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思想+教育=思想改造的源頭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陳生  於 2004/06/13 04:12
語言+思想+教育=思想改造的源頭

看了南嘉生兄的「我的憲法---語言」專欄有一些感受,藉此表達自己的少許感想。

我很想請教南嘉生兄「你是用什麼語言當作是你的主要思考語言?」,相信很多戰後出身的人,在長期接受國民黨殖民教育統治下,都是以國語(北京語)作為主要的思考語言,雖然我們在家裡可以用母語與父母親做生活上的溝通,但是我們腦中的語言是國語(北京語),而我們的母語並無文字,所以當我們用母語表達時都會很自然的用國語漢字作為語言思考的介面,久而久之我們腦中的思考的語言自然就是國語,它佔據台灣人的腦中已經五十五年。

記得1984年剛退伍後,我第一次到永豐餘參加應徵面試,擔任口試的主考官問我會不會講台語,答會之後,他要求我用台語自我介紹,其中還包括發表對社會脈動的認識與展望,這是我第一次用台語發表講稿,其中我不自主的穿插了許多的國語,後來被主考官問說「我是不是外省人?」。那是我第一次發現自己不能以流利的母語完整表達一篇文章,即使平常與父母親溝通講的台語有多流暢,但在口試時竟然派不上場,檢討原因是我已經習慣用國語思考,若是遇到一些的專有名詞時,我腦中會先浮出國語的文字思考,然後再將它轉成台語,如果遇到比較不常用的名詞時,更不知道如何表達?

一百年來台灣剛好遭遇到兩個不同的外來政權統治,外來政權執政初期都是以語言為其主要的政治改造工程,藉語言的改變達成對殖民地人民的思想控制,日治初期的「皇民化」,與國民黨據台初期實施的「國語化」,都是如此過程,我的父親是受過日本教育的知識份子,國民黨統治後,他並沒有去學國語,漢字他會看會聽但就是不會講,改朝換代對他的工作生活影響很大,所幸我們還有母語可以與父母親溝通,生活上不至於陷入雞同鴨講,不過最令我們難過的是父親生前所遺留下來的日文日記我們無法閱讀,這也是兩代之間溝通與傳承的遺憾。

因此南嘉生會擔心他的下一代,幼褓時期不能以母語為主要溝通語言而有些遺憾,台灣幾乎所有的幼稚園與托兒所的幼教教育也都是以國語作為小朋友的主要溝通語言,我們是不是應該擔心下一代可能會漸漸喪失母語溝通表達的能力。

如今世界已經是地球村,過去我們無法掌握台灣的語言教育政策,然而未來新憲制訂的語言政策卻操之在我們手中,制定台灣未來的語言政策的定位時,除了考慮與世界接軌的同時,是不是也要考慮到保有各族群的語言與文化,尤其是母語文字的改革(羅馬拼音化),因為那關係著台灣各族群未來文化的傳承不再被中斷,隨著語言的政策改變,教育政策也應隨著改變,以台灣為主體意識重新建構,雖然這是牽一法而動全身的百年憲政大計,但是卻是思想改造的源頭。


NO:705_1
Ti esti  於 2004/06/13 05:42
Re:語言+思想+教育=思想改造的源頭

有欸世事﹐哪加用淡薄啊心﹐本來根本著毋免變做無彩欸代誌。

尤其係置現代欸環境﹐連已經死去欸拉丁文攏碼欸當學﹐免講係日文啊﹐當然係擱卡簡單囉。
只要一兩年欸工夫﹐擱有一本好字典﹐按內著欸當看吝爹親欸日記啊。

我感覺無論係學習啥物﹐哪係有意願﹐擱卡困難碼無問題。
親像臺灣欸正名、制憲、恢復母語做正式語言﹐其實只要咱免細禮、免去擦嘿葛葛纏擱兼囉唆、
擱厚面皮欸鴨霸匪類﹐要按怎改進補救攏係咱臺灣人做欸到欸代誌。

咱個人﹐著需要主動去揀欸當對話欸對象﹐盡量閃避那種只會曉一款語言擱不求進步、答答叫、擱暗妒別人出頭欸北京語古董。

哪係講著專業訓練﹐咱主要係靠啥物語言學欸﹐自然著會習慣用啥物語言來使用術語。
這係無法度欸代誌﹐不過哪係有特別注意翻譯﹐我想要改變也係真簡單啦。


NO:705_2
陳生  於 2004/06/13 10:13
Re:語言+思想+教育=思想改造的源頭

Ti esti

你對語言的掌握真是運用自如啊!尤其能用漢字自由的表達你的母語,令人感佩不已。
我應該看的出來,你是外語系畢業高材生嗎,否則怎會提及拉丁文---這麼專業艱深的語言。


NO:705_3
心聲  於 2004/06/13 12:08
Re:語言+思想+教育=思想改造的源頭

其是~我感覺用純臺文來寫我欸母語,嘛未錯[bai]。
幾是~唧嘛~擱無標準,do等待大家去找出適合欸字去替換,

無論是~羅馬拼音嘛好、漢羅併用嘛好、通用拼音嘛好、純臺文嘛好,最重要的是欸傳[tang]下去

除了Ti esti講欸→需要有一本好字典以外
在e現代欸社會,最重要e~我想是→要克服「電腦輸入法」欸問題,ka未有無法度印刷欸問題
holo台語參考欸資料↓
宋澤萊福爾摩莎頌歌台語翻譯6首
進期新歌:母親的容顏/黃越綏•李子恆作品
電視節目:霹靂布袋戲、民視台語嘎嘎叫

後記:請網友跳脫【台語】二字名詞爭執的問題,那是無意義的。
因為無論甚麼族群的語言,都是台灣語言[台語]的一支,
且在爭執名詞的時候,並不會對自己母語復興有所助益,
與其做無意義的爭執,何不為自己的母語找出條延續傳承的出路
~~也與不同族群的網友共勉^_^


NO:705_4
陳生  於 2004/06/13 14:05
Re:語言+思想+教育=思想改造的源頭

心聲

由於官方直到現在並沒有統一且易於讀誦的標準母語版本,致使母語的文字表達還停留在「各種腔調各自表述的階段」,讀起來似乎有些困難,對提升台灣意識沒什麼幫助,也很難成為台灣主流語言的位階,不過這也提供一塊值得大家努力改革的空間。

南嘉生兄會將語言政策列為他的制憲夢想之ㄧ,應該也是著眼於建立台灣主體意識思想之重要性,去除台灣人腦中殘留的中國意識思想,語言改革是一項首要工程,需要政府的決心投入,更需要更多數民意的支持,因此語言的改革絕對是未來台灣主體意識改革的一部份,也是台灣擺脫中國意識的重要分水嶺,如果將來「台語。客語。原住民。北京語言」都可以用同一種拼音法制定統一的標準版,則台灣分歧的國家認同與主體思想意識可以早日獲得解決,對後世子孫台灣文化的傳承不啻是一大福音,台灣從此獲得獨立的語言語系,不再是附屬中國邊緣的語言殖民地。

另外值得關心的是台灣幼兒教育現在仍以北京語「國語」作為主要的教學語言,這是一大的錯誤,將影響新生代國民對學習母語的接受與態度,我們嚴正呼籲政府相關單位要立即重視這個問題,馬上行文教育部相關主管單位改變這一錯誤的教育模式,督促幼兒教育應以母語的學習為主要語言與課程,停止北京語「國語」的學習,以台灣歷史及地理教材編輯母語教材,強化兒童的台灣意識與地理觀,也就是思想的改革工作必須先從根做起,如同1967年九年國民教育也是從小學中學逐年往上推,若能如此發展,相信不用到十年的時間,台灣必能建立多元母語體系,也能提升國民統一的國家意識。


NO:705_5
心聲  於 2004/06/13 15:12
Re:語言+思想+教育=思想改造的源頭

TO:陳生
我知道南嘉生先生的感慨,其實我現在也面臨教下一代母語的問題
當新政府公佈要統一各族母語官方版本時(就我自己的holo族群有四種),
其實還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情,喜的是開始有個方向,但憂的是其實這樣還是無法治本
就如你所提到→目前台灣幼兒教育的問題很大

像在台灣~所有的大學語言學系,就獨厚中國文學系(目前是研究北京語),殊不見其它母語文學的系所?
其實政府可以考量增列其它母語系所,
讓有心學母語的人才去學習,畢業後可以順利進入各自的族群委員會就職
如此一來~~
不但可以讓會母語的老師有工作(沒有後顧之憂),更可以讓年輕人有學習母語的動力(就業保障)。

現在已有原住民委員會、客家委員會,
我身為holo族群的一員,覺得也應該要有holo族群的委員會,來辦理母語傳承的工作
至於外省(新住民亦或戰後移民)族群委員會,在媒抗已有人討論,不多補述。


NO:705_6
心聲  於 2004/06/13 15:35
Re:語言+思想+教育=思想改造的源頭

代連結→南嘉生「我的憲法---語言」專欄
提供網友參考

NO:705_7
Henry  於 2004/06/15 10:10
Re:語言+思想+教育=思想改造的源頭

在論壇上,常見一些板友發言,宣稱他們”用文字思考”。我想,這可能牽涉到意識型態扭曲了事實的現象。是個不小的問題。

一般,語言基本上是定義為一套聽--講的符號體系。換句話說,是聲音的。即使是書面文字,也是傳送「聲音影像」(sound image)而為我們的思想機器所掌握。換句話說,口語才更是更直接的溝通。書面文字只是載具。載具最好不要影響口語的表達,所以日據時代「文化協會」提倡「我手寫我口」;華語界也有中國胡適的白話文運動。

所以,所謂「用文字思考」是很有問題的。這暗示書面多了口說的添加物。此外,一般所謂思考,是在意義決定之後的推理/反省過程(可比處理過程,processing)。書面文字影響到的,是在意義的決定這個”input”過程(當然這也不是個簡單的過程,常常是媒體操控,還有意識型態制約的對象)。

話說回來,為什麼我會提到意識型態?因為我們獨尊北京話後,常以各族母語沒有文字而歧視他們,所以說「用文字思考」好像代表比較高級(就像古代中國士大夫會寫文言文,而成為統治階級,而文言文就成為統治權力的象徵),而且,沒有文字的族群就無法思考。這正是過去統治者強加的扭曲事實的意識型態!事實上,我們的思想過程不是這樣。

現在說「用文字思考」,反而是表示書面文字體系不夠現代化,因為不合「我手寫我口」或白話文的標準,更且,似乎「用文字思考」的人,並沒有進入真正的思考(processing/reasoning)的層次,或輕忽這個層次。我這懷疑不是無端指控,因為一般認為,中國文化(或華語文化)不講究知識(講很多道德直覺),這可能和不太動用腦中的推理部門有很大關聯吧。以現代「知識經濟」的潮流,這是極大的弊病。

語言改革牽涉到我們社會未來數十年、百年的文化發展。我們在這語言改革的重要時候,應認真先從認識語言本身著手,才能作有效的討論,得到有用的共識/結論。

基於上面的陳述, 我也認為HOLO的文字化考量中, 保留漢字是偏意識型態的考慮居多, 不適合過於追求.

請指教.


NO:705_8
Henry  於 2004/06/15 10:17
Re:語言+思想+教育=思想改造的源頭

民主的公民社會的理論是假設,在進入公民社會生活狀態(state of society)之前,人有一種本性的生活狀態(state of nature)。在這本性的生活狀態,人依本性生活,擁有自己的主權,捍衛自己的身家性命(基本人權)。後來衡量聚合眾人訂立契約,託付個人主權,授權政府來保障基本人權,比較有效率,於是進入公民社會的生活狀態。但如果政府做不到保障基本人權,那就算毀約,人民可以解散政府,拿回主權,回復原來的本性生活狀態。

大家都知道,大腦的發展學習,是人類能在自然環境中存活,很重要的一個因素。人類傳承母語應該是自然本性的一部份,不然怎麼溝通培育幼稚的後代,累積,傳授生命/生活經驗?欄主提到這個人的情況和很多其他這時期的父母一樣,代表台灣受極權統治令人黯然的一面,就是:上述的那種人的本性迷失了(電影「悲情城市」描述的「生了外省囝仔」)。這就是歷來舉世極權統治(共產、法西斯政權)邪惡的特質之一。迷失這種本性的結果,也就忘了起來反抗暴虐的統治,恢自己與生俱來的權利。我們常聽到在野或弱勢族群人士「覺醒」的呼聲,意思就是要被剝削的人民重拾這種本性,起來對抗不義的政府;在這裡就是要”要回自己的孩子!

(當然,我們不時會看到有自己睡著的,猛叫人要覺醒。^_*)


NO:705_9
Henry  於 2004/06/15 11:11
Re:語言+思想+教育=思想改造的源頭

說[思想改造],我想指的其實是社會”意識型態”改造吧。

人的思想是一種自主的功能,應該會照顧/協調自己,需要的是自由發展(要時間和精力投注),談不上改造。社會意識型態通常是干擾思想自由的,應該是盡量去除,改不改我個人認為沒有什麼意義, 去中國的,很好; 改成台灣的,OK, 但千萬不能太鹹。^_^


NO:705_10
玉山流域子孫  於 2004/06/15 12:17
Re:語言+思想+教育=思想改造的源頭

我個人的計畫是:
因為我住台中不只是在小年齡層有教育的阻礙.周圍親朋好友16-55歲都用國語講話
(老年人都會去學國語)
中期計畫是先習慣說台語:口語話盡量用台語說,影響周圍的親朋好友現在時代正在改變.
分享台語之美及文字.不要讓大家都以為台語沒文字.但是唸書專業工作就用北京話.
長期來說買一本台語字典配合上去:我的說話表達就完˙整了.先由自己開始做起整個社會
就改變了.這是我到嘉義唸書的心得.我被環境改變對語言的看法.
我們將言語像傳染病一樣傳出去.先由自己做起.大家加油.莫細膩(台語字真的很文雅)

大學設置台語文學的有靜宜.成大...可能還有其他.這個月靜宜和台中市政府就合辦楊逵的
文學戲展.當然有興趣的人不多(被統治者給...).我就可以約人去看..大家要有耐心..由社會做
起不要靠政府.會適得其反加速跌倒次數.(猶如中國對綠色台商及歌手)....

但一切又都看天意.我們是否和中國不同文同種已經不是重點.


NO:705_11
Ti esti  於 2004/06/15 12:24
Re:語言+思想+教育=思想改造的源頭

我想利用目前已知的神經學常識﹐來探討一下 Henry 所提出的 「語言使用會影響思考」的理論。

1909 年德國神經學家 Brodmann 把人的大腦皮層(cerebral cortex) 標號分成47區﹐
後來陸續有神經學者利用局部電流刺激﹐一一找出了大腦皮層各部位所對應的肢體感覺(sensory) 或運動(motor) 功能。

為了方便解說大腦的各個功能區(通常負責語言的主要是「左腦」而已)﹐請你握緊右手拳頭
(大拇指在外)﹐把這拳頭的側面看成是大腦的左側面(以「大拇指尖」做為腦最前端﹐而「食指根」為腦最頂端) 。

在彎曲食指的尖端﹐有一個「語言理解區」(Wernickes area)﹐如果此區
因中風受損(Wernickes aphasia)﹐病人就會像泛藍媒體和政客一樣﹐說話可以很流利,
但是術語「特」多﹐讓人聽不懂他們一天到晚「重複」的語詞到底是在「搞」什麼。
而他們通常也很嚴重地「聽得到」卻「聽不懂」別人說的話。

因為此「語言理解區」的功能是整合來自「聽覺」和「視覺」的訊息﹐提供語言辨識和解碼的根據。

請看﹗在此「語言理解區」的後端不遠處(也就是腦最後端)﹐就是「視覺感應區」。
如果「語言理解區」(Wernickes area) 和「視覺感應區」(visual cortex)之間的
神經通路(association tract) 受損﹐一個人的「閱讀」和「寫字」能力就會有障礙。
但是他「聽話」和「說話」的能力未必受影響。

因為我們的聽覺區(auditory cortex) 大約位於食指第一個彎曲的指節端。
如果此「聽覺區」和「語言理解區」之間的通道受損﹐病人就會聽不懂別人說的話﹐但是也許還看得懂手勢、圖畫。

而我們的「說話區」(Brocas area)﹐約在食指第一和第二指節中間。
這個說話區會接受「語言理解區」的訊息﹐然後整理出說話的動作。
緊緊依偎在說話區上端(一直到腦頂端)有一道長長的區域 (precentral gyrus)﹐
就是我們的肢體運動區(motor cortex)了。如果說話區受損﹐病人說話就會有困難(遲緩、口齒不清)﹐
雖然病人本身大致上還是聽得懂別人。

而大腦愈前面的區域﹐愈沒有明顯的對應身體運作﹐可能負責的是更抽象的思考。
運動區(motor cortex) 後端則是主要感覺區(postcentral gyrus)。

當然人的記憶、思考、感覺、和動作﹐不是憑這張大腦地圖就可以簡單解釋的。
但是﹐以「語言區」和「聽覺區」緊緊靠在一起的角度來看﹐「我手寫我口、寫我所聽」﹐
當然是方便說話順暢。但是沒有語音系統的圖象和手勢語言﹐顯然也是存在的﹐並且無礙思想運作和記憶。

以我個人之見﹐書寫臺語時會想使用漢字﹐主要只是就地取材﹐並保留不會臺語的中文使用者
能夠猜測理解的空間﹐順便賣弄另類拼音的趣味而已﹐並沒有考慮到語言使用方法會束縛思想的問題。

不過﹐的確﹐有時候湊不出字﹐就會放棄原來想要使用的母語說法﹐因此迂迴而不能暢所欲言﹐這倒是真的﹐如果用羅馬拼音應該就會比較自由吧。


NO:705_12
陳生  於 2004/06/15 17:34
Re:語言+思想+教育=思想改造的源頭

Ti esti

謝謝你讓我們清楚的認識人類腦部的神經功能,你真是博學多聞的才女啊!

深入探討1967年蔣介石政權實施的九年國民義務教育,你會發現這其實是一場預謀的思想洗腦工程,終戰之後國民黨據台,一心整肅政敵與安排小蔣接班,教育上以奴化台灣人的思想為要務,電視上充滿「勿忘在莒」「臥薪嚐膽」「盡忠報國」的僵化思想,民間流傳「女人無才便是徳」,「女人三從四德」「忠貞節坊」思想,當時的初中錄取率不高,許多人小學畢業即開始工作,配合剛起飛經濟發展,於是很多來自台北新莊、板橋、三重埔的工廠以建教合作之名到鄉下廣徵建教生,以建教之名行徵招童工之實,當時很多人小學剛畢業即到工廠工作,「孤女的願望」這首歌正好是描述當時的時代背景,當時在新莊輔仁大學附近充斥很多女工學院,工廠女工講的話自然是母語台語,而當時的官方正是刻意打壓方言文化,台語歌曲被打壓到禁唱,社會普遍認為講台語是低俗的人,所以時下的高中生與大學生不屑講台語,講台語會被同學批為沒水準,這是九年國教還未實施前的時空背景。

可見一開始台語或客語或原住民語(山地話)即被國民黨打壓的喘不過氣來,試想當時只會日語與母語的父執輩們,他們如何在當時的社會生存,若不幸有人涉及法律訴訟時,他如何與不懂方言的外省法官溝通,這樣的訴訟過程對他們公平嗎?在那個時代如我父親所受待遇者一定也不少,因為語言的障礙,使很多人遭受不公平的待遇,尤以白色恐怖時期,受日制教育者是被國民黨統治官員歧視的。


九年一貫教育的實施與其說是蔣總統的德政不如說是首次的思想改造工程,記得當時是有一篇關於世界各國文盲人口比例的分析評論,把台灣也列進去了,當時的國民義務教育只是小學程度,但還不普及,老一輩不識字的人很多,看信寫信要人家代勞,而那時候也是美援時期,懂英文的人更少,遑論琅琅上口的人,因此台灣被列入文盲人口比例居高的國家,這篇文章激起蔣介石的教育改革問題,我是1971年讀上國中第四屆,記得當時的九年國較是教匆促上路的,有很多學沒校舍或來不及興建,匆促藉小學的教室來上課,師資來源更是離譜,當時唯一的依所師範大學與高雄師院培育的師資根本有限,於是很多農、工專畢業的學生,都來補「師資缺口」,只要他們願意加入國民黨,接受為期三個月的師資訓練後即可當開拔去當國中老師,不乏濫竽充斥者,我在鄉下就曾被「破英文」的英文老師交教過,後來了解他們的教育背景後,深深覺得不可思議,許多老師根本是學非所教。

事後我們可以確定的是1964年中共核試爆成功後,蔣政權知道反攻無望後,為確保政權穩固,及改變台灣文化思想意識,透過九年教的課程灌輸以中國為地理中心的歷史觀,國語課本都是中國儒家文化思想,歷史課本、地理課本與中國文化等教材都是以中國人的觀點教育這我們,把戰後出生的小孩徹底的轉化為中國人,同時間斬斷日據時代所遺留下來的台灣歷史史蹟文化,在白色恐怖陰影下,沒人敢反對對這項洗腦工程,在升學考試的壓力,我們像進入預先排好的思想模鑄工廠裡被一代一代的製造出來,我們腦筋是清一色的中國八股思維,以北京語作溝通,以北京語作思考,輕視母語視母語文化為難登殿堂之低俗文化,國難當前時,人人爭相投筆從戎效忠黨國,服從蔣總統的領導,「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置個人生死於度外」,1975年蔣介石逝世時,全國高中小學學生竟都整齊劃一的披黑紗幫蔣家戴孝,莫名奇妙的哀悼了一個星期之久,如今回想起來都覺得好笑,生為那時代的年輕人真是「愚忠愚孝」至不可理喻,從1967至1975不到十年的時間,大中國思想已經成功的在台灣社會生根,蔣總統的過世剛好驗收此一思想改造工程,當時的台灣人高中時期以擁有國民黨黨籍為榮,國民黨用不道十年的工夫改變台灣社會的主流思想意識價值,崇中文化盛行,國語流行音樂盛行,台語歌曲演唱人潦倒沒落,必須遠走東南亞才有生存的機會。

這項工程最厲害的是把台灣人通通變成中國人,台灣人緬懷中國歷代聖賢之歷史,為文立言必稱孔子說孟子說,思考台灣問題時以中國歷史觀以古鑑今,處處走不出中國的框架,據悉大陸開放觀光後,就有一批批的國高中地理老師,爭先恐後的利用寒暑假趕赴中國大陸觀光考察,為見錦繡河山廬山真面目,每年有數十萬呆胞在中國灑下數百億的觀光資源,更因語言文化的同質性,台灣商人前仆後繼的前往中國投資設廠,把中國誤認為祖國的還有演藝人員,逢台灣總統大選時爭相向中國表態,公然鄙視台灣當局領導人的正當性,港星成龍不是台灣人但算是半個台灣女婿,不過在中國經濟日益壯壯時,台灣在他的電影市場佔有率上比起中國顯然微不足道。

台灣中國化的工程起源於蔣介石政權,經過三十年的發酵演變,中國竟然是台灣中國化的最大受益者,中國可以據此論述說台灣是其不可分割的神聖領土之ㄧ,中國隨時有權拿回這塊土地,2004三月二十日後,本土政權再次勝選,國民黨二連敗後勢力大不如前,但是盤據在國家機器的公務人員仍然充斥著牢不可破的大中國舊思想,行成改革的一股阻力,台灣意識不能光靠辦幾場演講會或辦幾場愛台灣運動就可以達成的,改變要從根做起,教育是唯一管道,只要政府願意投入經費改善教育體制,要做不怕沒教材,更不必擔心沒人願意做,教育改革需要全面檢討全新定位。


NO:705_13
以色列同盟  於 2004/06/15 19:07
Re:語言+思想+教育=思想改造的源頭

日治時代教育普及提升的識字率,到了中國蔣政權接手竟成台灣文盲最多的時期,真是令人不可思議!

NO:705_14
Henry  於 2004/06/16 09:46
Re:語言+思想+教育=思想改造的源頭

我想利用目前已知的神經學常識﹐來探討一下 Henry 所提出的 「語言使用會影響思考」的理論。

歹勢, Henry 好像沒有提出這種理論^_^. 但我知道語言會形成[意識型態]. 這是現在很多人想運作的,而是我希望大家警惕的.

但是﹐以「語言區」和「聽覺區」緊緊靠在一起的角度來看﹐「我手寫我口、寫我所聽」﹐
當然是方便說話順暢。但是沒有語音系統的圖象和手勢語言﹐顯然也是存在的﹐並且無礙思想運作和記憶

科學惟物的推論部分,不敢置評.

語言依賴語音,是和成長過程有關. 再嘮叨一次, 它絕對會影響的,是意識型態層面,也就是造成接收或表達的[方便]或[扭曲]. 思想,若不誤解為僅是[意識型態](見我前篇),那是可以超越語言. 絕對贊成! ^_^


NO:705_15
插嘴一下  於 2004/06/16 10:17
Re:語言+思想+教育=思想改造的源頭

>>有時候湊不出字﹐就會放棄原來想要使用的母語說法﹐因此迂迴而不能暢所欲言
請教一下: 這種aphasia 是屬於Brocas Wernickes 還是 association tract stroke?? ^^

NO:705_16
陳生  於 2004/06/16 10:20
Re:語言+思想+教育=思想改造的源頭

Henry

本欄不想陷入辯論鋒火,主題是思想改造的探討,請就語言教育語文化來探討如何改變台灣的思想意識,我想你如一直偏重意識形態的探討,無助提升討論內容,就此請改善。


NO:705_17
Henry  於 2004/06/16 10:34
Re:語言+思想+教育=思想改造的源頭

舉個例, 我們吃東西,有時會很任性, 色香味好的,就吃進去, 忘了身體裡的胃能不能接受. 而胃也不是能任你的性情擺佈. 當它不能接受時,會噁心,或甚至引發嘔吐,直接排斥食物. 這種情況多了,甚至會發展出厭食的症狀.

我想,語言或[意識型態]對思想的[影響]大致是如此. 如果接受進來的,和原本有的,或已知的現實,矛盾衝突,無法相容,而正常的想法,看法也表達不出, 那思考部門就會漸漸罷工--大不了不思考了. 這是我們身體自主器官自衛的機制. 外來中央指導式(prescriptive)的語言政策, 也會幫助形成我們看得到的一個以[意識型態]掛帥,扭曲的社會現實.


NO:705_18
Henry  於 2004/06/16 11:00
Re:語言+思想+教育=思想改造的源頭

本欄不想陷入辯論鋒火,主題是思想改造的探討,請就語言教育語文化來探討如何改變台灣的思想意識,我想你如一直偏重意識形態的探討,無助提升討論內容,就此請改善。

開欄還怕什麼辯論?
[思想改造]是個什麼樣的詞? 欄主如果無異把題議釐清, 我自然不再對這可恥的議題發言.

真不知道該請改善的是誰?


NO:705_19
Ti esti  於 2004/06/16 18:59
Re:語言+思想+教育=思想改造的源頭

兩點想法分享﹕

1. 語言能力是一種溝通能力﹐溝通能力不代表思考能力。
像蜜蜂的溝通﹐靠的是飛舞路線的變化﹐但是我們認為蜜蜂會思考嗎﹖
鸚鵡模擬人話可以維妙維肖﹐但不是有意義使用﹐我們也不認為那是思考。
反而猩猩雖然缺乏人類發音構造﹐但會使用符號式語言﹐似乎接近思考。

此外﹐思考也未必定要有語音刺激才能成全﹐否則聾啞視障者豈非無思考能力﹖

2. 愈接近生存需要的功能﹐在神經結構的進化形成愈早﹐層級愈低﹐像吞咽、呼吸、嗅覺功能﹐算是古老就已發展成熟的機制。

語言能力是屬於高度發展的機制﹐遠遠超越生存的層次。所以主要控制來自中樞神經(Central Nervous System)﹐
而不是自律神經系統(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我想﹕

就是因為語言是如此高級、屬於有意識控制的運作範圍﹐所以才沒有什麼生物天生自衛能力﹐
不會輕易嘔吐拒絕。而照單全收的結果﹐就造成某種思考決策模式定型後的腦筋僵化。

社會強勢灌輸的所謂意識型態或單一價值觀﹐會造成一種「僵化思維方式」(functional fixedness)﹐
有時有其特定方便性﹐但也會減低創造力。

如果環境負擔超過個人承受力﹐或是由於個人的愛憎選擇因素強烈﹐可能就容易養成習慣去採用一種單調重複的思考方式。

例如﹐只要看到不中意的﹐就說人家「可恥」﹐或叫人家「改造」﹐省的自己費心思解決問題﹐這就是聰明過度的「偷懶」。

以為只有放在工具箱裡的工具才能當作工具﹐而排除了工具箱本身在某些情況下也可以被當成工具的可能﹐這也是一種「僵化思維」。

那麼要如何反洗腦定型、解除這種思想的束縛(uncommit) 呢﹖據稱﹐可以藉著參考其它模式(benchmark)、
腦力激盪(brainstorm)、「倒行逆施」(reverse processing)、變換角度切入、打開更多另類訊息接收管道....


NO:705_20
Henry  於 2004/06/17 09:48
Re:語言+思想+教育=思想改造的源頭

例如﹐只要看到不中意的﹐就說人家「可恥」﹐或叫人家「改造」﹐省的自己費心思解決問題﹐這就是聰明過度的「偷懶」。

是阿, 我也覺得說[改造]蠻丟臉,可恥的.

是自己吃壞,卻要整肚子. ^_*


NO:705_21
陳生  於 2004/06/17 09:58
Re:語言+思想+教育=思想改造的源頭

Henry


請你提出具說服力的評論,為文謾罵只是降低閱讀者對你的觀感,你願意這樣嗎?


NO:705_22
Henry  於 2004/06/17 17:09
Re:語言+思想+教育=思想改造的源頭

Ti esti,

我不得不再回去察看我自己前面的貼文。我明明沒有提出你所謂的「語言使用會影響思考」(妳繪影繪聲的括弧)的理論;也沒有指任何[人家]「可恥」。

論壇上喜歡這樣胡扯,有搗亂嫌疑的歹腳,你當然不能算特出。(我的印象裡, 你這也不是第一次. That’s not cute.) 在我的滑鼠威力籠罩下,要略過你的長貼文, 只是彈指的事而已。受波及受害的諸生們, 也最好請找對人. 歹勢.;-)

----


陳生,

前面打錯一字, 可能你因而沒讀懂.修正如下:
欄主如果無異(應該是)把題議釐清, 我自然不再對這可恥的議題發言.


NO:705_23
Ti esti  於 2004/06/19 12:17
Re:語言+思想+教育=思想改造的源頭

Henry﹕

在語言心理學(Psycholinguistics)裡﹐有一個很傳統的議題﹐就是有關於語言和思考的關係。
就此議題有兩極理論﹐一方是“語言決定思想(Language-Determines-Thoughts Theory)﹐
另一方是“思想決定語言”(Thoughts-Determine-Language Theory)﹐從古老的亞理斯多德的「語言即思想」﹐
到現代各家理論﹐眾說紛紜。當然現在沒有學者如此極端﹐只是探討語言思想相互影響的比重時﹐假設稍有不同而已。

例如﹐有人說愛斯基摩人對雪的稱呼有很多種﹐認為這是語言影響認知的證據﹔
但有人認為這是循環論證﹐並且舉證反駁說使用其他語言的人雖然沒有很多不同對雪的稱呼語詞﹐
但是敘述雪的方法一樣也很多種。而且還有實驗證明﹐無論語言背景為何﹐人對色彩的認知分類並無不同。
簡單的說﹐就是語言使用不會「泯滅天性」(好咧佳在)。

因為我曾對此問題感到好奇﹐所以很敏感地就將你對華語文不夠現代化的批評﹐
想成是一種「語言使用會影響思考」的論點。看來是我過份解釋﹐謝謝你還如此在意的澄清。

至於後來那個「人家」﹐雖然我沒有指名道姓﹐當時的確是有借題發揮﹐
指桑罵槐的意思(其實本意是打圓場啦)。既然被揪出﹐算我失禮好了。
「可恥」對我來說是很嚴重的詞﹐如果說我做的蛋糕很「可恥」﹐我是會很受傷的。

還有那個「歹腳」﹐我本來看了很火大﹐還以為你竟然說我是「跛腳」﹐
罵我的部份倒還在其次﹐沒想到如此歧視殘障的語詞會出自你口﹐真是令人生氣。
後來不恥下問的結果﹐才知道「歹腳」是「不合群」(不好的牌友) 的意思﹐方才釋懷。

不過說我搗亂﹐是言重了。我上網多少是尋開心解悶沒錯﹐但主要也有與人分享的心意﹐
除了見機刻意轟殺泛藍之徒(當然誤殺也是難免啦)、發洩無力感的怒火以外﹐並無惡意。

就像「喬峰」說的(引康德會被轟﹐所以我就來引「天龍八部」裡的「喬峰」吧):「大家都是人」﹐
為什麼不能和平相處﹐一定要傷來傷去﹖

語言的力量不小﹐除了語音、語法、語意值得探討﹐還有言外之意的溝通使用值得揣摩。
滑鼠的威力是不小﹐有人會輕功﹐有人會下棋﹐這樣的世界很熱鬧可愛滴呀。


NO:705_24
陳生  於 2004/06/19 12:49
Re:語言+思想+教育=思想改造的源頭

Ti esti

你是語言的專家,小弟不才,無以深入探討語言教育究竟是如何的改變一國人民思想的醬缸,但可以確認的是九年國民教育配合升學主義生產線,台灣人徹底的被改造成中國人,即時台灣人意識上想擺脫中國化的枷鎖,中國字北京語仍綁住我們的思考,中國文化仍陰魂不散的盤據在腦中,談起語言改革既不能喚起多數人共鳴,談思想改革當然是更無趣,幾乎是緣木求魚自討沒趣,若是如此,大家就繼續當台灣的華人也是中國人,既是中國人就不要怪大陸人稱你是同胞,唉!可憐的台胞繼續被人當呆胞吧!!


NO:705_25
桃園客  於 2004/06/19 17:01
Re:語言+思想+教育=思想改造的源頭

陳生兄
據我斗膽猜測 Ti esti小姐是學醫學的吧
因為會拉丁文 對於人腦結構如此了解
除了學醫的非常人 恐怕很難做到

兄臺所說的關於語言 思想 教育的問題
特別是幼教 頗令人心有戚戚焉
想去買些卡通動畫 睡前故事 童謠歌曲
十之八九都是國語發音
實在是很令人洩氣的一件事
自己無能為力
而期待教育部長能大刀闊斧卻又像緩不濟急
恐後只能阿Q地說
我們的國語是台灣國語 和中國的普通話並不同
使用的文字是繁體字 也和中國不同
藉此來自我安慰了


NO:705_26
Echo  於 2004/06/19 17:29
Re:語言+思想+教育=思想改造的源頭

語言及生物物種的關係
http://www.southnews.com.tw/Taiwanese/00/00013.htm
--------------------------------------------------------------------------------
/張復聚
--------------------------------------------------------------------------------

 相信看到這個題目你一定嚇一跳:語言跟物種有關係?太誇張了吧!?

 是的,有關係;不但有關係,關係還不淺呢!

 你聽過達爾文的進化論吧?是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是在自然情況、沒有人為因素的干擾之下的演化機制。然而,在人類大規模破壞自然生態的21世紀,地球的演化機制裡人為的因素是甚麼?語言及語言所蘊涵的文化價值觀!

 美國在1996成立一個組織稱做 Terralingua,terra是土地、地球,lingua是舌頭、語言,所以,這個詞漢字應該翻寫成「說話的大地」。這個組織在全世界各地所做的研究調查有一驚人發現:語言種類愈多的地方,生物物種愈多!而台灣就是其中之一!

 這個發現對人類有甚麼意義跟啟示呢?至少讓我們確定一件事:語言與生物多樣性的相互關係,就如語言與文化多樣性一樣重要及密切!用英文講就是 linguistic diversity/cultural diversity/biodiversity 這三類範疇彼此息息相關,密不可分。

 那生物多樣性跟人類有甚麼關係呢?為甚麼我們要保護瀕臨絕種的動物與植物呢?答案是:替我們的子子孫孫保留可用的地球資源!說得明白一點,就是保留基因庫(genetic pool)。

 現在有一種藥 Taxol,專門治療乳癌,是女人與男人的救星(男人也會生乳癌!)。這種藥是自太平洋杉(或稱紅豆杉)提練出來的。可是,在1960年代,大家都把此樹當做雜樹,因為該木材既不能製造家具,也無法當裝潢品,毫無經濟價值!所以,不但無人重視,甚至要除掉來改種其他經濟作物!

 為甚麼語言愈分岐多樣的地區生物愈分岐多樣呢?這個問題的答案現在還不很清楚;不過,試想想看:說 Holo 話的人懂多少台灣的動物植物呢?大概不多;說客家話的人呢?也多不了多少;說原住民話的呢?可能多一些。

 可是,如果我們把說各種話的人所認識的動植物都加起來呢?那一定是最多!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再說,人本來就不可能對自己所不認識的動植物加以珍惜保留,這是認知的問題。

 根據美國 Peter Raven 教授的估計,目前地球生物物種滅絕的速度是每年一千種,其中有多少像紅豆杉這麼重要的寶貝呢?沒人曉得!所以,大家現在都很努力要保存瀕臨絕種生物,包含動物及植物。這已經是世界各國的共識!可是,說語言與物種有關,卻只是少數先進國家能理解、接受;多數國家還認為是無稽之談,不肯接受、執行!

 人類對語言的認識,西方早在柏拉圖時代就曾討論過;但是,真正成為一門學術卻是十九世紀末的事情。而人類真正開始重視語言更晚,那是二十世紀晚期;1953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UNESCO)提倡:人類的母語是最好的教學語言!可惜,多數國家並未重視。

 即使到2001年的現在,聯合國在 Agenda 21(21世紀大事)裡強調保護少數族群的語言與文化,也只是得到少數先進國家的重視,開發中的國家幾乎都視而不見。台灣雖然有不少人民團體在爭取母語教育,政府的態度卻反應平淡。從這個觀點來看,台灣不是先進國家。

 根據語言學家 Michael Krauss 的估計,到本世紀末,全世界6000種以上的語言有90%會死亡!那麼,會有多少類似 Taxol 那樣的「寶貝/救星」將永久自這個地球消失掉呢?我們不曉得;上帝也不曉得!人類不曾有過那種經驗。只是,我們可以很明確說:那一定比原子彈的傷害更廣大、更嚴重、也更深遠!

 天佑台灣!天佑地球!天佑人類!(張復聚醫師/南社母語組組頭)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4.06.17)



NO:705_27
台衛兵  於 2004/06/19 21:38
Re:語言+思想+教育=思想改造的源頭

我學一年e羅馬拼音,無開真濟ce-3(沒用很多)時間,就有一定e效果。我這嘛cit-4 ma-2(現在)攏嘛用母語來思考,有e漢字一時得(之間)雄雄寫未(不)出來,我就直接運用拼音,擱會當共ka-3(又可以把)有問題e字記落(下)來,有閒e時陣(候),才去查字典,久來累積起來e功力,就越來越懸(高)a!

自由自在運用母語寫作e感覺真讚,就親(好)像水中「自由式」輕鬆爽快,欲beh-4(要)學e朋友,愛積極起來囉!


回論壇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TWforum.pl?board_id=4&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