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Agent Toganator  於 2004/01/03 00:40
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以色列再度試射箭二ATBM成功,以色列佬聲稱透過改良計畫,箭二ATBM已能有效對抗伊朗Shahab-3(有效射程約1300~1500 km),敘利亞SCUD D(有效射程約600~700 km)之類新型MRBM威脅,未來還將繼續精益求精,使箭二ATBM能持續因應日益提升的中東地區彈道飛彈威脅.

http://www.kojii.net/jdw/jdw031224.html

Arrow 2 test exceeds Israel expectations

イスラエル空軍は、11 回目となるアロー 2 弾道弾要撃ミサイルの試射を実
施した。AWS (Arrow Weapon System) 一式を揃えた状態の試射としては 6 回
目にあたる。これは ASIP (Arrow System Improvement Program) の一環で、
この ASIP は IMDO (Israeli Missile Defense Organization) が、アメリカ
のミサイル防衛局 (MDA) と共同でマネージメントしている。
今回の試射は Palmachim 空軍基地で実施され、Rafael Armament Development
Authority 社が開発した標的機・ブラックスパローを F-15I 戦闘機から発射
して中射程弾道ミサイル (MRBM) をシミュレートしたものを標的とした。試
射の目的は、来襲するターゲットを、より高い高度で要撃する能力の実証に
ある。発射されたアロー 2 は標的機の要撃に成功したが、その際の要撃高度
は従来のアローより 2 倍も高い高度だったとの由。これにより、イランが開
発している Shahab のような長射程ミサイルに対する要撃能力をテストでき
た、としている。また、過去にイスラエル軍がテストした中でもっとも複雑
な機構を持つアロー・システムは、期待通りの働きを見せたともいっている。
IAI 社でアロー計画を担当している Boaz Levy 氏によると、成層圏外の高高
度で来襲する弾道ミサイルを要撃すれば、それだけ (弾道ミサイルの) 速度
が遅く、動きも鈍いといっている。正確な要撃高度についてはコメントして
いないが、要撃は直撃によって実施されていて、近接信管を使用していない
点だけは認めている。
現在進行中のアロー改良計画は、イランの Shahab-3 やシリアのスカッド D
といった弾道ミサイルの脅威に備えるもの。ただし、同士はPalmachim 基地
と Ein Shemer 基地に配備されているアローでも、中東に存在するすべての
弾道ミサイルの脅威に対処できる、と付け加えている。
イスラエルとアメリカは来年、アメリカ国内で本物のスカッドを標的に使用
したアローの試射を計画している。現在、テスト内容に適合した射場をどこ
にするか、評価作業が進められているところ。場所が決まれば、Green Pine
早期警戒レーダー、Citron Tree 射撃管制センター、Hazel Nut 発射器管制
センター、要撃用ミサイルで構成されるシステム一式が、アメリカに空輸さ
れることになる。


NO:18_1
Agent Toganator  於 2004/01/14 12:41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一擊必殺軍武網.........

http://tw.club.yahoo.com/clubs/J10--AEON--ARMY/

英國《防衛新聞》2004年1月8日報導,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從美國飛彈防禦局(MDA)獲得了一項為期8年、價值約7.6億美元的總合約,其中包括最先實施的、為期11個月、價值2700萬美元的合約,以便進一步發展和驗證能夠一次發射並摧毀多個彈道飛彈和誘餌的、稱之為微型摧毀飛行器(MKV) 的系統。在該合約簽訂之前,該系統結束了為期19個月的概念發展階段,進行了MKV設計和對項目計畫、進度和研製生產的費用進行了評估。
  微型摧毀飛行器系統由運載飛行器分系統和摧毀飛行器分系統組成,一個運載飛行器可裝載多個微型摧毀飛行器,一次投射後,各個摧毀飛行器分別攔截並摧毀多個處於飛行中段的彈道飛彈。設計的運載飛行器採用模組化結構,內裝的微型摧毀飛行器的數量可以改變,以適應對付未來各種彈道飛彈威脅的要求,從而提高作戰使用的靈活性。


NO:18_2
toga  於 2004/01/21 22:56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法國佬也決定加入研發太空紅外線影像彈道飛彈早期預警系統的不歸路矣..........

http://www.defense-aerospace.com/cgi-bin/client/modele.pl?session=dae.2967061.1074696593&modele;=jdc_34

EADS Astrium is Prime Contractor for an Optical Early Warning Space System Demonstrator


(Source: EADS Space; Jan. 20, 2004)


The DGA (French Government Armament Agency), Tele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Programmes Department, has awarded EADS Astrium a contract for the 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a space based optical early warning system demonstrator.

EADS Astrium is the prime contractor for this 124 M Euros program and will supply the alert and monitoring ground segment. Alcatel Space will develop the satellites whilst EADS Astrium will be responsible for satellite integration and in-orbit operations.

The demonstrator called SPIRALE (French acronym for reparatory System for IR Early Warning? covers the supply and operation of a complete system able to collect and analyze infrared imagery against a land background, in order to detect ballistic missiles during their boost phase, just after launch. The space segment consists of two 120 kg class micro-satellites operating on an elliptical orbit, to be launched by Ariane 5 in 2008.

This is the first demonstration of its kind to be conducted in Europe. It will pave the way for a future operational, early warning optical space program. This will form a strategic link in an anti-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 system and will also contribute to other operational missions, such as proliferation monitoring.


Alcatel Named Prime Contractor for SPIRALE Early Warning Satellites


(Source: Alcatel Space; issued Jan. 20, 2004)


PARIS --- Alcatel Space, a subsidiary of Alcatel, has been chosen by EADS Astrium, prime contractor for the SPIRALE early warning program, to build two demonstration satellites.

The SPIRALE program, worth 124 million euros, involves the supply and operation of a complete ballistic missile early warning system. It will gather and analyze infrared images of terrestrial backgrounds to detect ballistic missiles during their powered phase, just after launch.

Alcatel Space is prime contractor for the space segment, comprising two 120-kg class micro-satellites in elliptical orbit. They will be launched in 2008 by an Ariane 5 rocket.

A first in Europe, this demonstration program is designed to pave the way for a future spaceborne early warning system using optical sensors. This system would be key to an anti-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 system, as well as contributing to other missions, such as monitoring of weapon proliferation, for the French defense procurement agency DGA.


NO:18_3
toga  於 2004/01/23 20:43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有關美國的NMD與TMD防禦計劃介紹網站

http://www.cdi.org/hotspots/issuebrief/

http://www.fas.org/spp/eprint/act_bmd.htm

http://www.armscontrol.org/act/2002_05/coylemay02.asp


NO:18_4
toga  於 2004/01/23 22:01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NMD是美國國家彈道飛彈防禦計劃, 其宗旨是在防禦北美大陸本土遭遇所謂流氓國家可能的中長程彈道飛彈與洲際彈道飛彈之攻擊, 而TMD則是戰區彈道飛彈防禦計劃, 其發展宗旨則是保護在全球征戰的美軍部隊與盟國友邦免於敵對勢力的中短程彈道飛彈之威脅:


現階段NMD的七大主要子計劃發展:

1) Defense Support Program (DSP)預警衛星, 其作用在於敵國彈道飛彈發射初期的早期預警與追蹤, 自2006~2007年起, 其將由部署於地球同步軌道上五枚(以及一枚備射庫存)太空紅外線影像彈道飛彈預警衛星星陣 (Spaced Based InfraRed System-High (SBIRS-High) constellation)所逐步取代.

2) 五座地面早期預警雷達基地性能升級計劃, 其中兩座部署在格林蘭與英國, 透過先進指揮網路資料鏈, 這些長程極高頻雷達接手來自DSP或SBIRS-High的敵國彈道飛彈發射初期預警與追蹤資料, 並且進行後續的彈道飛彈飛行包絡線追蹤描繪, 以協助攔截系統決定最佳攔截點.

3) 四至九具X-BAND高頻短波監視雷達, 其中三具預備部署在英國, 格林蘭與南韓, 用於分辨真彈頭與誘餌目標, 最早的一具將部署在阿拉斯加西部的Shemya島上.


4) 攔截獵殺載具加力器: 一具攜帶外大氣層獵殺載具(exoatmospheric kill vehicle,EKV)的改良型商用三段式火箭加力器為主體.

5) 外大氣層獵殺載具(exoatmospheric kill vehicle,EKV):
長51英吋, 重約130磅, 接受來自地面長程極高頻雷達與X-BAND高頻短波雷達的持續中途更新導引, 避開誘餌並朝真彈頭方向迎擊, 終端導引由一結合光學與紅外線影像的多波段操作感測尋標器來識別辨識敵方彈頭目標, 並且透過小型向量推進調控, 在相對接近時速約兩萬五千公里的狀況下, 對於敵彈頭施以動能撞擊獵殺.

6) 戰鬥管理/指揮/控制/通訊中樞(BMC3)網路, NMD計劃的神經中樞:
It links the separate elements, receiving data; analyzing parameters such as speed, trajectory, and impact point of hostile warheads; calculates the optimum intercept point; cues and fires the interceptor; provides updated information to the booster and EKV; and assesses success and failure of the intercept and, if the latter, repeats the process with one or more additional interceptors. A critical sub-element of BMC3 is the In-Flight Interceptor Communications System (IFICS) through which information is sent to the interceptor as it flies toward the target. Five locations have been designated for six to twelve equipment sets, but more may be required.

7) 低軌道太空紅外線影像彈道飛彈預警衛星星陣 (Spaced Based InfraRed System-Low (SBIRS-L) constellation)計劃, 其原先預定由24具低軌道太空紅外線影像彈道飛彈預警衛星所組成, 目的在強化對敵國彈道飛彈發射預警, 以及真彈頭/假誘餌之識別能力, 然而由於軟體和感測器的問題, 美國空軍於1999年砍掉了此計畫八億三千兩百多萬美金之合約, 計劃修正後改為先在2006~2007年間, 於太空中部署由六枚衛星組成的實驗性星陣.


未來NMD發展目標:

A. 海基NMD計劃, 相較於陸基NMD, 海基NMD擁有機動彈性部署此一莫大優勢, 然而目前海基NMD的發展問題在於: 以目前的科技, NMD級的性能需求塞不進標準飛彈大小的彈體內, 而海軍唯一能攜帶陸基NMD獵殺載具大小的發射器, 只有俄亥俄級SSBN上的三叉戟D5 SLBM發射管.

B. 空基雷射NMD計劃, 也就是源自ABL雷射客機計劃的強化版, 如同海基系統, 擁有機動彈性部署能力是其最大的優勢, 且要摧毀一枚甫發射升空的彈道飛彈, 要比攔截相對時速高達兩萬五千公里的終端牙突容易多矣, 然而新一代的潛在敵國長程防空系統如S-400, 有效防空射程高達四百公里級, 雷射客機能否在其射程外有效攔截敵國發射升空的長程/洲際彈道飛彈, 是該計劃能否實用化的最大挑戰.

C. 太空雷射(SBL):
星戰王道的最終悲願~太空電炮計劃, 老美目前希望能以ABL雷射客機計劃為其基礎, 在2012年左右開始進行相關試驗, 並且於2020年左右進入成熟實用化階段, 在必要狀況下成為NMD旗下之一環..........


NO:18_5
BTT  於 2004/01/23 22:26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對不起 不知道這裡接不接受回應?
如不接受 請刪除

想請問如以上的各式防空
好像都沒提到攔截數量

請問如果敵國一次射個三五顆
只有一顆是真的帶核彈頭
那會不會破功呀?


NO:18_6
toga  於 2004/01/24 00:50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沒記錯的話, 老美對NMD的攔截能力有訂下時程階段性目標:

最初階段: 能應付10~20枚長程/洲際彈道飛彈襲擊北美本土

進階階段: 能應付50枚左右長程/洲際彈道飛彈規模之襲擊............

最終階段: 為避免引起俄羅斯與中國的反彈與大規模擴充核武, 老美密而不宣.

簡而言之, 至少就截至目前的對外宣傳, 老美聲稱NMD只是因應二三流流氓國家數量有限之可能的長程/洲際彈道飛彈襲擊, 而非與俄國或中國打對台..............


NO:18_7
toga  於 2004/01/24 02:38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TMD, 戰區彈道飛彈防禦計劃, 其發展宗旨則是保護在全球征戰的美軍部隊與盟國友邦免於敵對勢力的中短程彈道飛彈之威脅, 某種程度來講, 其所涵蓋的涵義範圍之廣, 有如戰術空軍, 並非專指一種特定系統, 政黨媒體網路上老是為台灣要不要TMD爭辯而鬧得滿城風雨, 就好像問台灣要不要戰術空軍一般, 實在是不切題旨的浪費口水精力..............

TMD由多層攔截系統與預警偵測科技所組成, 其內容之廣泛與博大精深, 委實一言難盡; 且由於目的性質與NMD相近, 兩個計劃在許多子系統上牽扯不清, 很難說這是NMD的, 那是TMD的..........以下就個人的認知, 粗略簡介TMD旗下的各類反飛彈攔截系統:


1. 敵彈道飛彈初始升空加力階段之攔截獵殺:

這是敵彈道飛彈最容易收拾的階段, 且被摧毀的彈道飛彈殘骸將落在敵國境內讓其自食其果, 可說一舉兩得; 美國目前主要因應此一階段攔截的計劃便是ABL雷射747客機, 目前老美空軍希望能自2007年起, 陸續部署七架此等ABL雷射747客機執行此等大任..............

然而ABL雷射747客機有一個最大隱憂: 類似S-400之類的超長程防空飛彈系統威脅, 特別是在對手是像中國這等領土縱深大的國家, 一架造價高達十億美金的ABL客機能否在安全距離外有效執勤作戰, 很有疑問; 另外由於其所需起降跑道勢必比一般軍機長出多倍, 也使得其不適合在前線基地起降作戰.

2. 高層大氣反彈道飛彈系統:

根據原先計劃, 此一攔截網是由陸基的Theater High Altitude Air Defense (THAAD)以及海基的NAVY THEATER WIDE (NTW)計劃所共同組成, 目標是在數百公里高的高層大氣圈攔截速度最低, 且彈頭尚未分離的中長程彈道飛彈; THAAD預定是一款有效攔截範圍水平200公里級, 垂直射高範圍150公里級以上的攔截系統, 預定自2010年開始成軍服役; 海軍在NTW計劃下所研發的系統則是神盾艦 + 標準三飛彈, 使用LEAP獵殺載具與雙波段長波紅外線尋標器的標準三據信能於高度三百公里處迎擊來襲的敵中長程彈道飛彈, 預定自2007年起進入全規模生產階段.

無論THAAD或NTW, 原先的設計目標均未將有效迎擊ICBM列為考量, 然而小布希政府上台之後, 提出將THAAD與NTW納入NMD計劃一環的需求, THAAD系統被要求能機動部署在海外地區, 迎擊鄰近流氓國家的發射升空初期加力階段的洲際彈道飛彈; 而NTW計劃則更被優先要求開發出能遠程越地平線迎擊敵升空初期加力階段與midcourse階段洲際彈道飛彈之攔截系統, 新的飛彈攔截系統的極速將必須是SM-3的兩倍以上以符合需要, 且體型也將比SM-3巨大許多, 可能得匹配全新的雷達, 全新的發射系統, 甚至建造全新的船艦才能有效使用之............經過此一天翻地覆的要求升級, THAAD系統與NTW/SM-3系統的成軍時間很可能都會比原先預期的2010年推遲延宕不少; 至於具備NMD-CLASS功能的完整精進版THAAD/NTW, 則更是可能到2020年左右才能達成的使命.................未完待續


NO:18_8
toga  於 2004/01/24 03:33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3. ARROW-II型反飛彈系統:
這是老美出錢出力, 協助以色列研發的陸基反彈道飛彈系統, 層級約略介於THAAD以及PAC-3之間, 有效攔截範圍水平九十公里級, 垂直五六十公里級, 守備空域範圍是愛國者的三四倍, 目前已經實測證實能有效對抗射程1500KM級範圍內的彈道飛彈, 而透過後續升級改良計劃, 未來可望能有效迎擊射程2500至3000公里級範圍內之彈道飛彈.

和老美因技術等級要求超高導致發展測試之旅坎坷不順的NMD, THHAAD等計劃相較, 要求平實的ARROW-II型反飛彈系統的發展測試可說是一帆風順, 鮮有失敗挫折, 如今已順利在以色列軍中成軍服役, 並且以引起至少土耳其, 印度, 南韓等國的採購興趣..............如果可以選擇的話, 個人亦認為ARROW-II型陸基反彈道飛彈系統是現階段最能符合台灣需求的ATBM系統.

4. 低層大氣反彈道飛彈系統:
原本主要是以陸基的愛國者PAC-3系統與海基的Navy Area Theater 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計劃(SM-2 IVA ER)所共同組成, 然而由於預算嚴重超支以及性能遠遠達不到需求, Navy Area Theater 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計劃於2001年12月遭到取消. 四合一的愛國者PAC-3系統在二次波灣戰爭中出露鋒芒, 證明能有效迎擊兩三百公里級短程彈道飛彈與巡航飛彈之威脅, 然而由於敵我識別的問題, 於該役中亦創下不慎擊落英軍龍捲風戰機與海軍大黃蜂戰機各一架的誤擊事件; 經缺失改良後, 其大規模部署計劃預定在2005年起開始, 也是台灣能在短期內, 唯一能順利取得的TMD子系統.

PAC-3是一種多才多藝的防空飛彈系統, 能有效迎擊對抗各式有人無人定翼機, 旋翼機, 巡航飛彈以及600~1000公里級範圍內的短程彈道飛彈, 且全新的輕小彈體設計, 使原來只能安裝一枚愛國者飛彈的發射管, 如今能安裝四枚PAC-3, 持續接戰火力驟增四倍, 但是代價則是有效射程範圍可能因而縮短.

目前歐洲方面已經選定PAC-3作為其中程增程防空系統(MEADS)的防空飛彈主力, 不過可能透過指揮導引系統與彈體方面的改進, 使其有效射程得以增加.

小布希政權也希望能將PAC-3升級後納入NMD計劃最終防線的一環, 然而以PAC-3低層大氣反彈道飛彈系統的先天限制, 短時間內恐怕根本無從擔當NMD計劃需求之大任; 至於海軍方面, 仍有類似Navy Area Theater 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的計劃方案伺機而動, 等待敗部復活的機會, 然而詳情如何, 目前仍不得而知 (可能是海基版PAC-3, 或是納入SM-2主動雷達導引化的ERAM計劃下之衍生需求....)

5. 金屬風暴飛船:
這是一種尚在初步研究考量其可行性的方案, 將澳洲研發的金屬風暴超高射速電子炮安裝在高空飛船裡, 迎擊來襲之彈道飛彈.

6. THEL、MEHEL戰術雷射:
老美與老以合作為基礎的陸基戰術雷射, 其設計目的在於因應類似回教反抗軍卡秋莎多管火箭的奇襲威脅, 對於面對中國所謂超長程多管火箭炮威脅的台灣而言, 這類系統對於建構台灣版TMD也許頗有價值與需要.


NO:18_9
toga  於 2004/01/31 12:08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澳大利亞AWD廣區域防空驅逐艦計劃最新進展

http://www.kojii.net/jdw/jdw040121.html

◎Australia fleshes out plans for missile defence
オーストラリアの Robert Hill 国防相は、弾道ミサイル防衛システムの導入
に関する計画の詳細を明らかにした。現在、アメリカとの間で、弾道ミサイ
ル防衛システムに関する協力関係、法的問題、研究開発活動、関連装備導入
といった項目に関する枠組みを規定する了解覚書 (MoU) について協議してい
るところで、追って MoU に調印することになっているとの由。
なお、このうち装備調達については、オーストラリア海軍向けの新型防空駆
逐艦 (AWD : Air Warfare Destroyer) が含まれている。AWD は 2010 年代前
半に 3 隻が出揃う予定で、これによって弾道ミサイルの発射を探知し、さら
に飛来するミサイルを追跡するための、基本的な能力を獲得することになる。
AWD が得た目標捕捉データは、そのミサイルを要撃可能な位置にいる米海軍
の艦艇にも送信されることになる。AWD に対しては将来、超長射程のSM-3 ミ
サイルを導入することで、自立して弾道ミサイルの探知・追跡・要撃を行う
能力を獲得させる。
また、Hill 国防相は米海軍のイージス艦が 2003 年 12 月に実施した弾道ミ
サイル要撃試験について「並はずれた成功」と論評している。この試験では、
秒速 3.7km の速度で飛来する弾道ミサイルを、高度 137km で要撃している。
オーストラリア海軍の AWD にも、イージス・システムが導入されることになっ
ている。
自国の国境から大きく離れた場所で弾道ミサイルの探知・追跡を行うセンサー
技術など、弾道ミサイル迎撃のためにオーストラリア国内で開発された技術
については、両国で一本化して利用することになる。すでに、オーストラリ
アとアメリカの間では、JORN (Jindalee Over-the-Horizon Radar Network)
の能力評価に関する協議が実施されているが、この JORN は、大気状態が理
想的なら、3,000km 遠方の地上、あるいは航空目標を探知・追跡できるとさ
れる。
Peter Costello 財務相によると、現時点で弾道ミサイル防衛計画のために割
り当てられた予算は存在しないとのこと。AWD に対する将来のアップグレー
ドの必要性については、長い道のり だといっている。
なお、1/13 に実施された記者会見の席で Hill 国防相は、オーストラリアが
弾道ミサイル防衛システムを導入することが、周辺地域における弾道ミサイ
ル装備競争を加速するのではないかという指摘を受け流し、「すでに攻撃的
なミサイルの拡散は行われている」とコメントした。また、オーストラリア
の弾道ミサイル防衛システム導入が、弾道ミサイルの脅威にさらされている
近隣アジア諸国の関心をひいている、ともいっている。


NO:18_10
SK2  於 2004/01/31 13:13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translated by Babel Fish Translation

The Australian Robert Hill Secretary of State for Defence made the details of the plan regarding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ballistic missile defensive system clear. When it confers presently, with America, the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regarding the ballistic ミサイ ル defensive system, legal problem, the comprehension memorandum which stipulates the framework regarding the item such a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ctivity and related equipment introduction (MoU) concerning and chases at the る place and, it has meant to seal to MoU, reason. Furthermore, concerning the equipment supply among these, the new model air defense running 逐 warship for the Australian navy (AWD: Air Warfare Destroyer) is included. AWD in the schedule where 3 appear in 2010 age front half, detects the discharge of the ballistic missile with this, means to acquire, the basic ability in order to pursue the missile which comes flying to the plate. The target acquisition data which AWD obtains that missile means to be transmitted to also the warships of the US Navy which to ambush possible position is. In the future, by the fact that SM-3 ミサイル of the super long range is introduced, becoming independent vis-a-vis AWD, it makes the ability acquire to do the detection pursuit ambush of the ballistic missile. In addition, as for Hill Secretary of State for Defence the success which is extraordinary has criticized concerning the ballistic ミ サイル ambush test which the Aegis warship of the US Navy executes in 2003 December. With this test, the ballistic missile which comes flying at speed of per second velocity 3.7km, is ambushed at altitude 137km. Even in AWD of the Australian navy, the っ て it is in the Aegis system being introduced. Unifying in both countries concerning the technology which, for ballistic missile interception such as the sensor technology which does the detection pursuit of the ballistic missile at the place where it is far from the border of the home country largely was developed in the Australian country, it means to utilize. Already, オーストラリ ア and between America, JORN (Jindalee Over-the-Horizon Radar Network) the conference regarding ability appraisal is executed, but if as for this JORN, atmospheric state reason thought, when it can detect & can pursue the ground, or aeronautical goal of 3,000km long way, the れ る. According to Peter Costello financial affairs phase, at present time for 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 plan the percentage り the budget which is applied is unless it exists. You say that it is long distance, concerning the necessity of future rise grey ド for AWD. Furthermore, with the seat of the press conference which is executed in 1/13 as for Hill Secretary of State for Defence, Australia introducing the ballistic missile defensive system, the ballistic Mass イ ル equipment competition in peripheral area the indication is parried, whether it is not to accelerate spread of the attack missile has been done already, that you commented. In addition, the Australian 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 system introduction, pulls the interest of neighboring Asian countries which are exposed to the threat of the ballistic missile, that you say.


NO:18_11
toga  於 2004/02/01 00:06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有關YAL-1A雷射戰鬥客機的運作機制介紹網站:


http://www.f5.dion.ne.jp/~mirage/hypams01/al-1.html

http://www.airforce-technology.com/projects/abl/

http://www.globalsecurity.org/space/systems/abl.htm


ABL戰鬥客機目前的作戰構想:

1. 雷射客機在危機區附近的空域, 四萬英呎高度進行八字型巡邏

2. 透過資料鍊收到來自早期預警衛星或AWACS傳來的敵方彈道飛彈發射警報與粗略方位

3. 機上的紅外線廣角望遠鏡光學模組透過追蹤飛彈尾焰, 找尋掌握數百公里外發射彈道飛彈的方位行蹤.

4. 雷射客機發射低功率多光束追蹤照明雷射〔track illuminating laser (TILL)〕, 對目標進行測距以及提供初步大氣資料和目標方位追蹤資料

5. 發射Beacon Illuminating Laser (BILL), 這道照明雷射能精確分析當時大氣環境的細微快速的變化, 使殺手雷射的調控光鏡組能產生適當形變, 使殺手雷射因大氣影響所產生的折射偏差能預先矯正回來.

6. 發射百萬瓦特級氧化碘殺手雷射
Where the missile carries liquid fuel, the laser can heat a spot on the missiles fuel tank, causing an increase in internal pressure resulting in catastrophic failure. Alternatively, the missile is heated in an arc around its circumference and crumples under atmospheric drag force or its own G-force.


NO:18_12
toga  於 2004/02/05 20:47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http://www.defense-aerospace.com/cgi-bin/client/modele.pl?session=dae.3052692.1075984296&modele;=jdc_34

一場有可能比歐盟軍售中國對臺影響更為深遠的美歐較量.........

EU And US Fail To Agree On Interoperability Of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s


(Source: Cordis News; issued Feb. 4, 2004)


Discussions between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 US in Washington concern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the EU𠏋 proposed Galileo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 and America𠏋 existing GPS service have ended without agreement, according to reports in the New Scientist.

The sticking point is said to be the standard signal that the EU would like to use for Galileo. Europe𠏋 preferred option, known as binary offset carrier (BOC) 1.5, 1.5, would give users of Galileo the most accurate information possible, but the US argues that this would interfere with the GPS system𠏋 proposed new encrypted military signal.

The US intends to introduce the new signal, known as the M-code, in 2012. During a military conflict, the US would attempt to jam all civilian satellite systems so as not to allow enemies to use satellite navigation. But jamming Galileo𠏋 BOC 1.5, 1.5 signal, argue US officials, would also disrupt its own M-code.


NO:18_13
toga  於 2004/03/06 02:13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老美彈道飛彈防衛局(MDA)決定在2005年的國防預算中, 增資15億美金在NMD/TMD科技上, 其中九億花在基礎戰力的建成, 六億花在新型系統科技的研發, 並使NMD/TMD的預算金額規模達到91億美金


在2004~2005年的初步部署計畫中, 將完成三處陸基長程預警雷達基地與一艘神盾艦的早期預警升級工作, 並開始阿拉斯加部署少量NMD陸基攔截飛彈; 海基SM-3原本預定在2005年於三艘神盾上部署十枚形成初始戰力, 2006年再部暑二十枚, 然而由於去年六月的試射失敗, 部署時程將往後順延..................

至於波音的ABL, 彈道飛彈防衛局(MDA)認為在其真正可成軍前, 還有一卡車的驗證測試有待進行

另外在美德義三國聯合中距增程防空系統(MEADS)的研發上, 老美已經決定將其正式部署時程從2012年順延至2014年, 以便有更充裕的時間解決系統研發的諸多需求與問題.


NO:18_14
toga  於 2004/03/06 04:07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有關上述消息的詳細全文:

http://www.nationaldefensemagazine.org/article.cfm?Id=1368

1. 預定開始明年初期部署的SM-3, 將是一款可以有效對抗射程500~超過3000公里級BM的高層大氣ATBM系統

2. 老美明年預定初步部署十枚陸基反飛彈攔截器(六枚在阿拉斯加州, 四枚於加利福尼亞洲)與總數五枚海基TMD SM-3於三艘神盾艦上

3. 使SM-3更上一層樓, 成為具有反ICBM能力的海基NMD計畫也在進行中, MDA已經在著手SM-3放大改良版:KEI; 其預定使用直徑36吋加力器取代原先SM-3上的直徑21吋加力器, 成為速度更快, 射程射高更遠, 可以有效對抗ICBM級的NMD級ATBM.............

4. MDA希望能從2010年起開始部署陸基KEI, 2012年起開始部署海基KEI; 不過由於KEI的加力器直徑遠大於SM-3, 因此無法從MK-41VLS發射, 神盾艦可能需要進行結構大改方能安裝, 或可能乾脆列為GC-X計畫需求, 直接設計於GC-X上使用.

5. 部份神盾艦可能將原有的S波段神盾雷達, 換裝為新型X波段NMD ATBM火控雷達...............


NO:18_15
toga  於 2004/04/01 19:28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根據約兩年前IDR月刊報導, 美國MDA有在2020年後實現太空基雷射反彈道飛彈系統(SBL)之構想計畫, 初步預定在低層衛星軌道上部署10~40枚高能雷射殺手衛星, 可以有效迎擊全球任何射程超過250公里級以上的BM..............

http://tw.club.yahoo.com/clubs/AEON--ARMY--2/

美國廣播公司(ABC)新聞網:星際大戰?美似將啟動送武器上太空

美國廣播公司(ABC)新聞網電子報卅日報導,美國軍方即將開始推動太空武器計畫。

報導說,美國國防部飛彈防禦局將在這方面踏出第一步,他們在二○○五年編列六千八百萬美元,進行近場紅外線實驗(NFIRE)。

近場紅外線實驗衛星的功能主要是蒐集地球發射火箭排放廢氣的資料,美國國防官員因此宣稱,這是防禦性武器,不是攻擊性武器。

但這種衛星也有比較小型的「擊殺載具」,這是一種投射物,利用物體在地球低空軌道移動產生的動能,癱瘓或摧毀來襲的飛彈或在軌道運行的其他衛星。

美國的太空武器計畫因為所費不貲幾經延誤,國會又嚴加把關,但美國政府一位高級官員兼國防專家說:「現在我們終於要進入太空武器化時代了。」他說:「空軍有很多人對將武器送上太空仍有疑慮,所以飛彈防禦局只能悄悄進行。他們的預算具有政治意義,很難刪。」

飛彈防禦局的前身是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發生後成立的彈道飛彈防禦組織,其任務是發展完整的飛彈防禦系統,包括利用部署在太空的平台。

不過,美國的太空武器化計畫絕對不是只有飛彈防禦局這項計畫而已,去年十一月空軍就提出範圍很廣的太空武器計畫方案「轉型飛行計畫」,內容包括部署空射殺手飛彈、雷射攻擊武器及從太空攻擊地面的金屬彈體。空軍這項太空武器計畫仍在構思階段,尚未編列經費進行開發。


NO:18_16
Luke-Skywalker  於 2004/04/01 23:04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http://yam.udn.com/yamnews/daily/1931430.shtml
研發太空武器 飛彈防禦局邁開腳步

台北訊
2004/03/31

美國廣播公司(ABC)新聞網站 30 日報導,布希政府正史無前例地積極推展太空武器計畫,國防部「飛彈防禦局」並悄悄決定在 2005 年投入 6800 萬元推動「近場紅外線實驗」(NFIRE),正式跨出研發太空武器的第一步。

五角大廈官員表示,NFIRE 衛星主要是設計來偵測由地面發射的火箭所排出的廢氣,藉此達到追蹤和防禦的功能,不屬於攻擊性武器。

不過,NFIRE 衛星同時配備一個稱為「必殺武器」(kill vehicle)的小型導彈,它能利用低軌道衛星繞行地球時產生的動能,順勢以比子彈快上數倍的速度投射出去,癱瘓或摧毀來襲的飛彈或其他運轉中的衛星。

除了 NFIRE 計畫,美國空軍去年 11 月也提議研發多種太空武器,包括空射反衛星飛彈、雷射攻擊武器,以及可以從太空擊中地面目標的金屬導彈「超高速棒束」。

其實美軍數十年前就有把戰場延伸到太空的計畫,早在1957 年前蘇聯發射史潑尼克(Spunik)衛星後,美軍就開始研發和部署通訊及偵蒐衛星,並在 1978 年成功部署第一枚具備「全球定位系統」(GPS)功能的衛星。

在布希上任前不久,現任國防部長倫斯斐就曾籌組委員會,研究太空在國防安全上的重要性,並在 2001 年 1 月做出結論:美國必須提防太空設施遭到襲擊,避免二次大戰「珍珠港」的事件在太空重演。這也確定了日後布希政府走太空武器的路線。同年美國遭逢九一一恐怖攻擊後,布希政府把「彈道飛彈防禦組織」升格為飛彈防禦局,主導整合型飛彈防禦系統的研發,其中也包括發展太空武器。


NO:18_17
Luke-Skywalker  於 2004/04/01 23:15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http://news.yam.com/afp/fn/news/200403/20040331183507.html
波音公司取得美國防部太空監視系統合約

(法新社聖路易三十日電) 美國波音公司今天說,已取得美國國防部一億八千九百萬美元合約,為美國空軍研發並操作一套太空監視系統(SBSS)。

這項合約要求波音公司和夥伴包爾航太科技公司在二○○七年底前,研究並發射一枚能追蹤太空中物體動態的衛星。

這家航空暨國防工業巨擘說,美國國防部將利用太空監視系統取得的資料來協助軍事行動。

此外,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能夠利用這些資料,保護國際太空站和太空梭任務免於軌道殘骸的威脅。

波音公司的「幽靈工作小組」將負責操作太空監視系統最久一年,才將這套系統轉交給美國空軍。


NO:18_18
秋瑩拭水  於 2004/04/17 09:59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整理了一下這期DTM提到的愛國者改良重點(1992~) :

PAC-2GEM(PAC-3Configuration1)/ 1995 / 引進新型都卜勒脈波處理器、改善射控電腦運算能力、低雜訊飛彈尋標器、快速反應引信以增加偵測範圍及獵殺率(PK)

PAC-2GEM+ (PAC-3Configuration2)/ 1996/ 整合聯合戰情傳輸系統(JTIDS)進入愛國者系統;增進系統軟體能力,以對抗低雷達橫截面(RCS)目標及強化對反輻射飛彈(Anti-radiation Missile)及其載機的作戰能力

PAC-3Configuration3 / 2000 / 換用雙行波管( )及射頻激勵器 ( ) 以改善於強雜波環境下接戰低雷達橫截面目標的能力 ;再度提升最大偵測距離以及對目標的偵測、辨識、鑑別能力,可以從碎片和殘骸中鑑別出彈頭,並增加對彈道飛彈反推發射點及預估撞擊點的計算能力。

PAC-3 / 2002 / 對原先GEM構型的愛國者飛彈加裝表面聲波震盪器 ,以改進於強烈雜波環境下對低雷達橫截面目標的偵查、追蹤、接戰能力;運用動能擊殺載具(KKV)技術以強化摧毀能力

----------------------------------------------------------------------------------------

什麼是雙行波管 ? 射頻激勵器 ? 表面聲波震盪器 ?
使用KKV技術是指採用動能擊殺的ERINT飛彈嗎 ?
_________________


NO:18_19
滿臉黑線  於 2004/04/18 00:20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雙行波管 Dual travelling wave tube TWT
射頻激勵器 radio frequency exciter
表面聲波震盪器 low noise oscillator
KKV 指的就是 Patriot Advanced Capability (PAC-3) Missile

DTM的水準好差, 亂翻譯 -.-|||


NO:18_20
Luke-Skywalker  於 2004/04/18 00:27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你指的是那位作者吧!

NO:18_21
秋瑩拭水  於 2004/04/18 23:33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查了一下Y2K國軍武裝報告書 , 發現它和羅志成先生的資料有出入 .
根據詹皓名先生所言 , 所謂雙行波管 (Dual travelling wave tube TWT)和 射頻激勵器 (radio frequency exciter)是AT愛國者 . 而AT已在1994年2月敗給ERINT , 後來變成技術示範飛彈 .
FAS上對此似乎沒有比較詳細的解釋 , 不知道有沒有前輩可以幫忙解答一下 ?


NO:18_22
秋瑩拭水  於 2004/04/19 11:39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上面的寫錯了 .
後來又查了一次 , 發現是自己功課沒做好 .
PAC-3構型三計畫裡 , 的確有用到Dual travelling wave tube (TWT)和radio frequency exciter. 增加雙行波管發射機的數量 , 也加裝一具新的無線電頻率激磁器 , 以便增強在強烈電子干擾環境下發現小型目標的能力 .

也謝謝滿臉黑線前輩和路克天行者前輩 .


NO:18_23
秋瑩拭水  於 2004/04/22 12:51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又有問題了 .是關於TVM的疑問 .

Flak大大曾提到TVM的缺點大致如下 :
儘管TVM避免了可能的電子干擾 , 卻也加重地面雷達的負荷 , 也延遲訊號傳遞時間 . 另外 , 訊號繞遠路 , 使得靈敏度不高 .

-->不懂 : 為什麼訊號繞遠路會讓靈敏度不高 ?


NO:18_24
flak  於 2004/04/22 13:14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不懂 : 為什麼訊號繞遠路會讓靈敏度不高 ?
體重升級,罩杯下降...錯了,應該是噪訊↑訊號↓

NO:18_25
秋瑩拭水  於 2004/04/22 13:20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_^感謝FLAK大大解答 .
小弟試著解讀如下 :

繞遠路 , 受到電子組件不穩定或外在電磁波源干擾而影響的次數就愈多 , 於是容易產生大量雜訊 , 使原本真正要的訊號被減弱 , 因而降低靈敏度 ?


NO:18_26
flak  於 2004/04/22 13:58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繞遠路 , 受到電子組件不穩定或外在電磁波源干擾而影響的次數就愈多 , 於是容易產生大量雜訊 , 使原本真正要的訊號被減弱 , 因而降低靈敏度 ?
兩個會同時發生。線路遠,訊號穿過介質遇阻則衰減。介質自生的噪訊也增加。
理論上,加上頻帶放大器可以放大其中的訊號,過濾其中的噪訊。但事實上,沒有完美的放大器可以單純增加罩杯、不變形卻又毫不增加體重的...應該是加強訊號、不失真而又能完全抑制噪訊。

NO:18_27
秋瑩拭水  於 2004/04/22 18:00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謝謝FLAK大大 . 小弟(應該)了解囉 .^||^

順便轉貼SANJYSAN大大的 ...

http://mdc.idv.tw/phpbb2/viewtopic.php?t=2130&start;=100

舉個例子你就知道了。

譬如攻擊一個100km的目標,則飛彈飛抵90km處,TVM系統由接收的雷達波行進離為去100+回10=110km。因為發射源在雷達站,也就是100km外。這表示雷達波形近距離不可能短於100km,即使在撞擊那一剎那,也是100km。

主動頭的話,當飛彈飛抵90km處時,因為發射源就在飛彈上,所以雷達波只跑了去回各10共20km,當飛彈離目標越近,回波訊號的強度與清晰度與TVM相比上升的快很多。


NO:18_28
SANJYSAN  於 2004/04/22 22:32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補充:由以上情況可知,TVM會受攔截距離影響而降低精度,可是主動頭完全不會。故距離越遠,主動頭優勢就會越大...

NO:18_29
秋瑩拭水  於 2004/04/23 00:23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發現自己寫錯了
>>繞遠路 , 受到電子組件不穩定或外在電磁波源干擾而影響的次數就愈多 , 於是容易產生大量雜訊 , 使原本真正要的訊號被減弱 , 因而降低靈敏度 ?

是噪訊而非雜訊

謝謝兩位前輩解答 .


NO:18_30
Agent Toganator  於 2004/04/29 12:14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http://www.kojii.net/jdw/jdw040421.html

Boost-phase interceptor will deploy to hot spots
米 Northrop Grumman 社は 2003 年 12 月にミサイル防衛局 (MDA) から次世
代弾道弾迎撃ミサイル・KEI (Kinetic Energy Interceptor) を受注している
が、同社では東アジアや近東などの紛争地帯に急速派遣できる、KEI を運用
する機動式のブースト段階要撃システムを開発中。これにより、長射程の弾
道弾による攻撃からアメリカ本土を防衛するのが最終目標。
KEI の開発計画は総額 45 億ドルの契約で進められているところだが、KEI を
装備する高射隊は、7 機の C-17A を使って世界のどこにでも 24 時間以内に
空輸できるようになる。現地到着後は、3 時間以内に運用可能になるとの由。
たとえば、北朝鮮の近くに 2 個高射隊を送り込めば、北朝鮮がアメリカ本土
の攻撃を企図してミサイルを発射しても、それをブースト段階で撃ち落とせ
るといっている。
KEI 高射隊は、3 段式ブースターを使用する迎撃ミサイルの移動式連装発射
器×5 基と、C2BMC (Command-and-Control, Battle Management and Commu-
nication) エレメントを受け持つ 6 両の HMMWV で構成される。また、HMMWV
はミサイル追跡用の S バンド・レーダー×4 基も牽引するほか、他の宇宙空
間、あるいは地上に配備されたセンサー群からデータを受け取ることもでき
る。
開発中の KEI は、中・長射程の弾道弾をブースト段階、あるいはブーストを
終了した後で弾頭を放出するまで加速している段階で要撃する機能の実証に
重点が置かれている。実際に要撃試験を実施するのは 2009 年の予定で、MDA
が配備を決断すれば、2010 年頃から実用システムを配備する。また、2012 年
頃から、同じミサイルを海軍のイージス艦や CG(X)、オハイオ級巡航ミサイ
ル原潜 (SSGN) に装備する洋上配備も開始される。
第三弾として 2014 年頃から、ミッドコース段階で要撃を行う EKV (Enhanced
Kill Vehicle) が配備されるが、これは弾頭放出後と、成層圏に突入する前
のターミナル・フェーズ初期段階における要撃を企図したもの。この段階で
は、要撃ミサイルをサイロに設置する方法が検討されている。これは 2004 年
末から配備が開始される GMD (Ground-Based Midcourse Defense) で使用さ
れる、GMI (Ground Based Interceptor)を代替するもの。
KEI は迅速な加速が可能で、最高速度の秒速 6km まで 60 秒で到達できる。
各種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で共用する発射用キャニスターを開発することになっ
ていて、1 発の弾道弾に等して同時に 2 発の要撃ミサイルを指向する。
Northrop Grumman 社で KEI のプログラム・マネージャを務める Daniel
Montgomery 副社長は、少数の KEI 発射器を陸上と洋上のいずれか、あるい
は両方に配備すれば、イランを無力化できる程度の威力があるとしているが、
その理由として、ブースト段階ですべて要撃できなくても、その後の上昇・
ミッドコース段階でも要撃が可能である点を挙げている。
KEI インターセプターをイージス艦に搭載する場合、発射器は 30 度傾けて
設置され、さらに甲板の上に 3.5ft (1.1m) 突き出す格好になるとの由。KEI
の開発に際しては、既存の弾道弾迎撃システムで開発された技術をできるだ
け利用することになっていて、たとえばシーカーについては SM-3 用のもの
を流用する。


NO:18_31
toga  於 2004/05/07 09:51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SM-3即將首度外銷????

http://www.defense-aerospace.com/cgi-bin/client/modele.pl?session=dae.3748678.1083893831.QJroR8Oa9dUAACFuTgQ&modele;=jdc_34

Japan - SM-3 Block 1A Standard Missiles


(Source: US Defense Security Cooperation Agency; issued May 5, 2004)


On 5 May 2004, the Defense Security Cooperation Agency notified Congress of a possible Foreign Military Sale to Japan of SM-3 Block 1A Standard Missiles as well as associated equipment and services. The total value, if all options are exercised, could be as high as $725 million.

The Government of Japan has requested a possible sale of nine SM-3 Block 1A Standard missiles with MK 21 Mod 2 canisters, 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 (BMD) upgrades to one AEGIS Weapon System, AEGIS BMD Vertical Launch System ORDALTs, containers, spare and repair parts, supply support, U.S. Government and contractor technical assistance and other related elements of logistics support. The estimated cost is $725 million.

Japan will use the Standard missiles to update older or less reliable missiles currently in the Japan Maritime Self Defense Force (JMSDF) fleet. The AEGIS Weapon System and Standard missiles will be used on JMSDF ships. The purchaser, who already has missiles in its inventory, will have no difficulty absorbing these additional missiles.

The proposed sale of this equipment and support will not affect the basic military balance in the region.

The principal contractors will be: Lockheed Martin Naval Electronics and Surveillance Systems of Moorestown, New Jersey; Raytheon Company of Andover, Massachusetts; and Raytheon Company in Tucson, Arizona. There are no known offset agreements proposed in connection with this potential sale.


NO:18_32
toga  於 2004/05/10 00:44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http://www.kojii.net/jdw/jdw040428.html

USAF moves ahead with Space Based Radar
米空軍は、合成開口レーダーを装備した地上監視用衛星、SBR (Space Based
Radar) 計画の CAD (Concept Advanced Development) フェーズ契約を、米
Lockheed Martin 社と米 Northrop Grumman 社に対し、各々 2 億 2,000 万
ドルで発注した。両者はそれぞれ、SBR のアーキテクチャ設計に関するプレ
ゼンテーションを今年 8 月末に、空軍に対して実施する。選択肢としては、
低軌道衛星と中軌道衛星、あるいは両者の混成案が考えられている。
CAD フェーズの期間は 24 ヶ月で、この間にアーキテクチャの煮詰め、運用
コンセプトの策定、地上側施設の運用コンセプト策定、地上におけるデータ
処理に関する開発作業を実施する。また、既存の情報システムとのインテグ
レーションやシステム運用をどのようにして行うかを決定する。その後、空
軍が勝者を選定した後でシステム設計評価を行うのが CAD フェーズの最高潮
ということになる。最初の SBR 衛星が打ち上げられるのは 2012 年、初期作
戦能力獲得はその 2 年後に予定されている。
SBR は、米軍とアメリカの情報機関に対して、合成開口レーダー画像、高解
像度の地形情報、地上・洋上とその周辺に存在する各種移動目標に関する情
報、といった分野でリアルタイムの情報提供支援を実施するもの。(周回衛星
を使用しているために) 世界全域を常に監視し続けることはできないが、特
定の地域に対する持続的な監視を行い、敵にとっての聖域をなくし、動的な
目標指示から古典的な阻止任務に至るまでの任務支援を実施する。
Northrop Grumman 社では、SBR について「全地球規模の地上監視能力を提供
するもので、GPS のように軍事作戦に組み込まれた存在になる」といってい
る。一方の Lockheed Martin 社は SBR の CAD フェーズについて、このシス
テムが平時の情報収集任務から戦時の作戦支援まで、シームレスに対応でき
ることを軍と情報機関の関係者にデモンストレーションするものだ、といっ
ている。
米空軍では、主役となっている SBR 以外にも、さまざまな宇宙関連計画を推
進している。その際、計画の初期段階で人員と時間を確保したプログラム・
マネージャを用意して、計画の技術的リスクを洗い出すようにしている。こ
れは、計画が進んでからスケジュール遅延と費用超過に見舞われた、SBIRS-
High (Space Based Infra-Red Systems High) 早期警戒衛星計画の二の舞を
避けるため。


NO:18_33
toga  於 2004/06/08 21:04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http://tw.club.yahoo.com/clubs/AEON--ARMY--2/

美國《航空航太技術週刊》2004年5月31日報導,被美國國防部高級官員稱為未來最具威脅的帶有生化彈頭的巡航飛彈攻擊正在進一步推動“網路中心戰”系統的開發。

  新型電子掃描、多頻率雷達可偵測低空飛行的匿蹤巡航飛彈。但由建築物等產生的雜波和地球曲率的影響使得防空雷達難以發現低空飛行的飛彈和飛機。以超音速巡邏在攔截區域的F/A-22和F-35戰機可對這種難以發現的目標進行攻擊,帶有先進感測器的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可從誘餌中區分出敵人的武器系統,實現精確打擊。然而真正可以防禦這些巡航飛彈的措施則是“網路中心戰”,包括自動精確支援、機對機鏈結、自動目標識別、開放式電子架構、多頻率感測器以及先進橫向通訊等。

  但不是所有人都同意這種觀點。反對一方認為突顯出巡航飛彈的威脅只是為了證明F/A-22的作用。另外,美空軍正在削減2005年後為更多戰鬥機安裝先進電子掃描雷達所需的經費。不過,一個由雷神公司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究人員組成的計畫小組正在從事利用“網路中心戰”對抗巡航飛彈的工作。計畫小組的負責人是保肯,他是E-10A新一代地面監視飛機的戰鬥管理指揮控制(BMC2)系統的首席設計師。E-10將是巡航飛彈防禦的核心部分,尤其是當美軍實施海外作戰時。

  基本上,E-10A與現有的E-3機載預警和控制系統(AWACS)和E-8“聯合之星”等用於遠程監視的飛機所執行的任務沒有太大的不同。但E-3和E-8在執行任務時需要大量人工操作,操作人員必須為目標和情報報告進行聯繫,快速計算所需的燃料、彈藥和攻擊目標所需的速度。新技術則將實現自動化,提高這些決策的品質。保肯強調,美空軍不希望E-3、E-8或E-10上的機組人員成為公司的打字員,進行6次詢問後才能確認目標。美空軍希望這些過程應是直觀的。將游標移到目標上,飛行員的平顯將會顯示出所有需要的資訊。

  實施巡航飛彈防禦和“網路中心戰”所需的是為所有參戰人員提供戰場通用影像(圖像)和快速數據流動。雷神公司和洛·馬公司的官員在一份聲明中指出,它們可以使美空軍摧毀目標的時間減少一半。洛·馬公司戰鬥管理指揮控制系統計畫總工程師指出,將整個攻擊過程所需的時間控制在5分鐘之內是可能的。但目前多數情況需要5~10分鐘,包括發現目標、識別目標、攻擊授權以及了解結果。造成延時的原因是人的決策時間。實際上,E-10用於決策的時間預計僅有30秒左右,延時的因素是導引攔截飛機攻擊佔位以及飛彈的發射時間。計畫小組正努力使這些資訊匯總到E-10的操作員手中,操作員只需點擊滑鼠2到3次就可做出攻擊命令。以往操作員需要點擊30到40次,造成任務時間加長。


  巡航飛彈防禦的另一個關鍵部分是用於E-10、“環球之鷹”無人飛行載具和其他平臺的多平臺雷達技術插入項目(MP-RTIP)遠程電子掃描雷達。該系統採用了用於F/A-22、F-35、F/A-18E和一些升級的F-15的新型反巡航飛彈和反匿蹤雷達技術。


NO:18_34
秋瑩拭水  於 2004/06/21 07:47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http://udn.com/NEWS/WORLD/WOR3/2088284.shtml
2004.06.21 03:13 am

澳洲將參加美國飛彈防禦計畫
編譯陳世欽/法新社澳洲坎培拉二十日電

澳洲政府表示,儘管國內出現強烈反對聲浪,澳洲政府仍將參與美國主導的飛彈防禦計畫。

澳洲國防部長希爾說,澳美兩國下個月初在華府召開部長級諮商會議時,將簽署諒解備忘錄,正式落實澳洲參與該項計畫的長期承諾。希爾在十九日發表的聲明中指出:「我們打算簽署諒解備忘錄。這是我國為確保未來並強化盟誼所許下的長期承諾。」

然而此舉面臨澳洲在野黨一致反對。在野的勞工黨認為如此不符合澳洲的利益,另一個在野小黨民主黨則指出,在澳洲舉行大選之前,澳洲政府不應該簽署任何類似協議。執政黨可能在大選中落敗。

澳美雙方初步合作領域將包括飛彈防禦相關技術的研發、測試與評估,其中一個重要的初步計畫是攜手進行初探性的合作研發,以評估把澳洲的雷達技術用在飛彈防禦系統的可行性。

澳洲勞工黨外交政策發言人拉德表示,反對黨對這項計畫持高度保留立場,因為如此可能觸發中共與印度等國家之間的軍備競賽,在野黨並籲請澳洲政府證明這項計畫的效率。拉德說:「我們至今仍無法確定飛彈防禦系統是否真的可以發揮作用。另一個重點是,部建飛彈防禦系統是否會促使本區域的核武國家加強軍備。」

澳洲民主黨領袖巴特雷特表示,在澳洲舉行大選之前,政府不應草率簽署任何類似協議。他說:「一個即將下台的政府不應該代表澳洲簽署一紙廿五年的昂貴新式武器研發計畫。」左派綠黨表示,這項飛彈防禦計畫是已故美國前總統雷根一九八○年代大力推動的「星戰」飛彈防禦計畫的翻版。

澳洲政府最近表示,澳洲可能在八月初到十一月底之間舉行大選。

【2004/06/21 聯合報】 @ http://udn.com


NO:18_35
toga  於 2004/06/29 20:47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註冊時間: 2003-10-23
文章: 1295

發表於: 2004/06/29 星期二 20:45 文章主題:

--------------------------------------------------------------------------------

http://tw.club.yahoo.com/clubs/AEON--ARMY--2/

美國海/空軍研究多種反巡航飛彈方法
2004-6-29

  [美國《每日防務》2004年6月25日報導] 據參加由防務新聞集團召開的聯合作戰會議的美國海/空軍官員說,他們正在研究各自不同的反巡航飛彈作戰概念(CONOPS),並依靠不同的平台來成功地執行該項任務。美國空軍認為,由於F/A-22多用途戰機具有超音速巡航性能,其主要能力之一不僅是能對來襲巡航飛彈先射、而且能再射,因此,美空軍將用戰機承擔反巡航飛彈任務。美國海軍則更多地依靠分別裝備神盾戰鬥系統和標準飛彈系列武器的艦艇承擔該項任務,也用機載系統執行該項任務。美國海軍負責N6/N7作戰要求和計畫項目的主管J﹒納思曼中將說,我們著眼於一個區域,他們更關注一個點--用攻擊飛機對付那個具體目標。我們採用系統方法執行該項任務,出動巡洋艦和E-2C飛機,並多方協調減輕攻擊飛機的負擔。現在我們雙方的立足點還很不相同,但面對的是同一個威脅,應當使雙方的立足點靠攏一些。美國陸軍也有兩項正在實施的先進反巡航飛彈計畫項目。美國軍方最終可能會考慮選定一個主承包商,以便對各軍種的反巡航飛彈系統進行整合。


NO:18_36
toga  於 2004/07/27 21:41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http://tw.club.yahoo.com/clubs/AEON--ARMY--2/

美聯社阿拉斯加安克拉治二十三日電

美國全國飛彈防禦系統昨天完成第一枚陸基攔截飛彈的部署,這枚飛彈分成三節,長五十五英尺,現已安置在阿拉斯加州葛里立堡基地的地下發射室,周圍有雙層鐵絲網保護。

葛里立堡現有六個飛彈發射室,年底前將全部部署好陸基攔截飛彈,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也會在年底前另外部署四枚,還有十枚會在明年年底部署在葛里立堡;這二十枚飛彈將是美國多層次彈道飛彈防禦系統初期的骨幹。


飛彈防禦是布希總統國家安全政策的核心,雖然飛彈防禦體系在政治上的爭議性,不至於像當初雷根總統鼓吹的「星戰計畫」那麼嚴重,但民主黨還是批評說,布希政府尚未證實攔截飛彈是否有效,就貿然花費幾十億美元進行部署。

國防部彈道飛彈防禦局的官員說,陸基攔截飛彈與衛星、雷達、電腦和指揮中心構成的網絡連結,一旦敵彈來襲,衛星會先警告位於科羅拉多州的「北方指揮部」,同時雷達開始追蹤來襲的飛彈,彈頭裝有光學感應器的陸基攔截飛彈也會開始反應。

根據彈道飛彈防禦局提供的模擬圖解,陸基攔截飛彈會在超過一百六十公里高度的太平洋上空進行攔截,以時速超過二萬四千公里的高速摧毀來襲的彈道飛彈。

負責陸基攔截飛彈測試暨評估的前國防部助理次長柯優說,陸基攔截飛彈尚未證實其可靠性,在迄今的八次測試中,陸基攔截飛彈只有五次擊中目標,而且這還是事前獲得資訊的結果,但是敵人以飛彈攻擊美國時可不會提供任何資訊。

全國飛彈防禦系統在下個會計年度已獲國會撥款超過一百億美元,據估計從二○○四年至二○○九年,發展飛彈防禦的經費達五百三十億美元。另外據無黨派立場的經濟學家估計,飛彈防禦系統整個建構完成可能要耗費一兆二千億美元。


NO:18_37
秋瑩拭水  於 2004/08/13 06:42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s/12/19/27/12192704.html?/global/20040813.html

公視新聞網 (2004/08/13 00:15)
流星三型彈道飛彈 伊朗成功試射
--------------------------------------------------------------------------------
伊朗官方媒體星期三宣佈,射程超過1300公里的流星三型彈道飛彈,再度試射成功。由於射程可以涵蓋以色列,以及中東地區的美軍基地,引發美國跟以色列的高度關注。

畫面上就是伊朗官方媒體所公佈,流星三型飛彈最新的試射畫面。從外形可以很明顯地看出,流星三型飛彈就是北韓蘆洞飛彈的翻版。事實上北韓就曾經出售蘆洞飛彈的零件給伊朗進行組裝。而伊朗上一次試射這種飛彈,是在2002年。它的射程超過1300公里,包括以色列全國,和中東地區的美軍基地,都在攻擊範圍之內。

伊朗引發國際關住的還有核能問題。就在彈道飛彈試射成功的同時,伊朗總統哈塔米強調,即使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制裁伊朗,伊朗也會堅持發展核能科技。不過哈塔米也重申,伊朗的核能一定用於發電等和平用途,不會拿來製造核武。

目前,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還在調查伊朗的核能活動,美國一直希望IAEA能把報告提交給安理會,做為制裁伊朗的理由。而伊朗除了由哈塔米總統對國際間喊話,革命衛隊將領則發表措辭強硬的聲明,指出以色列如果攻擊伊朗的核能設施,就會遭到伊朗的報復攻擊。也因此,以色列才會藉著美國的協助,加緊研發和部署可以攔截彈道飛彈的防禦系統。


NO:18_38
toga  於 2004/08/15 22:34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老美陸基NMD的第一步∼首枚陸基攔截器正式部署成軍

預定今年之內將有十枚陸基攔截器部署完成

http://www.kojii.net/jdw/jdw040804.html

First GBI placed in silo

米ミサイル防衛局 (MDA) は、アラスカの Fort Greely で最初の GBI (Ground
Based Interceptor) が、7/22 に据え付けられたことを明らかにした。

GBI は全長 16.7m、米 Orbital Science 社が開発した 3 段式ロケット・ブー
スターを持つミサイルで、米 Raytheon 社が開発した EKV (Exoatmospheric
Kill Vehicle) を弾頭として装備している。

センサーや指揮管制装置の据え付けも予定通りに進んでおり、年内に 10 基
の GBI が配備を完了する予定。これにより、限定的だが実際に機能する防衛
システムが、アメリカ本土に対して飛来する長射程弾道ミサイルに対して配
備されることになる。


NO:18_39
toga  於 2004/08/15 22:35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http://www.kojii.net/jdw/jdw040804.html

Arrow points to change in Middle East balance

上月29日,以美合作的Arrow-3(??)ATBM系統美國海軍太平洋試射場試射成功,成功直擊命中模擬來襲靶彈。

Arrow-3是箭式ATBM系統的最新成員,其開發主要目的是為了因應在中東地區越來越顯著的中程彈道飛彈威脅,例如伊朗射程1,300公里級的Shahab-3彈道飛彈;未來在經過進一步提昇之後,其將能有效對抗射程2,000公里級(例如伊朗Shahab-4)的彈道飛彈威脅。為了應付這類遠較短程彈道飛彈高速難纏的新對手,Arrow-3將在20萬英呎左右的高空迎擊此等威脅。


7/29 に太平洋上の射場で、イスラエル製のアロー弾道弾迎撃ミサイル (AWS :
Arrow Weapon System) が、スカッド・ミサイルを模した短射程弾道ミサイル
の要撃試験に成功した。テストを実施したのは米ミサイル防衛局 (MDA) とイ
スラエル空軍 (IAF)、メーカーの IAI 社で、発射されたアロー 3 ミサイル
は、目標とされた スカッド の弾頭を直撃破壊した。アロー 3 の試射とし
ては 2 回目にあたる。

アロー 3 では、中距離弾道ミサイル (MRBM) への対処能力強化が図られてい
るが、これはイランの Shahab-3 ミサイル (射程 1,200km) を意識したもの。
さらに、射程 2,000km 級の Shahab-4 に対応した改修が計画されている。
前回、イスラエル国内で実施された試射では、アローは MRBM の再突入体を
模した目標を高度 20 万フィートで要撃している。しかし、射程が短いスカッ
ドの要撃は、もっと低い高度で行う必要がある。

7/29 に実施された試射は、アローの試射としては通算 12 回目、システム全
体を揃えた形で実施された試射としては 7 回目にあたる。前回の試射は、昨
年 12/16 に実施されたもので、これも成功している。

今後数ヶ月かけて、MDA は IAF や IAI 社と協同で、さまざまなシナリオを
想定したアローの試射をカリフォルニアで実施する計画。Point Mugu で実施
される次回の試射ではもっと条件を難しくする予定だが、詳細が決定される
のは、7/29 に実施された試射の結果を分析した後になる。


NO:18_40
toga  於 2004/08/15 22:58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http://www.plrc.org/docs/010824A.pdf

一篇有關THAAD, ARROW, MEADS, PAC-3, THEL等ATBM系統的發展與現況報導

其中有關THEL的部分頗為有趣:

一份由以色列台拉維夫Jaffee戰略研究中心Yiftah Saphir博士於2000年提出的報告顯示,以THEL系統迎擊哈瑪斯的卡秋莎多管火箭奇襲,是既無成本效益也無實戰效益。

卡秋莎多管火箭卡車一次可以發射四十枚卡秋莎火箭,從其發射至落地,約需三十至四十秒,而THEL系統要融毀一枚卡秋莎火箭所需耗費時間約二至三秒,平均說來,在四十枚卡秋莎火箭落地傷人前,一具THEL系統只能攔殺其中十枚。

而哈瑪斯卻有20輛以上卡秋莎多管火箭卡車,而敘利亞還有高達250輛的庫存可與以補充。

”這就好像想用一隻雨傘,保障整個以色列北疆免於暴雨襲擊一樣”Yiftah Saphir博士如是說到

再者,THEL系統每發射一次的所需費用高達三千美金,而每枚卡秋莎火箭的造價則遠低於此。


NO:18_41
Luke-Skywalker  於 2004/09/15 10:10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http://udn.com/NEWS/WORLD/WOR3/2242190.shtml
美NMD試射 再延到年底

編譯楊清順/綜合華盛頓十四日電

美國軍方高級官員十三日透露,全國飛彈防禦系統(NMD)新一回合試射將延到今年底,也就是遠在十一月總統大選結束之後。五角大廈試圖在這個系統今秋啟動之前,試射關鍵部分的最後希望已經破滅。

負責這項計畫的飛彈防禦局局長宣稱這個挫折不會影響全國飛彈防禦系統在一、兩個月內開始服役的計畫,但五角大廈將只能部署已經近兩年沒有試射的飛彈防禦系統,真正的攔截飛彈更從未試射。

在這次延後測試消息曝光的同時,五角大廈重要官員對全國飛彈防禦系統性能看法嚴重分歧的事實,也正式浮上檯面。

五角大廈的首席武器評估官認為,這個系統也許只能擊落百分之廿的目標,但據了解機密資料的官員說,負責發展這個系統的飛彈防禦局認為命中率可以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全國飛彈防禦系統上次進行試射是在二○○二年十二月,試驗結束後作了一些重要的軟硬體更動,官員盼能在新一回合試射時,獲得有關這個系統的準確度資料。

民主黨國會議員及其他反對派人士十三日批評說,政府利用試驗時程耍政治手段,企圖避免在總統大選期間面對難堪的失敗。

參院軍事委員會的民主黨成員李德說:「這個計畫本來就充滿政治盤算,戰略與科學均居次要地位,我認為這次試射延期也有政治因素。」

但飛彈防禦局局長歐柏林宣稱,這完全是基於技術考量。他說:「這個系統開發、試驗期間,沒有人對我提出什麼要求,我也沒有受到什麼影響或壓力。」

新一回合試射已經延期數次,這次本來安排在九月底進行。歐柏林說,他上周獲悉試驗攔截飛彈作了一些修正,這些修正未經充分地面測試,因此決定延到十一月底進行試射。

歐柏林說,這些修正是在試驗攔截飛彈運抵馬紹爾群島的發射基地後才進行,因此這枚飛彈現在必須運回美國裝配廠重新檢查。

他說,決定延期,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這枚飛彈推進火箭的飛行電腦軟體有毛病,但始終找不到真正的原因。上次從八月中旬延到九月底,也是這個原因。

他說,試驗攔截飛彈的問題不致影響在阿拉斯加州格瑞利堡部署攔截飛彈的作業。格瑞利堡部署的飛彈雖然也作了類似修正,但它們在出廠前已經徹底檢查。而且,飛行電腦的問題似乎僅影響測距資料,這對格瑞利堡部署的飛彈不會構成問題。

全國飛彈防禦系統已有兩枚攔截飛彈在格瑞利堡新建的地下發射室就定位,其他攔截飛彈也會陸續部署。

【2004/09/15 聯合報】


NO:18_42
Luke-Skywalker  於 2004/10/18 09:43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4+112004101800070,00.html
2004.10.18  中國時報
美建歐洲防線 英擬部署彈道飛彈攔截器
閻紀宇/綜合十七日倫敦外電報導


英國《獨立報》今天報導,倫敦當局今年五月與美國政府達成秘密協議,未來將在英國本土部署美國「彈道飛彈防禦系統」(BMD)的飛彈攔截器(擊殺載具)。雖然英國國防部否認此事,但這項消息已經引發政壇高度關切。

美英兩國早在去年就決定,將位於英格蘭北部北約克郡菲林戴爾斯基地的衛星雷達系統升級,加入美國彈道飛彈防禦系統的早期預警體系。然而《獨立報》指出,現在倫敦與華府更進一步,準備在菲林戴爾斯基地部署接戰敵方飛彈的攔截器。菲林戴爾斯基地隸屬於英國皇家空軍,但設施裝備向來由美方負責。


兩國代表今年五月在華府協商時,英方官員特別要求這項協議應暫時保密,等到英國明年國會大選之後再對外公布。不過英國國防部一位發言人今天表示,政府對此事尚未做成決定,要觀察美方系統發展情況再行定奪。

美方今年內會在阿拉斯加與加州部署十六枚陸基的飛彈攔截器,另外廿四枚的地點則為高度機密,但五角大廈一直希望在歐洲地區部署一部份,英國是最有可能的合作對象之一。倫敦當局則要求美方不得逾越兩條底線:系統純屬防禦性質、英國不必負擔任何經費。

無論何時宣布,這項決策都會在英國政壇掀起波瀾。據《獨立報》推測,布萊爾會強調若與美國合作,英國等於不必花一文錢就得到更周全的防禦系統;而且波蘭等東歐國家也都願意部署,英國並非歐洲孤例。

反對黨自由民主黨外交事務發言人坎伯爵士認為,部署飛彈攔截器茲事體大,涉及戰略層面與成本考量,對北約成員國與其他盟國影響深遠,不應任由政府黑箱作業,迴避充份而公開的政策辯論。

執政黨工黨部份議員對於布萊爾在伊拉克政策上全力配合美國,不滿的情緒日益高漲,部署飛彈攔截器可能會使工黨內鬨更形惡化。向來反對加入美國的飛彈防禦系統的工黨議員薩維吉表示:「這項決定代表政府越來越不顧英國自身權益,只知一味逢迎布希政府的偏執政策。」


NO:18_43
Luke-Skywalker  於 2004/10/25 12:01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http://udn.com/NEWS/WORLD/WOR3/2312008.shtml
歐盟衛星借敵國 美國揚言打下來

編譯董更生/法新社倫敦二十四日電

商業周刊廿四日報導,歐洲聯盟正在籌建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如果讓諸如中共等敵對國家所用,美國可能攻擊這套系統。

歐洲聯盟和歐洲太空總署正籌建有卅顆衛星和一些地面電台的伽利略全球衛星定位系統,以拓展全球衛星定位這個日益成長的市場,預定二○○八年可以使用。

中共上個月成為伽利略系統合作夥伴,伽利略可能為北京奧運提供通信服務,但也可能應用於戰略軍事用途。

根據商業周刊所取得的一份外洩美國空軍文件,美國空軍部副部長提茲說:「十年以後一個敵國選擇利用像伽利略這樣的全球定位系統精準的攻擊美國,危及美國人的生命,我們要怎麼辦?」

這份文件說,歐盟和美國官員本月在倫敦開會時,對伽利略系統的立場不同。歐洲代表說,即使衛星被用於與美國作戰,他們也不會關掉或干擾衛星的訊號。

華盛頓早已表示對伽利略系統的疑慮,但據說雙方在六月達成協議,已將此疑雲洗清。伽利略可以與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競爭。

美國官員擔心伽利略可能破壞美國和北約的軍事作業,而且可能干擾美國國防部機密的定位系統「M碼」。伽利略除中共外,還有俄羅斯和以色列參與。

【2004/10/25 聯合報】


NO:18_44
VOR  於 2004/11/02 10:59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打下來的傳言沒什麼

這沒什麼人注意的東西才是真的﹕
http://story.news.yahoo.com/news?tmpl=story&cid;=570&ncid;=570&e;=4&u;=/nm/20041031/sc_nm/arms_satellite_usa_dc_1

U.S. Deploys Satellite Jamming System

Sun Oct 31, 7:44 AM ET Science - Reuters

By Jim Wolf

WASHINGTON (Reuters) - The U.S. Air Force quietly has put into service a new weapon designed to jam enemy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a significant step toward U.S. control of space.

The so-called Counter Communications System was declared operational late last month at Peterson Air Force Base in Colorado Springs, the Air Force Space Command said on Friday in e-mailed replies to questions from Reuters.

The ground-based jammer uses electromagnetic radio frequency energy to knock out transmissions on a temporary and reversible basis, without frying components, the command said.

A reversible effect ensures that during the time of need, the adversarys space-based capability to threaten our forces is diminished, said Capt. Angie Blair, a spokeswoman. Following the time of need, the space-based capabilities used by the adversary can return to its original state.

The device appears to have been put into service considerably earlier than had been projected by the Air Force as recently as February.

At that time, a long-range planning document, dubbed the Transformation Flight Plan, said such a system would let the United States by 2010 deny and disrupt an adversarys space-based communications and early warning of attack.

U.S. military control of space is one of four missions spelled out under a national space policy adopted by former president Bill Clinton (news - web sites) in 1996. The goal is to make sure U.S. forces have unhindered access to space and space-based services and to deny an enemy any similar benefits.

The U.S. military has experimented with a range of antisatellite (ASAT) weapons, including lasers, to knock out enemy craft by destroying them or damaging their sensors.

Theresa Hitchens, vice president of the private Center for Defense Information in Washington, welcomed the new system on the ground it would not create debris that could threaten global use of space and would not destroy satellites, only jam them temporarily.

Unfortunately, it seems we are not going to limit our quest for space control to benign systems, she said, citing the danger of a space arms race.

The deployment was disclosed without fanfare late last month at a technical conference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in San Diego, California.

The system is operated by the 76th Space Control Squadron, a unit created in 2001 to explore technologies for controlling space, Brig. Gen. Larry James, vice commander of the Space and Missile Systems Command told the conference.

The Air Force Space Command, in its e-mailed replies, said the system was built from off-the-shelf commercial equipment, and made up an antenna, transmitters and receivers that can be loaded into a trailer and moved from place to place.

Three such systems had been delivered since late last year, the command said. The programs budget for fiscal 2005 totaled $6.2 million, according to the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The primary integrator was Northrop Grumman Corp.s . Mission Systems business unit in Redondo Beach, California, said Joe Davidson, a Space and Missile Center spokesman.

Citing operational security concerns, military officials declined to discuss how the jammer worked but equated it with traditional Air Force electronic warfare weapons that have been used since World War 2 to deceive, disrupt, deny, degrade or destroy targets.


NO:18_45
Supp  於 2004/11/02 11:36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如果老美不能把Galileo衛星打下來,我看老美也只好把干擾衛星直接擺在Galileo衛星旁邊發射電波讓Galileo定位信號相消失效了。

NO:18_46
Luke-Skywalker  於 2004/11/15 20:42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200411/20041102350330.html
美國準備啟動飛彈防禦系統,但批評人士認為不切實際
路透社 2004-11-02 16:50

[路透華盛頓電] 五角大廈將在近期宣布啟動一套高達數百億美元的防禦系統,以防範美國遭導彈攻擊。但批評者稱這項計畫不會發揮作用。

美國總統布希(布殊)在8月時曾宣示:「我們要昭告那些自認為可以勒索美國和自由世界的暴君--你敢發射飛彈,我們就把它打下來。」五角大廈認為這套系統應可在年底前試行啟用。

這項計畫源自於1980年代雷根總統所發想的「星際大戰」防衛概念,連五角大廈都承認這僅能在初期發揮基本作用。批評者對此計畫更是有莫大的質疑。

批評者認為,自從2002年12月以後,五角大廈就未對該系統進行測試,而八項初期測試都是在人為條件下所完成的。

但是贊成者卻認為,有像北韓這種發展核武及導彈能力的國家存在,美國如果沒有反飛彈防禦來反制就實在是太笨了。五角大廈官員說,這套系統會與日精進--一套能力有限的飛彈防禦系統總比什麼都沒有好。

目前已有五枚地面攔截飛彈安裝在阿拉斯加的格里立基地,第六枚在本月也將布署在該機抵;此外,年底前在加州的范登堡空軍基地也會有兩枚就定位。

海軍說上個月美軍一艘配備有長程導彈追蹤設備的驅逐艦已開始在日本海巡邏,這也是該系統第一個就位的海上單位。(完)

--編譯 李婷儀;審校 劉瑞芬


NO:18_47
toga  於 2004/12/08 01:23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http://sd498.sivit.org/AAAF/contenu2id-155.html

http://www.cndyorks.gn.apc.org/yspace/articles/bmd/missile_shield_for_europe.htm

西歐國家有關彈道飛彈防禦之研究與展望...............

目前目標:

1. 2005年完成ASTER-30 Blcok I防空飛彈開發工作,並於2007年正式投產成軍,並廣泛部署於陸海基SAMP/T防空系統中;ASTER-30 Blcok I防空飛彈將採用高爆破片(防空用)/動能擊殺(反彈道飛彈用)雙用彈頭,具備有效迎擊射程600公里內,SCUD D級數以下短程彈道飛彈的能力.

2. 自2004年開始,預定至2007~2009年間研發完成的ASTER-30 Blcok II防空飛彈系統開發工程,預定自2012年左右起能正式投產部署,研究目標設定在能替西歐本土有效抵禦射程1500~2000公里級數之中程彈道飛彈的來襲.

為了達成上述目標,除了飛彈系統之開發改良外,亦包含早期預警衛星體系之建立與新世代陸基主動陣列預警/攔截雷達之開發;前者的展示系統預定在2006年發射測試,並且於2012年正式進入部署成軍階段;而後者目前以計畫代號M3R,由法國THALES集團與美帝雷神集團聯合開發中,預定2010年左右進入正式投產階段.依照Thales集團防空系統開發部門資深副總裁, Michel Mathieu的說法,M3R雷達計畫所採用的先進科技非同小可,和現有主動陣列雷達系統的T/R模組相較,M3R雷達計畫所採用的全新開發T/R模組將能在提供"better-than-order"(高出數倍??)的功率輸出之餘,同時令模組製造成本下降幅度亦"better-than-order"(數分之一??),並顯著減少模組所佔空間與廢熱生成,令M3R雷達擁有偵測接戰1,000公里外來襲彈道飛彈的能力.


NO:18_48
霹靂酷樂貓  於 2004/12/16 00:42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http://tw.letter.yahoo.com/free/index.php
科學人雜誌電子報
科學人網站 http://sa.ylib.com/
台灣飛彈防禦網的現況

《科學人》雜誌十二月號〈飛彈防禦網罩門多多〉一文中,
以美國的觀點看洲際彈道飛彈的防禦。由於美國飛彈防禦署的假想敵為實力與美國相當懸殊的北韓與伊朗,發動攻擊既不確定亦不致明目張膽,因此美國僅能假設各種情況,進行飛彈防禦。
目前美國的飛彈防禦方法為中途攔截,但該文作者嘉溫認為這種方法漏洞太多,因為入侵的洲際彈道飛彈在太空中很容易釋放出假彈頭,而讓攔截飛彈疲於奔命,以致於消耗殆盡;而終端攔截又容易造成都市建築毀損與人民傷亡,對民心士氣影響甚巨,也不是好策略。嘉溫雖然支持在洲際彈道飛彈加力階段時就進行攔截,但也提出需要更先進的警戒衛星以及更高性能的攔截飛彈。

台灣的飛彈防禦
台灣也有飛彈防禦系統,主要是對付中國沿海地區所發射的短程與中程彈道飛彈。由於台灣並沒有地球同步軌道警戒衛星,飛彈防禦無法做到加力階段攔截。甚至因為現有雷達搜索的範圍有限,飛彈防禦只能依靠終端攔截。
目前,台灣還需要發展的飛彈防禦系統能力,包括提高接戰距離、增加追蹤準確度,以及飛彈命中率等。在提高接戰距離方面,需要遠程雷達;在提高追蹤準確度方面,需要相位天線;在提高飛彈命中率方面,則需要導航與控制元件。遠程雷達可以將偵測距離提高至1000公里,同步衛星警戒系統則可以將偵測距離提高至一萬公里。
因此,台灣的飛彈防禦網也有漏洞,如同嘉溫認為美國的飛彈防禦有漏洞一般。攻擊是永遠防不勝防的,即使美國對長程的洲際彈道飛彈能防,但是對在沿岸船隻上所發射的短程飛彈卻不知如何防,甚至對於恐怖份子的滲透活動也無法防。防禦永遠是敵暗我明,為防1顆飛彈,必須部署10顆飛彈,再加上不容稍歇的偵測設施。總之,防禦的代價本來就非常昂貴。

嚇阻的力量
台灣的讀者對〈飛彈防禦網罩門多多〉這篇文章,不妨站在相反的角度來看。國防力量強大如美國,為了防止北韓與伊朗的飛彈攻擊,必須建造昂貴的國家飛彈防禦體系。可見得擁有長程飛彈的小國對於實力超強的大國,也具備相當的牽制力量。
然而,長程飛彈有一定的射距,且通常有一定的彈道,因此威力仍然有所限制。筆者以為,台灣可以發展低地軌道飛彈(low-earth-orbit missile),即可以環繞地球飛行的長程飛彈。部署這種飛彈的必要性,是來自中國一直聲明對台不放棄武力。面對中國的強大威脅,台灣的國防當不必自我設限。而其可行性是台灣應該已經具備發展低地軌道飛彈的技術能力以及地理條件。台灣發展飛彈轉眼已經35年,擁有研發飛彈所需之系統、次系統以及零組件等各領域的專才,也有完備的飛彈製造廠、測試設備、發射場以及追蹤設施等。再者,台灣東面廣袤無際的太平洋公海,正好可以做為長程飛彈與軌道飛彈理想的飛試天地。
低地軌道飛彈無遠弗屆,可打擊敵國任何地方。台灣唯有具備這種武器,才有足夠的嚇阻效果,對那些對我不友善的國家才有威脅作用。台灣的飛彈防禦除了做好心防、掩護、攔截,以將遭受突如其來飛彈攻擊的傷亡降至最低外,也應該發揮飛彈還擊的戰術與戰略,如此才是免於飛彈恫嚇及維持和平立國之道。

本文作者謝清志 國科會副主委,美國密西根大學航太博士,專長為定位、導航與控制。

【科學小字典】
台海攔截
假設彈道飛彈從距台灣200公里的中國沿海地區發射。攔截飛彈平均飛行速度約為馬赫數3,也就是每秒約1公里,而彈道飛彈墜落時平均速度也大約相同,那麼概略的情形如下圖所示:目前台灣的雷達只能偵測100公里遠的目標,因此從偵測到目標到彈道飛彈落地時間只有100秒。假使一偵測到目標就立即發射攔截飛彈,接戰的地點最多在中點(距離彈道飛彈所攻擊的地點約50公里處)。事實上,從偵測目標到發射飛彈,還需要進行目標鎖定、雷達追蹤、準備發射等動作,將用去約60秒,因此攔截時間只剩40秒,所以接戰的地點約在距離彈道飛彈所攻擊的地點約20公里遠,這個距離約為一個城市的範圍,攔截後碎片仍會造成傷亡。
從大陸沿海發射飛彈,在不到三分半鐘就能擊中台灣。因此如果能越早發現來襲的飛彈,啟動防禦措施的時間就越多,防禦也將越有效。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十二月號】


NO:18_49
Luke-Skywalker  於 2004/12/16 09:20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4+112004121600086,00.html
2004.12.16  中國時報
飛彈防禦系統 測試失敗
陳文和/綜合十五日外電報導


美國國防部宣布,研發中的飛彈防禦系統今天進行近兩年來首度測試,結果失敗,攔截彈未能順利發射升空。

美國軍方今天從阿拉斯加州科迪亞克島發射一枚靶彈,結果十六分鐘後飛彈防禦系統的攔截彈仍未升空攔擊目標,系統並發生不明原因的異常狀況,自動關機停止運作。


美國當局研發中的飛彈防禦系統每年耗資百億美元,原定今年年底讓基本型的陸基飛彈防禦系統開始運作。在先前的八次測試中,攔截彈曾五次成功擊毀靶彈。

美軍方最近一次測試飛彈防禦系統是在二○○二年十二月間,當時攔截彈升空後未能順利脫離推進火箭,以致未能成功攔截擊毀目標。


NO:18_50
Luke-Skywalker  於 2004/12/17 09:51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200412/20041217686801.html
布希堅持發展飛彈防禦系統

(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十六日專電)美國白宮發言人麥克雷蘭今天表示,儘管昨天美國在測試飛彈防禦系統時,因不明原因無法發射攔截火箭,導致試驗失敗,布希仍然堅持發展飛彈防禦系統。

布希在今年大選時,承諾將於今年年底啟用基本飛彈防禦系統,經過這次試驗失敗,這項承諾可能面臨跳票。

一枚飛彈昨天從阿拉斯加地亞克基地發射,十六分鐘之後,另一枚攔截火箭應該從馬紹爾群島升空攔截,但卻不知何故,火箭未能順利射出。

這是美國近兩年來第一次進行飛彈防禦系統測試。五角大廈正在調查發射系統自動關閉的原因。

在此之前,美國已進行過八次飛彈防禦試驗,第一次是在一九九九年,上一次是二○○二年十二月十二日。在八次測試中,五次攔截成功。

美國研發飛彈防禦系統預算每年達一百億美元。這次測試失敗,預料又將引起各界辯論有無必要發展這種花費驚人但成功率有限的防禦系統。

麥克雷蘭今天在白宮例行記者會上強調,飛彈防禦系統有重大嚇阻作用,美國在八次測試中已成功了五次,布希總統的最大責任是保護美國人民安全,因此會堅持繼續發展下去。


NO:18_51
Luke-Skywalker  於 2004/12/17 16:23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200412/20041217688817.html
美日簽署飛彈防禦合作協議,聯合研發下一代飛彈防禦系統
路透社 2004-12-17 15:22


路透東京電---日本與美國周五簽署了彈道飛彈防禦系統研發的合作協議。

根據這項協議,美日兩國將交換有關飛彈防禦網的研究、部署及運作的資訊。一周前,日本才剛解除了有關武器出口禁令的規定。

「發展飛彈防禦是一項艱鉅的工作,但是我的朋友,這是一個崇高的挑戰,」美國駐日本大使貝克(Howard Baker)在與日本防衛廳長官大野功統簽署這項備忘錄後,如此說道。

自1998年北韓試射飛彈越過日本領空之後不久,日本與美國即開始對下一代的飛彈防禦系統進行聯合研發。除此之外,日本還在去年決定將向美國採購一套飛彈防禦系統。

專家稱這套預定在2007年開始部分部署,並預料2011年完全運作的系統,將在未來10年內耗費高達一兆日圓(95.6億美元)。(完)

--編譯 張敏惠;審校 劉瑞芬


NO:18_52
Luke-Skywalker  於 2004/12/18 10:04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http://udn.com/NEWS/WORLD/WOR6/2409719.shtml
布希堅持部署NMD 第一階段年底作業

路透華盛頓十六日電

美國積極發展的飛彈防禦網(NMD)15日進行兩年來首次測試,卻宣告失敗,使這個耗費龐大的系統再度受到質疑。但是,白宮16日聲明,布希總統仍決心部署這種對抗彈道飛彈攻擊的「重要嚇阻力量」。

布希2002年12月下令五角大廈在今年底前,設立第一階段陸基飛彈防禦網並開始作業。這個時限似已因技術困難等問題延到明年,可是白宮發言人麥克雷蘭沒有對此置評,只表示:「布希總統仍然決心推動飛彈防禦系統。鑑於我們面對的威脅,這是重要的嚇阻力量。」

迄今進行的八次攔截測試,有五次宣告成功,可是批評者指稱這些測試是在嚴密控制下進行,完全不符合現實情況。五角大廈未來五年將花費超過五百億元,進行各種有關計畫,包括發展海基攔截器、用747巨無霸噴射機改裝的空中雷射武器、第一種太空武器系統。

15日的測試首次出現攔截飛彈故障未能發射的問題。飛彈防禦署表示,偵測系統發現一個組件異常,促使發射系統自動關閉,可是情況有多嚴重還不得而知。

一些專家說,這次測試失敗顯示五角大廈仍未能統合這種極度複雜而又脆弱的系統的各種組件。

五角大廈最近數周已把六枚攔截飛彈部署在阿拉斯加州葛瑞利堡的發射台,另一枚部署在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本月底前還將增加一枚。

測試失敗使布希更難履行在本月底前宣布飛彈防禦網展開作業的競選政見。這項一年耗費110億元的防禦計畫,在共和黨控制的國會仍擁有強大支持,可是伊拉克戰爭費用不斷提高,可能引發更嚴重的經費爭奪戰。

【2004/12/17 世界日報】


NO:18_53
Luke-Skywalker  於 2005/01/10 10:00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http://udn.com/NEWS/WORLD/WOR3/2452538.shtml
日飛彈防禦系統 不會攔截攻擊盟邦飛彈

中央社東京十日法新電


據共同通信社報導,東京當局已決定,日本部署的飛彈防禦系統只會用來攔截鎖定日本為攻擊目標的彈道飛彈,當偵測出飛彈旨在攻擊諸如美國等日本的盟邦時,日本不會進行攔截。

共同社報導指出,日本政府不會攔截飛越日本上空或攻擊其他國家的飛彈,因為此舉將會構成行使憲法所禁止的集團自衛權。

集團自衛權係指使用武力反制外國攻擊日本盟邦的權利。

報導引述政府消息人士指出,日本政府將在下一個定期國會會期中針對前述方針提出說明。日本將自二○○七年開始部署飛彈防禦系統。

【2005/01/10 中央社】


NO:18_54
Luke-Skywalker  於 2005/01/10 10:03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http://udn.com/NEWS/WORLD/WOR3/2452376.shtml
飛彈打我才攔 日本恐惹惱美國

編譯王麗娟/路透東京九日電


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只會對來襲日本本土的飛彈動用飛彈防禦系統予以擊落。日本政府這項決定可能惹惱美國。

共同社九日引述日本政府消息人士的話說,日本政府八日根據日本非戰憲法做成上述決定。依日本政府的解釋,日本憲法禁止集體自衛。

目前無法找到日本防衛廳官員置評。

北韓一九九八年發射一枚彈道飛彈飛越日本領空落在太平洋,讓日本震驚不已,日本因此計畫於二○○

七年部署造價九十五億三千萬美元的飛彈防禦系統。

日本計畫限制飛彈防禦網的使用,代表日本將不會攔截僅穿越日本但以美國為目標的飛彈,美國因此可能對日本施壓,逼迫日本改變心意。

【2005/01/10 聯合報】


NO:18_55
Luke-Skywalker  於 2005/01/10 10:29
Re:星戰二部曲∼禁忌的黑科技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自由時報 2005年1月10日

日飛彈防禦 只保護自己

〔編譯魏國金╱綜合東京九日外電報導〕日本共同通信社九日報導,東京當局決定,其飛彈防衛系統唯有使用在攔截攻擊日本的彈道飛彈,對於越過日本領空,或威脅其他國家的飛彈,日方將不出手干預。日本的這項決議可能引起其最大盟國美國的不悅。

共同通信社引述政府消息來源報導,為了不牴觸禁止使用集體自衛權的憲法規定,日本政府於八日決定其飛彈防衛系統將不應用在攔截飛越日本領空或攻擊其他國家的飛彈。所謂集體自衛權是指,對盟國遭受到外來攻擊得以動武反擊的權利。消息來源指出,政府將在近期開議的國會會期上,對上述決定做出解釋。

防衛廳一名官員透露,如果外來飛彈的目標無法推測,日本將把該飛彈視為對本國領土展開攻擊的行動,因此,將予以攔截。

共同通信社表示,這項限制防禦飛彈使用的舉措,將令日方對於借道日本,但鎖定美國領土的所有飛彈不加攔截,為此,美國可能對日本施壓,以迫使其改變政策。報導說,如果北韓發射飛彈攻擊夏威夷或關島,則飛彈就會取道日本領空,如果飛彈的攻擊目標是美國本土,則無須行經日本。

北韓曾於一九九八年發射一枚飛越日本、最後落於太平洋的彈道飛彈,令日本大感震驚,並進而促使日方計畫於二○○七年,斥資一兆日圓(九十五億三千萬美元)部署兩階段的飛彈防禦系統。


回論壇

歡迎前往茶黨2005年新論壇TaiwanBBS.ORG參與討論。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TWforum.pl?board_id=6&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