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0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Luke-Skywalker  於 2004/04/26 14:08
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0

★麻煩各位在本欄貼新聞之前,請先瀏覽一次,若有網友已貼相同的新聞,請勿重覆張貼而佔去本欄版面。此外於貼上新聞時,麻煩請一併附上新聞網址。若無法查出新聞原址,煩請於新聞正文之前加註:『無法提供新聞來源;僅供參考,請各位網友注意!!』,敬請合作!謝謝!★

★本欄只接受新聞資料,恕不接受任何討論及網友反應事項,謝謝各位合作!★


NO:160_1
Luke-Skywalker  於 2004/04/26 14:09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0

http://yam.udn.com/yamnews/daily/1977578.shtml
駐伊期限一再延 軍人家庭度日難

本報二十四日訊
2004/04/25

隨著伊拉克戰事拖延下去,以及五角大廈延長數萬名美軍的駐留期限,這些軍人和他們的家屬處境愈來愈困難。

雖然戰爭對所有美軍和家屬一視同仁,可是國民兵和後備軍人遭受的財務和感情衝擊特別嚴重,因為他們大多被迫放棄民間工作為國效勞,甚至長達 20 個月。

269 憲兵連派駐伊拉克的期限,已遠超過傳統的六個月動員期,使大約 170 名來自田納西州中部的男女面對的財務困難不斷惡化。

由於家庭收入銳減,在伊拉克服役的布洛斯瑪已宣告破產,並放棄他們夫妻的活動住宅。他的妻子說:「國民兵的家屬從來沒有想到會出現這麼長時間的部署。」

國會已體認許多國民兵和後備軍人的困境,上周通過法案,准許他們動用私人退休帳戶的存款,而不必繳付罰款。一些國會議員,尤其是民主黨員,認為這還不夠。

自二次大戰以來,美軍從未如此大規模和長時間動員民間兵員,而一再延長留駐期限,導致士氣低落,家屬的壓力也不斷加強。

269 憲兵連的賀金森說:「知道我們摯愛的親人、我們的生活和未來正不必要的受苦受難,我們這些軍人怎麼可能好好的打仗?他們原來告訴我們,只要五到九個月就可以回家,現在卻拖到 22 個月。我們要待多久才算夠?」

雖然大多數家屬表示支持總統向伊拉克開戰的決定,對親人為國效勞也感到光榮,可是許多人質疑為什麼向來只處理國內動亂和協助救災的國民兵和退伍軍人,必須在危險的戰區停留這麼長的時間。

國民兵協會發言人說,許多軍人不反對長時間執勤,可是他們希望明確知道何時可以除役,以便規劃未來生涯。

這些家屬日益感到不安,有部分是因為他們認為五角大廈正強迫國民兵和後備軍人,負起應該由職業軍人擔任的工作。除役遙遙無期加上伊拉克暴亂劇增,使他們心情更為緊張紛亂。


NO:160_2
Luke-Skywalker  於 2004/04/26 14:45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0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4+112004042600056,00.html
2004.04.26 中國時報
自殺快艇襲油港 伊南美軍三死
黃建育/綜合報導


伊拉克南部瀕臨波斯灣烏卡瑟油港外海數公里的兩處重要的石油輸出設施,廿四日遭到海上自殺式協同攻擊。共有三艘由底細不明的武裝分子所駕駛滿載炸藥船隻先後爆炸,造成三名美軍喪生、四人受傷。

當局表示,攻擊影響所及導至又稱巴斯拉碼頭的巴卡港設施電力中斷,因而伊拉克的大部份石油輸出至少需要暫時停頓兩天。不過,十五公里外的烏卡瑟港目前仍保持正常運作。


設於巴林的美國海軍第五艦隊基地發言人表示,這些傷亡美軍是在這三艘單桅小型快艇其中一艘試圖接近阿瑪亞石油輸出設施時搭乘船隻加以攔截,不料,小艇就在美軍準備登船檢查時突然引爆,將美軍連船帶人炸落海中。

發言人指出,廿分鐘之後另外兩艘小艇也在七公里外的巴斯拉碼頭外海石油輸出設施附近出現。它們是在準備接近目標時,被美軍安全部隊開火擊中之後相繼引爆。不過,這兩次爆炸並未造成美軍任何傷亡。

發言人表示,兩艘小艇的攻擊目標是設施附近的四艘油輪。英、美軍方事後指出,初步檢查結果顯示兩地的石油輸出設施除巴斯拉碼頭的電力中斷之外,並未蒙受重大損害。

這次協同攻擊也是自從去年四月伊境內主要戰事落幕以來,聯軍首度遭到從海上發動的襲擊行動。

這段期間以來,反抗勢力雖然經常伺機破壞伊境北方油田經由土耳其出口的石油運輸管並迫使輸油作業暫停,不過,這可能是他們首度試圖攻擊海上的石油輸出設施。

據估計,伊拉克目前石油輸出量約為每天兩百萬桶,不過,光是巴斯拉碼頭一地每天的裝油量就達一百六十萬桶。

同時,這次偷襲手法跟四年前美國海軍導向飛彈驅逐艦「柯爾號」在葉門港口加油時遭兩人駕駛的一艘小艇自殺式攻擊,造成美軍十七死、三十九傷的事件相當類似。

此外,兩年前一艘法國籍油輪也在葉門外海遭到類似攻擊,有一名水手喪生。一般相信,前兩次事件都是由奧薩瑪.賓拉登所領導的全球恐怖網絡「基地」的成員所為。


NO:160_3
Luke-Skywalker  於 2004/04/27 11:39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0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4/200404260166.html
若聯國批准星將參加伊拉克國際維和部隊

(中央社記者吳顯申新加坡二十六日專電)新加坡副總理陳慶炎說,如果聯合國批准派遣更多的維和部隊前往伊拉克,新加坡將會派出部隊前往。

星國英文媒體引述陳慶炎的話說,如果在六月三十日,伊拉克實現權力移交,和聯合國合作的新伊拉克當局要組建聯合國維和部隊,新加坡會考慮加入。報導說,這可能意味著,新加坡軍事人員在聯合國的委任下會前往伊拉克。


NO:160_4
Luke-Skywalker  於 2004/04/28 13:31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0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4/200404280007.html
英首相布萊爾稱駐伊拉克英軍人數已足夠

(中央社記者韓乃國倫敦二十七日專電)英國首相布萊爾今天表示,英國派駐伊拉克的軍隊人數已經足夠。他的談話似乎顯示,英國無意增兵伊拉克,接替即將撤走的一千三百名西班牙部隊所留下的任務。

布萊爾說,英國政府經常檢討在伊拉克的駐軍問題,他所得到的建議是,英國派駐伊拉克的部隊足以勝任所擔負的任務。

目前派駐伊拉克的英國部隊總人數大約為七千五百人。

布萊爾承認,在西班牙撤軍之後,聯軍必須設法彌補不足之處。他指出,日本和南韓將會派遣部隊至伊拉克。根據外電報導,西班牙總理薩巴德洛已宣佈,將於五月二十七日撤走伊拉克境內的全部西班牙駐軍。


NO:160_5
Luke-Skywalker  於 2004/04/28 13:46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0

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news/200404/77555.html
加拿大軍方出動戰機護送加航客機降落溫哥華,官員拒絕透露原因
路透社
2004-4-28 11:40

[路透溫哥華電]加拿大軍方戰機周二護送一架加拿大航空(AirCanada)波音767客機進入溫哥華,但官員拒絕透露採行這項安全舉措的原因。

國防與航空官員表示,兩架加拿大空軍CF18戰機隨行上述加航編號109班機降落溫哥華機場。該班機途中行經哈利法克斯(Halifax)、新斯科細亞(NovaScotia)與多倫多。

一名加航發言人透露,加國警方在飛機落地後展開檢查,但隨即放行飛機與乘客。

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引述未具名政府官員的話報導,該班機曾接獲威脅,但稍後研判為虛驚一場。不過,官員除了證實有戰機護航外,拒絕發表進一步評論。(完)

--編譯施佩君;審校鄒衡天


NO:160_6
Luke-Skywalker  於 2004/04/28 14:16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0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404/20040428092002.html
聯軍在那加福附近擊斃六十四名叛亂份子

(法新社巴格達二十七日電) 一名軍事發言人今天表示,美國為首聯軍在伊拉克中部回教什葉派聖城那加福附近與叛亂份子激戰,擊斃六十四名叛亂分子。

聯軍表示,聯軍在一名美國巡邏兵遭到攻擊後與叛亂份子爆發戰鬥,擊斃七名叛亂份子,之後聯軍又與叛亂份子爆發激戰,美軍飛機摧毀一門防空大砲,並擊斃五十七名叛亂份子。

金密特准將今天稍早告訴記者:「附近地區約有五十七人被擊斃。」


NO:160_7
小貓  於 2004/04/29 09:42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0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s/11/91/41/11914109.html?/global/20040429_2.html

美學者建議布希請台灣出兵伊拉克
--------------------------------------------------------------------------------
美國政府目前正為伊拉克戰事陷入膠著,以及傷亡增加引發盟國撤軍問題而大傷腦筋。對此,美國保守派學者崔普烈發表文章指出,台灣海軍陸戰隊訓練精良,美國總統布希可以考慮要求台灣出兵伊拉克,或許可以紓解目前美軍面臨的困境。 AD Box



崔普烈在保守刊物人間事務的文章指出,台灣目前有三萬五千名訓練精良的海軍陸戰隊,其戰力相當於美軍一到兩個重裝師,或是盟軍三個師的部隊,如果他們能立即投入伊拉克戰場,必能大幅降低美軍在伊拉克的壓力。對台灣來說,出兵到伊拉克,不僅增進台灣部隊和北約日本及韓國部隊的交流機會,未來一旦中國大陸攻打台灣,美國幫助台灣的可能性也會大增。而對美國來說,如果台灣出兵,也彰顯出民主國家合作,對抗反對民主勢力的意義。曾經擔任共和黨參院國際關係委員會顧問主委的崔普烈,是共和黨重要中國問題智囊,通曉中文,反共立場鮮明,除了鼓吹中國威脅論外,並曾著書批抨柯林頓政府過份親中的外交政策。



NO:160_8
Luke-Skywalker  於 2004/04/29 10:55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0

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news/200404/77539.html
泰國南部發生多起暴動,官員稱死亡人數已達至少58人
路透社
2004-4-28 10:14

[路透曼谷電]泰國官員稱,該國警察與軍隊在周三黎明時分於動亂的南部穆斯林地區與當地青年發生一連串衝突,死亡人數已經升高到至少58人。

泰國也拉(Yala)省省長汶耶西迪(Boonyasidh Suwannarat)對路透表示,在一連串同時對警哨所發動的攻擊後,警察至少擊斃了45人。也拉距離曼谷南方約1,300公里。

在鄰近的北大年(Pattani)省,當地警察首長表示至少擊斃了13名攻擊者。(完)

--編譯鄒衡天;審校施佩君


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news/200404/77625.html
泰國南部城鎮北大年一座清真寺傳出槍戰,官員估計至少30人喪生
路透社
2004-4-28 16:22

[路透曼谷電]泰國一名軍方高層將領表示,泰國南部城鎮北大年(Pattani)附近一座清真寺周三發生槍戰,有至少30人喪生。

泰國南部三省的安全機構負責人Pallop Pinmanee將軍對路透說,「我們還在計算人數,但目前已找到30具屍體。」

在這起甫結束的槍戰發生前,泰國安全部隊破曉時分在該國動盪的穆斯林南部地區與持大刀的青年爆發一連串衝突,官員說,有近百人在戰鬥中喪生。(完)

--編譯施佩君;審校李婷儀

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news/200404/77707.html
泰國南部暴動百餘名土匪遭擊斃,政府加派部隊進駐
路透社
2004-4-29 9:02

[路透泰國北大年電]泰國南部歷經前一天安全部隊射殺百餘名穆斯林武裝激進份子的大屠殺後,數以百計的政府部隊周四進駐這個動盪區域。

陸軍首長派遣兩個營的兵力進入南端多為穆斯林地盤的三個省份。這些區域的低層次騷動已維持將近四個月之久,警力與安全部隊早已散佈各處。

泰國總理塔信(ThaksinShinawatra)表示,前一天的衝突起於數群身著黑袍的年輕男子清晨對15個軍警哨發動攻擊,有107名「土匪」與五名軍警在衝突中喪命。這群黑衣男子當中,有些人還將伊斯蘭標語戴在身上。

泰南地區向來生活貧困,偶有伊斯蘭分離主義者的暴力事件發生,但官員堅稱,是地方幫派在幕後利用毒品控制青少年製造動亂。

不過塔信的一名安全顧問表示,分離主義份子也有可能涉及這些攻擊。陸軍中將拉塔納恰亞(KittiRatanachaya)接受電視訪問時表示,「分離主義運動與幫派毒販,以及走私犯共同策劃了這些事件。」(完)

--編譯陳宗琦;審校柯安琪


NO:160_9
Luke-Skywalker  於 2004/04/29 10:59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0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404/20040429095002.html
美國關切泰國南部暴力衝突

(法新社華盛頓二十八日電) 美國政府今天表示,關切泰國南部所發生歷來最嚴重的暴亂事件。這場回教分離分子與安全部隊之間的血腥突襲,已經造成一百一十二人喪生。

華府說,已經與泰國當局討論過暴亂的情況,並且準備提供泰國政府所提任何必要的援助。

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艾瑞里告訴媒體:「我們關切泰國南部的暴亂,我們已經透過駐泰國的大使館與泰國政府密切接觸,充分了解事情的現況。」

二十八日,動盪不安的泰國南部發生歷來最嚴重的暴力衝突。回教武裝分子對毗鄰馬來西亞三個省分的十處警察局及安全檢查站,約好在拂曉時分,同時發動攻擊。

泰國陸軍指揮官查西特說,參與攻擊者總共有一百零七人喪生,六人受傷,十七人被捕。政府方面則有兩名士兵和三名警員喪生,另有十五名安全部隊人員受傷。


NO:160_10
Luke-Skywalker  於 2004/04/29 11:13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0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404/20040429000503.html
美再警告其人民慎防菲律賓恐怖活動

(法新社華盛頓二十八日電) 美國已針對菲律賓境內的恐怖威脅再次向其國民發出警告,指菲國在五月十日總統大選前夕,可能會發生暴亂,特別是在南部的民答那峨島。

美國國務院已為目前針對菲國所採取的安全警戒更新資訊,以便將菲國選情及其最新情勢發展涵蓋在內,諸如一名美國商人元月間在馬尼拉被虜以及馬尼拉灣一個渡口二月間遭攻擊並造成一百多人喪生等事件。美方的警戒狀態將持續到五月底為止。

國務院發表聲明說:「美國人民在菲律賓所遭受的恐怖主義威脅依然嚴重,同時(美駐馬尼拉使館)現仍不斷接獲不知名恐怖團體此刻活動的報告。」

「有鑑於已經發生的許多安全相關事件、未來恐怖主義肆虐的可能性以及其他的暴力或犯罪活動,前往或居住在菲國的美國人民最好多加謹慎,並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識。」


NO:160_11
Luke-Skywalker  於 2004/04/29 13:43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0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4/200404280214.html
泰國總理否認泰南三省暴亂是宗教衝突

(中央社記者郭芳贄曼谷二十八日專電)泰國總理戴克辛否認今天早晨泰南三省爆發的動亂事件是宗教衝突。泰國軍警方面查出,不明暴力份子裡,是有回教徒和佛教徒,不過發生動亂是因泰國政府積極掃黑和肅毒的結果。

泰國總理戴克辛在接受記者訪問時說,今天早晨在南部北大年、耶拉和宋卡三省,十個警察局和邊防軍隊檢查哨,同時被不明暴力份子攻擊,是因為政府近日來積極掃黑和肅毒行動,造成不滿份子製造動亂。這證實泰國南部暴亂事件不是宗教的衝突,而是國家內部不靖事件。陸軍總司令莊樂詩說,這些不明暴力份子大部分都是十八到三十歲的青年,好似被麻醉或誘惑過,每人手上持刀不顧生死猖狂向前衝擊。他說,目前暴徒方面已經死亡九十三人,被俘八人。軍警方面死亡六人、受傷十八人。


NO:160_12
Luke-Skywalker  於 2004/04/30 13:34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0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4+112004043000092,00.html
2004.04.30 中國時報
美軍在伊敵人 前哈珊特務單位M-14
黃建育/本報系專用紐約時報廿九日報導


根據美國國防部一份情報資料,伊拉克哈珊政權去年春垮台之後,伊境內一些針對進駐美軍及盟軍而來的攻擊行動,大都是前政權特務組織所策畫及執行。此外,近月來在伊境北部法魯賈一帶爆發的游擊戰也是該單位發動。

國防部情報署提出的這份報告指出,在哈珊政府內以「M-14」為代號的這個「特別作業及反恐怖作戰部門」甚至在巴格達淪陷之前即籌畫完成反抗行動。


這些行動包括在路邊匿藏爆炸物、發動大規模汽車炸彈攻擊炸死美軍、伊拉克民眾及其他外國軍民,而在伊境製造相當程度混亂及恐懼。此外,發動自殺炸彈攻擊所穿用的綁滿炸藥背心,也是在美國侵伊戰爭開打之前即製造完成。

這份長七頁的「特別分析」是根據落入美軍手中一些「M-14 」高官所錄口供及查獲的一些文件寫成。以往,美方官員一直將這些反抗勢力形容成由外國戰士、回教聖戰成員、前伊拉克執政黨復興黨員及犯罪分子所組成烏合之眾。

不過,報告並未指出反抗勢力所獲支持的廣泛程度。此外,報告是否代表美國軍方對反抗勢力性質已有一致看法,或另有反對意見也不得而知。

據參閱過報告的官員指出,目前被美軍陸戰隊包圍在法魯賈的大約一千五百名到兩千名的死硬派反抗分子當中,有些是前政權精銳的「共和衛隊」隊員。而他們也都接受這些特務單位的戰術指導及訓示。報告所提評估也足以解釋,何以僅僅數千反抗分子卻能在一小撮前政權特務單位及資深軍官團專業領導下,對進駐的大批美軍構成挑戰。

今年三月廿六日完成的這份報告,起草目的只在答覆一個簡單卻相當辛辣的問題:美軍在伊境敵人究竟何方神聖?

去年春美軍節節進逼巴格達時,「M-14」啟動一項命名為「挑戰計劃」的作戰方案,將特務人員分散各主要城鎮協助領導當地的自衛及反抗行動,並策畫炸彈及其他形式攻擊作業,包括前一陣子的綁架外籍人士及刺殺行動。「M-14」甚至組成人數約十五至廿名的所謂「老虎團」志願軍,在接受炸藥及小型武器訓練之後執行包括自殺攻擊在內的各種襲擊。

「挑戰計畫」整個設計精髓在於不必仰賴中央指揮,因此,即使在哈珊垮台之後,各小區域細胞仍然能持續攻擊美軍及盟軍,甚至當地指揮官被俘或陣亡之後仍可持續作業。


NO:160_13
Luke-Skywalker  於 2004/05/01 11:55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0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405/20040501095002.html
回教激進分子策畫泰南攻擊 暴力恐將層出不窮

(法新社泰國北大年一日電) 由於愈來愈多證據顯示回教激進分子策畫本周泰國南部與馬來西亞交界附近也拉省,造成逾百人喪生的流血事件,泰國南部正準備面對更多暴力攻擊。

泰國內政部長波金表示:「我認為他們會回來,再度發動攻擊,好讓大眾了解他們有這個能力,他們現在也許正在調整策略。」

泰國政府宣稱上月二十八日強攻安全檢查哨的年輕人,是一群因吸毒瘋狂,受雇偷竊槍枝的偏激分子。不過被捕的激進分子否認這項說法,他們表示,他們是分離運動的成員。

被捕的激進分子馬納告訴民族日報:「我們所有人均是為阿拉而犧牲。」

警方告訴民族日報,馬納坦承協助訓練這次攻擊行動的成員。這次攻擊共造成一百零八名叛亂份子和五名安全部隊人員喪生。

宋卡省官員說,其中十八名叛亂份子的喪禮是依照回教烈士的方式舉行,他們不需要淨身,因為他們的身體已被他們的行動洗淨。

泰國總理戴克辛原宣稱攻擊暴徒僅是「土匪」,不過他昨天承認,這起攻擊背後首腦利用意識型態招攬成員。

他表示,問題的核心是該地區缺乏發展,創造就業機會和經濟發展計畫是解決這項危機的關鍵。


NO:160_14
Luke-Skywalker  於 2004/05/01 20:15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0

http://news.yam.com/afp/focus/news/200405/20040501142001.html
美軍凌虐伊囚犯招國際譴責 法魯賈撤軍蒙陰影

(法新社巴格達三十日電) 美國和英國士兵凌虐伊拉克囚犯的照片已招致國際譴責,而使美軍從伊拉克動亂城市法魯賈撤離的行動蒙上陰影。

美國士兵在巴格達附近阿布賈瑞布監獄虐待及羞辱伊拉克囚犯的照片,已在全球廣泛流傳。

美國總統布希在白宮告訴記者:「我對這些囚犯遭到如此對待同感深惡痛絕。」

這些由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電視新聞網播放的照片,顯示美國士兵站在赤裸的伊拉克囚犯旁。

一張照片顯示一名囚犯蒙著臉站在箱子上,雙手纏著電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說,美國士兵曾恐嚇這名囚犯,如果他離開箱子將會被電死。

照片顯示,美國士兵對著赤裸的囚犯大笑,並指指點點。一張照片顯示十名赤裸囚犯疊成人肉金字塔,其中有些囚犯被要求模擬做愛的動作。


NO:160_15
Luke-Skywalker  於 2004/05/01 20:32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0

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news/200405/78084.html
伊拉克囚犯遭美軍虐待照片曝光,白宮稱將嚴懲涉案士兵
路透社
2004-5-01 11:09

[路透華盛頓電]美國白宮周五譴責美軍虐待伊拉克囚犯的行徑「卑劣」,並呼籲懲戒涉案人士。此前,顯示上述虐行的照片在全球各地刊載播出。

在這些照片中,裸體的伊拉克男囚被堆疊成金字塔,或被擺出與彼此性交的姿勢,而美軍部隊則在一旁微笑、裝腔作勢、或豎起大拇指。

「我們絕不容許這種行為,軍方將對參與這些卑劣行徑的個人採取嚴厲行動,」白宮發言人麥格蘭(ScottMcClellan)說。

這些出現在電視與報紙上的照片,顯示美軍虐待AbuGhraib監獄的部分伊囚。

一名伊拉克男性的皮膚上被寫上英文字;而另一遭蒙頭的人則被美國人命令站在一個箱子上,手上纏著電線,並被告知如果他跌下箱子,就會遭電刑處死。

麥格蘭指出,布希(喬治布殊)總統「知道這件事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他並未透露布希曾看到了什麼畫面。

「這並不代表我們的立場,我想軍方已清楚表明將全力追究這些人的法律責任,」麥格蘭補充。

美軍目前在AbuGhraib監獄關押數千名囚犯,其中大部分人係因涉嫌攻擊由美國領導的部隊而入獄。(完)

--編譯施佩君;審校柯安琪


NO:160_16
Luke-Skywalker  於 2004/05/01 20:36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0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Moment/newfocus-index/0,3687,930501009+0+0+104439,00.html
CBS爆料 美軍凌虐伊囚逼供
潘勛/綜合華盛頓卅日外電報導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電視新聞網熱門新聞節目「六十分鐘Ⅱ」廿八日晚播出駐伊拉克美軍在伊國首都巴格達城外「阿布弗萊伯監獄」,為逼供而脅迫伊國囚犯做出猥褻動作以及有其他凌虐犯行的情事和照片後,已引起外界譁然。

對此,美軍高級官員今天表示,涉案的十七名士兵及七名軍官已遭停職或調職,而偵辦本案的美國陸軍軍事檢察官已建議視涉案情節輕重而個別予以懲處或送軍法審判。

駐伊美軍有人凌虐伊囚一事,最早是美國軍方在今年三月宣布,證物是阿布弗萊伯監獄內衛兵拍攝的照片。「六十分鐘Ⅱ」節目中播出的一張照片顯示,赤身露體的伊拉克囚犯被逼疊成人肉金字塔,有一囚身上還用英文寫了污辱字眼。第二張照片中,一名頭被蓋住的囚犯被迫站在箱子上,身上纏了電線,美國陸軍恐嚇該犯人如果跌出箱外,將被電死。其他的照片顯示,伊拉克男囚成群被迫擺姿勢,模擬與別的男囚交媾。節目中另報導,旁觀的美軍顯都同意虐囚。

「六十分鐘Ⅱ」節目表示,美國陸軍還握有別的相片,其中有張被羈押的犯人生殖器上纏了電線,另張顯示犬隻攻擊伊拉克犯人。節目報導說,軍方偵辦全案當中,有一犯行係根據伊囚指稱,一名受雇在監獄工作的通譯雞姦一位青少年男犯。

巴格達美軍司令部發言人奇密特准將表示,阿布弗萊伯監獄虐囚案的偵辦行動,始於元月,有位士兵挺身而出指控犯行。另一名美軍官員證實,負責該監獄獄政的准將卡萍絲基女士已遭調職,軍方並將予以書面申誡。除卡萍絲基以外,因本案遭偵辦的軍官另有六名。三月中美國軍方首度宣布,「第八百憲兵旅」六名服後備憲兵役的士兵遭控犯下本案,但當局透露的細節很少。

代表六名後備憲兵打軍法官司的律師邁爾斯表示,遭控的士兵事前獲軍方高階偵辦人員授意,要他們設法瓦解囚犯的意志,以便逼供;「全案牽涉到領導層的重大疏失;重點不在這六名年輕的被徵召士兵,而是在強迫他們不得不那麼做的情報界立場。」

奇密特准將表示,若涉案官士兵行止經軍法審判為非法,有違職業軍人以及人類道德價值,他不打算替他們找藉口脫罪。


NO:160_17
Luke-Skywalker  於 2004/05/01 23:03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0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5/200405010173.html
泰國情報單位證實回教祈禱團涉及泰南暴亂

(中央社記者郭芳贄曼谷一日專電)泰國情報單位證實,國際恐怖組織回教祈禱團成員涉及四月二十八日在泰國南部回教徒聚集的三省內攻擊警署和警哨事件,造成一百零七名暴徒和五名軍警人員喪命。

泰國國內安全行動司令部秘書長潘洛將軍 (GEN.PANLOP PINMANEE)指出,兩名士兵都在北大年省古老清真寺遭到M|16自動步槍射中喪命,證實暴徒都受到良好軍訓,暴徒在海外接受恐怖活動訓練和獲得海外提供武器。

英文的「曼谷郵報」報導指出,軍方情報方面證實,暴徒首領都曾自海外獲得武器供應和接受恐怖行動的訓練。尤其是一名斃命的首領,身穿汗衫前後都有回教祈禱團的標誌。

同時,警方已在南部成立調查小組,由副警政署長柯偉特 (KOWIT WATTANA)領導。他指出,暴徒對攻擊目標是有計畫有組織性,死者身上發現有阿拉伯文的宣傳分離主義傳單。警方也派出警員分別前往死者家中搜查證據,以找出幕後主謀者。一名死者家屬透露,這群回教青年生前在一墓地割草時告訴家人,若不幸喪命則就可埋葬在這塊墓地。他們離家時只透露是參加一項宗教儀式。


NO:160_18
Luke-Skywalker  於 2004/05/03 21:56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0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405/20040503180502.html
澳洲增派部隊前往伊拉克

(法新社雪梨三日電) 澳洲國防部長希爾今天說,澳洲已派遣一支由四十人組成的特種部隊訓練小組前往伊拉克,協助當地訓練新武裝部隊。
  
這個訓練小組將由一支十三人安全分遣隊及兩部輕型裝甲車支援保護,他們進駐伊拉克之後,將為目前駐紮伊境的約八百五十名澳洲部隊注入新血。在澳洲大選進入倒數計時之際,澳洲持續與其他三十三國聯合戍守伊拉克戰區的行動,正逐漸成為選舉的關鍵議題。澳洲總理霍華德先前指出,他將要求十月或十一月舉行大選。       

霍華德曾矢言將把伊拉克境內的澳洲部隊留到「完成使命」,或者|他上週說|留到安全情勢穩定。但他也承諾不會大規模增加部隊人力,但可能派出為數不多的特種人員。 

霍華德的主要政敵、反對黨領袖雷珊已向選民承諾,如果他領導的勞工黨如目前民意調查所預測的贏得政權,他將會從伊拉克撤回澳洲部隊。


NO:160_19
Luke-Skywalker  於 2004/05/03 22:07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0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405/20040503182002.html
泰國增派援軍到泰南 預防再度發生衝突

(法新社泰國北大年三日電) 泰國今天增派數百名援軍到南部回教地區,協助上週發生血腥衝突的泰南地區維持秩序,以免再次爆發另一波衝突;泰國總理戴克辛也表示將前往該地視察。

上月二十八日,該地發生史無前例的回教好戰份子攻擊事件,造成一百一十多人死亡;事件發生後幾天,耶拉省又爆發由不明份子發起的兩晝夜攻擊行動,造成一名警員受傷,使得該地區情勢雪上加霜。

由於擔心可能再次發生另一波攻擊事件,曾擔任東帝汶維和部隊的重武裝部隊,已搭乘火車前往北大年外的一處車站,準備與當地安全部隊會合。


NO:160_20
Luke-Skywalker  於 2004/05/04 16:42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0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405/20040504133507.html
布希下令五角大廈調查美軍虐囚內情

(法新社華盛頓三日電) 美國白宮一名高級幕僚三日表示,布希總統已下令五角大廈調查伊拉克美軍是否有任何「有計畫式虐囚」的跡象。

這名幕僚說:「布希總統想知道駐伊美軍是否還有規模更大,更有系統的虐囚行為。他很顯然想瞭解整個內幕。」

駐伊美軍虐囚照曝光、讓美國陷入全世界撻伐對象的危機之後,五角大廈已派美軍駐古巴關達那摩拘留營前主任米勒少將前往伊拉克從事調查。

布希對國防部長倫斯斐表示,他希望儘快拿到調查報告,好讓他明白美軍在伊拉克究竟做了什麼,以及事態的嚴重性。

即使美國媒體引用國防部的報告指稱,美軍虐囚是很普遍的現象,但美國高層仍堅稱這只是少數害群之馬的個人行為。

官員表示,美國在調查中會保障被指控者的人權,一旦罪行確鑿,犯下虐囚罪名的人將受到適當的懲罰。此外,美國也會深入瞭解其中狀況,以確定美軍沒有以有計畫性的方式虐待囚犯。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405/20040504140504.html
美軍派員調查駐伊美軍偵訊囚犯過程

(法新社華盛頓三日電) 美國五角大廈發言人狄瑞塔三日表示,美國陸軍一名高級將領正在調查伊拉克被虐囚犯在接受訊問過程中的真實情況。

這些囚犯是在美軍情報官員所掌控的阿布賈里布特別牢房受到虐待。狄瑞塔說,他不認為這些情報官員已遭到任何罪名指控。

狄瑞塔表示,他不清楚陸軍情報參謀會議副主席費伊少將是否已針對個別軍事情報官在牢房當中的行為展開調查。

狄瑞塔說:「費伊將軍調查的是軍事情報方面的程序,如果他發現過程裡有任何不妥當或錯誤的地方,我相信他會把問題浮現出來。」

費伊從四月二十三日起即展開調查。在此之前近兩個月,美軍情報官員在這次虐囚案中扮演何種角色,已委由另一位少將塔古巴進行調查。

狄瑞塔不願對塔古巴將軍的調查做出評論。


NO:160_21
Luke-Skywalker  於 2004/05/06 14:00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0

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news/200405/78718.html
布希要求國會追加250億美元用於伊拉克與阿富汗的軍費
路透社
2004-5-06 7:46

[路透華盛頓電]美國總統布希(喬治布殊)周三要求國會為伊拉克與阿富汗的軍費追加250億美元經費,打破自己在11月總統大選前不會要求更多經費的承諾。


白宮一直堅稱在明年之前不需要更多的經費,但是伊拉克暴力事件頻傳與來自國會中共和黨同僚的壓力,迫使布希改弦易轍。批評者曾指控白宮明知需要更多經費,卻不提出,以隱瞞戰爭的真正開銷。


布希在一份聲明中稱,「最近的情勢發展和我軍增加的需求顯示,有必要擬定應急措施。我們必須確保軍隊的經費與資源不會中斷。」


白宮預算主任博爾頓(JoshuaBolten)周三對共和黨國會議員做修正支出計劃的簡報時,提出需要250億美元的「應急儲備基金」作為布希2005年年度預算計劃的一部份。加上之前的兩筆款項,布希所要求的伊拉克與阿富汗經費將高達1,600億美元。


在此前一天,美國國防部在部隊傷亡日益增加的情況下,宣佈放棄減少伊拉克駐軍的計劃,並保持約13.8萬的部隊人數至少到2005年底。(完)


--編譯鄒衡天;審校柯安琪


NO:160_22
Luke-Skywalker  於 2004/05/07 10:16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0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4+112004050700082,00.html
2004.05.07 中國時報
介紹新「獄」象 美軍公關適得其反
鍾玉玨/綜合報導

美軍傳出虐待伊拉克囚犯的醜聞後,引起國內外非議,為了降低衝擊,臨危受命負責整治伊首都巴格達近郊阿布格萊伯監獄(前譯阿布佛萊伯)的軍官米勒少將,五日邀請美、英、阿拉伯國家記者團前往參觀,不過公關活動的效果卻適得其反。

根據英國《泰晤士報》受邀記者的描述,囚犯原本一副無精打采、繼而好奇不已、最後群起騷動,奮力奔向圍欄向記者哭訴陳情,有人高舉雙臂做雙手被銬的模樣,有人揮舞拐杖,有人尖叫自己被關的時間。場景一片混亂。


聯軍禁止記者採訪或拍照囚犯,不過警衛無力阻止囚犯此起彼落的哭喊、吼叫,「放我們回家」、「悲劇到此為止 」、「小孩還等著我們」、「這就是美國承諾的民主或自由嗎?」。一位男士揮舞著義肢,不平地高喊:「我腿都沒了,還能為非作歹嗎?為什麼會淪為重犯?」警衛不斷對記者重複:「不准拍照,不准和獄囚談話。」然後匆忙把記者趕回巴士上。

邀請記者參觀阿布格萊伯監獄意在向外界說明,經米勒少將整治後,該監獄已有一番「新氣象」。原本在古巴關塔那摩灣監獄擔任典獄官的米勒帶領記者們參觀監獄簡陋的醫療設施,尚未完工的新牢房,預計兩周內將囚犯移至此地。新牢房環境稍有改善,不但有電扇也多了硬布搭起的帳篷與淋浴間。

接下來記者來到編號一A的牢房。這正是美軍被拍到凌辱裸身囚犯的現場,目前牢房住了五位女性以及需要高度戒護的囚犯。一如第一站,囚犯看到記者,立刻緊抓機會表達不滿。「我們是弱女子」、「讓我們接受司法審判,為什麼把我們關在這裡,我發誓自己什麼也沒錯,但我已被關了五個月。」

第五○四軍事情報旅指揮官潘恩上校說,自他今年稍早上任負責盤問囚犯以來,絕無任何囚犯被不人道待遇的事情。但被問及在他之前是否有人曾不人道對待囚犯,他僅說:「對此,我不願置評。」

米勒口風則沒那麼緊。他對於最近發生的事件致歉:「我代表我國與美軍為一小部份人在此為非作歹的行為致歉。」

他說,目前所有囚犯的待遇都照日內瓦公約的規定而行,他並制定了若干措施,確保虐囚事件不再重演。這些措施包括邀請國際紅十字會派員常駐、減少囚犯人數與服刑時間、修正盤詰囚犯的方式。


NO:160_23
Luke-Skywalker  於 2004/05/09 22:53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0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5/200405090198.html
車臣發生恐怖爆炸總統卡狄羅夫送醫不治死亡

(中央社記者張弘光莫斯科九日專電)車臣共和國當地時間今天上午十時四十五分,在首府格羅茲尼市迪那摩體育場舉行慶祝二次大戰勝利日閱兵儀式時,發生恐怖爆炸,十四人死亡,三十八人受傷,總統卡狄羅夫與俄國駐車臣最高階將領都在爆炸案中遇害。

卡狄羅夫在爆炸中受重傷送醫急救途中不治死亡。高加索聯合指揮部司令巴拉諾夫亦在爆炸案中遇害身亡。重傷者包括車臣國務委員會主席伊薩耶夫與車臣內務部部長、卡狄羅夫總統的兒子阿爾卡諾夫等人。

據俄國塔斯社報導,發生爆炸的迪那摩體育場當時正在舉行勝利日慶祝活動。爆炸裝置被安放在離體育場主席臺不遠的觀眾看臺上。當時,車臣共和國總統卡狄羅夫等官員正在主席臺上檢閱閱兵式。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紅場上午也舉行閱兵儀式,全市實施交通管制,原本中午交通可恢復正常,但是直到莫斯科時間下午全市仍在交通管制。路上警察突然增多,很多人群集場所勝利公園與高爾基公園都出現龐大警力,很多人參加上午的集會後,走回家裡才知道車臣發生恐怖爆炸。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5/200405090205.html
車臣恐怖爆炸案 炸彈疑藏水泥柱

(中央社記者張弘光莫斯科九日專電)俄羅斯此間媒體引用有關人士的說法指出,車臣恐怖份子將炸彈藏在水泥柱內引爆。所以儘管閱兵慶祝儀式前十五分鐘警方透過警犬全面檢查現場仍徒勞無功,目前有關單位已經逮捕五名涉嫌人。

據有關人士透露,根據現場研判此起恐怖爆炸有兩種可能性,一為身上藏炸藥的自殺恐怖份子。但是依照今天嚴密檢查的情況,此一可能已經被排除。

第二種是將炸彈藏在水泥柱子內,而被搖控引爆,由於現場迪那摩體育館最近剛維修完畢,今天慶祝會是體育館整修後舉辦的第一次活動。據了解,所有被逮捕的嫌疑犯都是有關工程人員。對於傷亡情況,車臣恐怖份子的網站宣佈傷亡人數是俄羅斯政府宣佈的兩倍。在五月四日俄羅斯「商人報」引述卡狄羅夫總統談話指出,由於最近車臣政府圍剿恐怖份子有所斬獲,卡狄羅夫還說在五月七日將送蒲亭總統一項重大就職禮物|逮捕前車臣總統馬斯哈托夫。但禮物沒送成,卡狄羅夫自己卻遭恐怖爆炸攻擊身亡。


NO:160_24
秋瑩拭水  於 2004/05/10 06:48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0

關於車臣體育場爆炸事件的外電報導...

http://news.bbc.co.uk/2/hi/europe/3697715.stm#map

Chechen president killed by bomb

The pro-Moscow President of Chechnya, Akhmad Kadyrov, has been killed in a bomb attack in the capital, Grozny.

Reports of the total number killed in the blast at the citys Dynamo stadium vary between six and more than 30.

Russian President Vladimir Putin said Mr Kadyrov was a true hero and vowed revenge for the attack thought to have been carried out by Chechen rebels.

Mr Kadyrovs death is being seen as a huge blow to Moscows attempts to restore order in the troubled republic.

Chechen rebels have been fighting for independence from Russia for more than a decade.

Security forces throughout Chechnya have been placed on high alert and Russias Itar-Tass news agency has reported that five people have already been detained on suspicion of involvement with the attack, according to interior ministry officials.

Kadyrov was hit in the head, shoulders and legs , said by Blast witness.

Mr Kadyrovs assassination has drawn broad international condemnation.

A White House spokesman said Washington resolutely rejected all acts of terrorism, while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described the blast as a heinous attack.

VIPs targeted

Mr Kadyrov was fatally wounded when a device exploded at 1035 (0635 GMT) during a ceremony marking victory in World War II.

A spokesman for Russias emergency situations ministry said the bomb had gone off in a VIP seating area of the packed Dynamo stadium.

There is uncertainty over the fate of the commander of Russian troops in Chechnya, Gen Valery Baranov, who was also in the stadium at the time.

Officials have denied reports that he was killed by the blast and said he was fighting for his life in hospital.

Panic-stricken

Russian television showed chaotic scenes as panic-stricken spectators ran from the scene and brown smoke rose from the debris of the stand.

One man was seen carrying an injured child to safety, while bursts of gunfire rang out.

The emergency ministry spokesman said a second device had been found following the evacuation of the stadium.

Chechen interior ministry officials quoted by the AFP news agency said at least 32 people had been killed and 46 injured.

Mr Putin, speaking at the end of the Victory Day parade in Moscow, said: There can be no doubt that retribution is inevitable for those whom we are fighting today. It will be unavoidable for terrorists.

He said Mr Kadyrovs work had proven there was a difference between bandits, terrorists and the Chechen people.

He has appointed Chechnyas Prime Minister Sergei Abramov as acting president.

Russia has been fighting separatists in Chechnya since the republic first tried to break away in the 1990s.

Moscow has reimposed its rule in Grozny, but rebel attacks have continued, both in Chechnya and elsewhere in Russia.

People fled from the scene in terror

☆CHECHNYA
http://newsimg.bbc.co.uk/media/images/40133000/gif/_40133109_chechnya_grozny_map416.gif

☆AKHMAD KADYROV (1951~2004)
http://newsimg.bbc.co.uk/media/images/40132000/jpg/_40132291_kadyrov-before-ap203.jpg
*Born in Kazakhstan in 1951
*Studied Islam and became Chechnyas mufti in 1995
*Sacked as mufti in 1999 after falling out with separatist leader Aslan Maskhadov
*Appointed as head of pro-Moscow administration by President Putin


NO:160_25
Luke-Skywalker  於 2004/05/11 23:35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0

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news/200405/79338.html
西班牙國防大臣突訪駐伊部隊,稱軍隊可能比預期還快返鄉
路透社
2004-5-10 12:18

[路透馬德里電]據西班牙媒體周日引述國防大臣博諾(Jose Bono)的話說,西班牙軍隊可望比預期更快從伊拉克返鄉。


西班牙國營電台引述博諾在突然造訪駐伊拉克西軍時的話說,還留在伊拉克的約1,000名西班牙部隊正在加快撤離,可望於5月27日前返家。


該電台報導說,部分駐紮在中南部伊拉克迪瓦尼亞(Diwaniya)的西班牙軍隊已經開始經陸路前往科威特,然後返回西班牙。


西班牙首相薩帕特羅曾說,所有西班牙軍隊都預期在5月27日前離開伊拉克。


但國防部一份關於博諾訪問伊拉克的聲明說,西班牙部隊「正準備立即返家,約在5月27日到。」


目前尚未能立即聯絡到西班牙國防部發言人,以對此發表評論。(完)


--編譯柯安琪;審校陳宗琦


NO:160_26
Luke-Skywalker  於 2004/05/12 16:58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0

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news/200405/79640.html
被斬首男子死亡前表明身分,美軍稱畫面播出前已尋獲其屍體
路透社
2004-5-12 7:51


[路透杜拜電]一個伊斯蘭網站周二說,蓋達組織(AlQaeda)在伊拉克的領袖將一名美國公民斬首,並誓言會有更多的殺戮,以報復美國士兵「極惡劣地貶低」伊拉克囚犯。


該網站播出的模糊畫面中,一名身穿橘色罩衫的男子雙手被綁,坐在一個房間內,身後站著五名蒙面男子。


該名橘衣男子說:「我叫尼克柏格(NickBerg),我父親的名字叫麥可,…我有一個兄弟、妹妹,他們叫作大衛和莎拉。」這名男子還補充說他來自費城。


   在他身後的其中一名男子宣讀了聲明後,這群男子隨即將這名26歲的美國人推倒在地,高喊「上帝最偉大」,而其中一人在俘虜的慘叫聲中,以一把大刀將其頭顱鋸下,並高舉起來。


這場儀式般的死刑與美國記者丹尼爾帕爾(DanielPearl)在巴基斯坦遭伊斯蘭激進分子斬首的畫面相類似,而柏格身上所穿的橘色服裝則是讓人聯想到那些被美國軍隊拘留在古巴關達納莫灣的蓋達分子所穿囚衣。


該網站說,對尼克柏格執行斬首的是賓拉登的頭號助手扎卡維(AbuMusabal-Zarqawi)。在畫面中播出的聲明有扎卡維的簽名,上面的日期為5月11日。


在這段畫面播出之前,上週末在巴格達發現的一具屍體在周一經指認為尼克柏格。


一名不願具名的美國官員說:「柏格的屍體被發現時雙手被反綁,頭顱被砍下。屍體是一名巡邏的美軍在路邊發現的。」


白宮發言人麥格蘭(ScottMcClellan)告訴記者,「這讓我們看到自由的敵人本質為何。他們不在乎無辜男女與小孩的生命。我們會追究責任,把他們繩之以法。」(完)


--編譯李婷儀;審校柯安琪


NO:160_27
Luke-Skywalker  於 2004/05/13 09:25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0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5/200405130014.html
布希譴責伊拉克恐怖份子砍頭殘忍暴行

(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十二日專電)美國總統布希今天譴責伊拉克恐怖份子對參與伊拉克重建的美國平民柏格的砍頭暴行。布希說,柏格在伊拉克是幫助伊拉克人民重建他們的國家,他們沒有任何理由對他進行如此殘酷的暴行。

布希說,「恐怖份子的這種行為正好提醒我們他們邪惡的本質,他們企圖動搖我們的意志,企圖動搖我們的信心,但這也剛好證明該地區多麼需要自由與和平。」

布希並對柏格的家屬及親朋表示哀悼慰問。

柏格被斬首的畫面十一日被公佈在一個伊斯蘭網站上,美國各大媒體紛紛轉載報導。美國在伊拉克的官員已經開始對柏格遭綁架並被處死的事件進行調查。在錄影帶中,綁架者說,處死柏格是對美軍虐待伊拉克戰俘的報復,但是白宮發言人麥克雷蘭不認為這兩件事情彼此間有關聯。麥克雷蘭表示,恐怖份子是在尋找任何可能藉口來為其殘暴行為作辯護。


NO:160_28
Luke-Skywalker  於 2004/05/14 16:02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0

http://udn.com/NEWS/WORLD/WOR3/2021653.shtml

美女兵性交 強迫伊囚看

編譯毛佩琦/綜合報導


美國國防部13日在一場秘密會議中,播放尚未流出的虐囚照片和錄影帶給國會議員看,稍後一名官員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NBC)專訪時表示,惡名昭彰的虐囚女兵英格蘭不只把囚犯當狗牽而已,甚至在囚犯面前與同僚性交,強迫他們觀賞,並把過程製成性愛錄影帶。

根據看過最新虐囚證物官員的說法,英格蘭在一卷錄影帶中,當著伊拉克囚犯面前,與數名美國士兵大做愛做的事,錄影帶中看來每個人似乎隨時都是光溜溜的,根本不穿衣服。

參議員科拉曼說:「最新證物令人作嘔,我沒想到美國士兵會做那樣的事」。

英格蘭是這波虐囚事件中最受注目的人物,西維吉尼亞軍校畢業的她,曾用繩子綁在一個裸體囚犯脖子上,把他當狗牽在地上爬。她在另一張照片中,手做手槍狀,作勢射擊一個裸體囚犯的生殖器,臉上露出得意的微笑。

英格蘭日前接受訪問時表示,一切都是上級長官的指示,她從來不想在任何照片中出現,外界質疑她為什麼在照片中都帶著笑容,她表示不是自願,但不願透露上級長官的身分,現在性愛錄影帶曝光,她恐怕很難再以非自願的藉口脫罪。如果罪名成立,她將受申誡、罰俸、監禁,不光榮勒令退伍,最高還可判15年的徒刑。

【編譯洪伯昌/法新社阿布葛拉布十三日電】

美國國防部長倫斯斐13日旋風式造訪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深入傳出美軍虐囚的阿布葛拉布監獄視察,他在接待中心受到美軍官兵夾道熱烈歡迎,一進牢房區卻是噓聲四起、叫罵聲不斷,有人朝著他比出拇指朝下的手勢,還有人拿出殘破的伊拉克國旗揮舞。倫斯斐稍早在精神演說時表示,「別讓任何人說美國是全球的亂源,因為美國不是」。

【2004/05/14 聯合晚報】


NO:160_29
Luke-Skywalker  於 2004/05/17 09:30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0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405/20040517000503.html
虐囚案女兵:美軍拍攝囚犯受虐照片是為取樂

(法新社華盛頓十六日電) 美國女兵英格蘭因在阿布賈里布監獄苛待伊拉克囚犯而遭調查,紐約時報今天報導,她已告訴調查員,部分囚犯自慰和裸體疊成人堆的照片是拍來取樂。報導並披露她報告的虐囚細節。

紐約時報引用一等兵英格蘭的話說:「我們覺得這看來好玩,所以就拍照。」

根據這份報導,英格蘭五日的供詞描述虐囚行為在阿布賈里布是例行公事,有時很有趣,但在她想來幾乎從未超越界限。

根據報紙獲得的一份英格蘭供詞複本,她說明自己如何用皮帶綁著一個囚犯的脖子,再強迫他和其他人在室內走廊跑和爬「約四到六小時」;一個士兵如何經常用美式足球砸頭上套了罩子的囚犯「嚇他們」;一個士兵如何踢囚犯並讓傷口開花,然後「如果傷勢不太嚴重,會親自幫他們縫起來」。

根據這份記載,英格蘭被問到是否曾虐待囚犯的肉體時,她說:「是的,我踩在他們其中一些人身上,推或拉他們,但沒有太過份。」


NO:160_30
Luke-Skywalker  於 2004/05/18 11:57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0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5/200405180055.html
美國宣布抽調三千六百名駐韓美軍至伊拉克

(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十七日專電)美國國防部今天宣佈,為因應全球新戰略佈局,美國已決定將把駐防於南韓的第二步兵師第二旅的約三千六百名部隊移防伊拉克。五角大廈說,日本及南韓當局已接獲美國的知會,並同意美國這項決定。

五角大廈說,這項調動將於今年夏天中期完成,屆時美軍駐韓總人數減為三萬四千人。

五角大廈指出,這項移防不會造成傷害,因為美軍在提升指管通情能力,及加強空軍力量後,朝鮮半島的戰力較以前更為堅強。

國防部次長勞倫斯表示,正在進行的全球佈局檢討將使美軍在亞洲及南韓的地位更為強化並更富彈性,未來美國空軍及海軍在必要時,都可機動性地快速派赴亞太地區各點。

這支部隊將在伊拉克駐防一年。勞倫斯警告北韓,勿視美軍撤出三千六百名部隊為入侵南韓的機會,美軍在整個地區快速補強的能力不容挑戰。


NO:160_31
Luke-Skywalker  於 2004/05/20 12:02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0

http://udn.com/NEWS/WORLD/WOR3/2032015.shtml
「善意」的帝國 羞辱的占領

編譯董更生/綜合報導

「新聞周刊」專欄作家艾略特發表專文說,美軍凌虐伊拉克人犯和伊拉克法魯雅市的戰鬥顯示,新帝國主義(neo-imperialism)是死路一條。

文中指出,新帝國主義過去幾年在美國蔚為時尚,認為破敗的國家可由外力改革,彷彿美國可以重拾歐洲強權留下的殖民廢墟。新帝國主義的夢想十分理想化,他們想像占領伊拉克後,現代國家可以逐漸成形,直到中東民主生根。

伊拉克還沒民主化,如果這種理想能落實,可能和新帝國主義無關,而是伊拉克民族主義在反對占領下抬頭所致。反對占領正是國際聯盟在一九二○和三○年代的政策。

英國華威克大學的道奇最近出了一本書《創建伊拉克》,書中指出,今天的美軍正在重蹈英國八十年前的覆轍。他們不斷改變自治規則,不斷遴選中意的伊拉克人。占領的羞辱超過帝國主義強權可能具備的善意(帝國主義永遠堅持他們立意良善)。

帝國主義已埋下必定失敗的種子。重建一個國家的藍圖是在學術殿堂和權力走廊設計,但執行者卻是遠離家園、無聊、有時沒受什麼教育又害怕的年輕士兵。即使你是理想崇高的帝國主義者,不管在肯亞的小村莊,阿爾及爾舊城區卡斯巴,或巴格達監獄,年紀輕輕的士兵都可能闖禍。

美國不請自來,進占別人的國土,打得翻天覆地,還要別人感謝他們,這不管是在國際聯盟時代或在當下,都是天方夜譚。

【2004/05/20 聯合報】


NO:160_32
Luke-Skywalker  於 2004/05/24 15:43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0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405/20040524063503.html
國際維和部隊巡邏車在喀布爾遇襲兩三人受傷

(法新社喀布爾電)派駐阿富汗的國際安全協助部隊女發言人雷巴吉少校表示,國際安全協助部隊的巡邏車隊今天在首都喀布爾附近遭火箭榴彈攻擊,造成兩三名維和人員受傷。雷巴吉說:「我們獲悉共發射三枚火箭,很像是火箭榴彈,我們知悉有一部國際安全協助部隊車輛被擊中。」

據悉,國際安全協助部隊的巡邏車隊係於準備返回基地途中,在喀布爾以東的賈拉拉巴德公路上遇襲。

雷巴吉表示,初步報告指出,有兩到三名維和人員受傷。受傷人員的國籍尚未披露。

不願具名的阿富汗警官表示,遭擊中車輛隸屬挪威的國際安全協助部隊特遣隊,該車輛遭火箭榴彈和輕武器擊中,有三人受傷,其中一人傷勢嚴重。


NO:160_33
Luke-Skywalker  於 2004/05/25 11:19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0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5/200405250008.html
傳駐伊拉克聯軍挖掘並走私伊拉克歷史文物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二十四日專電)據伊拉克「晨報」今天報導,美軍主導的聯軍涉嫌盜竊伊拉克各地博物館文物,並在伊拉克境內四處挖掘古物,隨後利用調返回國時機以軍車走私出境。

自去年四月美國主導的聯軍攻佔伊拉克之後,即不斷傳聞各地博物館遭到外力闖入搬運的劫掠事件,包括珍藏歷史古物的首都巴格達國家博物館也遭到疑有組織的劫匪劫掠和破壞。

據伊朗官方電台轉述「晨報」報導說,伊拉克南部毗鄰科威特的茲賈爾省海關警察,最近在一輛義大利軍車內發現了正準備走私到境外的伊拉克歷史文物。報導又引述未透露身份的目擊者的話說:駐伊拉克南部的英國軍隊,目前大約在七百多個古跡地區,包括著名的美索布達米亞古文明地,正在挖掘伊拉克的歷史文物。


NO:160_34
Luke-Skywalker  於 2004/05/26 16:30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0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5/200405260086.html
日逮捕四名疑與蓋達恐怖組織有關的外籍嫌犯

(中央社記者黃菁菁東京二十六日專電)德國警方於去年十二月逮捕一名住在日本又非法入境德國的蓋達恐怖組織幹部。日本警方巡線搜查該嫌犯在新潟居留時的往來對象,並於今天逮捕四名可能涉及恐怖組織並非法入境日本的外國人。

蓋達恐怖組織幹部一名三十三歲嫌犯於去年九月離開日本,十二月欲非法入境德國時被德國警方逮捕。這名阿拉伯系的法國人從2002年起持偽造護照四次非法入境日本,並辦有外國人登錄證(身份證),在日本潛伏多時,並經營中古車買賣生意。

日本警方今天根據他的手機通話記錄等線索,搜查他過去的住處與工作地點,清查與此嫌犯有關的可疑份子,隨即逮捕四名住在東京新宿、埼玉縣、群馬縣等地的外籍嫌犯。這四名嫌犯涉及非法入境、偽造文書等罪名,其中一名伊拉克人還涉嫌為蓋達恐怖組織調度資金,日本警方目前仍進一步調查當中。


NO:160_35
Luke-Skywalker  於 2004/05/27 21:19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0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405/20040527183506.html
巴基斯坦懷疑蓋達組織涉及兩項汽車炸彈攻擊

(法新社喀拉蚩二十七日電) 巴基斯坦當局今天說,他們懷疑一個回教民兵組織可能是兩件汽車炸彈攻擊案的主謀,這個組織也可能接受蓋達組織的資助。發生在昨天下午的炸彈攻擊造成一名警察喪生,三十二人受傷。

兩次爆炸發生的時間相隔不到半小時,遭到攻擊的目標是巴基斯坦美國文化中心與一百公尺外的美國總領事官邸。

巴基斯坦新聞部長拉希德說,歐薩瑪.賓拉登的蓋達組織可能涉及此一攻擊事件。

這是去年二月一名武裝男子掃射喀拉蚩美國領事館,造成三名警察死亡之後,第一起反西方恐怖攻擊,也是二○○二年一連串針對西方及基督教目標的死亡恐怖攻擊之後,最嚴重的一起事件。


NO:160_36
Luke-Skywalker  於 2004/05/30 20:14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0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405/20040530183502.html
四名美國軍人在阿富汗陣亡

(法新社喀布爾二十九日電) 美國軍方今天表示,四名美國士兵在阿富汗東南部執行任務時陣亡。美國中央指揮部發表聲明說: 「四名被指派參與阿富汗聯合特別行動的士兵,今天在阿富汗南部地區的行動中喪生。」

這四名士兵是在距阿富汗首都喀布爾西南方三百五十公里的札布爾省遇襲喪生。

聲明說: 「家屬指認屍體後,才會公佈死亡士兵的姓名。」

目前並未有進一步的細節公佈,但這次的士兵死亡事件,是三月初「山雨」行動展開後,傷亡最慘重的一次。

自二00一年美國對阿富汗發動攻擊,使塔利班政權垮台以來,連同今天的死亡事件,已有一百二十七名聯軍士兵、陸戰隊員、空軍及情報員在阿富汗喪生,但其中大部分都不是在戰鬥中陣亡。

塔利班政權覆亡兩年多以來,因游擊隊持續對美軍、阿富汗軍隊及救援工作人員發動攻擊,阿富汗南部可說無一日平靜。


NO:160_37
Luke-Skywalker  於 2004/05/31 10:52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0

http://udn.com/NEWS/WORLD/WOR6/2049865.shtml
球星沙場報國 疑遭友軍誤中身亡

紐約時報華盛頓二十九日訊

陸軍當局29日表示,放棄職業美式足球聯盟(NFL)球星大好前途而從軍的蒂爾曼(Patrick Tillman,見右圖,路透檔案照)下士,上個月可能因率領部屬從事戰鬥時,遭友軍砲火擊中而在阿富汗喪生。

27歲的蒂爾曼原是NFL亞利桑納紅雀隊球星,他為了響應反恐戰爭號召,放棄豐厚的三年360萬元合約,棄球從軍,投效陸軍精銳的遊騎兵特種部隊 (Army Rangers) ,前往阿富汗報效國家。陸軍在聲明中指出,早先的報導指蒂爾曼4月22日在阿富汗遭敵軍擊中陣亡。但實際上,他可能是在保護戰友時遭己方砲火誤中而喪生。軍方的調查沒有發現這一事件的明確失誤的具體原因。

陸軍特種作戰指揮部司令肯辛格中將在北卡羅來納州布萊格堡 (Fort Bragg)的簡短記者會上,宣讀總結調查報告的聲明。他說,蒂爾曼喪生的原因,無損於他的英勇和為國犧牲的精神。他「不顧自身安危」,勇敢面對敵人砲火。

指揮部指出,蒂爾曼所屬的遊騎兵步兵排當時在阿富汗東南部的柯斯特 (Khost)附近遭到10至12名敵人伏擊,對方使用小型武器和迫擊砲開火,攻勢猛烈。蒂爾曼離開他的戰鬥車輛,進入陣地,壓制敵方砲火,支援戰友。

蒂爾曼是反恐戰爭中最受注目的美軍戰士,他最初在伊拉克服役,然後調往阿富汗從事反恐戰鬥。軍方在蒂爾曼死後把他由普通列兵追升為下士,並追贈他紫心勛章(Purple Heart)及銀星 (Silver Star)英勇獎章。

【2004/05/30 世界日報】


NO:160_39
Luke-Skywalker  於 2004/06/03 15:13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0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406/20040603140502.html
美參議院批准巨額經費 支援伊阿軍事行動

(法新社華盛頓二日電) 美國參議院今天無異議批准二百五十億美元緊急經費,支援美軍在伊拉克與阿富汗的軍事行動。

美國總統布希要求額外經費,支付在伊拉克與阿富汗軍事行動的支出。美國在這兩個國家對抗反抗人士,軍事支出不斷升高。

參議院撥款委員會共和黨主席史蒂文斯說:「這項撥款是個清楚且毫不模糊的信號,也就是當我們將美軍派出去,讓他們身處險境的時候,他們將擁有國會清楚且堅定的支持」。

這項撥款法案以九十五票贊成,零票反對獲得通過。

參議院本週將辯論二○○五會計年度的三千九百二十一億美元國防預算法案,這筆緊急經費被列在預算法案的第一個優先撥款項目。

史蒂文斯說,這筆緊急經費急迫需要,特別是在伊拉克,美軍在當地軍事行動每個月支出將近五十億美元。


NO:160_40
Luke-Skywalker  於 2004/06/04 15:22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10

http://news.yam.com/cna/china/news/200406/200406040132.html
中國要求伊拉克新決議案結束軍事佔領訊息

(中央社台北四日電)聯合國安理會舉行會議,繼續討論伊拉克新決議案﹐並聽取新就任的伊拉克臨時政府外長茲巴里對決議草案的意見。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王光亞發言強調,新決議案應發出結束對伊軍事佔領的信號。

中新社報導,王光亞說,安理會通過新決議對伊拉克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新決議應明確發出兩個信號﹕一是結束對伊拉克軍事佔領﹐所有主權均歸還給伊拉克人民﹐伊拉克臨時政府將於六月三十日後行使政治、經濟、安全、司法、外交等各領域的全部權力。二是多國部隊駐留及職責必須切實尊重伊方意見﹐有關重大軍事行動必須事先與伊拉克臨時政府協商並徵得其同意﹐以體現臨時政府擁有全部主權。此外﹐多國部隊的任期應與伊政治進程相銜接。


回論壇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TWforum.pl?board_id=6&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