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2/01 00:27 | |
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麻煩各位在本欄貼新聞之前,請先瀏覽一次,若有網友已貼相同的新聞,請勿重覆張貼而佔去本欄版面。此外於貼上新聞時,麻煩請一併附上新聞網址。若無法查出新聞原址,煩請於新聞正文之前加註:『無法提供新聞來源;僅供參考,請各位網友注意!!』,敬請合作!謝謝!★ ★本欄只接受新聞資料,恕不接受任何討論及網友反應事項,謝謝各位合作!★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2/01 21:28 | |
Re: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news/200402/71381.html 巴基斯坦撤除其核子計畫之父的總理科技顧問職務 路透社 2004-2-01 10:01 [路透伊斯蘭馬巴德電]正當巴基斯坦針對該國科學家可能出售核子科技予伊朗及利比亞一事進行調查的同時,該國核子計劃之父卡迪爾(AbdulQadeerKhan)周六被革除總理科技顧問的職位。 在美國取得利比亞運來的核子武器與飛彈計劃設備和文件的數天後,巴國宣布該國頂尖核子科學家卡迪爾被撤職的決定。 一項政府聲明稱,卡迪爾已停止執行他總理戰略計畫特別科技顧問的職務,而一個由總統穆沙拉夫(PervezMusharraf)擔任主席的巴國核子計畫政府小組表示,對於個別分子的不當行為予以譴責。 這項決定是巴國負責核子武器事務的國家指揮機構(NCA)開會時做出,該組織由總統穆沙拉夫主持,出席成員包括軍、政及科學部門的官員。 聲明中指出,NCA重申巴基斯坦堅決遵守國際禁止核子擴散協議的決心及承諾。(完)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2/02 21:45 | |
Re: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2/200402020208.html 美報稱太平洋美軍指揮部將面臨徹底改組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二日電)華盛頓時報今天指出,美國國防部長倫斯斐正計劃徹底改組統轄派駐亞洲美國軍事部隊的指揮部結構,以使他們更能因應從朝鮮半島到澳洲的各種緊急情況。 太平洋美軍指揮部從俯瞰夏威夷珍珠港的總部統轄三十萬軍隊,也是美國三軍規模最大的戰鬥指揮部。 報導中說,最可能撤除的單位包括南韓境內的聯合國指揮部、駐韓美軍司令部、韓美聯合司令部及美國陸軍第八軍。日本境內的駐日美軍司令部也將消失,但是美國將會設立由一名中將指揮的作戰部隊新總部。 此外,統轄聯合國指揮部、駐韓美軍司令部與韓美聯合司令部的四星上將職位將予廢除。在此同時,倫斯斐考慮的計畫,要求在夏威夷沙夫特堡美國陸軍太平洋總部設立一個陸軍四星上將的新職位,指揮目前由一名三星領將統轄的太平洋地區美國陸軍部隊。 太平洋美軍指揮部一位發言人在答覆有關問題時說:「太平洋指揮部目前正在檢討加強我們的防衛態勢,作為美國政府在這方面更大努力的一部分。我們目前正與此一區域的盟邦和夥伴諮商,也會在作成任何決定之前繼續這麼做。」 他又說:「這些計畫有一些是近期的,其他的是著眼於更遙遠的未來。此一全球態勢檢討的目的,在強化我們與重要盟邦和夥伴的防衛關係、改善彈性、以便利用快速投注武力的優勢在區域和全球採取行動、並且集中注意能力而非數目。」獲悉此一改組計畫的軍官指出,這是倫斯斐「轉變」五角大廈與美國武裝部隊的更廣泛計畫的一部分。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2/03 23:04 | |
Re: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2/200402030433.html 自衛隊赴伊 小泉強調出兵有助日本 (中央社記者謝震南東京三日專電)空轉多天的日本定期國會今天恢復審議。日相小泉下午在參議院預算委員會答詢時強調,日本所需的許多能源必須仰賴中東地區,政府派遣自衛隊赴伊,不僅有助於伊拉克及中東情勢和平安定,同時更有助於日本自身的利益。 此外,小泉今天也再度重申,日本派兵赴伊,還有助於國際社會對日本貢獻付出的信賴和正面評價。換言之,出兵海外的決定,其實獲利最大的還是日本。 另一方面,擔任日本戰後首度派兵海外交戰地區執行任務的陸上自衛隊,以北海道第二師團為中心的主力部隊,繼二月一日的編成儀式之後,第一批先頭部隊九十位官兵也在今天下午啟程,取道科威特轉赴伊拉克南部薩瑪瓦執行國際支援任務。今天下午,由北海道新千歲機場搭乘政府專機出發的第一批先頭部隊,預定明天抵達科威特,在美軍營區接受短暫訓練之後,預定七日自行前往伊南薩瑪瓦,負責陸上自衛隊駐地營舍的土木建築作業。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2/03 23:14 | |
Re: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402/20040203135005.html 美國防官員:最早仲夏開始部署攔截飛彈 (法新社華盛頓二日電) 五角大廈官員說,美國計劃今年十月以前完成基本飛彈防禦系統建置作業,最早可望於六月間展開部署攔截飛彈於地下發射室的工作。 國防部飛彈防禦署發言人雷納說:「或許今年六、七月間就可展開第一批攔截飛彈部署。畢竟在正式啟用前,還需要一段時間檢測。」 五角大廈為這項計劃正設法爭取增加百分之二十的經費,根據二日送呈國會的預算方案,增加的資金可望從今年的七十七億美元,增加到二○○五年的九十二億美元。 根據這項計畫,到二○○五年會計年度結束,總共將部署二十枚地基攔截飛彈,與多達十枚的海基飛彈。五角大廈預期在二○○四會計年度結束時,於今年十月一日宣布這項計畫已擁有「初步的運作能力」。 雷納說,飛彈防禦系統主要的追蹤與鎖定來襲飛彈雷達設備─亦即位於阿留申群島西姆亞島上的一個丹麥眼鏡蛇雷達,與加州貝爾空軍基地的一個預警雷達,應該在今年夏末完成升級工作。 然而飛彈防禦署計劃只進行兩次全程飛彈攔截測試,就宣布飛彈防禦系統可以開始運作。對此,負責武器測試與評估的首長克里斯蒂,在一月間提出的報告中警告稱:「測試次數太少,會影響對全面飛彈攔截成效的信心。」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2/04 11:15 | |
Re: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4+112004020400068,00.html 2004.02.04 中國時報 援伊重建 日自衛隊出發 劉黎兒/三日東京電 日本陸上自衛隊本隊今天出發前往伊拉克支援重建,這是日本戰後陸上自衛隊首次派到尚未屬和平的「戰區」,而且屬於長期派遣。到三月時,日本共將派遣五百五十人,若長此以往,將會派遣到二萬人次,等於是沒有戰爭經驗的日本軍隊的實地演習的絕佳機會。 此項派兵預料將會與上次支援阿富汗重建的海外派遣一樣,時間超過二年,並且經常性地被編列在美軍海外戰略的一部份。 為了反恐而派到印度洋的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補給油料作業已經過了二年,現在日本派遣自衛隊到海外已經逐漸成為美國海外戰略的一環。這次日本政府派遣陸上自衛隊到伊拉克去,沒有預定的撤退時期,是一項長期的派遣,而且可以說是遙遙無期,重建未完成,便無法說「任務已經完成」,將來要看日本國會審議,待確定伊拉克治安極度惡化時方能撤退。 日本陸上自衛隊擔心隊員無實戰經驗,打算每三個月輪替一次,因此一年將有四次派遣,共需要二千二百人,法律暫定派遣其間為四年,二年則共有八千八百人次,五年則為一萬一千人次,十年則為二萬二千人次。 日本軍事評論家鍛冶俊樹指出,最初美軍是要求日本至少要派遣陸上自衛隊一千人規模,日本政府發表的派遣計畫是陸上自衛隊七百人、航空、海上自衛隊三百人,不過陸上自衛隊將人數削減為五百五十人,此規模是在慮及維持紮營周邊警備以及支援活動時的警備等,最低限度的人數,恐怕無法確保充分的安全。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2/05 14:53 | |
Re: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2/200402050041.html 南韓派兵伊拉克的募兵競爭率高達五比一 (中央社記者姜遠珍漢城五日專電)雖然南韓舉國曾為盧武鉉總統接納美國的要求|增援派兵伊拉克,有過一連串的反美反戰示威活動,但當國防部召募派往伊拉克的維和部隊官兵時,報名申請者已近兩萬人,錄取競爭率竟高達五比一。 據悉,南韓朝野政黨有鑑於日本已派出維和部隊進駐伊拉克,考量到南韓在國際社會的形象,已同意將儘早在國會中批准盧武鉉政府提呈的派兵案。當國會批准後,被錄取的官兵將會於四月底派往伊拉克北部的基爾庫克,展開維和與重建任務。 國防部有關人士表示,由於派兵同意案尚未被國會批准,並沒有積極推動召募工作。雖然南韓境內普遍存在反戰氣氛,但報名申請者仍然十分踴躍,他相信其原因在於對新任務的使命感和期待感。國防部表示,當國會於本月內批准派兵伊拉克的同意案後,將立即組成派遣部隊,進行五至七週的教育訓練。先遣部隊將於三月間派往伊拉克,總部隊將於四月底出發。派遣部隊的正式名稱是伊拉克和平重建師團,暱稱是載頓(Zaitun)(阿拉伯語意為橄欖樹)。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2/05 16:28 | |
Re: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yam.com/bcc/international/news/200402/0200402050088.html 烏克蘭把軍中稱呼從〔Sir〕改回〔Comrades〕 中廣新聞網 2004-2-05 11:00 在蘇聯解體十二年後,烏克蘭把對軍人的稱呼,從〔先生〕,改回〔同志〕。 〔同志〕是前蘇聯共產時代,軍中和社會慣用的一個稱呼,在蘇聯解體之後,它的集團成員國透過各種各樣的表面功夫,企圖切斷和共產主義的連接,軍人的稱呼,也被拿來作文章,於是〔同志〕變成了〔先生〕,不過烏克蘭國會昨天通過立法,禁止軍中再使用先生這個稱呼,新的法律規定,官兵之間必須以〔同志〕互稱,烏克蘭國會沒有解釋這項決議的動機。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2/06 13:08 | |
Re: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news/200402/72206.html 巴基斯坦總統特赦原子彈之父卡迪爾,但拒絕交出文件或接受調查 路透社 2004-2-06 7:51 [路透洛瓦平第電]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PervezMusharraf)周四特赦涉嫌洩漏該國核子武器機密給伊朗、利比亞及北韓(朝鮮)的科學家卡迪爾(AbdulQadeerKhan),但仍推崇他是該國發展原子彈的國家英雄。 穆沙拉夫悍然拒絕外界要求他對軍方在洩漏事件所扮演的角色進行獨立的調查,他稱巴基斯坦不會交出任何文件,或是讓聯合國監督該國的原子計畫。 被譽為巴國原子彈之父的卡迪爾周三在電視坦承自1970年代起他擔任巴國核子計畫主管時,洩漏了核子機密,並表示為其一人所為。 不過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署長埃爾巴拉迪(MohammedElBaradei)在維也納對此認為,卡迪爾幕後一定有多個國家的許多人在背後協助,他僅是「冰山的一角」。 西方國家外交官及地方評論家同時也懷疑卡迪爾不大可能自外於軍方的影響力,僅憑一己之力洩漏機密,稱其只是穆沙拉夫掌控的軍方的一個代罪羔羊。 穆沙拉夫在記者會上說,他已同意內閣的建議特赦卡迪爾,因其對發展原子彈以與宿敵印度相抗衡上居功厥偉。 穆沙拉夫稱,歡迎IAEA官員訪問巴國聽取軍方調查這起醜聞事件的簡報。(完) --編譯張敏惠;審校李婷儀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2/06 13:10 | |
Re: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402/20040206113504.html 兩韓同意合作以化解核子危機 (法新社漢城六日電) 北韓與南韓結束在漢城舉行的內閣層級談判,雙方允諾合力促使將於本月稍後舉行的六國核子危機會談圓滿成功。 兩韓會後發表聲明表示:「南韓與北韓同意通力合作,使第二回合六方會談在和平解決核子問題上成果豐碩。」 平壤三日宣布,北韓將參與預定本月二十五日在北京舉行的新回合六邊會談。 兩韓、中國、俄羅斯、日本和美國今年八月在北京舉行首回合六方會談,但未獲致任何結果,北韓後來表示,平壤對後續會談不感興趣。 兩韓在結束為期三天的內閣層級會談後,也同意儘速召開雙方軍事當局會談,以降低朝鮮半島緊張,並進行韓戰離散家庭新回合團圓活動。 他們在會後發表的聲明中,也呼籲加速進行在北韓與南韓交界城市開城建立工業園區的聯合計畫。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2/06 17:04 | |
Re: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www.ettoday.com/2004/02/06/168-1582150.htm 美伊/日本防衛廳承認 自衛隊伊境狀況報告作假 2004/02/06 16:25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日本防衛廳於日前承認,在日本自衛隊赴伊報告書中,有一些章節是事前就擬定的文章,無法反映真實現象,這項消息令許多人開始隊調查報告的可信度產生質疑。 日本自衛隊於日前赴伊拉克南部城市薩馬瓦進行重建,日本防衛廳近日表示,在自衛隊提出的赴伊報告書中,有部份為不實報導,有些是根據政府派出的前期調查小組以及當地的荷蘭部隊所提供的消息編寫而成,有些則是事先寫好的稿件,無法反映真實的情況。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2/06 23:10 | |
Re: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2/200402060216.html 日本決修改警察法權限強化反恐戰和保護國民 (中央社記者謝震南東京六日專電)為了加強反恐作戰和保護自家國民在海外的人身安全及權益,日本政府正在檢討修改「警察法」的適用範圍和權限。未來,日本國民一旦在海外遭遇恐怖攻擊,日本將派遣一支專門特殊部隊處理相關事宜。 這支特殊部隊的名稱暫定為「國際恐怖特別機動展開部隊」,主要任務負責事件現場的鑑定和資訊蒐集。日本警察廳再根據特殊部隊提供的資料,作為指揮都道府縣各地警力配合展開國內搜查作業。 至於警察法修正版的組織架構部分,在「刑事局」之下增設「組織犯罪對策部」,「警備局」之下增設「外事情報部」。 日本政府今天在內閣會議決定修改現行的警察法。根據這項修正案,日本國內如果發生恐怖攻擊事件,警察廳(相當於台灣的警政署)將可以直接指揮調動各地方縣市警力。 此外,日本民眾萬一在海外發生意外或遭遇不測,在一定的條件之下,警方也可以緊急出動特殊部隊應變處理。 小泉內閣決定向本屆定期國會提出前述修正案,如果同一年度的預算獲得通過,同一修正案最快預定今年四月一日起正式實施。 據了解,日本現行的警察法之中,警察廳可以直接指揮監督重大事件的權限,包括劫機和軟禁人質等,再加上持有爆裂物。然而,依據最新修正之後的警察法,警察廳新增的權限對象,涵蓋炸彈、核生化武器等範圍。此外,有關掌握恐怖分子蹤跡和埋伏攻堅,警察廳也可以跳過縣警層級,直接指揮地方警力。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2/07 16:20 | |
Re: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2/200402070019.html 美國防部:美不會為與中國交往而犧牲台灣 (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六日專電)美國國防部主管亞太事務的副助理部長勞里斯,今天在「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就中國軍事發展及兩岸軍事對比舉行的聽證會上強調,美國與中國的交往不是零和遊戲,美國不應、也不會為了改善與中國的關係而以犧牲台灣為代價。 勞里斯在作證時指出,台灣在過去十年間已發展成真正政黨政治的民主國家,也因而強化了美國協助台灣自衛的承諾。只要台灣維持自我防衛能力,兩岸和平對話的環境就會更成熟,地區安定也就更獲得保障。 勞里斯說,美國非常嚴肅看待協助台灣維持自我防衛能力的義務。布希政府的國家安全戰略是「建立一個平衡力量,使自由與民主得以獲得保護與傳播」。 勞里斯強調,布希總統已清楚宣示,美國反對片面改變台灣現狀,包括不得對台動武及不得宣佈獨立。他說,「台灣民主是否獲得保障,全看這兩項目標是否有效地平衡執行,以及美國是否提供台灣必要的防衛武器,抵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威嚇。 勞里斯指出,目前台灣正面對嚴峻的挑戰。首先,中國軍事現代化的野心,已使北京希望和平解決兩岸爭執的聲明蒙上陰影。中國軍事現代化是以武力攻台選項及防止與抵抗美國軍事介入為目標。其現代化的重點在於攻擊台灣指管通情系統、空中防衛系統及台灣的海線補給系統的弱點。 勞里斯說,除非台灣為其本身國防提供足夠的投資,否則台灣的相對軍力將形惡化。 勞里斯也提到台灣遭到中國國際孤立的問題。勞里斯作證說,中國繼續在國際上孤立台灣,特別在國際安全合作方面。不過他說,儘管如此,許多國家仍悄悄地與台北合作,尤其是美國更是展現政治勇氣、戰略考量及道德責任感,挺身協助台灣。 勞里斯最後強調,台灣面對的挑戰雖然嚴峻,但並非無法克服。美國與台灣的防衛關係是要加強台灣的自我防衛能力,並在可能範圍內避免美國在危機發生時大舉介入,讓台灣政治領袖以其實力決定台灣自己的前途。不過一旦台灣的遏阻行動失敗,美國及盟邦一定會支援台灣,美國必須有所準備,快速擊敗中國的武力攻擊。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2/07 16:23 | |
Re: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2/200402070119.html 薛瑞福:美國反對歐盟取消對中國軍售禁令 (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六日專電)美國國務院主管東亞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薛瑞福,今天在「中美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就中國軍事發展及兩岸軍事對比舉行的聽證會上,答覆委員提問時表示,美國反對歐洲聯盟取消對中國軍售的禁令,並已透過各種管道向歐洲盟邦表達美國的立場。 第二個理由是美國仍關切中國對武器出口及敏感科技轉移到第三國家的管制能力,美國仍須持續觀察中國的出口管制政策及執行情形; 第三是歐洲開放對中國軍售將破壞兩岸軍備平衡。由於美國有可能被捲入軍事衝突,美國反對任何可能破壞兩岸軍備平衡的行動。 薛瑞福說,美國國務院已向歐盟各國表達美國對此事的關切及反對立場。同時應邀在聽證會上作證的國防部副助理部長勞利斯則表示,在歐盟禁止出售武器給中國十四年後的今天,中國購買武器的能力已大為提升,因此歐盟對中國禁止軍售的問題比以前更為敏感。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2/08 11:31 | |
Re: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2/200402080008.html 日本防衛構想體制大變革自衛隊成常設部隊 (中央社記者謝震南東京八日專電)由專守本土防衛轉型至進出海外,日本的防衛構想和體制將出現重大變革。日本計劃修改防衛大綱和自衛隊法,除了將新設全權指揮陸上、海上和航空自衛隊的「統合幕僚長」(相當參謀總長),同時也計劃常設一支陸海空統合部隊,以便充分因應恐怖活動及國際和平任務。 報導指出,防衛廳有鑑於日本參與國際事務機會大增,為了因應大規模恐怖活動及支援國際人道任務,有必要更加彈性機動地統合運用現有陸海空自衛隊武力。 另一方面,日本現有的陸海空自衛隊,目前也都是各自擁有獨立運作的指揮系統,最高指揮官分別為陸上、海上和航空幕僚長。 報導分析,一旦日本各地發生恐怖攻擊等重大危機,或是利用神盾艦、愛國者新型飛彈等海陸手段,準備迎擊並摧毀外來導彈攻擊之際,陸海空自衛隊如何採取及時有效因應,顯然已成為日本本土防衛的緊要課題。 因此,防衛廳正積極著手研究陸海空自衛隊指揮系統的一元化。首先,廢除現行的「統合幕僚會議」(簡稱統幕)及「統幕議長」,再以最高指揮官「統合幕僚長」取而代之。此外,防衛廳也計畫讓陸海空自衛隊共享情報資訊。舉例來說,在現有的「情報本部」之下,未來將新設「防衛情報部」(名稱暫定),作為「統合幕僚長」的諮詢單位。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2/08 17:53 | |
Re: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2/200402080012.html 朝鮮勞動黨前書記揭露北韓開發核武秘辛 (中央社記者謝震南東京八日專電)一九九七年向南韓投誠的「朝鮮勞動黨」前書記黃長燁,在漢城接受東京新聞獨家專訪透露,北韓早從一九九六年起就和巴基斯坦簽署協定,計劃以濃縮鈾開發核武。 另一方面,一直表態希望儘快訪日的黃長燁,也不忘在專訪之中提醒日本,為了讓金正日政權早日壽終正寢,日本政府不應該急著與北韓「國交正常化」。 黃長燁告訴東京新聞,當年,代表北韓與巴基斯坦締結核武開發協定的「朝鮮勞動黨」軍需工業書記全秉浩,之前曾向他表示,為了多製造一些核彈,能否再從俄羅斯等其他國家購入鈽原料。 全秉浩的這項要求,間接證明了當時已經擁有核武的北韓,為了進一步增產而考慮再度進口鈽原料。 隨後,全秉浩赴巴基斯坦出差一個月。返回北韓的全秉浩向黃長燁報告,從此不再需要向國外購買鈽原料,巴國政府已經同意製造生產鈾235型核武。 北韓在今年一月向美國專家調查團表示,北韓並未擁有鈾原料的核武開發計畫。但美日韓三國仍一致堅持,為了維持朝鮮半島情勢的穩定和均衡,北韓核武開發計畫的有無,必須徹底深入追查。因此,身為北韓前重要黨幹部的黃長燁,接受傳媒訪問爆出這項驚人證言,預料將為二月二十五日在北京再度召開的美日韓中六方會談,投下重大的變數。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2/09 16:16 | |
Re: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2/200402090160.html 韓大使:倫斯斐談話與裁減駐韓美軍無關 (中央社記者姜遠珍漢城九日專電)南韓駐美國大使韓昇洲今天在漢城強調,雖然美國國防部長倫斯斐在德國的發言,曾提到駐守在德國與南韓的美軍問題,但,他的發言毫無新意,只是舊調重彈地談到海外美軍的重新部署問題,實在不必將這些發言與駐韓美軍的裁減問題硬扯在一起。 據瞭解,美國國防部長倫斯斐本月六日出席德國慕尼黑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國防部長聯席會議時,曾向媒體記者們透露,「有關美軍的重新部署問題,會包括美國駐軍較多的德國與南韓,至於究竟撤調多少美軍,目前尚不明確,這將會逐步漸進地推動下去。」 對於倫斯斐的這番話,韓昇洲強調,「雖然(倫斯斐)提到德國與南韓,這是可以解讀為我們(南韓)早已熟知的重新部署等問題,實在不必將它與駐韓美軍的裁減問題硬扯在一起。」 韓昇洲進一步強調,對於最近美國「華盛頓時報」有關「美國將解散(設置在漢城龍山美軍基地內的)韓美聯合司令部」的報導,美國政府已正式公開否認過,他說,「雖然在學術層次上是可以的,但,就政府層次而言,絕對沒有正式研討過,同時,相信在短期內,也不會發生。」 南韓媒體引述外電報導指出,倫斯斐在德國慕尼黑曾透露,現在還不能公開以何種方式進行調整,但是駐軍最多的國家肯定會受到影響。 同時,倫斯斐並強調,我們(美國)將把軍隊駐紮在歡迎美軍以及能讓美軍正常訓練的地區,我們不會把軍隊駐紮在不歡迎我們、對美軍不友好的地區,這對於我們軍人和他們的眷屬都不是很愉快的事情。我希望美軍能駐紮在與我們關係密切的地區,目前正在推展的海外美軍重新部署工作,將是第二次世界戰後規模最大的一次。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2/10 16:18 | |
Re: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2/200402100088.html 海地政府軍與叛軍交戰仍處膠著狀態 (中央社記者黃明興巴拿馬市九日專電)海地叛軍上週末佔領位於北部地區的戈納伊夫市與聖馬克港(SaintMarc)以及位於西南部地區的大瓜維市(Grand Goave)與其他小城鎮,海地警方上週六曾發動反攻,企圖光復聖馬克港未果,迄今交戰雙方仍處於膠著狀態。 海地反對黨九日聚會商討是否支持這群過去號稱蠻軍支持亞里斯提總統如今卻反對他的武裝叛亂份子,海地國內的廣播電台指出,聖馬克港的貨櫃碼頭週日曾遭數百名群眾洗劫,支持亞里斯提政府的人士與叛軍之間曾數度爆發巷戰。 事實上反對海地政府的示威活動已經延續數月,不過這次的武裝暴動非常嚴重,甚至有數人死亡,已經成為亞里斯提政府的最大挑戰。 一向支持海地政府的一些城鎮現在憂心忡忡,害怕遭叛軍攻擊,紛紛加強防禦工事。海地記者協會秘書長德爾瓦(Guy Delva)表示,這可是真正的武裝衝突,不是一場遊戲。 上週末爆發的武裝暴力事件,戈納伊夫市遭叛軍佔領,造成海地的政治危機,主要是因為一八○四年時一群黑人奴隸起義反抗拿破崙的法國軍隊並且就在戈納伊夫市宣布獨立。 亞里斯提總統數年前被人民歌頌為海地脆弱民主的保衛者,如今卻遭詆毀者指控貪污與支持政治暴力。最近幾個月來已經有數十人因為參加示威活動被亞里斯提的支持者打死。 不過海地政府則指控暴力衝突出自反對黨,並指出這些反對人士所代表的是一小撮黑白混血種,他們所反對的是黑人執政,而黑人佔海地八百萬人口的大多數。 天主教士出身的亞里斯提堅持表示,他將做滿第二任總統任期直到二○○六年。 叛軍聲稱,上週末的武裝奪取戈納伊夫市的攻擊事件中至少有七人死亡,包括三名警察,另外在上週六警方的反攻戰役中也有十四名警察喪生。 海地國家警察總監魯夏斯表示,所謂警方重大傷亡的報導完全不是事實,在戈納伊夫市的攻擊事件中只有一名警察喪生,另外兩名警察死於其他不同的事件中。海地前政府派眾議員康德(Wilnet Content)目前是一家廣播電台老闆,據他向媒體表示,南部港都賈克梅市(Jacmel)下週週末將慶祝嘉年華會,不過現在人們在街上卻豎起路障以防叛軍進城。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2/10 16:28 | |
Re: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news/200402/72922.html 聯合國調查歐洲國家中可能的核子武器黑市來源 路透社 2004-2-10 13:43 [路透維也納電]外交人士說,在聯合國核子監督組織的名單中,可能是全球核武黑市來源的歐洲人士越來越多。這些黑市協助伊朗、利比亞,可能還有北韓迴避了制裁。 建立巴基斯坦原子武器計劃的卡迪爾(AbdulQadeerKhan)上周公開坦承洩漏核子機密。一西方外交人士告訴路透,一家位於杜拜與卡迪爾關係密切的公司顯然在核子黑市中扮演主要角色,並負責下單、採購和運送。 這家以杜拜為基地的網絡曾被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署長埃爾巴拉迪(MohamedElBaradei)形容為想購買核武國家的超級市場。外交人士還說,它在歐洲採購許多貨源。 IAEA在追查伊朗如何迴避制裁、以建立濃縮鈾離心機計劃的調查過程中,已經質問了一家德國公司至少兩名離職員工。 聯合國調查中指名的人士及公司來自德國、荷蘭、比利時、斯里蘭卡、瑞士、南非、日本、杜拜、馬來西亞、美國、西班牙、俄羅斯、中國和巴基斯坦。(完) --編譯李婷儀;審校施佩君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2/11 21:24 | |
Re: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2/200402110379.html 英法德將聯合成立防衛小型快速部隊 (中央社記者羅苑韶巴黎十一日專電)根據費加洛報,外交消息來源指出,英國、法國和德國聯合在歐洲聯盟內部表示,將成立小型快速部隊,成為歐盟軍事防衛力量,最遲在十五天內成軍,即可出動到全世界各地,任務停留時間為三十天。 計畫原始概念來自去年十一月,英國首相布萊爾和法國總統席哈克在倫敦的會談,兩國國防部接著發展執行細節。德國最後也接受這個計畫,三國領袖已訂下週在柏林會面。根據費加洛報報導,法國主張歐盟應該擁有防衛系統,加強歐洲國防戰略,為世界安定負起更大責任。對英國而言,布萊爾無法成功將歐元引進英國,期待藉由軍事防衛,讓英國得以在歐盟扮演領導角色。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2/12 10:12 | |
Re: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udn.com/NEWS/WORLD/WOR3/1838265.shtml 美再對歐盟施壓 反解除對中國武器禁運 中央社華盛頓十一日法新電 針對法國帶頭敦促歐盟解除對中國軍售禁令,美國國務卿鮑爾今天對歐盟施加更多壓力;他說,在北京與台灣緊張關係升高之際,此舉相當不智。 鮑爾說,在法國總統席哈克上個月向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承諾將力促解除武器禁運之後,他上週與法國外長德維勒班共進午餐時,曾向他提到這個問題。 鮑爾在眾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的聽證會上問道:「台灣即將舉辦公投,時機非常緊張,為何要開始改變此一政策?」 鮑爾說,他今天曾打電話給愛爾蘭外長柯旺,勸他反對解除此一武器禁運措施,他也曾向英國外相史卓以及德國外長費雪提及此事。 鮑爾說,他告訴他們,「此事我們必須從長計議,不要這樣做。」 「我們將敦促歐盟盟國,切勿放棄此一政策。」 席哈克上個月說,一九八九年天安門大屠殺之後對中國實施的武器禁運,現在已經沒有理由繼續實施。 國務院說,它認為美國與歐盟對中國實施的武器禁運是相輔相成的互補措施,不同意解除。 外交人士說,歐盟內部許多國家,包括荷蘭與瑞典,也都不願意取消此一禁令,主要因為中國的人權紀錄令人爭議。 【2004/02/12 中央社】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2/13 11:53 | |
Re: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402/20040213112004.html 北韓同意經由非軍事區交還美軍遺體 (法新社華盛頓十二日電) 五角大廈今天說,北韓已經同意重新恢復經由南、北韓之間的非軍事區(DMZ)交還美軍遺體的作業,這將是五年多以來的第一次。 北韓並首次接受美方建議,指派一位官員負責處理通報旅居北韓的美國人事宜。 國防部負責戰俘與失蹤美軍事務副助理部長詹寧斯說,美方與北韓代表團十一日在曼谷舉行的會談結果,令他頗為振奮。 詹寧斯說:「會談頗有收穫,新的作業程序將簡化我方人員進出北韓的程序,以運送我國英雄的遺體返回家園。」 北韓除同意經由板門店非軍事區交還美軍遺體之外,也同意美國搜尋小組護送這些遺體進入南韓。 今年在北韓境內進行搜尋美軍遺體作業所需的補給與裝備,也將經由非軍事區以地面運輸方式運至北韓。 一九五○年至五三年韓戰期間有許多美軍戰死沙場,自從一九九六年展開搜尋作業迄今,已經尋獲一百八十多具美軍遺體,目前還有八千一百多名美軍被列為在戰爭中失蹤。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2/15 18:09 | |
Re: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402/20040215160504.html 駐韓美軍基地搬遷協商無結果 協議簽署延後 (法新社漢城十五日電) 一名南韓國防部發言人說,美國和南韓官員未能就駐韓美軍基地搬遷問題獲得結果,相關協議的簽署將延至四月。 這項磋談為期兩天,雙方原定今天結束磋商,並簽署協議,把漢城市區龍山基地的美軍衛戌總部搬遷到漢城的南郊。 上個月雙方在夏威夷磋談時,同意在二00七年底之前把龍山基地約七千名美軍部隊遷移至漢城南邊七十公里的平澤。 南韓國防部發言人說:「雙方只差一步便可簽約,不過決定需要更多的時間以考量這項協議有關法律方面的問題,我們預期雙方可在四月份草簽這項協議。」拖延協商的癥結何在,發言人不願多談。 南韓國防部官員曾透露,南韓與美國對駐韓美軍搬遷費用如何分攤仍有歧異,這筆費用估計約三十多億美元。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2/16 09:44 | |
Re: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5+112004021600066,00.html 2004.02.16 中國時報 利比亞核武文件 赫見漢字 大陸新聞中心/台北報導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針對中共是否在一九八○年代協助巴基斯坦發展核武的問題,利比亞去年主動交出的核武設計資料,已經提供了確切的證明。該項核武設計資料是在中共交給巴基斯坦之後,再由巴基斯坦透過一個核武貿易網絡轉售出去。 一名曾經看過該份設計資料的武器專家表示,根據這份資料,人們可以像在家中地板上組裝器具一樣,知道那個螺絲要使用那個鈑手。他說,那雖然是一種非常舊的款式,但設計精良。 美國情報部門是在年前才確信,中共曾在一九八○年代初期協助巴基斯坦發展核武,並在一九八○年代末期結束。但武器專家從利比亞核武設計資料的完整情況猜測,中共可能在一九八○年代之後幾年,還陸續提供巴基斯坦協助。 前聯合國對伊拉克武器檢查專家阿爾布萊特表示,中共的作為是「不負責任與短視的」,「它讓人懷疑中共是否還提供巴基斯坦其它核武發展的技術援助」。此外,武器專家也擔心,伊朗、北韓和其他國家,可能都已經透過巴基斯坦中介而取得這份核武設計文件。 這份文件是利比亞強人格達費去年宣布放棄發展大量殺傷武器之後,於去年十一月間主動交給美國,目前美國、英國及國際原子能委員會的專家,都已經對文件做過深入研究。專家認為,巴基斯坦核武專家卡迪汗的下屬網絡,可能是這份文件從巴基斯坦外流的主要管道。 利比亞由於缺乏核武投射裝備,因此其核武發展計畫只進行到初步階段,但阿爾布萊特表示,如果北韓或伊朗取得這份設計資料,就會很有用處,因為北韓的蘆洞飛彈和伊朗的流星三型飛彈,都可以用來作為投射裝備。 熟悉該份設計文件的專家指出,該項設計與中共在一九六○年代試爆的某種核武類似,而巴基斯坦在一九九八年試爆的核武,則遠較該項設計精密。 據指出,該項文件的紙張破舊,部分內容以專業方式印刷,部分內容為手寫,許多頁已經是「複本的複本的複本」。此外,雖然主要內容以英文寫成,但部分內容包含漢字。 美國卡內基和平研究所的武器擴散專家沃爾紹表示,中共對武器擴散的態度,在一九八○年代發生了重要轉變,現今中共領導人已經願意與美國及其它國家合作,共同防止敏感武器技術的擴散,但在提供巴基斯坦核武技術方面,中共確實犯下一個嚴重的錯誤。 |
第一號軍事迷 於 2004/02/16 18:21 | |
Re: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利比亞核武科技 源自中國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4/new/feb/today/today-int1.htm 自由時報 2004年2月16日星期一 國際新聞 〔編譯陳宜君╱綜合報導〕美歐官員與武器專家表示,調查人員發現,利比亞透過巴基斯坦走私網絡取得的核武設計圖係源自中國。 華盛頓郵報十五日報導,官員和專家表示,利比亞交出的炸彈設計圖與其他文件,成為證實外界長久以來懷疑中國在一九八○年代初期移轉核武科技給巴基斯坦的戲劇性證據;中國移轉核武科技給巴國後,又透過巴國主導的交易網絡,將此方面科技賣給利比亞。 利比亞交出的文件,包含可由彈道飛彈載運之內爆型核彈的詳細組裝步驟指示,以及製造此種裝置的零組件的技術說明,有些文件甚至包括中文內文。曾檢閱利比亞所交出藍圖的武器專家表示,這些武器的設計「非常非常老舊」,但「設計得很好」,亦是尋求核武、卻缺乏建造現代武器所需之技術能力或設施的恐怖團體所垂涎的對象。 美國情治人員多年前就已推論,中國提供巴國建造首件核武所需的初期協助,似乎持續到八○年代結束。但熟悉利比亞核武藍圖內容的武器專家,對於透過批發轉移,將敏感核武科技輸向另一國的方式,感到驚訝。 利比亞文件中的附註顯示,中國曾持續數年指導巴國科學家建造核彈。曾任聯合國伊拉克武檢員的核子物理學家歐布萊特表示,中國移轉核武是「不負責任、短視」的行為,不禁令人質疑中國還對巴國的核武計畫提供哪些協助;此外,利比亞的文件也引發伊朗、北韓或其他國家是否透過代理人收到同類文件的疑問。 利比亞領袖格達費去年同意放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並願接受國際武檢後,同年十一月將核武相關文件交給美國官員,由美、英與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專家進行分析。 將核武科技與零件移轉給利比亞、伊朗與北韓的核武交易網絡核心人物之一就是巴國的「核彈之父」卡恩,許多武器擴散活動都與他的網絡有關,其中最嚴重的當屬出售武器設計圖。美歐武器專家表示,利比亞的文件中,有許多組裝核彈所需的大多數資訊,顯然是假設尋求建造此類武器者可取得核子爆炸所需的鈽或濃縮鈾。 官員表示,利比亞建造核武的進展似乎極小,並無可載運藍圖所示一千磅(約四百五十四公斤)核武裝置的飛彈。但武器專家認為,這些藍圖對卡恩所屬網絡的其他顧客更具價值。 歐布萊特指出,北韓的蘆洞飛彈、伊朗的流星三型飛彈,以及伊拉克在九一年波斯灣戰爭爆發前不久洽購的彈道飛彈,似乎都可載運利比亞藍圖上的武器。 |
SK2 於 2004/02/17 00:24 | |
Re: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Two soldiers killed by jettisoned fuel tank in Pakistan 15/02/2004 at 10:25:48 Date line: PESHAWAR, Pakistan Two Pakistani soldiers were killed when a fuel tank jettisoned by an airforce jet during take off hit them at northern Pakistans Peshawar airfield, an official said. Two men at security duty at Peshawar airbase were killed when an external fuel tank was dropped by an A-5 aircraft, a Pakistan Airforce spokesman told During the take off the plane developed some technical fault. The plane returned safely to base, he said.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2/17 23:50 | |
Re: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yam.com/cna/china/news/200402/200402170188.html 美副國務卿波頓在北京磋商軍控及防擴散問題 (中央社記者曾淳良北京十七日電)美國主管軍控和國際安全事務的副國務卿波頓一行今天上午拜會了中國外交部長李肇星。據瞭解,波頓這一兩天在北京除與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張業遂進行了第三輪美中外長級戰略安全、多邊軍控及防擴散問題的磋商,並與副部長王毅就北韓核問題深入交換意見。 章啟月說,在會見及磋商中,中方重申,中國反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和支持國際防擴散合作的立場,中方重視布希總統的有關講話,認為這包括了積極的建議,中方將就這些建議進行研究。章啟月表示,在防擴散安全倡議的問題上,中方表示,理解有關國家對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運載工具擴散上的關切,以及贊成防擴散上的原則和目標。中方認為,要透過政治及外交的手段來解決防擴散的問題,雙方同意就此一問題繼續保持對話。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2/18 00:01 | |
Re: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2/200402170406.html 菲律賓與美國將遠離亞太導火點展開軍事演習 (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十七日專電)菲律賓陸軍官員今天說,將於下週開的二○○四年菲律賓與美國肩並肩聯合軍事演習,但不會在亞太地區敏感的導火點(flashpoints)附近進行實彈射擊以及兩棲登陸演練。 他指出,前往巴拉旺的菲美軍人大部份是工兵,他們將當地興建校舍和抽水機。他說:「我們在巴拉旺不會進行實彈演習,只有指揮部操演和民事暨軍事作業,但大部份的活動是民事暨軍事作業。」 至於八打尼斯省,羅米洛表示,主要軍演項目多屬義診性質。 羅米洛說,實彈演習以及兩棲登陸訓練演習將在瑞瓦•伊西哈省麥賽賽堡、甲美地省特納海軍基地、以及瑞瓦•伊西哈省與歐羅拉省沿海地帶進行。 八打尼斯省位於菲律賓頂端,靠近台灣;而巴拉旺為一島嶼省份,接近有多國聲索的南沙群島。台灣海峽與南沙群島均是所謂的亞太地區「導火點」。 依照往例,美菲軍事演習通常只在瑞瓦•伊西哈省、克拉克空軍基地、和甲美地省進行,被問及為何八打尼斯省和巴拉旺島也成了今年的軍演地點,羅米洛說,「這純粹只是為了在演習地點上做些變化。」一年一度的美菲「肩並肩」聯合軍事演習將於二月二十三日展開,大約有二千五百名美軍與二千三百名菲國士兵參加。軍方說,這次軍演目的,是為了增強菲國的反恐以及自衛能力。 |
SK2 於 2004/02/18 18:23 | |
Re: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藏子彈經港被捕的美聯邦調查局探員獲釋 [18/02 星期三 17:28] 美國聯邦調查局一名探員, 星期日由美國乘機抵港, 轉飛曼谷時 , 被機場保安員發現手提包內, 藏有十五發子彈, 被警方拘捕. 他今日返警署報到, 被警方警告後獲釋, 子彈就被充公. http://pshweb01.881903.com/apps/news/html/news/20040218/2004021817283155700.htm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2/19 09:09 | |
Re: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2/200402190002.html 激進派攻擊防衛廳 日相小泉強調勿掉以輕心 (中央社記者謝震南東京十八日專電)針對左翼激進團體昨晚以土製火箭彈攻擊防衛廳一事,日相小泉今天答覆媒體時強調,有些團體和個人就是唯恐天下不亂,因此,政府相關部門絕不能掉以輕心。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2/19 23:27 | |
Re: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yam.com/cna/culture/news/200402/200402190027.html 英軍方向各大學招募阿拉伯語人才 (中央社記者韓乃國倫敦十九日專電)在伊拉克協助戰後重建工作的英軍,因為嚴重缺少能說阿拉伯語的翻譯人才而使工作的推展受到影響,英國國防部為了解決此一問題,不惜以高薪向英國各大學語文系招募人才。 國防部一位發言人今天承認,此一招募阿拉伯語文人才的計畫已從去年十月開始實施,受聘的大學生將由校方准予暫時休學。 這些獲聘的學生在赴伊拉克前,先被安排至國防學校接受必要的訓練,包括熟悉軍事術語、伊拉克方言以及心理調適。目前已有五名學生在伊拉克南部配合英軍的工作,下一梯次將再派出十一名學生。據英國國防部表示,這些學生的起居作息雖然和駐守伊拉克的英軍完全相同,但是他們只負責翻譯文件以及替聯軍擔任傳譯工作,不會參與巡邏任務。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2/19 23:36 | |
Re: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2/200402190192.html 美報:五角大廈利用美陸軍特戰部隊充當間諜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十九日電)華盛頓時報今天報導,五角大廈將開始利用享譽國際的美國陸軍「綠扁帽」特種作戰部隊在傳統戰鬥任務之外充當間諜。 總的來說,新的間諜訓練將使更多「綠扁帽」成員能夠秘密潛入其他國家調查都市或鄉村環境,並且建立線民網,這些原先都是中情局半軍事人員執行的任務。根據軍方消息人士的說法,五角大廈也計劃以外交官身分作為掩護將他們派往海外的美國大使館。 美國陸軍特種作戰指揮部所在的布拉格堡已在一九八六年為特別挑選的少數「綠扁帽」成員開設情報訓練學校,再由畢業的學員負責訓練其他「突擊小組」成員各項情報技巧。 現在美國陸軍正在華盛頓州的路易斯堡悄悄設立第二個情報訓練中心。 一位軍方人士談到此一訓練地點時說:「你不應當知道他們在做什麼。他們說那是一門高級情報課程。它類似維吉尼亞州的中情局秘密勤務訓練中心。」 有了兩所情報學校,美國陸軍至少可將熟悉情報工作的「綠扁帽」成員人數增加一倍,並且擴展他們蒐集情報與準備戰鬥空間的技巧。 此一訓練課程現在的重點是如何建立情報來源網,然後在不危及線民生命的情況下安排會面。特戰部隊成員也被教導如何處理要支付給線民的金錢。 幾位軍方消息人士指出,「綠扁帽」成員將接受更廣泛的訓練。但是他們要求華盛頓時報不要透露訓練課程的正確名稱。 特戰部隊官兵引述陸軍特種作戰指揮部前任司令藍柏特的話說,情報訓練是阿富汗反恐戰成功的一個關鍵。「綠扁帽」突擊小組當時在阿富汗組織並且領導當地人士反抗塔利班政權。 消息人士又說,更複雜的情報訓練是位於佛羅里達州坦帕的美國特種作戰指揮部的首要急務。 國防部長倫斯斐已賦予美國特種作戰指揮部規劃與執行格殺或逮捕恐怖分子任務的新權力。要達成此一使命,美國特種作戰指揮部需要蓋達恐怖分子組織成員藏匿地點的情報。五角大廈希望擴大訓練與部署「綠扁帽」是更進一步朝向達成目標的行動。倫斯斐也已設立五角大廈有史以來第一個主管情報事務國防部次長的職位,負責與美國特種作戰指揮部協調並改善軍事情報的蒐集工作。 |
秋瑩拭水不夜天 於 2004/02/21 11:34 | |
Re: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tw.news.yahoo.com/040221/4/goul.html 聯合國原能總署說,利比亞已經提煉出武器級的鈽 利比亞在去年十二月公開承認,它正在研發大規模毀滅武器,不過在承認的同時,利比亞總統格達費也承諾要放棄核武研發計劃。美國和英國的情報都透露利比亞的核武技術,堪稱先進,不過聯合國原子能總署當時不這麼認為。 如今原能總署的機密文件透露,利比亞沒有依照它和原能總署的協議,據實申報它進口的相關原料和武器研發計劃,導致原能總署誤判。原能總署說,利比亞的核武研發,泰半著重在濃縮鈾的提煉,從1980年代早期,到2003年底,利比亞至少短報三批進口的核子原料。 去年十二月,利比亞公開它的核武計劃之後,曾經把一張核子彈頭的設計圖和一批文件,交給美國和英國專家。從設計圖研判,利比亞試圖利用中共在1960年代研發的技術,製造大型彈道飛彈的核子彈頭。 |
SK2 於 2004/02/22 00:13 | |
Re: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北韓官方強調自主開發核阻嚇力量 [21/02 星期六 22:39] 北韓官方強調,擁有的核遏制能力,是完全自主開發,並非從巴 基斯坦獲得.官方朝中社說,在美國的核威脅日益加重的情況下 ,當局擁有自衛性質的核遏制力,而北韓的核動力工業和自衛的 核遏制力,都是由當地科學家和技術人員開發。 較早前有消息指,巴基斯坦核科學家向北韓轉讓技術。 http://www1.881903.com/apps/news/html/intnews/20040221/2004022122392065400.htm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2/22 21:58 | |
Re: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news/200402/67467.html 日本自衛隊抵達科威特,準備前往伊拉克加入人道救援任務 路透社 2004-2-22 14:54 [路透科威特電]迄今最大規模的日本派駐伊拉克部隊周日抵達科威特。 約140人的地面部隊抵達穆巴拉克(Mubarak)空軍基地,準備前往伊拉克進行人道救援任務。然而該任務也被批評為違反日本和平憲法。 這些人員將加入正在伊拉克南方城市沙馬瓦(Samawa)附近建造基地的100人部隊。 日本總共將派遣1,000人至伊拉克,其中包括空軍和海軍人員。派兵計劃不但造成公眾意見分歧,也引發了示威行動。 在和平憲法下,日本部隊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從未在任何戰爭中發射過一發子彈,也沒有士兵在海外傷亡。(完) --編譯王冠中;審校李婷儀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2/22 22:07 | |
Re: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news/200402/67489.html 伊朗承認曾向商人購買核子零件,但並不知道其來源 路透社 2004-2-22 17:18 [路透德黑蘭電]伊朗外交部周日承認該國曾向業者購買核子零件,但說並不知道零件的來源。
|
秋瑩拭水 於 2004/02/23 05:49 | |
Re: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bbc.co.uk/2/hi/africa/3511109.stm Last Updated: Sunday, 22 February, 2004, 19:48 GMT Rebels massacre Uganda civilians A rebel attack in northern Uganda has left 192 people dead and many injured, according to witnesses. Carried out by the Lords Resistance Army, the killings are thought to be the worst in several years. The rebels armed with assault rifles, artillery and rocket-propelled grenades attacked and then set alight a camp for displaced people north of Lira. For almost two decades the authorities have been fighting the LRA, which is known for its brutality. Terrible scene The attack on Barlonya camp, about 26km (16 miles) north of Lira town, apparently took place on Saturday afternoon. As the insurgents surrounded the camp, many people ran to their grass huts, and were burned as the insurgents torched their houses, said legislator Charles Anjiro. Ive never seen in my life such a massacre. (Ugandan priest) Its a hopeless situation, we went there this morning with the Lira district police commander and physically counted 192 bodies. The scene is terrible, he said. Fifty-six people were taken to the hospital with burns, shrapnel and gunshot wounds, one of whom died on Sunday, said Dr Jane Aceng, head of Lira hospital. Around 5,000 people, most of whom had fled fighting between the rebels and government troops, were living in the camp. Altogether, the conflict is said to have displaced at least one million people. The camp was being guarded by a local defence who were outnumbered and outgunned, an army spokesman said. Eyewitness: Previous Lira attack Ive never seen in my life such a massacre... I saw in one hut alone a whole family members still burning, a Ugandan priest in Lira told the BBC. The LRA, led by self-proclaimed mystic Joseph Kony, are known for kidnapping and brutalising young children, many of whom end up fighting for them. The group is based in lawless areas of neighbouring southern Sudan. The Ugandan army says the rebels attack the camps to divert its attention away from hunting the insurgents down in the bush. The Ugandan army said 25 rebels were killed in a different area on Saturday. However, while the army claims to be weakening the rebels, civilians remain extremely vulnerable, says the BBCs Will Ross, in the capital Kampala. Newly recruited militias have so far been unable to defend the population, he says. |
秋瑩拭水 於 2004/02/23 07:38 | |
Re: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tw.news.yahoo.com/040222/39/gr0j.html 新聞首頁 > 國際新聞 > TVBS新聞 以色列一公車大爆炸 至少7死62傷 寄給朋友 爆炸發生當時是以色列的早上8點半左右,這輛14號公車突然發生大爆炸,當場造成至少7人死亡,超過62人輕重傷。根據警方的初步調查,爆炸是由一名自殺炸彈客引起,不但公車被炸得面目全非,不少輛鄰近公車的小客車,也遭到波及。耶路撒冷在三個星期前的1月29日,才發生炸彈客對公車進行自殺攻擊,造成11人死亡。 |
秋瑩拭水 於 2004/02/23 07:42 | |
Re: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tw.news.yahoo.com/040222/14/gqi9.html 新聞首頁 > 國際新聞 > 路透社 2004 / 02 / 22(星期日) 該聲明稱,這種名為Hatf-III Ghaznavi的「國產」地對地固體燃料飛彈,已運交陸軍戰略部隊指揮部(Army Strategic Force Command),而巴國總統穆沙拉夫(Pervez Musharraf)也親自出席了遞交典禮。 聲明援引穆沙拉夫的話說,過去四年來的飛彈測試和將這些武器遞交軍方,顯示巴國政府「鞏固並強化」自身核武威攝力量的決心。 自從巴基斯坦原子彈之父公開坦承曾向伊朗、利比亞和北韓(朝鮮)提供核武機密後,巴國的核武計劃便一直受到國際的關注。 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描述這種國際核武交易只是「冰山的一角」。 但巴國聲明援引穆沙拉夫的話說:「巴基斯坦的核武能力僅是為嚇阻針對巴基斯坦的侵犯行為,以及保衛國家主權。」 巴基斯坦稱,其武器計劃僅是用來回應其擁有核武的死對頭印度。(完) --編譯 王冠中;審校 柯安琪 圖片http://tw.news.yahoo.com/040222/14/gqi8.html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2/27 21:02 | |
Re: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2/200402270066.html 確保情資和官兵安全日防衛廳新設發言人制度 (中央社記者謝震南東京二十七日專電)日本防衛廳為了確保援助伊拉克的自衛隊官兵不致因媒體報導而造成安全上的顧慮,決定導入「報導官」(發言人)制度。今年三月起,防衛廳所屬各單位以及陸、海和航空自衛隊,將各自設置統一對外發言的「報導擔當官」。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2/27 21:07 | |
Re: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2/200402270048.html 自民黨議員打算為防衛廳正名升格為防衛省 (中央社記者謝震南東京二十七日專電)為了喚起日本社會重視國防事務和議題,激勵自衛隊官兵士氣,一百八十一位自民黨參眾議員共同發起組成次級團體,希望早日實現將防衛廳升格為「防衛省」的理想。同一團體也將重提去年十月因解散眾議院而遭擱置的「防衛省設置法」草案。 日本政府從一九五五年,也就是防衛廳成立的翌年,開始著手檢討防衛廳升格為「省」的相關問題。到了一九六四年六月,內閣會議通過「防衛省設置法」草案,卻因不知如何向國會解釋而放棄送交國會審議。 二零零一年六月,雖然自民黨、保守黨的議員聯手提出新草案,也因去年解散眾議院而成廢案。 依照日本的中央官廳制度,防衛廳隸屬於「內閣府」的外局,地位層級略低其他「省」(部)。一旦遇逢出動自衛隊、制訂重大政策和法律等問題之際,防衛廳必須事先透過內閣府,再輾轉聽候內閣會議(相當台灣的行政院會)裁決。 另一方面,為了跟進全球各國國防組織的名稱,再加上隨著日本陸海空自衛隊武力援伊行動的全面展開,自民黨議員基於激勵自衛隊官兵士氣,同時也希望社會大眾重視國防的考量,才打算藉此一舉為防衛廳的正名。這回,自民黨國會議員提出的防衛省設置法草案,內 容包括:設置防衛省、目前兼任國務大臣的防衛廳長官升格為防衛大臣,但職掌業務和組織架構,完全一如現行的制度和規模。 |
秋瑩拭水 於 2004/02/29 11:50 | |
Re: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tw.news.yahoo.com/040229/14/hc4l.html 以色列飛彈攻擊加薩市,擊斃三名伊斯蘭聖戰分子 以色列上一次發動飛彈攻擊是在三周前,當時造成加薩市一名伊斯蘭聖戰(Islamic Jihad)組織領導人與一名巴勒斯坦男孩死亡。 目擊者證實,周六的死者賈烏達(Mahmoud Jouda)為伊斯蘭聖戰軍事組織的高級指揮官,另外兩人是該組織階級較低的成員,且同為賈烏達的表兄弟。 巴勒斯坦醫療人員稱,包括兒童在內的15名旁觀平民也在此次攻擊中受傷。 一名以色列官員稱,這次攻擊的目標乃一輛搭載伊斯蘭聖戰高級成員的汽車,這些人員負責計劃數起針對以色列平民與軍事目標的致命攻擊。(完) --編譯 鄒衡天;審校 柯安琪 |
秋瑩拭水 於 2004/02/29 11:53 | |
Re:2004 年 2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tw.news.yahoo.com/040229/14/hc5m.html 伊拉克臨管會因伊斯蘭角色與庫德族自治爭議,未能按時通過臨時憲法 雖然過渡憲法的推出稍微延後不會影響6月底美國歸還政權的期限,但各方的歧見顯示出,在伊拉克努力按什葉派穆斯林領袖的要求在年底前舉行選舉時,這些歧見可能帶來問題。 如果過渡憲法延後出爐的時間過久,將會危及美國準時歸還政權給伊拉克的計劃,而美國總統大選將在之後的11月進行。(完) --編譯 鄒衡天;審校 柯安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