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ST 11/4/2002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cobrachen  於 2002/11/05 23:00
AWST 11/4/2002

這一期當中衛星和太空科技的相關報導不少,暫時跳過去。

Inforwar to invade air defense network
美國表示他們現在可以對電腦網路發動攻擊,而且可能是從
空中以RC-135或是EC-130對防空系統的電腦網路發動攻擊。

Eroding GPS worries Pentagon
大約有一半的GPS生病了,而且美國國防部認為開始擔心這些
問題不是那麼容易解決。

最近一次的GPS衛星發射由於意外而延誤,這一次意外不僅僅
損傷到Delta II火箭,可能也損傷到衛星。

Jamming role given to F-22,F-35, MC2A

Focus on Iraq shapes electornic, info warfare

Military launches new EW efforts
提到的包括新研發的彗星紅外線干擾夾艙。


Chinese air force in throes of cultural revolution
這是珠海航空展的相關報導。不過我覺得裡面最狠的是下面這一段
圖片說明:The PLAAFs intent will be to ensure the the J-8 fighter becomes
an increasingly rare sight, beyondgracing the halls of aviation museums.

Chinese weapon upgrades reflect Rsuuian Experties
其中有SD-10,也就是PL-12的模型照片,說實在,這枚飛彈的外型
還是走AIM-7/120/SPADE的路線。

Staking a claim in civil production
文中有一張大陸目前各家航空工業集團大致的位置分布圖和產品。

US declassifies more cold war recce satellite imagery
早年KH-7拍攝的Dolon機場和Ramenskoey機場的照片。前這拍攝的
時間是1966年,呵呵,很清楚耶。


NO:1047_1
cobrachen  於 2002/11/08 00:20
這一期AWST上有關干擾防空系統的報導

在看過之後,基本上這個是將過去的技術加以實用化並且搬到
飛機上使用。

根據四度空間的戰爭當中提到兩項技術:美國在50年代已經
有辦法利用儀器去偵測顯示在蘇聯的雷達幕上的訊號有哪些,
也就是說美國這邊的儀器可以看到和蘇聯的雷達操作員看到
一樣的顯示畫面。

60年代左右,美國已經可以將假目標置入蘇聯的地面雷達
訊號當中,當時的目的是想要知道蘇聯的雷達對不同RCS
大小的目標的反應距離,算是為了SR-71穿透蘇聯領空作
準備,後來發現以SR-71的RCS大小,蘇聯雷達很輕易就
可以在遠距離發現,和當初預期的有一些差距,這可能
也是後來SR-71並未擔任任何穿透偵查任務的原因之一。

說明完這兩項技術之後,其實這一篇報導當中提到的
基本上就是RC-135和EC-130作為空中機動中心,EC-130
有能力將假的資料輸入敵人的防空系統當中,或是傳送
假的訊息,甚至控制對方的電腦系統。不過EC-130
的問題是目前更新的系統只能發,不能接收,也就是說
無法知道送出去的訊號在敵人的顯示幕上的效果是怎樣,
因此RC-135在此地扮演的角色是接受對方的通訊網路的
訊號以及接收防空系統雷達的顯示,同時進行分析的工作。
這樣一來,不單單是以假目標迷惑和干擾敵人的防空系統
的運作,也得以知道敵人的雷達幕上是否已經發現友機,
是否需要告知友機轉向或是繼續進行任務。

在這個資訊和電子戰的網路當中,另外還有兩的環節,
分別是提供加密通訊的衛星,以及近乎即時接收訊號
並且進行分析的NSA中心。


NO:1047_2
flak  於 2002/11/08 10:30
Re:AWST 11/4/2002

>美國在50年代已經有辦法利用儀器去偵測顯示在蘇聯的雷達幕上的訊號有哪些
應該不是去偵測「螢幕」上有什麼訊號,而是破譯蘇聯雷達站與指揮中心之間的通訊密碼,所以可以知道它們正在追蹤的目標
>60年代左右,美國已經可以將假目標置入蘇聯的地面雷達訊號當中
好像是用船,基本上也是欺誘式電子干擾中的距離閘偷竊的技術,算好時間,發射模擬回波的干擾波。

50年代美國最黯然,最銷魂的電戰技術應該是「影像搶奪」,基本上是拿一具拆掉發射器的雷達,對著目標雷達的方位,則這具「被動」雷達天線的精確度能夠達到描繪出目標雷達波打到周圍地形的回波,根據地形回波的影像能夠與地形圖對照,比傳統三角定位法更精確定位出目標雷達的位置。在追蹤蘇聯艦隊的過程中,甚至能夠從艦隊中心戰艦的雷達回波,發現到旁邊沒有開雷達的戰艦。

50年代後,這項技術到底進步到什麼地步已經是無人可知的高度機密。


NO:1047_3
cobrachen  於 2002/11/09 01:46
Re:AWST 11/4/2002

稍微補充和修正一下前面提到的。因為先前把年代和兩個
系統混淆在一起。

美國是在60年代初期已經可以在蘇聯的雷達上面放入
假的目標,這個假目標的RCS大小,高度,速度都可以
隨意變化,當時測試的對象不是SR-71,而是A-12的計劃,
不過目的還是要知道蘇聯的搜索雷達和FAN SONG雷達
對RCS的靈敏度。當時的器材已經可以放在一個中型貨車
大小的空間當中,美國就利用這個計劃測試蘇聯的雷達,
並且監聽蘇聯雷達操作員的反應。因為美國當時可以破譯
蘇聯的無線電通訊,能夠由此知道他們的反應,進而推出
受到測試的雷達接收機的靈敏程度。

可以重現雷達幕資料的是另外一個計劃,我把兩個記錯
在一起。這一個計劃的時間也是60年代,使用的器才可以
針對360度旋轉的搜索雷達會蒐集到的固定或是大型目標,
如船隻的影像,顯示在自己的顯示幕上面,也就是說蘇聯
的雷達顯示幕上面顯示的地形,固定大型目標或是船隻等
等,美國這個放在EC-121上面的器材也會顯示出來,當然,
影像品質沒有蘇聯的好,畢竟不是主波瓣的反射方向上的
主要訊號,不過一個畫面是真的可以顯示出來,這個器材
當時無法顯示該雷達追蹤的高速目標,像是飛機之類。
詳細的方式沒有公開,只說是利用其他方向的散射能量,
加上一些TRICKS。這個顯示的方式比三角定位能夠更精確
的推出雷達所在的位置。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1&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