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大何 於 2004/04/14 06:00 | |
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idf經國號成軍已有十年多了 很多人對其掛載的天劍二型飛彈 相當引以為傲 說其為主動導引之空對空飛彈 據射後不理之能力 個人以為期真有射後不理之 能力 只是會脫鎖 盲目飛行 當發射藥燒淨後便墜海 擊中目標 其最當大之目標 為台灣海峽 且命中率百分之百 為何要說他是謊言呢 根據日本J-WING之資料 其仍然為雷達半主動導引 發射 後仍需以母機持續以雷達照射 追蹤反射回來之雷達波供其導引 機首在命中前 仍需對準敵機 且射程與美國之AIM7F相當 根本不到80公里 甚至40公里後動 能即消失 此時敵機來個大G閃避 飛彈便可能墜海 我個人認為此點可信度很高 以下是個人的論述 歡迎各位同好 提出反證 第一 日本人的情蒐能力相當強 不管是政治 軍事 經濟 產業 文化 日本人 皆無孔不入 可是這點也是常被大家忽略的 第二經國號之雷達為金龍53型 也就是美國AN/APG67之改良型 原本設計 要裝在F20虎鯊上的 其搜索能力為80NM 能追蹤10個目標並攻擊其中一個 並不具備同時攻擊兩個目標之能力 此雷達在發展當時 並無AIM120飛彈 所以並無資料鍊供能 更別提能發射AIM120了 甚至我國購買之F16也不具 備導控AIM120之能力 而是買了AIM120後 才修改F16使其具有導控AIM120 之能力 第三我國研發天劍二型時 也是美國研發AIM120之時 老美怎麼可能把當時 最新科技洩漏給台灣 台灣從不曾研發過 中程空對空飛彈 怎可能一蹴即 成就做出雷達主動導引空對空飛彈 半主動雷達導引 尋標頭只有接收器 需不斷接收母機所發射至敵機再反 射回來之雷達波 否則就會親吻台灣海峽 主動雷達導引 尋標器內還有小型雷達 可自行發射雷達波 再接收從敵機 反射回來之雷達波 修正飛行方向 撲向敵機 因為中程空對空飛彈直徑很 小 約20公分 要製造出這麼小的主動雷達 其技術能力相當高 再者飛彈並 無發電機 只能靠電池 雖然工作時間可能只有十幾秒 功率不可能太大 所以在長距離發射時也不可能 射出後 即打開主動雷達 至少仍需母機 持續照射一段時間 有人說中途資料鍊導引 其實若無母機雷達照射取得 更新的敵機方位 距離 速度等資料 拿什麼資料傳給所發射的飛彈 其實我們很多人都把主動雷達導引給神話了 其實兩種飛彈都需依靠母機 照射 只是主動雷達導引 在最後會打開雷達尋標 其最終所造成的結果是 命中率大幅提昇 且是硬殺 即直接撞上敵機 用動能及裝藥爆破敵機 差別 在於最終階段 由於主動雷達依靠自身不斷修正飛行方向 且飛行過載甚至 能達30個G 目前載人的飛行器 很難逃脫 即使敵機發現 直接拉彈射椅會 比放干擾絲的生存率會高一點 逃得了的大概只有UFO了 如果裡面有未知智 慧生物的話 大概也被瞬間G力給弄回老家了 至於半主動導引有時候比熱導引 飛彈更對自己危險 因為靠母機發射至敵機再反射回來之雷達波 其方位角的解 析度不是很高 為了提高殺傷率 多半會採取近炸引信 原理是反射之雷達波對 飛彈來說因距離越近 能量會越高 當一直增大的訊號 瞬間變小時 表示已錯過目 標 瞬間引爆 靠震波與破片殺傷敵機 美國對AIM7的改良 除了電子固態化增加運 算次數 對後期型再加無線電指令及紅外線三重導引以提高命中率 因為母機需將 機首雷達指向目標 暫且不討論容許的角度 除了12點鐘方向離去目標外 都會造成 敵我間距離拉近 若敵機也發現你 可能互射飛彈 為了閃避 自身飛彈將脫鎖無效 若為求命中 可能也賠上老命 即使雙方都未命中 距離也已拉近 開始狗咬狗了 好像變成空戰論壇了 回題是岸 基本上個人認為我國對主動雷達尋標頭及資料鍊 之研究製造之能力 深感懷疑 之前報載 我國天弓飛彈之尋標頭因美國供應商關廠 導致斷料 更何況天弓飛彈尚屬半主動雷達導引 連直徑大的地對空飛彈半主動尋 標器都無能力自行製造 更何況更精密的空對空主動導引呢 第四 我國在購買60架幻象機時也購買了960枚MICA飛彈 以RDY雷達能導引主動 導引飛彈 這點毋庸置疑 但是買太多了 幻象的妥善率真有這麼好嗎 即使飛機 飛得起來 雷達妥善率又有多高呢 再者RDY雷達的暖機時間長 即使充當第一攔截 機 當起飛衝向指定地點及高度時 其雷達可能都還未能幅射 拿什麼導引飛彈 有這 多的綠色裝備的幻象可以裝這麼多MICA嗎 即使敵人輪番來襲 幻象輪番出擊 誰能保 證幻象就沒有戰損 不會被擊落 另外不要掉入商業宣傳的迷思 即使幻象能在50公里 內對六個目標 同時發動攻擊 難道敵機就會傻呼呼的全擠在你的雷達角度裡 若敵機 進入方位差太多 難免要鎖定其中一二 並以雷達照射個十幾秒 然後掉頭 全速飛近友 軍的防空飛彈射擊範圍內尋求保護 因為再接近找尋鎖定下個目標的話 若無友機數量 優勢的話 本身也會被鎖定 若與敵機太過接近再逃回己方的話 搞不好給哪個白目的友 軍地對空飛彈幹掉 再回題 若天劍二型真那麼好 為什麼只佈署了二百一十枚 況且經 國號的數量倍於幻象 以數量計算 幻象對MICA每架備彈16枚(同時能載6發 但此種掛載 只是宣傳用 一般只裝兩枚或四枚 再裝兩枚魔術追熱飛彈)經國號至少要部署600到800 枚 但是為何只買200枚呢 第五 我國在買F16時除了響尾蛇外 也買了不少麻雀飛彈 既然我國能自製與AIM120 MICA 同級的天劍二型 為何不直接買AIM120反而要買次貨麻雀呢 請注意經國號成軍時間比外購 的兩種戰機時間早 美國對台灣之軍售習慣為只要台灣有能力製造同級武器 即售予同級武 器 或對岸有同級武器即售予同級武器 為何當初不賣AIM120 一直等到去年才賣呢 且也買 了四百多枚 據傳美國只賣了兩百多枚 而且最初要存放在美國 不能運交台灣 等到對岸的 SU27 SU30也裝了R27飛彈後 才肯運交台灣 依據個人推論 天劍二型極有可能只是國造 麻雀 且性能只及AIM7F 尚且不及後期的7M 7P 7R 更別題AIM120了 此時揭穿劍二的謊言 較無殺傷力 原因呢 (待續) |
yuio 於 2004/04/14 08:52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台灣從不曾研發過 中程空對空飛彈 怎可能一蹴即 成就做出雷達主動導引空對空飛彈 >主動雷達導引技術台灣老早就有了,天弓二型飛彈就是例子,重點是空對空飛彈的電子零件必須長期忍受劇烈的溫濕度和壓力變化所以製造難度本來就很高不易大量生產 美國給台灣的技術程度之高其實遠超乎你的想像,連雄風三型飛彈的基礎技術都是美國給的.......... |
訪客 於 2004/04/14 09:11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第二經國號之雷達為金龍53型 也就是美國AN/APG67之改良型 原本設計 >要裝在F20虎鯊上的 其搜索能力為80NM 能追蹤10個目標並攻擊其中一個 >並不具備同時攻擊兩個目標之能力 此雷達在發展當時 並無AIM120飛彈 錯了。機械掃描雷達的同時攻擊多目標能力還是要依賴主動空對空。半主動加上慣性導引的多目標攻擊能力還是很弱。 >所以並無資料鍊供能 更別提能發射AIM120了 甚至我國購買之F16也不具 錯了,線路介面都在,要是線路介面不在,還得要把飛機拆開,所以差的只有一個軟體。 >也是美國研發AIM120之時 老美怎麼可能把當時 如果傳言屬實,老美不過是廢物利用,台灣雖然不曾發展過中程空對空飛彈,但是台灣要發展什麼飛彈,只要美國肯點頭給技術給資料,台灣就可以自己慢慢摸,就算良品率低,產能低,一樣可以慢慢的生產出來。 >其實我們很多人都把主動雷達導引給神話了 其實兩種飛彈都需依靠母機 錯了,這個說法好像在連線版看過。同樣是雷達在發射訊號,模式不一樣可是大不相同,一個是掃描追蹤,一個是照明,差多了。 >其方位角的解 這裡已經整個錯亂掉了。主動導引在半主動導引在導引上的差別不過是雷達放在不同的地方,但是她們利用雷達訊號的基本原理是一樣,是不是只有半主動才用近發引信,隨便找資料就有了。 >但是買太多了 幻象的妥善率真有這麼好嗎 即使飛機 在你提出這些問題之前可以自己先去找資料,幻象的訓練已經大致上被公開了,新竹基地的飛行員基本上一年飛180小時,每週七天輪流飛。你自己可以根據他們說的飛機時數累積自己算算。 >若與敵機太過接近再逃回己方的話 搞不好給哪個白目的友 空中走廊本來就是會存在的,這也是你應該先作的功課。 >經國號至少要部署600到800枚 但是為何只買200枚呢 這和美國是否協助台灣研發一點關係也沒有。 >既然我國能自製與AIM120 MICA同級的天劍二型 為何不直接買AIM120反而要買次貨麻雀呢 你是不是忘記買東西也要先看別人願意賣你什麼。 >此時揭穿劍二的謊言 較無殺傷力 原因呢 沒有做功課之下的推論,沒有揭穿的能力。 |
Agent Toganator 於 2004/04/14 10:41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1. 日本人的情資收集能力好壞,無法當作劍二等級認定的絕對標準,早期的外國的軍武文獻是認為劍二是半主動,但近來已紛紛修正,認為其為主動雷達導引. 2. 就算AN/APG-67只能攻擊單一目標,不代表其後續改良型金龍五十三也只能攻擊單一目標,電子工業進步是一日千里的,F-16C的雷達從AN/APG-68原型一路發展至V9構型,性能與初代也已不可同日而語,中科與空軍早對外公怖過經國號在電子干擾環境下以兩枚劍二同時攻擊兩架朝不同方向飛行的靶機之試射成功紀錄,而截至目前,我也沒看過任何中外軍武文獻聲稱此一紀錄是謊言,閣下如果認定中華民國空軍與中科院說謊成性,所有的試射表現都是假造杜撰,這是閣下的自由,只是就我目前所獲得的所有資訊判斷,看不出來空軍與中科有製造可謂軍事史上最大騙局的嫌疑. 3. 美國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對台的軍事科技轉移,在很多方面確實是只有”慷慨”兩字可以形容,天弓長白陣列雷達可說是神盾陸上版,天弓二型SAM擁有主動雷達尋標器(這是有資料可查的,閣下何以認定天弓系列中只有半主動雷達導引者???),劍二據說也有獲益自美方技轉甚多之處(有消息指出:當初有兩組競爭團隊競標美方未來先進中程AAM案,勝者就是今天的AIM-120,而敗者則在台灣劍二計畫上復活) 4. 米卡買了960枚,劍二只有三∼四百枚的預定產量,同樣也不能代表劍二不堪的證據,首先就戰機配備數而言,幻象可以攜帶米卡的標準攜行量是經國攜帶劍二的兩三倍,再者老法的貨源並不可靠,能買的時候多買以備不時之需是很正當的作法,像現在老法政府朝中國一面倒,承諾不再進一步增售台灣武器,因此當時多買米卡的決定就今日看來並無不當. 5. 台灣是曾經要求過將劍二掛載至F-16鳳凰機上使用,但是老美以其將失去剝削台灣兩次的機會,理所當然的拒絕了,這是中外軍武文獻報導均有記載的事,如果劍二真是比麻雀還彆腳的次貨,台灣沒有作這等要求的道理,甚至更可能在經國號戰機上以麻雀徹底取代劍二;台灣軍方連對性能可和國外同級品相比美的國產品都不怎麼仁慈了,何況是如果實際性能還比國外品彆腳太多者????早就被揪出來批鬥刪砍殆盡矣,豈有法外施恩之理??? 6. 劍二始終難以大量推廣有很充分的理由:造價一百萬美金級,是AIM-120的兩倍半.以台灣軍方的觀點態度,就算兩者的性能約略相當(何況理論上,AIM-120應該小勝半籌),也會很自然的捨前就後,要是真如閣下所言,劍二連麻雀都不如的話,那其該根本沒有量產的機會. |
ra 於 2004/04/14 11:08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有人說中途資料鍊導引 其實若無母機雷達照射取得更新的敵機方位 距離 速度等資料 拿什麼資料傳給所發射的飛彈 單目標跟蹤(STT)和邊掃描邊跟蹤(TWS)兩种模式難道是完全一樣的嗎? 〉〉〉其最終所造成的結果是命中率大幅提昇 且是硬殺 即直接撞上敵機 用動能及裝藥爆破敵機 大哥,你不要耍我了,什麽AAM需要一頭撞到飛機上去的?進攻空中目標的飛彈不管是什麽載台,除非是阿達茨或者標準那樣的兩用飛彈,否則都是用激光或者無綫電近炸的,世界上沒有裝甲厚得需要用整個彈頭的動能來破壞的飛機,相對速度那麽高的情況下戰鬥部破片足以破壞飛機的結構完整,你給我找一個用所謂硬殺的主動AAM好了 >>>對後期型再加無線電指令及紅外線三重導引以提高命中率 佩服佩服,給雷達制導的空對空飛彈安裝指令駕束,脫褲子放屁的典範工程,你以爲什麽叫做無綫電指令(不會是把數據鏈當成指令駕束的一種吧)?這還真是懷舊的名詞,自从第一代AAM退役以後,大概有20多年沒見過這種玩意了,難道現在又開始流行地速200節以下的戰鬥飛行了? 〉〉〉為何不直接買AIM120反而要買次貨麻雀呢 ……………………或對岸有同級武器即售予同級武器 你不是自己回答了自己的問題嗎?中國的AA12是什麽時候完成裝備的?爲什麽美國人扣了一年多的AIM120C不發貨,因爲你沒付足貨款嗎? 〉〉〉連直徑大的地對空飛彈半主動尋標器都無能力自行製造 更何況更精密的空對空主動導引呢 您知道SAM和AAM有什麽不同嗎?PAC2和S300PMU2哪個符合您所述的主動制導標準?美國和俄羅斯都造不出主動AAM? |
Agent Toganator 於 2004/04/14 12:28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http://www.mnd.gov.tw/division/~defense/mil/mnd/cs/chinese/systemdev/sysdev_ch.HTM 中科院的國產飛彈簡介網,沒啥具體性能評述,但起碼把每種國產飛彈的導引方式都白紙黑字的寫得清清楚楚................ 當然,如果有人深信日本民間雜誌社能神通廣大到摸進中科院找到不為外界所知的驚異黑幕真相,台灣中科院與空軍上下都是群說謊成性,自欺欺人的渾球組合,那是其自由;至於就在下而言,不相信自家空軍與中科院所提供的資料,反而把外國雜誌不知從哪獲得的結論當寶才是很奇怪的邏輯思維. |
Disk 於 2004/04/14 14:00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再者飛彈並無發電機 只能靠電池 雖然工作時間可能只有十幾秒 功率不可能太大所以在長距離發射時也不可能 射出後 即打開主動雷達 至少仍需母機持續照射一段時間 照你這種說法,難道一般飛彈在戰備時,還要拿座充來充電?說實在的我也很好奇,還是一般的戰機有座充的功能,然後飛彈在飛行一段時間後才能完成戰備?我蠻懷疑的。 >第四 我國在購買60架幻象機時也購買了960枚MICA飛彈 以RDY雷達能導引主動導引飛彈 這點毋庸置疑 但是買太多了 幻象的妥善率真有這麼好嗎 難道你認為今天的法國還有可能再出售MICA嗎? 天劍只生產200枚,但那是自產,有需要的時候可自行生產。而幻象只能裝配MICA,萬一用完了你要教它只用機炮升空硬幹嗎? 960枚飛彈,10至20年後還是960枚可用嗎? 還是你要在戰時快用完了,在商請老法重開生產線來賣你MICA,然後在請美國的UPS快遞回台灣? > 我國在買F16時除了響尾蛇外 也買了不少麻雀飛彈 既然我國能自製與AIM120 MICA同級的天劍二型 為何不直接買AIM120反而要買次貨麻雀呢 請注意經國號成軍時間比外購的兩種戰機時間早 美國對台灣之軍售習慣為只要台灣有能力製造同級武器 即售予同級武器 或對岸有同級武器即售予同級武器 為何當初不賣AIM120 一直等到去年才賣呢 我也認為台灣不該買麻雀,但你要知道在IDF成軍時,美台的軍售關係沒那麼好啊,台灣又不是英國,哪能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多一種武器的裝備的能力,在戰時只有好處不是嗎? |
吱吱鼠 於 2004/04/14 14:02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且射程與美國之AIM7F相當 根本不到80公里 甚至40公里後動 能即消失 此時敵機來個大G閃避 飛彈便可能墜海 在沒有比較過同型飛彈之前就下結論是愚蠢的。 >第一 日本人的情蒐能力相當強 不管是政治 軍事 經濟 產業 文化 日本人 日本的情蒐能力是很強,但是美國可認為TC-2是射後不理的飛彈,日本的情蒐能力比美國強嗎? 根據:http://www.atimes.com/atimes/China/DG10Ad01.html “Taiwan also has its own capabilities in this area. For example, Taiwans locally developed IDFs (indigenous defense fighters) are equipped with TC-2 missiles that are guided by active radar and have a maximum range of 60km and a maximum speed of Mach 4. ”
真是不知所謂,GD-53之所以無法同時攻擊兩個目標是基於配備semi-active radar seeker的麻雀飛彈,而非TC-2。雷達發展當時沒有AIM-120飛彈?沒錯,但是這也算是屁話,APG-66在研發時當然沒有AIM-120飛彈,但是APG-66(V)2在歐洲還不是用的爽歪歪,荷蘭的F-16還在科索夫用AIM-120打下MIG-29,如果APG-66真的因為發展當時沒有AIM-120就不能發射,那全歐洲都是在混假的。 >第三我國研發天劍二型時 也是美國研發AIM120之時 老美怎麼可能把當時 台灣的科技是美國給的,TC-2的seeker是美國自己不用在AIM-120所以給台灣。 >無發電機 只能靠電池 雖然工作時間可能只有十幾秒 功率不可能太大 是啊,飛彈1秒可以飛行1.5公里,工作時間“只有”十幾秒不知道可以飛多遠。不遠不遠,二十幾公里而已。那不叫“照射”,請先看過基本原理再來討論。 >其實我們很多人都把主動雷達導引給神話了 其實兩種飛彈都需依靠母機 再說一次,那不叫“照射”。 > 美國對AIM7的改良 除了電子固態化增加運 還無線電指令?沒有這個東西。紅外線三重導引?早就取消發展了,也沒有任何一枚飛彈使用。 |
吱吱鼠 於 2004/04/14 14:22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即使幻象能在50公里 內對六個目標 同時發動攻擊 難道敵機就會傻呼呼的全擠在你的雷達角度裡 若敵機 進入方位差太多 真的是更不知所謂了,RDY雷達的掃描角度是正負60度(對普通大小戰機偵測距離約為35海浬),想想看,那是一個多大的扇型,中國戰機不知道要閃到哪裡去才能脫離鎖定範圍? >若天劍二型真那麼好 為什麼只佈署了二百一十枚 況且經 掛六枚只是宣傳用?那麼全世界的Mirage-2000-5使用者都是混假的。 >第五 我國在買F16時除了響尾蛇外 也買了不少麻雀飛彈 既然我國能自製與AIM120 MICA AIM-120是因為美國當時不賣,所以買麻雀,而F-16的簽約時間是1992年(連同飛彈一起買),F-CK-1成軍時間是1993年,真是牛頭不對馬嘴。 >依據個人推論 天劍二型極有可能只是國造 還好只是你個人的推論,不是立法委員的意見。 |
flak 於 2004/04/14 14:33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照你這種說法,難道一般飛彈在戰備時,還要拿座充來充電?說實在的我也很好奇,還是一般的戰機有座充的功能,然後飛彈在飛行一段時間後才能完成戰備?我蠻懷疑的。 這是沒錯的,這的確就是主動尋標器的障礙之一,所以尋標器的功率會很受限,在行波管問世之前,更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但目前的科技讓尋標器在最後10-20公里操作還是可以達成的。 >其方位角的解 這裡已經整個錯亂掉了。主動導引在半主動導引在導引上的差別不過是雷達放在不同的地方,但是她們利用雷達訊號的基本原理是一樣,是不是只有半主動才用近發引信,隨便找資料就有了。 所以這現象的確存在,但與導引方式的優劣卻沒有關係。這就是所謂的半桶水響叮噹。 |
yuio 於 2004/04/14 15:23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幻象的訓練已經大致上被公開了,新竹基地的飛行員基本上一年飛180小時,每週七天輪流飛。你自己可以根據他們說的飛機時數累積自己算算.>只負責空對空作戰就要飛上180小時(還不包括模擬器上的時數)!?他們訓練量還真的是大的嚇人,不過我記的這是飛機累積飛行時數不是飛行員的飛行時數吧 |
dpd 於 2004/04/14 17:03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聽說劍二上有用行波管 但也聽人說過行波管只有用在 70年代開發的飛彈上 用行波管元件的飛彈是不是真的比較 屬於老舊的設計?????? |
toga 於 2004/04/14 17:26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行波管是現今所有機械掃描都卜勒雷達與被動相位陣列雷達的基本元件. 嫌設計老舊???歡迎加入開發AESA飛彈尋標器的行列............ |
Pikachuu 於 2004/04/14 18:31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跟劍二差不多同期(稍早些)的AMRAAM還不是一樣是用機械掃瞄天線?R77還不是一樣(而且是相位陣列嗎?還是「低旁波瓣陣列天線」)。用AESA的空對空飛彈都還在研發中呢。 下次咱們乾脆把劍二彈頭雷達罩拆開來證明是主動的吧! 如果辦個演習:讓大家親眼見證空域中只有一架IDF,發射後立刻掉頭反向而行,如果劍二還能擊中目標,別人就沒話說了。(當然,中途的資料鏈傳輸階段省略,只是讓人親眼看見其射後不理能力) |
toga 於 2004/04/14 18:37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為何要說他是謊言呢 根據日本J-WING之資料 其仍然為雷達半主動導引 發射後仍需以母機持續以雷達照射 追蹤反射回來之雷達波供其導引 機首在命中前仍需對準敵機 且射程與美國之AIM7F相當 根本不到80公里 甚至40公里後動能即消失 此時敵機來個大G閃避 飛彈便可能墜海 a: 面對高機動先進戰機, BVR實戰有效射程難以突破四十公里, 是這一代使用不懂得節約燃料道理的固體火箭發動機推進BVRAAM共通的問題, 一位老美飛官的名言:”這世界上尚不存在距離四十公里外還閃不掉的AAM” 老美空軍的AIM-120, 最大有效射程的帳面數字是號稱50~74公里, 但是其至今實戰紀錄擊落敵機的射程距離, 介於10~30公里之間; 老美海航鳳凰飛彈的最大射程號稱165公里, 但是在一次波灣戰爭期間, 某次空戰中, 面對全力逃逸的米格21, 老美雄貓一度逼近其至距離40公里範圍內還是沒法發射手中的鳳凰, 因為鳳凰的動態射程包絡線此時仍無法籠罩發足狂奔的米格21; 至於老美的AIM-7M麻雀, 極限射程號稱100公里, 有效射程號稱四十公里, 但以色列空軍多年使用的經驗是:”請於距離敵機16公里之內再開火, 以免浪費..........”; 就算是英國佬號稱超音速巡航性能與空戰加速性能僅次於老美F/A-22的EF-2000, 在使用AIM-120B迎敵時, 其BVR空戰飛彈攻擊預定發起距離也只有四十公里左右. 所以”實戰有效不到80公里, 甚至40公里後動能即消失殆盡, 此時敵機若大G高速閃避, 便可能擺脫飛彈追擊”並非是劍二獨有的問題, 鳳凰, AIM-120, MICA, R-77等也都差不多是這樣, 想要擺脫此一限制缺憾, 請加入衝壓推進BVRAAM的開發行列. |
toga 於 2004/04/14 18:47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跟劍二差不多同期(稍早些)的AMRAAM還不是一樣是用機械掃瞄天線?R77還不是一樣, AESA的空對空飛彈都還在研發中呢。 a: 應該說”尋標器的主動陣列天線都還在初步研發階段”, 在AAM上具體應用的時程還沒個兒影呢....對於絕大多數國家而言, 在戰機上推廣運用AESA雷達科技如今都是難以承擔的財政負擔, 何況是在數量多出許多, 一用即完的飛彈上??? |
VOR 於 2004/04/14 19:23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其他東西大部份都有人提到,倒是最後一段我再點一下﹕ 經國號成軍時間早不等於劍二完成研發早。F-16 軍售在1992 年決定,當時AIM-120 才剛成軍,甚至還沒在實戰中使用過。除了少數幾個國家外,這個新型武器很少外銷。相對之下,劍二是在1996 年才完成測試,沒什麼「美國售同級武器習慣」的問題。拿時間不同的東西隨便比較﹏太誇張了吧。 至於美國的運交條件,那根本和R-27 無關。各方的報導都指出美國是在獲得解放軍試射過 R-77 後才同意不延遲AIM-120 運交。 以穩定性而言我相信美製武器無疑較佳,甚至連麻雀也不例外–因為美國能試射幾百枚飛彈而面不改色,且能直接在實戰中測試後立即據資料修改。然而該肯定的還是該肯定,上面質疑劍二的許多理由實在牛頭不對馬嘴。 例如上文說什麼天弓為半主動尋標所以劍二不可能為主動尋標﹖拜託,飛彈的一般討論都能寫的那麼高興,竟然連基本資料都不查好。台灣 X-Band 主動尋標可算是最成功廣泛運用的軍事科技之一,雄風、弓二等都是實例。 質疑國造武器沒關係,但請用合適、正確的原因。 |
JACK987 於 2004/04/14 19:27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開欄的不見蛋了?不是還有待續嗎? |
VOR 於 2004/04/14 19:36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漏打﹏試射過 R-77 後「的情報」才同意﹏ 另外那句劍二只跟 1976 年成軍的AIM7F 性能相同﹖我實在無言以對﹏ |
大何 於 2004/04/15 01:48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請問一下 何謂空中(安全)走廊 真的有這種東東嗎 |
yuio 於 2004/04/15 10:26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幻象2000妥善率據說是60%左右,不過這和法國武器環境適應力較差應該有直接關係,人家F-16數量是150架,妥善率也有七成以上(合約規定美國人要負責把妥善率搞到至少七成) |
貓貓 於 2004/04/15 12:03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安全空中走廊是經戰管和戰機聯隊互相協調後,劃出一條沒有防空火力的空中航道,詳細的,恕不能講了 |
ryan2181 於 2004/04/15 12:39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如果辦個演習:讓大家親眼見證空域中只有一架IDF,發射後立刻掉頭反向而行,如果劍二還能擊中目標,別人就沒話說了。(當然,中途的資料鏈傳輸階段省略,只是讓人親眼看見其射後不理能力) 這不是只要是大玩火力展示秀的漢光進行曲一定會上演的曲目嗎...... |
ryan2181 於 2004/04/15 12:45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軍方一向對於拍攝軍機活動的態度相當敏感,只是通常不會對於自己人遠距離的拍攝有經常性或是太大的動作,但是底片被抽掉甚至被約談的事情在喜好軍機攝影的同號來說是相當常聽到的事情,底片被抽掉了只有認倒楣,下次再來。 別說軍方了 順道提一下......軍機迷用上長焦大砲 |
dpd 於 2004/04/15 14:36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新竹被驅逐的荷蘭人我有見過 他老婆是台灣人, 他本人的職業是歐洲某本雜誌的記者 ,他的雜誌我也看過, 內容跟全防不同, 主要都在紀錄民航或軍用飛機的航管(戰管)或是近場台 無線電頻率, 各機場所部署的飛機型號及飛機的編號, 當然如果有飛機失事 他也會巨細靡遺的紀錄時間地點及機號, 是一本對於航空迷而言很好的工具書 以雜誌的內容而言他做這事不稀奇, 而且我個人認為對於國防安全影響有限!!! 以對岸對台灣的了解, 甚至於對岸的監聽人員都已經能從監聽了解到在空機的飛行員姓名 這恐怕比紀錄機號還嚴重吧!!!!!! |
清潔工 於 2004/04/15 23:37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well...Back to the Topic!!! Some posts are Really Going Too Far... |
PrinceEugene 於 2004/04/16 11:36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世界上沒有裝甲厚得需要用整個彈頭的動能來破壞的飛機] 好像A-10的架駛艙有強化過 想要抵擋破片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4/16 13:03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開欄的不見蛋了?不是還有待續嗎? 被大夥「震撼教育」得沒有待續了? |
Type 45 於 2004/04/16 14:11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A-10的駕駛艙好像可以抵抗37mm(還是57mm)防砲直接命中...... |
ra 於 2004/04/16 14:51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好像A-10的架駛艙有強化過 想要抵擋破片 A10的裝甲防護是用來提高飛行員的生還可能,並不用於保證飛機還能正常飛行,去年的戰爭就有被輕型肩射SAM擊中后飛機迫降后報廢的紀錄,當然能飛回去就很了不起了,但是如果被戰鬥部重量遠大于單兵防空飛彈的中距AAM擊中估計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飛機要是在空中解體的話飛行員同樣很難生還,A10這樣的飛機從設計的那一天開始就沒有人指望他們在敵人的空中獵殺中生還,只希望它能扛住地面上的輕型對空火力就很滿足了,對付來自空中的威脅它保命的法寶是飛得足夠低足夠慢和有足夠多的友鄰戰鬥機保障制空權 原則上對於依賴結構完整才能保證正常操作的飛行器來説,任何結構性缺失損傷都會造成喪失飛行能力的結果,失去飛行能力的飛行器基本上就會立刻損失掉(當然什麽時候飛機變得和同體積的空氣一樣重不再需要動力提供浮空能力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所以要確保擊落一架飛機遠比要確保打死飛行員容易,而失去了飛機的飛行員就等同于被剝奪了戰鬥力,所以不會有人設計這種具備過殺能力的AAM(當然核獵鷹是例外,不過設計它的初衷是爲了絕對確保迅速消滅敵機) 〉〉〉A-10的駕駛艙好像可以抵抗37mm(還是57mm)防砲直接命中...... 哪怕是A10,要是被57mm砲彈直接命中一樣非解體了不可^0^,世界上還沒有一種飛行器會設計到能夠防護這麽重的彈頭直接命中的地步,就算機艙沒有被貫穿機體也要產生結構性破壞 |
ryan2181 於 2004/04/16 15:22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A-10沒那麼粗勇..... 設計目標是承受23mm的直擊而已...... 原因也很簡單.....A-10目標是獵殺潮水般湧來的老毛金屬機械爬蟲..... |
Pikachuu 於 2004/04/16 19:17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沒有人會把抵擋肩射防空飛彈當作設計要求,但是這架A10有可能在某些情況挨了一枚肩射防空飛彈還撐回去。簡直是飛行戰車啊!皮後血多,彷彿一隻卡比獸挨了一記破壞死光還撐著。 |
ra 於 2004/04/16 21:04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沒有人會把抵擋肩射防空飛彈當作設計要求 所以要被更大更重的AAM命中(目前最羽量級的AAM就是針刺,不過僅供低空低速的旋翼機使用),基本上就很難撐回家了,飛行器對飛彈的防護性能也就僅僅要求它能繼續飛行一段很短的時間,飛出存在威脅地區或者至少飛出交戰地區,讓飛行員比較容易被回收就很足夠了,至於能扛住飛彈戰鬥部破片威脅的超機到目前還沒有人考慮,也就不存在開欄者所說的什麽直接命中殺傷機制(只要讓飛行器失去穩定飛行能力,剩下的工作由地心引力完成) |
繁客 於 2004/04/16 21:14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4月7日兩架A-10當中的二號機由Kim KC Campbell駕駛,被一枚單兵飛彈防空飛彈擊中,一顆發動機報銷,左水平安定面沒了,主要與次要液壓系統也失效,不過她還是飛回去了。 4月8日兩架A-10的長機據信被一枚激動防空飛彈打中,可能是羅蘭,羅蘭的彈頭殺傷力頗強,不過這架飛虎隊的長機還是撐到安全距離之後跳傘,由地面部隊接走。 |
flak 於 2004/04/17 00:23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其實A-10的存活性設計在GW1時造成一些悲劇。 一開始幾架A-10被擊中時,拖著殘破的機身不可思議地返回機場,這驗證了A-10的生存性設計果如預期,讓所有人都興奮不已。但後來就開始發生A-10在迫降時墜毀的悲劇,因為前人迫降成功的紀錄,造成後來飛行員的壓力,使飛行員在可以彈射的時機卻不選擇彈射,硬要選擇迫降。而受損戰機的控制性其實是很難預期與估計,更難從之前的訓練中得到經驗,因此反而讓部分逞英雄的飛行員落到機毀人亡的下場。 |
大何 於 2004/04/17 01:16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致天行者 因為我有幾篇可能被管理員刪掉了 所以有些意興闌珊 看到這麼多的回應 一則以喜 一則以憂 喜的是我的同胞們水準相當高 且對這個國家抱持高度的熱愛 憂的是雖然我的質疑有點像國親陣營般無厘頭 但純是討論 為何不能 更認真的探討 真正的優質國防能力呢 真正的實質力量絕不是表面功夫 請管理員就我說的內容 假使要刪除 可以本版的規定說出 而不要讓他憑 白消失 看到此欄的朋友 是否有人看過 國軍演習的紀錄片中 有全程播放 IDF發射劍二候 隨即掉頭的畫面呢 發射的鏡頭有 接著就帶到擊中靶機 中間有否持續照射 或發射機掉 頭的鏡頭 確實沒看到 即使全程播放 又能洩漏什麼機密呢 對這來說 真正的機密 應是此飛飛彈的電子參數吧 且真這樣播 更能對敵軍產生威嚇力量 另外一點 劍二A反輻射飛彈最近也被開發完成 如果能做 半主動雷達導引(應該叫被動雷達導引更貼切) 那麼距離反輻射飛彈已經不遠了 都是本身不發出雷達波 接收反射回來的雷達波以供導引 只不過一個是自身發射機所發射的 一個是敵軍雷達所發射的 一個是移動的 一個是幾乎固定的 縱使波段及操作模式不同 但利用的原裡相同(輻射源的標定莢艙更重要) 能做主動導引 應早俱備半主動的能力 為何兩者開發完成 相差了十年 是差在在標定莢艙嗎 我另外有個心頭的疑問 煩請賜教 反輻射飛彈所追蹤的目標 究竟是搜索雷達 還是照明雷達 兩者的情形可是差很遠的 前者著功率較小(不討論遠程預警雷達之類的)較舊的天線還需旋轉 還有轉速的問題 分散在廣大空間的功率較小 照明雷達的功率較大且波瓣較集中 應該是針對照明雷達較簡單 可是此雷達開機時數少很多 甚至只用光學照準 飛彈發射前才開機 打你個反應不及 兩者在利用上都各有其難度 在戰術上美軍是如何使用呢 歡迎來給我震撼教育 即使我是個滷肉腳 拜託不要用情緒言詞說我
|
茶館黑臉 於 2004/04/17 02:06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刪除的那幾貼應該是偏離題旨, 不止你的被刪。 |
kde 於 2004/04/17 02:11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請管理員就我說的內容 假使要刪除 可以本版的規定說出 而不要讓他憑白消失 請記住你的開欄主題是天劍二型飛彈,扯一些其他有的沒的就是不對。 >看到此欄的朋友 是否有人看過 國軍演習的紀錄片中 有全程播放IDF發射劍二候 隨即掉頭的畫面呢 你有看到美國自己一國演習的時候,大肆宣揚的嗎?為什麼你不要求美國的AIM-120比照辦理呢? 記得不久前軍方演習時,”輿論”對於”破片殺敵”可是大加韃伐,你認為這樣”貪生怕死”的”射後不理” 記得前一段時候還有記者讚嘆台灣海軍裝備先進,居然連驅逐艦上都配備有直升機的kde.... |
大何 於 2004/04/17 03:17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回KDE 我是新朋友沒錯 但不表示以往我就只是個只能滿足於火光四射 愛熱鬧的人 謝謝茶館黑臉的回應 我會更小心的針對主題 我不是美國人 所以沒權利要求美國人這樣做 但是我是拿中華民國 身分證的人 所以我想知道(但是同樣沒權力 國防部不可能鳥我) 照您的意思 那不管是依所披亞 買台F16 射枚2.75吋火箭 該國也可以說我國試射了自製的主動導引空對空飛彈 反正大家愛看熱鬧 那麼此火箭還可連續射擊多枚 那更可以說對多目標攻擊能力很強 更可射候不理 反整想理也莫法度 請問此兄 對質量大速度高的飛行器 破片能保證一擊必殺嗎 以往戰史中遭敵飛彈破片 或爆震波擊中 但仍逃脫飛回的也非少數 更有受傷候需再補一枚的例子 培養一名飛官並不容易 最糟的心態 是他踏入此途 即奉獻生命給國家 若他是你的父親 兄弟 兒子呢 何謂貪生怕死 發射候能及早脫離 再尋目標 俟機再造戰果 這是上策 若不能 搶先機動及佔位 改用追熱或機炮 為中策 優勢已失 保存實力 交於友機 或友軍飛彈禦敵 不能說下策 能多保存一架戰機 多保存一名 人員 多消滅一架敵機 這就是射候不理 貪生怕死的意義 輿論 現在媒體的專業水準多高 自己去衡量 對敵軍地面集結人員 當然要以大面積破片殺傷 對飛行器呢 破片是因以往科技 而不得不然 同時即使是破片及震波 也存 在著接近能力 預成破片質量 殺傷半徑的問題 驅逐艦配直昇機 那又如何 擴大搜索 標定 偵察打擊的範圍 很正常呀 一個艦隊最少都得配個幾架 可否白話一點您說這點 想告訴我什麼 |
大何 於 2004/04/17 03:37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請教吱吱鼠 不叫照射 正確應該是怎麼說呢 多年前受訓時 教官說是照明 可是我覺得好像 變成在黑暗中 用手電筒照明目標 雖然光束的型狀 和照明雷達所發射的波束 形狀蠻像的 所以我自我發明叫 照射 同時也有雜誌及書刊也用這個詞 |
大何 於 2004/04/17 03:49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KDE 在下終於了你的意思了 原來只有經常在此出現並被大家肯定的軍武高手才能在此開欄 新面孔只能出現在新朋友加油站 新訓二兵沒有資格說話 抱歉了 |
kde 於 2004/04/17 04:16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但是我是拿中華民國身分證的人 所以我想知道(但是同樣沒權力 國防部不可能鳥我) >照您的意思 那不管是依所披亞 買台F16 射枚2.75吋火箭 >該國也可以說我國試射了自製的主動導引空對空飛彈 我在說什麼你在跟我說什麼?你為什麼不先好好看我的發言,想一想再發言? 今天台灣只要和美國一般透明就很夠了,美國都沒有公開那般的影片,台灣也就沒有必要! 軍演的主要目的就是”實際操作”,瞭解自己的能力和缺失。拍那麼一齣對效果評估無作用的電影, 這兩句話加上注解讓你再看一遍: >記得不久前軍方演習時,”輿論”對於”破片殺敵”可是大加韃伐,你認為這樣”貪生怕死”的”射後不理” >記得前一段時候還有記者讚嘆台灣海軍裝備先進,居然連驅逐艦上都配備有直升機的kde.... |
大何 於 2004/04/17 04:34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我除了你的情緒反應 其他還真看不太董 |
大何 於 2004/04/17 04:39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對不起 仔細看三遍 懂了 謝謝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4/17 09:11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致天行者 因為我有幾篇可能被管理員刪掉了 所以有些意興闌珊 請仔細看你在你自己開的欄位是談什麼主題 |
yuio 於 2004/04/17 09:40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破片能保證一擊必殺嗎 以往戰史中遭敵飛彈破片 或爆震波擊中 但仍逃脫飛回的也非少數 >這不一定,假如採用預成破片或是在彈體內加裝鋼珠,殺傷力會加強,而且如果近發引信性能夠好的話,也可以達到類似觸發引信的效果,像台灣的天弓三型飛彈為了保證能夠有足夠的動能擊落彈道飛彈,就是採用加重預成破片 |
yuio 於 2004/04/17 09:46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附帶提一下像愛國者三型飛彈為了保證擊落彈道飛彈,是採取硬殺的觸發引信,希望將彈體所有的動能全部打入目標上,而不是用破片來傷害目標,不過這必須要擁有超高精度的導引系統,否則結果只會讓命中率慘不忍睹 |
貓貓 於 2004/04/17 10:19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算我孤漏,天弓三型飛彈有何資料顯示:為了保證能夠有足夠的動能擊落彈道飛彈,就是採用加重預成破片 若要有足夠動能,為何不採用Hit-to-Kill????? 還請Mr. yuio提出可靠的證據 |
茶館黑臉 於 2004/04/17 10:30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茶館不限軍武高手才能開欄。只要有心提出自己意見, 願意花時間與其他網友討論和修正自己的錯誤,本版一律歡迎。 有沒有偏題管理員會視情況裁決,請不必擔心有無資格。 |
ra 於 2004/04/17 11:39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請問此兄 對質量大速度高的飛行器 破片能保證一擊必殺嗎 高速飛行器遭到衝擊波或者彈片破壞后產生的後果原則上只會更嚴重,因爲在這種狀態下損壞結構所承受的應力作用會更大,所謂保證一擊必殺,自有武器發明以來就不曾有這麽理想的運用條件,到目前爲止要達到所謂的一擊必殺恐怕最合理的戰鬥部選擇是W54,僅僅對付飛機有必要追求這種效果嗎? 〉〉〉以往戰史中遭敵飛彈破片 或爆震波擊中 但仍逃脫飛回的也非少數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兩個飛行員分別從四千多米和八千多米的高度以自由落體的姿態摔在地面上,一個斷了兩根肋骨,一個只擦傷了臉,所以飛行員不帶降落傘也能從空中逃生?不要拿特例來總結一般規律,否則就算加上核戰鬥部也還是有特例出現,何況攔截有人操作的飛行器和攔截無人操作的飛彈戰鬥部並不相同,受損的彈頭對於防守方而言還具有一定的威脅,受損的飛行器對於防守者而言基本不具有攻擊力(當然你擔心它摔在居民區?堶掖y成傷害是另外一回事,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那句話,除非用核戰鬥部之類能把目標從空中粉碎的東西,否則避免不了這個問題),對於攔截而言,迫使對方放棄攻擊就是勝利,並不需要追求把對方打得粉身碎骨才滿足的效果,為這種目標付出成本並不划算(也沒看到誰這麽設計AAM) |
大何 於 2004/04/17 13:25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ra 說得沒錯 我真的是把他與高速的彈道飛彈攔截 聯想在一起了 連我自己玩飛行模擬空戰游戲時 被擊中 雖搖搖晃晃 就已經想棄 機了 況且那只是遊戲 若我真坐在駕駛艙裡 嘿嘿 那種生死一線間 的感覺 |
yuio 於 2004/04/17 15:18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為了保證能夠有足夠的動能擊落彈道飛彈,就是採用加重預成破片>這不是舊新聞了嗎??????天弓2A(天弓3型)是和標準3型飛彈同樣採用加重預成破片!妳問這種問題未免太不用功了吧!?(妳的問題就好像要我找出1+1=2的證據,否則就要懷疑我的說法~昏倒~) 若要有足夠動能,為何不採用Hit-to-Kill?????>妳以為對速度6M的彈道飛彈採用硬殺很容易?這比兩顆子彈對撞還難,而且愛國者3型的設計目標是要對付末端彈道能機動螺旋的中短程彈道飛彈,這非得有超高精度的導引系統才能採用硬殺的方式攔截,比較簡便的做法就是直接用加重預成破片摧毀(至少打偏)目標,只需要將飛彈導引至「目標區」引爆,破片就像散彈一樣打在彈道飛彈上 |
清潔工 於 2004/04/17 15:24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話題未免也扯得『有一些遠』了吧!!! 回到主題吧...(第一次舉牌『勸告』) |
yuio 於 2004/04/17 15:30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附帶提一下步槍子彈的槍口初速大約是2~3M,,彈道飛彈的速度大約是6M,為何不採用Hit-to-Kill?請先實驗如何讓兩顆子彈對撞,不是那麼簡單的,既然直接對撞難度很高,那只好另闢途徑,如果以散彈比喻,加重預成破片就像是可以扯裂四肢的00號鹿彈 |
yuio 於 2004/04/17 15:31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回到主題吧...(第一次舉牌『勸告』) >沒問題 |
ryan2181 於 2004/04/17 22:45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KUSO亂入篇: 雖然光束的型狀和照明雷達所發射的波束 啊....這裡不是攝影版.....
|
大何 於 2004/04/18 16:54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哈哈 我終於在這著網站上的軍事資料庫裡找到也有人用 照射這個詞哩 另外 射並不是攝 當然不是攝影版 想請問 以雷達電磁波照(罩)著目標 利用回波供做導引 這個動作 中英文的說法又是如何 還請了解的大大一解在下心頭之惑 |
Type 45 於 2004/04/18 17:15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照射的英文說法好像是lighten...... to ryan2181: |
貓貓 於 2004/04/18 20:44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照射,英文為illuminate 照明雷達就是illuminater 但空軍另有一個名稱叫Boresigh Target,是甚麼呢? |
大何 於 2004/04/18 21:20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to 貓貓 這就是我想要知道的 多謝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4/18 21:49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剛想到,你的文章後半段咧?不要前面留了一個尾巴(文末留了一個“待續”),到後來就沒有下文了喔!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4/18 21:50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上課!什麼是半主動雷達導引? 半主動雷達導引(SARH, Semi-Active Rader Homing)要藉助發射載具或其他功能組件發射電磁波照射目標,飛彈的尋標器只需根據回波就能導引至目標。 |
大何 於 2004/04/18 22:31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有的有的 大家先別氣呼呼的 天行者大大 您說的半主動雷達導引 在11年前 那段帶綠帽子的日子裡 已經修過了 但還是謝謝您 在147-39這一段中 有說過半主動雷達導引 及反輻射飛彈之間 對劍二所產生的疑問 也許我話太多 您未曾細看 但請您撥冗細看 並請於以賜教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5/04 09:09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你的下集咧........ |
貓貓 於 2004/05/04 09:38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SM-3是用破片彈頭?!?!?! 查一下資料吧SM-1/2也是用破片彈頭,但SM-3是用上Kinetic Warhead Interceptor動能殺傷彈頭,採用Hit-to-Kill方式來摧毀目標呢! 在大氣層外攔截,沒有空氣磨擦生熱的問題,能採用IIR作歸向!! 況且,SM-3是在大氣層外作中途攔節!! 參考一下資料吧!!! http://www.fas.org/news/usa/2002/12602dod.htm |
貓貓 於 2004/05/04 09:44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用破片彈頭,若是面對裝用BW,CW的彈頭,撞偏目標所帶來的傷害,可能比命中更大,PAC-3也是用Hit-to-Kill+一個73Kg重的近接破片彈頭來增強殺傷力! 閣下只是提出論點,不提實證,這是一個好的討論嗎???不提實證,能令人信服嗎??? |
toga 於 2004/05/04 12:36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http://www.fas.org/spp/starwars/program/patriot.htm Specifications http://www.designation-systems.net/dusrm/app4/pac-3.html
|
Pikachuu 於 2004/05/04 13:12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這期DIIC箭二圖註解天外飛來一筆:箭二是半主動雷達導引. 腎上腺素急速分泌....... |
Type 45 於 2004/05/04 14:14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SM-3的彈頭不是動能殺傷歸向載具嗎? |
大何 於 2004/05/04 20:03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這期DIIC箭二圖註解天外飛來一筆:箭二是半主動雷達導引. 腎上腺素急速分泌....... 我也看到了 反而不知道要怎麼說 第73及74頁 ↑你的下集咧........ 等我從台灣海峽游回來時再說吧 |
秋瑩拭水 於 2004/05/05 00:00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天劍二是半主動雷達導引 ? 看了真的不太高興 . 或許以後國內幾家軍事雜誌主編都該要求投稿者附上參考資料了 . |
秋瑩拭水 於 2004/05/05 00:08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To 貓貓姊&Toga;大哥 : FAS那一筆關於愛國者PAC-3彈頭的記錄我有點小疑問 . |
toga 於 2004/05/05 00:39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http://www.acig.org/phpBB/viewtopic.php?topic=996&forum;=5&8 這個英文軍武聊天欄倒是對劍二是ARH還是SARH提出聽起來頗有可信度的說法: 1. 劍二的主動雷達尋標器, 源於雷神集團當年競標AMRAAM失敗的設計 2. 最初的劍二(原型彈∼初期量產)是SARH, 但是在後來升級改良為ARH彈種
|
toga 於 2004/05/05 01:06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劍二是主動雷達導引的∼來自中科院院長與前副院長的保證........... http://www.ly.gov.tw/tingsc/activity/8907/890711.htm http://www.new7.com.tw/weekly/old/528/article032.html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4/new/jan/5/today-life1.htm
空軍對劍二的信心........... |
大何 於 2004/05/05 01:57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toga大大 我可不是來拆你的台的 1 英文網站的聊天室就有很高的可信度 為什麼使用英文可信度就比較高呢 2上一欄所連結的網頁 也祇是新聞稿而已 能算事實證嗎 很多人要我提出實證 很抱歉 我不是官員 也不是立委 一句話 沒有 不過我對此飛彈的售價 真的要韃伐一番 中科院是國家出錢養的 不像美國的軍火商是民間的 為何一枚空對空飛彈要150萬美金 一切的研發經費 軟硬體設施 人員薪水 及跟美國買技術的錢 在研發完成時 國家就已經完全出過錢 編過預算了 中科院在量產時 卻報出高價 要國防部的錢 中科院是國家的 空軍也是國家的 中科院這樣搬錢法應該嗎 難道中科院也要像中華電信 中油一樣 要盈餘繳庫嗎 中科什麼時候又變成營利事業 沒有辦法在量產時壓低成本 就是不對 中科沒有資格說要攤提研發成本及生產線成本 請注意 國家已經出過錢了 沒有理由再付一次 |
貓貓 於 2004/05/05 08:42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若沒有記錯,PAC-3的高爆彈頭是保留用作對付低空飛行的目標(戰機,巡弋飛彈),況且,若然未能成功Hit-To-Kill,近接高爆彈頭能確保還有一個對付彈道目標的機會! 大何,沒錯,中科院在研發時已取得R&D;的預算,但在量產的過程中,原料,機具,員工薪金等費用也是需要付的,況且,小批量生產的單價,一定比大規模生產要高呢!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5/05 09:44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中科院是國家出錢養的 不像美國的軍火商是民間的 為何一枚空對空飛彈要150萬美金 一枚150萬美金算很便宜了 |
toga 於 2004/05/05 09:55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toga大大 我可不是來拆你的台的 a:拆臺就拆臺, 不必扭扭捏捏, 欲蓋彌彰 1 英文網站的聊天室就有很高的可信度 為什麼使用英文可信度就比較高呢 2上一欄所連結的網頁 也祇是新聞稿而已 能算事實證嗎 不過有一點或可供參考:臺灣軍方向來以愛用洋貨, 對自家中科產品極盡挑剔批判, 藉以作為採用洋貨之理論基礎聞名; 如果劍二真如閣下所設想:性能只有老一代麻雀的等級, 而造價又是新一代AMRAAM兩倍到兩倍半的話, ROCAF根本沒有接受其量產的道理, 不然至少也是早就對外公開針對這點把中科吐槽至無地自容矣(從當年的經國號妥善率不佳, 到不久前中科為拉法葉艦承製研發直昇機起降導引系統出現問題, 軍方的公開批評吐槽可從未心慈手軟過)
就最粗淺的分析, 如果劍二是約略與AIM-120同級的ARH AAM的話, 那其報價還算是有道理, 畢竟, AMRAAM是在總產量超過萬枚, 外銷全球數千枚的狀況下, 才會擁有一枚四五十萬美金的報價, 而劍二的總產量至今可能三百枚不到, AIM-120至今在實戰與試射中所發射的數量或許都不下於此, 造價自是難已壓低; 無法大規模量產銷售, 各系統組件的造價成本便無法壓低, 連帶飛彈的成本也居高不下, 這是資本主義社會的鐵律, 怨怪中科是不公平的. 當然, 如果劍二是與麻雀同級的SARH的話, 這等報價就太過份了, 而以中華民國軍方的個性思維, 沒有以接受此等超高價國產爛貨的道理. 也許, 這才是劍二乃ARH設計最佳證據與保證, 不然大家以往都嚴重錯怪軍方了, 願意花新一代武器配備兩倍以上的價格, 去買老一代性能的國產武器, 誰還敢說這樣的軍隊不支持愛用國貨??.......XD |
fer-de-lance 於 2004/05/05 11:02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Please excuse the long absence, been on the road VERY heavily - had some major developments at work ... Owe lots of people replies on e-mail ... Any way, let me shed some light on the confusion over TC-2. It has an active radar seeker - basically the design that lost out in the AMRAAM US competition. (Notice the pattern for Indigenous weapons program ... Hughes SLQ-31 that lost out to the Raytheon SLQ-32 became Chang Feng III ... etc.) It was all a very necessary charade during the Reagan years to get access to modern weapon systems otherwise denied to the ROC forces. Now that things have evolved - have the Indigenous programs with the higher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costs (due to small volumes) become a liability (drain on scarce resources) rather than an asset? Is putting scarce developmental resources in to the end game component (the missile) taking away from what is really needed - the combat direction system (CDS) than can handle a saturation attack? We should be reminded that it is not the weapons but the CDS that is critical in Antiship Missile Defense (ASMD). Take for example the USN LHAs, these ships have all the sensors - Mk 23 TAS, SPS-48E,... and the weapons RAM, Phalanx .. but not SSDS. According to a GAO study, the SWY-2 and ACDS combat direction systems on the LHA did not meet the ASMD capability requirements. So, is the surface launched TC-2 going to be effective? Yes. Is it too expensive? Yes. |
pusler 於 2004/05/05 11:07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手上的全防162期有中山科學院公佈的劍二的飛彈剖面模型照片 還有很清楚的主動尋標器特寫(也有雄二喔) 以下是個人就以前到現在看過的資料期刊所推論的 早期大家都不了解劍二長什麼樣子的時候 包括一堆國外媒體都直接達麻雀的諸元來 套用,連尺寸都照抄.也因此有半主動等等的說法 不過等劍二資料公佈後,發現連尺寸重量都相去甚遠 原來的半主動飛彈說法也就不見得可信了 當然啦 要說這一切都是騙人的也可以啦 這我就恕不回應了 |
吱吱鼠 於 2004/05/05 11:43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FAS那一筆關於愛國者PAC-3彈頭的記錄我有點小疑問 . 雖說記載是這樣 , 但PAC-3真的還保有高爆彈頭嗎 ? 當然有,如果動能攔截彈頭沒有命中,可釋放出24個殺傷力強化次彈械,保證摧毀目標。 >1 英文網站的聊天室就有很高的可信度 為什麼使用英文可信度就比較高呢 因為目前全世界最通用的語言是英文,而絕大多數武器研究的文獻也是用英文寫的,當然,國內軍事雜誌的資料有90%以上都是從英文資料翻譯分析出來的,如果有人連英文資料都不去參考的話,那就沒辦法了。 >不過我對此飛彈的售價 真的要韃伐一番 中科院是國家養的沒錯,但是國家還是要出錢買吧,所以中科院賣給國家的價格應該是成本價(如果沒有貪污的話),而TC-2的產量本來就不多,價格自然無法達成規模經濟。 >中科院在量產時 卻報出高價 要國防部的錢 像是TC-2這種產量稀少的國產武器,高價才是正常情形,價格過低還可能是品質有問題,國防部自己會考量需求決定是否採購。 >難道中科院也要像中華電信 中油一樣 要盈餘繳庫嗎 如果多出來當然要繳庫,不然你以為要中科院每個員工分紅? |
吱吱鼠 於 2004/05/05 11:48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toga大大 我可不是來拆你的台的 當然,因為你連拆台的能力都沒有。 TC-2是ARH的飛彈,這在GOOLGE查詢就有的東西。 |
大力 於 2004/05/05 16:36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1996年空軍基地開放時,小弟曾在CCK與負責劍二的士官長小聊兩句,當時這位士官長就很肯定的表示劍二絕對是Active Radar Homing,而且試射時的精準度超過預期,中科院還因此將近發引信的感應範圍縮小,一來是太準了,沒必要設定那麼長的感應引爆距離,再來則是可以節省電力損耗。以上也許可以供大家參考。 |
秋瑩拭水 於 2004/05/05 18:15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整理 : 天劍二究竟是怎樣的飛彈 ? 1. 當初在競標AIM-120時 , 休斯公司贏得開發合約 . 但個人推測失敗者雷神公司也沒閒著 , 其主動雷達尋標頭設計立刻轉戰台灣 , 提供中科院開發新一代中程空對空飛彈的技術參考 . 2. 天劍二型計畫經過十年開發(1985~1994) , 於1994年漢光11號演習首度亮相 , 並在演習中擊中目標 . 1996年 , 天劍二通過空軍的全戰備測試 . (Y2K國軍武裝報告書上冊 , P288~290) 3. 天劍二型飛彈為可射後不理的主動雷達導引中程空對空攔截飛彈 , 採初期慣性+中途資料鏈更新+終端主動歸向導引 , 具多目標接戰能力 , 可避免重殺 , 以及相當程度的電子反反制能力。目前產量為200枚 , 供國產IDF戰機使用 。 http://www.diic.com.tw/comment/06/06930220.htm http://www.mnd.gov.tw/division/~defense/mil/mnd/cs/chinese/systemdev/weapon_system/tg.htm http://www.mnd.gov.tw/division/~defense/mil/mnd/cs/chinese/movies/movie/mov3.avi |
大何 於 2004/05/05 18:35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FAS 網站資料 (每枚價錢,不含相關設備) (海公羊)RIM-166 block I 44萬美金 SM2-MR 42萬美金 AIM-120C 38.6萬美金 AIM-9 8.4萬美金 1. 短腿的海公羊居然比 SM2-MR 還貴~ 若我是軍方我也不要買劍二 |
雨滴 於 2004/05/05 19:10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路人甲的幾點建議: 1.真是好險,軍方採購人員若是均如閣下之流,我們可能要用F-5E對抗S-27好一陣子... 2.你舉出的網站帳列價格的基準日期是否一致,煩請先查一下 3.軍方沒有不買劍二,對劍二長期以來均未聞抱怨之聲,你的也字請改一下,別把軍方也拖下水 4.我建議你的經濟學課本應該翻出來,把規模經濟這一段複習一下 |
pusler 於 2004/05/05 19:24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我建議你的經濟學課本應該翻出來,把規模經濟這一段複習一下 複習沒用啦 之前網友都說那麼清楚了有人還是跟鸚鵡一樣 |
秋瑩拭水 於 2004/05/05 20:12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謝謝貓貓姊和吱吱鼠前輩 . 不過我對於吱吱鼠前輩所說的有點小意見 . |
貓貓 於 2004/05/05 22:06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一個問題給大何,這個價錢是要把R&D;的費用算入去呢,每一樣的產量是有多少呢??? |
ZT-Man 於 2004/05/05 23:36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source: 兵工科技-訪SD-10空空導彈副總設計師[組圖][轉帖] http://www.cjdby.com/dispbbs.asp?boardID=33&ID;=75818 兵工科技-訪SD-10空空導彈副總設計師 http://www.bithome.net/qbq.com.cn/dispbbs.asp?boardID=22&ID;=27613&page;=1 |
toga 於 2004/05/06 00:00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Nice Report............. |
ZT-Man 於 2004/05/06 00:20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希望貼出來的SD-10的一些情況能對大家有益 特別是一些技術細節參照標準。如R77的最大射程的計算方式和Aim-120有什么不同 附帶說一下SD-10的發展時間是:84年左右開始預研,大約88-89年正式立項。 最近已經公開了J-8ii攜掛該彈的圖片 |
Zenobia 於 2004/05/06 00:28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裡面排名時沒排劍二,我看有人又要引為劍二是半主動的「證據」了。 |
toga 於 2004/05/06 00:31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我個人印象最深刻的倒是這篇文章在對何以IIR仍無法取代主動雷達導引做為BVRAAM主流時的說明解釋, 這一點在下先前一直似懂非懂............... 平心而論, 這篇專訪內容應該可說是十分持平, 不過在對AIM-120C的性能描述評論上可能有些問題; 自九十年代末期發展至今, AIM-120C已有C, C4, C5, C7等彈種陸續推出量產, 不知道文中對C型彈的性能評論是那一款次型, 特別是C型彈的最大過載可達米卡般的五十g級, 更是第一次聽聞. |
toga 於 2004/05/06 00:45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這期DIIC箭二圖註解天外飛來一筆:箭二是半主動雷達............ 腎上腺素急速分泌.......
多分泌些腦內啡和血清素, 輕鬆一下吧................XD |
大何 於 2004/05/06 06:22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歐洲除了英國以外 還有義大利 也有仿造麻雀 這家做的飛彈 彈翼和劍二超像的 |
大何 於 2004/05/06 06:57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兇手已經呼之欲出了 aspide出來吧 不要再躲了 |
INER 於 2004/05/06 09:32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關於大何的NO:147_88 請不要隨便引用其他人的個人意見 尤其是其下三點註解意見乃針對康定艦是否需要箭二而捨海公羊 我自認並不成熟且並非挑戰現有天箭二的採購決策
FAS 網站資料 (每枚價錢,不含相關設備) 1. 短腿的海公羊居然比 SM2-MR 還貴~ |
ryan2181 於 2004/05/06 09:33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Aspide???? 呵呵.....你認為我們會跟PLAAF用一樣的東西嗎.... 義大利佬與中國的軍火交易規模可是也不小的 再提一下.....英國的天閃也有向PAL推銷的紀錄.... |
ryan2181 於 2004/05/06 09:41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錯字:PAL 正解:PLA |
ryan2181 於 2004/05/06 09:44 | |
義大利佬與PLA的軍售 | |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5+112004050600079,00.html 看看這篇報導吧....... |
吱吱鼠 於 2004/05/06 11:08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source: 兵工科技-訪SD-10空空導彈副總設計師[組圖][轉帖] http://www.cjdby.com/dispbbs.asp?boardID=33&ID;=75818 兵工科技-訪SD-10空空導彈副總設計師 http://www.bithome.net/qbq.com.cn/dispbbs.asp?boardID=22&ID;=27613&page;=1 這篇專訪很不錯,評論相當客觀。 |
吱吱鼠 於 2004/05/06 11:12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AA-12的網格狀尾翼是有專利權的,所以除了MICA之外的主動雷達飛彈尾翼設計都與AIM-120差不多。 |
ryan2181 於 2004/05/06 11:49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當同篇文章內文宣稱AIM-7M, 劍二, 超級530D的有效射程為10浬, 又聲稱下一代AAM將採用”衝壓火箭”時................... 唉....DIIC搞飛機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
IDF迷 於 2004/05/06 12:03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其實,不單是TC-2,我對IDF性能也越來越存疑了,我故意在這裡回文,請版主 勿刪或是轉移,謝謝,讓小弟了解一下真相吧! IDF可以說是與F-16系出同門,我對IDF的的負荷過載一直存有疑問! 第四聯隊(四五五聯隊;嘉義)部署F-16,眾所皆知,F-16理論承受G值 以上是我自己用邏輯判定,說不定是我鑽牛角尖,請各位軍事迷前輩多多 另外....假如TC-2可以射後不理,假設GD-53又有對地攻擊的功能,換個角度 |
ryan2181 於 2004/05/06 12:33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GD-53是技術轉移的產物,我方掌握所有技術,那麼..... 1.當初買F-16應該不用一併購買AN/APG-66V3,我方應嘗試裝上GD-53雷達, 如此雷達生產量將提昇二倍,價格絕對可以壓低! 2.同上,那麼,TC-2可以掛在F-16上,生產個500枚,成本也會降低啊! GD-53 = 以AN/APG-67為基礎+AN/APG-66的部分技術功能 ......這是公開的秘密 |
秋瑩拭水 於 2004/05/06 12:56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我很好奇 ... 這位大何先生是否抱持著中科院出品必屬爛貨的心態 , 為反對而反對 . 誠然 , 劍二的總體性能或許由於台灣有限的科技能力和資金 , 無法像AIM-120那樣在試驗中狂射 , 並多階段地推出性能提升型 , 因而遜於AIM-120C7 . 但也絕對不是麻雀飛彈 / 天閃飛彈 / 蝮蛇飛彈 / PL-10 / 那種等級的半主動產品 . 已經有多位前輩提供新聞與參考資料 , 閣下仍然不相信 , 堅持天劍二的性能非常糟糕 . 如果要了解內容 , 而又不讓閣下懷疑 , 我看你恐怕得想辦法去找開發的工程團隊去問問看了 .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5/06 13:06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而且像某些「砍盡預算滅國造」的人一樣,無論提出什麼樣的資料、數據,他都看不進去......... |
ryan2181 於 2004/05/06 13:11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王牌大騙子」????? |
IDF迷 於 2004/05/06 16:21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關於砍盡國造預算..... 呵呵,第一,不能怪國會議員,要怪,就怪國防部吧,有外國月亮比較圓的迷思! |
ryan2181 於 2004/05/06 16:41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請牠吃「九克」 |
伊雲 於 2004/05/06 16:41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非法程序取得的非法武器是不附帶合法後勤零件的,買那種東西的主事者應該槍斃 1.有種東西叫熱帶抗G衣,還有種東西叫亞熱帶抗G衣,更有一種叫溫帶抗G衣 |
IDF迷 於 2004/05/06 17:34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假如...可以買到SU-27或是SU-30呢? 嘉義基地在F-5E服役時,有一個模擬機室.....很少人用啊!只有總部 唉,看來IDF真的不只是短腿機.....恐怕超過7G空基督室都得發飛安通報! |
ryan2181 於 2004/05/06 18:26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而清泉崗與台南基地的飛官就沒有呢? 嗯嗯....依照這個邏輯那麼飛龍機也沒有..... |
ryan2181 於 2004/05/06 18:31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嘉義基地在F-5E服役時,有一個模擬機室.....很少人用啊!只有總部 督察室考核或是飛行員復飛才偶爾來那麼一下啦! 各基地已經直接在模擬機上連線大比武....列入考評 |
大何 於 2004/05/06 18:35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給各位一個提示 阿里山在台灣 台灣有個阿里山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5/06 18:46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空軍F-104阿里山換裝計劃? |
大何 於 2004/05/06 18:54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對了 再多點聯想 |
伊雲 於 2004/05/06 19:34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唉,看來IDF真的不只是短腿機.....恐怕超過7G空基督室都得發飛安通報! 是阿∼光靠抗G裝的配件多寡來推論,這種結論也不是普通的白爛 現在的小白都不爬文了嗎? 假如...可以買到SU-27或是SU-30呢? 嘉義基地在F-5E服役時,有一個模擬機室.....很少人用啊!只有總部 再說有真飛機要飛幹嘛去飛不能算時數的模擬機? |
toga 於 2004/05/06 19:39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1. 既然自稱IDF迷, 對其有疑問就該自行設法找資料尋求解答, 而不是在非軍武提問欄的地方提無關題旨的問題, 還要求版主網開一面. 2. 根據已知文獻資料說法, F-16, IDF, MIRAGE-2000均能在空戰必要狀況下暫時達到九G級機動, 這一點在第三世代戰機成軍以後已不足為奇, 絕大多數的第三世代戰機都能在緊急狀態下作到, 但是F-16被稱為第一架有能力持續長期保持九G機動飛行(只要駕駛員撐得住的話)者, 而其他一般第三世代戰機, 在承平時期的操作時, 通常會把操作G限定在七G以下, 以維持戰機的結構壽限. 3. 在台灣, 目前飛龍機與鷹揚機均以中高空空優作戰為主, 且都配備有射後不理的BVRAAM(依照老美F-15C使用AIM-120進行多次BVR實戰與模擬戰的經驗, 其在高空高速BVR空戰狀況時幾乎沒有過需要進行3G以上機動必要的經驗), 因此平時為了戰機結構壽限保障等因素起見, 飛行教範對其平日操作訓練時的G限都要求限制在七G以下(對IDF這麼沒信心把握的話, 那就看看飛龍機吧:正常操作G限+9g, 結構承受G極限+13.5G, 但是在台灣空軍中的平日操作訓練時的G限一樣是被限制在七G以下), 而鳳凰機被付與多重作戰任務使命, 戰時是最有機會衝進重重火網中與敵陸海空軍力短兵相接的勞碌命, 目前的主力主戰BVRAAM又是無法射後不理的AIM-7M(美國曾經作過測試:一架掛著麻雀的F-15與一架掛著響尾蛇的F-5E交手, 在戰鬥過程中, F-15靠著優異許多的雷達對F-5E先視先鎖, 並且率先(模擬)發射麻雀, 然而因為麻雀必需戰機雷達持續導引之故, F-15被迫一路跟著麻雀逼近F-5E, 最後也被F-5發現鎖定, F-5隨即(模擬)發射射程較短但可射後不理的追熱響尾蛇, 最後的結果判定是雙方均被對方的AAM打掛..............有著如此傑出的主力BVRAAM〔以色列空軍經多年使用經驗後認為:在距離敵機16公里以外發射麻雀, 乃白白浪費的同義詞也), ROCAF鳳凰機飛行員當然有勤練緊急高G閃避技的需要)自是有適度犧牲機體壽限, 比另外兩者加強訓練高G閃避脫離機動戰術的必要性存在. 4. 至於在F-16換裝經國號戰機雷達???更屬春秋大夢級的一廂情願, 一來金龍五十三的整體性能(特別是在對地攻擊模式性能方面)能否匹敵號稱與AN/APG-68同級的AN/APG-66V3就頗有疑問, 二來老美從未批準任何國家空軍在所採購的F-16上換裝它牌雷達的先例, 包括其珍愛有如己子的以色列在內. 以色列軍方乞求老美同意讓猶太人在所購入的F-16上換裝自家品牌雷達, 已經求了將近十五年, 老美至今還是一句話:”No way”. |
大力 於 2004/05/06 20:49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既然IDF號稱理論也可以達到-3~+9,為何嘉義基地的飛行員有進行體能訓練,與那個抗G機(知道正確名稱順便告知,謝謝)訓練,而清泉崗與台南基地的飛官就沒有呢?
|
wcw 於 2004/05/06 23:38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離題一下 請問所謂IDF短腿問題 加力耗油率[kg/(daN·h)] TFE1042-70 2.07 中间耗油率[kg/(daN·h)] TFE1042-70/F125 0.816 怎麼算,大家說IDF制空時間40分 |
大何 於 2004/05/07 00:06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to WCW 麻煩說清楚一點 別惜字如金 手邊能取得的資料是2517L(內載燃油)+1041L(機腹下副油箱)+568L乘2(機翼下副油箱) |
大何 於 2004/05/07 00:23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一枚150萬美金算很便宜了 不然你要用走私來的? 應該是還可以的價錢 從今年1月號尖端第14頁中 |
wcw 於 2004/05/07 00:27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對不起我是指說一般常說的耗油率是怎麼算的 這是我唯一有看到的耗油率的數據 [kg/(daN·h)] 這個是指什麼 我說的不是內載燃油量,而是指引擎的耗油率 |
IDF迷 於 2004/05/07 00:30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TO toga 就是因為很喜歡IDF的外型,但是又不喜歡IDF真的不如我預期的性能, 此篇文章一開欄,我當然得把我疑問跟大家請教啊!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5/07 00:44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關於F-CK-1的問題,請搜尋軍事茶館過去的資料,再將之連結後另開一欄討論,勿佔用此討論空對空飛彈的欄位。 |
大何 於 2004/05/07 01:03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上了美國的網站 裡面有關於AIM-120C的 UNI COST 約美金40多萬 FY2000 但未注明型號 也有國際上交易價格 但和其他武器混在一起 的總價 也未註明每項價格 我會繼續找 |
toga 於 2004/05/07 01:21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給你個AIM-120C5(台灣據信也是買這款)最新外銷報價......... http://www.taiwantp.net/cgi/TWforum.pl?board_id=6&type;=show_post&post;=59 新加坡訂購50枚AIM-120C5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總值約為2542萬美元。 |
toga 於 2004/05/07 01:29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NO:59_115 |
大何 於 2004/05/07 01:42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The US government has been somewhat reluctant to allow the export of this advanced weapon. Taiwan was allowed to buy 200 AIM-120C (at a cost of $150 million) after the PRC ordered 100 Russian-made R-77 missiles, with the unusual proviso that the missiles will not be delivered to Taiwan until the R-77s have been delivered to the PRC. In some cases countries have abandoned plans to buy US fighters because they were not permitted to buy AMRAAMs to arm them. 這樣台灣一枚花了多少錢 |
toga 於 2004/05/07 01:52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TO toga 就是因為很喜歡IDF的外型,但是又不喜歡IDF真的不如我預期的性能, 此篇文章一開欄,我當然得把我疑問跟大家請教啊! 1. 要請教空軍戰機問題, 請到”新朋友加油站-空軍2004”提問欄去發問, 這裡是劍二性能探討專欄, 不是疑難解答欄. 2. 經國號操作的相關資訊, 在台灣的相關文獻資料多得如汗牛充棟, 本版資料儲藏區也有大量收藏, 要提問題前, 應該先自行嘗試去查閱相關資料, 等找不到答案再來發問, 而不是想當然而再加上聽幾句來自大陸方面對經國號的不實謠言(大陸網友對經國號的許多評論要是可以相信的話, 那經國號將是一架極速1.2馬赫, 耐g上限6.5G, 偉大的解放軍飛行員用殲六就可以玩死她的超爛貨.......)之後, 就在這裡發表”唉,看來IDF真的不只是短腿機.....恐怕超過7G空基督室都得發飛安通報!”的結論, 外加搞出把離心機與模擬機混為一談的飛機. |
toga 於 2004/05/07 02:01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The US government has been somewhat reluctant to allow the export of this advanced weapon. Taiwan was allowed to buy 200 AIM-120C (at a cost of $150 million) after the PRC ordered 100 Russian-made R-77 missiles, with the unusual proviso that the missiles will not be delivered to Taiwan until the R-77s have been delivered to the PRC. In some cases countries have abandoned plans to buy US fighters because they were not permitted to buy AMRAAMs to arm them. a: 一億五千萬美金200飛彈, 兩者相除可得一枚索價75萬美金的結論 不過這筆錢可能並非只有買飛彈而已, 可能尚包括將AIM-120整合在F-16 A/B MLU上使用, 搭配飛彈發射派龍介面購入, 相關後勤維修補保體系建立與使用訊練等等的開銷, 因此要是不說明清楚這筆150 million美金預算的內容細節, 仍舊無法得知台灣是否買貴了. |
大何 於 2004/05/07 02:05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為免挨罵 先自首 上兩欄所連結資料不完全 白宮網站上說 以上價格含 292個 發射架 及售後維修服務等 200枚飛彈 卻買292個發射架 日後大概還會再買吧 |
大何 於 2004/05/07 02:11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更正 五角大廈公佈的消息 |
大何 於 2004/05/07 02:30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台灣按正常軍售管道所取得的價格還不錯哩 看來當國際軍火走私販 沒搞頭了 |
吱吱鼠 於 2004/05/07 11:09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應該是還可以的價錢 從今年1月號尖端第14頁中 我國購買AIM-120C的約略單價是147.5萬美元 這部分是錯的。 >所連結的新聞中 新加坡購買AIM-120C飛彈50枚 總價兩千多萬美金 新加坡的這批飛彈是目前為止最新的報價,來自2004年4月24日外電消息。 以國產主動式空對空飛彈來說,日本三菱電機發展中的AAM-4一枚單價約為1億日幣(折合約為80萬美元),請注意,這還是大量採用COTS技術的情形,而就研發完成時間來說,TC-2還更早,所以TC-2剛剛量產當時一枚100萬美元是相當合情合理的。當然TC-2在各方面不如AIM-120C是一回事,但是當時還沒有AIM-120C可買的情形下,採用TC-2作為F-CK-1的主戰兵器是唯一的選擇。 |
老K 於 2004/05/07 16:19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應該是還可以的價錢 從今年1月號尖端第14頁中 我國購買AIM-120C的約略單價是147.5萬美元 >這部分是錯的。
|
大何 於 2004/05/07 18:19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你再回去看看括弧內寫的是什麼 實購120枚 若實購120枚 還花了1億7700萬美元 五角大廈公佈消息1億5000萬 賣200枚及後勤 發射架等 到了台灣 就變成120枚含後勤 1億7700萬 這部分是錯的 錯的是誰 前幾欄看一下好嗎 147-137 147-138 |
大何 於 2004/05/07 18:29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http://www.defenselink.mil/news/sep2000/b09282000 bt603-00.html 希望尖端科技的資料是錯的 |
xyz 於 2004/05/07 22:53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看了前面網友所提的, 我個人憑良心講幾句話 若從工勞苦勞這一層面看, 對漢翔或是中科院都不可以抹煞 但從技術面看, 我想不論是TC-2或是IDF ,我們都該捫心自問 我們國家從這兩個CASE學到了多少技術, 尤其IDF花了那麼多錢 今天他的性能如何, 到底是我方技術人員清楚還是美方顧問清楚 , 這真是個大問題!!! 我們不需要懷疑IDF的性能, 但是我們可以 合理的懷疑美方顧問有沒有欺負我們不懂, 還有些隱換留在IDF裡 等多年使用後, 成為不定時炸彈, 再來Charge 費用!!!! 至於TC-2國外雜誌如是說, 也不無道理, 一個外型與麻雀幾乎一模一樣的飛彈 除了飛彈的導引頭的改變外,其他的飛行性能基本上是很難有出入的!!!! |
pusler 於 2004/05/07 23:17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一個外型與麻雀幾乎一模一樣的飛彈 呵呵,你真的比過兩個的外表嗎 尺寸重量外型幾乎沒一個相同的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5/07 23:31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至於TC-2國外雜誌如是說, 也不無道理, 一個外型與麻雀幾乎一模一樣的飛彈 除了飛彈的導引頭的改變外,其他的飛行性能基本上是很難有出入的!!!! TC-2和AIM-7 |
大何 於 2004/05/08 00:23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To pusler 麻雀也有其他國家仿造 如義大利的aspide飛彈的陸射 海射型 的外表 就和劍二非常相像 要仿造 不一定要從麻雀下手 在以往 國軍仍使用F104時 因機體老舊 在美國同意下 從其他 使用此型機的國家 買了許二手機 義大利的F104S是世上惟一能 發射麻雀的 國軍有無取得F104S及aspide飛彈 不得而知 但中國空軍確實有仿造此型飛彈 台灣有無購買義大利的技術 也不是不可能 就因為IDF的構型 要半埋掛載 以麻雀的前彈翼 尺寸 困難性增加很多 若以aspide面射型來參考設計的話 將容易多了 歐洲國家對軍售的立場 並不如美國嚴謹 兩岸都賣 非不可能 以前不是兩岸都想買幻象兩千嗎 當初發展劍二時 美國連售我麻雀飛彈的立場都搖擺不定 所以只好自己發展 發展當然是仿造最快了 但是前面我所說的也只是推測 因為我沒實證 中科也做過雄二 實證俱在 也不能硬說中科不會做 但是仿造確實在時間上會快很多 另外有網友說 當初兩家競標美國下一代中程飛彈的公司 落敗的一家技術轉移到台灣 這是有可能 但可能性不高 美國對尖端機密的技術 還是有些保留的 請注意美國並不是因為台灣有劍二才賣AIM-120C的 是因為中國的Su27 Su30配署R77 R77在性能上不在AIM-120C之下 尤其是R77M-PD型 射程與AIM-54C相當 達81nm R77也有40nm 而AIM-120C是27nm 所以美國才會這麼緊張 趕快答應出售 並運交台灣 劍二有多好 老美相當清楚 美國人會不知道台灣有劍二和MICA嗎 為什麼緊張 只為了軍火利益嗎 不完全是吧 |
大何 於 2004/05/08 00:59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toga兄 所連結的新加坡購買AIM-120C的消息可能是比較新的 在2000年的消息中(五角大廈) 台灣花了1億5千萬美金 買了200枚 新加坡是用8千萬美金買了100枚 同樣都包含了發射派龍 人員訓練 後勤維護設施 飛機軟硬體修改升級 但是我國買的派龍比較多達292個 而新加坡只有100個 但新加坡多了兩枚模擬訓練彈及飛彈容器 台灣不會買得比較貴 依美國網站 2000年 此飛彈的 Flyaway Unit Cost 是41萬美金 同此可推測 美國是將台灣所有的F16都升級程成具有發射AIM-120C 之能力 且日後還會再賣 別忘了F16有同時掛載4枚AIM-120C的能力 但是IDF要掛此飛彈的機會 目前還沒看到 我看到尖端所登的1億7700萬元 實購120枚的內容 我就不知道要怎麼說 |
pusler 於 2004/05/08 07:56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我不懷疑劍二有仿造其他種飛彈的可能 但很難相信是仿aspide,性能諸元幾乎沒一個 一樣的,以台灣跟義大利的軍事交流程度而論 要弄到aspide來參考?坦白說我不認為你真的有 對aspide做過功課.以下是aspide的資料 http://www.globalsecurity.org/military/world/europe/aspide.htm http://www.astronautix.com/lvs/aspide.htm http://www.army-technology.com/projects/spada/spada2.html |
大何 於 2004/05/08 10:31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www.canit.se/~griffon/aviation/text/missiles/aam.html http://homepage.eircom.net/~steven/air_air.htm 這兩個網頁同時有劍二及ASPIDE的資料 有空可以看看 |
pusler 於 2004/05/08 13:38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http://homepage.eircom.net/~steven/air_air.htm 這裡面劍二的資料不是沒有就是猜測 很難令人信服 而且從這兩個網頁上幾乎可以完全證明兩個飛彈長的 一點都不像 還有官方版公佈的劍二是尾翼控制 但麻雀,ASPIDE及天閃家族卻都是中翼控制 |
大何 於 2004/05/08 14:48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還有官方版公佈的劍二是尾翼控制 但麻雀,ASPIDE及天閃家族卻都是中翼控制 我投降 閣下此論點非常有力 無法推翻 現在我已經將焦點 放在中科以前的產品雄二身上 |
Pikachuu 於 2004/05/08 16:17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箭二是尾翼控制在航展或基地開放時,用肉眼就能看出來。 記得有個認識的叔叔以前在航發中心工作(現在調回中科院),當年是研發IDF的人員之一,國小、國中的時候常常問他一些問題(有一次還問到機密數據XD)。當時有一次我就問:「有人說箭二其實是半主動雷達導引」,他斷然回答:「箭二是主動導引,那些人胡說八道」。 |
xyz 於 2004/05/08 17:38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TC-2和AIM-7 >>在彈翼尺寸大小與彈徑就差異滿大的 >>沒看過照片嗎? 其實這只能說有可能跟AIM-7不同, 這要看他結構設計, 受力配置的狀況吧!!!!若是控制面加大, 彈徑加粗是同時 成比例的放大(這要從氣動吹出來的結果看), 最後再因為任務 需求修形, 結果外形極其相似, 細部有所不同!!!而在結構設計時 基本上按照AIM-7的方式佈置, 或是外形設計時就不敢動這些; 更進一步講, 從開始設計時, 就是照美方資料做小幅調整, 大部分不動, 這如何能說差異滿大的????? 這個我想需要中科院當初作設計的人出來澄清才行!!!! 不過從軍方對待中科院或是漢翔的態度!!!再加上1980年代 台灣的水平, 我實在不認為有可能不照抄AIM-7!!!!!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5/08 17:55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AIM-120 MICA R77都是尾翼控制的 在此我承認我推論劍二仿造ASPIDE是錯誤的 歷年來的TATE沒去看過?AFB OPEN時沒去看過? 有什麼資格去批評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大何 於 2004/05/09 05:05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上欄的情緒言詞 無技術性 科學性舉例實證說明 不接受 駁回 並不得再抗告 新一代飛彈 穩定翼及控制翼越來越小 已是趨勢 現代電子運算技術 也呈現在飛彈彈翼上(別拿向量噴嘴抬槓) 另外注意到一點 某些半主動或主動雷達導引的飛彈 |
清潔工 於 2004/05/09 06:19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 上欄的情緒言詞 無技術性 科學性舉例實證說明 不接受 駁回 並不得再抗告 新一代飛彈 穩定翼及控制翼越來越小 已是趨勢 現代電子運算技術 也呈現在飛彈彈翼上(別拿向量噴嘴抬槓) Damn...Who the Hell Are you ????? IF you try this another time, You Are Out of Here!!! This is the Last Warning!!! And 不接受 駁回 並不得再抗告 本篇內容經論壇管理編修於2004/05/09/06:20 |
大何 於 2004/05/09 08:28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TO 清潔工 能不能請他不要再用(有什麼資格)這個字眼 之後的彈翼和上上欄無關 開欄的題目其中 有是否這兩個字 代表我是懷疑 不是肯定 是疑問句 難道我要在整個句子前面加Do or Are 才能成為疑問句 當然 我的推測 質疑 是否是事實 我自己也不敢說 在最前面 我就說了 歡迎大家提出反證 在整個項目裡 我也在吸收 網友們的資訊 也不斷的在找資料 並修正思考的方向 例如pulser提出的後翼控制 我就承認在仿造義大利飛彈方面 是錯的 另外一位toga 說我沒資格拆台 我絕對能接受 因為他拿出很多東西出來 也有花時間找資料 並指出自己的看法 我為什麼單就針對這位仁兄呢 從一開欄 幾次發言 就只有冷言冷語 我知道他在軍事茶館裡經營很久 有相當高的地位 這是我最後一次 提出特別上訴 清潔工大人 若無法體恤民情 我自願 out of here 並請將整個討論題目刪除 |
清潔工 於 2004/05/09 09:22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 這是我最後一次 提出特別上訴 清潔工大人 若無法體恤民情 我自願 out of here 並請將整個討論題目刪除 民情 ???????????? If you want to open a colume to discuss: Then Please Prepare Well... |
大何 於 2004/05/09 11:29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Well real back to the topic 新一代飛彈 穩定翼及控制翼越來越小 已是趨勢 現代電子運算技術 也呈現在飛彈彈翼上(別拿向量噴嘴抬槓) 後翼控制在空對空飛彈上 已經是技術指標之其中一項 很高興有人指點我這一項 現代的電子技術 運算次數 越來越高 一個晶片可能就搞定以前一片電路板 或一片 插卡的功能 體積耗電量越來越小 再加上電路板的盲埋孔 設計及增層製造法 半導體的功率增加 才有可能實現了 主動雷達導引的出現 劍二是後翼控制 證明其電子運算 能力一定比麻雀等級的高 這點在氣動性上 和一般的戰 機是不同的 如果早中期的麻雀也用後翼控制的話 保證 追跡時修正過度 修正還需要用到比例帶控制 即使用較 小的後翼 也可以做出較大的瞬間追跡 而不致修正過度 而且在連續綿密的修正中 目標的大G動作 能閃躲的機率 低了很多 這點我想劍二的能力是高於麻雀的 最新的AIM-9X 是後翼控制 天弓和愛國者PAC-2還只有後控制翼 主動雷達導引 其電池大小 同樣也大於半主動許多 主動導引 本身在最後階段 會開啟自身的雷達波照明 雖然時間不長 可能只有20秒 功率不能太高 雖然高可提昇偵測距離 但耗電 目標也更早發現 也不能太低 否則影響自身接收的靈敏度 最重要的階段是中端資料 鏈 和主動雷達開啟時的訊號吻合 位置不能差太遠 公佈出來的是AIM-120 是使用X band 這令我突發奇想 對岸空軍有沒有想到買 幾台汽車用反雷達測速照相器 裝在飛機上 不知是否會 有效果 所以說電池大小也是一項證據 但就無法得知是否是 鋰電池了 再者目前無法看到 尾部噴嘴的近照 因為AIM-120C的Data Link 接收器是裝在尾部噴嘴旁 很奇怪吧 令人懷疑它能否承受高溫 但確實是很好的位置 因為長距離發射後的一段時間內 它是 熱屁股對著載機的 這也可提供作為一項參考 最重要的就是Guidance了 雷神公司說它的價格佔了整體的 68% 反而裝藥爆破部份 只有2% 目前還沒看到全防162期的 剖面照片 無法判斷 但若是看到 大概可以判斷出來 當然啦 若有237期 第70頁那種尋標器的照片 那是大大的好 重量 劍二190Kg AIM-120C150Kg 麻雀230kg 各相差40 難解 尺寸 劍二長度短了5公分 AIM-120C直徑少了兩公分 相差不多 劍二到底哪裡胖了40公斤呢 拜託這有很大的差別 差別在劍二無法用機翼端掛載 犧牲了中線油箱位置 我看過劍二用翼下掛載兩枚的照片 那個發射派龍比AIM-120 用的大 反而接近麻雀用的形狀及尺寸 其他呢 找到再說吧 |
吱吱鼠 於 2004/05/09 14:05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另外一位toga 說我沒資格拆台 我絕對能接受 因為他拿出很多東西出來 他可沒說你沒“資格”拆台,倒是我認為你沒有拆台的能力。 >我自願 out of here 並請將整個討論題目刪除 在你的錯誤觀念導正之前,最好還是別走。 >重量 劍二190Kg AIM-120C150Kg 麻雀230kg 各相差40 難解 真是鬼扯。 AIM-120C重量是157公斤,TC-2的重量是184公斤,哪來差距40公斤的數據?觀察終端導引頭是主動還是被動居然可以用尺寸重量來看?真是世界奇聞。各種飛彈所使用的火箭發動機不同,尺寸重量當然也會不同,這跟主動還是被動根本一點狗屁關係都沒有。 當然TC-2的重量限制掛載的位置,但是這不是不可以解決的問題,你到底在計較什麼? >我看過劍二用翼下掛載兩枚的照片 那個發射派龍比AIM-120 然後呢?你又想以此垃圾證據證明TC-2導引方式等於AIM-7?真是幼稚的想法。 |
吱吱鼠 於 2004/05/09 14:20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上欄的情緒言詞 無技術性 科學性舉例實證說明 不接受 駁回 並不得再抗告 你認為TC-2是半主動導引的情緒言詞,也無技術性,更無科學實際證據。 >在整個項目裡 我也在吸收 那麼你吸收資料的能力實在爛到極點,一堆TC-2是主動導引的資料都不看。 再好的資料到你手上都變成你胡說八道的最佳工具。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5/09 15:14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看來我得把庫存資料翻出來,以免有人連看都不看,就在那裡胡說八道,以試圖滅國軍之士氣,助長解放軍之威。 天劍二型(TC-2)中程空對空飛彈,被1996年詹式年鑑評為「兩千萬人小國的驕傲」,具有主動雷達導引能力的天劍二型,是世上少有的彈種,曾經一度被以為是類似麻雀飛彈的半主動雷達導引,在美方(據信為Motorola)提供主動尋標器的設計技術後,整個計劃全面轉彎成為「主動中程空對空飛彈」,在完成尋標邏輯測試後,台灣成為自由世界中第三個、全球第四個擁有主動雷達導引空對空飛彈的國家,在幻象2000服役後及AIM-120A採購案成交後,台灣的視距外空戰(BVR)能力可以說是集現代科技之大成。 1994年9月漢光十一號演習,一架F-CK-1成功地以一枚天劍二型飛彈擊落視距外高速靶機,自此中華民國空軍進入了擁有中程BVR、射後不理的時代。 「劍二」在開發過程中,最大的困難來自F-CK-1與AIM-7的整合配合問題及主動尋標器的設計,一度被外界及中共認為是臺灣版的麻雀飛彈。1996年,天劍二型通過空軍嚴苛的全戰備測試,包括俯射、仰射、最大射程、多目標攻擊等,並完成了在嚴重電子干擾下,以兩枚天劍二型同時擊落位於最大射程處分頭逃逸的靶機之測試,且由於均為直接命中破壞,研發中心已將近發引信距離大幅調短、以降低電力負荷。天劍二型彈長3.593公尺、彈徑19公分、彈重183公斤、彈頭為高爆破片彈頭22公斤、導引採用初期慣性導引、中途資料鏈指揮導引、終端主動雷達導引混合模式,以提供超過100公里之最大射程,有效射程約70至80公里,飛行速度超過4馬赫,且具備若遭到電子干擾,即攻擊干擾源之反輻射追蹤ECCM能力,是一可怕之彈種。 一架F-CK-1可配掛兩枚天劍二型,以輕戰機之能力配掛中型戰機之武裝,為解決阻力及負荷問題,天劍二型以縱列半埋方式配於機腹,並以先彈後點方式發射,目前研發單位於劍二尾端加裝加力器,以開發艦射型、陸射型劍二防空飛彈。 |
SK2 於 2004/05/09 15:22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再者目前無法看到 尾部噴嘴的近照 因為AIM-120C的Data Link >接收器是裝在尾部噴嘴旁 很奇怪吧 令人懷疑它能否承受高溫 請愛用 Googles http://www.jolly-rogers.com/airpower/aim-120/avionics.html >目前還沒看到全防162期的剖面照片 無法判斷 http://www.jolly-rogers.com/airpower/aim-120/specs.html >重量 劍二190Kg AIM-120C150Kg 麻雀230kg 各相差40 難解 用比較簡的的解釋就是 >反而接近麻雀用的形狀及尺寸 新的本田 Civic (1.5L) 和舊的本田 Accord (2.2L) 差不多大小 |
toga 於 2004/05/09 16:16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開欄的題目其中 有是否這兩個字 代表我是懷疑 不是肯定 是疑問句 難道我要在整個句子前面加Do or Are 才能成為疑問句 當然 我的推測 質疑 是否是事實 我自己也不敢說 在最前面 我就說了 歡迎大家提出反證 在整個項目裡 我也在吸收
修辭學是很重要的事, 它攸關別人對你言行的觀感與反應, 如果你當初的開欄名使用”對劍二發展的一些疑惑”, ”劍二是半主動還是全主動??”等較中性的名稱, 在首篇文章提出觀點時, 在還沒有明確證據把握前, 少使用”台灣怎麼可能........”, ”天劍二型極有可能只是國造麻雀, 且性能只及AIM7F尚且不及後期的7M 7P 7R 更別題AIM120了, 此時揭穿劍二的謊言.......”這樣的字眼, 閣下也不至於會被如此對待. 在軍版裡, 只有版主有權決定網友的去留與是否閉嘴, 覺得受辱或冤屈, 可以向版主聲訴要求仲裁, 但是絕無自行裁定”不接受駁回, 並不得再抗告”之理, 請弄清楚一點:這個版並非閣下所開, 要走要留, 悉聽遵便, 但是斷無自封法官, 要其它網友不得抗告之理, 別太自我膨脹了. |
toga 於 2004/05/09 16:47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尺寸 劍二長度短了5公分 AIM-120C直徑少了兩公分 相差不多 劍二到底哪裡胖了40公斤呢 拜託這有很大的差別
最簡略的粗估, 把這兩枚飛彈當圓柱體來計算其約略體積, 圓柱體公式:半徑*半徑*3.1416*全長 AIM-120體積:8.89 * 8.89 * 3.1416 * 366.6 = 91022立方公分 兩者相除, 劍二的體積約比AIM-120大上12%左右; 若其材質約略與AIM-120相同, 則其重量約等於152 ~156公斤(來自各方文獻計載的AIM-120系列的重量範圍)*1.12 = 170 ~ 175公斤左右, 再加上台灣的電子與材料輕量化工藝科技不及老美, 加上一些額外的材料重量成為劍二目前的184公斤, 尚屬可以理解的範圍. |
Pikachuu 於 2004/05/09 16:54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手上的全防162期有中山科學院公佈的劍二的飛彈剖面模型照片 還有很清楚的主動尋標器特寫(也有雄二喔) 以下是個人就以前到現在看過的資料期刊所推論的 早期大家都不了解劍二長什麼樣子的時候 包括一堆國外媒體都直接達麻雀的諸元來 套用,連尺寸都照抄.也因此有半主動等等的說法 不過等劍二資料公佈後,發現連尺寸重量都相去甚遠 原來的半主動飛彈說法也就不見得可信了 當然啦 要說這一切都是騙人的也可以啦 這我就恕不回應了 咱們乾脆來討論懷疑論以及存在主義吧XD........^^b |
秋瑩拭水 於 2004/05/09 16:59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To Toga前輩 : 還有一個想法...... |
滿臉黑線 於 2004/05/09 17:10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另外注意到一點 某些半主動或主動雷達導引的飛彈 在彈體上都有一細長條狀結構 凸出在外 鷹式和天弓一型最 明顯 麻雀和ASPIDE有 劍二和AIM-120也有 但是標準飛彈還沒發現 巧合的是反而紅外線 雷射 電視導引之類的沒有 我曾問過天弓實驗隊的教官 那是什麼裝置 教官只說是 電波接收天線 我們是射控的 也許那時應該去問發射組 會有更清楚的答案 有沒有人知道那是什麼 有何功能 ========================================================= 先生, 少笨了,那條叫管線罩....... -________-||| |
滿臉黑線 於 2004/05/09 17:36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to xyz先生 ===================================================================== 至於TC-2國外雜誌如是說, 也不無道理, 一個外型與麻雀幾乎一模一樣的飛彈 除了飛彈的導引頭的改變外,其他的飛行性能基本上是很難有出入的!!!! ===================================================================== 先生, 你對中途導引跟省能量彈道熟不熟, 清不清楚標準一跟標準二設計上有何差異? 清不清楚麻雀跟AIM-120設計差在那邊? 我可以很肯定的跟你說: 你最後一句很難有出入是錯的. |
toga 於 2004/05/09 17:53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還有一個想法...... TC-2的理論射程大於AIM-120 . (前者最大射程大於100km , 後者大於70 km ) ] 除了電子科技與材料工藝遜於美國之外(這是正常的 君不見老俄連Su-27都因為這方面的緣故增加某些呆重?) , 小弟推測 , 不同的火箭發動機與燃料多寡或許也是重量較大的原因吧 . A: 幾乎所有國家在搞出自家的主動導引AAM時, 重量大於150公斤以上的一定聲稱自家貨色的有效射程大於老美AIM-120(如老俄的R-77, 台灣的劍二, 中國的SD-10, 印度的.....sorry, 名字忘掉矣, 巴基斯坦的H4等等), 重量低於150公斤的則一定聲稱自家貨色的有效射程大於老法MICA(如以色列的德比, 南非的Darter), 然而在這世上最暢銷的BVRAAM, 卻是這兩款性能最”低劣”的貨色...........這真是太神秘了, 傑克. 事實上, AIM-120與MICA的實戰有效動態射程數據, 根本都是祕而不宣的機密, 2001年時, 老法的幻象兩千五F中隊帶著MICA赴美, 與老美掛著AIM-120C的F-15C中隊展開經典模擬對決, 結果據說雙方在比試中均爾虞我詐, 不肯揭露底牌, 結果比了半天仍摸不著對手底細; 再者, AIM-120自部署以來, 已經歷經A --> B --> C --> C4 --> C5 -->C7之升級, 最新的C5與C7構型, 有效射程與獵殺動能據悉均較其前輩明顯提昇, 但是對外公佈的有效射程數據仍舊是多年以來, 始終如一, 好讓其它ARH AAM開發國家能夠建立民族自信心...............XD 目前BVRAAM的實戰有效射程限制關鍵之一, 仍是在於戰機雷達在實戰狀態下對敵機的有效鎖定距離; 老美空軍飛官和老美海航飛官均曾聲稱:”在F-15C與F/A-18E/F在以AESA雷達取代原有雷達配備前(AN/APG-63與AN/APG-73), AMRAAM的有效射程在大多實戰狀況下還超過戰機雷達有效偵測鎖定距離”, 而用於中大型戰機上的AN/APG-63與AN/APG-73的雷達偵測鎖定範圍還明顯長於輕小的GD-53, 因此劍二若是為了追求比AIM-120更長的理論射程而去加大加重, 幾可說是無意義可言. 近年來的國外軍武文獻資料, 多把TC-2視作為一款有效射程60公里級的ARH AAM. |
秋瑩拭水 於 2004/05/09 18:37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劍二是後翼控制 證明其電子運算 能力一定比麻雀等級的高 這點在氣動性上 和一般的戰 機是不同的 如果早中期的麻雀也用後翼控制的話 保證 追跡時修正過度 修正還需要用到比例帶控制 即使用較 小的後翼 也可以做出較大的瞬間追跡 而不致修正過度 而且在連續綿密的修正中 目標的大G動作 能閃躲的機率 低了很多 這點我想劍二的能力是高於麻雀的 A:天劍二型是以1980年代的科技開發 , 我想它勝過麻雀許多應是必然的 . >>再者目前無法看到 尾部噴嘴的近照 因為AIM-120C的Data Link A:除了SK2前輩提供的連結之外 也建議你去找雲皓出版社的Y2K國軍武裝報告書(上),翻開P286和P288,那裡有資料鏈天線的特寫 . >>目前還沒看到全防162期的 A:先看到圖再理性客觀地判斷不遲吧。 >>當然啦 A:依據Toga前輩的說法 , 台灣電子科技與材料輕量化工藝不及老美 , 應該是頗為可信的推論結果 . >>差別在劍二無法用機翼端掛載 犧牲了中線油箱位置 A:IDF原本的武裝設定為麻雀飛彈,但以如此輕量的戰機要掛載230 kg的麻雀飛來飛去,會導致阻力和重量大很多。以半埋式方式縱列配置於機腹中線,就可避免上述問題。後來無法取得麻雀,使天劍二的規格產生變更,不過半埋縱列的思考並沒有變。 另外我不知道閣下是否想單憑發射派龍的形狀和尺寸就把麻雀和天劍二混為一談。 /// 大何先生 : 不客氣的說 , 我也是新手 , 也有很多疑問和好奇 , 但是我絕對不會像閣下這樣沒先做功課就霹靂啪拉地「質疑」或口口聲聲「拆穿謊言」。 有問題不懂,先試著找資料。找不到或是看不懂,要客客氣氣請問前輩,不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推論正確就為反對而反對。我覺得你很多態度有問題,發言口吻自高自大,討論態度毫不嚴謹,老是說一些毫無根據的話 , 或是沒有看清楚連結網站的內容 . 另外就是故左右而言他。你說你有改變態度 , 我唯一看出來的是改變懷疑方向 , 主旨仍然不變 , 也就是非得證明我們通通都錯了你才甘心 . 閣下難道覺得這很好玩嗎 ? 說句難聽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一味狂妄自大或固執不通,亂丟干擾絲+照明彈只顯示閣下的內涵不過如此。口氣和態度不改,總有一天你會享受到彈射的待遇。 |
秋瑩拭水 於 2004/05/09 18:41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目前BVRAAM的實戰有效射程限制關鍵之一, 仍是在於戰機雷達在實戰狀態下對敵機的有效鎖定距離; 老美空軍飛官和老美海航飛官均曾聲稱:”在F-15C與F/A-18E/F在以AESA雷達取代原有雷達配備前(AN/APG-63與AN/APG-73), AMRAAM的有效射程在大多實戰狀況下還超過戰機雷達有效偵測鎖定距離”, 而用於中大型戰機上的AN/APG-63與AN/APG-73的雷達偵測鎖定範圍還明顯長於輕小的GD-53, 因此劍二若是為了追求比AIM-120更長的理論射程而去加大加重, 幾可說是無意義可言. 近年來的國外軍武文獻資料, 多把TC-2視作為一款有效射程60公里級的ARH AAM. 多謝Toga前輩 . |
伊雲 於 2004/05/09 18:47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動態彈道最佳化控制是不傳之密 |
Pikachuu 於 2004/05/09 21:09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而且不能處處岔題,模糊焦點 |
雨滴 於 2004/05/10 00:08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呵呵,他哪裡會承認有問題不懂? 連TC-2的性能諸元及結構都搞不清楚的人, 另外,致xyz網友, |
大力 於 2004/05/10 02:01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也建議你去找雲皓出版社的Y2K國軍武裝報告書(上),翻開P286和P288,那裡有資料鏈天線的特寫 講個題外話,那個資料鏈天線特寫的照片是早年該書作者在求證劍二導引方式期間,趁著某年基地開放兵荒馬亂之際,與看管飛彈的小兵博感情哈拉好久(用自己的相機底片讓那班小兵站在劍二前拍了好多照片),才讓眾小兵拔掉飛彈尾管噴嘴護罩約10秒鐘,他老大拿起相機對準劍二的光屁股一陣連拍,後來被一位士官發現,那些小兵還被狗幹一頓,馬上替劍二穿上褲子,從此那顆「小痔瘡」就沒在公開場合亮相過。為啥我知道此事,當時我正站在旁邊拉著那位士官聊劍二的種種,沒想到卻意外擔任起掩護的角色。 |
大何 於 2004/05/10 06:06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我應該好好學習 修辭學 我沒有說發射派龍而懷疑劍二 我的本意是 |
Pikachuu 於 2004/05/10 08:01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唉!重複一次清潔工老大的話吧! >>And Please Do Not talking anything Not Related with the Topic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5/10 09:10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我沒有說發射派龍而懷疑劍二 我的本意是 降低運用彈性 請回頭看看你的數篇發言內容 |
IDF迷 於 2004/05/10 16:09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不應該抓語病,天行者! 開欄只是提出他的看法提供討論,加上他的見解企圖在討論中得到真相罷了, 我記得我去年也是提一個關於TC-2的問題,結果我立場不堅定,被牽著走! 台灣軍方保守心態很重,很奇怪的是我國沒有任何一家媒體取得幻象2000的座艙 |
吱吱鼠 於 2004/05/10 16:28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開欄只是提出他的看法提供討論,加上他的見解企圖在討論中得到真相罷了, 我記得我去年也是提一個關於TC-2的問題,結果我立場不堅定,被牽著走! 得到真相?扭曲真相還差不多。 開欄的人堅持TC-2是半主動導引,卻提不出有力的證據,居然還一直堅持自己是對的,找一些五四三的所謂“證據”,來證明TC-2是半主動導引。 在他的第一篇發言中可以看出他的傲慢與偏見,當別人拿出有力證據反駁的時候,又在那邊說什麼我也在改正自己之類的屁話,把別人正確的資料扭曲成對自己的幼稚理論有利的解釋。 他到現在還是堅持TC-2是半主動導引,還想拿一些狗屁東西證明自己的可笑理論,這種人早就該被歸類為不受歡迎的小白。 |
吱吱鼠 於 2004/05/10 16:40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我記得我去年也是提一個關於TC-2的問題,結果我立場不堅定,被牽著走! 什麼問題?如果是被牽到正確的方向,就沒什麼關係。 如果你對TC-2根本不了解,也沒有什麼立場堅定不堅定可言了。 >還有海軍那二艘二戰潛艇不提供給國內媒體 你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二艘二戰潛艇是美國極具公信力的探索頻道聲請製作專輯,但是軍方要求該頻道簽署保密協定,錄製完畢後需要等這兩艘潛艦除役之後才能播出。如果是台灣媒體,基於軍方與媒體之前的種種經驗,就算簽了保密協定大概也沒用,照樣播給大家看,反正舉著新聞自由招牌就沒事。 潛艦的內部配置與戰機的航電配置機密等級與程度本來就大大不同,潛艦的內部配置外洩可以分析到很多很多有用的東西,相對之下戰機就小得多。 |
LOVENURSE 於 2004/05/10 22:00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嗯...關於TC-2 小弟一個說法 相信過去路克兄也看過 我玩生存遊戲的隊伍中 一位現役的F-CK-1飛官就告訴我TC-2絕對不會輸AIM-120 相信這句話就足以證明TC-2的能力了吧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5/10 22:03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沒錯! |
大野狼 於 2004/05/10 22:24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以我的工作及專業, 確認劍二是全主動導引中程飛彈, 劍二經歷過三次以上公開試射, 台灣附近各國電偵機每次都聚集共襄盛舉, 是不是半主動導引,這些「朋友」會不知道嗎? 有必要再吵下去嗎? 開欄的人,你的題目很沒深度, Luke-Skywalker兄,建議本欄就此打住, |
大何 於 2004/05/11 03:35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等一下 我從來沒說過大家的舉證 和提出來的資料我不相信 toga也很明白的指出若我能 修飾辭令 將不會被k的這麼慘 若我被圍攻 修理 但能得到更多個人無法得到的資訊 我想還是值得的 所以說 辭令上 內容上 令某些網友不悅 但若有更多資料 歡迎提供 別這麼快搖頭嘛 |
大何 於 2004/05/11 03:55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http://home19.inet.tele.dk/airwing/aircraft/a2a.htm 內有一張主動尋標頭的照片 很清楚呢 |
大何 於 2004/05/11 04:10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反而俄羅斯在國防資訊上 更透明 連R27 R77的active radar seeker照片 清清楚楚的秀出來 還寫上對RCS多大的目標有效距離多少 很有參考價值 |
toga 於 2004/05/11 10:02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幾年前我國軍方曾經對外宣稱:劍二尋標器的有效作用距離要長於R-77原型和MICA所擁有者, 僅次於AIM-120 |
大何 於 2004/05/11 10:45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toga兄 如果中科院或軍方 也大膽的來一張劍二 尋標器的照片 心驚膽跳的就不知道是誰了 另外 我正從EBAY上 買162期的全防 我很想看看那照片 |
LOVENURSE 於 2004/05/11 11:05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台灣軍方保守的態度大家都很清楚 所以要公佈循標器的照片 只能說是天方夜譚 但是 162期的照片只是模型而已 你看了也只是知道TC-2的尋標器就是長這副德行而已 |
xc 於 2004/05/11 12:41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不好意思插個嘴;設計的公佈與否跟是否有外銷壓力有無必然關係呢? |
大何 於 2004/05/11 13:22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多少有點關係吧 可是我卻找不到MICA的 它賣得也不錯 |
toga 於 2004/05/11 13:24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有一定程度的關係, 老法與老俄會把自家產品的細部照片與性能詳細特點大量對外公佈, 主要理由在於本國三軍無足夠曼尼支持, 得想辦法吸引國外客戶賺外銷, 縱使略有洩密, 也不致於顯著影響自家國防安全(雖非超強, 但試問當世間又有誰敢對老俄老法太歲爺頭上動土來著????). 台灣自主國防產品則全然不同, 露再多也只是為滿足少數軍迷好奇心, 難有實質外銷收益, 若是稍有不慎, 在意外中嚴重洩密可就虧大矣 前述網友所言, 軍武雜誌編輯居然能在和看守衛兵套好交情後, 得以目睹劍二罩底春光, 個人覺得是十分值得憂慮的事情, 這顯示台灣部份官兵居然根本不把上級命令與保防意識當回事, 只憑自身判斷觀感就對命令規定之執行打折違背, 令人心驚; 無論軍方上級再如何保守, 對內保密理念軍規再怎麼不合時宜, 下級單位也不該因自認無所謂就對命令陽奉陰違, 這等無視軍紀的無所謂風氣一旦普及下去, 總有一天會出大亂子. |
大何 於 2004/05/11 14:27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http://www.mbda.net/site/FO/scripts/siteFO_contenu.php?lang=EN&noeu;_id=153 找到了 馬特拉的 |
Zenobia 於 2004/05/11 14:44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恭喜,能否請您發表一下這麼多圖裡,哪些是半主動的?哪些是主動的?兩者有什麼外觀上的差別可以區分?這樣將來只要我們有幸看到劍二的尋標器自然可以一眼看出它是主動的還是半主動的。 - |
大何 於 2004/05/11 15:00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奇怪了 暢銷的主動尋標器都是用K band 或Ku band 半主動的都是X band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5/11 15:49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請想想為什麼在波段上會有所不同............ |
大何 於 2004/05/11 17:26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有沒有圖和圖清不清楚根本不重要,你沒有能力從圖裡面判別尋標器種類,那你判定它是主動還是半主動的決定因素還是旁邊的字,我拿張麻雀的尋標頭圖旁邊寫這是 AIM-120 的尋標頭照樣可以唬你。 那太好了 我正愁找不到麻雀尋標器的照片 先謝謝你了 ↑請想想為什麼在波段上會有所不同 因為波長越短 方位分辨率越好 但缺點是在大氣傳播中衰減也大 |
xc 於 2004/05/11 18:07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147_195
|
滿臉黑線 於 2004/05/11 19:25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因為波長越短 方位分辨率越好 但缺點是在大氣傳播中衰減也大 主動不選X波段是因為 其尋標器功率不是太大(相較於載機 或照明 雷達)只好退而求其次 犧牲了些許方位分辨率 但提高了偵測距離 至於半主動 背後還有個照明雷達 無所謂啦 尤其陸基 艦載的照 明雷達 一開啟 發電機就轟轟叫 ==================================================================== 因為波長越短 方位分辨率越好 <~~~> 主動不選X波段是因為其尋標器功率不是太大,只好退而 而求其次 犧牲了些許方位分辨率 但提高了偵測距離
|
妮妮 於 2004/05/11 20:30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我是決對相信TC-2是主動雷達導引的 因為我大約在7.8年前有看過全防關於TC2的發展報導所以可以很肯定的說 TC-2是主動雷達導引的 對了順便一問中科有沒有劍三的計劃呀還有有人知道海劍二發展到那裡了 希望海劍二是區域防空等級 |
熾獸 於 2004/05/11 21:58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小弟(當兵時)在幾年前一次偶然的機下看過一次 TC-2的尋標器和AIM-120不同反而像(機密) 就私下問那一個長官 他說那是升級後的尋標器 之前就像你看AIM-7的差不多 現在是使用新的技術(應該是微量化)功能更強 具有主被動雷達導引方式 只要在換個尋標器和幾片機板就又是另一種系統了... PS:很抱歉小弟答應過那位長官不亂說不洩漏機密只是這個版吵了太久了在各位大大 |
AIR FORCE 於 2004/05/11 22:38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為波長越短 方位分辨率越好 但缺點是在大氣傳播中衰減也大 主動不選X波段是因為 其尋標器功率不是太大(相較於載機 或照明 雷達)只好退而求其次 犧牲了些許方位分辨率 但提高了偵測距離 至於半主動 背後還有個照明雷達 無所謂啦 尤其陸基 艦載的照 明雷達 一開啟 發電機就轟轟叫 .................................... 改用VHF band好了順便在背個120KW的發電機,功率絕對夠大 還可以看彩虹頻道,還聽不到發電機的轟轟叫聲... |
大何 於 2004/05/12 05:47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所以照先生您的推論, X-band的波長比Ku短囉.......哇勒...傑克..真的是太神奇啦~~ 原來我又錯了 k波段 波長更短 k band 12-40Ghz |
SK2 於 2004/05/13 11:32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can you post a valid link? |
SK2 於 2004/05/13 12:14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早期半主動的尋標器應該比較像這個樣子 actually, you just want to prove that it is using an semi-active radar seeker only, right? can you have any other specific detail evidence, instead of its physical shape only? if shape can determine the missile using what seeker, then all AA-10 should be using active radar seeker instead of a semi-active one similar case, if shape can determine, then the R-77 should be a semi-active radar seeker also, simply because it is HEAVY! sounds weird, right? yes, that is what we think of your so-called evidence I dont know whether you are the author of the recent article on DI, but I would call that a piece of shxt......errors, misleading figures, whatever |
Mr. Anderson 於 2004/05/13 12:43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大何兄 末代武士阿湯哥曾經在某片(?)說過『重點不在於你相信什麼,而在於你能證明什麼』,在板上諸公親切的指導之下,在你能找到關鍵報告之前,還是趕緊先收聲啊.. |
toga 於 2004/05/13 12:54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個人覺得, 似乎無必要再就”大何認為劍二是SARH”這個議題上窮追猛打了, 能舉的反證與回應大夥兒都舉了, 大何對其明顯有誤的許多部份也已經表示承認了, 觀其近來提出的幾篇貼文與照片探討也並非有意指劍二為SARH的存在, 應該無須再就此繼續批鬥下去. |
toga 於 2004/05/13 13:04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個人覺得, 似乎無必要再就”大何認為劍二是SARH”這個議題上窮追猛打了, 能舉的反證與回應大夥兒都舉了, 大何對其明顯有誤的許多部份也已經表示承認了, 觀其近來提出的幾篇貼文與照片探討也並非有意指劍二為SARH的意味存在, 應該無須再就此繼續批鬥下去. |
yuio 於 2004/05/13 13:09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AA-12的網格狀尾翼是有專利權的,所以除了MICA之外的主動雷達飛彈尾翼設計都與AIM-120差不多。> 真正存心要仿製的話有誰會去管這專利權呢? |
toga 於 2004/05/13 14:05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真正存心要仿製的話有誰會去管這專利權呢? a: 沒那麼簡單, 現今世界早非那個可以肆無忌憚公然仿冒的年代, 何況俄羅斯如今好歹也還是二等強權, 在如今這個世界地球村裡未經原創者允許, 公然竊取仿造其專利, 其後果將是得不償失的嚴重, 台灣以往自製軍火也不是沒吃過這樣的苦頭................. |
大何 於 2004/05/13 14:22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個人覺得, 似乎無必要再就”大何認為劍二是SARH”這個議題上窮追猛打了, 能舉的反證與回應大夥兒都舉了, 大何對其明顯有誤的許多部份也已經表示承認了, 觀其近來提出的幾篇貼文與照片探討也並非有意指劍二為SARH的存在, 應該無須再就此繼續批鬥下去. 其實到了後面 很多的資料訊息都令我相信劍二是 主動雷達導引的 附帶一提 我比較欣賞R77尋標器的設計 不知道各位有 |
大何 於 2004/05/13 14:58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希望海劍二是區域防空等級 這個希望成真的可能性比較低 除非像ASTER一樣 |
Mr. Anderson 於 2004/05/13 16:37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像台灣仿製美國的MK19榴彈機槍,老美提出許多優惠方案要求台灣必須購買正版產品否則將告其侵權,咱們的軍備局也照例抬出這「少許創意」來反駁美方,把老美氣的半死!』 奇怪,老美有在台申請Mk19的專利嗎?如果沒有,聯勤自產自用應該不侵犯專利,此外專利範圍的拿捏也很重要,你不能拿一個輪子跟專利局說你要申請專利(即便真的之前沒有人申請過輪子的專利)因為你的專利範圍太大了,若是專利局讓你過,全世界都要付你專利金,但專利範圍設的太小,則別人隨便 |
帖斯特 於 2004/05/13 17:45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專利是屬地主義,沒在台灣申請的專利我們可以光明正大的做, 但是不能將相關的產品銷售至有申請此專利的國家.這在全世界都是如此. 而如果某一專利的內容因為學術研究或者因為在其他國家申請專利 而公開超過一年那也就不能再申請專利了,公開的日期計算可見專利法 關於國際優先權的相關規定.這也是全世界都如此規定的. 除非是很敏感限制發展的軍事科技,否則沒有什麼問題的. |
吱吱鼠 於 2004/05/13 21:28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咱們台灣對於武器在逆向工程上一向很少理會所謂的專利權哩! 是啊,像這種不要臉的行為真的是很罕見,不過台灣政府還沒有不要臉到這種地步,應該是某些不要臉的人自己的想法。 >畢竟俄羅斯是原告,必須提出具體事證才能指控台灣進行仿冒,而且台灣的慣用技倆一向是在仿冒過程中加入「少許創意」,如果有人說台灣仿冒,台灣方面就會幫出這「少許創意」作擋箭牌! 飛彈的尾翼氣動力設計要如何加入“少許創意”?在網狀尾翼塗鴉? 差點忘了,美國可不像某人這麼白目兼不要臉,去做違反智慧財產權的事情。 侵犯智慧財產權與否是由法院來認定的,不是不要臉的白目來認定。 |
吱吱鼠 於 2004/05/13 21:35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真正存心要仿製的話有誰會去管這專利權呢? 真是屁話。 那台灣航空公司在美國發生空難,美國法院判決台灣航空公司賠償巨額金錢,是不是這家公司就可以對判決置之不理?反正是台灣公司而不是美國公司。 連過去最保守的中國都要正視國外法院的判決效力,台灣不知道有什麼夠硬的後台可以違反國際法律秩序? |
FAF 於 2004/05/13 22:06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請問前輩們武器設計這點能申請專利權嗎? |
ryan2181 於 2004/05/13 22:18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可以 AR廠為了T65控告聯勤的故事聽說過嗎??? |
大何 於 2004/05/13 22:50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小弟(當兵時)在幾年前一次偶然的機下看過一次 TC-2的尋標器和AIM-120不同反而像(機密) 就私下問那一個長官 他說那是升級後的尋標器 之前就像你看AIM-7的差不多 現在是使用新的技術(應該是微量化)功能更強 具有主被動雷達導引方式 只要在換個尋標器和幾片機板就又是另一種系統了... 不好意思 打斷各位討論專利的興緻 為什麼到現在美軍還沒有新一代反輻射飛彈 AGM-88C也是很大的尺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5/13 23:14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你的論述還是認為TC-2是半主動雷達導引? |
大何 於 2004/05/13 23:19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下午帶女兒去散步時才想到的 為什麼主動導引彈都說先途慣性導引 中途資料鏈 最終主動雷達導引 遇干擾時攻擊干擾緣 是否是即使想靠戰機的雷達做照明 是否因波段不一樣 所以不行 這邊又有個奇怪的問題 戰機的電波偵測能夠做到什麼程度 若能夠偵測得到 又有怎 樣的能力做反制干擾 能做到什麼程度 如果事先知道敵飛彈的波段 本身發射相同波段電波 那不是正好成為最佳導引源了 一般的干擾又是如何進行的 干擾絲對脈衝都卜勒管用嗎 煩請對雷達電磁波了解的大大解惑 |
yuio 於 2004/05/13 23:25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AR廠為了T65控告聯勤的故事聽說過嗎???> 不是AR廠是Colt廠!平心而論T-65已經侵犯到M-16步槍的專利了,不過台灣的法院逮到一個法律漏洞讓聯勤勝訴(那個年代實際上法院是行政部門的附屬機關),那就是:雖然整體外觀兩者極為相似,但是T-65步槍內部是採取短行程活塞(類似AR-18步槍)M-16步槍(民間的編號為AR-15)的運作方式則是屬於氣體直推式的運作方式,所以柪成聯勤勝訴了!但是恐怕沒有什麼人會認為T-65的設計完全沒有抄襲M-16步槍 |
大何 於 2004/05/13 23:38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你的論述還是認為TC-2是半主動雷達導引? 你硬要說是 我也沒辦法 看你要從什麼角度去想 |
大何 於 2004/05/13 23:49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主動導引據悉皆使用K波段 戰機的雷達是用X波段 兩者如何在同一顆飛彈上共用 當然是不同顆 不同用途的飛彈 才會分別使用主被動 表示你沒有用心看 |
熾獸 於 2004/05/13 23:55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為什麼到現在美軍還沒有新一代反輻射飛彈 AGM-88C也是很大的尺 寸及重量 warhead的重量也比較重 如果劍二改成反輻射型 比較擔心的是warhead能否有效的將雷達炸燬 在地面可不比在空中 近發引信萬一震不壞 這趟就白跑了 不要忘了台灣可是有很多在積體電路上有很多的成就 |
滿臉黑線 於 2004/05/13 23:58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主動導引據悉皆使用K波段 戰機的雷達是用X波段 兩者如何在同一顆飛彈上共用 當然是不同顆 不同用途的飛彈 才會分別使用主被動 ======================================== 會這麼說,你大概也沒聽說過PACM這個玩意兒.........雙模式導引(主動+被動)的飛彈很多 兩者為何不能在同一顆飛彈上使用?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5/14 00:00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主動導引據悉皆使用K波段 戰機的雷達是用X波段 兩者如何在同一顆飛彈上共用 當然是不同顆 不同用途的飛彈 才會分別使用主被動 表示你沒有用心看 這也只是講雷達波段而已 |
大何 於 2004/05/14 00:10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幾年前我國軍方曾經對外宣稱:劍二尋標器的有效作用距離要長於R-77原型和MICA所擁有者, 僅次於AIM-120 請問 Luke-Skywalker 從這一則 可以知道劍二也是用k波段嗎 |
熾獸 於 2004/05/14 00:13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主動導引據悉皆使用K波段 戰機的雷達是用X波段 兩者如何在同一顆飛彈上共用 當然是不同顆 不同用途的飛彈 才會分別使用主被動 表示你沒有用心看 那大大想想網路如果是不同系統 那還可以相連嗎?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5/14 00:19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幾年前我國軍方曾經對外宣稱:劍二尋標器的有效作用距離要長於R-77原型和MICA所擁有者, 僅次於AIM-120 請問 Luke-Skywalker 從這一則 可以知道劍二也是用k波段嗎 請提出相關報導或資料以佐證 拜託用點功吧! |
大何 於 2004/05/14 00:21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熾獸 謝謝你的好意 我單純的只是想 劍二彈體不大 裝藥量不多 若加大彈體 增加射程及裝藥量 殺傷力會更強 只有這個意思 Luke-Skywalker 開欄以來 也只有看到你問我 也沒看過你教過我什麼 這次就教教我吧 |
大何 於 2004/05/14 00:42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會這麼說,你大概也沒聽說過PACM這個玩意兒.........雙模式導引(主動+被動)的飛彈很多 兩者為何不能在同一顆飛彈上使用? 還真的是不知道 可否詳細點列出來 並分析有何優點 設計理念為何 |
熾獸 於 2004/05/14 00:48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如以雷達站的戰損可以讓敵方的雷達失去原有功能1/3 那就成功了 所以在某方面來說 不一定要完全使雷達失效 只要短暫的幾小時就好了 所以加大彈藥量和加大彈體 以台灣空軍IDF來說不是很重要 反而會是一種 累贅 其他的在交由雄二陸攻就好了 還有關於主被動尋標器 有很多種方法 可以作在一起 去去愛國者的資料吧... 這樣就可以比較清楚了 還有一句話 小弟不想打嘴炮 拜託大大用點功吧... |
清潔工 於 2004/05/14 01:15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This Column is Currently Frozen... (Do Not Accept any New Posts) I need sometime to delete the posts which are Not Related with TC2... To 大何: Are You Done ???? Just Waste of source and WASTE of MY TIME As the Webmanager, I am quite NOT HAPPY about Your way Be Careful |
軍師 於 2004/06/06 00:23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貓貓 於 2004/04/18 20:44 >但空軍另有一個名稱叫Boresigh Target,是甚麼呢? 那叫校靶 HUD光網和機砲,火箭,飛彈的掛架的角度需要作微調校正, 通常是以武器的最大有效射程為調整依據 請問貓貓是否了解了? |
滷貓 於 2004/12/02 19:18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劍二目前做大問題是缺料吧 根據這齊全防指出 劍二年初生產完畢 之後零件備料也不足 其中有些生產廠商已經轉型或者不在生產此某些部件 國軍現有的問題是 如何提升 如何研發~ 在者IDF沒見到啥比較大的改良~ 當初IDF就是美方提供技術協助開發的 如果改良的話 加裝AIM-120應該不是什麼大問題 只是要看國防部這個錢願不願意灑 在來是發動機方面~~~ 推力不足是長久以來的詬病 對於引擎方面的提升或者換裝也該更積極 在我軍裝備F-35之前 IDF出現升級版的需求性是必須的~ 國軍目前應該要把現役戰機升級充當過度性質戰機使用 至於幻象-2000就免了 法國老跟阿共走的很近 要他們提供某些升級方面的計畫是不可能的~ 以下是貓貓我的一些小看法~~^^ |
暴力熊 於 2004/12/02 22:06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Sorry my chinese typing is really slow..... I wouldnt like to see the AIM-120 on IDF,afterall there arent When I visited the CSIST booth in Asian Aerospace 2004 I asked the This would also keep the production line going and hopefully persuade |
kde 於 2004/12/02 22:22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在來是發動機方面~~~ >推力不足是長久以來的詬病 >對於引擎方面的提升或者換裝也該更積極 怎麼這個意見一直出現啊? 如果這樣,加裝更強力的引擎是要更短腿? |
暴力熊 於 2004/12/02 22:28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TC2,however Im overseas and dont have access to Taiwanese military magazines. I tried googling it but I dont seem to find much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TC2. Can someone kindly tell me where to find more info about TC2? I tried sites like www.fas.org but there isnt really much substantial info... Of course,please tell me only what is safe to be known to the public:) |
cobrachen 於 2004/12/02 22:52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不是說IDF的問題在雙引擎呆重很大,佔用機上空間, 誰說雙發動機呆重一定很大。 |
暴力熊 於 2004/12/02 23:05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http://www.amiinter.com/samples/taiwan/modern.html 1. Kang Ding (La Fayette) Class Guided Missile Frigates: The Republic of China Navy (ROCN) is considering a proposal by Chung-Sh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SIST) to upgrade the Kang Ding (La Fayette) class ships with the indigenous vertically-launched TC-2 surface-to-air missile system (SAM). The actual VLS system may either be Lockheed Martins Mk-41, Raytheons Mk-48, an indigenous VLS, or even the French Sylver system, depending on the missile system ultimately chosen. By late 2000, apparently the ROCN had still not decided on the future SAM as reports began to surface concerning a secret deal which involved the ROCN and Directions Constructions des Navales International (DCNI) concerning procurement of the Aster 15 SAM. However, the price quoted was extraordinarily high, and recent convictions in the kick-back scandal concerning the La Fayette deal may have in fact put at end to the Aster 15. Additional reporting also indicates that the French Sadral missile is also a possibility, however, the kick-back scandal may have an effect on this plan as well. Other SAM options could possibly involve the Raytheon SM-2MR and the SM-1MR missile (already in use with the seven Cheng Kung class). Reports also indicate that the Raytheon Mk 15 20mm close-in-weapon system (CIWS) may also be replaced by the Raytheon Rolling Airframe Missile (RAM). Due to budget constraints, and the April 2001 arms package offer from the US, funding will be extremely tight for the near term, and modernization of the La Fayette class may be delayed for several years. Technical problems with the vertical-launched TC-2 SAM system have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postponement of a decision on at least the air defense upgrade portion of the prospective modernization program for the Kang Ding (Lafayette)-class frigates. The CSIST exhibited schematics depicting a possible TC-2 retrofit configuration onboard a (Cheng Kung-class/PFG-2) frigate at the 2001 Paris Air Show. However, ROC Navy, which CSIST had long anticipated could be the launch customer for the vertical-launched TC-2 system, has obviously found the systems performance unable to meet its operational requirements. CSIST is now trying to develop and test an improved version of the vertical-launched missile. >>The CSIST exhibited schematics depicting a possible TC-2 retrofit configuration onboard a (Cheng Kung-class/PFG-2) frigate at the 2001 Paris Air Show. Does anyone have any photos of this? I would really appreciate it if anyone can |
暴力熊 於 2004/12/03 04:24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http://www.appledaily.com.tw/template/twapple/art_main.cfm?loc=TN&showdate;=20031104&sec;_id=5&art;_id=473428 拉法葉艦提升戰力需千億
|
kde 於 2004/12/03 09:51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不是說IDF的問題在雙引擎呆重很大,佔用機上空間, >誰說雙發動機呆重一定很大。 我錯了,這其實不太一定,我說IDF「雙引擎呆重很大」可能沒什麼道理。 www.fas.org/man/dod-101/sys/ac/f-16.htm General Dynamics chose a single turbofan engine, essentially the |
cobrachen 於 2004/12/03 12:22 | |
Re:天劍二型是否只是大家都不願揭穿的謊言 | |
>不使用雙引擎設計的原因, >有一部份就是單引擎設計可以將重量和阻力最小化。 這個結論的達成有他的科技和時代的背景,尤其是當時發動機科技的進步。FAS的說法是比較簡化的結論描述,WAP的專輯提到其中一部分的原因。 |
歡迎前往茶黨2005年新論壇TaiwanBBS.ORG參與討論。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