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年 3 月國際新聞(其他)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3/01 00:12 | |
2004 年 3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麻煩各位在本欄貼新聞之前,請先瀏覽一次,若有網友已貼相同的新聞,請勿重覆張貼而佔去本欄版面。此外於貼上新聞時,麻煩請一併附上新聞網址。若無法查出新聞原址,煩請於新聞正文之前加註:『無法提供新聞來源;僅供參考,請各位網友注意!!』,敬請合作!謝謝!★ ★本欄只接受新聞資料,恕不接受任何討論及網友反應事項,謝謝各位合作!★ |
SK2 於 2004/03/02 22:42 | |
Re:2004 年 3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三港人涉間諜廣州被捕一人是前新華社官員 [02/03 星期二 20:56] 英國駐華大使館證實,內地執法人員在廣州,拘留三名在香港出 世的英國華裔公民,並拒絕使館派員探望,華盛頓郵報指,三人 涉嫌從事間諜活動,此外,亦有一批人士被扣查,廣州的檢察及 司法部門表示未有消息透露,本港的保安局發言人就說,不會就 個別事件作出評論。 使館人員說,三人持香港身份證進入內地,因此中方認為三人不 受英國領事條約保護,華盛頓郵報說,其中一名被拘留的華人, 是前新華社香港分社外事部副處長陳瑜林,他的妻子說,內地當 局在上月底拘捕陳瑜林,指他在八八至九五年,替英國刺探情報 。 http://pshweb02.881903.com/apps/news/html/news/20040302/2004030220560347200.htm |
星塵 於 2004/03/04 07:08 | |
Re:2004 年 3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5+112004030400078,00.html 大陸媒體:美半數偵察船 死盯中共潛艇
報導說,美軍現有各種偵察船約五十多艘。分析人士認為,美軍現在把近一半的偵察船調集到了東亞海域,是因為在美軍看來,臺灣海峽的局勢很可能又到了一個敏感時期,必須對海峽兩岸、特別是大陸軍隊的一舉一動加強偵察和監視。 報導說,對於美國間諜船來說,最有價值的情報是中國潛艇活動和導彈的部署、試驗。為了獲取中國潛艇活動情況,美國間諜船裝備了先進的水下竊聽感測器。對於中國的導彈部署和試驗,美國的偵察船更是不會放過。二○○一年八月,中國成功試射「東風-31」戰略導彈,而在此之前數日,美軍「觀察島」號就已潛伏在黃海水域,監視中國導彈發射。 報導還指出,為了獲取大陸更多情報,美國還不遺餘力地與臺灣情報機構合作。依據美台情報合作協定,美國在向臺灣派遣情報人員的同時,臺灣每年也可向美國派遣一個情報代表團,並且每年舉行一次雙邊情報交流會。 美台之間最重要的一次情報合作是一九九六年台海「導彈危機」期間,當時,中情局提供的衛星圖片成了臺灣研究中國大陸導彈部隊動態的最重要依據。但美方只向台國安局出示衛星圖片,而且只借不給,即新圖片出來後,中情局派人送至國安局,讓相關人員看後立即收回,不將圖片留給台方。 報導也指出,美國間諜船頻頻在台海地區活動,目標並不僅僅指向中國大陸。對於臺灣當局,美國其實也不放心,很擔心其「走火」,因此台軍一舉一動也在美國間諜船的「監視」之下。比如台軍大演習或者部隊調動期間,美間諜船便會「頻頻到訪」。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3/04 10:39 | |
Re:2004 年 3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udn.com/NEWS/WORLD/WOR1/1878531.shtml 美強烈反對中共對台威脅 華盛頓記者張宗智/二日電 美國國務卿鮑爾華盛頓時間二日在一場演講中表示,美國會盡己所能(do all we can)維持台灣海峽的穩定與和平,強烈反對中共對台灣使用武力或威脅,他說中共對台灣建軍,正造成不穩定。 鮑爾在華府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以「亞洲民主及美國外交政策」為題發表演說,並在提到美國與台灣和中國大陸的關係時表示,美國會盡己所能,維持台灣海峽的和平穩定,「布希總統對這點一直都很清楚」。鮑爾重申,美國堅守基於三公報及台灣關係法的「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台灣獨立,反對兩岸任一方片面改變現狀。 鮑爾因此並說,美國也強烈反對中共對台灣海峽使用武力或威脅,中共針對台灣所做的軍力建構,正造成不穩定,美國敦促更有利於和平解決既有爭議的態勢。 鮑爾說,把中共整合進亞洲及全球的組織,是美國的政策,因此美國與中共在所有領域都尋求建立坦率、有建設性的合作關係。美國希望崛起中的中國大陸也能升高其所承擔的全球責任,包括履行中共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承諾,到危機時能在區域中帶來和平。 鮑爾在演講中談到亞洲民主發展時,提到台灣在公元兩千年第一次執政黨變成反對黨的和平政權轉移;他並提到,美國更期待今年在亞洲透過總統選舉或國會選舉的民主議程,其中包括印尼、南韓、菲律賓、蒙古、馬來西亞和台灣。 【2004/03/04 聯合報】 |
WILLIAM 於 2004/03/06 12:27 | |
Re:2004 年 3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Moment/newfocus-index/0,3687,930306001+93030601+0+113906,00.html 美調度機艦安定台海 特派記者楊珮玲/東京五日電 據此間軍事觀察家表示,最近美軍在日本附近的活動顯示,美軍為在台灣選舉前後安定台海情勢,避免台海任一方有不當舉動,已經在上個月開始調度偵察機到日本基地和從日本派出追蹤艦等,希望維持區域和平穩定,同時掌握兩岸最新軍事情形。 消息來源指出,美軍的E─8地面偵察機已於上月中旬進駐到琉球的美軍基地,飛彈追蹤艦T─AGM23觀察島號也在上個月離開位於長崎縣的佐世保基地,至今未回港;而預訂在三月六日以友善訪問名義抵達香港的小鷹號,已於上月十九日從日本的橫須賀港出發。
主要負責導彈偵測等任務的觀察島號則在二月初就從佐世保基地出發,至今未回港。這類偵察監視船過去在台海情勢較緊張時常會出現,搜集軍情。 而配有新式打擊武力F─18和船隊的小鷹號航空母艦,從二月下旬離開橫須賀,一路經過琉球,預定三月六日抵港,雖說是為了友善訪問,但選擇在此台海關鍵時刻訪港,消息來源認為其象徵性意義重大,最主要還是要給台海兩岸明確訊息,不希望有一方任意活動,必要時將會就近維持和平。 同樣的,美國在上月底也派遣了藍嶺號到上海訪問五天,雖然名義上是強調加強兩國軍事合作,與任何其他活動無關,但在此時前來台海附近,據指出,其與小鷹號的情形相仿,讓人很難不聯想到美軍整體調度或象徵性希望提醒中方美軍維持區域和平的決心。 據表示,美國方面最近已多次表明不希望台海有改變現狀或動武的情形,北韓問題上美國需要中國的幫助,雙方也在今年年初進一步簽定具體協議,加強軍事加流。 但另一方面美國也絕不希望中國有任何動武的行為,因此最近的種種軍事調度,作用主要還是對台海兩岸示警和密切監視。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3/07 12:08 | |
Re:2004 年 3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4+112004030700060,00.html 2004.03.07 中國時報 利比亞繳出23噸芥子毒氣資料 潘勛/綜合海牙六日外電報導 總部設在荷蘭海牙的聯合國「禁止化學武器組織」昨日表示,利比亞特使團已向該組織繳交十餘件檔案,詳載該國生產並儲存約廿三噸芥子毒氣的資料,此舉顯示該北非國家銷毀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一大誠意。 官員表示,利比亞還向禁止化學武器組織承認,該國生產這批芥子毒氣大約在十多年前,地點是在首都的黎波里西南一百廿公里的拉布塔生產中心。利比亞另表示,這批芥子毒氣及可用來生產沙林等神經毒氣的各種化學原物料,都保存在兩處儲存中心。 利比亞聲稱,該國生產化武始於一九八○年代,而在一九九○年結束,曾經進行過毒氣武器的測試,另生產數千枚用來載送化武的炸彈。上周末利比亞才在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的監督下,銷毀三千三百多枚設計用來容納化武、未曾動用過的空彈殼。 此舉係利比亞強人格達費上校去年十二月宣布該國將放棄研發核生化武器以來,另一項重要具體措施。利比亞努力想與西方國家達成關係正常化。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3/08 20:31 | |
Re:2004 年 3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403/20040308160503.html 科威特展開第一次波灣戰爭以來規模最大演習 (法新社科威特市八日電) 科威特國防部拉瑪尼准將表示,阿拉伯灣國家科威特部隊今天展開一九九一年波灣戰爭以來規模最大的軍事演習。當年這個石油蘊藏豐富的回教王國剛擺脫伊拉克占領重獲自由。 大約一萬五千名三軍部隊參加這次一連持續三天的實彈演習。拉瑪尼說:「幾乎所有的武裝部隊,所有的後勤部隊,海軍與空軍均將參與演習,他們將使用各式武器」,包括從美國、法國、英國、俄羅斯及中國購得的武器。 十二年前科威特獲解救後立刻推動總值數十億美元的再武裝建軍計畫。至今科威特已經耗費一百二十億美元追加國防預算中的大部分經費,買進不少先進武器。 這項代號「Bairaq I」的大規模軍事演習,主要目的在測試重建部隊的戰力,特別是保衛國家免於敵人侵略的能力。 國防部長薩巴赫告訴國營的科威特通訊社,這次軍事演習與伊拉克境內發生的動盪事件無關,也與這個北方鄰國可能陷入內戰的憂慮無關。 |
星塵 於 2004/03/09 01:16 | |
Re:2004 年 3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udn.com/NEWS/WORLD/WOR3/1885427.shtml 美遺留海外武器級鈾 夠製千個核武 編譯董更生/綜合紐約時報華盛頓六日電
收到高度濃縮鈾的國家包括伊朗和巴基斯坦,一般都認為他們會歸還,但至少現在是在美國的控制之外。 按照一九五○年代艾森豪政府的「原子換和平」計畫,美國向數十個國家或出租或借予或出售武器級鈾,以幫助這些國家的核子能計畫或是科學醫藥研究,這種做法一直持續到一九八八年。但美國政府收回這些武器級鈾的工作一直無精打采。 在過去五十年間,美國政府收回了大約兩千六百公斤濃縮鈾,還剩一萬五千公斤在外國人手中。通常而言,製造一顆鈾彈大約需要十公斤武器級鈾。 核武專家說,美國出口的鈾大部分都是武器級的,如此算來,出口的鈾可以製造一千多件核武。大部份的鈾都是在西歐國家或盟邦的手中,但其中約一半是在政府機構、大專院校或是私人公司手中,而且他們無意歸還,這些國家包括伊朗、巴基斯坦、以色列、墨西哥等。 美國能源部負責追回這些鈾,但是這項工作列入該部的「環境管理計畫」中,這個計畫不太有效率,追回的動作於一九九六年歸該計畫管理。 美國科學家聯盟的安全專家亞夫脫古德說,無法追回大部份的鈾顯示美國「完全喪失遠見」,他說:「無法找回這些東西是很丟臉的。很少有東西比這重要。」 能源部發言人珍恩.洛帕脫說,「我們同意這個報告,事實上,早在報告出爐以前,本部一個小組就在研究這個計畫,而且提出一些改善建議。」 能源部高階官員說,該部已成立一個小組,研究請這些國家歸還鈾的計畫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3/10 08:20 | |
Re:2004 年 3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yam.udn.com/yamnews/daily/1889896.shtml 美軍情局長重申 中共無演習跡象 華盛頓記者林寶慶/九日電 美國國防部軍事情報局長賈可比九日在美國國會重申,目前並無跡象顯示中共準備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或有其他意圖影響台灣選舉的軍事行動。 華盛頓記者林寶慶/八日電 布里辛斯基八日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等國際研究學院,就美國外交政策發表演說。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3/12 00:37 | |
Re:2004 年 3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yam.com/cna/china/news/200403/200403110439.html 美中進行海上軍事安全磋商 (中央社台北十一日電)為期三天的美、中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海空軍事安全工作小組第四次會議,今天在上海結束。據新華社報導,會議期間雙方以坦誠、務實、建設性的精神,就海空軍事安全有關議題進行了磋商,並認為這項磋商對解決雙方海上軍事安全問題發揮積極作用。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3/12 13:44 | |
Re:2004 年 3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403/20040312090504.html 核武威脅未除 布希宣布延續對伊朗制裁措施 (法新社美國東密多十一日電) 美國總統布希今天宣布繼續禁止美國公司與公民和伊朗進行石油交易,理由是德黑蘭仍然具有「極度不尋常的威脅」。 布希發布命令說,伊朗未能減輕美國的疑慮,質疑它「涉嫌支持國際恐怖主義、企圖傷害中東和平進程、以及取得重大殺傷力武器與發射器。」 布希此項決定,將把前總統柯林頓於一九九五年三月十五日宣布對伊朗實施的制裁禁令再延續一年,值此同時,華盛頓與德黑蘭雙方關係因為伊朗核武計劃出現新緊張態勢。 布希發表聲明說:「伊朗政府的作為與政策,繼續對美國的國家安全、外交政策以及經濟構成極度不尋常的威脅。」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3/12 21:49 | |
Re:2004 年 3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news/200403/70409.html 外交人士稱一家日本公司曾在1984年出售鈾轉換工廠設備給利比亞 路透社 2004-3-12 13:29 [路透維也納電]外交人士說,一家日本公司在1980年代曾出售鈾轉換工廠的機械設備給利比亞,讓的黎波里方面得以嘗試製造核子武器,不過並未成功。
|
WILLIAM 於 2004/03/18 09:21 | |
Re:2004 年 3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美官員:愛國者飛彈 成功率百分百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1905558.shtml 華盛頓記者林寶慶/十七日電
美國官員並強調,不論哪一組候選人當選,美國對台灣的安全承諾不變,美國也將與當選人合作。美國並期待台灣將持續飛彈防衛的計畫。 對最近台灣公投辯論中有人指愛國者飛彈命中率太差,美方官員澄清指出,「愛國者飛彈在波灣戰爭的成功率為百分之百」。雖然當中有有誤擊友機事件,「但那是敵我辨識問題,並非系統能力問題」。 目前正值美國攻伊一周年,美國陸軍最近公布關於愛國者飛彈的報告指出,愛國者飛彈是世界上最佳的中程防空系統,也是美國所部署唯一能空中攔截戰術導彈的系統。美國陸軍宣稱對愛國者飛彈有絕對的信心。 美軍在這次戰爭中,愛國者二型及三型依狀況混合使用。 對伊戰爭聯軍海軍總指揮基亭,也在記者會中表示,愛國者飛彈在對伊拉克戰爭的命中率幾乎百分之百。 對最近台灣公投辯論中有人指反飛彈價格過高,另一位美國官員指出,飛彈防禦系統主要在保衛重要政軍經設施及人民,雖然價格較高,但能重點保護。 官員並指出,愛國者二型與三型屬於低層導彈防禦。北京的中程導彈及加大射程之潛基導彈,使台灣將來有需要尋求海基的標準三型飛彈作高層飛彈防禦,並將配置「戰區高空防禦系統」。 【2004/03/18 聯合報】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3/20 13:24 | |
Re:2004 年 3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403/20040320085003.html 布希將參加聯軍登陸諾曼第六十周年紀念儀式 (法新社華盛頓十九日電) 白宮表示,美國總統布希將參加六月六日紀念二次世界大戰聯軍登陸諾曼第六十周年的儀式。 白宮發言人麥克雷蘭說,布希在與法國總統席哈克的電話交談中,證實他將與其他反納粹聯盟國家領袖一起出席這項儀式。 麥克雷蘭表示:「布希總統證實他期待參與在諾曼第舉行的聯軍開始從法國北部反攻日六十周年慶祝活動。」 他說,兩位領袖也討論了反恐戰爭。 布希感謝席哈克在馬德里炸彈攻擊事件後對反恐所發表的「強烈聲明」。 麥克雷蘭說,布希也強調有必要減輕伊拉克的外債負擔。 他拒絕說明布希此行是否會順道訪問巴黎。 美法關係在席哈克去年堅決反對布希入侵伊拉克後變得冷淡。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3/20 20:12 | |
Re:2004 年 3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403/20040320162005.html 增援部隊抵達柯索伏防範暴力衝突升高 (法新社塞爾維亞普里斯蒂納十九日電) 搭載增援部隊的多架軍機今天抵達柯索伏,協助北約組織(NATO)一萬七千多名維和部隊防止塞爾維亞人和阿爾巴尼亞人之間的暴力衝突失控。 北約組織南歐指揮官強生將軍指責這起暴力衝突是「種族淨化」。雙方的衝突至少已造成二十八人死亡,及大約六百人受傷。 一九九八年至一九九九年的塞爾維亞人與阿爾巴尼亞人種族衝突戰爭結束以來,柯索伏省就由聯合國託管。 這次的衝突事件,肇因於本月十七日,謠傳三名阿爾巴尼亞孩童遭塞爾維亞人推入湍急的河流溺斃,引發阿爾巴尼亞裔的憤怒,導致雙方爆發嚴重的暴力衝突,維持治安的和平部隊也遭到猛烈攻擊。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3/25 15:15 | |
Re:2004 年 3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403/20040325102003.html 小泉暗示將修憲讓日本自衛隊改名軍隊 (法新社倫敦二十四日電) 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今天暗示,他將尋求修改日本過時的憲法,以便讓日本的「自衛隊」(SDF)改稱為軍隊。 小泉接受倫敦泰晤士報訪問說:「根據日本憲法,我們不能叫﹃自衛隊﹄為軍隊,不過,在外國人眼中,他們根本就是軍隊。」 小泉說:「日本憲法有許多方面以常識判斷實在不合邏輯。」 他說:「未來修憲時,自衛隊的名稱問題也將交付辯論。」 日本目前派遣約五百五十名地面部隊駐在伊拉克南部的薩瑪瓦,參與美國領導的聯軍的人道救援工作。 這是日本二次大戰後首次派兵至作戰國家,引發相當爭議,因為日本戰後的和平主義憲法禁止日本使用武力解決國際紛爭。 小泉告訴泰晤士報,由於日本派兵至伊拉克,加上馬德里之前發生火車炸彈恐怖攻擊,他不敢保證日本不會成為恐怖份子攻擊的目標。 他說,日本有可能成為恐怖攻擊的目標。 他說:「我不能保證不會發生恐怖攻擊。我只能努力確保作好萬全準備以防攻擊。」 |
星塵 於 2004/03/25 22:59 | |
Re:2004 年 3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104+112004032500857+20040325225103,00.html 華盛頓郵報披露美國海外駐軍調整計畫 華盛頓郵報今天說,根據美國國防部擬訂的海外駐軍調整計畫,駐德國美軍人數將從目前的七萬一千人減半,現有駐亞洲的十萬部隊也將減少一萬五千人左右,但夏威夷或關島可能增派一個航空母艦戰鬥群。 郵報引述國防部政策次長費特的話說,調整計畫反映出美國體認到冷戰結束後,潛在的威脅已經改變。 他說:「過去前進部署的主要論據之一,是你知道會在哪裡打仗,因此把軍隊部署在你知道要打仗的地方。我們現在的看法,是你必須調兵到打仗的地點。」 根據這個構想,兵力調整計畫的要點是減少海外駐軍集中的情況,同時在過去未部署美軍的國家增設據點,平時在這些據點僅維持少數軍力,但配置重要裝備,一旦需要在海外作戰時,可以減少調兵運動所需的時間。 郵報說,參與擬訂調整計畫的多位資深官員在接受訪問時表明,布希總統和他的國家安全幕僚可能要再等一兩個月才會批准這些變更。官員們說,部份關鍵細節仍待敲定,而且美國還需要跟盟邦諮商。 美國官員曾提到駐海外美軍調整的構想,但這是媒體首次披露調整可能涉及的人數及將出現美軍基地的國家。 根據郵報的長篇報導,美國海外駐軍調整計畫的要點包括: 一、在羅馬尼亞建立規模小而精的基地,目的在快速投射美國武力,以對付恐怖份子、敵意國家和其他潛在的敵人。這種基地也可能在保加利亞設立。 二、二零零一年在中亞烏茲別克、塔吉克和吉爾吉斯為支援對阿富汗作戰而成立的基地,將保留供訓練之用,在有緊急情況時,也可用來集結部隊。 三、駐亞洲的十萬兵力將減少一萬五千人左右,而精減的主要是駐南韓及日本的行政幕僚人員。現有駐亞洲部隊人數雖然減少,但在亞太地區增加打擊力的結果,可能使總人數維持不變。 這些增加打擊力的行動,包括在關島增派人員和空軍戰機,以及可能在關島或夏威夷再部署一個航空母艦戰鬥群。目前美國在東亞地區僅長期部署一個航母戰鬥群。 國防部也主張在澳大利亞建立新的訓練及集結區,並擴充與新加坡和泰國的軍事關係。 |
星塵 於 2004/03/26 13:15 | |
Re:2004 年 3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www.ettoday.com/2004/03/26/91-1607010.htm 烏克蘭數百枚蘇聯時代飛彈失蹤 國防部長坦承流向不明 記者管淑平/編譯 烏克蘭國防部長近日表示,烏克蘭有數百枚飛彈不翼而飛,這批飛彈是前蘇聯時代所留下的除役武器,現在已經不知去向。 國防部長馬楚克(Yevhen Marchuk)說,這批蘇聯時代遺留下來的飛彈,已經除役,但是並沒有銷毀紀錄,現在全都找不到流向。他說,問題應該出在烏克蘭在1991年蘇聯瓦解時獨立,在政權轉換期間的點交不確實。 日前國防部進行稽核時表示,他們無法找到這批飛彈遭到銷毀的紀錄。烏克蘭獨立時從蘇聯手上接下大批武器,這些武器的保管清查等,到現在都令當局頭痛。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3/26 16:43 | |
Re:2004 年 3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403/20040326085006.html 美國指控北韓企圖出售飛彈給緬甸 (法新社華盛頓二十五日電) 美國今天指控北韓企圖出售地對地的飛彈給緬甸軍政府。 主管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副助理國務卿戴利對國會一個小組表示,此事已經引起美國對緬甸的「關切」。先前,緬甸也有類似的舉措。 戴利說:「我們有理由相信北韓提供地對地的飛彈給緬甸。」 戴利告訴國會議員:「我們已經與緬甸高層官員提起飛彈可能轉移的問題,並且用清晰明確的語言表達我們的關切。」 他說:「雖然緬甸官員表示他們沒有收受北韓提供的飛彈武器。我們仍然會持續監視這種情況,以及會用明快及迅速的方式處理。」 戴利稱北韓與緬甸有「軍事和貿易」的關係。 |
星塵 於 2004/03/27 18:35 | |
Re:2004 年 3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1923967.shtml 台海情勢詭譎 美B-52重駐關島 【記者高凌雲/台北報導】 台海情勢詭譎多變之際,美國空軍宣布,六架B-52轟炸機在越戰結束30年後,重新駐防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這項軍事部署的目的,是為加強區域安全以及展示美國對西太平洋地區的承諾。 越戰期間,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與泰國烏打拋空軍基地都是B-52轟炸機的大本營,越戰結束後,美軍將B-52轟炸機撤出亞洲,如今重返西太平洋地區,意義非比尋常。 美國空軍在新聞稿中表示,六架進駐關島的B-52轟炸機,原駐地是北達柯塔州米諾特空軍基地的第五轟炸聯隊,是由美軍太平洋司令部下令部署在關島。這6架B-52轟炸機可以提供太平洋司令部應付任何突發狀況的打擊兵力,關島周圍一億平方哩的空域都在B-52航程內,飛行員與100位地勤人員每隔90天輪調,但轟炸機繼續留駐。 |
星塵 於 2004/03/27 18:53 | |
Re:2004 年 3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bbc.co.uk/2/hi/science/nature/3572909.stm#map Nasa plane to try Mach 7 flight The US space agency will attempt to fly its experimental hypersonic research aircraft, the X-43A, this Saturday. Scramjets burn hydrogen but take their oxygen from the air which is forced into the engine at very high speed. It is hoped this technology could one day dramatically reduce the length of long-haul passenger flights and make it much cheaper to launch space payloads.
A scramjet operates by the supersonic combustion of fuel in a stream of air compressed by the high forward speed of the aircraft, as opposed to a normal jet engine, in which fan blades compress the air.
In the case of the X-43A, this will be done by a modified Pegasus rocket, which will be released from under the wing of a B-52 bomber. If all goes well, the 1,300kg wedge-shaped research craft will separate from its booster and accelerate away with the power from its scramjet. The engine should operate for just 10 seconds. The X-43A will then glide through the atmosphere conducting a series of aerodynamic manoeuvres for up to six minutes on its way to splashdown. If successful, the test will mark the first time a non-rocket, air-breathing scramjet engine has powered a vehicle in flight at hypersonic speeds. Engineering challenge Scramjet technology was first proposed in the 1950s and 60s. Because they take their oxidant from the atmosphere, the weight of any aircraft is therefore substantially reduced. Those weight savings could be used to increase payload capacity, increase range or reduce vehicle size for the same payload. The scramjet attraction is obvious. If the many engineering challenges can be overcome, this propulsion technology could make it possible to fly, for example, from London to Sydney in just a couple of hours. More likely in the first instance, they will find applications in the space delivery business - launching small payloads, such as communications satellites, into orbit. The first ever free flight of a scramjet was conducted by the US 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Darpa) in 2001. Its engine was fired from a gun in an enclosed facility on the ground.
|
VOR 於 2004/03/27 21:58 | |
Re:2004 年 3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無原文網址 Janes Defence Weekly Modified Igla-1 Found In Iraq By Jim OHalloran, JDW Special Correspondent, London US-led coalition forces in Iraq have discovered a modified version of the Some 16 US helicopters have been downed over Iraq since the combat phase of While not specifically commenting on the upgraded Igla-1, a number of senior US defence officials say they are investigating the newly identified system The modified Igla-1 has a red front end (RFE) missile seeker, the first time Markings so far recovered from the RFE missile are in Cyrillic, and would Further, it is understood that before Iraqi Freedom, the Al-Fatah Factory It was also reported at that time to be manufacturing components for the The Igla-1 and its predecessors, the Strela-2/-2M and Strela-3 (SA-7a/b and The Igla-1 export version is a second-generation system that incorporates The Strela-2/-2M is a first-generation IR SAM system (9K32/9K32M) designed The Strela-3 (9K34-1 export version) was an interim system developed between Additional reporting by Andrew Koch, JDW Bureau Chief, Washington, DC and |
VOR 於 2004/03/27 22:16 | |
Re:2004 年 3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www.cnn.com/2004/WORLD/asiapcf/03/18/pakistan.us.reut/index.html Pakistan to be U.S. non-NATO ally Thursday, March 18, 2004 Posted: 1:40 AM EST (0640 GMT) 巴基斯坦成為美國的「非北約主要盟友」 ISLAMABAD, Pakistan (Reuters) -- The United States is set to designate Pakistan a major non-NATO ally, a step that will make it easier for Pakistan to buy U.S. military equipment, U.S. Secretary of State Colin Powell says. Pakistan has for years run into difficulties in obtaining advanced weaponry and aircraft for its military from the United States because of Washingtons concerns about its nuclear arms programs. Well designate Pakistan as a major non-NATO ally for purposes of our future military-to-military relations, Powell told a news conference in the Pakistani capital, Islamabad. Powell arrived in Pakistan on Wednesday for talks that will cover a nuclear proliferation scandal, the hunt for Osama bin Laden and efforts to achieve peace with India. Pakistan has become a crucial U.S. ally in the war on terror launched in the wake of the September 11 attacks on the United States. The United States imposed sanctions on Pakistan after it conducted nuclear tests in 1998 but most were lifted after the September 11 attacks. Pakistani forces are hunting Osama bin Laden militants of his al Qaeda network in Pakistans wild tribal lands on the Afghan border while U.S. forces mount a sweep on the Afghan side. (Full story) Islamabad has held talks in recent month on arms purchase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lthough officials have denied local media reports that Washington had offered a $9 billion arms package. One report said Pakistans bid to buy 40 F-16 fighter planes and upgrade its existing fleet was on the agenda of a Washington meeting late last year. Pakistan, which has a long-running rivalry with neighboring nuclear power India, has long sought these aircraft and the last time the issue was discussed was when Pakistani President Pervez Musharraf met U.S.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at Camp David last June. Bush refused the sale at the time. Washington refused to deliver 28 F-16s in the 1990s because of concerns about Pakistans nuclear program. The planes had been paid for and it took eight years for the money to be refunded. |
星塵 於 2004/03/28 12:37 | |
Re:2004 年 3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edition.cnn.com/2004/TECH/space/03/27/hypersonic.jet.flight.ap/index.html NASA successfully tests hypersonic jet LOS ANGELES, California (AP) -- Three years after its first test flight ended in an explosion, NASA on Saturday successfully launched an experimental jet that the agency believes reached a record-setting speed of about 5,000 mph. The unpiloted X-43A made an 11-second powered flight, then went through some twists and turns during a six-minute glide before plunging into the Pacific Ocean about 400 miles off the California coast. It was fun all the way to Mach 7, said Joel Sitz, project manager at NASAs Dryden Flight Research Center. Flight engineer Lawrence Huebner said preliminary data indicated the needle-nosed jet reached a maximum speed of slightly over seven times the speed of sound, or about 5,000 mph, after a rocket boosted it to about 3,500 mph. Huebner said it was the first time an air-breathing jet had ever traveled so fast. The rocket-powered X-15 reached Mach 6.7 in 1967. Its a great way to end, certainly all the sweeter because of the challenges weve had to step up to and overcome through the life of this project, said Griffin Corpening, Dreydens chief engineer on the project. The first X-43A flight ended in failure June 2, 2001, after the modified Pegasus rocket used to accelerate the plane veered off course and was detonated. An investigation board found preflight analyses failed to predict how the rocket would perform, leaving its control system unable to maintain stable flight. NASA built the X-43A under a $250 million program to develop and test an exotic type of engine called a supersonic-combustion ramjet, or scramjet. In theory, the air-breathing engine could propel an airplane to speeds of Mach 7 or faster, enabling around-the-world flights that would take several hours. The Department of Defense also is working on the technology, which its eyeing for use in bombers that quickly could reach targets anywhere on the globe. The 12-foot-long, 2,800-pound X-43A was mounted on a Pegasus rocket booster and carried to an altitude of 40,000 feet by a modified B-52 bomber, which took off from Edwards Air Force Base in the high desert. A few seconds after the craft was dropped, the rocket flared, sending the jet skyward on a streak of flame and light. At about 100,000 feet, the rocket dropped away. The scramjet took over, using up about two pounds of gaseous hydrogen fuel before gliding. Applause rang out in the control center at Dryden Flight Research Center at Edwards. Technological hurdles mean it will be decades before such a plane could enter service. And NASAs role in developing the technology remains in doubt, as the agency recently cut funding for more advanced versions of the X-43A. Engineers have pursued scramjet technology because it could allow rocket-speed travel but with considerable savings in weight. Rockets must carry their own oxygen to combust the fuel they carry aboard; scramjets can scoop it out of the atmosphere. In scramjets, oxygen is rammed into a combustion chamber where it mixes with fuel and spontaneously ignites. To work, the engine must be traveling at about five times the speed of sound -- requiring an initial boost that only a rocket can provide. A third X-43A could fly as early as the fall. http://news.bbc.co.uk/2/hi/science/nature/3575561.stm Nasa Mach 7 mission accomplished An experimental hypersonic plane has broken the world speed record by flying at seven times the speed of sound, said US space agency Nasa. It flew for 10 seconds on its own power over California, then glided for six minutes before falling into the ocean. Everything went according to plan, said Nasa spokeswoman Leslie Williams. I actually thought it was 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Ive ever seen. Weve been waiting a few years. For the first time we succeeded in separating two vehicles flying at Mach 7. Project boss Vincent Rausch earlier said the $230m programme could mark the beginning of a revolution in aviation and space flight. Scramjets burn hydrogen but take their oxygen from the air, which is forced into the engine at very high speed. Rocket engines have to carry their own source of oxygen. The term scramjet stands for supersonic combustible ramjet. Cheaper space travel The technology could eventually pave the way for faster long-distance air travel and cheaper access to space But that is many years away, says the BBCs Jon Leyne in Washington. Experts estimate that the first manned craft powered by scramjets would not take to the air until the year 2025. Saturdays mission began when a B-52 bomber carrying the tiny prototype aircraft under its wing took off from Edwards Air Force Base in California. Once the bomber reached cruising altitude of 12,000 metres (40,000 feet), the aircraft was launched in mid-air. Its speed was initially boosted by a rocket, which fell away at about 30,000 metres (100,000 feet) leaving the X-43A to fly under its own power for 10 seconds. The aircraft then glided through the atmosphere, conducting a series of aerodynamic manoeuvres for around six minutes before finally splashing down into the Pacific Ocean. The mission marked the first time a non-rocket, air-breathing scramjet engine had successfully powered a vehicle in flight at hypersonic speeds. An attempt to fly an X-43A three years ago ended in the destruction of the vehicle when its launch system failed. http://www.ettoday.com/2004/03/28/218-1607749.htm 7馬赫破紀錄! NASA超音速飛機試飛成功 記者陳玉芝、管淑平/編譯 美國太空總署(NASA)研發中的超音速飛機X-43A,27日以7馬赫的速度,也就是音速的7倍,打破世界紀錄。X-43A這次試飛成功,也為高速航太飛行跨出一步。 這架X-43A的無人駕駛超音速飛機,27日是第二次試飛。飛機先由一架B-52轟炸機改裝而成的裝載機載運升空,從加州愛德華空軍基地上空約1萬2000多公尺的高度釋放進行試飛,飛機以自身的動力飛行了約10秒,時速達到8000公里,相當於7馬赫,也就是音速的7倍﹔接著飛機滑翔了6分鐘後墜落海中。 27日的試飛,X-43A抵達B-52卸載高度時,便以機身的火箭引擎加速推升到約3萬公尺高,然後機身與火箭推進器分離,改由衝壓引擎提供飛行動力,加速到時速8000公里,維持這樣的速度飛行約11秒後,進入滑翔階段,這期間飛機進行了幾次翻轉等高速演練,然後墜入加州外海約400英里的海域。 長3.6公尺、重998公斤的X-43A無人超音速飛機採用超音速衝壓噴射引擎,這種引擎在空氣高速通過引擎時,氧氣會被抽離,靠著燃燒氫氣提供動力﹔而傳統飛機採用的火箭引擎需要攜帶氧氣瓶,增加飛機的負重,限制了飛行的速度。 衝壓引擎這種新技術可望為速度更快的長途飛行,以及更便宜的太空旅行鋪路,五角大廈也對這種技術很感興趣,有意使用在轟炸機上,使其更快達到攻擊目標位置。不過專家認為,衝壓引擎要應用到有人駕駛的飛行器上,可能要等到2025年。 NASA研發的超音速無人飛機X-43A,27日試飛成功達到七馬赫的速度。X-43A採用衝壓式引擎,省卻了傳統火箭推進引擎必須攜帶氧氣,增加飛機負重的限制。NASA研發的X-43A超音速無人飛機,長約3.6公尺,重998公斤。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3/28 15:08 | |
Re:2004 年 3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yam.udn.com/yamnews/daily/1924938.shtml 對中共武器禁運 歐盟暫不解除 歐洲特派員陳玉慧╱慕尼黑─布魯塞爾廿七日電話採訪 歐盟官員廿七日表示,台灣選舉帶來社會不安,中共表態不會坐視台灣問題惡化,使一些歐盟國家對解除中共武器禁運感到猶豫。 歐盟官員表示,法國政府在廿六日的歐盟高峰會中再度提出該案,但一些國家表示有疑慮,因此未通過。法國從去年以來試圖遊說北歐幾個反對此案的國家。 歐盟內部也針對是否應對中共解除武器禁運成立工作小組,歐盟官員說,這個工作小組的政治層次很低,主要是提供歐盟各國對中共武器禁運的背景了解,而決定是否禁運的仍是歐盟各國領袖。 歐洲議會已在去年通過促請歐盟在解除禁運前,需全面考量海峽兩岸現況及中共人權紀錄,我駐歐盟代表李大維當時便認為歐洲議會的決議案會對此案的通過形成拖延。 歐盟官員說,歐盟一些國家仍有疑慮,除了中共人權紀錄未改善,最大的原因是台灣選後引發社會不安。但官員也說,主張解除禁運的法國非常堅持。歐盟輪值主席愛爾蘭外交部長柯文廿六日晚間表示,「我們正在尋求一個大家都滿意的結果,」一些專家認為,歐盟可能最後仍會通過該案,但會加註武器輸出種類。 美國從去年以來便不斷批評歐盟有意解除中共武器禁運,美方認為,一旦輸出中國武器,將使海峽兩岸的軍事力量失衡。 |
星塵 於 2004/03/29 06:36 | |
Re:2004 年 3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1926060.shtml 民航業拚生存 機飛總動員 遠東航空一架客機日前從中正機場起飛,經越南峴港到柬埔寨吳哥窟。搭乘這架客機的旅客或許會納悶,為何第一段登機證是遠航的台北飛峴港,第二段卻是柬埔寨總統航空的峴港到吳哥窟。 台勞機度小月 飛不出去 就飛進來 這是台灣籍民航機到外國當「台勞機」的例子,也是近年國內航線不景氣,對抗飛機運能過剩、發揮飛機經濟效益的營運、調度方式。當「台勞機」總比擺在台灣機場晒太陽當「台牢機」好上許多。 說清楚一點,遠航是受僱於柬埔寨總統航空,使用柬埔寨和越南、台灣間的航權。柬埔寨總統航空本身沒有飛機,向遠航租用代飛,遠航就成為「台勞機」的提供者。由於飛機外觀不變,基地在台灣,可說是「假台勞機」。 兩年半前,遠航代澳門航空每天飛三個來回的台澳線,不僅飛機外觀改成澳門航空的塗裝,領遠航薪水的機師和空服員,也穿上澳門航空的制服,是「真台勞機」。 台灣經濟實力急速發展後,到外國當「台勞機」的例子並不多。最近一波的「台勞機」始於十年前,是由立榮航空前身的馬公航空啟動,當時兩大股東陳文武和邱文福不甘無法分配到國際航線,想到「飛不出去,就飛進來」的策略。 邱文福買下馬可仕在佬沃的行館改成旅館,馬公航空向美國ILFC租用一架美國籍的757客機,以菲律賓Astro Air的名義飛行高雄佬沃國際包機。 瑞聯航空更把「飛不出去,就飛進來」策略發揚光大,用菲律賓Air Philippines及越南太平洋航空名義,飛航兩國到台灣的航線,甚至還經營這兩國的國內航線,飛機則繼續保有中華民國國籍。 和國外公司合作的台勞機還很多。三年前因機隊過剩,立榮航空把兩架150座的MD90客機,租給埃及AMC航空,以歐洲旅遊包機為主。 華信航空在遠航之前,就已和柬埔寨總統航空合作過,飛行台灣金邊航線;更早還和帛琉航空合作,以這家公司名義飛台灣帛琉航線。 在國內航空公司間,也常互相租機,成為國內台勞機。 遠航因國際線拓展不易,國內線又日漸蕭條,碰上長榮航空在澳門航線有中小型航機的需求,在協商、挪移運能後,結果是遠航兩架200座客機漆上長榮航空標誌,長榮子公司立榮航空兩架150座客機漆上遠航的標誌。 外勞機搶運能 載貨進出 業績亮麗 「台勞機」曾為台灣民航市場奠基,現在是為台灣解決飛機運能過剩問題;和「台勞機」相對的「外勞機」,也同樣為台灣的經濟貢獻卓著。 在台灣,用「外勞機」最多的是華航,最近十年就有四項,用量最多的是美國Atlas Air。這是一家全球知名的航空貨運公司,飛機大都長期濕租在外,也就是航空界所稱的ACMI營運。 ACMI是飛機Aircraft、機組員Crew、維修Maintenance、保險Insurance的總稱,主要內容是出租的一方提供飛機和機組員,也包括維修和保險,也就是統包所有成本和承租一方議價,承租者完全不需要建立一套完整又昂貴的機組員訓練、維修體系和單價較高的保險金。 有濕租就有乾租,在航空業的乾租是只租飛機,機組員由承租者負責,但維修和保險的成本分擔,因雙方條件而不同。以平常的交通需求比喻,搭計程車很像濕租,租車自己開是乾租。 早期華航僅有約五架舊貨機,但新貨機貴,市場也捉摸不定,公司不易驟下鉅額投資,多年來因為有Atlas Air提供「外勞機」,為華航貨運業務逐步奠基。 華航最近三年的客運業務都賠錢,都是來自貨運的支撐,去年遭逢SARS疫情還能賺錢,貨運功不可沒。 在台灣用「外勞機」,長榮航空也有,在1999年首購波音747-400全貨機後,三架陸續抵台後,剛好是台灣航空貨運市場成長快速階段,評估運能還是不夠,馬上向Atlas Air 租用一架同型機。形成兩家主要國籍航空在中正機場有三架Atlas Air全貨機,卻各為其主拚命載貨。 台灣最近還有三件「外勞機」,分屬中華、長榮及遠東,公司不同,目標卻相同,都是為了載貨。 華航和及長榮這回又碰頭了,不僅都是增租一架MD-11全貨機,來源也一樣,都是美國世界航空(World Airways),也都是趕在今年貨運旺季開始前加入。 遠東航空請來的「外勞機」是一架波音757全貨機,目標是先向政府展示爭取兩岸通航的能力,但在未實現前,要安排收亞洲的貨到台彎再轉給其他有歐美航線同業的轉運生意。 對航空業來說,不管是白貓或黑貓,只要會捉老鼠的都是好貓,同樣地,到外國賺錢度小月的「台勞機」,或是應邀來台一起拚經濟的「外勞機」,都是飛機,絕對沒有差別待遇,只要能賺錢,對台灣經濟有利就是好飛機。 【2004/03/29 經濟日報】 |
星塵 於 2004/03/29 07:03 | |
Re:2004 年 3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1926303.shtml 二戰美軍家人 要找墾丁海域沉機 記者陳鴻偉╱台北報導】 住在美國亞歷桑那州的七旬老婦瓂瑞(Gerry),因年事已高,日前向孫子吐露一則畢生憾事———她的哥哥於二次大戰時,在一次轟炸南台灣的任務中失蹤,她希望有生之年,可以看到哥哥的遺骨重返美國。 老婦的孫子漢普頓(Hampton)此後四處調借檔案,還訪問了幾名當年參與勤務的老飛行員,日前他透過網路將整個故事始末及相關資料,寄給熱愛潛水的台灣人郭育甫,希望他能幫忙。郭育甫刊登資料後,吸引許多潛水愛好者,積極投入這項搜尋任務,他們還特別組成「轟炸機搜尋會」,以號召更多潛水玩家鼎力相助。 經國內的潛水愛好者自發性地展開協助調查,最近終於在墾丁的「大坪頂」海域,發現可能是失事飛機的形蹤。不過,因為當地水流混濁,加上海域廣大,需要更精密的儀器及人力協尋,才可能獲得進一步的確認。 復仇者戰機 機身四散 從事海域觀測多年的專業潛水員王意豪指出,墾丁海域確實有架復仇者戰機,早先還有完整機艙跟人骨,但十幾年來,陸續有漁民在此炸魚,機身早就四散,他研判可能只剩下螺旋槳跟主引擎而已。 根據漢普頓的調查,一九四五年一月九日清晨,美國海軍11魚雷中隊的克勞德(Claude),與兩名軍士駕駛編號122的「復仇者」魚雷轟炸機,從黃蜂號航空母艦出發,前往南台灣日軍基地投彈,卻遭防空砲火擊中而在海面迫降。 漢普頓訪問的老飛行員回憶,飛機落海後兩名駕駛游到岸上,但立刻遭到逮捕;克勞德當時坐在機艙不及脫困,與飛機一起沉入海底,當時的座標大致是北緯21-54度、東經121-52度,不過因為事隔多年,老飛行員也無法掌握切確的位置。 「轟炸機協尋會」日前透過當地老漁民的協助,獲悉在墾丁「大坪頂」海域,有一架飛機殘骸,機型與復仇者非常相似,極可能就是克勞德當年的飛機。 在媒體公司上班的郭育甫,平時熱愛潛水,而且對二次大戰的沉船、沉機特別有興趣。他談起這項「超級任務」說,他們初期的尋找工作並不順利,有點像是大海撈針。 搜尋會一開始根本是以亂槍打鳥的方式進行打撈,或是提醒到附近潛水的玩家多留意。郭育甫說,因為海域範圍不明確,而且個人潛水最多只能到四十公尺,加上太深太濁的水流,他們也不敢貿然潛入,讓搜尋工作毫無進展。有人開玩笑說,大概要等中樂透,才有辦法大規模搜尋。 大坪頂海域 疑有殘骸 不過就在幾名熱心人士走訪下,事情也在最出現轉機。一名當地老船長回憶,在後灣、萬里桐一帶,寬約六百坪的「大坪頂」海域,十幾年來確有一架飛機殘骸,機身規格也與復仇者相似,只是當地水流湍急又濁,海象時好時壞,並不容易找到。 參與搜尋工作的王意豪表示,根據他問過的老漁民描述,殘骸機翼上方有一柄機關槍,加上駕駛艙罩有點四方形,飛機的型狀和落海位置,都很像克勞德駕駛的復仇者,與漢普頓提供的資料也相符。 機體 可能因捕魚破壞 王意豪說,他們認為飛機殘骸的深度大概在十七公尺左右,不過很不完整,機體更可能因漁民捕魚而被破壞。 當地資深潛水教練蔡永春解釋,飛機入海後會被微生物附著,產生各種珊瑚礁體,吸引大批魚群聚集,漁民可不會管它有何歷史意義;十五年前,他曾在漁民帶領下看過這架飛機,不過他已記不太清楚機型,多年前也曾有考古研究員來此拍攝照片。 珊瑚礁化 常人看不清 「協尋會」目前已進行數次探勘,但因機體嚴重珊瑚礁化,常人視力在深海根本看不清楚,必須藉助金屬探測器,才能發現它的確切位置。郭育甫現已向美國在台協會、水上考古協會以及消防單位協商,希望順利借得工具,早日發現神秘飛機的身影。 【2004/03/29 聯合報】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1926306.shtml 當年…日美軍機 台灣上空交火 陳鴻偉 一九四三年五月,美軍攻佔太平洋阿圖島,開始對海上日軍佔駐的群島進行反攻,避實擊虛,切斷日軍的補給線,這就是著名的「跳島戰術」(Island hopping),受日人統治的台灣也在進攻之列。 「跳島戰術」進行一年多,美軍反攻順利。一九四四年底,美軍兵分兩路向菲律賓會合,此時麥克阿瑟元帥主張進攻呂宋島,艦隊司令尼米茲則主張進攻台灣,最後總統羅斯福以「菲律賓是美國屬地」為考量,決定反攻呂宋島。 美軍雖將重點放在登陸菲律賓,仍不時空襲南台灣,根據美國海軍資料,大兵克勞德從一九四四年十月起到失蹤為止,一共出勤十五次任務,目標地包括琉球、巴丹半島、雅浦島和南台灣。 戰時日美軍機常在空中交火,但台灣不是進攻重點,台海附近空戰不多。根據潛水界的小道消息,目前在澎湖東吉島,有一架雙引擎的軍用運輸機沈在海底,墾丁山海港有人看過一架零式戰機,野柳也聽說出現美軍戰機,此外就是大坪頂海域的神秘飛機。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3/29 20:45 | |
Re:2004 年 3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403/20040329103505.html 美總統布希明日歡迎北約新成員國正式加入 (法新社華盛頓二十八日電) 美國總統布希二十九日將在華府迎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NATO)七個新會員國的領袖。這七個前共黨國家同時加入北約,創下了該組織五十五年來的新猷。 白宮發表聲明指出,布希將在一項儀式上款待保加利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羅馬尼亞、斯洛伐克及斯洛溫尼亞七國總理,以及北約秘書長斯海佛,慶祝這七個新成員的正式加入。 這七國在二十九日遞交加盟文件給美國後,即正式成為北約成員。 北約布魯塞爾總部將於四月二日由原有十九個會員國,以及七個新會員國的外長,舉行第二次的歡迎儀式。 這是北約一九四九年成立以來,首次有前蘇聯國家加入。此次擴增七國是北約有史以來最多的一次,並使該組織的重心往東擴展。 白宮表示,阿爾巴尼亞、克羅埃西亞與馬其頓也希望加入北約,因此布希總統也會在明日與此三國總理會面。 白宮聲明表示:「這些中歐及東歐國家透過反恐戰爭,以及促進阿富汗與伊拉克的和平及民主,已和我們成為緊密結合的盟邦。」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3/30 13:01 | |
Re:2004 年 3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4+112004033000075,00.html 2004.03.30 中國時報 中東歐七國正式加盟北約 王嘉源/綜合華盛頓廿九日外電報導 來自中東歐地區的七個前共黨國家今天向美國遞交加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文件,正式成為該組織新成員國。這次北約擴充是其五十五年歷史中規模最大的一次,並使該組織頭一次東擴至前蘇聯境內,直抵被俄羅斯視為「後院」的波羅的海三小國。 這七個北約新成員國是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斯洛伐克、斯洛凡尼亞以及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等波羅的海三小國。美國總統布希在白宮一項儀式上款待這七國總理以及北約秘書長斯海佛,慶祝這七國加入北約。 白宮指出,阿爾巴尼亞、克羅埃西亞及馬其頓也希望加入,因此布希也與此三國總理會面。波蘭、匈牙利及捷克共和國已於一九九九年加入北約。 這次加入北約的前共黨國家中以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等三國最受矚目,因為這是北約一九四九年成立以來,首次有前蘇聯國家加入。這三國並將在五月一日加入歐洲聯盟。 俄羅斯對波羅的海三小國加盟北約尤為忌憚,近來其防空系統的作戰訓練日趨頻繁。由於這三國沒有自身的空軍,北約已同意把三國納入其空防體系,由成員國丹麥派遣四架戰機進駐立陶宛,負責在三國上空巡邏。預料其他歐洲國家未來將輪流提供戰機防衛這三國。 為舒緩俄國的疑慮,美國駐北約大使伯恩斯前天說,北約並無意向新成員國派遣大量軍隊,而集體的防空本來就是北約成立以來的作用之一。北約的這項空中巡邏決定早已通知了俄國。這對俄國來說不代表任何威脅。 |
小貓 於 2004/03/31 15:17 | |
Re:2004 年 3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tw.news.yahoo.com/040331/4/jvth.html 越南警告台灣 南沙小島工事「侵犯主權」 越南外交部今天透過官方媒體,強烈譴責我國在一個小島上,擅自建築臨時房舍,因為這個小島,我國和越南仍有主權爭議;越南官方媒體以「嚴厲警告」的字眼,引述越南外交部的聲明說,如果我國工人不停止後續動作,台北要自行面對一切後果。 越南政府警告說,這是嚴重侵犯越南領土主權、威脅和平穩定,與違反地區利益的行動;越南政府說,如果這項行動再不停止,台北方面要自行承擔一切後果。 |
秋瑩拭水 於 2004/04/01 07:27 | |
Re:2004 年 3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tw.news.yahoo.com/040327/14/jmf8.html 新聞首頁 > 國際新聞 > 路透社 2004 / 03 / 27 (星期六) 美副總統錢尼下月將訪日、中、韓,討論北韓核子問題 白宮表示,這將是錢尼自2001年就任副總統以來第三次的海外訪問行程,此行將包括日本、中國及韓國。 這三個亞洲國家均為六方會談的參與國,另外三國還有俄羅斯、美國及北韓。進展緩慢的六方會談主要議題為平壤的核子計畫。分析家稱這將是錢尼此行主要的議題。 北韓周六拒絕接受徹底、可檢驗和無法回復地拆除其核子計畫,它指出美國在上個月六方會談所提出的主要訴求,完全是要北韓徹底屈從美國的企圖。 錢尼此行的第一站將訪問日本,他將與日本官員討論有關伊拉克情勢後,再於13日轉赴中國訪問。(完) --編譯 張敏惠;審校 陳宗琦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4/01 23:30 | |
Re:2004 年 3 月國際新聞(其他) | |
http://news.yam.com/chinatimes/society/news/200403/20040329752808.html 俄願提供我太空遙測照片 李宗祐/台北報導 2004-3-29 2:25 為加強台灣與俄羅斯的防災科技交流,俄羅斯國家科學院最近透過我國防災國家型科技計畫團隊,向國科會表達願意提供太空站遙測照片給我方免費使用。國科會正積極規畫以舉辦研討會的名義,邀請俄羅斯研究團隊來台,進一步討論合作細節。 |
歡迎前往茶黨2005年新論壇TaiwanBBS.ORG參與討論。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