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01 00:13
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麻煩各位在本欄貼新聞之前,請先瀏覽一次,若有網友已貼相同的新聞,請勿重覆張貼而佔去本欄版面。此外於貼上新聞剪報時,麻煩請一併附上新聞剪報網址,敬請合作!★

★本欄只接受新聞剪報,恕不接受任何討論及網友反應事項,謝謝各位合作!★


NO:1030_1
小老闆  於 2002/11/01 23:31
Re: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http://tw.news.yahoo.com/2002/11/01/international/cna/3624642.html
美與中共高層軍事交流將恢復熊光楷年底訪美
  ︵中央社記者郭無患華盛頓一日專電︶美國總統布希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江澤民上週舉行高峰會後,雙方高層軍事交流似乎即將恢復;中共主管情報的副總參謀長熊光楷,將在年底率領一個軍方代表團訪問美國,與美國防部次長費特舉行會談,五角大廈稱之為﹁諮商性國防對話﹂。
  美國華盛頓時報﹁國防圈內﹂專欄今天報導指出,這項高層軍事對話預計在十二月九日舉行。
  熊光楷這位中共高層將領,是有名的共產黨強硬派人士,一九九五年台海危機時,他曾說出美國如果在兩岸衝突中協助台灣與中國大陸對抗的話,可能要先考慮是否願意以洛杉磯化為灰燼為代價之類帶有恐嚇意味的言辭。
  此外該專欄並指出,中共即將舉行十六大,熊光楷也是接替遲浩田,成為國防部長排名在前的熱門人選。
  美國防官員透露,這是美國與中國大陸去年發生海南EP─3偵察機擦撞事件後,首次舉行這類議題的高層軍方對話;和過去的有些不同,這次對話將是較大視野的戰略對話,談論的議題包括反恐、北韓核武問題;過去則著重在軍事交流、互訪,過去的作法經常為批評者詬病只會增加中共軍事實力,中共不會提供美國什麼有價值的內容。911101

NO:1030_2
小老闆  於 2002/11/03 12:32
Re: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http://tw.news.yahoo.com/2002/11/03/twoshore/cna/3627220.html
大陸自製量產殲十戰機確定不在珠海航展亮相
  ︵中央社記者羅廣仁珠海三日電︶第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今天揭幕,大陸國防科技工業委員會副司長秦福光上午在記者會中澄清有關大陸自行研發量產的J10A殲擊轟炸機(殲十)將在這次航展公開展示的傳聞。秦福光說:「中國製造的軍用機在可以公開展出的時候,會選擇適當時機展出,而且這個時間不會太長。」
  中國大陸研發自製,由成都飛機工業集團以及第一三二廠從今年開始生產首批J10A殲擊轟炸機(殲十),第一批的產量是五十架。由於殲十在研發過程列為高度機密,並被視為大陸新一代戰機主力,因此殲十的量產受到國際矚目,其性能和相關配備更受到各國關切。被視為大陸公開展示航天、航空發展成果的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 (珠海航展) ,被認為將會公開展示殲十戰機,相關消息近來也在大陸媒體普遍報導。
  秦福光上午在珠海航展的開幕記者會上答覆記者有關殲十戰機是否參展的問題時說:「我不知道媒體報導的『北京消息』從何而來?」
  但是秦福光也強調,﹁中國製造的軍用機在可以公開展出的時候,會選擇適當時機展出,而且這個時間不會太長。﹂
  第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午在珠海度假村舉行新聞發布會,殲十戰機有無參展成為記者會的焦點。主辦單位下午在珠海國際會議中心大酒店舉行航展開幕式,航展將自十一月四日起公開展覽,在十一月七日開放民眾參觀後結束。911103

NO:1030_3
小老闆  於 2002/11/03 12:34
Re: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http://tw.news.yahoo.com/2002/11/03/twoshore/ctnews/3626863.html
解放軍驅逐艦台灣東岸現身 中共意將台海變內海
  劉屏/華盛頓二日電 《漢和情報評論》分析員平可夫一日指出,中共艦隻出現在台灣東邊水域一事具有很大的象徵意義,意味著有朝一日要把台灣海峽變成中國的內海。另一方面,中共在「三通」議題上大力爭取台灣好感,與軍事施壓共同構成中共慣用的兩手策略。
  根據國軍說法,共軍一艘「旅滬級」飛彈驅逐艦本月中出現在台灣東岸外一百五十至一百八十浬處,係由青島出發前往海南島。對於國軍的說法,五角大廈始終以「情報訊息,美國官方一向不加評論」為由不予證實。不過種種跡象顯示,正是美軍協助台灣取得這項訊息。
  平可夫認為,一艘「旅滬」的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因為單一艦隻的力量有限,「旅滬」級攜帶的「海紅七」對空飛彈射程也只有十二浬,不會對台灣構成真正的威脅。但是真正要注意的是,中共海軍超越了台灣海峽而進入台灣東邊的太平洋海域,其目的在於發出訊號:「台海是中國的內海」。這說明中共的企圖:長此以往,中共對台灣的軍事威脅不止從台灣海峽一方而來,而是具有東西夾擊、兩面封鎖的能力。
  同時擔任《詹氏防衛評論》亞洲特派員的平可夫說,除了這艘「旅滬」級外,還應全面探視中共海軍大幅更新後的影響,尤其是更大型的軍艦(「旅滬」四千六百噸)對台灣的可能威脅。他說,中共已經有了一艘「旅海」,江南製造廠又在建造另兩艘改良型的「旅海」,還計畫再建兩艘。「旅海」是六千噸級,其上的「C八零二」反艦飛彈射程達六十六浬,遠超過「旅滬」上的「紅旗七」。同時中共已經取得兩艘七千九百噸俄製「現代級」驅逐艦,今年初又簽約再購買兩艘,其上的「日灸」飛彈射程逾一百五十浬,速度達音速二至三倍,號稱是全球最具威力的反艦飛彈。平可夫說,算起來,數年之內,中共六千噸以上的驅逐艦將達到九艘。
  平可夫並表示,中共在台海從未放鬆。在解放軍艦隻出現在台灣東邊海域之際,中共同時在兩岸三通議題展現較具彈性的說法。他認為中共一方面在軍事上對台灣施壓,遏止台灣進一步走向獨立;一方面在經濟上展現懷柔,設法緊緊抓住台灣;這是其慣用的兩手策略。

NO:1030_4
小老闆  於 2002/11/03 17:41
Re: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http://tw.news.yahoo.com/2002/11/03/twoshore/cna/3627252.html
江澤民是否卸任軍委主席是中共權力交替關鍵
  --中共十六大系列報導之七(中央社記者焦興華特稿) 備受矚目的中共十六大即將登場,江澤民交出總書記給第四代領導人胡錦濤已是大勢所趨,然而江澤民是否繼續把持中共中央軍委會主席職務,掌握實際大權,態勢仍混沌未明。
  中共十六大江澤民如何移轉政權,主要問題在江澤民是否交出中共中央軍委會主席。﹁槍桿子出政權﹂,胡錦濤若未接任軍委主席,就不是真正第四代實權領導人,因為誰掌握軍隊誰才能真正當家做主。
  鄧小平時期,一九八一年十一屆六中全會,他把華國鋒拉下馬,親自掌握中央軍委主席大權,直到一九八九年,期間鄧小平罷黜了胡耀邦和趙紫陽兩個總書記,說明軍委主席居於領導和決策地位,凌駕在國家主席及總書記之上。例如曾任國家主席的李先念、楊尚昆,排名都在鄧小平之後,即使總書記趙紫陽,也只能擔任軍委會第一副主席,顯示中共黨權大於政權,而軍權又大於黨權。
  中央軍委主席最為特殊之處即沒有任期限制,中共國家主席、全國人大委員長、國務院總理都明定任期五年,得連任一次,唯獨中央軍委主席無任期限制。這是十六大江澤民可以不交出軍權,對胡錦濤垂簾聽政的原因,也使得十六大的權力交替形勢十分詭譎。
  其實目前中共中央軍委會成員明顯老化,需要大換血。現在軍委的主要領導成員有十一人,江澤民擔任主席,三個副主席分別是胡錦濤、張萬年、遲浩田,委員包括總參謀長傅全有、總政治部主任于永波、總後勤部部長王克、總政治部副主任王瑞林、總裝備部部長曹剛川、常務副總參謀長郭伯雄、總政治部常務副主任徐才厚,其中除了胡錦濤、郭伯雄、徐才厚、曹剛川,其他全部都超過七十歲。
  中共十六大若採取年輕化的常態改組模式,七十四歲的張萬年與七十三歲的遲浩田必須退出政治局,似不便再擔任軍委副主席。按一九九七年中共十五大共識,超過七十歲者不得進入政治局,那麼在中共軍委會十一人當中,除胡錦濤外,六十七歲的曹剛川、六十歲的郭伯雄、五十九歲的徐才厚三人符合資格。所以,十六大軍委會的改組問題最大,除了江澤民交不交出軍權外,還有誰擔任軍委副主席的難題。目前外界看好熊光楷,也不排除從大軍區中調升人馬補充。911103

NO:1030_5
小老闆  於 2002/11/04 08:52
Re: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http://udn.com/NEWS/FOCUSNEWS/FOCUS/1059251.shtml
中共擬引進俄光榮艦、核潛艦
【記者盧德允/台北報導】
由於國際情報界指出中共計劃引進俄國光榮級飛彈巡洋艦及沙魚級核動力攻擊潛艦,拉短甚至超越與美國、日本和我海軍戰力差距,以對抗美國圍堵,我軍情單位正密切關注其發展。
我國向美國採購四艘中古的紀德級飛彈驅逐艦預算甫於立法院通過初審,海軍官員表示,我方已經針對紀德艦與中共現代級飛彈驅逐艦,作過深入的電腦兵棋模擬推演,結果「兩敗俱傷」。假若中共獲得比現代級功能更先進的光榮級飛彈巡洋艦,態勢將明顯向中共傾斜,美國、日本和我方都將需設法因應。
中共從俄國購入現代級驅逐艦和艦上的三M八○E蚊式(日炙、SS─N─廿二)超音速反艦飛彈,西太平洋戰略局勢丕變,但仍不足抗衡美國航空母艦戰鬥群。前蘇聯解體以來,光榮級飛彈巡洋艦的建造、封存和服役過程十分坎坷:計畫造六艘減為造四艘,現只有兩艘服役,另兩艘在塢。俄國和烏克蘭頗思以中古艦價位出售,買主當中以中共最有意願。
光榮級以水面作戰為主,防空和反潛為輔,配備十六枚P─五○○大型次音速巡航反艦飛彈,尺寸較三M八○E蚊式反艦飛彈略大,飛行速度零點九馬赫,射程為蚊式的五倍而達到五百五十公里,可以攜帶核子彈頭,專打高價值水面目標。
國際情報界還掌握訊息,中共購入四艘俄國K級柴電動力潛艦後,最近除可能加購八艘之多,又將關注眼光投注到購買俄國現役沙魚級(Akula,北約代名)核動力攻擊潛艦。中共正在渤海灣葫蘆島研製○九三級核動力攻擊潛艦和○九四級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艦,取代過時、性能不佳的○九一漢級和○九二夏級;但限於技術瓶頸,中共可能同時少量購入俄製沙魚級,縮短與美方的潛艦性能差距。
美國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機時派遣兩個航艦戰鬥群,部署於台灣附近海面戰術位置,有效嚇阻中共進一步小規模動武計畫;中共一直無法釋懷,亟思克制美國航艦戰鬥群之道。
【2002/11/04 聯合報】

NO:1030_6
小老闆  於 2002/11/04 09:17
Re: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http://udn.com/NEWS/FOCUSNEWS/FOCUS/1059238.shtml
觀察站》中共買光榮級意欲何為?
記者盧德允
美國亟於促成四艘紀德級飛彈驅逐艦售台,不惜語帶威脅,質疑台灣不通過預算買紀德艦是無意保衛自己,無視預算需經立法審查程序方能撥款的民主法治原則。難怪已有學者公開指責,美方用意恐怕還是武裝台灣以擔任西太平洋代理人,幫助圍堵中共──必要時先與中共打上一仗,美國再坐收漁利。
不過,正當紀德艦預算駛出驚濤駭浪,獲得立法院國防委員會通過之際,軍方訊息顯示情勢或另有變化。國際情報界正密切關注,中共是否近期會拍板定案再購犀利軍艦,目標直指俄國的光榮級飛彈巡洋艦:它有射程五百多公里的長程反艦飛彈,可以攜帶核子彈頭,專打老美的航空母艦戰鬥群。
中共雖持續自力造艦,無奈電子科技和武器系統的技術水準仍與現代化國家存有差距,難望及世界強權美國海軍的項背。在「一超多強」格局下,中共並不急於實現「扳倒美帝」這類不理性的夢想。但不斷充實海權,躍升於強國之林,以推拒、嚇阻外國勢力介入台海問題,突破以美國為首結合日、韓、台灣封鎖太平洋第一島鏈的意圖,則是合乎邏輯的戰略。
然而,面對強勢的美國太平洋艦隊,以及那些幾乎無敵的航艦戰鬥群,中共不能坐視而始終沒有抗擊之道。俄國的現代級驅逐艦有號稱
「神盾殺手」的蚊式超音速反艦飛彈,但它射程太短;如果有了光榮級飛彈巡洋艦,加上長程的P-500飛彈,美國海軍想要干涉中共在西太平洋的活動,恐怕得先保持安全距離
有人必然反應,中共要是買了那幾艘中古的光榮級飛彈巡洋艦,那種長程反艦飛彈絕對是衝著美國佬來的,我們緊張什麼勁?
海軍官員可不作此想。如果中共的現代級驅逐艦和光榮級巡洋艦真的讓老美不願意過於靠近台灣周邊海域,代表我方將獨自面對中共的制海挑戰;那時,現代級和光榮級的飛彈打得是什麼船,想想就知道了。同理,日本的海上貿易線一樣得因此蒙受從中腰斬的致命威脅,日本也正密切注意事態發展。
【2002/11/04 聯合報】



NO:1030_7
小老闆  於 2002/11/04 09:34
Re: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http://udn.com/NEWS/FOCUSNEWS/TAIWAN-CHINA/1059248.shtml
殲十量產 軍情專家不看好
本報記者/台北報導
這屆珠海航空展確定不展示中共發展已久的殲十戰機。軍情人士分析說,殲十遲遲沒有推出可能是尚有技術問題未解決,顯示殲十要量產服役仍有一段時間。但殲十日後是否量產並不樂觀,因為殲十運用的科技與中共現役軍機相較並沒有突破性。
這名軍情人士進一步指出,殲十必須在操控性能、航電系統等方面,都要超過中共空軍使用的殲八、蘇愷二十七和蘇愷三十等新一代戰機,才有量產價值。我方早在民國七十五年時,就已掌握到中共發展殲十的計畫,當時中共就是引進以色列雄獅戰機科技進行研發,技術等級約為早期型的美國F十六戰機,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那些科技都是近二十年前的過時東西,已落伍了。
他說,中共在陸續引進蘇愷二十七和三十,更凸顯殲十在科技上的弱勢。像殲十速度只有二馬赫,遠不及蘇愷二十七和三十,航電和射控等系統也落後於俄製蘇愷戰機。而且也沒有新一世代戰機具備的隱形能力,因此性能上並不突出。
這名軍情人士表示,當初中共研發殲八時,最早的殲八甲因仍採傳統俄式戰機的前進氣設計,屢次在高空發生引擎熄火事件,後來才更改設計推出由兩側進氣的殲八乙。他說,殲十遲遲不推出,應與精進性能有關。
另外,戰力空隙也是殲十量產的變數。軍情人士指出,中共空軍目前仍在進行俄製蘇愷戰機換裝工作,加上國產戰機,造成中共空軍從落伍的殲六到最新式的蘇愷三十都有部隊在使用,形成訓練和後勤的一大負擔,也間接造成戰機失事率偏高,已嚴重影響中共空軍戰力。這種青黃不接的情形與數年前我空軍同時換裝IDF、F十六和幻象二千三種二代機很類似。如果殲十再入列,勢必使問題更形嚴重。
不過軍情人士分析說,即使殲十沒有量產服役,中共這些年來投注在殲十研發的資源也不會浪費,因為透過殲十可為下一代自力研發的新戰機奠基,也可做為培訓航空科技人才的跳板。
【2002/11/04 聯合報】



NO:1030_8
WILLIAM  於 2002/11/04 11:40
Re: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中共擬引進俄光榮艦、核潛艦
【記者盧德允/台北報導】

由於國際情報界指出中共計劃引進俄國光榮級飛彈巡洋艦及沙魚級核動力攻擊潛艦,拉短甚至超越與美國、日本和我海軍戰力差距,以對抗美國圍堵,我軍情單位正密切關注其發展。

我國向美國採購四艘中古的紀德級飛彈驅逐艦預算甫於立法院通過初審,海軍官員表示,我方已經針對紀德艦與中共現代級飛彈驅逐艦,作過深入的電腦兵棋模擬推演,結果「兩敗俱傷」。假若中共獲得比現代級功能更先進的光榮級飛彈巡洋艦,態勢將明顯向中共傾斜,美國、日本和我方都將需設法因應。

中共從俄國購入現代級驅逐艦和艦上的三M八○E蚊式(日炙、SS─N─廿二)超音速反艦飛彈,西太平洋戰略局勢丕變,但仍不足抗衡美國航空母艦戰鬥群。前蘇聯解體以來,光榮級飛彈巡洋艦的建造、封存和服役過程十分坎坷:計畫造六艘減為造四艘,現只有兩艘服役,另兩艘在塢。俄國和烏克蘭頗思以中古艦價位出售,買主當中以中共最有意願。

光榮級以水面作戰為主,防空和反潛為輔,配備十六枚P─五○○大型次音速巡航反艦飛彈,尺寸較三M八○E蚊式反艦飛彈略大,飛行速度零點九馬赫,射程為蚊式的五倍而達到五百五十公里,可以攜帶核子彈頭,專打高價值水面目標。

國際情報界還掌握訊息,中共購入四艘俄國K級柴電動力潛艦後,最近除可能加購八艘之多,又將關注眼光投注到購買俄國現役沙魚級(Akula,北約代名)核動力攻擊潛艦。中共正在渤海灣葫蘆島研製○九三級核動力攻擊潛艦和○九四級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艦,取代過時、性能不佳的○九一漢級和○九二夏級;但限於技術瓶頸,中共可能同時少量購入俄製沙魚級,縮短與美方的潛艦性能差距。

美國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機時派遣兩個航艦戰鬥群,部署於台灣附近海面戰術位置,有效嚇阻中共進一步小規模動武計畫;中共一直無法釋懷,亟思克制美國航艦戰鬥群之道。
【2002/11/04 聯合報】


NO:1030_9
小老闆  於 2002/11/04 15:35
Re: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http://udn.com/FLASH/109898.htm
「向陽紅十四號」駛離
聯合晚報記者謝龍田/報導
昨天侵入台東蘭嶼領海的中共海洋調查船「向陽紅14 號」,經我方船艦艦逼近及勸離,今天凌晨駛離台灣,相關單位的監控及戒備行動在凌晨 3 時 55 分解除。至於「向紅陽14 號」為何會錨泊,有人研判是風浪過大,才會進入我領海下錨,但有人認為動機不單純,如真要避風浪,大可不必進入蘭嶼近海。
海巡署指出,「向陽紅 14 號」昨天上午入侵到蘭嶼開元港附近五浬的水域,海軍及海巡署陸續派出軍艦、巡護船、巡緝艦及直升機監控。今天凌晨 3 時 50 分,「向陽紅 14號」已距離屏東鵝鑾鼻約 108 浬,海巡署直屬船隊巡護船「巡護 2 號」、南區機動海巡隊巡緝艦「德星艦」及海軍軍艦稍後從監控海面撤離,上午 10 時左右,估算「向陽紅14 號」已離台灣逾 200 浬,至於「向陽紅 14 號」會否再趁機折返,海巡署及海軍將嚴密注意,一發現就再派船艦「對付」。
【15:05, 2002/11/04】

NO:1030_10
愛國愛家  於 2002/11/06 13:23
Re: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千龍新聞網珠海11月5日訊〈記者石丁維多〉在本屆珠海航展的中國航天展區內展出了中國WS─1火箭炮系統。WS─1火箭炮由四川航天工業總公司研製,是一種先進的、多用途的武器系統。主要用於攻擊敵方縱深的面目標〈如軍事基地、機場、重要交通樞紐、裝甲集群、火炮和導彈發射陣地等〉。該火箭炮系統具備射程遠、反應快、精度高,費效比低等特點。據展臺負責人介紹,WS─1射程為100公里,而WS─1B則達到了180公里,遠遠超過了世界上同類火箭炮的射程。該火箭炮反應時間為20分鐘,火箭彈採用了固定尾翼。展臺負責人稱,俄羅斯“ 龍卷風”火箭彈採用的是折疊尾翼,尾翼在炮彈發射後展開,儘管這一過程在瞬間完成,但卻會影響到火箭彈最後的精度,因此採用固定尾翼的WS─1火箭彈精度要強於採用折疊尾翼的“龍卷風”火箭彈。展臺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該火箭炮系統的另一個優勢就是造價低,比以物美價廉著稱的俄羅斯“龍卷風”火箭炮還要便宜2/3,因此已有許多國家對這種武器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NO:1030_11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08 14:01
Re: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1/20021108114076.html
美國和中共軍事交流將恢復熱絡化

(中央社記者張芳明東京八日專電)日本媒體今天報導,美國和中共已基本上達成協議,美國海軍軍艦將於本月內訪問中國大陸,美國和中共的軍方高層將於十二月互訪,這將是去年四月的美國和中共軍機擦撞事件後,兩國的軍事交流重新恢復熱絡。

「產經新聞」今天發自北京的報導指出,美國和中共已基本上達成協議,美國軍艦將於本月內訪問中國大陸的港口,可望是青島或上海,這將是去年三月美國第七艦旗艦「藍脊號」訪問上海以後一年八個月以來,美艦的再次訪問中國大陸。

報導指出,中共軍副總參謀長熊光楷將於十二月九日訪問華府,和美國國防部負責政策的次長費特會談,有關次長級的安保政策對話在十月下旬的美「中」領袖會談曾特別被提到,兩國高官的政策面會談將是近兩年來的首次。「日本經濟新聞」今天發自華府的報導指出,太平洋美軍司令法戈將於十二月訪問中國大陸,中共國防大學的代表團也將於十二月二日訪美參加研修課程,並參訪美軍設施。


NO:1030_12
阿超  於 2002/11/09 02:28
Re: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自由時報學者預測江澤民會全退    

〔記者吳明杰╱台北報導〕攸關中國權力交替的中國十六大會議今天在北京正式揭幕,多位國際知名中國軍事研究專家咸認,江澤民除將交出國家主席和共黨總書記職位外,外界預料會保留的軍委會主席職務也會一併交給胡錦濤,退出所有職務,不過這不代表江澤民在中國政治中的影響力也會隨之消失。

  美國華盛頓大學沈大偉(David Shambaugh)昨天在「中共十六大與解放軍」國際研討會上指出,如果江澤民繼續保有中央軍委會主席而交出共黨總書記職務,將違反黨指揮槍的原則,加上江澤民在一九九七年表示將在十六大後退出,即使不情願也必須實踐承諾。

  沈大偉分析,如果從年齡限制看,目前中國十一位中央軍委會委員中,江澤民、遲浩田、張萬年、傅全有、王克、王瑞林、于永波等七人已經超過退休年齡,應在十六大退出,只有胡錦濤、曹剛川、郭伯雄和徐才厚,以及唯一可能不受年齡限制的王克會留下。 沈大偉預測,總裝備部部長曹剛川可能接任軍委會副主席,以本身和俄羅斯的良好關係繼續強化中俄武器採購。七十一歲的軍委會委員王克可能接任另一個軍委會副主席遺缺,負責軍事傳承和接續任務,並接下傅全有的總參謀長職務。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教授由冀(You Ji)也認為,胡錦濤將會接下包括中央軍委會主席等三項要職,而胡錦濤在軍事上的接班將會比江澤民接任時更順利,因為胡錦濤不需解決黨內老人問題,在黨內的權力挑戰者也比江澤民過去要少得多。

  昨天與會人士除國安會副秘書長江春男、諮詢委員林佳龍等官員外,國關中心所長丁樹範、淡江戰研所所長黃介正等國內學者也應邀發表論文;國外學者則有沈大偉、由冀、海軍研究中心肯艾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季北慈、海軍戰爭學院波拉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史文、韓國國防研究院金泰虎,以及蘭德公司毛文杰等人參加,堪稱國內難得一見的解放軍研究盛會。


NO:1030_13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09 10:20
Re: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1/200211082150439.html
美報報導美關切中共潛水艦最近通過台灣東部

(中央社記者郭無患華盛頓八日專電)美國相關官員對「華盛頓時報」表示,在一項不尋常的行動中,若干中共解放軍海軍船艦和一艘宋級潛水艦,最近通過台灣東部水域前往南海參與軍事演習。

時報指出,美國情報機構正在密切注意中共解放軍集結在南中國海海南島附近的行動,其中包括兩艘俄製現代級驅逐艦在內的五十多艘水面艦艇和九艘潛水艦;這些解放軍部隊將參與一項大規模軍事演習。「華盛頓時報」今天在國防圈內專欄中引述消息來源的話報導說,數千名中共解放軍陸戰隊也將和十九艘兩棲登陸艦一起參與這項演習。


NO:1030_14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13 00:01
Re: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http://news.yam.com/cna/politics/news/200211/200211122120562.html
國防部報告共軍威脅正加速組建戰術飛彈旅

(中央社記者羅廣仁台北十二日電)正當中共召開十六大之際,國防部長湯曜明應立法院之邀在明天專案報告「中共對我軍事威脅評估」。湯曜明在報告中指出,中共二砲部隊在「核常兼顧」的戰力發展目標下已成為對台首要軍事威脅。中共中央軍委將組建各型戰術飛彈部隊列為優先項目並加速組建新的中、短程戰術飛彈旅。

湯曜明應立法院國防委員會邀請,明天將專案報告「中共對我軍事威脅評估」。國防部的報告分為「軍事現況」和「威脅評估」兩大部分。在軍事現況以解放軍兵力現況、裝備現況、國防預算和人員素質與士氣進行說明,在威脅評估部分則根據中共可能犯台模式進行分項報告,包括「登陸作戰威脅」、「海上威脅」、「空中威脅」、「彈道飛彈之威脅」、「制電磁權之威脅」、「情報預算之威脅」、「生化戰威脅」和「超限戰威脅」。

對於中共彈道飛彈的威脅,國防部在報告中指出,,核彈道飛彈可增強威懾籌碼、常規短程彈道飛彈是犯台戰役的「殺手 (金間)」武器,中共二砲部隊對台的導彈部署已經成為對台灣的首要軍事威脅。

國防部指出,中共二砲部隊部署各型常規導彈在多重部署下,可實行飽和攻擊。未來巡弋飛彈部署後,巡弋飛彈可沿地貌迂迴飛行及精準的特性,將可增加中共飛彈攻略能力。

國防部表示,在民國八十五年「台海危機」後,二砲部隊已成為共軍最有效的應急機動作戰部隊,目前中共中央軍委已將組建各型戰術飛彈部隊列為優先項目,國防部預判未來,共軍將加速組建新的中、短程戰術飛彈旅,以強化對台作戰威懾力度。

對於共軍對台登陸作戰的威脅,國防部評估,由於目前中共兩棲渡海輸具不足,還不具備實施大規模正規兩棲登陸作戰能力,但是中共年度大規模三軍聯合登陸作戰演習卻從未間斷。如果以數量龐大的機械漁船實施正規或非正規登陸,配合空、機降、特戰突襲及先期滲透人員等破壞方式,仍會對台灣島內安全造成極大威脅。

國防部統計共軍地面部隊近年實施海訓情況逐年增加,今年更高達十七萬人,而且除了作戰部隊外,後勤及通信專業部隊也參與演訓,訓練課目內容也由以往武裝泅渡等戰技層次,深化為兩棲戰術演練,提升渡海作戰部隊的戰力。

至於海上威脅,國防部評估指出,因為中共大型作戰艦及潛艦在性能和數量不斷研改和增加,中共海軍至少可以遂行一百五十公里海、空視距外飛彈攻擊,可有效執行艦隊攻防及水面、水下封鎖作戰,將大幅提升共軍奪取制海權能力。

國防部並指出,近期中共的科學研究船、海測船頻頻在台灣東部海域活動,旅滬級飛彈驅逐艦也自台灣本島東部海域通過,顯示中共海軍確實已由近岸走向近海,並逐漸超越台灣海峽、第一島鏈,向太平洋發展。國防部特別指出,過去所謂中央山脈的天然屏障已不復存在,中共可直接威脅台灣東部地區。

國防部評估中共對台空中威脅指出,中共空軍每三年就有新型戰機或是專業機種、高性能武器、飛彈配備部,對於一、二線機場後勤支援設施的整建非常積極,國防部預判五年內中共空軍將具備遠距精準打擊、多批次空中作戰和良好的空中管制能力。

另外,國防部情報也顯示,中共空軍近年要求各飛行作戰部隊加強跨軍區、跨晝夜長途飛行、機動轉場訓練,以磨練飛行員耐力及後勤支援能力,因此不容忽視中共空軍在各方面戰力提升的進展。

國防部在報告中也提出中共在「制電磁權的威脅」。國防部評估指出,共軍現有的資訊電子能力,已具有靈活、多樣性的特性,如果配合正在研發的「反輻射飛彈」、「微波電磁脈衝彈」、「巡弋飛彈」及網路攻擊,將會對國軍各觀通、預警、火控雷達及指管系統實施干擾與攻擊。

中共對台灣在情報預警的威脅,目前可運用在空的衛星,配合現有「運八」、「圖一五四電子偵察機」及二百餘艘情報船艦與對台灣當面綿密的觀通站台,對國軍軍事部署和部隊動態進行嚴密的監偵。

國防部認為中共對台灣仍具生化戰威脅,因為中共長年研製和生產新型生化武器,並朝非致命及結合基因生化科技發展,因此不能排除中共在未來以生化武器作為威懾手段,配合軍事或非軍事行動,打擊台灣民心士氣。

至於最熱門的「超限戰」,國防部指出,中共解放軍的超限戰理論發展已經超過三年,已對共軍在作戰理念上產生影響。國防部研判未來中共甚至可能運用若干「殺手 (金間)」武器 (短程戰術飛彈、巡弋飛彈、反輻射飛彈、微波電磁脈衝彈、生化武器等),執行「外科手術」式的精準打擊,以「點穴戰」配合多樣化的「超限戰」戰術戰法,對台灣政、經、軍重要設施進行破壞,瓦解台灣軍民心防,以最小代價,獲致最大成果。國防部最後在結論指出,中共在「打贏高科技條件下的局部戰爭」兵力整建指導下,未來共軍將持續發展戰術彈道飛彈、海、空軍及強化聯合作戰能力。共軍的作戰手段將由注重地面傳統戰爭向海上、空中、太、電磁波及網路的「六維」高科技戰爭方面發展。國防部對中共的軍事威脅已擬妥因應措施並訂定未來建軍規劃,將可確保國家安全和維持台海和平穩定。


NO:1030_15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13 00:05
Re: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http://news.yam.com/cna/politics/news/200211/200211122221642.html
國防部指台海對岸四百枚飛彈精準度大幅提高

(中央社記者羅廣仁台北十二日電)國防部長湯曜明預定明天向立法院國防部委員會專案報告的「中共對我軍事威脅評估」指出,共軍部署在台灣對面的「東風十一」、「東風十五」型機動短程彈道飛彈約四百枚,射程三百至六百公里,目前正陸續加裝全球定位系統,以提高精準度,射程可涵蓋台灣本島重要設施。

湯曜明在報告中共兵力現況指出,中共目前有七大軍區,解放軍有二十一個集團軍、五十七個師級單位,總兵力一百五十萬人。駐守台灣當面福建地區為南京軍區三十一集團軍,兵力五萬七千餘人,如果中共要進行武力犯台任務,除南京軍區另兩集團軍外,可在短期內抽調濟南及廣州軍區的地面部隊四個集團軍支援作戰。

海軍兵力部分,中共目前艦艇總數為二千餘艘,總兵力三十四萬餘人,區分北、東、南海三個艦隊,現有作戰艦艇八百餘艘 (含潛艦),可對台灣實施制海、截擊與長期水面、水下封鎖,中共海軍並擁有各式水雷五萬餘枚,具備對台灣各主要港口和航道實施布雷的能力。

中共空軍目前有三十七個師,二十三個獨立旅,配備各型戰轟機三千餘架,總兵力三十三萬人。距台灣六百浬內各基地共部署各型戰機約一千架,航程都可涵蓋台灣本島,任務需要時並可在短時間內前進部署至當面二百五十浬半徑各機場,執行作戰任務。

對台灣威脅最大的中共二砲部隊已編成數個軍級單位,管轄二十個彈道飛彈旅,總兵力十二萬餘人。報告指出,二砲部隊部署在台灣當面的「東風十一」、「東風十五」型機動短程彈道飛彈約四百枚,射程三百至六百公里,目前正陸續加裝全球定位系統,以提高精準度,射程可涵蓋台灣本島重要設施。

在應急機動作戰部隊部分,中共在各軍區及海空軍都組建有應急機動作戰部隊,由中共「中央軍委」直接指揮,約有二十五萬餘人,這支部隊強調裝備齊全,人員精實,可不必經過「臨戰訓練」而立即投入戰場。

至於一直被視為共軍可能犯台模式登陸作戰的主要兵力「登陸作戰部隊」,在正規登陸作戰部分,現有各型正規登陸艦艇三百餘艘,一次最大可裝載一個加強步兵師,約一萬五千人。在非正規登陸作戰部分,台灣對面的浙、閩、粵三省適合非正規登陸的機漁船約一萬六千艘,約可裝載四十萬名輕裝步兵。

另外在氣墊船突擊作戰部分,共軍有全浮式氣墊船四十餘艘,最大裝載兵力約一千人,可執行滲透突擊和特種作戰任務。

共軍目前有一個「空降軍」兵力約三萬人,可由駐地直接對台灣進行空降作戰,一次可空降傘兵四千人。共軍還有七個「特種大隊」及六個「陸航團」,前者兵力約一萬三千餘人,可執行特種作戰任務,後者配備各型直升機約三百餘架,一航次可機降三千餘人。

至於中共徵租商船、散裝貨輪執行軍事任務的戰力,中共約有一千四百艘商及散裝貨輪,依徵租規定可徵租四百艘,擔負後勤補給任務。國防部發現近年共軍利用各式商船及貨輪實施船載砲兵作戰訓練,以增強登陸時岸轟火力。

國防部綜合評估共軍在登陸作戰最大載運作戰能量約在四十二萬人左右。

國防部在報告中也說明中共武警在一九九八年裁軍政策影響下,總兵力已由一百一十三萬人減為九十萬人,主要負責社會治安,但仍要支援地面作戰。

對於中共在航天科技方面的發展,國防部認為中共著重「軍民共通」的特性,航天衛星在科研、通信、氣象、導航和偵察等類型的發展,有助提升共軍在指管通信與情報偵蒐的能力。國防部並認為,近年來由於中共在通信與訊息技術方面的突破,各集團軍及軍區運用衛星「指、管、通情」的普及率已有顯著成長,具有「聯戰指揮」的能力。在電子戰方面,各軍區直屬與集團軍所屬電子對抗團、營已配備中共自行研制的偵、測、干擾等先進設備,並在歷次大型演訓中參與演練。


NO:1030_16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13 23:20
Re: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http://news.yam.com/cna/politics/news/200211/200211131840288.html
湯曜明指中共十一顆人造衛星二顆作軍事偵蒐

(中央社記者羅廣仁台北十三日電)國防部長湯曜明今天指出,根據國軍掌握情報顯示,中共目前有十一顆人造衛星,用途分別在軍事、環保、通訊、定位等,在軍事用途衛星有二顆,任務重點在偵蒐。湯曜明強調,中共發展人造衛星主要在於偵蒐功能,但是國軍也有防衛措施。

湯曜明今天在立法院國防委員會專案報告「中共對我軍事威脅」。對於中共在航天科技的發展,湯曜明指出,中共航天衛星分為科研、通信、氣象、導航、偵察等類型,尤其著重在「軍民共通」的特性,以提升共軍的指管通信與情報偵蒐能力。

在航天載具方面,中共研發的神舟一、二、三號無人太空船已分別於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二零零一年元月及今年三月發射升空,並完成返降回收。

湯曜明在答覆國民黨籍立委蔡鈴蘭 (不分區)質詢有關中共目前有多少顆衛星、有多少顆用於軍事用途時說明,目前中共在軌道運行的衛星共計有通信、氣象、定位、導航、遙感探測、海洋觀測及情蒐等多種用途,共有十一顆衛星。蔡鈴蘭進一步詢問湯曜明中共有多少顆衛星用於軍事用途,湯曜明答詢時表示,在軍事用途衛星有二顆,其任務重點在偵蒐。湯曜明強調,中共發展人造衛星主要在於偵蒐功能,但是國軍也有防衛措施。


NO:1030_17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15 00:14
Re: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http://news.yam.com/cna/china/news/200211/20021114114072.html
港報指少壯派將進入中共軍方權力核心

(中央社記者林麗明香港十四日電)據報導,中共十六大軍方高層將重新洗牌,中央軍委將有七名高齡委員退休,少壯派軍人可進入軍方權力核心。

東方日報今天在報導中引述消息人士透露,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遲浩田、張萬年,委員王瑞林、傅全有、王克及于永波六人已年過七十歲,按中共十五大訂定的人事制度,很可能在十六大後退休。屆時中央軍委權力核心,基本上將不再有一九四九年中共建政前參加共軍的將領。

報導指出,由於即將進入權力核心的軍方高層都是中共建政後入伍的軍人,因此中央軍委更注重高科技和有局部戰爭經驗的將領。中央軍委、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裝備部、總後勤部以及各兵種的負責人,將具備比上屆更高的學歷。據稱,掌管總裝備部的曹剛川上將和副總參謀長郭伯雄上將,以及總政治部常務副主任徐才厚上將,最有希望出任軍委副主席,而副總參謀長熊光楷上將曾參與中共對台決策,有望進入中央軍委核心。

http://news.yam.com/cna/china/news/200211/200211142220582.html
中共十六大中委軍系人馬背景

(中央社記者焦興華台北十四日電)中共十六大中央委員名單今天出爐,具有共軍及武警背景的中委至少有四十三名,佔中央委員總人數五分之一,約百分之二十一點七,與十五大軍系委員比例二十一點二四相較略多。

十六大具有中共軍方或武警背景的中央委員包括:

中央軍委:曹剛川上將,現任總裝備部部長。郭伯雄上將,現任常務副總參謀長。徐才厚上將,現任總政治部常務副主任。

總參謀部:錢樹根上將,現任副總參謀長。

總政治部:唐天標上將,現任總政治部副主任。

總後勤部:孫志強中將,現任總後勤部副部長。

總裝備部:李繼耐上將,現任總裝備部政委。李安東中將,現任總裝備部副部長。

海軍:石雲生上將,現任海軍司令員。楊懷慶上將,現任海軍政委。沈濱義中將,現任海軍副司令員。

空軍:喬清晨上將,現任空軍司令員。鄧昌友中將,現任空軍政委。

第二炮兵:隋明太中將,現任二炮政委。靖志遠中將,現任二炮參謀長。

瀋陽軍區:錢國梁上將,現任瀋陽軍區司令員。姜福堂上將,現任瀋陽軍區政委。王建民中將,現任瀋陽軍區副司令員。許其亮中將,現任瀋陽軍區副司令員。

濟南軍區: 陳炳德上將,現任濟南軍區司令員。張文台中將,現任濟南軍區政委。

蘭州軍區:李乾元中將,現任蘭州軍區司令員。劉冬冬中將,現任蘭州軍區政委。常萬全中將,現任蘭州軍區參謀長。

廣州軍區:劉鎮武中將,現任廣州軍區司令員。劉書田上將,現任廣州軍區政委。周遇奇中將,現任廣州軍區政治部主任。

成都軍區:廖錫龍上將,現任成都軍區司令員。楊德清中將,現任成都軍區政委。蒙進喜中將,現任成都軍區副司令員。

北京軍區:朱啟中將,現任北京軍區司令員。符廷貴中將,現任北京軍區政治部主任。

南京軍區:梁光烈上將,現任南京軍區司令員。雷鳴球中將,現任南京軍區政委。馬曉天中將,現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劉永治中將,現任南京軍區副政委。

武警部隊:吳雙戰中將,現任武警部隊司令員。陳傳闊中將,現任武警部隊參謀長。李棟恆中將,現任武警部隊政治部主任。

國防大學:趙可銘中將,現任國防大學政委。

軍事科學院:葛振鋒中將,現任軍事科學院院長。      
溫宗仁上將,現任軍事科學院政委。

國防科技大學:遲萬春中將,現任國防科大政委。


http://news.yam.com/cna/china/news/200211/200211142101515.html
共軍及武警代表佔中共中委五分之一以上

(中央社記者廖真翊台北十四日電)中共十六大中央委員名單今天出爐,具有共軍及武警背景的中委至少有四十四名,比例超過十五屆的五分之一。

中共十六大今天選出一百九十八名中央委員,其中具有解放軍及武警背景者至少四十四人,佔全體中委的百分之二十二點二二,超過上屆的百分之二十一點二四。

具解放軍背景的中央委員包括各大軍區司令員及政委,其中具有上屆軍委身份的包括共軍總裝備部部長曹剛川、常務副總參謀長郭伯雄、總政治部常務副主任徐才厚,至於副總參謀長熊光楷僅當選中央候補委員,外傳他將出任國防部長顯得希望渺茫。

中共中央委員中的軍職比例自一九八七年的十三大劇增後,就一直維持在兩成以上,雖然中共不願賦予外界「軍隊擴權」的形象及「中國威脅論」的壓迫感,但是事實證明十六屆中委軍方所佔比例還是比十五屆增加。中共十六屆中央委員中具有共軍或武警背景的,還包括馬曉天、王建民、鄧昌友、石雲生、朱啟、喬清晨、劉書田、劉冬冬、劉鎮武、許其亮、李安東、李繼耐、李乾元、楊懷慶、楊德清、沈濱義、吳雙戰、遲萬春、張文台、陳炳德、周遇奇、姜福堂、錢國梁、錢樹根、唐天標、符廷貴、梁光烈、隋明太、溫宗仁、蒙進喜、雷鳴球、靖志遠、廖錫龍、劉永志、孫志強、李棟恆、張慶黎、陳傳闊、趙可銘、常萬全、葛振鋒等。


NO:1030_18
SK2  於 2002/11/15 00:27
Re: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空軍首招“三自”生 中國SU27飛行員成本揭秘
2002-11-14 08:38:21

昨日,記者從廣州市招生辦公室獲悉,根據國家教育部、公安部、解放軍總政治部通知精神,空軍將首次在廣州選拔招收飛行學員。
  
  據介紹,招飛改革納入地方高考序列始於1987年,那時空軍在河北、遼寧兩省進行試點,1988年擴大到11個省試點。
  
  據透露,明年空軍招飛地域將再次擴大,增加了11個省。至此祖國大陸除西藏、海南以外的其他省份將全部開始招收空軍飛行員。明年在這11個新增加的省份中,國家將首次招收“三自”生。即“自願報名”、“自費去當地抽檢”、“自己付差旅費全面參加檢測”的學生。
  
  據瞭解,國家培養一名飛行員,往往需要耗費大量資金。例如培養一名具備四種氣象條件下作戰能力的殲7飛行員,需要7年時間,所需費用1070萬元。培養一名殲8飛行員,需要810年時間,所需費用1530萬元。最讓人咋舌的是培養一名蘇27飛行員,竟需要10年時間,所需費用達5000萬元
  
  飛行人員取得學籍後,從開學之日起計算軍齡,家庭享受軍屬待遇;與普通軍隊幹部相比,空軍飛行員入伍後將二年調級一次,最高職務可以調到副師職幹部;飛行員本人按飛行等級有飛行等級補助。至於飛行員的結婚配偶,也享有“特殊待遇”,除了即可隨軍外,配偶有大專以上文憑願在部隊工作的,可以特招入伍,成為女軍官;如配偶是高中畢業生,則訓練四年後將定為副連職,特別優秀的還可定為正連職。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news/568/20021114/11363260.html


NO:1030_19
沒新聞網址的VOR  於 2002/11/15 14:48
Re: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俄國已將28 架 Su-27UB 全數交給解放軍

Copyright 2002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BBC Monitoring Former Soviet Union - Political
Supplied by BBC Worldwide Monitoring
November 13, 2002, Wednesday

Russia completes supplies of Sukhoi-27 jets to China
Prime-TASS news agency, Moscow, in English 1048 gmt 13 Nov 02

Excerpt from report in English by Russian news agency Prime-TASS

Irkutsk, 13 November: Russias aircraft manufacturer Irkut (formerly known as the
Irkutsk Aviation Production Association) has completed the three-year supplies of
28 Sukhoi-27UB combat trainer jets worth a total of 1bn dollars to China, a company
official told the ITAR-TASS news agency on Wednesday 13 November .

China and Russia signed the deal in 1999, and Irkut shipped the first batch of 10
Sukhoi-27UB jets in 2000.

Irkut will also provide 18-month after-sales service and warranty for the jets, the
official said...


NO:1030_20
小老闆  於 2002/11/16 11:38
Re: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http://tw.news.yahoo.com/2002/11/16/twoshore/cna/3652466.html
中共新一屆軍委著重科技強軍
  (中央社台北十六日電)中共十六屆一中全會產生新一屆中央軍事委員會成員,江澤民留任中央軍委主席,新任總書記胡錦濤續任軍委第一副主席。北京分析家認為,新一屆中央軍委成員組成突顯年輕化、專業化的特點,具有科技強軍的理念。
  香港文匯報報導,新一屆軍委領導集體中,江澤民未進新一屆中央委員會,不再擔任總書記、政治局常委,但繼續留任中央軍委主席,此模式類似十三大時的鄧小平。
  一九八七年中共十三大時,鄧小平不在中央委員之列,也未擔任其他中央領導職務,但繼續擔任新一屆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在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十三屆五中全會和一九九○年三月七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相繼辭去中央軍委主席和國家軍委主席職務,由江澤民分別接任。
  北京觀察家認為,在中共換班之際,保持軍隊的穩定至關重要,江澤民擔任中央軍委主席十三年,胡錦濤出任中央軍委第一副主席三年,仿效鄧小平模式,由江澤民續任中央軍委主席,有利於穩定軍心及平穩過渡。
  新一屆中央軍委中,原軍委副主席張萬年和遲浩田、軍委委員傅全有、于永波、王克、王瑞林全部退出,原軍委委員、總裝備部部長曹剛川,常務副總參謀長郭伯雄擢升為軍委副主席,郭伯雄的排序改在曹剛川之前。總政治部常務副主任徐才厚續任軍委委員,排序由軍委委員最後一位提前到僅次於副主席。南京軍區司令員梁光烈、成都軍區司令員廖錫龍、總裝備部政委李繼耐晉升軍委,成為中央軍委新人。
  年齡方面,新一屆中央軍委班子趨向年輕化。十五屆中央軍委平均年齡六十八歲,年齡都在六十五歲以上,其中有四人已過七十歲或快到七十歲。而新一屆軍委平均年齡僅六十三歲,除了江澤民和曹剛川分別為七十六歲和六十七歲外,其他均在六十歲左右。
  十五屆軍委班子中,多數職業軍人都有建政前作戰經驗,而新一屆軍委的職業軍人都在中共建政後從軍,例如郭伯雄一九六一年入伍,梁光烈一九五八年入伍,廖錫龍一九五九年入伍,李繼耐一九六七年入伍。
  新的軍委領導集體中,除了江澤民和胡錦濤分別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機電系和清華大學水利工程系外,郭伯雄、梁光烈、廖錫龍畢業或就學於共軍軍事學院,徐才厚和李繼耐畢業於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曹剛川曾在前蘇聯炮兵軍事工程學院學習六年。
  十五屆中央軍委除江澤民外,其他職業軍人均來自總參謀部、總政治部和總後勤部,沒有現職的大軍區軍事主官。而新一屆中央軍委成員,梁光烈是南京軍區司令員,廖錫龍是成都軍區司令員,未在共軍總部擔任過職務,領導構成不拘一格。
  軍委成員的分工方面,十五屆軍委成員中,總政系統人馬最多,三位軍委委員于永波、王瑞林、徐才厚都是總政治部副主任,只有曹剛川執掌總裝備部。而在新一屆中央軍委領導中,總裝備部系統異軍突起,總裝備部部長曹剛川升任軍委副主席,總裝備部政委李繼耐成為軍委委員。
  報導說,中共近年來成功發射神舟系列太空船,共軍專責部門總裝備部功不可沒。而十六大提出要提高軍隊高技術條件下的防衛作戰能力,加快國防科技和武器發展是必由之路。因此,總裝備部系統領導人被委以重任,顯示中共科技強軍的理念和決心。911116

NO:1030_21
福爾摩沙  於 2002/11/19 14:25
Re: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http://www.ettoday.com/2002/11/19/91-1377384.htm

中國導彈部隊展開年度訓練演習 下週試射M-18導彈

國防部軍情單位19日表示,中國解放軍第二砲兵部隊部分單位年度戰備驗收將在下週展開,據目前所獲得的情資顯示,接受測考的解放軍戰術導彈部隊,極有可能進行M-18戰術導彈的年度測考。官員說,由目前的動員及後勤整備來看,解放軍並沒有升高對台戰備的跡象,是單純的部隊年度驗收。


國防部官員表示,本月份解放軍的海軍並沒有超出預定演訓的規模,而空軍的狀況分別是:蕪湖基地:蘇27戰機45架、殲七戰機43架。懷寧基地:轟六轟炸機31架。九江基地:殲七戰機34架。

第二砲兵部隊則是樂平導彈815旅M9導彈24枚,部分進行彈頭部換裝工程。官員進一步說明指出,目前在台海對岸部署逾300枚M-9及M-11導彈中,中國利用衛星技術整合運用在其導彈上,藉加裝全球衛星定位系統,以增進導彈命中精度,降低圓形公算誤差(CEP)。其中M-9戰術導彈命中誤差為約千分之一,換言之,最大射程命中目標的誤差只有600公尺,然而中國若能成功以全球衛星定位技術來加強精度,M-9戰術導彈的圓形公算誤差將可大大降低至15公尺左右,成為全球最精確的飛彈之一。

中國的戰術導彈當中,以M族導彈性能較好,概可區分為四個型號:M-7、M-9、M-11、M-18。這四種導彈的射程分別為:180公里、600公里、300公里、1,000公里,其中M-9的精度若藉由全球衛星定位技術來加強,圓形公算誤差(CEP)估可降低至15公尺。從M族導彈的射程上看,它們已經構成了完整的戰術戰役導彈系列。

官員說,去年下半年,中國在東山島進行大規模軍事演習,在此次軍演中,中國陸續展示了許多新式武器裝備,如新購之現代級巡洋艦、蘇愷30MKK等,除此之外,最令我國感到威脅的仍是M-9及M-11戰術導彈的試射。美國軍事衛星最近持續拍攝到中國擴建東南沿海仙游、永安導彈基地的照片。

至於這次實施試射的,極可能是一直都低調部署的M-18型導彈。官員說,M-18戰術彈道飛彈是中國與伊朗共同合作發展,由伊朗提供研究設計經費,而中國則提供技術,並獲授權於伊朗國內生產,定名為「醣達」(Tondar-68),北約則稱為CSS-11。

M-18彈道飛彈的設計自1985年開始,1987年首度在北京航空展中出現,1993年定型生產服役於中國二砲部隊。採用二級固體燃料火箭推進器,它是在M-9飛彈的彈體上再加一級固體火箭後組成的飛彈,全長約12公尺,直徑1.1公尺,彈頭重量400公斤,可裝載傳統高爆彈頭或核子彈頭,射程達1,000公里。使用慣性導航系統及彈上電腦之導引方式,圓周誤差率(CEP)約為250公尺,並與M-9飛彈一樣具有匿蹤功能,採用彈頭、彈體分離技術,且具有彈頭「末制導」功能,它的突防能力和制導精度都可以稱得上是有效的戰區彈道飛彈。由於可以攜帶核子彈頭,是中國第二砲兵部隊作為戰區威懾力量的重要戰術彈道飛彈。

官員說,中國二砲部隊總兵力研判約120,000人,編成7個軍級基地,下轄15個發射旅及1個獨立團。陣地研判約70處。中國第二砲兵部隊的編裝及概略駐防如下:

安東通化第51號基地,轄806、810兩個導彈旅。配有東風2型、3型及21型導彈,射程涵蓋美國、加拿大以及俄羅斯。

安徽祁門第52號基地,轄807、811、815及另一個番號不詳的導彈旅。配有東風2型、3型、15型導彈,主要射向是以東南亞國家為主。

雲南建水第53號基地,轄802、808導彈旅。配有東風3型、21型導彈。

河南洛陽第54號基地,轄801、804、813導彈旅。配有射程達5,000∼14,500公里的東風4型、5型戰略導彈,射程可涵蓋俄羅斯全境、加拿大西部。

湖南靖縣第55號基地,轄805、816導彈旅。配有東風4型、5型導彈。

青海西寧第56號基地,轄809、812導彈旅。配有東風3型、4型導彈。


NO:1030_22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19 17:10
Re: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1/200211191521180.html
據傳中共向烏克蘭購買大型引擎建造驅逐艦

(中央社記者張芳明東京十九日專電)「產經新聞」今天引述日本企業界人士的消息指出,中共向烏克蘭購買十座具有最新技術的氣輪式引擎「DA80」,並似已著手建造一艘將裝備有這種引擎的中共自製最大型驅逐艦「旅海級」軍艦(約六千噸),這種引擎將有助於增強中共海軍的遠洋化。

「產經」引述日本企業界消息人士來自烏克蘭軍方人士的情報指出,中共軍方人士於去年三月前往烏克蘭進行交涉,決定購買十座重十六噸,出力兩萬六千七百千瓦的「DA8O」氣輪式引擎,這是烏克蘭製供軍艦使用的最大型引擎,雙方並檢討未來的技術移轉問題。

報導指出,據傳中共於一九九九年實戰配備的第一艘「旅海級」驅逐艦是使用同樣為烏克蘭製造而出力較小的引擎,中共曾想引進美國引擎製造第二艘但未成功,隨後以購買俄羅斯的兩艘「現代級」飛彈驅逐艦(約七千噸)來取而代之以發展遠洋型海軍,中共被認為可能以「DA80」引擎來著手建造第二艘「旅海級」驅逐艦。報導並指出,中共軍事有關企業從今年春天開始積極購買輪船使用的特殊鋼,有目擊情報指出,中共軍事有關企業裝載日本製的鋼材,這項情報已引起關注,對日本製鋼鐵是否被中共用於軍事方面開始警戒。


NO:1030_23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20 16:42
Re: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http://news.yam.com/cna/china/news/200211/200211201320140.html
葛振峰出任共軍排名第一副總參謀長

(中央社台北二十日電)中共十六大調整中央軍委領導班子後,共軍各大單位將領職務相繼易動,軍事科學院院長葛振峰升任排名第一的副總參謀長,濟南軍區政委張文台中將出任總後勤部政委,國防科技大學政委遲萬春中將任總裝備部政委,

香港文匯報報導,張文台調任總後政委,濟南軍區政委一職由蘭州軍區政委劉冬冬中將接任,南京軍區副政委劉永治中將則接任蘭州軍區政委。

張文台現年五十六歲,歷任五十四軍政委。遲萬春長期在二炮工作,擔任過總裝備部某基地政委。

另據香港明報報導,軍事科學院院長葛振峰升任第一副總參謀長,協助新任總參謀長梁光烈。

葛振峰現年五十八歲,河北清苑人,曾任集團軍軍長,瀋陽軍區參謀長、副司令員,二○○○年擔任國防大學副校長,去年五月任軍事科學院院長。報導說,葛振峰中將軍銜,資歷不深,梁光烈在一九九七年至一九九九年擔任瀋陽軍區司令員時,葛振峰是軍區參謀長,兩人關係密切。


NO:1030_24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21 00:49
Re: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1/200211202321564.html
傳中共試射超過紀德艦防空範圍之反艦巡弋飛彈

(中央社記者郭無患華盛頓二十日專電)據華盛頓時報報導,中共最近試射新型巡弋飛彈,射程是美國情報單位原先預期的兩倍,超過美國海軍標準二型SM2防空飛彈防禦範圍;美國未來提供台灣紀德級驅逐艦即配備標準二型防空飛彈。

美國情報單位官員在華盛頓時報的報導中表示,中共這個月初在渤海灣上空,從一架殲轟七型戰鬥轟炸機發射一枚鷹擊八十三型反艦巡弋飛彈 (YJ─83);這項試射令美國情報單位十分訝異,原先情報單位認為鷹擊八十三反艦飛彈射程大約七十五英里,結果顯示,這型飛彈射程達到一百五十五英里 (兩百五十公里)。

鷹擊八十三型反艦飛彈前一次試射是在今年七月四日,當時官方的人民日報宣布解放軍成功試射一枚視距外反艦飛彈;美國國防部一直認為,中共鷹擊八十三型巡弋飛彈系統是發展用來對抗美國海軍航空母艦以及其他水面艦艇的長程攻擊武器。

鷹擊八十三型反艦巡弋飛彈已經使中共解放軍具備在未來如果發生衝突時,「越地平線」攻擊美國或盟國艦艇的能力;美情報單位指出,鷹擊八十三型飛彈應該是C─801艦射反艦巡弋飛彈的衍生型,能夠以超音速飛行,很難截擊。鷹擊八十三有時也被稱為C─803,具備在飛行中接收目標資料的能力。

喬治城基金會中國軍事專家費雪Richard Fisher告訴華盛頓時報,鷹擊八十三型反艦巡弋可能與功能提升的殲轟七A戰鬥轟炸機搭配;有著兩百五十公里射程,這型巡弋飛彈將使中共解放軍或中共軍火的外國客戶,能夠在美國海軍標準二型防空飛彈防禦射程外攻擊的能力,未來美國供應台灣的紀德級驅逐艦就將配備標準二型防空飛彈。費雪並認為,中共試射鷹擊八十三型飛彈後,也意味著長程、地面攻擊型巡弋飛彈也就要露面了。


NO:1030_25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21 09:57
Re: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http://tw.news.yahoo.com/2002/11/20/twoshore/ctnews/3658996.html
中共引進烏克蘭最新銳瓦斯渦輪引擎
劉黎兒/十九日東京報導

日本產經新聞今天頭版報導,中共海軍正從烏克蘭引進最新銳的瓦斯渦輪引擎「DA8○」,將建造第二艘「旅海」(約六千噸)級的飛彈驅逐艦,目的是為了成立遠洋型的海軍此外中共軍事相關企業在摸索外國製特殊鋼材,因此日本也聲音認為應該警戒日本製出口鋼材的轉用於軍事上;專家認為中國加強自己的海線防衛,也將對日本以及台海構成威脅。

報導指出,據企業關係人士根據烏克蘭國防方面情報判斷指出,中共引進大型引擎的談判於去年三月由負責調度武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總裝備部的將官到烏克蘭完成,決定引進具有二萬六千七百千瓦動力的DA8○引擎,總重量十六噸,為烏克蘭製的最大的船艦用引擎,烏克蘭一共賣了十個,今後也考慮要移轉生產技術。

報導指出,目前「旅海」級船艦用的引擎是比DA8○出力更弱的烏克蘭製的引擎,一九九九年時已經部署,但是其後想引進美國製引擎失敗所以要建造第二艘「旅海」級船艦也遭挫,取代此的是從俄國引進最新銳的「現代」級的飛彈驅逐艦(約七千噸)二艘,以建立遠洋型海軍,中國今後將會另外建造裝配有DA8○的旅海的第二艘船艦。


NO:1030_26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21 10:56
Re: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http://news.yam.com/cna/politics/news/200211/2002112101001.html
國防部掌握中共發展巡弋飛彈狀況有因應措施

(中央社記者羅廣仁台北二十一日電)華盛頓時報報導中共最近試射新型巡弋飛彈,射程超過美國海軍標準二型SM2防空飛彈防禦範圍,國軍將領表示,國軍早就針對中共發展巡弋飛彈對台灣的威脅進行評估和預防。國防部長湯曜明日前在立法院報告「中共對我軍事威脅評估」中也指出,中共部署巡弋飛彈可增加攻略能力。

國防部評估中共彈道飛彈的威脅指出,核彈道飛彈可增強威懾籌碼、常規短程彈道飛彈是犯台戰役的「撒手(金間)」武器,中共二砲部隊對台的導彈部署已經成為對台灣的首要軍事威脅。

國防部指出,中共二砲部隊部署各型常規導彈在多重部署下,可實行飽和攻擊。未來巡弋飛彈部署後,巡弋飛彈可沿地貌迂迴飛行及精準的特性,將可增加中共飛彈攻略能力。

國防部表示,在民國八十五年「台海危機」後,二砲部隊已成為共軍最有效的應急機動作戰部隊,目前中共中央軍委已將組建各型戰術飛彈部隊列為優先項目,國防部預判未來共軍將加速組建新的中、短程戰術飛彈旅,以強化對台作戰威懾力度。不過,國軍對於中共的飛彈威脅早有規劃預防和因應措施,國防部希望國人,特別是立法院朝野立委都能支持國防部的建軍備戰計畫。


NO:1030_27
小毛  於 2002/11/21 12:22
Re: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兩百五十公里,超音速??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5+112002112100068,00.html

2002.11.21  中國時報
中共試射新型巡弋飛彈
朱建陵/台北報導


美國「華盛頓時報」報導,中共日前對一種新型的巡弋飛彈進行試射,其射程竟然超出美國情報部門原先預估射程的一倍。

報導說,中共於本月初在渤海灣以殲轟七型戰機試射YJ-83型反艦巡弋飛彈,其結果令美國情報部門吃驚。在此之前,美國情報部門一直認為該型飛彈的射程僅為七十五英里,但該次試射的射程竟達到一百五十五英里。


美國軍方相信,中共發展YJ-83 型反艦巡弋飛彈的目的,是企圖發展出一種針對美方航空母艦或其它船艦的長程打擊武力。YJ-83是C-801反艦巡弋飛彈的改良型,但可以超音速飛行。軍事專家認為,YJ-83有時被稱為C-803,在飛行過程中,尚可收集攻擊標的物的訊息。

美國詹姆士鎮基金會的中共軍事問題專家費學禮認為,YJ-83極可能被裝備在轟殲七上,因為它一百五十五英里(二百五十公里)的射程,已經超乎美國紀德艦的標準配備SM-2。費學禮認為,中共近期內可能發展出射程更遠的陸基巡弋飛彈。

美國情報部門評估認為,主管軍事科技發展的中共解放軍總裝備部部長曹剛川,在上周的人事更替中被晉升為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並極可能在明年三月擔任中共國防部長職,預料未來中共將加快軍隊現代化的進程。


NO:1030_28
WILLIAM  於 2002/11/21 14:20
Re: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記者盧德允/台北報導】中共除自製和外購新式反艦飛彈,也不斷建造現代化軍艦,威脅我制海企圖。據知其最新型飛彈驅逐艦一六八和一六九號,分別於今年五和十月在上海江南造船廠下水,採取「匿蹤」設計以降低雷達反射截面,號稱「大陸拉法葉」,目前我情報單位正密切注意其動態。

海軍官員表示,我情報單位已蒐集到一六八和一六九號艦在上海艤裝的照片,還有一六八號在海上公試的圖像,顯示其外觀相當洗練簡潔,上層構築具有傾斜角度,有助降低雷達反射截面。至於「匿蹤」效果比之拉法葉艦如何,還待進一步蒐集它的各種訊跡參數,再做綜合研判。
【2002/11/21 聯合報】


NO:1030_29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21 21:37
Re: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http://news.yam.com/cna/politics/news/200211/200211211720220.html
中共新型超音速導彈C-803號稱海上屠夫

(中央社記者羅廣仁台北二十一日電)美國華盛頓時報披露中共最近試射新型巡弋飛彈C-803,射程超過美國標準二型防空飛彈防禦範圍,根據大陸資料顯示,中共為形成對美國艦艇威懾力量,在短期內完成了C-803低超音速掠海反艦導彈研製計畫。被稱為「海上屠夫」的C-803導彈並在一九九九年中共國慶閱兵以實體亮相。

華盛頓時報引述美國情報官員的消息指出,中共這個月初在渤海灣上空,從一架殲轟七型戰鬥轟炸機發射一枚鷹擊-83型反艦巡弋飛彈 (YJ─83),試射結果發現這型飛彈射程達到兩百五十公里。

大陸內部的資料顯示,為防衛美國艦艇在東亞的威脅戰力,中共海軍在中長期是引進俄羅斯研制的「紅寶石」系列反艦導彈並自行研製鷹擊-12反艦導彈的計畫,而在短期內則是先完成了C-803(鷹擊-83)超音速掠海反艦導彈的研製計畫。

C-803型反艦導彈也被中共稱為是「爭氣彈」,這主要是針對國軍在一九九九年六月二十七日公開新型「擎天一號」沖壓式反艦導彈發動機,震撼了中共軍方和國防科技單位,中共為找回失去的面子,因此由中共的海防導彈研究院下達全體動員令,在一九九九年十月一日中共五十周年國慶閱兵大典前,趕製出C-803型導彈的實體,並配備發射箱,在閱兵大典中展示,要為國慶獻禮。

一九九九年中共國慶閱兵,載有十六具C-803導彈發射箱的車輛隊伍通過北京古長安街時,參觀民眾都把這一型導彈當做是C-802型反艦導彈,所以當時閱兵大典的播音員介紹此一「新型超音速導彈」時,並未引起注意,而當時受校的C-803反艦導彈只是剛定型的產品。

中共研發製的鷹擊系列反艦巡弋飛彈,號稱是「中國飛魚」,C-801型為超音速、超低空飛行的多用途反艦導彈。可從艦艇、潛艦、戰鬥機上發射,可單發或聯發,有高精度、殺傷力強、掠海飛行的特點。

鷹擊系列反艦巡弋導彈具有多種抗干擾能力,攻擊隱蔽性強,突防能力優越。導彈採用末制導雷達單脈衝體制、高精度無線電高度表、半裝甲爆破型體,能穿入艦舷後在艙內爆炸,威力強大。

C-802導彈是C-801型的改良型,是以「渦噴發動機」為動力的超音速超低空掠海飛行的多目標反艦飛彈,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全天候作戰和射後不理的作戰功能,和命中準確度高、突防能力強、封鎖區域大、生存能力強、能同時攻擊多批目標的特點,可裝載在多種平台上包括艦艇和戰機,用以打擊敵人的驅逐艦和護衛艦及運輸船。C-802的射程比C-801要遠,這型導彈在五公尺高度作掠海攻擊飛行。

C-803型導彈相關訊息在二千年第三屆中國國際航天航空博覽會時曝光,當時並未引起外界關注。原因在,當時其縮尺模型所透露的訊息顯示,C-803是C-802反艦巡弋飛彈的再改良,外型幾乎一致,只是在彈尾多出一個火箭噴嘴,這應該是次音速巡航掠海飛行加上終端階段點燃火箭進行「超音速突防」的設計,以增加命中機率。C-803反艦導彈前一次試射是在今年七月四日,當時人民日報宣布解放軍成功試射一枚視距外反艦飛彈。中共將此型反艦巡弋飛彈系統視為嚇阻美國海軍航空母艦以及其他水面艦艇的長程攻擊武器,而對於台灣海軍而言,C-803反艦導彈的二百五十公里射程如果沒有「灌水」,真的能超越美國標準二型飛彈的防禦能力,那台海兩岸軍事態勢勢必受到影響,即使配備標準二型飛彈的紀德艦在近期內加入海軍行列,要改變失衡的的台灣兩岸海峽軍力態勢仍要面臨強大壓力。


NO:1030_30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21 21:56
Re: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http://news.yam.com/cna/china/news/200211/200211211420152.html
共軍七大軍區海空軍武警新班子亮相

(中央社台北二十一日電)中共十六屆一中全會組成新的中央軍委會之後,共軍七大軍區及海空軍、武警部隊等各大單位人事隨之調整,並且在最近紛紛亮相表態支持十六大及新的中共中央領導集體。

綜合中共解放軍報等媒體報導,中共中央軍委及共軍各大單位領導成員如下:

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副主席胡錦濤、郭伯雄、曹剛川。委員徐才厚、梁光烈、廖錫龍、李繼耐。

總參謀部:總參謀長梁光烈。副總參謀長葛振峰、隗福臨、吳銓敘、錢樹根、熊光楷、張黎。總參謀長助理李玉。

總政治部:主任徐才厚。副主任唐天標、袁守芳、張樹田。主任助理孫忠同。

總後勤部:部長廖錫龍,政委張文台。副部長周友良、孫志強、蘇書岩、王謙。副政委董宜勝。

總裝備部:部長李繼耐,政委遲萬春。副部長李元正、李安東、楚鴻彥、張詩明、朱發忠。副政委朱增泉。

海軍:司令員石雲生,政委楊懷慶。

空軍:司令員喬清晨,政委鄧昌友。

第二炮兵:司令員楊國梁,政委隋明太。

北京軍區:司令員朱啟、政委杜鐵環。

瀋陽軍區:司令員錢國梁,政委姜福堂。

南京軍區:司令員朱文泉,政委雷鳴球。

濟南軍區:司令員陳炳德,政委劉冬冬。

廣州軍區:司令員劉鎮武,政委劉書田。

成都軍區:司令員王建民,政委楊德清。

蘭州軍區:司令員李乾元,政委劉永治。

武警部隊:司令員吳雙戰,政委徐永清。

國防大學:校長邢世忠,政委趙可銘。

軍事科學院:院長張定發,政委溫宗仁。

國防科技大學:校長溫熙森。

在七大軍區方面,原南京軍區司令員梁光烈調升總參謀長之後,南京軍區司令員由該軍區參謀長朱文泉升任,朱文泉曾任南京軍區第一集團軍軍長。原成都軍區司令員廖錫龍調升總後勤部長之後,成都軍區司令員由原瀋陽軍區副司令員王建民升任,王建民曾任第二十三集團軍、三十九集團軍軍長。


NO:1030_31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22 21:43
Re: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1/200211221721240.html
中共對台防空基地升級可部署短程地對地飛彈

(中央社記者郭無患華盛頓二十二日專電)美國軍事情報單位最近確認中共在台灣海峽當面部署飛彈的最新發展,原先配備防空飛彈的軍事基地最近已重新裝配升級,可供進駐短程地對地飛彈和反艦巡弋飛彈。

華盛頓時報今天引述美國國防情報消息來源報導指出,中共解放軍在台灣海峽當面部署短程地對地飛彈的速度約為每年五十枚,最近以台灣為攻擊距離的短程飛彈總數已達三百五十枚。國防情報單位所確認的另一項新發展是,中共正努力將台灣海峽當面的防空飛彈基地重新裝配升級,除了原有部署仿俄製SA─2的中共自製紅旗二型高空防空飛彈外,也使共軍能夠部署新型東風十五型CSS─6以及東風十一型CSS─7短程地對地飛彈,甚至反艦巡弋飛彈。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1/200211221740254.html
中共戰機與美偵察機又發生空中接近事件

(中央社記者郭無患華盛頓二十二日專電)在去年四月發生美國偵察機與中共戰鬥機擦撞事件後,上週又有兩架中共戰鬥機十分危險地與一架美國偵察機接近到不及兩百五十呎的近距離。

「華盛頓時報」引述美國情報官員的話報導指出,兩架中共殲七戰機上週在中國大陸北方外海的國際空域,追蹤一架美國EP─3偵察機,並曾十分危險地接近到不及兩百五十呎的距離內。

這次空中接近事件和過去的類似事件相比,威脅程度相對較小,過去的中共戰機曾逼近到距離美國偵察機只有數呎的距離。

二○○一年四月一日,一架中共殲八戰機在追蹤逼近一架美國EP─3偵察機時,與偵察機發生空中擦撞,結果殲八戰機墜海,飛行員失蹤,美國偵察機嚴重受損,幾乎墜機,後來美國偵察機在中國海南島緊急迫降,機員被置留達十一天。

中共最近舉行十六大,美國情報單位也增加電子情報偵察任務;中共最近更新對台灣附近空域執行任務的戰機種類,與上週的空中接近事件十分巧合;中共軍方開始以蘇愷三十戰鬥轟炸機執行空中任務,並接近台灣海峽中線,是近幾個月首次出現的狀況。美國情報單位至少偵察到中共十二架次單機任務,美國官員認為這是挑釁舉動,也與上週結束的中共十六大有所巧合。


NO:1030_32
沒新聞網址的VOR  於 2002/11/24 16:08
Re: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http://atimes.com/atimes/Central_Asia/DK22Ag02.html
Asia Times
November 22, 2002
烏克蘭向中國推銷軍備
Ukraine peddles its arms in China
By Sergei Blagov

MOSCOW - Ukrainian President Leonid Kuchma traveled to China this week partly in an attempt to
tap new markets for Ukraines struggling defense sector. However, Ukrainian arms exporters are
likely to face fierce competition from their Russian counterparts, who are already well
positioned in Chinas market.

Ukraine planned to increase military cooperation with China so it could reach a higher
technological stage, stated Kuchma during the November 17-20 visit. According to the RIA news
agency, Kuchma expressed confidence that Ukraine and China would become strategic partners in
the near future.

The Ukrainian delegation reportedly signed a series of bilateral agreements, including aviation
deals, 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agreement, a satellite launch project and construction
services in the energy sector. However, the two nations are yet to ink a formal deal on expanded
military ties.

Bilateral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Ukraine reached US$1.26 billion in 1997, yet the figure went
down following Russias financial crisis in 1998. Trad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otaled $800
million in 2001. However, Ukraine official estimates indicate that bilateral trade turnover could
reach $1.5 billion within the next two to three years.

Ukraines arms exports to China could reach hundreds of millions US dollars soon, says Oleg
Urussky, deputy head of the Ukrainian governmental commission Defense-Industrial Complex, was
quoted by Interfax on November 18 as saying. However, Urussky conceded that Ukraines current
arms shipments to China currently amounted to a mere $50 million a year.

In the wake of the Soviet collapse, Ukraine has kept a sizeable arms industry. Subsequently,
Kiev has a lot to offer to countries that use weapons of Soviet design. Ukraines total arms
exports have been growing, from $20 million in 1994 to $600 million in 1997, and some $1.5
billion last year.

When Ukraine gained independence in August 1991, it was left with a huge military industrial
complex of 3,500 plants with a total workforce of some 3 million people. Notably, Ukraine
inherited roughly one third of the former Soviet space sector, with 140 plants and a 200,000
workforce.

Ukraine was manufacturing 12 out of the total of 20 types of former Soviet 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s. Moreover, Kuchma is the sectors veteran and expert - before his rise to
political power he used to head the Yuzhmash plant in Dnepropetrovsk, the countrys leading
missile manufacturer.

In the meantime, Ukraine also hopes to become a major exporter of naval hardware. Ukraines
wharves used to manufacture nearly one third of all former Soviet naval vessels.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Ukraines arms output has dropped and with a backdrop of lots of unused capacity,
Kiev has been looking for markets to export weapons.

According to Urussky, Ukraines offers to China include air-defense, aviation and missile
technology and hardware. China has also expressed tentative interest in procuring a Ukraine
missile cruiser, as well as in continued trilateral cooperation aimed at designing a new Al-
Khalid battle tank for the Pakistani armed forces.

Ukraine has supplied Pakistan with 320 T-80UD tanks manufactured at the Malyshev plant, which
have a capacity of roughly 1,000 tanks a year. Ukraine media reports have indicated that Ukraine
is set to provide engines for the Al-Khalid tank.

Against a backdrop of limited bilateral cooperation, during his trip to China Kuchma is believed
to have sought support from President Jiang Zemin and other Chinese leaders on sensitive
proliferation issues. Notably, Kuchma has been hit by allegations that he approved a $100 million
sale of the Kolchuga radar system to Iraq in violation of UN sanctions.

In the meantime, earlier this month, Ukrainian authorities conceded that Ukraine had sold four
Kolchuga systems to China, yet terms of the deal remain a commercial secret.

Chinas armed forces modernization program is heavily reliant on assistance from Russia and other
states of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says the US Defense Departments 2002 annual report on the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Ukraine is a moderate supplier in the world
arms trade, and its sales to China represent only a very small percentage of its total world
sales, according to a Pentagon report to Congress released in July. Only Russia and Ukraine can
manufacture and sell complete weapons systems, the report says.

However, until recently, the tactics of Russian arms exporters have amounted to convincing buyers
that only Russia was able to sell complete weapons systems, while Ukraines cheaper offers would
have problems with spare parts and servicing. So far, this Russian stratagem has seemingly worked,
as Russia now sells 20 times more arms to China than Ukraine.

Russia exports China roughly $1 billion a year in weapons, basically filling all niches
potentially available for Ukrainian arms exporters. Now, according to bilateral agreement,
Russia has to use 50 percent of the Chinese payments for Russian arms to import Chinese goods.
In other words, Moscow gets only $500 million a year in dollars, while the rest comes in so
called currency A50, which can only be used to procure merchandise in China. Russian officials
have pledged to get rid of A50 in 2003, yet it remains to be seen whether Beijing will accept to
pay 100 percent in hard currency.

During the past decade, Russia has intensified arms sales to China. The Chinese air force
received its first Russian-made Su-27 in 1992, according to a deal to sell 20 Su-27SK fighters
and six Su-27UBKs. China was later supplied with another 50 Su-27s, as well as 57 Su-30MKKs.
Next year China is expected to receive 19 Su-30MKKs. On the other hand, in 1996, Russia and China
inked a $2.5 billion deal to manufacture 200 Su-27SKs under license at a plant in Shenyang.

In 1999-2000, Russia sold two Project 956E Sovremenny (Modern) class destroyers to China in a
$603 million deal. In January 2002, the two countries clinched yet another $1.4 billion contract
to build another two project 956EM destroyers. The destroyers are equipped with Sunburn anti-ship
cruise missiles.

China was supplied with two Project 877EKM diesel-electric submarines and two Project 636 vessels
(an upgrade of the 877EKM). In May 2002, a $1.5 billion contract was signed to build another
eight Project 636 vessels.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China plans to procure Russian Akula nuclear submarines to supplement
ongoing purchase of eight Kilo-class conventional submarines, as well as two Slava-class cruisers
armed with 16 P-500 anti-ship missiles with a range of more than 500 kilometers.

As far as air defense is concerned, Russia has sold eight regiments of the S-300PMU1 long-range
anti-aircraft missile system and 27 short-range Tor-M1 systems for Chinas air defense. In 2001,
Russia and China reportedly signed a $400 million contract to supply another four regiments of
the more modern S-300PMU-2. In addition, earlier this year, agreements were signed regarding the
shipment to the Chinese navy of 28 Su-30MKK multirole naval fighters and two ship-based S-300F
anti-aircraft missile systems.

Konstantin Makiyenko, deputy director of the Center for Strategy and Technology Analysis, argues
that China has been interested in procuring MiG-31M interceptors, Tu-22MZ bombers with Granit
cruise missiles, Project 949 nuclear missile subs with 24 Granit cruise missiles, and Project
1144 nuclear cruisers with 20 Granit systems.

Coincidence or not, on Nov 19 Russian President Vladimir Putin visited a defense plant in Reutovo
(in a Moscow suburb), Russias leading manufacturer of cruise missiles. Putin reportedly pledged
more funding for the missile sector and jokingly promised that the Reutovo plant will not be
turned into Coca-Cola bottling factory.

Therefore, if Ukraine delivers on its official pledges to boost military cooperation with China,
then the countrys arms exporters are likely to find themselves on the road to a price war with
their Russian competitors. Moreover, Ukrainian and Russian arms exporters also compete in Vietnam
and some Asian markets.

It remains to be seen whether Russian weapons sellers could manage to sustain their strong
positions in China.

(?002 Asia Times Onlin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Please contact
[email protected] for information on our sales and syndication policies.)


NO:1030_33
沒新聞網址的VOR  於 2002/11/24 16:16
Re: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俄國北方船廠即將建造第二艘中國訂購的驅逐艦
Russia: Northern Shipyard to host laying ceremony for Chinas second destroyer
Moscow Interfax in English
Nov 02

ST. PETERSBURG. Nov 15 (Interfax-AVN/Interfax-China) - On Friday, the Northern Shipyard in St.
Petersburg will hold a laying ceremony for the second destroyer built under a contract for the
delivery of two destroyers (project 956E) to China.

The ceremony will be attended by representatives of the Russian Navy command, the Russian
Committee for Ship-Building, Rosoboronexport, the city administration and the Chinese Navy, a
source in the Russian defense industry told Interfax on Friday.

He said the shipyard is already building the first destroyer, which was laid down in June. The
ships should be completed and delivered to China in early 2006.

Rosoboronexport signed the contract for the two destroyers, which were designed by the Northern
Design Bureau on January 3, 2002. Unofficial sources say it is worth approximately $1.4 billion.

Earlier, the Northern Shipyard, which belonged to the New Programs and Concepts holding company,
built two 956E project destroyers that are operational with the Chinese Navy.

The new destroyers will have a more advanced arms system than those built in 1997-2000. They are
intended for destroying submarines and surface ships, landing strips, air defense for ships and
transportation vessels, fire support for landing forces and patrolling and group and individual
operations.

The destroyers will carry advanced rocket, artillery, torpedo, radar and anti-submarine systems
in addition to Moskit supersonic anti- ship cruise missiles. They will be 150 meters long and 17
meters wide with a maximum speed of 34 knots.


NO:1030_34
小老闆  於 2002/11/26 12:47
Re: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http://tw.news.yahoo.com/2002/11/26/twoshore/cna/3670454.html
共軍人事調整將持續進行
  (中央社台北二十六日電)中共十六大落幕、江澤民續任軍委主席後,共軍展開新一輪高層人事變動。在各大軍區政委及司令員人事初步明朗後,香港文匯報引述北京觀察家指出,各大軍區正職負責人的人事調整今後還將陸續進行。
  未具名的觀察家分析,從部分即將屆齡的大軍區正職負責人未進入新一屆中央委員會、部分少壯派大軍區副職將領又晉升為新任中央委員的情形來看,軍隊人事部署已埋下伏筆,大軍區正職仍有一波調整。   報導指出,中共十六大後的軍隊人事調整中,有不少是從大軍區副職崗位擢升到正職,例如南京軍區副政委劉永治被提升為蘭州軍區政委、南京軍區參謀長朱文泉升任南京軍區司令員、瀋陽軍區副司令員王建民升任成都軍區司令員、國防科技大學政委遲萬春出任總裝備部政委、海軍副司令員張定發擢升為軍事科學院院長。
  其中劉永治、王建民、遲萬春都是中共十六大選出的中央委員,而朱文泉、張定發則是中央候補委員。
  至於未進入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的在任大軍區正職高級軍官,包括國防大學校長邢世忠、二炮司令員楊國梁、北京軍區政委杜鐵環、武警部隊政委徐永清等,這四個人年齡都達六十四歲,也都曾擔任十五屆中央委員,將會屆齡退休。
  報導說,進入中央委員會的軍方代表,一般至少是大軍區副職級別,並有位至大軍區正職的可能,特別是已經成為中央委員的大軍區副職軍官,前途更是看好。
  這批少壯派軍人中,新任中央委員、職位未變動的大軍區副職軍官包括:總後勤部副部長孫志強中將、總裝備部副部長李安東中將、海軍副司令員沈濱義中將、第二炮兵參謀長靖志遠中將、瀋陽軍區空軍司令員許其亮中將、北京軍區政治部主任符廷貴中將、蘭州軍區參謀長常萬全少將、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馬曉天中將、廣州軍區政治部主任周遇奇中將、成都軍區副司令員兼西藏軍區司令員蒙進喜中將、武警部隊司令部參謀長陳傳闊中將、武警部隊政治部主任李棟?琱仃N。
  已成為第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而職位尚未變動的大軍區副職軍官包括:新疆軍區司令員邱衍漢、國防科技大學校長溫熙森、駐澳門部隊司令員劉粵軍、海軍北海艦隊司令員丁一平、瀋陽軍區參謀長范長龍、總裝備部副部長朱發忠、駐山西某集團軍軍長息中朝。 911126

NO:1030_35
小老闆  於 2002/11/26 18:55
Re: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http://tw.news.yahoo.com/2002/11/26/twoshore/cna/3671021.html
中共稱未轉售伊拉克雷達但與烏克蘭軍事合作
  (中央社記者黃兆平北京二十六日電)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孔泉今天在例行記者會上,否認中共向伊拉克轉售烏克蘭雷達,但宣稱和烏克蘭的軍事合作符合國際慣例。
  美國國務院近日就調查烏克蘭向伊拉克出售先進雷達系統的問題發表報告,報告援引烏克蘭官員的話說,中共購買四套烏克蘭雷達,而美國和英國調查人員相信,這些雷達目前在伊拉克境內。
  不過,孔泉卻宣稱,中國大陸官方履行聯合國安理會有關制裁伊拉克決議,而中國大陸和烏克蘭在各個領域包括軍事領域的合作符合國際慣例。911126


NO:1030_36
小老闆  於 2002/11/26 19:39
Re: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http://tw.news.yahoo.com/2002/11/26/international/cna/3670857.html
據傳十架中共殲十型戰機進駐南京區軍
  (中央社記者張芳明東京二十六日專電)加拿大的一所軍事戰略研究所指出,中共自行開發的新一代戰機殲十型(J10A)至今年八月底為止已有十架進駐於南京軍區,這項部署被認為是中共有意確保對台灣海峽的制空權及具有對台灣進行牽制的意味。
  「朝日新聞」晚刊今天發自華府的報導引述加拿大民間戰略問題研究所「漢和情報中心」的發表指出,十架殲十型戰機已進駐南京軍區的基地,這種飛機由成都的第一三二工廠開發,被認為具有和台灣購自美國的F-16 戰機相同的性能,該機使用俄製引擎並裝有中共自製的 1473 型雷達系統。
  報導指出,中共新華社曾於九月在英文新聞報導這種飛機將於本月初在廣東省珠海舉行的國際航空展公開亮相,結果由於中共軍方的強烈反對而作罷。
  「朝日」指出,如果殲十型戰機進駐南京軍區的消息屬實,可視為是中共想確保台灣海峽制空權的一種動向,同時也具有對台灣進行牽制的意味。 911126

NO:1030_37
老頭  於 2002/11/26 19:51
Re: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國防部:中共鷹擊83飛彈射程只有130公里

記者盧德允/台北報導

美國華盛頓時報報導中共試射新型巡航反艦飛彈C-803,射程二百五十公里,超過預估,且大於紀德艦標準二型防空飛彈射程。國防部整合評估室主任沈國禎中將昨天指出,該報導部分內容可能不實,它射程只有一百卅公里,國軍有能力應付。

沈國禎答覆親民黨不分區立委顧崇廉時指出,會將相關資料再與聯二單位(情報參謀次長室 )查證清楚;但據初步了解,華盛頓時報報導部分內容可能不實,它的射程應只有一百卅公里左右,不是二百五十公里。但國防部相關官員說,尚無情報顯示與美方透露的內容有所不同,目前聯二的資料也與美方所說的二百五十公里一致,不了解整評室的不同訊息從何而來。
http://udn.com/NEWS/FOCUSNEWS/POLITICS/1088395.shtml


NO:1030_39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27 23:29
Re: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http://yam.chinatimes.com/ctnews/china/news/200211/C91B27410221384.html
殲十將成中共空軍主力戰機

徐尚禮/特稿
2002-11-27 2:21

中共準備將自行開發的殲十戰機佈署在沿海機場是無庸置疑的。問題是何時以及數量有多少?國際戰略學者指出,二○○五年之前,做為第四代戰機的殲十加上解放軍自俄方取得及授權生產的蘇凱戰機,總數將達到三百架到四百架,對國軍台海制空權構成巨大挑戰。

多用途、單引擎、單座的殲十戰鬥機量產。在未來空戰中,將與蘇凱戰機一同使用,構成空中「協同作戰」。美學者費雪指出,殲十加入解放軍空軍行列,正是體現中共「積極防禦」國防思想。而殲十的投產,則代表在「積極防禦」思路下,解放軍空軍必須提升其協同作戰下的快速攻擊能力。換句話說,未來一旦台海上空發生衝突,解放軍主力戰機將是殲十及蘇凱戰機。而殲十戰機主要假想敵就是國軍使用的F-16及幻象兩千戰機。

中共原本打算在十一月的珠海航空展上首次展出殲十戰鬥機,但據說由於解放軍反對而作罷。殲十是由成都飛機工業公司負責製造。今年五月底,有報導說首批四架殲十定型機交付給解放軍空軍,而第一批共五十架殲十戰機亦即將投產。這意味在二○○五年左右,殲十將取代改良的殲八二型成為中共空軍主力戰機之一。

中共自八十年代研究發殲十戰機,雖然說是中共自行研發,但其有關技術得力於以色列及俄國。中共研發殲十之初,試圖根據巴基斯坦提供的一架美製F-16為藍本,並由以色列「雄獅」(lavi)戰機計畫的工作人員協助。據了解,以色列提供了雷達及火力控制系統,尤其是以色列自製的ELM-二○二一系統。這種系統可以同時追蹤六個目標,並選定其中最具威脅的四個目標,加以鎖定摧毀。此外以色列還協助殲十的電子系統。

殲十裝配的是俄羅斯引擎。美國「防務周刊」二○○○年四月指出,俄羅斯向中共交付殲十戰鬥機机使用的AL-31FN渦輪發動機,這一發動機是在蘇凱二十七戰鬥機使用的AL-31F發動機的基礎上修改生產的。中共今年試飛殲十時,曾以兩架殲十與兩架蘇凱二十七模擬格鬥,駕駛蘇凱二十七的解放軍飛行員表示,在三次格鬥中均敗給殲十。

英國「詹氏防衛周刊」指出,中共首批收到的AL-31FN渦輪發動機一共五十四台,這意味第一批量產的殲十戰機大約是五十架。按預定計劃到二○○五年能生產出三百架殲十。

殲十戰機屬多用途、單引擎、單座、戰術戰鬥機,作戰半徑約一千公里,造型及材質新穎,空中隱蔽性佳,設計目的之一在對抗國軍的「幻象兩千」戰機。殲十戰機原型機試飛時曾墜毀,由於已進入量產顯然克服難關。


NO:1030_40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28 21:09
Re: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http://news.yam.com/cna/china/news/200211/20021128110042.html
傳江澤民將留任軍委主席至少三年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二十八日電)亞洲華爾街日報今天報導,中共國家主席江澤民可能留任軍事委員會主席至少三年。報導引述消息人士指出,最近江澤民及其助手會晤到訪的外國嘉賓時,向他們透露了江澤民有意繼續留任的消息。

其中一位助手表示,江澤民可能會留任中央軍委主席至少三年。

報導表示,雖然江澤民在十六大期間仍留任中央軍委主席,但期間外界一直傳聞他將於明年三月辭去國家主席及軍委主席職務。以上最新消息將打破早先外界有關江澤民去向的傳聞。

據稱,江澤民有意留任軍委主席,是希望協助新領導層繼續執行現行對美國和台灣的溫和政策。

此外,他也希望藉此保證新領導層將會跟隨其尊重私有企業及在參加世界貿易組織後繼續對外開放的政策。但報導認為,江澤民此舉將會令胡錦濤難以建立自己的權威,以及中共領導層出現權力鬥爭。


NO:1030_41
小老闆  於 2002/11/29 13:34
Re: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http://www.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1&type;=show_post&post;=1030
中共對建造航空母艦意見分歧政治因素考量多
  ︵中央社記者黃兆平北京二十九日電︶美國航空母艦日前造訪香港,再度引起中國大陸討論是否應該自行研製航空母艦的議題。在發展大海軍的思想下,部分人士認為大陸已經具備建造航母的基本技術,可以自行研發製造,但也有專家表示,政治因素使中國大陸現階段不宜建造航母。
  根據資料顯示,目前全球共有十個國家二十六艘航空母艦服役中,其中美國擁有十二艘,俄羅斯、德國、法國、荷蘭以及包括印度、阿根廷、巴西、泰國等發展中國家都擁有航母,日本在一九九八年也完成一艘被外界稱為准航空母艦的大型船艦。
  對於近來積極拓充軍備、籌建大海軍的中共而言,大陸民間討論是不是應該自行建造航空母艦的聲浪一直不斷,但感覺是﹁民間熱、官方冷﹂。
  大陸媒體曾引述軍事專家指出,是否建造航空母艦是很敏感的事,必須取決於海軍戰略,而海軍戰略更取決於中國的整體軍事戰略及發展策略。
  這位專家說,政治原因是中國大陸目前不建造航母最主要原因,世界各國都不希望中共軍力不斷擴充,亞洲周邊國家也對大陸國防力量存有戒心,加上大陸需要發展經濟,因此現階段不宜建造航母。
  另外就建造航母的費用而言,美國尼米茲號航母建造費用是四十五億美金,相當於三百多億人民幣,航母還需搭配大量艦艇及機隊,包括核潛艇、飛彈巡防艦、驅逐艦、反潛艦、後勤補給艦等各類船艦及二、三十架各型戰機,加上艦隊官兵花費,開銷很大。
  消息人士透露,中共目前並無實際建造航母的經驗,不過就造船技術而言,已經具備十萬噸級商用船體和中小型軍艦的技術;但在航母最重要的飛彈發射技術及航母戰機等,不是不成熟,就是還沒有適當的機種,仍待多方考量。911129

NO:1030_42
小老闆  於 2002/11/29 14:05
Re: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http://tw.news.yahoo.com/2002/11/29/twoshore/cna/3676722.html
中共計劃發展防天飛彈系統
  (中央社台北二十九日電)北京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第二研究院透露﹐該院目前正在積極開展新一代防空防天飛彈武器系統的預先研究和技術攻關。
  香港大公報報導,該院透露目前正在加緊進行重點武器系統的研製、試驗和生產﹐包括積極開展新一代防空防天飛彈武器系統等型號的先期研究。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副總經理、二院院長殷興良指出,航天二院的未來目標是利用八到十年時間﹐對該院進行重新規劃、調整、建設﹐而以新的「中國防禦技術研究院」的現代形象,實現該院的跨越式發展。
  報導說,中國航天二院創建於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前身是中國大陸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成立以來先後完成早期地對地飛彈型號控制系統研製生產任務﹐以及第一代中高空地對空飛彈武器系統、第二代低空超低空飛彈武器系統、艇載低空超低空飛彈武器系統、第一個固體潛對地戰略核彈、固體陸基機動戰略核彈等六個型號的研製任務。911129

NO:1030_43
小老闆  於 2002/11/29 14:12
Re: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http://tw.news.yahoo.com/2002/11/29/twoshore/cna/3676741.html
中共發展雷達技術對抗隱形飛機
  (中央社台北二十九日電)中共於十一月上旬在安徽合肥舉行第八屆雷達學術年會﹐據香港大公報今天報導,會議消息指出,中國大陸在反隱形飛機、反輻射飛彈的雷達技術方面取得一些進展。
  報導說﹐從八十年代起﹐中國大陸雷達設計研製開始與隱形飛機、綜合電子干擾、超低空脫防、反輻射飛彈等結合起來。九十年代﹐雷達設計工作進一步把雷達本身和在高技術戰爭中獲取信息、精確交戰、戰場評估結合﹐提出更高的創新目標和任務。
  報導引述主持這次年會的中國電子學會無線電定位技術分會主任委員賀瑞龍指出﹐目前中共已經建立了一支雷達科技團隊﹐設計能力、設計技術、產品研製都具有一定水準。911129

NO:1030_44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29 19:37
Re:2002 年 11 月解放軍動態剪報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211/200211291600171.html
傳美國情報單位錯過中共在惡劣天氣下的演習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華盛頓二十九日專電)華盛頓時報今天報導,美國情報單位錯過了中共正在海南島進行作戰演習的一個重要部分,因為中共軍隊連續第二年成功的在惡劣天氣下進行海灘登陸演習,使美國間諜衛星和飛機都無法監視中共此一演習情況。

時報軍事記者葛茨與史卡博羅同時在「(五角大廈)圈內」專欄中指出,美國情報官員表示,中共二十六日曾進行一枚中程飛彈的彈頭測試。一位官員說,那是一枚中程飛彈的「重返載具測試」。

中共在海南島的作戰演習原可提供有關中共軍方進行聯合作戰能力進展的最新情報。中共將領挑選一個天色十分陰暗的日子動員至少一旅陸戰隊以及海空軍部隊進行重要的兩棲登陸演習。美國情報官員說,惡劣天氣是中共軍方「規避偵測和欺騙」的最新努力。時報記者表示,美國政府為避免觸怒北京而限制人員在中國大陸進行間諜活動的政策,使此一情報失敗更加嚴重。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1&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