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逐客令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海兒  於 2004/06/02 11:19
新逐客令

新逐客令
眾所週知,建立今天中國這種「大一統」的局面以及極權的政治制度的開山始祖,是中國第一位以「皇帝」稱號自稱的秦始皇嬴政。因此,對於在1949年建政以後就由夢想建立「共產國際」馬克思主義的信徒,再度回到追求傳統的中華帝國的中國共產黨而言,嬴政這位中國第一位皇帝,自然而然也就成為了他們所崇拜的對象,以至於在「文化大革命」的時期,中國共產黨還發起了「批孔揚秦」的政治運動。

只不過,必須要瞭解一點的是:「秦」這個中國第一個真正大一統的王朝,其實最早是一個中國西部邊陲的落後國家,被當時被認為是「華夏正統」的中原各國認為是野蠻不文、拒絕其參與國際事務的野蠻部落國家,其在軍事上或許有一定的實力,但由於地處偏僻人才有限,在經濟上、文化上都遠遠落後當時的中原各國,以至於秦一直以來都被困在殽山以西,很難問鼎中原成為當時的天下共主。

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心想要在當時激烈競爭的國際社會中成就霸業的秦國歷代君主,自然只有積極的向當時的東方中原各國挖角,召募東方最優秀的人才到秦國服務,為秦國進行政治改革、提升國力,當時這些人被稱為「客卿」,其中最有名的,在政治與外交上當屬「移木立信」變法成功的商鞅、提倡「連橫」策略破壞東方中原各國「合縱」外交政策的張儀、以及提出「遠交近攻」策略將東方各國各個擊破的范雎;在經濟建設上,則有後來被發現其實是鄭國間諜的水利工程師──鄭國為秦國修建了「鄭國渠」,大幅提升秦國農業生產力,奠定了秦國「富國強兵」進而統一天下的經濟基礎。

然而,這樣的情況在後來傳到嬴政的時期卻又了改變,當時由於這些來自東方中原各國的客卿影響了秦國貴族的權勢,他們借口客卿主張修渠是消耗秦國力量,說客卿到秦國並不真心為秦國,是為他們本國的利益。

於是秦王嬴政下了「逐客令」,當時身為丞相(原來也是客卿之一)的李斯上了《諫逐客書》加以勸阻。《諫逐客書》首先歷敘自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以來歷代國君,任用了由余、商鞅、張儀、范睢等外來人物擔任丞相等要職,這些人真心實意為秦國建功立業,為秦國的富強作出了重大的貢獻,足見用人唯才,不必限於本國。如果對外來者一概排斥不用,必將被其它國家收用,其結果必然不利於秦,所謂「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註1),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於是,秦王嬴政總算採納了李斯的諫言,取消了「逐客令,終於建立了中國有史以來的第一個真正大一統的王朝。

據說,李斯的這一篇《諫逐客書》後來很受到毛澤東的贊賞,他在1959年至1960年,在談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談話中,贊揚這篇文章「有很大的說服力」,感觸很深。毛澤東對此深深領會,並加以發揚,應用於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之間的鬥爭,從國民黨的陣營中挖走了不少的要角到自己的陣營內(註2)。

只不過,隨著中國共產黨掌權日久,其領導階層的政治思維似乎也逐漸的僵化,因此,中國《人民日報》在日前點名「奇美」董事長許文龍等台商,強硬表態不歡迎支持綠營和台獨的台商前進中國。此外,許多的中國「網民」也在網路上發起抵制張惠妹、伍佰等「綠色藝人」的言論,並獲得中國其他「網民」們的熱烈迴響(註3)。這樣的情況,讓人不由得聯想到在二千多年前秦國貴族以政治立場為由,促使秦王嬴政下達「逐客令」驅逐那些來自東方中原諸國的「客卿」們的往事。

然而,不管是從過去中國歷史的發展或是現時的國際政治來看,中國在此時這種幾近義和團的政治掛帥排外主義作為是相當愚蠢的!姑且不談「奇美」一旦從中國撤資後,首當其衝的將會是那些倚靠「奇美」維生的中國員工,造成原本就已居高不下的中國城鎮失業率的近一步惡化!以現今台灣與中國都是WTO會員國的情況來看,如果中國以政治理由來對「奇美」動手的話,那麼中國將會付出的代價,將會是中從此背負「違反WTO自由貿易的精神」之惡名,從此造成包括台商在內的各國外商對中國產生恐懼,進而開始從中國撤資轉向比較不會以政治來干擾經貿活動的國家進行投資。

事實上,台灣方面在中國《人民日報》發表了此一充滿針對性與敵意的文章後,行政院長游錫堃6月1日在立院答詢時表示,這是讓台商了解分散投資風險的一個契機,政府已經積極規畫將「政策轉向」,希望將來與中南半島等國密切合作(註4)。依我個人的看法,屆時最有可能成為台灣「政策轉向」的中南半島國家,很有可能是人口已經高達1.27億人、近幾年與台灣經貿往來密切,雙方並於1993年4月21日簽署「投資保証協定」,並續洽簽避免雙重課稅協定,足以保障台灣投資廠商權益的越南(註5)。

一但越南成為如「奇美」這種具有世界級競爭力的企業落腳之處,那麼越南的國力必然會如過去十幾年的中國一般大幅的躍升,屆時中國所要面對的,除了在中國東方這個主體意識已經日益覺醒與鞏固的台灣外,到時候必然還得面對南方這個有1.27億人口大國的宿敵越南的崛起!

是以,面對馬不知臉長、以為台灣少不了他的中國,站在台灣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我個人是相當歡迎中國政府早日對包括「奇美」在內的台商下達新逐客令!
(註1) http://140.111.103.200/lib/chinese/ancient/407.htm
(註2) http://www.people.com.cn/BIG5/paper81/6874/668719.html
(註3) http://news.pchome.com.tw/crossstraits/udn/20040601/index-20040601031308032670.html
(註4) http://tw.news.yahoo.com/040602/19/p2k1.html
(註5) http://192.192.200.10/asia8c.htm


NO:545_1
bobo  於 2004/06/02 21:50
Re:新逐客令

不歡迎綠色色彩到中華人民共和國賺錢支持台獨
那難不成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賺錢繳稅然後買飛彈準備攻打台灣嗎
死阿共真是神經病
台商由此該要有覺悟了
在繳稅給中共的時候請別忘了中共是買飛彈準備打台灣

NO:545_2
台龍  於 2004/06/02 22:20
Re:新逐客令

海兒兄,

好文!

這些反對台商的中國人跟當初反對六國人才的秦國貴族,心態還是如出一策。就像吾兄所言,「相當歡迎中國政府早日對包括「奇美」在內的台商下達新逐客令!」。

中國人這種藉人發達,過河拆橋的行為,就是自斷生機的行為。很多中國人都不了解中國之所以有過去十年的發展,台灣一千七百多億美金的資金和三十幾萬的「know how」技術人員功不可沒。如不同意,就看看蘇聯為何還欲振乏力,就可以了解了。

蘇聯有更好的科技,更好的教育,比較少的人口壓力,同時也比較守法制的情況下,都沒有辦法在共產黨下台時,一僦進人資本主義,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人沒有現代化經營的眼光和制度。台灣正好補足這些缺點,才又產生另一次的經濟奇蹟。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從共產黨轉成資本主義,還有一點成就的國家,就是明證。

現在中國想下「逐客令」,應該是台灣之福,中國之失!


NO:545_3
以色列同盟  於 2004/06/02 23:08
Re:新逐客令

在商言商,大家都知道企業的運籌帷幄,最重要的即是風險管理,
「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藍子裡」的簡單道理,卻在「錢進中國」的一窩蜂裡迷失了!

之前中共經濟降溫,全球股市洗三溫暖,如今中共祭出以政治力干涉經貿往來的法寶,
在在都是提醒各大企業做好風險管理,對全球的中國熱也是一種良性的警惕!

中國是一個沒有法律的地方,
各省書記何時要搞垮你的公司或工廠,將利益佔為己有,時時難料!

中國不是一個全球投資的最佳環境,它只是世界最大的垃圾場,把污染的產業往中國送就對了!

中國的勞動力只是成本低而已,論勞力品質,依全球外商評估還不如越南,
中國製造的東西品質很差,但中國人多,一個廣大的消費市場,才是值得全球瓜分利益的所在!

====================================================================================
提供消息一則:
台灣有個白痴企業家,非常有愛心,花大把鈔票建設中國,
在甘肅那黃沙遍佈的絲路上鋪設光纖建立寬頻網路,大概是想給牧羊人上網用吧?哈!
試問台灣東部的鄉間村落,連撥接網路都不太行,更遑論寬頻網路?
這個赫赫有名的企業家,不知回饋土生土長的台灣,竟建設祖國去了!
結果,
原來中國蘭州有一支解放軍極力發展的電子部隊駐紮在那裡,真是妙呀!


NO:545_4
小綠  於 2004/06/02 23:09
Re:新逐客令

投資中國本就不是一件危險的事
太多非經濟因素干擾
許文龍的態度真棒
大不了去越南
反正中國越是打壓
往往最後失敗的是它自己

NO:545_5
小綠  於 2004/06/02 23:11
Re:新逐客令

多打一字
應是投資中國本就是一件危險的事

NO:545_6
ANOR  於 2004/06/02 23:12
Re:新逐客令

中國想下「逐客令」, G 壞 , 真是 無厘頭, 比小 S 還嚴重 , 真是好笑 !

NO:545_7
雲影  於 2004/06/03 00:39
Re:新逐客令

千萬拜託中國趕人吧! 誠如阮銘教授說的, 台灣經濟不必依賴中國, 中國卻需要台灣的管理和技術! 許文龍除了中國, 哪都能去, 中國沒有奇美, 鎮江人會上北京城抗議的!

舍妹在中國上班, 廠中高幹都台灣派去的! 中級幹部則是各省的大學畢業生, 但是敬業精神極差, 不叫不動,叫一下絕不動兩下! 而且各地電力還是很吃緊的! 所以整體的工作效率很差的! 要不是台商把新的管理觀念帶入中國, 中國能有今天的榮景嗎?

中國人沒血沒淚不會心存感激的! 所有台商都該覺悟囉!


NO:545_8
台灣公民  於 2004/06/03 01:23
Re:新逐客令

最近中國的經濟政策正在修正,是她們所謂的宏觀調控,也就是因快述過熱必須適度冷卻,以確保穩定而長遠的經濟成長。否則吃緊弄破碗。
今天她們開始向部分台商施壓,一來可以調控她們的經濟發展,二來又可達到她們在政治上壓迫併吞台灣的野心,這是中國領導人一石二鳥的邪惡計謀,台灣商人不可不察。

NO:545_9
綠野仙蹤  於 2004/06/03 04:26
Re:新逐客令

島上族群撕裂, 以《諫逐客書》為殷鑑, 也勉強對號入座.

當初響應, 「戒急用忍, 南進政策」前往中南半島的台商, 結果如何, 大家看的很明白!

大陸改革開放二十多年, 已煉成吸金大法, 軟硬體設施頗俱規模, 不愁外資不進, 台資不來;
拉高姿態修理綠色台商, 不足為怪. 說實話, 如果奇美真的被掃地出門, 多少台商企業, 不分藍綠,
心中竊喜, 因為吐出了一塊大餅.

如何有效保障登陸台商權益, 二十年來一直挑戰台灣的政治智慧. 然而, 台灣的領導人,
在這門功課上, 從來沒考及格過.


NO:545_10
海兒  於 2004/06/03 10:32
Re:新逐客令

>>當初響應, 「戒急用忍, 南進政策」前往中南半島的台商, 結果如何, 大家看的很明白!

台灣當初沒有叫人去「中南半島」吧?

你似乎該把整個「南進政策」的背景先弄清楚才對!

>>大陸改革開放二十多年, 已煉成吸金大法, 軟硬體設施頗俱規模, 不愁外資不進, 台資不來;

是喔?真那麼好的話,那中國還幹嘛拼命的找台商與港商去幫他們開發大西部啊?


NO:545_11
YCL  於 2004/06/03 23:07
Re:新逐客令

1.南進政策是找人去東南亞,
但是以政治因素主導的投資案,
能成功的機會不大。

套句侏羅紀公園的名言:life will find the way
同樣的,商人也是會去找最容易賺錢的地方。

PS.以歷史上來看,政府叫人別做什麼事的時候,
通常就是做那件事會賺大錢的時候。

2.那是因為大西部的發展條件差,
同樣的中國對於投資沿海地區的優惠就慢慢變少了。

不過以我個人的看法,如果中國不肯多砸些錢,
叫商人去開發大西部只是笑話一場,
畢竟商人沒義務去幫政府作平衡貧富差距的工作。


NO:545_12
海兒  於 2004/06/04 09:02
Re:新逐客令

>>1.南進政策是找人去東南亞,
>>但是以政治因素主導的投資案,
>>能成功的機會不大。

那未必見得!

像中國的上海、深圳等經濟特區,就是典型政治主導的投資案,你認為他們是成功還是失敗的?

而南進政策在十年前主要是因為東南亞各國在中國人民幣的不斷貶值下失去吸引力,加上後來在1997發生金融風爆所致!

但現在風水輪流轉,中國現在的經濟面臨了要嘛讓人民幣升值,否則美、日、歐等國家就會不斷施壓,一不小心就爆發貿易大戰的風險;再不然就是冷卻過熱的經濟,以減輕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最近中國搞宏觀調控,其主因就在於此!

>>套句侏羅紀公園的名言:life will find the way
>>同樣的,商人也是會去找最容易賺錢的地方。

說的很對,也因此,阿扁在2002年7月底再提出南進政策時,包括台塑等在中國栽了大跟斗的企業就紛紛轉進到越南與菲律賓去了! 

>>PS.以歷史上來看,政府叫人別做什麼事的時候,
>>通常就是做那件事會賺大錢的時候。

照你這麼說,王永慶在中國栽了個大跟斗是怎麼一回事?

>>2.那是因為大西部的發展條件差,
>>同樣的中國對於投資沿海地區的優惠就慢慢變少了。
>>不過以我個人的看法,如果中國不肯多砸些錢,
>>叫商人去開發大西部只是笑話一場,
>>畢竟商人沒義務去幫政府作平衡貧富差距的工作。

你這句話正好和你前面的那一句:「以政治因素主導的投資案,能成功的機會不大。」自相矛盾!

很顯然的,台商之所以一股腦的西進,主要的原因正是中國以政治在主導沿海的投資案使然,而中國西部則欠缺這種政治主導投資的情況,所以自然也就吸引不了台商!

因此,只要計劃週詳,台灣要以政治主導台商轉向中南半島投資,也並非不可行,全看如何做罷了!


NO:545_13
海兒  於 2004/06/04 09:06
Re:新逐客令

看樣子中國那些御用文人最近對台灣似乎很感冒,還誇口要對台灣進行經濟制裁呢!

怎麼之前不可一世的張銘清卻跳出來否認了?我還真巴不得他們儘快對台灣進行經濟制裁,看到時候先死的會是誰?

http://tw.news.yahoo.com/040604/15/p97m.html
對台經濟制裁? 國台辦否認!

【記者賴錦宏、仇佩芬/綜合報導】 北京「中國網」昨天登出一篇由北京社科院台研所經濟研究室研究員王建民所寫的評論文章,指中共不排除對台灣實施經濟制裁,造成台灣股市大跌。中共國台辦發言人張銘清澄清,從未聽說過類似的事;地方台辦官員則表示,那單純是學者意見,並沒有落實為政策。


這篇題為「大陸不歡迎綠色台商,不排除對台經濟制裁」的文章指出,依目前兩岸形勢觀察,大陸對台實施經濟制裁的可能性不能排除;而大陸若對台實施經濟制裁,台灣經濟將會遭受重創。

這篇引發台股下跌風波的文章,雖然刊登在官方媒體網站上,但文章並非政策報導。文章前一天已經刊登在新華社所屬的「國際先驅導報」,是王建民應媒體約稿撰寫,昨天再經「中國網」等轉載。

國台辦發言人張銘清針對記者查證時表示,他從未讀過這篇文章,更沒有聽說過有類似政策,不知道傳言自何而來。他強調大陸對台經貿政策的立場,在「五一七聲明」中已經說得十分清楚,一切具體措施都會以聲明內容為基礎。

張銘清在上一次國台辦記者會中,公開表示大陸不歡迎「挺獨台商」,人民日報海外版接著公開點名奇美集團總裁許文龍為「綠色台商」。北京、江蘇等地台辦官員均表示,該說法是針對政治立場過於鮮明的台商,對於一般專心經商的台資企業,大陸歡迎的立場一直沒有改變。

但也有台辦官員私下坦承,未來對於「綠色台商」的投資和經營,將秉持「依法辦事」的原則,不再像過去一般對台商管理一切從寬。事實上,福建的台商圈中早已傳出,部分來自台南等地台資企業申請投資時,當地台辦必須經過縝密的「政治立場調查」,才決定是否批准。

文章表示,台灣金融市場經不起大陸任何警告與制裁。若大陸宣布對台實施經濟制裁,台灣股市會出現嚴重跌停,匯率將出現大幅波動,外資會迅速撤出,台灣金融市場會很快陷入混亂,嚴重衝擊台灣經濟。

文章指出,即使不是全部禁止進口,就若干關鍵產品停止進口,台灣經濟也會受到很大衝擊。例如台灣每年要從大陸進口大量建築水泥用砂石,若大陸停止向台出口砂石,台灣砂石將嚴重短缺,價格暴漲,許多重大建築工程將因缺料而停工,建築與房地產市場將受到滅頂之災,新十大建設也將告吹。

文章甚至認為,若大陸對台灣實施更嚴厲的經濟封鎖,台灣經濟很快陷於混亂,將在兩個月之內陷於癱瘓。

不過,文章最後表示,大陸對台實施經濟制裁,只是一種理論的假設分析。如果台灣當局不能正確認識台灣海峽的緊張現實,繼續大搞台獨活動,甚至升高台獨動作,大陸對台實施經濟制裁也不是沒有可能。


NO:545_14
海兒  於 2004/06/04 09:11
Re:新逐客令

中國如果有種的話就來對台灣進行經濟制裁看看,如果中國要靠那些義和團御用文人來治國的話,我看中國大概就等著回到以前大躍進的時代去生活吧!

http://tw.news.yahoo.com/040603/4/p82m.html

經建會:大陸若對台封鎖 自身經濟也要倒退20年

大陸學者倡言對台灣實施經濟封鎖,對此,經建會副主委葉明峰表示,在全球化的時代,大陸如果要採取制裁手段,走回自我封閉的老路子,大陸經濟也要倒退二十年。(馬慧如報導)

葉明峰表示,建議封鎖台灣經濟的大陸學者應該重新唸總體經濟學和國際貿易,這十多年來,就是因為有台商提供資金和技術到大陸投資,大陸經濟才能享有高度成長,而且台灣出口到大陸的都是農工原料和零組件,一旦封鎖台灣產品,大陸經濟也會受到傷害。他更表示,如果大陸不懂得全球化的道理,要對台灣實施經濟制裁,等於是走回封閉的老路子,不只是台商,還有外商,會認為到大陸投資的風險提高,會轉向到其他地區投資,大陸經濟也要倒退二十年。葉明峰也表示,如果大陸真的對台灣經濟採取抵制或杯葛等不理性行為,我國可以透過WTO申訴,而且因為大陸對台灣實施經濟制裁,造成亞太地區的恐慌,國際社會也會出面干預大陸的行為。




NO:545_15
YCL  於 2004/06/04 12:57
Re:新逐客令

1.基本上投資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政治上的支持往往僅能達到人和。
至於天時、地利是得由上天去決定。
而政治主導的投資方案要成功,基本上是取決於政治家用哪一種方面來
促進投資方向。如果政治家不站在經濟角度去主導,而是以其他因素
來決定。那麼,成功的機會雖不能說沒有,但是也不大。

像台灣一些工業區的開發,很明顯的就是由非經濟眼光所主導,
因此,失敗的機會也大。

至於深圳、上海的開發,雖說是由政治力所主導,
但是眼光還是放在經濟因素上,而且該地的地理
位置本身就屬於適合投資。


而對外投資上,政府所做的只能是提供情報,最好不要擅自介入,
畢竟如果是國內投資,政府的政治力起碼能夠對投資環境加以改善,
問題是對外投資時,國內政府勢必無法干涉外國內政。

另外,以國內政府的效率來看,對聽從政府投資外國者的支援
有時會稍嫌緩慢。

例如三勝製帽的戴勝通,依循政府政策去海地投資,結果被搞到跳票。


NO:545_16
民進黨黨員  於 *write_to_file* 2004/06/04
ON

Re:新逐客令

NO:545_17
民進黨黨員  於 *write_to_file* 2004/06/04
ON

Re:新逐客令

NO:545_18
海兒  於 2004/06/04 17:01
Re:新逐客令

>>例如三勝製帽的戴勝通,依循政府政策去海地投資,結果被搞到跳票。

那是後來海地忽然發生動亂所造成的結果,而且一開始戴勝通派他的兒子去海地考查評估三個月後,認為可行後才去的,可不是在政府強迫下去的!

因為當時海地的工資每月是新台幣一千八百元,多明尼加是七千五百元,海地在工資成本上占優勢。戴勝通當時打的算盤,是多明尼加廠將來要縮小,擴大海地廠。但誰想得到,多明尼加幣值大幅貶值,現在多明尼加工資大約也跌到每月新台幣兩千元﹔而海地發生動亂。(詳見:http://tw.news.yahoo.com/040330/34/jylu.html)


NO:545_19
YCL  於 2004/06/04 18:46
Re:新逐客令

問題是依照新聞來看,一開始投資案還是基於
外交因素不是?不然他本來也不會想要投資的不是?

其實從外匯上來看,當政府呼籲不要買進美元時,
往往在發出呼籲的一、二天內投資美元是有利益的。

而當政府呼籲不要囤積某些物品時,該項物品的投資往往也是有利可圖。

PS.不過這種作法的速度要快,不然會很慘。


NO:545_20
台龍  於 2004/06/04 22:14
Re:新逐客令

經濟學上的一個不滅的定理是:供需理論。同時,有競爭才會有好的服務。

台灣要想要繼續以低廉勞力賺錢,就要有後泡來反制中國。現在越南,菲律賓和印尼等國家眼巴巴的等人來投資。我深信只要台灣政府拿出迫力,整合一團工商企業去跟那些中南半島國家談判,誰能提供最好的條件(這當然包括保護台商的利益),我們就去那個國家。

而且這要每兩三年就在談一次,每次帶一團,這樣那些國家因為未來的利益,才不會過和拆橋。這樣不但狡兔有三窟,也可以對中國產生壓力,甚至也可以讓中國也參家競標。

這樣做,第一,讓中國知道台商人人要搶。第二,團結台商才不會被人各個擊破。第三,萬一那個國家有問題了,也不會把台灣經濟拖垮。南進以經濟或商業眼光來看,是非常好的政策。


NO:545_21
海兒  於 2004/06/04 22:36
Re:新逐客令

>>問題是依照新聞來看,一開始投資案還是基於
>>外交因素不是?不然他本來也不會想要投資的不是?

外交因素只是政府拜託戴勝通的,但並沒有強迫他非做不可,到最後他也是在評估有利可圖才決定去海地投資的,不能夠以最初是外交因素促成了他去海地,最後又因為投資失敗完全否定政治引導投資,然後說這都一定會失敗!

>>其實從外匯上來看,當政府呼籲不要買進美元時,
>>往往在發出呼籲的一、二天內投資美元是有利益的。
>>而當政府呼籲不要囤積某些物品時,該項物品的投資往往也是有利可圖。
>>PS.不過這種作法的速度要快,不然會很慘。

這和主題無關,短期的匯率操作和物資管制更無法和長期的投資相提併論。


NO:545_22
海兒  於 2004/06/04 22:45
Re:新逐客令

>>經濟學上的一個不滅的定理是:供需理論。同時,有競爭才會有好的服務。

沒錯!

而且,我認為台商對於那麼已經過度投資的事業更不該再到中國去投資,如果要的話只要操弄對中國的採購,讓中國的廠商自相殘殺以方便控制,各個擊破即可!

在過去,日本主導東亞的產經發展時用的就是這一套,日本往往對於台灣已經能夠生產的商品東挑西檢,導致台商自相削價競爭,日本坐收漁翁之利,而且可以抑制台商的產業壯大與升級,所以台灣今天也可以對中國比照辦理!

>>台灣要想要繼續以低廉勞力賺錢,就要有後泡來反制中國。現在越南,菲律賓和印尼等國家眼巴巴>>的等人來投資。我深信只要台灣政府拿出迫力,整合一團工商企業去跟那些中南半島國家談判,誰>>能提供最好的條件(這當然包括保護台商的利益),我們就去那個國家。
>>而且這要每兩三年就在談一次,每次帶一團,這樣那些國家因為未來的利益,才不會過和拆橋。這>>樣不但狡兔有三窟,也可以對中國產生壓力,甚至也可以讓中國也參家競標。
>>這樣做,第一,讓中國知道台商人人要搶。第二,團結台商才不會被人各個擊破。第三,萬一那個
>>國家有問題了,也不會把台灣經濟拖垮。南進以經濟或商業眼光來看,是非常好的政策。

沒錯!

台灣離東南亞相當近,政府可以藉由提供經援的方式,指定東南亞各國把台灣的經援用在建設一些為台商量身訂作的經濟特區,輔導勞力密集的產業轉移到這些國家,除了為這些台商找出路外,更可以增加當地國的就業機會,壯大他們的國力,也增加台灣在這些國家的影響力,來反制中國對台灣的外交孤立。


NO:545_23
台龍  於 2004/06/05 00:27
Re:新逐客令

>>台灣離東南亞相當近,政府可以藉由提供經援的方式,指定東南亞各國把台灣的經援用在建設一些為台商量身訂作的經濟特區,輔導勞力密集的產業轉移到這些國家,除了為這些台商找出路外,更可以增加當地國的就業機會,壯大他們的國力,也增加台灣在這些國家的影響力,來反制中國對台灣的外交孤立

正是如此。現在所缺少的是政府出來整合一團台商。南進是正確的策略,但是不要一個一個廠商自己去談。而是要一團人加在一起,這樣才會「財大氣粗」地要那些中南半島國家配合且保證台商安全和權益。不團結,就會跟台商到中國一樣,被人各個擊破,欲訴無門。

台商應該學習整合作戰,合起來,我想其他國家會搶著要我們去增加那些國家的就業機會和財富。


回論壇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TWforum.pl?board_id=4&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