4時,一名阿富汗男子試圖闖入駐阿國際安全部隊的一座軍營,遭到衛兵阻攔後,他先後投擲了5枚手榴彈,其中3枚發生爆炸。

http://www.mpinews.com/content.cfm?newsid=200212201731ta51731y


NO:1079_56
SK2  於 2002/12/20 22:54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美巴聯手拘疑拉丹組織9成員[08:48]

2002/12/20


巴基斯坦和美國聯邦調查局人員在東部城市,拘捕9名懷疑蓋達組織成員,其中2人為為美籍巴人。

美巴兩國逾50人在巴基斯坦東部城市拉合爾一間民居採取突擊行動,拘捕九人,當中五人分別是美國籍和加拿大籍,懷疑他們是拉丹的蓋達組織的成員。

在行動中,曾有人開槍反抗,但沒有人受傷。

http://www.mpinews.com/content.cfm?newsid=200212200848ta50849a


NO:1079_57
SK2  於 2002/12/22 02:16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一名駐阿富汗美軍遇襲喪生[15:29]

2002/12/21


美軍證實,一名駐阿富汗的美軍,在阿富汗東部帕克提卡省與敵人交火時喪生,美方暫時未公布他的身分。

事發在當地時間周六凌晨約四時,當時一隊美軍正在執勤,突然遇到敵人襲擊,雙方交火,一名美軍傷重死亡。

另外,在過去二十四小時內,有兩名美軍分別在兩宗事故中受傷。

http://www.mpinews.com/content.cfm?newsid=200212211529ta61529y


NO:1079_58
SK2  於 2002/12/22 02:41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德軍直升機阿富汗墜毀六士兵兩兒童死亡
[21/12 星期六 22:03]

阿富汗發生墜機意外, 八人死亡. 德軍維持和平部隊一架直升機 , 在降落首都喀布爾附近的機場前墜毀, 機上六人全部死亡, 地上 有兩名兒童喪生. 當局正調查意外原因. 派駐當地的德軍, 明年會 接掌指揮廿二國維持和平部隊的工作.

http://pshweb01.881903.com/apps/news/intnews/20021221/2002122122032590401.htm


NO:1079_59
老頭  於 2002/12/22 14:05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美攻伊拉克可能性急升


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2002/12/20

--------------------------------------------------------------------------------

波斯灣再度爆發戰爭的陰影急劇加深,美國19日指控伊拉克「實質違反」聯合國要求伊拉克解除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1441號決議案,國務卿鮑爾宣布,「伊拉克如果繼續其不合作、欺騙、蒙混、說謊的行為模式,這個問題將無法和平解決」。

美國駐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大使奈葛彭在安理會表示,伊拉克自稱已沒有繼續製造或囤積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計畫,但伊拉克本月7日交給聯合國的1萬2000頁受檢清單諸多省略,處處漏洞,構成對決議案的「實質違反」。

雖然鮑爾表示「未來數周」將是伊拉克表現其受檢誠意的關鍵,美國還不會立刻動武,但媒體報導,美國認定巴格達完全違反1441號決議案而使用「實質違反」一詞,十分不祥,因為這個法律用語足以作為對海珊發動戰爭的理由。

鮑爾提醒記者,美國知道伊拉克故態未改,因此針對伊拉克調兵遣將的動作未曾稍憩,2月以前可在中東部署十萬部隊,其中五萬地面部隊已在國內整編待命,年初即可開赴波斯灣地區,只等布希一聲令下。

聯合國武檢主管布里克斯19日在安理會首度就武檢伊拉克的結果提出報告,則表示伊拉克自交的受檢清單漏列檢查人員想看的炭疽菌等生化戰劑資料,但巴格達是否隱匿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仍待檢查。

【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美國19日宣布伊拉克實質違反武檢,美國國內油市一度飆到每桶31.1美元,逼近兩年新高,後來由於委內瑞拉最高法院強制石油業結束罷工,美國油價回檔到30.56美元,比前一日上漲12美分。

倫敦北海布侖特原油以每桶29.02美元收市,維持近11周的高檔。

http://yam.udn.com/yamnews/daily/1122288.html


NO:1079_60
老頭  於 2002/12/22 14:06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布希取消一月訪非 對伊動武在即?


陳文和/綜合華盛頓、巴格達廿一日外電報導
2002-12-22 2:25

--------------------------------------------------------------------------------

美國近日將提供間諜衛星取得的伊拉克情資,協助聯合國對伊武器檢查團進一步推展任務、查察伊境違禁的核生化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而美國總統布希此際取消了原定明年一月中旬訪問非洲的行程,令外界揣測美已準備對伊動武的說法再度沸沸揚揚。
美國政府官員今天回應聯合國對伊武檢委員會執行主席布利克斯關於分享情資的要求指出,華盛頓當局最快將於本週末提供主要由間諜衛星蒐集的新情資予聯合國,以助對伊武檢人員找出伊生化武器的藏匿地點。據稱,美方已掌握伊境約六處可疑化武或化武元件研製地點的相關情資。

據美方解釋,先前因考量聯合國對伊武檢人員尚未到位就緒、彼此間的聯繫管道安全堪虞,故憂懼其提供給聯合國的情資可能外洩而被伊當局獲知。而今時機已然成熟,美將適時提供聯合國所需情資。

在美表明將與聯合國武檢小組分享情資之際,美國總統布希宣佈將推遲原定明年一月中旬往問非洲的行程,外界推測,部份原因可能係基於屆時美國當局若決定對伊採取行動,布希不宜遠離美國本土的統籌指揮中心。

另一方面,據德國政府消息人士指出,美方已要求德國提供二千人部隊於一月底協助防守德境美軍基地,以便屆時美若對伊採取行動,駐守德境的美軍得以無後顧之憂地推進波斯灣地區。德國當局已表明,美一旦對伊開戰,德方將允許美使用德境美軍基地、開放領空給予盟邦軍機過境飛行權、派兵保護境內美軍基地安全,但不會參與軍事行動。

波灣地區當前約部署有六萬美軍部隊,其中半數以上為海軍和空軍部隊,此外,美國當局已下令約五萬美軍地面部隊待命,準備開赴波灣地區。

聯合國武檢小組人員今天分別訪查伊境四處可疑的地點。聯合國原子能總署的核子專家再度檢查了伊首都巴格達南邊杜拉煉製廠內的納塞艾森重工業工廠,而武檢委員會的成員則往訪巴格達北邊塔吉工業區內伊拉克軍事工業委員會所屬的拉亞公司等地。

而關於美方指伊隱瞞其自尼日取得鈾料一事,聯合國原子能總署今天抨擊說,美方及伊當局均未能提出足以證實或駁斥此說法的證據。此外,美國除將提供聯合國新情資外,日前也已不動聲色地與聯合國武檢團生化武器檢查小組組長商議,如何在伊拉克境外對伊武器專家進行訪談以取得情資。
http://yam.chinatimes.com/ctnews/world/news/200212/C91C22110225103.html


NO:1079_61
SK2  於 2002/12/22 17:40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法國記者採訪美軍演習時意外被擊斃
[22/12 星期日 16:09]

美軍在科威特北部沙漠區,進行波斯灣戰爭以來最大規模的軍事演 習,為一旦攻打伊拉克作準備.法國駐科威特大使館證實,一名法 國電視記者在採訪演習時,意外被美軍坦克砲火擊斃.

http://pshweb01.881903.com/apps/news/intnews/20021222/2002122216090065501.htm


NO:1079_62
SK2  於 2002/12/22 17:40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阿富汗軍車被投擲手榴彈兩死五傷
[22/12 星期日 16:46]

阿富汗南部坎大哈一架軍車被人投擲手榴彈,至少兩人死亡,五人 受傷.事發時,一隊阿富汗士兵正操向一處訓練場地.警方相信事 件是塔利班和阿蓋達所為. 較早前,美軍同懷疑阿蓋達份子在阿富汗東部槍戰,一名士兵死亡 ,成為八月以來首名死於當地戰鬥的美軍.國防部指槍手行兇後, 逃往鄰國巴基斯坦.在首都喀布爾,維持和平部隊為昨日墜機身亡 的七名德軍舉行悼念儀式.德軍已派人到當地展開調查.

http://pshweb01.881903.com/apps/news/intnews/20021222/2002122216462234501.htm


NO:1079_63
Skywalker-Luke  於 2002/12/23 09:38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http://yam.chinatimes.com/ctnews/focus/news/200212/C91C233001412214.html
最遲二月 進襲伊拉克

劉屏/華盛頓廿二日電
2002-12-23 1:41

人員裝備源源不斷開進伊拉克周邊地區,布希總統出訪計畫變更,美國也一再指責伊拉克缺乏誠意。從這些跡象看來,各方認為美國對伊拉克開戰的日子已經愈來愈近。預估美軍可在明年元月中旬集結完畢,而上次波灣戰爭開戰的日子也就是元月中旬。因此最遲二月就可能以密集轟炸展開第一波進襲。

事實上,美國早已訂出不同階段的作戰計畫。專家認為,最佳預估是在四至六周內結束戰爭,包括推翻現有的哈珊政權。當然也有「後果很慘」的其他預估,例如把以色列拖下水、盟國眾叛親離等。

目前美、英等國的重裝備陸續開進伊拉克鄰近地區,不斷演習,劍拔弩張,蓄勢待發。就在周末,又有一千名美軍帶著「愛國者」飛彈到了以色列。

綜合華府專家的看法,開戰的機率超過一半。終將一戰的首要戰略考慮,當然以反恐為主軸,就是指控伊拉克與恐怖分子勾結,而且伊拉克生產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美國不願見到哈珊政權成為地區霸權,尤其伊拉克的油源是西方國家的生命線,豈能長久任由哈珊掌控。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等機構指出,布希政府一直視動武為必要之舉,哈珊的紀錄一向欠佳,布希總統認為哈珊是潛在的希特勒,必須儘早翦除以絕後患。

五角大廈的強硬派誓言要教訓哈珊,布希也說伊拉克提出的武器報告「令那些渴望和平的人」失望,即使立場一向溫和的鮑爾如今也表示不滿伊拉克的報告,在美國政府高層,「戰爭不可避免」已形成共識。

何時開戰,要看天時、地利、人和。具體說來,就是美國自己的準備、其他國家的態度、以及伊拉克內部的反抗勢力。一般認為不會拖到天氣轉暖,因為炎熱的沙漠環境不適合高科技作戰,而且長期拖延不利士氣。開戰信號之一是航空母艦集結的程度。有個說法,「三個總統和一個星星到齊,就知道開戰迫在眉睫了」。這是指四艘航艦「林肯號」、「喬治.華盛頓號」、「杜魯門號」、以及「星座號」。平常在周邊水域,美軍至多只佈署兩個航母戰鬥群。另一信號是布希父子是否又一道釣魚,以最隱密的方式最後磋商。

目前美國在波灣地區約有六萬五千兵力,最遲到元月初,還要再進駐五萬,所以美國要繼續動員大量後備軍人。這個數字當然遠不及伊拉克的四十餘萬大軍,但是現代戰爭不以人數定高下,而且美國的高科技戰力比上次波灣戰爭更上層樓,例如當時美國的精準炸彈及飛彈占所有武器的百分之七,現在大舉提升為百分之七十。所以五角大廈預估,如果開戰,美國動員的空中打擊力量大概只要上次波灣戰爭時的百分之卅至五十,即可獲致與當時相同的戰果。

依照專家獲得的訊息,一旦開戰,首先是一周至三周的空中攻擊,然後是一周至二周的空中及地面協同作戰。美、英兩國軍機將分從巴林、阿曼、卡達、科威特、土耳其等地起飛, B2隱形轟炸機從印度洋的迪亞哥賈西亞島起飛,配合航艦起飛的各型飛機,以精準炸彈及巡弋飛彈等各型武器展開密集攻擊。第一波目標為:領導中心及相關設施、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生產設施、堅固的軍事指揮、通訊、情報設施、地對空飛彈等空防設施、絕對效忠哈珊的「共和衛隊」。

美國發動戰爭仍需考慮若干因素。一,如何減少死傷,尤其是平民死傷。美國認為,伊拉克可能不惜動用化學或生物武器,導致難以預估的後果。二,伊拉克的反對力量,包括軍隊中的反哈珊勢力,究竟有多大?能否像阿富汗的「北方聯盟」那樣,順勢而起,取代哈珊?三,周邊國家的反美、反以色列情緒會產生多大效應?伊朗會不會認為自己是下一個目標,設法掣肘美國?四,如果國際普遍認為伊拉克並沒有違背聯合國協議,美國豈不師出無名?不過華府有一種看法:如果在美國大軍壓境下,伊拉克「幡然悔悟」,美國正好「不戰而屈人之兵」,也是各國樂見的結果。


NO:1079_64
老頭  於 2002/12/25 14:36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軍事專家大膽預測美國使用尖端武器十天“倒薩”

  中新網12月25日電 美國對伊拉克出兵似乎勢在必行,軍事專家甚至大膽預測,在美國多種嶄新武器的協助下,十天內可望推翻薩達姆政權。

  美國目前擁有的這些尖端武器包括掠奪者無人駕駛飛機、熱壓炸彈、新超級大黃蜂戰鬥機和B-2隱形戰機。

  專家指出,美國首先可派遣掠奪者偵察機、全球鷹式偵察機和U2間諜機,密切監視伊拉克,並利用先進通信系統指引戰機襲擊飛毛腿導彈發射台。B2隱形戰機和戰斧式巡航導彈,則襲擊位於巴格達、提克裡特和巴士拉的重要目標,轟炸機其後進行大規模轟炸。

  聯軍裝甲地面部隊第六天抵達科威特與伊拉克接壤的邊境,空降部隊與庫爾德部隊在伊拉克北部會合,海軍陸戰隊兩棲部隊登陸佔據巴士拉。

  專家進一步預測說,最後三天的襲擊以戰機空襲巴格達作為開端,伊拉克軍隊反擊乏力,薩達姆政權在十日內就會倒台。
http://www4.chinesenewsnet.com/cgi-bin/newsfetch.cgi?unidoc=big5&src;=MainNews/NorthAmerica/cna-257099.html


NO:1079_65
內幕  於 2002/12/26 18:59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傳伊拉克生化武器早已轉移到敘利亞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2月26日訊】以色列總理夏隆二十四日在以色列電視台播出的訪談中說,以色列情報顯示,為了被聯合國查到﹐拉克可能已將生化武器移往敘利亞。敘利亞外交部否認。
聯合報12月26日報導﹐克總統海珊「已將他要隱藏的生化武器移往敘利亞」。他說,這項情報還未經過完全證實,但「我們有些這方面的情報,而且正在設法證實中」。他並沒有說明這些情報的來源和形式。

以色列和敘利亞數十年來一直處於交戰狀態;敘利亞曾參加一九九一年的波斯灣戰爭對伊拉克作戰,但戰後即與巴格達改善關係。出乎一般預料的是,敘利亞上月在聯合國表決要求伊拉克解除武裝的決議案時竟投贊成票。

夏隆說,他知道美國大約將在什麼時候攻打伊拉克,但他不肯明說,只表示攻擊將從伊拉克西部最靠近以色列的地方發起。海珊在波斯灣戰爭時曾從伊拉克西部對以色列發射飛毛腿飛彈。夏隆表示,以色列抓到一群巴勒斯坦人,這些人曾在伊拉克受訓,準備以肩射防空飛彈在特拉維夫國際機場攻擊起降的飛機。

他指控由阿拉法特領導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暗中勾結伊拉克,阿拉法特領導的法塔組織最近曾派一名高階官員赴伊,與伊拉克官員晤談。

夏隆重申以色列的政策說,如果被攻擊,以色列「知道如何自衛」,但他沒有提到報復。伊拉克在波戰時曾對以色列發射卅九枚飛毛腿飛彈,以色列在美國強大壓力下並沒有報復。

沙烏地阿拉伯外長紹德親王廿四日說,中東各國一直在勸海珊設法避免戰禍,他說:「沒有一個阿拉伯人不想避免戰爭發生。」但當問到阿拉伯國家是否建議海珊下台並出國接受庇護時,紹德親王並未直接回答。(http://www.dajiyuan.com)

12/26/2002 3:42:55 AM


NO:1079_66
Skywalker-Luke  於 2002/12/26 23:02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2/200212260007.html
紐約元旦前敏感地區禁飛

(中央社記者張聲肇紐約二十五日專電)美國航管單位為保證安全,已通令除夕到元旦凌晨四點這「敏感時段」,自由女神像附近等「敏感地區」禁飛。

紐約市第一電視台(NY1)今天報導,管制期間,任何飛機靠近自由女神像一英里時,高度不得低於一千五百英尺。

另外,飛越曼哈頓二十三街和九十六街之間上空的飛機,不准低於兩千英尺。這是紐約高樓大廈集中的地區。

聯邦調查局昨天發佈警告說,去年此時飛往波士頓班機上發生的「鞋底炸彈」事件有可能重演。

除夕夜,曼哈頓時代廣場每年都有大批民眾前往「倒數計秒」,歡迎新年來到的習俗。時代廣場在四十二街。千禧年前的耶誕假期,美國西岸也發生過恐怖分子滿載爆炸器材,從加拿大搭渡輪潛入美國,企圖在二○○○年元旦假期,轟炸洛杉磯機場的「千禧年炸彈客」事件,幸被眼尖的海關官員發現並阻止。


NO:1079_67
內幕  於 2002/12/28 13:15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法破獲陰謀攻擊俄國大使館恐怖組織

(http://www.dajiyuan.com)
【大紀元12月28日訊】(中央社記者鄒明智巴黎二十七日專電)法國內政部今天宣布,領土安全署反恐特別小組破獲回教恐怖組織,自十二月十六日至二十四日期間,先後逮捕九名恐怖主義嫌犯,同時搜出陰謀爆炸俄羅斯駐法國大使館的爆炸物及行動計劃。
內政部發布的消息指出,從反恐特別行動小組所獲悉的資料顯示,這個與蓋達恐怖組織有密切關係的回教極端份子,籌劃爆炸俄羅斯駐法國大使館。換句話說,法國反恐當局不僅偵破恐怖組織,同時防止恐怖破壞行動的發生。

由布魯吉法官直接指揮的反恐特別行動小組,與其他國家反恐機構合作,於十六日出動武裝執勤警力逮捕四名阿爾及利亞回教武裝集團份子後,陸續根據線索將這個蓋達恐怖組織在巴黎郊區及法國與西班牙邊境的一小撮外圍恐怖份子一一逮捕,已知九人中有三人曾赴阿富汗、喬治亞及車臣接受蓋達恐怖組織的訓練,這些恐怖份子也與車臣回教獨立組織有連繫。

內政部指出,這批恐怖份子顯示籌劃恐怖行動,要為十月二十六日莫斯科人質事件的車臣四十一人敢死隊復仇。所搜出的文件及爆破器材中,有攻擊俄羅斯大使館行動計劃書,爆炸化學品及毒氣。這九名嫌犯今天由檢調單位移送法辦。(http://www.dajiyuan.com)

12/28/2002 8:30:16 AM


NO:1079_68
Skywalker-Luke  於 2002/12/29 21:29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2/200212290199.html
海珊如何證明未擁有毀滅性武器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特稿)美國總統小布希堅持伊拉克總統海珊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指控海珊罪大惡極,堅決要推翻海珊,但無論海珊怎樣否認,小布希都不接受,著實讓海珊頭痛不已,究竟要如何證明手中未擁有大規模毀滅性的武器?

西方外交官表示,堅稱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性毀滅性武器,是小布希政府的欲縱故擒之術,故意不透露手中擁有的伊拉克實際武器清單,讓海珊自己心虛而接二連三的抖出手中的庫存武器,達到徹底瓦解伊拉克軍事實力的目的,也實現美國逐步掌控中東能源的大戰略目標。

據小布希指控,曾經有過多次使用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殺害左鄰右舍及自己人民的海珊,罪大惡極,仍有可能再次使用這種殺傷力可怕的武器,因此不能不先發制人,以免後患無窮。今年以來,美國不斷增兵波斯灣,在伊拉克四週進行軍事演習,營造一股草木皆兵的氣氛。

面對小布希「初生之犢不畏虎」的鋒芒,年漸老邁的海珊仍然否認擁有所謂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但顯然改變了往日的頑強作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決議要什麼,海珊就無條件的給什麼,首先打開巴格達大門,讓聯合國武器檢查人員長驅直入,包括總統府,愛檢查那裡就檢查那裡。

但自十一月二十七日至今整整一個月有餘,檢查人員並未發現任何可疑地點。

隨後,在美國授意下,聯合國安理會要海珊交出武器清單以及從事伊拉克武器發展計劃的科學家名單,海珊也依言一一交出了一萬多頁的清單及五百名科學家的名單,算是竭盡所能。但儘管如此,小布希政府仍然表示無法接受,堅稱握有可靠情報「證實」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國務卿鮑爾並強調,海珊的欺瞞手法無助問題的解決。

據昨(二十八)日美國媒體報導,美國五角大廈再度下令增兵波斯灣,顯示對伊拉克用武的決心,試圖迫使海珊清楚交代隱藏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並且再次警告如果得不到預期答案,這些船艦和部隊料將在未來幾週加入對伊拉克的戰爭行動。戰爭顯然一觸即發。至此,問題開始變得很複雜,海珊堅決否認自己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但小布希堅持海珊必須證明自己沒有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海珊又如何能夠證明自己擁有或沒有擁有毀滅性的武器?恐怕只有等待美國將所謂的情報告訴聯合國武器檢查人員以循線追查,方能證實孰是孰非。


NO:1079_69
Skywalker-Luke  於 2002/12/31 18:22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2/200212310148.html
報導稱美國在防範蓋達組織利用貨船進行攻擊

(中央社記者陳正杰華盛頓三十一日專電)華盛頓郵報今天報導引述美國官員的話報導說,美國情報官員已在全球鎖定約十五艘可能是由蓋達恐怖組織控制,或用來載運恐怖份子、炸彈、現款或商品的貨船。

報導說,美國情報單位藉衛星、偵察機和友好國家的協助,在追蹤若干可疑的船隻,但偶爾會發生跟丟的情況,因為這些船隻不斷改名、重新油漆或變更船籍。

美國官員擔心,蓋達組織成員可能利用裝滿炸藥的快艇,把豪華遊輪的船身炸出一個大洞,或恐怖份子假扮成船員而故意把載有危險化學品的貨船撞上港口。

報導未列出受到監控船隻的船名,但說明了美國情治單位若干因應措施。除了加強美國港口安全警戒和注意進入美國港口的船員與貨物之外,這些措施還包括建立追蹤貨物、船隻和船員的龐大資料庫。

為防止恐怖份子利用潛水裝備對美國船艦進行水下攻擊,情治人員最近曾查訪全美數百家潛水用品店。

但清查全球十二萬艘商船資料並非易事,因為海運未受政府嚴格管制,尤其是所謂的「權宜船」。

美國官員說,中美洲的貝里斯讓船主透過網際網路入籍,而柯莫洛群島、聖文森和玻利維亞對懸掛他們國旗的船隻幾乎沒有任何管制。報導說,蓋達組織首腦賓拉登和他的手下購買船隻已有多年歷史,有些船用來載運水泥和芝麻等商品,但有一艘船被用來載運攻擊美國駐東非兩國大使館的炸藥。


NO:1079_70
Skywalker-Luke  於 2003/01/03 19:52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01/200301030031.html
英美戰機今晨攻擊伊拉克南部防空系統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三日專電)據美軍中央指揮部聲明表示,自波斯灣地區起飛的英美聯軍戰機,當地時間今天凌晨零時(台北時間今晨五時)巡邏伊拉克南部禁航區時,遭遇伊拉克地面砲火攻擊,聯軍戰機立即投下精密導引武器反擊。

這是最近一週來,波斯灣地區聯軍戰機第五次反擊伊拉克地面防空系統的威脅。聲明說,反擊戰果仍在評估當中。

據聲明表示,今晨為聯軍戰機反擊的伊拉克地面防空系統,為位於巴格達東南方約一百六十公里阿庫特地區的四座防空通訊系統。防空通訊系統可聯繫地面砲火或飛彈攻擊空中目標。

昨天稍早,聯軍戰機也曾基於自衛原則,攻擊巴格達東南方一座伊拉克地面防空雷達設施。

兩週前,伊拉克戰機曾侵犯南部禁航區,擊落美軍一架遙控無人偵察機。

美國總統布希稍早指控說,伊拉克繼續對在禁航區執行聯合國決議的聯軍戰機進行敵對挑釁,顯示伊拉克政府無意遵守聯合國決議。但伊拉克不承認英美兩國片面劃定的禁航區。一九九一年波斯灣戰爭結束後,包括伊拉克北緯三十四度以南以及伊拉克北緯三十六度以北地區,為英美聯軍劃為南北兩個「禁航區」,由駐守土耳其東南部基地及波斯灣地區的聯軍戰機負責巡航,禁止伊拉克軍隊越區攻擊北部庫德族及南部什葉派的反海珊勢力。


NO:1079_71
Skywalker-Luke  於 2003/01/03 19:57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01/200301030029.html
中央社國際時事分析:俄羅斯力挺伊拉克原因

(中央社記者張弘光莫斯科特稿)美國已經出動戰艦前往地中海準備對伊拉克進行軍事攻擊,身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的俄羅斯,十月二十七日由外交部發出一項聲明,呼籲英國與美國停止侵犯伊拉克主權和領土的行動。俄羅斯的力挺伊拉克在整個情勢演變過程中顯得非常特殊。

通告中指出,英美兩國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在伊拉克禁飛區進行「危險行動」,將使伊拉克情勢更加緊張,同時使國際社會透過政治與外交途徑解決伊拉克問題更加複雜。

此間政治觀察家指出,這項通告等於是俄羅斯對伊拉克問題的最新態度。但是此通告發出不到三小時,車臣首府格羅茲尼政府大樓即發生自殺式的恐怖爆炸造成重大傷亡事件,此事造成俄羅斯很大震撼,俄羅斯所有焦點都轉向車臣問題。

事實上,俄羅斯與伊拉克關係密切可追溯到前蘇聯時期,除在經貿發展外,文化、軍事關係都非常緊密,在前蘇聯時期波灣戰爭前雙方貿易額有二十億美金。波灣戰爭後,伊拉克受到經濟制裁,使伊拉克在國際社會被孤立,但是俄國一直致力於協助解除對伊拉克的經濟制裁。

據了解,俄羅斯原本是希望伊拉克償還債務,雖然後來欠款沒有要回來,但後來在聯合國石油換食品的人道計劃架構中,俄羅斯與伊拉克經貿得到空前發展,伊拉克把俄羅斯當成對外窗口,因此俄羅斯從伊拉克取得價格低廉的石油。

據說,伊拉克境內出產石油的油田有七十三處,已經在採油的有二十四處,全部由俄羅斯公司負責,未採油的也將由俄羅斯開採。所以俄羅斯在伊拉克的利益非常龐大,這也是俄羅斯與美國談論伊拉克最具關鍵性的問題,西方國家必須尊重俄羅斯在伊拉克的利益,俄羅斯總統蒲亭與美國總統布希在聖彼得堡高峰會談就是以此為重點。

此間媒體分析俄羅斯與美國談判的伊拉克能源問題,蒲亭顯然比戈巴契夫務實,蒲亭對美國的承諾是不僅要聽其言,還要觀其行,亦步亦趨的修正對伊拉克態度。

事實上,俄羅斯與阿拉伯國家關係深厚,俄羅斯境內回教民族眾多,其中信仰回教的車臣民族問題已經弄得俄羅斯焦頭爛額,俄羅斯不想因為伊拉克問題與整個阿拉伯世界為敵。此間政治觀察家指出,西方媒體總是把俄羅斯對伊拉克問題擺在與美國的利益交換角度,而忽視阿拉伯世界對俄羅斯的影響,這種觀察太以偏概全了。


NO:1079_72
Skywalker-Luke  於 2003/01/03 19:58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2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301/20030103142004.html
英國將派醫務船前往波斯灣

(法新社倫敦三日電) 每日電訊報今天報導,英國皇家海軍將派遣一艘醫務船前往波斯灣,此事凸顯了英國正秣馬厲兵,加入以美國為首的對抗伊拉克戰爭建軍行動。 

這份右翼日報報導說,英國皇家海軍﹁阿加斯號(Argus)﹂將加入由航空母艦﹁皇家方舟號﹂率領的戰鬥群,這支艦隊預定本月稍後開往波斯灣。     

該報指出,﹁阿加斯號﹂因必須先配備因應化學與生物攻擊的防護設備,所以要等到二月才由一艘戰艦護航開拔。      

根據英國國防部,上述行動僅是﹁應變措施﹂,而﹁皇家方舟號﹂只中途停留波斯灣,隨後將前往遠東地區加入一項籌劃已久的演習。

每日電訊報說:﹁並沒有真正的跡象顯示當局準備開戰,但是出動醫務船一事,只可能在有戰事的情形下才會發生。﹂ 

根據先前倫敦的媒體報導,英國皇家海軍正策劃二十年來最大規模的登陸行動;在以美國為首的反伊戰爭中,這項行動將是英國主要作戰任務。

週日電訊報上月報導,整個皇家海軍陸戰隊第三突擊旅將加入美軍行列,負責攻佔伊拉克第二大城、戰略地位重要的南部港口巴斯拉。在一九八二年福克蘭戰爭期間,這支突擊旅是英軍登陸部隊的主力。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1&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