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五月三日星期六中國時報第十四版
楊渡寫了一篇
誰能告訴我,那家醫院安全?--SARS風暴下,一個父母的心情
http://tw.news.yahoo.com/2003/05/03/leisure/ctnews/3967906.html
恐懼源於無知,無知導致偏激而憤世嫉俗,
偏激而憤世嫉俗容易造成心理變態.
令人不明白的是,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用意何在??????
令人不明白的是,主編登這篇文章的用意何在??????
他們還有良心嗎???????????????????????????????
他們打算帶給人們一種令人惶恐的資訊,
也就是試圖以資訊對大眾進行操縱.
不禁令人聯想到歐威爾的小說,
只不過這次對象由政府換成媒體而已.
報紙的作用何在?
拿來包便當嗎?
還是包削好的水果皮呢?
我想有幾點是值得討論的:
(1)報紙(媒體)不是私器.
不是說報紙是你家開的,或者你是報社主筆,你就可以咨意妄為.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喜怒哀樂.
如果每個主編都將自己的喜怒哀樂當成新聞處理,
那豈不是媒體上每天都充斥一些垃圾嗎?????????
記者家中的私事,記者心中的感受,
將記者藝人化,強迫讀者接受一些事,
毋寧是另一種形式的思想箝制!!!
而且讀者連說不的權利都沒有,這顯然成為一種精神虐待!!!
強迫讀者接受一些資訊,報紙儼然成為某些人的私器!!!
(2)主編和記者不一定會有良心
主編的工作是什麼?
負責及時篩選出正確的資訊,再加以編排出版.
中國時報難道沒有跑醫藥新聞的記者嗎?????????
這篇文章真的能反應出整體現狀嗎?????????????
還是只是純粹誇大渲染而已???????????????????
還是沒有基本常識的晚報總主筆被嚇壞後的囈語?
主編登這篇文章前,難道沒有想到影響嗎????????
主編和作者的居心何在???????????????????????
(3)主編和記者不一定具有知識
媒體從業人員最嚴重的病症,就是自我膨脹.
目前社會是個分工細密的社會,往往是隔行如隔山.
常常在媒體看到許多專家,
其中真正有資格的,只不過是鳳毛麟角.
更好笑的是,有許多前任和現任記者竟然常常以專家的頭銜,
發表許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意見.
真的是誤盡蒼生!!!
(4)文章的真實性
我不認識楊渡這個人,
因此,我無法確定這篇文章的真實性.
不過,我知道普立茲新聞獎曾出現過偽造的情況.
各位吃飽太閒的媒體同業,
有空不妨可以來調查真相!
(5)記者有病一定要看精神科醫生
由於許多媒體記者根本不具相關知識,
因此,在無知下記者常常就會出現惶恐的現象,
接著,將這種情緒感染給群眾.
可憐而被操縱的群眾就只好任人宰割.
人之所以會有心理異常的現象,
乃是因為受到情緒的困擾,
自尋煩惱或者庸人自擾皆有可能.
不要顧及自己記者的身份!!!
一定要主動求診,以免日後潛在精神病發作,
成為社會的不定時炸彈!!!
不過,也有記者為收視率而推出煽腥的新聞,
可憐而被操縱的群眾就只好繼續任人宰割.
利慾薰心???
無藥可救!!!
如果微軟的Office系列都可以分別購買,
不必強迫全套購買的話,
那麼我們讀者是否能擁有充分的自主權,
能夠量身訂做我們所要的報紙呢???
那我現在就要一份有一大塊長方形黑洞的中國時報!!!
請大家不要為這件事寫信,或e-mail到中國時報,
因為生命就應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不是嗎?
況且就算你(妳)寫了,人家也不見得會鳥你(妳)!!!
最後,借用一位曾在報社服務過的媒體朋友的話:
我們報社一直在用工作時不肯睜開眼睛的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