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年 1 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各軍種動態新聞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01 00:05 | |
2004 年 1 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各軍種動態新聞 | |
★麻煩各位在本欄貼新聞之前,請先瀏覽一次,若有網友已貼相同的新聞,請勿重覆張貼而佔去本欄版面。此外於貼上新聞時,麻煩請一併附上新聞網址。若無法查出新聞原址,煩請於新聞正文之前加註:『無法提供新聞來源;僅供參考,請各位網友注意!!』,敬請合作!謝謝!★ ★本欄只接受新聞資料,恕不接受任何討論及網友反應事項,謝謝各位合作!★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02 09:32 | |
Re:2004 年 1 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各軍種動態新聞 | |
http://udn.com/NEWS/WORLD/WOR1/1769706.shtml 共軍專家:台灣在手 出海才暢通 特派記者石開明/北京報導 昨天是元旦,北京人民日報下屬的環球時報,又開始「恫嚇」台灣。據該報報導,中共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所長姜志軍宣稱,中共面臨的海洋安全挑戰,第一個來自台灣問題;只要解決台灣問題,大陸所有海上安全的戰略問題就都迎刃而解。 不過,共軍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所楊毅也坦承,中共海軍的作戰能力僅限於近海,中共對遠海海域的國家安全關注不夠,這與大陸外向型經濟發展不匹配。 姜志軍表示,大陸的海域是被第一島鏈環抱的封閉和半封閉海域,從防禦縱深而言,第一島鏈距大陸大致在兩百海里以內,在現代戰爭中,這個距離絕對在有效攻擊範圍內。在第一島鏈封鎖下,中共的海上力量很難到島鏈外防禦,沒有多大作戰主動權。台灣是第一島鏈的重要一環,統一台灣後,第一島鏈的封鎖自然會被打破;台灣是大陸非常理想的出海口,只要台灣在手,中共東入太平洋就豁然開朗,中共軍隊就可以東出太平洋,擴大海防縱深,而台灣海峽將成為中共一條安全的海上運輸通道。 在中共的海洋權益問題上,台灣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一旦統一台灣後,向北,釣魚台及其海域就在中共的火力保護範圍內;向南,則可以大幅縮短中共力量延伸至南海諸島及其海域的距離。姜志軍認為,只要台灣問題不解決,就會大大牽制中共的海上防禦力量,搞不好就可能成為別人攻擊大陸的跳板。他強調,中共將以最大的誠意、盡最大的努力和平統一,為的是不使台灣人民受損失;但如果台灣當局錯估形勢,台獨分子鐵了心要搞分裂,那「台灣這塊寶地一定要留下」。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中共軍方解放軍報昨天發表元旦獻詞,指出今年共軍的任務,是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完成以軍事鬥爭準備為龍頭的各項任務,為維護國家安全統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力保障。 隸屬中共中央軍委的解放軍報,昨天發表題為「為進推中國特色軍事變革不懈奮鬥」的元旦獻詞,指出二○○四年是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實現共軍現代化跨越的重要一年;共軍要以「三個代表」思想和中共十六大精神為指導,圍繞「打得贏」、「不變質」兩個歷史性課題,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積極推推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完成以軍事鬥爭為龍頭的各項任務。 文章強調,共軍必須確立「三個代表」思想的指導地位,在堅持「黨領導軍隊」的根本原則和制度下,保持軍隊的高度穩定和集中統一,確保共軍全軍一切行動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江主席的指揮」。 文章認為,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是加快共軍現代化建設的戰略舉措。共軍要適應世界新軍事變革發展趨勢,圍繞建設資訊化軍隊為打贏資訊化戰爭的要求,全面提高部隊的實戰能力,深化後勤保障改革,加快武器裝備建設,推動國防科技實現新的跨越。 【2004/01/02 聯合報】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02 09:46 | |
Re:2004 年 1 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各軍種動態新聞 | |
http://yam.udn.com/yamnews/daily/1769394.shtml 躋身航太大國 中國對我威脅日增 記者楊清雄/報導 2004/01/02 神舟5號發射成功,讓中國大陸躋身「航太大國」之林;根據國家太空計畫室研究指出,中國每年投入500~700億台幣發展太空科技,並積極發展軍事衛星,對我威脅日增;因此,除希望政府增加研發投資外,也建議國防部建構反制中國軍事衛星威脅能力。 有別於對岸每年投資近700億發展太空科技,台灣每年只有16億;而中國太空科技主要單位有中國國家航天局、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中國空箭技術研究院等,研發核心人力約20萬人;然而,台灣太空科技單位只有國家太空計畫室,核心人力僅200人。 報告也指出,中國計畫再投入2.5億美元,在現有的酒泉、西昌、太原三個衛星發射中心以外,於海南島建造第四衛星發射場,以發展各式軍事衛星。事實上,神舟5號留在太空軌道艙,已成為軍事偵搜衛星。中國軍事衛星對台灣威脅正逐漸增大。 據了解,中國積極發展各式軍事衛星,包括遙測和偵察衛星、導航衛星、通訊衛星,其中合成孔徑雷達衛星全天候不易受大氣影響,可穿透地面數公尺偵察地下軍事設施,並透視部分海域是否有偵察潛艦。 鑑於中國的軍事衛星科技日益威脅我方,計畫室除了希望政府能夠提高發展航太科技的經費,延攬、培育更多相關人才外,這份報告也建議國防部,要建構反制中國軍事衛星威脅能力,並結合太空科技和軍事人員,分析中國太空戰力威脅、監測中國火箭與衛星科技能力,同時要能掌握中國偵察衛星何時會通過台灣上空。 另外,報告建議國防部要強化軍事基地偽裝與欺敵,將基地內重要設施偽裝成與其他地物雷同,或利用假物欺敵,使敵方在第一時間內無法判讀或做出錯誤的判讀。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02 14:07 | |
Re:2004 年 1 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各軍種動態新聞 | |
http://news.yam.com/cna/china/news/200401/200401020034.html 港報指江澤民淡出軍隊前共軍進行大調動 (中央社台北二日電)香港星島日報報導,中共軍隊最近出現近年罕見的大規模人事調動,變動層面涉及各大軍區及兵種,其中軍委主席江澤民的辦公室主任賈廷安被任命為軍委辦公廳主任,抗日將士彭雪楓之子彭小楓被任命為第二炮兵政委。報導說,共軍此輪人事大調動並未結束,是江澤民淡出軍隊前的一次重大部署。 報導指出,去年十一月三十日,台灣的陳水扁總統表示大陸對台灣部署了四百九十六枚導彈後,共軍隨即在十二月十日召開全軍黨建座談會,當時仍是國防大學副政委的彭小楓已經以(大單位)政治委員的身分出席會議。 二炮的人事變動則是在十二月二十六日正式宣布,共軍總政治部主任徐才厚親自前往二炮司令部宣布任免令。 原二炮政委隋明太被調離二炮,平調為武警部隊政委。二炮副司令員趙錫君、副政委孫福和參謀長趙書月均被免職。 二炮新任政委彭小楓現年五十九歲,是中共抗日名將彭雪楓的遺腹子,畢業於高幹子弟雲集的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與政治局委員俞正聲是同級同學,與總政治部主任徐才厚是同屆校友。 報導說,同樣在十二月二十六日,中共軍委副主席曹剛川先後到北京軍區及武警部隊宣布軍委的任免令,任命符廷貴為北京軍區政委,接替到齡退休的杜鐵環﹔任命隋明太為武警政委,接替到齡退休的徐永清。 在去年展開的裁軍行動中,北京軍區是最受影響的大軍區,轄下的第二十四集團軍和第六十三集團軍都被裁撤,不過,這個兩集團軍的軍長都獲升官,二十四集團軍軍長李世明升為瀋陽軍區參謀長,六十三集團軍軍長息中朝升為武警部隊副司令員。 值得注意的是,江澤民辦公室主任賈廷安也已升任軍委辦公廳主任,在日前舉行的世界軍人運動會表彰會中,賈廷安已經以新身分亮相。報導表示,共軍此輪人事大變動仍未完成,廣州軍區、成都軍區和空軍也將出現較大的變動。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04 11:04 | |
Re:2004 年 1 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各軍種動態新聞 | |
http://yam.udn.com/yamnews/daily/1772867.shtml 中共陸軍高層 大規模調動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04/01/04 中共軍方從上個月底起開始大規模人事異動,涉及各大軍區和兵種,涉及屆齡退役和因為裁軍產生的人事調整。 香港文匯報指出,中共海、空軍高層在去年上半年進行異動後,陸軍高層也在上個月底大規模人事調動,這也是中共黨十六大以來最大規模的高層人事調整,涉及各大軍區和兵種。 具體人事可分三部分,事關裁軍的調動如,北京軍區轄內第廿四集團軍和第六十三集團軍因被裁撤,原第廿四集團軍軍長李世明出任瀋陽軍區參謀長,原第六十三集團軍軍長息中朝升為武警部隊副司令員。 第二是屆齡退役而產生更迭。更迭過程採取大軍區副職「退二進一」模式(軍區副職領導退下兩名補進一名),來完成精兵簡政。例如,蘭州軍區副司令員陳秀、曲方桓今年屆齡先後退休,由廣州軍區裝備部部長宋才文出任蘭州軍區副司令員。 第三類是跨地區及跨兵種間的交流,例如國防大學副政委彭小楓升任二炮部隊政委;總政治部宣傳部部長秦懷保出任武警部隊政治部主任;共軍駐港部隊政委王玉發轉升任成都軍區空軍政委,接替轉任共軍空軍副政委的前中共國家主李先念女婿劉亞洲。 至於原中共國家主席江澤民辦公室主任賈廷安出任中央軍委辦公廳主任。有關人士分析,江澤民在十六大後先後從中共總書記、政治局常委、國家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職務退出,只留任中央軍委主席一職。賈廷安出任中央軍委辦公廳主任,可以更好地輔佐江澤民集中精力處理軍委日常辦公事務。 |
VOR 於 2004/01/06 14:15 | |
Re:2004 年 1 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各軍種動態新聞 | |
無新聞 URL, 僅供參考 Flight International China Starts On Thermobaric Bomb By Peter La Franchi, Bangkok Researchers at China North Industries say work is under way on The programme is at an early stage, but follows the successful The researchers indicated that the same team involved in developing the Air-launched thermobaric weapons acquired significant international In May 2003, US defence secretary Donald Rumsfeld revealed that a Thermobaric weapons are similar in concept to fuel air explosives, The China North stand at Defense Asia displayed pictures of Rick Fisher, a fellow at the US-based Center for Security Policy, says |
VOR 於 2004/01/06 14:20 | |
Re:2004 年 1 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各軍種動態新聞 | |
http://publish.gio.gov.tw/FCJ/current/03122622.html European Parliament recommends continued China arms embargo Publish Date:12/26/2003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passed a resolution Dec. 18 appealing to the European Council and European Union member states not to rescind the E.U. embargo on arms sales to China.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E calls on the Council and the Member States, including the acceding and applicant countries, to maintain the E.U. embargo on trade in arms with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not to weaken the existing national limitations on such arms sales, read the resolution. According to a Dec. 18 news release of the ROC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MOFA), the E.U. body carried the resolution by an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373 to 32 with 29 abstentions. The resolution stressed that given the unsatisfactory human-rights situation in China, the European Union cannot consider lifting the ban until China demonstrates it has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on human rights. In the same resolution,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reiterated its belief that, in view of Chinese threats against Taiwan, it is the wrong time to lift the arms embargo. In the MOFA news release 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 Eugene Chien applauded this expression of support for a peaceful resolution of the cross-strait disagreements. The European Council introduced an embargo on trade in arms with China in June 1989 following the Beijing authorities brutal repression of pro-democracy advocates in the capital citys Tiananmen Square. The MOFA statement characterized the European Parliaments resolution as highly significant. Most importantly, it demonstrates that the imperative of peaceful resolution of cross-strait conflict through political dialogue is the overwhelming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and Beijing authorities cannot afford to turn a deaf ear to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s call for dismantling its nearly 500 missiles targeting Despite this demonstration of the European Unions good will, Taiwan must pay careful attention to a number of E.U. member-state governments demands for a review of the European Unions four-year-old arms embargo against China, indicated MOFA authorities. Although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lacks decisive power to determine the European Unions foreign policy, its resolutions do exert a definite degree of influence In an earlier resolution passed Oct. 23, 2003 regarding the councils annual report to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on formulation of the E.U.s Common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likewise expressed its support of military de-escalation in the Taiwan Straits.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E reiterates the E.U.s strong interest in, and insistence on, a peaceful resolution of the Taiwan issue through dialogue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in particular, urges China to withdraw missiles in the coastal provinces adjacent to the Taiwan Straits; underlines the importance of growing economic ties for an improvement in the political climate; also stresses the E.U. interest in closer links with Taiwan,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07 16:40 | |
Re:2004 年 1 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各軍種動態新聞 | |
http://www.ettoday.com/2004/01/07/706-1569164.htm 漢和情報:大陸將進口S300防空飛彈 自行延至HQ9已服役 2004/01/07 15:32 中國中心/綜合報導 軍事分析機構漢和情報評論7日透露,中國將在今年追加進口一批S300系列遠程防空導彈,而由大陸自行研製國產HQ9遠程防空導彈,目前也已經服役。 漢和評論發言人平可夫表示,大陸在過去十年已進口了8套以上的S300PMU、PMU1遠程防空導彈系統,由於系統彈道導彈防衛能力佳,大陸想爭取獲得此技術。 據指出,中國大陸也將爭取PMU2技術,但俄羅斯基於政治上的考慮和高昂的價格,整套系統至今已4年並未交付大陸。 據強調,S300PMU1遠程防空導彈最大射程150公里,PMU2則達200公里,大陸空軍的S300PMU1不斷通過鐵路進行轉場訓練,試圖擴大防空區域,建立的北、中、南防空大門屏障,包括大陸沿海北(福州)、中(廈門)、南(汕頭)部署,防空涵蓋面積遼闊。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10 10:32 | |
Re:2004 年 1 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各軍種動態新聞 | |
http://yam.udn.com/yamnews/daily/1784990.shtml 解放軍南京軍區 實彈演練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04/01/10 共軍機關報解放軍報,昨天報導一連串飛彈部隊、空降部隊、潛艦部隊等多項軍事訓練活動。其中,針對台灣的南京軍區飛彈部隊,正在山嶽叢林模擬實彈發射。 解放軍報同一天報導中共空降兵某師日前在江漢平原相接的大別山南麓進行野戰突擊演練。該師周姓師長表示,今年改變以往訓練方式,實行打實彈,整營建制突擊演練,並使用幾大類數十種新裝備,使訓練進度與冬季訓練緊密銜接,確保高難度課目訓練不間斷。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13 13:05 | |
Re:2004 年 1 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各軍種動態新聞 | |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5+112004011300075,00.html 2004.01.13 中國時報 精簡指揮機構 中共裁軍缺配套 亓樂義/專題報導
但從本質上看,這次裁軍和往年的九次裁軍並無差別,不出裁減冗員和機構重組的基本框架,對建立三軍聯合作戰機制沒有直接影響,對台海作戰也無實質上幫助,以致產生一些質疑,認為此次裁軍方向是對的,但缺配套,對戰力提升有限。 一位觀察家說,精簡指揮機構不能只考慮人越少越好或一刀切的裁撤,而是以滿足作戰需求的標準,確定指揮機構的編制或存廢。解放軍是「短腿」型(機動不足)的軍隊,原有的指揮層級雖多仍熟練堪用,現在海空軍突然裁掉「軍」級單位,而指揮自動化體系又未能同步建立,反而增加軍區和師之間指揮磨和的難度。現在師長開會都要跨省到大軍區,既不方便又缺默契,徒增困擾。因此減少指揮層級不能只看機構裁減而不提相應的配套措施。 美軍是「長腿」型(全球到達)的軍隊,兵力投射載具和指揮自動化先進,組織扁平化勢所必然,指揮中心能對最前線的戰鬥單位下達指令, 跨洋跨洲的電傳視訊更是家常便飯,這些條件共軍都不具備。當然,減少指揮層級是軍事變革的趨勢,但在相關替代方案未同步出爐前,任何大的裁撤動作不僅不能提升戰力,反因磨合時間過長而出現戰力弱化的現象。 持平而論,以中共龐大且多頭並存的指揮體系,裁減個別軍種的指揮層級無關痛癢,也非當前改革急務,重點是,如何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組成一個真正有助於提升戰力的指揮自動化系統,將其貫穿於戰略、戰役、戰術層次之中,能聯繫三軍各指揮分系統,並在後勤乃至政戰工作等領域進行有效整合。沒有這個條件,就不能奢談三軍聯合作戰,這才是重點,也是中共歷經九次裁軍後應有的覺悟和體現。一位專家說,「聯得起來」是當前共軍各級指揮機構中最迫切的問題。 缺乏「針對性」,是中共這次裁軍另一項遭內部批評的重點,尤其兩岸關係持續緊張,對台防務吃重,這波裁軍對台海作戰究竟帶來多少影響,軍內很多人講不清楚。俄羅斯近年推動一系列軍事改革,按軍種發展比例而非作戰功能為裁軍標準,結果出現「為裁減而裁減」的現象,有些具有針對性的戰役軍團,在平均主義下受到波及,北京專家不希望俄軍的改革失誤在共軍身上重演,如果對台作戰列為首要,就應對南京等相關軍區予以更多投入或組建針對性的部隊,但目前還看不出明顯動作。 對台作戰是共軍聯合作戰的總體呈現,它的指揮體系、力量構成和協同方式,以及面對的作戰時空,完全不同於長久來以陸軍為主導的合同作戰形態。從某種意義上說,對台作戰本身就是一場軍事事務變革的過程,但直到目前為止,共軍犯台的戰區指揮員仍以陸軍將領掛帥,負責所有參戰部隊的統一指揮,海、空軍和二砲指揮員擔任副手,扮演協調而非決策角色。這種安排為體制使然,也是「大陸軍主義」的結果,至今無人可以搖撼,從而決定共軍犯台的侷限性。 從此亦可看出,外傳共軍想要成立一個類似美軍的參謀首長聯席會議指揮機制是何等困難,美軍聯參機制的首要條件是各軍種地位平等,每個軍種按作戰任務性質決定主從角色,並可能在不同作戰階段當家。共軍則不然,總參謀部是實質上的陸軍總部,職權卻凌駕在其他軍兵種之上,裁軍由其主導推動,結果如何不言而喻。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15 13:55 | |
Re:2004 年 1 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各軍種動態新聞 | |
http://news.yam.com/cna/china/news/200401/200401150063.html 共軍總部領導層人事調整 (中央社台北十五日電)香港文匯報今天報導,中共陸軍去年底展開十六大以來最大規模的將官人事調整,共軍總部領導層在這波人事變動中出現新面孔。 據報導,共軍總參謀部領導序列中,排名副總參謀長吳銓敘、錢樹根、張黎之後的是范長龍。據稱,范長龍已從瀋陽軍區參謀長上調總參謀長助理。 總政治部領導序列中,總政副主任唐天標、袁守芳、張樹田和總政主任助理孫忠同之後,出現原總政直工部部長姜吉初,顯示他擔任總政主任助理。 總後勤部方面,原軍委辦公廳主任譚悅新排在總後勤部副部長蘇書巖之後,說明他的新職是總後勤部副部長;劉少奇之子、原武警部隊副政委劉源出現在總後勤部副政委董宜勝之後,表示他出任總後勤部副政委。 二十六名共軍領導人名單中,最後一人是原江澤民辦公室主任賈廷安,他接替譚悅新出任軍委辦公廳主任。報導說,江澤民和胡錦濤等軍委領導出席部隊老幹部迎新春文藝演出,恰逢共軍新一輪將官人事調整剛剛結束,這些獲得總部新職的高級軍官一同參加文藝演出,可說是在軍隊退役老將面前一次集體亮相。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17 07:52 | |
Re:2004 年 1 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各軍種動態新聞 | |
http://yam.udn.com/yamnews/daily/1798632.shtml 320前後 共軍具體戰備部署 本報記者/台北報導 2004/01/17 中共中央軍委會日昨召開會議,具體部署三二0台灣總統大選後對台軍事準備。 不願具名的與會軍方人士透露,共軍將在三二0大選前後,針對局勢變化「加強戰備」,並視狀況採取進一步行動。他稱,共軍的部署將如盤馬彎弓,希望台海和平,但如果把中共逼到沒有退路,中共一定會用軍事手段解決台灣問題。 江澤民日昨接見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邁爾斯時強調,中共在台灣問題上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願盡最大努力以和平方式實現兩岸統一,但絕不會容忍台獨。據了解,江澤民這些話是中共中央處理當前台灣問題的政治基調和最大共識所在。 香港媒體稍早曾報導,中共為了針對台灣公投可能對未來統一大業的影響,早在去年十一月便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專題研究台海局勢的會議,決定原訂進行的二十萬裁軍計畫具體實施方案暫緩實施,等台灣選舉後再視情況進行;從去年十一月起至今年春節前,在軍方介紹台灣局勢,並進行必要的規劃。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18 16:33 | |
Re:2004 年 1 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各軍種動態新聞 | |
http://news.yam.com/cna/china/news/200401/200401180034.html 中共重申裁軍目標和進度不變 (中央社台北十八日電)中國重申,在二00五年前裁減軍隊員額二十萬的目標和進度沒有改變。截至目前,共軍野戰部隊精減工作已經完成,接下來將是精減軍隊機關。 中共軍方人士指出,在當前世界範圍軍備競爭的形勢下,中國在「九五」期間裁軍五十萬後再裁減二十萬員額,目標不變。 中共這波裁軍二十萬人中,共有十七萬名軍官,兩百名將軍離職。報導說,空軍五個軍建制和海軍九個基地被撤銷後,已經在原地設立指揮所,屬正師級單位。 報導並說,成立於六十年代的中共空降十五軍,在這次裁軍中,確定不會裁撤。空降軍是快速反應的機動作戰部隊。作戰任務已從最初的敵後破壞、捕俘、刺殺等非正規游擊戰發展到增援、突破、摧毀、佔領協同大部隊作戰。武器裝備也從傳統熱兵器向機械化、信息化和自動化方向高度發展。 空降十五軍曾參加一九九六年台灣海峽大軍演,內容為強襲東山島。 截至目前,中國大陸這一波已完成的裁軍情況如下: 陸軍裁減三個集團軍,分別是:瀋陽軍區第二十三集團軍,軍部駐黑龍江省會哈爾濱,防區包括東北三省。北京軍區二十四軍,駐守河北承德。北京軍區六十三軍,駐守山西太原。 空軍裁減五個軍,分別是:空一軍駐地長春,隸屬瀋空。空七軍駐地南寧,隸屬廣空。空八軍駐地福州,隸屬福空。空九軍駐地烏魯木齊,隸屬蘭空。空十軍駐地大同,隸屬北空。海軍裁減九個軍級基地,分別是北海艦隊轄下的旅順基地 (轄大連、營口水警區)、青島基地 (轄威海、膠南水警區)、葫蘆島基地 (轄秦皇島、天津水警區);東海艦隊轄下的上海基地(轄連雲港、吳淞水警區)、舟山基地(轄定海、溫州水警區)、福建基地(轄寧德、廈門水警區);南海艦隊轄下的湛江基地(轄湛江、北海水警區)、廣州基地(轄黃埔、汕頭水警區)、榆林基地(轄海口、西沙水警區)。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19 08:10 | |
Re:2004 年 1 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各軍種動態新聞 | |
http://yam.udn.com/yamnews/daily/1800999.shtml 解放軍野戰部隊 精減完成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香港文匯報報導,共軍為因應台海局勢變化而傳出延緩裁軍並非事實,軍方權威人士指出,解放軍在二00五年前裁減軍隊員額廿萬的目標和進度沒有改變。據了解,解放軍野戰部隊精減工作已完成,接下來將是軍隊機關的精減工作。 文匯報先前曾報導,此次裁軍廿萬人中,共有十七萬名軍官,二百名將軍將離職。據了解,空軍五個軍建制和海軍九個基地撤銷後,已在原地設立指揮所,改屬正師級單位。 保留空降十五軍是根據空降部隊的作戰特點和實戰的需要,空降軍是快速反應的機動作戰部隊。作戰任務已從最初的敵後破壞、捕俘、刺殺等非正規游擊戰,發展到增援、突破、摧毀、佔領協同大部隊作戰。武器裝備也從傳統熱兵器向機械化、信息化和自動化方向高度發展。 空降十五軍成立於六十年代初期,曾參加一九九六年台海大軍演,強襲東山島。當時空降兵自空中以九機編隊為一個波次,空投一個加強營的傘兵於東山島內陸丘陵地帶,配合海軍陸戰隊登陸團隊前後夾擊守島之「敵」。 根據空降十五軍的特性和參與大軍演情況分析,台海一旦爆發戰爭,空降十五軍極可能成為攻台的先鋒部隊,空降十五軍的動向也備受台灣軍方注意。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曹剛川、郭伯雄農曆春節前夕分別到部隊拜年並發表談話。 曹剛川要求部隊要加大形勢戰備教育,增強官兵憂患意識;郭伯雄則要求海軍要加速現代化,維護中國安全統一使命。 解放軍報報導,郭伯雄十七日到海軍裝備研究院強調,今年是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一年,解放軍要迎接世界新軍事變革,必須建設信息化軍隊。其中海軍是技術密集、人才密集、裝備複雜的軍種,肩負著加速軍隊現化代建設、維護中國安全統一和海洋權益的重大使命。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22 22:13 | |
Re:2004 年 1 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各軍種動態新聞 | |
http://news.yam.com/cna/china/news/200401/200401210074.html 中共駐港部隊政委易人 (中央社台北二十一日電)中共駐港部隊政治委員易人,原政委王玉發調成都軍區空軍政委,原駐澳門部隊政委劉良凱成為駐港部隊政委,王玉發和劉良凱都是少將。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25 11:54 | |
Re:2004 年 1 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各軍種動態新聞 | |
http://news.sina.com.cn/c/2004-01-24/16111649176s.shtml 歐洲外交人士:歐盟有望今春取消對華軍售禁令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24日16:11 中國日報網站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據美聯社報導,歐洲外交人士透露,歐洲聯盟有可能在2004年春季正式取消對中國的軍備銷售禁令,屆時法國的“幻影”戰鬥機和德國製造的潛艇等武器裝備都可向中國銷售。 據消息靈通人士透露,歐盟外交部長定于1月26日舉行一次會議,就取消對華軍售禁令問題進行磋商,但會議不會發表正式聲明。一名瞭解談判內幕的外交官表示,作出決定還 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他還說,談判距達成共識並非遙遙無期,很可能就在今年的春天。 中國和歐盟互為第三大貿易夥伴,2002年的雙邊貿易額達到了868億美元。中國政府表示,與歐盟的關係正處於歷史上最好的時期,希望禁令的取消可以使各方面關係得到更進一步發展。(子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