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藍和扁嫂的股票---死多頭的小小故事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深藍  於 2004/01/04 00:02
深藍和扁嫂的股票---死多頭的小小故事

“你做股票嗎?” 有人這樣問我
“做啊”
“都做哪些?”
“台新銀行”
“有賺嗎?”
“去年公司營運還好, 每股應該可以賺一塊錢”
“不是不是股市最近跌得很慘? 運氣不錯喔.”
“沒什麼啦, 創行就是股東了, 而且沒賣過.”
“ㄟ?” 臉上充滿疑問

投資股市對我來說是相當於報酬率比定存高的理財方式, 當然風險比較高, 因為公司狀況不佳時, . 股市漲跌其實不是那樣在意, 但是財報可是要年年看仔細. EPS 才是重點, 股票配越多越好. 這樣的投資就是會買績優股或有潛力公司的股票, 但不會輕易出售. 可以算是標準的作多, 因為只買不賣, 股價當然會高.

你知道做股票的如果不賣出就不算賺錢嗎? 就算股價天天昇, 市值天天漲, 你手中的股票不賣出, 你只是一個公司的股東, 只有每年的公司賺錢配給股東股利和配股, 只有出脫手中的股票才能換現金, 不然股票不會賺錢. 有人問投資家華倫 巴菲特怎樣在股市獲利, 他說”我總是賣得比別人早.” 這樣的道理對常進出股市的人不難了解. 現在很多人整天待在證券公司試想靠買賣股票, 賺取股價的差價. 如果看到我們出手, 買進的單子一直是我們填的.

所以扁嫂說自己不是在做股票, 而是買股票. 因為他從來不賣. 反正扁嫂家有錢, 把股價置身事外, 只要公司營運良好, 賺些股利配股. 深藍也是. 雖然大家總覺得深藍在美國獲得管理學位, 應該對投資有獨到的見解, 不過也許跟扁嫂的心情一樣, 對台灣的前景有信心, 股票在手, 當作儲蓄工具.

我的投資史, 就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展開.

記得 1992 年的冬天的一個下午, 走在忠孝東路四段上, 正好走過國泰信託 (明耀百貨隔壁, 現在還是金融機構) 正好在新銀行填募股申請, 就寫了一張台新銀行申購單. 幾個星期後, 信託公司寄信來, 說我中籤了, 需要八萬多塊認購八張, 正好媽媽那裡保管的錢(歷來的壓歲錢, 爸爸發的學業獎金, 打工所得等), 足夠付這筆錢, 反正一輩子沒投資過股票, 台新銀行是新光集團開的, 本身台證等相關證券金融有相當的經驗等, 覺得應該不錯, 就買了這些股票, 然後掛號信來, 去希爾頓飯店後面的國泰信託領股票, 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名子印在股票正面, 真有成就感.然後請媽媽鎖在銀行保管箱裡.

隔年去美國就讀, 股票的收益只能每年聽聽媽媽說今年怎樣. 先是發一點現金,然後配一些股票, 中文報紙有時會登股價, 然後網路興起, 下班下課回家後看昨天收盤行情, 好像一直在18-24之間游走. 台新銀行開辦消費金融業務, 發卡量在臺灣銀行界排前幾名, 反正不缺錢, 就這麼一直擺著. 一直到1999年, 原來的8張股票變成了11張多, 現金股利就媽媽接收了, 紀念品也不錯, 有一次領到一個熱水瓶, 尺寸正好上課放在背包裝咖啡和 apple cider.

我有一次賣股票的經驗. 由於沒有集保帳戶, 所以銀行配的都是現股. 正好零股湊到1000, 就去做零股合併. 送回來的股票還是正面寫自己的名子, 我的股票不知道哪個爛工讀生處理的, 股東姓名手寫字跡醜的要死, 氣得我想把這張股票賣掉. 正好股價創新高, 就掛在媽媽的帳戶賣出, 23.5 成交, 有在做股票的老爸叫我通通賣好了, 只是我捨不得這些正面寫我名子股票, 不想賣就是不想賣. 然後股價直直落, 一度跌到13元以下. 被爸爸嘲笑說我的名子就值這些錢.

今天看了公司訊息, 台新金控的每股稅前純利 (EPS) 是3.28, 預計明年可以收到三萬多吧. 股價也回升到 26 元, 老爸有一次說現在股價不錯, 不在嘲笑我的名子值多少錢, 不會再叫我賣掉了.

扁嫂倒是有一次說要所有股票賣掉, 不過買主後來落跑, 當然就賣不成了. 落跑的買主是誰? 不是別人, 正是前一陣大出風頭的邱毅. 邱毅開記者會爆料說扁嫂涉及股市內線交易, 說他那些股票值三千五百萬, 還說可以用這個價格買. 扁嫂就把自己現有的股票列出, 並且說邱毅要買就照他開的這個價買好了. 邱毅算了算發現扁嫂的股票根本不值他說的那些錢, 結果就把所說的話吞下去, 我們台灣的記者也很合作的幫大家忘記這件事.

如果說我還要再買嗎? 當然, 台灣的產業發展一直在持續和轉型, 我對台灣的前景有信心, 有點錢當然會再加碼投資, 當然, 都是績優股.


NO:32_1
路人 A  於 2004/01/04 00:26
Re:深藍和扁嫂的股票---死多頭的小小故事

我也來分享一下經驗,我是 2000 年四月開始玩,也就是上回總統大選完不久。當時大概還有九千點左右,玩到現在大約有 30% 左右的獲利,而且我買的股票都是再平常不過的,沒買到什麼飆股。能在不景氣中賺到錢,一切都要感謝連主席宋主席立法院以及一眾媒體:每當他們開始唱衰我就進貨,唱衰到台灣好像明天就會滅亡的程度時,我就持股滿檔不留現金:廢核四是第一次,然後是九一一,接著一邊一國論,最近一次是 SARS。每次來回都是獲利頗豐....自從台灣五十 ETF 上市後因為連選股都省了,自然成為我的最愛(指數型基金可是各投資大師(不是投顧老師喔)最推薦的理財工具之一),它也用確實的獲利回報我了。邏輯是:我們沒興趣移民的,反正要是台灣完蛋了,手上是股票還是新台幣好像也沒差,要是台灣不如兩主席立法院眾媒體所願的完蛋,三、四千點時買進的股票想不賺都很難。所以新年新希望,最好兩位主席連任在野黨,與媒體聯手繼續唱衰台灣,我們這些相信台灣的人就能把錢從他們手裡光明正大的 A 過來呵呵....

NO:32_2
深藍  於 2004/01/04 01:19
Re:深藍和扁嫂的股票---死多頭的小小故事

路人 A

省下來的錢不多, 不然真想去年這個時候大買一番, 又好又便宜. 現在買等於是在追高, 只好看看了


NO:32_3
小明  於 2004/01/04 13:35
Re:深藍和扁嫂的股票---死多頭的小小故事

玩股票能夠真正獲利的只有長期投資,重點不是在於短期技術線形沒有用,而是人心和人性的作用。
如果你短期獲利豐厚,必然會使得你的心隨之發生變化,陷入金錢遊戲賭博的困境,而短期獲利不可能長期持續,所以短期獲利大多數會輸回去。


泛藍喜歡說陳水扁執政,台灣經濟不好。好像這兩者有必然相關性。

檢驗兩個特性/變數 的相關性,不能從表面看,本例就是要指出這一點。

辛普森詭論,就是說,表面上,兩個相關的變數,好像很有道理(上例中,學校歧視女生,因為女生錄取率低),其實,當真正的另外一個關鍵變數引入時,可能使得當初的假設全然改觀,甚至於產生相反走向的結論。

泛藍喜歡說,亞洲金融風暴,台灣沒有東南亞那麼慘。
好像他們很厲害,但是,請問台灣和東南亞的關係,以及,台灣和美國經濟的關係,哪一個相關因素大些?

如果台灣經濟一半以上靠美國,也就是全世界的經濟景氣影響。
當美國在亞洲金融風暴時,美國不受影響,而台灣當然不受影響。
但是2001年,美國經濟大壞反轉,台灣當然受美國市場的影響。
https://www.richmall.com.tw/newrich/product/result/Berkshire%20Hathaway.htm
看看全球財富僅次於蓋茲的股神巴菲特 三十幾年來,累積平均年報酬率二十多趴以上,淨值成長兩三千倍。但是在台灣經濟最不好的那一年,巴菲特神話也破滅了,首次報酬率是負的,而且是負6.2%

大家想一想,台灣經濟和美國的關連程度,然後再來看看本例中的辛普森詭論的意義吧!


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國民黨首次政黨輪替下台,其親信/裙帶資本主義Crony Capitalism外逃中國,使得台灣資金和技術外流,台灣出口美國的金額約一半轉到中國再出口美國,難道影響不大嗎?

「陳由豪、張秀政、蔡辰男、王玉雲等人,都是台灣民間眾所周知的「大陸逍遙王」,扣除在杭州西湖利星凱悅飯店稱王的王玉雲,所欠下的中興銀行八八五億元不良資產,其餘四人及其所屬的關係企業,在整個金融行庫的借款超過台幣三千億元。」
http://216.239.53.104/search?q=cache:_wZhx990wwEJ:www.winwin.com.tw/win342/main.htm+%E9%99%B3%E7%94%B1%E8%B1%AA++%E5%BC%B5%E7%A7%80%E6%94%BF++&hl;=en&ie;=UTF-8


NO:32_4
風在動  於 2004/01/04 21:13
Re:深藍和扁嫂的股票---死多頭的小小故事


一個人固執當真有些天生難自棄,
股票名子字跡不漂亮ˋ或者印著米老鼠確實很重要。

作股要跟買股票區別,沒什麼好爭論。
廣義而言股票市場只是零和遊戲,財富重新分配政府作莊抽頭。

假設這世界只有兩個人,一開始每人都有10元貨幣,
其中一個用一元跟上帝換來一張股票。
這時候世界總財產就是一張價值一元股票,加上19元現金。

之後對方極度看好這張股票,用五元買下股票,
這時候世界總財產就是一張五元股票,加上19元現金。

之後股票價值繼續看好,乙賣給甲ˋ甲賣給乙。
股票市值就會不斷虛擬膨脹,但是現金19元依然不變。

到最後股票的虛擬市值最高就是19元,
因為在膨脹下去對方也沒有現金購買了。

當然過程中會有坑殺,一方只有股票沒有現金,
有現金一方只願出價一元買回股票,
可能一個身上只剩下一元,
一個身上18元現金加上一張市值19元的股票。

實務股票市場超作或許比較複雜,會有更多參數進來,
不過要是能從低階看懂,高階理論道理都是相通的。


NO:32_5
小明  於 2004/01/04 21:51
Re:深藍和扁嫂的股票---死多頭的小小故事

風在動又再亂講,

1.股票不是零和遊戲,期貨、選擇權更像,但是也不是零和遊戲。
同樣的現金,在不同人,不同時間,票面價格就算一定,使用價值也不一定。
做生意做多是 欠現金但是不欠錢。
沙漠一杯水,勝過水災下雨,水還是水,但是時空、天地人等因素,價值發生大變化。

2.每一個人、時空、對於風險的承受能力不一樣,這可以透過期貨選擇權來 有限度買賣、轉移。

3.建議先看 經濟學始祖 亞當 斯密 等的著作或者其他經濟學入門才來說才好。
銀行 如何創造利潤? 國富論,國家財富怎麼來的?


4.最淺顯的,土地人人有,雨露均沾。為什麼有的國家富有,有的貧窮?



NO:32_6
小明  於 2004/01/04 22:18
Re:深藍和扁嫂的股票---死多頭的小小故事

投資學入門
一家公司資本一萬,發行十股,現在賺了五千,
請問這家公司每張股票,帳面價值多少錢? 實際股價預估會是多少? EPS=? 本益比=?


這是零和?雙贏?多贏?全贏?
還是以更大的角度,不以這家公司的角度,整個社會、國家誰贏?

環保還要考慮環境整體誰贏,生態還要考慮整個生命環環相扣體系誰贏。


NO:32_7
風在動  於 2004/01/04 22:41
Re:深藍和扁嫂的股票---死多頭的小小故事


小明呀~~廣義兩字給偶省略,你就可以開始搬狹義來扯零和啦。

你說的也沒有錯,你只是喜歡亂套用觀點範圍,然後就說又再亂講。

雞跟鴨很難溝通,這種淺顯道理應該不難理解吧@@



NO:32_8
深藍  於 2004/01/05 22:41
Re:深藍和扁嫂的股票---死多頭的小小故事

風在動

股市的作用是什麼? 不妨問問你自己. 股票是什麼東西, 是賭博的籌碼嗎? 還是公司的所有權股份? 股票為你賺錢, 是因為可只賺差價, 還是公司營運利潤? 在股市的盤面來看, 都是在買賣, 做長做短你在成交記錄看得見嗎? 這樣分做股票和買股票, 如果有一天我想買一台哈雷機車, 想賣一點股票籌錢, 我還是在買股票嗎?

如果你在股票市場上只是搶進搶出, 聽人報明牌或短線分析搶進搶出, 與其說這是做股票, 到不如說在賭博, 只是賭法不同, 比的不是輪盤, 撲克牌, 而是誰的錢多, 股票和錢什麼時候出手. 搶短線和長期投資的心態不同, 共同點是都在市場買賣.


小明

記得日盛陳說過一句話 ”在股票市場, 沒有好人壞人, 只有輸家贏家.” 願賭服輸, 就這樣. 當然, 我做股票是注重基本面, 消息面也會注意.


NO:32_9
小明  於 2004/01/06 23:53
Re:深藍和扁嫂的股票---死多頭的小小故事

證券市場的投機 也不等於賭博對公眾完全沒有好處
因為證券市場投機 使得市場獲得流動性動力,買賣雙方容易成交。
這就是人家西方 「制度」 的偉大發明。而不是中國要靠 自己封的言過其實的 「聖賢出世」。

回論壇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TWforum.pl?board_id=4&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